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雪梅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来到常州工作已有两个多月,刚来的时候就常常听别人说起常州出了个好教师——殷雪梅,之前并不清楚她到底做了些什么事让那么多人记她记得如此清晰,爱她爱得如此深刻,也没有空闲的时间来了解她的生平事迹,然而,这次观看殷雪梅话剧给了我很好的了解她并且学习她的机会。
可以说,我是心潮澎湃的看完这部话剧的,从电影院回来,我不住的回想起话剧中的一个个感人的镜头,眼前不断浮现出这位形象平凡然而又那么可亲可敬的女子:脸上没有丝毫娇柔做作的笑,有的只是面对学子深情的目光,永远都是那么可亲可敬。我不禁泪流满面,面对电脑,觉得我每打一个字都沉甸甸的。为这样一个好教师写些悼念文字着实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这个好老师将会是我们人民心中很难抹去的形象,我们会永远记住她,学生们也永远忘不了这么一个为他们付出心血甚至生命的园丁,发自心灵深处的悼念将是永远的,学习她的精神和品质是永远不能停止的。
回忆一下话剧的感人内容吧:
殷雪梅老师从教已经30多年,一直担任小学教师的她平时工作认真负责,象慈母一般的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对待他们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甚至超越了关爱自己的儿子。
每年秋季入学总有几名智力比较低的小孩,别的教师都不愿意接受,而殷老师愉快的接纳了他们,并且予以他们更多的关心,其中有一名叫陆俊的学生,开学初他竟然拿起一块石头扔向殷老师,就是对于这样的孩子,殷老师反而予以了他更多的关怀,本来有许多生活坏习惯的陆俊在殷老师的“调教”下,几个月后他就象变了一个人一样。
“殷老师说话最算数了!”班长回忆道:有次,原先准备的班级游园活动因下雨被取消了,她当即向同学们做出郑重的道歉。后来,她想方设法排出时间,为大家弥补上了一次游园活动。在殷老师看来,做游戏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很多问题可以在游戏中发现,在游戏中解决。她经常通过做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去寻找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城南小学校长蒋英平用赞赏的语气告诉我们,寓教于乐、将教学巧妙融于生活,是殷老师的拿手好戏。她经常把学生带到实际场景中去,启发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对知识的感悟,把枯燥的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而这种方法却是很多老师难以做到的,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何小强同学的父亲早逝,母亲又下岗了,家庭条件极其艰苦,殷老师不顾自己家庭条件也不宽裕,慷慨伸出援手,当别人问及他儿子他母亲每天的生活费是多少的时候,儿子回答不上,而当儿子得知他母亲每天只用一元钱时,儿子愣住了,他只知道母亲平时不舍得买衣服,可是当有学生家庭经济有困难时,她都会义不容辞倾囊相助。
“老师给学生多少爱,学生都会记在心上。”一位学生在作文里是这样写到。和殷老师同一办公室的周涛老师最忘不了的一幕是:疲劳的殷老师中午趴在办公桌上午休,一位同学蹑手蹑脚地跑到老师身旁,把自己的衣服盖在老师身上,紧接着,两件、三件、四件……熟睡的老师身上盖满了花花绿绿的小衣服。
雪梅!我能想象出您是如何日日月月年年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辛劳在教坛;我想象得出一群小学生是如何依偎在您身边聆听教诲的感人场面。您为孩子们献出了为师的仁爱和才智,学生也会永远记住他们可亲又可敬的殷老师的!
您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妻子和母亲,您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也许您的丈甚至连您自己都讲不清楚!这就是爱!这才是一个真正懂得付出爱而不求回报的好人。
写到这里,心情又一次低落了,又一个好教师离我们而去了。这是我们教育界的损失,也是整个社会的损失!记起一名哲人说过的话:“没有先进科学的国家和民族是衰弱的,将永远受制于人、受人宰割。然而没有优秀民族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就会空虚,会异化,就会不打自垮。”雪梅,您短促而亮丽的人生,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一抹亮色。您以鲜血、生命体现了一个教师对学生的爱,您牺牲时那瞬间的伟大告知了人们:您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对创建和谐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我们的教育队伍里,若是有了若干个象您这样的英雄,那么,我们的这个民族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优秀民族!
一、观色――反复诵读,感知音韵美
优秀的诗词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具备了音韵之美。古诗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节奏之美。从字数上来说,古诗以五言和七言居多,按“二三”和“二二三”的停顿法就能读出朗朗上口之感。二是押韵之美。同韵部的字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构成了声音的回环之美。三是平仄之美。平仄两类声调的交错使用,使全诗音节显得丰富而有变化,读起来声调高低间隔,婉转之感油然而生。四是对仗之美。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属工对,两句互相映衬补充、烘托渲染,产生了一种对称的形式美。
好比赏花,第一眼涌入眼帘的即是花的色彩,我们学古诗,首先接触它,就是朗读,一首诗读来朗朗上口,就对上了味。所以,感受古诗音韵美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或急或缓,或抑或扬,或长或促,或高或低,声声朗读都在诠释着古诗之美。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必能Я煅生穿越时空,似乎诗人就在自己身旁,从而激起学生内心“我也想来读一读”的愿望。踩着节奏,我们可以带着渐入佳境之感反复吟咏三至五遍,而后熟练,便能师生对读、男女生赛读,看谁能带着自己的感觉入情入境地读。在一遍遍、一层层的吟咏中,学生已经读懂了某些内容,于是可以互相交流所得,在相互的启迪中,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的理解也愈发深刻,此时再次朗读,定能找到与初读时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最后,我们可以在一片此起彼伏的自由朗读声中,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
二、察态――合理想象,体会画面美
诗歌之美,音韵仅为表层。苏轼曾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中的画面美,犹如花之风姿,动静各有其味,很值得细赏。诗是有色彩的。你瞧,“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翠”是新绿,“黄”是暖意,“青天”开阔,“白鹭”自由,好一幅明媚秀丽的春景,好一片早春生机之盛。诗是有形状的。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之画面美呢?首先是想象。我们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听边想,也可以边思考边想。让他们多联系自己见过的形象和已有的经验,在脑海里勾画再现诗歌描绘的画面,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完成对诗歌的再创作。其次,在古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把文本、音乐、画面等综合性的教学资源带给学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古诗里的画面,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经验。最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古诗,或者把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懂得用自己的方式走进古诗,让古诗里丰富的形状与色彩、动景与静景以独特的方式浸润到每个学生的心里。
三、闻香――深入探求,领悟意境美
1.抓住意象,领会主旨
在诗歌发展过程中,许多事物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这就是意象。梧桐凄苦,西风落寞;杨柳示别离,圆月表思乡;落叶常随失意,松竹暗喻人格;流水东去象征时光流逝,白云苍狗实乃世幻……所以,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从意象入手来阅读和分析诗歌的方法,以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和主旨。
2.含英咀华,融入意境
除了从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教师还应教会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诗中的意境。
3.联系背景,达到共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实在有违常理,但我们只要联系当时“安史之乱”的背景就不难体会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巨大伤害了。再如曹操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乍看似乎是失意之辞,深入下去,方知作者招贤纳土的急切心情和统一中国的宏伟理想。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背景,深入探求作品深邃的思想,从而引发共鸣。
参考文献:
诗词与其他文体相比较,能更充分地显示诗人的品质与高尚情怀,优秀的诗篇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展示着诗人内心世界,表达着诗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感悟。诗词历来就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积极探索诗词歌赋,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格品德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它,我们作为教育者就能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审美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着高尚情操的社会有用人才,而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笔者仅从中国古诗词的形象美、意境美、形式美、三方面,对古诗词美感教学进行探索。
一、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中的形象美
人物的心灵美由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因为感知是美感的门户。诗词课文中展现了不少具有心灵美的光辉形象。他们的形象千百年来已经在人们的心里变得光辉伟大。如“万里赴戎机”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雄姿英发”的周瑜,有“壮心不已”的曹操,有“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诗仙李白,有“家书抵万金”的杜甫……这些光辉的形象长期以来,深深地影响着无数后辈,使他们能够在人生的路途中,拥有高尚的人格和明确的人生方向。
教师应该在古诗词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诗词当中所表现的形象,能感知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在体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情操。引导学生理解诗中人物的情感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因为我们学习古诗词并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每句古诗的意思,而关键在于领略古诗的意境和思想内涵,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升华,文学修养得以加深,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
所谓“意”,是指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境”指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意境”则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既反映生活的本质,也能产生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所以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感染力特别强,它会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回味无穷。这种想象和联想产生的美感并不逊色于作者笔下出现的形象美。
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我们从中可以体会这样一种意境:略带凉意的秋山,小雨刚刚停歇,山里的空气清新异常,让人心旷神怡。“空”和“新”二字,巧妙地将明净旷野和闲适情趣相结合,“晚来秋”更添清新凉爽之意,松间泉淙淙,流出了清冷之音,树林里传出了令人愉悦的笑声,原来是姑娘们浣纱回来了;莲花和叶纷纷摆动,原来是渔舟回来从那里经过;秋天雨后的山村晚景,是那么美丽生动。此诗语言清丽,笔触细腻,抓住自然界最动人的一刹那来描写山水,表现情感,动静相宜,声色兼用。真实、客观、简洁,把大自然优美宁静的一面,描写得天衣无缝而有哲理和深意,如此幽静而又生趣盎然,在自然朴素当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显得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诗词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加以点拨、引导,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中,使学生加深对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理解,受到古诗词美的熏陶。
三、指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形式美
诗词的结构形式美是非常明显的,分行排列的整齐美,阶梯式诗歌的错落美,长篇叙事诗的铺排美,某些诗歌因为复沓而产生的回环美。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在语言形式上,特别讲究对称的形式美,字数、句数、分章、分阙上都十分讲究。形式美包括结构美和音乐美,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的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走向极端,而追求那种活泼、流动的美。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对仗工整,犹如士兵排列方陈一样整齐划一,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美感,使读者在细吟慢咏中,自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又如余光中的《乡愁》,一共四个小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对称均衡加之诗人注意了诗句的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进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一咏三叹的旋律之美。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叠词的运用,使得这首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浓浓的思乡之情溢满胸怀,给全诗营造了一种惆怅满怀的基调,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形式美的诗词有很多,比如李煜的《相见欢》,李清照的《醉花阴》,戴望舒的《雨巷》等很多,结构形式之美来源于美的构思,美的构思必须避免平庸,力求用美的形式,展现丰富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拓展资料;紧扣意象;依托情韵;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63-01
古诗是凸显与蕴藏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诗人将真实景物的外在之美,融入自身的感思,将精神与物体进行高度交融,在诗歌语言中升腾出纯美的意境和至美的情感。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内蕴之美,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一、拓展资料,在背景铺垫中走进空间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在桥梁的这边站着读者,而在那边站着作者。只有借助语言这座桥梁,读者才能与作者见面。”由于时代变迁和地域跨越太大,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拓展相应的背景资源,为学生正确、快速地走进古诗提供资源支撑。
例如,教学于谦的《石灰吟》时,诗人通过对石灰的吟诵、赞叹,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但诗人想借助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意旨,学生是难以从诗歌的语言中感悟到的。在教学中,教师则为学生增加了两项资料:首先,是石灰生产过程的资料,旨在与诗歌语言形成对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了解石灰的特性;其次,是补充关于土墩堡战役的相关资料,了解于谦的生平经历,为学生感知借物喻人的咏物诗奠定基础。在这两项背景资料的整合下,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古诗大意,还深入地了解于谦的性格特征。随后教师引领学生以对应的视角关注石灰与于谦在经历上的共同之处,从而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借物喻人上,帮助学生做足前期的准备。
背景资料的铺垫,拉近了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引领学生学会从诗人所处的时代与经历来审视文本。在背景资料的支撑下,文字逐渐演变成为学生可以相通的画面和内在感知的情感,从而为学生架设起一座通向诗人内在情怀的桥梁。
二、紧扣意象,在联想类比中品悟意境
诗歌由于语言表达精练,常常选用具有典型价值和内涵的意象表达内在情感。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形成运用意象解读古诗的习惯,仅仅从诗歌语言的表层入手,来理解浅层的文字意义。事实上,很多看似简单的古诗,其实都蕴藏着丰厚的诗歌意境。教师只有真正读懂了这些内容,才能将古诗教学引向更高的层面。
例如,教学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教师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展开教学,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就显得过于简单,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原始经验并不协调。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意象学的知识,引领学生圈画诗歌中的事物。随后,教师引领学生思考:贾岛拜访友人,最后有没有遇到呢?从表面意思来看,作者显然是吃了闭门羹,悻悻而归;但从意象学的角度来说,贾岛虽然没有和友人相遇,但友人所处的环境却给予贾岛精神的洗礼。教师便引领学生紧扣诗歌中“松、童子、药、山、云”等意象,并借助原始的生活经验,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意象。此时,教师再次追问:诗人真的没有和自己的友人相遇吗?学生则逐步意识到丰富的意象已经成了友人内在情怀和高尚情操的象征。此时,诗人已经在精神层面与友人相遇了。
试想,如果没有借助意象展开教学,学生也就难以真正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所展现出的价值意蕴。
三、依托情韵,在抒发倾吐中流淌情思
古典诗词的最大魅力在于运用最简洁的语言展现最丰富、最真挚的情感。因此,教师必须从诗歌的自身特点出发,引领学生通过语言这座桥梁,真正走进诗歌的内核,帮助学生探寻诗歌内在的情韵,从而感受诗人蕴藏在诗歌中的感情。
例如,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教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创设了丰富可感的情境,并进行追问: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夜晚,让我们的心灵与张继融在一起,你会向这位诗人诉说些什么?张继又会对你表达些什么呢?学生纷纷整合诗歌内容与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有的从历史事件出发,认为遭遇安史之乱,让张继空有报国之心,而无报国之门;有的从张继内心出发,表达了自己不能为国家效力的悲怆和离别家乡的愁绪;有的则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张继进行劝慰,战乱一定会得到平息,你的才华一定会得到张扬。
借助联想,引领学生与诗人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感悟。在言说中、倾吐中,学生更好地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将纯美的情思流淌在课堂中。
[关键词]多媒体 古诗 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15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取古诗精华,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逐词逐句讲解意思,然后剩余时间就是机械地抄写诗意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背诵加默写。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都很累,而且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这样就完全步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失去诗歌教学的根本意义。
中国的古诗文博大精深,贵在能用极其简洁的字词表示含义丰富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自己的优秀文化,认真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怎么可以随意抹杀学生的诗兴,让他们把学习古诗当作一种负担,一种机械的运转,难道诗仅仅只与应付考试联系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吗?违背“读诗使人灵秀”这一客观规律,终究体会不到诗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美好景象。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只需学会有感情的诵读、欣赏情趣、明白浅显的道理即可。
从小学生的特点来看,注意力易分散,比较感兴趣于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我抓住学生的特点,通过多媒体展开教学,向学生直观展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锄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按照预定目标,把学生带入远程教室。我不急于揭题,先让学生自由谈一谈家里的饭桌。学生可感兴趣了,滔滔不绝地讨论着:有的谈到饭的由来,有的谈到菜的由来,有的谈到一家人收割的情景……这时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农民伯伯给禾苗锄草的情景图。学生顿时安静下来,仔细观看眼前这幅图:“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禾苗,一位农民伯伯在太阳下不停地挥着锄头,汗珠一滴滴往下流。”我随机提问:“大家知道这位大伯在做什么吗?”稚嫩的童音异口同声答道:“在给谷子锄草。”随后,我告诉他们谷子的小苗应叫作“禾苗”,所以农民伯伯在给禾苗锄草,简称“锄禾”。通过问答的形式,巧妙地引出题目。我又追问道:“农民伯伯在什么时候锄草,这时干活会怎样?”根据生活经验及对图画的仔细观察,有一个学生抢先答道:“农民伯伯中午锄草,太阳正直射着大地,这时候干活很辛苦,你看农民伯伯的汗珠都滚到土里去了。”其他学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表示赞同。这时,我赶忙补充道:“这正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写照。”接着,我让学生听录音朗诵《锄禾》,再让学生谈谈“饭”的由来。有一个学生这样说:“我们吃的米饭要经过播种――插秧――锄禾――收谷子――再碾成米做成饭,来得多不容易呀!这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掉一粒饭。”最后,我们一起唱着《拾稻穗的小姑娘》结束了这节课,学生从头到尾兴致勃勃,课后还谈论着今后要把珍惜粮食列入小红花评比。除此之外,我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能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剩下的时间可以放在熟读成诵和教学生字词上。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多媒体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古诗音韵和谐、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能陶冶情操、滋润心灵,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多媒体教学方式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对课文内容进行阐释、印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起到较好的铺垫、造势、引领、渲染作用。
1 创设情境,感知意境美
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意境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的全部奥秘即是外部世界即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即意的具象化。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的“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也就是指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是千姿百态的,有的凄凉孤寂,有的幽静空灵,有的恬淡闲适,有的清新自然,有的安谧娴静,有的苍凉雄浑,有的辽阔旷远……因此,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要通过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
2 品词析句,剖析语言美
古诗词文字简约,内涵丰富,诗人的创作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在一字一句中就蕴含了丰富的情境。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应重视诗文的“剥字”“解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所谓“剥字”,就是在解读文本时,应重视挖掘文中的“诗眼”在激发想象过程中的价值。所谓“解句”就是在解读文本时,应重视抓住古诗中的名句、难句来展开教学,以激发学生想象,这样既促进了诗文意境的品鉴,又进行了积累,一举两得。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单一枯燥的讲授法,而多媒体教学能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3 讲究节奏,体会韵律美
古诗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字数整齐、均衡,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着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读古诗,要把字音读准,做到铿锵有力、字正腔圆,让人听上去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韵美。在古诗的朗读指导上,教师往往通过自已的范读指导学生。但是,同一首诗,有的教师能读出感情,引起学生共鸣,有的教师平铺直叙,缺乏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范读教学不尽人意。如果能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专业人员朗读的古诗录音,效果会更好。
4 配乐朗读,升华情感美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古诗词教育的突破口。为了让学生真正领悟古诗的情韵,增强古诗的教学效果,可以借助音乐把他们带到诗词所创设的意境中。优美的音乐可以淘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情感,在教学古诗时,根据诗的内容、情感,配上符合感情基调的音乐,能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教育,获得美的熏陶,享受美的愉悦。悠扬的音乐让人舒畅、激昂的音乐催人奋进,悲怆的音乐令人酸楚。当古诗的感情震撼人心,直达中心的时候,配乐朗读就可以起到烘托、渲染、升华的作用,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从而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只要借助音乐教育的审美作用,利用多媒体手段把两者揉合起来,就能达到耳听其音,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脑映其像,心生其情的艺术效果。
5 启发想象,语言表达美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师须努力促进学生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由于古诗语言具有高度凝练性,往往给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而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能有效地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在古诗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能够拓展学习的空间,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志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艳.小学语文教学月刊.激发想象.品鉴诗意——古诗词教
(一)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利用故事来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到美术课堂中来,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通过讲故事,小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好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想象的时候,通过故事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可以讲童话故事,利用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让学生画出自己头脑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形象。此类故事不但使学生放松了上课时的紧张感,还有个创作的主题,使小学美术课堂内容丰富,充满趣味。
(二)故事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以前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只是用小学美术课本作为教材,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内容作为临摹标本,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些枯燥,让学生感到课堂很无趣,不感兴趣,导致学生一上美术课就觉得昏昏欲睡。而将故事教学引入课堂中,多种多样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呈现了一个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在每一节美术课上都有不一样的体验,都可以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这样的课堂,学生感觉非常新颖,不仅可以学到美术的知识,还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扩大了视野。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故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包括课前精选故事、课上环节引入故事。
(一)课前精选故事
教师在课前准备故事时就要根据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来精选故事。这是决定课堂效果的关键步骤。有些教师不重视这个步骤,课前随便选来故事就在课上讲给学生,但是学生不感兴趣,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起不到故事教学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在精选故事时遵循以下条件:(1)精选的故事与课堂教学有密切联系。故事本来的目的就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2)精选的故事要符合学生的“口味”。这些故事拿来就是让学生听的,必须是学生能听得懂,画得出的,而且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太难,学生想得出画不出,又不能过于简单,容易使学生丧失兴趣。
(二)课堂不同环节引入故事
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1.课中欣赏环节进行故事教学。欣赏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审美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展示有故事的作品给学生欣赏。学生一边看,教师一边把背后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同时,教师陈述完毕后,还可以挑出一些学生讲讲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审美。2.课中动手环节引入故事教学。比如,需要让学生学习折纸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放一段中国剪纸艺术的故事片,让学生在感叹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之余,更想要自己动手尝试。而且,这样可以启发学生产生灵感,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课上创作环节时,教师利用故事给出需要创作作品的主题。这样学生的创作范围更广泛,可以充分地将自己的情感发挥到作品的创作中,而且还给了学生选择各种表现形式的自由,可以是画画,也可以是手工作品等。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给了学生很大的创作空间,使学生更加热爱美术创作。
三、总结
关键词:教学评估;大学教学;评估动因;评估方案;评估过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学校如何能在实现规模扩大和职能拓展的同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焦点之一。美国高等教育,依托先进科学技术和强大国力的支撑,在历史、文化和学术积淀的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学习的办学经验。2012年,笔者对美国密西根大学的教学评估工作方案与实施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与思考,希望能对我国高校教学评估制度的完善有一定借鉴。
一、教学评估动因的自主性
相比我国已经开展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密西根大学教学评估工作的第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为评估动因的高度自主性。一般而言,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评估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形成了质量认证、院校审核、政府评估、自我评估等评估模式。教学评估成为政府和社会保障教育投入、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历经5年,于2008年告一段落。尽管首轮教学评估暴露出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单一,评估工作组织和评估效能不足等硬伤,但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却是显著的。经过这轮评估,参评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想,巩固了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加强了教学资源建设,推进了教学改革,规范了教学管理,尤其是激发了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对教学评估的极大关注,使政府、大学、社会等重新认识教学评估的目的与意义,引发了对教学评估内涵、本质、特征等基本问题的系统反思。
然而,必须看到,目前我国大学对教学评估工作普遍缺少应有的主动性。从本质上说,教学评估是一种教育价值认同和判断的过程。这种教育价值,既来源于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期盼,也来源于大学自身对理想目标和历史使命的认可。在密西根大学,后者展现的似乎更为突出。密西根大学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CRLT)负责开展密西根大学的教学评估工作,他们强调:“学生究竟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我们的大学究竟有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这是社会、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重要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开展教学评估质量的出发点。”这一出发点决定了他们开展教学评估工作的唯一使命是改善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出发点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和教学单位寻求教学评估的主动性。
理性地说,教学评估的过程,是在外部社会需求与内部教育发展的联合作用下,大学不断对自身的教育状况进行自我检视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密西根大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真正实现教学评估的价值,大学必须建立重视教学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促使教师、院长和系主任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真心实意地希望提升教学水平,进而主动地、自发地针对教学现状开展评估和检讨,对教学参与者进行引导和激励,努力保持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工作状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相符合,履行好大学人才培养的职能。
二、教学评估目的的服务性
教学评估不是单纯的教育测量工具,而是一种服务于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教育性实践行为。密西根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认为,学校提升质量对教学评估的内在需求,不仅体现在该中心工作内容的设置上,更体现在自主申评上。教学评估目的在于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体现教学评估的服务性。这同国内普遍开展的,为了排名、评优、达标等目的而进行的教学评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密西根大学的教学评估分为单门课程的评估和课程体系的评估两种类型,学校的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负责评估工作。一门课程评估的要求由任课教师提出。当某位教师希望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寻求更有效的改进措施时,他可以向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提出评估要求。中心所要开展的评估是服务于这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其目标是提出改进性意见,而不是简单地优劣判断。类似地,一个课程体系的评估一般由院长或系主任提出,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提供的同样也是建设性的服务性评估。这种评估虽然学校没有刚性要求,但教师、院长和系主任们的评估积极性非常高。这种教学评估服务是无可替代的,教学的重要性和经常性决定了这种评估的重要性和经常性。
密西根大学的教授和院长同样认为教学评估是服务性的,密西根大学设有如此专业化的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的确为他们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帮助。事实上,在密西根大学教学评估已经成为一项服务性和专业性的常规工作,它对密西根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借鉴密西根大学的相关经验,笔者认为在我国大学内部设立专业化的教学评估机构十分必要,这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只有强化教学评估工作的服务性,用专业化水准来提升服务性评估的水平,使教学一线确实受益,教学评估才能被普遍认可,从而同教师的教学工作一起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评估方案的系统性
教学评估要实现其目的,必须建立一套专业化的教学评估方法、途径和工作程序,确保评估过程按照目标要求传递并创造价值。密西根大学高水准的专业化评估水平,突出表现为其评估方案的系统性,包括单门课的评估、课程体系的评估和对评估后改进方案的再评估。
对单门课的评估一般要分为三个阶段。在教师向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提出评估要求后,中心的第一个阶段工作为前期会谈,评估人员要从教师和系主任那里了解要求评估的真实意向以及教师自己认为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课程的目标,学生的上课情况,课程开设的历史情况等。第二个阶段是收集数据,包括三个主要来源的数据:一是从任课教师那里收集的数据,二是从修过或者正在修这门课的学生那里收集的数据,三是从后继课程教师那里收集的数据。从任课教师那里可以清楚地了解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测定方法等。有了这些数据信息便可找学生讨论,了解学生修读这门课的期望值,以及他们希望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尤其是修过这门课的同学是否感到已经达到了期望目标等等。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内容丰富但形式简单,便于学生回答,内容涵盖了教师从备课、讲课、答疑、作业到考试的多个教学环节,其系统性令人叹服。评估的第三个阶段自然是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形成报告。大量数据按比例展示出对教学效果的写实性描述。这种描述作为基础材料交给任课教师们讨论,分析其真实性,提出课程改进方案,提供给教师参考。这就完成了一门课的教学评估。
关于课程体系的评估,在院长或系主任提出评估要求后,中心所要做的工作同单门课的步骤大体相同,但评估目标和信息采集的工作量要大得多,数据分析和改进方案论证也要更多地考虑教学计划的整体性要求。
密西根大学教学评估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评估后改进方案的再评估。这种循环往复式的经常性评估活动为教师和学院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
反观我们以往的教学评估,一是时间上的不连续性,我们常常把“评估”当成检查工作的手段,一次评估管几年的情况令被评者望而生畏;二是空间上的单一性,我们往往过多地注重教学硬件条件建设,注重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而对其他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设计的科学性研究不够。密西根大学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大学教学是需要评估的,但需要的是尊重教学的专业化评估,只有这样的评估才能真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评估过程的科学性
教学评估的科学性表现在评估目标与评估过程对教育规律及教学实践的尊重。密西根大学教学评估的精髓是对课程和课程体系的个体化评估,那里并没有“一刀切”式的评估标准,在评估中,他们注重研究课程的个性化教学目标,也就是这门课单独设置的培养目标。同时,还要研究这个目标实现与否可否检验,以及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工作环节和时间阶段。以一项课程体系的评估为例,这一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定量分析推理能力,涉及40多门课程。中心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估方案,而是请大家商量出可能的评估方案,然后反复讨论研究和比较,从中选出相对最优化的评估方案。这是一个具有突出代表性的评估案例,在这里学生定量分析推理能力的提高是评估中应遵循的原则,其他大多只是手段。在评估中,大家自然要考虑这40多门课之间的关系,每门课对“提高学生定量分析推理能力”的贡献率,以及如何度量这种贡献率。这些数据的提取需要进行大量的访谈,包括检查学生作业、考卷以及后续课程知识点的储备情况等等。这就对评估工作提出了突出的科学性要求,没有科学的评估过程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出科学的评估结果的。
一、语文教材中古诗的审美教育作用
大致说来,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古诗的语言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说诗歌的语言是“陌生化”的语言。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应从言语形式的陌生化入手,审视、体验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美。陌生化这种艺术形式是中国古老诗歌言语形式本身的内在价值,它对现代语文语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古诗言语形式的陌生化,强化大量的读,从而让学生感知大量的语言,博闻强记并从中领悟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是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不可否认,我国大量的古诗凝炼、精美地体现了人类原创性思维的智慧。诗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原创性突出地表现了直觉的一面。中外学者都承认诗人的灵感,这是某种原创性思维的顿悟,即直觉在经验和想象基础上对事物的直接把握。古诗审美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理性和感性融合统一的审美能力,可以使处在人生最佳脑力开发阶段的孩子们在快乐和激动中接受对他们原创性思维能力的开发,为一般智力认知能力走向直观和创造能力、为认知真理走向发明创造提供了一把打开通道的钥匙。
三是可以净化学生的情感。诗歌中有生活的激情、有智慧的积淀、有美的闪光……可以说是人生的浓缩、生活的结晶。千百年来,诗歌合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撞击着国人的灵魂。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非常丰富,饱含着种种积极向上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对小学生来说,古诗审美教育不仅能使他们获得诗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与诗人的对话间体会古诗中蕴藏的智慧和精神,让他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品味诗人的胸怀及其人生信念,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欣赏美、最终学会创造美,还能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是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诗歌是高尚审美情操和精神素养的载体,古诗中蕴含着有益于学生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志趣、人格建树等诸多有益的教育元素。因此,古诗审美教育不应仅满足于发掘教材中的“美”去陶冶情操,而应该把学生个性的自由、人格的发展看作是美育的根本目的。更进一步说,古诗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美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品德,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
二、语文教材中古诗的美育素材
大致说来,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的美育素材主要表现在美的语言、美的画意、美的意境等几方面。
一是美的语言。由于古诗在形成时是用来吟唱的,因此与音乐的关系特别密切。它对偶工整、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听起来声声悦耳、扣人心弦,从而产生了音乐美。在古诗教学中,如果在疏通文字、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吟读,细细品味诗的节奏、平仄及韵部,就能给他们以心理上的。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一、四句的“天”“船”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二是美的画意。我国古代诗人都有一双“绘画的眼睛”,从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性的角度去观察景物,从而使他们的诗歌具有浓郁的绘画美。我们仍以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为例: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黄鹏、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令读者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三是美的意境。我国古代诗歌还十分注重意境美。如: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生动地写出了瀑布的动态,把瀑布的流势之速、声响之洪以及气势之磅礴、色泽之鲜明完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得全诗气势雄伟壮阔、格调豪放明快,可谓古今之绝唱。
三、在古诗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要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一是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美。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诗歌的特点予以指导,使他们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同时要让他们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与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随着学生理解和领悟能力的增强以及诵读技巧的提高,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诵读要求和训练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诵读和吟咏,才能进入审美意象的感知,才能在头脑中留下一个个美的印象,从而产生美的愉悦感,进而达到一种美的和谐。
二是要让学生在联想中感悟美。在古诗审美的诸多特点中,想象和联想是非常突出的。如果说联想能够使知识得到充实和丰富的话,想象就是在知识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我们知道,王维的诗很多都充满了画意,但即便是这样的诗也仍然会留下空白,需要读者展开想象与联想去填充。如:《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洗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这首诗中就有五幅画面: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洗女,莲动下渔舟。这些画面学生要靠想象与联想的参与,才能把它们充实、连缀成一幅初秋雨后的山间晚景图,才能体会出诗中清新、明朗的意境和作者喜爱大自然、热爱纯朴自由生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