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

第1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细分化的趋势。工业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理、工、文相结合,融机械工程、艺术学和计算机设计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专业之一。但是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在不断的专业教学发展中要注意创新改革,以符合工业生产的多种需求,促进工业的创新发展,速进经济的蓬勃发展。

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是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的一个分支学科,隶属于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是培养从事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和电力能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的实用性技术型人才的专业。主干学科包括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专业课程有: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工基础、变流技术、电机与拖动、AutoCAD、PLC技术、交直流调速、微机原理应用、电气控制设备、检测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的是专业复合型人才,可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应用计算机造型、设计、实现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能、加工、外形等的设计和优化;也可从事工业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工作。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要求

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包括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基本能力包括,电气识图、电器工艺以及电器维修能力。核心能力包括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自动生产线的运行维护保障能力以及典型设备自控系统应用维护能力三项内容。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具体有计算机操作及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工业控制计算机及板卡应用能力、单片机技术应用及开发能力等;自动生产线的运行维护保障能力具体有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力、传感及信息处理系统、仪表应用能力、先进生产工艺及流程应用能力等;典型设备自控系统应用维护能力具体有电气设备运行、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及运用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能力、常用自控系统安装、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能力等。关键能力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选型、程序编制及系统应用维护的能力和微机监控系统上位机组态能力等。

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与市场需求结合,明确改革目标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市场调研,分析现代工业生产电气自动化技术需求的专业人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明确改革目标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市场的需求是教学的改革标准。市场要求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以及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要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围绕市场培养计划来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立相互平行、融介交叉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形成课程培养特色,从而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

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还要注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根据需要制定教学改革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要结合企业的生产。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要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多方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一线高级复合型人才。课程的结构要侧重理论的应用型,适应就业。

2、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全面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工业操作实际特点灵活采用手段,

例如通过专题讲座、企业参观、分组讨论、多媒体教学、短期实习等方式对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进行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综合职业的能力,研究并且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将参考文献目录、授课课件等上网并免费开放,为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优化教育培养计划,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要重视教职业技能培养。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到一起,教学在实训室里开展,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优化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按照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要求,带动工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培养。实践性教学主要有短期实习、模拟训练和参观访问三大块,要积极开创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实践环境,与相关工业产业建立联系,进行定期实践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保障学生将理论课程培养和实践动手环节结合应用。在实验教学方而,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变实验过程为基本电气仪表操作的实训过程。改革旧的考试制度,建立新的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传统专业重文化课考试,轻能力考核,不利于人才培养。对每次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价,采用实习单位评价、教师打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手段。将课程成绩与能力证书相结合,建立一套符和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多元化综合质量评价体系,使各种考核方式实现优势互补。

3、产学合作,实现校企双赢

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要利用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优势,实施产学合作办学手段,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以及经济效益的实现。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企参观访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的实际问题,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企业的人才优势,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利用企业的设备以及技术优势进行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实训的教学,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弥补学校资源不足的缺陷。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利用企业的实践环境,通过教师参与技术改造的工作来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加强教师水平,把企业技术带进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强化教学管理,在执行过程当中要有计划、有步骤,优化资源配置,要把改革的制度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培养专门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加强教学的基本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工业企业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发展、通不协调,使得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的局面,共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1+1 现状 建设方案

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表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之选。从一些高职院校的探索实践来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模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银领学院”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五位一体”模式等。但在校企合作的实际运行中,也客观地存在着学校“一头热”现象。校企合作还在学校“一厢情愿”阶段,大多数企业对校企合作兴趣不浓、动力不足,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适宜于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环境还在摸索之中。

一、 “1+1”课程模式的内涵

“1+1”课程模式(“企业+学校,企业技术人员+教师”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是寻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突破口的改革性尝试。这种尝试旨在让企业充分参与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把企业人才标准渗透到课程目标中,聘请企业人员参与并承担学校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指导、创设企业工作情境、提供企业实践案例,使专业课程更贴近市场、贴近岗位,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 “1+1”课程模式改革的现状

学校能不能、企业愿不愿以生产车间(场地、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不仅是作为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基地,更重要的是作为经常性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能否有效地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加大“1+1”课程模式改革的力度的目的所在。本专业“1+1”课程模式改革实践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合作双方利益失衡

学校追求的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适应企业的需要;而企业因有与学校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但用工需求数量并不多,所以企业追求是学校帮助企业搞技术攻关、项目研究,提高产品竟争力,如果学校不能满足企业的这一要求,企业的利益点就会失衡。

(2)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凸显

从企业兼职教师的反馈来看,“1+1”课程模式改革的效果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原因在于:①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兼职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但是学生没有切身体会,导致上课就像“看了场电影”;②现在高职学生的基础还是相对较差,对于应用型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

虽然学校建有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并且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实训基地,但我们在“1+1”课程模式改革中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个平台。实训基地的建设基本还停留在实验实训室阶段,很少甚至没有相应的企业文化。

(4)“1+1”课程模式改革的配套机制还不健全

要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就需要学校有配套的长效机制,不然很难实现。目前学校已有相应的制度,但是某些方面还存在着缺陷,如经费支持,企业上课人员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签订合作协议等等,这些都给校企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高职”品牌效应较差

大部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意向很强,但是我们学校的牌子还没有打出来。就绍兴市而言,承接同样的项目,绍兴文理学院就比我们学校更容易,很多企业都不能信任“高职”的牌子,觉得我们的能力有限,所以就需要我们主动的打开一个缺口,寻找好切入点。

(6)学生真正接触企业的机会不多,在对专业或者课程还没有感性认识的之前进行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较差;

三、 “1+1”课程模式改革的建设方案

(1)寻找“1+1”合作双方互赢的利益平衡点

① 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来弥补企业利益的失衡。

要求学校双师型教师平时“苦练内功”,珍惜去企业学习锻炼的每一次机会,通过不同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当企业需要的时候,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弥补企业失去的利益。

② 通过增加其他合作项目,来弥补企业利益的失衡。

如果校方双师型教师通过努力,仍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此时,校方应主动寻找企业的其他需求。如发现企业需进行员工专业培训,校方就应该主动要求与企业合作,以本项目的让利来弥补企业在前一项目中利益的失衡,最终实现校企双方利益的平衡。

(2)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

① 在新生始业教育中加入并认真做好“认识实习”环节,并且企业性质要有针对性、广泛性;

② 暑期社会实践具有专业性:利用暑假的时间,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派遣学生到对口企业锻炼,并选派专业教师带队,实行“1+1”管理。

③ 举办“企业杯”专业技能竞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企业举办的(如:“亚龙杯”、“三菱自动化杯”等)的专业技能竞赛,以发放奖金、奖品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调动学生苦练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社会知名度,达到校企互惠互利。

④ 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跟随企业技术人员学习。

⑤ 举办企业家报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了解各专业各学科的最新成果和信息,并激励他们学好理论、练好本领,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3)“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① 专任教师下企业锻炼,结合横向课题,有针对性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在下企业过程中,要取长补短,刻苦钻研,打出学校的牌子;

② 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学校进行职业讲座或教学,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教学能力的提升;

(4)实验实训室建设

一是:在校内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中,重视企业真实环境的创设,把实训基地建成“教学工厂”、“生产工厂”,做到“三引入”: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之与学校文化交融,车间即教室,学生即员工;引入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充分发挥自动化协会和自动化工程设计中心的作用,挑选精英学生和教师成立“工作室”,专门从事一些项目的开发设计,既让学生明白了工作流程,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工作室选拔制度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入合作企业的先进管理与运行机制。

二是:加快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

① 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实习期间,学校教师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实习指导,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订并实施生产实习任务。学校教师获得学习、锻炼机会的同时,把企业中的技术难题作为横向科研课题或教学案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企业教师负责厂纪厂规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组织企业现场教学和技能训练等工作。

② 加强学生实习的监督与考核工作

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师,负责管理和考核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并定期向学校反馈;同时学校派专任教师对学生和实训基地进行跟踪调研,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和在实习中的表现,为其评定成绩,平时表现包括遵守纪律情况、考核意见和实习日记等,所占总成绩的比例为30%,实习报告所占总成绩的比例为70%。

四、结束语

“1+1”课程模式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利益、法律、道德、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政、校、企三方联动,在办学、育人、就业的利益协作上达成共识,共同发挥作用。更需要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在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服务企业、行业发展方面有贡献,才会对企业行业产生吸引力,校企合作的良好关系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金文.王和平.高职教育上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J],2010年第10期(总第232期)

[2] 李敏华.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当代职业教育[J],2011年第1期

[3] 费云生.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发展共赢.职教论坛[J],2011.11

[4] 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 职教论坛[J],2003午第14期

[5] 陈向平.工学结合环境下高职院校直面校企合作的思考.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0年第4期(总第六十六期)

【基金项目】2009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b09126)《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1”模式核心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

第3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本小组了解到了很多情况。首先,电气自动化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生活中有很多方面涉及到电气自动化。

1、交通方面,电气化的铁路,像现在的轻轨,地铁,和

2、工业方面,石油、化工、电力、生产等各领域都主要是靠电气自动化进行操作,生产、加工、监控和维护。 像煤制油、煤制氢、煤发电、像化肥厂、炼油厂、炼铁厂,各种自动半自动化的生产线、汽车制造、加工、包装、传送、油田采油以及采气的日常操作维护,远程监控、远程控制等等,方方面面基本上都必须用到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

3、民用方面,民用报警、消防报警系统、暖通系统、安防系统、自动化机械加工,配电系统、供电系统、银行系统,包括我们平时的刷卡系统等等都必须用电气自动化的知识。

4、通讯方面,卫星的发射、手机、电脑通讯网络、光纤通讯、电缆通讯,各种控制系统等等都必须用到电气自动化的知识才能实现。

这就是说本专业前景永远不会冷门,没有电气自动化,现在现在社会的一切将垮掉。同时本专业属于信息产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朝阳产业”。

电气专业学生工作类型也很多:

1:现场体力为主型主要岗位有:设备维护,电气维修,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

第4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前景

一、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实践,至今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仍较晚,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技术也并不尖端,特别是随着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不断发展和电气自动化工程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更加突出了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技术的现状。可归纳总结为如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集成化现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化的发展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管理层次的扩展。该系统需了解企业生产部门的动态,并合理调配各项资金和人力,不但能为管理者的高效管理提供依据,也能降低意外的发生和损害。二是技术的延伸。包括设施研发和机器改良,技术延伸使企业产品更接近市场,符合社会需求,特别是新型微电子处理技术在电气自动化设施中的应用,完成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技术与其所匹配软件的有机结合。

2.DCS系统现状。分散控制系统,即DCS系统,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CRT技术、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一种新型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以微处理机为基础进行微机分散,对生产中的多个回路进行控制,并同时完成集中获取并采集数据,进而实现管理控制的过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分散控制系统也开始朝着多元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系统型号接入不再单一限制,即可完成数据的综合入网,使之与工程管理系统相连。由于DCS系统采用的是容错设计,当一台电脑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运行不受影响。要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稳定性更强,最好采用特定软件和专用计算机。

3.标准语言规范现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标准语言规范是Windows NT以及IE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来达成人机界面。由于PC系统控制的灵活性和集成电路板的易制作性,如在系统中运用标准的编写语言,则会使其维修和护理更便捷。

4.集中监控方式现状。集中监控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但这并不代表其没有缺点。因为集中监控的系统控制把全部的功能都集中在一个服务器中,因此信息处理速度难以提升,主机空间的限制使其无法完成对全部设备的集中监控,即便实现也会增加造价成本,还会存在可靠性不足、维护难度大等系列问题。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前景分析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平台,在市场条件下作用下与IT平台结合度越来越高,并引发了电气自动化发展中的多次革新,笔者在此简要概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

1.实现一致性。当控制系统实现一致性发展的时候,也就表明其经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深刻发展,它不但能推进自动化制造产品的周期性,而且能确保养护及维修等各个环节都会实现统一。而逐步实现控制系统的一致性,不但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标志着控制系统的发展走向了独立化。

2.实现标准化。随着电力领域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我国电气工程也面临着技术革新。在技术环境不断走向开放化的当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接口方面的标准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标准化的到来,一方面有利于各企业间进行软硬件信息数据的传递共享,另一方面也解决通讯难问题,大大提升了企业间信息通讯交流的效率。

3.趋于专业化。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置和设计环节,业内加大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重视度,无论从培训力度还是培训规模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使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水涨船高,技术日益精湛和纯熟,这也就意味着控制系统将步入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在自动化领域专业技能培训与日俱增的今天,控制好系统的操作者应将专业技能的培训当成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专业的培训将大大提高技术操作人员在实践中的 维修、养护技术,对故障的发现、查明和处理速度和质量也会大大提升。

4.趋于安全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工业经济也面临新的“转方式、调结构”的洗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成熟发展。近年来,电气自动化在国内工业进程中的优势地位越发明显,安全化也成为其主要特点之一,日后要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朝着规范性的安全趋势发展,就必须对电力市场的发展前景做科学的分析,力求市场风险的最低化。

5.须持续创新。当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进入高速创新的发展新阶段,随着市场技术环境的不断开放,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域的创新力度史无前例。各大电气工程企业也紧抓发展机遇,提升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应用,特别重视该系统的自主研发和科研攻关,一些企业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然,机遇和挑战永远都是并存的,在电气工程企业迎来发展春天的同时,也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要想在市场中分的一杯羹,就必须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以此为保障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并为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6.实现市场产业化。随着电气自动化工程企业持续在集成系统和技术的开发及公关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当分工外包协作方式日渐被推广和接受之时,零配件的配套生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逐步转变成市场化,使各种大型号装备制造技术能有序展开,并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装备自主研发的数量。随着市场产业化的不断推进,资源配置也将不断被优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渐深入发展的当下,电气自动化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发突出。身为一名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我们都应该秉承以身作则、实事求是、务实创新的精神,时刻将提升专业素质放在第一位,力争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中发一分光,三一分热。

参考文献:

[1]刘慧彦.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

第5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8-0000-01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调节和控制,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保证供电的质量。

一、电气工程以及电气自动化概述

目前在高新技术领域内,十分关键的一门学科就是电气工程。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要想对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衡量,十分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电气工程的发达程度。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全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各行各业它都有涉及,不管是电气开关,还是科技航天,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电力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随着电力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在新时期,电气自动化进程已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

二、电气工程与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设计原则:具体来讲,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时,首先就是保证电气自动化可以满足生产产品和生产工艺的需求。之后,需要保证足够简单和经济的设计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方案,在设计电气自动化应用方案时,还需要对机械和电气的关系进行妥善处理。目前,大部分的高科技产品以及民用产品,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设计需要处理好各个方面的问题,比如工艺要求、结构的复杂程度、制造成本等等。在电气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电器元件进行合理选用,这样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可以得到保证。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应用:电气工程中的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是自动化系统所实现的,这个系统包括很多的组成部分,比如大屏幕中心显示器、打印设备、工作站以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及其服务器等。它可以实现很多方面的功能,比如经济调度电网的运行,结合电力市场的运营需求,来分析和监控电网运行情况及其安全状态;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实时采集,对发电进行自动控制,实时评估电力系统状态,合理进行调度,预测电力负荷,处理和分析电网运行状态以及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在具体实践中,会有很多的电力异常运行或者故障出现于电网运行中,这些故障都是迅速发生的,并且有着特别复杂的因素,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判断和检测,或者是采取了不正确的处理方式,那么设备安全就会受到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而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电网的运行状况,将事故的发生源及时找出来,然后通过分析,采取一系列的促使来进行解决,这样事故就不会出现扩散问题,事故的发生几率可以得到有效降低。

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的自动化应用:主要由以太网、过程控制单元、运行人员工作站等构成了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分层分布结构一般得到了广泛的采用。过程控制单元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运行过程中,还可以对其他的信号进行直接接收,比如热电阻、电气量、现场变送器、开关量等等,完成了运算处理之后,可以在画面上实时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这样就可以对执行机构进行直接监控,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的各种功能也可以得以实现,比如检测、联锁保护与控制等等。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及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变电站中,主要是有机结合了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传输技术,原来人工作业模式可以被电气自动化装置或者计算机硬件系统给替代开来,这样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从这一个角度上来讲,在变电站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对变电站中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和安全状况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监控,以此来提高控制的效率。它具有这些特点,原来使用的电磁式装置发展为了微机化的设备,专业操作监视的图像化和智能化就得到了实现。目前,随着微机监控技术的日趋成熟,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水平将会越来越高。

四、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的优势

电气工程中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优势: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了越来越多的一次设备,比如变压器、短路器、发电机等,那么就需要实时检测这些关键的参数,这样监视设备除了要对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反馈之外,还需要对设备中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有效判断,以此来对设备的保养周期进行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得到有效延长。

电气自动化应用下电气工程中电力设备的智能化:在一般情况下,安装电力系统中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时,需要控制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有几十米的间隔距离,但是部分甚至需要有几百米,利用大电流控制电缆以及强信号电力电缆来将其连接起来。在设计一次设备的结构时,往往需要对常规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充分考虑,这样大量的电力信号电缆以及控制电缆就可以被有效的节约下来。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调节和控制,出现了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保证供电的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日趋成熟,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努力,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基于电力工程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探究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莫家宁.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3,2(6):123-125.

第6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

现代社会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也迅速提高,为了使大型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在电气工程中应用了许多电子信息技术。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保证电气系统在大型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高效的运行,这样可以提高电气设备的服务质量。一般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的工程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操作会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更加有保障,电气自动化的广泛应用,为电气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都提供了便利,电气自动化使我国的电气事业有了很大的提升。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概述

大型的电气设备都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这种技术的的原理是在电气和自动化设计的基础上,融入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智能的自动化控制。电气自动化对原有的电气设备进行再设计,电气自动化是电气设备领域的发展更新趋势。各行各业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要在机械的控制中心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比起其他的设备操作系统,电气自动化操作模块的操作频率较低,所以需要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电气自动化系统扰,导致不能正常的工作,要提高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在不断的发展,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技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农业、工业以及国防建设中,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2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情况

电气工程是一种所设计范围较广的学科。从电气工程的宏观角度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趋势还是在于大型设备智能化的研究,对于多次设备的在线检测研究方向来说,自动化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电气工程中各种电缆以及电力信号的需求量。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对电气工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进行纠正和改善,有效的消除电气工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隐患。因为电子信息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决定了电气工程的发展方向。电子信息技术比起电气工程有更加广泛的涉及面,导致其他工程与电气工程交叉相互影响,电子信息技术拥有高速、准确的信息收集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电气工程更加容易地选择符合电气特点的工程设计方案,更加快速地选择有针对性的电气工程管理办法。电气工程主要应用集中化监控的设计理念,这种监控方法的系统设计工作很容易实现,系统出现之后维修起来也比较简便,对于电气控制站没有太高的要求。但是这种电气系统集中处理会增加自动化处理器的负担,会使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处理速度带减慢速度。所以在自动化技术中应用集中化监控是很有必要的,在电气设备器件处于集中状态时,利用集中化监控可以充分的利用主机的电缆插口,增加电缆数量,使主机的利用率提高,同时还能监视控制集中控制中的系统工作状态,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现场总线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的一部分,现阶段的电气工程正在广泛地应用这一电气自动化技术,这一技术有利于使设备的针对性提高,在远程控制系统中,现场总线控制也属于这一自动化控制范畴。为了使电气工程的成本降低,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将远程化监控理念引入进了电气工程中。这种自动化基础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大程度的节约原材料、工程安装费用和电线电缆的需求量。还能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使工程的设计更加科学化。但是它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远程化监控不适合应用在通讯量大的电气工程中,只能在一些小的电气项目中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3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电气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需要自动化技术的参与。对于传统的管理办法来说,自动化技术的参与极大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可靠性。它将传统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化到集中PCL控制系统和集散DCS的范畴中,电气的自动化可以准确地采取温度和压力的数据,实现了输出和检测的功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有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基础,变电站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操作和监控管理。为了实现屏幕监控形式,可以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产物的全微机来替代传统的电磁装置,这样会为电气工程的进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4总结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的应用范畴越来越广,由此可看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所以在电气工程中可以加大对电气自动化的投入,使电气工程的智能系统越来越完善。系统统一的开发平台可以减少电气工程所需要投入的成本,缩短工程时间,为电气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利益。电气自动化技术代表了我国技术发展的程度,随着电气自动化理论的实时更新,我国的自动化技术也需要专业人员来通过工程实践来完善,通过与理论的结合来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充分的发挥作用。

作者:郭资超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参考文献:

第7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

随着我国的建设速度日趋加快,生产的高效高产、稳定安全需得到保障。机械模式也需随之改变,对工业发展、国家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机械设备向智能化、专业化、节约化过渡和转变,自动化技术也逐步向功能多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带动新技术的发展,现代网络已经与自动化技术紧密相连。与此同时,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人力劳动。

1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显著,我国机械行业面临着十分关键的机遇期。对工业生产进行优化检测与调度控制,继而促进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尽快实现标准化应用。机械电气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优化工作环境、减小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电气自动化是在工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辅助实现主要控制参数的设定。通过理论控制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术,获得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和工作效率。(1)机械电气自动化主要由自动化软件、硬件以及系统3个板块构成,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比,其具有自身设计新理念和新思路。在自动化系统中,设计人员需要树立创新思维的理念。在增强生产效率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例如现场总线通过一连串的自动化系统以及智能设施生成通讯总线。注重提升其自动化调试与升级功能,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减少整机的成本,促进我国现代机械设计发展。发展先进、可靠的硬件设施,运用各种创造性的方法和手段减小企业目标和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实现优秀软件的国产化,对优化工作环境、减小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2)现代机械设计离不开创新思维,同时这也是现代技术创造的优点。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具有简单、方便、易于维护和集成等优点。使接口越来越标准,逐渐成为工业使用的统一平台、语言与规范。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也是现代机械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中展示了重要的作用。需大力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让产品接口统一化。以先进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工具为依托,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保障生产量和安全的综合性设施,将大容量的信息集中到中央控制器上。在机械性能的稳定性以及测验等方面,让产品被更多地应用和接受。大大节省了时间,不断提高生产效率。(3)自动化技术作为科技进步、生产发展的结晶,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机械设备具有重要作用,运用自动化技术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现代机械能够利用计算机完成工作的模拟和再现。随着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发达,这种操作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工作的结果并保证质量水平。从目前的发展进程来看,还能够节约预备和其他相关细节工作的时间。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已经向智能化精度化方向发展,使得工作的合理性和速度都得到提升。计算机、现代控制、通信技术以及传感技术作为当代自动化技术的中流砥柱,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2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应用

随着新型电子设施被广泛应用,对设计的模型进行修改与合理性评价也变得尤为重要。高效率、高斩波率的斩波器进入运营状态,有利于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以及推理。提高行程控制并逐渐让产品得到统一,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增强自动化进程,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为了保障生产效率与安全,每个环节都要及时地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仔细分析。在电机驱动的同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让电机以横向布置的形式呈现并增加装机容量,为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工作提供保障。控制技术以计算机作为核心技术,要求设计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用户需求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发展,因此多以交流提升为主,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以及推理。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引进SCR-D数字型控制机,采用简化系统和结构。当信息技术穿透到执行器、传感器、仪表与控制器中后,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同时针对多种故障进行诊断以及工况监测,以提高系统可靠性。(2)目前电气自动化正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裕度设计和可维修设计也变得尤为重要。很多企业应用计算机对工作状况进行监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益。在机械电气自动化中,满足自动化程度高等基本要求。在高可靠性、大功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让生产更加集中,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根据养护方案进行维护,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加强对配网工程设计环节的质量管理,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步。进而让单产转变成高效高产,从而更好地了解工作状态。保障维护工作,是实现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整体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3)从我国目前的机械设备应用状况来看,不同的自动化技术模式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自动化技术是一门涉及学科多、复杂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具有投资少且费用低的特点。人类对机械电气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用户需求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发展。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学、系统工程等密切相关,所涉及的面广且施工环境复杂。在机械设施投入运营后,还需加强对工程施工区域的调查、勘察、勘测。在计算机网络普遍应用的同时,工程还需要依据工作进程进行设计。在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中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正在被更多的用户使用,进一步促进我国机械装备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瑛.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3):137.

[2]王兴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企业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5(11):85.

第8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应用

前言

迈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发展,尤其是经济建设方面更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的电气工程技术经历了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这样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本文先概述一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再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和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旨在促进今后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使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1概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电气工程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平台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系统。电气工程技术经历了从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到新技术革命时期电气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这样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这种系统正逐渐迈向快捷,方便的方向发展。它为我国的工业发展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电气工程还逐渐涉足商业领域,为商业间的交流与传输提供越来越多的满足。我国作为工业为主导的社会,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只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社会发展的地位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长足发展,立足世界。

2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2.1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特点

工业电气设备分别安装在各配电室以及电机的控制中心部位,这是就系统的安排方面来说的。一般情况下,系统配件数量相对较多的,其执行信息的处理量就会比较大,若系统配件一旦受到损坏,维修工作相对而言会变得更加复杂。电气自动化系统与其他的热工系统相比,操作的次数和频率都相对较低。通常我们都想让关键的设备维持在一种比较正常的操作运行状态下,但如果使用其他热工系统的话,就会造成这种不良后果:下次操作运行可能需

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达到正常的水平。而如果使用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前提就是必须保证相关的配置达到正常水平的速率,保护相关设备的操作行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实施完成。电气设备通常是由工业电气系统进行控制的,其主要设备监控也需要导入DCS系统。如果2台系统一起运行,一台系统的检修不得影响另一台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这就需要考虑2台机组DCS。电气控制的模式,以保证控制的稳定性。根据电气设备的主要特点在构建系统结构时,一方面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还要确保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同时需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以保证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在最好的状态下运行。

2.2工业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原则

(1)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例如,在设计一个水库电气系统时,设计的适应性就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在为水利工程提供必要动力的前提下,需建立一个良好的周围水库环境,满足各项建设的基本要求,最大化地发挥电气化设备的作用。另外,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是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关键。要保证电气线路设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供电设备运行的安全强度。

(2)要不断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在满足建筑对运行系统要求和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力减少成本,最大程度地降低和减少各种消耗。优先选用节能设备,减少线路损耗,降低运行和维护费用,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3.1优化电气工程节能设计

对于电气工程的节能问题,首先就应该量体裁衣,即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过多的能量消耗,即节约成本也提高工作效益。如在供暖系统变压器应用过程中,绕组阻值相对小的变压器较绕组阻值相对大的变压器更能够降低电流损耗和运行成本;而对于一些对消防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化工企业、酒店、高层建筑、地下作业场所等,在选择变压器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低损耗节能型干式电力变压器;而对于那些对供电照明要求较高的场所,则应该优先选择使用自然光,在充分的利用自然光后选择的照明系统应该能够做到降低照明和配套设施的使用量,不同的场所选择不同的照明设备,如室内与走廊应使用不同的设备,走廊等场所对照明要求较低就应该使用首选智能型照明设备,在选择设备的时候也应该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多选用功效高、寿命长的照明设备等。其次是正确选材,在整个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不仅要适得其选,而且更要质量可靠,因此,选择工程材料一定要从正规厂家中获得,并及时严格的检验材料的防水和防潮灯要求,这不仅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的要求,更给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最后,提倡使用新材料,引进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始终离不开的就是现代化的科技支持,而要发展的关键就是创新,在加强信息化的基础上,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效率为目的努力研发新材料、新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时代改变电气节能问题的关键。

3.2加强电气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是人为因素可以制约的,这主要就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和力度是否到位。首先,要培养专业的电气工程人才。在引进新员工时一定要严格筛选,并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对于考核不能通过的可以予以一对一培训,争取让所有员工都能参与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打造扎实专业技能的行列中来,为电气工程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证。其次,作为管理者也应该对电气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把关,充分重视,无论是电气工程的专业性、材料质量、管理方法等都是应该重视的方面。

3.3建立通用网络系统和统一的程序接口标准

对于电气工程中存在的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首先应该建立一套适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完整网络系统,它不仅可以让每个企业之间实现工业领域的自动化过程,还可以让电气设备的控制系统,技术监管和企业管理等诸多步骤通过网络有效连接在一起,从而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让企业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准确和安全,数据传输的更加快捷和高效。其次,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对接,只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数据能够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对接,该系统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才能得到充足的保障。所以,实现程序接口的完美对接在当今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中时关键的步骤,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开发的时间和费用。

4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分布式、开放化和信息化。分布式的结构是一种能确保网络中每个智能的模块能够独立的工作的网络,达到系统危险分散的概念;开放化则是系统结构具有与外界的借口,实现系统与外界网络的连接;信息化则是使系统信息能够进行综合处理能力,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目前经济已经与全球发展一体化的情况下,电气自动化也在整个社会经济运作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并且其电气自动化系统也不断在应用的过程中完善起来,从而更好的实现了电气化系统与外借互联网联接的功能,使得电气自动化的系统信息能够拥有更快速的综合处理速度,并且与外界互联网联接之后促使管控一体化和自动化的实现,加快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黄雪芳探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7)

第9篇:电气自动化专业概述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现状;系统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整个电气设备行业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促进了电气行业的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工业自动化领域,建筑智能化领域的发展。但对目前来说,我国的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在中央控制能力、应急预案、运行管理、配网管理、信息搜集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去解决与完善。鉴于此,本文从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出发,主要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其在往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

1 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不断的进步,电网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配电网技术的网络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将现代的电子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技术,是在电力工程的电力系统中实现远程监控以及监视管理的有效地途径。电力自动化技术,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随着发展,电力系统也得到了更为优质的服务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技术要求有:1)保证电力系统各部分的技术要求,以实现设备的安全以及经济,并以设备的实际运行为主要的依据,保证操作人员实际的控制和协调;2)尽量的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进行安全性能的改善,从而可以减少事故,并能够节省人力,避免紧急事故的发生和发展;3)还要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数据以及参数进行检验、收集并对之进行处理,保证各系统的正常运行;4)保证电力系统各部分的安全以及经济。

2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

首先,电气自动化系统信息化。信息技术在纵向和横向上向电气自动化进行渗透,纵向上,信息技术从管理层面对业务数据处理进行渗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存取财务等管理数据,对生产过程动态监控,实时掌握生产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全面、完整和准确;横向上,信息技术对设备、系统等进行渗透,微电子等技术的应用使控制系统、PLC 等设备界线从定义明确逐渐变得模糊,而软件结构、组态环境、通讯能力等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用、维护与检修简易化。WindowsNT等已经成为实施电气自动化控制平台、规范以及语言的标准,基于Windows的人机界面成为了电气自动化的主流,并且基于Windows的控制系统有着灵活、易于集成等优势,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用Windows操作平台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维护和检修更加简单、方便。

最后,实现分布式控制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串行电缆连接中央控制室、PLC、现场,将工业计算机PLC的CPU、远程I/O站、智能仪表、低压断路器、变频器、马达启动器等连接,将现场设备的信息收集到中央控制器。分布式控制应用通过数字式分支结构的串行连接自动化系统与相关智能设备的双向传输通讯总线,将PLC、现场设备与相应的I/O设备连接起来,使输入输出模块发挥现场检查和执行的作用。

3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

在电气自动化领域, 控制系统的功能单元机组的运行和电气控制的特点应该将发电机――变压器组和厂内用电源灯电气系统的控制全部都纳入到 ECS 监控中来。从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具备以下几点基本功能: 一是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出口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与操作;二是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保护。厂内高变保护、励磁变压器保护与控制; 三是发电机的励磁系统,其中主要包括启励、灭磁的相关操作,控制手段的互相切换,进行增磁、减磁的操作,PSS( 电力系统稳定器) 的投退;四是开关的并网可以分为自动同期与手动同期两种;五是在高压电厂内,要采用电源监视、操作、厂内用电快速切换装置的状态监视、投退、手动启动等;六是380V低压厂内用电电源监视、操作、低压设备自投装置控制;七是在高压的环境下穷或者备用变压器的控制和操作; 八是柴油发电机组和保护电源的相关控制程序与操作方法。

4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4.2 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由于各种现场总线(如 Lonworks 总线,CAN总线等)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有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系统监控,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4.3 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都为网络控制系统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 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O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装置之间仅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任意装置故障仅影响相应的元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5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相互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专业化控制技术。随着人们对工业化生产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建筑企业,钢铁行业,火力发电行业的必然选择。本文详细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及设计,旨在为大家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