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数学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学习方法

第1篇: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习是师生双方交互作用的过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小学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前提,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途径。

1掌握课堂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要坚持做到“五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方能把握课堂学习机会,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耳到。就是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讲,即在听课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倾听老师所讲的知识重、难点,又要善于倾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特别要认真听自己在预习过程未看懂的问题,也就是学生批注的知识疑点。眼到。老师讲课除了声音之外,经常还通过表情和手势向学生传达一些讯息,学生要善于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幻灯片和板书的内容,还要看老师要求看的课本内容,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口到。学会提问时学好数学必须的手段,学生应该将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全部归纳出来,在课堂上直接请教老师或同学,直到融会贯通。心到。善于思考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课堂上要认真思考,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课堂的新知识。数学课堂学习有时要求掌握例题的解法,有时要求学会运用公式,学生必须灵活使用。

2借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结合生活经验学习数学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观看自然现象的天气状况,然后老师体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老师接着说“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人,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然后让学生分析,小明是否应该不高兴呢?最终得出正确的元角分概念,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刨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3激发兴趣,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

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主体,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老师。怎样才能做好这一点呢?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但是要想让学生亲其师,教师本身首先要管其生,想方设法让学生亲近你,而不能让学生“敬而远之”。大体来看,学生喜欢哪一位老师,同时也就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门功课。学生在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面前,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对其所教的学科能不感兴趣吗?首先我在课堂教学中对他降低要求逐步提高的方式,并采用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去指导他,每到课余时间,主动找他谈心、了解、摸索他的心里,掌握他在数学上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及时的加以解决,给他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减少心理压力。与此同时,与其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此时此刻更要关心他、爱护他、鼓励他,在同学中建立一帮一活动,同学的帮助温暖了他的心,使他自己也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勇气感,这样逐步由害怕数学,慢慢变成喜欢数学。

4家校共教,提高家长的教育合作意识

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他们送子女读书,诚然是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好的未来,但他们却没能在孩子的学习中起到实质上的促进作用。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便完全交付给学校与老师,孩子学习好,他们无话可说,可要是成绩差,他们不是帮孩子找原因想办法,而是轻则骂,重则打,全然不顾幼小的心灵是否受到伤害。孩子常常感到无助,于是便破罐子破摔,从而更加厌恶学习。数学的学习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是比较难的,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应对家长进行一些实质性的培训,鼓励他们转变教育观念,为孩子的将来主动参与学习,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一股必要的辅导力量。在这样的家校共教的氛围中,才能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学好数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仅是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更要对学生负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位,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培养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会学、能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作者:李连娜 单位: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百楼乡太保营小学

参考文献:

[1]黎昌权.小议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积累学习经验的方法[A].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2]王道叶.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探讨[A].2015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

[3]韩秀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A].2016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4]薛峰.对话———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学习方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

[5]欧小明.浅谈小学数学学法指导[A].中国教育学术论坛(第二卷)[C].2006.

[6]杜安祥.浅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A].2012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

第2篇: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

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学习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给学习者带来高效率和乐趣,从而节省大量时间。而不得法的学习方法,会阻碍才能的发挥,使学生越学越死,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低效率和烦恼。由此可见,方法在获得成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高一新生,有些学生会因学习不得法,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可见,对高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必须从起始年级——高一开始就抓紧抓好。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内容方面的指导,它包括:读书、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学结等学习方法的指导。

1.读书方法的指导

数学阅读分前读和后读两部分。所谓“前读”,就是预习。预习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了解这部分知识。预习有利于听课时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预习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学生可根据课前预习“生疑”,通过听课去“感疑”,经过老师的点拨、讲解而“悟疑”,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果。预习得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听课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预习下节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后读”就是要求学生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加以复习、巩固和总结。课后阅读要求学生对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精确的定义,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上应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听讲时,要听老师对问题是怎样分析、推理的;听老师解决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技巧;听讲中,要把自己在预习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通过这种比较,—是能加深对数学概念、解题方法的理解;二是使自己的思考与认识能力提高;三是能发现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原因。

听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是对老师教学过程的思考。思考老师是怎样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关键处,找出思维的关卡,提炼数学的思想方法,揭示问题的本质的。二是学生的自我反思。学生应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包括作业的好坏,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上课老师提问后的评价等等。反思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绝对不能少。

在听课的过程中学会记。为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老师补充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如果不做笔记,一旦遗忘,便无从复习巩固,在做笔记并整理的过程中,自己参与教学活动,加强了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理解能力。课后整理课堂笔记,为的是消化、吸收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必要时要加入自己的见解,这样在今后复习时就有了—份完整的资料。

3.课后复习巩固及作业方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大多数都养成小学和初中的习惯,课后急于完成书面作业,而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和复习,只会照例题模仿来解题,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用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弄清楚基本原理和概念后,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和解题的思想方法,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思想方法,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答案要点要条理清楚,字迹要清晰。书写格式必须正确、规范,严格按照各类题的解题要求,仔细演算解题的每—步,得出正确的结果。只有平时做题认真细致,步骤完整,思路正确,表达严密,准确无误,考试时才能按照这种良好的习惯进行。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每节课后都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后总结,首先要总结整节课所学的内容,将它们串成一条知识链,这样能保证知识的整体性。其次要指导学生总结老师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探究老师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并让他们从中提炼出解题的思想和方法。有能力的学生还应要求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想法。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应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1.问题卡的形式

主要有学生的课前预习“问题卡”和课后总结“问题卡”。课前预习“问题卡”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书,而不至于让他们将这种预习流于形式。我们不要求学生能全懂,但一定要让学生有疑问,带着问题、疑点听课,增加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课后总结“问题卡”有助于学生回忆整个课堂的思想脉络,以及重点、难点、题型、解题方法,以便他们写好课后小结。

2.课后单独辅导式

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做不同的指导和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许多后进生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般指导对他们的作用甚微,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既辅导知识又辅导学法。

第3篇: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数学知识像海洋那样辽阔,像大山那样宏伟。一个人无论天资多么高,精力多么充沛,毅力多么顽强,学习条件多么优越,也不可能把所有数学知识学到手。有的同学总想学到一切,他们希望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旁边又开放着朵朵鲜花,可是,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呀!我们必须从第一步起,一步一个脚印,脚塌实地的走下去,才有可能度过那个辽阔的大海、攀上那座宏伟的大山。

    数学知识的学习,单靠认真听讲、死记硬背是不行的。相传有一个人巧遇一位仙翁,仙翁点石成金送给他,但他不要金子,而要仙翁点石成金的指头。这个人为什么要指头呢?因为他懂得,不管送自己多少金子,金子总是有限的,但如果有了点石成金的指头,那就可以随心所欲了。我常常给学生讲这个故事,但我却启发学生:仙翁的指头固然好,但那毕竟是别人的。如果我们拿来使用是否灵呢?可见,我们更应该学到仙翁的点金之术。古人说:“受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已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也就是这个道理。

    数学学习方法是数学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学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运用的。掌握良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每天坚持不懈,日久天长,数学学习才可能成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所以,数学学习方法并没有什么捷径,它只是踏踏实实、刻苦学习的程序以及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措施。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智力相同的两个学生有无学习计划,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科学的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的学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所以数学学习缺乏计划性是一些学生天长日久感到吃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任,应把握几个步骤:

    第一步:抓好课前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点批注。特别是,要运用数学学习阅读法,即不能像语文阅读一样,从头看到尾。对于有些例题,则是仔细审题,然后合起书来,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之后再翻开书对一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所做,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做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指对自己和自己的对手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有充分的准备,也才可能克敌制胜。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就好像赛跑的枪声。虽然赛跑的规则中不允许抢跑,但是在学习中却没有这一规定,不但允许抢跑,而且鼓励抢跑。作好数学预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数学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简言之,数学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习,也就是在老师讲课前,自己先独立的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预习抓的扎实,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第二步:掌握听讲的正确方法。

    处理好听讲与做笔记的关系,重视课堂思考及回答问题,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学生必须上好课、听好课,首先作好课前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始终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学会科学的思考问题,注重理解,不要只背结论,要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师讲解的条理性,要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第四,学生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的记好笔记。第五,数学课堂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练习本要随时准备,并要保存完好,以便复习使用。每节课都要针对所学内容,认真练习,并巩固所学知识。

    上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一个学生在中学上数学课的总数大约有五千多节。把每节课四十五分钟积累起来,这将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如何对待每一堂课则是关键。要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必须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提高听课效率。

    听课时应做到以下四点:1、带着问题听课;2、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3、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4、踊跃回答老师提问。这样就基本上掌握了听课的要求。

    第三步:课后复习应及时。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复习,真正达到排疑解难、巩固提高的目的。

    课后要复习教科书,抓住复习的基本内容;尝试回忆,独立的把教师上课内容回想一遍,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整理笔记,进行知识的加工和补充;另外,针对每天所学内容,多练题,勤巩固。课后还要看参考书,使知识的掌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复习是预习和上课的继续,它将完成预习和上课所没有完成任务,这就是在复习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进而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且通过归纳、整理达到系统化,把知识真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链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复习过程中既调动了大脑的活动,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得到巩固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掌握的如何,由复习效果决定。

    第四步:正确对待作业。

    独立思考、认真完成、理解提高是学生对待作业的正确态度。

    首先要做好作业的准备工作,把预习、上课、课后复习衔接起来;其次要审好作业题、善于分析和理解题目;第三要理清解题的思路,准确表达,独立完成作业;第四要学会检查,掌握对数学作业进行自我订正的方法。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无论学那一节功课,课堂上老师讲的,笔记本上记的,课外阅读的… …等等,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要把他们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使自己能够自如的运用,就必须通过作业实践来转化。

    究竟为什么要做作业呢?作业的作用主要有:1、检查学习效果;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提高思维能力;4、为复习积累资料。

    在做作业时,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审题呢?1、要看得(理解)准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2、要善于解刨,深刻领会其中含义;3、要把握联系,运用相关知识解之。

    第五:课外涉猎要广博。

    要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包括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搞好课外学习,包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要掌握正确的课外学习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深思法;要掌握读书要求,如博专结合、读思结合、学用结合、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等。

第4篇: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方法;教学用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9-0082-02

1 前言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于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多样的、灵活的、应变的,在一堂课中所运用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要靠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不能靠单一的教学方法和一穷不变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许多教师把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分为启发式、讲授式、游戏式、讨论式、观察式等,但是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应从学生这一主体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出发进行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互动的[1]。在教学前,教师应认真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如课前心理准备、教学用具准备、课堂教学设计与构思、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准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变化等。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数学学习方法谈几点体会。

2 自主探究式学习法

自主探究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会把自主学习结果看成是一种成功,从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激发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坚强自信心和自主探究、自觉钻研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如教学平面图形的密铺(八年级数学)时,课前让学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全等的正三角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正五边形纸片、正六边形纸片。

师:我们看到的装修室内地面所用瓷砖一般是什么图形的?

生:一般所用的瓷砖都是正方形的,一块一块无缝隙地拼铺成的。

师:用你们手中的正三角形纸片,能否拼成一个无缝隙的新平面图形呢?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得出结论。教师继续提问。

师:你能用正五边形纸片或正六边形纸片铺成一个平面图形吗?

生:(部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正五边形不能,正六边形能。

学生能很快完成它们的拼图操作。

师:在正多边形中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拼成密铺的平面,为什么正五边形不能呢?

于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得出关于同种全等的多边形密铺所需具备的条件的理论知识。

3 小组讨论学习法

这种模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分组共同协作商量和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与教师形成一种互动的方式。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课堂上小组讨论有利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分类思想、综合思维能力、理解能力[2]。如教学讨论:怎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九年级数学)?引导学生讨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如果是,请证明它,并与同伴交流思路。

从图形看,学生所画图形有差别,在方法上也有不同,学生中方法也很多,如果教师将其解法逐一讲解,既费时,又费力,学生还不愿意听。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小组中不会证明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掌握了其证明方法,其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增加了证明的方法。

正如肖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仍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若每个小组中每位学生各有一种证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后,每人的证明方法就有几种,很顺利做到一题多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4 发现式学习方法

发现式学习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通过阅读教材来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发现数学规律。如教学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二次函数y=3(x-1)2+2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3(x-1)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只要学生作出图形,就不难发现它们的关系,由此可以引申发现二次函数y=3x2、y=3(x-1)2+2、y=3(x-1)2、y=-3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学生可以用Z+Z智能教育平台作出y=3x2的图象后,用鼠标拖动函数图象就得到y=3(x-1)2、y=3(x-1)2+2的图象;把y=3x2的图象旋转180°后,就可得到y=-3x2的图象。这样对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更容易掌握,也能自觉地发现它们的规律,更有效地掌握其知识。

5 演示与表演学习法

演示教学法主要是教师演示课堂教学内容和讲述新的知识内容。有的教学内容无需学生去进行探究和发现,如定义、概念和公理等。如教学认识三角形,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运用纸质三角形,撕下三个角,把它们一条边重叠地摆放在桌面上观察,就可看到有两条边成一条直线,即为平角。这样比直接讲授要好得多,学生也更容易掌握这一特征。

6 寓教于乐的游戏学习法

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具有启发思维的功能,也是获得学习兴趣和学习活动的有效方法。数学游戏既是数学问题又是游戏,同时具备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内容,而且体验到了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如教学把列代数式及代数式的化简等知识融入扑克牌的游戏之中,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2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

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2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1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

这时,小明准确地说出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提问: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多少?

简析此题:设第一步后每堆牌的张数是x,则第四步后中间一堆牌的张数是x+2+1-(x-2)=5(张)。

7 问题式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方法是将需要学习的新知识编排成一个个联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思索、讨论,最后作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同样有相关的问题提出,问题提得越多,对知识掌握越牢固,教师在其中起引导点拨的作用[3]。

如教学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定理时,设计提出以下问题:还记得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吗?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证明它吗?通过讨论回答这几个问题,就可以得出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继续提问:根据以前的知识,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定理吗?它是真命题吗,你能证明它吗?你能用尺规作图作出角的平分线吗?请你说明它为什么是角平分线?你能用一把直尺作出角平分线吗?

只要回答出以上一系列问题,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积极动脑,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回答之前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合作讨论,这节课的新知识在回答几个“为什么”的过程中就完成了。这种探索问题解决的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激发起学生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使问题得到全面的解答。

8 结语

教无定法。上好一堂课,并不是单独采用某一方法,而是根据知识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4]。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应以学生为主体,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忠林.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0).

[2]王文华.浅谈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0).

第5篇: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一、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指导学生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容器各一个。要求每位学生回到家里装满沙子,然后分别算出质量,上课时让学生报出所装沙子的质量。此时,学生会感到非常好奇,恨不得一下子就解开其中的奥秘,趣意横生之际便是传授知识之时。随后,教师当场演示实验,全班学生就会全神贯注的看演示,这样省时减力,起到事半功倍教学效果。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记忆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智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之一。数学知识的记忆应以理解为主,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理解记忆法。数学知识面广,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例如:什么叫梯形。首先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理解“只有一组对边”是什么意思,若把“只”字去掉又会怎样。通过思考与讨论,学生认识到“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就是四条边中相对的两条边为一组,其中一组平行,另一组不平行。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梯形这个概念就容易了。

2.规律记忆法。数学知识是有规律的,只要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就可以进行有效记忆。例如:记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进率。因为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掌握了这个规律记忆就比较容易。

3.形象记忆法。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例如,一年级数的认知教学时,把数与某些实物联系起来进行形象记忆。如把“2”比作小鸭子、“3”比作耳朵等。这样唤醒了学生的记忆细胞,教学效果显著。

三、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第6篇: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在新教学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方式。

1.学会读书,打好体系基础

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更没有读数学书习惯。有研究表明:95%的学生对数学阅读望而生畏,而在数学评估中由于学生阅读理解方面造成的错误高达60%。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更要逐步培养勤读、乐读数学读本的习惯。读数学书一定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只是徒劳无功,既不能读懂,也无法深入理解,更不用说实际应用了。数学知识前后之间是相互连贯的,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思维线索贯穿始终,而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渐进性、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只有对数学中的每个名词术语、定理、法则和图表等仔细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和含义,对推理的理由和运算证明过程,亲自演算推理,才能抓住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了书本知识点的安排意图,在头脑中形成一张清晰的数学知识网络图,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2.学会思考,体验探索乐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好的前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探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1 紧扣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展开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会思考。

2.2 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探求。

2.3 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刨根问底。

2.4 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学会反思。

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才能使学生达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3.学会质疑,提高学习效率

质疑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办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及时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把没有学明白的知识,层次凌乱的思维冲突在最短的时间内理出头绪,找出突破口。数学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和断层,会造成新知识理解方面的更大困难,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最后无法赶上整体学习步伐。因此,我要求学生学会建立自己的错题本,经常翻阅,提醒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和错误区,这样,才能避免错误的延续和重复,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善于做笔记,强化知识的延伸

第7篇: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82-02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就此问题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1 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2 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2.1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

2.2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2.3 体现学生主体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3 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

3.1 “读法”指导

当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书,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这种一来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此,重视读法指导对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学生学会数学语言的“翻译”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粗读,即先浏览整篇课文的枝干,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难的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以便求解);细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3.2 “听法”指导

初中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学习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讲,激活其原认识结构,并使学生的信息接受与教师的信息输出协调一致,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其次,要培养学生会听,注意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性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3.3 “思法”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轴则学得死,效果差。在进行思法指导时,应着力于以下几点:①从学生的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掌思、多思;②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溯源运河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③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化归、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④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

3.4 “写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特别是几何证明题)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大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指导写法,应做到:1、要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数学符号中数学演算的前提;2、要将学生在推理的同时学会书写表达,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书写格式;3、要训练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作图,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以便于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多形式、多层次去强化训练,让学生过好分析关、书写关,使学生在注意严谨性、逻辑性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3.5 “记法”指导

第8篇: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一、指导学生读

目前初中新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书,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比如在学习平方根概念时,同学们都知道“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可是在做判断题时,4是16的平方根( );16的平方根是4( )。这两道判断题前面一道总是做不对,后面一道倒是都能做全对。因为他们更熟悉“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却不能很好的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就因为没好好读懂平方根概念,这使初一新生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此,重视读法指导对提高初中新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的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再次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

二、指导学生听

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学生学习思想专注、专心听讲,激活其原认识结构,并使学生的信息接受与教师的信息输出协调一致,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其次,要培养学生会听,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指导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同化”或“顺应”的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①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会思考。②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③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④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

四、指导学生写

初一新生在解题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等问题。比如在学习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时,下列这些错误学生很容易犯,(-3)2=-32,(2×3)2=2×32,(3\4)2=32\4等等。还有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8-8×(3\2)2=0×9\4=1,这主要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大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在教学中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易犯的错误。比如:①要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还要注意数学符号中数学演算的前提条件;②要将学生在推理的同时学会书写表达,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书写格式;③要训练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作图,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以便更好的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

五、指导学生记

第9篇:数学学习方法范文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采用先提问,再让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但它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做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这也不是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再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动手实践,激活思维

思维来源于实践,只有思维得到发展,能力才能提高。“让学生在做中学”,就是要放开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立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这样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才能协同参与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活动方式学生喜欢、乐意,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活泼,而且能激活大脑的思维,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刻。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计算方法,拓宽了思路,更重要的是能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主动探究,促进学习

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主动的建构过程,既把书本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应识结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任何教师都包办代替不了,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学生引入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同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接受新识。建立起知识结构,丰富了表象,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新识的精神,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点拨,掌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