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 素质教育 建议
一、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搞“题海战术”、“大运动量测练”的现象依然存在,忽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学生严重两极分化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对大多数概念进行了淡化处理,老师们也忽视概念的教学,课后搜集方方面面的题型,整天忙忙碌碌地钻在题库里。现在也该是回到重视基础,重视概念教学的时候了。
在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多数老师仅限于把一些数学名词、术语交代明白、解释清楚,采用注入式方法硬灌给学生,仅满足于使学生在解题中不影响理解题意,把主要精力用在给学生示范例题,归纳解题方法、技巧上。他们不讲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去挖掘每个概念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不注重从概念的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本末倒置的教法实不可取。有人提倡“用定义解题”,也仅停留在概念的应用上。近几年中考都有意识地设计对概念理解考查的试题,意在引起老师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视。还有一部分老师虽然也讲重视概念,但整天忙于做题,有的一周要做几套卷子,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并不清楚概念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些青年教师对整个初中教材不熟悉,对整个教材体系中概念的层次性、逻辑性、系统性缺乏研究,不懂概念教学的要求,不了解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概念引入的精心设计。
二、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那种忽视基础知识教学,尤其是数学概念,人为地“拔高”,导致两极分化的做法显然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初中教材出现的近700个数学名词可称为教学肌体上的“细胞”,细胞健康,肌体才能强壮。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数学知识、增强能力的前提和关键,是把知识学好学活的必由之路。
1.概念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例如“立体图形”的概念阐明了它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图形,研究任务是研究其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如果我们重视概念教学,那么在一开始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时,就能抓住这些概念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2.概念是导出全部数学定理和法则的逻辑基础。在数学中,研究任何对象都是从对象的概念形成开始的,并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对象的判定和性质。所有定理、法则的逻辑推导,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比如初中“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内容完全是建立在正弦、余弦、正切等概念上,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教材采用了螺旋式、循环式的编写体例,每一小循环都是以三角函数的概念为基础的。经过两个小循环,学生可两次感到概念所起的关键作用,并对这些概念确实达到了正确了解的程度。在第二节大循环时,又通过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或实习作业,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目的。可见教材编写非常重视概念教学。
3.数学概念不仅是建立理论系统的中心环节,而且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许多数学概念不但为学习数学所必需,而且是学习其他学科、提高文化素质所必需的。例如,比例、坐标系等概念事实上都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天文、测量等各种科学技术之中。
4.教师对概念一丝不苟地施教,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对概念定义的科学性,概念引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分析,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使其具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加强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1.把握教材体系,重视概念的连贯性教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着缺乏计划性和彼此割裂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要抓住主线进行连贯性教学。例如绝对值的概念,这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由学习有理数运算法则的需要而引入;到学次根式时,又根据=|a|与算术根联系起来;到高年级,在方程与不等式中又再次出现;在直角坐标系中,,它又是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特例;到高中,学习了函数知识后,还可以把实数的绝对值规定为a=max{-a,a};在复数里,复数的模又可以理解为实数的绝对值概念的推广。
2.分析矛盾运动,用发展的观点进行教学。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社会实践中,在数学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充实。例如角的概念,开始局限于平面内,且在180°之间,即锐角、钝角、直角;以后发展到平角、周角;之后又出现了正、负角、任意角;若在空间里,又有线角、线面角等。有些概念,如指数a随n的扩展与原概念的涵义就不同了。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其辩证地进行分析,指出其扩充的必要性,将概念纳入它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去进行分析,要把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3.教学要明确概念的层次性。每一个新概念都依赖着旧有的概念来表达或是由旧概念推导出来的,教学中务必注意概念的层次性,在学生对某些预备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引入新概念。例如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都是从斜率公式推导出来的,而“斜率”又依赖于“正切函数”来表达,“正切函数”又是以“任意角”、“平面直角坐标系”、“比”、“对应”、“函数”等作为预备概念的。如果对以上某一概念不理解或一知半解,建立新概念就有一定的困难。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 教学改革
一、强化素质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改革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尽可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对师生的思维惯性的影响,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扩大素质教育的影响力。通过必要的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探索数学知识奥秘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所学数学概念及其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改革传统意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以课本为中心结合生活实践,不断拓展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积极探索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知识和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学好数学知识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践,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尽可能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整天搞题海战术,不能以为会做考试题就成功地完成了数学基础课的学习,必须把知识体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灵魂深处真正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重视培养科学文化素养,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开始,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让学生明白学好数学是将来深入学习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一定的文化氛围,进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方法改革,围绕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性学习活动,倡导大家自愿组织学习小组,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在自主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探索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兴趣为前提,不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一定要把教学内容融入文化情趣中,创设趣味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探索热情,培养攻克难关的精神。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与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始终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有良好的学习动机。除此之外,任何其他表象的因素都无法诱导孩子们主动学习,尤其是其他学科来说较枯燥的数学。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营造浓郁的科学探索学习氛围,有利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探究数学知识奥妙的兴趣。在学习兴趣的支配下,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实施师生教学互动,培养探索热情,有利于激发新求知欲望,能够促进数学知识的有效传授,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互助学习的热情,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小学数学课堂上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疑惑大胆地说出来,在教师和同学共同参与的探讨中有效解决问题,从而得到成功的收获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新时期,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前提,进行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非常重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可能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和谐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数学知识。教师要抛弃一切情绪化的干扰,以积极的心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数学教学改革,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围绕某一问题,开展师生互动,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实施趣味性和探索性教学互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艺术地实施分层教学,有效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体,各个教学方法的组合是否最优,对于是否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乃至促进学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学习效果会明显增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结合数学教材中的趣味性知识点,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创设和谐课堂教学情境。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首先必须了解和剖析各种教学方法的利弊。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案,做好趣味性课堂教学目标导入,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教学策略,拓展学生思维,做到张弛有度。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的设计要融入相关科目的知识,教师要创新运用各种教学设计,营造和谐教学环境,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案和课件,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控制在数学课堂上,并且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要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创新组合,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课件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数学课程的创新教育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把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科学价值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强化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创新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供最佳教学环境,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改革。
结语
强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希望,引导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激发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能力和兴趣为目标,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为扭转应试教育之风,我国政府采取一些相应的积极措施: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实行高考扩招;禁止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推行课程和考试改革,但是,在如今上高中,上大学已不是什么难事的情况下,学生又在为上重点上名校拼搏;“减负”政策对学校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反过来他们有了家长更积极的支持;不少学校、教师对课改持冷漠观望、甚至怀疑态度,一是因为“我们这样子照样考得好,干嘛要改?”二则是“改了还能考得好吗?”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把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看作是应试教育产生的根源,认为只要有考试的存在,就会有应试教育,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这其中对高考的批评尤为激烈,因为“应试教育”中的种种行为和做法在高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人甚至把高考看作应试教育产生的罪魁祸首。
我们知道,考试起源于我们唐朝的科举制,后来流传到欧洲并为一些国家所借鉴,它对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是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一个社会组织的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需要各种不同素质的成员参加,需要培训选拔相应的人才,也就需要用测试的方法选拔对象;在学校教育中,考试能检测教育者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双方及教学环境的改进提供较为理性的依据。[2]就高考而言,我国于1952年起实行全国统一高等院校入学考试,它对全国范围内聚敛人才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考试制度。[3]后,统一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全社会的学习热情高涨,全国的教育迅速恢复正常,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由乱而治。[4]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时,我们需要有选拔性的考试解决一个什么人上学、上什么学校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为保证社会的稳定也需要有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考试决定学生的取舍,高中毕业考试中更是需要这样的考试。与内地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台湾,于2002年取消了联招(相当于大陆的高考),实行“多元入学方案”,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甄试及保送中的“暗箱操作”和对“多元能力”的要求所带来的不公平,不少民众在媒体发表看法,认为“多元入学”的走关系说情特权之盛,已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5]P28
而且,考试作为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工具,在素质教育中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学校考试以其对学习成果的显示,对学习方向加以引导、对学生进行激励,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控制器、调节器和加速器的作用。考试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考试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措施;学生在考试的激励下,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概括,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可以从中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加强指导。[6]P22-23素质教育本身的成效更是要求通过大规模的统一水平考试予以检测。从整个世界教育的发展来看,一些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对考试往往很重视,美国堪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我们国家有很多人把它当作理想的教育模式,但“美国的统考就多如牛毛,美国学生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由各种考试机构出题的统一考试。”[7]
由此可见,考试作为一种社会竞争选拔人才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客观公正性和不可取代性,同时,它对具体的教学过程的运作进行指挥、引导和约束,是学校人才培养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么一个事实:即我国基础教育中“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现象的普遍存在,除了有着其特定的因素如传统文化中“唯有读书高”思想对广大民众的影响、教育供给不能满足庞大的受教育人口的需求、社会用人机制中对学历文凭的重视等方面外,我国在对考试这种教育手段的运用上确实存在着极大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评定优劣与选拔,而其教育功能、信息反馈功能常被忽视。在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师、学校、教育机关组织考试后,不是对考试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获得一些有利于教育的各方面进行评估、改进的信息,只是简单地看到分数,并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他们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并以此决定学生的取舍;而且,在我国尤其存在着一种极不合理的情况,即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师的教学的好坏及学校管理的水平,这样学生、教师、学校出于一种成就动机或出于利益关系不得不将考试作为学习、工作的中心和准绳。另外,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学校教师的聘任和职称晋升主要由学生考试成绩来决定,这必然也促成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
二是我国各级学校在选拔学生的时候,只看他在升学考试中的分数,并遵循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而学生在其学习阶段的学业成绩、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作、专长等方面的表现不予考虑,也不会考虑他的兴趣爱好、发展潜能、个人品质等方面的情况,所以,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考试分数上取胜,有时一分或几分都很关键,他们为此不惜耗费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而忽略了学习之外的其他各方面的发展,他们学习的动机也不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考试和升学。
三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的考试偏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所以,考试以一些考查事实性知识的记忆及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内容为主,而这些内容的学习是通过加强记忆和反复训练即可达到高分目的的,所以,也就导致了学校教育中的呆读死记、机械训练、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学生身上天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从而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四是在我国的教师教育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对师范生进行教育测量与评价方面的专业训练,造成我国绝大多数教师不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科学理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甚至连考试和命题的基本科学常识都不具备,除考试外,根本不知道用其他什么方法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同时我国也缺乏从事考试评价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所以,我国的考试也无法做到以比较科学的内容和方式测量学生的发展现状与潜能。
因此,素质教育要想在我国得以切实施行,在加大力度推行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对考试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专门的考试机构,培训进行考试评价科学研究的人员,加强教师教育中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培养等,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成功。
在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很难使基础教育的现状取得根本改观,目前高考中实行的大学自主招生和考试权下放的改革也许很难收到明显成效。当前实行的“3+X”方案成了知识拼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再者,以前我们为减轻学生负担取消大型统考也许并非是有利于素质教育推行的举措,可能会导致整体教育素质的降低。
参与文献:
[1]黄丹丹.试论考试与素质教育[J].青年探索,2001,(5).
[2]刘蓓.对我国学校考试制度的哲学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3]冯增俊.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1,(12).
[4]孟怡.论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8).
[5]郑若玲.台湾地区高考制度改革[J].新闻周刊,2004,(6).
小学生的天性是对一切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开展教学。在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通过相关教学手段,促使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开动大脑,动手制作数学模型,将数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学要将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能力发展,贯穿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之中。
二、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如何改革小学数学教学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大多数教师本身是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他们在思维方面都有着应试教育所烙下的深刻印记,所以,落实素质教育改革首先要从教师自身的转变开始,教师要积极参加素质教育方面的相关培训,深刻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不断地将这一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科学,达成培养和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就如分数的认识相关教学,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带一些橡皮泥,在课堂上用橡皮泥捏成各种水果形状,再通过问题的设置请你切的苹果给我。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益处。
(二)学习信心的建立
我国小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是七周岁,他们与周围的人们相处时,在心理上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学生会开始确认教师的权威性,并且努力寻求教师对他们行为的认可。所以,教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要谨记,在实际授课中,要对小学生采取更多的鼓励措施。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该部分数学内容,教师便要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这些鼓励可以是语言性的,也可以是物质性鼓励。这些不同的鼓励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心理层面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认可,从而使小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三)互动教学的应用
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还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互动学习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组织和指导。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指导作用,即做好互动活动的组织工作,对学生的互动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确保互动活动的开展和推进。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教师在讲授此内容时,首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以图片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对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然后,教师在教学资源库中找出几何图形圆,给学生详细地讲授圆的有关知识和特征。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一说他们生活中所用到的圆形物体,当学生每说出一个圆形物体,教师就通过屏幕展示出相应的实物图片。这样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回顾圆的知识,从而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
(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数学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但其理论知识较多且计算过程复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如借助游戏教学方式,在学习扇形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搜集班级、校园中的扇形事物,使得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实用的数学知识。利用游戏教学时,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对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应仔细讲解规则,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游戏教学策略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但切忌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教师应对游戏时间严格控制,提升应用效果,达成教学目的。
(五)积极应用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够制订科学的培养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需要将体验式教学延伸至课后,开展实用的课后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一个学习任务,要求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百分数的例子,并举例说一说百分数的意义。如果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爱好、不同的认知水平,在数学学习中难免会呈现出一定差异性,对此,教师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接受水平不高、学习成绩差就对他们产生偏见,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根据学生特点来开展教学,采取多种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六)充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在少年刑事案件的审理中发现的突出
和近十年的少年刑事审判实践,笔者注意到这样两方面较为普遍而突出的问题:
(一)在日常生活中,问题少年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表现在:
1、家庭结构的异化使少年得不到监护。绝大多数犯罪的少年,其家庭都存有变异,有的父母离异或分居、有的父母一方早亡、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而使少年跟随祖父(母)生活,这种变异的家庭环境导致少年丧失了在正常家庭中应有的关爱、呵护、督促、。
2、教育的强化使少年得不到教育。在应试式的教育体系下,学校和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将分数和名次看得很重,导致了部分对本来就不太感兴趣的少年,因承受不了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压力而自动辍学或被退学,享受不了义务教育权,更谈不上接受法制教育。
3、会发展的变化使少年得不到管理。社会各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游戏、暴力、黄色音像制品的泛滥,使那些因缺乏家教、缺少文化而辨别能力特差的少年刚踏入社会就无法应对,整日沉溺于网吧、影厅不能自拔。在我们曾审理的未成年人杨某盗窃案中,杨某初中毕业后整日无所事事,便游戏于网吧,连续三天三夜不归,把父母给的所有零花钱都扔在了游戏厅不算,还偷摩托车卖钱上网。其父母无奈地说:“是网吧害了他,他却把网吧当成比亲人还亲!”这些家庭管不了、学校不管了而过早流入社会的少年,政府却没有相对应的机关和部门去管理;对于那些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影厅,政府的查处也缺乏力度。
总之,在少年最应得到关爱、教育和帮助的特殊时期,家庭、学校、社会却未能各尽其职,教育和管理更未能形成衔接机制,让少年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最终成了“罪犯”。
(二)在刑事诉讼中,由于种种原因,司法机关在实际操作中的“出格”同样使问题少年的权利得不到保护。表现在:
1、审讯方式的违法使少年身心受伤。刑诉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人到场”。尽管规定的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但是出于对少年维权的职责和使命,这种“可以”也是“必须”和“应当”。然而,在实践中,笔者在所见的公安机关的讯问少年的笔录中却鲜见记载法定人在场。显然,公安机关在审讯少年犯罪嫌疑人时,省略了对法定人的通知,这不但剥夺了法定人对少年犯罪的知情权,且使突然间失去自由,又处在讯问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少年心理再次受到伤害,其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2、关押场所的混乱使少年沾染恶习。由于条件限制,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在采取留置盘问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时,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不加选择地混乱关押,使之形成了交叉感染,这些未成年人在审理中流露着与其年龄和学历不相称的恶习,给改造和矫正增加难度。
3、法律规定的零散使少年权益受损。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等精神,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中有相对固定的合议庭或少年法庭,而公安、检察机关却无相应的针对未成年人侦查、起诉的特别规定,更无相对固定的人员侦查、起诉少年案件。在实践中,对少年案件的侦查、起诉、审理和改造,尚未形成侦、检、审、改一体化,难以全方位的维护少年的合法权益,难以使公、检、法、司真正做到全面的配合、支持和衔接。
总之,在问题少年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时,因无专一的少年刑事诉讼制度,司法各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执法的力度对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惩罚、教育、改造、挽救少年工作的开展,要求不一,规定不同,甚至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构建独立的少年刑事诉讼制度
近年来,由于市场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们人生观、世界观、享乐观的改变。同时,随着娱乐行业的不断翻新,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给那些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的少年提供了犯罪的温床,少年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适应形势和实践的需要,人民法院对少年刑事审判方式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圆桌审判、暂缓判决、社区服务令等新型的审理和判决方式,从不同的层面上体现出对问题少年的人文关怀。但少年刑事案件进入审理程序的基础和前提是公安机关的侦查和检察机关的指控,因此,少年刑事审判的改革必须建立在侦查和指控方式改革的基础上,只有配套改革,并建立完整而独立的少年刑事诉讼制度,才能满足预防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
(一)公安机关侦查应具备的程序。
公安机关的办案民警作为少年犯罪案件的初始接触者,其法律形象,对这些刚进入真实法律程序的少年尤为重要和深刻,在办案过程中,应给予问题少年以公正的法律形象。具体应做到:
1、立案侦查的第一时间内,首先与分片民警、社区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并将可通报的案情及与案情有关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等情况形成书面交换意见材料(即社会调查报告)一并移送起诉。
2、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对少年刑事案件的侦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不妨碍侦查的情况下,应通知其法定人到场,这既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挽救和感化,又有利于消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人对侦查人员可能采取刑讯逼供、诱供骗供等违法行为的误解,体现执法的公平与公正。
4、采取留置、刑拘或逮捕时,应要求关押、看守部门将未成年人与成人分开关押,防止这些本身是非辨别能力差的未成年人在特殊环境中沾染难以矫治的恶习。
5、那些推上一步则可以成为罪犯,帮教一下则可成为栋梁的少年,公安机关应根据具体案情、结合该少年自身的可塑性、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教育环境等情况,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选择最恰当的处置方式,从而节约法律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负担。
(二)检察机关审查应具备的程序。
作为侦查与审判中间环节的审查起诉机关,其在工作程序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具体应做到:
1、应有相对固定的人员主诉少年犯罪案件。
2、完善和补充公安机关提交的社会调查报告。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人作进一步的调查,对社区相关人员就未成年人的可塑性作进一步的调查,以便于选择处置方式。
3、慎重选择处置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第(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第(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因此,检察机关应根据具体案情,结合未成年人今后成长的需要,对符合条件的应选择不起诉或作其他处罚,将处于罪犯身份“边缘”的少年拉进健康而合理的成长环境,以减少对少年不必要的伤害,减轻社会、家庭的负担,同时,节约法律资源。
(三)审判机关作为少年刑事案件的最终裁决者,在每一个环节都应选择最恰当的处置形式。
在审理少年刑事案件时,除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诉讼法》、《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外,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从立案受理到宣告判决及“两个延伸”工作中应特别做到:
1.立案时要求检察机关必须提交:
①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的提交,从上可以反映出该未成年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个人嗜好等特性,给处罚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从形式上可以反映出,公安、检察机关与社区已有的沟通和联系。
②公安、检察机关移送起诉的理由和处理建议。有些轻微的少年刑事案件,由于未成年人的可塑性大,公安、检察机关足可以依法做出起诉以外的适当处置,但两机关都不厌其烦地侦查、起诉,在增加案件数量的同时,增加了未成年罪犯,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如我们审理的陈某盗窃案,陈某辍学后到原学校宿舍玩耍,内心很想也开口跟同学说想借其手机玩几天,同学未答应,陈某便趁隙窃走,带到外地打工,半年后回来托人还给那同学,但公安已侦查完毕向检察机关起诉,检察机关也依次向法院起诉,该手机作价1000元,刚达我省盗窃数额的最低起点。陈某的这次盗窃究竟以刑事案件处理合适,还是以心理疏导、社会矫治合适,不言而喻。因此在起诉时必须要求检察机关说明理由和处理建议。
2.庭审中应当做到:
①审理别具模式。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严格按照刑事诉讼程序,但可以选择有利于对未成年教育和改造的模式,区别对待不同案件性质中的不同的未成年人,以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因为未成年人在这一特殊环境中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感化和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在判决以后的帮教工作中,庭审中的“善待”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我们偿试的第一例圆桌审判的郝某介绍案,她在改造过程中多次主动写信反映在高墙内的情况,反复称“温暖”的庭审给了她改造的决心和勇气。
一、创新素质的培养
丰富的知识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基础,广泛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上经常介绍一些科学家成功的的轶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成功的艰难和喜悦。在课外能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进行研究性学习。针对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巳学的知识,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一些不同的主题,激发学生选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申报不同主题下的相关内容,例如:“电在你家中”、“菜刀中的力学知识”、“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等,这既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二、求异思维素质的培养
求异,指对知识和技能探求的更新立异,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故求异思维是一种培养学生开拓和创新的思维。意大利杰出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教堂里看见悬挂的吊灯被风吹得左右摇摆。这在别人认为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但伽利略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领悟出“摇摆等时性”的规律。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给学生一些固定不变的知识及方法,这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摆脱习惯认识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解多题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新办法。对于学生的设想不管对错,教师要耐心细致地给予分析,同时要表扬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从而带动其他学生标新立异。如我班有一个学生,高一入学时成绩平平,但为人争强好胜,资质聪颖,就是贪玩,遇到问题总爱提出不同的想法,对此我总耐心分析他想法的正误,错误的引导他找出原因,正确的给予鼓励。
三、发散思维素质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形式,也就是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以这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寻求各种答案。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认为:“创造力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来源于发散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其形式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既需要一个熟到巧的过程,又要教师的不断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在已形成的定势思维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新奇感,多来几个假设,多问几个为什么,提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境界。如物理实验中测“金属电阻率”,要测金属导线的横截面积,除了书中方法之外可启发学生还有哪些方法可测。如电路的设计、黑盒子问题的处理等等。象这样利用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有些老师怕麻烦,往往避而远之。实际上利用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为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个分支。
四、探究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家的许多发现、成就,就是由于他(她)们敢于探索,不怕艰辛,不甘失败的精神。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在物理教学中,不要急着把物理规律、原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事实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总结出原理和规律。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不但能牢固掌握原理规律,更获得了主动学习的方向。如在电功、电热区别时,我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用一只玩具电动机,先不让其电枢转动,测出其两端电压U,流过电流I及电动机电阻R,让学生计算U2/R,UI,I2R的值并要求他(她)们比较大小。接着,让电枢转动,再测出其U、I、R的值并要求学生再次计算出U2/R,UI,I2R再比较大小。启发学生为什么电枢不转时,在实验误差范围内U2/R=UI=I2R;电枢转动时,U2/R≠UI≠12R;转与不转区别在哪里?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规律。实践证明这样学生印象就很深刻,遇到此类问题错误率较低而且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得到了提高,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五、实践素质的培育
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它不但要有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要有良好的实验和动手制作能力。很多创造发明都是在反复实验和精心制作以后成功的。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按书本上讲,学生按书本上做,学生处于被动、模仿的地位。物理学的形成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张、积极、活泼和兴奋状态中积极思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可布置一个探索性实验,只给一把刻度尺、一块长木板、一个小滑块,请粗略测量长木板与小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再实际进行操作,最终测出该值。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将有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不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在实验设计的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培养创造能力。
六、成败观念的引导
高校师范生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肩负着党和国家的教育重托。对素质教育观念的正确理解,其现实实践。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6份,调查对象为沈阳市师范院校的师范生。
调查结果
对素质教育观念的理解
“贯彻实施教育目的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观念”对此问题的回答,66.5%的师范生认为对,27.4%的师范生说不清,6.1%的师范生认为不对;“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改变”对此问题的回答,54.8%的师范生认为对,30.1%的师范生说不清,15.1%的师范生认为不对;“妥善处理教育因素的辩证关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对此问题的回答,67.0%的师范生认为对,28.2%的师范生说不清,4.8%的师范生认为不对。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对素质教育有正确理解,一方面表明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入人心,另方面素质教育新概念教育取得了初步结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对素质教育新概念还没有正确理解,这一方面表明传统应试教育的痼疾根深蒂固,另方面表明对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组成
调查表明,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全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德智体美劳格六个方面,特别是人格心理教育也不可或缺。我问一个学生,如果有一个选项,除了包括德智体美劳格六个方面外,还有信息技术教育,一共七个方面。学生回答,那他就选七个方面的,那个选项包含方面多就选那个方面可以得出结论,在师范生看来,全面发展教育是多方面的,绝对不只是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看来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等方面”还值得研究。
“认为在全面素质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的部分”对此问题的回答,59.7%的师范生认为是德育,1.8%的师范生认为是智育,0%的师范生选择体育,0.4%的是师范生认为是德育智育体育之外的教育,认为德智体都重要,没有哪种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的师范生占38.1%。调查表明,约多数学生认为在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德育居于首要地位,只有极其个别才认为是智育居于首要地位,这和现实中德信沦落丧失以及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形成鲜明对比。
素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素质教育纯粹是理想不能实现吗?多数学生对此作出了否定的正确回答(59.2%),这应该值得欣慰,约1/3学生却看待不清也不能忽视。素质教育是理想,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素质教育也是现实,我们正实践着素质教育,我们正享着素质教育的成果。素质教育是理想和实践的统一。
多数学生认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61.3%)、教师在早晚自习上新课不对,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效性(70.8%)。绝大多数学生不认为只要广泛开展音体美活动就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84.2%)。
对素质教育的三种典型模式情境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都听说过的只有接近半数(48.7%),其中极其少数对其含义清楚,表明了对素质教育典型模式的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与高考
有考试就有应试,高考是终结性的考试,是淘汰性的选拔性的考试,应试教育和考试、高考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尽管素质教育是恢复高考后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产生的,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考试。半数以上学生(57.5%)对此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少半数的学生的错误选择却应充分重视,反映了学生乃至社会对考试、高考、应试教育的又爱又恨的错综复杂的情结。
调查反思
从调查所有数据综合来看,62.4%的师范生能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新概念,28.0%说不清,9.5%错误理解。可见,多数师范生对素质教育新概念能正确理解,这是师范生从小耳濡目染素质教育的结果,一方面说明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多年的素质教育结果使素质教育新概念(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深入师生的内心,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品尝着素质教育的成果,因此,否定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悲观乃至望而却步是不对的。另方面说明师范生是能够接受素质教育新概念,并能用于未来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去,素质教育在中国是长期的,未来素质教育在中国是后继有人的。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
[作者简介]李利鑫(987―),女,河北邯郸人,硕士,天津市河北区实验小学教师。
24年王策三先生发表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以下简称《轻视知识》)和钟启泉先生发表的《发霉的奶酪》两篇文章开启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争论。这一争论是两种教育思想的交锋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揭示了过去教育和现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教育问题。但是这种争论是在概念理解没有取得一致的前提下进行的,他们都是站在各自的理解角度去批判对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概念做出澄清。
一、概念的解读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揭示,体现着事物的本质属性,关乎人的思维结构和思维方法。对概念界定的不同体现着对事物认识的不同,也体现着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王策三先生和钟启泉先生两篇文章中,他们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他们从各自的立场进行阐述。因此,在论述之前我们首先应对文中的一些概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应试教育
在《轻视知识》一文中,王策三先生反对把应试教育看做是以考试为目的,追求升学的教育,他指出“所谓‘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教育,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他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他把考试作为判断是不是应试教育的标准,只要存在考试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所以我们过往的一切教育因为都存在着考试所以都是应试教育。他把应试教育泛化了,没有抓住应试教育的本质属性,把某一方面的特征作为判断应试教育的标准。因此,他认为应试教育具有有利的一面就是“培养提高了青年一代一些方面的素质”。王策三先生论述的应试教育是对以前和现行教育的一个概括,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整篇文章中他反对完全地否定应试教育,而是要改革其中一些不合理的成分。
而钟启泉先生在他《发霉的奶酪》一文中强烈地批判王策三先生的观点,认为他是应试教育的辩护者。应试教育代表着精英主义的教育观,他认为王策三先生的文章“所流露并试图进行渲染的是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和应试主义教育模式”,这种教育观为了少数人的发展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钟启泉先生反对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虽然在文中没有明确地说明应试教育的概念,但是从他对精英教育的论述中有所体现,“所谓精英主义教育是指 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是培养和选拔精英人才,这种人才是对以学科专业人才为主体的所有‘高级’人才的总称”。从这一目的可以得出应试教育就是片面地传授知识,以人才的选拔为目的,造面发展的教育。
现在大多数人对应试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在我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指的是一种考试主义或一种以考试为中心并对其他教育价值具有强烈排斥性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考试和应试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一切为考而教,一切为考而学。考试和应试成了教育活动和人的发展的异己力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了考试和应试的奴隶。”笔者比较赞同的是对应试教育批判的观点,考试一直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当过分地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把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方式,忽略了人的需要时,就成为一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是不符合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我们现在所批判的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不是对我国教育中存在考试这一事实的描述,也不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概括,而是对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单纯以应试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是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否定应试教育不是否定我国现行教育也不是否定我国的传统教育,而是对一些教育极端现象的批判。
(二)素质教育
王策三先生对于素质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同于其他学者,他认为“素质教育是与教育同一的概念,是最上位的概念,没有任何别的什么教育概念能够与它平列、对应、对立,没有什么非素质教育。诸如文化教育、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都是它的下位概念,都只是它的一部分,不能与它平列、对应、对立”。他将素质教育等同于教育,认为只要能提高人某方面素质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是概念的泛化。在文中他强调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就是素质教育,把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简单化,认为一切提高素质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古今中外一切教育都是素质教育,没有什么不追求提高素质的教育,哪有什么教育不是为了提高素质?素质教育实际上与教育是同义语”。所以,他认为我们过去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依照王策三先生的说法,那么没有哪种教育不是素质教育,那我们现在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理念的提出又有何意义呢?
钟启泉先生反对由应试教育所引起的精英主义的教育观,认为这种教育观忽视了大众对教育的需求,提倡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认为“大众主义教育观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淡化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训练,强调学生整体或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迎接并适应未来生活的任何挑战”。这种教育观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所培养的人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是与素质教育所倡导关于培养人的理念一致的。
而在现在的论述中人们普遍地认同“‘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它包括‘三大要义’,即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要义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对于这个概念,“三个要义”对其解释得非常清楚,但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不应仅仅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促进学生的发展,它贯穿于整个教育,作为一个理念或是希望教育达到的一个理想状态而促进所有社会人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它不同于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它批判的是以考试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并针对这种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立面是片面发展的教育,它反对的是对整体的人的割裂,要求人各方面协调的发展。
对概念的理解,我们不能只从表面的文字来看本质,把只要有考试的教育看做是应试教育,只要能提高人某方面素质的教育看做是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对概念简单机械的理解。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概念来认识这个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等概念有深层次的理解。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争论的焦点
王策三先生用了近二十页的内容来阐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造成“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并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思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而钟启泉先生批判王策三先生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是我们已经摒弃了的“凯洛夫教育学”的体现,两者的观点产生了激烈的交锋。仔细地分析文章,笔者认为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价值观
对教育的不同主张体现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应试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层层的考试,选拔出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手段,目的是培养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钟启泉先生认为这种旨在培养少数人的教育观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他批判王策三先生在《轻视知识》一文中“所流露并试图进行渲染的是精英主义教育价值观和应试主义教育模式”。这种教育价值观忽视了大众对教育的需求,为了少数人而损害了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这种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催化并加剧了应试主义教育的盛行。
针对应试教育所造成的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观,钟启泉先生持否定及批判的态度。他倡导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建立一种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此种价值观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是为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个别学生发展成为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而是“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 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由于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教育的目的不同,因此两者的教育价值观也是有区别的,一个倾向于对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个倾向于全体学生的发展。但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并不是完全地排斥精英教育的,就像钟启泉在《发霉的奶酪》所论述的,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只是将教育发展的重心由偏向精英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关注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 从而使每个人通过接受教育都能适得其所”。这是一种符合我们现在社会需要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价值观。
(二)知识观
笔者认为王、钟两人最大的争论点是在知识观。王策三先生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造成了“轻视知识”的思潮,这一思潮影响了教育改革并造成了人们思想混乱。由于他是针对“轻视知识”这一思潮提出的,因此在文中他用大量的篇幅来论述知识的重要性及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就有促进学生发展的概念,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知识之于人(尤其学生个体)的发展,就如同经济之于社会发展一样,是基础,是中心,是水之源、木之本。”他对知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肯定,但他认为我们现在提出的“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主张,不是因为知识过多而是因为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造成的。王策三先生认为我们不能因为传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否认知识本身,因此“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根本、永远不存在‘过于’的问题,而是根本、永远不够、要不断加强的问题”。只不过我们要对知识传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简单告诉学生的机械记诵等进行改革,王策三先生对改革知识的内容、传授方法、教师讲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但他认为不存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是与我国的基础课程改革目标相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课程改革中注重更多的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课程的本质是知识”,那么无论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课程方法的选择都要以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笔者认为这种把知识作为课程本质,过于注重知识是无法取得普遍认同的。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认同他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思想,但是他对于知识内容、传授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认识及改革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
对于知识,钟启泉先生也认为知识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知识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核心要素”。他将知识分为静态的知识观和动态的知识观,静态的知识观是学生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互隔离的情况下,获得的书本知识或经验。他批判王策三先生所论述的知识观是静态的知识观,这种知识观是对知识片面、机械的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而非学科的知识。钟启泉先生认为在《轻视知识》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冠之以“轻视知识”的罪名是没有理论依据的,但他认为王策三先生没有严谨的治学逻辑和良好的学风这种观点笔者是不能认同的。王策三先生指出存在“轻视知识”是由于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人们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是十分清楚,错误地把应试教育的对立面看做了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走向了片面。因此有些地方确实存在忽视知识的现象,尽管这种现象只是个别的和一时的。虽然王策三先生的论述有些夸大,但他确实指出了改革之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三)对传统的继承与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的继承还是改革?王策三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创新不是如同造房子那样,必须把旧房子推倒,把基地清除干净,在空地上盖起新的房子;恰恰相反,必须在既有的教育基地上逐步进行改造”。他更多强调的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认为传统教育几千年来积累的许多优秀的东西是值得我们保留并加以发扬的,比如尊师重道等思想在今天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反对教育改革中“对已有的教育传统简单否定,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的想法和做法”,认为这是对传统的否定,也与教育实际不符。教育领域的改革不同于其他领域,教育需要的是渐进式的改革而不是否定全部后建立一个新的体系。钟启泉先生对教育改革否定传统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没有否认传统,在改革的诸多文件中都渗透了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同时他反对在既有的教育基础上逐步进行改造这种保守的做法,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肯定需要大破和大立,特别是在确立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时,‘重起炉灶’往往是不可避免的”。改革就是破与立的过程,只有打破原有的体系,才能彻底清除这种体系造成的弊端,达到改革的目的。
三、如何正确对待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争论
有不同的见解才会有思想的争鸣,有思想的争鸣才会促进人们不断思考进而对事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以促进新事物的发展。这次争鸣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进行的一次范围较广、争论较激烈的思想论战,它给长期各说各话或一边倒、随大流的学术界带来一瞥亮丽,使得我们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并对我国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对于两者的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否认一个而去积极地推崇另一个,也不能单纯地认为一切新事物都是好的而简单地否定旧事物。虽然现在对应试教育的批判较多,也有大量的文章来反对王策三先生的观点,但笔者还是认为他的思想中有可取之处。他虽然提倡要继续加强对知识的传授,但他所谓的传授已经不同于我们过去理解的教师简单讲授,学生机械地学习,传授包括讲授和探索、发现两种形式,而且讲授也不是“满堂灌”而是教师把加工了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教给学生。王策三先生所提倡的应试教育与我们极力批判的应试教育的概念内涵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否认。而且他提到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或快或慢、曲折反复的过程,由于对新事物认识的不足、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等等因素都会制约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与旧的,要革除的与要建立的……往往要‘纠缠’在一起很长时间,‘旧瓶装新酒’和‘新瓶装旧酒’的情况都会有”。王策三先生对教育改革的长期性、曲折性的认识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钟启泉先生的观点则是我们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但他把改革看做大破、大立,以新课改为标杆的疾风骤雨般推进的素质教育改革,与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质是不符的,“重起炉灶”难免会造成思想的混乱与对实践的无所适从,尤其是我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短时间内彻底的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说王策三先生是保守的改良派,那么钟启泉先生更倾向于激进的革命派。不同的教育理论流派各有不同的针对性,各有优缺点,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问题。“奶酪”已经出现问题,在“面包”还没有做好、做大的时候,如果义无反顾地摒弃,那么我们“吃”什么?我们要找出“奶酪”发霉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并对那些“霉斑”进行清理,同时我们应将“奶酪”中合理的成分引入“面包”之中,使之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4(3)
[2]钟启泉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全球教育展望,24()
[3]戴宏才,伍叶琴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价值互补[J]中国校外教育,2(4)
关键词:人才培养规格;素质教育;能力与技能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它是培养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是课程体系科学定位和调整的基础,解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是综观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总体来说还存在缺陷,表现在多样性有余统一性不足,尤其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似乎不够严密,而且对人才培养规格表述的主线存在认识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才培养规格中素质与知识及能力
关系的表述缺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它不单纯是能力,也不单纯是知识或其他方面的东西,而是所有这些内容的概括――素质。
不同专业教学计划,在陈述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都会说明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该专业培养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根据职业定向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解指标,说明该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其中,有的将知识、能力、政治思想都归结为素质的下位概念,认为培养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要素、知识素质要素、能力素质要素、身心素质要素等,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为培养主线;有的把素质和能力并列,认为培养规格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或者认为培养规格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三要素,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两者的培养为主线;有的对能力做解剖,认为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据此分别列明对知识点和素质的要求,这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这种将能力、知识与一大堆品质、心理特征及道德水平的要求并列来表述培养规格的方式,就使培养规格的内容臃杂、结构混乱,缺乏统一性。
提高学生素质,到底是该用“素质”概念来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还是用素质、能力、知识几大体系一起来统领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人才培养规格中对能力的要求有无误区?
二、个人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差别
个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人们在表述和理解时往往把素质概念等同于或从属于“基本品质结构”或“基本品质”概念。这种素质概念,本质就是指人的结构组成因素。构成人的结构组成因素很多,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很多人把素质和知识、能力一起作为平行概念进行排列。
个人的素质不能等同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要求的素质也是有重点的、突出的特征要求,而不是将普通受教育者基本素质要求的罗列。平常谈论的人的素质和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字面虽然相同,但落脚点却不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素质,根本却是教育,是有关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虽然仍是与人的属性相关的,但却是对人的属性的塑造,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素质是有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素质。也就是说,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对普通素质的拔高,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对象拥有独特的更优更好的素质,而不是让他具备作为个体的基本必要素质即可。既然是教育,就要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有的研究者把成功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这种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就要贯彻这一思想。
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把与专业有关的素质和作为培养对象的个人其他综合素质要求一起排列,共同列示,这样整个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就显得非常杂乱。尽管要把学生的各项素质提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目标没错,但是毕竟要有所侧重。事实上,在教学安排上也正是如此。学校教务部门统管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具体的专业教研室再负责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培训。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要求可以不进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之中,或者即使有表述,也简单概括即可。有的研究人员将素质划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讨论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只提和专业有关的素质,对非专业加以省略,就是对上述精神的体现。
三、能力与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决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我们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教学组织中按照这个总目标,根据组成素质的要素的内容来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以贯彻实行。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不能将素质作为与知识、能力等要素平行的概念,而应该把它作为其他的上位概念来总括。在此基础上再谈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的构建才是合理的。
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以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为评判标准,这一点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能力不能量化成相关指标,结果能力的要求就转移成了技能的要求,实质上又转化成为知识要求,提倡素质教育的模式最终仍然回到强调“知识”型为重点的教学方式上。
(一)技能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
与能力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一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技能”。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在培养规格表述中用到的概念。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对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有的用“能力”概念来贯穿其内容,有的使用“技能”提高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到底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用哪个词汇更贴切,更能反映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高的直接要求?
在实践中一般说的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认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技能的实质是一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办事,与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相对应。前者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而后者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通过习得技能可以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相关能力,或者说获得能形成为能力的基础。将技能视为知识,并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使技能习得具有了可操作性。
(二)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结构的主线应该是强调能力而非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