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及创造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课堂模式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结构的基本模式是“组织教学―复习提问―传授知识―练习巩固”。它的致命弱点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能主动获取知识。所以,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课堂结构。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可靠保证。更新教育观念,就是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彻底解放思想,敢于打破旧的教育框架,敢于改革,敢于探索。
改变课堂教学的旧有模式,就是要打破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教学模式,多开展课堂活动。根据心理学家沃勒斯的“准备―孕育―明朗―证实”思维四阶段理论,可以把“组织教学―复习提问―传授知识―练习巩固”的模式改变成“预习指导―精读引路―自读揣摩―迁移训练”的过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规划、调整、优化课堂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可以简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背、去写、去说。凡是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师就不要包办代替。课堂活动可有五分钟讲演、十分钟欣赏、十五分钟练笔,也可有朗诵、讲故事、词语连珠等,这并不是说要取消教师的传道授业,该讲的还是要讲好、讲透。教师的系统讲述对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应有的知识是不可缺的。因此,接受性学习还是要有的。
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研究性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与人切磋交流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探索、发现、创造成功的乐趣,非常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指那种围绕项目或课题组织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深入性、问题性、调查性、自主性、真实性”为五大标准。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不是要求他们都能成为学者,主要是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融会在学生学习的任何方面。形式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师组织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的。内容可以大到一个专题研究,也可以小到一个字、词、句意的含义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对一个字、一道习题、某一问题的看法,某一思潮的评价,都要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课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发现书中的问题,谈学习体会;也可以让他们去了解长辈,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写小传,还可以让他们对某一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三、加强语文能力训练,重视知识积累
知识能力的积累和培养,是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大量阅读和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的反复训练来实现的。博大才能精深,没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创造必然会受到限制。所以,我们要加强语文能力的训练,重视知识的积累。
语文能力的训练活动,可在课内(每周抽一节课),也可在课外;整班集体进行,也可单个同学进行训练。只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且符合中学生生理心理及认知水平的,都可以精心设计,组织活动。
语文活动的内容不仅要实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要便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如:设计广告词、举行影视歌词、民歌民谣、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的收集活动;也可组织成语连珠、对楹联、诵读诗词、格言集锦、谜语竞猜等活动。形式要新颖,寓教于乐,启智于趣。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既可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语言的丰富和积累。比如阅读活动,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长期不懈地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就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丰富语言、深刻思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阅读名著,首先要引导学生选择,确定阅读的书目,制订一个简单易行的读书计划。选择书目,要教师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既要有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瑰宝,又要有世界文学经典;既要有侠骨柔肠的武侠言情,又要有无拘无束的科学幻想。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阅读。名著的阅读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部分学生无法从容应对这一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学生可以利用课间、午间、自习课的空闲时间,根据能力每日读10页至20页。一个月下来400页至600页的名著,在不知不觉中就读完了。
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而这也应当是今天教育所关注的内容。
建设全国示范高中,责任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把学生发展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起点和归宿,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认真研究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今天的成长负责,更应当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负责;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更要给学生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不唯学生,但要为了学生。
基于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时势的清醒判断,青岛二中紧紧围绕创建示范性高中的原则和目标,在世纪之初就确定了“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的育人目标。为此,学校积极构建“学生自主发展模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锻造、自创社团、自主学习和研究,使生命个体不是在被动中延续,而是在主动中创造和发展。实践出真知,磨练长才干,几年来青岛二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学生发展之路。
自我教育是学校为学生搭建的第一个舞台。学校的自我教育通过方法的变革,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熏陶、自我认知与评价等,实现学生理想信念的判断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道德自律意识的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以及自我反思习惯的养成。如学校引导学生走入社区,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在香港路做的过渡性就业调查,在了解社会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学校还引导学生从本班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自主召开主题班会实现自我教育。学生利用小品进行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教育,收到非常明显的自我教育效果。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组织学生开展“中华文明溯源—齐鲁文化探究”活动,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不言而喻。
今天的教育承担着培养未来公民的责任,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就要给学生创造成长的机会和条件。学校的自主管理就是通过学生参与、历练、感悟、内化的途径,达到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感、管理能力的主旨。学生会、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和学生监事会代表学生,参与寄宿制生活中的校园文明、学校常规等方面的管理。在我校,处分违纪学生必须经过学生自律委员会的审议;学生监事会对中层以上干部每月一次质询,这样的“月考”,使学校各部门的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二中,跑不跑早操是由90%以上学生的愿望和医学专家的意见来决定的。在这里,“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得到了真正体现。学生在管理自己和学校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的自我评价能力和严格的自我约束素养,也使学生自尊自信地走向未来的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校园是一个有限的空间,但它又是无所不包的,因而又是无限的。青岛二中设计的自我锻造工程,以“相信学生和不怕失败”为理念,实现学校活动组织主体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给学生一个无限的创造和发展空间。学生通过经历、磨练、体验、提升的途径,达到培养领导能力、组织协调、竞争合作意识的主旨。在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等组织的招标中,学生对活动设计详细、周密、新颖、独特,答辩时侃侃而谈、挥洒自如,让你难以相信他们只是一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2002年10月27日,学生自行筹备的“青岛二中学生美术书法陶艺作品展”在市美术馆隆重开幕,学生自己筹划展览每项细节,自己邀请市政府、教育局和文化局的领导,自己去大企业拉赞助,自己联系了空中航拍及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使活动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意义。同时上百幅学生作品参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既培养领导组织才干,又提高了学生身心素质和审美能力。在发现和培养学生潜能方面,社团具有较强的优势。青岛二中开展的自创社团活动,坚持“人人参与、主动发展”的理念,通过实践、训练、增强兴趣、提高技能的途径,以实现培养学生个性、主动性、特长、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旨。学生社团活跃在我校寄宿制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目标》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社团的规划和管理,增强了参与的热情和意识,组织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学校共有《交响》校刊编辑部、乒乓球俱乐部、航模俱乐部、天文台兴趣小组等各类社团30余个,为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学校提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方案,即通过讨论、交流、互动、合作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科学精神和素养。在我校,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自主学习蔚然成风,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乐学、会学,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素质在这里得到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课堂之外,自主实验丰富多彩,研究性学习如火如荼。学生的研究成果有两项获得山东省中学生创新奖。学校《创新与实践》研究性学习论文集记载着他们辛勤的付出与幸福的收获。在全国研究性学习研讨会上,我校一举夺得三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获奖层次和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
关键词:中职 小班师徒制 长嘴壶茶艺
中等职业学校的茶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茶企业、茶艺馆、茶艺会所等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的需求品质要求也“水涨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的融入社会,胜任工作,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
在中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中,传统教学模式很容易呈现出以下问题:1、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没有应有的人文关怀;2、崇尚“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境界,使学生缺失应有的学习过程――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3、上课人数偏多,学生课堂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课堂交往的单向性;4、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为接受学习,普遍缺失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5、教学活动缺失支持创新学习的心理卫生环境――宽松、愉悦、民主、和谐及高评价、高激励。
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由于茶艺技能的缺失,从而展现自己的机会太少,久而久之失去对专业的兴趣。
二、“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探析――以长嘴壶茶艺教学为例
师徒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即师傅带领学徒进行学习和工作,使学徒更好、更快的融入实际当中的一种模式,曾一度成为青年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几百年来为各行各业所广泛运用。近年来,由于培训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更新,很多企业逐渐摒弃了师徒制。但是作为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师徒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长嘴壶茶艺介绍
长嘴壶茶艺是中国茶艺的奇葩。长嘴壶俗称长流壶,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茶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嘴壶茶艺表演是项群众喜爱的民俗文化,是我国茶道的一环,是茶文化的一部分。长嘴壶茶艺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观赏性。沸水在长嘴中流过,自然降低了温度,水就不会太烫,最适合泡茶,特别是泡盖碗茶。长嘴壶茶艺表演用肢体语言表达各种文化内涵,长人知识,发人深省。
(二)长嘴壶茶艺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更喜欢实际操作,长嘴壶茶艺课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通过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让学生快速的对长嘴壶这一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小班师徒制”长嘴壶茶艺教学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互动,激励学生。以老师触发学生为主,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抱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由此学生的基本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成功心理逐步得到形成。
第二步骤:老师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学生积极实践。此阶段学生实践的力度加大,积极参加各种茶艺类活动、比赛和交流。在实践过程中,通过长嘴壶茶艺表演使学生获得自信心和自豪感,逐步产生自我期望。通过尝试成功阶段的循环,教师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学生进一步发现自己优势。
第三步骤:老师正面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人生。这一步骤的特点是以学生自我开发为主,老师继续给予帮助指导。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产生自我期望和要求,自己主动争取成功的机会,形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自我激励的机制。通过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
这三个步骤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核心就是从教育逐步走向自我教育,从他律走向自律。整个教学的核心是以“小班师徒制”长嘴壶茶艺教学为媒介,激发学生的自我概念、形成自信力,从而实现教育能动化,学生获得自信,教育获得成功,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整个教育形成了师生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
(三)“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优点
1.小班师徒制里班级人数控制25人以内,老师带学生就像师傅带徒弟,这样师生有更多时间机会来交流感情,老师可以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及优势进行针对性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遵循“教中学、学中教、教学结合”的模式。老师技能示范,学生动手练习,然后再由熟练学生带领班级其他学生练习,充当“小老师”。学生通过教与学身份的转换,了解自己的不足。老师最后对学生练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讲解,学生及时更正自己的缺失。
3.学生在自由练习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然后对学生创新动作加以改进,入资料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小班师徒制”长嘴壶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学生通过“小班师徒制”长嘴壶的学习,更快的掌握了一项茶艺技能。借助长嘴壶茶艺学生可外出参加各种茶艺交流活动和比赛。通过交流学生更加清楚和了解整个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让自己明白自己以后的理想和目标。通过比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不足,为自己更加努力确定了方向。
(一)数据对比
一组数据能显示出学生积极性,通过普通教室和小班师徒制教室对比,出勤率前者95%,后者100%;违规率前者8%,后者1%。
另外对近三年各年级学生各项情况作了对比分析:
表一:长嘴壶茶艺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下与传统教学模式下茶学专业学生比对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不仅学生更欢迎,社会也更认可。
(二) “小班师徒制”长嘴壶茶艺教学模式下学生风采
2012年5月重庆永川第五届青少年活动比赛中学生茶艺荣获两个单项二等奖一个团体二等奖。2013年学校受邀参加了重庆市永川区“战旗杯”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2013年10月参加第三届重庆市茶文化艺术节荣获最佳解说奖、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奖项。2013年“中泰风情园杯”永川区第七届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中长嘴壶茶艺荣获“最佳组织奖”。同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成果展中,荣获“茶艺表演第一名”,制茶比赛“第二名”的佳绩。
小班师徒制教学模式,能够“体现职教特性、强化专业特点、练就教师特长、培训学生特技”,力主让每个学生能学有所成,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T国庆.理想中的职业学校.职教论坛[ J].2014.06:1
【关键词】参与学习 自主学习 合作性学习 成果展示交流
有教师在探讨教学工作的时候,谈到的最大困惑要数“教育主体学生缺乏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对待学习不够主动”这个问题了。仔细思考之后,发现原因还是出在我们一贯的传统教学方法上。另外,缺乏主动参与,没有体验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也不会给学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习得。那么,如何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为一个体验性的学习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真正乐于学习?我们又将如何帮助学生将良好的乐学状态保持和延续下去呢?下面就以具体一堂课的设计准备、课后拓展等实践工作为依据,谈谈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不同个性,从而让学生高效学习。
一、一堂实践课(一)设计准备。教学内容:高二第七模块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第三课时的Project。
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了解手机相关常识及正确安全教育;2.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手段和工具收集、分析和处理资料;3.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和交流学习;4.训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设计思路和依据: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单元以手机为话题,教育学生了解手机相关常识及正确安全教育。考虑到多数学生对于手机辐射了解得不多,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整个单元主旨的理解和兴趣。所以,在上该单元新课的前一个星期,就事先布置预习任务,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分别研究一个有关手机辐射的话题。
(二)预习指导。
【镜头一】教师:Jxx,听说你是网络高手,你是如何寻找相关资料的?J同学:在搜索栏里键入“手机辐射”,再下载相应的网页。但我觉得相关信息不太多。教师:我建议你尝试用英语直接进行搜索,而且键入的搜索内容范围再缩小,针对性也可以更强些。
【镜头二】教师:Mxx,寻找资料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M同学:其他没什么,就是打开的英文网页里生词实在是太多,影响了理解,查词典又很费时间,看不了几个网页。教师:我倒觉得你没有必要翻查词典。如果碰到生词,要根据上下文去猜测该词的大致意思,只要能了解网页上内容的大概意思就足够了,当作训练快速阅读,要学会快速地浏览并掌握一段文章的主要大意。如果实在生词过多的话,可以借助词典查找个别生词的意义,也没必要每个都要查一遍的。
【镜头三】Z同学:张老师,我们组找到了一些有关手机辐射的录像,打算做成课件!嘿嘿,肯定要比其他组强! 教师:真不错!我都还没找到过录像资料!什么时候一定要教教我如何搜寻和下载音像资料!不过,我得提醒你们,制作成课件是好事,但得考虑你们的成果展示时间是五分钟,所以你们要注意材料的筛选和剪辑。不是看你们的课件内容有多么丰富,而是要看你们的课件能否紧密围绕主题,能否帮助你们组的代表清楚地介绍你们的研究成果。
(三)课后拓展。
在临近下课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作业,向学生提出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方向:1.手机辐射的成因是什么?如何减少?2.我们学生是否应该使用手机?利与弊。
终于都找齐了!可面对着这些长篇大论,我们又开始犯愁:这么长的文章,这么多的内容,还有这么多的生词,如何把它们压缩在张老师规定的5分钟内展示完毕并让每一名同学都听得懂,看得懂成了一个棘手但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字:删!改!于是,若干人等又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改造,压缩,再加工。
二、教学反思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延续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高效学习并不是一堂课的任务。相反,这是个系统的工程和长期的过程。比如,为了激励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奖励他们出色地完成了研究学习的任务,我在第二天让学生们欣赏了一部葛优主演的《手机》电影。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手机的使用对成人的烦恼。另外,指导有积极性的学生继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不代表忽略教师的指导性。
高品质的教学即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什么层面上参与学习,直接影响着认知结果。但要让学生在有序的组织中体验学习,实现学习的目标,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调控。指导学生通过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而且,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安排和布置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为所有的学生都创设发展各自个性和特点的空间和舞台,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懂得赏识每一位学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正如实践课上的评价表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旨在指导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和态度。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要有助于学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教育和教学的实效性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的极大热情去参与学习,而且能走近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要使学生乐学,教师必须通过改善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使学生和你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轻负高效。参考文献:
[1]郭建生.加强对中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北京教育.2007.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创业教育迎合了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各院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趋势。文章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背景及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探寻了设计类学生的专业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剖析了当前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创业教育的理念、知识传达、教学方法、创业教育管理、创业环境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创业教育 设计类专业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设计专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掌握某种设计技能的人才,而是具有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中,具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成为设计行业的引领者,是复合型人才的核心。但是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率非常低,仅占2%至4%,且创业成功率较低,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5年内存活率仅有30%,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创业教育的滞后。因此,加强对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十分紧迫。设计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启蒙、创意转化能力的提升、创业环境的优化等问题,是当前高等院校创业教育应关注的重点。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创造了机遇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拓宽了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一种全球性趋势。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前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以创造力为核心,推崇创新,希望通过个人或团队的创造力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利用,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开发出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文化产品,进而由产品入手开始产业化推广,由创意质变成创富。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经济与文化、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特征,有很强的市场价值和文化内涵,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戏剧、舞蹈等传统领域,还涉及传媒影视、动漫、网络、游戏以及各类人机互动媒介的文化新领域,而这些领域正是设计类专业研究、创新开发和应用实践的核心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而设计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设计类专业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扩展,这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业的极大优势。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能够拓宽设计类大学生的发展空间。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扶持给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机遇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成为新世纪全球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在迅速崛起,并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给年轻人提供了追梦的机会。“大众创业”给创业者以强大的社会支持,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使创业和创新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大学生的知识架构、创业激情和对梦想的追求,使其成为“大众创业”的生力军。同时,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多种针对设计人才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为设计类学生的创业提供了大力支持。如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将更加明显,与相关产业紧密融合发展的格局将基本确立,表现出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特点。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将极大地提高相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这表明我国目前急需一大批优秀的、与文化创意相关的设计企业,设计类学生的创业恰好能赶上此次机遇。
二、当前设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遇到的问题
(一)设计类大学生对创业认识存在局限
设计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设计类学生的专业技能扎实、实践性较强,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偏重于技能的展现,注重艺术的表达,但这也导致了设计类学生专业学习相对封闭,比较缺乏企业经营、市场调研、创业技能等相关的创业知识。因为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对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项目等认知模糊,造成设计类学生的创业层次较低,缺乏发展潜力,创业成功率低等问题。另外,目前高校设计类大学生对创业实践的认识普遍过于“务虚”,认为创业就是参加“创业大赛”“艺术设计大赛”“创业设计活动”等活动。参加这类活动的大学生激情十足,认为这类活动精彩、好玩,带着猎奇的心理在赛事中“体验”创业。这混淆了“比赛”与“创业”的区别,“比赛”侧重于展示本领,但缺乏实战能力的锻炼和创业经验的积累。而且,即使是参加创业大赛,也是设计类学生中的少数“精英分子”,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客”,缺少参与感和积极性。
(二)高校缺乏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教师的创业能力和意识存在局限
我国创业教育引入高校的时间较短,高校普遍缺乏先进合理的创业教育理念,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方法陈旧,创业项目单一,创业平台较低,缺乏实训基地。一份针对全国近20所高校的调查资料显示,“大学教育对创业的帮助”在所有考察项中得分最低。这表现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对设计类学生的创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课程体系的设置不够全面合理,对教学资源的挖掘,尤其是与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相关的知识内容不够系统全面,造成学生创业存在一些问题。如创业起点较低,很多学生认为创业就是简单地开办公司,多选择家装设计、文化产品设计、广告设计等投入较少的项目开始创业,具有微创意、微创新、微创业的特点,缺乏原创性,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容易复制。由于缺少创业实践的平台,即使学生有好的创业项目,迫于实训机会少,最终也会放弃或失败。另外,教师能力和意识的局限,导致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设计类专业的教师社会经验丰富,与设计企业联系密切,很多教师兼职做设计总监,或自己开办公司,实战经验丰富,可以给学生传授一些与市场接轨的设计知识。但仅限于传授设计技能在实践中体现和应用的知识,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不是创业知识。即使是开办设计公司的教师,也多是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公司的营运一般都有专人负责。因此,教师自身能力和意识的局限容易导致学生对创业认知不足,创业项目的选择起点较低,市场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探索
(一)培养设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梦想、有追求、有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最需要的是行业引领者、实践者,而不是追随者。因此,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创业的核心要素是人才,要把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吸引和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创业,让他们在创业中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满足精神需求。由创意转化为创富,由设计技能转化为设计创业,这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其中,创业意识的引导尤为重要。在创业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要寻找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设计类专业的契合点,挖掘学生的兴趣,以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结合创意产业的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项目的挖掘,对创业环境进行分析,使学生熟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中创意产品的附加价值,创业项目所属行业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特点等。帮助设计类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比例。
(二)为学生搭建全面的创业知识架构
在教学内容上,设计类创业人才的培养要围绕创业资源、创业项目、项目评估、创业辅导、创业激励、创业交流、成果展示推广等方面展开讨论学习。在创业教育的大前提下,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全方位挖掘大学生的设计创作潜力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孵化创造成果。高校要改变过去只注重设计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丰富其学科基础,开设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同时,创业课程要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做到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相互协调、功能互补。如通过调研,构建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评估体系,发掘文化资源的亮点,统计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评估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而完善设计类创业教育的资源,让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扎实的专业设计基础,并能在商业市场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品牌策划和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业型人才。所学知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将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三)改革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设计类学生的创业教育要围绕文化产业的创业环境、创业资源、创业实践和创业规模开展系统性建设。首先,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改革之前陈旧的教学方法;在集中传授与文化创意产业创业相关的知识时,要因人施教,个别辅导,依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其次,可以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学生深入挖掘优势文化资源,并对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评估,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拓展其研究性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再次,高校可以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设计企业经理、设计师、民间艺人等行业精英进课堂,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最后,创业教育应以“体验式学习”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训练体系,包括创业所需的基础技能、自我认知与管理、创业过程与自我管理训练等,力争让学生既掌握了设计技能,又懂市场,从而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
(四)完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目前多数高校设计类学生的创业教育由管理学生工作的部门负责,而这些部门的工作宗旨是指导学生就业,因此,对创业教育的管理侧重于“就业”这一目的,这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宗旨存在很大偏差。管理学生工作的部门属于行政部门,对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学体系、师资搭配等不够专业,多注重学生的赛事获奖情况,并用获奖级别来衡量学生的创业能力,缺乏对学生个性、能力、社会实践的深入了解。因此,在管理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方向性错误,造成创业教育不系统、不落地;学生学不到创业知识,缺少真正的创业机会;教师缺少锻炼,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等问题。因此,完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把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区别开;另一方面,要把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有益的结合,成立创业中心,制定完整而系统的教学体系,将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区别对待。
(五)优化创业环境
创业者需要良好的创业环境。设计类学生的课程实践机会较多,但缺乏创业教育的实践。高校应对设计类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可以利用现有的工作室进行沙盘模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创业资源、创业项目、项目评估、创业辅导、创业激励、创业交流、成果展示推广等方面展开讨论学习。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寻求社会的支持,引导设计类学生走进企业、创业园等,形成产、学、研联盟或基地,将学校、投资机构、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整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结语
总之,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高校要积极进行创业教育改革,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设计类专业创业教育要契合学生的创业需求,围绕文化产业和设计服务行业,与设计专业紧密结合,与实践接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激情,增强创业能力,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温思美.形成尊重创业、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N].人民政协报,2015-3-10.
[2]朱永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论文集——艺术设计教育展望[C].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周勇.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力培养探析[J].艺术百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