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地理信息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理信息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理信息的内涵

第1篇: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摘 要】 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总结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内容设计和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以期培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要点分析 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及实践课程建设初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地方高师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地理教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双语教学探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探析* 转型发展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分析 基于志愿者模式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 2006(234)57-59.

【作者简介】

谢红霞(1973-)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资源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遥感与GIS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2篇: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城市建设;现代测绘;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1 地理信息的基本内涵

1.1 地理信息的含义

地理信息指的是地理要素相关的图形、分布、文字、数量、质量、规律等信息的总和,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根据信息相关标准,地理信息可分为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其中,空间位置主要指的是相关事物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资料信息,可以用图形来反映,如街道的起始位置、建筑物的起始位置等,属性信息主要指的是与地理相关的人文信息,如街道的名称、建筑物的建设年代和结构等。二是基础与专题地理信息,这主要是依据信息的使用范围确定的,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指的是能为城市建设提供相关依据的地理要素,如地质、地貌、水文、植被、河流等,具有公共性;专题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环境、公共设施等,具有管理性。

1.2 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产生的过程是社会发展、测绘技术发展的过程,是从信息采集到利用、管理的过程,它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GIS技术等。随着数字城市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功能也不断完善,主要有空间定位、查询统计、信息集成、空间分析等,而这些功能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地理信息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下面笔者就此具体分析地理信息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2 地理信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从内容、功能、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城市地理测绘技术,为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城市测绘技术已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在城市建设中基本建成以GPS技术为主的城市控制网和物联网,传统的常规方法已被取代,逐步形成4D(指的是信息化线划图即DLG,信息化栅格图即DRG,信息化高程模型即DEM,信息化影像图即DOM)测绘程序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在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的相关技术,如GPS、GIS技术等得到大力利用和发展。利用地理信息构建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包括城市道路数据库、城市土地数据库、城市建筑数据库、城市地形数据库、城市规划红线数据库等等,这些为城市道路建设、建筑建设、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提供重要依据。此外,城市测绘部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完善信息化测绘技术,实现了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一体化,这种信息化、智能化的作业形式,能够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依据,为城市相关部门建立各种各样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地理信息的支持,为城市建设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技术等支持,切实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总之,测绘地理信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在城市房产测量、地形测量、地下建筑工程测量、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施工放样、违章建筑测定等上能够提供信息化的服务,而这些正是城市建设的重点。

3 现代测绘给城市物联网建设提供重要手段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已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现代测绘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定位系统、测绘仪器、遥感技术以及现代测绘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方便快捷的掌握城市的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地表人工设施的大小、特征、属性以及具体地理位置等,给城市物联网的建设提供物质和技术基础。

物联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利用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射频识别装置等信息传感设备,根据相关协议使各个物品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实现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于一体的网络系统。其中,全球定位系统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手段,主要是利用空间卫星、地面控制系统以及用户终端设备对相关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及属性进行信息获取;遥感技术是物联网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红外遥感传感器、激光雷达遥感传感器等,它最大的特点是一次可以对多个地理事物进行感知,且使用范围比较广,地下、地上都可以,主要用来获取地理事物的位置、波谱以及形状等,然后通过分析这些信息获取相关数据。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在物联网建设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将在城市重要设施监测、精细农业、环保、矿物勘测等领域进一步运用。

总之,现代测绘具有传统感知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在环保、气象、地下水、地下监测等方面有重要的运用,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绘地理信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物联网定位和测量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地理信息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相关地图资料的精确性和详细性要求越来越高,而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够满足这个要求。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城市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文风俗等不同,对地理信息的具体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有的城市相对重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而有的城市重视环保,有的却重视电网系统的建设等,而这些建设中,必须要对该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供电、供水、电信等详细信息进行了解,而这些现代测绘技术都能实现。其中,以GPS全球定位系统为主。GPS系统起初是用于军事中,后来逐渐发展运用到工程建设、手机地位、卫生、教育等方面,促进了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5 地理信息技术提高了城市建设的智能化水平

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的智能化水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理信息技术提高了城市建设数据库的管理水平。城市建设涉及到道路、建筑、公共设施、环保等各个领域,一般都要相应的建设数据库,由于这些数据比较复杂且内容比较多,管理起来比较麻烦,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它的空间位置集成方式、空间数据库保存和管理方式以及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技术能有效的解决数据库管理存在的问题。二是地理信息技术使城市建设更直观。地理信息具有可视化特点,能直观的把物联网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表达,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三是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进行空间计算和建模,可以快速、全面的、精确的获取数据信息,为城市决策和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四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无缝集成特点,促进城市智能化建设的进一步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无缝运用到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中,有利于数字化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理信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它的测绘技术,如GPS技术、GIS技术等已渗透到城市建设中的大多数领域,在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建设、城市智能化建设等上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地理信息的建设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关东轮,杜法亮.地理信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1(2).

[2]马雪琴,陈贵全.地理信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意义研究[J].民营科技,2012(3).

第3篇: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理教学;信息技术;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65-01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以及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探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的日常地理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的现状

地理教学模式已经迫切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或单纯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教学,转变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当前,很多国家已将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地理教育的重要方面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我国研究者也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段玉山教授在《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一书中围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详细阐述如何将地理信息技术行之有效地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林培英在《中学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分析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并提出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潜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一些知名教育机构和研发部门也开始对教育教学软件和平台进行开发,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将GPS从地理信息技术中单独列出,并对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李晓燕以“认识地理网线与地图”为教学案例,对GPS与地理教学融合应用进行研究,认为GPS对强化学生认知概念有所帮助,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张伟强则利用智能手机内置的GPS信号接收模块的导航与定位作用,为教学提供可靠的地理信息数据。地理新课程标准则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重要价值,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灵活应用。因此,地理教师要注重教育观念的更新,灵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描述,必修模块有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描述,分别对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了讲解;而选修模块主要涉及海洋、旅游、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其中每个模块的应用都不可避免会涉及导航定位系统的使用,如对于防灾减灾来说,高新科学技术在其中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讲解仅停留在理论讲解中,对教科书内容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不仅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卫星导航等地理信息技术,也不能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也忽视了自身对新技术掌握,不能很好地跟上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最终导致其自身素质得不到提高。

因此,在当前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以我国自主研发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例,探究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作为其他地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更好地促进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日常教学的融合,引导教师、学生对新技术进行了解与探究,将理论学习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首先,对学校而言,这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新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当前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以地理学科为模板,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融入教学内容,有助于改变单纯理论教学的现状。同时,将理论与新技术、理论与实践等结合起来,并且拓展开来,并将其他学科的新技术与当前理论教育进行融合教学,对于创新教学模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其次,对教师而言,这是转变教学观念、提供教学参考的良好途径。在收集整理北斗导航相关发展应用概况,并且与当前地理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拓宽了自身知识范围,提升了自身素质,加深了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将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于教学,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参考,丰富了教学内容。再次,ρ生而言,这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单纯学习地理理论知识不免有些单调,将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于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对于高科技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日渐浓厚,而且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有利于其自身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总之,地理是一门认知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案例,研究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对地理教学过程的探索,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均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和用途,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内涵,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素娟.对中学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2]孙婷.论高中地理教学中GIS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第4篇: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maturity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urrent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big data, the data in daily life and production activities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关键词】大数据;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影响;启示

【Keywords】 big data;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fluence;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P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17-02

1 引言

测绘地理信息是一项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工作,能够为各项活动及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是科学开展城市规划的基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也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大数据的简要介绍

大数据是网络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数据集合,也可以作为信息资产,是基于社会数据量及数据种类持续增长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大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等各项工作,无法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使用常规软件工具完成,也无法挖掘大数据的深层利用价值,需要使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才能完成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利用[1]。与传统数据形式相比,大数据具有信息容量大、数据种类多、传输速度快、利用价值高、可变成程度高等特点,通过对大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和有效利用,能够充分挖掘大数据的隐藏价值,可以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各项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加快经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感知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的出现,为大数据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确保了大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

3 大数据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影响

数据分析及处理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分析及处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提升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工作能力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由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完成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工作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可以以大数据为契机,对三维空间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进行优化改善,增强技术可靠性和适应性,并为加强对海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其次,可以结合更加先进的技术,获取更加全面、详细、准确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料,构建完善的数据库,方便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构建大地图,实现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实时监测。

3.2 促进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发展进步

传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业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测绘工作实际需求,严重阻碍了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企业应该从大数据时代特征出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树立创新意识,加快自身技术改革及业务模式转型,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各种地理信息位置,研发相应的技术产品,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此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良好发展。同时,大数据背景下的地理信息种类更加丰富、数量更加庞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准备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其利用价值进行深层挖掘和开发,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个,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发展和进步[2]。

3.3 加快信息化智能城市的构建步伐

信息化智能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必然方向。城市资源的科学配置是智能化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实际需求,以及各个产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确保城市规划建设方向的正确性,实现城市智能化运行。从大数据视角出发,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可以对城市各项资源及数据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城市地理数据的隐藏信息,依据城市所处地理坐标,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制定最优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加快信息化智能城市建设步伐。

4 大稻荻圆饣娴乩硇畔⒐ぷ鞯钠羰

要想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就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加快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模式的优化升级,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4.1 构建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及企业应该具备“大测绘”格局意识,从大数据内涵及特点出发,构建新型工作模式。首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工作观念,结合大数据制定新的工作方向和工作路线,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依托信息产业,加快测绘地理工作向“大测绘”方向演变。其次,在构建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模式过程中,要保证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统一性,明确工作目标,实现城市管理工作、公共服务工作的有效结合,根据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对测绘地理信息加以有效应用。

4.2 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管理力度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为测绘地理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工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确保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价值性,充分利用各项地理信息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就需要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管理力度。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应该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管理观念,规范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加深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根本目的的了解和认识,明确其公众服务基本功能以及数据信息的潜在价值。然后再利用市场化手段,规定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方式、应用范围、应用流程等,将测绘地理信息加以科学、高效应用,实现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人性化管理。

4.3 确保云计算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

云计算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解决大数据所带来的数据处理、分析难题的关键技术,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想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就需要以云计算技术为依托,确保其应用价值及优势的充分发挥。首先,需要结合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特点,构架与其先匹配的云服务平台,实现测绘行业云内的数据共享,以云计算技术为依托,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并加强对地理测绘工作的控制力度,降低测绘地理信息获取所需工作成本。其次,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及企业,必须制定数据、网络和云平台方面的标准,对云计算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中的应用进行规范。

4.4 升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性能

就当前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实际情况来看,所用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性能和运行能力较差,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海量数据的精准分析,导致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效率较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成熟,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的改进优化提供了技术保障。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及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升级的重要性,以大数据背景为契机,结合云计算技术、云服务平台、数据挖掘技术等,对原有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完善系统功能、提升系统性能。同时,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企业,以加快现代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步伐,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更加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确保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高效开展,提高地理信息资源利用率。

5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快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模式的转变,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求,获取更加丰富的地理信息,确保其应用价值的充分发挥,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只有对大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依据大数据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特点,才能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高效开展及顺利完成提供技术支撑,对地理信息价值进行深层挖掘,为地理测绘信息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保障,以此来推动社会进步、加快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第5篇: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GIS;发展;演化

一、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其既是表示、模拟现实空间世界和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分析的“工具”,也可看作是人们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资源”,同时还是一门关于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的“科学技术”。

二、GIS的提出和迅速发展

5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和它在航空摄影测量与地图制图学中的应用,使人们开始有可能用电子计算机来收集、存贮和处理各种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图形和属性数据,并希望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分析来直接为管理和决策服务,这样就导致了地理信息系统的问世。

1956年,奥地利测绘部门首先利用电子计算机建立了地籍数据库,随后各国的土地测绘和管理部门都逐步发展土地信息系统(LIS),用于地籍管理。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T.Tomlinson首先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稍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出SYMAP系统软件。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存储量小、磁带存取速度慢,使得GIS带有更多的机助制图色彩,地学分析功能极为简单。当时的系统能实现手扶跟踪数字化地图,进行地图数据的拓扑编辑,分幅数据的拼接,并发展了基于栅格的操作方法。

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容量存取设备—磁盘的使用,为空间数据的录入、存贮、检索和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用户屏幕和图形、图像卡的发展增强了人机对话和高质量图形显示功能,促使GIS朝着实用方向迅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这一技术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

三、80年代的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80年代是GIS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取得突破与趋向成熟的阶段。由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问世,推出了第四代计算机,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远程通讯传输设备的出现,为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创造了条件,加上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使地理信息的传输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另外,软件开发工具的广泛应用和数据库技术的推广,推动了GIS的数据处理能力、空间分析功能、人机交互对话、地图的输入、编辑和输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GIS的应用从解决基础设施的规划(如道路、输电线等)转向更加复杂的区域开发问题。当时,GIS已跨越国界,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与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开始应用于全球性的问题(如全球变化、全球沙漠化监测等)。因此,国际著名的GIS专家,即前面提到的R.T.Tomlinson认为:“如果70年代是GIS发展的巩固时期,那么80年代则是国际上GIS发展具有突破性的年代”。这个时期,GIS还保留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含义和意思。

四、90年代的GIS—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和分析大量有关地球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数据的能力,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则必须以地球信息机理理论为基础。陈述彭院士在论述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时强调了对于地球信息基础理论的研究,并指出地球信息基础理论的实质内容:地理信息系统已不仅仅限于物质流与能量流的信息载体,而且包括研究地学信息流程的动力学机理与时空特征、地学信息传输机理及其不确定性(多解)与可预见性等;并认为:Geo-Informatics不同于Geomatics,在于这个Info还包括很多地学规律,其分析模型必须以地学为基础。

Goodchild于1992年提出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的概念。地理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贮、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数据的获取和集成、分布式计算、地理信息的认知和表达、空间分析、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的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实践等。地理信息科学的提出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应用发展到相当水平后的必然要求,它是在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地理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查询,而强调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模拟能力时产生的;它在注重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还注意到了与地理数据、地理信息有关的其他一些理论问题,如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地理信息的认知以及社会对于地理信息技术运用于实践的认可等。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科学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对于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世纪之交,由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加上航空和航天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数字网络(Internet)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间的渗透和整合,逐渐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地球空间信息集成化技术系统,为解决区域范围更广、复杂性更高的现代地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保证;同时,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深广,掀起了全球变化研究与对地观测计划的新高朝,于是时势造英雄,促使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地理信息科学”的脱颖而出。这个时期,GIS己经渐变地含有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GIS)的含义和意思。

五、现在的GIS—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

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地球数字化产品的普及应用,GIS的发展进入到各行各业乃至各家各户的用户时代,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这个时期,社会对GIS的认识普遍提高,需求大幅度增加,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许多机构(特别是政府决策部门)必备的工作和决策咨询系统。国家级乃至全球级的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已被列入“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形成行业,具备了走向产业化的条件。

近来,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的普及给新的应用创造了许多机会。这样的应用有流动工作人员和基于位置服务。流动工作人员,顾名思义,他们工作在远程位置,如客户处、分公司或者野外现场。这些工作人员经常要为完成某项任务下载一段所需的数据,在远端使用这段数据,然后在每天工作结束的时候将改动更新(同步地)到主数据库上。这种场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客户端保留有数据,并以离线方式在本地对数据进行操作。基于位置服务的使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类服务彻底改变了对用户地理位置的依赖。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可以很容易确定任何一个客户/使用者的精确位置,并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基于位置服务的影响和重要性促使开放GIS协会(Open GIS Consortium,OGC)提出了开放位置服务(Open Location Service,OpenLS),希望能够将地理空间数据和地理操作的资源集成到位置服务和电信基础设施中去。美国联邦政府已于2001年10月颁布了规定:所有蜂窝电话的位置在67%的使用时间里必须是可追踪的,追踪精度为 125米。这样,一方面人们总在评述着Internet革命“消灭”了地理的概念,与此同时,对于空间技术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巨大魅力在于通过固定或移动网络发送GIS功能和基于位置信息,从而在任何时间应用到任何人、任何位置和任何设备上。当前,LBS已成为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和市场开拓领域共同的热点话题。此时,GIS已朝着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的方向发展。

六、结 论

第6篇: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综合管网;规划建设

目前国内外现存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有很多,大致可以纳概括为两类。一是利用GIS系统来处理用户的数据,二是在GIS的基础上,利用它的开发函数库二次开发出用户的专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目前成功应用到包括资源管理、自动制图、设施管理、城市和区域规划、人口和商业管理、交通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教育、军事等几大类别的一百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的空间数据和自身特征在计算机系统中有机结合,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的空间信息模型,真实记录着城市管网的过去和现在,并以其专业的分析和表达,积极影响和提升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发展和水平,为政府和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及市民社会生活提供大量的信息服务。近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在城市区域内已初步形成大规模的错综复杂的地下综合管网,加强综合管网资料的管理对城市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主要应用的几个方面:

1、城市综合管网规划设计

城市综合管网规划设计是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利用GIS技术可以保证基础数据详尽、可靠、准确,利用庞大的数据库资源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各种专业用图、表格和报告,再配以系各种统的专业分析,例如综合管网横断面分析和专业管线纵断面分析、三维模拟分析等功能,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真实的管线综合指标及素材,这将极大地减轻专业管线规划和综合管网规划及竖向设计等工作的强度。同时,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地上地理信息和卫星遥感图片等空间信息,还可以进一步地辅助城市综合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

2、城市综合管网的规划审批和管理

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管线系统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本身就是规划审批和管理的巨大变革,不仅可以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加大项目审核的深度、提高规划与管理审查的质量、增加审批的公开透明度,而且把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结合,将建立一种全新的电子规划与管理审批模式,业务部门应用基于GIS的规划与管理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实现规划方案与规范条款的智能化对照,规划与设计审批的电子比对,规划与建筑物的电子复核,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甚至是远程办公、智能化办公,大大提高现有的规划审批管理水平和效率,切实提高规划控制和管理。

3、工程建设期的科学管理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助于避免市政建设过程中道路的多次开挖,降低施工中地下设施的矛盾与事故隐患,提高管线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提供基础信息保障,减少了盲目施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然要求工程建设期的新建管线数据采集并入录系统内,这就将隐蔽工程的数据自然而然的将变成公开透明,将现场的施工监督与管理提高至数据化和实时化,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便于制定和细化现有的规范和制度,易于执法管理和实际操控,进而实现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数据采集与更新,并建立管理―建库一体化的成果信息库动态更新机制。

4、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

第7篇: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 A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

所谓的地理信息系统就是指一种可以进行地理信息采集、地理信息储存、地理信息分析与运用的计算机系统,这种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大量的地理数据。与其他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在于它所储存和处理的信息都带有编码属性,与地理相关的信息会成为检索的重要内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首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地理数据的采集、编辑和处理。与其他计算机数据库相比,地理信息系统不仅拥有一般数据库系统所具有的进行数据收集和对数据进行编辑处理的功能,还能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将已经完成的各种专题图片存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编辑修改文本数据和图形数据的功能,可以对采集到的地理数据的错误进行修改。其次,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不仅可以管理海量的文本数据和图形数据,还可以与其他数据库的管理系统互相转换,这样不仅可以共享不同数据库的资源,还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新的数据资源。再次,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绘图和图形处理功能。地理信息系统还具有图形处理和制图功能,不仅可以对图形进行修改、修饰,还可以按照不同用户的要求来绘制全要素地图或者分层绘制各种专题地图。此外,由于地理信息系统还拥有较强的多层次框架叠置分析能力,因而还可以通过对空间进行分析得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学分析地图。最后,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对结果进行各种输出与转化。为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为了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对结果进行分析、修正以及评价,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输出各种形式的地理数据、地理图形等等。

二、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土地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及其重要的,几乎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都是土地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因此,土地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最不可或缺的,我们必须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土地资源一般来说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类的房屋建设、道路建设等一切活动场所的修建都离不开土地的供应,这就体现了土地的承载功能;2)另外,土地还参与了重要的农业生产,在农业的生产中他的产物可以供给给人们,满足人们的正常生理需要,没有了土地资源的供应,人类也就不能生存;3)最后一点就是土地资源中蕴含的各种其它资源也是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比如一些矿物质和能源燃料等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地籍主要是指对土地的位置、数量、权属、用途以及质量等情况进行记录,是土地的一种登记薄。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土地的权属首次登记和变更登记,我国土地开发和利用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地籍权属的变更和调整工作。在地籍管理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在地籍管理中应用技术来进行辅助,这样可以提高地籍管理的效率,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地籍管理的质量,保证地籍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进行地籍管理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进行开发,同时也能更好的对利用的土地进行等级以及权属的划分,同时对土地使用、居民分布以及地表覆盖率能够进行更好的分析,可以将分析的内容统计在数据表格中,这样可以更好的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的时候还是可以进行查询、分析以及统计的,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要利用的土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在土地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的地区对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土地管理工作更加的重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地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共同组合而成的应用工程系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发展中不断发展和优化,对土地管理有了更大的促进作用。

2、在土地评估、规划及利用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空间叠加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能和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组合,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质量和适宜性进行更好的评估,在进行评估的时候相关的评估等级指标也是可以获得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已经获得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时候,可以对土地农作物以及草场中的预计产量进行预算,通过运算可以对土地的潜在生产潜力进行预计,这样能够更好的和人们生活中需要的粮食产量进行结合,对土地的人口承载量进行预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帮助下,人们能够更好的对土地进行规划和利用,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所需要的信息就是一些预测信息。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分析,在进行分析的时候,也是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的。

3、在土地定级估价中的应用

土地定级评估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在进行土地定级的时候建立图件数据库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图件建立的时候可以将土地的情况使用地形图进行反映。可以通过比例地图来作为地形图的底图,然后利用扫描仪器来进行扫描,然后利用图片处理技术对底图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得到要使用的数据信息,为了更好的保证地形图的准确性,可以在地形图中输入相关的坐标值来进行地形图的精确确定。地形图中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对一些特定的地貌进行反映,同时在反映道路的时候可以利用线状来进行表示,这样能够更好的表现地形的特征。

建立土地定级的属性数据库的时候,要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实施的土地定级规程来进行,同时在定级的时候要对评估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很好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好的确定土地位置和质量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土地的差异性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表达。土地定级评估因素,是具有几何定义和性质的,这样可以形成地理信息系统的点、线、面三个空间管理目标,同时对土地定级的属性指标和属性信息数据也是有很好的规定的。将已经知道的数据和资源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更好的对土地进行更好的划分和处理。

土地定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其一,通过ARCVIEW软件,将土地定级因素及因子中存在个体至土地定级地区边界间距最大值,最为对土地定级评估影响的半径,依据其影响半径,可在地基因素周围建立宽度适宜缓冲带,在通过衰减模式,获取每个缓冲带分值。其二,通过GeoProcessingWizard软件中具有的DISSOLVE命令和UNION命令,把因素和因子中存在的个体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相叠加和处理,并编制出每个因素产生作用的分值图表。其三,RCVIEW 软件和ARC/INFO软件,把因素图放入Spatial Wizard中进行处理,并形成土地定级单元,呈拓扑关系,在把其齿形状的边界线放入到ARC/INFO软件系统中的UNION命令和ELIMINATE命令中进行平滑边界的处理。土地定级评估成果图形成主要是通过ARCVEIW软件建立专题地图来形成的。在矢量化区域土地的单元图前提条件下,形成专题不相同的地图,并对形成的专题地图进行数据分析、审核和取证,然后对形成专题地图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并在制作出相应的图例、注记、图框及符号等,使得整个地图分布更加的详细、清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地理心理系统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其实不仅仅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在很多其他的社会生活领域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都能够得到体现,并且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产业结构,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并且应用范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石晓峰,王朝辉.GIS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M].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2007(07).

第8篇: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框架结构GIS数据集成平台GIS模型集成平台可视化建模工具

1引言

近年来,随着GIS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建立了一大批地理信息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这些分散的系统要求集成运行,以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运行效率。在国家“八五”攻关中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2],在“九五”攻关中对系统实用化和运行业务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得到普遍的认识[3,4]。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地理信息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层次集成,侧重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另一个是不同数据和模型之间组织和管理的技术层次集成。本文所指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主要指后者意义上的集成。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eSystem,CIMS)领域,集成基础结构或集成平台的概念得到广泛的应用,集成平台被认为是实现企业信息集成、功能集成所需的基本信息处理和通信公共服务的集合[5]。IBM公司基于系统使能器(Enabler)的集成平台在企业应用中获得极大成功[6],中国在CIMS应用中也广泛使用集成平台技术[7],收到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献[8]中作者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内涵和必要性,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和特点。本文借鉴CIMS的经验,结合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提出了基于客户/服务器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总体结构,基于元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平台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地理信息系统模型集成平台和可视化构模工具方法。

2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分析

回顾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在技术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形式:

(1)同一GIS软件系统不同模块之间或不同系统之间采用Import/Export的文本文件交换形式。这是最简单也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它适用于任意系统之间的数据和模型集成。

(2)大型商业GIS软件如ARC/INFO具有一致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提供二次开发语言,构成软件开发平台。不同模块之间可以采用二进制进行数据交换(如Arcedit和Arcplot),具有密切关系的不同GIS软件系统之间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如ARC/INFO和ERDAS)。在这种模式下用户除了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应用模型被宿主系统调用外,其它所有的操作只能建立在这个商业软件平台基础上,不同的商业软件平台一般无法直接进行数据共享和功能互补。

(3)采用应用程序接口(API)的形式进行集成。如ARC/INFO提供RPC接口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通讯,提供ARC/INFO与ARCVIEW的集成。同时用户可以遵循RPC规范开发应用模块以实现系统集成。ESRI提出的分布式计算环境(DistributedComputationEnvironment)也是基于API的思想。

(4)对象连接与嵌入(OLE)的自动化功能(Automation)提供了对象之间的互操作功能,一些最近开发的商业GIS软件如Mapinfo公司的MaplnfoProfessional和GoldenSoft公司开发的Surfer,都提供OLEAutomation,用户可以将该软件作为一个对象嵌入自己的系统。

(5)最近发展起来的对象—关系数据库技术(ORDBMS)将空间数据作为一种数据类型直接集成进入数据库系统,用户可以在这种平台上直接管理矢量空间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和普通关系数据,可以利用这种数据库平台的API开发GIS应用系统。

(6)OPENGIS组织采用COBRA标准,了其简单特征规范(SimpleFeaturesSpecification)1.0版本作为开放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这无疑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向开放和互操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这种方式需要从底层重新开发GIS软件,在短期内很难直接应用于工程实践。

在以上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各种形式中,都存在如下的问题需要解决。

(1)地理信息采集和应用的分布性特点决定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性,地理信息系统集成需要一种分布式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模型的相互通讯机制。这种机制既可以适应在目前比较成熟的基于数据文件交换形式(如(1)和(2)),又可以为以后基于API(如(3)和(5))面向对象的地理系统集成(包括(4)—(6))提供发展余地。

(2)地理信息涉及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属性,需要有一种有效的地理数据管理的机制,并提供数据融合的能力。

(3)地理分析模型与多种地理数据发生联系,不同模型之间有复杂的串并联关系,模型的组织与管理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客户/服务器机制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总体结构,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库集成平台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型集成平台,以及在系统总体结构和数据库集成平台、模型集成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建模以辅助空间决策的方法和技术。

3基于客户/服务器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总体结构

近年来,客户/服务器(Client/Sever,C/S)体系结构在分布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这种模式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权威性定义,但人们对这个概念的基本看法是一致的。在C/S结构下,一个或更多个客户机和一个或更多个服务器,以及下层的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和支撑平台进程间通信系统,共同组成一个支持分布式计算、分析和表示的系统,在该模式下,应用分为前端的客户部分和后端的服务器部分。客户方发出请求,网络通信服务系统将请求的内容传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请求完成预定的操作,然后把结果送回客户。

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引入客户/服务器机制后,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定义为两层C/S结构(图1)。前端用户和数据库集成平台、模型库集成平台、应用模型构成第1层C/S结构,集成平台和应用模型与商业软件构成第2层C/S结构。客户端负责引导用户输入数据源、功能要求和模型选择,以及有关输入输出选择项,将这些信息提交模型集成平台服务器和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模型集成平台服务器负责在模型库中检索符合用户功能要求的模型,并支持模型的组合和建立新的模型,然后将这些模型(包括模型库中已有的和通过宏语言或API新建的)对数据的要求提交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其功能请求转化为RS服务器、GIS服务器、RDBMS服务器可以实现的基本操作并提交给这些服务器。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RS、GIS、RDBMS服务器操作结果将返回给模型集成平台服务器,进而返回给客户端。

当客户端有特殊的显示、制图要求时,模型集成平台服务器将负责根据用户的要求调用其它服务器来实现;如果客户端要求将模型运行的结果进入数据库时,模型集成平台将向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发出请求,完成在数据库中的注册。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器除了接收模型集成平台发出的请求外,还可以直接响应按照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数据查询的要求,在空间框架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数据的融合,数据集成平台的功能也是调用RS、GIS、RDBMS服务器的功能来实现的。模型与数据库之间、模型与模型之间即可以采用IMPORT/EXPORT的文件交换形式(如ARC/INFO的E00格式等),也为将来全部过渡到API的内存交换形式(如DLL,OLE,ActiveX,COBRA等)提供可能。

这种设计使得系统只考虑软件的功能而不会过分依赖于具体的软件平台,因此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无论采用商业软件还是采用国产软件,只要具有该项功能可以作为服务器,服务器软件类型的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结构,便于将来采用国产软件和系统的升级换代。

4基于元数据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平台

第9篇:地理信息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基础地理信息;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数字信息时代来临,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受到影响。数字化测绘生产体系正在向信息化生产体系过渡。

一、概念

1.数字化测绘

所谓数字化测绘,是和模拟测绘相对的。广义的数字化测绘又称为计算机成图,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图、地图数字化成图、航测数字测图、计算机地图制图。数字化测绘技术使得纸上手绘图阶段过渡至高速共享的数字化时代。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利用计算机进行地形空间处理,得到数字测绘图。

2.基础地理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是指所有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行业统一采取的空间定位及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通用性很强,需求量大。主要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植被以及社会地理信息中的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以及地理坐标系网格等要素构成。其中,地理坐标系网格与所采取的比例尺有关,比例尺越大,基础地理信息覆盖越广泛。基础地理信息的数字化信息源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广泛度和成熟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信息自,是国家信息化程度和实力的重要标志。

3.信息化测绘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在完全网络化的运行环境下,实时有效地向信息化社会提供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测绘方式和功能形态。其最本质的内涵和特征就是实现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了实现其功能,就需要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可以说我国的测绘技术经历了传统手绘到数字化测绘,之后又到信息化测绘三个阶段。

二、数字测绘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测绘被普遍的运用于测绘生产以及水利水电工程中,做出的成图即数字测图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以及科研方面。具体来说,其可以用于工程建设设计、环境监测、交通路线设计、土地利用情况调查等方面。在具体应用中,数字测绘将从野外收集到的地面坐标作为基础数据,构建数字地面模型,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绘制立体透视图、断面图,以确定施工范围及工作量。在交通路线设计中,还可以绘制地形的三维轴试图及横断面图,直观便捷。

数字地面模型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资料,因此可以说数字化测绘是收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资料的一个方法。它可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灾情,甚至可以用于导航和导弹制造。

三、数字测绘与信息测绘的区别

信息化测绘不是甩开数字化测绘,而是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向信息服务升级和跨越。它相对于我国已建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数据获取实时化

信息化测绘要求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即注重动态变化检测及实时更新。信息化测绘要求利用海陆空上一切可使用的快速检测设备来做到实时监测,并且将地理信息的实时获取作为基本任务。例如WalkISurvey 2012就可以实时下载谷歌影像数据,叠加现有矢量数据,成为信息化测绘软件的重要部分。

2.交互网络化

在数字化测绘中,局域网就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在信息化测绘中,要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动态监测,就需要广域网或者国际互联网的帮助,只有形成一个大的交互平台,才能使信息快速交换,实现信息交互网络化。

3.服务社会化

信息化测绘可以实现体系的运行主体从测绘部门走向其他各个部门,从国家特批项目走向地理信息产业体系,形成开放机制,即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用户群体共同运作的开放机制,使信息服务社会化。

4.基础设施公用化

在数字测绘阶段,测绘体系依然只是在专业部门应用,属于专用系统,而信息化测绘则是由原来的专用为主,升级改造出能够被广大社会公众使用的为主,实现了基础设置的公用化。这种体系包括测绘基准体系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5.法制化

这里所讲的法制化是信息共享的法制化。在数字化测绘时代因为都是专业部门在使用,法制化问题不是很突出,但是信息测绘中,信息共享社会化,大众化,法制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为了推进信息共享,为其创造好的环境,就需要妥善处理其中的安全问题,建立信息共享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实现信息共享法制化。

6.技术体系数字化

在前面介绍了信息化测绘实际上是以数字化测绘为基础的,两者从本质上讲差别不大。信息化测绘只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将数据实时化、共享化、大众化。信息测绘实际上也是技术体系的数字化。

四、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及建议

由于基础地理信息建设系统多以计算机作为辅助,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据形式多样化,标准不一

因为基础数据的获得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收集到的数据格式不一,有CAD格式、MicroStation格式、清华山维格式的,编码数据或未编码数据等等。这些格式不一的数据难以满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需要对数据进行转换、编辑、整理等工作。

2.数据实时性差

由于很多测绘机构还只能使用数字测绘,或者信息化测绘系统不完善,使得数据获取更新的实时性较差。为了保证数据的现实性就必须做到即时更新数据,需要有效的更新机制。真正的挑战就是地理信息的更新和共享。

3.数据保存不完善

由于数据的存贮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纸质保存、文件保存、数据库保存,方法不一使得数据杂乱无章,占用很大的空间,管理效率极低,容易丢失、损坏、泄密。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数据库设计

用数据库方法来保存数据有条有理,不占空间,是很好的选择。可将数据库分为空间数据库、非空间数据库,其中非空间数据库又可以分为非空间关系数据库和文档数据库。将数据分类保存,便于管理。另外,各单位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来选取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空间数据管理引擎。

2.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既是把中间格式的数字转换成空间数据库可以录入的格式。最常用的并且能很好的实现数据共享的方法有直接数据访问模式、数据互操作模式和空间数据共享平台模式。而外部数据交换模式则是大众可接受的方法。在数据转换时,要选择相对应的方法,可以减少工作量。

3.数据更新

在前面介绍了信息化测绘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可以做到数据的实时更新,因此将信息化测绘标准化、系统化,做成大众都能接受的方法,推广开来就可以解决数据的更新问题。数据更新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定期的局部数据更新,二是周期性的全局数据更新。要实现数据动态化,就需要升级监测设备,如高分辨率的小卫星遥感影像,需要将这些产品商业化。

4.数据安全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就要保证数据库被合法使用。可以采取身份认证、要求用户级别、用户口令等方法来保证数据库不被恶意操纵使用。另外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要进行备份,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由于数据库是需要电脑操作的,所以为了数据的安全还要防止黑客袭击,电脑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