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物联网技术展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联网技术展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联网技术展望

第1篇: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RFID技术;烟草;应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1 物联网及烟草物联网建立的重要意义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利用二维码、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获取现实世界的信息,并进行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自2010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全行业局长经理座谈会上正式提出建设烟草行业物联网的目标以来,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已逐渐由烟草物流扩展到其他方面,并逐步替代了传统粗放式的流程管理,大幅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为全面感知供应链全过程的现代物流系统,实现打造“面向未来”和“不可替代”的烟草物流体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添了重要砝码。

2 物联网在邵阳烟草中的应用

2.1 物联网在邵阳烟草物流中的应用现状

烟草供应链包括从原材料、辅材的生产到卷烟的生产,直到最终把成品烟销售到客户手中的整个全过程。烟草商业物流上承卷烟工业企业,下连卷烟市场零售户,主要负责到货卷烟的卸货入库、在库卷烟的仓储管理,以及面向市场的卷烟配送服务。物联网在邵阳烟草中的应用目前主要体现在卷烟入库方面,邵阳烟草在入库上引用了最新的RFID技术。成品烟进入仓库时,由于不同品牌香烟的运输方式、打包方式、入库数量存在差异,采取整托盘入库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兼容的情况。发生该情况时,需要采取零散入库方式。零散入库指成品烟按件进行入库,操作人员需要对每件成品烟上的条码进行扫描,将条码信息添加至信息系统数据库,然后操作人员将扫描后的件烟在电子托盘上码垛,以托盘形式储存于仓库货位上。该融合终端可以对零散到货的件烟建立件垛关联,并保证件垛关联的实时性和其与实物的一致性,在入库扫描的同时采集件烟条码,通过RFID设备将条码数据以及入库时间写入相应托盘的电子标签,并自动上传到后台信息系统。通过使用条码RFID融合终端,可以将涉及条码扫描器、RFID读写器两种设备上的条码扫描、信息入库、件垛关联三个步骤简化为在该终端上的一次操作。其具体工作流程:件烟到货—条码扫描—件烟码垛—数据压缩—RFID写入—托盘入库。

2.2 现阶段邵阳烟草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成品烟入库扫码的工作量大、费时,存在漏扫、误扫情况,需要人工介入处理。

(2)仓储不能方便地建立件烟与货位的关联,盘点、统计等工作效率低,库存统计采用人工盘点方式,耗费的人力多、时间长,且有时会出现盘点数据不够精确。

(3)仓储、在途卷烟不具备“感知性”,无法实时监控,也无法根据车辆路线进行实时监控。

(4)劳动力成本高。由于物流效率的低下,导致成品卷烟出库需要配备较多的人工,大量的人工作业会加剧货物的损坏,此外因存放、包装、发运等错误易造成实物损耗。

(5)仓库的卷烟有时存在错烟、少烟现象。

3 物联网在邵阳烟草物流中的应用前景

邵阳烟草物流体系正面临着诸多问题,为迎合行业的需求和长远发展之势,邵阳烟草要把现代物流建设作为行业的核心业务,打造中国烟草物联网,推进“卷烟上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绩效已成为解决烟草行业发展瓶颈的突出课题。今后,邵阳烟草物流将在RFID仓储管理、智能送货管理、安防方面及全面感知和信息集成技术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尝试与应用。

3.1 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系统的仓储管理将通过对卷烟出入库托盘以及配送中心联合工房中所有库位(货架)安装RFID,实现垛信息写入、垛信息调整、出库扫码等电子托盘操作功能,并实现在整个库区范围内的全程货位管理、作业指导、库存盘点以及托盘移位等一系列的仓储管理功能,从而保证卷烟从入库、上下架、出库,到分拣线及待发区的整个过程都能够实时定位,并驱动RFID读写设备、大屏幕等相关电子设备,以及时、有效的调度和仓储作业人员进行仓储管理的相关作业,为仓储现场管理提供了便利。物流系统仓储管理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1)作业指导。在入库环节,当扫描完件烟信息后,叉车通过车载RFID终端读取托盘信息,根据车载终端显示的目标货位进行指导入库。出库环节,叉车根据显示在车载设备上已分配好的出库任务,到指定货位叉取卷烟,实现出库作业指导。并在上下架拣货环节,通过车载RFID终端扫描托盘的电子标签和货位的电子标签,校验核对托盘与货位关联的正确性。如托盘内实物发生变化,利用无线射频实时调整托盘电子标签,保证与实物保持一致。

(2)作业痕迹记录。在商品出入库和拣货环节,随着RFID读写设备或车载终端的操作,系统将记录每个任务的起止时间和操作人员等信息,实现对仓储管理作业的痕迹化管理。

(3)库存盘点。仓储环节,由于托盘上的件烟可能损坏或者人为调换,会出现托盘标签信息与托盘件烟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对于仓库中存货需要进行定期盘点,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并及时纠正信息的错误。库存盘点时不仅需要核对件烟的数量、品种,还要对后台数据库中储存的件烟的详细信息进行核对,如生产日期、产地、等级、销往地、入库日期等,这些信息需要通过阅读托盘上的标签后,通过GPRS无线通讯方式与后台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同步,将数据库信息传输至终端并写入RFID电子标签。实盘时,盘点人员用RFID读写终端读取货位电子标签,获取该货位上的卷烟信息,并在终端上显示,盘点人员以此为依据对现场实物进行核对,并通过无线射频将核对结果记录到系统中,据此生成盘点表和盈亏表。

(4)出库环节。在出库环节,使用叉车车载RFID终端读取托盘电子标签中的件烟条码包信息,可一次性获取整托盘件烟条码信息。

3.2 物联网在智能送货管理中的应用

在现代烟草物流体系中,特别强调对烟草配送车辆和人员的监督和控制。而对烟草配送车辆和人员的监督和控制可以通过“3G”技术来实现。“3G”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它是指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作为一种非常常用的现代信息化的物流手段。通过“3G”技术的以GIS为基础信息平台的卷烟物流车辆调度系统,以GPS为车辆定位手段进行导航定位,最后通过GPRS做为数据传输的手段,将客户信息与实际的物流联系起来。

具体而言,在烟草的配送环节,通过利用“3G”技术可以建立烟草物流的智能调度系统、车辆监控管理系统、车辆导航系统和物流配送运营规划系统。

在智能调度系统中,通过GIS可以实现物流的综合规划、调度和线路的优化选择,从而保证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的各作业环节的日常作业能够协调有续、忙而不乱。

通过综合规划调度系统,物流中心可以根椐每天的订单数据,以及GPS所提供的电子地图信息和交通信息,经过核心线路优化调度的计算,得出综合调度的数据,从而提高烟草物流的运输效率。

通过“3G”技术建立起来的烟草物流系统,对整个配送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流程的再造,彻底打破传统的配送模式,从而进一步减少邵阳烟草的配送成本,大大提高烟草物流配送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

总体而言,在烟草成品的运输环节运用“3G”技术可以实现形成以物流车辆调度系统为主,注重路径优化和车辆配备的现代烟草物流体系。通过运用“3G”技术,在烟草的物流运输过程中,实现路径优化来确定物流的最优路径,最优路径生成之后再进一步的综合考虑道路的等级、不同方向和时段的路况等信息,从而保证卷烟的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实现最高的工作效率。

3.3 物联网对卷烟温湿度控制的应用

卷烟这种特殊产品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卷烟的存储环境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卷烟仓库要保证温湿度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烟草的存储质量,如温湿度异常,就能导致卷烟发霉、变质。目前,仓库里有6个温湿度计在仓库各个部位,在每年的4~10月份每天都要记录2次,这样用人眼读取温湿度计不但可能有误差,而且人工记录也消耗人力物力。如果通过物联网在卷烟仓库内,将记录仪连接电脑,对温湿度进行实时检测,运行监控软件即可在电脑上查看记录监测点的实时温湿度数据;同时在电脑上设置好温湿度的上下限报警,这样便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整个仓库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当温湿度超过允许范围时就报警提示。

3.4 物联网技术与人员管理

通过电子标签的身份验证可以对员工进行考勤记录。当外来人员来访时也可以给他们临时的电子标签卡记录外来人员的出入库时间,这样比台账登记更准确也更方便进行数据盘询。当人员使用电子标签时,在仓库或办公地区安装RFID就可以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个区域有多少人,这对仓库的安全来说更为有用。虽然仓库有视频监控,但视频监控存在无法避免的盲区。使用RFID和电子标签可以对人的活动区域进行定位,如实时显示分拣区有哪些人、仓库内有哪些人、办公区行政区有哪些人,也可以知道每个人每天的活动区域。而且我们也可以设定,只有哪些人可以在仓库活动,只有哪些人可以在分拣区活动,如果未经许可的人员在别的区域活动就在程序里提示。通过这种方式仓库卷烟管理工作将更加方便,仓库少烟的现象也将得到杜绝。

4 物联网应用效果与价值分析

通过在物流作业全流程应用物联网体系及其RFID技术构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初步实现了具有物联网特征的全面感知、全程控制的烟草物流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实现了物流作业可视化,推动了物流管理上水平。

(1)建立了物流作业全过程的综合信息平台。利用RFID技术实时动态地管理物流信息,有效地消除了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升了物流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2)实现了实物流与信息流的一致性关联。在整个卷烟入库扫码、堆垛组盘、卷烟上架,到整托盘出库、周转区暂存,再到分拣、包装、码盘、配送的货物流转的过程中,系统通过RFID采集的信息,追踪物流实物的流转,使实物物流与信息流始终保持一致性关联,有效地降低了实物流转过程中的错误和损耗。

(3)有利于物流作业的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在入库上架、托盘移位、出库下架、配送装车等环节均采用车载RFID终端进行精准的指导、调度和校验,有效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

(4)延伸了物流管理的范围。常见的物流系统对货物的管理仅局限于仓储的货位管理,RFID技术的应用将物流管理进一步具体到托盘、甚至对件烟的数字化管理,另外还增加了对出库后的分拣区域、码盘待发等环节终端辅助管理功能。

(5)实现了在途实物的监控。通过车载终端与客户RFID卡实现货物的电子交接,实时动态地监控配送车辆的送货进度及过程。

(6)促进市场营销与品牌发展。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准确掌握工业生产、市场销售、物流和消费终端的信息,为市场营销和品牌战略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撑。

邵阳烟草物流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5 结 论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烟草企业正逐步引入物联网,采用RFID作为信息载体,并在使用中深化认识,解决实际应用,促进RFID和整个物联网系统的更快、更好发展。同时,随着烟草整合的推进和烟草物流的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不断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标准和推荐性规范,进一步规范了烟草物流,从规模小、形式多样逐步向大物流、统一标准的模式转变,烟草行业对物联网的认识不断深化,信息的透明化和集成化程度也进一步加强。

物联网技术是目前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物联网的发展对生活、生产的影响重大,在邵阳烟草物流领域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对于邵阳烟草行业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打造烟草行业物联网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长远的规划。首先,要尽快建立烟草行业物联网总体框架,并以此作为行业物联网建设的依据与指导;其次,要充分利用行业现有信息系统,通过应用RFID、红外感应、GPS、感知器等技术,实现信息要素如产品的数量、状态、位置等数据的实时识别、采集,经过信息的分层次汇总和上报,使准确的数据在工业、商业、物流、零售终端四个核心要素间互通,烟草行业物流将能做到业务和流程更为透明,对物流的管理实现可知可控,达到行业管理决策更为精准、高效和科学,行业内部管控能力更强的目的;最后,通过建设推动先进技术在物流中的运用,提高物流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水平,提高物流系统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可以相信,伴随RFID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的日臻成熟,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也会得到有效的解决,而基于物联网的邵阳烟草流通体系的改造,必将会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和行业核心竞争力,给烟草行业带来新的革命和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毕长礼. 烟草流通企业战略与管理[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 宁焕生,王炳辉. RFID重大工程与国家物联网[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胡明准. 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在烟草行业应用前景的研究[J]. 中国科技博览,2011(34):15-17.

[4] 黄宇红. 基于RFID技术的现代烟草物流应用研究[J]. 湖南烟草,2008(5):76-78.

[5] 叶永生. 基于RFID技术的烟草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2,2(1):34-35.

[6] 刘猛. 物联网技术在烟草物流建设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1):42-44.

[7] 王金亮. 烟草感知物联网[J]. 烟草IT服务,2010(5):25-26.

[8] 何敏. 我国烟草物流发展方向[J]. 合作与经济,2011(5):75-76.

第2篇: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血站;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02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在关键技术和应用上都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作为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能够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变革。因此,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血站信息化管理,提高血站工作质量和效率,是我国血站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 物网技术的基本概述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其作为现代智能系统的重要部分,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点,也是学术界研究和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内容。2009年,在摆脱金融危机的战略时,美国便将物联网技术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关键,并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同时将物联网列为对美国利益有潜在影响的关键技术之一。面对物联网技术掀起的全球技术革命,我国也将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还出台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无论是在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还是在规模化的应用方面,都需要做出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创新性的设计理念,融合了存储、计算、传感、应用等多种技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商业流通以及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在互联网的平台上,物联网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建立了物品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一个交互性的立体网络。在这种技术下,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能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产业发展的结构和模式,提高信息交互的效率、反应速度和灵活程度。在物联网技术的分类上,根据其特征,我国将物联网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以及服务层。感知层主要是指信息采集技术,用于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识别和感知。例如,传感器、RFID、地理识别、定位、二维码技术等。网络层主要是建立互联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例如,认知无线电、环境感知、物物增强等技术。服务层是指通过应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功能,包括云计算、SOA技术等。

2 物联网技术在血站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2.1 利用RFID技术进行血液信息化管理

血站的主要业务流程包括招募、信息登记、体检、采血、血液初检、复检、入库和临床使用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录入、匹配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包括献血者的档案和血液成分等,大量的数据给血液信息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例如,血液的存储、运输、监控等。在临床使用时,血液匹配、出库的效率较低,影响了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针对这种情况,RFID技术能够极大程度地解决血液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在RFID技术下,每袋血液都能形成唯一的电子标签,与数据库进行互联。在血液采集、存储、运输的各个环节,实现全程跟踪和监控,极大地简化了血液的出、入库程序。此外,利用RFID技术进行血液管理还具有几个优势:一方面,RFID技术能够实现大量数据的处理,有利于减少人力成本,同时能有效地避免人为操作失误;另一方面,RFID技术的识别是非接触性的,能够降低血液在识别和检测过程中造成血液污染的风险。

2.2 通过应用平台实现血站信息共享

随着血站规模的不断扩大,血站的数据量也变得更加庞大,血站之间的业务联系也越来越多,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分享,开展系统合作。传统血站工作模式由于信息分散,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血站工作的新要求,且出现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以及重复投资等现象。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应用平台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交互,打破了传统血站工作的信息限制,能够极大地提高血站的工作效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提高反应速度和灵活程度,对于不宜献血以及高危献血人群,能够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各个血站、各个区域的屏蔽,避免了大量重复的工作。同时,在检测信息的传递和献血间隔期的控制上,信息共享平台也能实现良好的管控效果。可见,加大资源投入和发展力度,建立血站行业的信息互联平台,对血站信息进行数据化管理,对提高我国血站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要按照国际主流血站信息化建设标准,加强我国血站信息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信息共享工作。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发云模式,建立各个血站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网络,实现血站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换。

2.3 通过物联网技术强化后勤服务和管理

血站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是血站正常运行的基础和支撑,是血站工作的重要内容。完善的后勤管理和服务,也体现了血站的工作态度、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库存管理、设备管理、消毒供应、资源采购等各个方面,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推动和谐血站建设。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对现有设备、物资管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基础,能够在安全保障和工作效率上,都有显著的提高。通过对后勤工作智能化、动态化的管理和监控,能够为血站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为血站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

3 结 语

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中核心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进一步深化技术改革,能够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在血站的信息化管理中,我国应积极发挥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血液信息化管理,强化后勤服务,建设应用平台,实现血站信息共享,推动血站信息化建设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篇: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 技术难点和问题 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互联网和电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下,物联网在信息产业中应运而生。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并对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和功能进行一定的延伸,它是信息领域的重大突破。它改变了了传统互联网的思维局限,促进了信息技术行业中生产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物联网的应用前景及其应用前景带来的巨大商机。因此,我国提高对物联网技术的认识,重视物联网及时的研发和应用,并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

1 物联网技术的定义和构架

1.1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研究人员提出,它的定义就是不同的物体在建立异性协议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技术和手段相连的Internet。其定义包括两个含义。一是物联网技术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并对互联网有一定的延伸和拓展。二是物联网中的物体可以是任何物体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1.2 物联网的构架

虽然物联网具有相当复杂的构架,但总的来说其构架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大部分。感知层充当信息采集的角色,包括RFID电子标签、传感器等应用技术;网络层的任务是复杂信息的传递和输送,互联网、固网等都是网络层传递和输送信息的途径;应用层是通过智能功能来实现物体之间、人体之间的相互识别和感知的作用。

2 物联网技术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2.1 制度标准不完善

由于物联网的架构相仿复杂,其架构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因而从整体上来看,各个制定技术标准的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缺少完善的标准化工作,导致物联网缺少完整的技术标准。例如外射频识别技术。外射频世界技术的国际化标准和国家的标准不一致,而且该技术在具体的生产和应用中也存在很多的区域行业标准的限制,并且这些标准都难以相互包容。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但是各个国家的设备在接入层面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协议类别,导致兼容性不足。因此,物联网技术亟需制定国际化的制度标准。

2.2 核心技术不高

在构成物联网的三个构架中,其最为关键的核心构架在于感知层。只有通过感知层去“感知”外在的信息,物联网才能实现对外在物体的有效“控制”的功能。但是,感知层的技术缺失三个构架中发展最不成熟、最薄弱的技术,感知层技术的薄弱和不成熟严重制约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是制约发展和应用的关键。作为当前主要感知层技术的射频识别技术,国家还需要突破成本和标准化两个难题。并且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将朝着高频化、高兼容性、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2.3 难以保障信息安全

由于物联网技术的不成熟和完善,物联网技术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较多信息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其中最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就是有关物品信息的电子标签,一旦被恶意利用,轻则造成国家和个人的机密信息遭他人盗取或泄漏,重则导致企业难以正常运行,国家的基础设施设备停止工作,影响社会秩序。因此,物联网技术亟需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以保障用户个人隐私、机密的安全,维护社会持续,保证社会正常运行。

2.4 扩孔IP地址

所有接入物联网的物品都需要一个IP地址,而且物品的IP地址都是和其它物品不同,因此,新接入物联网的物品都需要解决IP地址的问题。但是,但前的IPv4难以满足物品地址的需求,虽然IPv6技术能够满足地址的需求,但是IPv4和IPv6存在兼容性问题,IPv4向IPv6转型具有一定的难度[2]。因此,物联网技术还需要解决IPv4和IPv6之间的兼容问题。

3 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并将成为国家核心技术之一。并且在未来将具有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的空间。设计层面,物联网相关产品的设计创新离不开物联网技术,产品的设计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而创新,因此,产品设计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技术层面,物联网技术包含计算机、传感器、通讯等多项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必定会带动这些技术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在未来,各行各业要实现信息化,必须采用物联网技术。

在物联网的逐渐普及后,与物联网配套的传感器接口装置等设备的生产量和使用数量都将大大增长,并超过手机的使用数量。物联网配套装置和设备的使用量增加,极大的促进我国信息技术元件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根据物联网技术特点,无线网络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在今后的物联网技术中,无线网络将成为物联网的基础技术和设施之一,只用这样,无线网络才能随时随地将数字信号传输出去。物联网技术代表了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积极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4 结语

由于物联网在未来应用前景,并将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上商机,因此当前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备受国内外关注。但是,在我们也应该看到物联网当前物联网规模小、缺乏完善的技术开发体系的缺点,而且相关的核心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政府还需不断的增加对基础平台建设力度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与此同时,政府间也要加强合作、相互协调,努力建立规范的物联网标准,以满足物联网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葛东,张国海,胡国栋,孙立贤.物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2,12(14):182-183.

[2]胡震.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3,03(09):84-87.

第4篇: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 关键技术 发展现状

一、 前言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IoT在信息产业领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本质上就是互联网的一部分,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系统、GPS、智能扫描仪、气体感应器等,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赋予物体感知能力,并通过接口将互联网与大量物体连接起来,从而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物体识别、定位、跟踪以及监控和管理,甚至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早在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就已经被提出,到2012年中国第一个物联网五年规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颁布,物联网已经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其关键技术已经被深入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但缺乏总结分析。本文主要分析了物联网系统架构的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论述了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和挑战,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作为当今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热点,具有海量信息,多种接入设备,智能化物物交互的特点。物联网的成功依赖于多种技术的融合,主要包括物联网的系统架构技术,统一识别与识别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安全隐私保护技术。

1、系统架构技术

物联网的系统架构技术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它要求用户网络服务器具有可扩展性,可靠性,自组织性和用户公平性。感知层即利用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识别物体并读取该物体的相关信息,读取的相关信息反映物体自身的特点。网络层是物联网实现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服务质量优化的重要环节,并通过与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或其它专网相结合,将物体的信息准确地实时传递出去。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终端提供服务,把感知层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化物体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2、统一识别和识别技术

物联网的一大特点是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即每个物体都应该是独立的,因此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应该能够反映每个物体自身的特点。统一识别和识别技术应该包括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技术类似于条码扫描,RFID的主要功能是非接触式识别,即不需通过机械或光学在识别系统和识别物体之间建立接触,就可以通过无线电技术识别物体并读取其静态信息。对于物联网的发展,了解特定物体的动态信息也很关键,因此依赖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探测物体的动态改变,也缩小了生活实际与网络虚拟之间的差距。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微型化技术和纳米技术也将快速融入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这意味着越来越小的物体将与互联网实现连接。

3、网络通信技术

物联网的网络通信具有通信量大和范围广的特点,它为各种硬件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系统的控制提供操作平台,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等方式实现识别系统和需识别物体端到端的连接。在网络通信的基础上,方便用户对物联网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用户操作物联网的复杂度,且实现了物联网服务质量的最优化,满足了海量通信的需求。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还引入了云计算技术和自组织组网管理技术,在网络层协调各个部分的任务管理和分配,提高网络传输数据的速度和质量。

4、安全隐私保护技术

安全隐私保护技术可以为物置信息或数据提供安全性和保密性,阻止用户未经授权信息的访问,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等内容。安全隐私保护技术的实现还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持,如云计算保护技术,数据加密和保护技术,用户身份验证技术等。

三、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2010年我国将物联网写入发展战略和第十二和五年规划,物联网产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到2012年第一个关于物联网的五年计划《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颁布,物联网的发展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完善。

物联网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让物联网真正地实现在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畅通无阻的交流,目前应用在物联网的技术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物联网缺少物联网的统一技术标准。我国各行各业都积极加入到物联网的发展中,但各领域发展产业分散,不能实现互联,这都是国家没有统一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结果,且物联网想要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和物物相连,也需要统一的编码和统一的寻址。

2.物联网的发展技术问题。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多技术融合和多学科交叉,因此容易遇到技术瓶颈。物联网的技术核心是异构网络,如何实现异构网络的协调和融合,以及如何处理和储存海量的信息,都是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物联网的安全性问题。物联网涉及范围无处不在,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甚至于国家政治军事等信息,如果被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如何保证信息安全问题也是我国物联网发展要面临的挑战。

4.物联网的商业可行性。物联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用户的接受度和投Y回报等问题都是无法估算的,且如何使用户自觉维护物联网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四 、物联网的未来发展理念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应该在物与物互联互通的共性上及时制定统一的标准,采取开放的态度,完善国内物联网与国际物联网的互联,实现快速与国际物联网对接。循环物联网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可以把握物体和资源在配置上的合理性,从而实现物联网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物联网的智能化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物联网的深入,各个行业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实现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

五、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且提出了物联网的未来发展理念。物联网实现了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传递方式,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处理,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也处于世界物联网研究的前列,因此我国物联网技术研究人员应该抓住此时的机遇,争取突破物联网目前发展遇到的问题,从而带动我国信息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志鸿等.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12年,40(5)

[2]刘锦等.我国物联网现状及发展策略[J].企业经济,2013年,(3)

第5篇: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关键技术;发展前景

1.背景介绍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RFID、红外感应器、GPS等,通过一定的协议和接口,将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物与物(T2T)、人与物(H2T)能相互交流的网络,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定位、控制和智能管理等。目前,物联网已被日本、美国等众多国家认为是发展经济的重点,而我国早已将其列为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

2.原理与特点

物联网能够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交流”,其原理是给物体植入相应的信息传感设备,使物体能够外界信息,并将其感知的信息数据化,然后利用识别与通信技术将信息连入互联网,通过后台服务器进行分析、整理和处理,最后利用分析与处理的结果对物体进行智能识别、管理和相应控制。

根据物联网的原理,其特点可以总结为全面感知、可靠传输以及智能处理,这些不仅是物联网的三大特点,还是物联网的三个主要功能。

3.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3.1 体系结构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感知层是由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感设备组成,它就像人的五官和神经末梢一样,可以查看物体的信息,感知外界的变化,因此感知层的功能是采集信息和识别物体。

网络层主要由互联网、通信网、网络管理中心和后台云计算服务器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其功能是信息传递以及信息处理。

应用层解决的是信息处理和人机界面的问题,它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应用接口。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应用和服务。

3.2 关键技术

3.2.1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的,能将被测信息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按照传感器的被测量、用途、能量关系、输出信号等进行分类。在物联网的应用方面,传感器可分为普通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两者的区别在于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器,不仅能采集信息,还能对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换。传感器是物联网中不可缺少的信息采集手段,而且早已广泛运用于科学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3.2.2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磁场进行信息传递从而识别物体信息的自动识别无线通信技术。一个完整的射频识别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电子标签内存有物体的信息,阅读器能读取信息,天线位于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内,用于发送和接受射频信息。

RFID的工作原理为:当电子标签进入阅读器产生的磁场并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后,电子标签将内部存储的信息利用磁场传递给阅读器,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再将信息送至信息处理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3.2.3 无线传感网

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大量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形成的一个自组织网络,它是一个集成了监测、控制、无线通信的复杂网络系统,与自组织网络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结点数量庞大,且大多结点是静止的。(2)结点分布比较密集,容易出错。(3)拓扑结构变化频繁。(4)能量有限、通信、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

3.2.4 中间件技术

所谓的中间件是为了实现应用环境或系统的标准化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而建立的一个通用的平台和接口。由于要实现不同应用环境或系统间的通信,中间件必须对数据进行整合、过滤,因此中间件的主要作用是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换。中间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运用于多种硬件和操作平台,能满足大量应用的需要。

(2)能提供跨网络、硬件和操作平台的交互。

(3)支持标准的协议的接口。中间件技术在物联网中的运用,使得多个系统和多种技术之间的资源得以共享,最终,形成一个资源丰富、功能强大的服务系统。

4.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2009年,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其后,物联网又被十二五规划列为七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我国对物联网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超其他国家。在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面临着很多问题:

(1)技术问题。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而且很多技术的标准尚未统一。

(2)安全问题。物联网的应用会对个人隐私造成极大威胁。

(3)体制问题。物联网产业的交叉性比较大,如果不能打破行业、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加快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进程,物联网的普及将会相当漫长。

尽管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受到很多限制,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迅速的,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了2500亿元,2012年,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预计2015年将达到7500亿元。总之,物联网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我国物联网的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未来物联网产业链必将会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0(06).

[2]张新程.物联网关键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

[3]肖青.物联网标准体系介绍[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6).

作者简介:

第6篇: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物联网;发展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联网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中,同时它将不同的物体联系到一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够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同时还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网络就像一个海量数据库,当遇到各种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答案,并且利用互联网还可以缩短寻求答案的时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物联网主要是利用互联网与实物相联系,所以这一切都是得益于计算机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对物联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中就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物联网的发展发挥的相关作用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并且详细地阐述了两者之间发展的关系。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主要有3个方面,包括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RFID技术。其中传感器技术是基于计算机基础上的一种技术,传感器的信息转化需要得到计算机数字编辑以及程序设计相关技术的支撑。物联网主要是互联网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构建的一种新型网络。在日常的实际生活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物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是因为物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需要得到计算机支持的核心技术包括程序的设计、信息的传递、数字的分析及处理、软件开发等。物联网传感器技术需要在计算机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数据的转化,同时物联网嵌入式技术也离不开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和处理,处理结果以及反馈都需要计算机的支持。物联网与互联网相比而言,物联网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是实物,同时处理之后的结果为用户做出相关的反馈,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属物流行业,特别是网购方面的物流、交通等都会广泛地应用到物联网。对于传感器的信号分析、传递以及处理,再到相关数据的反馈,整个过程都是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来实现的。所以,计算机技术对物联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物联网发展分析

2.1为物联网发展打下基础

物联网通过技术层面可以划分为三层,其主要分为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网络层,它可以使得物联网技术的感知层更加的灵活。物联网不仅是一种网络环境更像一个布满商品的超市,而且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来进行运营的,能够让大家看到所有的物品,却看不到任何一个有形态的商场,所以说是一个虚拟的商场。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下人们可以对里面所有的商品信息进行了解,真正地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同时还能不用出门就知道天下事。物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便利,计算机科学技术让物联网和实物相结合实现了无限的可能,同时计算机技术的推进也使得物联网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2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物联网环境的构建

对物联网的综合分析,需要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物流等多种行业的支持,这也说明计算机科学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所以物联网要想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如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相关的设备,进一步实现应用与感知的相互结合,综合全面地将物联网的便捷灵活性提高。同时对物联网技术要有基本的认识,如果说物联网是网络,那也可以将物联网看成是在网络支撑下形成的一个市场,在网络支撑下的市场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传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实现了数据连接,同时可以连接不同的商品,但相关的商品都看不到也摸不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所连接的商品都只能通过图片以及虚拟的形象来进行展示。然而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在将商品与网络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在物流以及多环节的帮助下实现了商品与用户的有效连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产品实现了3D图片的呈现形式,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进行购物,只需很短时间就可以收到下单的各种物品,真正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3计算机科学技术推动物联网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对互联网的运用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前提下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实现,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同时在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物联网也有相关的渗入。计算机科学技术作为物联网中的核心技术,对物联网的实现以及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以物联网的平台作为基础的支撑,通过网络将不同产品以及详细的信息展示给人们,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给商户的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迅速地拓宽。互联网技术主要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技术,而在与商品之间进行相关的联系之后物联网就诞生了。

2.4计算机技术增强物联网发展的条理性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物联网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技术,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成熟也保障了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在运营时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中的各种前沿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物联网发展中的各种各样的难题,就如实物如何在物联网上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展示等,还有物联网如何更好地运作问题等,因此计算机科学技术能有助于物联网内部运作的条理性。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的应用也显得更加的智能化,人们生活的质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前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物联网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医疗行业中,其得到综合应用的技术主要是RFID技术以及光学技术,在医疗系统中的物联网同样是由3个层面来构成,即感知层、应用层、网络层,其光学技术就是感知层中的一种技术,它能够准确地记录医院的具体治疗情况,以及准确地传输信息,这可以有利于医生各项准备工作得以更好的完成。应用层当中主要包括了远程的会诊以及医疗等相关内容。另外物联网技术也在药品的管理以及应用上提供了关键的作用。在物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各种药品的产地以及名称等各类的信息都可以在REID中进行存储,同时药品发生问题时整个流程环节都可以进行追溯,同时相关的信息在数据库中也可以得到安全有效的保存。

2.5计算机科学技术提高了物联网系统的完善性

合理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将物联网运行中各种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及处理,在不断对自我完善的情况下及时地修正自身的各种问题,进而可以让更加完善的系统供人们使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进一步地对物联网进行完善,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物联网得以迅速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有力推动。物联网技术让人们通过电子标签就可以实现对事物做出相关的了解,同时可以明确查找出事物存在形态以及具体所处的位置。另外对于物体的有效控制通过物联网也可以得到实现,就如设备只需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就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交通、灾害的预防等都可以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以及整理来实现,在未来物联网的应用不会只是限于某一个范围内,而是会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2.6计算机技术促进了物联网节能效益的发挥

在人们不断追求知识经济进步的时代下,同时各领域中信息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攀升,如低能耗计算机使用基础网络的构建以及公共用户核心技术的普及、硬件设施普及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对于人们的生产等各环节中能耗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工业领域以及公共服务领域使用量的精确统计以及计划使用等方面。另外计算机可以智能化地对项目工程中建设的复杂细节进行控制,对各个流程环节进行更加科学的控制,另外计算能耗的预计消耗量与实际能耗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预警设置严重超标的能耗。

第7篇: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关键词】信息产业 物联网 互联网

1物联网的含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oftings),是指利用互联网将各种信息传感器设备,如全球定位系统、扫描仪、打印机等等联接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物联网络。物联网是有多种处于科学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综合起来的,它涉及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通信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和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物联网通过微型传感器对物联网中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各种环境数据信息,采用多跳中继的无线网络通信方式将物联网所监测的信息传送到用户的终端。为了更加形象的描述物联网的特征,为物联网做出定义,我们将对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具体分析对比结果见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在互联网和物联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具有相同的技术基础,都需要依赖分组数据技术,通过数字网络化进行信息的传输。但对于物联网来说,需要承载分组数据的网络与互联网是不同的,它们对网络的速度和承载能力的要求也不同。互联网不要求传输网络绝对安全、可控,只要求网络具有“尽力而为”的传输效率,对资源的管理也只是要求基于优先级的方式。所以从以上这几方面来看,互联网和物联网是有差异的。

2物联网的技术支撑

2.1物联网的技术支撑体系

物联网一共有三层网络结构,分别是传感网络、传输网络、应用网络。传感网络是以RFID、传感器等位主体,对物联网中的“物”进行识别。传输网络是对数据进行传输和计算,主要通过现在使用中的三种网络(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应用网络就是需要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控制终端,例如智能家用电器的遥控器。

2.2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目前为止,对物联网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技术主要有4种,分别为:RFID识别技术、泛在传感技术和纳米嵌入技和智能运算技术。

(1)RFID识别技术。RFID识别技术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基于非接触式的识别自动化技术,主要功能是通过射频信号,对目标物体进行自动提取识别所需的相关信息,在识别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该技术不仅可以识别静态的物体,还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同时可以识别多个不同的物体。RFID是物联网进行数据采集的起点,在物联网中的作用是十分的重要的。

(2)泛在传感技术与纳米嵌入技术。这两种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是密不可分的。传感技术是通过分布在各地的传感器将物联网中的物体变化情况进行数据量化处理,并通过网络通信手段,将数据发送到物联网中的指定处理地址。纳米嵌入技术主要是通过单个原子、分子构建的看不见的传感器所组成的传感网络,俗称智慧尘埃,它们可以轻易的嵌入到各种物体中,并对该物体的功能不产生任何影响。

(3)智能运算技术。在传感器将物体变化信号数据传输到指定处理地点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语义理解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决策信息,这些工作全是有智能运算技术完成的。在需要运算的时候,在任何地方的物理计算设别都可以被访问,进行繁华运算、普适运算等。

3物联网的应用

通过物联网,人们可以实现对各种事物的智能化管理,管理的精度也会前所未有的提高。这对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3.1应用中的信息流

物联网中的信息流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分布在物联网中的传感器首先获取物联网中设备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网络通信手段将所获取的信息传送到智能运算部件,智能运算部件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出语义信息等,再将分析结果数据信息传送到相关的部件,最后决策数据信息会重新返回到现实世界中,对物联网中的设备进行相应指导操作。

3.2应用范围

物联网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它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智能交通运输、智能家居、环境监测保护、工业测量监督、医疗卫生、城市生活等。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日常生产几乎所有的方面都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

3.3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国内的物联网应用传感器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完全支持物联网传感器信息采集的需求。我国政府对物联网的重视度非常高,指出要在无锡建立一个传感中心(“感知中国”),用此来促进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健全的政策和法律支持。我国尚未形成关于物联网的政策指标,也未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来约束物联网的发展。一个产业兴起,离不开一个国家的政策与法律,国家应该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先试先行。

(2)没有一致的技术标准和统筹机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物联网方面统一的技术标准,也没有建立起协作的平台。各个物联网公司都是各行其是,开发出各种不能互相兼容的物联网产品,大大降低了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也制约了物联网在我国的长期发展。

(3)开发成本高。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所以在物联网产品开发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就造成了开发成本的大幅提高,直接减慢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推进速度。

(4)安全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安全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由于人们越来越依赖物联网,将各种信息都放到了物联网上,如果物联网遭到了恶意破坏,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甚至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国防安全都会产生影响。

物联网,在不断的优化我们日常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快乐。但物联网技术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成熟,需要建立一套安全的体系,国家也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推进和约束,使得物联网市场化。

参考文献:

[1]刘婧,杨晓冬.政府在实现物联网过程中的对策问题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04).

第8篇: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EPC系统;产业链结构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185-02

一、什么是物联网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又将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论文、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对其做出了各自的诠释,网络搜索得到的通俗定义如下:“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①

IBM在2008年,推出了物联网概念“智慧的地球”宏伟战略,通过50多个国家的企业和组织的合作,用1 200多项激动人心的案例向世界证明,智慧的系统可以成功应用于交通、制造、能源、城市建设等各个领域,“智慧的地球”愿景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前景广阔。经过实践,他也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数据以使我们能够切实清楚的认识到这项战略极大的社会效益,“交通:高峰流量下降 18%,碳排放下降 14%;电力:能耗降低 15%,电费下降 10%;医疗:诊断和运营效率提升 10%;供应链:成本下降 30%,库存下降 25%;零售:销售额提升 10%”。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应用,将释放出极大的缩小成本的空间,并通过新兴的行业和服务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和服务,地球的面貌将会为之一新。

二、物联网所涉及的产业――以EPC系统为例

《ITU Internet Report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报告中有这么一段描述,“物联网是一项技术革命,揭示了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未来,而他的发展有赖于一些重要领域的接连不断的技术创新,从无线传感器到纳米技术”,其中也包括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产品电子代码)系统的开发。

EPC系统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的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实物互联网,旨在提高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被誉为是一项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新技术。EPC的概念,相当于在物联网上每一件产品建立了从生到死的档案,而EPC系统则是由EPC体系、射频设别体系以及信息网络体系三部分组成,最终目标是为每一产品建立全球的、开发的标识标准。

由此观之,整个物联网概念下,将会聚集一大批高新科技产业、国际组织以及国家,形成“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自然其中也包括了EPC系统的技术联盟(见下页图1)。

1.实现EPC系统的产业,包括射频识别系统相关的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与信息网络系统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以及系统集成产业等。目前,TI、Intel等美国集成电路厂商都在RFID领域投入巨资进行芯片开发,IBM、Microsoft在积极开发支持RFID应用的软件和系统。

2.就目前EPC系统的应用领域和产业来看,物流业、零售业、军事领域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已经形成了从以身份识别、电子票证为主,向资产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电子文档、图书馆、仓储物流等物品识别拓展的趋势。

3.而在与EPC标准的建设方面,美国、日本、印度、欧盟以及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均已经部署了物联网相关技术体系、公共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应用试点等项目的研究。

由图1可预知,电子通信产业作为整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技术核心,在物联网从概念到市场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起步到商业化运作成形,电子通信产业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并且是决定着物联网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产业。电子通信产业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石。

三、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动机

按IBM主席Sam Palmisano于2008年11月6日在国际关系委员会上的演讲报告里所论述的,“Computational power is being put into things we wouldn’t recognize as computers.Indeed,almost anything―any person,any object,any process or any service,for any organization,large or small―can become digitally aware and networked.”

物联网,在技术层面上,将所有人,所有物体,所有服务,所有可以作为主体的Things联结起来以最大化地采集数字信息,再通过超级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在社会层面上,物联网,通过商业化运作,将信息分类提供技术人员、企业和行政主体,从而渗透进社会生产管理等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过程和网络,最大化地提升人类生活的品质;而在经济层面上,该网络由于能够激发出如此之多的信息量,等同于激发了潜力无限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围绕这样一种潜在需求,各类行为主体将采取各类行动,以求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1.“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能够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直接联系起来的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将又是一次信息的大爆发,这场大爆发必然带来信息表达和传达方式的变革,进而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几次重要的信息革命,如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助人类社会文明向前了跳跃了一大步,追溯到最近几次,如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革命,催生出了一大批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进而压倒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资本密集型工业。

2.假若提取了足够的信息,便存在利用信息给自身创造便利的条件,也可以利用起来给他人创造便利的条件。此信息者,市场机会是也,受此便利者,自然是广大的用户了,而这恰恰形成了史无前例的需求。以电信产业的发展为例,电信产业具有网络外部性的特征――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价值随着连接到网络的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规制和竞争保证网络的互联互通的情况下,用户量能够迅速适应技术进步,逐步扩大达到关键数量时,用户量将迅速趋于大规模网络均衡。

3.按照摩尔定律,每隔18―24个月,微电子产品单位产品的成本将会减少一半。随着网络承载容量的不断扩大,势必会大大降低信息传输成本。物联网系统内部产业,除了根据摩尔定律减少了成本导致边际成本曲线下移,还会出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但深入所导致的边际成本线向下延伸这种现象,而在物联网系统应用领域,由于融合了新的智能管理技术,会降低了管理成本,进而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势力。

4.随着物联网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如电器制造业、公共运输业、城市交通与社会管理等各行业和部门都将从中受益,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这么说,广义上的物联网已经不是单指某项技术或者某一具体网络,而是意味着覆盖全球所有产业影响全球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和质量的生态网络。物联网所涉及的产业之广,已经无以复加。

四、物联网和电子通信产业的未来

第9篇:物联网技术展望范文

现在大部分的信息会被数字化并且录入互联网,音乐、影视、新闻、图片、文章等。其次,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十分强大,也更加便携化,加上4G网络的发展,手机网络用户成为我国网民的主体,目前网络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移动支付平台的发展也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现在手机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数码、服饰、礼品的购买,水电费,机票、火车票、汽车票的预定都可以在在手机上进行。QQ、微信等社交软件更是风靡,让我们体验到了最先进的科技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也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市场有着无限的前景。本文对于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和互联网技术对于电子商务的影响做了简答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英文简写为EC, e-commerce 或者 ecommerce)。总的来说,电子商务是指现实生活的商业活动都实现电子化。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过程汇总运用的技术包括:互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移动电话。

1 电子商务模块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种模式

1.1 B2B网站

B2B是指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都是商家,们使用了Internet的技术或各种商务网络平台,完成商务交易的过程。

1.2 B2C也是取其谐音Business to Cunstom(B to C),也即是商家(企业)对客户的缩写

B2C是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分类中的一种,即表示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1.3 C2C即Consumer To Consumer意思是客户对客户

C2C商务平台就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卖方可以自由竞价,达成协议之后进行交易的模式。

2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于电子商务的影响

2.1 生活方面

2.1.1 银行业务

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用户能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和软件对自己的财务进行管理,现在的网银行体系已经非常健全,功能强大。电子商务用户可以使用银行移动终端办理查询账单、进行转账、接收付款等业务,免去了在营业网点的等待。

2.1.2 交易

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具有即时性,所以在股票、证券等交易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智能手机可用于接收实时新闻资讯,也可以确认订单并安全地在线进行股票交易。

2.1.3 订票

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网上预定车票、机票、入场券等已经是家常便饭,且规模还在继续扩大。互联网定票可以方便核查票证的有无,同时电子商务用户能在第一时间知道票价优惠或航班取消的消息,也可以在行程突变的情况下从容的通过网络临时更改航班或车次。借助智能手机,用户可以浏览新闻、观看电影、查阅资料等。

2.1.4 购物

购物是电子商务运用最广泛的方面,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注册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终端完成浏览商品、挑选、议价、成交所有的环节。传统购物模式通过移动电子商务得到改进,现代互联网电子商务给人们的购物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淘宝网就是典型的代表。

2.1.5 娱乐

互联网电子商务也给用户带来一系列娱乐服务。电子商务用户不仅可以从智能手机、pad上收听音乐,还可以订购、下载歌曲、电影等,并且可以在网上与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共同娱乐。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给现代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

2.2 企业方面

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服务提供手段,实现公众消费和提供服务,并保证付款方式的电子化。

2.2.1 拓展企业市场空间

企业不需要考虑商品的运输和配送的因素,通过互联网进行企业与企业间的往来,众所周知,每个企业都会有机会,互联网商务可以让每个企业都有能力成为梦想中的跨国企业。

2.2.2 减少企业采购成本

据统计,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进行采购管理,互联网上平均采购费会比线下费用降低10%-15%。可见互联网电子商务是中小型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和电子支付的最佳突破口。

2.2.3 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企业库存量

有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应用,企业可通过网络交易沟通,加强了企业之间来往的联系。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在不同地区的企业可通过互联网彼此合作共同进行同一产品的开发,这样就能大大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其次,由于信息的延迟与不固定性,导致企业产品库存的产生,现在有了互联网电子商务就可以使供应方与需求方能进行有效及时地沟通,这样,供应方企业就可以借助及时有效的沟通提前进行定量生产,降低产品库存避免产品积压。

2.2.4 提高顾客满意度

通过互联网来服务客户存在的优势是,信息量大,成本低, 针对性强,及时性强。中小型企业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就了解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3 旅游方面

2.3.1 整合旅游资源

现代旅游业飞速发展,各地的旅游景区正在由单一的观光型向多元化转变,这就需要景区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这样就降低了景区的边际成本,不仅提升了效益,而且实现规模效益。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将文化旅游资源分类整合,统一规划。如门票预订:可以直观的统计出游客的数量,这样就能控制景区人数在可承载范围内,这样通过预约的游客才能进入景区,对景区也是一种保护。

2.3.2 完善旅游设施

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建立起来的景区OA系统、景区生态预警系统、景区安全监控系统、ICT系统等,有了这些系统景区工作人员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就能有大幅度的提升,如有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实现景区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还可以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有效控制人流量,车流量,有效的减少景区的拥堵现象,可以对景区起到保护的作用。

2.3.3 扩大旅游市场

在我国的旅游状况是散客游、自助游的出行方式为主体。和旅游团不同,这些旅客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充分的获得景区方便快捷经济的服务,因此他们会对景区表示出极大的需求,因此互联网电子商务在加强与顾客的互动交流、提供信息、个性化服务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便捷,景区旅游产品的形象得到高效的传播,这样就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增加游客选择景区的可能性。

中国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市场有着无限的前景并呈现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将成为全球的网络。互联网下的电子商务给为我们带来更好的购物乐趣和机遇,为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为企业带来机会和利益,为现代旅游业带来大数据和资源整合,今后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杨晨光,李海霞.电子商务[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3.

[2]高原.中小外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分析[J].网络与信息,2008(05):11-12.

作者简介

慧英(1982-),女,包头市人。学士学位。现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