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

第1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一、线上培训的优势

(一)学员学得“多”

相对以往传统的培训方式,线上移动端的授课模式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完整的理论知识、实操演示,不懂的、疏漏之处,学员可以反复观看、深入学习,从而实现培训的大规模、高质量开展。

(二)学习时间“活”

相对传统培训方式,线上培训更加机动灵活,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取合适的时间进行线上学习,大大解决了工学矛盾。

(三)学员学得“好”

线上培训课程通常是以图文、视频为载体,充分发挥视频“短、小、精、趣”的优势,通过精讲知识点、技能点、操作程序、安全规范,配合动画演示,使学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围绕重点和难点集中学习。线上内容可以实时反哺线下,让学员反复回顾成为可能,有效加强了培训效果。

(四)师资课程大幅节“省”

传统培训模式中,以培训师面授为主,班级循环开、理论知识循环讲。将这一部分理论知识的授课内容,提炼成数字资源于线上平台,可供全市范围乃至更大范围共享使用,有效避免了课程重复开发,降低社会投入成本。企业和机构可将更多精力投入于课程的质量提升,课程内容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与此同时,全行业课程资源在平台上可以横向对比,促进课程在质量方面的良性竞争。

二、相对传统授课方式的不同之处

(一)课程实践方面

传统授课方式中,教师可以面对面指导学员进行实践,线上教学则以教师授课为主。

(二)课堂互动方面

传统授课方式中,教师可以面对面的与学员进行沟通,学员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教师能第一时间掌握。线上教学则通过学员留言或教师提问来进行师生互动。

第2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24-02

一、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内在联系

1.职业技能水平直接与岗位收入挂钩。提高劳动者收入是促进就业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而提高劳动者收入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根据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2016年度宁波市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表,从不同等级分类的职位工资指导价位来看,工资随着技能等级提升而上涨。在一线作业服务业人员中,取得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能、中级技能、初级技能证书的劳动者工资指导价位年平均值分别是:151888元、114328元、100791元、77743元、52099元,分别是无资格证书者的3.02倍、2.27倍、2.00倍、1.54倍、1.00倍。

2.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推出的技能水平认定制度,如果求职者通过培训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就等于拿到了求职、任职、开业甚至境外就业的通行证。以宁波市海曙区广安养怡院为例,该院每年招聘80余名养老护理工作人员,要求“需持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未持证者需在入职三个月内考取证书”,这表明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并拥有资格证书的求职者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下图所示为该院2014年—2016年每年招聘人员中持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占比情况,可见,持证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3.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促进再就业。目前,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低的职业已经难以满足宁波市经济发展需要,劳动者只有经过不断地进行技能改造和提升,才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能力。为此,政府通过开展“定向”培训、“定单”式培训,围绕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使培训更有目的性、方向性。

二、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改进策略

1.努力提高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提出,要不断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另外,由于一线劳动者群体具有职业流动性强的特点,使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舍得投入培训经费,不愿意提供学习条件,长此以往,劳动者和企业间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制约了双方的发展空间。要改变上述困境,应不断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工会、人社、教育等部门应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和社区,宣传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企业和职工对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舆论工具做好宣传工作,营造“培训幸福、技能宝贵、就业无忧”的良好氛围。

2.围绕市场抓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宁波当地职业技能培训采用“直补培训机构、直补个人和直补企业”的工作机制,使一些培训机构把大量精力花在“拉生源”、节省培训成本以及考试题库的研究上,而不是根据市场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结果导致“技能培训合格率高,但受训学员技能水平依然低下”的矛盾状况,这无疑对促进就业、改善就业质量的帮扶作用甚微。另一方面,参训学员有部分是盲目跟风,抑或是迫于单位的压力,其结果就是浪费了有限的培训资源,使真正需要提升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劳动者失去了机会。为此,职业技能培训应坚持与就业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训意愿为准绳,按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等形式,根据各类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岗位要求,开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的培训模式。

3. 从广度与深度上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培训机制。宁波经济社会繁荣,企业数量众多,企业职工数量庞大,为使职工的岗位技能跟上时展的步伐、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就需要不定期地对一线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而面对如此庞大的职工人数、名目繁多的岗位工种,仅靠培训机构显然是不现实的,职业技能培训更侧重操作能力的训练,具有高投入、设备更新快、师资要求高等特点。一套代表新技术的教学设备可能要花费几十万的资金,而且几年后有可能会被新产品所取代,专业机构少、培训成本高、教学资源有限已成为制约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培训机构就要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寻求培训资源,借用企业的设备、场地、师资、资金等资源来弥补培训机构自身存在的不足,而企业则可以借助培训机构的师资、培训政策等优势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4.调整培训补贴发放模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培训补贴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提升劳动者的技能、获得更多就业福利;用不好,就会弱化技能培训的引导机制,影响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宁波市为例,大部分培训补贴是打入培训机构账户上,培训机构采取的是免费培训模式,导致参训学员“零成本”参加培训,甚至有些职工认为“在帮培训机构赚钱”,这显然走进了培训补贴的误区。为了使政府培训补贴真正用在刀刃上,应采取由培训学员先行支付所有培训费用给培训机构,待考核鉴定合格后,再由政府将培训补贴费用全额拨付到个人账户,政府补贴与培训机构不发生直接经济关系,这样就利于营造一种“职工花钱培训,机构按需收费,政府补贴职工”的良性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彰显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基本功能。

第3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 鉴定管理 设计

引 言

由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才的需求。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专一的人才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因此,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出现了很多技术性的专业培训学校,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也由此而生。根据现有国家规定的意义,职业技能鉴定,是按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由政府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地评价和认定。我们国家在20世纪的时候成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的机构,自此,那些上不了统招学校的技校学员,那些从事专业工作的技术工人等特殊人群,通过职业技能考试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带动了人才的多线发展,打破了单一的模式。职业技能的鉴定机构企业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职业都慢慢出现,各种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也随之而生。因此,大规模的考试、大量的信息、大量的需要加工的数据,高难解决的问题出现了。本文也针对职业技能鉴定管理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良好的改革措施。

一、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

(1)数量增大,问题增多,发展缓慢。自从国家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经过多年的改革、改制,现在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组合了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培训鉴定机构。三方面的结合使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是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职业技能的鉴定工作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各个行业都有职业技能的鉴定制度,所以,知识面比较复杂,而且面对全国的考生,要处理的信息量、数据量也是非常大的。很多事情都是人工不能及时处理的。而且一些机构的思想认识不足,原则来说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劳动者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是一个人的专业水平的表现。

(2)资金短缺,条件相对滞后。就全国来说,展开职业培训与鉴定的经费基本上只依靠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因此,很多机构基础设备落后,人力配备不齐全,很多机构荒废的现象也存在。虽然国家拨付了专款资金,但是部分培训鉴定机构与相关部门对着专款使用不当,滥用、挪用的现象比较多。使培训鉴定经费用不到该用的地方。因此,有的培训鉴定机构现出现设备老化,门口罗雀的局面。这就制约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和培训鉴定水平的提高。

(3)学员的素质不一,机构设置欠缺。很多参加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有的素质不是很高,所以才决定考取一门职业技能的证书,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劳动者多并且素质不一,由于文化程度有限,在职业学校,有限的培训时间里很难掌握专业知识,教师的授课压力增加, 培训的实效性大大的降低,影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同时,目前的机构设置不合理,很多没有专门的分开,只有一个部分负责繁杂的各个技能鉴定培训。这样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

二、完善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管理系统的措施

(一)整合机制,加强学习。面对越来越多的报考者,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加强思想意识的培训,统一要求各个技能鉴定机构做好、做到本质工作,要求鉴定机构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观念。抓紧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于每一项技能的鉴定都要认真组织培训,认真的鉴定评价,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质量管理。严格把关,公正对待,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严厉的打击那些走形式、走过场、代替考试的不良行为。进一步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影响,积极的建立合理科学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机构,以此来确保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站机构的管理,加强机构人员的培训。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培训机构、鉴定所硬软件建设。在各个鉴定机构的基础设施配备上,进行规范梳理和合理要求,制订和完善工作人员的各自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对于各个部门,建立相关的制度规定,协调各个部门。团结一致,做好鉴定的基础阶段和把关阶段。严格鉴定相关人员的档案信息,确保鉴定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信息技术一体化,利用现代科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达已经被证实,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节省了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建立各项职业技能的知识知识库,专题库,学员信息库等等大量的数据库。而且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下载观看各个行业的各种载体传播相关的职业技术与技能知识,方便了广大劳动者,突破了以前传统的书本模式,因此也提高了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

(四)互动交流,互动学习。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可以联合专业的培训机构,组织学员参加专业的技能培训课,帮助他们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有证书不代表技术合格,只有提高学员的真实成绩和技能,才能真正的提高其就业技能与素质。很多人都是有证书无技术,因此,只有认真把关好技能质量这一关,才能真正的帮助职业性人才,才能真正的帮助企业,只有认真的做好质量的鉴定和培训,才能帮助就业准人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正常标准化。

结 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多工种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大,技术更新周期大为缩短,生产行业不断的创新,因此,高等职业学校的压力日益增大。我们要加强高级职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具备某类行业、企业生产技术发展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疏导学员,正确的掌握专业的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相关制度和规定,努力为国家,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燕.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J].职业技术教育,2007,19:66-67.

[2]常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法[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3):28~30.

第4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回流农民工 再就业 问题

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东西部经济平衡被打破,大量产业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在金融危机后的数年里,受到中西部地区惠农政策的影响,大量农民工主动或被动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回流为回流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农民工群体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军,如果长期处于失业的状态,不仅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的建设,而且会成为和谐社会的隐患。

回流之后的农民工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再就业成为回流农民工的主要选择。回乡之后,农民工的就业形式主要是务农、到企业打工和自主创业,回流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导致在再就业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一、回流农民工再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文化程度较低,导致就业隔离

根据国家统计的2016年的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只占到了25.2%,农民工群体中仍然以接受过初中文化的农民工为主,占到了59.7%在对回流农民工的调查中表现出相同的文化分布,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受过高等教育的回流农民工所占比例仍然很低。较低的文化程度导致存在就业隔离,在外务工期间,农民工大多从事着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比如建筑业等,回到家乡后仍然从事这类行业,文化程度底,缺乏职业技能,导致回流农民工y以进入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自身的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二)社会支持网络不足,就业信息渠道狭窄

根据调查,回流农民工获得工作的途径主要以通过亲戚朋友或者老乡介绍,用工单位上门招工和政府集体组织及目前比较流行的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比重较小,这说明回流农民工的就业渠道不通畅,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建立的就业信息平台没有能够很好的使回流农民工了解,地方的人才市场没有及时有助于回流农民工就业的信息,这说明,政府和社会在支持回流农民工就业方面仍然有巨大的潜力来发掘;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人情社会里,回流农民工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亲戚、老乡、朋友,在调查中发现,通过老乡和朋友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占到了大多数,而由于农民工本身的特性,来自亲戚朋友的就业信息准确度不高,而且内容比较单调,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回流农民工对信息的处理也容易出现错误。

(三)政策不完善,政策宣传不到位

各地各层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改善回流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比如支持创业的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针对回流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等,但实际上回流农民工群体对有关自身的政策不清楚。政府对政策的宣传渠道单一,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宣传,还停留在贴告示等的比较低级的宣传手段上,导致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执行不彻底,惠农政策和促进就业的政策不能有效的传递到回流农民工身边,国家或者上级政府出台的政策只出现在办公室,不能真正的得到贯彻,这说明,很多基层政府在执行政策时,工作未能落实。

二、促进回流农民工再就业的对策

(一)建立回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对回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政策规范,鼓励社会上非盈利培训机构的发展,给予优惠和补贴,并且加强监管。针对回流农民工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与回流农民工相匹配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并且在培训之后,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获取培训反馈信息,提升回流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二)建立回流农民工创业平台

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鼓励回流农民工自主创业,不仅是顺应国家政策的新趋势,而且对农村地区来说,创业不仅带来了经济的新活力,而且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了由于大量的农民工回流带来的就业压力。政府需要建立回流农民工的创业平台,落实上级政府制定的促进回流农民工进行创业的政策,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回流农民工创业,提升回流农民工的创业能力,降低创业风险,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资金贷款、创业指导等服务。

(三)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承接产业转移

在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比如建筑和纺织等,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强,而且,中小企业的进入门槛较低,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少,对劳动力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合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部门需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以便于建立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在我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做好承接从东部转移而来的产业,并且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承接布局,针对不同类型的产业进行分类,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有重点的进行产业承接,对资源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农业、制造业等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类型实行针对性的引进招商。

参考文献

[1]申鹏,朱林.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基于897名贵州返乡农民工的问卷调查[J].调研世界,2014(9):31―35.

[2]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J].中国统计信息网,2016年4月28日.

[3]张黔珍.人力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南省1305名农民工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14-l9.

[4]王春超,李兆,周家庆.躁动中的农民流动就业――基于湖北农民工回流调查的实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3.

第5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通信录让社交产品能迅速导入熟人关系,这一点PC端无法比拟,围绕熟人关系可以做各种文章,比如现在的熟人实名、熟人匿名,还可以有熟人的多维度展示、熟人的二次人脉等等。而地理位置,更多是用在陌生人关系上,这同样也可以让移动互联网在这方面出彩。比如现在的团购,实际也是一种另类的社交方式。而这样的关系还有更多的延展空间。

从这两点出发,移动互联网还有以下几个方向可以不断拓展。

1. 知识分享型社交。这个社交的源头可能类似豆瓣的兴趣小组,但是移动互联网赋予的意义是,能不仅仅把兴趣,而且还有碎片化的知识,快速地通过技术手段,与相关的人互动。

比如一些人都在读同一本书,可以互相分享书的知识。再如可以一起通过问答的形式,了解关于设计、建筑、经济等方面的小知识。这样的产品在国外有Quizup软件正在流行。国内有一些开发团队也在模仿。

这类社交是某个特定领域垂直人群的社交,并非微信那种以海量人群为基础的模式。好处是人群相对高质量,但人数不会有爆炸式的增长。

试想一下,在书店,如果有社交软件,可以知道哪些人在和自己买同样的书,那么探讨话题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也能迅速结交一批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2. 精英人群的男女社交。精英人群是相对丝而言,而男女社交则是相对那些灰色、有各类隐形规则的社交而言,这类社交更多是让精英人群能按照社会交往的真正、透明甚至正能量的规则来结交异性朋友。

如果结合通信录的功能,可把通信录中更加优质和精准的人群(比如高级白领、学者、企业家)进行对接,交流和探讨的话题自然不会是丝思路,也能创造更大的消费价值。

目前这类社交产品还没有面世,但是需求一直存在,而且更加适合在中国市场开发。

3. 职场社交。在这类社交中已经有相对成熟和成功的公司,在国外比如Linkedin。而在中国,则有一大批模仿者。这类社交目前更多是用于职业招聘,但实际上职场社交可以拓展的空间远远大于这些。除了招聘,还可以有职业技能培训、经验交流、信息分享等。换言之,可以想象的空间同样很大。

尤其是在移动端,结合LBS,还可以进行各种有趣的尝试,线下的培训活动、聚会活动能更加方便的开展。

甚至在同一栋写字楼里面,也可能创新性地玩出职场社交,让职场中人能更好地进入自己的人脉圈,打破以往不同公司的地理间隔。

4. 游戏社交。几乎所有的移动互联网游戏都具备社交功能,但整体而言还是重游戏、轻社交。如果某款产品能做到游戏和社交,就都能发挥强大作用;反过来,变成重社交、轻游戏,则会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当然,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游戏产业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如果把社交因素扩大,可能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但移动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化解各种原来看起来不可能的问题和矛盾,重新创造崭新的市场。

第6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煤矿建筑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对策

煤矿建筑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使用的主体,而技能人才优势煤矿建筑企业生产经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进一步评定劳动者的技能、体高煤矿建筑企业员工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施程序

对于建筑煤矿企业开说,主要是以生产需要为基本原则,把企业的岗位实际活动以及技能鉴定的工种结合在一起,根据以下几个工作程序来制定鉴定方案,并根据方案组织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首先,要根据国际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对相关岗位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确定这个工作岗位所对于劳动者技能的要求,制定出相应的鉴定要素目录。其次,企业职能部门根据相关部门制定出来的鉴定要素目录,跟企业生产的工种联系起来,结合国家给出的标准试题库,对于企业工种的理论和实践的考核项目内容进行编制。再次,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单位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能力。第四,作为鉴定站要制定出与此相关的工作计划,主要的内容包含了鉴定的职业、鉴定的人数和日程等等信息,还需要对相关事项进行说明,再上报给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审核和备案,再组织人员对于企业员工进行技能考核。最后,职业技能鉴定中线要对企业的考核过程进行监督,认真审核考核的结果,对于那些考核合格的人员办法相应的资格证书。

二、煤矿建筑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技能培训职责缺失

我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中明确的规定,各个企业的职工都具备参与技能培训的权利,企业也要履行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的责任人。但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一部分煤矿建筑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履行这个职责,还有个别煤矿建筑企业部门负责人目光比较短浅,没有很好的重视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一门心思的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职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基本处在无人监管的状态。还有的煤矿建筑企业即使开展了相应的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也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对于培训的内容偷工减料,培训效果不明显。

(二)企业缺少技能激励机制

在一些煤矿建筑企业中,原有的薪酬激励分配制度不是特别完善,薪酬分配不能很好的反映出职工岗位和技能之间的差别。导致了职工技能水平高低一个样、工作效率高低一个样,职业技能鉴定的结果跟工作应得到的待遇不衔接,导致煤矿建筑企业员工缺少技能学习和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

(三)企业配套服务有待完善

在煤矿建筑企业中,由于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比较多,技术设备的更新速度也是相对比较快的,越来越明显的一个矛盾就是国家职业标准的统一性跟企业岗位需求的多样性,这样就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原来就缺少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资源更加不能满足煤矿建筑企业发展的需求,加上技能培训和鉴定的成本比较高,还需要比较长的周期,这就成了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障碍。

三、加强煤矿建筑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职责,认真开展技能培训工作

1、丰富技能培训形式

在煤矿建筑企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内部培训,外部机构培训和E-learning等技能培训方式。煤矿建筑企业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战略,科学使用这几种培训方式,提高技能培训效果,实现培训战略目标。我们以煤矿建筑施工设备检修技术为例,技能培训主要包含设备检修的部位、检修要达到的质量要求等。此外,还要不断加速培训手段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还可以开设网路技能学习教程,让部分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技能培训,加强培训老师与培训职工之间的交流。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善技能培训师资力量,采用工作经验的人员示范表演、工作循环培训等方式,提高技能培训效果。

2、完善技能培训制度

对人员的技能培训是煤矿建筑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站在职工个人的角度来说,积极充电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站在煤矿建筑企业的角度来说,培训和发展人员,能够发挥各个人员的潜力,为煤矿建筑企业发展服务,还能增加人员自身的归属感。

(二)科学规划,发挥激励作用

1、建立技能培训考核机制

根据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结合煤矿建筑企业的用工实际,明确各个工种的技能要求,建立相应的技能培训考核机制,对于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重点考察的是职工在自己岗位的工作技能,给考核人员提供客观的技能操作示范,建立详细的考核档案信息资料库,并根据技能更新的速度定期对持证人员进行考核。

2、建立技能培训激励机制

建立相应的技能培训激励机制,可以很好的把技能培训的内容转化为生产力。可以针对那些参加技能培训,具备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员在用工身份转换、评优评先等方面结合在一起,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被聘用的职工给予岗位津贴,能够很好的提升职工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

(三)积极创新,加大配套服务力度

1、职业技能鉴定与上岗合同制度结合

要把职业技能鉴定与上岗合同制度结合起来,对于那些国家有明确规定的职业工种,必须要进行专业培训和专业的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之后才能被煤矿建筑企业聘用上岗。要进一步加大煤矿建筑企业劳动用工检查力度,对于违反规定上岗的职工予以清除。同时,煤矿建筑企业要在劳动合同中规定职工参与技能培训的权利和为企业服务一定年限的义务,既保障了职工参与技能培训鉴定的权利,还保障了煤矿建筑企业对于职工培训鉴定的收益权。

2、加大技术资源开发与支持力度

对于煤矿建筑企业来说,要实时跟踪国家标准题库的变化,并跟题库制作人员联系,对技能理论考试题库进行升级,从而保证题库的时效性。在日常工作中,相关人员要收集施工工艺、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积极充实技能题库,对那些过时的题目予以淘汰。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考务管理的软件,各个煤矿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总结技能鉴定考务管理的特点,补充一些辅助管理软件,这样才能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效率,促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规范化。

结论

综上所述,新形势的发展对煤矿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给煤矿建筑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要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程序作为出发点,针对新时期煤矿建筑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不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煤矿建筑企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的对策,以培训为手段、以证书为依据,不断提高煤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处)

参考文献:

[1] 黄德英.企业如何开展员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2).

第7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260-03

1 实训中心简介

以“互联网+”与“电商物流”为背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依托鄂东地区的绿色农产品产业,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共建主要基于鄂东绿色农产品的电商物流实训中心。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项目投资700万元。实训中心是以企业电子商务流程训练为主线的整个电商物流产业链业务操作实训的集合,包括10个实训区:摄影实训区、农产品包装设计实训区、产品陈列与体验实训区、电商运营实训区、电商洽谈实训区、客户服务实训区、流通加工实训区、冷链物流实训区、配送实训区、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区。通过建设,整个实训中心能实现从电商产品的上传、销售、出库、售后及相关物流等一系列的业务操作技能的实训,同时可以帮助个人创业,促进大众就业。

2 建设思路与目标

电商与物流实训中心集教学、培训和创业平台的功能于一体,具体有以下功能:

1)建成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实训中心。面向在校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实行授课和实习相结合,满足课堂网络化教学的需要。通过在实训中心实习实训,了解电子商务全过程各环节,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2)建成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面向社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能满足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技能实训,能够完成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人才的培养,满足黄冈及武汉城市圈企业的用人需求。

3)建成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面向本地农产品企业及电商创业人员,为农产品相关企业提品需求信息、包装设计、销售、运输、配送等服务与支持。

3 建设具体内容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是整个建设项目对外的门户,主要通过B2B 、B2C、O2O等运营方式的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宣传在售产品的信息等。可以通过学习模拟电子商务中心直接在网站平台下单,物流公司运输、生产厂家生产的业务,了解电商物流产业链作业全过程。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训中心,主要由以下10个部分组成:

1)摄影实训区。该实训区配置整套可进行产品摄影、人像摄影、广告摄影的灯光设备,各色背景,数码照相机等。主要用于产品摄影、人像摄影、广告摄影等基础训练,为学生及社会从业人员从事电商物流行业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专项技能实训。

2)农副产品包装与设计实训区。该实训区配备先进的流程化管理系统,包装印前系统、完备的数字化包装结构打样环境以及齐全的包装性能检测与材料测试等设备仪器。能承担“包装产品设计”、“包装测试与评价”等多门课程的基础训练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

3)产品陈列体验实训区。该实训区配备玻璃展示柜、LED电子播放设备、产品展示屏风等。用于电子商城线上产品展示,宣传电子商城产品的特点,是电子商务O2O销售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训练学习者电子商城产品的陈列、展示与宣传技能。

4)电商运营实训区。该实训区配备智能服务器、高性能电脑、百度竞价软件、电子商务对抗沙盘系统、数据魔方系统、天猫、京东、速卖通店铺等。建立“淘宝网上创业实训平台”、“移动电商实训平台”、“跨境电商实训平台”、“大数据网络营销实训平台”。主要用于电子商务信息编辑、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络推广、移动营销等教学与实践。为学生、企业员工、社会人员今后从事网络编辑、电商运营、网上创业、网络推广等提供专业的技能训练。

5)电商洽谈实训区。该实训区配备电子投影、洽谈桌椅、电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等。用于训练学习者、从业者的商务谈判能力,是为企业对商务谈判、企业策划人才的需求而设计的实训项目。

6)客户服务实训区。该实训区配备呼叫中心系统、客户服务管理系统、电脑、电话等。功能分为电话销售、在线客户服务和售后服务。售后服务融电话客户服务与在线售后服务于一体。配合客服教学系统,模拟真实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线客户服务和电话销售。用于训练学习者、从业者的客户服务技巧。

7)流通加工实训区。该实训区配备RF高端手持终端、工业级无线基站、托盘货架、摘取式电子标签分拣系统、流利货架、周转箱、手动搬运车、半自动堆高车、手推车、半自动打包机、包装耗材、条码打印机等。以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测与品质管理、食品生产管理与营销等3大技术为主线,建立生产型的肉品、速冻、乳品、焙烤实训中心,全面满足学生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的要求,同时面向“三农”拓展技术培训和服务。

8)冷链物流实训区。该实训区配备模拟低温冷藏库、库体系统(含设施)、制氮系统、温度梯度箱、加湿器、仓库温湿度传感器等。设置营销管理部、采购部、财务管理部、仓储管理加工以及分检配送等部门。用于训练以下能力:负责客户的销售,协调与客户的业务活动和配送中心日常管理事务;负责将运到配送中心的农副产品按不同客户订单进行整理和分检工作,并组织储备;负责处理客户生鲜农产品订单处理,向生鲜农产品供应商进行产品订购;负责处理订单交易的财务工作和处理客户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工作。

9)配送实训区。该实训区配备果蔬灭菌机、加湿器、气体分析仪、真空(充气)包装机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类专业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及业务流程管理软件,安排学员通过上机操作熟悉业务处理的流程、传递方式、数据的处理要求以及不同岗位的职务分工和岗位职责要求。可以完成自动化立体仓库流程实训、各种仓储配送流程实训和作业实训、车辆信息调度实训、RFID射频识别技术专项实训、超市物流管理实训等。

10)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区。该实训区配备电子投影、办公桌椅、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脑、 LED显示屏等。将整个电子商务创业实训区分为五个部门:信息管理中心、网上交易中心、物流管理中心、生产管理中心、银行结算中心。模拟真实的电子商务企业办公环境、电子商务创业教学系统等,与产品陈列展示区、信息技术区、客户服务区等有机结合,完成产品定位与策划实训、网络平台搭建实训、互联网推广实训、网络平台管理与维护、电商实战。实训的过程中,将按照不同部门职能进行业务划分,进行实际业务操作实训及业务经营。通过电商创业办公区,可以让学生身处真实的企业环境,接触企业实际的工作流程及项目,掌握各种岗位技能,真正成为准职业人。

4 预期效益

1)整合电商、物流实习实训资源,为区域职业院校学生实训及黄州城区及周边企业人员实训、社会人员就业创业培训创造良好条件。每年完成1000人左右的学生实训实习、1000人左右的企业及社会人员技能训练。

2)为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为农产品相关企业提品需求信息、包装设计、销售、运输、配送等服务与支持。每年帮助网商成功创业,并实现网上销售商品2000万元以上。

参考文献:

第8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一)不能单纯的以传统视角来看待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职业培训教育的市场氛围中,绝大多是是采取机构和学院签订合同形成委托关系。从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角度思考,作为委托的这种合约形式,双方应当在法律层面是权利义务责任对等。但是,现阶段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职业培训机构和学生仍然处在从属关系的层面,其消费者的个人属性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权利保护。职业培训机构往往从传统管理模式出发,主要通过授课式的管理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不会考虑到学员是否学会,是否达到合同中所要求的水平。

(二)教学的市场必然会在近年面对严重的“买方市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愈发提高,职业培训机构的成果产出将被完全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而现在很多职业培训学校并没有从市场出发,其教育产品已经落后于时代,甚至学院学习的知识已经在互联网大潮下被淘汰,长此已久教育产品的落后必然会冲击培训教育机构的活力与升级,职业培训机构自然实力也会不断减弱。我国人口最高峰的一代将会面对职业教育,全国各大职业培训机构将会面对强大的“买方市场”,职业培训机构的竞争将会从地区性的竞争向寡头竞争逐渐发展。因此,职业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必须认识到市场的残酷性,和自然选择的优胜劣汰,认真对待新公共管理模式之下的“买方市场”。

(三)二本、三本院校等优势地位教育机构进入职业培训市场

随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到来,国家教育部将会在开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上再次进行严格限制。同时,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家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调整、开设职业培训机构。而在近几年,职业培训机构必然会面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大批二本、三本院校的改革要求,届时将会有大量处于优势资源地位的本科院校进入职业技术培训的领域。因此,在政府政策还没有放开前,职业培训机构必须要认真做好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二、新公共管理模式下职业技能培训的改进对策

(一)增强职业教育行政的灵活性

新公共管理模式下将政府治理与市场经济互相融合,从市场角度将各种私人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引进到公共部门。现阶段,很多职业培训机构多为政府背景支持的传统教育机构,其特性在于沿用的是体制化的教育模式,并没有发挥出市场经济下的充分灵活性和竞争力。因此,职业培训机构应当数理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以人为本”思想,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将学员是否能够获得知识、是否将知识转化成可操作性作为切入点,认真考评每一个学员在离开培训机构的时候其所获得的技能培训是否能获得市场的合理估价。

(二)强化市场引导和消费者导向

新公共管理是行政管理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前提质疑就是市场经济。因此,政府应当引导职业培训机构进入市场竞争,强化市场引导和消费者导向,利用市场的竞争与效率调整来逐步改善公共部门。未来,职业培训机构的竞争力度将会快速增强,市场上也逐渐涌现全国性的大型职业培训机构,随着大型培训机构的进一步扩展,必然会与各个地区的区域性培训机构发生冲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不可能采取地区保护主义来限制巨头的进入,因此很容易导致大量区域培训机构的倒闭。因此,政府应当立足自己分管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引导职业培训机构建立起以兼职、人才培养库、多专业分类的管理模式,对地区紧缺型人才立即由职业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化培养,这样才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与垄断机构进行竞争,而不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而走向衰败。

(三)实施严格的绩效控制

第9篇: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文

江苏省总工会率先提出了“工会组建跟着工程走”的建会思路,明确做到“一个依托、三个同时”:即项目工会要依托项目总包方的工程项目部工会来组建;每个建筑项目在工程立项的同时,考虑组建项目工会;与分包公司或劳务公司签订合同的同时,明确工会组建有关事项;工程项目开工建设的同时成立项目工会,确保“建筑项目扎在哪里,就在哪发展农民工入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74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亿人。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农民工这一庞大群体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切实地维护。

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恶劣,缺乏最起码的职业安全和生产安全保障,安全事故频发、职业病高发;每到年关,大量农民工面临工资被拖欠困境,有的为了讨血汗钱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发生工伤后,农民工面临工伤认定困境,得不到合理补偿与及时治疗的现象也常常出现。

另外,有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缺乏职业技能成为影响他们顺利就业、融入城市以及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障碍。

农民工面临的这些问题,都说明他们有加入工会组织的实际需求和愿望。但由于农民工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强等原因,如何扩大工会对建筑工地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农民工的覆盖面是推进农民工入会行动面临的难题之一。

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江苏工会的多项做法值得点赞。一方面,他们聚焦建筑项目、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领域,率先提出“工会组建跟着工程走”和组建项目工会,进一步挖掘开发区(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的潜力,并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现代农业企业建会,实现工会组织广覆盖,可以说这是牵住了问题的“牛鼻子”。

另一方面,为增强农民工对工会的认知,他们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互联网+”普惠化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宣传工会的职能作用。同时,通过配合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向广大农民工提供医疗互助、工伤保险等普惠化服务的方式,真正实现农民工“进城务工入工会、有了困难找工会、维护权益靠工会、提高技能到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