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逆向思维训练法范文

逆向思维训练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逆向思维训练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逆向思维训练法

第1篇:逆向思维训练法范文

在现实工作中,为什么有的人提起笔来扬扬万言,笔下生辉,却说起话来期期艾艾,不知所云;为什么有的人通古知今,知识渊博,却言谈起来反映迟纯,言不及义;为什么有的领导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讲起话来结结巴巴,辞不达意.相反,有些人貌不惊人,却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以上说法不一定普遍,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前者说的是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后者说的是胸有成竹,出口成章.那么为什么在语言上会有天壤之别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谈的主题—即兴讲话的基本技巧.

一、即兴讲话概述

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志,尤其是年轻人都想在社会舞台上展示自己,也希望能说会道,谈吐有致,可就是嘴吧不争气.良好的谈吐可以助你成功,说话木讷令人坐立不安.

(一)什么是即兴讲话

即兴讲话,也叫即席说话.即兴讲话者事先未作准备,是临场因时而发、因事而发、因景而发、因情而发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相对来说,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以即兴为多.如同志间一针见血的辩论,朋友间滔滔不绝的谈吐,酒席上要言不繁的祝辞,谈判时有条不紊的应对等.有时不可能拿着稿子去念.因此,即兴讲话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即兴讲话的技巧,遇事则脑门充血,无言以对,颠三倒四,哼哼唧唧.

(二)即兴讲话的特点

即兴而发,针对性强.

形式自然,灵活多变.

相互制约,听说并行.

情感激发,诱导联想.

语言精炼,达意为上.

(三)即兴讲话的主题

主题是即兴讲话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是整个表达的根本依据.讲话时每一层次、每一段落、每一句子、每一个词都反映着一个意思,这些意思都要统帅于主题之下.因此,即兴讲话要寻找触点,临场发挥,及时提炼新颖而典型的主题.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主题的方法:

1.临场发挥.着眼于临场某一客观事物的特点和本质,进行主观联想,立即闪现出一种思想,然后把它言表于外.

2.内心孕育.当开展调研或检查工作时,从别人讲话中得到启发,荫发一个新的观点,这时就成了孕育主题的素材.

3.问题凝练.问题是形成主题的摇篮.当你参加会议,大家都说了话,你自己正襟危坐,此时不说也不行,于是你就向自己提出了一串串问题,怎么办?说什么?怎么说?有价值的主题往往就形成于有价值的问题之中.

4.角度更新.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使之更加新颖,表达出众.如:以小草为题,有人说“小草默默无闻,造福人类”,有人却说“小草逆来顺受,软弱无能,不思反抗”.

(四)即兴讲话的布局

即兴讲话要注意结构的整体布局.整体布局主要有纵式、横式、总分式、递进式.整体布局是考虑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主体材料应放在何处,次要材料应放在哪里,需要讲几个部分,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空间顺序,是递进式还是并列式.

(五)即兴讲话的标准

即兴讲话是临场之作,不宜过长,切忌繁杂,防止罗嗦.即兴讲话应符合以下标准:

思维敏捷,反映迅速.

立意明确,内容集中.

条理分明,逻辑严密.

语势连贯,跌宕起伏.

用语规范,贴切易懂.

适切语境,话语得体.

生动优美,诙谐幽默.

把握时机,灵活善变.

(六)即兴讲话的思维

口语表达是思维的外化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说话的过程就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过程.考虑话该怎么讲,是一种思维活动,尤其是即兴讲话,是一个激烈的思维过程.它经过思想—句子—词汇—语音的快捷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是完整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训练一般有三种方法:如何提升你的即兴演讲能力

1.定向思维训练法.是按常规恒定思维的模式.这种思维可以培养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养成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习惯.

2.逆向思维训练法.是反过来想一想,变肯定为否定,变否定为肯定,变正面为反面,变反面为正面.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独立发表见解的特点.

第2篇:逆向思维训练法范文

讲话,这个题目大家可能认为不值一谈.人一生下来就呀呀学语,谁还不会说话呢.说话是一门口才艺术,而且是一门很重要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工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

在现实工作中,为什么有的人提起笔来扬扬万言,笔下生辉,却说起话来期期艾艾,不知所云;为什么有的人通古知今,知识渊博,却言谈起来反映迟纯,言不及义;为什么有的领导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讲起话来结结巴巴,辞不达意.相反,有些人貌不惊人,却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以上说法不一定普遍,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前者说的是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后者说的是胸有成竹,出口成章.那么为什么在语言上会有天壤之别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谈的主题—即兴讲话的基本技巧.

一、即兴讲话概述

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志,尤其是年轻人都想在社会舞台上展示自己,也希望能说会道,谈吐有致,可就是嘴吧不争气.良好的谈吐可以助你成功,说话木讷令人坐立不安.

(一)什么是即兴讲话

即兴讲话,也叫即席说话.即兴讲话者事先未作准备,是临场因时而发、因事而发、因景而发、因情而发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相对来说,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以即兴为多.如同志间一针见血的辩论,朋友间滔滔不绝的谈吐,酒席上要言不繁的祝辞,谈判时有条不紊的应对等.有时不可能拿着稿子去念.因此,即兴讲话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即兴讲话的技巧,遇事则脑门充血,无言以对,颠三倒四,哼哼唧唧.

(二)即兴讲话的特点

即兴而发,针对性强.

形式自然,灵活多变.

相互制约,听说并行.

情感激发,诱导联想.

语言精炼,达意为上.

(三)即兴讲话的主题

主题是即兴讲话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是整个表达的根本依据.讲话时每一层次、每一段落、每一句子、每一个词都反映着一个意思,这些意思都要统帅于主题之下.因此,即兴讲话要寻找触点,临场发挥,及时提炼新颖而典型的主题.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主题的方法:

1.临场发挥.着眼于临场某一客观事物的特点和本质,进行主观联想,立即闪现出一种思想,然后把它言表于外.

2.内心孕育.当开展调研或检查工作时,从别人讲话中得到启发,荫发一个新的观点,这时就成了孕育主题的素材.

3.问题凝练.问题是形成主题的摇篮.当你参加会议,大家都说了话,你自己正襟危坐,此时不说也不行,于是你就向自己提出了一串串问题,怎么办?说什么?怎么说?有价值的主题往往就形成于有价值的问题之中.

4.角度更新.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达,使之更加新颖,表达出众.如:以小草为题,有人说“小草默默无闻,造福人类”,有人却说“小草逆来顺受,软弱无能,不思反抗”.共3页,当前第1页123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

(四)即兴讲话的布局

即兴讲话要注意结构的整体布局.整体布局主要有纵式、横式、总分式、递进式.整体布局是考虑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主体材料应放在何处,次要材料应放在哪里,需要讲几个部分,是按时间顺序还是按空间顺序,是递进式还是并列式.

(五)即兴讲话的标准

即兴讲话是临场之作,不宜过长,切忌繁杂,防止罗嗦.即兴讲话应符合以下标准:

思维敏捷,反映迅速.

立意明确,内容集中.

条理分明,逻辑严密.

语势连贯,跌宕起伏.

用语规范,贴切易懂.

适切语境,话语得体.

生动优美,诙谐幽默.

把握时机,灵活善变.

(六)即兴讲话的思维

口语表达是思维的外化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说话的过程就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过程.考虑话该怎么讲,是一种思维活动,尤其是即兴讲话,是一个激烈的思维过程.它经过思想—句子—词汇—语音的快捷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是完整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训练一般有三种方法:

1.定向思维训练法.是按常规恒定思维的模式.这种思维可以培养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养成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习惯.

2.逆向思维训练法.是反过来想一想,变肯定为否定,变否定为肯定,变正面为反面,变反面为正面.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独立发表见解的特点.

3.联想思维训练法.是由一事物想到它事物的训练方法.其特点是一闻知十,触类旁通,使即兴讲话具有流畅性与变通性.

(七)即兴讲话的能力

即兴讲话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涉及到一个人能力的方方面面,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全面提高表达能力.即兴讲话重点要注重以下能力的训练: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机敏能力.

(八)即兴讲话的障碍

即兴讲话最大的障碍不是听众,而是自己.缺乏自信心是即兴讲话的最大障碍.为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清障工作.

1.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讲起话来才能镇定自如,侃侃而谈.

2.大胆交往,学习他人语言.要大胆地与周围人、社会人、各阶层人接触,并主动地进行对话,从中汲取口才营养,学习讲话技巧.

3.自我调节,增强自信心理.凡是有发言的机会,首先要调节好心理,要敢于说话,不要怕,不要躲躲闪闪,更不要说一些“我不会说,说得不好”等“丧气”话,越是这样,越不敢说话.这样容易给人留下哼哼唧唧,唯唯诺诺的印象.

(九)即兴讲话的禁忌

讲话时,变调失真打官枪,是普遍厌烦的事情.只有使用自然的声音讲话,才能真正打动人.同时语言表达要简单清晰,切忌罗嗦.否则会失去听众.生活中有哪些讲话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呢?心理学家归纳为十二种:

1.抱怨自己的命运,或夸耀个人的成就;

2.喜欢扮演心理分析家,对任何人的言行都要评头论足;

3.自我膨胀,夸夸其谈;

4.拒绝尝试新事物,不肯听取别人意见;共3页,当前第2页123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

5.言谈冷淡,缺乏真诚热情;

6.过分取悦或阿谀奉承别人;

7.毫无主见,人云亦云;

8.视自己为焦点人物,一副“舍我其谁”的狂妄姿态;

9.言谈时态度暧昧,模棱两可;

10.言词逞强,喜欢咬文嚼字;

11.经常打断别人话题,影响他人说话兴趣;

12.过渡谦虚,恭维别人.

(十)即兴讲话的要求

在口语交际中,一般听众处于被动地位,要使表达者与听众两极合壁,就要消除听众的被动、消极情绪.听众对讲话者的要求是:厌繁杂、喜精短,厌粗俗、喜新颖,厌空洞、喜形象.

二、即兴讲话的技巧

即兴讲话就要向白居易《瑟琶行》一诗中:“大弦嘈嘈如急语,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写的这么形象,阴阳顿错,错落有致,发音响亮,平仄相间,轻重得体,高低有度.下面分话前、话中、话后三个阶段例证:

(一)讲话前的准备

1.克服紧张情绪.对讲话少的人来说,讲话前紧张是自然的,应该正视这种紧张作,全当是丢一次丑,再紧也得讲.那么,如何消除紧张情绪,有几种物理方法大家可以试一下:

深深呼吸—眼睛微闭,全身放松,心里默默的数数,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就会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

临场活动—由于紧张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在讲话前稍加活动,双手握紧然后放松,让肌肉缩紧再放松,就会促使热量散发.

闭目养神—闭目用舌尖顶上腭,用鼻吸气,可以达到安定神绪,独自幽静,怡然自得的目的.

凝视物体—确定某一物体,专注凝视,并去分析它的形状,观察其颜色与远近.

第3篇:逆向思维训练法范文

关键词: 新目标英语教学创新思维课程改革创新思维能力

我多年的一线英语教学实践与近年来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所做的积极探索,来谈谈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互动合作,活化课标教材,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我们应该倡导互动合作,活化课标教材,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英语语言信息,但教材中的图文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图文“活”起来,即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其他辅助教学手段来呈现教材内容,那就会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产生趣味盎然的效果,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我采取互动合作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或小组制作课件、幻灯片、个性化的录音录相,在合作中动手、动脑,进行演示,从而发挥个人长处,在合作中互补、借鉴、启发、点拨,最终形成立体的交互式英语思维网络。

在课件、幻灯片、个性化录音录相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尽力做到“活”、“美”、“广”三个字。“活”是指图文的再创要灵活,既忠实于教材原有设计,又不受其束缚,其内容可以合理取舍,大胆增删,只要能更好地服务于教材与教学就行。“美”是指制作的课件要美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广”是指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学生参与图文再创,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摆放课件到指令位置,对学生进行适量的听说训练,同样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和开启学生才智。

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2 My name’s Gina.时, 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后,分别勾画出自己和自己所崇拜的明星的画像并制作有个性的名片。再根据上述图画和ID card,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针对画面和卡片进行问答,自然地导入新课,使教学内容清晰地显现在学生面前。

教学新目标英语下册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时,让学生在预习课文之后,分小组制作街区图 —— 图书馆、超市、银行等建筑,若干行人,几辆汽车和三条街道等。然后借助实物投影仪,教师就这些图文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学习新知。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目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2学用结合,精心设置学案,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我们应该立足学用结合,精心设置学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和我的同仁们立足于学用结合,力求学生做到学有发展,学以致用,既学得活,又学得透。强调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要求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力的发掘和培养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提问、探索和点拨,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方法,用英语思维方法指导英语知识的学习。

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是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分不开的。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针对学生在中学起始阶段英语基础较差,以及课题研究与学生英语学习之间存在着 “学、研”严重脱节的实情与矛盾,我会同课题组全体英语教师一起探讨,为学生精心设置学案,对每单元的课文阅读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运用创新”相结合的方法。“自主探究”是指学生针对学案中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预习,在探究过程中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展开共同的合作学习研究活动,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在课堂整体教学上,学生“探究”,教师“点拨”。然后,在“自主”和“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运用创新”,教师精选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句型编成练习,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学活了。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时,教师结合目标语言教学,让学生针对目标语言,学用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课题的实施也无疑使学生自学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以明显提高。

3标新立异,巧妙适时设问,增进创新思维深度

我们应该鼓励标新立异,巧妙适时设问,增进学生创新思维深度。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任务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能力,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探索、创造,增进他们的创新思维深度,培养创新能力。在语篇教学时,我常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 时,我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提问:Why do people like animals such as “pandas” in China? What can be done for wild animal protection?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ng wild animals? ……这样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展开联想,答案不一,众说纷纭。在考查学生语用能力时,力求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多种思维能力,让学生正确判断不同变化的题型。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度也将日益增进。

4改进方法,发挥复述效应,提升创新思维层面

第4篇:逆向思维训练法范文

学习成绩差,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兴趣,没信心,作业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老师认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问题。家长认为是孩子贪玩,甚至是多动症的问题。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其实,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学习障碍所至。所谓学习障碍,简单说就是不能学习,其显著特征就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听、说、读、写、算等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的成绩低下等现象,本质上说是学习成绩与智力不匹配。

儿童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机能不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心理或环境等因素造成儿童基本学习技能的失调,具体说就是听、说、读、写、算等技能失调。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家逐步认识到这些基本技能的形成一方面与个体知觉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可以通过特殊教育和特殊训练方法加以改善的。

南通市博远少儿智力潜能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殷伟老师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并结合中外理论及专家的精华,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青少年测试训练方案。这种教育方案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独特性和科学性。

儿童学习障碍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加以区分就无从治疗,无法训练。按学习能力划分,可以把学习障碍分为视知觉――动作统合障碍,听知觉学习障碍,阅读障碍,数学能力障碍及注意力障碍。一般来说判断儿童学习障碍,需要多学科协作,由专业人士通过教育测试进行诊断。所以学生在进入博远教育培训中心课程前,会进行一项系统的能力测试――殷氏推力测试,准确了解其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及不足。然后根据青少年能力水平的差异,制定出适合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学习方案。整个过程就如同中医会诊,中医在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之后,诊断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在5~7天的基础治疗之后,进行复诊,医生再根据这一阶段的治疗和病人的具体情况,对药方进行调整;在又一个5~7天的治疗后再进行复诊,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与治疗情况重新开方。循而往复,直至病愈。

殷氏开智教育的教程亦是如此。在经过对学生系统的测试分析之后,针对青少年能力水平的差异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的训练方案,如同中医开药方,首先制定出5~7天的学习训练方案,在经过一周左右的训练后,及时地进行“复诊”,依据学生适应及训练情况,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周而复始,经过六个月的训练之后,会看到学生入训前存在的问题逐渐得到纠正与提高。这种教育训练课程与中医更为相近的一点便是――对症下药,针对的是具体的症状,找到症结之所在,在根本上对学生进行纠正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如美国福曼学校的罗普尔所说:学习障碍儿童只是在大脑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人稍有不同而已,只要教育者找到了钥匙,就能把他们带到任何地方。

曾经在中心培训过的王聪,入训时是三年级的学生,玩什么东西都特别灵,家中的电脑、电器都会摆弄。可是一到学习时就像换了个人,写作业拖拉,写字经常多一笔少一划,算数不是忘记写得数,就是抄错数字,上课老是搞小动作,东张西望,不注意听讲。妈妈着急,给他请家教也无济于事。

经过博远培训中心的老师测试后发现王聪的智商为100分,属于优秀。但是其视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只相当于7岁,属于儿童学习障碍。这样一个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的儿童要学习三年级的课程,就会遇到视知觉记忆和书写的困难。这一障碍会妨碍他上课专心听讲,妨碍他对数学竖式题的计算,导致他粗心大意,最终出现了所谓贪玩、懒惰。

对于这种学习障碍的孩子,家长应及时了解学习能力上的弱项,并采取补救措施。经过博远少儿培训中心的教师6个月字词记忆训练和视知觉――动作统合能力训练,王聪的这两项能力达到了现有课程要求,学有进步。

王聪的变化足以说明,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在培训课程的6个月中,中心不仅安排基础的训练课程,还安排了F1赛车、外出游学等多项实践性训练,在活动中锻炼孩子的胆量、视动统合协调能力、思维反应的灵敏度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中心课程还安排了外教课程,外教并不是教授语法、时态等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地点也选在公园、茶馆或户外,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同时,在寒暑假期间,还将有针对性的安排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让孩子在游乐中纠正不足,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提高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殷氏开智教育――殷氏学习训练法源自南通市博远少儿智力潜能教育培训中心的创办人殷伟老师。在江苏省第二届民间发明创新奖评选中,殷伟老师以其独创的“开智教育法”喜获二等奖,并被授予“江苏省民间优秀发明人”称号。独创出的一整套青少年测试及一对一训练方案,包括极富独特性的“殷氏推理”、“殷氏学习训练法”、“殷氏思维训练法”。

殷伟本是一个拥有10多项发明专利的发明家,源于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培养儿子的深切体会,开始关注并探索兴趣教育这一全新领域。在培养儿子殷超的过程中,殷伟更是充分发挥兴趣导向,使孩子通过获得成功体验来不断激发兴趣,挖掘学习的动力。小学四年级时殷超就获得第九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5岁那年,独立意识和自主性很强的殷超赴英国牛津留学。对儿子教育的成功,引得不少朋友把自家的孩子托付给殷伟,请他帮助拓展思维,殷伟的培训方式很特别:在卡丁车玩耍的潜移默化中锻炼了注意力、胆量和协调能力;外语课选在公园、茶馆或户外上,不知不觉中“哑巴英语”开口了;生活丰富多彩了,写起作文来也自然流流下水。如今,6个孩子全都获得江苏省创造发明一等奖,其中一人获全国金奖,并相继考取清华、北大、南大等重点院校。

在博远少儿培训中心,1000多平方米的整洁空间内,有8名富有经验的南师大毕业专业老师每天带着孩子们探索未知的世界,开发自身潜能。他们不会急于求成,培训内容与语数外无关;他们“功夫在诗外”,学生成绩能在短时期内显著提高;他们更加着眼长远,学生的道德品格、为人处事、行为习惯都逐步改善。原因何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帮助学生挖掘出理解、联想、创新等诸多潜能,在对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手段灵活运用中,达到举一反三之效果,实现从学习成绩到思想状态的全方位优化。

目前,兴趣教育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南通市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原南通师院院长易国杰教授在亲身体验了殷氏学习训练法后认为,殷氏学习法从兴趣入手的理念和做法最值得肯定,也是其价值所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进行探究,形成系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开拓智力,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5篇:逆向思维训练法范文

【关键词】 新目标英语教学创新思维课程改革创新思维能力

我多年的一线英语教学实践与近年来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学中所做的积极探索,来谈谈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互动合作,活化课标教材,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我们应该倡导互动合作,活化课标教材,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英语语言信息,但教材中的图文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图文“活”起来,即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其他辅助教学手段来呈现教材内容,那就会增大课堂容量,提供丰富的语言信息,产生趣味盎然的效果,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我采取互动合作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体或小组制作课件、幻灯片、个性化的录音录相,在合作中动手、动脑,进行演示,从而发挥个人长处,在合作中互补、借鉴、启发、点拨,最终形成立体的交互式英语思维网络。

在课件、幻灯片、个性化录音录相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尽力做到“活”、“美”、“广”三个字。“活”是指图文的再创要灵活,既忠实于教材原有设计,又不受其束缚,其内容可以合理取舍,大胆增删,只要能更好地服务于教材与教学就行。“美”是指制作的课件要美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广”是指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学生参与图文再创,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摆放课件到指令位置,对学生进行适量的听说训练,同样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和开启学生才智。

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2 my name’s gina.时, 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后,分别勾画出自己和自己所崇拜的明星的画像并制作有个性的名片。再根据上述图画和id card,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针对画面和卡片进行问答,自然地导入新课,使教学内容清晰地显现在学生面前。

教学新目标英语下册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时,让学生在预习课文之后,分小组制作街区图 —— 图书馆、超市、银行等建筑,若干行人,几辆汽车和三条街道等。然后借助实物投影仪,教师就这些图文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学习新知。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目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2学用结合,精心设置学案,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我们应该立足学用结合,精心设置学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和我的同仁们立足于学用结合,力求学生做到学有发展,学以致用,既学得活,又学得透。强调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要求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力的发掘和培养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提问、探索和点拨,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思维方法,用英语思维方法指导英语知识的学习。

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是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分不开的。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针对学生在中学起始阶段英语基础较差,以及课题研究与学生英语学习之间存在着 “学、研”严重脱节的实情与矛盾,我会同课题组全体英语教师一起探讨,为学生精心设置学案,对每单元的课文阅读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运用创新”相结合的方法。“自主探究”是指学生针对学案中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预习,在探究过程中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展开共同的合作学习研究活动,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在课堂整体教学上,学生“探究”,教师“点拨”。然后,在“自主”和“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运用创新”,教师精选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句型编成练习,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学活了。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时,教师结合目标语言教学,让学生针对目标语言,学用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课题的实施也无疑使学生自学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以明显提高。

3标新立异,巧妙适时设问,增进创新思维深度

我们应该鼓励标新立异,巧妙适时设问,增进学生创新思维深度。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任务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能力,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探索、创造,增进他们的创新思维深度,培养创新能力。在语篇教学时,我常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 时,我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胆提问:why do people like animals such as “pandas” in china? what can be done for wild animal protection?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for protecting wild animals? ……这样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展开联想,答案不一,众说纷纭。在考查学生语用能力时,力求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多种思维能力,让学生正确判断不同变化的题型。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度也将日益增进。

4改进方法,发挥复述效应,提升创新思维层面

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复述效应,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层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课程改革条件下的新目标英语教学,必须立足于精选的教材和科学的教法。实现新目标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教师唯有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去刺激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从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

4.1创造性复述。复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大脑思维的过程,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我在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改写后进行复述。这样就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复述又可分为三种即变更复述、续篇复述、概括性复述。

4.2发挥性演讲。在上听说课时,尽可能地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充分展现自己,争取说话的机会。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 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后,我组织他们就to be an actor / not to be an actor进行辩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场面热烈,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语言天才和创新思维,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

总而言之,复述和演讲是一种培养学生各种语用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不同层次,适时选用和灵活运用,使英语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5积极评价,体验成功喜悦,强化创新思维意识

我们应该进行积极评价,体验成功喜悦,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和褒扬、体验成功喜悦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也将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奇特的想法。此时,教师如果给予严厉的批评、指责或训斥,那么学生那些朦胧、零碎、不成片段的思想火花就会受到压抑,从而导致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处在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 在评价时,坚持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原则,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体验成功的心理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采取的评价方式有激励性评价和分层次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激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灵。分层次评价就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以不同程度的任务要求,分层次评价指导。对优秀学生,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激励的评价,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勇于思考,勇于创新,他们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真正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伊为民.现代英语教学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伊为民.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6侯渝生.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苏玉堂.创新能力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第6篇:逆向思维训练法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学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03-01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从各个层面的不断投入,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界同行们的普遍共识。传统的教学论把教师的基本任务仅仅看作是教学现成的知识成果,而不是着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大的危害是损害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改善现行教学过程最主要的办法是变单纯讲授为有讲有练,变死记硬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心理品质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实施创造性教学是以创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和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决定能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设置有多维性的预习任务

英语学习中的预习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堂英语课得以成功开展下去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对预习任务的安排要有多维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潜能。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所安排的预习任务或自己根据新授课的特点发掘出的预习任务去寻找并加工相关信息,而后再灵活而又创造性地输出信息。 教师可设计一些引导学生多种回答的问题作为预习作业。如:

What do you suppose will happen to our life if a new car factory is built in our city?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Bill Gate?

What do you think of mobile phones, good or bad?

What would happen if a lion escaped from the zoo?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是现成的,但却利于学生上升性思维和发展性思维的培养。如关于mobile phones, 有些同学提出了它与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的关系,有的同学则认为手机功能越复杂,产生的弊端也许会越多。所有的这些回答虽是奇思妙想,但却体现了他们运用了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2 丰富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英语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这一特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如果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可引导学生运用经验转移、侧向思维和遥远联想对所学内容提出新问题、新猜测和新结论。如:在学习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气情况的词时,可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示单词的意思。 由此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同一个单词画出了不同的图画,如:戴草帽和摇扇子表示hot,打雨伞或穿雨衣表示rainy,头戴沙巾或树枝晃表示windy,戴墨镜表示sunny…等等,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空间。3 课堂中投设疑问,引导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我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我在讲道sometime时就列出sometimes、some time、 some times 然后问学生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们似曾见过,但又说不清它们的区别。于是我就启发他们:some可表示"一些、某",time可表示"时间、倍数、次"。然后逐步再启发他们sometime表示"某一时间" some time表示"一些时间"等等教他们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 讨论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要构建、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中如涌泉奔放,并在讨论中不断校对自己的想法,增强对自己思维的批判性。

在讨论中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常用的方法,也有打破常规、突破定势的创举,他们经常选取、抽象、借鉴其他事物的局部之处,进行移植再生,智慧的火花会时时呈现。同时教师也参与其间,并不时抛入"石子"再激微波,"鼓动"学生推波助澜,让学生再造汹涌的创造性思维浪潮。 如:在学习的时候,由于引入新课时我在班上做了一个民意调查,发现班上47人中有35位学生家中(父、兄或爷爷)有人抽烟,问题相当严重,在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了抽烟的危害,抽烟对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时,我设计了本单元的讨论题What can you do to persuade your family members to give up smoking? 学生分组讨论,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有些学生还介绍家人戒烟的成功经验,有些学生希望发明一种药,让抽烟的人吃后对抽烟失去兴趣。

5 积极评价,鼓励创造性思维

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刺激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评价中,要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5.1 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不马上说:"No you are wrong",而是说:"Pleas think it over"。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单划"×"了事,而是在错误部分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注上"?",示意学生在考虑考虑。

第7篇:逆向思维训练法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 创新能力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3 文献标识码:A

“创新”(innovation)又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非常时髦的词语。“innovation”的拉丁词根“nova”表示“新的”的意思,加上前缀“in”导致动词化,具有更新的含义,意味着对原来已有的东西加以更新和创造。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展开的潮流,如何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蜕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当代大学生学活教材,跳出书本,增强适应实践与运用的能力,更能在活学活用中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也是高校英语教师重大任务。笔者根据多年耕耘英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悟出了一些通过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基础应用能力,以此来增强创新能力的方法。总之,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营造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制造鼓励创新学习的氛围

从在高中阶段各项生活、学习被老师、父母严格管理,到大学校园中各项生活、学习都要自理,大学生一下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在学习上也会面临着很大的冲击,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大学生只有对英语老师产生强烈的喜欢感情,才会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如果英语老师不招学生喜欢,何谈学习兴趣呢?所以,在大学校园中,英语教师要营造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开拓进取。

首先,英语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大学生从高中迈向大学阶段英语教学方式的转变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法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之间基础能力的不同。教师尊重每个学生,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学习语言的机会,激发创新思维。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其次,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大学生更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喜悦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也将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应该坚持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原则,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是要进行激励性评价。激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不要轻易说“NO”。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单划“X”了事,而是在错误部分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注上“?”,示意学生再考虑考虑。二是分层次评价。不同程度的学生,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指导。对优秀学生,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差点儿的,给予肯定、激励的评价,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二、鼓励学生掌握基本功,奠定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培养大学生英语独立学习、自主创新能力是建立在大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或运用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总结正确的学习和运用之法,才能有意识地去体验、提高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产生提高的冲动和欲望;只有当学生掌握了有一定广度的知识,他们才能把自己的经验和学习客体进行广泛的比较和整合,然后产生新的学习欲望;只有当学生具有熟练的基本技能,他们才能对学习内容进行综合运用。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分不开的。大学英语老师更要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帮助其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并进行有计划地督促检查。了解学生缺少哪些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然后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其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是根据学习的内容或训练的要求,确定专题培养计划,在课堂上一次或多次集中进行探讨、交流和讲解,以达到强化的目的。

三是根据课上当堂发现的个别问题或个别学生学习中的方法问题,进行即时培训,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四是帮助学生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以及进一步的学习计划。

三、巧妙设置疑问,提供学生努力创新的原动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因此,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造质疑情景,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是融合在长期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的,是体现在每个教学步骤和每项活动中的,教师应刻意去做的是将凝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因素发掘出来,展现开来,在教学活动中随时随地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个性。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巧妙设置疑问,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联系性思维。在经过一定阶段的教学后,可以巧妙地把前后相同、相近或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串连,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前后对照,发现异同,刺激其联系性思维,帮助其记忆前后的知识点。

二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多角度思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创设出各种疑问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如在语篇教学时,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三是提出问题,激发其批判性思维。有时在进行英语习题训练时,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并且对答案都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循循善诱,鼓励其讲出自己的看法,不管对与否,进行讨论,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样理解记忆的效果十分明显。

四是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性思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观点、意见或证据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

五是欢迎提问,激发发散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欢迎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问题,采取悬念激发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寻求变异,以达到扩展和深化的目的。在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表达意义。其中句型转换、词语替代是一种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形式。每当这时,我总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表达形式。

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度也将日益增进。英语教师要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而且要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探索,去创造,增进他们的创新思维深度,培养创新能力。

四、科学尝试体验式教学互动,提供学生努力创新的助动力

教师要从观念上改变教师独占讲台“满堂灌”的做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享经验的过程。所以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十分重要,因此要求教师必须从灌输者向引导者转换,即从单纯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组织者等角色转变。教师的任务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期间,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多研究、多讨论、多交流,甚至是有机会时多合作,只有如此,教师用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等积极因素去感染、带动学生意识的形成,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采取“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和“运用创新”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步,“自学探究”。一般在新的教学任务前,要求学生针对教学内容中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预习,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猜词义、分析句型、归纳各部分主旨和全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重点难点等任务,发现问题。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好任务,或由他们自行认领,让他们通过组内合作的形式积极去准备,并充当好他们的顾问,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也可为他们出谋划策。

第二步,“合作学习”。让学生个体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内在课外进行合作,得出一定的结论和成果。之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在课堂整体教学上,学生“探究”,教师“点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不要限制或打断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自由组织材料进行讲解,或由他们自由发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融为一体,充当学生的角色。当然教师也可以举手提问,必要时也可借这张“学生之口”来作补充,最后,教师要善于对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总结。

第三步,“运用创新”。教师要对课堂上出现的重要词汇、句型进行总结,编成练习,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或温习,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的更多,学的更活,学的更自由,学习掌握的程度也更好。在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时,教师结合目标语言教学,让学生针对目标,学用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

培养大学生英语创新能力与自我实践能力的方法有好多种,这里只谈及其中的几个方法。这些方法是应该有机整合,融会贯通,循序渐进,缺一不可的。在实践中由于学生个体特征的差异,也会有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因材施教,才是最得体的教学方法。所以,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提高的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议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冬青.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6).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