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

第1篇: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关键词】艾滋病;症状;途径;接诊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149-01

六道湾医院属国营、一级甲等医院,由于周边环境复杂,收治的病人中常有患有HIV携带者,本人所在的妇产科也常常收治HIV携带孕妇。2008年1月至12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HIV携带孕妇10例,其中2例为一直接受HIV咨询中期妊娠终止妊娠的孕妇。8例中5例自然分娩,3例剖宫产。8例孕期无一例行常规产检,均为临产后来院,8例中孕期未使用过任何HIV阻断药物。年龄为22-36岁之间。8例孕妇4例知道丈夫吸毒,4例本人有多个,6个月随访中,1例失访,婴儿夭折一人。

1艾滋病的常见症状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病人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潜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呈阳性反应,这样的人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简称带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强的传染性,是传播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在潜伏期中,感染者虽然没有自觉症状,但全身免疫系统却继续受到艾滋病病毒的破坏,直至免疫系统功能不能维持最低的防御能力时,多种对正常人不会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便会使患者发生条件性感染,引起脑、肺、胃肠道和其他部位的病变及症状。一些恶性肿瘤也因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而产生。艾滋病人的症状因为发生条件性感染的内脏和发生肿瘤的部位不同,表现为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1.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

1.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1.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1.5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1.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种。

2.1性传播通过两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不论同性恋还是两性之间的、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2血液传播通过静脉注射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用骨髓和器官移值;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的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2.3母婴传播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3HIV携带孕妇的接诊

艾滋病毒如何在近十几年来以令人惊奇的速度传播,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但是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的发达而使人口流动性大幅度的增加、生活习惯、个人观念的改变,无疑在艾滋病的流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孕妇在孕期及早、及时自愿咨询检测,孕产期应用预防性抗逆转录酶药物,实施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爱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1/3。2例未孕前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患者怀孕后,通过咨询后最终选择了终止妊娠。同时工作中可以向病人讲解HIV知识,让他们认识到爱滋病病毒感染是终身的,甚至病毒可能通过妊娠或脯乳感染后代这一生物学规律,特别强调通过妊娠和分娩可以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几率为20%~40%,HIV阳性的婴儿近50%儿童在1岁时发展成为HIV,如不采取措施,由于父母感染故去,也会使后代成为孤儿。妊娠发生机会性感染较多,感染者可以加快从感染者转为病人的过程,妊娠后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医务人员在接诊未正规产检的病人时,要严格进行自我防护,详细查体及了解病情。在AZDS防治措施中,除社会性预防措施外,还应杜绝医源性传染,采血时严格遵守采血法,避免血液污染,处理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及医疗用品都因该严格消毒,登记。从事可能污染的操作应穿隔离衣戴防护眼睛,和防止被污染的针头及器械意外刺伤。

第2篇: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感冒多由病毒引发

感冒在医学上被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大类。普通感冒又被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据临床统计发现,90%以上的普通感冒都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等,其中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为主要致病病毒。普通感冒是散发性的,不会引起流行,患者主要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喉疼痛等症状,一年中各个季节均可发生。

流行性感冒则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最重要的一种。流行性感冒比普通感冒严重,易引起流感流行,发生有季节性,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高发期。得了流感以后,患者除了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疼痛之外,往往还会出现高热、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一系列症状。

病毒是怎么进入人体引发感冒或流感的呢?原来,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入口是我们的鼻腔,有时也会从我们的眼睛进入,然后经由鼻泪管进入鼻腔。病毒进入鼻腔以后,会被鼻腔黏膜上的纤毛通过由前向后的摆动,送到鼻腔后部的淋巴组织——腺样体,腺样体细胞的表面有一种叫“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受体,感冒和流感病毒可与该受体结合,然后被受体带进细胞内。进入腺样体细胞后,病毒就把细胞“劫持”了,它们利用细胞内的“设备”大量地进行复制,被感染的细胞最终会死亡、破裂,释放出新复制的病毒,然后去感染其他细胞。据研究发现,病毒的感染能力特别强,1~30个病毒颗粒就足以让人体感染感冒,因此病毒一旦进入鼻腔,95%的人都难以摆脱感冒或流感的侵袭。

感冒和流感症状一般在感染病毒后二到五天出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症状的出现并不是病毒对鼻细胞的损害导致的,而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做出的反应。人体遭到感冒或流感病毒侵袭以后,免疫系统就会释放出许多炎症介质,比如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白细胞和分泌液渗出,因此就导致了鼻塞、流涕等症状;炎症介质还会刺激神经系统,因此就出现了喷嚏、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感冒易合并细菌感染

感冒的发生基本上都是病毒在作祟,但是感冒后,少数婴幼儿以及年老体弱、抵抗力差的患者,很容易在感冒的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细菌感染,比如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以后会引发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是急性肺炎,部分患者还可能发展为急性副鼻窦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等。

第3篇: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一、病原学

猪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m2蛋白。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猪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尽管不同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和h3n2。

猪流感病毒为有囊膜病毒,故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200ml/l乙醚4℃过夜,病毒感染力被破坏;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甲醛也均敏感,10g/l高锰酸钾、1ml/l升汞处理3min,750ml/l乙醇5min,1ml/l碘酊5min,1ml/l盐酸3min和1ml/l甲醛30min,均可灭活猪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猪流感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

二、流行病学

在1976年美国发生所谓的“新泽西事件”中,大约500人感染了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该病毒与当时从猪体内分离的病毒相同,首次证实了在自然条件下,猪流感病毒可从猪传播给人。1999年10月,香港1名10月龄女婴感染了猪流感病毒h3n2,现已完全康复。这些年来,世界各地都有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不同病毒株的报道,但并没有大规模流行。近日墨西哥及美国等部分地区暴发了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墨西哥和美国感染的病例属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一个相同毒株。(一)传染源。主要为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也被证实可以传播病毒。感染这种病毒的动物均可传播。(二)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患者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目前报道以青壮年为主,应注意老人和儿童。(四)高危人群。从事养猪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养猪、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猪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高危人群。人感染猪流感常发生在冬春季节,猪感染猪流感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

三、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一)临床症状。人感染猪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二)体征。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湿罗音或有肺部实变体征等。(三)预后。人感染猪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1n1者预后较差,病死率约为6%。(四)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2.血清学诊断:可使用间接elisa、抗原捕捉elisa、荧光免疫法等;3.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由于pcr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特点,已用于猪流感病毒基因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4.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咽拭子、口腔含漱液、鼻咽或气管吸出物、痰或肺组织)分离猪流感病毒。常用的方法有鸡胚接种法和细胞培养法。现有的诊断方法中,病毒分离法是较敏感的,但需要2-3周时间。(五)胸部影像学。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严重病例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四、诊断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一)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标准。1.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猪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2.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3.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4.确诊病例: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猪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人感染猪流感。

(二)人感染猪流感的鉴别诊断。人感染猪流感应注意与流感、禽流感、上感、肺炎、sar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等鉴别。

五、治疗(一)对症支持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就地隔离治疗,强调早期治疗。对人感染猪流感目前主要是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病初48小时是最佳治疗期,对高热、临床症状明显者,应拍胸片,查血气。(二)药物治疗。1.抗病毒治疗: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达菲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猪流感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剂量75mg/d,疗程5天,儿童慎用。从美国最近的猪流感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出的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是敏感的,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2.抗生素: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第4篇: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夏季天气炎热,孩子的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不少传染病伺机作案,危害着孩子们的健康。《健康之家》特公布夏季常见传染病通缉令,力争将易感传染病一网打尽,并提醒妈妈们多掌握传染病方面的知识,严加防范。

新闻链接

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年存在的传染病,在欧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感染对象以婴幼儿为主,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1周左右可以自愈。少数病例可引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和肺炎等重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今年,发生在安徽阜阳的手足口疫情由EV71感染引起,主要经粪便,空气飞沫途径和接触传播,传染性强。EV71感染引起重症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肠道病毒,重症患儿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

1号“通缉令”

手足口病

危险指数:

发病原因: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病毒71型多见

好发年龄: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

主要症状

病前1~2周有手足口病接触史,潜伏期约2~7天。

多数患儿起病突然,发热、恶心,头痛,以手足、口腔、臀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孩子发病的初期症状是发热,体温38~39℃,热程为2~7天不等,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口腔疱疹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及咽、舌和牙龈处,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可引起患儿口腔和咽喉疼痛,影响孩子的食欲,较小的孩子表现为哭闹,拒食、流口水。

手和脚上的疱疹多出现在手掌、脚掌和手指、脚趾间的皮肤上,有时肘部,整个下肢甚至到臀部周围都可出现。

疱疹最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很快在红疹的顶部形成小水疱。这些水疱疹的形态比水痘疱疹小,尤其肠病毒71型的疹子更小,需仔细观察才会注意到;水疱的壁很薄,大多不痒,也不会结痂。

部分病例会迅速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防护措施

预防该病应牢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15个字,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完全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妈妈应给家里的孩子个人卫生用具,玩具、餐具、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品定期加强清洗消毒。

当发现孩子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医生诊断和建议,决定是否留家治疗或住院治疗。 当孩子被诊断为手足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和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2号“通缉令”

流行性乙型脑炎

危险指数:

感染病因: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故春末至秋是发病季节

好发年龄:10岁以下儿童易感

主要症状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4天左右。

疾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精神不振,部分病人可出现颈项强直脖子硬。

病程第3天进入极期,会出现惊厥或昏迷、抽搐、呼吸衰竭、脑疝等重度症状死亡率很高。

30%重症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防护措施

预防关键是灭蚊防蚊、接种乙脑灭活疫苗以及做好对猪、马等牲畜的管理,降低动物圈带病毒率,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如遇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筋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失去就治疗机会。

3号“通缉令”

红眼病

危险指数:

感染病因: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好发于春夏季

好发年龄:可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流行

主要症状

红眼病的传染性极强,只要健康的眼睛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或门把手、钱币等,就会受到传染,在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发病。

早期症状是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着眼睛红、肿、痛、眼屎多、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一般不影响视力。

如果是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红眼病,症状更明显,表现为结膜大出血、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还会侵犯角膜而发生眼痛,视力稍有模糊,病情恢复较慢。

并发症在婴幼儿多见,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防护措施

预防红眼病,要做到勤洗手,不用手揉眼。

在流行期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游乐场等。

若要游泳,可用氯霉素等眼药水进行预防性用药。

一旦孩子感染上红眼病,应及时带他去医院眼科诊治,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变成慢性结膜炎。

4号“通缉令”

水痘

危险指数:

感染病因: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好发年龄: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以学龄前儿童多见

主要症状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主要是通过畔吸道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病后终身免疫。

病初1~2天可有发热,以后出皮疹。皮疹多发生在头面部、躯干及眼,口、生殖器黏膜处,四肢远端较少,呈向心性分布。

在病人的同一皮肤区域可同时见到红色小斑疹、丘疹、椭圆形水疱、结痂四种类型的皮疹,称为“四代同堂”,皮疹瘙痒感较重。

防护措施

无合并症的水痘仅需要对症治疗。

勤换内衣,保持衣服,被褥清洁,用清水或消毒液洗浴,以减少继发感染。

宝宝的手指甲应剪短,并戴连指手套,以防抓破皮疹而继发细菌感染。

水痘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已经接触的易感儿童应检疫3周。

接触水痘患者72小时内肌注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起到预防作用。

托幼机构中的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孩子皮肤瘙痒时,可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轻轻擦拭。

水痘忌用激素,否则会出现全身性重症水痘,并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等,有致命危险。

5号“通缉令”

麻疹

危险指数:

感染病因:麻疹病毒感染

好发年龄:8个月以上婴幼儿

主要症状

1~2周潜伏期,早期症状类似感冒,同时出现咳嗽、流鼻涕、两侧结合膜充血、畏光流眼泪、口腔黏膜斑。

发烧3~5天后,体温进一步升高,并持续不退,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皮疹,从耳后、发际等蔓延至全身。

出疹期可出现喉,支气管炎、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防护措施

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增强孩子免疫力。

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预防感冒。

适当锻炼与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卧室要增加开窗通风时间,日间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病毒的繁殖。

6号“通缉令”流行性腮腺炎

危险指数:

感染病因: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物等途径传播好发年龄:8个月~15岁儿童最易得

主要症状

病初有发热,畏暴,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一般先一侧腮腺肿大,1~2日后另一侧也肿大,经4~5天消肿。

腮腺肿大时以耳垂为中心肿胀,边缘不清,触摸有疼痛感,张嘴、咀嚼,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

防护措施

本病由腮腺病毒引起,不必用抗菌素。

患病期间应注意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饮食应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避免吃酸辣刺激性食物。

注意观察预防合并症的发生,隔离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7号“通缉令”细菌性痢疾

危险指数:

感染病因: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年龄: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发病率较高

主要症状

起病急,伴有发热,寒颤,呕吐,左下腹部和脐周疼。

有腹痛和腹泻,腹泻可达几十次,总有排不净大便的感觉。

腹泻初呈糊状或水状,后变成黏液或脓血便。

防护措施

首先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饮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孩子患病后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不要吃油腻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一旦确诊要及时隔离、消毒,并彻底治疗7~10天。

如果全身症状急而重,在高热后半天至一天内抽风、昏迷或同时伴有休克,可能为急性中毒性痢疾,须及时住院救治。

8号“通缉令”

感染性腹泻

危险指数:

感染病因:由多种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

好发年龄:可发生在任何年龄。5岁以下儿童更易感

主要症状

病毒性腹泻患儿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

大便每日在十余次至数十次不等,水样便,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病程一般可持续3~9天。

细菌性腹泻大多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引起,多随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进入消化道。

大便次数随症状轻重不等而不同,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少量黏液,有腥臭味,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症状。

防护措施

第5篇: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原来,在我们的眼皮里有一块像软骨一样的东西叫做“睑板”,在睑板里整齐有序地排列着许多睑板腺,腺口在眼皮边缘、靠近眼睫毛的地方,睑板腺会一刻不停地分泌一种像油脂一样的液体。白天这些油脂通过眼皮的眨动涂在眼皮的边缘上,它对眼睛起保护作用,对内防止泪水流出眼外,对外又可防止汗水进入眼内。可是,在人睡着的时候,眼睛连续闭着很长时间,而油脂仍然在分泌中,这样积累起来的油脂和白天进入眼睛里的灰尘以及泪水中的杂质混在一起,跑到眼角就形成了眼屎。

少量的眼屎,不是什么病。但是如果突然眼屎增多,有时会把上下眼皮和睫毛粘在一起,使眼睛睁不开,这就可能是患了眼疾,是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应该到医院去治疗。

黄脓状眼屎:细菌感染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亲身感受:早晨醒来,发觉眼睛被许多浓稠的白色或黄色的脓性眼屎糊住,同时感到眼睛灼热、刺痛、有异物感,白眼球也变得非常红。这是患了细菌性结膜炎。患这种眼病的人在晚间或阅读时,眼部不适会更明显,且容易感到眼疲劳。

白色半透明眼屎:病毒感染

一觉醒来,如果发觉自己眼角的眼屎增多,呈现白色半透明状并且黏性较大,照照镜子,发现白眼球也是红的,这很可能是患了病毒性结膜炎。春天里由于温差的变化,感冒的人特别多,感冒以后眼肿的人,大部分都是患上急性发作的病毒性结膜炎,因为感冒、咳嗽、发烧时多是病毒侵犯了呼吸道,如果病毒同时侵犯眼睛,就容易诱发病毒性急性结膜炎。

有些没有感冒的人,如果以前患过病毒性结膜炎,病毒会在眼睛的局部组织里潜伏下来,遇到生活不规律、熬夜、感冒、发烧等,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眼病复发,并且复发的病情可能比初次发病还要严重。所以,经常锻炼身体,避免感冒、上火等症状,对预防病毒性结膜炎尤为关键。

水状透明眼屎:眼睛过敏

有些人自己觉得好好的,却突然感到眼睛发痒,对着镜子一看,发现除眼睛发红外,还出现透明、稀薄的水性分泌物,仔细观察,在眼睑的结膜上还有透明的滤泡,这说明可能患了过敏性结膜炎。通常,有过敏体质的人和喜欢染发、化妆的人容易患过敏性结膜炎。

第6篇: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关键词:鸡新城疫;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86-1

0 前言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多种禽类的病毒性传染病,被OIE列为A类疫病。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埃氏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菌株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总称[1]。近些年,由于免疫失败等原因,鸡新城疫时有发生,且呈现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等新特性,使病鸡死亡率增高,给养鸡业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来本兽医站就诊的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过程概述如下。

1 病情介绍

2010年l0月,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院接诊了来自吉林省和龙市某养鸡场的病鸡,据了解,该鸡场共饲养育成蛋鸡1000余只,已按照常规的免疫程序进行包括鸡新城疫等多种疫病的免疫,但于80日龄时突然发病,2天后,发病、死亡增多。出现发病症状后8天内,总计死亡160只,自行使用多种药物无法控制。

2 临诊症状

病鸡体温41-42℃,精神沉郁,头垂缩颈,不愿走动,羽毛松乱,翅翼下垂,冠与肉髯发绀,眼睛半闭或全闭,似昏睡状,口角流出大量黏液,为排除黏液,常甩头或吞咽。呼吸困难,咳嗽打鸣,黏液增多,嗉囊内积有液体粘液,倒挂常从口角流出大量酸臭的暗灰色粘液。排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便,便中有时混有少量血液。

3 病理变化

随机剖检20只病死鸡,剖检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病变主要发生于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心、肝、脾和肾等脏器。肠管广泛出血,其中十二指肠前半段、回肠及空肠有肿胀且伴有出血,直肠内粘膜有条纹状出血;心包呈现纤维素性炎症,心包膜浑浊、增厚和积液,并附着有大量灰白色绒毛状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表面也有类似心包的病变,呈现肝周炎病变;大多数病鸡脾、肾有充血和淤血,表面有点状坏死灶;喉头、气管和气囊充血、出血和发炎,粘液增多,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

4 实验室诊断

4.1 多重RT-PCR检测鸡新城疫病毒

随机收集10份病变最明显的肝脏提取总RNA,-70℃保存备用。根据魏润生等[2]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确诊为新城疫病毒感染。

4.2 细菌分离鉴定

4.2.1 镜检 取病鸡病变比较明显的心、肝和脾等脏器进行涂片,在镜下可见菌体粗短、两端钝圆、呈杆状、多单个散在和个别成双排列的革兰氏阴性菌。

4.2.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病鸡的心、肝和脾等脏器制成PBS混合液,在三种平板培养基上划线,经37℃持续培养观察。结果显示,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出现圆形隆起的、光滑湿润的半透明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出现粉红色菌落;而鲜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出β溶血。取平板上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均与组织涂片结果一致。

4.2.3 生化实验 分离菌对硫化氢培养基无反应,对吲哚培养基可产酸,对乳糖、葡萄糖及甘露醇可产酸又产气。

4.2.4 药敏试验 分离菌对阿奇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中度敏感;而对环丙沙星、新霉素和头孢唑啉高度敏感。

5 诊断结果

根据细菌分离鉴定试验结果,以及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认定病鸡病料中含有大肠杆菌。综合多重RT-PCR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结果,最终确诊为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6 治疗

(1)隔离。将疑似病鸡隔离饲养,对症状较为明显的鸡只进行紧急捕杀和销毁。(2)鸡舍消毒。在彻底清理鸡舍垃圾及通风的基础上,用次氯酸钠水溶液对鸡舍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消毒。(3)紧急免疫。以4倍常规免疫量的鸡新城疫IV系疫苗对剩余鸡只进行紧急饮水免疫。(4)针对性治疗。应用大肠杆菌高度敏感的环丙沙星进行治疗,以1.5g/L的量在饮水中加入,连用一周。(5)治疗效果。除隔离鸡只外,在采取以上措施后,第5天死亡鸡只明显减少,第9天鸡只停止死亡,精神与食欲基本恢复正常,而隔离鸡只在第10天全部死亡。

7 小结与体会

联合采取RT-PCR分子方法与细菌学方法用于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病例,诊断结果确实可信,为后期治疗提供了准确依据。虽然,养鸡户已按照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但由于疫苗质量差、母源抗体、应激反应等不良因素影响,使免疫效果不佳,有的甚至无免疫效果。因此,在免疫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以上不良因素,避免在免疫的各环节出现纰漏。在日常饲养与管理中,强化鸡舍卫生,加大通风,是避免细菌病发生的得力措施,也是避免高致死率的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的有力手段,应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茂平,朱桂芳. 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禽业技术,2010,4:132.

[2] 魏润生,毕玉海,蒲娟,等.鸡IBV、NDV和Al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2):29-31.

第7篇: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关键词]流感 预防 控制

中图分类号:R37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098-01

引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一、流感的分类及症状

流感全称是流行性感冒,它是由于一种致病力比较强的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播性比较高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一般流感病毒分甲型、乙型、丙型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致病力最强,常常引起大的流行,而乙型和丙型致病力较弱,一般都在局部发生流行,当冬春季节,在一个地区或单位出现大量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者医院以及急诊上呼吸道患者明显增加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流感可能发生了。流感的潜伏期一般是一到七天,一般全身症状比较重,多表现为头疼、发热、胃寒、四肢肌肉酸痛等,一般表现特别明显,同时伴有鼻塞、流涕、咽喉干痛、眼结膜充血等局部症状,但局部症状一般比较轻微。小孩常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一般小于两岁的儿童或大于65岁的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如伴随有肺部疾病、糖尿病、肿瘤患者,或者肾脏病、心脏病患者容易出现病发症,像慢性病的恶化、心肌炎、肺炎,个别病人可能因为病发症导致死亡。一般流感血相,白细胞正常或者减少,淋巴细胞升高。

二、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是近距离、传染性较强的病原体,它容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流感患者正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您或您的孩子正好在他旁边,当吸入带有病毒的空气飞沫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触摸物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会被传染上流感病毒。当被感染者与人们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流感就会传播开来。所以,在学校、幼儿园、家里等聚集性场所,流感就像草原上的野火不断蔓延。通常,与流感患者接触后的1-7天之内,被感染的人将会发病。

三、流感的预防

第一要勤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之后应该及时洗手。

第二点应该注意日常礼节,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不要直接面对别人,应该用纸巾或者毛巾遮住口鼻,尽量不用手去触摸眼睛、鼻子和嘴。

第三点应该倡导公众保持健康行为,如保持充分的睡眠,合理增加营养,适当参与体育锻炼等等。

第四点家庭应该保证经常通风,每天通风时间保持在一小时左右。

第五点得了感冒的病人,不要带病上学或是上班,尽量居家隔离一周或症状消失后一天再继续上学或上班。

第六点,应该尽量不去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得去公共场所或上医院就医的时候,尽量戴上口罩。

学校和幼儿园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做好预防是非常关键的。加强晨午检工作和缺课原因追查工作,第一时间发现流感样病例,第一时间隔离治疗,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师生应注意保暖,适时增添衣物,同时加强透风,每天累计时间二小时;在没有学生和老师的情况下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关门关窗半小时后,再打开门窗晾一小时后再进师生;对桌椅板凳采用擦拭消毒,地面采用湿式清扫,宿舍最好每天用紫外线消毒并适当透风;学生的被褥要经常晾晒,特别应该注意学校公共部分,如食堂、实验室、楼梯扶手;发生流感样症状时,一定居家休息和治疗,不要带病上班上学,避免传染给他人;师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幼儿园还要加强幼儿用品的日常消毒。

四、流感的控制与治疗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轻症流感的病人,不治疗也会在一到两周之内全愈,所以说对于轻症的病人建议居家隔离治疗,一般鼓励多饮水、加强休息、注意营养,如果发烧超过38.5℃以上,可以给予普热息痛等药物口服治疗。不建议一有发热就打针输液,特别是给予大量的抗菌素,或者是对发热患者不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实际上流感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上述的治疗基本上无效或者是有害的,但是如果合并有细菌性感染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予抗生素治疗。另外对于儿童发烧的病人,也不建议用阿斯匹林或者是含有阿斯匹林的药物给予退热治疗,因为这类药物可以引起雷氏综合症。对于一些重症的病人或者合并基础疾病的病人,像原先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的患者,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口唇发干或者持续发烧三天以上,或者有剧烈的咳嗽、咳痰、咳血、胸疼以及出现一时的模糊等等上述改变的时候,就建议病人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是幼儿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持续发热或抽搐的时候,也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在流感的治疗上,我们也要建立一种隔离意识,得了流感以后,不提倡带病工作、带病上学,而且做为医生也要积极的说服患者在家休息。居家隔离是预防流感的可行的办法,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也会缓解病症、缩短病程,其它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关于中药的治疗,在这里要提倡大家不要盲目用药,例如像一些最常见的风寒感冒,它一般是在寒冷季节受凉以后引起的感冒,一般表现恶寒重、发热轻、没有汗、咳白色痰,对于这类病人,可以选择一些感冒清热冲剂这类药物口服。而对于一些风热感冒患者,一般发热比较重,有汗,咽痛症状明显,咳黄色浓痰比较多,大多数可以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像双黄莲、清开灵、莲花清温胶囊等等口服治疗。

同时也不提倡滥用中药来预防流感,当今社会存在一种误区,大剂量的使用板蓝根冲剂来预防流感,有的人将板蓝根冲剂当成家常便饭,有点鼻塞、头疼、感冒,就服两包板蓝根冲剂,如果家里有感冒患者,更是天天顿顿不忘板蓝根,但是盲目的大量服用对人体有害无益,对于脾胃虚寒以及过敏性体质或者有过敏史的人更属于禁忌服用的人群,就是一般人也不能长期大剂量的服用。

五、总结语

流感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流行病学史,及早接种疫苗,在治疗上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和加强支持治疗是关键。通过不断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加强监控,完全可以做到对流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效果,减低病死率。随着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未来必将出现更多更新的高效、低毒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疫苗,人类将迎来抗病毒药物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第8篇: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甲型H1N1流感自2009年4月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北美洲国家暴发流行以来,在远距离快速社会传播的同时,在一些疫情较严重的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叉感染现象。而导致疾病传播的途径除了空气飞沫外,以手污染为主的接触传播,也是其传播的重要方式。但手污染接触传播往往被忽视,并常常是个人防护失败的重要原因。为更全面地认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环节和科学严密地做好本病的感染防控工作,本文对甲型H1N1流感的经手污染接触传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甲型H1N1流感临床症状及体征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能引起人类出现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但报告的临床表现范围很广,包括无症状的感染到造成死亡的严重肺炎[1],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出现高热及肺炎,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及多器官功能损伤,导致死亡。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湿啰音或有肺部实变体征等[2]。

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病毒存在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传播到空气中,此时易感者吸入后即受感染,同时流感病毒还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玩具接触传播,流感病毒在手上能存活30 h,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容易受污染而会带有流感病毒。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皮肤接触或间接接触呼吸系统分泌物(触摸被污染的表面后再触摸眼睛,鼻或口)而发生。一个人可以在病症出现前2天至病症出现后5天播散流感病毒,儿童感染者可以在10天或以上的时间播散病毒。

3 与甲型H1N1流感相关的手部污染

3.1 患者的手部污染 频繁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的患者更易导致手的污染和周围物品的污染。患者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可以减少空气和周围环境的污染,但同时增加了手的污染。如果患者没有进行及时的手卫生操作(正确洗手和快速手消毒),将导致其所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污染。患者的手污染将会间接导致与之接触的人员的手污染。

3.2 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医务人员的手在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提供医疗护理的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手部的污染。通常发生在如下环节:(1)常规诊疗护理,如咽喉部位的检查,吸痰、呼吸道插管、听诊、注射操作等;(2)在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处理分泌物及其容器时;(3)尸体的处理;(4)临床标本的采集,特别是采集上呼吸道标本提供H1N1病毒的相关检测,如鼻咽拭子/吸取物或者鼻腔冲洗液/吸取物的采集;(5)脱去防护用品的过程中再次污染。

4 保持手部卫生相应措施

手卫生意识的强化: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有脂质包膜的病毒,对一般的消毒方法均敏感,对热敏感,在56 ℃时30 min可灭活[3],因此采取常规的消毒方法均可有效杀灭该病原体。根据WHO的推荐,快速手消毒可选用以下消毒剂:70%酒精、5%来苏尔和10%漂白液。根据临床实际使用的方便性,首选含酒精的快干型免洗手消毒配方[4~5]。

4.1 患者方面 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酒精制成的洗手液也有效;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毒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咳嗽时使用纸巾遮盖口鼻部,吐痰时用纸巾包裹,并在用后丢入垃圾桶;出现流感样症状时使用高过滤性口罩。

4.2 医务工作者 在诊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持续的手卫生警觉,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手部污染,一旦发生手污染,应尽快进行洗手或手消毒。所有负责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进行医疗救治和护理服务的人员,在进入相应的领域和岗位工作之前,必须全员接受手卫生的培训,掌握手卫生操作的基本要领及洗手的指征。一般情况下,在隔离病区工作期间,由于频繁的手卫生需求,可优先选择速干手消毒剂,在去污染要求更高时,应选择洗手。在手部污染特别明显的情况下,应在标准洗手的基础上,再结合手消毒,如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时,要正确应用手套,减少手污染。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novel influ-enzaA(H1N1)[EB/OL].2009-05-04.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EB/OL].(2009-05-10)[2009-05-11].

3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的通知.2009-05-08.

第9篇:病毒感染眼睛症状以及治疗范文

有一天,妈妈带佳佳到游乐场玩,玩够了,佳佳有些困,于是不停地揉眼睛,妈妈也没拿湿纸巾,不能给她擦手。结果第二天,佳佳的眼睛开始发红,而且有分泌物,还说眼睛痒,妈妈赶紧带她到医院,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结膜炎,就是人们常说的红眼病。

何谓“红眼病”?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致病菌来自空气、尘埃、游泳池被污染的水,或因带菌的手、玩具及生活用品将病菌传入结膜所引起,主要发生在公共场合及托幼园所,多见于儿童,在春夏季节发病最多。

红眼病信号

红眼病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双眼先后发病,发病后眼部明显发红、眼睑肿胀、发痒、怕光、流泪、眼屎多,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是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红眼病,症状更明显,表现为:结膜大出血、前淋巴结肿大,一压就痛,还会发生眼痛,视力稍有模糊,病情恢复较慢。 沙眼

小强从幼儿园回家后,总说眼睛里有沙子,妈妈扒开他的眼皮,看了看,也没看到有沙子,可小强就说眼睛里有东西,痒痒。妈妈不敢大意,带宝宝到眼科去看,医生说,宝宝得的是沙眼。

何谓“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儿童最易感染,常因混合感染而导致各种并发症。沙眼的免疫力较弱,往往会多次重复感染,使病情恶化,损害视力。沙眼的传染源是沙眼病人,由接触传染。一般都是通过使用患者的毛巾、手帕、洗脸水、玩具、用品等而感染。

沙眼信号

患病初期可无任何不适感觉,以后逐渐出现发痒、发干、摩擦感、畏光、迎风流泪,以及少量黏液或黏液性分泌物等。晚期常因睑内翻和倒睫,加剧角膜溃疡、混浊及眼球干燥等症状,甚至发生严重视力障碍。 传染性眼病预防对策

在“红眼病”流行期间不要让宝宝去有传染源的公共场所,也不要带他们去游泳。

每次带宝宝外出回来后,一定要先用消毒皂清洗双手。外出时间较长时,家人应带上消毒湿纸巾,经常用湿纸巾为宝宝擦手。

给宝宝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要让他们用手揉眼睛。随身携带干净纸巾。

大一点的宝宝自己洗脸时,让他们先洗净手,然后再洗脸。

游泳时应注意卫生。因为水是眼病传播源向其他人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患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病人污染游泳池水,而传染于他人的眼部结膜炎被称为游泳池性结膜炎。所以游泳时,应戴防护镜。

家里要做到每人一巾,不要混合使用,毛巾用后挂在通风处。

检查宝宝眼睛时一定要先洗净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带宝宝出去旅游时,最好自备毛巾,用流动的自来水洗脸、洗手。

外出风沙大时,最好采取戴防护镜等护眼措施。一旦风沙刮入宝宝眼内,妈妈可帮助吹出,或用水冲出,切忌用脏手或手帕等擦拭,以防角膜受损伤或传染源趁机侵入。

一旦宝宝感染上了红眼病,父母应及时带他去医院请眼科医生诊治,及时用药,缓解不适,如果治疗不彻底可能变成慢性结膜炎。 传染性眼病居家护理

眼部有分泌物要用消毒棉球蘸生理盐水擦洗干净(若无生理盐水,可用晾凉的白开水),每天2次。擦洗时从眼的外侧向内侧(鼻侧)擦,以免将鼻腔囊内的细菌带到眼睛里。棉球用过一次就不能再用,直至分泌物擦干净为止。

洗净分泌物后可上眼药。滴眼药水时,妈妈首先要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让宝宝仰卧在床上,较小的宝宝可让爸爸帮忙把头部固定住;妈妈站在宝宝的一侧,让宝宝的眼睛向上看,如果宝宝不能听懂意思,可用一个玩具吸引他往上看;妈妈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分开宝宝的上下眼皮,或者用无菌棉签轻轻拉下眼睑,暴露出下结膜囊,此时,可将眼药水从内眼角滴入;然后稍稍提起上眼皮,使眼药水充盈整个结膜囊;在此之后放下上眼皮,用棉签轻压内眼角2~3分钟。

不要用纱布包住眼睛,因这样会使眼部的温度湿度增高,便于病菌生长繁殖而加重病情。白天滴眼药水,晚上用眼药膏。眼药水与眼药膏不要一起用。

在患病期间,宝宝要多吃新鲜蔬菜、豆制品,饮食要清淡,不要给其巧克力、糖果及辛辣与刺激性强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