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

第1篇: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思维能力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 加强并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2 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一门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数学规律就是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被发现的。因此,新课标才一直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创设不同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又如一年级小学生初学数的大小比较。是用小鸡小鸭学具,一一对比。如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第二只小鸡对第二只小鸭,……直到第六只小鸡没有小鸭对比了,就叫小鸡比小鸭多1只。又如二年级小学生学习“同样多”这个概念也是用学具红花和黄花,学生先摆5朵红花、再摆和红花一样多的5朵黄花,这样就把“同样多”这个数学概念,通过演示(手),思维(脑),形成概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这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效果好,印象深、记忆牢。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维。

3 对近似的知识和概念加以对比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对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质特点。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对近似的概念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分,既能培养学生对易混概念自觉地进行比较的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多年来教学实践的体会:重视培养学生的比较思想有几点好处: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4 在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中强调观察

第2篇: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教学的最终魅力不在于授之以鱼,而是在于授之以渔。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所有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更是实现素质化教育的关键因素。我们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做题能力,忽视了学生潜在的创新性能力,这不仅是教学上的失误,更是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全面、不深入的表现。适时得引导学生拓宽思维,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创新思维能力的内涵以及特点分析

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指的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或提出问题时,自身所产生的一种思维的最高级形式。这种思维能力可激发人们的潜力,从而进行独立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过程应用在化学教学中可被称为化学创新性学习。其区别于一般的思维能力,具有辩证性、创造性、能动性、开放性等特点,是国家和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动力。

2.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2.1注重个性,展现天性

初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人生观和社会观正在逐渐成长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具有叛逆性、独立性,向往个人自由、追求个人梦想。所以,教师在这个阶段的教学方式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考虑现阶段学生成长和学习的个性以及天性,发挥个性优势,展现个人魅力。同时,个性作为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前提,对提高创新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个性主要指的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工作以及各种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这种个性不仅具有稳定性、持续性,还具有相对的区别性。这也是创新能力产生的源头。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在世界上众多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士身上共同展现的一个相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拥有区别一般人所展现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会引导他们发现与其他人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从而激发灵感,产生创新欲望,并付之于行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我人格以及自我思考能力,提供丰富的创新空间和创新条件,使学生的个性完全展现出来。例如:在教授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时,笔者主张让学生自我提炼氧气,并根据氧气需要的标准进行提纯。在提纯的过程中可适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能力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有些学生自我组织了讨论小组,进行激励地讨论;有些学生独自制作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有些学生在沉思具体设计方法。从中我们发现,学生因个性的不同所展现的行为也不尽相同。这时,教师要充分给予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个性优势,求出最终的结果。事实证明:适合集体合作的学生,更具有团队精神、组织能力;适合自我思考和研究的学生,更具有创造精神和独立思索能力。

2.2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最好的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点燃学习欲望,是当前所有教师面对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初中化学学科。化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理性学科,区别于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辨性、动手性、操作性。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基于学生对周边生活的观察以及发现,从而引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形成,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多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用双眼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化学常识和化学知识,用双手去亲自体验化学现象和化学特征。这种亲自实践的经验和经历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是随着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以及锻炼学生自我创新型能力的大的趋势下而逐渐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具有行之有效的效果。例如:在讲解镁化学物质的属性时,教师将采用燃烧镁条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在化学实验中镁条出现的变化、颜色、气味、声音等现象。利用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觉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另外,情景式教学方法也可通过设置独特的教学情境,将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在化学物质的作用讲解时,教师可开阔思路,为学生讲解化学在高新产业中的应用,以及当今化学发展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自身魅力和作用。同时,又可以为学生讲解化学在普通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崇拜化学魅力的同时,又能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化学,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欲望设置长远的目标和规划。

2.3培养逻辑思维,发挥创新魅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动力。教师要适时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索和研究的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强锻炼学生辩证思维意识,将所看到的东西经过大脑的不断加工,进行分析、去伪纯真,从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和本质。这样才有助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找出问题的答案。建立学习创新小组,重视团队意识的培养,进行头脑风暴训练,强化自我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扩展思维空间,从多角度、多方面的考虑问题。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还要选取经典类型或典型题目,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并提倡多种方法解题,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总结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发挥学生个性,展现素质教育优势,完善教学体系的终极目标,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指标。创新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只有从学生抓起,从基础落实,才能真正将创新能力发挥到实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陆亚东.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7)

第3篇: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英语口才 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 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26-01

信息的传递是靠语言这一交际形式得以实现的,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是英语交际的必要条件。由于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英语口才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高职高专大学生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也就尤为重要。那么,英语口才能力要怎么样才会提高呢?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及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和方法:首先要理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其次明确英语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对思维进行大量训练,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语言。没有语言,先人的思想和言论结果就不会流传后世,更谈不上继承、巩固和发展了,当然,相互间也就根本谈不上会有什么思想交流了。脱离了思维,“语言”跟自然界的其他声音毫无区别,不再是音意结合的交际工具,也就不再称其为语言。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称之为思维,脱离了语言材料,思维就无法进行,同样,没有语言这一物质形式,任何思维活动也都难以进行。

二、英语口才表达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

语言有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之分。不发出声音的思维称为内部语言;表达思想结果时付诸于声音的语言称为外部语言。因而,要想进行言语交际就必须实现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化。由此可知,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就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只有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人才能够很清晰简练、迅速生动地把内部语言表述出来。书面语如果写错了,我们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直至完善满意,达到预期的表达目的。然而口语却与书面表达有很大不同,它的及时性、突发性、应变性及很多特殊情况决定了它不能轻易更改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表达者必须做到第一时间迅速恰如其分地准确表达,思维必须敏捷,缜密。因此,加强训练思维能力对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大量刻苦的训练才能具有敏捷的思维,进而摆脱母语思维的束缚,达到熟能生巧,脱口而出。

三、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

只有思维敏捷才能有流利的英语口才,因此要想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就必须进行刻苦的思维训练。思维的训练包括思维的缜密性,敏捷性,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集中性,深刻性等等。口头交际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主要目的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习惯。在此,教师的责任不容忽视,教师一定要竭力认真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去做到口才表达准确简练,条理清晰,生动地道,字正腔圆。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要密切配合,虚心踏,刻苦训练,认真总结,反复实践,最终水滴石穿。

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必须在英语思维指导下完成,这就要求表达者必须摒弃母语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干扰,竭力使自己完全融入英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当中。那么,为了避免失败的交际结果的出现,口语表达者不仅要使自己融入英式的思维方式,还要不断尽快使自己融入他们的文化,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这种思维方式与自己融为一体,表达时才能信手拈来。当然要想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很多条件和因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环境,更离不开学生的刻苦付出和正确的学习训练方法。

提高口才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

其一,思维连贯缜密性的强化训练。训练的结果是最终能够达到口才表达逻辑正确,条理清楚,无懈可击。只有头脑清醒,才能思维敏捷,进而组织好语言流畅缜密地表达。

其二,思维的灵敏性训练。训练的结果是最终能够做到言语反应快,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直至达到“对答如流”“出口成章”的境界。

其三,思维的发散广阔性训练。训练的结果是要能够在口才表达中做到文采飞扬,形象生动,透彻精辟,感染力强。拓宽思路是训练思维的发散广阔性的关键,此外还要注意摆脱母语思维的束缚,增强思维的活力。

其四,训练思维的集中深刻性。良好的思维品质应该能够收放自如。思维的集中深刻性在口才表达中的反映则是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训练思维的集中深刻性,可以采用口头作文的方式。

英语口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训练是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天道酬勤,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循序渐进,就一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

参考文献:

第4篇: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职高物理 思维障碍 对策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尤其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他们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思维障碍。因此,我们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学生产生的思维障碍进行探讨,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物理基础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逻辑思维障碍

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判断、推理要求也就更高。因而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思路混乱,弄不清规律和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因果关系而造成逻辑性思维障碍。

案例1:不少学生在解下题时都出现了解题错误。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与电源相连,在螺线管同一轴线上套有三个轻质闭合铝环,b在螺线管中央,a在螺线管左端,c在螺线管右端。当开关S闭合时,若忽略三个环中感应电流的相互作用,则a向左运动,c向右运动,b不动。

分析:原因与结果常常是一一对应的,不能混淆。尤其楞次定律是职高物理电磁场教学中最难以理解的,学生难免会在感应磁场与原磁场磁通量变化之间的阻碍与被阻碍关系、感应电流与感应磁场间的产生和被产生的关系间找不到该题中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弄不清规律和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因果关系而出现思路混乱,颠倒因果关系而造成逻辑性思维障碍。

策略:对于因果关系的颠倒而产生的逻辑思维障碍,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弄清楚当开关S闭合时,由通电螺线管所产生的磁场在铝环中的磁通量变化情况。然后,根据楞次定律得出各铝环的感应磁场方向与螺线管的磁场方向。接着,运用安培定则确定各铝环的感应电流方向。最后,运用左手定则可判断出a、b、c三个铝环的运动方向。利用比较、分辨等方法,对物理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加以区别,可以使概念之间的区别更鲜明。

二、定式思维障碍

学生天天置身于千变万化的物理世界中,会自然地获得有关物理方面的感性认识,往往会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考虑问题,产生思维的倾向性和专注性。一方面,一定的生活观念和经验能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推理能力。另一方面,错误的生活经验如果不遵循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往往会干扰学生对新学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案例2:运动员起跑过程中是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大过程;汽车以恒定的功率起动过程中,所做的运动也是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对于这一类“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的题目,学生在理解上普遍感到困难,无法处理和解决这一类问题。

分析: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错误地认为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是减小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如果用力推桌子,推力越大,桌子移动的速度就越快;反之,推力越小,桌子移动的速度就越慢。而在职高物理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增大的运动,这类运动相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要复杂。

策略:要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就要引导学生善于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教师在讲解时,应展开充分分析、讨论,明确概念的形成过程,并用一些生动的物理实验或物理现象说明原有观念的错误所在。例如,弹簧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在减小,即每秒钟增加的速度在减小,但振子的运动速度在增大。同时,也可以利用图像及斜率的有关知识,反复矫正、巩固,以加深理解,达到克服学生思维障碍的目的。

三、片面性思维障碍

有些学生的思维具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尤其是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的物理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容易干扰学生,如果学生只凭对事物的局部了解就草率得出结论,就更易产生片面性思维障碍。

案例3:有的学生认为,物体的加速度a大,速度v就大,加速度a变大时,速度v就随之也变大,有加速度a就有速度v。

分析:学生头脑中缺乏完整的物理情境,将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觉得两者要么同时变大,要么同时变小,没有考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一致,即使加速度变小,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但并不表示速度越来越小。

第5篇: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 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0-01

高中生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模式上趋向成熟,而高中各类课程不再简单的需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运用需要愈发迫切,尤其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首要技巧便是抽象归纳本质与推导规则的能力。因此高中是一个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适宜与关键时期,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如何有针对性地采用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手段与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在准备抽象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时,可以有整体、有步骤地按照以下程序慢慢细化与完善方案。

1 备课阶段

老师要在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上有所行动就需要在备课阶段准备一个较为完善与实用的教案。而教材是所有教学手段与方法施展的重要基石,老师在制定教案时也可以依据教材展开设置培养手段。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使教案有整体的秩序规划还可有效的设置教案的重难点讲解环节。让学生在有结构有细节的讲解下了解物理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论架构到数学模式再到具体应用的一般逻辑体系。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为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考虑,老师在备课时不妨从具体的物理现象入手,侧面引导学生采用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等逻辑思维方法,将具象的物理过程简化,糅合成为简单的抽象的物理模型,这样才能便于讲解相关的数学表达模式使现实的物理问题真正抽象化为数学符号表达。

2 课堂教学阶段

2.1 老师的教材分析讲解

为了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老师要注意在课堂讲解的时候增强知识点的分析力度,如果只是简单阐述知识点的内涵,学生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很难对知识点进行有效运用,也就谈不上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因此老师在授课时最好带入实例讲解,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指引学生将思维集中在实例与物理的定式的逻辑联系上,最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推导出多个实例下的物理规则,再归纳为科学的物理定式。例如,在讲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时,如果只是阐述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上的力学规则,可能会导致学生一头雾水。老师可以带入实际应用的反冲运动来进行分析,并注意比较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学生跟随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分析才会理解抽象的力学理论。并在理解过程中自动的利用了从实例转化为公式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对教材的讲解中,各学说、理论的延伸讲解也必不可少,教材是参考书不是学生必须信奉的“圣经”,老师在分析教材的各种观点时,不妨延伸提出历史上物理学发展中的各类学派理论,指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物理定律,才能培养自己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与科学的思考维度,抽象化思维能力往往就萌发在辩证分析的思考中,因此老师适当的延伸讲学可以让学生在论证教材观点科学性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2.2 课堂实验

物理理论的严密逻辑性与知识点联系的复杂性,代表着需要有效的实验佐证。实验亦是物理课堂的一部分,使学生学习认识物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课堂实践,可以在试验中观察客观现象,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验结论推导抽象的物理规则,中学物理的实验资源、步骤、流程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论证、总结三个部分形成专业的实验报告,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对实验流程、数据变化、实验结果有更深入的认识,对形成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3 布置恰当的课外任务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仅在课堂范围内讲述练习无异于纸上谈兵,最好的培养学生物理性的抽象思维的路径还是适当的使学生融入进课外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与活动中发现物理体验物理。因此老师可以考虑布置合适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真正接触到物理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例如制作简单的物理模型,进行家庭物理实验观察日记,参观物理发明博物馆等。高中学生的思维定式还基本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仅靠老师讲解或自主解题也很难有效转化为抽象思维模式,而将高中学生的物理视角引入生活中,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物理理论知识进行对比认知,发现实际的生活迹象与物理教学内容相关联之处,对物理过程的转换有了实际接触与体验,或可另辟蹊径潜移默化的转化学生的思维定式,使之转变为抽象思维。

4 结语

高中是培养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而学生形成抽象性逻辑性的思维模式对于学习物理等定式统一,逻辑严密的学科有相当的有益性。反之,物理的学习与实践总结对形成抽象思维也有较强的促进性,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因此老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发挥指引作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中能开始逻辑性思考问题,剥离表象,突出本质,发现物理的抽象性,并最终形成稳定的抽象思维。

参考文献:

[1] 姚叶,陈万金.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

[2] 郝伟.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 学周刊b版,2014(11):106-106.

[3] 王珍发,郭继成.给学生一个多维的物理世界――知识立体化与高中物理教学改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20(10):148-150.

[4] 陈丽华.实现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平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14):186-187.

第6篇: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一、中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

1.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思维艺术,其整体有机思维是相当发达的,以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2][1]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除了运用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外,更发展了形式逻辑思维艺术,形成为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这种思维艺术的特点,按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的解释:“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说而不只是单纯的处理客体,”[3][1]从仅仅可能的真实性中“抓住各种可能的变换,并且只凭想象或演绎的事件去同化现实,”[4]③并引出必要的结论,从而构成假说——演绎推理程序。西方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在几何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揭开了这种思维艺术的序幕。英国著名希腊数学史家希思在总结泰勒斯在几何学上的发展的贡献时指出:“几何学开始成为建立在一般性命题之上的一门演绎科学。”[5][1]毕泰戈拉及其学派推进了这种思维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在制定形式逻辑这门学科的同时,制定了以形式、分析、演绎为特征的思维艺术。后来欧几里德又进一步把这种思维艺术贯彻和运用到几何学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思维艺术。

这种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工具的思维艺术,对西方、特别是对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的伟大成就。正由于这种思维艺术的强有力的影响,即使进入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奴婢;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并末能从根本上否认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艺术,从外在的权威,即教会所肯定和解释的圣经出发,演绎、推论出事实。这种思维艺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继续发挥着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总之,西方思维传统中既有整体有机思维艺术,也有形式思维艺术,但后者长期以来占着主导地位,并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当这种思维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时,就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向更高一级的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即辩证逻辑发展。即便这样,这种形式分析思维仍未丧失其价值。它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以往古希腊和15、16世纪以来,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就是明证,因此今后还可以继续作出贡献。就西方来讲,当前更为需要的是运用辩证思维,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已进入需要进行广泛综合的时代。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可数,因此“不仅哲学,而且一切科学,现在都必须在自己的特殊领域内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6][1]只有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才能做到这一点。

2.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一样,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人类思维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比较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特征,正确概括和科学评价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长处和短处,探索它在现时代的转换趋向,使其更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实践,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指自古代延续下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或思维定势。其基本特征,在于经验整合型的主体意向性。就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它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辩证思维;就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则是意向性的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两者的相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面貌。中国传统思维的经验综合性同西方的理性分析思维相对立,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却又同经验保持着直接联系;它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把握整体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却忽视了主客体的对立以及概念系统的逻辑性和形式化,因而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中国传统思维的意向性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模式出发,导向自我反思而不是对象性认识。它突出了思维的主体因素,而不是对象因素;突出了主体的意向活动及其价值判断,而不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实体的定向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有点像西方的现象学,但却没有现象学那样的意识“还原”和“悬搁”;它不仅承认对象客体和本质、本体是存在的,而且把自我和自然本体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

经验综合的最终结果,把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表现为整体辩证思维。李约瑟认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7][1]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最显著优点在于辩证思维。这种辩证特性,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整体思维。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强调整体观点,认为世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构成一个整体,想了解各部分,必须了解整体。“天人合一”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两者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即人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亦有待于人的调整安排。这表现在思维艺术上,虽然有形上与形下、体和用之分,但形上不离开下,本体不离作用,浑然一体,不能区分。二是相反相成思维。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研究问题,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被看作是重要的思维原则。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提出了“无独必有对”、“物极必反”和“一”与“两”的命题。

显然,传统思维艺术并不都是保守、落后和消极的,它不仅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都具有价值和意义。除上述辩证思维对我国古代科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外,经验整合型的整体思维同当代的系统论整体思维也有某种相似,它不仅在人体生命科学如中医学中具有生命力,而且对于其它综合性科学也有启发意义。再如直觉思维、意象思维不仅在伦理学、美学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同当代符号学有某种联系。它是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至于主体意向思维,对于确立认识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国传统思维毕竟是前科学的直观性思维,而不是建立在近代工业社会及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思维。因此,必须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及其思维成果,彻底改变传统思维的模式。

首先,必须补上形式思维这一环节。正如在经济的发展上,我们不能跳过“商品经济”这一环节一样,在思维的发展上,我们也不能超越“形式思维”这一阶段。而且,历史的辩证法还在于,经济上的“商品化”与思维上的“形式化”,在西方几乎是同步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形式思维把人类思维从笼统的整体性推向细节性、定量化,体现出思维的精确性。黑格尔把思维的形式化过程称为“知性思维”或“理智”。辩证法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知性有限性的否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知性思维过程,就不会产生作为对知性思维的扬弃的辩证法。现代的辩证思维之所以不是古代的直观的朴素的辩证法,原因就在于它是在知性思维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用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来对照我国传统思维艺术,不难发现它的要害之处在于缺乏知性思维的充分发展这一环节。它的优点是整体性、系统性、辩证性,但却是立足于直观性、类比性的基础上,因而只能是朴素的辩证思维。而“扬弃”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只能是它的否定方面——知性思维。明朝徐光启意识到了中国思维艺术的这一弱点,认为西方科学的长处在于严密的逻辑体系,并把这一思维方式比喻为绣鸳鸯的“金针”,而中国人没有掌握住这一“金针”。因此,加强我们思维中的形式化、定量化、确定性和程序化、模式化的因素,是提高中华民族思维艺术水平,把朴素的辩证思维提高到科学的辩证思维的必经环节和阶段。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技术知识。严复在比较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时,认为就思维对象或内容而言,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就在于以“古纸堆”为对象与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区别。西方科学技术在明代以前并无超越中国人之处,后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了,其原因是西方科学叫人面向自然界、宇宙,而中国人则皓首穷经。中国人普遍认为,科学技术无论多么高明总不过属于“艺”和“器”的部分,这部分本属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不为可耻;只有“真心诚意”的大道理,“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纶,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学问。于是造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畸形状态: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被鼓励,它只能自生自灭,循环迭现;知识分子很少有人以全副精力致力于此,结果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始终是感性的,缺乏理论和逻辑,往往不能形成科学公理。尽管四大发明源于中国,但却没能引起科技变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关系、思维艺术的巨大变革。约克多·雨果说:“在欧洲,一有一种发现,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中国人要改革自己的思维传统,提高思维艺术水平,必须要从“古纸堆”中跳出来,改变轻视、打击和冷遇科学技术的恶习,要象西方人那样,面向自然界、宇宙、努力钻研和认真学习科学技术。

我们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取西方思维的成果,以发展、改造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使之更为科学化、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改造传统思维过程中还必须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要站在现代思维的水平上对思维传统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对思维艺术的调整改造,无需简单重复西方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必须运用的观点,站在现代思维和现代实践的高度上,对西方已经走过的思维道路以及现在的思维趋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现代实践和现代思维水平上,自主地展开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思维艺术的交流。在现代的信息条件下,人类思维正不断趋于同步化;但这种同步性、统一性是以多样性、差异性为基础的。我们要形成的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现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作用。

第二,要把思维艺术的变革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活动方式的变革结合起来。思维艺术的变革决不是单项的,而是社会整个变革中的一项。现代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它与行为、生活和活动的紧密结合,并具有较快的转化节奏和周期。马克思指出:“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8][1]思维艺术的变革本身,就是人们要求变革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体现;思维艺术只有与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才展现出变革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形成,已有五、六千年的光辉历史。挖掘埋藏于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宝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开放性的现代化思维,不仅需要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思维进行交流,也需要吸取传统思维中的精华。可以确信,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中,完全能挖掘出可供借鉴的珍品,并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放异彩。

二、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及文化背景

1.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任何一种思维艺术,都是一定时代的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因而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同时也都具有某种局限性。从纵向来看,后起的思维艺术,并不能全盘否定、先前的思维艺术,正如高级的社会运动的出现并不能否定低级的机械运动的作用一样。从横向来看,不同地域的思维艺术,在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中,都只是一个方面或一个侧面,不宜硬去比较孰优孰劣。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艺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之间的结合和互补,开辟了人类科学思维的道路。因此,在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思维艺术的特点、历史作用及发展趋势。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有必要将中国与西欧两种学术思潮及思维艺术变迁的基本路线作个粗略的划分:

在中国,公元前2000-221年,即由殷周的巫史文化到春秋战国诸子文化的兴起,为中国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开源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觉醒的时期;大约公元前206-公无1644年,即由两汉儒学经术的发展经魏晋隋唐时期儒、释、道的斗争,直至宋明思辨“儒学——理学”,为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以带神学色彩的儒学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从公元1644-1919年,即由清代古文与今文经学至对儒学的批判,是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潮与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期。

在西欧,从大约公元前3000-100年,即由古希腊英雄神话时代到古典希腊哲学、科学、艺术的启蒙兴盛,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的觉醒的时期;从大约公元前100-公元1000年,即由古希腊、罗马哲学与基督教的融合,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形成,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僧侣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的时期;从大约公元1100-1600年,即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导致的文艺复兴到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理性复活和科学兴起的时期。

上述中西方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变迁的脉络基本上是相似或相同的。只是在中国,带宗教色彩的儒学——理学统治时期比西欧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更长(约长800年)。不过,就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一,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以人伦为中心,呈现出以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主客体互溶的致思倾向;而西方传统思维艺术崇尚自然,呈现出以自然为主要对象的致思倾向。

中国古代的灾难性气候,象梦魇一样压抑着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人们无力战胜自然,于是在幻想中寄希望于人间的英雄。随着原始英雄的崇拜。中国传统思维中重

视人伦、轻视自然的倾向也由此而萌发。这种轻自然、重伦常,反天道、重人道的社会思潮,在春秋时展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在古代思维中,这种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的特征,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以逻辑的格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致思倾向,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显著特点。愈到后来,这种思维艺术就愈成熟,愈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广义上说,思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它与中国人文文化是互为表里的;从狭义上说,由这种思维艺术所建构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致意于做人的“明智之学”。

中国文化具有人文主义特点。但这种人文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的人格,而不是注重个体的人格。人们习惯于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群体的角色,而不是单个的个体,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的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练就的思维艺术,必然深深地打上此种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致思倾向,多侧重于向内探求,认为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因此十分注重“修身”,即认识自身、完善自我,由此出发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伦理原则是第一位的,“善”与“不善”是一切社会行为和科学活动的准绳,“内圣外王”是修身、内省的最高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有“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的功夫。

但是这种内倾性,并不突出独立个体的地位,相反,群体是包括个体的;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其价值标准是伦常秩序。“崇善”的极境,一方面是内心、本心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外在行为(视、听、言、动)必须符于“礼”,即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成了修身、内省的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伦常秩序(“礼”)不是由外面强加给个人的,而是个人通过修身、内省自然地推出来的,因而个人也就自觉地、诚心地服从它。人们既然以伦理道德为纲常,自然界、功利等等就都在视野之外了。思维的中心内容,便只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这是农业——宗法社会里思维艺术的典型特点。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内倾性,也不是完全排斥自然,除了少数唯物主义哲学家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一般来说,主导方面是将自然包容于心,“万物皆备于我”,以人为天,天人合一,还原为心。西方人把自我意识与意识对象(自然界)的界线划得很清,因此他们有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中国人则基本上不在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之间划出鸿沟,在传统的思维艺术中,这两个世界是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当然,在中国思维发展史上,也有将两者分离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艺术,从反天道、重人道,发展到将客体自然(天道)化为主体人心(人道),使主客体互溶,这样,自然也就失去了感性的形式,而被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一个基本倾向。

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由于受到自然的恩赐,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却不象中国原始民众那样始终受到灾难性气候的威胁而产生对立情绪。因此,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探索自然知识的学术传统。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和哲人们的著作残篇都说明自然界是这些思想家研究的对象。恩格斯说:“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9][1]古希腊文明衰落以后,其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思维传统却一直在西方延续下来。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家比比皆是。到了现代、当代,这个特点更加突出。爱因斯坦说过,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几乎都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极少有的。自孔子以降,到近现代以至当代,思想家兼自然科学家的廖若晨星。中国古代的人们当然也研究自然,但大都把自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相联系、相附会,从现实的利益需要来看待自然。而西方的人们大都是为了纯粹的追求知识而探索自然的奥秘,把自然界视为比较独立的研究对象。显然,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是不一样的。中国近代以后在科学方面的长期落伍,固然与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有密切关系,但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不在自然界这一重要原因。

崇尚自然,研究自然,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发反过来促进了思维艺术的发展。在古希腊,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世界被看成是从某种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在思维艺术上,就表现为天然的纯朴的形式,表现为整体上的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到15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一直到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力学和数学,各门自然科学正处在材料的搜集阶段。这种状况影响到思维艺术,就形成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18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各学科互相综合和渗透的阶段,自然科学系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在这种背景下,“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的和循环中运动着。”[10][1]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

西方思维艺术中的崇尚自然,以自然为视觉焦点的致思倾向,是十分重要的特点,它不仅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

第二,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而西方思维艺术则具有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特点。

人类思维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一般说来,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源于原始的生产方式。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水平和科学认识水平都极低,原始人对自然未有精细的认识。在原始人类面前,自然界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战胜的整体力量。同时,原始人分化主客体的水平非常有限。因而这一时期的思维就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

这种特点,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思维艺术中都存在。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天然纯朴”的“天才直觉”的思维艺术,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5世纪以后逐渐被一种追求局部性、精确性、实证性的思维艺术所代替。在中国,自然科学在古代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到近代却没有获得长足的进展,即没有象西方那样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科学的停滞不前,以及农业型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大一统”宗法社会的不断加强,使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反却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有代表性的特点。

意会体悟的直觉性。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具有内倾性;而直觉性则与内倾性有密切的关系。内倾性强调向内寻找,如“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等,这种内省的方式往往不能用明确的言语表达,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人们也就只能靠感觉、体验、意会、领悟来把握它,而毋需理性逻辑思维的成分,因而往往带有神秘色彩。直觉虽然直到现代仍然是人类多种思维艺术的一种,在认识世界中不可缺少,但如果片面加以夸大,把它作为认识的唯一源泉,否定推理思维和实践活动在认识的作用,这样就歪曲了直觉思维的本质,不可避免

地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在中国,自然科学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形态,没有一个分门别类作精确研究的阶段。进入近代以后,也就一直保持了整体性思维特点。整体性思维对世界的把握是笼统的而不是精确的。整体性思维把世界看成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整体,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流转的过程。它注重自然和谐,习惯于融会贯通地把握事物,而不主张从局部、细节上把握事物。它把人同自然界结合为一体,主张人参与自然界;自然界渗透于人“心”,所谓“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现代思维虽然也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但它是在认识各个细节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科学把握。而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观并没有经过对整体的剖析,其思维水平依然停留在早期朴素的认识阶段,因而有待向现代思维靠拢。

朦胧猜测的模糊性。以整体性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思维往往固执于对事物的质的判断,而忽视对事物作量的分析;描述事物不求准确清晰而往往带有朦胧的猜测成份;其思维范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在方法上,则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疏于推理、鄙薄形肖。这种思维艺术只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模糊整体图景,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由于历史的局限而存在着很多缺陷,但综观人类思维发展的全景,这种思维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也可以向更高水平发展。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在某些相应的场合有它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其它思维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多数哲学家注重对事物的总体把握,注重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与这种思维艺术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基本上是一以贯之地渐进发展;而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却不一样,古希腊思维传统和西方近代思维传统有明显差别。近代以后,由于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思维艺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古希腊时期形成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思维传统,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以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为特点的思维艺术。

以古代科学以经验为主不同,近代科学以理性为主,十分重视实验的或实证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是英国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在他看来,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实验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本身就是实验的科学;任何可靠的真理都必须用大量事实作依据,然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材料,把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上升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培根开创的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例证和归纳的科学方法论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代,它依然是西方思维艺术的主流。

近代以后,西方思维艺术除了突出实证性以外,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影响,还形成了局部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特点。从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末,是西方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发展得最快、最成熟的是力学,它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第一门独立科学。所有这些学科,都是孤立地、静止地进行研究的,每个学科都只看到自己领域里的局部材料,而没有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运动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又使得机械力学规律被片面夸大并用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自然科学发展的这种状况,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艺术。培根和洛克最先把这种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带到哲学领域,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运用和发挥,积淀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西方思维艺术中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和量化发展,也带来了思维艺术上的精确性特点。近代数学的巨大发展,正是由近代自然科学对精确性的要求所致。天文学、力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领域,都需要精确的计算。近代的力学家几乎都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由于实证思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某一理论的建立,必须有精确的经验事实支持。这种对于精确性的追求,在西方思维艺术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直到今天,对于无论什么结论,西方人几乎都会问:有没有数字根据?统计是否精确?

西方思维艺术的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它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点却难免暴露出局限性,如实证性和精确性原则在许多科学领域里(特别是在微观物质领域里)就得不到支持;对局部性的片面夸大,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从而阻碍对世界全貌和事物间总体联系的把握。

第三,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疏于逻辑推理,忽视理论体系;而西方思维则强调逻辑推理,重视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思维中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蕴含着系统思想的萌芽。“大化流行”、“万物化生”,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这些都是对对象世界的比较正确的描述。中国传统思维虽然能系统地整体地思考对象,但却不注重逻辑推理。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对事物的把握,往往通过体验、意会和领悟,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不注意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诚然,在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逻辑思想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如先秦时期的辩者派和正名派,特别是辩者派中的墨辩逻辑,就曾兴盛一时。在先秦逻辑思想中,不仅有形式逻辑的内容,而且有较发达的辩证逻辑思想,同时还有数理逻辑和语言逻辑的萌芽。墨辩逻辑的“三物”(故、理、类)理论,可与西方的三段论和古印度的因明相媲美。但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终究是不发达的、低水平的。其一,中国的逻辑思维不象西方那样有关于思维形式和论证方法的系统完整的理论。《墨辩》虽然是一部逻辑的著作,其中有非常丰富的逻辑思想,但在公理化形式方面是薄弱的,未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演绎系统和方法论体系。其二,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艺术,往往与伦理的规范和政治上的刑名法术思想紧密相连,并屈从于伦理和政治,这样就削弱了对逻辑思维艺术的探索。其三,先秦的逻辑理论,大都偏于对某些概念、命题的论争,如名实之争,关于“白马非马”、“离坚白”的争论等。同时,在说明一些逻辑观点和方法时,仍然采取“设象喻理”的办法,用生活故事和文艺形式等形象思维方式阐释甚至代替逻辑规则。其四,“设象喻理”的思维方法妨碍了逻辑向符号化、形式化发展。在中国先秦之后,逻辑思想基本陷于停顿,纯逻辑研究几乎没有了,更谈不上如西方那样发展到近现代逻辑,如概率逻辑、模态逻辑、模糊逻辑、语言逻辑等。

由于疏于逻辑推理,中国自先秦以来一直强调“实用精神”,而缺乏“理性精神”。这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分析说明。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十分重视“经世致用”,重现实,重人伦,强调理论必须维护伦理纲纪,必须有益于政治,认为探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眼前的实用。而西方学者往往并不注重学术理论与人们实际利益的直接关联,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希腊人“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11]西方很多学者都是为了纯粹的求知去探求客观世界的奥秘。这种学术传统使很多著名的理论体系得以诞生。而中国学术史上,这方面却是个弱点。从形式上看,中国传统思维不重视宏观、系统的理论表达方式,而是采用“设象喻理”、“微言大义”、“语录体”等表达方式。“语录”需作详细注释、发挥,“微言大义”之义蕴何处也不很明确。因此,中国有一门独特的学问,称之为经学,即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的,理论体系的贫乏导致表现形式上的这种状况。

西方的逻辑思维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提出了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现代形式逻辑的许多重要内容,在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基本面貌。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学,在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到近代以后,英国培根对逻辑学又作出了重大发展,他针对亚里士多德逻辑重演绎、轻归纳的特点,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的归纳法。他的归纳逻辑运用了“三表(本质和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法”,并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的简单枚举归纳法。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把“三表法”推广为契合法、差异法和共变法,同时还创立剩余法,发展了归纳逻辑。逻辑思维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达到公理化、形式化水平。在西方,早在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试图建立形式的演绎逻辑,并在逻辑的符号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布尔创建了以他命名的逻辑代数系统,使逻辑形式化有了重要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第一次表述了具有现代化形式的数理逻辑命题演算体系,即构成了最早的命题逻辑的公理系统。到2O世纪30年代,现代逻辑又取得了几项辉煌的成就。

西方现代逻辑向公理化、形式化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重视逻辑思维的传统在西方思维艺术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拿这种思维传统与中国思维传统相比较,就会看到,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现代逻辑的所有成果,几乎全是从西方引进的。从中也可清楚地看出中国思维传统和西方思维传统的明显差别。

西方思维除强调逻辑思维外,还非常重视理论的体系化。西方人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以“求知”、“爱智”为目标,追求理性的享受,着重发展知识论。各种理论体系象一个个螺旋上升的圆圈,绵延在西方思想史的长河中。亚里士多德以博学著称,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著作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他不仅把各个领域的知识汇合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且每一领域的知识也自成体系。在他之前,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是人们所熟知的。到中世纪,正统经院哲学系统化,形成了托马斯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再往后,近代西方则是理论体系层出不穷的时代。法国笛卡尔不仅建立了物理学和数学的体系,而且还论证了他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体系,以及以几何学为标本的理性演绎方法体系。英国洛克在巨著《人类理智论》中建立了庞大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理论体系。德国人更不愧是构造理论体系的好手。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著名的先验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人们所熟知的。现代西方思想家也非常重视知识论理论体系,理论自然科学的发达和哲学派流派的蜂起说明了这一点。

2.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思维传统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中经济文化背景尤为突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思维艺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人们思想活动的逐步演变和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就是说,思维艺术的起源和演变是时代精神变迁的产物,其最深厚的基础固然如马克思所说是“尘世间的粗糙的物质生产”,而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等,则是这种精神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中间环节。分析中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背景,我们既要从经济基础出发,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探究思维艺术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又要从思维艺术所依附的社会子系统着眼,透视社会文明状态对思维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产生于这样的条件:第一,半封闭的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开放性的海洋环境不同,其特点是交通阻隔,信息封闭。自然的隔离带来与外部社会的隔离。第二,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这种农业经济使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包括思维)具有很强的农业社会特征。第三,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这种社会结构使人们注重血缘,膜拜祖先,推崇传统。另外,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正是在上述诸条件下形成了与西方思维艺术迥异的中国传统思维艺术。

在几千年的西方文明史上,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呈现出多样化,即使在同一时期内,西方各民族、各国的思维艺术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我们分析西方思维艺术的产生条件,只能根据有比较代表性的社会环境对思维艺术的影响,论其大略。第一,西方文明就地域而言,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发达,从而大大促进了农业、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自然的开放带来向外部社会的开放。第二,在欧洲,从古希腊开始,就以工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虽然存在,但对社会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这种经济类型,特别是商业活动,以其纯粹的谋利性质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构成了足以摧毁家族社会的血亲温情和世系组织的强大冲击。第三,在整个欧洲没有形成象古代中国那样的统一的社会群体;而是小国林立,各个城邦国家可以结成同盟,但它们从来没有取消自己的国界而混为一体,整个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个体的组合。相应地,整个欧洲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个体性。对欧洲人来说,凡是不能支配自己和由人摆布的人都是奴隶。所以,不依附于他人才被当作人的最高品格提到首位。广而言之,西方民族,是以个体为本位。第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也是西方思维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所有这些,都是与中国历史相异的。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中国传统不同的思维艺术。

三、中西方思维艺术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

1.中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条件

古代,居住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思维艺术上有着奇妙的巧合: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产生过整体的、模糊的、直观的思维艺术,都把世界看成一个混沌的整体,把某种具体的物(或现象)看成世界的始基;都有朴素的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思想。在此之后,中西方思维艺术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思维艺术发展的轨迹似乎又开始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阶段,中西方思维艺术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融汇合流、协同发展的趋势。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融汇发展,是以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为背景的,是在当今世界开放与发展的形势下形成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使空间距离的缩短,以及广泛的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迅速接近和共同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换言之,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为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沟通和共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世界性的广泛、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西方在发展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照系,因而有可能更自觉地反省自身,博采对方之长,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如果说,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开放、文化交流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思维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对自身不断完善的要求,则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和西方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艺术,分别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各执一端。在认识和把握世界过程中,这两种思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它们各自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如果不克服这些缺陷,思维就不能充分地、科学地把握外部世界,思维自身也就停止了发展。可是我们知道,正如人类的实践发展是不会停止一样,人类思维的发展也是不会停止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至上性的本质是综合思维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使人类思维在无限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这是一个思维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同思维艺术的互相取长补短、融汇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2.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容

中西方思维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文与科学并重。中国思维传统重人文,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西方思维传统重科学,以自然规律为视觉焦点;这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两个侧面、缺一不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和科学互相渗透,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不可分离。即:人文领域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因素和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科学领域中则摆脱不了情感因素和价值评判。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是并驾齐驱的,同时也互相对话,互相吸收和互相补充,愈来愈显示出汇融的趋势。注重科学传统的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社会与人的问题也愈益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如关心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研究人和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和自由等。在中国,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深刻反思强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大胆的开放政策使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跨进国门,科学主义盛行起来。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一向重视人伦纲常,但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思考某种理论时,不仅要问:它的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如何?而且还要问:它是不是科学的?它有没有严格精确的论据?

正如中国思维艺术中不能说完全没有科学主义传统一样,西方思维艺术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文主义传统。但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注重个体的人格,从个体去看社会,认为社会应以个体为单元和基础;而中国的人文主义注重社会的人格,把个体看作是社会和群体的分子,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前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最后把人归于自然性;后者强调人的社会本性,进而把自然也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两种人文主义,在当代也有融汇的趋势:西方人逐渐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而中国人则开始强调个体人格。

其二,模糊与精确并重。一般认为,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特征,精确性是近代思维的特征。实际上,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思维的固有特性,无论在古代、近代、现代思维中都是存在的。在古代,思维的模糊性是朴素的、粗浅的,抑或说是不得已的,当时的人们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智力水平,不可能对世界总画面的细节作出精确的说明,因而把世界看成是混沌的整体。不仅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本身也是模糊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想精确而不成的时代。现代思维的模糊性则不同,它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精确的基础上,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外部世界发展的某些模糊过程和环节。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为精确而模糊的时代。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模糊性特征,是思维本性的一种表现,它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它不象西方思维艺术那样在近代受到过精确的扬弃,因而直到今天,中国思维艺术中的模糊性仍带有古代朴素的色彩。

人类思维的本性要求精确地准确地把握外部世界,以便于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人类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精确性,试图使认识尽可能真实地接近客观事物本身。没有精确性也就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精确性是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地存在许多模糊性,如在程度、真值、关系等方面,很多时候不可能有精确的结论。这种模糊性表现了事物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或差异的中介过渡性。反映在思维中,就必然会产生思维的模糊性。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就是现代模糊思维的两种形式。传统数学竭力追求精确性,排除模糊性,结果遇到很多不可解决的难题。2O世纪60年代模糊数学诞生,使数学获得重大发展。模糊数学精确地描述了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手段,而这一点是传统的精确数学所做不到的。模糊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扬弃,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思维手段。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它的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要求对任何命题都作非真即假的判断,不考虑第三值或更多值。而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的界限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也存在着多值的模糊的判断。因此模糊逻辑便应运而生。

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

其三,归纳与演绎并重。在西方哲学史上,归纳的传统和演绎的传统都是存在的。近代欧洲发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其焦点之一就是思维方法的问题。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把归纳法作为根本方法,反对演绎法;而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则把演绎法作为根本方法,认为归纳法得出的知识是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尖锐对立的两派哲学家由于各自方法的片面性而陷入窘境。但即使在当时,归纳法与演绎法也有互相接近、互相吸收的倾向。洛克把理性演绎隶属于经验归纳之下,对演绎法作出了经验主义的解释。莱布尼茨多少看出演绎法的一些局限性,因而抛弃了“理性直观”的绝对性,容纳了经验归纳法的某些内容。这段历史事实证明,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彼此分离。归纳法的缺陷在于,从个别的单称陈述推出一般的全称陈述并无逻辑必然性。演绎法的缺陷在于,它得出的结论的普遍性程度总是超不过演绎前的普遍性程度,而且演绎的前提从何而来是演绎法本身无法证明的。因此归纳法和演绎法必须互相补充,同时并重,才能获得科学的认识。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重演绎轻归纳的。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气”、“神”、“有无”、“道器”、“阴阳”、“和同”、“动静”、“常变”、“体用”、“本未”、“一两”、“理气”、“心物”、“所能”、“知行”等,都是进行理性演绎的概念范畴。当然,中国传统演绎法与西方有所不同,意会、领悟的成分比较多,不象西方那样重逻辑、形式和公理。因此,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归纳和演绎问题上有两点不足:一是轻归纳法的作用;二是在演绎方面缺乏形式化公理化系统。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思维领域中,片面地偏重归纳或演绎都违背思维规律,现代思维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使两者共同深化和互相融汇。

其四,横向和纵向并重。思维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从时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宇宙和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思维的对象,这是思维的纵向性;从空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遍布宇宙,宏观和微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思维客体,这是思维的横向性。

对于任何思维对象,纵向把握和横向把握都是不可缺少的。事物有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前因后果,人们必须从过程中即从时间跨度上把握它;一事物与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各种参照系列,人们又必须从横向对比中即从空间跨度上把握它。纵向思维把思维者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能鸟瞰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有利于把握

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共时性差异。

在西方,社会开放和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传统,因此很少有思维的地域性屏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人思维的横向性特征比较明显。在中国,由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长期闭关锁国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维视野局限在本土之内,因此偏向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现代思维正将两者结合,成为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思维。

其五,直觉与逻辑并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艺术。直觉思维是人通过知觉对事物进行瞬时的、直接的选择和判断,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逻辑思维则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各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理论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思维艺术的必要环节。就直觉而言,有古代直觉和现代直觉之分。古代直觉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直觉,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现代直觉则建立在敏锐的知觉能力、明确的思维定势和丰富的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的成果也说明了直觉的科学性。

在现代思维艺术的发展中,直觉与逻辑的作用彼此不可代替,又具有互相补充的趋势。直觉思维可以在瞬间“恍然大悟”而体验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它的缺陷是偶然性太强,效果难以保证。逻辑思维可以对事物进行严格科学的推理,能有把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论可靠,其缺陷是中间环节太多,不可能得到瞬时效果。直觉思维的长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短处,直觉思维的短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长处,两者结合起来,则成为比较完整的思维。

在现代思维中,直觉和逻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使直觉思维有了更多的直观形式和渠道,更为完善化。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逻辑推理过程高度简化、形式化、自动化,经过反复练习,人们凭直觉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直觉思维进一步完善,不再具有神秘的色彩,它的规律也逐渐被人们所揭示,并被人们作为一种逻辑方法运用到科学发现和生产实践中去。

其六,形式化趋势。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形式化是晚期出现的成果,它是现代思维艺术的重要标准。所谓形式化,就是用人工语言(表意符号)代替自然语言,描述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并暂时撇开符号代表的意义而仅着眼于形式,把对事物的研究转换为对符号的研究。形式化是思维艺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形式化必须有几个基本前提:首先,人们对于思维规律有比较透彻的把握,能用简洁的符号表达它的复杂的本质联系;其次,有高度完善的公理系统,使形式化及形式系统有运演的逻辑基础;再次,有严整的演绎理论体系,以适应推理方法与符号公式之间的转换,最后,有高水平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思维的形式化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一般化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分解和深化的过程。现代科学要求语言无歧义地表达概念,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形式化则满足了这一要求,它用符号准确无误地表达某个概念,用符号化的公理系统清晰地揭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越过了自然语言的障碍,使思维更加精确化、客观化。现代形式化思维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数理逻辑的诞生,它为人类思维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形式化思维艺术由于舍弃了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只着眼于形式,又由于它概括了思维的一般形式,因此能被全世界所接受,从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形式化思维艺术在科学理论的研究甚至科学理论的发现中有重大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形式化思维还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思维元素用符号表示,思维过程用形式化的公理系统代替,这样便能输入电子计算机,使电子计算机成为能够“思维”的智能机。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思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自觉地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思维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思维的社会机制和生理、心理机制被日益清晰地揭示出来,以至于能通过脑电图破译思维语言,能通过射线摄影透视人脑思维的活动过程。人类思维艺术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我们相信,思维艺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展现出新的前景

注释: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

[3][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2页。

[5]《希腊数学史》第1卷,牛津1921年版,第12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页。

[7]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3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1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26页。

第7篇: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物理学;政治教学;贯通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领导着自然科学,一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解释世界上一些最神秘的现象。学科之间存在很多共性,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用物理学相关知识来进行政治课的教学。

一、逻辑思维法政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是科学抽象的重要形式,在物理学中通常使用的有两种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

(1)分析―综合法。用这部分知识来解释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2)归纳―演绎法。用这部分知识来解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表现为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两者相互连接;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互相转化。要求我们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掌握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到特殊性认识的方法;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二、串联式政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主线”思想

物理学中串联是指把几个导体依次首尾相连,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所谓串联法,即把几个相关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先后呈现出来。当讲解一个知识点时,往往可以依靠其联系派生出对其他知识点的回顾,再由这些知识点导出对下一个知识的探索。该方法适用于一些联系较为紧密的知识点。在构建知识网络之前,应先理清各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按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来安排知识的串联顺序,在两个知识点间建立一个“关节”,培养学生的主线思想。

三、并联式政治教学,注重不同概念之间的比较

物理学中并联是指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所谓并联法,即把多个在内容上同属一类或彼此相对的知识同时呈现出来。因为许多知识可能同属一个知识的不同方面,或是不同知识的同一个方面。

政治中各个知识之间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书上并没有给予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学生很难掌握各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政治课堂中将这些知识“并联”在一起进行复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鉴别,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必须首先发掘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然后进行比较,力求在对比中既能把各知识点全面地展现出来,又使学生把握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不同的概念。

四、包含式政治教学,让学生学会总结整理

从一个知识点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往往会衍生出多个相关知识,就其中的每个知识点来说,可以再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支,最终构建起知识网络,因其如同树木的主干发出的分枝一样,该方法通常先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然后层层深入,一步一步地引出其他知识点,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个方法的关键是要找到主干知识,从不同角度寻找主干分支点,并有机地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这样构建起来的知识网络才更能充分地体现出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五、辐射式政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辐射式就是指从一个知识点出发,辐射出多个相关知识点的形式。它往往可以以某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从一点辐射出多个知识点,其内容一目了然,之间的联系也非常清晰,既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是要求我们在建立这个网络之前要先找出知识间的共性,再从共性出发辐射出多个知识。

诚然,教育没有套路,正所谓“教无定法”,学科间也没有所谓的鸿沟,存在很多的交叉部分,如能真正地做到融会贯通,那么教学也会变得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8篇: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近年来,人们对设计类专业开设素描课有很多争论:一种观点是设计类专业必须开设素描课,因为素描是一切绘画和设计的基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设计类专业开不开设素描课对设计能力的培养没有直接的影响,因为素描和设计是两种语言,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我认为,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过于强调素描的绝对性和忽略素描的作用都是片面的,设计类专业开设素描课是必要的,但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应有所改变,应区别于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

一、对设计类专业素描教学的重新认识

进入 21 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冲击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越来越多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出现,使设计变得更加轻松方便,对设计人员的造型基础要求相对降低,而更强调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很多人就提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不再需要开设素描课。这种观点虽然过于偏激,但对目前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提出的质疑,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传统的素描教学,以全因素素描为主,强调造型能力和技法,更适合于绘画类专业。而设计类专业开设素描课,目的不是为了绘画,而是为了培养设计创意能力而进行的形象思维系统实践训练,掌握从设计思想向产品转化的手段。当然,设计类专业既不是纯绘画专业,同样也不是工程技术专业。设计的基本元素是图形,以图形来表达设计理念,设计需要一定的造型基础。设计师对素描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其设计作品的质量。

传统的全因素素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设计类专业教学的要求。素描教学要以设计意识为核心,尽量缩短素描与设计专业课的距离并逐渐与其接轨,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以适应现代设计的要求和发展。在强调造型原理和应用方面,设计素描显然更适应现代设计的需要。

二、对设计素描教学的新认识

设计素描又称“结构素描”,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它除了画出看得见的外观物象,还画出了看不见的内在连贯的结构以及看不见的外部轮廓,在表现手段上与明暗素描训练有较大的区别,而对形体、透视、比例等要求则与明暗素描十分接近。

设计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设计素描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准确的描绘能力、结构分析能力和塑造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眼 (观察) 、脑(理解)、手(表现)的协调能力,通过素描培养认识自然和设计能力,逐步掌握准确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方法,进而能对自己的设计构想、设计意象进行直观的形象表达。

在设计素描中,“线”是形体塑造和表现的重要手段,线条表现力的强弱,对表现技巧有很大影响。因此,设计素描一直把线条表现能力的学习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强调线条形成原理、线与面的辩证关系;线条的主次、强弱、轻重、虚实、直曲、刚柔等变化,对于丰富其表现能力、增强画面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计素描结构造型的训练方法

设计素描训练中结构造型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逻辑性结构造型练习:我们所熟知的几何形体,是经过科学分析从万物繁杂的形体结构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最简约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普遍规律的结构形式。任何个体的物象,不过是这基本结构规律个别秩序的重新排列组合,它们在构造上都存在着几何式的结构因素。虽然我们描绘的物象在结构上可能是抽象的、内在的或隐伏的,但只要我们以造型的结构观念去观察、研究它,在对客观物象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联想、推理、判断和科学知识的求证进行结构造型的研究,突破视觉局限,看透物体的全部,就能够发现其复杂形态中几何式结构特征,从而把握住它的造型上的结构要点,并通过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把物象还原到关键的结构形态之中。逻辑性结构造型,即是对客观物象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联想、推理、判断、和科学知识的求证进行结构造型的方法。

以正四棱锥体为例,步骤如下:画出正方锥体底面透视形,以对角线求出中心点;画出中心点的垂直轴线,依据比例关系,在垂直线上确定顶点高度;画出顶点与底面四角的连线;调整线的轻重、粗细、虚实,加重形体体积、结构的表现。

这种造型方法,理性分析成分较多,利于培养严密的设计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形体切挖的结构造型练习:基本形体切挖的结构造型,是根据切挖得要求,以形象思维的形体空间想象为基础,运用逻辑性结构造型方法完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形体都可以通过相对应的基本形体切挖去实现和表现,如通过长方体的切挖得出楼梯的基本形状等。基本形体切挖结构造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训练课题,通过整体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可以深化对形体结构的认识,提高对形体的空间想象力和概括的表现能力。

3穿透性结构造型练习:穿透性结构造型是将物体试想为玻璃一样的透明体,既能看到物体的外形特征,也能看到物体的内部结构;既能看到前面的物体,也能看到后面被遮挡的物体。突破视觉局限,看透物体的全部存在并将其表现于画面的造型。

这些训练方法,感性和理性并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强调事物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更符合设计专业的需要。

另外,可以通过加强默写和速写训练,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快速表现能力。传统的素描教学,一般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写生能力,对快速捕捉形体和默写能力却不够重视,而设计专业恰恰需要这种快速表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平时进行大量的速写和默写训练。设计素描的训练课程着力于快速而准确地把握形象整体效果的表达,作业以短期写生和速写为主,写生中更多地强调运用形体结构的基本规律、透视基础知识对物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写生。通过对物体作短时间的观察后进行多角度的默写,如仰视多角度、俯视多角度的等,可以拓宽造型观念和塑造领域,提高概括能力和培养敏锐的空间想象力。

第9篇: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范文

    1 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1.1 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

    1.2 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1.3 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1.4 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1.5 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1.6 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2 解题方法

    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

    2.1 最佳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2 因果选择题。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2.3 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2.4 组合选择题。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趋势。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位置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可确定的,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