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探究性作业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究性作业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探究性作业设计

第1篇: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作业往往涉及到的知识是非常单一的,形式也十分单调,解题思路也是一般性。这种题型是不利于学生创新的。正是因为这样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注重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从题海中跳出来。下面这一道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性作业:某混合气体本身可能包含着CO2、H2O、CO、H2等气体,我们所要求是的让学生设计各种实验以达到以下目的:同时验证混合气体中既有CO同时又有H2;单纯的含有氢气。通过这样的题目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让学生在无形中融入到探究式教育中,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质。

2.结合学生认知能力,设计差异性作业

初中班级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因而我们需要布置一些差异性作业。差异性作业如果能够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的话就会更具有针对性,因而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自身特定设计分层作业。对于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化学作业。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能够更具针对性,这样对于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有利的。

3.高度重视实验作业的设计

正如上文所述,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实验作业在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而要高度重视。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例子来进行合理设计。

4.科学设计互动性作业和整合性作业

例如我们在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问大理石和稀硫酸、大理石和稀盐酸都是可以发生反应的,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大理石和盐酸来进行化学实验呢。这样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有很大帮助的。实验作业的布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化学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实验作业的科学设计。科学设计互动性作业和整合性作业。互动性探究式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针对互动式作业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积极交流,对于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非常有利。

针对酸碱盐的学习教师就可以通过布置小组作业的形式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可以让各小组在厨房中找一些物质用来鉴别食盐和纯碱,而后还需要经过小组讨论最终形成报告,通过这样一种分工合作的小组作业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今后教学过程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探究式教育中整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初中化学都是按照章节来进行讲解的。这对于形成整合能力是不利的,因而教师需要布置整合性作业。元素化合物就是典型的整合性的作业,元素化合物历来是记忆难点,针对元素化合物的记忆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归纳对比的方法来找出化合物质自身特点和关系,通过这样的整合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整合能力。

5.总结

第2篇: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一、关注探究型作业的开放度

“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所以探究型作业的问题设置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性学习动机。探究性问题可以从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上做文章。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开放性的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探究型作业的难易度

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应该是难易适度的。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不需要探究就能得到答案,而过于复杂的问题学生无论如何努力探究都可能以失败告终,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这两类问题都不能作为探究问题。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的,但是仅凭学生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也就是说在“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才可能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三、关注探究型作业的结构

定义不明确问题,即问题的某些方面,仅仅被含糊地陈述出来。定义不明确问题由于缺少或模糊描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重要环节,解题时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连接各部分推理出所需条件,或者另辟蹊径,运用创造性思维打开自己的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关注探究型作业的综合度

以某个知识点为核心,将与之有关的知识纳入其中,设计出系列问题。学生在探究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不同方面知识的多个知识点。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提升学生对这一类相关知识的掌握,深化加强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认识沟通了这类知识的本质联系。除此之外,学生运用知识,特别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五、关注探究型作业的操作性

第3篇: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一、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个性化的原则

1.趣味性和实际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样体现在英语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上。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考虑到趣味性,找到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同时,作业的设计还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瑞士教育家亚美路曾说:“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英语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考虑到启发性,同时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

2.差异性和合作性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那么,在设计个性化作业时就要考虑到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作业要求,在个体不能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小组的合作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3.目标性和体验性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教师选择和设计核心的依据,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起着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目标能引领教师正确寻找教育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高中英语作业的设计应该帮助学生从情感、能力、知识三方面促进其身心发展。同时,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获得认知和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个性化的策略

1.借助擂台比赛

高中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都希望借助一定的机会或平台展示自我,以获得周围人的认可与肯定。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将擂台赛的形式引入进来,以创新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给学生以轻松、新颖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作业训练的激情与兴趣,进而让学生在与同学切磋、交流、辩论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英语知识,并扎实掌握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

在学习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Healthy eating》这一单元之后,教师可以以擂台赛的形式为学生设计作业。首先,教师让学生自主分成两个6人小组,每两个小组就就“What is a healthy eating?”为主题展开辩论。为了让辩论更有深入,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设计成辩论话题,并引入评委模式,使学生在辩论中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辩论开赛之前,教师要事先预热,不少学生为了在擂台赛中获胜,会主动借助多种途径搜集相关素材,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融合到辩论活动中,不少学生在辩论时能提出新的观点,并用英语明确地阐释出来,这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促进了学生创造力与探究力的提升,并且深化了学生对“健康饮食”相关内容的认识程度。可以说,个性化作业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探究基础之上,教师巧妙引入擂台赛的形式能让个性化作业释放魅力。

2.借助自编小报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理解教材知识点,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可让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又巩固旧知识,从而灵性构建系统的英语知识体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编制英语校报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英语作业训练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制作的英语小报,教师可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并让学生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在高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并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为学生确定恰当的小报设计主题,使得他们在自主选择素材、自主设置栏目、自主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有关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应用技巧,并在与同学分享小报的过程中?S富英语知识储备量。比如,在学习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四《Body language》这一单元之后,教师就可用自编小报的形式为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首先,教师可将“Rich and varied body language culture”作为自编小报的主题,让学生自由结合成5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合理分工查找与“Body language”有关的资料与素材。然后,学生依据自己的设计理念,将?@些内容以小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在班级中展示、分享。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能更全面地了解各个国家肢体语言的特点,深刻掌握了教材语法与词汇知识,并提高了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4篇: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105-01

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参与体验探究十分重要。下面以《三角形特性》的教学为例,就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设计,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从“活动”的视角来重组教材

《三角形特性》这节课知识点多,包括三角形的概念、底和高的概念、各部分名称,还有三角形的重要特性是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从教学要求看,特性无疑是重点,而底和高的概念及高的作法是难点。如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就《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操作和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设计把教材例1和例2的内容进行了重组。这样处理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明白学习三角形是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进主动求知的欲望。教学中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这部分教学内容后移,把例1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例2的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安排在一起教学,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画一画、摆一摆、看一看、找一找、拉一拉、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理解三角形边的特点时,老师让学生先摆三角形,对出现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有矛盾才会有进步,寻求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的过程。这种切身的体验必然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自己跳一跳摘到的“果实”是最甜美的!

二、以“探究”的方式来组织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在本节课中,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时,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先让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知三角形的高,通过看书自学自主学习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再到动手画高、指高最后到找出三角形一共有几组底和高,每一个活动教师都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设计了课前调查的环节,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生活中,调动学生利用网络、询问、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主动去获取知识,将学生推到学习的前沿,促使学生积极地收集、整理想了解的知识,课堂则转变成学生们展示的舞台,互相交流的平台。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老师在其中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比较指的是人脑把一些事物和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思维过程,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多次用到了比较的方法:

1.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共性。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让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通过比较,揭示三角形的特性。如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学具,让学生拉一拉,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四边形易变形,而三角形不易变形;在固定四边形时,对两种固定法进行了比较,也使学生深刻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道理。

3.通过比较,也可以揭示某些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注重实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性,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学具),设法加固,猜想原因,再拉三角形(学具),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的知识形成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这就是一种“体验”。三角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在抽象的概念基础之上探究出来的,让学生经历特性得出的全过程。设计了这样几个实践活动:画三角形,找三角形的特征。尤其是在探究三角形的特性中,拉三角形、四边形,亲身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迎刃而解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是保证教学有效的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

四、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着眼点。这节课中,讨论三角形的概念,拉四边形和三角形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5篇: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探究型学习是常见的一种作业形式,它不仅能够很好地体现生本教育的特点,同时符合课程的目标要求。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的探究型学习作业设计和传统的作业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 传统的作业是在升学导向下,围绕着知识目标和提升应试能力而设计的,忽视了人的个性特点和生命发展的需要。而“生本”理念指导下的探究型学习作业设计则是以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以“生本”理念为指导,笔者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设计了《厦门水资源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探究型学习作业,下面以此为例,探讨探究型学习作业的设计。

一、“生本”理念指导下探究型学习作业设计的步骤和内容

1. 确定探究学习的主题和任务。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实际,制订出每一阶段的探究学习的主题和任务。

学生对资源国情和环境国情有一定了解,但对其严峻形势认识不足,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不够强烈,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屡见不鲜。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本课探究学习的主题和任务:

[主题]厦门水资源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任务]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探究学习,了解厦门水资源状况,思考我们该如何应对。

(1)了解我市水资源、水环境的状况,树立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

(2)学习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培养亲近自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3)增强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能力,积极行动,参与实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此设计意图是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亲手调查,深入体验,了解本地水资源状况,进而了解我国的资源国情和环境国情,从而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多维目标,达到知行意行的统一。

2. 创设情境。

情境的创设应当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学习者的精神需要。近期适逢厦门面临水费调整的问题,笔者利用这个契机,设计了以下情境。

[情境]“水费要涨了?”爸妈最近有点烦,“这是怎么回事?如何控制水费开支?”

你想了解水费涨价背后的原因吗?你想为父母排忧解难吗?

真实性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习者可以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去同化知识,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更重要的是,这一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使学生们认识到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感受到树立保护资源和环境意识的紧迫性,促使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

3. 探究学习过程设计及指导方案。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包括作业设计,都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自主性。

[过程](1)明确本活动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①厦门水费现行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②厦门水费为什么涨?

③我们身边存在哪些浪费水资源、破坏水环境的现象?(可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图片或音像资料)

④面对这种局势,我们应该怎么办?(分别从个人、家庭、企业、国家等角度谈。可到社区、企业收集一些好的举措与大家分享。根据我市或家庭的具体情况,为节约用水献计献策)

⑤请你用合适的方式对调查的过程及结果进行简要的概括整理,准备在班级展示。

(2)制订活动方案,四人小组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及完成的时间。

(3)学习小组汇总材料,交流意见。对材料进行取舍,确定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内容,讨论以何种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4)小组内预演,反思本阶段探究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

(5)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总。

(6)延伸: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你还存在什么样问题,或有什么发现想进一步进行探索研究,请你或与你的小组成员一起继续完成。

[成果]

通过学习活动,学习小组将形成下列成果:

一份活动方案(包括小组成员及分工、活动步骤、完成时间等)。

一份调查成果(可以是小论文、课件、手抄报或建议书等)。

一份此次活动存在问题的汇总文件。

此设计努力做到: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他们的创新精神;要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4.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包括对小组合作过程和成果的评价、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来设计。

[评估]

对合作小组的评价项目:分工协作、信息收集、信息加工、成果要求、学习方案的合理性。

学生自评与互评项目:开朗、积极的合作态度、在分工中勇于承担责任、所收集材料的有效性、在小组讨论中的作用、能倾听他人的发言、在成果制作中的作用、在成果汇报中的作用、保持愉快的心情参与课堂、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或指令。

评价的内容、等级标准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并告知学生,使学生在不感到压力,保持兴趣与热情的情况下,客观、公正、确切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如实反映每个学生在探究型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能有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命的发展。

二、“生本”理念指导下探究型学习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 深入了解学生,是作业设计获得成功的提前。

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快速成展的年龄,对社会的变化发展感到好奇,充满关注。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性,研究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发展规律,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有效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特有的而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教育功能。作业的设计同样必须建立在教师对学生认知结构、心理需求和能力水平等学情的正确认识上,才能确定出有意义的主题,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饱含激情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来。

2.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生本”理念指导下探究型学习作业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非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与指导者的地位与作用。相反地,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并不是旁观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帮助者和忠实支持者,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观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教师的指导还应是有针对性的,包括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指导和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指导,以增强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实效性。

第6篇: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有效策略

完成作业是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作业设计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知识;二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的意识已深入课堂,并且深入科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作业的创新自然也不会例外。在这种背景下,作业设计必须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学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业设计,不仅要顾及作业一般作用与功能,而且要创新作业的设计,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教师应贯彻新课程理念,树立新的作业观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新课程的三项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课程内容应呈现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学过程要因材施教,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和思维方式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指教师通过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情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基本的生物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要求学生以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此教学模式也应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生物教学应更多地包含学生的实验、讨论和交流等活动。

二、新课程下作业的设计策略

为改变作业的现状,使其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布置,把握好学科作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必须对生物作业功能、形式、要求等重新思考和个性化设计,有必要把作业设计提到实践层面上来。

1.作业的设计应由教材知识向生活实践转变

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富有一定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高中生物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是因为太平常了,他们往往不太留意,有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偏差。例如在讲“光合作用”这一节,学习光和色素时,提到秋天落叶变黄是因为低温使叶绿素被破坏,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比较耐低温,故秋天树叶变黄,学生异议不大。但提到枫叶秋天为什么变红时,学生意见就不一致了,有的说是枫叶中有特殊的光和色素,有的说是呈现在液泡中花青素的颜色,大家都据理力争,不肯让步。此时学生讨论得十分激烈,就是教师亲自解释也不足以服人了。对此,教师可适时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课外用显微镜自己观察亲自体会一下。这样的作业,比教师反复解说效果要好得多,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的情形,类似的争论,教师都可以及时将问题布置成体会型实践作业,使他们在体会中学到知识,得到快乐。

这类生活实践作业既能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观察、操作、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又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要大力挖掘这方面的学习资源。

2.作业的设计应由书本知识向探究学习转变

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研究性学习,作业设计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计探究性作业,教师抛出的是探究的源,学生得到是起于源头而流向不同的水,从而赋予了作业内容的创新性。

探究性学习作业,也可以结合探究过程的几个方面,结合学生知识特点,分阶段突出设计某一环节探究内容为学习作业。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作业,培养学生建立猜想与假设的能力的作业,培养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的作业,培养获取事实与证据的能力的作业,等等。

3.作业的设计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适当设计并布置学生完成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形成。例如:在学习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细胞膜”后,我布置了一项开放性作业: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一个细胞的死活。要求设计的实验方案完整可行,尤其要设置对照组及选定正确的变量。我不规定具体材料,方法和步骤,完全让学生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即把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严谨性、一致性、可重复性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探究性实验的环节和步骤要求,自由选择,设计出多样化的实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学习科学探究一般方法提供空间,打破陈规,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开放性,体现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7篇: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关键词:探究教学;课堂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96

高中学习,知识量大,在教学质量、升学压力的双重重压下,满堂灌成为我们传统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满堂灌是知识的输出,较少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也难以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罗杰斯很注重课堂的探究性气氛,并且认为教师对课堂探究性气氛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效的环境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么做。”教师应该把探究性学习的课堂环境营造成一个开放的环境,并将这一种学习环境扩展到校园、社区以及社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是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一、探究性英语课堂的计划和步骤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的课堂制定出周全的探究计划,并且预先推测和安排本节课要进行探究的问题。任何探究都要从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出发,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不然结果适得其反。例如在上必修2 Unit4,“Wildlife protection”这一课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做一个有关“Wildlife protection”的英文报告。这样探究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可以与课文知识、语法句型重点紧密联系。备课时教师可以定出以下计划和步骤:

1. 备筹划。一开始教师就应在备课时将已经灭绝的动物,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在相关的图书报刊资料和网上进行搜索,并对此进行选择和收集,做好相关记录,为后面将要进行的英语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在作好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计划的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做本次探究学习的计划,预习本课内容。最后由全班同学,联合生物学科的教师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以及相关部门作出最佳方案。探究计划一旦定下后,为保证英语探究学习的连续性、完整性,不要轻易改动。当然在课堂的具体活动中,若遇到特殊的情况,可以灵活主动地加以转换,以适应不同需求。

2. 备语言。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该文中的新词汇和新句型的学习,掌握课文中的语言重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以及采取的措施的了解程度,对接下来课堂活动中可能用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引导,并积极探询并帮助学生解决在濒危动物和它们保护方面的问题,并对学生在做自我筹划中遇到的困难做必要的帮助。

3. 备学生。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被关注的需要。英语的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之所需,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位学生,给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配恰当的探究工作,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是让他们一直跟着教师的指令转,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且将知识用自己的探究性的方式连接起来――“在动中学”。

二、探究性英语课堂的愉悦和紧张

探究性教学的理念并不力求学生整堂课处于愉快和喜悦的心理状态,适度地创造出课堂中的学习竞争机会,使学生既愉悦又富有紧张竞争意识中,完成一堂精心设计的探究课程。这样学生对教师所设置的竞争性问题,能做到积极配合协作,愿意与小组成员分享探究性学习资源,同时又争取在对抗的紧张气氛里,力克群雄,但却又能共同进步。

罗杰斯认为,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活动,移情就是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情感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师如果较好的利用自己的趣闻、幽默细胞和阳光般的微笑移情的话,就会格外有力地增添课堂的气氛,让轻松、愉悦的气氛充满整个课堂,英语学习应该是学生充满乐趣的自然生活,英语课堂活动应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每个学生根据个人特点愉快地、主动地学习。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学科,新课程的教学就是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力求营造轻松而不松弛、紧张而不压抑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储备知识和生活体验,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学,在激情和智慧的碰撞中,获取知识,并获得情感上的熏陶,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获得比传统课堂更好的效果。

三、探究性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学习模式单一古板,而探究性学习提倡不拘小节,它可以是积极的师生互动、生师互动或生生互动;它可以是随意地摆设适合探究性活动的课桌椅;它可以是对一个问题不求全唯一性的答案;它可以是人人皆可成为教学的主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它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教学资源的最优化模式。

同时,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的课堂并不是仅仅指教室里的课堂教授。这是一个大的课堂环境的布置,让学生走出传统的课堂概念。把社会这个大课堂也容纳进来,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把这样的大课堂布置好呢?

首先,要把原先硬性、静态的课堂内容拓展为软性、发展性、延续性、动态性的课堂资源。教师在追求最优化的校内课堂条件的同时,也要把眼光投向校外,充分使用大量社会资源。比如,有人说:某个城是移动的英语词典,处处留心皆英语,社区机构、文化设施、自然景观、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材料的英语介绍都是鲜活的课程资料,若能充分使用,其价值非同一般。

四、探究性英语课堂的主题任务

探究学习可以分为定向探究和自由探究(靳玉乐,2002)。定向探究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的探究活动,自由探究指学生自主地寻找答案的探究。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教学理念,探究性英语课堂的教学主题任务多采用定向探究。定向探究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活动,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步骤进行探究,即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探究性主题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提供不同量、不同难度的主题任务,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概念,培养技能。

案例:主题任务

根据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教师可以在教学方面设计以下探究性任务型教学活动。

任务一:

1. 课前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类别,以上网查询、参阅书籍等方式收集整理中国或世界濒危野生动物的相关资料。例如:endangered animals on land/in water,并用表格总结信息:

2. 课上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分享交流所收集到的濒危动物资料,例如:

(1)四人小组活动:每个同学依次描述自己搜集到的某个动物的特征、习性、所面临的问题等,其他同学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个动物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一个简单汇报。教师可以根据时间选3-6组进行汇报。

(2)如果有学生收集到了动物的照片、图片,可以让这些学生在小组内或到讲台上展示,并用英语进行简单讲解。其他学生还可以向作汇报的学生提问,以互动的形式共同了解濒危动物的习性、处境等。

其他任务型活动:

活动一:以大组为单位,每名成员都要参与。活动的主题是“Daisy保护野生动物的故事”,第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一幅画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然后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也画一幅画并配以文字说明,然后传给第三个人,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名学生完成。要求图画能连续成一个完整的情节,文字说明能连续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后,由大组选出代表在班上一边展示图画,一边讲述故事。

活动二:在班上开展题为I have a dream的表演比赛,主题要紧扣野生动物保护。

五、探究性英语课堂的作业设置

完整的探究性英语教学活动自然包括课外作业这一代表成果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这种作业是多用英语的形式表现的,方式可以是由小组讨论完成的,或者是学生个体进行自由观察、分析、阅读、写作等步骤而得出自己的探究结果。作业可以采用学生自己制作的有趣、新颖的形式,也可以用电脑中Power point体现,充分体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只起指导作用,但不作为主导因素介入。

下文附上课外作业的一个教学案例:

作业内容:结合本单元必修4 Unit 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的内容策划2009年“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的主题,并通过探究性地设计一个海报,要求突出策划主题,说明其目的和原因,要求英文表述。

作业方式: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应认真确定海报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步骤,并提出明确的主题。完成形式自由,可以根据个人分工独立完成后在小组汇总,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小组合作探究的同学可以根据特长进行分工,如擅长网络的可以在网络上查询资料,擅长英语的可以完成成文的英语表述等。教师在学生完成的作业过程中,进行有效指导,但不包办,同时多对学生进行勉励和赞美。

作业步骤:

1. 任务背景:“世界粮食日”为宣传主题――关注世界农业和粮食生产形势严峻性。

2. 探究性活动:通过图书或者网络,搜集与活动有关的背景资料以及本年度世界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对现有的材料进行探究性的整理、分析、概括和分类,完成资料的筛选,并整理成文,用英文表述出来(或可制成影视或有声资料)。

3. 展示探究性成果:诠释其海报精彩之处,展示探究性最终成果。

作业评价:由全体学生参评并且选出新颖、切题、合理和科学的探究性策划主题。

反思:灵活自由的探究合作方式,愉快的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氛围中,出色的完成了作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这种方式,让学生投入富于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性学习。

众所周知,著名的探究型教师奥基夫(Tim O keefe),经过长时间的探究教学实践后,在谈及探究及学习时说道:“告诉我,我忘记;教给我,我记得;我参与,我理解。”可见,正是探究学习的关键“参与和理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现价值,技能得以深化,精神得以升华。总之,在某种意义上,英语探究性课堂是一个开放、自主、民主、平等、创新的战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勒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第8篇: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实践性;趣味性;探究

性;层次性;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63—01

新的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政治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应着眼于当前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实践性、趣味性及探究性,建构新的政治作业设计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增强作业的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因此,在进行政治作业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取素材,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可以用到所学的政治知识,实现活学活用。如,在学习“公民的储蓄存款”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去咨询自己的父母,了解最近20年来家庭存款变化的情况,并适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探寻20年来家庭存款增长的原因。这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及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并非不能给学生布置作业,而是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设计出一些让学生更加感兴趣的作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结合当前重大的时政事件进行分析。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侧重教师分析、学生记忆,而我把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8人,分别承担寻找背景材料、分析知识模块、设计典型例题、电脑排版及成果展示与点评的任务。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增强作业的探究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使其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针对这一建议,在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增强其探究性。当然,探究性的作业除了社会调查这种形式以外,还可以采取撰写时政小论文、开展社会服务与辩论赛等。只要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形式都可以为教师所用。

四、增强作业的层次性

新课程要求作业的设计既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各自潜能的发挥,既要反映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又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交流、感悟及活动的机会,从而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作业设计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如, 学生经常要做材料分析题,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设计三步:第一步,要求学生能够写出原理、方法论即可。第二步,要求学生能够把原理、方法论和材料相结合,逻辑严谨。第三步,请学生根据背景材料跳出原有设问,自己设计问题,然后按照设问,自己组织、拟定答案。这样做,极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第9篇:探究性作业设计范文

一、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初中语文探究教学过程中,由于班额比较大,不能有效开展课题展示

开展探究性教学就需要进行分组,目前一些学校班级人数较多,进行分组时一般应当三至四为一组,这样就造成分组较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不能设计出太多的问题,这样就造成多个小组分摊一个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就需要全班共同研究。这样在进行探究成果展示时就容易遇到问题,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保证每一个小组都能进行成果展示,对于没有机会进行探究成果展示的小组来说是不公平的。

(二)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在设计上还没有完全体现实效、合理、科学的原则

在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设计上存在着问题过碎过多的现象,进行探究的问题不是教学的重点,从而造成教学效率不是很高。在对于探究性习题的设计上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课下和课上的处理还不是很强。

(三)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没有真正体现出时间合理利用

在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有些探究的问题没有价值,空洞无物;在合作讨论时,无病,流于形式;在自主学习时,浪费时间,装模作样。学生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探究的成果没有合理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展示。

(四)在初中语文探究性的活动中学生还没有做到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初中语文探究性的活动中,实质内容比较少,形式花样较多;鼓励创新还比较少,往往还是死记硬背;发展个性还较少,往往还是强调一致较多;学生进行探究较少,教师讲解较多。

(五)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分组成员搭配问题。探究性教学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要认真做好成员的搭配。如果成绩较差的学生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就会出现成绩较好的不愿与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交流,他们认为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交流没有价值。如果采取成绩较差的学生组成一组、成绩较好的组成一组,成绩较好的一组可以做到很好地交流,而成绩较差的一组合作交流就流于形式。(2)组内成员团结及亲疏关系问题。如果小组内成员间有矛盾,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不是彼此不理睬,就是互相唱反调;如果组内两个人关系较好,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就可能忽略别的成员。(3)进行成果展示成员分工问题。由于成员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思维敏捷等方面的差异,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就根本没有机会回答或很少回答。

(六)探究性教学评价机制问题

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一是前置性作业评价机制,二是探究性课堂评价机制。

对于前置性作业的检查涉及到检查时间的选择和检查形式的问题。在前置性作业的检查时间选择上还存在一定难度,如果在课堂结束后检查就会出现个别同学投机取巧的现象;如果在早读时间进行检查,就会对早读效果造成影响。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和时间的限制,如果由教师去检查,就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负担;如果由学生去检查,由于学生亲疏关系和能力水平有限等因素就可能造成检查不到位。

对于课堂评价机制方面,如果采取个人评价机制(按照一定的次序每一位学生都进行回答问题),课堂流程就会变得比较机械、流于形式,课堂的深层探究性、对问题的争辩性、活泼性、生动性就会失去。如果采取小组捆绑评价方式,为使小组多得分,那些口头表达能力强、反应速度快、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会回答较多的问题,而那些反应速度较慢、成绩较差的学生甚至没有机会回答问题。

二、针对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中存在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

各科任课教师教育观念必须转变,一方面不能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的重要性,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状况进行因材施教;不能对学生过于灌输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性的思想,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各任课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认为考试成绩差的学生什么都不好,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一切都好,把爱心都给了自己认为好的学生是不正确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打破教育偏见,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可爱之处,去寻找学生的发光点,用一种正确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要用客观公正的方法去评价学生。

(二)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探究气氛的营造,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学生探究的乐趣和权利被剥夺,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采取死记硬背,这样就造成学生“死”读书,教师“死”教书,久而久之,学生的灵性被抹灭,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教师要认真进行探究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具有探究的兴趣和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请谈谈你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么?”等课堂用语,以达到学生探究欲望激发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和教学内容,寻找与教学重点、难点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切入点,进行探究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