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范文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

第1篇: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范文

经调查,全县确立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70个,占行政村数的25.6%,其中蔬菜专业村24个,水果专业村26个,干果专业村10个,养殖专业村4个,其他6个。“一村一品”村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户数达36430户,占全县农业户数的7.4%,从事“一村一品”生产的农民获得的纯收入占年人均纯收入的95%以上。70个专业村中建立主导产业合作社53个,入社户数1358户,其中注册户数616户。项目实施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41个,是村委会的29个。2011年度“一村一品”专业村中实施主体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占比率29%,2012年度所占比例78%,2013年所占比例62%,近两年呈上升趋势。

目前,综观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区域特色明显。各乡村充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成立主导产业合作社。

二是特色基地扩大。在“一村一品”工程的推动下,全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着力建成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三是龙头带动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经营推进,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同时,“一村一品”工程的推进又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丰富的优质农产品保障。

四是科技作用突出。在“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的成长过程中,十分注重把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效嫁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应用,着力加快良种良法推广步伐,大力推广对增产增收提升品质作用明显的农业实用技术。在目标上,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在方法上,采用政府支持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有效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

五是市场辐射拓宽。完善的市场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农民进入市场,有效地推进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以创新的理念抓农业发展,实施农民致富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我们依托各地资源优势,根据形势发展和时代特点,坚持以系统的办法抓工作推进,以工程的形式抓重点突破,大力引导乡、村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从而为“一村一品”致富工程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拓宽了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和领域,创新了“三农”工作的有效载体,全方位、多层面地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增收难的问题,使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大为改善,确保了近年来全县农民增收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以务实的举措抓关键环节,务求在关节点上求得突破。实施“一村一品”致富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运用辩证的思维,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找准症结,切中要害,坚持重点抓、抓重点,集中在“关节点”上求突破,使工作产生“纲举目张”的效果。在实践中主要是突出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坚持示范启动。二是培育合作组织。三是培植龙头企业。四是推广良种良法。

(三)以开拓的精神抓实际运作,切实提高操作能力和工作效果。“思路决定出路,运作决定效果”,要加快“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必须做到新思路与巧运作相结合。在推进“一村一品”工程中,我们紧扣四点:一是坚持用市场的手段抓最佳效益。二是用工程的方式抓重点突破。三是用改革的办法抓机制激活。四是用超前的意识抓本地人才的培养。

(四)以超常的力度抓总体推进,确保“一村一品”工程取得成效。在传统农业、常规农业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十分注重把握和处理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努力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存在问题

一是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许多群众惧怕风险,存在求稳心理,思想不够解放,参与“一村一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基层干部观念陈旧,怕担责任,对当地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重视挖掘不够,对发展“一村一品”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的关联度认识不清,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千家万户的农民没有完全融入一村一品建设的整体,导致部分村的一村一品建设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制约了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

二是主导产业规模小,区域布局分散。一村一品的总体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突出表现为“散、小、短、杂”。

三是标准化程度低,高新技术含量不高。一村一品发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农民群众的质量品牌意识还不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提高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和必然选择。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对策措施

下一步,将大力宣传、积极培育,引导帮助农民组建成立符合要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尽快担负起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组织载体和项目实施主体的重任。

我县近年来“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县市相比,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一村一品”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的“抓手”工程,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下一步,我县将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模式经验;抓能人、建基地、带动模式推广;引资金、引技术、提升模式档次;扶龙头、建中介、壮大模式产业”的方式,深入推进“一村一品”经济活动的开展,并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在“六抓”上着力。

一是抓“块状经济”的示范带动。继续加大主导产业的培植力度,使原来一村一品、一乡一色的特色产品优势,转变为几村一品、几乡一色的区域化产业化优势。坚持宜种则种的原则,完善规划,合理布局,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生产基地为载体,以专业大户为示范,选准、抓好“一村一品”示范区,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亮出“名片”,创出效益,努力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2篇: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范文

摘要: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文章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测绘新技术下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多样化实践基地建设、本科生导师制以及科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尝试与实践效果,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与借鉴。

关键字:

测绘工程;专业认证;培养模式;测绘新技术

一、引言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经历了“传统测绘”、“数字化测绘”,再到“信息化测绘”的快速变革[1]。特别是2014年1月和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和批复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2014〕2号)和《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驱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总体战略部署下,现代测绘技术突飞猛进,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发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测绘行业呈现跨越式发展,这给我国测绘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高等院校培养服务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及相关部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和中国工程教育的国家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2],教育部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09年后进入普及推广阶段,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并于2015年3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推出了最新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修订),设置了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测绘工程专业,我校正在积极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及认证工作。为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年版)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测绘专业应制定符合认证标准、学校定位和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3-4],为此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即注重现代测绘学科新理论新技术、专业技术能力、工程设计与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组织与领导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关注毕业生社会认同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体现新测绘时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本质要求。面对新的培养目标,如何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5]。为此,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对象,探讨工程教育论证建设背景下,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测绘专业人才的需要,在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方面做的一些改革尝试。

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融入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

当前,测绘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使测绘的作业方式、生产手段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不仅提高了测绘效率,而且大大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保证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紧跟测绘新时展步伐,在专业课教学方面应当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本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相关知识[6],引导学生不断去接受专业前沿信息,以高新技术突出测绘学科的作用。近年来,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不断引进了TrimbleGPS测量系统、低空无人机、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与技术,而相关课程的教材对最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新方法原理涉及的不多[7],为了使学生对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相关知识与应用有足够的了解,相关教师对《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以及《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拓展和深化,并随着测绘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内容与专业发展不脱节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兴趣。

(二)拓展新的实习环节,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测绘工程专业必须注重实际动手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外业操作和维护仪器设备能力,而且也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能力,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使用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专业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紧跟新时代测绘发展的步伐[8]。因此,在保障传统基础测量实习与设计环节的基础上,包括测量学实习、数字化测图实习、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GPS实习、工程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对各项实习内容进行整合调整,借助引进高、精、尖仪器设备,拓展测绘新技术的实习环节,如增加多功能全站仪应用实习、轨道精调课程设计、3D激光扫描仪使用与数据处理实习、高光谱仪使用实习、遥感实验以及工程结合的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实习等。另外,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组建测绘机器人、3D建模、GPS定位与技术、低空无人机、遥感等兴趣小组,并每年举办综合测绘技能大赛,锻炼、提高和检验测绘工程本科生测量技能,为今后就业增强了竞争力,例如,目前累计成立50人的无人机摄影测量兴趣小组,完成了邯矿集团太行矿区、永年广府古城、平山县营里镇石榴沟村等区域的飞行方案设计、无人机航拍、像控点测量、数据处理和立体测图等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开拓实践基地,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

近年来,我校测绘系在不断完善校内及邯郸市内实习场地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拓省外、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注重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的测绘工程专业实习与就业基地。目前,测绘工程专业已与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开滦集团、中煤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地数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博翔地理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一些煤矿企业等签订了校企联盟协议和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近20余个教学实践科研基地,并在相应的实践基地聘请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指导;另外,鼓励学生在GPS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三维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工程模拟实践,开展以“在工程实践中成长”为主题的项目现场实践等活动。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内容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保障课堂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无缝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同时在工程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艰苦拼搏的良好专业素养,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培养方式,实施导师制

在创新培养方式方面,测绘工程系通过一系列辅助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和专业知识学习辅导,如组建生活和学习兴趣小组,对优秀本科生实施导师制。值得一提的是测绘工程本科生导师制在学院最先实施,其做法是:在刚进入大二阶段学生中选取成绩优秀或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专业兴趣的同学,安排测绘系具有博士学历或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每位导师可带3~6位本科生进行跟踪指导,并在以后学习阶段实行淘汰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与专业老师接触和交流的途径,帮助解答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优秀拔尖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之间良性竞争,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动力。目前,测绘工程系本科生导师制已实施3年,从学生成绩、参与工程实践与课题的能力和积极性以及创新项目申请来看,该项制度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结合教师科研课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应当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以及老师科研课题,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或科技服务项目中来,培养学生针对实际科研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寻求方法解决的能力,并让学生经历从项目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再到验收的全过程,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创造从事测绘生产、科研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及撰写科技论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其实践与自身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9];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及时给学生灌输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信息,提高教学质量。近三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矿区变形监测、土地权属确定,地籍测量、地形图测绘、轨道精调、线路测量、边坡放样与监测、流域下垫面信息提取、种植结构提取、流域资源环境监测等,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400多人次参与完成教师横纵向科研课题40余项,申请获得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9项,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建设背景下,面对信息化测绘时代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测绘人才的要求,进行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培养符合当前社会经济需要的创新性复合型测绘人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从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导师制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我校测绘工程系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关要求奠定基础,也为信息化测绘时代测绘人才培养以及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思路;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测绘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测绘时展步伐,因此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吉长东,徐爱功.基于“卓工计划”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矿山测量,2015,(1):86-88.

[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2014版)[M].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编印,2014.

[3]宁津生.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J].测绘工程,2000,9(2):70-74.

[4]李秀海,曹先革,张为成,等.结合专业认证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J].测绘通报,2015,(S0):241-243.

[5]王西林.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甘肃科技,2015,31(9):84-85.

[6]胡青峰,马开锋,王铁生,等.测绘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200-201.

[7]冯甜甜,程效军.“卓越计划”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27-29,36.

[8]袁修孝.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4-15,22.

第3篇: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范文

关键词:企业生产;外协成本;成本控制

近些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去年,总理的出访签订了一系列大单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火力。以核电和高铁为名片的中国制造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订单饱满产品需求量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受制于企业生产设备及企业体制的制约,使得企业自身无法完成企业订单。为了确保企业订单的顺利交货,企业通过将产品外协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现今,企业的外协已经从单纯的工序加工向着全工序加工的方向发展,外协产品的不断增加使得企业的外协成本在不断的激增,外协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于企业整个产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

1企业外协成本管理所面临的困难

大型机械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复杂的工序,其生产、制造、装配需要多道环节共同作用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于一些生产精度低、利润率不高环节往往都交由外部企业进行生产。随着生产任务的不断加重,企业的外协逐渐向着“成台和成组外协为主、工序外协为辅”的方向发展,在外协的过程中应当确立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生产管理及加工水平较高、质量信誉较好的协作厂家作为外协的主要厂家,同时由于外协厂家不论是在企业规模、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上都与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其在工作标准、工作理念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偏差,使得企业外协零部件存在着合格率较低的问题,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生产中的装配要求,同时存在的实物交接和财务结算之间的时间差异、外协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极易造成外协费用结算的之后,从而使得外协成本不断激增。同时,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外协加工进度与产品质量无法构成良好的监督管理体系,使得外协产品存在着加工质量问题使得外协成本不断激增,导致企业出产拖期、资金积压、成本上升等的问题,这些都会对企业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产品质量的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外协成本中的反应内外质量问题对企业所造成的损失无法真实的反应。比如:企业外协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外协零部件无法满足装配要求都需要进行返修,但是在成本核算中则将这些零部件的返修费用计算入单位的外协成本中,这些成本在质量报表上有所反映,但是在技术部门和外协工作所反馈的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在企业产品的外协过程总,还存在着因毛坯质量、生产协作部门的加工质量、设计因素等方面的原因都会导致企业外协成本的不断上升,财务部门则由于外协合同和质量反馈等方面的滞后无法获得相应的信息反馈,使得外协产品的接收方与财务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造成企业外协成本的增加。

2提升企业外协成本管理的措施

做好对于企业外协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需要多方结合,共同入手做好对于企业外协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1)为做好企业外协成本管理与控制需要坚持“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的方针,对于企业外协成本的核算建立起相应的会计核算制度和相应的内部法规,以及企业的外协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消耗定额。在企业外协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算管结合,避免为了成本控制而算,脱离成本管理和外协工作的实际需要的做法。通过在企业外协成本核算中做好对于外协成本的统计与分析,找出造成外协成本激增的原因,通过做好企业外协成本的核算为做好企业外协成本管理与控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2)做好企业外协成本管理与控制还需要对外协中所花费的各项费用进行明确的界限,避免将企业内部的制造成本与外协成本混为一谈。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得将不属于企业的制造成本计入到企业的正常生产成本中,也不得将不属于外协成本的费用计入到外协成本中,实现账务明确。

3)在企业外协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对于外协费用可以在按照出产单位归集外还应建立产品用户明细备查制度,从而确保在产品出产时能够将产品的各种成本统计完全,避免错算或是漏算,对于路线外协与自身外协,可以在进行外协成本与外协费用的报账时进行明确的标注,对于外协零部件的生产与产品编号进行明确的标注,方便查询,同时对于外协生产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与外协厂家进行沟通,出现质量问题的应当由外协厂家进行返修,避免将返修的成本计入到外协成本中。对于外协厂家建立相应的质量档案,对于长期出现质量问题的外协厂家应当与其中断外协合作,重新另选信誉良好的厂家进行外协合作。同时对于因外协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如果非本企业原因而支付的外协费用,则需要由签收人员将外协产品质量问题反馈到企业的财务部门,对所造成的企业装配损失从企业应支付的外协费用扣除相应的返修损失和废品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对于外协成本的管理。

4)在企业外协产品的管理过程中,对于外协产品的价格需要根本规定定期修改,避免根据市场变化频繁修改造成企业价格管理混乱。同时对于企业外协产品中因价格问题而导致的纠纷需要及时予以处理,避免因产品纠纷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5)在企业外协成本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建议加强外协产品的资料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沟通协调,在一般的企业中,认为企业生产中的生产资料无需提供给财务部门进行监管,从而使得企业外协成本无法及时的反应企业外协的真实情况,应当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加强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资料协调沟通,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外协、企业订购等与生产相关的各项资料提供给财务,由财务部门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并综合统计归纳生产中的各项成本。便于后期对其进行管理。

6)企业外协产品应当建立健全外协产品的跟踪与会计信息化,将外协产品的外协计划、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外协产品质量的检验、外协产品的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形成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反馈速度。

7)定期开展对于企业外协产品的质量、成本方面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找出解决的方案。同时应当及时将企业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与成绩及时上报,对于每季度突出的的外协产品建立其专项的成本分析,找出外协成本控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用创兴的思路与方法来解决企业外协成本管理与控制中所出现的问题。在企业外协成本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应当积极改变管理思路,简化管理的流程与程序,明确企业外协成本管理的成本目标,从而将企业外协成本管理与控制真正落实到位。

作者:孙岩 单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生产计划部

参考文献:

[1]黄艳.浅谈重机企业外协成本的现状与控制[J].经济视角,2011(1):21.

第4篇: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范文

Abstract: The research generalized the achievement of Jiangsu modern agricultue during “The 12th 5Year Plan”, analyzing the present and near futu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its development, offering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guarante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and quality,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 system constructio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structure,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promotion,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and agricultural support and protection system.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opportunity; challenge; countermeasures

“十二五”期间,江苏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十三五”来临之际,江苏经济进入新常态,现代农业建设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按照全省“稳粮、增效、开放、可持续”的总要求,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建设目标,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十二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二五”以来,江苏六大类21项农业现代化指标全面提高。粮食产量稳定提高,做到口粮自给有余,30%粮食产量外调,对全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发展作用明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7%,农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3.2%,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2014年为2.3∶1,是全国最小的省份之一。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大幅提升。

1.1 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江苏坚持把粮食稳产、提质、保供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达3 490万t,位居全国第五位,比2010年增产255万t,实现建国以来首次连续11年增产。粮食单产再创新高,单产达6 492 kg?hm-2,比2010年提高369 kg?hm-2,高于全国平均单产18.9%,居全国第四位。

1.2 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江苏不断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增长,2014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 649.98万kW,比2010年增长了18.09%。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业机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4%,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48%。

1.3 农业科技实力显著增强[1]

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创新体制机制以及完善政策服务,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以来,全省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系)166个,4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级审定,集成创新农业新技术972项,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630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60万人次。2014年,江苏省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64.2%,比全国平均贡献率高8.62%。

1.4 农业经营机制不断创新

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66%。规模养殖在畜牧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生猪、蛋禽、肉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85%,96%,93%,93%。全省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发展速度加快、运作机制逐步规范、农户覆盖面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主体。

1.5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围绕“建设绿色江苏”的总体目标,将植树造林与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等有机结合,实施了江河湖海防护林建设、村庄绿化等重点工程,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源的持续利用。2014年江苏林木覆盖率达22%,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推动了农产品安全生产。

1.6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把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 958元,实现连续10年快速增长,增幅连续四年超过城镇居民。“十二五”以来实际脱贫人口达258.56万人。

2 当前江苏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日趋完善的农业政策扶持体系、快速推进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愈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及不断扩大的农产品需求,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如何破解农业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保障农业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户与市场联结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对江苏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主要机遇

2.1.1 不断完善的农业政策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贯彻和保障“三农”问题,如: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城市支持农村政策、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等,未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必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同时,全社会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气氛浓厚,推动“三农”发展的合力逐渐增强。这些趋势性变化表明,江苏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

2.1.2 全面深化改革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坚持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构建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保障农民权益。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有利于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有利于发展农业高效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以及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将加快推动江苏省的现代农业发展。

2.1.3 强劲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江苏省经济发展速度居于全国领先行列。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有利于不断拓展农业投资渠道,加大农业投入总量,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机制,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将不断改善。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资金保障。

2.1.4 快速推进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时机 目前,江苏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有利机遇。

2.1.5 全国前列的农业科研院所为现代农业科研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江苏省不仅是经济强省,也是科技强省,已建立起省、地、县三级科研院所(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前列。农作物育种栽培及畜牧繁殖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成果,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也将得到迅猛发展,将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1.6 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消费要求为拓展农业功能提供广阔空间 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社会需求扩大和消费需求升级,要求农业必须更加重视产业功能拓展。绿色、生态、安全农产品已成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主旋律;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精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线索。

2.2 主要挑战

2.2.1 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 江苏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两少一下降”,即人均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耕地质量下降。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58 hm2,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70%。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江苏人口继续增加,耕地数量连年减少。与此同时,工业造成的大气、水体污染加重,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加大;以塑料大棚为主体的设施农业面积大幅扩张,也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农田质量下降。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农产品品质,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2 农业劳动力缺失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现状,一是70%的农村劳动力实施了转移,二是在农村的劳动力中70%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农业劳动力缺失和老龄化问题日显突出和严峻。现行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和引导政策,让农民住进了公寓楼、没有了自留地、转让了承包地,与农业生产之间联结的“纽带”被彻底割断,将对未来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产生长期而重大的影响。

2.2.3 农业公共服务保障仍然不足 目前江苏省农业公益水平对于有效支撑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仍显不足。一是在动植物保护方面: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水平不强,动物疫病预防及应急处置能力不高,每年给全省农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二是在良种、科技和信息服务方面:(1)良种方面:种类研发更新速度慢,供给率不高;(2)科技服务方面:服务种类单一,与市场对接不紧,难以适应农民实际生产中的各类问题;(3)信息服务方面:信息覆盖和传播率不高,信息传递渠道不足。

2.2.4 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江苏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属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各种灾害将呈现逐步增加趋势。目前,全省耕地中低产田仍占一定比例,部分农田灌溉设施老化,有的灌区末级渠系损毁严重,影响灌溉效果。有些地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足,设备折旧损耗过快,部分设施维修困难,农田抗旱排涝能力不强。农田道路桥梁建设滞后,与农业机械化作业相配套的交通设施条件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农业机械发展要求。

2.2.5 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仍然存在

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有发展,但规模普遍较小,运行不够规范,带动能力不强;“户户都种田、家家小而全”的小农经济模式,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亦工亦农,既做产业工人又做兼业农民的现象比较普遍,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未来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效应可能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不断增大。

3 “十三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与建议

“十三五”期间,按照“稳粮、增效、开放、可持续”的总要求,以稳粮增收为中心任务,以开放共赢为带动引领,以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着力打造“六个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江苏现代农业发展。

3.1 建立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体系

3.1.1 建立重要农产品稳定增产机制[2] “十三五”时期,应坚持把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产、提质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粮食方面: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负责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33.3万hm2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20万hm2以上[3];蔬菜方面:健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划定永久性菜地,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推进蔬菜生产全程标准化;畜禽方面: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合理规划建设苏南等主销区畜禽生产基地,加快新渔船新渔港新渔池标准化建设改造和远洋渔业发展,确保肉、蛋、奶、水产品稳定增长。

3.1.2 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 需继续加强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壮大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试点,支持产地小型农产品收集市场、集散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销直接衔接;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发展农产品网络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健全大宗农产品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强化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引导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到境外开发农业资源、开展生产经营。

3.1.3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1)完善绿色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体系。贯彻绿色农业产品质量标准生产要求,以园区和加工基地带动农产品的全面安全生产。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产品产地环境改造和保护,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检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推广使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2)控制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推行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控制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推行源头防控―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产地环境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监督管理体系。

(3)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2 加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2.1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两大主体、三大载体”[4],“两大载体”分别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载体”分别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大力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

3.2.2 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产业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等为目标:一是突出发展生物农业,加强生物农业领军型人才引进,加大对农业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二是加快发展智能农业,加快传感、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大精准监测控制、智能化养殖、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等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三是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着力打造一批生态观光农业园、主题农庄、农家乐专业村和休闲农业精品。

3.2.3 加快种业产业化进程[5] 突出“种业强省”,培育一批具有重大突破性的优良新品种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推进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商品化开发,提升江苏省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种业企业竞争力。

3.3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3.3.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集中。鼓励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股份制公司+农户入股”等生产经营模式;合理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6];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积极培养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农业服务组织骨干,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后备人才。

3.3.2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公益与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鼓励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服务专业化[7]。积极引导经营组织提供良种示范、农机作业、抗旱排涝、统防统治、产品营销、信息提供等服务。在粮食生产区建立以农机作业为基础的农机(粮食、植保)专业合作社,实行“一区一社”全程服务;支持规模养殖场联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统一饲料供应、鱼(兽)药配送、尾水处理和加工等服务。推行 “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业经济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

3.4 健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和人才培养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及人才培养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基础上,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突破一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速研制和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并迅速实现其产业化;二是构建新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推广部门的建设, 使之成为联结科研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农户、村级农民技术员等的纽带。加强乡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稳定和健全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强化村干部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三是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以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机构为依托,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体系。

3.5 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体系

3.5.1 农田水利 坚持把农田水利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应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围绕农田沟、路、渠、站、林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雨水集蓄利用、高效节水灌溉、小微型渠水源工程等方面对基本农田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二是实施大中型水利工程更新改造工程。按照“全覆盖、高效率、全面提升灌排能力“的目标,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新建,建立基本全覆盖的灌排体系;三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以政府支持为导向、乡镇水利站为纽带、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社会化管护机制和公共服务体系。

3.5.2 农业机械化 当代社会,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农业机械化程度,因此江苏省应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一是继续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全面推进和巩固提高水稻三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努力突破油菜生产机械化,积极引进、开发玉米等作物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技术与机具; 二是推进农业机械大型化与小型化共同发展[8] 。

江苏省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耕作不可能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由于多为山陵地带,配套的农业机械不可能很大,且大量温室大棚的存在也需要大量的小型化农业机械与之配套。因此农业机械会朝着大型化和小型化的方向共同发展;三是农业机械化向多个领域延伸,农机产品向多样化发展[9]。农业生产的规模及经济水平不同,需求的农业机械装备也不相同。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各环节都要实现机械化,不同的种植、养殖和产后工艺工程都需要不同的装备去实现机械化。

3.5.3 信息化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在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上取得新突破,引入信息技术、农业电子商务、智慧农业的理念,全面改造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要在农业生产、加工经营、运行管理等诸方面采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积极探索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培育新型农民农产品网络营销,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3.5.4 设施农业 一是建立设施农业统计监管制度[10],鼓励各市人民政府对设施农业发展制定相关保护、督察政策;二是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加大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设施农业科技水平;三是提升设施农业单产效率水平,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单产水平的提高来增强总供给能力,以满足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食品需求增长需要;四是延伸设施农业产业链,设施农业生产还要重视农产品产后贮存与加工环节的发展,未来只有加快对设施农业产品的贮藏、加工、销售的发展,才能很好实现增加有效市场供给的目标。

3.6 强化农业财政支持保护体系

3.6.1 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力度 “十三五”时期,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持续增加“三农”投入,促进公共财政资金向现代农业建设配置,省级财政稳定增加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机械化生产、农业科技项目、生态保护、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农村公共事业等项目。在农业建设项目的选择过程中,以综合效益为原则,把有限资金优先投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的项目,建立科学的项目选择机制。

第5篇: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层次技能人才 技师创新工作室 技师创新活动

中图分类号:P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212-03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以及海洋工程行业的迅猛加速,海洋工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提升竞争能力,海油工程企业急需全面挖掘各类人才的创新发展能力。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作为海洋工程企业技能队伍的主力军,在技术创新链中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对海洋工程企业的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构建技师创新活动体系,积极发挥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创新发展能力,加速打造一批综合素质过硬、技术技能过强的创新型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海洋工程企业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创新发展水平,做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根本保障。

1 海洋工程企业构建技师创新活动体系的必要性

1.1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发展。一方面,世界海洋石油工业正积极向深水、超深水领域磅礴发展,海洋工程产品的升级和规模化、产业化建设,必然推动海洋工程企业不断提高技术、管理和技能水平来满足新产品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工艺要求。一方面,未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逐渐向大型化、集群化的经营模式转变,行业竞争将愈演愈烈,为有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海洋工程企业必然将大力加强各类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开发。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作为构成海洋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之一,做好其创新能力的开发十分重要。

1.2 海洋工程企业升级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社会经济进步最终带动企业升级转型,升级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海洋工程企业进行升级转型,不仅需要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科研技术水平、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生产组织与改进管理模式,同时还迫切需要加强对一线生产效率、施工质量的提升与改造,包括技术革新、技能创新、工艺改进等方面。因此,海洋工程企业要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将战略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用工素质的轨道上来,就迫切需要搭建创新活动平台,激励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创新发展,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3 高层次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开发的根本需要

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却起着其他人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海洋工程产品的陆地制造、海上运输与安装、水下维修等业务的顺利开展,均离不开技能生产这一重要环节,各生产环节的顺利开展需要高层次技能人才的积极参与,发挥创新作用。

目前,海洋工程企业在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使用与培养方面,仍以生产一线施工作业为主。对于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发挥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开展工艺技术革新、谋求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重视和开发力度不够,导致很多高层次技能人才无法将工作中发掘的金点子转换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因此,海洋工程企业急需在继续做好管理、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培养和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突破发展能力的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带动增强生产一线创新发展能力。

2 海洋工程企业构建技师创新活动体系的内涵

构建和实施技师创新活动体系是海洋工程企业提升和强化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效果的重要管理举措。它以创建技师创新工作室为前提,以规范开展各项技师创新活动为平台,通过发挥高层次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夯实高层次技能人才发展基础、改善高层次技能人才结构、提升技能用工质量、建立健全配套激励机制、优化技能创新发展水平,打造高层次技能人才开发的新局面。技师创新活动体系倡导和注重的是自由开放、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多元互补、和谐发展的理念。技师创新活动整合技术专家、高层次技能人才等形成“实践共同体”,以生产技术难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技术交流、成果推广、素质提升以及经验传授等为主要任务,加以规范的运作机制管理,实现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长效发展。

3 海洋工程企业构建技师创新活动体系的创新思路

海洋工程企业构建技师创新活动体系,需要在企业内部的主要生产单位搭建技师创新活动路线,以点带面促进相关产业、成熟工种全面创新发展,最终建成系统全面的技师创新活动体系,实现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创新发展,加速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3.1 建立一套激励机制

构建技师创新活动体系,有目标、有任务、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有制度、有保障,具有完整的管理闭环。它不仅能够激励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源于生产岗位积极开展创新,同样也可以引领其他技能人才积极参与、进取发展。

3.2 统筹创新活动方式

一是统筹地区创新活动,为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开展创新活动提供资源保障,促进各工种的联合创新;二是统筹同一工种的创新活动,拓宽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视野、提高创新效率,促进各工种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创新发展效果。

3.3 促进生产与发展有机结合

构建实施技师创新活动体系,促进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的经验与知识的传承、延续。同时,创新活动能够积极推动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专注于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施工效率,注重技术创新、增强突破发展能力。

4 海洋工程企业构建技师创新活动体系的主要做法

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公司”)为例,海油工程公司以生产单位为主要对象,创建技师创新工作室,建立健全配套运行机制,全面推动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开展创新活动(创建流程见图1)。

4.1 成立技师创新活动管理机构

一是成立技师创新活动领导小组。从公司层面重视技师创新活动,为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创建、配套管理机制的设立、相关人员、设备、场所以及活动的开展等各方面提供根本保障,全面指导和总体规划技师创新活动。二是成立技师创新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技师创新活动的日常管理与监督指导工作,负责组织成立技师创新工作站,负责技师创新工作室申报指导与审查,牵头公司层面对技师创新工作室的考核工作。

4.2 明确技师创新活动定位、主要任务及实施原则

(1)找准定位

技师创新活动是持续做好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良性循环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开展技师创新活动,需要创建技师创新工作室。技师创新工作室是以技能专家或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带头人在主要生产单位或核心工种创办,旨在整合内部资源、汇聚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立足生产技术进步开展技改技革、技能传承活动的群众性创新组织。

(2)明确任务

开展技师创新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发挥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引领和示范作用,主要活动内容包括:

①针对本工种、本单位生产工艺技术,组织引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攻关,解决、排除生产中的关键难题和重大风险隐患。②立足提高效率、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提高安全性等,组织高层次技能人才积极开展技改技革以及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③组织开展技能交流活动,将创新成果、绝技绝活、具有特色的生产操作法及时总结推广,推动所属单位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④推进“师带徒”活动和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带头人的传、帮、带,使技艺技能得到传承,经验得到分享,培养更多的高层次技能人才。⑤组织开展技能人才专题性、小型化的创新成果总结与研讨。

(3)把握原则

开展技师创新活动、创建技师创新工作室,需要紧扣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这一主题,以服务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为宗旨,以企业战略规划为指导,全面落实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想。为保证技师创新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坚持落实做好四项原则。

①人才培养与技能创新相融合的原则。②突出重点,由点及面分类实施的原则。③统筹硬件设施、管理与技术支持的原则。④建立管理制度、考核评估与激励机制的原则。

4.3 分析技师队伍特点,确定技师创新活动思路

(1)技师队伍特点分析

海油工程公司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塘沽、青岛两地、陆上及海上作业的四家生产单位的九个主体工种。总体上,技师队伍分布且呈现横跨两个地区多家单位、陆地及海上多个工种的交叉分布特点,人员相对分散。

(2)确定技师创新活动思路

一是统筹地区资源,在塘沽、青岛两地设立技师创新工作站,由工作站统筹地区各单位的技师创新活动相关资源,保障创新活动持续有效开展。二是在技师创新工作站下设技师创新工作室,由技师创新工作站结合地区内各单位的技师队伍建设情况,统筹建立有关工种的技师创新工作室。三是突出陆上、海上作业工种的技师创新活动特点,根据塘沽地区陆地、海上单位的生产用工性质及作业特多,成立两个工作站,分别统筹做好陆上、海上两类技师创新活动。

4.4 建站设室,构建技师创新活动平台

在确定技师创新活动总体思路与工作方向的同时,综合考虑各地区、单位、工种之间的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等情况,稳步开展“建站设室”活动,夯实开展技师创新活动基础。

(1)成立技师创新工作站。在条件成熟地区或所属单位建立技师创新工作站。技师创新工作站对本地区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及运行实行全过程的指导与管理,为开展技师创新活动提供相关资源保障。(2)设立技师创新工作室。为扎实推进技师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本着“成熟一站建一站,成熟一室设一室”的工作原则,明确技师创新工作室创建条件、规范创建程序(见图2)。

1)统一创建条件

一是要拥有符合条件的技能带头人。技能带头人应热爱技术创新和传技带徒工作,具有奉献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本专业工种具有较高知名度,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身体健康,能够承担创新工作室日常工作,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技能专家等国家级技能人才;总公司或公司级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或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积极开展技改技革,获得较多成果;具有绝技绝活或创造了先进操作法;在传技带徒上卓有成效。

二是要拥有一定数量的有效技能人才。原则上,技师创新工作室应具有5名及以上有志于技术创新和传技带徒的技师及以上的高层次技能人才,一般情况下技师成员不超过15人。技师创新活动成员由技能带头人在所辖片区的各单位技师及以上人员中甄选提名,由地区技师创新工作站审核确认,报公司技师创新活动办公室审批、备案。三是要具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必要的创新条件。建站单位应为技师创新活动供固定的场所,供创新活动成员进行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攻关研讨和技能传授。同时,设立技师创新工作站的用工单位应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技改技革和技能培训所需的设施、设备、材料等。

2)规范创建程序

第6篇: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范文

在此基础上,充分吸收前一阶段学习交流、开展“问计求智大调研”活动等取得的成果,并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形成了领导班子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建委领导班子带领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实现“两提前、一率先”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精心组织各项城建重点工程,扎实搞好城市管理工作,推动了城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一是完成了新城区总长度*3公里的道路建设及*座桥梁建设等多项工程,中心城区对张南路、昌国路等多条道路进行了建设改造,改善了城区交通环境。二是建成了昌国路立交桥、辛曹大型垃圾焚烧电厂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了运动员公寓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三是投资2亿多元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实施雨污分流,大大提高了城区汛期排水能力。四是实施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改造,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座,完成8处污水处理厂改造,日处理能力达到*万吨。五是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从*年起绿地增量每年都超过300公顷,先后完成了**人民公园、高新区火炬公园、桓台少海公园、沂源沂河源公园等一批精品园建设与改造,成功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六是实施了中心城区河道整治工程,对猪龙河河道进行全面整治,其中一期工程*5公里,年底将竣工,完成投资*亿元,大大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提升了河道景观质量。七是实施旧居住区综合整治,中心城区对河滨片区等三个旧小区实施整治,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态景观质量。

(二)坚持民生为重,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面貌显著提升。*年以来,紧紧抓住群众普遍关注的“脏乱差”问题,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先后开展了小街巷、广告牌匾、旧住宅小区、白色污染等多项专项整治活动,共整治小街巷*条,粉刷沿路建筑*万平方米,取缔占路摊点*万人次,整治广告牌匾*万块,清理乱贴乱画*万余处,整治旧住宅小区*余个,城市主干道、出入口、风景名胜区等窗口部位焕然一新,形成了一批亮点区域,大大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

(三)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村镇建设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年以来,全市用于村镇建设的投资达*余亿元,农村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制镇和中心村及*人以上村庄的规划调整完善率分别达到了*和*,建制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率达到*。完成了*个建制镇的垃圾中转站、*个村庄的*个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垃圾池建设及*个建制镇的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开展了科技、规划、设计等“三下乡”和为农民建房、修路、改水、改厕、改善人居环境等“五方面”服务活动。

(四)坚持科学引导,不断加强建设行业管理,努力做大做强建设产业。*年以来,全市建筑业产值累计完成1230亿元,增加值*5亿元,利税*56亿元,外出施工产值累计达396亿元,建筑业从业人数始终保持在*万左右,每年从事建筑业获得的收入达*多亿元,建筑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领先水平。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亿元,累计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0*万平方米,建设了世纪花园、中润华侨城、黄金国际等一批生态和谐宜居社区。

(五)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年至今,我市新建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家,年设计生产能力21亿块标砖,实际生产15亿块标砖,累计生产新型墙材约63亿块标砖,利用工业废渣*余万吨,节标煤约*万吨,节地近1000*亩,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约*余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3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产品,全市采用各种土壤源、浅层水源、污水源、地热等热泵技术供热制冷的建筑面积达*多万平方米,销售安装太阳能达*余台。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六大以来城市建设各项事业虽然取得很大发展,但是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特别是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对科学发展内涵的认识和把握逐步深入,也进一步查找到了制约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问题和不足。

(一)发展理念、发展思路方面。一是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中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一定程度存在着小富即安、固步自封和盲目自满的思想,眼光不远,境界不高,工作标准低,起点定位低,设计、建设的精品工程少;二是专业人才缺乏,表现为高层次城建专业人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城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三是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项目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不集中、不鲜明、不系统,表现为城市建设缺乏足够的文化含量、缺乏浓厚的人文底蕴,体现不出**文化特色;四是与先进城市、地区相比,城市建设投资形式单一,综合运作城市资源经营城市的路子不宽不活。

(二)在涉及民生方面。一是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群众意见不能及时有效纳入城市建设决策层面,特别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二是在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旧居住区存在脏乱差方面缺乏扎实有效的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年年在综合整治上下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治成效却不能得到有效巩固;三是在城市棚户区、老工矿区改造方面力度不够、措施不够有力,牵头部门作用发挥不够;四是在当前扩内需、促发展的形势下,出台扶持设计、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对较少。

(三)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对重点岗位人员的教育和监督力度还不够大,表现为个别党员身上还存在着与认真、专业、务实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漂浮,工作精力不集中,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认真分析查找整理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既有工作上的又有思想作风上的,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我们党员干部在职责定位的认识上有差距,在工作作风上有差距,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上有差距,这些差距表现在具体工作上,根子在思想上观念上。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这实质上是对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不深,精神实质把握不准,因而导致工作上的差距。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不深不透。对科学发展观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对其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不准,导致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城市建设实际工作中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上缺乏积极有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与一些建设速度较快的城市相比时,往往过多强调客观原因而安于现状或自我满足,而没有上升到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没有认识到只有适应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要求的城建事业,才是科学发展的城建事业。

二是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有的领导干部解放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视野不够开阔,有时还存在经验主义、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惰性思想,不善于吸纳先进城市、地区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理念,强调城市结构特殊多,结合实际的改革创新少,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缺乏忧患意识、争先意识和机遇意识,奋起直追和赶超的动力不足、魄力不大。

三是工作境界标准不高。对城市建设本身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和习惯的思维定势层面上,无论是设计、建设还是管理都存在境界不高、标准不高的问题,在工作上习惯于自己和自己比,小富即安,固步自封,不能跳出**看**,不善于把城市建设工作和担负的职责放到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局中去权衡去把握,看得不够远、定位不够准;在工作标准上没有真正将城市建设当做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来研究、来对待,工作标准不够高,要求不严,因而整体水平不高。

四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城建事业既是关系经济社会事业的基础性行业,又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涉及面广,工作关联性强,需要职责分明地实施管理,而目前的管理体制不顺,同一件事情多家管理,应是内在有机统一的事情,因分属不同部门,必须政府协调才能推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也影响政府形象。系统、单位内部缺少权责明晰、赏罚分明的约束激励机制,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很好地释放和发挥。

五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仍存在着浮躁情绪,学习不认真,工作不认真;专业知识不精,刻苦钻研不够,工作不努力,不扎实,满足于以会议、文件的方式部署落实工作。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不够,帮助基层、群众及服务对象解决困难的积极性和力度不够。

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总结近年来城市建设的经验,初步达成了四个方面的共识。

一是对城市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城市建设事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尤其在当前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在中央和省、市接连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政策措施的大形势下,城市建设担当的责任更为重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解放思想、顺应趋势、乘势而上,紧紧抓住新一轮难得的发展机遇,既要加快发展又要科学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对城市建设的内涵和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一般的修路建桥盖楼房的技术,更是一门内涵极为丰富的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艺术。城市建设者的眼界高低、对城建工作认识的深浅决定了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下。要真正使城建工作有提高,城市建设出精品、有亮点,就必须坚持高点定位,切实将城市建设作为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来对待、来研究;就必须逐步从浮躁自满、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情绪和状态中解放出来,从全国、全省发展大势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考量,确定更高的目标参照系,始终与强的比,和快的赛,向高的攀;就必须按照刘慧晏书记对城建工作提出的“四大原则”、“八个意识”的具体要求,放眼长远,精益求精,打造特色,多出精品。只有准确把握城市建设的内涵,坚持高起点定位,才能真正使我们的城市美起来、靓起来、鲜活生动起来。

三是对城市管理及建设行业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城市管理及建设行业管理工作要真正上水平、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就必须树立高标准、创一流的理念,无论是建筑市场管理、房地产市场管理、勘探设计市场管理,还是市容市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科学高效管理,必须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智能化手段,在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上做文章,才能实现一流管理目标。

四是在创新发展思路上有了新的认识。要破解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难题,就必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充分学习借鉴济南、青岛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树立运营城市的理念,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开辟多元融资渠道,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的瓶颈制约,特别是城市旧城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上尤其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才能有效推进。在建设管理中要坚持创新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只有坚持创新,在设计上才能“出精品”,在建设上才能“创优质”,在管理上才能“精细化”,坚持创新才能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塑造品牌形象,彰显城市个性。

五、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根据查找出的问题及剖析情况,结合学习实践活动达成的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共识,经领导班子认真研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城市建设要科学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实践载体,立足于组团式城市特点,按照“中心凸出、十字展开、组团发展、以城带乡”的要求,通盘谋划,合理布局,把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统一起来,在发展理念上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切实从城市建设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树立民本意识和精品意识,切实将民生情怀融入城市品格。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创新理念,提高标准,强化措施,力求全市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新的飞跃。

(一)加强学习,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继续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要求,扎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精心谋划、精心部署、精心安排好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要继续突出活动实践特色,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科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抓好协调督导,保证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不出偏差,取得实效。当前要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在全市城建工作务虚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谋划城建项目,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市的“大盘子”和重点项目;要突出抓好群众反映强烈、要求迫切的城建基础设施完善和旧城区改造等民心工程;要切实抓好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统筹协调,处理好因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征地拆迁引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在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以人为本,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确定实施五项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一是加强河道治理。实施猪龙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继续对猪龙河人民路南两段*07公里的河段实施综合整治,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实施高标准景观绿化改造;对玉龙河*5公里河段进行绿化、亮化提升改造,同时对世纪路进行路面升级、绿化提升。二是实施中心城区路网改造提升工程,重点对中心城区华光路、共青团路、太平路、西五路、金晶大道、王舍路等道路进行改造。三是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对西四路等道路进行雨污水管道建设,配套完善各区县雨污水管网,完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再生水回用工程。四是继续实施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工程。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在全市各乡镇建立起完整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套运输车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五是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积极借助科学、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在张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网络,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三)注重民生,大力实施惠民便民工程。要在全力抓好已经确定的为民所办实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谋划一批新工程。一是实施局片区改造,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局片区进行整体开发、改造。二是实施抓好工矿区、“城中村”和老旧居住区改造工程,对张店区潘庄、西寨、新镇、西张、王舍*个片区及高新区魏家村片区进行改造。三是实施中心城区重要节点和道路绿化工程,重点对西八路、世纪路与济青高速路口、张店青年公园、联通路、市政府三宿舍西侧绿地等进行建设改造,同时,继续实施便民游园建设,全市将建设和平小区游园、张北路齿轮厂游园、张辛路游园、西六路游园等*余处街头便民游园,进一步完善*米服务半径绿地系统,使城区居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四是定期召开座谈会,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专家学者及服务对象等对城市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献计献策,畅通接纳民意、倾听民声、改进工作的渠道。

(四)科学监管,积极引导建设产业健康发展。一是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发展。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落实国家近期出台的有关金融、税收等支持政策,调动消费者购房积极性,帮助开发企业坚定信心,努力协调调整政府规费的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压缩办事时限,同时通过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提高中小户型供应比例,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应,保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二是切实加强对建筑业的管理。打破现行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加强对村镇工程、工业园区工程监管,实现对建设工程的闭合管理。按照封闭式管理、属地管理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及区县责任范围,确保管理到位。强化对招标投标、造价审核、工程监理等行为的监督管理。大力实施企业龙头带动和“走出去”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建筑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深入研究在当前扩大内需、促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政策,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设计、建设、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树立信心,渡过难关。

(五)城乡统筹,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着力建设统筹城乡的水网、电网、路网、气网、信息通讯网、生态环保网等,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网络。二是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城市出入口及城市公共场所的环境整治,突出抓好以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治理,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区县集中处理,将镇村管理纳入城市管理体系。三是加强镇村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实施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双百示范工程”。四是协同其他部门做好合村并居工作,特别要以规划为龙头,高效节约利用好村镇土地。五是积极研究制定解决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旧居住区存在脏乱差方面的有效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借助科学、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升城乡环境管理水平。

(六)解放思想,提升工作境界标准。要进一步破除固步自封、浅尝辄止的思想情绪,放眼全国同行业,盯紧兄弟城市,增强危机感,增强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树立更高的目标要求,在设计上立足高品位、高标准,凸显城市个性,释放城市魅力;在建设上着力建精品、出亮点,洋溢特色风貌和气息;在管理上坚持全区域、全时段、无缝隙、全覆盖,用科学、规范、精细的管理营造优美宜居的环境;在城市建设运营上坚持“拿来主义”,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验,放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将城市基础设施部分或全部资产通过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转让、bot、tot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城市资产保值、增值、效益最大化,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城市投入不足的难题。

(七)多措并举,造就“认真、专业、务实”的城建人才队伍。要按照刘慧晏书记“以专业化的眼光,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的要求,不断加大城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加快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根据建设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继续与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举办培训班,着力培养和提高城建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坚持科学引进人才,通过公开招考、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形式,着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城市建设发展中急需的紧缺人才。二是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岗位、专业界限,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破除部门和单位壁垒,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灵活整合,做到人尽其才。三是注重在实践中发现、锻炼、培养人才,要注重在生产管理一线识别人才,要选派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城建一线,在实践中磨炼、提高成才。四是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研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激励人才争先创优,倡导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

(八)深化改革,健全完善城市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按照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在规律,理顺现行的管理体制,力求权责分明地实施管理。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本着更有利于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原则,在对五区事权下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逐步从体制上解决好市区管理职责问题。二是根据这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将要形成的科学发展工作机制,结合前段深化作风效能建设形成的机制,完善为指导科学发展,促进作风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认真研究制定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按绩论功,失职必罚,渎职必办,鼓励保护、提拔重用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干部,警惕和坚决调整那些巧言令色、敷衍塞责的干部,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局面,激励干部一门心思谋发展,全心全意干事业。

六、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按照认真、专业、务实的要求,抓班子、带队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做到“六个好”,即组织领导好、谋划发展思路好、破解难题措施好、为民办实事成效好、干部作风转变好、体制机制创新好,切实发挥好领导班子在城市建设科学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争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好班子”。

(一)继续坚持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学习自觉性、经常性、实效性上狠下工夫。在继续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同时,坚持做到“四有”、“五个一”,即有学习计划、有必读书目、有学习笔记、有考勤登记;每日坚持学习,每两周集中学习一次,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总结,每半年邀请专家、学者开设一次辅导讲座或形势报告,每年举办一次理论研讨会,确保学习教育的经常性和实效性。

(二)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理顺各种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党委会议、主任办公会议、中层干部会议,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定期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营造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三)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继续发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善于调查研究、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坚持并落实领导干部服务基层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研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工作决策反映民意、体现民意,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着想,多关心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多为基层干部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第7篇:科技创新思路与措施范文

摘要:人力资源开发涉及人力资本的投资与人才的使用。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化就是要探讨人力资本多元化投资的渠道与流动开放的人才使用机制。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化要倡导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确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原则,确保劳动力市场主体的产权。人才流动使用的社会化应树立双赢的市场竞争观念,允许和鼓励人才依法有序地流动,保护人才在流动中可能丧失的权益。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投资利用机制

人类发展的历史越来越来清楚地表明,对未来经济起决定作用的将不再是物质资本的丰脊而是人力资源存量的多少及其效用的发挥。人力资源开发涉及人力资本的投资与人才的使用。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化就是要探讨人力资本多元化投资的渠道与流动开放的人才使用机制。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化

开发人力资源需要投资,任何投资都要讲回报,这就涉及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化要倡导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确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原则,确保劳动力市场主体的产权。

1.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化

“人力资本”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由1979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他指出,“人们获得的有用的技能和知识是一种资本形态,这种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慎重投资的结果,这种结果同其它人力投资结合一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这种新型资本比特定的旧式资本更有效,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是一项投资活动,是一种创造资本的方法……国民收入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指现实经济增长中实际增长率大大高于总投入增长的那一部分,可以归根于这种资本的形成。”

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明显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皱至庄教授等人的实证分析,中国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在城镇及农村分别为3.29%和4.12%,总体教育收益率为3.34%,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教育收益率分别为2.78%和4.46%,远远低于台湾地区的8.4%和16.1%。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关键环节。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仅仅靠国家行不行?不行。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就必须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由政府主体向投资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转变。既要保证政府投资持续增加,又要更多地吸引企业和个人的投入。而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基础、以个人和企业投资为主体,各有重点、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投资体系,是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公共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政府参与投资可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个人或企业的投资成本和风险。同时,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有较强的外部性,从而个人和企业的投资行为同公共需求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往往造成私人收益率低于社会收益率的状况,缺少政府投资时,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数量达不到社会所需的最佳状态。发挥政府投资人力资本的基础作用,是调动个人和企业扩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政府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创造整个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条件,弥补个人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引导和规范个人和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调动个人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机制,使个人和企业投资能够得到收益。(1)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使个人或企业的知识创新、科技发明、新产品开发所带来的效益归企业和个人所有,防止不投资但通过非法手段受益的情况出现。(2)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通过风险基金来鼓励风险投资。只有在人力资本与高科技投资收益社会化的基础上实现风险社会化,才能调动社会力量来发展人力资本与高科技投资。(3)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创新来鼓励个人与企业扩大人力资本投资。技术入股、管理者和科技人员股票期权制等,是一些地区已经出现的有益的尝试。

2.明晰劳动力市场主体的产权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是指劳动力的供需双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只有劳动者拥有对自身劳动力的产权和用人单位拥有作为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才能使劳动者真正享有自主择业权和用人单位用人自,从而保证劳动力交易双方能够真正按照市场规则达成公平交易。

明晰双方的产权,涉及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问题。人力资本产权是关于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等一组权利的总和。资本的所有权归投资者所有,并且凭资本的所有权获得资本的收益权。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常常是多元的,人力资本承载者往往要与其他人力资本投资者瓜分人力资本所有权。如果人力资本的所有权界定不清,就会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的支配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行使,也会影响到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因此,应正确界定人力资本各投资主体的产权,兼顾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的合理机制。以契约作为主要形式,利用“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以投资数额和服务年限等为基本依据,以此来界定人力资本产权。从而,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环境,避免“挖墙角”式的不正当人才竞争。

3.市场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无论实物形态的资本还是科学进步都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只有人获得的能力才是生产力提高的至关重要的源泉。人类对自身的投资在不断地增长,但按照传统的经济观点看,这属于社会消费的范畴,而只有把这些开支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这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教育体制,确立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观念以及相应的对策。

今后不应再把我国的教育培训等看作是一种消费社会资源的事业,而要把它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特殊的产业。这一特殊产业的任务和作用,就是充分开发我国极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人力资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要素。

多年来,我们在强调教育培训,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时,往往从宣传鼓动角度下功夫多,从经济体制和经济利益关系上出新思路与新措施少。落实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推动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靠思想动员,更要靠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人力资源投资主体的产权界定与收益分配的合理化,只有在市场化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运作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是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政府在制定市场规则、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以及财政、税收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化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等因素。要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教育投资的收益率逐步提高,真实反映人力资本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收益的客观关系。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利用市场机制,而市场的培育发展以及市场秩序的建立和市场功能的发挥,则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协调引导。要把这两方面的功能有效地运用起来,以迎接我们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二、人才流动使用的社会化

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存在不少制度障碍。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更换工作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而新

工作主要是靠“托人”找到的。与老一辈人相比,中国的年轻人正在越来越快地变换着职业,平均5年换一次工作。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一个人才流动率非常低的国家,其平均每一个就业者换工作的次数达到了将近4次。我国城镇就业人口的流动频率只有2.3次,这表明每个劳动力平均流动的次数还不多。调查还显示,靠“政府安置”实现就业的比例在明显下降,但与此同时,通过正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来获得工作的比例也并不很高。通过个人的关系网络,也就是“托人”来实现就业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这表明,培育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在我国已很紧迫。为适应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形势改善的需要,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我们应树立双赢的市场竞争观念,允许和鼓励人才依法有序地流动,保护人才在流动中可能丧失的权益。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大市场,是人才市场发展的方向,也是人才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

1.清除体制障碍,推进劳动力结构性转移

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不能忽视占全国总人口70%的农村人力资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需要认真解决的大问题。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约4.5亿,占社会劳动总量的74%左右,抽样显示,当前农村每个劳动力每年的劳动时间不超过100天,其中约有40%的农民存在隐性失业。因此,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进行改革,逐步给进城农民在就业、生活等方面以“市民待遇”。即使考虑城镇就业压力而不得不进行就业调控,也只能利用市场机制而非行政性手段及歧视性政策。

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也应尽快通过制度创新加以排除。具体途径,一是要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尽快覆盖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大力规范非国有部门在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及劳动报酬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劳动者的权益,解除国有部门劳动力向非国有部门转移的后顾之忧。二是要对国有部门职工过去的劳动贡献实施合理补偿。近年来不少地方和企业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应尽快总结经验教训,出台统一的补偿办法。

不同行业间的就业结构矛盾,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必须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强化信息、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基本就业信息、政策指导等应由各级政府无偿提供服务;职业介绍与培训服务等,可考虑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以现有的社团组织和有关事业单位为基础,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培育非营利性的职业介绍及培训体系。

2.人才柔性流动将成为主要方式

所谓人才“柔性流动”,是由过去人才流动中重视工作调动、户口迁入、档案调进及举家迁移等方式,转变为以人、知识、创新成果等为核心,寻求合作,注重知识与技术成果转化的流动形式,谋求科技创新尽快商品化及人才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人才流动速度加快,频率增高,创新效益更利于充分发挥。例如上海为适应人才“柔性流动”特点,推出办理工作寄住证、暂住证等新举措,吸引国外留学人才、短期来华国外专家,在上海进行科技成果合作。人才“柔性流动”愈来愈被科技界与企业界所认同。而吸引和留住“柔性流动”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社会大环境外,企业还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建立技术创新项目与产品效益激励、鼓励科技进入企业产权、改善软硬件条件和协同创新运行等制度,以求人才“柔性流动”产生蓄水池效应,推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从生产、管理的柔性化到人才流动的柔性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某种象征。柔性流动是人才政策的一种创举,它突破了传统的户籍管理、国籍问题等种种政策难点,使人才资源得以更合理的配置。

3.市场配置是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前提条件

现代经济的开放性和劳动分工的细化决定了劳动更换、职能变动的必然性和人力资源的全面流动性,完整的市场系统不能缺少劳动力市场,因此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力资源实现自由流动和合理组合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市场配置机制的作用下,企业拥有用人自,才能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剂和使用劳动力,实现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也只有在市场配置机制作用下,劳动者拥有自主择业权,才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志愿、专业、选择能发挥自己才能、获得满意报酬的就业岗位,充分激发劳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最佳组合。人才富于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选用人才。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就必须打破户籍、单位、行政区域的传统障碍,在全国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用人与择业完全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调节。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就业者时刻面临生存压力,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积极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法制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就业将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由劳资双方谈判决定。因此,劳资关系和劳工利益保护将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争议的内容,将由主要表现为劳动安全、工薪保障、社会保险金的缴付等,向因专门人才流动而引起的知识产权、商业技术秘密、客户资源的流失、劳动合同的履行、人才培训费用的支付、社会保障金的转移等转变。目前我国用来规范劳动力市场和调节处理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不仅数量上不足,而且相关内容也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一些领域,如国有部门工资分配等方面,计划色彩仍然很浓;符合市场体制要求,涉及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及仲裁的法律法规不规范、不完善,与国际惯例有较大差距;同时,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或不公平执法等问题也相当突出。

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必须尽快由直接实施就业安置和就业管理转向依法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资关系进行规范、协调和监督。一是要全面转变观念,明确角色定位;二是要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填补有关法律空白,尽快调整修正不符合国际惯例或不符合新形势要求的法规。三是要在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在劳动力市场管理上我们必须要尽力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劳动监察管理必须按照国际惯例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监管,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