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传承孝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要保护传承人,使他们能招徒授业,这些遗产才会后继有人,绵延不绝。但目前的问题是,好多非遗项目招不到学徒,找不到可以传承的对象,好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学习这与时代相距甚远的东西,有些非遗已经消亡,实在令人痛心。难道我们祖先费尽心机创造出来的这些文化遗产要失传吗?有什么传承发展下去的路径呢?
我觉得我们有些非遗项目可以走进学校,走进校园,让孩子们去认识这些它们,走进它们,在我们下一代中去寻找能传承发展祖国灿烂文化的传承人。尤其像民间文学、民间戏剧、舞蹈、体育、剪纸、泥塑、编织等项目都可以走进学校,走进校园,让非遗走进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心灵。要让青少年居高望远领略整体,惊叹我们传统文化之大美。
同志最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他同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广大青少年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与途径。
近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就为我们传承保护民间文化创造了及其有利的条件,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当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取得联系,采取各种灵活的保护方式,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把博物馆式的保护引向生活化、社会化,不断创新保护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代代流传,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
我以为,在中小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传承民族地方语言
民族地方语言是一个民族传承思想、交流文化、记忆历史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是他们记录历史文化发展的唯一载体。但在我国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的背景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我国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农耕时代在短短几十年内结束,我们迅速进入了工业时代,这直接导致了原来民族民间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习惯以及精神面貌同时也发生了变异,而其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原来的民族民间文化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消亡。现在的普遍现象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民族语言(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也在逐步消亡,那么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血脉也将不复存之。因此,在中小学推广、使用本地区的民族地方语言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民族定位。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说普通话的同时,保留学生学习地方语言的权力,可以上课说普通话,下课说地方语言,也可以开辟固定时间让学生用地方语言讲故事、演讲,互相交流,这样就可以保护传承民族地方语言,为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
二、传承民族民间艺术
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技艺等民间艺术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外在显现,它在民众的生活中起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作用。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还没有来得及作好准备时,西方的各种文化就来到了中国,它们这种带有商业行为的文化形式拥有更多强大的资本,对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而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不断去追求时尚、追求新潮,这种浮躁的行为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这些曾经优秀的民间艺术是民族记忆延续的载体,是民族历史的记录,是维系族群发展的核心动力。现在全国大多数非遗项目中,尤其是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其传承面临着在青少年一代出现断层的危险。因此,将其尽快地收集、整理,编写相应的教材融入当地中小学教育之中,并以其为非遗教育的切入点进而挖掘其他的民间艺术,可以将民间文学、民族服饰、民歌、舞蹈、戏剧、器乐、编织等内容走进中小学校,使当地学生更加熟知自己的民族地方文化,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找到他们应有的民族民间归属感。
三、参与传统民族节庆
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不同性质的节庆活动,比如我们汉族的端午节、中秋节,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傣族的泼水节,黎族的三月三等等,它们展示了各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鼓励学生、带领学生参与到本地区和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中,真实地融入民族生活,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发挥民族节庆的教育传承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近年来在广大中小学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活动,培养和树立了中小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关键词:德孝;中国梦;传承
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善作福,此乃中国梦。这是山西省临汾市公交车上的公益广告之一,我想这21个字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要和大家的共同愿景。德孝文化以运城市盐湖区为典型城市传承发扬开来,以舜帝为榜样膜拜,开展了许多活动及关于倡导德孝的会议。这值得我们称赞,值得其他城市学习。
一、德孝文化的内涵和现实情况
《孝经》里有言道:“夫孝,德之本也。”[1]孝乃德之本也,而爱乃孝之本也。孔子以孝推出仁;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都体现了孝生发出来的爱。百善孝为先,孝即德,德涵孝,孝德互通互融。
孝非愚孝,孝亦非古孝,古孝有其不合理的传统,比如祭祀礼之繁冗,守孝礼之时长。不过从古人之孝可看出古人对孝道的遵循和重视。德孝以社会舆论和习俗的方式“约束”于每一人,孝道是从古至今一直传承发扬下来的,但在和期间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如此之大的破坏对后来人们道德养成和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好在改革开放以后,话语权的开放和多元文化态势使得传统文化不那么被打压。而近年来,人们不再对传统那么的充满敌意,全盘否定,开始顿悟,甚至出现了“国学热”、“国”。发现“老祖宗”不能丢,像德孝这样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是尤其现实意义的,仍有当代生存的价值和土壤。
德孝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一大品质。个性的叛逆,日新月异的文化使年青一代与长辈的鸿沟越宽越深,孝道的发扬越来越受限。而“孝”的缺失是整个社会呈现缺“德”状态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德孝相连。试想古今中外,发展繁荣,人民幸福感强的时代和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时代,必是少不了德孝文化的社会和时代。
二、德孝文化与中国梦的关系
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善作福,此乃中国梦。不难看出德孝是中国梦实现的一部分,德孝文化和中国梦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所以每一部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部分的关键性能会影响甚至促使整体的改变。
孝的本质是爱。将爱心传递就是在传承孝道,就是在建造文明的国度,就是在向实现中国梦迈进。有句老话这样讲:孝顺父母的人不会差到哪里的。这一条是很多女性在择偶择婿时的标准之一并放在重要位置。修身才能成为德孝之人,德孝之人才能很好的齐家,而齐家之人方能治国平天下。德孝文化和中国梦看似都很宏大,实则有很小化,人生来都有“向善”之心,不断扩充则矣;中国梦,人人兼怀此梦,醒悟行动罢哉!现在小到孩童,大到中年人很多都是目中无人,眼中无长,教养和自我修养及其匮乏。当然也不乏有极个别老年人的“碰瓷”想象使得德孝的发扬受到阻滞,导致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举步维艰。
文化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在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会转换为物质力量。德孝文化就是这样一股新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让人们内化于身,体现于行的正文化能量。德孝文化是需要我们将其先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部分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文化不仅会影响到个人,更会影响到民族、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德孝文化是我们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对它的需要比任何时代都更为迫切。德孝文化的传承会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环节。德孝文化的传播发扬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促进全国人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之前德孝行为在压抑传统文化之后变成了隐性的形式潜存,而现在更多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呼吁使德孝文化日渐明存,以公益广告宣传、感染于公交车、公园等公众平台和公众场所,来对抗潜伏的道德败坏危险因素。一种文化的“消匿”要想再度形成新的文化氛围使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然后固化为约定俗成的文化行为。当优秀的传统文化接受了新时代的洗礼后重新回归人们生活并成为常态,那我们的社会就多了一股清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德孝文化就是清流,就是新鲜血液。只有德孝文化之光普照人间,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才会有希望。
三、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路径――传承德孝文化
德孝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永恒的伦理课题,无“过时”一说,也无“没用”一说。人类的存在就不可避免要有伦常的规范,传统的有悖于人性的、单向度的绝对听从之孝需要进行现代转化,使之与现代社会兼容。重塑“礼仪之邦”的新形象,传承德孝文化,每个人都能感受有爱有温情的“大家庭”。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我们梦想实现的文化路径。
如何使德孝文化内化于每一个国人心中,外化于行呢?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现在国家和政府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很重视,加了传统文化公益广告的宣传和提倡呼吁。政党、学校、社区和政府部门也在有意识的进行先进政党、传统经典进学校、社区文化建设以及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慈善事业的推进。现在关键的就在于每一个人,要敢于打破常规,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要被世俗所限,要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孰对孰错,孰该坚持孰该摒弃,是非对错需要我们判断。只要是对的、先进的文化,我们特立独行也无畏的坚持。不论我们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不随波逐流,尤其是作为大学生,更应有这样的意识,只有自己才能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有德有孝的社会,不断的消释社会中不好的成分。
我们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自己的文化不能是自己不喜欢,自己不发扬,而只是提供给别国借鉴发扬推动他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让他国继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而索性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说成是他们国家的,这总是不合适的,也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要继往开来,好的要坚持,坏的要摒弃,切不可忘记。有了文化自觉性就不愁德孝文化不能传承开来了。
可以呼吁城市、学校开展德孝文化节,以具体的形式和流程表现出来。可以在各个领域和文化层面渗透德孝文化。旅游胜地、娱乐界、餐饮业等都与德孝紧密联系,时时提醒人们“德孝”在心间。像“互联网+”一样,将德孝文化与其他各领域各事物“捆绑”在一起,促进德孝文化堡垒的快速形成。
德孝的传承是需要每一个人奉献自己的爱,不光是对自己的父母,还有其他长辈,现代社会中有多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他们无论情感依托还是物质需求都不能满足,他们内心的苦楚和伤痛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细心体谅的。越来越多的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想孝顺服侍,更别说其他人的父母,更是与己无关。殊不知,社会的爱是有传递性的,社会的德孝也是有感染性的。当自己的父母得到陌生人的帮助和爱心,自己也会自觉起来,那种被爱、被温暖的感觉会引领我们主动的献出爱心,传递温暖,这是人间温情存在的前提之一。要让世间多一点爱,就要传承德孝文化,多做慈善之事。也许一个人的行动不会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影响些什么,要先有这样的意识,才能引导你的行为。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是需要每一位炎黄子孙去努力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一、小学孝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孝德教育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认识及理解不到位的瓶颈。首先,德育部门及专门人员对孝道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的重要意义没有真正领悟到位。其次,许多父母觉得宠溺孩子并无不妥,孝德教育难以进入家庭教育范畴,其家庭支持尚停留在口号层面。殊不知,父母的孝德引领在孝德传承中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最后,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孝德教育难以融入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层面,在实践推广中缺乏实践主体的原生动力,缺乏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力推动。
二、“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构成及开发
1.孝德教育构成要素概述
孝德教育由“孝”“德”与“育”三个要素构成。“孝”包括孝义、孝情、孝行三个板块。通过构建行之有效的模式引导学生由孝而知感恩,懂得z悯尚善,从而推动学生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建立,形成――德。孝德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传承,如何在学校中进行弘扬推广?就要既不过于生硬,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成效,这就构成了第三个要素――育。
2.模式开发与实践
由外在感化濡染到内在情感建构的孝德教育模式即我校所践行的“外养内构”教育模式。“外养”指外在环境的构建和氛围的养成。我们通过构建以孝德元素为主要载体的建筑美学空间,形成尔雅敦厚、自然深情的校园自然环境;通过开发以孝德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传播途径,形成多种具象展示面(墙报、走廊文化展示、成果宣传栏)、声音(校歌、课间操音乐、孝德国学吟诵)、媒体渗透(班级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网络报刊电视报道)等多重并举的孝德文化传播体系。
然而仅有外在的濡染仍是不够的,如何将孝德上升为影响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建构的重要引领,还需要将孝德教育落实到课堂中,落实到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测中,落实到学校的活动规划与教研教改中。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内构”必然要以孝行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这就形成了“孝德活动”“孝德课堂”“孝德教研”三大板块的培育模式。“孝德活动”侧重检测学生的日常孝行,进行“孝道之星”的评比,开展感恩励志孝德文化展演,组织孝德班队活动;“孝道课堂”以孝道课为主要阵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品读、辨析、榜样示范、情境感化等形式将孝情孝义植入学生内心;“孝德教研”以课题为主要依托,进行孝德课程的研发、教材的编写,逐步将孝德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进行整合,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教研成果。
三、“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实践思考
1.模式实施之前应进行系统学习,真正领会孝德教育的内涵及作用
对于孝德教育,教师应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认识,不仅要把握其内涵,了解其对学生身心成长、品德塑造发挥的重要作用,还要有科学的工作规划及成效的反思,以不断完善教育的实施过程。教师要利用学校的各种孝德宣传途径充分把握孝德的历史渊源极其在培育人的过程中起到的精神滋养、情感陶冶及世界观建构的作用,并潜心走入孝德文化,将其独到的教育智慧提炼出来传递给学生。
2.模式推行应以科学的规划为首要条件,确保其成效性
孝德教育模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的孝德教育模式由外而内,本身就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依循其形成轨迹,按照“构建孝美环境”“打造孝美课程”“引领孝美成长”的思路制订各项计划。一学年下来,学校孝德环境建设稳步推进,主题效应愈发凸显,更好地引领着学生的成长。
3.应对学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下一步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要推动孝德教育更好实施,必须实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对孝义孝情的领悟及践行孝德的情况,才能更好制订下一步计划。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对孝德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零碎的故事里,践行孝德也大多体现在表面的现象上,并没有从心底生发出感恩尚善的原生动力。
四、结语
孝顺问题,既是个家庭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
武汉一名老人病逝后,两名子女因遗产分配问题产生矛盾,致使老人的遗体在殡仪馆停放一年多。弟弟指责姐姐独占父亲的存款却不尽赡养义务,导致父亲饿死,并要求分配父亲遗产。姐姐指责弟弟不尽孝道,并要求平分房子。
儿女冷漠于父亲的死,热衷于寻争遗产,这种重财产轻亲情的丑陋心态与行为,实在应该受到社会公众的谴责和伦理道德的谴责,也应该受到自己良知的谴责―如果他们还有些许良知的话。笔者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不孝”二字,立即会显示出数以万计的条目:不孝儿打骂老母十余年;生前不上门,死后争遗产;儿女不孝病父轻生……割股侍亲的故事还记忆犹新,而眼前却充斥着许多不孝的行为和身影,这给我们提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孝顺行为如何培养?孝道文化如何传承?
孝顺问题,既是个家庭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既是个家庭伦理道德问题,也是个社会法理问题;既关系到家庭的亲情与和谐,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孔子曾写出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能够使孝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与时俱进、同步发展,相反却出现了种种不孝敬长辈的“短腿”现象,这的确值得我们反思和警觉。
许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年轻人对父母不孝顺,竟然是出于报复心理。原来,他的爷爷奶奶在世时,父母对爷爷奶奶不好。这位年轻人对父母说:“你们以前怎么对待爷爷奶奶,我现在怎么对待你们!”笔者当然不赞成他这种“报复心理”及其行为,只是想说明孝顺行为的培养和孝道文化的传播具有传承性。孝,是中华民族家庭伦理道德与传统美德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于家庭而言,一方面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对长辈尽孝,给子女起到示范榜样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小注意对子女进行伦理道德教育,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于社会而言,应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推广孝道文化。让孝敬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使我们的下一代懂孝顺、会孝顺、乐孝顺。
【关键词】绍兴莲花落 语文课堂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0-01
一、绍兴莲花落:“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绍兴莲花落,相传起源于宋朝,起初为乞丐乞讨时所唱,内容多为宣扬佛教思想。清代时出现了专职演员,其演唱的主要内容以民间故事为主。相传千年的绍兴莲花落,正在遭受着空前的冷落。面对之前喜欢绍兴莲花落的观众大多已步入中老年,青少年对于这种表演方式没有过多的兴趣,甚至作为绍兴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绍兴自己的曲艺已经失去兴趣的现实,传承、发展、弘扬已是迫在眉睫。将绍兴莲花落与语文课程结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充分利用绍兴莲花落的特点,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我们用一天的时间来欣赏,它会展现千年的积淀。
二、绍兴莲花落:一个亟待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宝藏
国粹京剧的四项基本功“唱念做打”在绍兴莲花落中也有不少体现。其中“唱念”的基础就是绍兴方言,但诸多因素造成了方言的没落,其中包括普通话的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即为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明确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推广无形之中使人们对各自的本土方言开始变得疏远。现代社会的人已经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一开口就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正因为如此,方言开始慢慢走向没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交流谈话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很多青少年都不会讲自己家乡的方言,原因也在于普通话的推广。父母、老师、同学都是普通话的使用者,甚至有些学校对于在校讲方言的学生会进行处分。绍兴方言遭遇到此等尴尬也是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的。
(一)传承与体会
绍兴莲花落进入语文课堂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与发展绍兴方言。绍兴莲花落中的唱词是纯正的绍兴方言,对于目前普通话推广所造成的方言没落的情况有一定的拯救意义。绍兴莲花落中有很多经典故事,故事主人公的姓名也极具绍兴特色。如:《回娘家》中的阿二、《一言值千金》中的赵阿刚和罗阿兴、《卖座》中的阿飞、《糊涂村长》中的王阿炳和李阿三等其中还不乏一些与优秀文学作品结合的故事。例如:《说长道短话咸亨》就是以鲁迅先生笔下的咸亨酒店为背景而创作的情景式表演。该莲花落小段对当年的划船头脑、锡箔师傅以及孔乙己等酒客的寒酸相作了精彩的描述,且热烈地反映了一个崭新时代里的四方酒客欢聚喜饮的场面。这个作品的语言生动、流畅,富有浓郁的绍兴地方特色,给观众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又如《阿Q与辫子》也是根据鲁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传》部分章节编写的。该作品通过一个旧中国农民的代表任务阿Q叹辫子、议辫子、盘辫子,反映了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的生活愿望、理想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落后和愚昧。该作品的语言风趣诙谐,使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的命运产生深刻的思考。
在需要学习此类情感的课文时,将这些作品以音频或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具有绍兴特色多的唱腔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理解和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二)幽默与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本正经的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语文学科尤为突出。给语文课堂教学添加点兴奋剂是迫切的需要,幽默元素也是众多兴奋剂中的一剂。语文教学中添加幽默,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幽默,二是教师借助工具幽默。前者为教师主动“生产”幽默元素,后者为教师借助其他工具,让其他工具“生产”幽默。绍兴莲花落就属于后者。
对于曲艺或者戏剧,师生双方会产生“一难二无四不”的尴尬境地。“一难”即教师认为难教,“二无”即学生认为无趣也无用,“四不”即教师不会教也不愿教,学生不想学也不愿学。绍兴莲花落本身就含有幽默元素,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师教学也就变相地降低了难度。
绍兴莲花落中的幽默唱词和片段较多,如:《白字先生》中的一些话。《白字先生》这个作品主要描写的是一户潘姓人家,家中长辈过世,家祭时请了一位看似学识渊博的老先生来当司仪,由此而产生的一场闹剧。这个“学识渊博”的老先生照着讣闻唱名时,将字面上有偏旁的都漏了念半边,其他字也不认识或不会读。于是,笑料就来了,他把讣文念成了这样:
“孝男:翻跟斗(潘银科)。”
“孝媳:也是(池氏)。”
“孝孙女:翻两次(潘良姿)。”
“孝孙:翻到死(潘道时)。”
最后的结局是孝男翻了一个跟斗,孝媳也翻了一个跟斗,孝孙女犯了两个跟斗,孝孙没有具体涉及。
又如《又出洋相》中蒋明在等待女友到来之前的种种言行举止,以及蒋明与其他人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看完《白字先生》后,除了笑那位老先生的无知和愚昧之外,学生也必定学到了认清字,读对字,写规范字的重要性。这样的幽默元素在绍兴莲花落中不在少数,通过幽默的手段轻松地进行教学。
(三)体验与表达
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腼腆”,无论教师如何提问都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如何激发学生的在课堂中的表现欲与表达欲,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绍兴莲花落是一种地方戏曲,它主要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适当采取“体验式教学”,通过让学生模仿参与,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内心的表现欲与表达欲。观看欣赏与表演体验相互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力,让学生对自己、对课堂充满信心。
三、绍兴莲花落:“唱得比说得更好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绍兴莲花落的鼎盛时期,但随着其他大众流行文化的兴起,绍兴莲花落也慢慢地走向了没落。种种现象也在提醒我们要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学校课程是主干和根本,深厚却平实,绍兴莲花落是花果和枝叶,浮浅却鲜活。将绍兴莲花落融入语文课堂,以语文课堂带动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促进语文课堂。两者有机结合,语文之树才会枝繁叶茂,绍兴莲花落才会继承发展。
绍兴方言属于典型的吴侬软语,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是软软的、绵绵的、不生硬。绍兴莲花落是一种唱出来的绍兴方言。但“唱得比说得更好听”!绍兴莲花落乃至其他传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的趋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
[2]金皙坤,马永俊.《方言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5):127.
[3]王艺,骆峰.绍兴莲花落[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5:118~169.
芝英古镇位于永康市中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形成了包括五金文化、宗祠文化、慈善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内的众多独特灿烂的文化瑰宝;古镇名居古宅交错形成了庞大的古建筑群落,处处都体现着古气、古风、古韵、古朴、古貌。芝英素有“百工之乡”和“五金之乡”的美誉,作为浙江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亦承担着加快当地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的任务。近年来,芝英镇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形成了以技术为先导、人才为重点的新型企业结构和专业市场,涌现了一大批高、精、尖加工企业,村庄整治、农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有序推进。
芝英历史文化的独特性价值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奠定发展的基础。芝英街巷格局保存完好,其中相当一部分建筑质量较高,至今仍是镇区居民商业和日常生活的活跃地点,为传统产业复兴,联动新老镇区发展奠定了基础。古祠堂群落等历史文化遗迹,也在发挥着弘扬传统“孝、悌、忠、恕、仁、义、礼、智、信”的作用。调研中随处可见张贴于祠堂周围的应氏家训、告示栏中的高寿老人名录等,彰显出芝英人朴素而又深沉的文化自觉意识。
慈孝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芝英“慈念”文化和精神传承,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弘扬慈善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曾经,在外创业的商人尽心力回乡营祠创宇、修桥铺路、捐资助学回馈百姓,现如今依然延续着这样的传统。从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到学业突出的学子,芝英义庄慈善分会救助的对象已扩展到14个参与村的全体村民。
五金文化驱动镇域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生产发展的实践,形成了当地人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传统,构成了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永康工业从家庭作坊起步,逐步形成五金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形成了良好的地区产业环境和氛围。如今,在半面街“芝英三宝”馆内,年近八旬的非遗传承人操起他们的老手艺,让市民和游客重睹古老五金文化的风采。
传统文化也培养了芝英人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硬气、韧劲。企业家在长年的创业中逐渐形成了“敢为人先,吃苦耐劳,不屈不挠,创新务实”的“永商精神”;地方干部形成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着干事创业的决心和干劲。我们在芝英一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看到,村长书记带头捐赠现金物资,村干部悉心照料老人生活,慈孝文化感染着在这里生活的每一个人。
工业现代化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冲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今的芝英也存在诸多的矛盾与冲突亟待解决。
现代工业发展与传统手工业保护的矛盾。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更新与进步使得机械加工工艺取代了传统手工技艺;人们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也使得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一系列工艺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陈旧的管理模式和不甚成熟的市场机制,导致部分滥、劣、廉价工业品替代了精致的艺术品。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芝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仅靠传统老手工技艺人回归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留存、引导传统手工业和商业实现复兴仍待解决。
城镇化建设与古镇保护的矛盾。随着芝英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古镇原始居民的老龄化与年轻人外迁现象逐渐增多,同时外来商户的入驻、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也淡薄了对于传统古镇的保护意识。人口置换现象的出现势必会带来文化的变迁,随意改变古建筑的外观和结构严重贬损了古镇应有的历史文物价值。而在修旧建新的过程中,如何安置迁移人群、如何为外来人员提供居住场所、如何将在办厂的古建筑收回而不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等,都需要政府和民众有效的沟通,需要统一连贯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是否具备专门的领导管理班子、专业性规划建设团队、长期的资金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同样亟待解决。
以文脉为根,推动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保护并序发展
古香古色的特色村镇与现代化发展的新兴城镇,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但有其内在的融通性。当下的发展需要芝英人具有更大的视野、更前沿的思维,探索历史文化名镇带来的多种新型理念。
国家战略布局和地方区域发展相结合。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才能提高保护古镇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永康的工业重镇,芝英借古镇保护的契机,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以开放带动开发和发展,将现有层次低、散、小的产业改造升级;以新区开发为契机,实现产业园区、古镇镇区联动发展、功能互补,通过实现全镇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疏解古镇功能,避免因经济发展和人口外移等造成的历史古镇边缘化。
传统产业复兴和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古镇的保护与规划,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实现居民富裕,让古镇的历史文化创造新的财富。因此,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实现工商业的复兴,在提高历史遗存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保护和更新的积极性。传承的是技艺,不变的是文化,积极探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商业开发有机结合的运作模式,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承接和延续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和构建历史文化名镇所独有的特色。
工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安居乐业相结合。新型城镇化与古镇古村落保护的目的根本一致,借鉴“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居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打通政府、企业、民众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进行政策性保护和引导;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金进行保护性开发。同时,以改造为主,“研究、规划、开发、宣传、实施”借力共通,通过打造核心文化区、旅游衍生区、安居生活区,出台惠民政策等扶持镇内居民,最终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共赢。
【关键词】中国梦;礼;孝;诚;仁;义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为是也?”。教师是礼仪的化身,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教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没有老师,学生怎么知道礼是怎么样的呢?因为懂礼、守礼,师生之间才能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及发扬光大。当下“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 礼
在市场经济、西方不良思想及国际环境的冲击下经济和现实利益在人们的心中比重越来越大,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现实利益,社会开始出现道德滑坡,良心泯。八荣八耻则是对传统礼仪的现代表述。礼的中心是社会关系,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从礼这里出发衍生出来的。礼讲究礼制、礼仪、礼貌。“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当代社会的礼,则要求我们应当有四个原则:尊重、遵守、适度、自律。礼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孝、诚、仁、义。
1.1孝
“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坚、世代传承。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包括民族凝聚、稳定社会和道德教育的功能。孝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应当是尊老的,但尊老不仅仅是生理的范畴,更应包含对精神领域的尊重。孝的发展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1.2诚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对“诚”的阐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与信互相贯通,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是信的基础,诚是诚信的概括。“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当前社会诚信危机四伏,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桥梁已接近坍塌。“扶不扶”已升级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本,诚信的缺失是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缘由。
1.3仁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是对“仁”的阐述。万世师表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仁,即二个人也。在社会关系的产生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害人人,人人必将害我。”有了“仁”,人与人,人与自然才会和谐相处、互惠共存。仁爱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体现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资源,为世界和平的达成赋予正面力量。在现代社会中“敬业奉献”是“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1.4义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义”的阐述。《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爱国主义的“义”则是指引我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骨肉同胞、热爱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义”是中华儿女对家园、对种族、对文化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师生之间更应当用“义”来共同承担起这份“爱国主义”。
2 教师与“礼”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自当孝敬自己的父母,孝敬长辈。每个人都是从小孩到老人的过程。教师树立尊老模范,让尊老思想在学生时代就扎根内心,让尊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让孝文化时时刻刻存在于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师说》中讲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教师也是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自己所不知道的领域或未来得及探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错误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存在错误应当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因面子思想不诚信,不面对,让错误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若能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去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教学方式是否合适,教学目的是否正确,教学效果是否有效,教学反应是否真实,那么,教学相长实现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教与学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增添了朋友这种情感。高校学生大多在18-22岁,与许多年轻教师年龄相仿。若以正面的“义”与学生相处,相信,教学会更加得心印手,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融洽。
3 大学生与“礼”
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政治教育向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生态教育、道德教育、等多个领域扩展。“421”模式下(4个老人,2个家长,1个孩子)成长的“90后”的学生从小备受溺爱。对老人,对父母的尊重孝敬意识淡薄。父母生养了子女,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这是儿女们应该尽到的责任。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大学生只有懂得尊老爱老,有了家的信仰,在学习上才会正真用心,学习才会有了动力,有了兴趣。
“90后”大学生的诚信主要包括经济诚信、恋爱诚信、学业诚信和就业诚信等方面。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父母不再在身边管束自己,学费和生活费完全由自己掌控,由此便出现少部分学生使用各种借口骗取父母的信任,获得更多的生活费用,将多余的钱用于玩游戏、赌博等不恰当课余生活上,影响学业;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当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在恋爱生活中,有的学生不讲恋爱道德,不懂恋爱底线,欺骗他人感情,最终造成对他人对自己的一生的伤害;在学习中,不真实客观的反应自己的学习情况,上课在课堂上玩手机,聊天,睡觉等现象比比皆是。平时课堂中不认真学习,考试时带小抄,查手机、交头接耳等现象自然屡禁不止;随之而来的毕业也不能从容面对,又妄图通过造假成绩、假证书、假社会经历欺瞒招聘单位,希望侥幸通过初试面试获得应聘资格,殊不知工作能力是不能造假的。诚信的约束从小就该养成,日积月累,大学生才有可能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一步一步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邓福田.儒家的仁义礼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广西教育[J].2009(6):23-27.
[2]王铭,赵建华.浅析孝、孝道、孝文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7(3):220-221.
[3]王晨.大学生生活诚信制度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3.6.
[4]俞美丽.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3.
[5]郑丽娟.孔子仁爱思想的当代重构价值[D].新疆大学.2006.6.
[关键词]凉州贤孝;说唱艺术;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45-03
凉州贤孝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已经烙上了凉州文化的印迹,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不断充实、丰富着凉州文化。正因为贤孝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根基,所以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学者的垂青,关注的热度日渐升温,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展开不尽相同的阐释,不断丰富还原着凉州贤孝的元文化意义。凉州贤孝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层面的“贤”、个人层面的“孝”,它既有宽广深远的社会性意义,又有真实感人的特点和价值。凉州贤孝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人文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中孕育传承下来,其与生俱来就带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是传承在武威(古凉州)及其毗邻区域的一种古老说唱艺术,它的内容大多是褒扬孝道善行、鞭挞忤逆凶恶、歌颂忠仁善行为主,充分呈现了当地民众弃恶扬善、忠贞耿直淳朴的人文精神。
有关凉州贤孝的研究历史久远,国内对凉州贤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活在凉州,或流寓于甘肃的学者们,虽然他们的研究视角各异,但都对凉州贤孝的存在现状充满了担忧,加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有的研究情况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凉州贤孝这一民间说唱艺术缘起的探讨;二是从音乐学的角度研究它的唱腔及其节奏;三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探寻其方言特色;四是从民俗学视觉研究其民俗文化的意义;五是以演唱的文本为研究视角,探讨其文学内蕴。
一、缘起研究
关于凉州贤孝的产生年代,一些学者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凉州贤孝的特点,推演出四种说法:秦朝说、汉代的佛经变文说、西夏说、清朝说。这几种说法各依据贤孝说唱艺人失明的特点、说唱内容的特色、说唱艺术的表达工具、有据可考的历史资料,从而为贤孝的起源理顺了思路。
李武莲在《劝贤行孝 隐恶扬善――凉州贤孝渊源流布及艺术特色》一文中认为,凉州贤孝起源于秦始皇大规模修筑长城时,即秦朝说。因夯筑万里长城需要数量庞大的青壮年劳力,有用之人都被官方征去筑城,而盲人百无一用,最后始皇帝下令捉拿盲人,用他们的肉身垫筑城墙。“这件事被人类的始祖伏羲皇帝知道了,他假扮成一位盲艺人来为秦君献唱,在歌功颂德的同时,非常委婉地道出了盲人生活的痛苦和艰辛”。①由于他声情并茂的表演感化了秦始皇,皇帝顿生恻隐之心。之后又以盲人的身份为身患重病的皇后治疗疾病,手到病除,皇后康复。因盲人的特殊贡献,始皇赦免了他们。伏羲为了解决盲人的生计,又传授他们弹唱技艺,让他们在民间卖艺,维持生活。这种说法以传说为依据,另外凉州贤孝的演奏乐器是三弦,这种乐器也可追溯到秦始皇时期。
有学者认为,凉州贤孝如果从年代加以溯源,确实证据不是很翔实,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民间艺术是随着佛教在汉地的兴起而产生的,因为其内容最初以宣传佛家思想为主。李贵生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之一。“现存‘凉州贤孝’不再是佛教教义的宣扬,而将‘贤’与‘孝’上升为宣扬的主题,但仍然充满因果报应、地狱轮回等佛教思想”。②他认为凉州贤孝是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原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古凉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包容的文化特性,加之政治发展的需要,随着魏晋到隋唐佛教的广博流布,为了使民众能够理解佛教中的故事,就出现了对故事的不同讲解,即变文。这种变文就为贤孝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孙寿龄等从乐器考证凉州贤孝的起源,他认为:“三弦源于五弦、七弦琴,西夏始创。在西夏辞书中有关于三弦的记载,将‘三弦’用西夏音注为‘桑冷讹’。汉字注曰‘三弦’。贤孝是用三弦来伴奏的。”③而贤孝得以传唱还与西夏的历史社会发展有关,西夏在长达60多年里都处于外族干政时期,后经过乾顺与仁孝二帝的励精图治,学习汉族文化,其中演唱贤孝成为教育老百姓最通俗、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正是借助于贤孝这种易于为文化程度较低的民众理解、接受的民间文艺样式,西夏帝国才在历史上出现了统治的辉煌期。通过对西夏漫长的历史的再认识,孙寿龄有了凉州贤孝起源于西夏的见解。
王渊文在《甘肃民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探索与研究》中提出清朝说。由于历史久远,史料短缺,实难找到确切的年代。据《说唱艺术简史》可断定,贤孝这种演唱形式大约形成于18世纪。但根据其流行状况与艺人的口碑等材料可以推断,凉州贤孝无疑是个比较古老的曲种。另据贤孝演唱中的曾声名显赫者可以断定,这种艺术起源于清朝。如李鸿元、马国祥等,甚至有艺人公认为艺宗祖师的沈其玉,他是清同治年间(1862 ~1875年)的秀才,因屡试不第而转向它业,专心钻研贤孝艺术,并创作了自己独特的贤孝腔系。而他的第三代传人徐宝子的学艺时间可推到清代时期。据当地文献《镇番宜土人情记》载:“逢三月清明,倾城出户登山……百戏娱乐、戴柳抛球、纷然杂集,小摊买卖、盲女丝弦,在在城市”,“戏子游优……每于此卖伎付食,溷聒眺听,声不绝耳”。这与凉州贤孝不同时代的流传与呈示状况是大体吻合的。明代聂谦所著《凉州风俗录》一书,对凉州贤孝尚有更详的记述:“州城俗重娱乐,虽无戏而有歌曲,古称‘胡人半解弹琵琶’者今犹未衰,而此时最盛行无如‘瞎弦’,每由瞽者自弹自唱,间有自语,调颇多,喜怒哀乐之情,择其最者而表之,然所示乐器已非琵琶,大多为弦子,亦有胡琴、唢呐之类。……其音苍凉粗猛,殆为塞上古音,听之令人凄然,或曰‘瞎弦’,本胡乐也,余亦谓然。”④由上述记载可以推断,凉州贤孝有确切证据的年代可追溯到清朝。
凉州贤孝究竟是哪朝哪代由谁怎样创造的,最初创作了那些篇目,如何传播,仅靠现有的文献资料很难找到言之凿凿的答案,因此,对它起源的研究只能采取多元、依据可循的各种说法。但是,一种民间艺术之所以能蛏根发芽,首要的一点是它满足了人民的需要,适合老百姓的胃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并且是一种好的艺术。凉州贤孝丰富了老百姓的娱乐生活,以诙谐幽默、说唱结合的形式,将家国故事与家庭故事用悲悯博大的情怀演绎给群众,其寓情理于故事的手法深受百姓的喜爱。
二、语言研究
凉州贤孝是通过纯正的武威(凉州)方言加以表述的,听众多是土生土长的武威(凉州)民众,或是长期生活于当地熟悉武威方言的非武威籍人士。因此,凉州贤孝的创作与受众群体必须是懂得武威(凉州)方言的人,这是凉州贤孝产生意义的前提条件,而要明白其中的文本含义,还需具有相应的地域文化知识。可见对凉州贤孝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武威方言的研究。一地的语言蕴含着当地区域内人民大众的心理、文化、精神、风俗、情感、特有的性情等,地域特色鲜明。百姓要听懂地道的凉州贤孝,必须熟悉凉州方言。对方言及其特点的研究为凉州贤孝的研究与保护打开了第一道门。
钱秀琴认为,凉州贤孝的口语化叙述十分鲜明,句式灵活多变,风趣幽默。“在凉州贤孝唱词中,出现了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叠音词”。⑤如ABB式的重叠式、叠音拟声词、特殊的双音节动词重叠、AA儿式的重叠形式、AAB式重叠形式。这样的语言形式既显示了武威方言的特点,又体现了凉州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
赵颖对凉州贤孝唱词的地域性语言和唱词语法特点分别作了论述。对地域性语言的研究,首先归纳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词汇词语,如亲属称谓、地名、熟语、骂人语等;代表性民俗的描写;凉州贤孝唱词中地域语言的情感性。接着分析了凉州贤孝唱词的地域性语言形成的原因:社会生活是造就地方文化的温床、盲人从艺者生存的需要、易于接受的受众、弹唱艺术的要求。最后探讨武威地域性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其唱腔中流露出人世间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贫与富、贵与贱的感受,都用唱词倾诉了出来,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对唱词语法特点的探讨,就凉州贤孝和武威方言进行比较,找出武威方言的语法特点及其意义,重点分析了武威方言的语法特点,如人称代词、名词、习惯性的助词与词缀、连词“连”、重叠式词语(AA式、ABB式、AABB式)、拟声词等。通过对文本中的方言词汇的逐一分析,发现武威方言充满了生动性、鲜活性、通灵性等特点。
凉州贤孝离不开其讲唱的语言,上述对贤孝中语词、语段的分析已经扩大了凉州贤孝的研究视域。但语言是不断演化变迁的,因此需要尊重这一规律。不能从语言动态的演变中作纵向的研究,只能窥其一斑。为此,将语言研究的视角拉长变宽,放在更宽泛的时空中分析阐述。
三、音乐研究
通过对曲牌曲调的调查及其深入分析,进而发现凉州贤孝的曲调特点,可以为学习凉州贤孝、解决贤孝音乐的正确演唱与保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王文仁认为:“凉州贤孝传统曲牌名称的命名方式独特,曲牌及其别称、变体的称谓只有老艺人才能甄别清楚,常人很难区分。”⑥经过他的深入调查和针对现实唱腔的推敲后,初步得出结论,凉州贤孝有曲牌曲调正名,也有别称、变体之分。凉州贤孝曲牌众多,分类较困难,其曲牌约77个,由唱腔曲牌和器乐曲牌两大类构成,唱腔曲牌又可分为传统唱腔曲牌和杂调唱腔曲牌,器乐曲牌又可分为传统器乐曲牌和杂调器乐曲牌。系统研究了调式类别特点、典型调式音阶构成特点、曲调结构及节拍特点。
胡天龙认为,“凉州贤孝音乐音域不宽( 一般为一个八度),典型音调由几个三音组(如“re mi sol”“sol do re”“do la sol”)与四音组(如“la sol mi re”等) 及其变体构成;有时,为了特定需要,也用长时间的紧密节奏的同音反复。并且还由其变体构成。音乐旋律线条的共同点是多级进,较平稳,但音的走向总是起伏有致。音程的跳动不大,多用小三度、纯四度。旋律的节奏、节拍方面,凉州贤孝常将自由行类型。王坤、黄柏元认为,“悲音”是常用曲调,诉说性的旋律配合着舒展的节奏。李丽认为,凉州贤孝属于套曲体,“其最具特色的套曲由【月音】、【光调】、【喉音】、【悲音】、【泪音】五个曲牌联缀而成”。⑦而在这些曲牌中,【月音】、【光调】、【喉音】实为徵调式,【悲音】与【泪音】是商调式;依音阶的构成来分析,【月音】与【喉音】是五声音阶,【光调】属带“变宫”音的六声音阶,而【悲音】与【泪音】就成为带有“清角”音的六声音阶。
凉州贤孝的演唱者多为盲人,他们中的部分人对音乐的把握并不在行,又由于是即兴演唱,所以对它进行系统的乐理研究就有些困难。以上只是对它做的一个整体规律的梳理,当然在它的乐音的构成,调式与音阶,唱腔结构等方面仍有分歧。
四、民俗学研究
凉州贤孝是一种最为质朴的民间艺术形式,民众生活的细微末节都成了贤孝得天独厚的演唱材料,通过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李贵生撰写多篇文章论说凉州贤孝中的民俗学因子,他从人生仪礼、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民间信仰、民间语言等方面作了分析,寻找贤孝的民俗价值。人生仪礼如婚姻习俗、丧葬习俗。岁时节日如天气与物候、节气与农事、节日与民俗事象。饮食民俗如“珍珠铺翠花、鱼儿乱钻沙、猴儿倒上杆、癞蛤蟆钻淄泥、黑驴子翻滚不见面、筒筒菜柳叶儿面、土里头下埋的野鸡蛋、精肚子雀子裹面杖、空壳郎拌面汤、红嘴绿毛饭、关老爷骑马不踩镫的好茶饭、刽子手上炕鳖跳崖的好茶饭、针扎荷包配丝线、手拉羊皮面、秃葫芦顶方砖、蜘蛛来吊线共计16种”。⑧民间信仰如相信灵魂存在、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送子娘娘信仰等。民间语言如民间俗语、民俗词语等。儒释道等文化是形成贤孝的重要文化因素,凉州贤孝以宣扬孝道为主题,兼收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轮回和道教的得道成仙,使三教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艺术上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一种民间艺术的形成自有孕育它的现实条件,这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曲艺样式,已深深烙上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印迹,其民俗学价值极高。但是,因为研究人员从民俗学角度对凉州贤孝的解读只是个开始,所以未来运用民俗学的相关知识阐释凉州贤孝仍有很大的空间。
五、文本研究
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努力,已将凉州贤孝这一口耳相传的说唱艺术记载到纸张和电子唱品上。随着凉州贤孝文本的出现,研究者从结构形式、审美价值、女性视角等审视这一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发掘出其特有的韵味与文学价值。可是作为一部民间人的艺术,对它的研究不能就此止步,还可以从更加V阔的视角加以解读,如社会历史、结构分析、人类文化的角度等。
刘庆S认为,凉州贤孝大部分内容是弃恶扬善、表贤道孝、劝化人心。凉州贤孝具有丰富的情感性,跳跃的音乐性和语言的地方性;凉州贤孝说唱相间,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凉州贤孝能生动说唱丰富完整的故事情节。它是民间正能量的反映,有很强的教育性。凉州贤孝采用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连环式手法来演唱故事。结构具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的特征。故事情节往往比较丰富,有伏笔、巧合、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李贵生认为,凉州贤孝有较为固定的结构模式,大多由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开头有独特的开场白,之后以介绍人物形象的方式进入正文,最后在结尾部分点明这部贤孝的主旨。
霍志军分析了贤孝的体式特点与审美特质,体式上以忠诚良将、贤子孝孙、淑女等的事迹为演唱内容;无固定的表演场地,即兴表演较多;采用曲牌和诗赞交替使用的音乐形式;表演者以盲人为主,用方言演唱,师徒口耳传承。审美上,以苦音(泪音)为主,大多为哀恸欲绝的风格;注重陇上风情与真率直露的情感表现;黄土气息与拙野质朴的美感。
李贵生从文学的功能学来分析凉州贤孝的文学意义,一是文化传承功能,二是教化功能,三是娱乐功能,四是宣泄功能,五是沟通功能。贤孝讲唱的是大大小小的故事,却与当下的繁琐小事、未来的社会人生密不可分,这种社会功能只需花上少量时间就可完成,而接受者却也是心甘情愿,乐此不彼。
李晓凤、钱秀琴、王俊程从分析贤孝中的女性形象入手,找出了“贤孝女性”“封建女性”“现代女性”,这些类型各异的女性形象增加了贤孝的故事容量,使贤孝的主题的呈现有了强大的人民性,其真实感更为突出。
总之,截至目前,有关凉州贤孝的研究多从它的起源、讲唱的语言、民俗学、音乐学、文学性等方面展开探讨。作为民间艺术形式,凉州贤孝的生命活力来自于民间,扩散于民间,对它的研究仍有未知盲点,只有在更大的空间挖掘其蕴含的社会、文学艺术价值,才会让这一生长于武威(古凉州)地域的文艺样式绽放绚烂的光芒。
[注 释]
①李武莲:《凉州贤孝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②李贵生:《源流・仪式・功能》,《民俗学视野下的“凉州贤孝”》,《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30页。
③孙寿龄:《凉州贤孝源于西夏》,《发展》,2012年第2期,第36页。
④刘晓静:《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⑤钱秀琴:《凉州贤孝唱词叠音现象探析》,《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6期,第36页。
⑥王文仁:《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人民音乐》,2015年第5期,第52页。
关键词: 孝 孝教育 意义 途径
孝,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几千年来,它继系着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培育着中国人深沉而又强烈的道德心理。作为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础和中坚,孝在19世纪之前的中国社会长盛不衰。如今,传统的儒家伦理虽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多方面的冲击,但无论社会发生何种变化,孝敬父母始终都为国人所公认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人们推崇、践行。
1.孝的内涵
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在其数千年的发展中,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其最基本的内涵是“亲亲、敬长、返本、感恩”。[1]“孝”在小篆中的解释是“从老从子”,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待父母也,从老省,从子,子承父也。”表现出家庭的伦理关系。
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孝即孝的本初含义,是指子代对父代的情感,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其基本要求就是在父母病时要侍奉,父母年老时要赡养,父母去世后要安葬,并在侍之、养之、葬之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心。这种情感和行为是自发的、朴素的,其本质是爱,是对父母之善的回报。广义的孝既是指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指被泛化到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孝。它具有亲戚性外延,即以孝敬父母为基点,要孝敬祖父母等所有亲属长辈,又具有政治性外延,即移孝为忠,报效国家和民族;不但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孝敬老人,还要尊重长辈的意志,为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争得荣誉。[2]
2.当前实施孝教育的意义
敬爱父母、长辈是人的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它既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又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如果在道德教育中提倡孝教育,由尊敬父母推广到全社会的尊老爱幼,整个民族素质就会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市场经济就能得到进一步繁荣。
2.1孝教育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道德中,孝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和优良传统道德的共识中,对孝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孝观念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孝道文化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熔铸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及传统文化之中。在历史发展中,孝有着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它曾有力地维护过中华民族稳定和谐地发展,另一方面,它被统治阶级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把愚孝作为道德楷模。孝固有其不合理性和局限性,但无论如何评价传统孝道文化,都不可否认其中的精华。国务院总理在2003年12月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时,发表过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著名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总理指出,“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而孝,正是中华民族一代传一代的命脉,是一切道德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加强孝教育,不仅是提高孝意识的要求,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要求。
2.2孝教育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体现在该民族成员身上的一种主体精神,它是民族文化长期孕育滋养的结果。中国历代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其主流,儒家学说则以伦理道德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孕育此民族精神者,可首称孝道。孔子说:“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3]又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4]也即说一个人只有先孝于父母,友于兄弟,才有可能忠于职,忠于国,忠于民族。对父母兄弟不孝,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行孝道;对他人、对社会不孝,就不可能对国家、对民族忠孝。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已深深地烙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中。传统的孝道虽以父子人伦为根基,以养老、敬老为重要内容,但其对中国文化来说,已超越了家庭伦理范围,获得了宽泛的价值意义。引申开来就是孝强调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的责任,强调每一个中国人对于民族文化和价值理想的自觉承担。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源头和出发点,对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生命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孝道是中华民族一般形态凝聚力的核心,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现代孝道的弘扬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
2.3孝教育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位置。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协调、彼此尊重而形成的良好气氛的社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强调孝在社会和谐中的作用。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在儒家传统看来,和谐社会应当发端于家庭,由家庭和谐推广发展为社会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组建而成的。无数个稳定的家庭,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任何社会,若孝道不存,孝心丧失,都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孝道是调节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社会和谐的良药。尤其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孝教育、弘扬孝道具有重要意义。
2.4孝教育有助于提高道德意识
孝道是对人因衰老而生理功能减退、生存能力状况弱化状况的人道关切,是出于人类扶弱济困的天然情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人道行为,其价值在于它昭示了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6]博爱意识和道德情怀,是孔子伦理思想中人道主义情怀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和人类意义。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7]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8]体现的都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孝是一切伦理观念的始发点,一切仁爱之心都始于对父母的爱。孝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道德行为的生长点,在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追逐个人利益的发展,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蔓延,等价交换原则正日益渗透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金钱的阴云。因此,提倡孝教育非常有必要。
2.5孝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预计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2.1%左右,2050年将达到20.4%左右。[9]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还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高。这一切就决定了我国社会还需要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慰藉,有利于家庭生活温馨和谐。
2.6孝教育是社会现状的需要
儒家的“孝”观念和秦汉之后的“孝道”均有感恩的意识。感恩,是一种闪亮的道德意识与情感,是支配实现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培养人的感恩意识,就是教人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溺爱,孩子容易形成自我中心、自私狭隘的性格,只知索取,不知奉献。据一项资料显示:日本某少年研究所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其对象是日本15所中学的130名高中生、美国13所中学的1052名高中生、中国大陆21所中学的1220名高中生。问卷中问道:“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结果日本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前十位最尊敬的人中竟没有养育他们的父母双亲。1994年,江西省作文题为“我想有个XX的家”,经过抽样调查,80%以上的学生对自己家庭都不满意,有的甚至说:“我恨死了我的爸爸(妈妈)。”更有甚者,湖南省一位13岁的中学生用菜刀砍死了正在熟睡的父亲,当被问及原因时,竟说:“他(父亲)为什么批评我、骂我?”[10]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乃至整个民族的孝教育刻不容缓。
3.实施孝教育的途径
3.1学科渗透
学校课程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孝育资源,在学科渗透中进行孝教育,就是指通过各科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过程,对学生施加影响。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孝教育的基本途径,它要求教学要以潜移默化、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孝教育。通过这个途径,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道德规范,这对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孝意识都极为重要。由于通过教学进行的孝教育是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经过了逻辑论证和学生个人的思考、领悟,所以培养的孝意识是自觉的、巩固的。但这个途径不是万能的,只通过各个学科教学进行孝教育,容易使学生脱离生活实际,使孝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
3.2寓于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孝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只有生活的教育”。[11]所谓生活教育,并不是在课堂里讲授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而是在青少年生活的每个角落烙入教育的影子。实际上,道德原本就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关系,离开了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行。孝作为道德的一部分,自然也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所以孝教育应从封闭的校园中走出去。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社会实践课程,并开展了各种社区活动,如让学生到敬老院、五保户、贫困户家里为孤寡老人做好事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孝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孝教育最重要的教师。通过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进行孝教育,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孝教育能力,从而使孝教育落到实处。
3.3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集中体现在人的性格中。由于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受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故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形成优良品质的基础,或者是其直接组成部分。[12]因此,学生的一些道德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各种资料表明,青少年和父母闹矛盾,不尊重父母,甚至打父母,是因为他们感到父母对自己管教太严而有烦躁、焦虑情绪,产生逆反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多和学生谈心、疏通,并给予积极的引导,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孝教育的目的。
3.4优化环境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因此,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我国古代学者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13]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4]都是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论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从学生所处环境的组织形式看,环境有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家庭关系民主化,和睦共处,尊老敬老;学校教育生活化,尊师爱生,团结友爱;社会生活教育化,友爱互作、尊老爱幼,都会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观念。学生生活在这样充满爱的环境中,将会产生自觉的孝意识,并能将其作为日常的义务去履行。
3.5整和教育
学生孝观念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合作。学校教育是实施孝教育的主渠道,家庭教育是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教育是孝教育的重要资源。其中任何一方的影响都依赖其它方面影响的支持与配合,如此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积极做好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优化组合,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家庭、社会、学校齐抓共管的孝教育网络,是当前加强学生孝教育的迫切需要。
上述孝教育的途径各有自己的特点与功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孝教育途径的整体。对完成孝教育任务来说,其中的每条途径都不可缺少。教师、家长,以及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发挥孝教育途径的整体功能,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锋.中国传统孝观念的传承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50.
[2][9]马艳.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当代重建[M].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9.
[3]论语・为政.
[4]孝经・天子章.
[5][7]论语・学而.
[6]林楠,黄月细.当代青年研究[J].2005,(7).
[8]孟子・梁惠王上.
[10]甘仲国.对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很有必要[J].思想政治课教学,1996:12.
[11]曹凯.青少年道德教育.珠江时报,2004.5.14.
[12]陈家麟,栾海清.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组成部分吗?――兼论心理健康与德育的关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