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家庭教育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教育故事

第1篇: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关键词】传统美德;特点;内容

一、运用通俗、精彩的传统美德故事,能有效改善幼儿不良家庭常规问题

1.传统美德故事的特点

(1)我国是世界历史文明古国,在五千多年的文化史中,代代相传留下来的传统美德故事千百个,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每个故事都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并蕴藏着一个鲜为人知教育目的,在这里称之为德目。

(2)故事内容重品德教育、重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真人真事。如“黄香扇枕”“孔融让梨”等典故是教育子女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懂得长辈有序的道理。“立木为信”是教育子女从小要诚实,言而有信。“虚怀智救灾民”是培养幼儿善良的品性。

2.幼儿家庭常规的分类及内容

幼儿家庭常规具体分四类:生活常规、活动常规、学习常规和纪律常规。实验期间对参与联动教研实验园及联手园内421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请家长写出幼儿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难于教养的困惑问题及应对方法。经过回执242份问卷整理,总结出家庭常规的具体内容。

(1)生活常规。能轻拿轻放茶杯、碗勺,每天都能按时吃饭,吃饭或吃点心、水果前洗手,不挑食、不偏食,不把饭菜撒在桌子上或地下,大、小便后洗手。每天起床后和睡觉前都刷牙,睡觉前有固定的程序,例如刷牙、换睡衣、听故事、然后亲亲家长道晚安,睡觉前能把脱下的衣服鞋帽放在固定的地方,睡觉时能保持安静。洗澡时有固定的习惯,例如和家长一起唱歌或玩玩具。

(2)活动常规。每天都和同伴或家人一起分享玩具或食物,知道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能和家里来的客人小朋友一起玩,团结友爱不争抢,学会礼貌和谦让。喜欢新鲜事物,例如以前没有玩过的玩具或活动,勤于探索和思考,喜欢问问题。每周都和家人一起参加有规律、有计划的活动,例如做游戏、看电影、去公园或外出就餐,知道做事情要有计划。周末早上起床后有固定的活动,例如看一会电视或玩一会玩具。

(3)学习常规。每天都进行与年龄相称的学习活动,例如数数或给图形涂颜色。每天阅读图画书,能认真地看一本书,画画、看书时保持正确坐姿,爱护图书,不撕书、扔书。培养勤于学习读书习惯。能认真听大人讲故事,不做小动作,遇到问题会向大人请教,做到不懂就问。每天都和家长有单独交谈的时间,例如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或晚上睡觉前。外出时会带一些玩具或图书,例如就餐馆等餐时孩子会玩玩具、画画或者看图画书。

(4)纪律常规。等待和家庭成员一起吃水果点心。安静听别人讲话。知道如果不遵守家庭常规有什么后果。知道如果进行下一个活动会被提醒,例如家长说:“在玩五分钟睡觉。”

3.传统美德故事对幼儿在家庭中进行教育的应用

李岚清说:“凡是现在需要提倡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所有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美德”教育,对幼儿进行熏陶和引导。要科学地运用美德故事,从不同的德目中进行思想教育。善于用发现的眼镜看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正确引导家庭常规的具体做法,对孩子产生各自不同的问题可以用相对接的传统美德故事进行正面教育。

例如:家长发现幼儿在活动常规中某一现象(家里来了小客人,不能与其好好相处,不把玩具和水果送给小朋友)发生问题,家长就可以借助“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礼让教育。 在生活常规中发现幼儿由于方法不得当,不小心做错事了,害怕爸爸妈妈说他,于是就说谎不敢承认。家长就可借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故事进行诚实教育。在学习常规中发现幼儿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玩玩具,不专心做一件事情,干什么事情都马马虎虎。就可以用“鲁班学艺”故事进行做事细心教育,借用“囊营夜读”故事进行勤学教育。在纪律常规中出现不遵守时间限制问题,就可借用“鲁迅遵守时间”故事进行说话算话、守时教育。

二、家庭教育中利用恰当方法,促进幼儿常态化家庭常规发展

1.情境熏陶法

情境熏陶法,就是创建趣味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有效唤醒幼儿已有的相关经验或知识。如:家长可利用服装、道具、图片进行讲故事。

2.音乐教育法

音乐教育法,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有段,通过音乐这一艺术的穿透性,有效促学习速度与质量。音乐的渲染,能从人的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往往印象深刻,终身难忘。如在讲故事时配上相适合的轻音乐,或在故事中的对白中,家长和孩子进行唱着说,趣味更浓,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绘画表现法

绘画表现法,是艺术教育的另一种表现手法。《指南》中强调,艺术重在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在讲故事之前可以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视频,通过视、听觉刺激,故事的情节画面在大脑中形成画面,然后家长可与幼儿一同进行把故事画出来,再讲一讲。

三、优化教育环境,对幼儿家庭常规培养起推动作用

1.创建了合理、适度、宽松、自主的精神文化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最熟悉的环境,家长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时候,家长们能够注意到对幼儿的教育张弛有度,创建自由、自主、的空间,保持合理、适度的原则。对幼儿来说家是幼儿的避风港,家长能够掌握好尺度,不要过于严厉、适当即可,给孩子们一个渠道去疏导自己的情绪。

2.家长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学习对幼儿传美教育的方法,提高自己对幼儿传美教育的有效性

家庭是所天然的学校,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教师。所以家长的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一,善学、勤学、会用。在实验期间,我园家长能够认真研读我们课题组选编的传统美德故事与教子妙方,仔细观察孩子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传美故事寓事渗透;还参加一些国学公益讲座,经常阅读一些与传美教育相关的杂志和书籍,学习其中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等等,并把这些习得的方法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

第二,善于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榜样。幼儿期的孩子喜欢模仿他们崇拜的人物,在模仿过程中逐渐把榜样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所以家长要善于提供良好的榜样。“曾参杀猪”的故事就是家长自身注重修养的一个榜样。

3.幼儿园支持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建立起畅通无阻的渠道,使教师和家长彼此都能了解到对方在对孩子进行哪方面的问题进行引导。幼儿园一般会把教育孩子的内容以书面的形式张贴到家长通知栏,或通过家长微信平台、家长会等渠道及时呈现给家长,家长可以以此为据简单设置一些与幼儿园相同的环境设施,使家园环境尽可能地统一起来。

四、结束语

第2篇: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关键词:核心资源; 战略联盟; 家庭旅馆; 竞合模型

收稿日期: 2011-02-01; 修订日期: 2011-04-1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休闲型旅游发展研究》(07XMZ038);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余勇(1972-),男,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田金霞(1963-),女,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

1 引言

传统的企业战略建立在对抗性竞争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生存必须在资源、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展开激烈争夺(张威,刘妍伶,2007),显然这种观点无法描述现代企业的商业关系。上世纪90年代初,Moore(1993)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并定义其为一个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优胜劣汰”规律和协作完善特征的,以互动组织为基础的经济群落。其后Brandenburger等(1996)提出竞合概念,其研究以赛局理论为基础,以价值网络和竞合关系的架构思考商业的游戏规则,Bengtsson和Kock(2000)则以“和消费者的接近性”与“商业市场单元”二项指标来说明行业间的竞合关系。此后,以竞合理论解释商业竞合现象成为企业研究者的重要方法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合作、联盟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旅游企业流行的组织形式。家庭旅馆作为遍布各景区的接待设施,其标准化的软硬件设施、国际化的通用标志(B & B)给游客带来了很大便利,也激发了行业内的竞争与合作。西方学者将竞合理论应用于家庭旅馆的竞合研究,并取得了系列实证成果(Poorani & David,1995;Lubetkin,1999;Nuntsu,et al.,2004)。在国内,家庭旅馆首先在古城镇发展起来,至今已经历了两轮竞争。第一轮竞争分散而无序,政府和社区没有介入管理;第二轮竞争中,争夺客源、跟风等负面效应逐渐表现出来,为了减少各自利益的损失,家庭旅馆在政府、社区的引导下,开始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由无序竞争转化为有序竞争,即家庭旅馆竞合(李明龙,2008)。在业界,已经出现的家庭旅馆竞合模式有北戴河社区联盟(庞胜国,2009)、三亚营销组织(高虹,黄苗俊,2004),它们都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作为商业组织并不成功。在研究领域,有关家庭旅馆的理论探讨依然停留在单户营销层面,对于动态竞合的经济实践行为,缺乏应有的理论关注。本研究尝试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家庭旅馆竞合关系的理论模型与假设,采用实证分析加以验证,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家庭旅馆建立合理的竞合模式提供数据支持。

2 文献回顾与理论模型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核心资源

资源是组织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要素,是制定和执行组织策略的基础,同时也是组织报酬的主要来源,如果组织真正具有所需要的核心资源,将具备保持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条件。Barney(1991)认为核心资源是企业或组织拥有或专属的特殊资源或能力,企业必须凭借核心资源取得良好的竞争优势,才能保持长远发展;Grant(1991)进一步分析核心资源的性质,认为核心资源具有持久性、非复杂性、非转移性和非透明性等特征。本研究借用Amit和Schoemaker (1993)的观点,认为核心资源是指组织为了创造和保护市场竞争优势,所拥有的一组难以交易和模仿、稀有以及专属的资源与能力。

在对核心资源的分类研究中,有企业机能分类、管理机能分类、资源属性分类。不同的划分标准衍生出不同的资源类型,Barney(1991)综合多个学者的观点,将核心资源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三种,本研究依据Barney的观点并结合家庭旅馆的经营现状,将家庭旅馆的核心资源分为物质核心资源和社会核心资源两大类。

2.1.2 战略联盟

目前关于战略联盟并无一致的定义,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联盟实践行为的复杂多样性,另一方面是研究者从不同理论角度切入的结果。James(1985)最早提出战略联盟的概念,认为联盟透过互利过程,互相依赖而维持联盟的承诺,任何一方利益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联盟关系的减弱,Borys等(1989)以混合组织的观点定义战略联盟,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个体共同结合成独立组织的形式或关系,Aaker(1992)强调联盟是两家或多家组织间的长期合作关系,Forrest(1990)则认为不应只限于长期关系,也应包含暂时性的协定。本研究认为,战略联盟是指企业之间为了共同利益进行合作,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是介于一般市场交易关系和企业一体化之间的中间组织。

2.1.3 信任

在社会学、组织行为学领域,信任是经常被探讨的课题。Mooreman等(1993)认为信任是组织相信和依赖伙伴的意愿和程度,其内涵可以从对伙伴的信赖、义务的履行和风险的承担三方面来阐释:对伙伴的信任是指相信对方会以最恰当的方式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信念,义务的履行是指一方的承诺被履行的程度,而风险的承担则意味着承受对方未来行为的不确定性及其行为后果。Ring等(1992)认为信任是指一个人相信群体中其他人的善意,并且相信其他人会对群体的目标做出公正的努力,并进而导致非正式的合作。本研究借用Kumar等(1995)对信任内涵的界定,认为信任是相信交易伙伴诚实并遵守诺言,不仅正视对方福利,且不会伤害对方的信念。

2.1.4 竞合关系

竞合战略最早由哈佛大学Adam Brandenburger和耶鲁大学Barry Nalebuff提出。竞争是组织为了达成既定目标而采取的对立行为,合作是组织间为了获得共同的利益而产生的互动过程。从竞争的观点来看,组织为了生存,应该强化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应该建立和透过战略联盟来加强竞争优势。现代企业已经摆脱纯粹的竞争关系,转而寻求竞争性合作。Gnyawali和Madhavan (2001)将这种竞合统一性归结为社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互相影响与资源的互补依赖,企业行为嵌入所在的社会网络,任何一方的竞合行为选择,都会对网络中的其它主体产生影响,并由此造成竞争之中存在着依赖性的合作,合作又促进了竞争的互动作用(Granovetter,1985)。据此,本研究认为竞合关系是指企业之间有机融合并且灵活运用竞争与合作两种手段,实现竞争与合作共存、转化的互动现象。

2.2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2.2.1 核心资源与信任、战略联盟

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条件下,企业拥有的资源往往十分有限,由此,企业有必要通过结盟,利用其它组织的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这就是企业界常说的资源外取。资源驱动使企业结盟已在一定范围内达成了共识。Pfeffer和Salancik(1978)认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取得被外部组织控制的资源时,组织将会与相关的组织进行联结,以取得所需的核心资源。由于企业的核心资源多是异质和动态性的,难以学习和模仿,这就需要有新的机制以利于核心资源的流动,而建立战略联盟正是一种有效的获取核心资源的方式(Das & Teng,1998)。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物质核心资源对战略联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社会核心资源对战略联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核心资源异质和动态的特征使得组织间的依赖性增强,联盟企业会希望合作伙伴及时将自身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到联盟中,以便尽快展开合作,出于对各方面风险的顾虑,企业会尽快建立与合作伙伴的信任关系,以减少知觉风险,这种心态和行为为双向的。因此,核心资源提高了组织间的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依赖性促使合作双方积极主动的建立和发展互相信任(盛永明,2009),在直接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双方都没有机会主义行为,合作双方的信任就会增强。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物质核心资源对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社会核心资源对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2 信任、战略联盟与竞合关系

关于信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初的社会学家齐美尔,随着战略联盟失败率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信任问题成了战略联盟研究的重点。战略联盟虽然具有整合伙伴间资源、能力以及赋予企业战略弹性的优点,但它是一种跨组织的交易模式,所以,战略联盟的运作深受伙伴间信任与互动的影响。Heide(1994)将组织间的信任视为战略联盟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降低在充满不确定性和依赖性的交易环境中的投机行为。Morgan等(1994)则认为信任与成员对联盟的承诺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与联盟成员的离异倾向呈显著的负向关系。Preet等(1996)研究了战略联盟伙伴关系的事后行为方式,认为信任是战略联盟最重要的行为要素。虽然战略联盟是目前许多企业的潮流趋势,但是失败者也不少,很多都是在沟通不良的情况下,最后因为缺乏互信而导致联盟解体(Cullen,et al.,2000)。

信任是双方长期相处所积累的知觉经验,当企业对战略联盟伙伴愈加信任,就愈相信伙伴所做的投入承诺,因此,也愈愿意与伙伴继续维持合作关系(Gulati,1995)。 Ganesan(1994)认为信任在企业间合作关系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有助于参与者“长期合作倾向”的建立。Das和Teng(2000)认为战略联盟的结果会影响或改变竞合关系。

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5:信任对竞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6:信任对战略联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7:战略联盟对竞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3 核心资源与竞合关系

虽然目前并没有研究成果表明核心资源能够直接影响企业间的竞合关系,但是资源依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的相关成果显示,具有不可替代和互补性的核心资源通过中介变量的作用产生综效,进而影响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趋向。在这些中介变量中,信任与战略联盟为尤为显著的因素。Sako(1998)在国际战略联盟的研究中发现,技术、声誉等社会核心资源有效地促进了企业间信任的建立和持续,这种信任对双方合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Gilbert等(2010)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供应链,发现物质核心资产对信任有显著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影响合作关系。杨明璧、邱吴晃(2004)的研究表明,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不同,会引发不同的战略联盟动机,进而形成不同的竞合关系。基于上述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8:物质核心资源通过信任对竞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9:社会核心资源通过信任对竞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0:物质核心资源通过战略联盟对竞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1:社会核心资源通过战略联盟对竞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4 理论模型

基于上述假设,本研究提出图1所示的家庭旅馆竞合关系的理论模型。物质核心资源和社会核心资源同为外源潜变量,具有共变性质,战略联盟与信任为中介变量,核心资源通过中介变量的联结对竞合关系产生综效。

3 研究方法

3.1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有效性,先通过文献整理确定初步的测量指标,经过专家咨询和实地访谈,结合实际情况对测量指标进行合理的删减与增补,然后进行了小规模的预调查,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潜在变量的测量指标,形成正式的问卷。其中物质核心资源(MC)借鉴了Amit(1993)资产与能力的分类观点;社会核心资源(SC)参考了刘金花(2000)关于台湾休闲农业核心资源衡量量表,并结合凤凰家庭旅馆的实际情况对上述两个变量的测量指标进行了增减;战略联盟(SA)测量指标参考了Brandenburger和Nalebuff (1996)所提出的战略联盟包含共生、互补、潜在竞争和竞争四类的观点并进行了适当的修正;信任(Tr)测量指标参考了Kumar等(1995)将信任分为“对伙伴诚实的信任”、“对伙伴慈善的信任”双构面的观点;竞合关系(CR)测量指标综合了Bengtsson等(2000)的研究成果,将竞合关系分为合作导向型和竞争导向型。测量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制,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不同程度。

3.2 研究区域及调查

本研究以湖南湘西自治州的古城凤凰为调查地。凤凰自古即为湘西重镇,古城区石板街道纵横,名人故居、古遗址众多,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被誉为“梦里的故乡,远去的家园”。自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凤凰家庭旅馆业快速发展,目前已具300多家、7500张床位的规模,主要分布在沱江两岸,其外形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呈现仿古风貌,被视为古城的一道风景,成为旅客驻足古城的首选之一。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式,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6日至6月12日,由经过培训的本科生到古城的家庭旅馆随机发放,调查时事先询问以免重复填写。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1份,其中有效问卷117份,有效率为73.1%。

4 数据分析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本次调查获得的117个有效样本,主要集中在北边街、营哨街和回龙阁,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4.2%、29.1%、20.5%,反映了凤凰家庭旅馆依江而建的分布特点;客房数量在1~15间、16~20间的样本分别占总样本的30.8%、51.3%,说明凤凰家庭旅馆以小户型为主;从服务员数量上看,82.9%的样本只有1~3人,服务员在3人以上的样本占总样本的17.1%,反映出以家人为主的经营特征;从合作数量上看,48.2%的样本与1~3家保持着合作关系,40.2%的样本与4~5家保持着合作关系;从经营方式上看,78.6%的样本与合作伙伴的经营形式相同,14.5%的样本与合作伙伴的经营形式略有差别。

4.2 测量模型检验

在本次调研中,强调各潜变量中观测变量的横向比(如,地理位置、经营规模、设施条件、财务资产之间重要程度的取值),而不是纵向比(如,地理位置非常远1,比较远2,有点远3,较近4,很近5)。以一个样本为例(见表1):调查表明:这一名被调查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重点考虑地理位置(5),其次考虑经营规模(4),不太考虑设施条件(2),完全不考虑财务资产(1)。

为了检验理论模型中潜变量各项测量指标的信度、效度,运用Amos7.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见表2)。

信度检验。调查问卷总体量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数是0.857,超过社会科学研究中α系数应高于0.6的基准值。测量指标的信度系数越大,意味着潜在变量无法解释的变异量数值越小;各项测量指标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52,多数在0.6以上,表明测量误差较小。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是模型内在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研究显示各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在0.79以上,表示模型的内在质量良好。

效度检验。各项测量指标标准化载荷均在0.72以上,远远大于0.4的基准值,临界比在8.0以上,平均方差抽取在0.59以上,说明测量指标被潜在变量解释的变异量较大,潜在变量具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另外,各潜在变量的相关系数普遍小于提取的平均方差,说明潜在变量具有充分的区分效度。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 /df统计量为1.427(配适标准

4.3 结构模型检验

以结构方程式分析各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将各潜在变量和观测指标导入理论模型,形成初始模型A,运行Amos7.0求解模型的拟合指数、路径系数和T检验值,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从绝对适配度、增值适配度和简约适配度三个方面衡量适配效果。在评价模型拟合度之前,有必要进行“违反估计”,以检验估计系数是否超出可接受的范围。结果显示,模型A没有很大的标准误差,也没有出现负的误差方差,标准化系数值的绝对值在0.6至0.89之间,未出现接近或超过1的现象,因此可以进一步做模型拟合度的评价与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在模型A中,RMSEA值=0.046<0.05,RMR值=0.044<0.05,PGFT=0.567>0.50,AGFI值=0.917>0.900,CFI值=0.918>0.900,达到可以接受的标准,但是GFI、NFI、RFI均小于0.900,没有达到理想水平。为了寻求更优模型,有必要根据检验结果和MI指数对理论模型A进行修改和验证。

4.4 模型修正

在模型A中,各测量误差均没有相关,MI修正指标显示,“e1e 7 ”的 MI值较大,表示观察变量MC1与SC3所测量的指标具有某种相关特质,若将其设定为共变关系,既不会违背理论基础,又可以减少卡方值,因此,本文考虑在修正模型(模型B)中加以释放。模型B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水平,模型整体配适情况良好(见表3)。整体模型路径如图2所示,潜在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及假设检验如表4所示。物质核心资源与社会核心资源具有共变关系,物质核心资源对信任的直接影响及通过信任对竞合关系的间接影响均不显著(γ11=0.129,C.R.=1.382;γ11β31=0.075),对战略联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21=0.337,C.R.=3.682),但是通过战略联盟对竞合关系的间接影响并不显著(γ21β32=0.106),因

此,验证了假设H1,不支持假设H3、H8、H10;社会核心资源对信任、战略联盟都具

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12=0.625,C.R.=7.621;γ22=0.592,C.R.=6.167),并且通过信任、战略联盟对竞合关系的间接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γ12β31=0.363;γ22β32=0.258),因此,假设H2、H4、H9、H11得到验证。信任对竞合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31=0.581,C.R.=5.092),对战略联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21=0.546,C.R.=4.634),同时战略联盟对竞合关系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32=0.436,C.R.=4.551),因此,假设H5、H6、H7均得到了验证。

5 结论与建议

5.1 本次研究的结论与贡献

第一,在古城镇的家庭旅馆中,物质核心资源对信任的影响并不显著(γ11=0.129),对战略联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21=0.337),但是通过战略联盟的中介对竞合关系的影响达不到显著水平(γ21β32=0.106)。因此,在家庭旅馆核心资源的构成中,物质核心资源并非关键因素,它对于信任并不产生影响,其作用仅限于促成战略联盟的建立,无法进一步影响家庭旅馆竞合关系的性质与结构。

第二,社会核心资源对信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12=0.625),大于对战略联盟的影响力(β21=0.592),一方面表明社会核心资源是家庭旅馆之间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前因,在另一方面,说明社会核心资源作为信任的影响因素显得更为突出一些。社会核心资源通过中介变量对竞合关系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信任对竞合关系的间接影响力大于通过战略联盟对竞合关系的间接影响力(γ12β31=0.363;γ22β32=0.258),表明了社会核心资源具有外源潜变量的性质,但是它无法直接影响家庭旅馆的竞合关系,需要借助信任、战略联盟等中介变量才能对竞合关系产生作用。

第三,任何一个家庭旅馆兼具个体专属的物质核心资源和社会核心资源(两者间存在水平差异),比较两者在模型中的价值与作用,可以这样认为,物质核心资源是形成战略联盟的必要条件,如果缺乏位置靠近、实力相当、档次接近等物质基础,家庭旅馆的战略联盟无法形成,但是并不意味着拥有相当的物质核心资源即可以结盟并进一步左右与合作伙伴的竞合关系,物质核心资源只是家庭旅馆组建战略联盟的基础,具备结盟的物质条件以后,社会核心资源发挥了更为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波及竞合关系的性质和结构,参与合作的家庭旅馆将根据对方的经营能力、社会信誉等,做出以合作为主还是以竞争为主的竞合关系选择,当然,也包括在两种竞合形态之间做出转换。

第四,信任与战略联盟同为中介变量,信任的联结效果比战略联盟更为显著,这一实证结果反映了目前家庭旅馆经营者对竞合关系的选择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人际互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国内的人际互信包含了较多的亲情、友情和私交的成分,以此为准则指导商业行为,很难经受商业利益、不确定性因素的考验和冲击,随着市场竞争意识的觉醒,家庭旅馆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必然在人际互信的基础上提出更多的理性要求。与信任不同,战略联盟不仅对社会核心资源提出了相应要求,同时也将物质核心资源、信任视为前因变量,检验结果显示,物质核心资源和信任对战略联盟均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虽然目前还没有成果证明核心资源能够通过信任的中介作用对战略联盟产生影响,但是不可忽视信任对战略联盟具有的直接影响力和可能具备的中介作用。

基于上述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政府、社区要加强引导和管理,为家庭旅馆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中国旅游业具有政府主导的产业特征,长期以来,微观经济实体对政府和社区产生了依赖性,因此在目前,家庭旅馆业的成长与发展还离不开政府、社区的引导和管理。在现阶段,政府和社区的主要功能是针对家庭旅馆业的发展现状,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和规范家庭旅馆业主的商业竞合行为,为家庭旅馆的发展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组建家庭旅馆联合体。家庭旅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组建联合体就具有积极意义和必要性。但是在组建家庭旅馆联合体时,政府和社区应该把握好宏观引导和微观介入的分寸,过于笼统的宏观政策容易导致联合体流于形式,名存实亡,而过度介入可能强化联合体的行政色彩,缺乏市场适应能力,减少经济收益;另外,把握好家庭旅馆联合体的规模与形式,忌讳片面追求规模,而使家庭旅馆联合体缺乏市场灵活性,在形式上要多样化,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准绳、以盈利为原则。

最后,家庭旅馆业主应该培养市场竞争意识。家庭旅馆业主是家庭旅馆经营成败的关键要素,他们不仅负责资金投入、项目设计、硬件设施,其经营理念、市场意识、服务品质更是家庭旅馆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家庭旅馆业主有必要参与针对性较强的辅导和培训,培养市场竞争的自觉意识,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

5.2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首先,样本数据的局限性。尽管对调查者进行了岗前培训,但是由于调查者的理解差异所导致的数据误差依然不可忽视;另外,样本区域虽然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不同古城镇家庭旅馆的发展各具形态,可以通过在同类区域的调研检验本次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

其次,本研究仅仅讨论家庭旅馆业内的横向竞合模型,没有考虑家庭旅馆与相关行业的联系,其实,商业环境中的竞争与合作是广泛而复杂的,将来可以进一步探讨家庭旅馆与景区、旅行社、酒店、导游及其他个体经营者之间的纵向竞合模型。

参考文献:

[1] Aaker D A.The value of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1992,13(4):27-32.

[2] Amit R,Schoemaker P J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1):33-46.

[3] Barney 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4] Bengtsson M,Kock S.Coopetition in business networks:To cooperate and compete simultaneousl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0,29(5):411-426.

[5] Borys B,Jemison D B.Hybrid arrangements as strategic alliances:Theoretical issues in organizational combin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2):234-249.

[6] Brandenburger A M,Nalebuff B J.Co-opetition[M].New York:Doubleday,1996.

[7] Cullen J B,Johnson J L,Sakano T.Success through commitment and trust:The soft side of strategic alliance management[J].Journal of Word Business,2000,35(3):223-240.

[8] Das T K,Teng B S.Instabilit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An internal tensions perspectiv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1(1):77-101.

[9] Das T K,Teng B S.Recause and rist management in the strategic alliance 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24(1):21-42.

[10] Forrest J E.Strategic alliances and small technology based firm[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0,28(3):37-45.

[11] Ganesan S.Determinants of long-term orientation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2):1-19.

[12] Gilbert Nyaga,Judith Whipple,Daniel Lynch.Examining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Do buyer and supplier perspectives on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differ?[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28(2):101-114.

[13] Gnyawali D R,Madhavan R.Cooperative 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A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3):431-445.

[14] Granovetter M S.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15] Grant R M.The resources-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1,33(3):114-135.

[16] Gulati R.Soci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formation patterns:A longitudinal analysi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5,40(4):619-652.

[17] Heide J B.Inter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in markrting channels[J].Jourmal of Marketing,1994,58(1):71-85.

[18] James B G.Alliances:The new strategic focus[J].Long Range Planning,1985,18(3):76-81.

[19] Kumar N,Scheer L K,Jan-Benedict E M Steenkamp.The effects of supplier fairness on vulnerable reseller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5,32(1):54-65.

[20] Kumar N,Scheer L K,Steekamp J-B E M.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interdependence on dealer attitud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5,32(3):348-356.

[21] Lubetkin M.Bed and breakfasts: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J].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9,40(4):84-90.

[22] Moore J F.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3):75-86.

[23] Mooreman C,Deshpande R,Zaltman G,.Factors affecting trust in market research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3,57(1):81-101.

[24] Morgan R M,Hunt S D.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20-38.

[25] Nuntsu N,Tassiopoulos D,Haydam N.The bed and breakfast market of Buffalo City(BC),South Africa:present status,constraints and success facors[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4):515-522.

[26] Nyaga G N,Whipple J M,Lynch D F.Examining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Do buyer and supplier perspectives on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differ?[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28(2):101-114.

[27] Pfeffer J,Salancik G R.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New York: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1978.573-582.

[28] Poorani A A,David R S.Financial chararteristics of bed and breakfast inns[J].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na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5,36(5):57-63.

[29] Preet S A,Masaaki K,Arvind S.Trust and performance in cross-border marketing partnerships: A behavioral approac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6,27(5):1005-1032.

[30] Ring P S,Van de Ven A H.Structing cooo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7):483-498.

[31] Sako M,Helper S.Determinants of trust in supplier relations:Evidence fro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1998,34(3):387-417.

[32] 李明龙.我国家庭旅馆竞争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J].旅游论坛,2008(6):426-430.

[33] 刘金花.农村休闲酒庄设置开发及经营策略之研究[D].台北:,2000.

[34] 高虹,黄苗俊.三亚家庭旅馆营销联盟寻突破[N].海南日报,2004-06-02(23).

[35] 庞胜国.北戴河五举措加快家庭旅馆业发展[N].秦皇岛日报,2009-07-08(B01).

[36] 盛永明.联盟信任、知识转移对联盟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09.

[37] 杨明璧,邱吴晃.依产业环境与企业资源特性构建合作策略――以国内模具产业为例[J].管理学报,2004(6):693-714.

[38] 张威,刘妍伶.基于生态演化观点的企业竞合分析模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2):1-6.

A Research on Co-opetition Model for Family Hotels in

Ancient Towns Based on Core Resources:Using Trust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as Intermediary Variables

YU Yong, TIAN Jinxia

(College of Tourism,Jishou University,Zhangjiajie 427000,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s the result of an empirical study of 117family hotels in ancient town of Phoenix city.It's found that the core resources of family hotels have comprehensive effect on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through trust and strategic alliances,in which the function of material core resources is to promote an alliance,whereas the social core resources is to further influence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version of competing forms.By comparing the value and intermediary function of trust and strategic alliances in the model,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co-opetition behavior of family hotels is at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hoice of competition or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for operators depends mainly on interpersonal trust.

第3篇: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关键词:传统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理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产生进行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天研究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家庭教育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一)家庭教育活动的产生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原始人类只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人们依血缘关系聚族而居,一起捕猎野兽、采集野果、抓鱼。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产品有了剩余,人们在劳动中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积累了生活经验。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得以延续下去,使年轻人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大家庭里的年长者需要把生产生活经验传授给年幼者。

在原始大家庭里,出于生存的需要,年长者在劳动过程中,将劳动技能、生活经验等向年幼者传授,如此代代传递并不断改进,原始大家庭的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终身性,也正是这种教育活动使得人们得以生存并逐渐进步发展。

(二)家庭教育活动的发展

在前氏族社会,男女结成没有性别分工的原始群,成年男女都出去狩猎,老人与儿童则负责看管猎物及构建住所,由老年人指导儿童参加劳动的方法;在母系氏族社会,幼童都由母亲照管,大约到了8岁以后,男孩由男人指导其做男子应该做的事情,女孩则由女人指导练习女子应该做的事情;到了父系氏族时期,教育小孩的责任由大家庭成员共同承担,实际上就是一种“公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适应能力、劳动技能、身体锻炼、符号记事等,到原始社会末期则增加军事技能的教育。

父系氏族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的这种教育,实际上就是原始形态的家庭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萌芽。“劳动即是学习,父母即是教师,猎场与牧地即是学校,教育与生活是一致的。”富有经验的长辈对晚辈进行生产方式、生活经验等内容的教育训导,受教育的儿童、青少年只能从长辈那里学习到生存技能,这几乎是纯粹的经验传授型的教育。

二.传统家庭教育的产生

(一)传统家庭教育的萌芽

专偶制家庭“是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的时期从对偶制家庭中产生的;它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男人积累了更多属于自己的财产,专偶制家庭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的,从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开始,对子女的教育由父母亲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就此产生。

在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原始社会的公有制被私有制所代替。战俘由原来被杀死的命运转为沦为奴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以及大量的奴隶,剥削与被剥削阶级形成。就在这个时期,家庭教育逐渐从活动转向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主要方式是长老训教,在春秋战国时期,家训还没有独立成文,多为后人追忆而成。商周时期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学在官府”,“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二)传统家庭教育的产生以及方式、内容

在奴隶社会,教育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随着奴隶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家庭教育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奴隶主家庭中,专设师、傅、保来教育子女。奴隶社会的家庭教育既是为生产服务的,更是奴隶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启打破禅让制是宗法政治的开端,宗族的成员聚族而居,宗族内部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及文化传统。“宗族的家庭教育主要由宗子负责,教育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军事、祭祀等方面,其中祭祀共同的祖先,是宗族大家庭的主要教育内容。”在夏商周时代,注重“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只有贵族子弟能够接受完整的“六艺”教育,贫民和手工艺者阶层只能接受“小艺”教育。

(三)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

第4篇: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互补

近年来,针对幼儿的教育一直备受争议,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对幼儿最好的方式。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两个重要方式,这两种教育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要互补,才能让幼儿教育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实际上,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互补,家庭教育一直处在不太主动的地位,阻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可以实现与幼儿园教育的互补。

一、家庭教育要为幼儿园教育做好提前准备

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游戏法进行教学的,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相比于家庭环境来,仍然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刚开始他们会对幼儿园产生一种抵触心理,有的幼儿甚至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变得不愿意说话。这时候家长需要在幼儿入学之前做一些准备,让幼儿很快地适应幼儿园中的生活,也能很好地去学习知识。

首先,家长可以在幼儿入学之前给幼儿多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故事,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一定的向往。家长还可以让幼儿与已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并鼓励这些小朋友讲述每天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使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极大的兴趣。其次,当幼儿进入幼儿园上课的时候,需要集中一定的注意力。在这方面家长可以对幼儿进行培养,让幼儿画画,让幼儿听故事,这些环节都要有时间限制,这样幼儿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幼儿园一般都会让幼儿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这时家长可以对其进行培养,指导幼儿把一些物品放到指定的位置,比如学习用的书本、铅笔或者幼儿的水杯,让他们每次用完后放到指定的位置,久而久之幼儿就可以养成把物品放到固定位置的习惯,家长用这种方式可以训练幼儿的自理习惯,这样幼儿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家庭教育要对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扩展

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家庭环境的布置要符合幼儿的兴趣需求。这方面家长可以参考幼儿园的环境布置风格,尽量符合幼儿的兴趣需求。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大多喜欢可爱的、卡通的形象,因此家庭环境的布置不要太过古板、沉重,这样幼儿在家中就不会感觉到轻松、愉悦的气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家中可以放置一些卡通玩具,或者是带有字母的卡通字母表,使幼儿感到一种轻松的氛围,可以随时去学习,家长在布置环境的时候,需要经常变换家中的环境布置,这样幼儿会时刻保持新鲜感。

第二,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要尽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因为幼儿园所制订的要求都是按照幼儿目前的发展所制定的,是针对幼儿目前需要养成的习惯来制订的相应规则,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如要求幼儿不挑食,要和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帮助其他小朋友等,这些规则都很好地约束了幼儿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幼儿在这个阶段下,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没有对与错、好与坏、是与非的相关概念,因此,这些规则的制订可以让幼儿明白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很多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却截然相反,任性、挑食等一些不好的习惯都会出现在家中,这是因为家长对幼儿的要求和幼儿园的要求没有达到一致。比如家长带孩子逛商场的时候,可能看到好玩的东西就想要,这时候家长要做到一点,心中要有一个意识,就是不能孩子说要什么就买什么,家长应该告诉幼儿不能这样,并告诉他们一些正确的规则,时间一长,幼儿在幼儿园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在家中进行了巩固。

第三,幼儿完成一天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后,家长可以去询问幼儿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询问他们是否开心,这样幼儿所学到的知识就得到了巩固。家长还可以给幼儿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或者让幼儿自己去叙述今天发生的事情,这样既可以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记忆力,而且还对知识进行了扩展,开拓了思维。

三、家庭教育要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补充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家庭教育具有很丰富的情感性,幼儿园教育却缺少情感性。因此,家庭教育要在幼儿园教育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补充,让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互补,发挥最大的优势。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是孩子接触频率最高的人,而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是无法比拟的。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也是孩子效仿的最主要对象。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庭关系很和谐,而且气氛宽松、愉悦,幼儿的生长环境良好,就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幼儿和家长一起坐公交车,在公交车上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时家长看到一些老人或者孕妇会主动去让座,那么幼儿也会在心中形成这样的意识,他们认为他们也应该这样做,然后自然而然地学习父母的举动,这些影响在幼儿园中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其次,因为幼儿园所学的知识都是和生活相关的,都是些比较简单的知识,比如对一些花朵的认识。如果家长经常和幼儿一起去公园里玩耍,然后让幼儿去观察各式各样的花朵,观察一些昆虫的活动,这样都会使幼儿对幼儿园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让幼儿感觉到知识更贴近生活,这些也是幼儿园做不到的,因为幼儿园中幼儿众多,如果教师集体组织去观察一些实物,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但家长就可以一对一地进行,安全隐患问题也消除了。

最后,家长要经常和幼儿园教师沟通,告诉幼儿园教师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一些特点、兴趣爱好,因为每个幼儿的兴趣特长是不一样的,幼儿园教师无法对每一个幼儿进行了解,这就需要家长告诉教师幼儿的特点和优势,这样幼儿园教师才可以对幼儿进行优势教育,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都占有重要的作用,这两种方式缺一不可,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需要这两种教育进行有效的互补。家长要积极地和幼儿园教师进行沟通,弥补幼儿园教育的缺失,这样才可以让幼儿的教育质量得到提高,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穆彦青.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当代学前教育,2010(3).

[2]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

[3]赵淑英.幼儿园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2(13).

第5篇: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席”现象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xx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新近完成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近三成家庭里,父亲基本不参与孩子的教育。因此,该区推出了“父子阅读联盟”,期望在家庭中引入父亲教育,但活动中,时常有半数以上的父亲缺席。

三成家长不管孩子

xx第二中心小学校长无奈地说,现在几乎都是妈妈在包办孩子的教育——家校平台上交流的都是妈妈,开家长会全是妈妈,甚至接送孩子、组织户外活动也是妈妈。“还有部分家庭,因为爸爸上班忙碌,妈妈索性全职照顾孩子。” 去年底,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曾针对4000个中小学生家庭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家庭父母共同参与了孩子的教育,其余近三成家庭父亲基本不参与,而在父母共同参与教育的家庭中,又有七成家庭以母亲教育为主,父亲投入很少。 阅读联盟去年8月成立到现在,目前已经有11所静安区的学校加盟。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小文说,推出父子阅读联盟,就是起源于对父亲教育缺失的关注,并想改变这一现状。

妈妈教育存有局限

父子阅读活动基本安排在周末,家庭自愿参与。但组织者发现,组织了几次活动,基本上半数以上的家庭爸爸都缺席了。不少爸爸的理由都是工作忙,没时间。 联盟成员之一的沈女士说,多数家庭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观点,不少爸爸也觉得孩子的教育琐碎,妈妈更有耐心,所以更适合陪伴孩子。但妈妈的教育,有时候会受到“抵制”。贝贝是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子,他不喜欢听妈妈讲故事。“我喜欢听打仗或者探险的故事,妈妈讲不来的。” 陈小文说,他们发现在阅读联盟中这样的孩子还有不少。“妈妈对题材的解读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一些科学、历史或者军事的材料解读不是特别到位。因此,父亲能加入才很好。”

第6篇: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家庭教育传承什么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学历和工作跟家庭教育的关系似乎不是很密切,是什么促使您开设“吴伯凡父与子”专栏,专门谈论家庭教育的呢?

吴伯凡(以下简称吴):我是做媒体的,同时也研究管理学,做产业分析。我在工作中经常跟企业家打交道,发现他们面对的最头疼的难题不是企业发展,而是接班人、亲子关系等家庭问题。我就越来越觉得,即使是对于成功的企业家来说,家庭教育也是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就在杂志上开设了专栏,和大家一起研究家庭教育。

记:前一段,各类媒体都在讨论“富不过三代”的话题,现在,“富二代”仍是一个含有负面意味的称谓。成功的父辈与不争气的子辈形成鲜明对照,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吴:问题出在父母不懂家庭教育,没有做好精神传承。

记:精神传承指的是什么?

吴:包括很多方面,简单说就是创业精神。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可以把财富传给下一代,可以把权力传给下一代,但是创业精神没法传递,甚至拥有越多财富,越不可能传递创业精神。有一个企业家,小时候家境贫寒,9岁开始在街上修锁,养活全家,后来做各种各样的发明,事业逐渐做大。试想,他的孩子还可能9岁去街上修锁吗?不可能。有的富二代甚至不认可父辈的成就,内心极度缺乏尊重他人、感受他人疾苦的意识以及责任感。他们更多的是考虑自己。那位修锁创业的企业家身家数亿,只有一个孩子,这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跟世界的关系是单向的,只有索取,没有奉献,他用不着去关心别人的需求。他也用不着去关心别人,因为父母、爷爷、奶奶都生活得非常好,不像他的父亲,9岁到街上摆摊的时候要思考如何养家,如何给病床上的父亲治病。成功的企业家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成功的基本素质: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对市场需求的敏感、责任感,等等。而这些基本素质是父辈精神的精华,也是企业的精华。每一个企业家都想向子女传递这些素质,但是他们做不到。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多么重要!

粤菜式教育更高明

记:您研究家庭教育这么久,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

吴:最深切的感受是:家庭教育不应该是父母对孩子的管理,而应该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场。

记:此话怎讲?

吴: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吧。有一个人掉到河的漩涡中,他本能地挣扎,想游到岸边,他奋斗了30分钟,没有成功,淹死了。可是,他从水面上消失不到1分钟,尸体就漂到了岸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不知道漩涡的特点。如果他不挣扎,顺着漩涡往下沉,下面的暗流就会把他冲到岸边。家庭教育中,家长其实也身处这样的“漩涡”当中。这种“漩涡”,我称之为能量场,是看不见的关系的力量、情绪的力量、权力的力量和抗争的力量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当家长发现问题的时候,问题往往不出在问题所在的地方,而出在这个能量场。所以我认为,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也可以说没有问题父母,只有问题家庭。

记:您是研究管理学的,在家庭教育中,难道管理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吗?

吴:再讲一个故事:太阳和风打赌,看谁能让一个人把棉袄脱下来。风加大风力,想把棉袄吹下来,结果那个人把棉袄裹得更紧,风无能为力。太阳说,让我来吧。太阳增强它的热力,空气越来越热,那个人就把棉袄脱下来了。这个故事说明,强制不是最好的办法。过去,家庭教育的理念就是管理,但真正有效的办法是影响。父母应该扮演的是园丁,而不是木匠,园丁只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植物会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成长。

记:但是中国家长都望子成龙,希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吴: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过度设计和过度干预导致了很多问题。人生是一场长跑,不是在起跑的时候领先,就一定会成为冠军。成长是有规律的,拔苗助长不会有好结果。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其实不是教育投资,而是教育消费,过度消费。北京的某个小学收赞助费每个孩子收35万元,学位还供不应求,为什么?因为它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市场,已经进入了类似于奢侈品市场消费逻辑。奢侈品的逻辑是:价格是价值的一部分,如果价格不足够高,就没有价值。现在家长陷入这样一个逻辑当中,令人担忧。

打个比方。家长把尽可能多的资源放在孩子的教育上,就像做川菜,大量地使用调料,而且都是常规的调料,最终,菜的味道是调料的味道,而不是菜本身的味道。我认为值得提倡的是粤菜式的教育。粤菜讲究把菜本身的味道调出来,把放盐叫“上味”,加盐不是为了有咸味,而是为了把菜里面的味道调动出来。教育本身的含义应该是引导。所以,家庭教育应该回到更强调影响而不是管理,更强调放手而不是控制的自然轨道上来。

记:家长们担心,如果不控制孩子,孩子会失控,将来没出息。

吴:孩子有没有出息是长大以后的事,不是小的时候能看出来的,更不是控制能做到的。

爱因斯坦曾是高考落榜生,补习一年只考上了一所二三流工学院的师范系,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只好到中学里代课。在中国家长看来,爱因斯坦是个没出息的孩子。但是,不久后一个同学的爸爸给爱因斯坦找了一份研究工作,几年后他就获得了诺贝尔奖。IBM公司老板沃森父子的故事更有趣。小沃森年轻时非常调皮,不成器,又酗酒又赌博,完全不听父母的话。老沃森对儿子的前途非常担忧,但他只有这一个儿子,没办法,只能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他。接了父亲的班,小沃森像是变了一个人,成就甚至超过父亲,让IBM成为一家真正的世界级公司。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正是小沃森的好赌天性成就了IBM。当他发现计算机而不是磅秤、打卡机将成为未来商用机器的主流时,他投入相当于公司4年营业额的50亿美元研制S360大型计算机,如果失败,IBM必破产无遗。最后,众所周知,这个赌徒居然赢了。

“负能量”从何而来?

记:既然家庭教育是一种看不见的能量场,那么就有正能量和负能量之分。许多家庭亲子沟通不畅,负面情绪较多,也就是陷入了负能量场中。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吴: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的世界,父母高大无比、无所不能,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见识逐渐增多,自我意识逐渐建立,他终有一天会意识到,原来父亲不是那么高大,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能调试好自己的心态,还想维持自己的高大形象,必然与孩子形成对立。双方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冷战不断升级。这是一场双方都希望结束,但都等着对方来求和,因而没完没了持续下去的冷战。这种冷战一旦开始,家庭的教育一定会像电脑中了病毒一样,沟通完全没有了,负能量场就形成了。这是根本原因,家庭矛盾各种各样,几乎都是这个内在原因的外在表象。

记:听起来像是权力之争。

吴:对,说穿了就是权力之争,家长要管理孩子,孩子要求自己说了算。心理学家荣格说,在人的内心,在一个家庭、组织乃至一个社会中,权力和爱处于天平的两边,权力越大,爱就会越少,爱越大,权力就会越少。在家庭中,一旦家长的权力欲膨胀,权力欲就会变成家庭病毒,别说教育,正常的亲子关系都难以维持。父母以“我是为你好”这样一个自认为善良的初衷,不断干预孩子的成长,不断向孩子输送负能量的时候,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父母浑然不知,在子女的眼里,那是一个自我丑化的过程。所以,这种病毒的滋生是非常可怕的事。顺便说一下,一般来说,父爱和母爱根本的差别是有权力欲和没权力欲。母亲总是喜欢最没有出息的孩子,父亲总是喜欢最有出息的孩子,因为父爱的理由是这个孩子值得爱,母爱的理由是这个孩子需要爱。从这个角度说,母爱比父爱更纯净、更伟大。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实际上是孩子习惯性不服从和逆反。家长要知道,孩子只是在某个场景中、某种权力面前才做出条件反射的反应,并不是在所有的环境里都如此。当你给他一个能量场,他自然做出这样的反应;当这个能量场不存在的时候,他就不会做出这样的反应。所以,父母如何消解自己的权力意识,是一辈子要做的功课。

家庭教育使命何在?

记:家长如何消解自己的权力意识呢?

吴:权力分为三种:强制性权力、交易性权力和共识性权力。强制性权利是“你不这么干不行”;交易性的权力是“我们来做一笔买卖”;共识性的权力是“我们达成了共识,我们一起做”。比如网球双打比赛的时候,两名队友之间不需要谁来指挥谁,是一种共识性权力,默契配合-得分是他们共同的目标。共识性权力是正能量场,如果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使用强制性权力和交易性权力,教育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尽量行使共识性权力是家长消解权力意识的捷径。

记:您认为家庭教育的终极使命是什么?

吴:我认为是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

记:道德情操有哪些内涵?

吴:所谓道德情操,指的是对他人的感知能力,就是对别人的需求、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的能力。公民的道德情操是国家的软实力。如果一个社会只靠法律、规则和合同来维持,没有对他人需求、对他人悲苦的感同身受的能力,社会没法运转。比如,从社会管理角度来说,开车要考驾驶执照、行医要有执业证书,甚至清洁工都要持证上岗,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比这些更重要的事,诸如谈恋爱、家庭教育却不经过教育,不接受培训,更不会有人来查你有没有资格证书,只能靠个人的道德情操,凭良心去做事。所以,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是家庭教育的终极使命。

道德情操有一个别名,叫仁者之心。前一段流行学国学,提倡小学生背《弟子规》,有人反对,说《弟子规》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简单服从,是束缚孩子心灵的枷锁。其实,这是误解。《弟子规》强调的其实是一种对别人需求的敏感,是在培养孩子的仁者之心。孩子未来的成熟与成功,靠的是15%的智商和85%的情商,很遗憾,学校教育只培养前者,而孩子的未来竞争力恰恰是由后者决定的,可见家庭教育有多么重要。

第7篇: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对家庭教育的研究。目前,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说。但多数人认为: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的、有意识的对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在这,我们从三方面对家庭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首先,家庭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的。我们知道,学校是一种社会的教育组织,在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仅仅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而家庭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仅仅是单纯的社会关系,还表现为一种血缘上的自然关系。

其次,家庭教育有两种教育形式,一是家长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子女进行的影响,比如对孩子进行表扬或批评,这是一种有形教育,二是家长利用和控制家庭环境并使它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注意自己的言行,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等。这是一种无形教育。

第三,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家长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文化修养的影响教育孩子。其目的就是使孩子具有“生动的、活泼的、和谐发展的”生存权利、自主创造的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发掘他们独特的生命力,成为自己的主人。

二、中国与犹太家庭教育的差异性

由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情况,中国与犹太家庭教育在各自的土壤和历史时期中都有了不同的衍生。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区别。

(一)两个中心的不同:教师中心与父母中心。

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仅仅是入学前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更多的是父母将教育的中心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忽略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而家庭一直是犹太教育的主要场所。犹太人非常强调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在他们看来,父亲是上帝委派的第一位教师。父亲的职责不仅仅是要把子女抚养长大,而且要第一个把神圣的契约与律法传授给他们,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犹太人。

(二)两个重点的不同:知识与创新。

古代的中国人将“四书五经”奉为圭臬,对于孔孟之道只能服从,不能有丝毫怀疑,否则就是大不敬。而到了现代,在升学压力下的家长,又将教科书和教育专家的话奉若神明。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重视的是学习知识。犹太人崇尚创新,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知识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犹太人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两种教学方式的不同:填鸭式与启发式。

在中国大的教育背景环境下,学习成绩成了评判的主要标准。因而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而孩子分数的提高,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个劲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而在犹太家庭中父母更倾向于用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孩子,笔者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犹太父亲把3岁的儿子放在窗户上叫他往下跳,父亲在下面接。孩子玩得很高兴,一连跳了两次。到了第三次,孩子跳下后父亲没去接,孩子问父亲为什么不接他。父亲教导儿子:“你为什么以为我接了你前两次,就一定有理由第三次再接你?我虽然是你的父亲,但并不是每次都可以帮助你的。”通过这个小故事就很容易发现两者在教学方式上的差异。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转变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以学校作为自己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断裂,家庭教育几乎成为空场。由于家庭教育的空场无力,学校教育处于封闭与单枪匹马的境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仅从自身寻求原因和解决方法是不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家庭教育作为主渠道,紧密结合家庭生活领域的特点开展工作,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要转变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选择的多样性

通过中国与犹太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犹太家庭教育的教学方法很灵活,既有传统的宣传灌输法来传播知识,又有启发式的教育。这正是中国家庭教育所欠缺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欠缺的。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扭转这样的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善于选择教学方法,来达到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第8篇: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家长

幼儿的德育就是其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教育。所谓环境就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长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的生长。一个婴儿来到这个关系组成的复杂的社会体系中,他要经受各种考验才能够长成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所以,幼儿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决定了他要成长成什么样的人。

一、德育教育要从小抓起

有的家长还没有对德育教育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所以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太过随意,没有做好一个文明的榜样作用。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学习的东西都是在父母那儿模仿过来的,可以想象这回给孩子带来多大不利的影响。有的家长交给孩子一些错误的理念思想,比如:他打了你就要打回来,他踢了你一脚你就要反咬他一口等,这样的歪曲德育教育导致的结果将是孩子从小就好强,天不怕地不怕,吃不得一点亏,喜欢斤斤计较??如果任由其发展,听之任之,孩子可能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所以为了让孩子能够长大成才,大人要慎重看待孩子的启蒙德育教育,从小就要给孩子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美化孩子的周围空间。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就是人一生在家庭环境中所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活的基本场所,人在那里接受了最初的启蒙和最长时期的教育影响。家庭教育给予人最初的感染和长时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其他类型的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也现代人现代教育中的最重要环节,没有一个害的开始,怎么会有后面美好的人生呢?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也是最初父母给予的教育,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学习到的经验。可见,现代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不可缺少。

(二)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1、家长,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启蒙老师是指人的第一个老师。在一般人心里,它所指的是实实在在有教师身份的人,所以大家都会把他和幼儿园老师或者教师联系在一起。其实,真正给予孩子最初的引导,进行人生最初教育的人,并不是教师,而是从家庭开始的,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家庭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及素质的提高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孩子们用询问的眼光注视世界,认识着世界的时候,在他们的眼中最期盼的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好表率,孩子们尽力的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良好言行总是带动着孩子们的指向,孩子的家长,虽然个性会有不同,但处于“家长”这样的一种身份,就注定了是孩子身边最亲近、最直接、最全面的教师。

2、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

健康的体魄,是孩子智育、德育和美育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伙食营养协调,进餐的环境轻松、和谐,让孩子每餐吃好、吃饱、吃的愉快。这样,吃下去的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要加强孩子的锻炼,要多带孩子去室外锻炼锻炼。对孩子来说,在体育锻炼中的获得,不单是一种体力、体魄,还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是孩子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内容。

3、提倡民主教育

出色的孩子拥有健康的性格,这都是培养出来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民主的氛围。家庭的民主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尊重,是家庭民主的生命所在。平等并不是说孩子可以完全拥有自己事情的处理权,而是强调孩子在家庭中参与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尊重是把别人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人的想法,认真聆听他的心声。

4、塑造良好的品德

(1)、文明礼貌、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团结友爱,这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社会生活中一定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对任何人都要讲文明懂礼貌,要让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须要做到的。

(2)、培养诚实、正直的美德。诚实、正直,是做人的基本态度。要从小教育孩子不撒谎,踏踏实实做人,以诚实、正直的态度面对每一件事。培养孩子做正直的人,还要在家庭里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从家庭生活中培养正直的做人态度和品质。

(3)、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应是一代新人的基本素质。家长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听长辈的话;和长辈说话要和气、礼貌;努力学习;在学校要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热爱劳动。

三、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示范

(一)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自己德行如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品行。一个老是对亲人、同事、朋友说谎的父亲想要教育孩子“做人要老实,不说谎”是绝不会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的。因为他自己的行为就会带动孩子的一些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启蒙学校,要让孩子品行端庄,父母要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戏中

儿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特征。儿童对道德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由零碎到系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注意形象性、榜样性、渐进性和针对性,而游戏、故事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导结合,启发思考,培养孩子言行一致

教导结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使孩子切实达到言行一致。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讲故事,但往往不考虑孩子能否辨别其中的是非、恶善,不明确怎样引导,能够让孩子从中学到一些什么,而是听其自然。这样即使是有教育意义的文艺材料,也往往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家长常管不住孩子看电视,这就更需要家长的引导教育。如果不加分析,容易产生一些副作用。

(四)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第9篇:家庭教育故事范文

关键词:儿童;攻击;家庭教育近年来关于学龄期儿童由攻击引起的暴力事件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开始闪现,学龄期儿童的这种行为让我们感到惊讶与担心。为什么这些孩子爆发出这样的与其年龄不相适宜的行为?

儿童的攻击严重地危害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启蒙性与终生性的家庭教育该怎样来预防与制止这种行为发生,最终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攻击的定义及其特点

儿童的攻击阻碍了儿童个体的健康成长,那么什么是儿童攻击?攻击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意通过攻击、威胁、辱骂等行为伤害他人的心理、肌体,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任何行为。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打、抓、撞、骂、责备、威胁等。其次儿童的攻击有其独特的特点。第一,儿童的攻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婴儿时期儿童的攻击主要是由物品或空间争夺引起,进入学龄期,由具有社会意义的事件(如游戏规则、行为方式等)引起儿童间的攻击逐渐增多。从攻击的表现形式来看,儿童倾向于使用身体上的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多的使用言语攻击而非身体上的攻击。第二,攻击存在稳定性。在童年时期被同伴评定为攻击性的孩子到成年期倾向于有更多的犯罪记录。第三,攻击还存在性别差异。与女孩相比,男孩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二、攻击对儿童成长的危害

攻击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很不利,阻碍儿童社会性、个性和认知的发展,而且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每一个人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社会规范,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有西方学者指出,对于儿童来讲,大部分知识和交往技能,都源于同伴。同伴关系不仅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同时也使他们在同伴关系中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具有攻击的孩子,同伴关系较差,不能融入到正常的儿童生活中并导致人格倒退。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发生行为,这严重的阻碍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据资料表明,在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当中,很多的暴力少年犯在其早年的儿童期被认定为有攻击。

三、针对儿童攻击的家庭教育对策

在家庭中儿童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其父母亲,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这种角色是多重的。家庭教育该怎么来预防和制止儿童攻击发生?

1.成人的榜样作用。

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塑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并由班杜拉提出一套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有专家认为,儿童攻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接受了不良的家庭教育。如果儿童长期生长在暴力专制的家庭,其发生攻击的几率很高。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对儿童实施暴力,无形中是在教儿童使用暴力,让孩子觉得“暴力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儿童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采用简单的反射形式--攻击来对付。常靠体罚来教育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家庭外往往也是强侵犯性的,而且这样的孩子认为打斗是合法化的。

中国的教育受儒家文化、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的家庭教育也不例外。在一些家庭教育理念中许多的父母总是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一贯用压制、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他们向儿童提供了攻击的模仿原型。其后果是,不但达不到教育儿童的目的,反而变相的暗示了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你就这样对待他”。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人与人的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他”。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外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的目标和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时多么的伟大,当一个人将另外一个人视为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教育的基本准则就是尊重儿童,将他置于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2.提高儿童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