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的学科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知识就是指科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人类认识的结晶,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科学素养建设的基础。根据教育的一般规律和高校体育教育自身特点,高校体育教师首先应具备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在内的科学知识。认识和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的概念、定律和理论,社会规范和准则,科学锻炼和训练的原则以及信息科学的相关知识。还应正确评价自我知识体系,对教材内容、学科、课程结构等知识有专业化的学习和了解。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学知识也将不断更新。高校体育教师要紧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探求专业新知识、新动向、新发现,重在引导学生探究未知世界。这要求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专业方面广博的知识体系。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引导大学生接受最新的科学发展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知识观。
正确的科学技能与方法。科学技能和方法指的是在一定科学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养,也是人们进一步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条件。科学技能及方法的正确掌握,有效地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是科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步骤,是高校体育教师进行高质量教学的需要。科学方法的掌握及技能培养,首先要求教师有扎实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必须掌握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获得可靠有效的结论。此外,高校体育教师还需具备课题研究、行动研究与调查研究等具体科学技能与方法。
高尚的科学道德。科学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道德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这既是道德水平发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人基本素质修养的迫切需要。高校体育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科学道德修养,在体育教学、训练、研究等活动中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其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形成献身科学、服务学生、不求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道德信念。在这种信念的驱动下,他们才能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地开展体育教育工作。
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是科技本质的提炼物,是人文本质的升华物,是实现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了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拥有相关的专业材料,从而把握住材料的特征本质,进而顺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高校体育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究和创新,善于提出问题,在一般人看来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不轻信、不盲从;此外,还要注重不断学习,培养自己创造的能力和品格,孜孜不倦地追求科学新发现、新知识、新思想,争做创新型教师。科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因素构成的稳定、持久的个体内在的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因素。它包括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弄虚作假;严谨踏实,勤奋努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谦虚谨慎,乐于并善于合作,高度责任感;果断坚持性等方面。具备科学态度的高校体育教师,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
高校体育教师科学素养的建构
1加强服务意识和师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价值观是形成人生观、道德观和政治观的基础和核心,是高校体育教师工作、生活的行为准则,只有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会。首先,应该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增强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当代社会更需要个体知识、智慧、才能的充分发挥,对个体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体育教师要将自己的理想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紧密相连,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不安于现状,明确自身的价值观念,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做好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其次,应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立足岗位,强化服务意识。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为服务体育教育事业储备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最后要不断修正,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价值观的航标,只有具备时代、社会认同的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客观上存在着教师的工作任务重、进修培训机会少等问题。再加上一些主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使体育教师难以从教学工作中直接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因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在育人中的作用,彻底改变以往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重技术轻能力的现象,全方位加强师德建设。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增强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发扬团结互助、彼此协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完成教学科研任务。
2履行终身教育理念,提高科学知识储备
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历史重任。这种责任是具有创造性的体力与脑力劳动,需要教师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创造新知识体系,开拓新学科领域。高校应当率先履行终身教育理念,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与方法让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外出进修培训,加快高校体育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促进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采取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方法,加强对青年体育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团队梯队。另外,在体育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与体育相关的科学知识,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意料不到的问题。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勤于收集,善于积累科学知识资料,拓宽知识面。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某一事物时,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讲解得清晰透彻,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通过多种措施,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掌握运用科学技能与方法的能力
1)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包括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技术,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技能,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等等,这些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体育作为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高校相关部门应多方筹集资金,统筹规划,合理投入,在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和教育思想更新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素材和制作课件搜索所需资料的时候养成随时收集资料与及时梳理的良好习惯。另外,高校还要为体育教师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和优越的教学条件,积极稳步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2)掌握科学教育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教育的研究能力。“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高校体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而应转变为引导者和启发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启发学生去探究锻炼的方法和理念,帮助他们打开健康之门。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良好体育学习、锻炼的方法,才能自觉地去锻炼身体,去探究未知世界。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训练的各种方法,形成理解体育科学知识及周围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并逐步运用已有知识开发新体育锻炼项目的能力。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人们为了科学地认识和揭示体育运动发展规律而采用的手段、途径、工具和方法的总称。在体育科研的具体研究中,往往不会只使用某一种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综合地运用适用于研究工作的多种方法,包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研究方式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等等。通过体育科学研究,高校体育教师才能掌握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使自己站在新的高度,活化体育教学,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科学研究水平,使高校体育教师从过去的技术型和经验型向现代的学者型和科研型转变,提高其科学素养。学校通过请专家开设讲座、建立科研团队等方法提高教师对体育科研方法的认识和了解。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也要紧扣学术生长点,充分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围绕其展开科学研究,尽可能深地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将该方向已有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该方向的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学术优势。
3)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提高科学素养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起点,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的不断审视和分析,对已有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对已有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和充实,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参与者的能力发展。教育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知识”,“思则得,不思则不得”,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具备是高校体育教师促进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与该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要从反思中不断反省自己,在分析中不断学习进步,才能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4强化科学道德教育,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科学道德素养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首先,高校体育教师要加强科学道德自律。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普通公民,必须恪守法纪和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同时,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决定了他们还必须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其次是对高校体育教师实施科学道德教育。学校要教育体育教师注重言传身教,按照科学规范实施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发扬学术民主,充分尊重学术领域的不同意见,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等等。再次,学校及有关部门制定、改革学术评价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术评价体系是指挥棒,通过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引导包括体育科研在内的科研学工作者追求精品,减少次品,杜绝赝品。同时加强社会监督,强化科学道德的强有力的外部力量。
5加强科研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协作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研究是一条教师内在充分发展之路。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科研之路是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发现与创新的过程,科学进步与创新分不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的创新研究,不断追求教学和科研新的境界,并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使自己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智性、有悟性的教育实践主体。同时,在科研活动中,要充分发挥科研群体优势,通过共同完成科研课题,形成一个人际关系融洽、专业结构合理的相对稳定、同心同德、努力攀登的研究团队,既培养教师群体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又加强学术环境建设,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学术环境主要是防治科学不端行为。科学不端行为是指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以及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学校通过专题学习,增强对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的认识,强调在科学研究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具备了高层次的科学素养和高尚的学术风范,才能攀登科学的顶峰。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精髓。随着创新教育理念的蓬勃发展,国内外诸多学者就体育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具有借鉴和尝试价值的论述,如“自主探究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归根到底都是从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自身教学特色出发,利用尽可能利用的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方法,在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上加强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的复杂性、变动性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创造出具有自身风格特色的教学气氛和形式,在不断加强自身科学精神培养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
结语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科学素养;科技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59-02
科学素养,主要指熟知科学本质,掌握科学规范和科学方法,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全面认识科技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即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模式也在不断改进,整个社会认识到培养一个能够全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重要性。一个合格人才的培养,最为关键的是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的形成,这不仅是理工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也是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培养的目的。针对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科学技术史的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他们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的形成,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
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和大学不同专业的学习,学生从高中阶段开始便进行文理分科教学。文理分科的方法,解决了大学分专业学习的问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于主攻理工农医专业的大学生未来就业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大部分高中生基本会选择理科专业。进入大学后,由于文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专业课学习的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弥补自然知识的不足,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有人对文理科毕业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理科生的科学素养远远高于文科生。此次调查是从三个维度进行的,分别为: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对科学态度和精神以及在就业中的表现。[1]此外,也有人专门对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理性认识上,大约有43%的学生存在着盲目怀疑或者盲目信任专家和他人的观点的问题,他们对事物没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大约62%的学生,缺乏实验实证的精神,偏重于抽象思维,不愿意亲自动手实践。[2]这些充分反映了文科大学生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有助于他们以科学的思想和观念去认识世界,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易于突破思维定式,质疑权威,敢于实践和创新。所以,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科学技术史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哲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文理特征,在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应该是其重要的课程之一。[3]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技史教学已经引入到高等教育中,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得到普及,这种情况无疑影响到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科技史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科技史是发现真理和认识真理的历史,也是以科学思维方式取代愚昧思维方式的历史。萨顿对此深有认识:“客观真理发现的历史,人的心智逐步征服自然的历史;它描述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4]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真理的不断发现、人类思维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史作为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萨顿把科学技术史等同于人类文明的历史:“按照我的理解,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全部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其中,科学的进步是关注的中心,而一般历史经常作为背景而存在。”[5]科学技术史把自然与人文结合在一起,兼具文理特征,探讨了历史时期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科学技术史对科学精神的塑造十分重要。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思维观念认识世界。而科学技术史是一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是人类的思维观念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历史。“科学史研究的深入和科学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将有助于我们发展一种新的人文主义。
基于以上的认识,科学技术史教育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在美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科学技术史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大学就已经进行科技史的教育,编写了相关的教科书。哈佛大学从1920年起,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科学技术史课程。1946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出版了《关于科学的理解》专著,他在书中极力提倡科学史教育,并强调科学史的教育,能使文科大学生受益无穷。1952年,哈佛大学科学史教授霍尔顿专门编写了面向文科学生的物理学教材《物理科学的概论和理论导向》,并通过此书向文科大学生阐释了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部分高中也开设了科技史课程。199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将“科学的历史与本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规定了科学技术史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7]
三、科技史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结合科学技术史的特征和文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科学技术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首先应该做到以通为主。内史与外史是科技史研究的主要方向,内史研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外史从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史研究的深入,学术界的研究旨趣从内史转向为外史。以通为主的科技史教学,主要是从外史的角度进行,讲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特点,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等。由于文科学生以人文社科专业为主,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认识较深,以外史的角度讲解科学技术史,容易使他们接受。在以通为主的科技史教学的基础上,坚持通与专的结合,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科技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外,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这就要求在专的方面,结合社会现实情况,选取与现实相密切的科技史史料进行教学,如选取疾病的认识与预防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史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科技史教学可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全面阐述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适当采取一些教学技巧,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度,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科技史的实践教学,对文科大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在为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中,有一门课程为《秦岭生态文明教育》,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与生态环境知识,提高他们认知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能力,了解秦岭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课程的内容包括秦岭起源与环境、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地区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查研究等。课程的形式是以实际调查为主,利用学校在秦岭中的实验教学点――火地塘林场进行课程学习,即把实际调研与科技史知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虽然这门课所面对的是全校本科生,其中也不乏文科大学生,但是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即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际调查与研究。这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科学技术史兼具文理特征,文科大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赖莉飞.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及能力调查――基于就业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2]钟添生,甘桂蓉,邓彦.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与培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3][美]乔治・萨顿.科学和传统[J].陈恒六,译.科学与哲学,1984,(4).
[4]霍华德・加德纳.再建多元智慧[M].李心萤,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2000:207.
[5][美]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文明史论集[M].刘BB,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9-30.
一、尊重个性,
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的不同,所养成的习惯,会导致性格与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将所有的同学都一视同仁,应该根据其习惯与性格区别对待。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所表现出的特点,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我,有独立的主张,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得出答案,最后再加以总结归纳,指出问题的要点,和他们分析事情的起因与缘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张扬个性,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勇于探索奥秘,体验乐趣,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主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立起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与积累。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富有爱心和耐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环境。
例如《师恩难忘》这篇课文,通过简单而富有生活味的故事,阐发了很深刻的道理。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我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大家探讨,各抒己见:“同学们都知道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抓‘难忘’二字,那究竟是什么难忘呢?”“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呢?”等等,这样有关联的设问能在阐述文章中心思想的情况下,让学生加深印象。由于学生们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老师一旦鼓励他们,就会很积极地思考起来,于是同学们都举起手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些同学由于生活经历的不同,认知和见解也不同,所回答的问题更是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有差异不要紧,这说明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见解,而在课堂上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力求在课堂上展现出言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给他们讲述自己不同见解的机会与勇气。于是我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答案,同时也指出他们的不足。学生因此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对老师充满了好感与尊敬,学习兴趣一下子变得浓厚起来,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二、轻松导入,活跃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好奇与求知的黄金时段,他们是一群充满着童心,有着纯美心灵的孩子。如果能够营造出轻松幽默的学习氛围,就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将“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我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只有学生有兴趣,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掌握丰富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这篇古诗之前,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到古诗的情境中去,我在开始就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大诗人,他想要去拜访一位好朋友,于是他就来到了朋友居住的深山之中。正在这个时候,他看见了朋友的一个小徒弟,一个小孩,于是他就问:“你的师父去哪里了呀?”那个小孩一边笑呵呵地指着大山,一边对诗人说:“我的师父去采药了,他就在这座大山之中,可是这座山这么大,究竟在哪里,我也不知道了。”
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不禁会心地一笑,课堂气氛随即活跃起来。
随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小孩的这句话,让诗人经历了几种心情吗?”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他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诗人来找朋友,肯定是满怀希望地来。可是听见小孩说师父采药去了,肯定很失望,因为不知道去哪里采药,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当小孩说师父就在山里采药时,诗人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知道了朋友在哪里,肯定能找到他。但是小孩又说这座山很大,估计诗人肯定是再次失望,因为深山老林的,找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听了学生们的见解,我很高兴,于是引入到本节课的内容《寻隐者不遇》中:“其实老师刚刚讲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猜到了。”带着好奇、好胜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快速地理解了古诗中所讲授的含义,并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轻松地背诵古诗。
三、激情阅读,进入情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全进入文章所带给我们的情境之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自己的默读,同学的领读,不断地阅读,能够让学生在听与说的过程中,主动、充分、快乐地进入到一种美好的境界中,逐步体会语言中的情感、感触阅读中的兴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学习能力
英语是一门立体学科,其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绝不是机械的语言对话。英语首先具有的便是文化性,是许多国家的发展历史,在其国内又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其次是其思维特点,英语和汉语的语言逻辑顺序有很大的不同,只有掌握一定的思维能力,具有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才能排除汉语的干扰,从“新”学习英语;再次是语言能力,它是英语的本质,是用来交流的工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在学习当中也必须突出交流,通过交流学习,逐渐提升英语交流对话能力;最后是学习能力,这是几乎每个学科都需要具有的核心素养,英语内容广泛,不可能完全从课堂上获得,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让他们更自由、自主地学习。
一、情境创设,提升文化品格
英语文化需要故事来呈现,而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是他们最喜欢的。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文化品格,需要他们对英语文化有所了解,或者是了解使用它的国家的特点。比如学习“Christmas”时,给学生讲一些圣诞节的来历以及过圣诞节的国家在圣诞节有哪些习俗。还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体会那种热闹的场景,并且接受文化方面的熏陶,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甚至可以在班级搞一次小小圣诞节的活动,要求学生在这个“Party”中用英语对话。
提升文化品格能够让学生了解英语背后的故事,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W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文化面的一个拓展,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欣赏语言和文化的能力,逐渐感知语言内涵,延伸到对其他事物的学习当中,提升学习能力。
二、思维导图,提升思维能力
英语学习杂乱、繁琐,特别是一些单词的记忆和语法的应用,当然小学阶段多是学习简单的单词,语法涉及比较少,但同样让学生感觉到比较吃力,这是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积极性较低的原因之一。当然,英语学习是“有迹可循”的,而这种规律的形成来自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发现、总结区别与共同点来产生联系,形成记忆纽带,方便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从简单的单词,逐渐丰富拓展到句子,再扩展为段落。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英语学习更加清晰化。比如从“fruit”到各种水果的名称“apple,orange,banana”等,然后询问喜欢的原因,学习句型,又能学习新的单词,如颜色方面“yellow,red”,或者是味道“sour,sweet”,还有大小方面“small,big”等,这样将本来不相关的单词通过几种水果关联起来,将学习思维连贯起来。而且学生对这个话题也会比较感兴趣,比较容易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教师在思维导图的组织中,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说出单词,如果不会说英文,可以说汉语,然后再由教师说出英语,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将单词串联到句子当中,加强他们的单词积累和造句能力,也能促进逻辑思维的增强。
三、互动交流,提升语言能力
语言交流是英语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要达到的目的。将更多的互动交流穿插于小学英语课堂中,课前可以进行对话导入,课中是对话学习,课后则是对话复习,充分体现互动交流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并且在交流当中,要做到师生平等,相互之间问问题,排除教学的交流,学生会感觉更加舒适,更容易放开自己,养成用英语表达的习惯。除了课堂之外,还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说英语,和自己的父母说英语,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提升英语方面的核心素养,对日后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四、自主积累,提升学习技巧
生活即教育,这是最大的学习技巧,我们在生活中学习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小学英语学习多是一些英文对话,涉及的也多是生活场景,具有熟悉感。所以在生活中进行英语自主学习是可以的,能够从点滴积累开始,汇聚成流。自主积累要求教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例如,通过看英语动画积累单词和句型,或者是在杂志上学习英语单词,又或者在生活中遇到词语主动去查找它的英语说法,让学习和生活能够“无缝衔接”,逐渐增强学习意识和能力。
总之,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素养,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含义和培养的关键点,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影响力加深,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创设猜想情境
一堂成功的科学课要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首先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这个情境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做出符合实际的猜想,进而能够进一步讨论出方案进行猜想的验证。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假设,都证明他在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不能粗暴地干预学生的假设,应当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才会专注地通过实验探究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并渴望通过实验寻求答案。
2.提供充足时间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思考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同个年级段的同班同学,他们在知识及能力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猜想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对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如果教师不懂得课堂应变,猜想也只是成了科学课堂的形式主义,或者说只是某些学生的专属空间,失去了课堂的本质。
二、要善于训练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1.有效引导
引导学生进行有科学根据的假设,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课中的猜想应该是一种科学性的预测,即学生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上,符合基本科学逻辑的一种合理估计,而不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瞎猜。猜想与假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发散最为活跃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激发学生提出各种猜想与假设。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有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才给予合理指导。
2.摆出依据
在猜想“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这个环节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各种猜想:
生1:摆线越长,摆动速度越慢。
生2:角度越大,摆动速度越快。
生3:摆锤越重,摆动速度越快。
师:你能不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想呢?理由是什么?
生1:我想,如果摆线越长,摆来回走的路程也就越长,那回来摆的时间也就会多一些。所以我认为,摆线越长,摆动速度越慢。
生2:我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想到,角度越大,那么坡度就越陡,物体冲下来就会更快,比如滑滑梯就是这样的。那么,摆角越大,摆动的速度也越快。
生3:我认为,东西越重,它下落时速度也越快。所以我认为,摆锤越重,摆动速度也越快。
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猜想与假设都是依据一定的生活经验及事实,用可行的科学原理,围绕提出的问题讨论可能出现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出各种猜想与假设,还要引导学生说出这样猜想的理由。
3.学会质疑
训练学生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还应该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学贵有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思考探索的源泉,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鼓励、支持,学生会在科学课堂上善思、敢说,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想法,并很想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在教学“温度和温度计”一课时:
师:相同水量的冷水(40℃)与热水(70℃)混合有多热?请说明理由。
生1:30℃,我想应该是热水的温度减去冷水的温度。
生2:我认为刚才同学的假设不对,因为热水和冷水混合后温度应该在它们两者之间,而30℃的话比冷水的温度还低,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生1的假设不成立。
生3:55℃,我觉得应该是热水的温度加上冷水的温度除以2。
生4:15℃,我觉的应该是热水的温度减去冷水的温度除以2。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实际的例子,刚才提出的这三个不同的假设,跟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符合吗?
生5:我认为生4的假设肯定不对,因为按照他的计算方法混合水的温度大大低于冷水的温度,这更加不可能了。
一、有效夯实阅读根基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训练,训是教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事实上,许多人虽然已经读了很多书,可实际运用起来还是绞尽脑汁、捉襟见肘。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们对个体言语获得的心理现象缺乏科学的分
析和认识。通过阅读,我们可能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但这些语言材料大部分是停留在“能理解”的层面,但与“会运用”的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用词不当、词不达意、词序颠倒、前后矛盾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词句掌握得不够全面,理解不深刻,不能正确区分词句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不能达到准确、灵活运用的目的。语句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具体表现,它是人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唤醒、顺应和保护学生这种特殊的欲求。
在实际教学中,教者应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在这种“特殊的情境”中去尝试、感受和体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批改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语言生硬、语句简单、句法单调等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消除这种症状呢?首先,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大量积累,做到厚积薄发。其次,进行多种形式的词句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后,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有效探寻教材美的足迹
语文教材中可谓“美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培养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一双创造美的巧手;引导学生穿越美丽神奇的语言丛林,进入奇妙多姿的文本情境,感受美的韵律,发现美的精髓,拓宽美的视野,认识美的意义;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庐山的云雾》这一课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花瓣飘香》一课不仅要让学生感知花瓣的美丽和芬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良好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则引导学生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桑兰遭遇脊椎骨折,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巨大不幸时,仍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关心集体的美好心灵。千万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枯燥单调的知识传授课,要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感悟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内涵,要让它成为韵味无穷的艺术鉴赏课,在艺术的熏陶中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懂得去寻觅、感悟、体验美好的生活。
三、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同时,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诸方面能力和谐发展。如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我除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求学生做到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学会课文中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生字,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如“夜幕初垂、丝毫、铭刻”等。引导学生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感受文中汤姆心情“惊喜—不情愿—难过—后悔”的变化过程,仔细品味父亲的话语,通过循循诱导使学生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最后,我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红绿灯”、“讲卫生”、“爱护公物”等深刻理解“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一、 把非纸质资源引入课堂,丰富课堂内容
这里所说的非纸质资源,主要包括现代的电子资源(如音像、网络等)、人本资源(学生、教师的语言交流等)、自然资源(大自然景观)、社会资源(风俗民俗、家庭、社会、学校生活等)。许多事实说明,大胆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资源,能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丰富,学生积极主动,从而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请看下面几组镜头。
在语文课上,教师打开《百家讲坛》视频,先后播放于丹主讲的《庄子》“熟悉你自己”、《论语》“理想之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凝神专注的程度远远超于平时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把专家的讲座视频播放给学生看,那种名人效应、权威效应是语文教师替代不了的。把新颖而有学习指导作用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缓解视觉疲劳,更能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这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某教室里,一位教师在讲台前如痴如醉地吟诵着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伴随着擅长口琴的学生吹起那悠扬的乐曲,时而昂扬激荡,时而洒脱狂放,声音抑扬顿挫,学生如同进入梦境般,与教师一起陶醉其中。可见,语文课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文字或图解上,说学逗唱、琴
棋书画这些综合艺术都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引进课堂资源的一种手段。上述事例,如果使用录音朗读或音频朗诵,都是不能取代教师的朗读的。因为现场朗读是一种情感交流,是一种氛围的营造,任何录音录像的示范朗读都达不到这种效果。
素养的本义就是平日的修养。由此可见,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实质上是一个动态修炼的生成过程。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能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讲解。其实,语言运用也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和实践。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而是习得。”因此,语文教师平时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实行“三少三多”。“三少”指教师少问、少讲、少演,“三多”指学生多读、多写、多练。这就要求学生在读、写、练方面的时间要多些,教师活动的时间要相对少些。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锻炼的天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事实说明,形式多样的课堂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和锻炼的天堂,让学生在锻炼中收获成功。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教师问出来的,更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获得的。现在,我转变了观念,每周带学生去阅览室上一次阅读课,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回来后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并写下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甚至是创造能力。
成功的体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体验课文的情感,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可把学生每学期所写的作文打印出来,编成作品集。我班的杨同学把平时看小说、野史、名著等写成的日记编成一本《读书随想录》,在班中与同学分享写作经验和乐趣,这不仅使他产生了强大的创作热情,也更加激起了其他学生写作的欲望。再如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排练成一台晚会,让有特长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的表演非常生动。这些情感体验都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动力来源。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能有效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综合能力。
以前,我上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很多时候是让学生自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懂该让学生怎样去学。现在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明确了综合性学习体现的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学科间的融合、书本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加之,现在社会逐渐多元化,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得到的体验也是多元的、开放的,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和求知兴趣。现在多媒体已进入课堂,有了多媒体设备,对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就更加有利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能有效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三、教师用人格魅力陶冶学生情操
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身教作用不可忽视。试想,一个本身就对语文提不起兴趣、毫无热情的教师,如何能让他的课堂充满魅力,又如何能让他的学生喜欢上语文呢?所以,在要求学生对语文有兴趣的同时,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全面体现语文素养的集合体。教师平时应多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逢节日,语文组可以和学校团委一起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师还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报刊、电影、电视、演讲会、辩论会、展览馆、纪念馆、标语广告,乃至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情民俗、方言土语、日常生活的话题也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上个学期,我带领学生到街上收集店名、广告牌的错别字,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端午节前给学生讲屈原的故事,还带领学生观看城区组织的划龙舟比赛,顺便让学生看一看满街成行的艾草,了解艾草的功效以及民间习俗,大大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开放性课堂,落实“大语文”观
实践告诉我们,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创设开放性课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1.1 课题的核心概念
1.1.1 科学素养
OECD即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做出这样的解释:利用前沿的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未解决方案提供支撑力量,从而可以使人类更加客观的理解自然的改变,并处理以自己的结论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素养。
1.1.2 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学科优势。利用化学课程特别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素养的内涵、并将科学素养的内容在高中化學课程中进行细化,是利用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1.3 化学教学再设计
是为了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合理,并且依据理论知识、合理的宣传手段,利用系统的思想处理遇到的问题、设置合理的目标,策划处理方案进行筛选,之后实施方案,依据所得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估修改的一系列过程。
1.2 课题界定
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研究,以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入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准确解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化学教学再设计科学渗透科学素养教育,探寻化学教学再设计实践操作的方法、原则和策略。
2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校是吴江区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本课题的研究是从我校及兄弟学校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总结课例诊断的要素、方法、类型和化学教学再设计的方法、原则和策略。实现:(1)为高中阶段的科学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提供帮助,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2)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学思想,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3)有助于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并掌握基于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对国家、社会真正有用的创新性人才。
3 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3.1 研究内容
本课题力求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给学生一个空间,一个发挥创造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化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够对与生活有关的理化生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利与弊,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研究、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从而为将来有可能成为科研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研究重点
通过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原因,从科学素养教育与化学教学再设计的内在关系,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的特征、要求和原则等方面,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其作用有:(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4.2 问卷调查法
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4.3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教师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教师的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切实关注课堂实践,关注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筛选与研究采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以研究促行动,提高行动效益,加强行动改进。
4.4 经验总结法
一、改进教学模式
在現有的主要教学模式中,学生并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处于次要地位,是被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是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更不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因此应该对现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与学习的主人,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也应由目前的主导者身份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有序开展探究活动。
二、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心理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好奇、好动、兴趣广、求知欲强等,但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抽象的概念、定理等则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应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现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由教师口述教材,不生动、具体,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在现有的教学手段基础上增加直观、生动、新颖、有科技含量的方法来调动学习积极性。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有文字,也可以有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将复杂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生动的动态演示,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来直观展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帮助生活阅历较少的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融为一体,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趣味性,还可以调动他们多种感知觉器官参与,更好地理解、记忆、思考教学内容,达到提高积极性、启发思维的效果。
三、激起参与欲望
科学学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实验比较多,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用实验激起学生参与欲望。教师实验多是一些验证性实验,一般用来导入新课,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实验多是一些探索性实验或改进性实验,主要用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锻炼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享受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小学生爱上科学课。学生在做实验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的实践精神。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实验课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而现在很多小学生因家庭和社会的原因恰恰缺乏这种能力,这样在操作时难免会出现失误或错误,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不要批评,防止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嘲笑,导致其自信心受损,从而对实验操作产生畏惧情绪,甚至不愿动手。而对于学生的进步应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使其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其参与实验操作的欲望。
四、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
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有欠缺,对现代科技发展了解较少,一些科学现象自己不明白,更不能向学生做出科学的解答。教师的科学素养较低,无法做到以身作则,正确教导。同时一些教师还缺乏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意识,没有深刻领会到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何重要性,以至于不重视关于这方面的发展与培养。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除了教师自己应注重日常的学习外,学校也应定期对相关课程的教师开展讲座和培训,了解现代科技的进展,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操作能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应了解教学需求,组织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发现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推广。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以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为出发点,改革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活动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索的乐趣,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技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领略学习科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