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教育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经验诱导型 学习环 概念教学 生命系统 反馈调节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学习环,也译为学习循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阿特金和卡普拉斯在科学课程改善研究中提出来的一种探究教学模式。经过研究和实践,学习环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习环模式是围绕着“概念”开展探究教学的,注重学习者亲历探究的过程。经验诱导型学习环包括“概念探索、概念引入介绍和概念应用”3个阶段,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概念探索阶段提出和其先前知识有关的因果问题,学生可依此提出假设,尝试解释该因果问题。笔者尝试借助“经验诱导型”学习环,从“细胞―个体一群体”的生命系统各层次学习稳态调节机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实现知识的整合。
1 概念探索
生命系统通过信息交流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该部分内容将对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起到一个主导、贯穿的作用。生命系统稳态的维持是调节的结果,那么,是靠什么来进行调节的呢?教师提出一个描述性的因果问题: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曲线变化过程能够解释什么现象。这样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搜集,并呈现出来。学生可从中获得:若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则甲可表示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若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切除动物的甲状腺,则甲所表示的物质分泌增多;若图表示的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羊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则甲表示狼的种群变化,乙表示羊的种群变化。
在本阶段,教师尽量少给学生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发地搜索高中教材中涉及的调节过程,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教材的指导下,教师将不同模块的知识进行整合,并梳理反馈调节的概念层次,确定本节课的知识主线。
评析:学生经过新课内容的学习之后,仍缺乏知识的整合,对具体知识仍是“割裂”式储存。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较易从个体水平的激素调节、群体水平的种群数量变化或生态水平的种群间的数量变化来谈对内环境问题和生态系统问题的调节。
2 概念引介
这一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建构科学概念,学生通过解释所学习的概念和探究过程,将经验进行抽象化和理论化。教师通过呈现或补充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生命系统反馈调节的具体分析,建立反馈机制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适时澄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概念,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科学理解。
2.1 细胞水平的反调节
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细胞稳态的维持可以通过调节化合物的合成和降解等来实现。细胞的稳态表现为细胞内葡萄糖、O2、水分、细胞代谢产物等含量的相对稳定,DNA结构的相对稳定等。细胞水平的反馈调节往往是为了避免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保证代谢活动经济而高效的进行。如在光合作用的生化反应中,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使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叶绿体基质中,导致光反应中合成ATP、NADPH数量下降,卡尔文循环减速。
2.2 个体水平的反馈调节
个体水平的反馈调节是生物个体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该水平的反馈调节在教材中能找到较多实例,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等。以体温调节为例,恒温动物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剧烈运动时,细胞代谢旺盛,引起产热量多,体温升高,通过反射使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减少来抑制产热,通过汗腺分泌汗液增加、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来增加散热量,进而使体温下降。而当体温下降时,又可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使体温回升。
2.3 群体水平的反馈调节
群体水平的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例如,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图6)。
那么,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是否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有无反馈调节?需要指出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反馈调节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火灾过后,森林中的种群密度降低,但光照更充足、土壤的无机养料因大火灰烬的补充而增多,新的植株因此迅速生长。植物的生长又为动物的生长提供条件,森林中多种生物种群密度因此增加。
教师进一步提出学生存在的困惑:在自然环境中,种群密度是否会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何理解?这其实也是一个种群内个体的反馈调节问题。在种群数量增长的过程中,当数量的增长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密度就会制约种群进一步的发展,病原物和寄生物的传播速度增大,使死亡率增加;在种群密度高的年份,鸟类可以通过领域行为使种群数量下降;啮齿类动物在种群密度过大时,会通过内分泌调节使种群数量迅速下降。而种群数量减少时,密度制约作用又减弱,使种群数量增长。所以在种群层面上的反馈调节一般是通过密度制约因素实现的。
在分析了生命系统不同层次的反馈调节案例及模型构建后,教师继续追问:反馈调节是否仅指负反馈调节?在细胞、个体、群体水平有无正反馈调节?通过分析,学生不难找出教材中的实例: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死亡而减少,死鱼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的死亡。另外,神经纤维膜上达到阈值时Na+通道开放过程、伤口的血液凝固过程、群落的演替等都是正反馈调节。
最后联系细胞、个体和群体三个层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馈调节的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是负反馈;而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是正反馈。
评析:在对案例的分析和构建各个层次生命系统的反馈调节模型中,学生不仅在形式上积极参与,实质上也是积极主动思考,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建构正确概念。而由于负反馈调节在生理活动中涉及面广,并通过不断“纠正”控制信息来维持稳态,其重要性的确大于正反馈;而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甚至完成生理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些补充说明,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反馈调节作用。
3 概念应用
这一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应用深入理解概念,将所学概念拓展于新情境中,以获得更高层次的能力提升。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活动,检测学生对“生命系统的反馈调节”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看到科学概念在日常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与意义,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及反思。
案例1: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病因是缺碘,该病主要多见于远离沿海及海拔高的山区,尝试根据反馈调节的机理解释原因。
案例2:河流生态系统受到含大量有机物的生活污水轻度污染后又净化过程中,水中溶解氧含量是如何变化的?
案例3:根据种群密度的反馈调节机制,若仅通过器械捕杀、药物毒杀等措施对鼠等有害动物的防治,会带来什么现象?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
评析:这个环节中,学生将已建构的生命系统的反馈调节概念扩展到新的情境中,运用于生活之中,如疾病的分析、生态问题的解决,并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高层次的技巧。此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正确使用刚获得的概念“生命系统的反馈调节”,那些还没有真正掌握概念的学生经过此过程,他们对此会有更深的理解。另外,值得讨论的是:下一个学习环的课题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接点?比如,在案例3的分析中,学生将联系“环境容纳量”这一概念进行分析,这又为新一轮的学习环教学提供素材。
参考文献:
[1] 姚宝骏,戴鸣等.美国学习环教学要点、优点和难点[J].生物学通报,2009,44(3):51-53.
[2] 李家涛,孙启宗.试析“反馈调节与生命系统的稳态”[J].中学生物教学,2008,C1:40-42.
[3] 吴相钰,刘恩山.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M].杭州:浙江科W技术出版社,80.
[4] 吴相钰,刘恩山.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16.
关键词: 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观 培养路径
一、问题缘起
长期以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大自然一直被视为“征服”、“统治”的对象,因而不断遭到人类的改造甚至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地球上出现了种种环境问题。1992年5月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所做的全球巡礼,可以使我们对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一个初步认识。例如根据该记者的调查,在地球上每一天:世界各国70%的城市居民,即15亿人,呼吸着不卫生的空气。至少有800人由于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至少1.5万人死于不安全的水造成的疾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180平方英里的森林消失;多达140种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灭绝,主要原因是森林和珊瑚遭到破坏。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说不胜枚举。因此,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教育,寄希望于教育和我们的下一代拯救濒临崩溃的环境。
换言之,环境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教育家正在讨论的重要课题,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发展的方向。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在不断更新,同时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更加深刻。由于基础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特殊地位,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这一阶段的环境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急需探讨与发展。
教师是“课程实施中的最直接的参与者”,将环境教育引进学校课程,其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教师。树立正确的环境教育观是改善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的现状,将环境教育有效地渗透于各学科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中小学教师的环境教育观是怎样的,不同学校或年龄段的教师对环境教育的理解是否不同,针对这些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与此同时,环境教育观在教师的环境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教师对整个环境教育的看法,有着不同环境教育观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这样说,环境教育观是环境教育的基础,对环境教育的研究必定要首先对环境教育观进行研究。为了能够为日后环境教育的研究提供实践与理论基础,对教师环境教育观的研究成了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概念界定
环境教育观是随着环境教育发展而出现的名词。要了解环境教育观的内涵就必须对相关的概念有所界定。
(一)环境。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环境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①按照环境功能的不同,把环境可分为(社会)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演变。生态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
(二)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在国际教育界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1948年,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巴黎会议)首次使用了“环境教育”一词。自60年代环境教育逐渐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重视,对环境教育的概念理解一直存在分歧,直至今日,尽管环境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展得颇为普遍,但人们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一般认为,最早界定环境教育概念的尝试,是197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在美国内华达州召开的“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构建了一个影响至深,并常为各国所引用的“经典”定义: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澄清概念的过程,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这是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必需的因素。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问题作出决策,对本身的行为准则作出自我约定。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充实。我国学者徐辉、祝怀新在上述概念基础上,将环境教育的概念归结为跨学科性的教育科学,指出: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他们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②
(三)环境教育观。
环境教育观,顾名思义就是环境教育的观念。《辞海》将“观念”一词解释为:(1)指对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念的形象。(2)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在观察客观世界并做出反映时,人们总是透过观念这一“镜子”,人在经历某一现象的时候,开始对现象的表层有所感知,逐步地找出一些能表征现象的特征、反映现象本质的因素,进一步发现这些因素间相互关系,对现象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所谓的观念。这样,人就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起一些关于某一现象的思维框架,一旦再接触到相同的现象,就会从这一框架出发,对对象进行解释并做出反映。在某些情况下,人们需要了解所谓“正确的”或“权威的”观念,因此采用第一层次的视角,即观察者将眼界直接投向客观世界,并从观察者的立场对世界进行描述。但是某一概念是否“正确”,是不是“权威”却会因时因人而异,观察者此时往往从第二视角进行研究,即观察者所注意到的并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从人们对同一现象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入手,努力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一现象及经历这一现象的人。
根据现象描述,教师的环境教育观就是主体在头脑里建构的关于环境教育本质的思维框架,换言之,就是主体对环境教育本质的一种看法。③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对环境教育本质的各种描述,进一步归纳出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这样就可以得知教师在环境教育本质问题上的各种观念,即各种环境教育观。
三、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各地教师的环境教育观与当前国家要求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施行)》还有着很大差距,有待完善。教师的环境教育观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首先,教师对环境教育所应包含的内容上认识狭隘。重视了环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能力的获得,在环境教育观上绝大多数教师属于以知识为本位的环境教育观,三分之一的教师是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环境教育观,这种二元的环境教育观在当前都不可取。教师需要有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环境教育观才能胜任环境教育的要求。
其次,教师在环境教育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单一。在现有的环境教育中,大多数教师都在沿用原有一般课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没有考虑到环境教育的特殊性,这种讲授法只会使学生囿于课堂之中,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
再次,教师在对环境教育的意义上认识模糊。教师没有清楚地明白环境教育的目的何在,教师能够认识到环境教育的意义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环境知识,而忽视了能力的获得也是环境教育意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以上三点,我国教师的环境教育观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环境教育观,缺少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环境教育观。因此,使教师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环境教育观尤其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环境教育观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四、培养路径
通过现状分析,为了能够使教师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环境教育观,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强化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与投入。
要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认识到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级政府部门应当为教育部门的领导组织环境保护知识的短期培训班,让他们树立起较强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环境教育的规划和决策当中,为学校环境教育增加经费预算与投资,使各个学校能够更好地进行环境教育,从而使教师的环境教育观得到发展。
(二)举办环境教育经验交流会。
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联合主办,组织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科教师参加“请进来和走出去”的访问、培训和学习,明确教育工作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形成较为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树立正确的环境教育观。
(三)加强在职教师环境教育的培训。
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选择、开发适当的内容,运用、创造适当的方法。因此,教师的环境教育观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在职教师培训内容上,应包括发展与环境科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及环境教育理论与方法两个方面。在培训目标上,应当使教师能够根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原理,阐明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能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分析环境问题;能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参与调查、解决有关当地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能选择和开发课程计划,实现普通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目的;能掌握组织和实施环境教学工作的各种方法和技能,在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更新环境意识,提高环保技能,才能胜任时代赋予的角色使命,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
(四)加强师范院校的环境教育。
除了增设环境教育专业,培养环境教育专业教师外,各地区师范院校应该为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环境教育公共课,使他们毕业后走上教育岗位时,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兼有基本的环境知识,并具有较高的环境素质和较强的环境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环境教育观,能以极大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为未来环境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提供师资保障。
(五)深化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加快教学设备建设的步伐。
环境教育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综合性、发展性、参与性等特点,致使把握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复杂、更困难。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环境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因此,如何根据环境教育的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另外,教学设备是环境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要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更新、充实、完善环境教育的教学设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环境教育教学中有方法可使、有设备可用,并且在思想上认识到环境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教学过程变得多彩多姿,使学生的能力都会发展。
注释:
①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2.
②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5.
③汪晓萍.兰州市初三学生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4.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保护二十一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李子健.中小学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王文芳,王茂.国际环境教育发展:回顾与思考[J].天津市:教育科学报,2002(2).
[5]史万兵.环境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J].教育研究,1998(4).
[6]范春梅,刘捷.世界环境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环境保护科学,1997(4).
【关键词】 旅游 环境教育 问题 机制
中国经济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下,生态环境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中东部等地区连续的雾霾天,波及约13%的国土面积,其中33个城市重污染,这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不满和烦躁情绪。从国到国际内,从高层到民众,环境问题再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考验着整个社会的承受力。根据中国环保总局和世界银行最近的报告,空气和水污染对于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约相当于每年1000亿美元(约相当于中国GDP的5.8%)。对旅游资源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在旅游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业已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20世纪中叶国外环境教育就开始起步。与环境教育紧密相连的概念有游客教育(Visitor education),这一概念源自于美国荒野研究文献,相近的概念还有“低影响教育(Low impact education)”或是“信息及教育(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从目前的情况看,游客教育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环境教育较之游客教育,范围更为宽泛,内涵更丰富。随着环境教育的发展,其关注的重心由原来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转移到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模式的反思,对未来生存形态的思考,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教育中的反映。旅游环境教育可以理解为一种全面的、终身的教育,一种能对由于旅游而引发的一切有关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等问题作出反应的教育。旅游环境的治理也将是对社会集体真诚的一次大考验。中国前些年显然低估了旅游给环境带来污染的严重性,这种低估,政府的责任是第一位的。但一味要求“政府作为”,早已不是明智之举,而唤醒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对旅游发展的前途将至关重要。
一、我国旅游环境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1、旅游规划中对环境教育的严重忽略
国外的旅游规划文本中对环境教育问题都有一定的篇幅安排,而在我国环境教育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里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目前普遍适用的《旅游规划通则》标准里,既没有对“旅游环境教育”这一术语进行界定,也没有对环境教育问题设立刚性的限制指标或提出指导性的概念性规划要求,更无相应的规划范式。另外,旅游规划的委托方、编制方和实施方等相关主体受环境道德水平的制约,难以主动对环境付出道德关怀,继而对旅游者作出主动的环境教育安排。此外,旅游开发方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有意漠视环境教育以规避环境教育成本。结果,“环境教育”一词往往在某些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被轻描淡写地提及,至于环境教育的设施、人员保障以及内容设计等问题基本处于缺失状态。显然,环境教育内容的缺失与生态旅游的“泛化”和“异化”问题密切相关。
2、旅游开发与经营对环境教育的极端藐视
虽然我国的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开发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但是真正具有实质意义的不多。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旅游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据有关组织对全国100多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已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业,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有12个,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影响保护区发展的问题。目前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而遭受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的现象。与1970年相比,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1倍;全国森林面积减少了10%;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减少了55%,卧龙保护区大熊猫安全活动范围已缩小了30%。我国许多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退化问题;水体流失加重,植被覆盖率下降;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缩小。在贵州草海保护区,有关部门为了加速当地人民脱贫,将铁路修到了自然保护区,严重影响了当地珍稀禽类黑颈鹤的生活。
3、旅游消费中对环境教育的高度漠然
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旅游消费既表现出外部经济性,也表现出外部不经济性。旅游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时对他人产生的不利影响,其实质是消费者私人成本的社会化。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旅游地的水质和空气质量的下降以及噪音的增加,对游客行为的管理不当和游客不经意的行为将对旅游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估量的破坏。由于游客频繁的旅游活动,作为当地地貌特色的景观将遭到严重侵蚀,同时游客丢弃的大量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对环境的破坏会相当严重,甚至有些废弃物还会危及动植物的生存安全。另外,随着游客的造访,一些异地的植物种子或生命体可能会被带入东道地区,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侵害。游客的大量进入必然会加大旅游地的人口密度,很可能使当地出现交通堵塞以及造成与当地居民在其生存、生活空间上的竞争。对此,除了有关专家“纸上谈兵”之外,广大民众和旅游者毫无感受,全无责任可言。
二、我国旅游活动中环境教育的症结
1、环境教育理念急功近利
环境意识的培养是环境教育的首要目标,而且所有的教育都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旅游环境教育更不例外。当前,环保教育结合重大活动比较多,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全国性、区域性的科普宣传周和科普宣传日等。结合重大节日活动,抓好环境教育的做法,从加强环境教育形式和整体来讲,都带有阶段性、临时性,教育培训只能从某个具体方面,某个内容上来开展。忽视长年的经常性的环境教育,就会使环境教育培训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往往欲速而不达,而环境教育更重要的是其系统性、连续性和经常性。同时,环境教育还应该讲究全局性,不仅应该对学生、旅游者进行教育,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人员、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同样应该接受环境教育。无数事实表明,环境保护工作是贯穿于整个人类活动的全过程,这决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社会性、经常性和群众性,要提高全社会同环境污染作斗争的总体功能,有效地控制旅游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产生,这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
2、环境教育内容本末倒置
长时间以来,大家都只是侧重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教育,忽视环境意识教育,缺乏对形成环境污染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源深层次的本质认识。首先,虽然这种环境教育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解释、防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但是它难以甚至根本不可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面地去考虑环境,并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环境问题是一个只有依靠深入人心的观念转变才可能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再次,环境污染的治理教育是一种事后教育,往往只起到治理作用,治标不治本。而环境意识的教育能够正确指导受教育者在旅游中的行为,防止破坏和污染环境。而如果这些旅游环境问题都得不到根本解决,长期以往,不但影响旅游地的经济,更会导致当地旅游业的恶性循环。
3、环境教育形式枯燥乏味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我国环境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往往都只是采用传统授课、讲解等非常单一的教育模式,这样导致环境教育成为一种枯燥的“政治课”,不能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况且,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传递,仅仅停留在生态知识的宣讲上,忽视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只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而在生态旅游中进行环境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模式,可惜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有效利用各种旅游形式,尤其是生态旅游这种特殊的形式开展环境教育。
三、旅游环境教育机制的创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迫切需要建立环境教育的综合实施机制,构建旅游环境教育实施过程模型(见图1),将环境教育融合贯通于旅游发展的整个过程,并明确政府、学校、从业人员以及游客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各自角色定位和制定相关责任制度,从不同层面来管理、推动、引导与实施环境教育(见图2)。各个层面全面参与,各司其责,各尽其能,扎实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众志成城,才能有效促进旅游环境质量的提升。
在旅游环境教育实施过程模型中,通过增加旅游环境监测环节,将传统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事后治理过程转换成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循环管理过程。以环境监测获取的资源、环境问题信息为依据,加强旅游开发与经营的过程调整、优化与控制,贯彻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增强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与经营的科学性,有效掌控旅游终端消费,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
1、完善旅游规划的环境教育内容,做到科学规划
搞好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规划,对生态旅游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容量分析,保证生态旅游开发经营的有序进行,绝对不能让生态旅游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旅游。可在生态旅游规划文本里设立专门的章节进行阐述或另行编制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专题规划。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者环境教育(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旅游区生态旅游者“游前”环境教育状况的调查与评价;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环保技能水平等的调查与评价;环境教育的设施及设备保障;环境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环境教育的社区参与;环境教育效果的评价等等(李文明,2008)。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能够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条件成熟时,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专业化的“生态旅游规划通则”,制定标准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规划的范式,进行普遍性的生态旅游区环境教育的认证和生态旅游规划师资格的认证。
2、注重环境教育中生态伦理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与生态经营
在以生产利润最大化、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价值观念推动下,旅游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会从内心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而不管自己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虽然正式制度能够对旅游经营者的行为予以调整,但并没有涉及经营者的价值观念问题。Butler认为,对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人,即旅游业、公共部门、东道居民和旅游者的教育仍是发展可持续旅游“最好的钥匙”,“用长久眼光来看,它可能是唯一能成功的解决方法”。所以,长期来看,对所有与旅游有关的人进行环境伦理道德教育与行为准则教育,普及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念,是减少与消除旅游发展生态不安全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对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导游员进行旅游和环境两方面的知识、技能的培训,这样不仅能有效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和资源,而且能通过这些人员对旅游者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其次要精心编写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导游词,提高导游词中环境教育的科学含量。同时还可以聘请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园林学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担任旅游地的技术顾问,加强对旅游地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修正。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是旅游开发管理的关键。工作人员应有正式的公务员编制,而且应通过正式考核选拔,地理、林业、旅游专业的大学生应为首选,以迅速解决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普遍素质偏低状况,提高管理能力,提升管理素质。要对导游进行特别培训,使其具有环境保护知识和生动解说能力,以及对所带游客行为的责任感。湖南目前已有部分大专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走“学研产”之路,利用假日“黄金周”在张家界、衡山等地进行短期实习,效果不错,值得总结和推广。
3、丰富环境教育的形式,倡导绿色消费
在环境教育的具体实施形式上,除了常见的新闻媒体和其他大众传媒、传统的学校教育外,近年来,欧洲、北美洲很多国家先后推出了不同层次的绿色行动计划,以便推动校内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在我国,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1996年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绿色学校”的概念之后,全国开始创建并涌现出一批“绿色学校”。它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如设计有特色的环保标志并在校园内显眼的位置摆放,鼓励学生参加生态旅游,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环境方面的决策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的论文比赛等。
完善旅游目的地环境解说系统是实现环境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首先建立设备先进的环境教育中心。如生态建设展览,保护野生动物志愿者,发动广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生态旅游区去进行文明督导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和生态的萌觉,帮助游客树立有社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培养生态保护意识,优化环境意识。其次有效利用旅游黄金周,使游客参加保护生态的公益活动,加强媒体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作用,如开展参与性强的生态教育活动等。最后增设宣传标语和解说标牌,如雕刻永久性旅游宣传标语,栽立半永久性解说标牌,增设流动宣传标语等。
四、结语
旅游环境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和谐的复合环境系统,其目的是借助教育手段,提高人类的环境意识,使整个社会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理解和态度,激发人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增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放弃责任,如同放弃民族,放弃国家”的强烈信念,着力营造一种集体真诚。它要求政府加强政策的有效引导,旅游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从业能力,能够合理、科学地进行规划开发和经营管理;要求旅游者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己任,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主动学习更多的生态知识;要求当地居民更主动、更有意识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并尽可能从文化的层次保证旅游资源的持续发展。总之,旅游环境教育要遵循旅游与环保规律,从旅游政策、开发规划的制订和环境影响评价到实施,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及旅游者的环境教育、环境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旅游环境保育,以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注: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583。)
【参考文献】
[1] 周永广:旅游业环境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李文明:我国生态旅游规划中环境教育内容的缺失与补正[J].旅游学刊,2008(7).
[4] 周俊满:在生态旅游中透视生态环境教育[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关键词】环境教育 环境解说 城市森林公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自然的破坏也随之加剧。于此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破坏环境对自身生存造成的威胁如此严峻,不容忽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的行动应运而生。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与总结,发现国内外学者大多选择自然旅游地或风景区作为进行环境教育研究的案例点。如果城市居民没有足够的时间走向野外或走出城市,在城市中的户外活动能否满足人们探索自然的需求呢?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洲及市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场所,它不但能够净化城市空气、调节城市气候、对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还是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最佳场所。
1.环境教育概述
1.1 环境教育的内涵
国际保护自然及自然资源联盟(IUCN)[1]对“环境教育”的阐述为:“环境教育是人们为了了解和认识人类、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必须接受的技能和认识方面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环境价值和澄清人类与环境关系概念的过程,它必须贯穿于人们制定环境政策和形成环境行为准则的过程之中。”
由此可见,环境教育的外延是很广泛的,包括对游客旅游时审美层面的正确引导,促进游客对景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知识的了解以及通过解说系统生态设计和环保提示功能下,潜移默化的使游客收到生态文明的熏陶并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1.2 环境教育的目标
第比利斯宣言明确指出,环境教育的目标[2]包括:① 增强人们对城市和乡村区域中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的认识;② 给予每个人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③ 在个人和整个社会中创造出新的有利于环境的行为规范。因此,环境教育的目标是让游客了解公园的自然环境,组成的如生物、文化等各项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内含的环境生态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思考个人和社会应怎样对待环境问题。
1.3环境教育与环境解说
环境教育得以实现的最重要途径是通过环境解说来达到其各项目标。Browln(1971)认为“环境解说是一种沟通环境知识、意识、交流手段和设施的综合体,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讨论及产生环境保护的行动。”这一定义强调了环境解说的内容是传递环境知识,目的是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最终产生环保行动。事实上,环境解说是一个非正式的教育活动,除了传达信息的服务外,更侧重于将环保的理念传达给游客,使游客以正确的价值观看待环境、生态与文化,从而影响其对待环境的态度及行为,引导他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环境教育是旅游区环境解说系统的核心功能,“环境解说”重点强调信息的传播而“环境教育”指的是一个过程及一种活动。[3]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环境教育潜能
2.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概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贯穿北京南北的中轴线北端,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区,是目前北京市规划建设中最大的城市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公园模拟北京本土的生态环境及植物自然群落的组合模式,使得公园的生态系统能够良性循环[4],成为巨大的天然绿色氧吧。该公园分为南、北园,南园是山、水相间的生态森林公园,北园是以自然、生态绿色景观为主的自然密林,连接南北两园的是国内第一条人工模拟自然生态走廊。除此之外,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被称为低碳园林,将“生态绿色概念”作为一项基本的建设原则,园区内的供水、灌溉、照明、建筑都采用了先进的生态技术[5]。
作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游客不但可以在园中的公共健身步道上参加“乐跑活动”,还可以欣赏园中的各个景点。除此之外,公园将挖湖堆山、再生水系、节能减排、绿色环境等设计的生态技术用户外科普标志物的形式向游人展示,便构成了公园的户外科普导览系统。
2.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环境教育素材与分析
2.2.1 生态廊道桥
外形酷似过街天桥的生态廊道桥,长218 米、最窄处为60 米, 横跨北五环路,是野生动物和昆虫穿行南、北园区间的唯一通道。桥上种植了北京地区60余种原生树木和灌木,并为孤立的物种提供传播路径,有效地保障公园内部物种的传播与迁徙,有利于城市的生态安全[6]。由此可见,生态廊道桥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通过对其设计解说或其他活动可以将生态廊道这一生态学概念被人们熟悉,帮助人们了解生态廊道开辟立体的绿色空间, 美化城市景观, 保证生态森林延续等重要作用。
2.2.2 水系净化系统
园区采用的是清河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再生水,再生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有机污染物[7],直接排入公园水系会造成水质恶化及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这不但破坏了公园水系的景观效果,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再次产生污染。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将再生水“净化”。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可沉淀、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森林公园水质改善系统工程中生态自然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区域种植了许多具有净化水体功能的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8],不但能够美化环境还能营造独特的人工湿地景观。因此,它能够为游人提供一个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有益场所,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境意义。公园的人工湿地周围零星分布着一些有关人工湿地的解说牌,向游客介绍人工湿地净化水体的原理。此外,湿地内建沉入水中的桥梁,其桥体结构分混凝土和玻璃两种,桥梁设计成为沉水廊道,人走在桥上宛如在水下行走。步行其中,不但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湿地景观,玻璃桥体内还能观赏到湿地内游动的小鱼、植物根系如何净化水质。这种设计十分新颖,是游客最为喜欢的园中设施之一。
2.2.3 雨水收集系统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利用园区内河道及湖泊收集雨水,并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灌溉及道路喷洒。有关雨水收集系统可以纵向展开,深入观察园区内哪些是与雨水收集有关的设施,除观察外,还可讲解雨水收集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9]:雨水收集系统与地形、地貌、湖泊水系及周边市政雨水条件紧密结合,采用以蓄为主、排蓄结合的方式进行雨水的回收利用。这一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水在公园内部的微循环,对全园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2.4 物质再利用
森林公园内湖畔分布着一些造型简洁的“木质”长椅,这些长椅其实是由含有木纤维、铝的废弃牛奶饮料盒经过高温高压和特殊工艺形成的[10]。这种物质再利用的情况在生活中也很常见,通过对“长椅”的解说,可以让游客发散思维,思考生活中物质再利用现象,达到获取知识,引导游客树立环保的生活态度,植入物质再利用这一思想,使其在生活中能够真正变废为宝。
2.2.5 丰富的植物、动物资源
作为城市的生态屏障,公园参照北京本土的生态环境及植物自然群落的组合模式,在公园中建立植物种源库,加速公园自然化进程,使公园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除此之外,栖息在园内的野生鸟类达数千只。如果对园内动植物资源从环境解说、环境观察学习步道和其他环境教育活动等方面加以设计,可以丰富游客的游览活动,增添游玩兴趣,同时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根据笔者实地考察发现,目前园内还未有类似解说活动或者设施,需要游客的自我组织,这方面相对匮乏。
3.结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含环境教育信息丰富,覆盖范围广泛,从自然到人工,单个植被到整个生态系统均有涉及。环境教育是一个旅游地环境解说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环境解说系统和环境教育活动对保护公园的环境,引导游客探索其生态和文化内涵,加强其建设管理水平和成体形象十分重要。同时,还能够树立游客正确的价值观和环境伦理,增强游客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的能力,无论从价值观、态度和行为都对游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环境教育潜能分析得出,作为城市森林公园,其交通便利,全年免费开放,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一个适合开展环境教育的场所,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需求。就目前而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北京城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展环境教育项目的优势,但这些优势还未发挥到顶峰,只有运用科学的方式手段,合理的利用其内在资源,才能将其生态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04)
[2]何齐宗.全球视野的环境教育理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3]乌恩,成甲.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现状刍议[J].中国园林.2011(02)
[4]田新程.“北京绿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J].中国林业.2008(21)
[5]吴宜夏,赵福生,张烈.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公共设施方案意向[J].中国园林.2006(08)
[6]胡洁,吴宜夏,段近宇.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交通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6(06)
[7]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J].建设科技.2008(13)
[8]贺锋,董金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非使用价值的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07)
[9]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雨水收集系统[J].建设科技.2008(13)
关键词:环境;绿色;教育;和谐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当今社会环境教育的主题是建设“两型”社会,而“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关键在于领导思维的不断提升。东城幼儿园把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导下,从教学内容、日常生活、社区活动等多方面都提倡节约能源,并不断完善管理,转变新观念,改革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和效率。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今后社会的环境状况,而幼儿园作为终身全面教育的一个奠基阶段,因此,我们认识到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育任务。用校园环境去熏陶孩子们的心灵,让绿色之光照耀孩子们的童年,使环境教育的内力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持久。
二、加强培训,拓宽视野
教育培训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的关键,是人类不断地从认识到参与的发展历程中的中间环节。开展环境教育,提高教师的环境意识水平非常重要。因此,我园十分重视师资的培训,制定了三级培训计划:
一是派老师外出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各类培训。如,“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全国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培训班”、“首届广东省绿色学校校长论坛”、“广东省绿色学校复查培训班”等。
二是请专家到我园作专题讲座。如,《幼儿园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如何有效推进省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等。
三是定期进行园本培训。幼儿园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如何合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体育器械、教玩具》等,从而提高教师对环境教育的认识。
三、潜移默化,养成习得
1.从“小环境”入手,着眼细微
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我们要切实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从贴近孩子生活的小环境着眼细微,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内化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如,以班级为单位创设自然角、种植区,并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记录,从而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的必要元素包括阳光、水、空气和养料等。开展“废旧物品收集行动”、“我与小树同成长”、“环境组画比赛”等活动,并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环境教育。
2.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
对于幼儿园来说,环境教育并不是一门新的独立学科,而是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开展环境教育,就是在原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认识角度,拓宽认识的广度。因此,从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让环境教育融入各学科当中。如,在科学活动:在认识声音中,对声音产生原理的认识基础上,初步懂得噪音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尝试找出减少噪音的方法;又如,在认识动物的教学中,在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动物与自然、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建立“食物链”生态观念,从而懂得人类要爱护动物,善待自然。
3.“小手牵大手”,环境教育进社区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我园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通过给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废品回收大行动、送绿进社区、植树活动等传播美化环境,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节能减排”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和教育部提出“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开展环境教育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四、绿意创新,打造特色
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纪,在这个世纪,绿色是它的主色调,我园倡导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全园上下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并让环境教育与科研课题“爱、和、敬、德”紧密结合起来,创出环境特色:
爱:同住一个家,同“爱”地球妈妈;
和:共创和“谐”自然,保护生态平衡;
敬:人与自然互“敬”互爱;
德:同心同德,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道“德”风尚。
让“爱、和、敬、德”熏陶孩子们的心灵,让绿色之光照耀孩子们的童年,使环境教育的内力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持久。
一、河北省环境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虽然河北省专门环境教育立法仍处于空白的状态,但是有部分立法和政策涉及环境教育内容,从总体来看,系统性和规范性都很欠缺,尤其是缺乏相应的环境教育推进制度。
1.环境教育法律地位的缺失导致公众的环境观念意识淡薄
伴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严重,但由于环境教育缺乏确定的法律地位,导致环境教育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虽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但多限于讲座、参观考察、环境知识竞赛等形式;虽有自发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并自觉行动、一些新闻媒体也大力宣传并对一些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披露,河北省环保厅、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也联合发文命名表彰了十余家“河北省环境教育基地”,以期加强民众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但这些大都没有真正触及到环境意识的引导与培养,环境教育尚未变成全省民众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环境意识相当薄弱,所以,一切的形式对于环境教育的发展来讲,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2.环境教育法律保障的缺失使得环境教育投入不够,导致环境教育的“虚化”和弱化
我省自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以来,虽然政府和社会投入到环保方面的经费在连年增加,但是总体上主要是用在污染防治和改进技术方面,对于环境教育的专项投入严重不足,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等均显不足。比如缺乏从事环境教育的专门师资队伍和专门的管理机构与人员;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加之环境教育无确定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环境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可有可无、操作“弹性”过大的状态使得环境教育的“虚化”和弱化,影响了我省环境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3.环境教育相关立法的缺乏,导致我省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教育运行模式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法,河北省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相关方面的内容也较少。法律的缺失导致我省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教育运行模式。政府主导推进、公众自觉、自发参与的运行模式尚未形成。加之法律责任的虚无致使环境教育的开展缺乏硬性约束和强制性,环境教育工作难以贯彻落到实处。只有对环境教育进行法律规范,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环境教育走出单纯依靠行政管理的误区,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从而填补河北省此项立法空白,完善河北省地方法制立法体系。
二、河北省环境教育的立法构想
国外环境教育方面的理论已相对成熟,环境教育立法亦相对完善。我省应在借鉴其有益经验基础上,立足河北省实际情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到环境教育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和谐发展,建设美丽河北,最终实现河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制定《河北省环境教育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把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确立下来。《条例》应具体涵盖下列内容:环境教育的总则(介绍环境教育的概念、性质,环境教育立法依据,立法原因和目的);环境教育的计划及工作开展;环境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利与职责;环境教育的保障机制。该机制应该包括环境教育参与机制、环境教育内容遴选机制、环境教育推进机制、环境教育奖惩与问责机制等。问责机制主要是对怠于开展环境教育、挪用环境教育资金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确保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
2.完善我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形成以《条例》为核心的完备环境教育的立法体系。比如在《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等法规中对一些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手段等做出规定。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自然资源如何保护,怎样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如何把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怎样对已经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环境进行完善的治理,已急需找到解决之法。人类生活的环境江河日下,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形形的疾病令人防不胜防,各种各样的损失触目惊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必须立即改善,以保障生命的安全、生活的和谐与经济的顺畅发展。
环境教育由来久矣,几十年前就呼声不断,然而,环境教育由于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概念上,仍然停留环境法制教育的基础上,仍然以道德约束之。固然,这些不可缺少,但是仅仅停留于此,远远不够,必须是全面整合各个层面的教育,如此,才有希望臻于完善。
环境教育中环保知识是基础,法律约束是底线,最为重要的,是要始终宣传环境伦理思想。因为它是各种环境教育知识的综合,如环境道德教育、环境法制教育、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不一而足。环境教育益处多多,能够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改善文化观念。而且,在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二、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环境教育学是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也是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环境问题逐步显现,日趋严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1.分析人类环境的今昔演变,研究其利人与不利人的条件,从而为环境教育学指出研究的方向。
2.彻底研究人在环境中的因果关系以及怎样协调这种关系,使得人类既能更好地生活,又能促使人类社会环境得以全面协调发展。
3.分析人类社会中,由于人类的存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全球性变化趋势,对人类的利弊。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三、什么是环境科学
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科学应运而生,其分支较多,具有跨学科的属性。
1.自然科学方面: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和环境物理学等等。
2.技术科学方面:环境工程、环境医学。
3.社会科学方面,在这方面较多,主要有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伦理学、生态法学、环境政治学等等。
四、环境教育学创立的必然性
素质教育的要求,必然推动了环境教育学的发展。开展环境教育,人的素质随之增高。人的素质包括诸多方面,比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身心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素质、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在基本的素质教育中,环境教育必不可少,这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人生活的质量与和谐。人与自然共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且,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这是学校教育功能在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体现,也是一个人自我实现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
五、环境教育学的创立是环境教育的深化发展
要想提高全民素质,要想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环境教育不可或缺。具体来说,环境教育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2.环境法律法规知识。这部分主要是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研究环境保护政策。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明确环境管理的任务,学习环境保护法,从而增强环保观念,完善法律意识。
3.环境伦理道德知识。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人类在生存发展活动中,和环境发生接触,由于需要,与其对立,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人类的行为造成大量的无可挽回的灾害,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环境伦理学,旨在号召全人类自觉地保护自己唯一的生存家园,让生活环境改善,避免一切的污染,将生态环境做到最完美的改善,对所有的资源做到永续经营、最大的利用,做到最大的节约,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六、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环境意识的提高,促进了对环境的保护,对经济的增强、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利益都大有裨益。人类只有增强环境保护观念,保护地球,人类才能和地球保持和谐共处,人类的生活质量才会有更好的保证,人类才能永远的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
环境教育的深入开展,让每一个人都深深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增强全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于素质教育而言,不可缺少;对于生存环境伦理而言,势在必行。民族要兴旺,祖国欲繁荣,舍此别无出路。我国人均资源极其微薄,如果不合理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要让每一点资源都充分利用,发挥其价值,要高瞻远瞩,造福子孙。
1.掌握环境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我们要树立生态系统平衡的观念,以保护全球环境为己任,促进自然的良性发展,保持人类爱护家园的优秀品质,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大事,谨小慎微,慎终如始,关爱地球母亲,从点点滴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促进环境的改善,日日努力,逐步使得向最佳生存环境迈进。
初中地理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仍然是令人痛心的自然生态恶化。党的十报告不再单独提及环境保护,而是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发展可再生能源、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等一系列事项统一为“生态文明”的概念。
一、环境教育观念薄弱,对中学生环境观念的教育缺位
受到中小学课程体系、升学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学校普遍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具体表现在环境教育的实施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虽然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了一些宣传教育活动,但难以形成持久深入的环境意识。
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不良的环境心理影响。由于环境教育观念的薄弱、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这一点未能在学校环境教育中充分体现出来,尤其对中学生环境观念的教育,存在很大的空白地带。由此造成有些学生环境道德较差,环保意识淡薄,一些在公共场所乱刻乱画、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不良行为和习惯比比皆是。
二、教师缺乏把环境教育作为本学科教学重点的动力
环境教育师资缺乏,是目前环境教育中的一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业务素质较低,导致了很多从事地理教育甚至是环境教育的工作者在面对这一教育时有心无力。
另一种情况是,承担初中学校环境教育的地理教师,虽然大多数具备了相关的环境知识,但缺乏把环境教育作为本学科教学重点的动力。他们往往把精力主要投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上,认为环境教育不是考查科目,更不是考试科目,上不上无所谓。
三、当前环境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主要是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其次是演示法、读书指导法,而调查法、参观访问法、实验法、实习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践,由此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限制了环境教育的多途径教育模式的形成。应当说,环境教育的实践性很强,但现实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思维能力、操作技能的策略并不多。
四、学校环境教育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表现脱节
学生的行为与所居住的社区、街道的环境意识有很大关系。有些社区居民个人家里干干净净,公共场所脏乱不堪。一些人的乱扔乱倒、乱停乱放、随意损坏公共设施等缺乏环境意识的不文明的陋习随处可见。这些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学校的环境教育又恰恰忽视了学生在社区、街道中的社会角色,只是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完全将环境教育局限在学校之内、学生之间。脱离了生存环境的课本教育,让学生在走出校园后,把学到的“理论”不能很好地在生活中表现。失去原有的教育环境时,在环保问题中就表现的不够理想。
针对环境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在新的形势下,应不断改进环境教育教学方法,开创我国环境教育新局面,让学生的“美丽中国”梦从初中环境教育中得到升华。
1.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类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使之永远生机勃勃,才能同环境和谐相处。
“环境意识”就是反映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初中生又正值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其强烈的环境意识,能产生良好的社会辐射带动作用,会对周围人的综合环境意识的提升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十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已加入并签署了20多项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适当地向中学生进行环境法教育,能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
因此,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境教育专业教师,把环境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增强环境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教师能力水平的提高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动力和保障。因此,必须加强对从事这一教育的工作者进行环境教育业务素质培训,提高其素质。提高素质,就需加强环境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参加进修班、研讨班及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及时了解国家及当地的环境教育现状,促进知识更新,以适应环境教育事业的新发展。还可到环境教育发达地区参观访问,借鉴先进的环境教育经验。在教学实践方面,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技巧,使环境教育很好地融入地理教学,以适应环境教育的需要。
为适应这种需求,高等教育中应大量增设环境教育专业,培养大量环境教育人才。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环境教育设施应加强建设力度,以增强环境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3.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拓宽途径,增强环境教育的实践性
地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环境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初中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分析的特点,走出课堂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既可以采用讲授法、观测法和实验法,也可以采用调查法、考察法等,把环境教学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了解本地环境的真实情况,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和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拓宽途径,增强环境教育的主体性。其途径有,利用漫画插图,联系实际进行环境教育;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进行环境教育;通过环保纪念日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漫画插图具有大胆夸张、寓意深刻、画面诙谐幽默等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环境知识;适时地通过对时事和历史事件中环境问题的分析,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影响,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结合环保纪念日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环保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4.创造良好的环保教育社区环境
按照国际通行惯例,绿色社区包括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能和新能源等硬件设施,同时还包括建立完善社区环境管理体系和公民参与机制,开展环保教育,动员人人参与等软件建设。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事,最易达成社会共识和社会共赢。对政府部门而言,把环保工作深入到社区、乡村、学校和全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社区居民而言,积极参与绿色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是培育公民积极向上的道德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希望所在。
关键词:环境教育;水利水电工程;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35-02
目前,有关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争议不少。正确处理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供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的设计方案和合理路线,要求工程建设的规划、决策、设计、勘测、建设、管理等人员具有较强的、自觉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养。学校作为主要的水利工作者培养、输出单位,开展相关环境教育尤为重要。
一、课程体系现状
我国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工专业)的高校有50多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4.8%,年招生约3500人。这些工科院校对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及破坏作用早有认识,对环境教育也十分关注。通过登录相关高校网站调查,开设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有5所985高校,6所211高校和9所普通本科院校,仅清华大学将《地球与人类环境》课程纳入水工专业基础课,其他学校没有明确的环境教育课程。其中某高校水工专业本科课程见图1。
图1 水利水电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其中,公共基础课15门,专业基础课9门,专业限定选修课必选10门,无环境教育类课程;专业任意选修课必选4门;另外,可从27门课程中选修5门,在27门中涉及环境保护的仅有《环境学概论》和《生态水工学》。素质类选修课变化较大,占总学分的4.4%,学分少,选择机会少,由此不难理解部分水利工作者出于对水利工作的热爱,夸大自己所从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不以为然,甚至想当然认为发展就是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校教育与国家政策脱节
我国专业环境教育在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协调和制定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以及组织编写专业教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1]。对于非环境专业,长期以来,学校环境教育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珍惜自然、爱护环境上。环境保护也被认为是专业机构和部门的环境污染治理。很多工科院校非环境专业学生接触环境类课程的机会不到10%[2],更多学生接受环境信息的渠道为零散的新闻传媒或生活积累,缺乏系统的环境教育,环境感知能力也随着离开学校而逐步削弱和日渐萎缩[3]。《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明确“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课程或讲座;到2010年,实现全国环境教育体系趋于合理和完善,环境教育制度达到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目标”。目前,既定目标并没有得到圆满的实现。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要想从理论课中接受环境信息和知识,只能选修学校开设的素质类选修课或专业任意选修课。而必修课和专业限定选修课以及专业任意选修课中的必选课都没有设置环境教育相关课程。加之工科学生学业压力大;学校跨专业选课管理办法,如受开班人数下限、学分、限定选课学期、个人兴趣等因素限制,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课堂环境教育的几率很小,使得有兴趣学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学生错失机会,只能从众选课。
学校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和专业指导,开展环境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开展的“贝迩(BELL)高校可持续发展创新课程推广计划”,2009年实施以来,试点高校分别为2009―2010学年25所,2010―2011学年22所,2011―2012年学年16所,但是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开设在这些高校的商学院、管理学院、环境学院和人文学院,没有工科专业。
(二)教材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符
对非专业性的高等环境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只是以普及为原则,讲授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4]。可供选择的融入环境教育的专业课程相关教材比较少。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教材中,大部分专业课教材对环境保护知识“心无旁骛”,小部分包含环境保护的章节或内容,但更新缓慢,或侧重于理论,或过于泛泛,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我国国情水情的严峻形势。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可选择的环境教育课程之一的生态水工学专业性较强,而环境学概论侧重各种污染防治。既然环境与资源密不可分,环境保护重要内容之一又是资源保护,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上却很少结合和反映两者间的联系,有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等内容的课程也未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三)师资力量不足
开设环境课需要授课教师知识面广,对教师的素质、师德要求较高。目前,我国非环境专业很多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并非环境专业毕业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性强,任课教师多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未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知识培训;教师继续教育滞后,没有环境教育培训的主动和被动要求,教师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都不到位;经济发展兼顾环境和环境优先的观点没有得以有效传播。教师队伍环境素养的缺乏导致专业课程设置较少考虑环境教育,即使有也流于形式,不能将环境教育融合到材料力学、土力学、规划、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学校规定素质类选修课没有实验(实践)学时,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无法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不符合环境教育应有的教学特点,效果不佳。
(四)缺乏激励机制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落实不到,人人无责。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是美德,是发自内心的,不讲回报,不图奖励。在整个社会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可以对坚持环境教育的教师和身体力行的学生给予尊重,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既可以增加环境保护践行者的精神愉悦,又可以鼓励更多的师生加入到环境教育的队伍,改变目前“口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环境保护知行分离现象。
三、应对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跟环境联系直接、密切,开设环境保护必修课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借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学校环境教育应体现全方位、多元化。学校总体规划、学院课程设置、教师教材编著应同时启动,形成上下联动、齐头并进的态势。
(一)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应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大学”建设的号召,支持学校的环境教育事业,使学校成为实践环境理念的典范。通过改进传统教育,宣传和构建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环境教育、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组织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建立专门机构或利用现有的教学督导团监督环境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施情况;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师资格评审中。
(二)课程设置
环境教育是发展必要的技巧和态度以了解和欣赏人、文化、生物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是一种辨识价值和澄清概念的过程,不是要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环保专家。根据学校课程体系结构,分别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增加环境教育是比较理想的课程设置。然而,将环境教育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必修课,不仅增加学校、教师、学生的负担,还会降低大家的积极主动性,失去兴趣。环境教育课程的设置建议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学习质量的重要性应该超过教授质量。在现有课程结构中,将环境教育融入到每一节课堂中,将环境保护内容加入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中,有专门谈及工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等相关内容也强调将环境教育融入形式,也可以用环境教育课程替换1―2门必修课程或减少必修学分,增加选修学分。
(三)教材选编
学校是课程发展中心,而非外在机构的课程实验场所。每个学校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国内外高校的环境教育成功经验可以参考,但绝不能复制,教材也一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进行环境教育的教材可以借鉴国外或校外教材,但随着教学实践的积累和体会,课程发展应遵循从下而上的发展模式。鼓励教师尽其所能,发挥专业自主,结合教学、科研经验和实践智慧,主动创新、改编教材,从而形成课程、教授、学习、评价、专业发展和校外环境一贯的整体。对在专业课教学中坚持讲授环境教育的教师,进行修订融入环境教育的专业课教材的经费支持。这对从业教师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对教师继续学习和主动思考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育形式多样化
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渠道为课堂讲授和课外实践;可采用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讲座、研讨会、学习班、社团、展板、影视、文学作品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环境,我有责任”的观念,加大对身体力行、节能降耗行为的个人或单位进行表扬或奖励。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涉及水、土壤、大气、生物、地质、声环境等自然环境和包含农业、经济、土地利用、文物古迹、人群健康等在内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和潜伏性。许多环境影响一旦形成,不可修复。深入、细致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环境教育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将环境教育与教学改革结合,内化于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性环节中,融会贯通到学生的每一堂课中,对于学生大工程观的培养、环境理念的建立和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能够起到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文.我国高等环境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大学教学,2009,(7).
[2]肖文香,李天煜.对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非专业环境教育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