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广播电视意识形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意识形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德国;广播电视;双轨制

中国的传媒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传媒的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这一对矛盾在变革中显得越发突出。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公共和商业领域进行平衡是广电改革的中心问题。一方面,中国的传媒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担任着宣传任务,这是其事业属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形势要求传媒业做大做强,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不少学者和业界人士将这种情形比喻为“传媒的精神分裂症”。本文试以传媒体制改革中的广播电视体制入手,探寻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可能路径。

一、德国双轨制电视制度概述

根据广播电视与国家的关系,可将其制度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四种:即以市场导向为主的私营商业模式、以公益原则为导向的公共服务广播电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国营体制模式以及混合型广播电视制度。德国自1984年实行“双轨制”以来,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市场份额基本持平且影响力稳固,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1、德国双轨制电视的发展

德国这个人口约8200万的国家,目前拥有公共电视频道22个,能接收到的私营电视频道有50个,是欧洲国家中拥有公共频道最多的。①德国的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产生于对希特勒集权主义的拨乱反正。二战后在英美法等国看管下建立起来的德国广播建立在非政府、非商业、非集中化原则的基础之上,按BBC的模式构建起公共法人性质的广播电视制度,并经本造,实行一种与联邦制国家体制一致的、较为分散的联邦地方公营模式。②1954年德国公法广播电视联合会(简称“德广联”)合办了德国电视一台(ARD),1963年德国电视二台(ZDF)出现。德国公共电视秉承独立性和多元化的理念,在内部展开有限的竞争。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广播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政治家的支持以及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思潮的推动,1984年德国开始实施双轨制电视体制。

双轨制作为一种制度保障,在公共服务与自由市场间谋求平衡,两者功能也存在差异:公法电视起“基本供给”的作用,私营电视则起补充供给作用。“基本供给”是公法广播电视的基本功能,即传播规范的内容和让尽量多的人接受和参与,形成公众舆论以维护社会的民主和自由。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双轨制呈现一种激烈竞争和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是公益原则与市场原则博弈后的结果。双轨制系统与媒介的生态环境、政治、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变化始终处于一种互动之中。

2、公法电视和私营电视的制度体系比较

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了双轨制的平衡发展,该体系包括德意志联邦基本法、联邦关于广播电视事业的一系列判决、联邦州层面上的广播电视法规、州际协议和相关立法。④相关法律以保障公法广播电视为前提,从市场准入、节目管理、保护未成年人、广告等方面对私营广播电视进行严格的限制。

从资金来源来看,公法电视以收视费为主广告为辅,并将广告时间限在周一到周五晚20点之前,且每日不得超过20分钟;私营商业电视的收入以广告为主,可开办付费电视。从组织与监管机构来看,公法电视由电视委员会、电视行政委员会、台长协同监管;私营电视则主要由企业化组织和州传媒管理局监管。从基本原则与传播理念来看,公法电视坚持公共利益,秉承独立、平等、全面多元等原则为大众提供服务;而私营电视更多体现的是商业利益。

3、双轨制面临的挑战

迫于竞争压力,公法电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大众化”转向,由于受到市场原则的影响,公法电视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收视率上。此外,公法电视的收视费不断受到人们质疑,独立原则或多或少受到政党利益的影响,其自身也面临着机构臃肿,节目传播趋于单向化、精英化等问题;同时,私营电视出现了垄断、同质化、节目庸俗化等不良现象。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介对受众的分流,数字化带来的“窄播”,无不对双轨制产生冲击。

二、双轨制对于我国的启示

广播电视双轨制这一制度在西方国家普遍存在,但由于受不同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影响,每个国家对该制度的实践不尽相同。德国的双轨制在发展私营广播电视的同时维护了公法电视的稳定地位,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1、走出意识形态迷思——对“双轨制”的再认识

很多人担心由于中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双重属性,将其彻底分成国营和私营两类容易导致国家失去对它的控制,从而面临意识形态风险。李良荣提出目前媒体所陷入的困境并非是双重属性的必然结果,而是我们对双重属性的误读所导致。他区分了“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和“”的概念,将新闻媒体分为“”和“非”两大类,并提出“”最主要的功能是宣传党的决议、方针、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法令,应给予政策优惠和政府津贴;“非”的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单位,在承担一定宣传任务的同时实行产业化、企业化运作,自负盈亏、自主独营。⑤该提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双轨制”进行了脱敏,有助于中国广播电视改革走出意识形态约束的迷思。

2、“分、转、合、返”——中国广电产业化的构想

中国广电整体经历了1999年至2004年的集团化浪潮后,形成以省级广电集团为龙头的“诸侯广电”局面,未能打破行政壁垒,产业化之路才刚刚起步。为解决这一难题,刘成付从产业性质、结构布局、政府规制和经营体制三个层面上论述了“分、转、合、返”的体制改革构思。具体来说,在产业性质、结构布局层面应做到企事分开、宣传和经营分开,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公司化改造,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整合资源;在政府规制层面应做到管办分开,转变政府职能,从单一的行政手段过渡到综合利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将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相结合,同时控制企业反哺;在经营体制层面上实施制播分离、网台分离、编营分离、频道分营,引进企业化管理运作方式,从内部和外部进行资源整合,以股份收益反哺事业部分。⑥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广电体制改革应遵循前者的基本思路、总体框架和实施路径。近些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政策同样对广电体制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3、健全的法律体系——双轨制的基本保障

目前,中国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为龙头,以其他广播影视专门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支撑的广播电视法规体系,但局部仍呈现出零散的应急式立法特征。由于缺少具体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少电视台为提高收视率不断打“球”,直到引起大部分人重视时相关管理部门才采取措施,或叫停节目,或责令整改,造成了中国电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同时,种种“意见”和“通知”较为散乱,灵活性有余而刚性不足。从广电体制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应加快《广播电视法》的出台,明确广播电视事业部分和产业部分的界限,明确广电集团的性质和法律地位,放宽境外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广电领域的限制。⑦针对不同性质的广电媒体,建立起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4、主流媒体服务功能的回归——广电体制改革的应有之义

大力发展广播电视的目的是生产更多的优质节目来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近年来,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在生存压力下出现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唯收视率至上、过度娱乐化、节目同质化、广告泛滥等倾向,丧失了自己的价值与追求。针对现阶段广电媒体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广电总局近年来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如《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吸烟镜头的通知》(俗称“控烟令”)、《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俗称“限娱令”)、《〈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俗称“限广令”)。尽管广大网民对这些政策褒贬不一,但在笔者看来,这些政策法规促使主流广电媒体回归其公共服务属性,使其更好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引导社会热点,传播主流价值。

结语

我国广播电视业正在经历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数字化转换等一系列重大转变,需要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突破,而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来在发展广播电视业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对我国的广电行业改革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其中,我们应当看到健全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是保障广播电视体制顺利运行的基础。当然,在吸收的过程中应当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建立起适合本国文化传统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广电制度。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④曹晚红:《德国电视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27、20、31、42

⑤李良荣,《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J].《现代传播》,2003(4):1-4

⑥⑦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85、67

第2篇: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下应广电站的一名技术维护人员,名字叫陈惠波,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至诚至善,用心服务”。

虽然现今社会是网络发达,信息传播迅速的信息化社会,但是在这个社会里毕竟还有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不会上网或没条件上网,电视作为一个传统的信息和传输平台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仍然是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是人民群众之间信息交流的桥梁.而我们所有的广电工作者就是建设和维护这座桥梁的人。

广播电视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商品属性。作为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宣传先进文化,传播有益文化注重社会成果,胡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着眼于马克斯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也是对广播电视舆论的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广播电视产品作为商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这种特殊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我认为应该做到体现党和国家政府的主张与反映人民意愿,呼声相统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弘扬主旋律与提倡的样化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这就是我国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

既然是市场就要有竞争,我们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留住用户,必须占有这个市场。通过我们优质热心的服务来巩固和扩大用户群!

第3篇: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电视新闻;创新;方法与策略

随着APP客户端、微博推送、微信互动等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地方电视台过去在本土新闻栏目上的相对优势受到了挑战,其无论是信息传播范围还是传播速度都无法与新媒体较量。在多元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地方电视台需要挖掘优势,转化新闻节目报道方式和节目形态,以促进影响力的整体提升,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环境。

一、灵活运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两种手段,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微观事件

逻辑思维舍弃个别具象,抓取的事物是本质特征;形象思维则是借事情还原本质。综合运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是新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新闻策划中,逻辑思维思考的是政策理性,形象思维关注的是具体形象。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政策“面”上抓代表性“点”,将宏观政策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起来,将“人”放到政策中来,从人物中牵带出需要叙述的主题。逻辑思维作出判断,形象思维吸引注意,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综合运用让新闻变得绘声绘色、生动活泼。形象、具体、可感的报道让观众印象深刻,也进一步加强了观众对宏观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小窥大的方式既用个案阐释了政策,用个体价值印证整体价值,也照应了全局视野。从心理学上讲,“宏观政策”转化为“微观事件”强化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自己人效应”。因此,“微观事件”视角更能震撼人心,更具有亲密感、真实感。因此,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多以人物个案故事切入报道,少用宏观概括性话语进行笼统性报道。

二、巧妙运用系统思维与重点思维,将宣教目的转化为平民经验

系统思维强调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认识事物,而重点思维强调在思维中的“聚焦”。当代社会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天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肩负着舆论引导责任的主流媒体如果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一味强调宣传目的,势必让宣传报道淹没在潮水般的信息洪流中。忽视传播品质,一味强调宣传目的的新闻报道在时政新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一些新闻工作者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时政新闻是宣传而不是新闻传播,故而套用公文语言和写作模式,报道更多的带有公文色彩。生硬空洞、机械乏味的说教不仅达不到宣传效果,反而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宣教性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在新闻实践中,要尽可能统一舆论引导与传播品质的关系。打破公文框框,回归传播本质,从为观众服务的角度出发,树立受众观念,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在轻松的讲述中,反映大思想、大主题。在表达语境上,应该遵循观点+故事的创作原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三、运用求异思维,将意识形态转化为故事形态

运用求异思维可以促进对电视新闻的发现与创新。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体系、道德规范等无不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在老百姓朴素的语言中往往孕育着闪光的思想,基层的生动实践往往承载着丰富精彩的故事。在新闻实践中,努力将意识形态语境与民间语境对接,将意识形态赋之于真实的故事形态之中。在新闻现场,注意捕捉细节,力求寻找到典型,用故事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引发观众的情绪和情感,这样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采访中,接触有兴趣的人,唠唠嗑,问问题外话,兴许就能挖出故事的由头。例如,《土地要领“身份证”七旬夫妻补领结婚证》的报道就是记者将意识形态转化成故事形态的一次成功尝试。土地确权是当下农村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这是件常规工作,也是普通工作,似乎也没有什么新闻由头和故事。记者在闲聊中就发掘了一个很好的新闻由头,并构架了一个不错的新闻故事。在采访时,办事大厅一位补办结婚证的老两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闲聊中得知,因为土地确权需要结婚证,但老两口的结婚证早就遗失了,结婚50多年的老两口只好重新补领结婚证。同时,记者了解到,因为时间跨度都较长,有许多老年人的结婚证都遗失了。因此,当地政府开通了“绿色通道”专门为老人补办结婚证。在娓娓讲述老人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轻松地将土地确权程序、意义等,复杂、深奥的事情表述出来,做到了“硬主题,软表达”,使报道生动而又有感染力。

四、恰当运用精确思维与模糊思维,将官方视角转化为民间视角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常常用“仰视”的姿态来解读一些事件和问题,习惯用领导的眼光、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呈现出的是个宏观而抽象的报道。这样的报道生硬、高深、晦涩,受众会敬而远之。比较常见的对房地产业的报道,贺兰县新增了住房面积210万平方米,210万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观众无法判断。变换一个说法就会让观众一目了然,可以说相当于2.3万套90平方米的三居室,能够解决大约6万人的住房问题。这样从官方视角转化为民间视角就大大增强了报道的人文内涵。在实践中,应该站在平民的立场上,以普通人的价值取向观察和思考问题,用平视的角度去体察和叙述百姓的日常生活,对于官方公布的数字信息,更多地应在数字意义的拓展、挖掘和新闻价值提升上思考,更多地突出民生视角和百姓情怀,让受众听得懂、学得了、用得上。

五、重视事实的本身与社会学想象,将自我语境转化为他人语境

社会想象作为一种开放的与动态的思维方式,就是对每个现象作语义上的发挥、影射的联想。他人语境就是“向朋友倾诉”一样的语境,是一种自然的、口语式的叙述方式,对电视新闻来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电视新闻就要按照这种思路提炼导语和组织结构,要有面对面的交流效果。而不是朗读、背诵式的自我语境。在叙述上,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熟悉的语言表达内容,力求浅显明白、通俗易懂。只有生动活泼的表述、生活味浓郁的语言才能赢得受众的喜爱。在实践中,要善于把文件语言、学术概念和专业词汇变成“土话”。例如,《“猪妈妈”有了意外险》记者将当地推行的能繁母猪遇重大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死亡时,农户将获得相应赔偿的新闻运用了“猪妈妈”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闻标题,既通俗易懂又具有浓郁的生活味。

六、结语

在新型媒体崛起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在发挥话题时效化和题材本地化优势的同时,在新闻创新上更应注重从平民视角和本土微观事件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叙述形态上,更应注重语境的口语化和轻软化,以拉近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

参考文献:

[1]王春泉.实用新闻写作[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43-62.

[2]柯泽.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56-182.

第4篇: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广播电视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最前沿,广电部门将坚持新闻立台,牢牢把握导向,全面提高正面宣传引导力。外宣上,继续保持广播电视省台用稿全省领先的地位。

1.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和典型宣传。围绕我市“四大战略”,围绕“一区两园”建设、“道德”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大事、要事、新事,加强前期策划,做好加减法,即加思想、加事实、加锐性、加鲜活,减程式、减跟风、减会议、减应付,做大、做深、做好主题报道,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工具,深入挖掘我市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典型现象和典型人物,弘扬社会正气。尝试开展新闻公益行动,把新闻报道和活动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延伸拓展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传播效果。

2.创新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利用广播电视《行风热线》《连心桥》这个平台,紧紧围绕市委市府的中心工作,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挥部门和行业的职能作用,从以监督为主转为监督与服务并重。选择与百姓民生密切相关的话题进行跟踪监督,将《行风热线》栏目延伸到乡村、社区、企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送服务。

二、实施品牌创新战略,提升广电影响力。

1.创新品牌活动。发挥广电广场的资源优势和广播电视媒体优势,继续办好省首届广播电视品牌活动“华溪春潮”,围绕国家大事要事、市委市府中心工作,挖掘创作充满地方特色和五金特色的节目,使晚会更加洋溢地方人文气息。以“华溪春潮”为龙头,继续举办或承办“健康宝贝秀”、“阳光灿烂六月天晚会”等大型活动,进一步丰富广电声屏,拓展广电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2.创新品牌栏目。继续实施品牌创新战略,从优化节目整体结构布局入手,研究制定科学的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标准和实施细则,真正形成正确的节目导向,打响一批富有特色的节目,让《直播》、《西津茶馆》、《百姓百事》、《乡土乡约》、《金土地》等一批栏目更受受众欢迎。

三、实施机制创新战略,提升广电综合实力。

第5篇: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央视《新闻联播》从开办至今,凭借其持久的影响力,树立起权威、有公信力的新闻栏目品牌形象,其节目宗旨是“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它之所以能牢牢占据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制高点,与其“说话”的主体密不可分。因此,对《新闻联播》叙事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出场”的新闻叙事人

媒体在表达思想、陈述观点、渗透理念时,总要借助一定的符号,如文字、图像或声音等,它们通过一定的结构方式形成新闻文本。电视新闻正在进一步强化“视”和“听”这两个通道的功能,图像话语是电视新闻文本的外在表现形式,运用图表、定格、圈点等特技手段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采用大量鲜活的人物同期声,通过新闻人物自己来叙事,在增加新闻信息含量的同时也使新闻更具可看性。电视新闻的解说词和屏幕中出现的文字,对新闻事件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解析作用。电视媒介拥有声音、文字、画面三位一体的展示功能,它们作为电视新闻叙事的载体,对新闻事件进行阐释,它们都是新闻出场的“叙事人”。

记者作为新闻最直接的叙事者,将新闻事件制作成新闻报道,记者在隐含地塑造他人形象的同时,也传达着他对世界的感受,我们看到的真实世界其实是记者眼中的“真实世界”。电视新闻中的出镜记者作为出场的叙事人,通过在新闻现场解说的叙事形式,不仅加强了新闻叙事主体见证人的功能,使新闻事件更具现场感,同时也丰富了电视新闻的叙事方式。

《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代表中央电视台“出场”,按照编辑事先修改好的稿子按既定的顺序串联起来,发挥着导出事件、串联事件的作用。尽管这种“播”新闻的传统语态有些俗套,但这种形式相对单一的播报方式在维护新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方面是独树一帜的,有利于维护媒体的公信力。

记者做新闻、播音员播报、记者出镜报道、新闻人物的同期声以及解说词和屏幕中出现的文字都承担着电视新闻“出场”叙事人的角色,而电视画面、声音则提供了叙事的载体和平台,这是电视媒介所独有的叙事形式。这些“出场”的新闻叙事人存在于叙述的最外层,是电视新闻的外显叙事人。

“规避”的新闻叙事人

在新闻内容的选取和顺序的编排上,《新闻联播》都严格遵照政治价值取向,将事件是否具有重大显著的导向意义作为其选择的首要标准。如此的叙事结构体现出《新闻联播》节目国事优先、政治当头的鲜明的价值取向。国内新闻一般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的顺序拉开序幕。虽然每条新闻都署上了不同记者的姓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并不是体现在这些报道中立场和观点的创始人。新闻叙事中有一个隐指作者,“一条被刊发或播报了的新闻报道,都是以报台的名义刊发或播报的,其中既有采写报道的作者,也有被记者所选择的采访对象和被选择了的记者的陈述,还有编辑以及审阅签发的报台负责人等,也就是说,一个新闻叙事文本的隐指作者总是一个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才是真正的新闻叙事人”。皮埃尔・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指出:“人们常问,谁是话语的主体?话虽是自己说的,但谁也不能肯定自己就是这话的主体。”如果自己不是话语的主体,那就是扮演了代言人的角色。

曾庆香教授认为“新闻源是新闻媒体所掌握的事实是否发展为新闻报道的委托人,而新闻媒体不过是当事人委托的‘律师’而已”。②时政新闻固有的特性,如重要性、显著性等,使得那些掌握重要信息的官方部门顺理成章地成了记者必须光顾的场所。新闻来源成为了新闻话语的主体生成者。

学者陈霖指出“从叙事理论角度来看,新闻叙事文本中的叙述者不是作者本人”。电视文化批判派学者克兰提出“媒介就是意识形态”,即所有的信息都成了意识形态,不同意识形态的叙事人,对事实的诠释和事实意义的产生则必然不同。“在新闻叙事中,叙事人的身份、视角、聚焦、功能等并由此合成的‘声音’,表现出的是叙事的立场、观念和态度”。③叙事人的真实身份和他看到的真实世界,直接关系着新闻的准确、客观和公正,关系着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何纯教授在他的《新闻叙事学》中提出“电视媒体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信仰、价值体系尤其是意识形态观念掌控下的集体,是‘集体叙述声音’,这才是真正的新闻叙事人”。④个体的记者编辑只是一定意识形态控制下的新闻事实的“委托发言人”,他们发出的声音就是媒体的声音。

记者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记者本人偏颇的洗礼。这里的偏颇指的是记者头脑中自动激发的刻板印象。它在主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对外显判断具有明显的影响。正如佘碧平先生所说:“在任何社会中,话语具有权力机制,话语规则决定了什么样的说话和实践方式是合理的和正当的,而与之唱反调的话语实践则不是被拒绝就是被边缘化。”因此,只有那些拥有势力、拥有发言权群体的刻板印象才能得以盛行,并最终成为人们头脑中的图像。《新闻联播》作为主流声音的发出机构,代表国家“说话”,事件取镜背后,框限记者报道内容的有深层的价值尺度、道德要求和特定的思想指导,话语里渗透了社会中无数意识形态的交集。

谁是主要的新闻叙事人

新闻叙事主体角色的多元化,意味着记者的角色要不断地转换。角色意识虽然来自外在,但它早已内化为人的心灵的一部分。在新闻创作中,记者一方面观照着自己真实的生存境遇,寻求独特的表达方式,一方面又扮演着某种社会角色,努力成为某个集体主体的“代言人”。这样一来,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之间便构成了一场“自在的我”与“他在的我”的冲突。新闻记者单纯地从个人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报道,无疑是对新闻本质的伤害。由于记者职业的特殊性,“他在的我”最终将战胜“自在的我”,主导着他们站在媒介的立场说话。

电视作为一种艺术载体,被视为主导意识形态推行政治主张的宣传工具。因此,新闻事件的选择也必须符合现实要求,在电视新闻叙事中,事件依靠话语而存在,受众看到的其实并不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叙述事件的话语,是被讲述的新闻事件。即使是同一新闻事件,不同的人去讲述会有不同的话语,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讲述也可能不同。

注释:

①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3期

第6篇: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8·19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通过“四抓”举措,努力把凉都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全面助推全市跨越赶超。

抓好学习教育,提高认识坚定信念。一是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在集中精力坚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两加一推”主基调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抓意识形态工作,就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六盘水发展大局,把握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大趋势,着眼大事,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为六盘水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巩固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结合六盘水实际,我们将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培训教育,让其系统掌握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等理论的课程开设,使其成为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重点抓好年轻干部特别是新人职干部的理论教育,让其学会运用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三是牢固树立“中国梦”的共同理想。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就鼓舞斗志、用不断向梦想迈进的现实凝聚人心,让大家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实现凉都的“中国梦”激情奋斗。

抓好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一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六盘水的所有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宣传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必须要符合党的要求。工作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开展“走转改”,提高新闻报道水平。二是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六盘水的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离不开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更需要凝聚320万各族人民的奋进力量。需要精心策划系列“凝聚正能量、同步奔小康”等重大主题报道,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进一步报导成就、弘扬精神、凝聚力量,为六盘水跨越赶超提供强大支撑。

第7篇: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制播分离;“复制”困境;发展悖论

制播分离,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的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譹?訛。这种模式“复制”自西方,因此厘清“复制”中中西传媒的制度性差异,是更好推进制播分离的必要环节,本文就制播分离的中西方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导致的中国式“复制”所遭遇的难题进行分析,试图对当下制播分离改革作出一份独立而“旁观”的解读。

一、推行制播分离的环境性差异

在中西方不同的传媒制度和理念中,制播分离的具体诉求不同,而环境因素的不同给我国对制播分离的“复制”带来一系列影响。

我国新闻传播业从媒体资源,到经营手法,再到利益享用,都带有一定的行业垄断特征。为促进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加快改革进程,实现主体功能转化,调动发挥广播电视产业的潜能,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加速产业化进程,、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了一系列相关通知和领导的讲话,对广播电视产业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给予了政策上的鼓励与支持,也对各地电视产业改革的步骤和做法,进行了明确的引导。制播分离成为我国电视业系列改革的重要抓手,成为产业改革措施中的重中之重。

而在西方,电视媒体实行制播分离的做法则早已有之,以美国为代表的媒体商业经营机制,其节目流通基本通过买卖进行,是典型的商业市场行为。而英国的媒体既有BBC这样的公营媒体,也有商业媒体,无论哪种媒体,他们推行制播分离的背景和“改革”的诉求则与我国有着不小的差异。

英国被认为是最早推行制播分离的国家,其委托制作模式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英国独立广播委员会宣布,要求旗下电视台委托独立电视制片人的节目数额达到全部播出量的25%;1988年,该委员会又发表了《独立电视委托独立制片人制作节目的规定》;1990年,《1990年广播法案》的第16条要求所有第三频道、第四频道、第五频道的持照人,每年使用委托独立制片人的节目数量不少于播出总量的25%。?譺?訛这促成了一定程度上英国的电视业制作和播出的分离。

美国的广播电视业在经历了初创时期短暂的非经营性运作之后,马上进入到商业化运作模式,以企业的方式经营媒体。但是随着人们对媒体的公共属性的认识逐渐增强之后,逐渐开始认为媒体的拥有者是在使用其占有的公共资源赚取自己的利益,应该受到限制。因此,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司法部指出,广播电视网对电视黄金时间的控制近于垄断,判决它们退出娱乐节目制作,除了新闻节目和时事节目之外,禁止电视网全部地或部分地拥有节目版权。从此,电视网被迫遵守一定的限制,承诺:1.不再在国内发行任何节目,也不在国外发行自己制作的节目;2.在播放其他地方制作的娱乐节目时,限制自己获得的利润比例。”?譻?訛这一规定实际上促成了美国电视业商业模式的转变,它意味着电视媒体不再能够垄断所有的经营利益。通过节目制作和发行的利益多方均沾,来保证媒体的公共性质不被滥用和遭到侵害,法规促成了美国电视节目的制作分别由电视网、各种辛迪加公司和地方台来共同完成的模式,而电视台基本只承担新闻、咨询类的节目制作(占25%左右),其余节目则由各种辛迪加公司和一些地方台来提供。

从制播分离的历史背景来看,西方的制播分离与我国目前推行的制播分离虽有类似的做法,但无疑更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诉求,相比起制播分离在我国的政策导向话语来说,西方的制播分离则更多地秉承了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西方新闻传播理念中的相关话语。

在这些思想的共同作用与影响下,西方传媒行业协会、政府管理部门乃至公众,认为媒介的垄断性经营损害了公共利益等,必须要予以纠正。因而英美国家相继出台了限制媒体垄断、促进多元化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从而开始了西方国家电视业的制播分离。

二、中国式“复制”困境与发展悖论

考量中西方电视制播分离的开端与演变历史,不难发现中西方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道路的不同、中西方新闻传播理念与体制的巨大殊异、中西方制播分离模式的基本诉求不同等差异的存在,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目前中国电视界的制播分离改革中必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首先是媒体体制的不同,导致了我们制播分离的最终目的的不同。我国的制播分离实践中,具有产业性质的诸如电视剧、娱乐节目以及其它与意识形态关系较为松散的节目的制作权,与新闻、宣传、舆论节目的制作权进行分离,在剥离出去的部门,实行产业化经营,创造和提升节目制作产业的利润与效益;而同时有关部门则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新闻舆论宣传的指导和管理,由电视台来对这类节目进行制作和播出,保证了这类节目的政治导向、意识形态性质,保证了我国新闻媒体宣传性质的延续。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制播分离则更多地体现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自由主义新闻传播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诉求与理念,强调以多元化的声音表达促进社会责任的实现,强调节目制作成本的降低和媒体利润的最大化。

在执行层面,西方的制播分离模式是建立在其体制下的,与其长期以来推行的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且还有各种法律条文和行业规范作保障。而我们国家目前的制播分离多由相关部门主导推进,这样的推进又与现阶段的政策密切相关,而政策的一贯性是否能够保障制播分离各方得以顺利发展和壮大,是否能够切实稳定地保护市场,则需要拭目以待。

第8篇: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一、广播电视编导的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影响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广播电视编导反过来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也较大。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早期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些重要的专业内容和课程要求都是与政治的基本理念和政治要求相一致。像坚持的媒体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播电视编导要求就充分体现了政治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色。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讲政治,要求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做好正面宣传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例如,政治性语言的使用,相应产生的一系列规范等等。学校的学术范围和学校内的政治环境直接影响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一个讲理念、讲原则、讲信仰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更加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科学发展,更加能够发挥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公共意图和作用。这些政治元素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础,引导和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健康发展,为培养有原则、有信仰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在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能够得到更加有利的整合,能够得到公众更为有力的支持,适应政治环境的发展,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讲规范和原则的重要内容。

二、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也决定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一个经济发展良好的环境现状,能够更加促进广播电视编导在实践层面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随即带来的是媒体的发达和网络媒体消费的攀升,技术的变革与资本的力量能够直接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途径,能够促进广播电视编导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双丰收。例如,湖南卫视在经济上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使得广播电视编导的相关领域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昌盛景象,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经济大环境是现代化条件下影响社会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经济体制的一系列变化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能够让理论转为学术价值,让学术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让每一个观点和每一个创新都能够创造出社会价值,这就是一个好的经济环境所能够产生的正面效应。当前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非常好,由于我们的媒体电台都集中掌握在官方手里这样一个现实情况,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彼此产生了互动,政治上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大众载体平台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社会上的种种不良影响也都因为政治的地位而受到最小面的冲击。官方平台的开放使得广播电视编导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新闻媒体电台广播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和参与进来。载体与环境挂钩,公司广告的投入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反而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新的发展,从而形成当前一个积极互动的局面,为广播电视编导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看,广播电视编导的现实发展都是围绕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展开的,随着改革开放,新的社会环境不断的衍生和形成,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动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变革,社会转型,人们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的重要意义,越来越能够明确地体会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下的社会情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对经济环境的重要影响。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需要不断地夯实广播电视编导的群众基础,不断地更新换代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技术,不断地获得社会的支持和鼓励。从这个方面来看,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已经做到了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协调,在几年的大学扩招中,报名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数在不断的攀升,社会环境和现实环境下不断地涌现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热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到广播电视编导的学习之中,去了解这个专业,去掌握这个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群众基础的实现,整个广播电视编导产业链的最根本基础得到夯实和保障,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才能够得到根本性的发展。

四、结语

第9篇:广播电视意识形态范文

【关键词】《电影作品解读》 课程思路 授课方式

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电影作品解读》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其作用在于通过对经典电影作品的解读,使学生能初步掌握主题的设置、故事的架构以及相关的视听语言知识,为其它专业课程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就本课程的讲授来说,形式可以多样,可因专业设置的侧重点以及授课教师的专长来设定本课程的讲授方法。当下,本课程大致有以电影史为脉络的方式和以“拉片”为主的方式两种授课形式。以电影史为脉络的授课形式优点在于能够将作品置于历史语境中,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品本身对电影史的意义。以电影史为骨架,可以较为清晰地梳理电影作品的流变。但是,此授课方式的缺憾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过多地纠缠于电影史的梳理,使得课程的重心偏离“解读”,具体的文本分析比重过小。而以“拉片”为主的授课方式,其优势在于通过对电影的镜头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掌握视听语言的规律,但是因其过多地侧重于技术或曰形式层面的分析,往往会忽略电影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就笔者自身的教学经历来看,高年级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他们最大的短板不是技术,而是作品内容与故事的苍白。我国大多数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侧重于技术的训练,忽略了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而“理想的传媒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应当是一种传媒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①,从尹鸿教授的这种教育理念出发,明确了《电影作品解读》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及作用之后,笔者将本课程的核心定位于对“故事”的解读之上,同时兼顾视听语言的表达。

课程思路:板块式纵深发展

针对教学目的,本课程采用板块式教学思路,分为“电影是什么”、“电影的主题”、“电影故事的要素”以及“如何用镜头讲故事”四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是前后联系、纵深发展的关系。

在第一个板块中,围绕着“电影是什么”这个问题,结合具体作品,从电影的“白日梦”功能、“现实的渐近线”功能以及电影的艺术与商业属性三个角度界定电影。

1、“梦”在电影中有三种存在的样式:元素化的存在,例如在喜剧电影中“白日做梦”的形式;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例如影片《盗梦空间》;作为意识形态功能的存在。在“梦”的这三种存在样式中,尤其让学生理解的是第三种存在样式,即“梦”作为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授课过程中即利用《阿甘正传》这部好莱坞电影作为例子,分析电影中“梦”的意识形态功能。

2、作为区别于其他艺术形态的电影,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就在于能够利用镜头的记录功体现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因此,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论断在当下仍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电影脱离了其现实指向性,便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对时代的记录,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映以及对历史的反思成为电影现实指向的目标。授课中,通过对王小帅作品《十七岁的单车》的解读,来发掘电影的现实指向功能。(3)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都机械地将电影分为商业片与艺术片,割裂了电影的商业属性与艺术属性,甚至到了二者只能居其一的地步。在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国产电影更是出现了片面追求商业价值的倾向。但是对于电影来说,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忽视电影的商业属性,电影则缺乏发展的经济基础;如果忽视电影的艺术属性,电影则会丧失继续发展的生命力。在当下电影环境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对于电影的理解显得过于机械,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将商业与艺术之于电影的意义辨析清楚。

“电影的主题”板块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归纳在电影中出现较多的、承担了意义与价值的主题。经过笔者的分析之后,发现在当下的电影中,爱情、死亡、青春与命运是四个基本的主题。其中,爱情与死亡是人类两大永恒的主题,也是电影经常青睐于表现的两大主题。在授课过程中以影片《八月照相馆》为例,分析其处理爱情与死亡的手法,解读导演对待爱情与死亡的态度,不仅使学生了解电影处理这两种主题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电影的这两个主题的挖掘,使学生树立较为健全的爱情观与死亡观。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除了关注爱情这个主题,对于身处其中的青春期,他们也有诸多的迷惑和不解,因此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常常看到对青春的诠释。在当下的电影中,对于青春基本存在两种态度:美好的青春和迷茫的青春。其中,对于青春的刻意美化占据了作品的绝大多数,这些作品可以称之为“青春偶像片”。但是,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当下的大学生对于青春的理解并不是那么的美好,更多的是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的青春常常是迷茫、忧伤、晦涩的。这些则是“青春片”所要表现的内容。无疑,相对于“青春偶像片”来说,“青春片”更具有指向现实的力量。所以,在对台湾电影《蓝色大门》进行解读时,重要的不是看其中的爱情与喜剧元素,而是从电影中透露出来的青春期的无奈、迷茫与彷徨。不管是爱情、死亡也好,青春也罢,到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命运。在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解读时,以电影《蝴蝶效应》为例,分析人在命运面前是否就如“西西弗斯神话”一样,所有的抗争都是徒劳无功。

《人民论坛》杂志曾就“自己掏钱进影院,哪些因素最影响您的选择”这个问题作过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4%的受调查者选择“明星大腕主演”,而“好的题材或故事情节”以占受调查者47%的比率占据首位。②由此可见,当下评判一部电影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故事的成功与否。针对学生故事创作力不足的现象,在大量的观片经验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当代电影中故事的几个重要要素,分别为:性与喜剧、暴力与视觉、时尚与拼贴以及悬念与结构。性与喜剧部分以影片《欧洲性旅行》为例,指出性喜剧存在的合法性在于其合乎主流的价值判断标准;暴力与视觉部分以影片《座头市》为例,分析了“暴力美学”的不同类型以及暴力在电影故事中的结构力量;时尚与拼贴则通过对《穿普拉达的女王》和《杜拉拉升职记》两部影片的对比,指出在电影中时尚是故事的一个卖点,但试图纯粹用时尚来吸引观众是远远不够的,更能打动人心的是在时尚背后所存在的价值判断;在悬念与结构部分,以《罗拉快跑》为例,结合布雷蒙的《叙事可能之逻辑》,寻找在电影中存在的基本叙事逻辑和结构,分析由于电影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处理而带来的不同意义。通过对电影故事元素的分析与总结,旨在向学生表明,对于电影的故事来说,新奇性并不是第一要素,关键在于能够通过故事的讲述,满足观众对于人生模式捕捉的深层需要。

故事对于当下的电影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元素之一,但是电影在讲述故事时自有其独特性,即用视听语言的形式将故事讲述出来。在电影中,画面语言是重要的表述方式,它不同于文字表述的抽象性,画面语言具有强烈的具象性。因此,在最后一个板块“如何用镜头讲故事”中,主要以影片《暖》和《寻枪》为例,从“色彩与光线”和“环境与景别”两部分分析画面语言在电影进行故事表述的时候所起的作用。

以上四个板块从辨析电影的本性开始,逐渐深入电影的主题、故事以及故事的表达方式。四个板块呈现出前后联系、纵深发展的模式。在分析电影作品时,不同于传统的文本分析方法,着重分析电影作品故事的元素及结构模式,形成以电影的“故事”为核心的授课方式。

授课形式:知识传授与交流对话

《电影作品解读》课程的授课采用知识传授与交流对话的形式。一方面通过电影作品的解读,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另一方面,则以课堂讨论和作业的形式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

传统的《电影作品解读》课程的以具体作品解读为主要手段的授课方式优势在于能够对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解析,缺憾在于系统性不强。为了能在对电影作品解读的同时照顾到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本课程采取了由面及点式的授课方式和从电影作品本身出发总结规律的方法。

在对上述的每个板块的具体内容进行讲解时先从一般入手,讲解电影在每部分所具有的共性。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构建良好的课堂效果。例如在讲解电影的“青春”主题时,首先以席慕容的《青春》开篇,同时配合播放范玮琪的歌曲《那些花儿》,在课堂开始时即将气氛带入对青春的追忆与怀念之中,诠释青春对于生命来说意味这什么。进入正题之后,分析电影对于青春的两种态度:美好的青春与迷茫的青春,同时以电影作品为例阐释这两种态度在电影中的表现。最后,分析青春在电影中的存在:青春与成长(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青春与梦想(以《上车,走吧!》为例)、青春与爱情(以《山楂树之恋》为例)和青春与彷徨(以《发条橙》为例)。通过这样的讲解,系统的诠释青春这个主题在电影中的表现。最后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蓝色大门》进行分析。在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注意规律性的总结。比如在分析《死神来了1》这部影片时,在影片的4分55秒处有一个转场,利用了相似性转场这种手法,转场在电影中是一种基本的技巧,在学生的作品中也经常会用到,利用“相似性转场”这一点,总结在电影中有哪些转场的技巧,并且布置学生课后分析影片《入殓师》中的转场技巧,通过这样的联系,为他们以后作品的创作积累经验。

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是一味地知识灌输,则会使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的境地。同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性质也使得灌输式教育不是最佳的方式,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大多具有思维活跃、对问题敏感、表达自己的欲望较强等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笔者发现课堂上的交流与对话是必要的,不仅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效果,更可以实现理想的“教学相长”。

就如伯姆所说:“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出新的理解和共识。”③课堂的交流与对话主要采取两种形式:课堂讨论和作业点评。课堂讨论时,针对某一问题,每个同学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学对他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或驳斥,在思辨中达到对问题的理解。比如在细读《罗拉快跑》文本时,笔者曾经抛出一个问题:在这部电影中有三种故事的结局,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局。对此问题,辩论的焦点在于第三种结局的方式是否是最好的结局方式。经过辩论,大多数人达成了一致:即第三种结局方式并不是最完美的结局方式,但是它是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方式,因为它暗含了人类普遍共有的追求“大团圆”的心理。同时,针对这部影片笔者布置了课后作业:将这三个故事的顺序重新进行排列,并说明理由。在进行作业点评时,并不是由教师自己点评构成“一言堂”,而是选取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让学生就这几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讨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故事并不仅仅意味着主题和人物,结构对于故事意义的传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追寻意义与培养人文关怀的课堂效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培养的绝不仅仅是熟练的技术工人,而应该是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虽然当下是一个去崇高、去中心、消解意义的时代,但是作为准传媒人,广播电视编导的学生应该具备对社会历史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现象敏感的传媒直觉、对人的生存状态强烈的人文关怀等素质。唯有如此,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的学生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传媒人,而不是沦为技术主义的“奴隶”。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电影作品解读》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试图通过对电影的“故事”的解读,追寻电影中存在的意义探寻与人文关怀。而本课程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绝不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终点,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接下来的一系列专业课程中,意义的追寻与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将是一以贯之的目标。

参考文献

①尹鸿,《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今传媒》,2005(7)

②周星,《不会讲故事成为大片软肋——从剧情成为观众首选说起》,《人民论坛》,2011(5)

③[英]伯姆:《论对话》,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