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

第1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关键词】 企业 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 制度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支撑,将会计工作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用电子计算机全部或部分代替人工会计工作内容的一种新型会计工作方式;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和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以及对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调整、评价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组织方法的总称。随着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于企业会计部门,在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同时,也对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一定影响,不仅增加了内部控制新内容,而且也提高了内部控制的难度。

1. 企业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1对组织形式的影响

在传统以手工会计为主的企业会计部门中,根据各种经济业务的性质具体可以分为不同的工作岗位或是职能中心。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有属于自己的职责,他们分工非常明确,并形成了一个内部牵制网。一旦某个环节和个人出现差错或舞弊等情况,都能够通过检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借助职能的划分和人员的分工,形成了手工会计系统下的内部组织控制。而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以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组织起来的,会计电算化下企业经济业务的相关信息都是由计算机自行完成的,如记录、加工、生成报表以及账务查询等等,正是这种集中的数据处理方式,使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有所减弱。

1.2对内部控制重点的影响

企业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使得内部控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对会计信息输出的控制、系统连接的控制、数据输入的控制以及人际交互处理的控制等方面上。在会计电算化下,全部的电子数据信息都是凭借相应的会计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获得的,这部分数据的正确性主要取决于输入数据的正确性,一旦输入到计算机中的原始数据就是错误的,由于计算机本身并不具备识别数据对错的功能,从而会将这些错误的数据作为计算依据,由此得出结果也自然是错误的。为此,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前提是确保输入数据的正确性,这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1.3对会计资料管理的影响

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使得财会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方法都发生一定的变化,并且会计凭证与报表的生成方式以及各种会计信息的存储方式和存储媒介也都有所改变。同时反映财会处理过程的书面形式的资料也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基本已经消失了。此外,电子商务以及网上交易的相关信息全都变成了计算机输入,相关记录也都是由计算机自行生成,原始的交易凭证和单据都被取消,而在这一过程中,核对和审核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各种会计凭证都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到磁性的介质当中。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企业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的内部控制与传统手工会计的内控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控制重点由最初的以人为主,转变为以人、机控制为主,这就要求相应的控制程序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程序相一致。

1.4对内部控制范围的影响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给企业会计工作增添许多新的内容,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网上报税、网上支付等等。以上这些会计工作全部都需要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这一平台来实现,这就使得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范围也随之扩大,其中涵盖了传统手工会计系统没有的一些控制内容,如网络安全控制、系统权限控制、计算机防病毒、会计信息安全防范等等。

2. 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策略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处理质量,减少数据出错和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应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完善和健全会计电算化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岗位分工制度、操作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数据与软件管理制度等。建立适应本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及规范全面的业务操作流程,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有力的保障.

2.1完善岗位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而言,想要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与内控制度,企业就必须按照自身经营的业务需要来设置基本的会计工作岗位,主要岗位应包括财务或会计主管、出纳人员、记账人员、结账人员、审核人员、复核人员、会计预算编报人员、电算化系统维护管理人员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等等。各基本工作岗位设置完成后,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牵制制度,以此来促使各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及相互制约。各岗位的设置应当严格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如审核与复核岗位相分离,并与出纳岗位相分离;出纳岗位要与档案管理岗位相分离等等。除此之外,在设置各基本会计岗位时,还应当充分考虑成本效益这一原则,这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一旦企业工作重心发生转移,或是某些职责出现变化时,应当对各个会计岗位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2强化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控制

首先,应当加强对数据输入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并严格规定各类经济业务在由会计电算化进行处理时必须经过批准,借此来防止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的现象发生;其次,可利用登记日记文件等手段来避免经济业务被擅改、遗漏、添加及重复等情况发生,同时应对存在错误的经济业务进行更正或删除;再次,对会计数据进行输入时,应当按照输入、复核、分类、汇总、结账等流程进行,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最后,在进行数据输出的过程中,若输出的是纸质资料应当认真核对,看其是否正确、完整,如报表页码是否连续、账簿有无重叠或缺漏等等。此外,还应对发送的对象及份数进行检查,看其否正确无误。

2.3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对会计档案制度进行完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企业应当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对会计电算化实行后的会计档案以打印成书面资料的方式进行保存,并在存档前由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签字确认;其二,建立健全备份制度,并对一些特别重要的会计信息进行多级备份,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其三,加大对存储在磁性介质中会计信息的保管力度,具体可通过定期检查和复制等手段来防止介质损坏造成档案丢失;其四,建立查阅制度,对于工作中需要对会计档案进行调阅的,必须经由主管领导审批,并由会计主管进行监阅,以免重要的档案资料外泄,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4重视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控制

由于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基于计算机网路来开展工作的,为此,必须重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控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应当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权限和密码设置,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可以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操作,同时在进行重要操作时,应进行记录,这样可以在发生问题后进行核查。此外,应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对系统资源进行调用,以此来确保系统中数据和程序的安全性,降低外因造成计算机故障的发生几率;其二,应确保计算机的硬件质量,对于一些重要的硬件设备应当采取双系统备份的方法进行备份处理,以免因系统故障造成重要数据信息丢失;其三,应构建可靠的网络防火墙系统,并安装当前最流行的杀毒软件,该软件必须具备病毒库自动更新功能。

参考文献:

[1] 谢学情.关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研究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21).

[2] 郭廷瑞.试析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2008(32).

[3] 于学晶.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J].商业经济.2011(3).

[4] 梁智辉.企业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的探讨[J].企业文化(下半月).2010(10).

第2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为保护其资产安全、保证信息的完整和正确、促进经营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经营效率、控制经营风险、防止舞弊行为发生进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措施、业务处理手续等控制措施的总称。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企业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变化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

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也更加广泛

在电算化方式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性

在电算化会计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这就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严格控制操作人员的权限

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但会计电算化后,职能划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业务处理全部都是以电算化系统为主,电算化功能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某些人员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个性操纵处理结果,加大出现错误的风险。

(三)要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使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电磁介质也易受损坏,且有丢失或毁损的危险。所以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管理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如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操作管理等。

三、加强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操作程序控制制度化

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主要指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包括各种操作命令、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非常情况的处理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2)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3)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4)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5)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当然,这些制度还必须随着企业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

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会计核算软件正式投入使用后,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修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等工作岗位。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

不相容职责的恰当分离可以为避免单独一人从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提供合理的保证,但是,合伙即可避开这类控制,况且控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关键还要取决于执行人员的实际行动。因此,在考察对发生故意错弊行为的意图进行控制的策略方面,可以考虑增加施行这种行为的难度,增加被逮住或结果失败的可能性,并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惩罚力度。实施这一策略的两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就是实行职责轮流制和内部审计制度。除部分组织程序有特别规定以及不能实行职责轮流制的岗位外,员工应该轮换工作。

(三)加强系统与网络的安全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

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主要应从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各种资源。保护程序和数据的安全,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计算机故障等方面入手。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1)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4)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检查,系统被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

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U盘专用及防病毒感染,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基本确保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四)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加强内部审计能检查出发生的错误,打消作弊或犯罪的意图。内审人员应定期规则地检查与计算机有关的控制目标、过程以及遵照情况,核实数据和程序的完整性。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审查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有关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五)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同时,对会计档案的概念也就有所发展。在会计电算化情况下,除了打印输出的账、证、表以外,整个系统开发形成的全套文档资料都属于会计档案的范畴。另外,对存有会计数据的有关介质也应妥善保管。

企业已有的控制措施一般都是为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而设计的,因此会对不正常的或未能预料到的业务类型失去控制的能力。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这就会导致原有的控制程序对新增的内容失去控制作用,在变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和不合规行为。应建立一种例行过程的反馈机制,监督控制的功能。此外,控制所寻求的保证水平有必要根据其成本而定,一般来说,控制程序的成本不能超过风险或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当避免损失的努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时,商业保险是免遭过大损失或者是可能性小的发生不频繁损失的最好方式。购买承保保险总额大小取决于管理者偏好以及企业能够承受系统风险所引起损失的大小。保险并不针对普通操作上的薄弱点,但是,它能保护系统因破坏者、自然灾害、盗窃文件者、盗用者、能接近系统的员工以及因失去文件、软硬件或数据中断所引起的收入损失。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时代出版社,2002.

2、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第3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学科相互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其本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即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手工记账是企业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的传统模式,手工记账的业务流程以及人员分工都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手工记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需要,会计电算化逐渐发展起来,会计电算化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作负担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问题,企业需要在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制定本企业的目标控制策略,提高会计信息管理的质量。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变化

1、会计信息处理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集数据处理工具、数据库、信息论和控制论于一体,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被简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会计工作逐渐实现现代化。会计电算化主要是通过电算化软件来实现,企业需要专业的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会计核算的效率提高,成本控制、财务预测和销售预测等工作成为企业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要实行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2、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

传统的手工记账只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财会信息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财务管理部门主要由财会人员组成。但是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是由财务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组成,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悉,实现人机的交互,整体上提高会计信息的准度和精度。

3、会计档案发生变化。

传统的会计档案都是纸质的,数据的记录、更改和变化都需要在会计档案上进行。企业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会计档案都存留在计算机网络上,财会人员需要打印纸质的会计档案,对重要的磁盘和光盘进行保存,方便进行及时的检查。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模式下,会计档案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专业化系统化的工作,企业在实行电算化管理之后,要向专门的机关进行报批,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数据的记录和管理。企业要聘请专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管理,整体上实现会计信息记录的准确性。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

许多单位在推行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着观念认识的片面性,只知道会计电算化处理资料十分快捷,注重在事务性工作方面的功能,忽视了会计电算化在管理工作方面的功能,忽视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及使用。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主要表现在认为从手工记账到实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产生影响不大;另外还片面认为会计电算化是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对企业经营管理意义不大;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劳动强度,但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责任。目前,不少企业缺乏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对其核算结果的质疑,造成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运转,从而导致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2、数据信息失真。

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轻了数据记录和计算的负担,数据的加工、报表的生成以及经济业务的查询都在计算机上完成,数据传统的组织性受到影响,数据控制功能进一步减弱。会计电算化的典型特点是数据处理的集中化和自动化,但是数据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普遍,数据输入、程序和文件被篡改的现象严重,会计信息数据在反复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数据失真的问题,数据输入的错误直接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

企业在实行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管理之后,还要向相关的部门审批,运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的输出、输入和处理,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注册登记,用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记账。但是很多企业不能按照相关的程序实行内部的会计电算化,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却不能真正的实行,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不高。

4、舞弊和犯罪难度控制的难度加大。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虽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负担,但是相应的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逐渐增加,犯罪控制的难度逐渐加大。企业会计信息的保密程度还比较低,存留在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很容易被不留痕迹的篡改,造成企业重要数据的复制、篡改和销毁,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创。计算机网络犯罪具有危害性大和较难发现的特点,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内部控制。

5、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有待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专业化系统化的工作,会计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门的财会管理知识,还需要对数据库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简单的了解,在计算机系统出现错误之后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管理。此外,企业还需要聘请专门的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避免将有故障的电脑外出维修,造成企业财会数据的泄露。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企业会计人员很难对新知识和新的操作系统进行学习,企业会计信息电算化的整体水平较低。

三、企业会计电算化中的内部控制策略

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要采取一切措施,维护电算化系统的正常使用,减少和防止电算化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企业只有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审批,对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采取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电算化的优势才能整体上得到发挥,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才能降低。因此,企业要结合相关要求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避免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犯罪现象的发生,减少企业的可能损失。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

受意识和成本的影响,很多企业还没有实行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在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会计信息管理的质量不高。因此,要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以及财会人员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以及电算化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在企业内部实行企业电算化管理。此外,企业会计人员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主体,会计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质量。

2、企业要加强企业职责的分工控制。

会计电算化具有数据处理自动化和集中化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功能比较集中,企业需要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实现职责的分离。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之后,企业要对财会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以及维护人员进行任务的分配,实现职权分离,确保企业员工职责之间的平衡和制衡,减少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此外,企业相关负责人要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对不同的岗位职责进行定位,提高会计电算化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3、制定严格的操作制度,避免信息的泄露。

企业只有加强数据处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数据失真现象的发生,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会计电算化相关人员才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度,整体上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水平。此外,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操作权限和操作职责,系统的外部人员未经允许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提高数据计算和处理的安全性,减少财务犯罪情况的发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

4、对企业会计档案进行有效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要对纸质的会计档案进行管理,还要做好磁盘信息的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的任务进一步加大。因此,相关人员要按照会计档案的管理办法进行纸质档案和磁盘档案的管理,制定妥善的保管措施,将磁盘放置在干燥的地方,避免数据的破坏和失真。此外,会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的对知识进行更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5、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内涵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万能的,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dylw.net 学术参考网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各种规章制度也都需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加以执行,不然也只是流于形式。会计人员应接受所用系统在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使用管理好自己的口令,定期修改自己的口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要建立起良好的绩效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使拥有知识的人获得合理的报酬,实现知识创造财富,留住了解重要信息资源的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以及相应的信息资源损失。制度本身是否完善只是一个方面,只有全体员工共同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会计电算化逐渐被企业接受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和速度,还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成本的支出。但是企业会计电算化还存在数据信息失真和信息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企业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整体上提升会计信息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齐芬霞.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探析[J].会计之友.2009(01)

[2]张培,张建强.浅谈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农业.2008(08)

第4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不足,因此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操作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特别是在对人力资源的划分上存在重大缺陷,往往出现一位员工身兼数职的现象,这加大了员工的工作压力,更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致命的。而且有些企业在从传统手工会计核算转变到会计电算化的初期,会出现传统手工会计核算和会计电算化共同使用的局面,在管理制度上仍旧使用传统的会计管理制度,而没有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来进行调整。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适应企业会计电算化,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会计电算化无法正常发展,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成长。

(二)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大部分企业认为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简单的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中,只是将储存在纸上的资料转移到了计算机上,以此来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这种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就过于简单化了,企业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一个企业的高级决策者都不能对会计电算化有正确的认识,没有予以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电算化体系,那这个企业的会计工作也将长时期处于初级阶段。实际上,会计电算化不仅仅只是会计核算的改变,它更影响了会计的人员与组织上的调整,促进会计人员个人素质能力的提升,提高工作效率。

(三)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信息数据往往是一个企业的商业秘密,然而一些企业由于对会计电算化不够重视,因而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问题,比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使用了来源不明的会计处理软件,会计人员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没有对信息进行保护加密等,这些漏洞都很容易被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给乘虚而入,造成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后果,轻则会计人员辛苦了许久的工作信息丢失、损坏,会计人员只能重新开始工作,浪费了时间与精力;重则企业的商业机密被大量泄密,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甚至导致一个企业的破产。同时在信息存储方面,企业没有完善的信息储存制度,比如打印的文件没有合理保护,导致字迹褪色,破损等,而保存在磁盘上的文件没有合理分类,文件内容混乱,这些问题都加大了后续使用者的工作难度。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制度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会计电算化必须要有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相应制度来管理。比如建立审计监督制度,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来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审核、监督、评估,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良好开展。企业还可以建立行政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位划分,工作时间符合实际,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发挥其全部实力。而对于能够很好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人员企业可以予以奖励,比如提供晋升机会、资金奖励、带薪休假等,对于还不能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人员,企业要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并在后期监督他们的工作进度。最后企业应对这些制度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整体制度,让制度与制度之间紧密联系,以整合式设计的方式达到数据共享、资金、人才流通的良性循环。

(二)提供各方面支持,加强人才培养

企业要提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提供各方面的支持,比如运用公司资金为会计人员配备先进的电算化设备,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重新设计等。企业还要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予以一定的政策福利,比如提高会计人员的基础工资,对会计工作投入最好的资源等,扶持其快速发展。同时企业要建设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让会计工作人员定期到专门机构进行培训学习,使会计人员不仅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还能够熟练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展会计工作。企业在对内部人进行培养的同时还应向外引进高端技术人才,让高端人才带动企业自身人员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人员的总体素质。

(三)提高企业自身科技实力,增加信息安全系数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所需要的软件企业可进行自主研发,结合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开发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这样做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又便于会计人员操作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还应对进入网络环境的人员进行限制,比如设置密码、指纹解锁、视网膜解锁、声音检测等手段,以此来保证只有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才可以进入网络环境,阅览企业信息。同时企业还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系数,可以考虑运用硬件加密、采用专业防火墙、进行资料备份等,甚至还可以自主设置属于企业自身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这样就能最大程度避免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利益窃取或破坏企业的商业机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企业要克服会计电算化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以正确的态度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采用种种措施使会计电算化更加完善,从而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带动整个企业全面发展,为企业带来更高效益。

参考文献

[1]田欢.会计电算化在应用中的风险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6(S1):54-58.

[2]马云涛,王淑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9):214-215.

[3]金玫.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时代经贸,2016(12):30-32.

第5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电算化;电算化平台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与飞速发展,我国的会计事务也走向了电算化、信息化的发展轨道之中,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现代化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平台。可以说,会计电算化平台在企业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在信息上的处理速度,更能够为企业的经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做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会计电算化平台管理体系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强化工作进行粗浅地探讨,以供参考。

1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实际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当前会计电算化早已普及到各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之中,成为企业会计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核算与管理工作。尤其是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有效构建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因手工进账、入账、出纳、财务报表制作等人为操作失误问题,还能够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整个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分析、共享水平。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引进会计电算化系统也是促进现代化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然而,通过不完全数据调查分析,可以看到,虽然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已经搭建了会计电算化平台并且使用了会计电算化软件,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与应用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在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应用上,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管理层未能够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平台的会计管理功能,也就无法在企业的战略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依据。尤其是现如今仍有部分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管理层仅仅是将会计电算化系统当成是一种单纯地为了对会计信息进行统计与核算的应用工具,而未能充分地发挥出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会计信息、会计数据上较为强大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也就未能制定专门的会计电算化分析部门,因此,也往往无法达到通过会计电算化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企业信息化发展系统的根本目的。第二,绝大多数的企业在构建会计电算化平台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以至于在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上极易出现会计电算化平台的系统管理人员权责不分的重要问题,而一旦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人员上工作上的权责不分,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导致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人员自身的权职膨胀,甚至造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人员其个人职权要比主管会计还要大,那么势必会给整个会计部门整体工作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给留下极大的机会。第三,过于依赖于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核算与管理缺乏健全的监督与检查机制,且会计电算化的网络安全性偏低。通过数据调查,可以得知,部分企业在搭建了会计电算化平台以后,就过分地依赖于会计电算化的核算与管理工作,完全依靠会计电算化平台进行总账、账表、账账之间的数据输出,忽视了对账表数据之间的监督与检查工作。而一旦原始数据出现错误,会计工作人员又没有严格进行减低与检查,那么由会计电算化平台所出具的所有信息数据势必都是错误的,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当前病毒、网络黑客等攻击手段的日益严峻,缺乏完善安全系统保护的会计电算化平台也势必会遭遇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严重影响企业交易数据安全性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与安全风险。

2强化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具体策略

通过上文笔者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际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粗浅探讨,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就笔者多年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研究的实践经验,提出强化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几点个人建议,具体如下。第一,帮助企业管理层树立对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正确认识。只要让企业的管理层树立对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正确认识,才能够切实做好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应用,强化会计电算化平台的职能发挥。因此,要想强化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首先要让企业的管理层正确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平台的重要性,清楚地掌握与了解会计电算化平台在信息数据、信息分析上的重要优势,从而为企业设置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对会计电算化信息数据上的分析与方案制定。同时,还应该定期制定符合市场状况的电算化工作规划,利用会计电算化的强大信息处理能力进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方面的革新。利用会计电算管理部门的财务会计数据,建立会计数据模型,准确地预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从而切实将会计电算化提升至企业的管理中。第二,制定明确的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在构建会计电算化平台的过程中,要注意构建多会计多部门的联合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平台。并且制定相关的工作规程,从而加强与会计电算化管理平台有关的工作人员相互监督的长效机制。对于工作规程以及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要定期地考核,督促会计人员利用专业的角度分析平台的准确性;对软件操作员以及会计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计算机业务培训,运用业务范围内的专业知识参与到软件平台的管理与维护的工作中。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工作流程以及维护等方面有一定了解。避免由于工作不当造成会计电算化平台中的数据错误等现象发生;在进行电算化平台操作过程中,严格履行矿用规定的操作规程,对数据录入以及输出等过程要加强管理。系统管理员不得参与数据管理员的有关会计操作;数据管理员也不能够将软件中的数据库擅自改动;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平台各项功能实施口令管理,只有对平台的功能具有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使用,并且要定期地更换口令。如果上级部门要对平台中的数据进行核查的情况下,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授权。第三,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审计核对工作,实现企业在会计账目处理上的手工与电子操作并行。要想进一步强化会计电算化平台,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平台的职能,提高会计电算化平台在信息数据处理上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就必须对会计电算化平台每天输入的原始数据进行细致检查与对比,及时做好更改内容的记录与备份,从而提高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使会计电算化平台更好地应用于企业之中。

3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笔者就如何做好企业会计电算化强化工作进行粗浅地探讨,也希望通过该文笔者的粗浅阐述,能够为广大同行在今后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上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益的参考建议。同时,也希望通过该文笔者所阐述的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提出的强化研究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平台建设,制定明确的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岗位责任机制,更好地推进会计电算化平台的应用做有益的铺垫。

作者:王庆彤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法正.刍议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品牌,2014(5).

[2]李云飞.关于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2015(46):169.

[3]陈有民.浅议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126-127.

第6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内部控制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利用计算机信息操作系统,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转变,与传统会计相比,对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更准确、更迅速、更及时,也更有效,对于以往繁重的会计工作明显减轻了工作负担,有助于企业自身管理的加强,也有助于企业规避风险,实现企业效益,提高同行业的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较传统会计的内部控制要求相对较高。

第一,对于操作会计电算化人员职能的控制。企业会计从原有比较繁杂的工作中彻底解放,应用了会计的电算化以后,工作中数据和信息的处理都用电算化的系统来完成,把原本两人的工作由一人应用计算机操作完成,而其中的责任也都集中到电算化操作者的身上,也加大了出现问题的风险。

第二,为确保会计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内部控制中数据的处理也应规范化,尤其是最原始的数据。

第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系统都是借助于计算机才能实现并完成的,这些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中,因此,在操作当中误删等失误较容易出现,中病毒的几率也很大,这对于企业数据的存储来说风险极大。另外,还有不法分子未经许可就擅自更改数据,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以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及数据的安全。

二、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当中的内部控制

(一) 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的加强

1、建立并健全电算化相关操作的内部控制制度

电算化操作者必须严格去遵守相关操作的流程,做到不违规操作,尤其是系统当中软件的管理密码必须要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修改、更换而且必须进行保密管理,操作当中一定要特别重视机房安全,不可违规也不能越权去操作,在计算机开机时绝对不能擅离职守,必须离开时勿必要给机房上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产生。要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修,计算机绝不能完全的交给维修人员也不能让维修人员替代操作人员进入电算化操作系统,这样会加大企业财务方面的风险,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维修人员也必须做好必要的审核工作,证件一定要齐全,而且要有主管部门的签字确认才可进行正当的维修,对于维修人员、维修的故障、维修的时间以及监督人员都要有全面且正确的相关记录。

2、 对计算机的管理制度要逐步完善

计算机的正常运转是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的必备条件,所以,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完善必须要保证计算机等设备定期的维护和保养,避免发生意外事件。相关数据和资料也要及时备份,用于防止计算机故障或是操作失误以及非法分子的删除或修改其中数据而造成数据的错误和丢失,而且还要将会计数据进行双重备份,为避免失窃还要将备份的硬盘放置在不同的地方,以保证企业会计数据完整性。

(二)会计所用的软件一定要正确选择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当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做的好与差与会计软件是否适合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企业会计所用的软件一定要正确选择,它对于企业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以及健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软件应选择安全性和便捷性、实用性和长远性为基本的原则,不应贪图一时的便宜应用和国家规定不符合的会计软件,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三) 进行内部控制要完善基础工作

1、 明确岗位职责

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要确保会计电算化软件设计的合理性,制定相对有效的管理制度,而岗位职责的明确也是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在企业当中应用了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分为传统基本的会计岗位以及会计电算化岗位,要将这二者进行明确的分工,并且还需有效的结合,必要时还应能够形成互补。传统基础会计负责会计的主管与核算、出纳与档案数据的管理等工作,会计电算化负责电算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审核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2、对会计电算化岗位进行权限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工作当中权限必须明确,企业内部员工不得越权操作,权限的管理包含权限分配以及用户名和密码的管理。权限分配可以决定企业当中哪些员工能够获得会计相关数据操作的权限,其中用户名同密码管理是为了确保用户和权限的对应。权限管理工作必须明确分工,并在权力上进行相互的牵制以及制约,能够有效控制违法行为,密码要定期的进行更换,而且管理员必须有超强的保密意识,能够维护企业的利益,这样可以将权限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既做到了分工明确,权责划分也很清晰。

3、 对于电算化相关档案的管理

会计电算化的档案可以及时并全面的将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资产现状反映出来,而企业发展的安排与计划也是依据档案当中所提供的数据来进行的,因此电算化档案的管理一定要有专人负责,并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确定档案的安全性。

(四)对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要加强监督

必须做好会计电算化审计监督的工作,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当中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内部审计工作,要想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必经的程序。要遵守相关法律及法规,经常审计、审查会计相关资料。可以应用内部网络进行企业内部联网审计工作,要求审计部门要配置并安装检测机,按照审计的程序去进行专业的检测,经过审计人员相关的操作就能够检测会计部门的计算机操作以及财务处理的相关程序是否合法,这种利用网络检测的方法,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

(五)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者的素质必须提高

企业当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取决于从事会计电算化的人员素质,所以,作为企业一定要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并制定考核机制对从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企业还要为员工组织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包含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教育,杜绝出现违法和违规的操作,促使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企业要想稳步发展,必须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内部控制,确保会计电算化过程的合理和合法,杜绝违法和违规操作,做好企业会计数据的保存和管理工作,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7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 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趋加快,我国的各个大中小企业也逐步向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但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激烈的展开,竞争内容和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规模、资金、质量、技术等多方面,其中有一项重要的竞争内容就是企业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将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手工处理业务当中解放出来。在电算化系统下,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效率得以提升,企业管理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其将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因此,会计电算化系统不仅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容

一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组织控制。组织控制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内部组织而言,其能够控制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发生错误及舞弊行为。组织控制将不同职责落实到不同的人员或部门中,实现了企业组织机构和职责合理分工,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可靠运行。

二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安全控制。企业的会计信息收集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准确,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对于企业的各项操作管理进行安全控制,以确保各项规程的安全性。

三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控制。电算化系统的开发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确保系统的各项设计可以满足会计工作的需求。电算化系统运行后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要对系统进行维护以及功能的调整,使得系统更加的完善。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企业中,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相对薄弱。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在管理与控制上相对缺乏,在管理方面缺乏制度控制。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我国对企业的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要对企业的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反之,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未通过审批,就没有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另外,对于外企来说,其采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与我国的规范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还有一部分企业采用了相关制度,但没有切实的执行下去,导致管理和控制上存在缺陷。

二是企业采用了会计电算化后,对员工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电算化系统需要增加维护人员,但这部分人员缺乏新的岗位制度,不能适应电算化下的模式。这就是由于职责分工不明确,对计算机的操作不够熟练,很多的电算化系统需要密码,存在一定的控制权限.

三是企业会计电算化在维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

主要是对日常计算机的维护,包括了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在维护的过程中,重要的数据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系统出现问题,维护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之前没有经过正常的正规渠道,增加了会计数据的风险。

四是企业在档案保管方面存在问题。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档案与企业的信息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企业档案保管工作的问题一方面是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一些企业认为档案信息与风险关系不大;另一方面,对档案的保管过于松散,档案保管责任不够明确,保管中容易出现差错。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是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的内部要加强控制,完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的业务人员要进行组织控制。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环境相比,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环境下,会计业务人员一定要明确岗位,按照权、责、利相结合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 对于不同业务的对财务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例如软件的开发、系统维护、账务处理、账务核算等岗位;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要强化操作的严密性。会计电算化在系统操作上要制定严格的操作和维护制度,规范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包括操作的具体流程、各环节,明确细则和职责,防止软件被非法修改、删除。时间和方法、维护的程序等内容。

三是企业会计电算化要强化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控制。会计财务软件的研发和维护要进行严密的控制,保证软件安全、高效运行。对于系统的网络环境的管理,为了确保网络安全性,就要对数据和密码进行保密管理,采用数据加密手段以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运行。

四是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业务操作的控制。

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在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上要采取

内部控制,企业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业务操作要通过专门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确保业务的合法性和准确性,防止错误和舞弊行为的发生。

四、结束语

总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是为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同时确保企业会计资料的准确性,这是一个可靠的控制措施。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提高其经营效率,有利于贯彻与执行企业规定的管理方针,而内部控制就是通过企业所采用的一系列制度和方法来管理企业的运营。企业的会计与管理工作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企业之中,内部控制问题就需要受到重视,其也是提高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崔爱民.浅谈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风险与防范[J].中国证券期货,2011(5):93-94

[2]袁阳阳.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研究[J].现代营销,2010,( 12) : 82

第8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 会计电算化 审计工作 发展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但是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利弊结合,所以,要尽量避免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弊端,就必须做好与企业审计工作的对接。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出发,论述了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后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以及发展对策。

一、浅析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主要从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成绩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传统记账方式与会计电算化相结合,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高校每年都为企业输送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为会计电算化专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会计电算化能够将记账、算账与报账等功能一体化,提高了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会计电算化也有不足之处,会计电算化的失真现象更加的隐蔽,影响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在职的财务人员阻碍会计电算化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

二、探讨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后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

(一)发展审计工作内容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之后,审计工作的内容也要随之发展,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审计内容由以往的审计手工记账的账簿和原始会计凭证发展到全面核查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中记录的内容,将电子记录的信息与原始信息凭证对比,找出非真实记录的环节,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提高审计工作的技术水平

企业审计工作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之后,其审计工作的技术难度也相应的增强,所以,企业要提高审计工作的技术水平,以满足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后,采用电子方式记录财务信息,如果有心人要修改相关的信息,审计人员很难凭借肉眼发现其中的端倪,因此,审计人员要加强对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提高自身的工作技术水平,保证审计的精确性。

(三)加快审计专业人才的发展

企业的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审计人员的要求。原有的审计工作方法、流程与套路不再适用于应用电算化后的审计,因此,要更新审计的方法和流程。审计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要加快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发展,以利于开发研究有效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同时审计人才的专业素养与审计行业的技术水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上市公司的规范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所以,企业要重视审计专业人才的发展,以促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论述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后审计工作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的审计制度

审计工作开展的依据是审计制度,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审计制度并不完善,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企业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在宏观角度,企业要将实际工作与《审计法》等相关法律对接,明确审计问题处理相关规定,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其自觉意识。在微观角度,企业要找到传统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的结合点,确保二者审计结果的一致性,不断完善企业审计制度。

(二)建立统一的审计信息平台

建立统一的审计信息平台,有利于实现审计信息的共享,实现审计机构与企业的对接,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同时,有利于国家政府部门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和审计发展进程。因此,国家要为企业建立统一的审计信息平台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加快审计发展速度。企业要重视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财务软件的管理水平,将审计人员培养成复合技能人才,以提高企业审计工作技术水平,促进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审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相辅相成,二者的结合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要重视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工作的对接,在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环境下,加强审计内容、技术和人才的发展,不断完善审计制度,建立统一的审计信息平台,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蒋淑芝.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发展变化[J].林业科技情报,2008,No.14202:124-125

第9篇: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电子计算技术对企事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处理的方法[1]。会计电算化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有效的将管理学、会计学以及信息科学结合起来的一门会计管理方法,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对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升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2017年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相关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对会计电算化相关方面的内容也做出了相关规定。由此可见,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即将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对接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起步相对较晚,企业在推进会计电算化时,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构建不完善、相关会计电算化管理以及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存在,不利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3]。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基于对如何解决会计电算化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会计电算化运用中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有效的将管理学、会计学以及信息科学结合起来的一门财务管理工作方法,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起步相对较晚,会计电算化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岗位需求不匹配,部分财务人员不能胜任工作要求。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电子计算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处理的方法,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具备的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的系统进行熟练操作和掌握,要求对系统中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小企业财会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二)会计电算化系统信息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收集,然后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传统的会计信息进行分类处理。由此可见,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只起到了一种信息收集的作用,未对信息中的作用做出利用[4]。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经济统计学知识的学习以及信息处理技能的提升,以从会计信息系统中获取有效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三)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加大。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起步相对较晚,会计电算化系统建设不完善,有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泄露,财务数据的信息严重威胁了企业生产经营,增加了内部控制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是自动对企业经营生产中发生的会计凭证进行多项会计核算的工作模式,一个会计信息的错误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财务错误,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二、推进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推进会计电算化发展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在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知识储备更新和会计制度、会计审计准则等相关制度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加强会计电算化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培训。(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首先,建立会计电算化实施操作管理制度。其次,对会计电算化执行操作的细节进行规定,确保各项工作执行朝着执行目标进行。最后,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执行结果进行评定,提升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构建“执行-预警-反馈-调整”的会计电算化运行机制。建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日常管理机构,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执行进行常规监督,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漏帐、错账等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对出现偏差的情况预警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三、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运用对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提升企事业单位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促进经济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将不断重视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在系统中的运用,信息处理不断呈现出精细化发展趋势,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不断提升。企业会计电算化将会从全方位、全过程的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会计信息化系统,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朝向网络财务发展成为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最终趋势。

参考文献:

[1]邵丹.从会计电算化到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谈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方向[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06):21-24.

[2]何雪.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02):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