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

第1篇: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思考

随着1981年“会计电算化”一词的正式使用,我国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纵观20多年来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从事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同仁,可能或多或少地品尝过“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困惑,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同志也可能或多或少地感到迷茫,常有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这些现象证实,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刻不容缓,这里就笔者所思考的两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对会计电算化的再认识—寻求新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把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学发展的一个分支,甚至作为一个专业。相应的,在会计学科的课程体系中,都设置了一门或若干门《会计电算化》或类似的课程,作为培养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的教学内容。虽然这种做法曾大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但是,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到来,特别是当前对会计电算化高级人才急需的情况下,这种课程体系不利于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案的实施,是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同时也难以满足社会对电算化人才的需求。

1.对会计电算化的再认识

不可否认,会计电算化的内涵还应该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应该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会计学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正如人们通常所说的它是一门边缘学科。因此,我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至少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深入,从而真正掌握其实质。

(1)是传统的观点。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会计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属性上说,它属于会计学专业的范畴。

(2)我们应该从计算机应用这一角度来认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则是计算机在会计领域中应用的产物,它不仅仅作为一个工具出现在会计工作中,它将以其强大的功能特点融合于会计工作中,并将改变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因此,我们应该以研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出发点,将会计学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纳入其应用范围。从应用范围来说,会计电算化应该属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范畴。

可见,要进入会计电算化领域,我们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

①以学习和研究会计学为出发点,辅之以计算机应用的理论与方法。这种途径适用于在会计学专业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这种会计电算化人才的优点是会计学专业理论基础比较过硬,传统的会计实务知识比较丰富;其缺点是计算机应用环节比较薄弱,难以胜任会计软件的开发与维护。

②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应用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辅之以会计学的理论与实务知识。这种途径适用于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会计电算化方向)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这种会计电算化人才的优点是计算机理论基础比较过硬,特别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应用知识比较丰富。其缺点是会计学的理论及实务知识相对薄弱,难以胜任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工作。而在当前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基本上都采用了第一条途径。由于会计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特点,除了完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库技术的学习外,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深入研究以及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就难以进行下去,使得培养会计电算化中高级人才的目标仍难以实现。所以,对会计电算化的重新认识,有助于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

2.寻求新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案

对会计电算化进行了重新认识之后,关于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们就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除了继续在会计学专业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还可以在计算机应用及其相关专业中设置会计电算化的系列课程,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在这两种途径的教学中,尽管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培养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但是由于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因此,教学的侧重点必然有不同之处,这就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适合不同的特点,以实现教学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弥补各自的薄弱环节并突出各自的优势而设置的。此外,还应该经常性以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关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现状、发展动态以及新的规范要求,作为对课程体系的补充。

二、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缩短学校教育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我国第二大软件产业的会计软件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会计电算化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的人才需求对我们毕业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尽可能地缩短学校教育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个人认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进教材内容,在教学内容上适当超前,紧跟时代技术发展水平

由于处在计算机产业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比如会计软件的主流技术已经转向以网络为基础的ERP软件了,而我们教学内容的更新明显地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速度。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教材的内容落后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落后于社会应用水平。所以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改进教材内容。首先是内容上要适当超前,主要内容不要以社会上已经普及的软件为主,而应定位于那些刚刚推出不久但有市场潜力的应用软件。其次,推出和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再次,加快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速度。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融入一些新技术。这样教学内容在三四年左右的时间里,既保持相对稳定,又不落后于技术发展水平,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2.培养学生一定要做到“授之以渔”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和灌输式的讲课方法。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今后要用到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比如在会计软件教学中,现在的软件都带有说明、演示、帮助、安装、设置等很多辅助文件,如果教会了学生利用这些文件来学习软件操作的技能,那么他们以后就具备了学习各种软件的能力了。在电算化程序设计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也不是教会学习使用某种语言,而是培养学生进行计算机思维的能力。

3.促进校企联合,改进教学设备不足的状况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设备不足和设备落后,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障碍。虽然许多学校增加了对计算机设备的投入,但设备因素的解决不是学校单方面所能够实现的,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可以通过校企联合,把学校建成会计软件企业的技术培训中心和产品推广中心,来吸引企业的资金,从而改进教学设备不足的状况。

4.正确认识校内课程设置和社会等级考试的关系

我国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各省组织的会计电算化等级考试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地承认。但这类考试均属于水平考试,考试的范围和学校的教学内容还有很大的差距。有的考试内容狭窄,技术水平落后,其中的初级考试更属于对计算机技术的最低要求,其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以此来衡量教学,会造成教学质量的滑坡。因此学校在教学和考试环节上均不宜向等级考试靠拢。而应根据专业需求和社会需要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余芸春:论会计电算化教学导向问题(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0,(7).

第2篇: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结合当前的电子信息技术来运用到财务会计工作之中的过程,其主要目标在于应用财务会计相关管理方法、计量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来对传统会计方式的改造,从而实现会计数据收集、处理、报送等的集中化、集成化,提高会计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科学性。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经过多年的改进与实践,其发展基础正逐步完善,并且由简单的会计核算技术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国内针对会计电算化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也在逐步成型,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电算化软件与系统种类、安全系数等较之以往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然而,会计电算化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不少负面的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会计电算化运用程度的不一、软件开发与使用的脱节、电算化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对电子数据的分析、储存、收集等环节控制不严,容易引发严重后果。虽然会计电算化发展形势良好,但我们仍然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认知落后,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在企业中仍未大规模普及,许多企业或者单位往往将会计电算化定位在以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记账上,而忽视了建立完整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投入与更新上支持力度不够,内部财务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输入电算化软件,致使电算化的技术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2.电算化软件的通用化程度低、安全系数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种类较为繁多,但个软件之间的通用程度较低,且软件各环节,如预算、成本核算、资产清查等子系统彼此分离,其数据交换缺乏系统性和实时性。另外,软件系统在安全性、保密性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财务信息是企业的机密,而会计电算化软件在数据保密性上的缺陷阻碍了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3.专业电算化人员缺乏

会计电算化必然要求匹配具有相应能力与知识的操作人员,而现阶段我国大多数软件操作软件都属于“半路出家”,由过去的财务人员经短期培训而来,他们虽能够操作熟练操作软件,到却无法主动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结合。企业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导致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与维护、升级、安全操作、数据恢复等方面还处于薄弱环节。

4.制约机制不够健全,增加了舞弊的可能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依靠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一系列财务会计工作,因此,对于数据的严密性和隐蔽性必然有较高的要求。部分企业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数据的输入与修改等都交给一个人负责,这就大大增加了舞弊的可能性。目前,大部分企业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会计电算化相关制约机制的建立也不够完善。

二、解决会计电算化问题的主要对策

1.提高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重视相关理论研究

当前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与网络财务等的发展迫使会计电算化必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从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认识电算化的趋势,从而改变传统认知,加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且,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实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各项成本的控制以及会计计算效率的益处,开展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以指导企业对会计软件的开发设计与使用。

2.加强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法规,提高数据安全性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重点所在,会计复合型人才则是企业能否实现会计电算化转型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对财务人才的培养,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不能仅仅止于熟悉软件操作,还必须要求其了解软件设计开发理念、更新发展方向,对操作人员要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其精通财务软件。同时,国家和企业要共同努力,进一步规范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和市场行业规则,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会计电算化制约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能有效防范非法数据修改现象的发生,保障企业财务的安全,对此,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系,加强对会计资料的定期审计、对软件数据与书面票据的核对审计、监督数据保存与修改记录,并对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审查,严防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疏漏。

4.规范软件开发市场,建立通用的财务软件模式

国家要积极调整行业产业结构,逐步规范会计财务软件的开发与销售市场,并引导开发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特点的电算化软件,以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同时,从经济发展的整体层面上建立一个通用的、统一的财务软件模式,规范数据标准接口的名称、格式、类型等数据的输入输出,实现不同软件之间数据的识别与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集约程度。

参考文献:

[1]景佳琳.对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9):225-226

[2]顾建平.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86-87

第3篇: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摘要: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初始化的工作尤为关键而且复杂,初始化不恰当所导致的后果会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逐渐地显现出来,单位的财务人员应与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交流协作,充分发挥电算化的特点,注意实施的关键点,避免一些常犯的错误,高质量地完成初始化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问题研究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初始化工作包括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科目、建立各种账簿文件、定义各种辅助核算、定义报表以及录入余额及发生额数据等。初始化工作只能进行一次,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后的核算工作。不论是从手工核算过渡到电算化处理还是更换会计电算化软件,都需要做初始化的工作。在初始化的工作中,将本单位采用的核算程序、方法、规则、基础数据录入电脑,使会计软件能适应本单位的核算、管理需要。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的核算方法、规则的选用、科目的设置、报表定义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在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之前,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实施项目的主管人员应该与电算化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做好沟通、协商的工作

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对于本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比较熟悉,清楚实施会计电算化项目要实现哪些功能,达到何种管理的目的。但是,处于项目实施阶段时,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对于电算化软件如何实现某项具体的功能,如何才能达到自己需要的管理目标,还处于摸索的阶段。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对于自己公司的软件的具体功能,功能之间的细小的差别设置了如指掌。但是,对于实施单位的具体业务却不太熟悉,因此,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之前,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应该与软件公司的实施人员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对软件的具体功能和单位的具体管理核算目标进行讨论,将二者之间协调起来,以避免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并且制定出标准化的方案,标准化方案的制定应该做到尽量的细致、明确。在制定标准化的方案中还要注意满足单位现有的客观条件,又要为实施单位的进一步会计核算管理发展的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二、单位在选择会计核算程序、方法、规则时,应充分考虑电脑处理会计信息快速、准确的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和各行业会计制度确定了很多核算程序、方法,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应用。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且能相互补充。在手工核算方式下,我们往往选用那些计算过程不能很复杂、会计处理不能太冗长、结果要求准确或较准确的方法、程序。而会计电算化由电脑执行程序自动处理会计数据,就可以不考虑计算的复杂性,只要求结果准确就行了。然而,在会计实务中,初始化的方法选用问题,往往由软件公司辅助完成,将本单位的现行会计特点与优点,摒弃传统的一些会计核算方法,采用适合会计电算化,能够充分发挥电算化功能的会计核算方法。

三、科目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账时要将收集到的会计科目加入软件系统,建立账务系统的会计科目体系。一般在建立账套的同时,电算化软件会根据你所选择的单位性质,按照会计规则默认安装一套会计科目。这些会计科目大都是总账科目,一般会满足单位的需要,不用再自行手工建立,但是各单位的会计核算的区别较大,明细科目还需要自己根据本单位会计核算的需要分别建立。在电算化账务系统中除了像手工账务一样要使用会计科目外,还要为每一个会计科目加入一个编码,另外还需要注意科目的性质、余额的方向,需要辅助核算的科目还要进行辅助核算方面的设置。在设定会计科目时需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一)科目的设置要规范。在设定总账科目编码时必须符合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设立明细科目编码除会计制度有规定的以外,应该按上级主管都门和本单位的管理要求设定,以保证科目代码的规范系统性和统一性。

(二)科目的设置要简洁。在满足管理要求和适合计算机处理的前提下,力求代码简单明了、位数越短越好,既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录入凭证的速度。

(三科目设置中应该考虑到业务的发展和会计核算的进步,注意科目的扩展性。会计科目体系一经设定,其代码结构就无法改变。因此在设计代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要求。确定某一级明细科目的代码长度通常是以上级科目中所含明细科目最大可能达到的个数来确定的,如果设定的分段代码位数较长而绝大多数上级科目所包含的明细科目个数不多时,其他科目的凭证输入速度势必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像这样的科目在设置中便需要一些技巧,一般的会计软件会提供一定的辅助核算的功能,这样既减少了明细科目的设置又增强了科目的明晰性与灵活性。如果不想采用辅助核算可将明细科目先分类,按分类设置二级科目,然后再设置下级明细科目。

四、初始数据的录入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完成科目设置的工作后,即可将各科目余额输入系统,根据系统启用的月份不同,原始数据的录入也有区别。账务系统在一月份启用时只需输入上年余额即可,上年余额既是年初余额又是一月份的期初余额。如果账务系统在其他月份启用,除需要输入启用月份余额外,还必须输入年初余额和一月到启用账务系统之前各月的累计发生额,这是为会计报表所准备的数据,如不输入累计发生额,由于会计数据缺乏连续性,在以后的查询及报表中系统将无法提供正确的数据。但是仅仅是录入各月份的发生额,再查询以前月份的账户的明细时,还是不能得到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如果单位的业务量小,凭证的数量较少,可以采取手工录入追加凭证的方法另一种方法适用于更换财务软件的单位,与软件公司的人员协商,使用特定的软件,将过去使用的软件的数据转出来,再导入到新的软件系统中。总之,在会计年度中间实施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初始所涉及的问题较多,应尽量在会计年度的开始或者是结尾来更换财务软件。初始余额发生额数据录入完成以后,软件会自动地核对总账与明细账之间、借贷双方之间、总账与辅助核算之间的平衡关系,但是对这个步骤不要掉以轻心,急于进行日常的工作,应该将录入的数据与手工账之间进行仔细核对,确认二者之间无误后再进行日常的操作。

五、报表初始化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会计报表是会计工作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会计软件中通常都预置了通用的会计报表,但除通用会计报表外,单位一定还需要其他报表,这些报表是无法预置的,需要重新设定。报表通常由表标题、表头、表体、表尾四部分组成,其中表体的设置是关键所在。表体中有两类数据,一类是固定的表项目,另一类是变动的数值性数据。数值性数据须设置取数公式,从账薄、其他报表中取来,随账薄中的数据变化而变化。但是取数公式的格式在不同的会计软件产品中各不相同,必须参考会计软件所属的用户操作手册。在定义报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函数,财务人员一般不容易掌握。因此在初始化的过程中,这一项工作一般由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与单位的财务人员来共同完成。定义完报表以后还应该注意报表的校验公式的定义,校验报表内部、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避免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与一般的报表相比较,现金流量表的制作相对困难了一些。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具体制作,不同的软件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制作凭证的同时将涉及现金流的分录,归纳到不同的现金流项目中去另一种方法是事后调整,制作凭证的时候不进行归类,等到会计期末,再由专门的制表人统一进行调整制作。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直截了当,做完凭证后随时可以得到现金流量表,但是对于凭证的制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凭证制作人员应熟悉现金流量表的制作。第二种方式对于凭证制作人员的要求较低,但是将工作量积攒到会计期末,制表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修改相应凭证后,制表人还得重新进行调整。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方式。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涉及方面较广泛的,内容较复杂的工作。只有在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工作中注意上面所提到的问题,高质量地完成初始化工作,才能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走弯路,才能最大地发挥软件的功能。

参考文献:

第4篇: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管理;问题;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在1981首次提出来的,目前关于会计电算化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其主要集中在研究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而关于会计电算化管理方面的文献则比较少,在结合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蔡传勋和王效忠编著的《会计电算化》一书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定义为: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的简称,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中,并且代替人工计算的一种具有现代化大生产的一种必然产物。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起点比较高,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结合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尝试阶段。从财政部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的电算化试点开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进入了发展历程,并且在1981年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少数的单位开始进行单项业务的会计电算化;二是自发阶段。会计电算化在少数单位的应用使得人们意识到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为此不少单位自发的组织本系统的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与应用,使得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三是商品化阶段。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一些专门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公司逐渐的增多,国产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也得到普及,并且我国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记账、算账等内容的财务会计软件已经不能满足财务工作的需要,因为管理型会计软件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并且经过研发,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的问题

自7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就当前会计电算化运行的效果来看,所带给企业的效益并不明显,尤其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带来较大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会计电算化在推行的过程中缺乏企业管理者的支持。会计工作与企业的经济活动项目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会计管理工作只够对单位的资金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同时会计工作的开展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因此,需要企业管理者的支持,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支持,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者受到自身专业素质不高、认识不全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的支持力度不够,甚至一些管理者认为实施会计电算化以后,企业的财务信息会被外界所获悉,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财务控制。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技术人员,而企业出于节省经济成本因素的考虑,他们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会计电算化。二是企业的管理基础比较差,不利于实施会计电算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决定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程度,如果企业采取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是不可能对会计电算化有过大的需求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应用必须要建立在完善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所进行的分析与判断的数据的准确性,比如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必须要经过预先的编制,这就要求编制前的相关数据要科学,如果企业的管理基础比较差,那么其很难保证软件程序的科学,为此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中,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决定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主要包括不同软件的实施,比如结合软件的来源分为:自行开发软件的实施、委托开发的软件实施以及商品化软件的实施。由于商品化软件的实施是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因此,不需要企业进行过多的管理,重点从自行开发的软件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一是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存在误解。有些人将会计电算化简单的定义为对会计数据的计算,而忽视会计电算化的分析、决策职能,这样研发出来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满足使用单位的要求,最终会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的不完善,不能满足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二是会计电算化系统研发的人员分工不合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需要不同程序模块之间的配合,因此,在研发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模块进行人员分工,但是在研发的实践中,很难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比如:计算机开发人员与财务专业人员共同对某一板块进行研发,结果使得研发出来的软件存在一定的程序犯罪漏洞。

(三)会计电算化实施后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实施后所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主要表现为:一是会计电算化的会计信息安全不容乐观。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模式相比,会计电算化是依赖于计算机工具而进行开发的,而由于计算机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因此,在会计电算化实施后其必然会存在安全问题,比如由于计算机没有及时地进行杀毒处理,结果导致计算机系统的相关信息被病毒所破坏或者被黑客所窃取。二是会计电算化的人员比较缺乏。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学科,其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专业的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还需要相关人员掌握一定的管理学、信息学等,而在实践中具备这些知识的人数则少之又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比较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当前的会计培训没有针对性,虽然我国建立了会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但是这些培训只是针对某一项专业技术而言,而没有将会计电算化应用与会计专业知识相结合,结果造成专业人才数量的不足。三是会计软件的通用性比较差。会计电算化软件生产厂家在研发软件时,一般不会考虑应用企业的特殊情况,结果导致会计电算化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一些必要的手工操作,这也是造成会计电算化不能普遍应用于实践的根本原因。 三、解决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与完善会计电算化体系的设计,规范企业的管理

解决会计电算化在实施前所存在问题的主要措施:一是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程度。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必须要依赖于企业管理者的支持才能获得发展,尤其是会计电算化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涉及不同的部门利益,因此,更需要企业管理者的协调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积极增加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资金投入,并且鼓励相关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加快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二是要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设计,要做好会计电算化的规划工作。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及时的调整,因此,在设计会计电算化系统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明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以此有步骤地实施会计电算化。三是规范企业的管理,改造企业的业务流程。企业的业务流程关系到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模式,换句话说就是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需要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传统的人工会计核算岗位就会消失,为此需要企业进行相关岗位的调整。同时也要选择合适的软硬件平台系统,企业需要根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软硬件平台,比如: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时一定要本着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选择具有前瞻性的软件系统。

(二)建立会计电算化研发人员分离制度

为避免会计电算化与财务人员利用研发契机,进行程序犯罪的概率,我们应该建立研发人员岗位分离制度,即软件研发人员一定要与企业财务人员相分离:一是计算机开发人员与财务人员分离。在具体的研发过程中,计算机研发人员不得与财务人员共同承担某一程序模块的研发,避免他们利用模块开发的机会,通过预存漏洞进行职务犯罪。二是计算机相关人员要进行岗位分离。计算机人员是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直接开发人员,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内部控制就会导致他们利用研发平台,进行相关财务信息的犯罪。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人员的管理工作

无论功能多么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都离不开人员的操作,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一是要进行合理的职能划分。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与审核人员的职能进行划分,以此强化企业所提供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将系统开发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的职能进行划分,以此保证系统人员利用职能优势篡改会计程序的资料。二是要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在职培训教育。会计电算化对人才的需求要求企业要对现有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比如:会计人员在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还要懂得企业的销售信息、银行基本业务知识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等等。三是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由于应用会计电算化以后,企业的财务信息会直接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计算,而计算机的隐蔽性相比传统的会计模式要更强,这样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需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四)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管理

电算化的使用离不开日常的维护,实践证明,合理的维护能够大大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效率,同时会计电算化维护产生的费用要占到整个系统成本的70%,因此,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入手,提升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维护工作:首先,会计电算化的硬件维护。硬件维护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系统硬件的日常维护、对系统有时发生故障后要及时地进行故障排除工作以及进行系统的恢复、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进行系统的适应性工作。其次,软件的维护工作。软件是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工作量的重要部分,对软件的维护要以严格的程序进行。最后,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的管理。比如:计算机工作的环境一定要做到防火、防水等措施,并且对进入机房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实施资格审查制度,并且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处理。

(五)加强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之所以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相关,据笔者对于目前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硕士研究生文献资料中涉及到会计电算化理论方面的非常少,尤其是会计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知识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则更少,如各种类型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的基本模式、财务信息化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关系、企业财务流程对财务信息化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财务信息化乃至决定企业信息化能否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理论研究必须加强,是能够为财务信息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将是未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四、结语

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现代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多方面入手,针对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此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 娟.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改革与开放,2010(7).

[2] 陈 璐.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2(13).

第5篇: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才开始在国内的企业中实施。会计电算化是集计算机学、信息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知识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完成记账、算账与报账等相关的工作,同时运用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集成处理,通过加工、预测和分析获得相应的数据集成处理结果,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得会计人员可以从繁重的手工谧髦薪夥懦隼矗而且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实施会计电算化对中小企业的积极影响

中小企业中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是我国中小企财务管理的一次飞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会计操作处理方式,更加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处理效率,形成具有更高准确性和真实性的会计信息,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总的来说,实施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性

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也相对较少,所以个别中小企业在会计工作方面缺乏规范性,导致会计信息混乱,无法发挥会计信息价值等问题的存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来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处理方法更加规范,避免了传统手工记账容易出现的错漏现象,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计算机实现会计信息的计算、分类、归档和存储等工作,这种处理方式与人工操作相比,显然具有更高的效率,节约工作时间的同时,也将会计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有利于增强企业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三)增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计算机系统中可以存储大量的会计信息,而且可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形成相应的会计报表,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数据基础。企业管理活动的开展,需要依靠完整的数据信息和资源,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则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及时共享,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使得会计信息的经济价值获得更大提升。

(四)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水平。在这种环境下,会计人员必须要不断参加继续教育提升自身在会计专业方面的技能,有利于推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这对于增强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操作问题

当前,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已经适应了电算化操作。但是由于很多会计人员只是了解会计软件的操作,对于计算机系统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却不甚了解,所以当计算机出现死机、断电等突发状况,或者会计人员错误操作导致系统混乱、会计人员的操作尚未确认存盘等现象时,便显得束手无策,无法及时修复和找回会计数据。

(二)忽略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中相关条款的规定,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对数据进行技术的备份,分人、分处保管。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电算化操作人员并没有每天坚持备份,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这使得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很大威胁。同时,财务数据中包含很多关于企业商业机密的信息,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会计的信息的保密性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会计人员的保密意识不强或者会计软件的操作权限设置有误,经常会使会计信息暴露在所有的用户面前,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划分操作人员的权限,任何人都可以登录系统进行操作,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三)电子数据的修改没有痕迹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人们以算盘作为核算工具,运用手写账本的方式完成记账、对账等工作,而手工操作过程中,每一项错处都需要保留修改的凭证,再附上下相应的修改手法。在电算化环境下,运用计算机完成凭证信息的录入工作,而且很多会计软件中设置了相应的作废凭证、整理凭证、取消审核等内容,这些设置可以帮助录入人员快速完成正确的信息录入且不留修改的痕迹,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录入的效率。但是这种录入方式也为一些不法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无法从现有的信息材料中判断出错误和虚假的信息,无形中增加了会计内部控制的难度。

(四)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会计电算化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电算化的实施要求会计人员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要熟悉计算机操作。从当前会计人员队伍的组成结构来看,大部分从事会计电算化的人员都是从传统的手工操作演变而来,所以他们在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方面,仅仅学会一些软件的操作,但是对于很多延伸功能却不会应用,仍然离不开手工核算的辅助。另外,虽然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中有关于《会计电算化》的考核,但是其考核方式单一,且操作只是简单的录入、修改和杉树,这种会计电算化的考核方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ERP管理模式的需要,因此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强化十分紧迫。

三、中小企业促进会计电算化有效实施的途径

会计电算化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尚处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完善,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实施。

(一)强化企业管理者的会计电算化意识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互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不是简单的使用计算机代替传统手工记账,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形成完整的会计信息报告,为企业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作为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思想上的重视,还需要在物质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计算机设备的投入方面、会计人员的培训方面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同时也要加强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意识转变,并且积极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会计工作带来的转变,更好的投入到会计的电算化的工作环境中,确保会计电算化可以顺利实施。

(二)开展系统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数据源。很多中小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大多已经积累了一些会计档案,如果不能对这些档案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档,就会对后续的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做好充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将不同存储格式的信息进行统一确认和规范,并且形成完整的数据信息进行保存。为了避免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的突发状况,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双份保存,并且分别保存。

(三)增强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是影响会计电电算化实施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会计信息中包含很多商业机密问题,如果收到外部攻击损坏或者丢失,将会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途径,为企业会计信息提供一个安全屏障。另外,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方面,也需要对不同的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权限控制,避免任何人都可以登录系统进行修改,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在企业中设置专门的计算机岗位,负责电算化的技术操作问题,当会计软件或者计算机操作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修复,减少损失。

(四)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会计人员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绦姓撸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一方面,通过定期的学习和培训,加强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除了基础的会计软件操作以外,还应当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应急操作,如数据备份、分析故障等等,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强化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功能的运用能力,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庞大的数据信息系统进行汇总和分析,利用ERP、SQL数据库等软件环境为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实施提供帮助,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应用。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逐渐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并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相应的电算化管理工作,显著的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在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对此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电算化水平,才能不断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红.浅议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2]曾春伟.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及解决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1

[3]张雪松.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师,2009

[4]傅红英.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实施应用[J].财会学习,2015

第6篇: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参考文献怎样写呢?它的标准格式都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在写作当中都有什么要求呢?最主要的是参考文献对我们论文的撰写有什么样的效果呢?下面是千里马网站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会计电算化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分析。

会计电算化论文参考文献:

[1]试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现状及发展对策作者:章莉,期刊中国商界BUSINESSCHINA2009年第10期

[2]吕文涛,张洪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5,(4).

[3]贺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5,(3).

[4]刘鹏,刘涛,.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财政监督,2015,(6).

[5]侯丽平,.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综述[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5,(2).

[6]金美子,.医院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问题及若干见解[J].中国卫生经济,2015,(2).

[7]黄海娟,.浅谈在会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税务稽查[J].中国税务,2015,(2).

[8]何群英,.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财政监督,2015,(2).

[9]黄大双,.浅谈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财会通讯,2009,(35).

[10]黄浩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型[J].财会月刊,2009,(35).

会计电算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梅,.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J].财政监督,2009,(24).

[2]郝素利,徐北辰,.基于ISM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设计[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12).

[3]张鸿冰,.会计电算化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4]姜宏卫,.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对会计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5]景青山,刘雨,.基于VB的会计电算化无纸化考试系统[J].煤炭技术,2009,(11).

[6]程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技巧[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0).

[7]张玉明,.会计电算化条件下销售成本的自动结转[J].财会月刊,2009,(22).

[8]张玉明,.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利润表的取数公式研究[J].财会月刊,2009,(22).

[9]王珠强,汤义好,.会计电算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7).

[10]乔荣,.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错账更正法[J].财会月刊,2009,(19).

[11]胡晓翔,李宗快,.会计电算化审计现状及其完善[J].商业时代,2009,(15).

[12]刘红英,李茹,.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1).

[13]李乐红,.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行为及其防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1).

[14]李先文,.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09,(8).

[15]党红娃,.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改进建议[J].商业会计,2009,(8).

[16]熊小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政监督,2009,(8).

[17]张县平,.会计电算化条件下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J].商业会计,2009,(7).

[18]邢萃明,.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会计,2009,(2).

[19]魏民,.试论会计电算化的反记账功能[J].特区经济,2008,(12).

[20]田苗,.试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2).

[21]张芳;;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的完善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01期

[22]朱振宇;;会计电算化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01期

[23]包根梅;;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年02期

[24]廖俊斌;;试谈会计电算化下会计数据资料的管理问题[J];职业;2015年05期

[25]尹彦蓉;;论会计电算化安全与防范[J];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03期

[26]郭婧洲;;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5年03期

会计电算化论文参考文献:

[1]胡晓翔,李宗快,.会计电算化审计现状及其完善[J].商业时代,2009,(15).

[2]吕文涛,张洪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4).

[3]贺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3).

[4]刘鹏,刘涛,.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财政监督,2010,(6).

[5]侯丽平,.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特色综述[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2).

[6]金美子,.医院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问题及若干见解[J].中国卫生经济,2010,(2).

[7]黄海娟,.浅谈在会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税务稽查[J].中国税务,2010,(2).

[8]何群英,.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研究[J].财政监督,2010,(2).

[9]黄大双,.浅谈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财会通讯,2009,(35).

[10]黄浩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型[J].财会月刊,2009,(35).

[11]刘建梅,.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J].财政监督,2009,(24).

[12]郝素利,徐北辰,.基于ISM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设计[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12).

[13]张鸿冰,.会计电算化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14]姜宏卫,.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对会计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15]景青山,刘雨,.基于VB的会计电算化无纸化考试系统[J].煤炭技术,2009,(11).

[16]程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技巧[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10).

[17]张玉明,.会计电算化条件下销售成本的自动结转[J].财会月刊,2009,(22).

[18]张玉明,.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利润表的取数公式研究[J].财会月刊,2009,(22).

第7篇: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会计管理中更加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要求高职教师能够更加重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本文就现代信息数对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探讨当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应该如何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高职;会计电算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31

[中图分类号] F232-4;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056- 02

0 引 言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职会计电算化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求教师能够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和电算化系统操作能力。但是从当前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创新,教学有效性也还有待提高,要求高职教师能够从具体情况出发,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质量。以下本文就现代信息技术对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影响和对策进行具体的探讨。

1 现代信息技术对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指的是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会计应用的新模式,其在现代企业财栈峒乒芾碇械挠τ檬分广泛,能够有效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发展情况来看,为了培养更多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各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教育的重视,保证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必要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更要保证学生能够熟悉电算化系统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道德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当前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现状主要为:第一,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就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而言,部分学校对于会计电算化教育的认识还存在较多的不足,认为会计电算化教育教学中只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不需要锻炼学生的时间操作能力,也不需要将教学和市场需求相联系,因此导致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有效性存在较多不足;第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高职院校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中偏向于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课程设置,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较小,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不适合用于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

3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创新对策

3.1 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重视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能够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教育的重视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促进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的共同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推动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3.2 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影响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能够加大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际的训练中学习基础知识,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例如,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开设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布置一定的实习训练任务,让学生可以到企业中进行实际的实习训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3.3 创新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教师也必须要创新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探讨和实践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在相互讨论和实际操作训练中掌握更多关于会计电算化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项目探究法等进行教学,均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电算化系统操作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要求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能够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教育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方法落后等,严重制约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信息时代要求高职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婕.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之思考[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4):41-44.

[2]于峰. 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 财会学习,2016(17):205-206.

[3]朱重生,胡建国. 基于“课证融通,理实一体”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5):143-145.

第8篇: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会计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现在,手工会计系统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应运而生,使得对传统手工会计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彻底地改造,会计电算化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会计知识,同时需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水平。

2.一些单位管理者及财会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当今信息化时展的趋势,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进入信息化的基础,实质上也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技术和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的切入点。由于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水平的局限,致使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淡漠,有法不依。

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计算机管理与应用要求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4.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的局限性。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还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并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

5.对信息技术的防范思想认识不足。许多企业对于信息技术安全认识不够,没有制定并严格执行关于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一旦因为某种原因造成会计电算化数据信息遭到破坏,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计量的。

6.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

二、会计电算化建设对策针对以上提到的一些问题,会计电算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提高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基础业务素质,不仅是指提高会计人员的会计业务素质,而且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各基层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2.建设一支会计、计算机和管理三者皆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会计电算化规范性建设中首要的工作。要树立以财会人员为中心,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思想。经济全球化要求会计人员知识不断更新,要加大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使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更新会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会计人员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懂法守法的合格专业人才,会计、计算机和管理三者皆知的复合型人才。

3.规范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机制。规范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机制是会计电算化运行的保证。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按内容划分为会计数据采集、会计数据处理和会计信息输出。一是数据采集管理规范性。为确保系统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道德、规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所有凭证不论是手工编制的还是机制的都要有操作人员、财务主管共同签章后才能进入有关账户。其次,录入的会计凭证除手工应有的信息如摘要、会计科目、金额、经手人、审核等外,还应包括科目代码等。再次,要对凭证分批记录张数及数量金额总数,防止已编凭证的丢失或插入未经授权的凭证或未经授权随意改动有关数据等问题。最后,建立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凭证编制日期、经手人、凭证传送的手续和时间。二是数据处理机制规范性。手工操作可随时结账,计算机则是分批进行处理的,而且数据的存储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数据记录具有不可见性,数据修改也不留痕迹,中间处理是不可见的“暗箱操作”。所以首先要加强接触控制,杜绝未经授权人员进行越权操作,严格密码权限管理。其次,应设置必要的稽核检查。再次,做好工作日志,以防止数据被非法篡改。三是会计信息输出管理规范性。输出是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为确保计算机输出及时、安全地送到有权使用者手中,可建立输出文件分送清单,设专人负责传送,设置工作日志等。

4.正确处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控制企业行为,预测未来,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信息。电算化会计子系统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正确处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必须把会计电算化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来开发。

5.加强企业信息网络技术防范工作。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宏观控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从法律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增强信息技术安全防范能力。

6.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为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操作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加强对电算化系统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控制,明确管理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的职责范围,对软硬件、文档的安全要检查,设置多级保密措施,对个别人容易出现的个人垄断现象以及对系统管理人员的监管控制问题进行防范,所有这些都是制定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2 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应根据本单位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加强会计电算化加强规范性建设工作,以更好地为本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工作服务,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风奎.会计电算化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第9篇:关于会计电算化的问题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情况。通常来讲,对于发达地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较高,而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明显偏低。

2、会计软件发展模式的局限性。为了使自己设计的软件更加具有特色,所以就造成了大部分的软件相互之间无法兼容,在使用方式上面也千差万别,这样一来会计软件发展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重视会计电算化自身因素而忽视环境因素。在普及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我们通常情况下非常重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系统的维护,所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是却忽略了会计电算化是要进行具体应用的,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最主要的条件在于外部环境的稳定安全,才能够保证会计电算化的平稳运行。会计电算化的外部环境包括了会计电算化外部管理的各项制度、领导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态度。只有外部环境的各个方面都满足于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或者对于会计电算化运行进行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实际的功能。

4、对会计电算化认识有偏差。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之中,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情况能够达到90%的覆盖。但是我国在大中型企业中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也仅仅能够达到60%-80%,小型企业的普及率更是不足30%。而且,会计电算化分布呈现极端化趋势,不只表现在行业领域,还表现在地域领域。很多人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通过电子计算机技术对于会计核算的一种方式。会计电算化无非是减轻会计的工作量,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度而已。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导致很多推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也无法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利用,也就无法为企业决策和管理过程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5、企业缺少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从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水平来看,大部分的人员只是简单的通过短期培训的手工会计和出纳,由于他们只是大致的对于财务软件进行机械化操作,而没有从根本上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完整的学习,而且自身并不具备关于计算机操作、构成、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计算机的维护更是一片空白。一旦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出现问题以后,自身没有办法对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或操作,只能够求助计算机维护人员。而计算机维护人员又缺乏财会相关知识,在维护过程中还要财会人员的配合,造成维护质量下降。为此,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培养精通财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6、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差。对于企业来说,最为重要的商业机密就是财务数据,而且财务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旦企业财务数据遭到泄露,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企业在推行会计电算化之后,一定要严格保证企业的财务数据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在运行会计电算化系统之后造成财务数据泄露的安全问题。其中,一少部分企业的会计电算软件是由自主研发或者委托开发的过程中就没有进行安全方面的问题进行考虑,导致开发出来的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种种不兼容的现象。一些会计电算化系统由于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导致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从而造成电子病毒和“黑客”进行入侵,导致公司重要的财务资料的泄露,使得公司发展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会计电算化的数据保存不够完善、档案的保存没有达到要求也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数据丢失严重。

7、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按照一般的情况看,企业的会计功能包括很多种类,例如企业会计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数据核算制度等方面。由于企业在自身制度设计中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企业会计电算系统对于数据处理的不准确,给会计电算化的实行客观的制造了困难。由此可见,如果会计电算化对于基础的数据录入、业务处理等基础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那么会计电算化系统也就无法正常的进行工作。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对策

1、改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要想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长远发展,必须要转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观念。只有对会计电算化进行了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进行了解,才能够保证会计电算化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才能够更好的为企业会计工作提供充分完整的服务功能。只有领导层充分的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优点和效益,才能够真正的推行会计电算化,使得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普及到企业的会计工作之中。在会计电算化普及之后,一定要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储备培养,保证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充足。

2、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想要会计电算化正常的进行工作和运行,企业就必须保证提供基础工作的有序进行,包括款机基础工作、计算机和网络工作等方面的正常工作。加大对于会计电算化硬件方面的投入力度,包括必需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网络设备等。除了这些基础之外,还要加强对于基础的维护和后续更新的工作,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切实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统一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依一定的原则选择财务软件。根据国外先进的经验,我们可以总结,想要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更加长远和完备,必须要保证会计电算化的财务软件形成统一的标准,甚至直接由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硬性规定,这样一旦财务软件形成了统一的标准,那么国家相关的经济部门、管理部门就可以快速方便的利用网络进行财务检查,单位也可以根据相关的财务软件进行科统一的进行财务报告的传送。

4、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想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要制定相关的各项制度来保证会计电算化的顺利普及。保证会计电算化外部条件合适的同时,还要保证会计电算化内部操作制度的规范,对于会计电算化内部人员的职业资质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要重新组织培训。

5、加强会计电算化安全机制,建立必要的防护措施。要想加快会计电算化的顺利推行,必须对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与保密性进行解决。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保密措施,通过现代信息保密技术手段来对于会计电算化的保密系统进行加密,确保形成多层防护机制,保证相关操作人员通过密码进行验证,无关人员无法验证。还要对会计电算系统建立起必要的防护措施,避面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或疏忽造成会计电算系统数据发生破坏,造成损失。

6、加强审计监督。要想加快会计电算系统的普及程度,对于会计电算系统的各个环节一定要加强审计监督。不仅要确保审计监督人员认真负责、还要保证审计监督人员整体的素质,防止发生舞弊的现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