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医学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鸟兽分类学贯穿于野生动物医学的教学始终,这是由野生动物医学所临诊的对象决定的。在野生动物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对鸟兽分类学这门课程精通,同时应随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方面问题的提问,使学生常常联想到该野生动物的种类、所属的科和在野外生活的习性、特点、食性等。特别应当讲解哺乳动物的一些分类和生物学特征,因为哺乳动物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也是人们在野生动物公园和动物园中喜欢观赏的一类,条件许可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该种动物的照片放映出来,以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长此以往,学生对鸟兽分类就不会感到陌生,同时也能加强对野生动物疾病的感性认识。更客观的说法是对不同的野生动物应采用怎样的保定技术和麻醉技术,易患哪些普通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所有这些都建立在对鸟兽分类学的精通上,否则对野生动物临床所患的疾病就无从下手。
对于鸟兽分类学的精通和野生动物生物学资料的了解,还可以掌握不同动物的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新生仔兽的习性,更进一步了解失去母爱的新生仔兽的人工饲喂方法,以及饲喂新生仔兽所用的营养物质,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动物的有效方法,也可以为野生动物种群繁荣创造良好的条件。
学生对鸟兽分类学知识的掌握,能加深对野生动物临床医学知识的理解,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增强信心,同时也奠定了专业基础,使学生对野生动物临床医学更感兴趣。
2野生动物解剖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野生动物临床医学不同于宠物医学和农业院校的兽医学,它所面对的动物种类繁多,而且各种野生动物的解剖结构都不一样。由于各科野生动物在解剖结构上差异很大;因此,在野生动物临床医学的教学中,就要找出这些解剖学上的差异,讲出不同种野生动物在解剖学上的特点,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解剖学知识,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工作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
野生动物解剖学也是每位野生动物临床医学工作者应当精通的科学;因此,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把野生动物解剖学方面的知识与动物医学结合起来,同时督促学生回忆野生动物解剖学的特点,这样的复习比以往所学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只有反复学习才能较好地完成野生动物临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要诲人不倦,学生也当下苦功夫、勤奋努力,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野生动物保定技术是临床医学的教学重点用什么方法能够教好野生动物保定技术呢?笔者认为在理论课教学之后要在临床进行示范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讲述为什么要保定动物?什么时间保定动物?用什么方法保定动物?为使动物所受的应激最小,谁有资格完成此项任务?这些内容关系到所保定动物和保定者的安全,因此要给学生详细讲解,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觉。其次,在保定时还要分析野生动物的生物学资料,保定者必须了解被保定动物的解剖和生理知识,包括蹄子可以踢、爪子可以抓的距离,了解被保定动物的灵敏性和速度,这是十分重要的。
保定者还要掌握保定方法对人和动物是否安全?是否能够完成设想的操作?保定以后,动物从物理或化学保定中完全恢复过来以前是否能一直观察和注视着动物?这些注意事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防止学生在保定动物中掉以轻心,不负责任的操作。
国外的野生动物专家总结出的经验是兽舍的温度高于32.2℃或湿度大于70%时不应捕捉动物。这样的条件非常恶劣,会给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或死亡。目前,野生动物的保定有物理保定和化学保定2种,其工具分为1)心理学工具。因为只有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心理学反映,才可以使动物对的人工操作更满意;2)能减少动物感觉的工具;3)限定动物的办法;4)增大或扩展手臂长度的工具;5)保护自身或能让保定者安全地接近动物的工具或物理屏障;6)用外力作为驯服动物的工具;7)镇静、制动或麻醉动物的化学药物[1]。
要注意在保定者接近野生动物时,它不是逃跑就是全力进攻,野生动物一旦出现逃跑效应往往不顾后果,自己撞在墙上或其他障碍上,如果无法逃避时会不考虑自身安危而全力进攻。因此,要考虑怎样才能保定好野生动物,不能没有准备。
要让学生了解保定者站在什么地方,怎样抓取动物才更安全,抓野生动物用力过大会导致动物窒息,或造成肋骨、四肢骨折;用力过小会让动物逃脱。网兜是保定野生动物的重要工具,要根据野生动物的大小来选择网眼的大小,如果网眼太大,野生动物就会用力把头伸出网眼,没放出来就可能窒息而死。
在有蹄动物的保定中,不透明的塑料布用处最大。有蹄动物把不透明的塑料布看成是障碍,用不透明的塑料布可以把动物直接赶进载货的板条箱或兽栏。
让学生了解手套这种重要的保定工具,手套的材料不同用处也不一样,从用于抓小型啮齿动物的薄棉手套,到抓大型灵长类动物的双层粗皮厚手套效果都不错,食肉动物能够咬穿现有最厚的手套,所以戴手套也不能保证不被动物咬伤,另外还要了解手套经受不住野生动物双颌的有力挤压。
头罩遮住了野生动物的视线,能够降低野生动物的感觉,可以进行一系列没有疼痛的操作。
在野生动物医学临床教学中,野生动物的化学保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化学保定药物要求的诱导期短,不能注射后1,2小时野生动物不制动。保定药物应当有颉颃剂,在制动过程中,颉颃剂能对抗物的作用,防止由于呼吸停止或其他问题而导致的动物死亡,药物的有效剂量小时,可以使用小的注射器注射,必要时还可以投射注射。我国现在保定野生动物经常用的是吹管,它主要的优点是发射时没有声音,对注射部位的损伤小,唯一的缺点是自身长,射程短,射程大约15m,通常只对大型动使用。
4兽医临床诊断学是野生动物医学临床的基础兽医临床诊断学是通过对动物的体征、症状、临床物理诊断、生物化学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等手段来科学地分析动物所患疾病的性质,确定疾病主要侵害的器官或者部位,以及局部病变对整体的影响,是阐明致病机理,明确疾病类型、时期和程度的科学[2]。
该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并能将新仪器和新知识应用到野生动物临床诊断上来,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野生动物临床上应用的各种仪器有心电图机、X光机、超声诊断仪、CT断层扫描仪、腹腔镜和核磁共振仪等。若想熟练使用这些仪器,就要求在野生动物临床教学实践中进行一定的操作。只有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才能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才能在野生动物临床医学领域有所作为。
野生动物疾病的临床诊断学,在我国还没有像国外研究的那样深入;因此,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以便尽快赶上野生动物疾病临床诊断方面的世界先进水平,为动物园和野外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和繁育提供人员储备和技术保证。
职高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探究事物本质,而且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围绕自身整体能力全面提高。围绕这一目标,作为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学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动物医学专业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特别是一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动物医学的科学素养。为此,教师必须使教学观念现代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及教学管理现代化,这是职高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让学生终身学习有坚实的基础
动物医学专业课虽然不是,也不可能给学生灌输所有的知识,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为学生创造终身学习和动手能力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动物医学方面独立获取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指定医学方面的自学内容,指定有针对性的参考书和作业,提供参阅方法,提出自学要求。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让其相互检查自学情况,并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教师应坚持用多媒体方式组织教学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更能系统地把动物的打针或解剖过程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强调动物知识和医学知识的综合性、过程性、创新性和应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能力;在实验中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医学数据、能清晰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最原始、最直接、最强劲的动力。动物医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适应不同学习特征的情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医学数据,或呈现动物的病理标本、模型,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动物医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情境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动物医学的比较法是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医学本质进行分析鉴别、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
5.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人格魅力在互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生之间作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应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拓展学生的心理发展空间,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交往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交流,能够促进探究式教学的展开。
6.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合作的学习环境比竞争的学习环境更容易使人产生成功的体验,医学中出现的复杂问题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解决,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7.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让学生充分了解科技医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那些与动物医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参与讨论和决策,培养学生动物医学素养,加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责任感。教师应多层面、多角度地讲解实例,通过医学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动物医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医学专业的美好情感。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药理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学习作风,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药理学实验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忽略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必须对动物药理学实验课进行改革。
2教学模式的选择,从验证性实验为主向多元化实验设计发展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是教师讲授示范为主,学生按照步骤验证实验结果。实验课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内容,缺乏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按教材规定的方法即可完成实验,只是局限于观察表面现象,很少能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难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素质,对于创新教育的实施仍显得有所欠缺。因此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与加工的能力、实践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参考国外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动物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为循序渐进、层次递进,从基础到综合,再到与科研结合的创新。“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实验教学模式,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普遍认知规律和实验教学规律,改变过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设计更具深度,能够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论体系,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达到深化和巩固专业基础理论的目的。
3优化实验类型结构,新增设计性实验内容
动物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设计深度不一的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实验,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药理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对研究内容产生强烈的研究热情。例如通过实验验证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联合应用都是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验证型实验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观察实验结果验证已知结论,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点。例如在掌握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保定和不同给药途径等知识基础上,验证型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创新提高奠定基础。药物药效的验证性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例如消化系统的药物实验可以通过体外实验和在体内动物实验观察药物作用的结果,分析药物作用的机理,加深对药物合理应用的学习。药物使用不当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通过验证实验可以加深对配伍禁忌的了解。例如链霉素的毒性及解救实验,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实验观察。综合型实验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是理论知识的全面运用。在验证型实验基础上提高的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多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锻炼,对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明显的作用。例如抗微生物药磺胺嘧啶钠的药效学与药动学实验综合了动物医学的微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等知识。这个实验通过研究磺胺类药物将动物药理学两大板块知识药效学和药动学联系起来,同时采用不同的实验手段解决问题和说明问题。将知识点进行串联,立体化的展现给学生,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尤为重要。创新型实验是在综合型实验的基础上,与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研究课题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创新、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给学生从事科研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自主选题或教师指定研究方向使学生充分得到锻炼,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知精神,推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例如进行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组织学生检索文献,形成技术路线,开展实验等。充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型实验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用科研带动创新实验,注重学科理论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水平,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奠定基础。
4注重实验报告的批阅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规范书写实验报告和及时分析实验结果是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探索的一种方法。实验无论是否观察到实验现象,都应结合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及时分析,成功有成功的经验,失败有失败的原因,每次的心得对学生都是科学思维的锻炼。撰写报告一定要符合规范,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科研论文的撰写工作奠定基础。批阅实验报告是与学生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对问题进行及时了解和给予建议。批阅实验报告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查看学生对待问题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验的结果分析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解释原因,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汇总,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提高素质的目的。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可以作为考评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从学分的角度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必然提高重视程度。实验后结果分析是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的思考过程。每个实验小组将处理的实验数据汇总到一起,由教师组织展开讨论。每组学生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与其他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和现象所涉及的知识理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中职教学;任务驱动法;陶艺课程
中国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56-1
陶艺课程的开展,不仅仅可以实现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还在学生知识面扩展,动手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的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中职陶艺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中职陶艺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必要性
(一)现阶段中职陶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其一,现阶段中职学校只是对部分专业开设了陶艺课程,如服装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以及国画专业等,对其他部分专业都没有相应的课程教学,使陶艺课程教学具有片面性;其二,在中职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其课程设置比重比较少,课程内容选取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使得学生难以切实地掌握好陶瓷材料的相关知识;其三,在不理想的陶艺课程教学背景下,学生难以在陶艺方面作出创新,陶艺专业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其四,在学生陶艺成绩考核方面,也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考核方式,很多学生在陶艺考核过程中以作弊的方式通过考试,实际上不具备任何的陶瓷创作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导下,将教学内容合理的划分为若干个教学任务,而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教学任务的引导者,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以实现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这样的教学方法,正好成为改变中职陶艺课程教学现状的有效途径。
二、任务驱动法教学在中职陶艺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的应用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规划和安排,以保证其有效性。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教学任务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设相应的陶艺环境,使得学生能够真实地体会到陶艺课程的重要性。具体来讲,教师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结合陶艺教学目的,创设真实的陶艺学习环境;其二,积极将陶艺元素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去观察陶艺,了解陶艺,并且形成对于陶艺的兴趣;其三,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个组别课程目标,鼓励学生弄清楚其任务的所有内容。
(二)引导教学过程,合作完成任务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管理,这是保证任务教学朝着高效方向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其沿着任务的主线去履行各项操作;其二,积极扮演引导者的身份,避免对于学生的想法进行过多的干预,使得其处于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去履行任务;其三,注重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各组员的能力,去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开展任务交流,给予合理评价
以学生主动性、学生分析能力、学生判断能力为指标,建立有效的任务反馈体系,以便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展示,以此去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各项任务中去。另外,教师应该积极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合理科学的评价,对于表现比较优异的组别或者个人,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参与陶艺课程的积极性。
(四)做好教学沟通,提升教学能力
由于将任务驱动法教学融入到陶艺课程体系中去,还属于探索阶段,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有必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积极地总结和归纳,做好做得不足的地方,为后期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打下夯实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一,中职学校应该增强与其他陶艺专业院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在此方面经验的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巧,以不断实现自我教学方法体系的完善;其二,鼓励中职陶艺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经验进行分享,形成特色的陶艺教学班级,以营造良好的陶艺教学任务模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任务驱动法运用到中职陶艺课程体系中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积极总结和归纳目前中职陶艺教育事业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以保证陶艺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我相信,中职教学会因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而实现自身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毛春红.任务驱动法在中耿训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刘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3]闫义轩,潘晓菁.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2006,(03).
[4]纪明明.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2).
【关键词】移动增值业务 综合性 案例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1-0008-02
近年来移动增值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在运营商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占到了越来越高的比例,2008年中国移动的增值业务收入比例达到33.5%,[1]而在3G时代,其更是3G应用的灵魂。进入到3G时代,移动增值业务将得到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围绕3G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将是数以万亿的规模,并在未来会保持高速的增长。未来移动增值业务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后劲,并形成更大的产业链。
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使得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与此同时,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的严重滞后却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人才瓶颈已经困扰了产业的发展。[2]现在很多企业感叹招不到合适的移动增值业务的开发人才,同时高校里也有不少计算机、软件和通信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开设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是非常有实际价值的。
本文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对在本专科院校中开设移动增值业务课程的需求、课程目标做了探索,并提出了轻量级的理论教学和重量级的“案例+实践”教学结合的模式,通过教学和实践,学生普遍能知悉一般的移动增值业务开发方法,并普遍能进行独立语音和数据类的移动增值业务的一般开发,效果良好。
一、课程背景及建设重点和目标
相比一般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言,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的需求有不同的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类课程不是一门单一基础的开发技术课程,而是一个涉及较多的综合知识和综合开发技能的课程。
涉及的体系结构复杂:从通信网络的底层信令到从移动通信网络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开发技巧,从2G、3G到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全新应用。
涉及的业务类型繁多:IVR、短信、彩信、WAP、流媒体应用、定位应用、支付应用等等。
涉及的开发技术繁多:可能是某些脚本开发技术;可能是某些集成开发环境;可能是某项接口开发技术……。
因此,对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的建设不能以简单的一门计算机基础理论课或一门语言开发课程来考虑,而应以侧重综合实训类的课程来考虑。
二、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在进行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建设中,有如下一些重点:
第一,在对学生有限的教学授课中(一般一学期48或64学时),既要传授一般的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的类型、方法,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实验和案例的学习操作,自己动手去实现这些开发,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需要充分计划和安排。
第二,移动增值业务开发有两大部分,一部分属于传统意义的电信增值业务开发,如IVR、短信、彩信、WAP等;一部分属于移动互联网(或者叫移动手机)开发。对不同侧重的学生如何考虑在时间和实验平台上进行合理的安排。
第三,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实践平台的建设,该课程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个良好的课程实践平台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此课程的课程建设很重要的环节是进行实践平台的建设。
三、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的建设要点
1.轻量级的理论授课和重量级的“案例+实践”结合
如上所述,对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应作为一门类似综合实训类课程来考虑,但与一般实训课程不同,其又有形成套路的开发类型、理论、方法与案例。因此,这门课程应以理论加上案例和实践结合授课的方式。
在这里轻量级的理论授课和重量级的“案例+实践”有一个关键点:并不是轻理论、重“案例+实践”,而是轻量级和重量级。对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时间上要做好安排。如理论和实验课程分开上,建议以1∶2左右的教学时间安排,如有条件在实验环境下直接一边讲一边融入实验环节,效果会更好。
2.课程实践平台的建设
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是一门需要设置大量的案例介绍、情景分析和实践课程。因此,建立移动增值业务仿真教学平台,是让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类课程真正有所效果的必要措施。课程实践平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业务环境和实战历练,最大力度上协助学校培养社会急需的熟练人才。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在平台上的实践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在毕业之时便可达到1~2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水平,从跨出校门便是一名合格的、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端人才。
3.“DIY”式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DIY对学生,特别是对工程应用类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4]Do It by Yourself是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实践环节的原则。相对于一般应用程序软件,移动增值业务的开发在技术上要求并不很高,其更多的应在流程设计(如IVR)和系统实现的整个完整过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以语音增值业务为例:通过语音流程设计、数据库简单设计、脚本开发、脚本加载和调试等环节,90%以上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的设计到开发整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及开发信心。
四、推进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建设的思考
在进行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的授课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
1.教材的选择
大学的学生习惯了经典教材的模式,而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则情况不同,市面上较多的是各个厂家自编的针对各自产品的开发说明,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非常有限,而此类教材又以普及基础知识为主,如《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技术详解》,[2]几乎没涉及具体的开发技术和开发方法。针对此问题,我们采用了主教材+自编讲义的办法,在理论授课中采用主教材的线索和主体内容,并在每部分的业务技术中加入自编的案例和开发方法部分讲解。
2.课程实践平台的建设
目前我们课程实验实践的开展平台,是购买的一套增值业务系统商用实践平台,能在其上实现支付、IVR、SMS、MMS、WAP等业务的教学和学生实验。但这类商用实践平台往往屏蔽了内部和后台的很多过程,进行整个开发工作流程全部开放出来,对于学生来说,无法窥以全貌会造成盲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应考虑积极的自主开发的原理及实验教学平台,并与商用的实践平台结合,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的整个前台、后台的内部流程,从原理到设备到应用形成完整扎实的知识框架结构。
五、结束语
移动增值业务在未来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非常巨大,开设移动增值业务开发课程顺应需求和潮流,重视在课程中的案例和实践教学,搭建教学实验平台给学生DIY式的实战训练,其效果较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全面的考虑包括企业师资的灵活引入、教学内容的完善等方面的建设,以更好的满足3G时代的移动增值业务开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俊峰.移动增值业务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探[D].北京邮电大学,2009:4~5
2 陈昔.移动通信人才瓶颈困扰产业发展[EB/OL].http://jy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36-02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制造业大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对于相关生产设备安装、维护等操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职教育中,培养与现代化的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机电一体化的高水准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互动式的、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教学方法。这种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面对问题,结合自身的经验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任务驱动法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助于中职教育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本文试分析化工仪表和自动化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任务驱动法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并以精馏塔回流罐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为例,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以促进机电一体化高水准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现状
化工仪表和自动化课程是中职化工、制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实用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该课程不仅涉及化工原理、化工单元操作等内容,而且还涉及电工电子、仪器表、自控等有关学科知识。换言之,化工仪表和自动化课程是一门多门学科综合的技术性课程。
作为一门实践应用型的课程,化工仪表和自动化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广,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关键性工艺参数检测法、仪表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对仪器表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充分结合化工生产基本知识,依据工艺需求,选用合适的仪器表。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应掌握较为系统、全面的化工自动化相关基础知识,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基本规律,掌握相关参数与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从工艺的需求出发,要求学生能全面地分析控制目标、操作变量、被控变量,与相关的专业人员制订出的科学合理的自控方案,并设计出工作所需的可靠工艺参数及必要的条件。对自控系统工作、开停数据进行分析后,能够初步掌握其相关的参数正定和投运工作,保证控制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实现生产自动化。
目前,接受化工仪表和自动化课程学习的大部分是中职化工相关专业学生,他们一般对自控有关的知识了解不到位,在平常的学习中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且以原理和一般性原则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缺乏思考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大多以被动接受为主,较难理解课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等,这显然不利于高素质化工类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化工仪表和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课程实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加上课时、实验条件的制约,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课程实践性活动难以开展,无法将该门课程和社会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相结合。这也造成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分离,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职教育要积极进行相应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充分结合课程特点,将教学课程与任务驱动模式进行科学结合,把真实企业的化工生产案例有效引入理论课教学中,并穿插有关概念、问题及实际解决方案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任务驱动法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
设置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旨在帮助化工类学生掌握相关的自动检测仪表、控制系统理论和方法等,并将之运用到实际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妥善解决化工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圆满完成任务。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应将课程理论知识较好地贯穿到实际实践任务中,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和提升他们的专业思维能力。具体说来,任务驱动法的应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提出任务要求,合理分解任务
教学任务是教学的依据。在实际的教学中,中职教师应先依照课程将所需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向学生下达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明确相关要求。在具体的学习任务分配中,教师应以实际生产工艺和生产自控需求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任务分配时教师应注意合理性问题,既保证一定的教学任务,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剖析问题,达成任务
对各教学任务予以细化,让学生敢于去尝试,积极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方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应用自身所学知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新的问题、新的知识,学生又会适时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这就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此阶段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教师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详细讲解知识点概念、内容,学生基于兴趣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二是针对学生提出的控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教师进行问题的查找,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并有效引导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三)总结问题,梳理知识
教师针对学生整个任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讲解、指导,同时让学生对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此外,梳理所学的知识,在任务驱动法的帮助下,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问题,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案例
接下来就以精馏塔回流罐液位控制系统设计为任务,展开相应的教学。需要按以下步骤展开:
(一)分析任务
精馏塔是一种广泛运用于化工、炼油生产、石油化工中的进行精馏的塔式汽液接触装置。精馏是一个传质传热过程,它可以使得混合液中的不同成分根据挥况予以分离,并达到一定纯度。精馏塔旨在保证产品的合格,且保证塔的回收率和能耗水平,寻求以较低的成本投入获取较高的利益。参照精馏塔回流罐液位控制工程项目的有关资料,对任务进行分析。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回流罐处于工作状态下,其回流比约为44。若回流罐进料量因塔顶压力的变化而产生5个百分点的变动,要使得回流罐液位稳定,采出量也要发生变化,其变化幅度约为225%,即该波动较大,回流比也会波动,无法稳定。为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稳定回流罐的液位、进料量等,须做到以下几个小点:一是掌握工艺流程,对设计控制方案进行分析;二是选择合适的自控仪表;三是实施控制方案,解决接下来的小任务,细化相应的任务。
(二)实施任务
以第一个小任务为例。第一个小任务包含工艺的过程和产品质量指标,设备的操作原理及操作的过程,同时还要分析精馏塔液位的对象特性,分析控制指标,确定操纵变量等。掌握精馏塔的基本控制方案,针对塔内的几个变量,如蒸汽量、回流量等,分析和确定相应的回流罐液位的控制方案。
(三)总结和改进
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找出控制方案关键点,教师则应及时提出分析控制方案所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控制方案。学生在不断地思考、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提升了一个层次,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在任务最后,教师应进行总结和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并要提出相关问题给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综上可知,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兴趣,有利于中职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培养与现代化制造业发展相适应的机电一体化的高水准技能人才,满足国家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艳领.高职院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2(19)
[2]王淑钦,汪晓泓,郭俊卿.任务驱动法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12(5)
[3]秦向前.一体化模式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教学优化与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
[4]沈红霞,费欣慰,谢亚杰,江华生.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螺旋式教学模式探讨[J].广州化工,2015(19)
[5]付正立.任务驱动法在《化学化工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海峡科学,2010(3)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该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也是小学音乐学科的地位和特征所决定的基本原则、比如:在《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一单元中,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小学生感受进行曲雄壮的音调;通过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感受活泼优美的音调;通过表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的同时,使学生得到音乐美的体验,并激发出小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提倡师生互动,以学生e上学习为主。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材改变了过去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体的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即使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也努力体现了这一理念。如在小学第一册第一单元,就安排了《有趣的声音世界》,让小学生一开始学习音乐就能注意到自己身边的各种音源、乐器、音响、音乐,引起他们产生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兴趣和思考。在《音乐中的动物》《动画城》等单元中又激发他们对音响中的动物形象,动画片中的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自主学习感受的习惯。
3.强调音乐与文化的关联和多学科综合。比如:第二册《音乐》中的《小丽沙沙沙》《春天悄悄来临》《春天的音乐会》与第二册《语文》中的《春天,春风,春雨》《春笋》《雨点》《池塘》《春到梅花山》以及课文后词语练习: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音乐中的《小动物唱歌》《口哨与小狗》与语文中《放小鸟》《这儿真好》《世界多美》;音乐中《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与语文中《家》;音乐中《快乐的孩子爱唱歌》与语文中的《做什么事情最快乐》;等等,以上这些《音乐》与《语文》教材之间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我在上音乐课时,如学习《春》这单元时,启发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上《春》的课文内容自编到自己唱熟的歌曲中来唱课文;把音乐《我爱祖国我爱家乡》这首歌曲编到语文中的《家》这篇诗歌中唱一唱,比赛谁编唱得好,谁就是“小小音乐家”,这样学生一个比一个编唱得好听,学生兴趣很浓.在上语文课时,遇到有与音乐课文相关的内容时,我也随时引导学生唱一唱。在教学中我充分感受到,这些音乐课程中的内容既是语文知识有益的补充与拓展,更是为小学生调节学习生活,放松大脑,提供音乐创作天地,发展小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所不可缺少的,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本人承担一年级的语文、音乐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大多数的小学生,若是给他们少上一节语文课,他们不计较,可是如果少上一节音乐课,他们一定会强烈要求老师给补上的。学生之所以如此热爱音乐课是因为现在的音乐课,不仅能使他们得到充分的放松,无限的欢乐,更有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开放大学;计算机课程;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0-0095-03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支持服务的特点
最初,学习支持服务的思想是在英国开放大学的远程教学与远程学习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主要目的是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供各种支持服务。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移动学习模式。当前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支持服务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开放性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它的开放性。这种开放不光是指教育形式、教育环境的开放,更是指教育本质、教育观念的开放,任何教育对象都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开放的教学资源完成自身知识水平的提升。
2.自主性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具有显著的个性化学习特征,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当前,开放大学的学习者普遍都随身携带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他们通过移动设备既可以进入学习平成知识的学习,也可以进行自我z测、补充练习等,所以学习者的学习具有较大的自主性。
3.移动性
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他们既可以在工作单位、家里,甚至旅途中通过网络访问教学资源,也可以将教学资源下载下来,随时观看学习。所以,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具有显著的移动性,能方便学习者随时完成学习任务。
开放大学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主要构成要素
1.课程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提供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授课视频、课件资源库、试题库、教学案例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者主要通过课程学习资源了解任务、寻求解答,从而掌握知识内容,进行扩展学习。
2.教学过程资源
教学过程资源包括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生形成性考核记录、学习评价反馈、作业完成记录等。这些资源在学习者学习课程内容、获取辅导以及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习者的学习方向,督促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开展学习的重要资源。
3.人力资源
学科专家、技术人员、教师、学习小组等都可以成为移动教学支持服务平台中的人力资源。学科专家具备学科专业能力和超前的教学观念,能为学习者提供与学科性质相关的教学内容、扩展资源和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人员能为学习者创建学习平台,解决技术难题;教师与学习小组能对学习者进行答疑,组织学习者交流互动,并给出学习评价和情感支持。
4.技术资源
技术资源包括为学习者提供交流互动的工具等硬件资源,以及教学策略、教学技巧等软件资源。技术支持要能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情感满足,所以要在实现交流功能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学习者的交流互动习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得多种途径的交流互动。
开放大学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建设
目前,开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开设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习者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应用技术等,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其适应互联网时代对社会人才的需求。
按照《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要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开放性、一站式、交互式的移动学习服务平台。
1.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的功能
在开放大学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中,需要实现的基本服务包括学习课程教学任务服务、课程答疑服务、课程测试服务、资源下载上传服务等,另外还需要有教务信息查询服务、为师生交流提供的服务等。
教师通过登录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课程教学相关任务,其中包括课程内容相关资源、教学任务目标、课程学习指导等。学生通过浏览并下载教学任务,为远程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课前准备。在课程答疑服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留言对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在课程测试服务中,学生可以登录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选择章节测试或总测试等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在资源上传下载服务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需要补充学习的相关资源进行下载,或将一些优质资源上传以供他人参考。
2.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学习资源的建设
从计算机课程学习资源的建设来说,开放大学要提供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源,因为学习资源作为支撑教学过程的基础,是教学开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首先,开放大学在建设移动学习服务平台计算机课程学习资源时,需注意保证学习资源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例如,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教学演示PPT、计算机知识重难点讲解视频、计算机功能演示教学动画、CAI课件等计算机课程学习资源,要考虑到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以保证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资源。
其次,建立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不仅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还能为学习者分享自己检索到的优质学习资源提供便利。开放大学还可以鼓励学习者在交流互动中获得知识,并且将其分享的教学资源保存下来,以便为后续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最后,在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上,教师不仅要能够方便地上传教学内容、教学课件等,还要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地搜集各种新形式的课程资源,如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网易公开课等作为补充资源整合到教学资源库中。
3.教师与技术人员提供的支持服务
教师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传授知识技能,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能力、计算机技能等,此外教师还要能熟练运用学习平台学习资源、解答学生问题等。技术人员的支持则是维护学习平台的正常运转,确保资源上传下载接口的安全,保证平台各功能正常发挥作用。
由于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中的所有教与学行为都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移动网络实现的,所以远程教育工作者(教师)、平台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持服务。
4.建设虚拟计算机实验室
虽然计算机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基本功能演示等可以被制作成文本、视频、PPT课件等来辅助学生学习,但由于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所以对于一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演示的内容,则需要建设虚拟计算机实验室进行学习。
近年来,我们普遍采用VMware、Virtual PC、Virtual Box等仿真软件来搭建虚拟计算机实验室。例如,用VMware软件构建虚拟的网络实验环境,能够真实地模拟实际网络情况,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学到理论知识并参与动手操作,这就极大地克服了开放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中难以进行实际操作的困难。
结语
开放大学通过构建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平台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不仅能丰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互动,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少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辅导网站的构建[J].海峡科学,2012(7):69-72.
[2]乔艳琰.学支持服务体系在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姜玉莲.基于微课程构建开放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以基层电大课程实践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4(3):52-60.
[4]张宇航.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13(3):58-59.
论文关键词:医学院校,课程改革,任务驱动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医学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在经历多年计算机普及教育后存在一的些问题亟待改革。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现状
1.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差异化
随着计算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展,计算机教育从小学开始,在中学大规模普及。现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许多知识往往是先前在大学课程讲授的内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总体上说,来自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大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差距较大。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早已是单独用机,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应用任务驱动,熟悉网页制作、FLASH制作、一般的图片处理、DV短片制作等。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则仅是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
2.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陈旧
先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上对所有学生定位都是一致的,主要是计算机的基本使用,包括基本硬件和软件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网络通讯及使用、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方面的基础内容论文格式模板。教学内容的更新未能及时跟上社会单位、企业对员工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需求,部分内容的陈旧容易导致已有一定计算机使用技能的学生对授课内容不感兴趣,感觉在课堂上学不到新知识,产生厌学情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对容易实施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但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心理相对简单,如果开始的内容他懂了,往往自我认为后面的内容他也懂了,对老师的授课内容听不进去,使用电脑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个人认为,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部分仅掌握计算机基本使用技能的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会造成极大伤害,令这些学生一方面以为自己已经懂了,另一方面是事实上只懂得课程知识的少部分,重点内容没有掌握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
1.采用分级教学模式
鉴于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差异,参照许多高校英语课程的分级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开设前进行计算机使用能力的测试,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水平为测试依据,根据测试的成绩进行分级任务驱动,一般可分为两个级别三个方向较好。对于基础好学生可讲授较深层次的计算机硬件知识以及信息导论,涵括数理逻辑、数据结构与算法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或者讲授多媒体设计知识,涵括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和网站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于基础不够好的学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涵括Windows 操作系统、网络通讯及使用、OFFICE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方面。通过分级教学,可以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
分级教学法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数量庞大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实施起来较困难。当中要充分应用和借助自动改卷考试软件以及实验室机房、图书馆阅览室等资源,可以减轻部分工作量和压力。
2.改革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使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调查毕业生卷”调查和“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调查,相当部分的毕业生认为在学校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并不足以应付工作岗位对计算机技能日益依赖所带来的需要,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计算机技能与他们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日常工作中善于了解计算机最新信息和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注意内容的新颖性和通用性,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公务以及信息搜索处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对于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条件的话可有针对性地开设2~4学时医院信息系统的体验课程,如临床等相关专业学生了解医生工作站、护理专业学生了解护士工作站、影像专业学生了解影像管理系统等。这样,学生可以较深刻认识到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的相关性以及在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
3.建设优质的网络资源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现阶段有条件也有必要充分利用网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服务。我校多年前已投入使用毕博教学平台,目前容量可达到每个学生一个账号,许多课程都已建立在线网络课程,教师可方便地在线管理所有教学摘要得到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机房管理部门的支持任务驱动,给学生提供方便良好的用机环境论文格式模板。
4.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在现代最新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更能适应日后工作中计算机应用的快速变化[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成功的关键点。任务设计的要点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真实、可行,贴近学生的能力实际,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的设计可分为简单任务和综合任务两类。简单任务难度较小,用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综合任务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用于开拓学生思维。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特质、规律以及该内容与其它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较深刻理解。
(2)分析任务
任务提出后,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分析,这样学生可以了解任务以及知晓完成任务的困难所在,然后教师要把握好任务的切分,提示当中涉及到的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引导学生层次分类推进问题。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作为主导角色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新知识点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任务驱动,从而获得完成任务的方法。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去摸索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使学生在任务引导下独立探索、创造性地去完成任务。
(3)任务完成
学生作为完成任务的主体,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和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对于简单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完成,教师在必要时可给予指导。对于综合任务,学生可通过小组协作形式完成,在此过程中,每个组员的思考心得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对基础差的学生指导多些,对较好的学生给予更高层次的引导。
(4)总结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予中肯确切的评价,并对多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新知识加深理解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论文格式模板。任务评价应多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对学生多些肯定和包容。
(5)注意问题
由于学生在素质教育、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个环节要充分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做到基础差的学生得到提高,基础好的学生得到提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要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应是靠教师灌输被动接受任务驱动,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因为教师不但要讲授新知识点,更要帮助学生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所以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以自有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为基础,通过主动学习来掌握新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推广,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积极意义。
以上通过分析计课程的现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四个方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探讨。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潮流中,如何使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跟上时展,探索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隆娟,吴泽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探析[J]. 福建电脑,2007,(2):183-184
[2]杨晓辉.任务驱动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3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