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

第1篇: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关键词】媒体事业;广播电视;教育类节目;发展方向

近年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各个电视台争先恐后地推出教育类节目,以便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过数量并不代表质量,就算有再多的节目,如果做得一塌糊涂,也是毫无意义的。如何创作好广播电视教育类节目,本文具体探究这一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一、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宗旨

从广义上看,教育类电视节目是用来普及知识、提高大众文化水平的,这也是它的宗旨。与其他广播电视类节目不同的是,教育类节目更重视学术性、实用性。要想让教育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不断进步,就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方向。要秉承树人育人、服务社会的宗旨,不能为了加快速度,就忘记了初心。有一些节目效仿综艺节目的做法,虽然得到了一时的利益,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样的例子就是深刻的教训。精准的节目定位会带领节目脚踏实地地走向成功。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把“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作为核心理念,拒绝低俗化娱乐节目,提升频道整体形象,充分满足观众获取知识、获取观点、获取思想的需要,形成鲜明特色。发展中,科教频道没有因为坚守“三品”定位而“曲高和寡”,反而凭借优质的节目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形成了《百家讲坛》《走近科学》等许多独具特色的品牌栏目,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科教类专业频道,收视份额不断增长。

二、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

教师、学生和家长是教育类电视节目的主要收视群体,另外还有一些教育管理人员以及教育研究者。这里的学生范围是广义的,不仅是在校学生,也指需要学习的各阶层人员。像农民、工人都可以是学生,他们也需要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工作技术,也在节目的受众范围中。广播电视相比其他媒体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声音、画面来传递情感。节目中不仅有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还要插入恰当的背景音乐来锦上添花、烘托节目气氛,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这样才能稳定收视群体,保证收视率。教育题材的广泛性并不等于教育类节目定位的宽泛性。栏目化并不是教育类节目的最佳形式,教育类节目应以系列化节目为主,节目生产专题化、项目化,通过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经费预算、观众定位、收视预期、节目回报等之后,再投入制作,确保节目在市场上的生存能力。教育类节目如果定位过于宽泛,会失去固定的受众群,越专业的教育类节目越能吸引目标受众和广告客户的眼光。

三、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市场化运作

广播电视媒体是一个利润极高的产业,通过与教育事业的结合,使其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市场范围、更加美好的前景。教育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很多产业的进步,消费市场也逐渐扩大。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也不例外,同样拥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如何将广播电视节目做得更好,就要求播音员及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在教育学方面掌握更专业的知识。调查发现,专业性越强的教育类节目收视率越高,受众群体越广泛。

四、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当前的困境

在明确了教育节目的宗旨、受众群体范围以及如何进行市场运作后,还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教育类节目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做到精益求精,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要全面发展,使节目有更长的寿命。1.采访内容、对象、角度的局限性一些学校为了宣传会邀请媒体来为学校作报道。大部分的教育节目内容围绕学校和教育局展开。但是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看群体的需求。节目面向的观众,不仅是学生、老师、家长,还有其他人。要想拓展收看群体范围,就要围绕教育来进行,在节目中呈现多样的资讯。节目要重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不同看法,集思广益,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探讨教育方面的热点问题,丰富采访的内容,让电视节目更加精彩。2.节目内容形式单一性目前很多教育类节目比较枯燥,原因就是形式太单一,让受众产生了视觉疲劳。把受众当作受教育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传播信息,教导味浓重,节目乏味、无趣。无论是节目创意、采访内容、播出形式,都需要不断创新。不要总是囿于专题讲座、嘉宾访谈等形式,要不断开拓新形式。3.成人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得不承认的是,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观众大部分都是中小学生。但是由于节目制作组都是成年人,所以惯用成年人的思维来设计节目,忽视了未成年人的心理。为了更好地贴近他们,制作人员应该学习儿童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等有关知识,主持人也要适当改变主持风格。

五、教育类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思考

教育类节目发展迟迟得不到新的突破,其中的制约因素有许多,像硬件设施、内容题材等都存在着不足。主持人一定要增强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能够巧妙地解决节目中发生的问题,避免在直播节目中犯错。节目播出后,也要时常和观众互动。教育过程应该是双向的,但目前的教育类节目缺乏互动性,仅仅是“我播你看”,没有及时的反馈,即使有所反馈,也存在滞后性,影响受众的收视热情。

六、结语

第2篇: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 网络技术 运用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251-01

1 前言

将网络技术有效运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能够实现信息的普及与共享,从多个方面拓展广播电视的基本功能,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速度,且改善以往简单、单一的节目形式,进一步增加用户体验。同时,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能提高电视节目制作人的工作效率,提高广播电视的市场竞争力,强化媒体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促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2 广播电视工程中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

2.1 提高电视节目的互动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建设性领域的一大优势,网络技术具有开阔性以及交互性,其灵活的体系特征实现了不同区域间用户的沟通与交流,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化建设提高了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同时,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需要以某些交互性节目作为其根本途径,所以W络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的结合运用不仅有利于广播电视节目的交互性建设,同时这一技术突破能够全面提高用户的收视率。另外,广播电视工程的交互性建设能够改变用户以往的节目体验,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化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节目的开发权、节目制作权由节目制作人所决定,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制作人这一支配权的转移提高了用户的收视热情,对节目有了更大的期待。比如,某些电视节目制作方往往会通过某些社交软件来征求群众的意见,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明确用户需求,以不断改变节目的方向,同时这一交互性措施也提高了用户的收视存在感,能够时刻表达自己对于节目的感受[1]。

2.2 实现二维码的普及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二维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以往的网址复杂冗长,难以记忆也难以输入,极大的影响用户的体验,但是二维码技术弥补了传统网址中的不足,仅需扫一扫即可立即进入网站。目前,我国许多广播电视节目都加大了二维码技术的使用,这一技术的普及实现了与用户之间方便快捷的交流。比如,某些节目在播放电视节目时,经常会在左下方跳出二维码,标准扫一扫参与用户互动,有的节目甚至在其中设置抽奖娱乐环节,以此极大的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二维码技术的使用转变了用户的原始地位,逐渐由信息接受者变为信息选择者,而且随着收视率的提高电视节目的效益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3 推动电视节目创新

在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中,由于受到节目播放渠道以及节目制作人产出等方面的限制,使得电视节目的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丰富化的需求,所以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应当不断创新,依据时代需求做出改变,优质化的服务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电视节目已经逐渐实现其创新体系的构建,比如有的电视节目在同一时间设置多种节目类型,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视觉体验。而作为用户,其在选择电视节目时,不仅拓宽了自身眼界,而且激发了其对于电视节目的兴趣。电视节目在创新中掌握了用户的审美观念以及节目定位,进而迎来新的市场空间,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其长远发展[2]。

2.4 改变用户收视习惯

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运行的单一化,使用户形成了固定的收视习惯,比如,某些节目只在固定的时间播放某一电视节目,而有的节目则强制插入广告,这一模式间接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进而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在节目活动的参与中提出自身收视要求以及收视定位,电视制作在归纳考虑之后可以依据用户需求及时改变播放模式,以此提高用户的收视体验。同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方可以将收录自身视频,加强与视频应用软件的合作,进而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收视要求[3]。

2.5 提高电视制作效率

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必须以时间以及现场作为前提,所以其所体现的准确性、真实性均不高。一般来说,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需要记者首先对信息进行采集,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整理,而后方可进行后续编辑,审核达标方可播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记者采集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信息量更大,同时,在播放节目时,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处理,而后进行联机编辑操作,能够提升电视节目制作的效率,有效减短节目制作的时间,并且能够提升节目质量,相比传统媒体来说更具优势。

3 结语

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运用推动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两者的结合运营提高了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电视节目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拓展了电视节目的原始功能。同时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提高了广播电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通过网络技术更加方便快捷的收集资料,改善用户收视体验,人性化的播放模式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与依赖性,进而促进电视媒体自身获得更高的效益,为我国的文化传播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启龙.分析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3):105.

第3篇: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保障;技术管理;稳定性

广播电视作为人们接触新闻的重要途径,其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技术来影响广播电视的信号,导致广播电视无法正常播出,给相关机构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说广播电视的安全技术维护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应该加强对广播电视的技术保障。

1安全播出的概念

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指电视信号能够稳定地传输到每一个客户端,主要是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不会被更改,不会遗漏掉。广播电视的正常播出主要是指电视节目能够向人们传播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社会舆论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在播出节目之前是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保证一些不健康有损形象的节目不被播出。所以说电视广播的安全播出不仅包括技术与管理的有待提升,还需要相关负责人严格把关,不让那些不法分子得逞。广播电视的特点:广播电视所面向的群体是很广泛的,无论男女老少,什么学历的人只要说能够听得到看得到的人都具有收看广播电视的能力。所以说广播电视具有很重要的责任,它负责把党的中心思想传达给人们,肩负着党的话语权责任重大,意义不可忽视。广播在民众的心里是存在很大的地位的。广播电视时效性很强,经常会有一些直播节目,新闻联播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时效性很强,容不得出现太多错误,对广播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是很繁琐的,每一步的完成都少不了相关人员的努力。如果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广播电视的播出问题的。因此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是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的。

2广播电视的维护

近些年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的广播电视已经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了,它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个系统,与之相关联的结构和组织是多的难以想象的。所以说广播电视的维护是需要很多方面的技术支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大系统正常地运作。广播电视还存在很多其他的问题,诸如,广播电视在传输的过程中会需要消耗很多能量,但是传送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有时候还会因为负荷量增大导致广播电视系统出现各种故障,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时刻关注广播电视的传输系统的维护。随着广播电视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到现在为止我国的电视频道基本上都是数字化的了。数字化的信号稳定,传输信息的速度快,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广播电视的维护工作。

2.1完善广播电视的系统管理与维护

每个广播电视台应该拥有自己独有的一套管理制度,根据自己内部系统所拥有的条件与特点来制定一套合理且适合的管理与维护方案。其中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人员分配问题、安全、检修系统、管理维护等问题。只有这样,广播电视系统才能够正常的运作起来,才能达到高效率的运作状态。保障每一个电视广播的正常播出。同时监督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监督工作有助于每个人能够发挥到最大的作用,这样广播电视节目才能做的更好。管理好每一个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一点需要管理者的努力。广播电视节目是面向群众的,因此电视节目担当着很重要的责任,好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有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这也是民众了解自己国家政治的一个很好地平台,所以说广播电视节目的宣传意义很重大。电视节目的质量把关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好的电视节目有助于全民素质的提升,有助于社会的建设。相反的一部低俗无趣的电视节目,不但没有任何思想内涵,而且还会浪费大多数人的时间。可见一部好的的电视节目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质量的把关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需要把关者的严格把手,更需要制作者认真的编排。这个把关的标准是需要国家来制定的,要完全杜绝那些不良的电视节目,这样才能把电视节目越做越好。在电视台里面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技术人员主要就是负责广播电视的系统维护,只有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才能保障广播系统的正常运行只有相关技术人员把广播电视系统检查好了才能保障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所以说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升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像如今科技发展的很迅速,很多东西更新的都是非长快的,尤其是很多电子设备。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能力要求就更加高了,所以说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要求技术人员时刻更新着自己的技术知识以便应对各种出其不意的故障。

2.2广播电视的系统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的设备每天都在不停地工作运行,然而长时间的运作会导致系统出现很多故障。这就需要相关人员作出维护和管理了。要能够做到每天去检查一遍广播系统,做好系统的保养工作。与此同时广播电视的不断更新与改进也给相关的维护工作提升了难度,所以要做好更加完善的检查工作,应当按时给系统进行数据的检查,要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地检查。另外就是要对各个部门的之间的相关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督促每一位成员做到时刻关注着工作,认真检测广播系统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广播电视的安全性也是相当重要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都是我们相关工作人员努力的结果,国家有一个好的广播电台人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很多趣味,人们的思想也会更加地坚定团结,共同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

3结语

在这个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每一样东西的兴起都会有一些事物来取代,所以说时代的更新是很快的,广播电视也是近些年迅速兴起的一种技术,它很有效地让我们能够了解到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发生的一切变化,它的影响自然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说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是很重要的,它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我们应该做好电视广播,加强广播电视的技术管理与系统维护,进而能够为民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孙兴.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的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

[2]李贵堪,梁丽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广广播电视发射台专业化拘束维护道路[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

[3]任艳梅,刘丹丹.探析加强广播电视安全技术维护管理[J].中国传媒科技,2012(16).

第4篇: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引言: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次技术的变革,传统媒体中摄像技巧对节目的播出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注重科学分析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艺术应用和表达技巧,实现新媒体技术手段的科学应用,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摄像效果,推进传统媒体的摄像技巧的创新应用。

 

一、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基本要点分析

 

(一)镜头的稳定性。

 

广播电视中摄像技术的应用是观众与广播电视沟通的最直接平台,为了进一步优化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谁摄像师要保障摄像镜头的稳定性[1],避免出现新闻传播画面的抖屏、画面不稳定的情况出现,同时,摄像师注重拍摄画面的稳定性,也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画面图像不失真的重要平台。此外,摄像师控制画面稳定性也需要注重摄像中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连接空隙,注重推、摇、退、引等摄像镜头跟进中画面镜头切换之间的摄像画面的为稳定性,从而保障广播电视画面的艺术性和连接性。

 

(二)摄像色彩的搭配。

 

摄像色彩的处理也是摄像技巧之一。一方面,摄像色彩的搭配体现在节目画面背景与节目主体之间的色彩搭配,摄像师进行摄像中需要遵守“明暗搭配”的画面色彩搭配原理,进行摄像画面的拍摄,如:节目主体为旅游类节目,那么,节目中画面可以选择颜色较为明亮的色彩作为主要的画面背景。如,应用一大片绿色的森林作为节目摄像背景,颜色鲜明的摄像背景配上优美动听的画外音,是广播电视节目的艺术性进一步升华喜爱[2];另一方面,摄像画面的色彩搭配也需要摄像画面与电视节目的节目性质同步想,使电视节目摄像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节目的波出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达到丰富节目内容的艺术表达效果。例如: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画面摄像要将焦点放在新闻播音员的身上,此时的摄像背景效果要淡化,最大限度的突出新闻播音员;而美食类节目的摄像技巧不仅要将美食作为摄像的主体,同样应用注重美食制作人的制作主体和品尝者的神态特写等众多类型的画面色彩搭配,实现广播电视画面拍摄多而不乱的画面效果。

 

(三)摄像圈运的调整。

 

广播电视节目中摄像艺术的把握要点体现在摄像圈运的调整。简单而言,就是注重把握广播电视节目中镜头光焦的聚集与离散,一种称为近焦远用。这种摄像及技巧主要是应用近景拍摄手法拍摄远处的景物,例如:摄像师为了凸显长城的壮观,可以应用近景拍摄方式进行画面拍摄,在近景画面拍摄的基础上拉伸拍摄镜头,达到给予观众身临其境的作用,从而突出摄像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塑造画面的艺术效果[3];另一种为远焦近用。这种拍摄主要应用于近景拍摄,与上一种拍摄方式存在着一些相似,同样应用摄像一步一换景的摄像原则,增强摄像画面的立体感和艺术形式感,强化广播电视摄像的艺术表达效果,实现画面的科学性把握。

 

二、进一步优化广播电视摄像艺术与技巧的措施

 

(一)注重广播电视摄像的节目构图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艺术效果,摄像师在把握以上摄像技巧的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摄像技巧中摄像构图的优化,一方面,注重应用色彩搭配技巧与拍摄画面中色彩,亮度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的把握。例如:积极应用颜色鲜艳的亮色调构建摄像画面明亮,同时为了增强电视节目画面的艺术性,应用淡出光圈艺术手法,调节摄像的亮度,丰富广播电视摄像中艺术性的融合应用[4];另一方面,注重广播电视摄像画面的艺术构造,可以将美术创作中的艺术结构融入到摄像画面的切换中来,例如:应用美术中写实艺术性创作理论与基本摄像技术融合,这种摄像技巧应用于新闻类节目摄像中,能够大大提高电视节目摄像画面的感染力。

 

(二)新型网络摄像的应用。

 

广播电视是我国媒体发展的代表,为了进一步推挤我国新闻传播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创新新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摄像技术中的应用,一方面为摄像技术上的创新应用,摄像师为了增强摄像画面的稳定性,可以为摄像机设定自动对焦功能,当摄像画面出现波动或者摄像画面失真的情况,摄像机能够自动稳定摄像画面,从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能够准确的把握摄像要点。此外,依据广播电视节目对节目画面的要求质量不同,可以将数字高清摄像镜头作为主要的备选镜头之一,例如:高清摄像镜头可以应用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写镜头应用[5],但同时,由于高清摄像镜头对画面刻画的清晰程度较高,画面质量表达效果性较好,高清摄像镜头的应用也需要摄像师较高的艺术水平,才能够实现广播电视摄像技巧的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广播电视节目中摄像后期制作中的应用。采用网络计算机摄像专业剪辑技术手段,这种剪辑手段中的摄像后期处理技术形势多样,结构处理中艺术表达手段的应用形式更加多样化处理。例如:应用淡入淡出效果,对电视节目摄像中摇臂摄像与移动摄像的画面进行连接,大大提高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连接性特点,推进我国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应用。

 

结论:广播电视节目中摄像技巧的把握与应用对节目的整体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摄像画面的艺术效果,摄像师科学把握广播电视摄像技术的技巧和关键点,同时将新的传播手段应用其中,促进我国新闻传播行业的创新发展。

第5篇: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一、广播电视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到的影响

(一)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发生了改变

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更多的播放渠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节目收看的约束。手机、电脑等新媒体的运用不仅可以使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随地观看节目,同时还增强了观众与节目的互动性。

(二)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网络的出现将人们的生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它成为信息交流与信息汇集的平台。网络在提升了信息交流速度的同时还丰富了信息的数量,大量的网络信息成为多种电视节目和新闻报道的素材来源。广播电视媒体的语言传播方式受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二、新媒体环境下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监管所面临的困难

(一)监管的范围扩大、数量增多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播出的平台、途径以及播出范围的增加加大了电视节目监管的难度。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管工作主要是针对节目内容的监管,新媒体时代则需要对节目播出的途径以及方法进行全方面的监管,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性。

(二)相关的监管人员不能满足监管工作的需求

目前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管工作需要较多综合素质优越的人才,但是当前的监管人员并没有增加,严重地影响了监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现有监管人员中,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较大,在新媒体环境下很难改变自己原有的监管方法,以至于工作上会存在失误。

(三)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完善电视节目监管的有效保证,它应该根据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监管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制定,使得监管工作有法可依。目前,许多违法节目的播出就是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及时地补充或者是法律法规条文制定的不明确。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力度的措施

(一)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的法制化水平

有关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的法律法规应分层次、有条理、系统化的制定,根据电视节目监管中出现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完善。而且相关法律法规的文件中要加大对违法节目的惩罚力度,提高对违法节目的惩罚成本,这样不仅能增加法律的震慑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净化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环境。

(二)完善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的平台,提高监管的力度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对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传统的节目监管平台不能对电视节目进行全方面的监管。因此,我们应打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节目监管平台,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拓宽监管范围,增加监管功能。此外,还要注重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监管人才的培养

相关的节目监管部门要培养出一批专业技术高、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这样不仅弥补了节目监管人员短缺的情况,还可以提高监管工作效率。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形态在不断地变化,因此监管人员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年轻人身上,他们对于新形势的适应能力更强,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地变更电视节目的监管方式。不仅如此,还要加强监管人员的实践能力,注重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的结合。

(四)明确规定各个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范围

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监管需要相关部门之间密切地交流与合作,这要求各个监管部门有明确的分工,这是规范监管业务的重要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管工作是一项长远的规划,所有的监管工作都应在一定的流程范围内,只有明确具体的工作细节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这样也能避免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既可以促进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够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关系和谐。

(五)完善电视节目监管工作的舆论监督机制

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管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及时地了解到群众对电视节目的看法并采纳相关建议。来自舆论的压力是巨大的,将这种舆论压力运用在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管工作上一定会产生较好地效果。所以,监管部门应建立投诉受理平台,群众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将问题反馈给监管部门,以便于监管部门对相关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为之后的监管模式做出整改。

总结

第6篇: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管理策略

1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概述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表示在不存在外界因素干扰时,确保信号传输良好、内容播放准确,并使用户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信息传输中第一时间内接收更可靠、安全的广播电视节目信息。广播电视节目主要包含下述几方面特点。其一,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所有观众皆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学历、性别、年龄或经历不会限制传播内容。同时,广播电视属于社会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人们对其依赖程度颇高。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因该特点的存在,必须保持正面、积极,同时需要承担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责任。其二,制作较为复杂性。广播电视信息制作与播出之间环环相扣,联系十分密切,对于人员、工作设备的较为依赖[1],一旦有某个环节出现错误,那么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必然会受到影响。其三,特定节目的运作及时性特点。通常情况下,新闻联播、联欢晚会等特定节目需要现场进行直播,此类节目备受关注。而当该类节目直播期间一旦有小差错出现,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2广播电视安全的主要内容

广播电视安全的主要内容由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传输系统安全、设备与人身安全和接收信号安全四部分构成。广播电视节目与电视观众之间主要依靠传输系统实现连接,传输系统安全能为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供重要保障。观众十分喜爱广播电视节目,所以必须传达正面、健康且积极向上的信息,必须坚决抵制传播任何不健康的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节目质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和社会价值观。此外,观众接收的信号必须是由相关部门允许播出且被授权的。

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分析

3.1管控技术

电视节目时常会有延时播出的问题产生,究其原因是系统检测工作未达标,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将问题所在第一时间找出并处理。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各类安全播出技术也不断完善,而控制流程技术和监控系统技术得到了全面发展且应用更加普及,自动报警技术、智能定位技术、传播检测技术和流码检测技术等,有效保障了流程安排、信号源、定位、跟踪检查及信号输送等的安全,使得工作人员的负担大幅度减轻。

3.2防护技术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中防护系统是由加固和信息两种技术组成的。逐渐普及的信息化技术背景下,面对群众多元化的需求,仅靠单一形态的传播系统无法满足,此时数字化、信息化也逐渐显露出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也使得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2]。此时,需要围绕各制造单位基础问题,通过坚固、全面防护系统的构建,加大防护技术的创新与改进力度,确保其自身的作用得以在信号传输与播出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密码技术、恢复技术、访问权限技术等。就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而言,加固技术可谓是其重要组成,是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是否良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传统形式的加固技术,是以原有设备为基础进行备份和切换,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诞生的新兴技术,在备份、恢复及传输技术基础上衍生得到的加固技术更加完善,且应用更为广泛。

3.3调度技术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中所采用的调度技术,主要是在突发事故产生后,依托指挥调度为节目播出提供安全保障。安全指挥调度技术原理在于收集相关安全播出的信息,朝着安全指挥控制中心传输之后,当广播电视播出期间有突发事件产生时,能以资料信息为依据适时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朝着指挥控制中心传送有效的调度指令后,向相关部门传达,能够显著提升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开展效率。当突发事件产生之后,通过运用调度控制技术,可向各部门及时传达相关信息,确保协调的有效性。

4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

4.1建立并完善规章制度

任何行业都不能离开规章制度,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而言,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为其安全播出提供有效保障,有利于健康发展的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各个单位应当与自身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并以相关规定为依据,制定并落实考勤、监督、安全、维护和检修等规章制度。同时,广播电视正常运转期间,应当确保各个环节运行的正常性,通过对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分工明确、细化责任,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此一来即可实现安全播出。

4.2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获得了显著创新。处于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十分必要。当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后,才能自然而然地面对各类非法攻击并准确应对,为节目安全播出提供保障。可以邀请数字化信息领域专家开展讲座,或是考虑模拟训练[3]。同时,也可考虑定期换岗培训或是业余时间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定期考核保障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决定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优化效果与安全播出,因此,不但要确保高质量的节目,也要保障工作人员掌握的信息技术充足,当其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节目安全播出方可得到最有效的保障,面对各类非法攻击时也能及时、妥善地防备。

4.3维护与管理不间断处理

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系统长时间、不间断运行时,设备老化、系统瘫痪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极高,而当此类问题产生后,便要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以确保广播电视播出顺利、安全及优质。广播电视单位可考虑合理编制人员轮休制度,当有安全隐患产生时可及时发现并处理,通过监控系统实时观察,当系统有任何问题产生后,技术人员皆可及时修复、维护,或是将老化设备更新,促使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系统的状态始终维持在最佳。视频播出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属于老化设备最常见的部位,作为整个播出系统核心部分的数据库服务器,其安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播出的安全与否。视频播出服务器承载了节目信息中的多数工作量,读写错误或逻辑错误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极高,而当此类错误产生之后,磁盘就会受损。对于视频播出服务器,必须要严格开展检查、维护工作,特别是要加大对硬盘存储状态的检测力度,一旦有问题产生就必须尽快修理或更换。

4.4提升安全维护意识和行为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播放时间已经发展为全天候运行,相对于以往来说已经实现了显著提升。也正如上文所述,广播电视设备设施长期运行时会有严重磨损情况产生,加大了设备和设施维修工作的开展难度[4]。所以,在广播电视播出节目技术维护期间,必须着重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维护意识,同时需要积极实施维护管理措施,在密切关注基础设施技术维护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开展相关数据库、信息服务器等设施设备的检验工作,以便全方位地落实广播电视播出系统安全维护工作,为广播电视播出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而针对广播电视设备、系统和基础设施,应当每日定期开展巡视、检查工作,同时每月应当在适宜的时间开展停机检修工作,并且需要定期开展视频服务器、磁带备播工作站、控制机及编辑工作站等系统复位技术维护工作。

5结语

广播电视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保障下也实现了相应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与国家的安全密切相连,不论是制度、技术、观念抑或审查方面,都严格要求广播电视节目单位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工作落实,同时需要积极开展各环节监测、检查工作,以便及时、安全、优质且通畅地将具有艺术和社会价值、积极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这一“精神粮食”提供给社会群众。

参考文献:

[1]罗源林.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思考[J].有线电视技术,2018(12):80-82.

[2]李秀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对策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30):252.

第7篇: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从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特点来看,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制作、审查、广播(有线、无线传输)、接收。数字媒体技术为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互联网为审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增加了难度,高速移动宽带网络为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而移动终端多样化为广播电视接收提供了优良条件。这些技术的发展,同样对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从法律法规、传播途径、内容监管等三个方面,提出改革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建议。

规范高速移动宽带网络下的广播电视传播途径

1.IPTV。IPTV是指通过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目前,由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运营商多样化,因而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这种方式下应该严格审查,限制无许可证的运营商节目内容。

2.移动电视。目前,移动工具上安装电视设备,这些移动电视具备覆盖广、反应速度快、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的功能。这种情形,管理部门目前进行了很好的管理,但可以简化管理流程,下放管理权力,让移动电视内容更加多样化。

3.手机电视。随着高速移动宽带的覆盖(3G、4G无线网络),手机电视将会成为主流,用户可以随时获取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也可以随时获取网络电视视频节目等。今后,对于电视节目内容,主管部门可以采用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对于网络电视节目,管理部门应积极制定运营准入制度,制定运营政策,让企业合法运营,保证广播电视传播途径的规范性。

修订广播电视法律法规,促进企业的良性竞争

随着高速移动宽带技术的发展以及三网融合的推进,参与新媒体、视频广播的运营商将会逐步增加。我国快速发展的动漫企业就是广播制作领域的典范,同样,广播电视、电影节目公司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视剧、电影的飞速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文化发展战略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作为重点支持的发展战略新型产业之一,在这方面,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都鼓励优秀的广播节目制作,并且近年来得到了良性发展。

然而,随着近年来广播节目制作的增加,视频节目内容审查需要更多人力物力来支持,目前的管理制度无法适应今后广播电视节目发展的需要,因而可以下放部分审查权力,加快审查速度,当然在下放审查权力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审查责任意识,从而达到审查的效果。

目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除了在电视上广播外,在互联网上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取,从而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说,存在两方面隐患。一方面,我国在视频节目的传播、转载等方面缺乏严格的管理,导致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方的知识产权很难得到保护,不利于合法运营商的市场开拓,从而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为此,需要制定法律法规,引导各运营商尊重知识产权,合理经营,从而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很多非法运营商在互联网上传播不良广播电视节目,这极大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近年,尽管我国大力打击了互联网、手机的黄色内容,取缔了大量非法网站,起到了维护健康网络的作用,但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让非法经营的运营商受到严厉制裁。

三网融合使得能够上网的设备均可获得广播电视服务,对于管理者来说,市场竞争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用户使用自己开发的广播电视节目,对电视来说是收视率,对网络来说就是点击率。为了使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更好地让用户获取,管理者应当从多方面提供广播电视服务,采用现场直播、网络直播同时进行,使得各种用户都可以获得直播服务。采用线上、线下服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获取服务。为了更好地提供这些服务,管理者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使资源得到最好的利用,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利用新技术加强广播电视内容监管

尽管法律法规可以很好地监管非法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传播,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运营商非法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目前互联网上传播的“黄赌毒”都是典型的非法内容。因而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利用新技术,加强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监管。

尽管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可以满足用户的视频获取需要,但主干网络需要使用带宽更大的技术,比如光纤网络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此时可以利用视频过滤技术分析主干网的视频内容,减少非法视频内容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尽量堵住非法内容。利用云技术的强大计算能力,使用多媒体搜索技术,对各运营商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找出非法内容,从源头上发现内容。对于视频接收者来说,需要有专门的工具播放广播电视节目,国家可以规定在视频接收端工具中使用多媒体过滤技术,限制非法内容的传播,从而从使用者的角度堵住非法内容的传播。

注释:

①田慧爱:《深化对广播电视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认识》[M],《前进》, 2001年第10期

②沈艺奇:《德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考察启示》[M],《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7期.

第8篇: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台;新闻采编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新兴媒体在媒体行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广播电视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当前市场环境的影响下,要求广播电视工作者应不断提高采编技巧,实时变幻新闻的展现形式,拓展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资源,发挥其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一、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的概念

新闻采编工作内容包括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新闻采编通过收集新闻行业热点,将其重要的信息汇总,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新闻记者通过采访获取第一手材料,而新闻编辑是对采访内容进行后期制作,经常以书面材料和视频的方式呈现,编辑新闻避免内容混乱,内容简洁、画面清晰,才能吸引广大听众。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现状

(1)新闻标题循规蹈矩。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现状之一是新闻标题循规蹈矩,不少广播电台新闻工作,制定的标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新媒体相比,广播电台制定的新闻标题不新颖,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够,而且标题过于浮夸,并未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失去了新闻节目制作的意义。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的标题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体现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可以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此外,在拟定新闻标题过程中,应大胆创新,打破常规,利用发散性思维,拟定新颖的标题[1]。(2)过度追求新闻采编工作利益。经济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新闻媒体平台也不例外。目前不少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为了生存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经常忽视新闻信息本身,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例如:广播电视在节目采编制作中,一再追求节目收益和点击率,不重视其社会服务功能,将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节目收益作为主要目标,降低了采编内容的质量。广播电视节目中插入的广告内容越来越多,具有严重的商业化模式,背离了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主流媒体的作用,缺乏群众价值导向,不利于广播电视新闻领域的良性发展。(3)新闻采编工作理念滞后。我国民生前沿信息来自广播电视新闻,观众通过新闻获取信息,与以往的新闻信息相比,新闻采编人员渐渐意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所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始注重对采编人员的培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密切联系群众生活,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工作内容与时俱进,多体现民生,不宜偏离传播导向,脚踏实地为群众服务。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的提升策略

(1)强化新闻采编队伍建设。新闻采编内容应与时俱进,严格把关广播电视节目新闻质量,对新闻采编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个人素养,优化采编工作,学习创新意识和采编技巧,保持高质量的采编服务。例如:吉林地区,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训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完成,提升采编人员的策划、创作以及制作等专业知识能力,制定摄影、撰稿以及编剧等培训项目,训练节目创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奠定基础。(2)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广播电视新闻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时效性,其二是客观性,优秀的新闻节目可以真实体现信息的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工作职责,发挥新闻的时效性,提高新闻的速度,可以有效地吸引观众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在进行采编工作时撰写稿件,必须注意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同时语言表达必须精炼,提高撰写稿件的速度,也将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人员今后的工作重点。(3)采编工作要有灵活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播出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编内容。若采编内容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在新闻播出后吸引观众关注度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但是采编内容必须以事实材料为基础,从多角度分析新闻信息,在把握新闻内容准确度的同时,对新闻信息进行灵活处理。(4)积极寻求切入点。党的十以来,国家开始关注群众的民生问题,广播电视节目也必须贯彻以民生为主导的采编策略。落实好采编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收集群众关心的话题,了解民情,提出相关的合理化建议。根据群众的实际生活内容,设计项目的内容,采取各具特色的播报方式,所以采编设计的内容要通俗易懂,新颖独特的视角、灵活多样的语言,让群众了解新闻的核心信息。

第9篇: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为了避免出现早期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单一性、短促性及质量低等情况,所以我们新型的广播电视技术就产生了。这种新型的广播电视技术具有播出时间长、播出内容多元化等优势,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广播电视技术网络运行以及维护的能力,这样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次数,保证节目能够如期播出。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脚步,大家对维护广播电视技术传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设备在播出时发生突然中断等故障,或者应该预备好面对突发故障的各种解决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还有值得大家注意的一点是,目前的广播电视节目开始呈多样化、数字化,所以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技术进行运行及维护,并经常关注它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状况,务必保证电视节目的如期播出。当然,新技术的诞生,也意味着我们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内容以及播出方式的变革———将会变得更加丰富。

二、广播电视技术的网络运行及维护难点

广播电视系统比较复杂,各个部分紧密相连,一旦其中一个部分出现故障,那么整个广播电视系统的运行也会出现问题。所以面对这种复杂的播控及传输系统,我们的维护员工必须熟悉整个系统,然后再对其进行升级维护。而由于广播电视系统的这种高复杂性,我们对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各项设备的工作原理,而且还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这样在面对突发的状况时,他们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及时分析、辨别故障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而且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所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特别是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每年疯涨之势,这就导致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量以及时间都在提升,使得后台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暴增。但由于我国早期没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现在人才资源缺乏、发射系统落后以及改善缓慢。而这些老旧设备发射的成功率比较低,资源消耗很大,折旧速度也很快,容易使得我们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方面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发射以及维护岗位一旦出现失误,将会直接造成播出失败。

三、改善广播电视技术网络运行及维护的方法

综上所述,想要做好广播电视技术的维护,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因为广播电视行业需要这些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维护人员来保证节目的正常运行,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其次,广播电视网络运行及维护系统不仅包含了对网络运行的维护,还涉及到对服务保障、施工调度及综合网络的管理等等;所以技术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各个设备的运作情况,及时反馈各项信息资源,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日后观察,这样才能让系统正常运作,节目的播出质量也会提高。另外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标准规范操作来降低故障的发生率,同时要约束自己,避免因人为因素而造成故障。最后一点,我们应该给广播电视技术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比如创立专门的财政资金,这样他们才会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来进行技术的研发和维护,并有充足的资金去改善、升级以及购置新设备。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