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色彩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色彩基础知识

第1篇: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色彩教学 色彩运用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

一、重视学生对色彩的感受

在接受小学教育之前,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色彩训练和学习,因此对于色彩的感受大多为本能的认识。这些认识大部分和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人类原始记忆有着一定的关系。学生在对色彩没有认识的基础上,往往他们的感受来得更直接、更感性,这是成人无法比拟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画出来,完完全全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这才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教学。

在一年级色彩教学中,当我给出大自然中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说说其中都有哪些色彩时,我预想的答案没有出现。学生给了我很多意外的答案,如花朵上的颜色,不仅说出了花朵身上的颜色,还给出了花瓣尖端部分的颜色,这是成人都很难观察和感受到的。

二、色彩基础知识传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的基础知识相当丰富,如何向学生传授这些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重视知识点的内容结构,采取适合学生理解的教学手段,从而让他们在了解的前提下,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如在《三原色三间色》一课中,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几句话就概括了,如果平淡无味地直接告诉学生,其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对它肯定不会形成具体的印象,更谈不上理解。这节课上,学生认识到了原色调配间色的过程,明白了原色和间色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效果还算理想。在随后作业中,问题逐步出现了,很多学生面对水粉颜料感到盲然,经常忘记如何调配,或者根本想不到调配颜色进行绘制,往往直接用颜料中已有的间色绘画。这就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只让学生知道这些色彩的知识,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动手运用它,进而熟练掌握它。

在美术色彩如何传授的问题上,总结出以下几点:1.切不可把色彩的基本知识不求理解地传授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知道意思,又要学会、学懂、学得明白。2.现在美术课堂教学日渐依赖多媒体设备,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下足了工夫,但是在精美的、煞费苦心的课件背后,教师是否真正了解它带来的效果呢?就本节课而言,第一次课,我觉得过多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没有实际感受到色彩活跃在纸上的魅力。在第二次教学中,我适时改变了教学思维,将美术课堂还原到最原始的状态,就像工艺师傅手把手教徒弟一样,我一边做一边讲解,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体会到了纸上艺术的魔力,更直观地了解了相关知识。3.教师作为一节课的“导演”、“编剧”、“制片人”等,应关注到学生对本节课的心理感受,及时的沟通与了解是上好每一节美术课的关键。本节课中我在学生动手调色的过程中,不断巡回指导学生,每每有不懂和不明白的地方,我都及时解答,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做到当堂课的问题当堂课解决,让学生充分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对绘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站在学生视角,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三、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能力

在目前色彩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和技法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导致实际运用中表现不佳,浮于理论层面。色彩教学在传授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法的同时,教师更应该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法,以便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应用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放手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画性格》一课中,我大胆将课堂放手给学生。首先,我让四个组长自主讨论每个小组成员的性格特征,然后让组长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接着我让他们根据记录下来的内容,用色彩表达自己或他人的性格特征。在这之前,我并未讲过每种色彩表达的性格特征,所以学生脑中没有固有理论知识的束缚,很多都是发自内心的对色彩的感受,以及互相讨论交流出来的结果。比如,很多学生都认同“红色”代表“爆性格”,“蓝色”代表“文静性格”等。这些结论与书本上传授的知识相似,但是这是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发现学习而来的,更深刻,并且运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2.利用好范画

第2篇: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理论;实践

一、色彩教学的意义

作为美术基础知识教学之一的色彩教学旨在加强学生对色彩敏锐的观察力和基本的运用能力。此外,眼球对色彩有着天生的敏锐度,所以色彩对大脑视神经有明显刺激作用,因而,色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大脑视神经的发育。因此,将色彩教育作为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基础教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目的的。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色彩教学,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色彩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如何开展色彩教学

1.色彩感受———色彩教学的基础

初中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采用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十分显著。感受色彩是每个人的天性,也是我们色彩教学的基础,学生在将在色彩感受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了自身对色彩的区分能力和对色彩的敏感程度,从而达到色彩教学的第一阶段目标。色彩是有情绪的,我们常用红色表示喜悦,用蓝色表示忧郁,但这只是色彩的简单区分。在色彩感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环境与色彩的配合,以生活场景为基础,结合实际,让学生体会不同色彩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与此同时,光线变化引起的色彩变化带给学生的不同感受和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色彩表达情感的变化都能作为色彩教学中的亮点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2.用色彩理论教学培养色彩运用

在色彩感受的基础上,美术色彩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色彩理论学习学会色彩的合理搭配,达到合理运用色彩的目的。在初中生的理解范围内,初中色彩教学应该从摒弃针对单一颜色的教学,以色彩三原色为基础,让学生在原色混合中进行间色和复色的学习,并以此为基础了解颜色的不同调配带来的颜色变化,感受颜色渐进变化,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绘画时能更好地掌握色彩的变化和表现力打下基础,实现学生色彩运用能力培养的目的。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用不同比例的原色进行调配,用调配出来的层次渐进的颜色进行绘画。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不同颜色带来的情感是不同的,进而加深对色彩的理解和感悟。

3.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的方法

美术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应遵循其规律。基础知识作为基础能力,必须受到重视。美术独特的与其他科目不同的训练方法能让学生对色彩训练有着高涨热情。学习活动可以包括了解事物色彩的表现手法和掌握色彩的运用规律,从室内静物开始,层层推进,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还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还应该大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保持学生对美术色彩教学的积极性。色彩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仅有色彩调配、绘画、还可以选择古今中外绘画名家的作品,让学生就画家在绘画过程中色彩的搭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表达、讨论中加强对色彩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画作的赏析能力。另外,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的辅助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色彩的变化、培养对色彩的敏锐度,增加课堂趣味性。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美术色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色彩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仅要让学生在理论教学中获得对色彩变化的正确理解,还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色彩搭配带来的颜色变化,在对原色的混合搭配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同时,绘画过程中多次进行色彩搭配和选择,能够让学生在了解颜色的表达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对美术色彩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对色彩搭配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的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增强美术感受能力的同时促进对色彩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而加强美术色彩运用能力,实现培养学生的在美术方面的鉴赏、运用能力的目的,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小结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教育,以色彩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向,围绕学生在色彩理论知识的掌握,色彩能力运用的提高,色彩感受与鉴赏能力的加强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初中生在教学中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针对具体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美术教学方式开展美术色彩教学,在巩固学生色彩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色彩实践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色彩赏析、运用能力和绘画鉴赏能力的目的,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3篇: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美术基础 Photoshop教学 教学情境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TP31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238-01

Photoshop是现代市场应用最广的图像处理软件,它具有非常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应用于网页制作、广告摄影、婚纱照片、包装装潢、出版印刷等领域。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熟练地操作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工具,又能做出精美的作品,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的要求体现在Photoshop与美术基础教育的有效结合,大多数学生存在“只会操作,不会创意;只会临摹,不会设计”的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只会改图、拼图、抄图”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课堂教学的运行出现了极大的误区,我们进行分析和总结,调整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

一、 Photoshop对美术基础的导向作用

想让学生制作出精美的作品,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无形中把Photoshop与美术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要体现精湛的艺术效果,就要首先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包括构图、色彩搭配、图形图像设计等。教师在课堂上根据Photoshop对美术基础的导向作用的启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课程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积累素材,提高造型能力。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软件操作上,还应针对设计主题,辅以美术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应用以及直线、曲线、弧线等元素在画面中体现的效果使学生的创作思维有了较大的提升,一些构成方式,比如重复构成、渐变构成等方式对学生操作具有引导性作用,还有基本形的创作,骨骼的排列形式,使设计更具有规律性,操作起来更快捷、更有效果。形式美法则把美术基础知识演绎的更贴切、更具体、更完美了,在图形、图像设计上教师引导学生遵循形式美法则,设计出精美作品,塑造学生成就感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色彩构成中原色红、黄、蓝的调配产生的派生色规律以及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在Photoshop教学中渗透的更为明显,色彩的心理与联想对创作更重要,比如红色会给人活泼感,产生积极、热烈的气氛,黄色表现出明朗,快活的感觉,绿色有新鲜、清爽的感觉,学生通过色彩感觉反映到所设计的作品中去。在Photoshop教学中,对美术基础知识应用显得更灵活,充分体现了他的导向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式,体现有效教学

很多学校把美术基础课作为理论教学在课堂上“激情演绎”,把Photoshop教学引入机房,作为“操作教学”。在实训课上“复制、粘贴”,这样的教学违背了教学初衷,颠覆了整体教学目标。 Photoshop以计算机实践教学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法展示全新的教学方式,课堂上经常以实训带动认知,通过实践掌握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设计创作”为目标,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创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标和教学内容的优越性,才能把教学成果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本着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的原则,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技术指导相结合,拉近技能与专业的距离,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熟练操作工具的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设计与创造能力。如果希望学生全身心的积极参与课堂,无疑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储备能力是一种挑战,让学生设计的作品多样化,而不是临摹或是照抄。加强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大量的素材,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在此基础上,采用作品交流的方式,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创设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突破Photoshop教学的难点。

在任务驱动法的基础上,教师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本着“互说 互动,互学”的三互教学方针,给学生较大的创意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以小组的形成做到优势互补,一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在设计上有一定的困扰,但却能操作软件的工具,是一个操作手;也有部分学生具有极强的设计思维,但却无法把想表现的东西利用电脑制作出来,针对这种情况,使我意识到美术基础对推动Photoshop教学的重要性,也使我深刻的领悟到在教学中可以以力借力,搭起美术教学与Photoshop教学的桥梁。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就是要服从于、服务于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励学生相互交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尽量给学生宽松、和谐的发挥空间,使单调的工具命令与具象、抽象的图案,五彩缤纷的色彩产生能量传动,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在竞赛的推动下,以教学为导向使美术元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动、以赛促学的目的,一方面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我们学校选用的平面设计教材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教程教材,传授Photoshop软件基本应用及技能技巧,另一类是案例教材,以案例的形式熟悉软件的工具命令,这两类教材在讲授过程中体现了各自的优缺点,共同的优点体现在:指导方法明确、详细,操作步骤清晰,提供各种素材,创作简单,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案例中不能完全体现知识点,素材没有任何创新,有些可以直接拼装,抠图就能完成设计。鉴于以上优缺点,需要教师慎重考虑课程的设置,根据项目提供适用性较强的课程体系便于教学内容的整合。

首先教师应在一定程度上安排美术基础课程做铺垫,以免犯构图、图案、色彩方面的一些知识性错误,在“图像的处理”过程中完成与美术基础知识对接,完成抽象与具象之间的理解和转换。其次,按照每年市里举办技能大赛的要求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具备一定设计理念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采取案例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对问题思考深度,加强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通过技能大赛提升美术与Photoshop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参赛能力与技巧。

通过构建美术与Photoshop课程体系的优势组合,把美术基础知识渗透到Photoshop教学课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平面设计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优化教学的教育目标。

四、 优化教学情境,提高专业实效性

我们在理论讲授和技能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缺乏自己的思维创意,不能更好的诠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内容,讲究方法,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学习资料立意,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下学习。记得在Photoshop实训课堂上,我以优秀广告案例讲解滤镜工具的应用,引导学生给本校做一个标志,鼓励学生在准确应用工具的前提条件下,做出一个优秀的设计,设计作品要有内涵、有思想,图像、色彩严谨,具有艺术性,强调了美术知识迁移到软件的应用中去,让学生体会到增进美术知识的学习与作品设计是相辅相成、互相结合的。每一次这样的训练,都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探索和充分思考的空间,我们发现学生的作品案例更贴近生活,贴近时尚,碰撞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4篇: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电脑;美术设计;美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81-01

一、美术基础在电脑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电脑美术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设计工作者有时会忽略了美术基础的作用,只注重设计工作的速度,而没有关注设计的工作的质量。美术基础是由美术理论、美术技能、审美三点共同组成的,电脑美术设计工作者应充分学习一些美术理论,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标准,这样才能在美术设计工作中利用高端的电脑技术,设计出完美的作品。因此,美术基础在电脑美术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

(一)电脑美术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技术具备了非常强大的信息合成功能和图片处理功能,这也是电脑技术得以在美术设计工作中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在实际工作者,电脑美术设计工作者可以通过一些非常简单的操作来完成及时是名家也无法画出的美术效果,并且随着一些三维立体等特效逐渐被大家所熟知,一些电脑美术设计工作者认为在设计时就可以完全依赖电脑了,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美术基础知识。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这种想法只会滋生电脑美术设计工作者的惰性,缺乏创新工作意识,缺少美术基础的作品像是在克隆工厂出产的产品一样,大同小异,毫无新意可言。最终,电脑设计工作的电脑技术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最重要的美术技能却变得越来越差,长此以往,这样的从业者只会阻碍整个行业的前进和发展。

(二)高度重视电脑美术设计中美术基础

在社会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脑美术设计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了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美术设计的影子,比如装修房屋、设计家具等等,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美术的认识。因此,电脑美术设计工作者更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内涵,懂得美术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将体现人文关怀的美术基础应用于美术设计工作中,用完美的作品来满足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美术设计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高度重视美术基础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美术基础的作用。

二、美术基础在电脑美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美术基础在电脑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逐渐被更多的从业者所认识,美术基础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具体的电脑美术设计工作中。文字、图形和色彩是在电脑美术设计工作中被应用的最多的美术基础知识。笔者经过大量的总结,将从以上这三点出发,来分析美术基础是如何在电脑美术设计中具体应用的。

(一)关注文字的美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的发明更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改变人们无知的状态,填补了精神文明的空白。尤其是我国的文字发展历程,更是源远流长,单说字体,就有诸如宋体、楷书、隶书等等种类,而在电脑美术设计工作中也要应用到文字,这个时候就需要电脑美术设计工作者选择最适合作品的字体,毕竟电脑上的文字是输入后直接生成,不是人为手工的书写,所以选择合适恰当的文字对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来说至关重要。另外,出了文字“形”上的美感以外,也要注重内容上的美感,这也需要美术设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灵活的将具备美感的文字应用到电脑美术设计工作中。

(二)力求图形的真实

电脑美术设计工作中一定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图形,这些图形大多数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应该力求图形的真实生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照搬生活中的图形,电脑美术设计要求根据美术基础,将来源于生活的图形经过加工,用抽象、夸张等不同的方式再体现在设计作品中。形象化的图片是可以为整个作品的设计创意做出贡献的,具备一定美术基础的工作者能够很好的拿捏图片表现的分寸,在图形创意和图案造型以及视觉感受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加强色彩的表现

色彩一词来源于原始时代,人们从出生开始就感受着色彩的存在,黑暗的来临、绿色的树木、多彩的彩虹等等,甚至有人曾经形容色彩就是生命。可见,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色彩的,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的深入,人们也发现色彩与人的心理、生理等方面也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色彩可以让人们的情感发生不同的变化,很多人由色彩能产生很多的联想。作为美术设计工作者,在电脑美术设计中更应该加强色彩的表现,从而带动人们的情绪。

三、结束语

电脑美术设计中的美术基础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的从业者们只要充分认识到美术基础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合理适当的应用美术基础,另外再结合高端的电脑技术,就一定会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第5篇: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 色彩感知力 培养 提高

一、色彩感知力培养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色彩感知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首先在于美术的重要性。美术教育是小学生美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培养的是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心灵层次。而审美能力和心灵层次,关系着一个人整体的品质,不论他们未来进行怎样的生活、从事怎样的工作,都对其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在小学这个阶段,心灵还是天真而纯粹的,如同一张白纸,为其涂抹怎样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人生底色。而且他们这时受理念和逻辑的困缚还较低,其认知方式还是感知式的,因此尤其适合进行以美术等为手段的审美式心灵的培养[1]。

然后便是色彩在美术中的重要性。美术的构成包含两大部分,一个是形体,一个便是色彩。事物在人的视觉中呈现,正在于其具有形体和色彩;而人之所以有感觉和理解,又正在于人有视觉等信息管道。因此色彩对于人感受和理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再加上人的一切都是以感受和理解为基础的,色彩对于人的基础性、整体性的作用就越发的重要。而且澳大利亚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年龄越小,其对事物的认识、辨别和选择,便越倾向侧重于色彩。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色彩相比形体,有着更大的重要性。这无疑使对小学生进行色彩相关的培养的重要性,更添了一层砝码。

最后,不论是从事绘画还是鉴赏,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把握色彩,都需要做到核心的一点――具备色彩感知力。艺术虽然需要理性的成分,但根本是依赖感觉和感受的,色彩自然更不例外。因此,实现对小学生色彩感受力的培养,就成为这一切的关键所在。

二、提高小学生色彩感知力的途径

1、加强对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

虽然对于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来说,引导其欣赏和培养其兴趣是最主要的,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在其次。但不可否认,一定的知识和理论学习也是必要的,因为通过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理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欣赏和使用色彩。否则,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和使用就很可能盲目、吃力和造成偏差。因此,对于小学生色彩感受力的提高,加强其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和有用的。

小学美术课本在色彩知识上的设置,随着年级的高低也是从浅到深进行设置的,这便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在三原色、三间色、冷色、暖色、对比色、柔和色、明度、纯度等知识的教授上,教师可以通过每节课回顾前一节课内容,并定时进行前段时间知识总结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形象的认知这些概念,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授课上可以用以绘画作品、玩具、服装等进行示例,和引导他们自己进行分析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率,以加深他们的认知、理解和记忆,并促使他们最终形成自己的整体性知识记忆链。

2、加强对色彩节奏感的理解

所谓色彩节奏,是指画面色彩中明度、纯度等各种因素的合理配置搭配所形成的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是形成画面视觉效果,并进而达成绘画意蕴的关键所在[3]。因此,加强学生对色彩节奏感的理解和感受,是提高他们色彩感知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实际的教学上,教师可以选择节奏韵律感突出的一副画作、玩具或服装,引导学生找出其中最亮的颜色、最暗的颜色、最纯的颜色、最灰的颜色,以及中间明度和纯度的颜色,这样他们就能对构成画面节奏感的各色彩因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技术处理,降低画面中最亮颜色的明度、最纯颜色的纯度,或者提高画面中最暗颜色的明度、最灰颜色的纯度,又或者去掉这些对比颜色中的一种或全部去掉,那么画面的效果因为对比减弱、色彩节奏感降低就会马上变差。这样,学生对色彩节奏感的理解和感悟,就会更加形象而深刻。

3、加强对色彩情感的体悟

以上两种提高学生色彩感知力的方法,都是比较基础性和技术性的。更根本的提高学生色彩感知力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对色彩情感的体悟。所谓“色彩感知”,重点就在“感知”上。而且色彩的最终目的,也是表达情感和从情感上实现审美的目的。因此,加强小学生对色彩情感的体悟,是提高小学生色彩感知力的关键所在,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上,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情感的表达更加依赖于色彩的绘画作品或其他艺术作品,先让学生观赏作品,然后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通过自己对作品内涵的了解,来引导、提示和印证学生的感受。这一部分的工作做完,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紧接着,教师要结合着画作,向学生讲述色彩的运用和这些表达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形象的说明加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必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们对色彩情感的体悟。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训练要经常而持续地进行,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稳定的色彩修养,而仅仅一次两次的练习是不够的,不足以达成目的。适合这个训练选择的绘画作品有很多,比如西方伦勃朗、梵高、塞尚、野兽派的绘画,中国齐白石“红花墨叶”的花鸟国画等。

总之,对小学生色彩感受力的培养,是一个既需要合理科学的方法和程序,也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的课题,需要教师有着充分的认知、合理的实践和持之以恒的坚持。这需要教师具备认真的态度和巨大的努力,但却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佟彩华.培养小学生色彩感知力的教学点滴[J],新课程(小学版),2010(1).

第6篇: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色彩教学

色彩课程对于考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同于其他文化科的知识,它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向的把握进行思考……目前,高中美术班的色彩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色彩规律,提高色彩修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通过美术高考。经过多年的美术高考教学辅导,我深深体会到:专业学习不但要有作画技巧,还需要日常的积累。学习色彩要紧紧抓住色彩规律,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紧扣学习重要环节,有条不紊进行系统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知道,正确而敏锐地捕捉色彩的能力,是画好色彩画的关键。当我们作画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许许多多具有不同色彩变化的物体,要想准确、真实地把它们描绘出来,正确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怎样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怎样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学习色彩的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我总结出如下几种方法。

一、分析法

许多考生只知道多练,但忽视了多看画,不知道好色彩的标准。色彩考试的最终目的是检查考生的色彩修养,看画是吸收营养的很好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就有责任安排一定课时为学生选择高质量的范画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有针对性地结合色彩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讲解。

色彩教学中可运用分析的方法。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多看一些色彩绘画的作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分析。面对展示的所有学生作品,老师可以提相关的问题,如“你认为哪些作品效果好?原因?”“有哪些作品部分画得特别好?”等问题,可以让每位学生分析评说。

二、玩彩法

色彩教学中,往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色彩很单调、生涩。学生常用概念的颜色、习惯的颜色作画,为了扩大学生的色域,可以带学生玩色彩,就是让学生不写生对象,不画任何具体的形象,只要求作色彩游戏,调不同的颜色,每调出不同的颜色才能画上去,而且只画一小块,看每位同学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颜色。

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黄、红、蓝、绿等。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摆脱写生时的色彩单调,摆脱对形体的塑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调配色彩上,在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认知,扩大了学生的色域。

三、渐进法

色彩教学要循序渐进、有目的、有条理地分解训练内容。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要根据学生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提出练习目的与对象特点,逐步积累学习色彩的经验。因为色彩教学中包涵诸多的要求:如构图、比例、形体、明暗调子、色彩关系、笔触情感等等,学生很难一下子都能把握,往往一次又一次的从头到尾的综合训练中进步甚微。所以,色彩课实施渐进训练,就是把作画各重要步骤作最彻底的基础训练。例如可作单一的构图训练、明度训练、色调训练等等。

四、综合法

有了渐进的单一训练的基础,就可以让学生作综合练习,完整地画一张色彩作业,把在各项单一训练中的体会运用于综合作业之中。这时的综合训练会有意想不到的极好效果。其实从简到繁,由浅入深,从分到合这是任何知识的认知规律,当然会对色彩教学行之有效。

五、交流法

色彩水平的提高还在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判断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取长补短,进一步改善画法真正推进自己的水平。作为教师更要经常和同学们交流,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和情感,用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的交谈和学生平等的交流。

总之,色彩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也有其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只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搞清色彩原理,掌握色彩规律,抓住色彩本质,并进行大量的写生训练,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甚至整个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紧密联系的,是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某些僵死、被动以及缺少乐趣的反思。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快乐体育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应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不断提高,以达到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当代教育教学研究》(吴兆祥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97.6)

第7篇: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一、体大虑周、园林美术设计教学内容系统全面

《园林美术》一书开宗明义,将园林美术定义为面向园林人才的“应用美术”,它的主要价值是应用美术原理、技法、审美等展现出园林之美,是园林专业人才具备的基础技能。全书包含三大模块、七小章节,基本涵盖了园林美术设计的全部知识点,且每个知识点讲解深入翔实,非常注重“园林学”与“美术学”的平衡性,可谓“体大而虑周”;整体教学内容组织也较为合理,按照先易后难、从浅到深、由平面到空间的逻辑铺陈,具体由“美术概述”“绘画基础”“素描”“色彩”“表现技法”“配置和造景”“美术字和图案”构成。首先,作者利用多种美术创作形式阐述了园林美术设计内涵,并以“绘画基础知识”展开本质探究。该部分内容集中于模块1“美术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全书开篇,作者并未直接切入“园林”相关主题,而是通过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分析了“美术之美”。例如在“绘画”部分,简介了中国传统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版画等之间的差异,强调每一种绘画艺术形式都有对应的文化渊源,由此形成的艺术联系也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其他艺术领域——如中国传统画追求“虚实相生、师法自然”以及“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种独特的美术理念映射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则以“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意境为追求,而西方油画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由此而形成的美术理念作用于园林载体之上,则反馈为“中规中矩、冷峻庄严”的质感——本书进一步利用绘画基础知识,强调在园林美术教学过程中应“透过现象看本质”,书中列举了“形体构造”“形体比例”“景观透视”“空间构图”“明暗变化”等知识点,并为读者配上丰富多样的图片,以增强直观性和说服力。其次,作者利用素描、色彩两种美术训练方式阐释了园林美术设计途径。该部分内容集中于模块2“美术基础实践技能”中,作者向读者传递了一个重要观念:尽管在新媒体时代表现手段不断增加,但手绘仍然是园林美术设计的主流手段。换言之,素描可视为“纯色手绘”,色彩可视为“多色手绘”,这两种美术训练方法对园林美术设计作用各有侧重。其中,素描训练侧重于明暗、形态,学生在掌握几何体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等技能之后,能够提升对园林美术设计的布局掌控力,也可以作为积累素材的途径;而色彩侧重于远近、层次,基于色彩逼真生动的表现力,能够很好地还原园林空间的真实形态,增强园林美术设计作品的人文气息。再次,作者利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阐释园林美术设计效果图的实现机制。该部分内容集中于模块3“园林专业应用技能”中,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作者将一个完整的园林美术设计项目分割成三部分,分别为“表现技法”“构成要素”和“细节装饰”。其中,“表现技法”包括传统手绘和电脑绘图两种。手绘的优势在于自由度大,能够很好地将园林设计师的创意构思表达出来,且综合水彩、水分、钢笔、彩铅、马克笔等工具,可以提供多种设计风格,但缺陷是效率较低。以“水彩画”为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经历“轮廓勾线填大色块填小色块填装饰色细节处理”一系列过程,且无法很好地保障比例、明暗、层次等效果。电脑绘图是园林美术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书中为读者推荐了3Dmax、Photoshop、CAD、Painter等常用软件,利用电脑绘图可以便捷建模、场景渲染,最大程度上节约了设计成本,但不足之处是“艺术失真”,电脑绘图作品容易陷入“恐怖谷理论”陷阱,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官体验,且容易削弱园林美术设计的人文意境;本书对“构成要素”的分析相对简洁,指出中西方园林案例中主要构成要素为“植物+造景”,在实现机制上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细节装饰”以美术字、图案为例。

二、形式新颖、园林美术设计教学要素主次分明

为了突破“纯美术”教学内容桎梏,本书在园林美术设计教学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在每个章节中提供多个教学栏目,以此规避纯粹“美术学”和纯粹“园林学”的分割,构建“园林美术”这一独立学科体系。同时,每个章节中以“基础知识”部分为主,课堂训练、本章小结、拓展训练与考核目标4个栏目为辅,以此做到主次分明,帮助读者合理运用园林美术设计教学要素。通过详读不难发现,各个章节内的栏目之间也保持着高度相关性,非常契合高校教育模式特征,有利于保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协同。例如,第一章“美术概述”中,作者在“基础知识”讲述之前,先把本章“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标注出来,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强调美术及“四大分类”的概念,在能力培养上注重中外美术史作品的鉴赏能力,相对应的,在“课堂训练”栏目中,要求学生根据作品图片来判断背景文化、美术种类,在“拓展训练”中要求写出艺术体验,这种“所学知识”与“所考内容”高度一致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学校教育环境下“教与学”的平衡。此外,“基础知识”作为本书各章节的主体部分,作者为细致全面地向读者传达,在内容设计上普遍采用“图文衔接”的方法。全书容纳了海量图片,几乎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训练环节都附上图片展示,如第一章中讲解“特种工艺美术”这一概念时,用“玉如意”“传统皮影”“布老虎”等作品说明,可以更好地对“特种”的内涵进行界定,它意味着“特种文化、特种地域、特种工艺”。

三、知行合一、园林美术设计理论实践密切关联

第8篇: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一、中职烹饪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对烹饪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仅有烹饪技巧而缺乏烹饪工艺的烹饪从业人员日渐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烹饪技巧与烹饪工艺的协调发展,成为中职学校烹饪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中职烹饪教育中渗透工艺美术课极为必要。

(一)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面临新的改革。直面中职烹饪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烹饪工艺的欠缺是制约学生烹饪能力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在中职烹饪教育中渗透美术教育,是强化烹饪教育实践性,提高烹饪实用性的有效举措。

(二)是提升学生烹饪工艺的有效举措

当前,中职学校的烹饪教学大多重视烹饪技巧,采用师徒模式,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仅限于达到一般厨师水平。但现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不仅从色香味方面对饮食提出要求,往往更注重视觉欣赏的感观享受。

烹饪美术涵盖烹饪美术的基本知识、图案构成及写生变化、图案的拼摆及酒席菜肴的设计、食品雕刻艺术等,要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强化学生烹饪技巧的同时,可通过工艺美术课程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烹饪能力更符合市场和公众的需求。

二、中职烹饪美术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完善专业课的课程设置

适当开设基础美术课,培养学生完美人性和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形成创造性智能和技能。着重落实烹饪美术课,增强学生对菜品造型的把握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让他们将美术知识灵活运用到烹饪工艺创作中,使热菜、面点、冷拼等的造型更美;提高学生对菜肴的色彩搭配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

1.教学内容要与专业对接。虽然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受食材及饮食卫生的制约,烹饪工艺美术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烹饪工艺美术的教学内容必须结合烹饪专业要求,表现的形象要简化、概括,色彩搭配简洁,并且以图案的表现形式为主。具体教学中,重点教学内容是烹饪图案、烹饪色彩、传统特征图形等。

2.课程设置要结合学生特点。中职生在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学习习惯、审美意识、创意设计等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绘画基础较差。二是一些学生对目前流行的动漫比较感兴趣,而对传统绘画和相关艺术如传统图案、民族民间艺术了解不多。三是一些学生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四是学生在课后的主动性练习有待加强。如食品雕刻、课堂训练的时间较短,如果课后不加强训练,学生对对象的基本特征、形态、比例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五是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融入工作岗位比较慢。由此可见,在烹饪工艺美术的课程设置时,应结合专业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加以安排。如,以学生感兴趣的动漫卡通造型及传统的龙凤图形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方法,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乐趣。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1.要重视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学生会突发地产生一些不错的想法,但就是不能及时完整地表现出来。因此,要加强训练,让学生掌握美术的表现规律。烹饪原料经过改刀后能够生成各种美观的花形,如:“爆鱿鱼卷”、“炒腰花”,就是经改刀加热后卷曲成美妙的形态,增进人们的食欲。又如:用剞刀法改刀对家禽的胗、肝,海产品中的鱿鱼进行处理,为烹饪主题的表达打下基础。

2.加强构图搭配训练。构图普遍地存在于烹饪创作中,图形的整体要通过食材及盛具的结合体现出来。如:冷拼的造型,往往是在一个好的创意下,通过创作过程中的切、配、组、摆等技法形成。为了使烹饪菜肴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实践中,经常采用花卉、动物和风景等图案,通过图案与菜肴的组合,达到优化菜肴视觉效果,给予人赏心悦目之感的效果。实际授课中,可由教师带领学生从简单的圆形、方形等自由纹样、填充纹样、角隅纹样设计为主,再将图案与烹饪菜肴结合,利用果盘、糕点等反复练习,重点教授学生掌握独立式、对立式、圆周对称式和旋转式等图案排列方式,如:果蔬、鱼虾、禽蛋等原料在冷拼和热菜设计中的配合使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写生为基础,进行图案写生变化、结构和组织形式规律、图案创作、图案装饰色彩的练习,掌握图案设计的原则。

3.要注意色彩修养的培养。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与色彩有关的知识,都可以深化对色彩的理解和感受,进而影响到烹饪菜肴的水准。在烹饪色彩教学中,教师要将食品色彩的共性和特性、冷暖色的搭配在烹饪中的运用及不同烹饪手法对菜色的影响等,譬如大虾烹前是灰色,蒸后变成金红色,西红柿、洋葱、枸杞等暖色原料与大蒜、白菜、豆腐都冷色原料有着明显的对比性。尤其是素食烹饪,更应强调色彩的搭配,通过冷暖色调的协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烹饪造型是将艺术之美展示于烹饪之上,是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我国烹饪自古以来就“以形写意”、“形神兼备”,使烹饪造型生动有趣、师自自然,体现时代需求和民族特色。当前,烹饪界虽然创新了不少艺术菜点,但不少菜点的造型单调、只注重菜点的娱乐效应式,使创新菜与社会发展主流格格不入,或毫无实际价值。因此,烹饪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烹饪从业人员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进行一些著名的绘画、建筑、古典音乐等赏析。

(四)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

第9篇: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

泉州市罗溪中学 施浩

怎样改革美术课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前提,更是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打破传统的把学生当着容器,拼命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填鸭式的定向思维,坚持“以美育心、以心赏美"的人本主义思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怎样在美术教学中坚持“以美育心、以心赏美" 这条主线呢?主要是把握好四个教学环节。即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练得灵动、评得感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育德长知。

教得生动。对老师来说是高标准,严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但重教学过程,而且注重知识生成过程,更重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如湘潭版七年级上学期《向日葵》这一课,真正目的是通过对《向日葵》的学习,来了解色彩,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而《向日葵》只是学生认识色彩的一个载体,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色彩的情感体验,把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当中去。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了他们的一种探究精神。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中要有真情、真意、真感、真趣。教师要像一个磁场,能吸引住全体学生。运用色彩、线条描绘婀娜多姿的人物形象、千姿百态的自然风貌、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让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心灵的振撼,能发出无穷的力量。美的感染,促使学生勤奋好学,奋发向上,达到育人增知的功效。反之,讲得枯燥乏味,学生不愿意听,批评、指责接踵而来,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徒劳而无功。所以讲得生动,是教学的第一关口,是老师应追求的目标。

学得主动。就是激发内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要注意生活化、感性化、兴趣化、交流化,让学生动手,注重点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的作用。这是教学的第二关口,也是最难攻克的关口,老师要因人而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觉得上美术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副课。

练得灵动。美术课的作业要求是联系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也是联系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中介,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布置美术作业要注意灵活性、适用性、创造性、美感性,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色彩的搭配上、线条的运用上,注意删繁就简,使学生能练、可练、练得好。因为,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作业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