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第1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PISA项目的价值逻辑既源于现实,又着意于深远。PISA项目创始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Andreas Schleicher)2011年10月在北京作了以“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特色:中国与世界的比较”为题的学术报告,向中国教育界和在京媒体再度阐述了PISA的基本理念。他明确而自信地指出:那种在学校背诵一些已有知识以图进入社会后就能借此运用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经济越是发展,背诵能力就越是显得无用;优质的教育体系一定会非常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其面向未来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并引导他们终身热爱学习——这些正是PISA项目多年来所重点评估的内容。[1]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PISA的战略着眼点是一个国家在未来全球社会中能否具备强劲的竞争力,即通过观察未来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素养来判断他们能否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为本国经济注入后续发展的智性动力。这是经合组织超越一般纯学术研究的高明之处。

    PISA的教育价值观还可以从其官方网站上关于研究缘起所强调的问题来作进一步推断:“学生们已经准备好未来的挑战吗?他们能有效地分析、推断和沟通吗?他们具备了贯穿一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吗?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就是通过对主要工业国家15岁学生的调查来回答这些和更多问题的。每三年一次,该项目评估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获得了多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分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

    刊登在PISA官方网站之首的这三大问题,表明经合组织基于自身特定性质和宗旨而形成的对各国教育考量的价值焦点所在,宣示了该组织发起PISA项目研究的主要战略意图。正是从“准备好未来的挑战”、“贯穿一生、持续学习”等理念出发,经合组织在实证研究和数量统计的基础上,通过发行多学科公开出版物、提供相应咨询报告来“智助”各成员国政府制定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或政策。其以PISA为载体的教育研究,正是经合组织应对全球化挑战而展开诸多领域研究的项目之一。

    因此,PISA有别于那种与社会现实利益和人类未来命运保持客观距离的“纯学术研究”,凸显出鲜明的前瞻性、发展性和战略性特征。所谓前瞻性,PISA着眼的时间维度不是社会的昨天或今天,不是训导新人们在回顾既有文明价值基础上而“适应”之、“复制”之、“接受”之,而是考虑新人们在未来能否具备自由公民的思维品格和探究能力,以化解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博弈与市场经济竞争的新挑战——今日15岁的学子恰是十年后活力国家的象征(PISA以每个参与国4500-10000学生数量来保证测试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也正因此,PISA认为面向未来而化解问题的创新能力远比复制既往的知识更具建设性价值。所谓发展性,PISA赋予“发展”一词崭新的时代内涵,它所强调的个人能力本位实质上就是新人面对不可预测的复杂情景而灵活“分析、推断和沟通”的创意能力,特别是开放性语境中基于独立人格、自由思考而作出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发展性探究能力。PISA高度评价新人炼就“贯穿一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即在离开学校规定的课程流水线以后能够可持续、永动式地自我开发生命潜能、最大化地释放自己的精神能量——PISA秉持的正是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成功就表现为养成新人善于“自我教育”,或者说以自求、自足、自享为特征的“自我教育”远比囿于规束、迫于压力的“被教育”更为重要。所谓战略性,PISA认为正是这些个人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奠定一个国家的根基,并提供经合组织成员国综合竞争力不断走强的源源后劲。换言之,成员国也正是凭借这种良性循环和智能增值的人力资本,才可能牢固地、长久地把握全球化格局中的制胜权。PISA一以贯之秉持的教育价值观意蕴深远,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理念完全一致——“整个人类的教育正愈来愈倾向于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2]先育新人,再由新人去创生新社会,这恰恰是人类教育“祛蔽”前喻文化为本质的传统观念的价值特点所在。

    二、PISA的教育评价观

    PISA项目创始人施莱克尔在论及世上最好的教育体系的特征时指出,其首要标准是:教育不仅要重视学校毕业率,更要重视学生毕业后的创意能力,特别是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知识来实现自身价值并在社会上获得成功。[3]可以说,这是检验教育质量的最高标准和决定因素,正是由这种显性的“后发效应”来推断并评价学校各门学科教学是否对人力资源具有长远的投资意识和引导价值,也正是凭借“后学校时期”之成效来对课程流水线之内炼就的学科素养作出最终的验证。至于施莱克尔谈及的其他诸如教育资源分配是否合理有效、教育能否对优秀人才产生职业吸引力等等,都是围绕着该目标实施的条件或结果。十多年来,PISA正是如此富于预见性地对各国学科教学质量作出持续性跟踪评价和研究。PISA官方网的评价理念强调:“PISA项目评估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获得了多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分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整个实验期内,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这三大测试科目不仅覆盖学校主要课程,而且囊括成人生活必需的重要知识和技能。在PISA2003年,解决问题作为一项特殊检测项目被引入对跨学科课程能力的持续考评中。”

    从PISA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科目)等的表述中可以清楚地发现,它完全不同于既往选拔性的考试。首先,在评价目的上,由其自身独特的价值理念所决定,PISA评价的直接目的在于改善教育的品质、优化学生的素养。PISA放弃面面俱到的静态、系列性的知识评价观,从各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科目,即从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入手来发现并诊断问题,以供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教改决策之参考。PISA项目把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子作为特定评价对象,这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他们是成员国未来公民社会的基本后备力量,其成长关键期的基础文化和科学素养决定此后一生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当然也决定成员国几十年后的基本竞争力和发展远景——对这批学生的评价能真实反映该国未来的软实力水准;同时,更兼义务教育的质量关涉教育公 平之要义(接受义务教育是所有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保证享有优质义务教育是民主政府惠予其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福利),因此,PISA评价观是建立在教育公平原则的基石上。其次,在评价内容和标准上,PISA评价聚焦于“能力”(literacy,也有学者译成“素养”,但在PISA的语境中不如“能力”更具本质意义)。撇去词汇释义之歧,作为概念,其特定内涵较之于传统意义上读、写、算的狭隘知识和技能(knowledge and skills)更为丰富、更深刻,更具有未来性指向(而不是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回顾性指向):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应用上述主要学科领域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释并化解相关现实问题的一系列探索能力,重点检测其探索能力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创新性思路以及个性化表现。换言之,没有也不必追求统一化、标准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共答案,但求最适合语境、最富于思维活力的个性表达和创意表现——这样的评价标准才符合经合组织原初的教育价值取向。再次,在评价新要素上,关注学习参与度。PISA日益关注参与度(engagement)在学业中的特殊价值。施莱克尔警告说,如果学生在15岁时尚未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后就很难成功。[4]在他看来,学习的情意因素在人的一生中将发挥比智力更重要的功能。PISA将参与度分为三种,特别重视学科参与度(engagement in a subject),其中包含学习兴趣、动机、态度、策略等。

    下面我们再分阅读、数学、科学三科具体分析PISA评价观:“阅读能力是为了达成个人目标、增长知识、发展潜能、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并参与阅读活动的能力。”

    这个定义凸显了“个人语用能力本位”,强调母语教育的本质是炼就每个学习主体全面、完整、积极的“语用能力”而非承纳固化的“语知语则”,即为了养成未来公民立足民主社会而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价值评判能力。而“语用能力”这个概念具有多维度层级,PISA将阅读精熟度水平分为7个等级,最高级的标志是学生能在比所阅读文本更高概括水平上给予反思和评价,面对新信息时能够克服先入为主的看法,并利用超越文本的深刻理解以批判性观点来看待其中的问题。[5]PISA基于认知、理解和记忆,但更超越前者;PISA基于归纳、概括和解释,但也更超越前者;它不是为阅读而阅读,而是为深度反思和精彩评价而阅读,是为拓展思维、独立评论、个性表达乃至卓越表现而阅读。PISA正是从这种阅读评价观出发,赋予其阅读评价题异于常规的鲜明的“立人”价值取向。与传统的阅读能力比较,PISA“阅读能力”分级标准具有内在的价值规定:前者测评学生已经理解并接受了什么,后者测评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在特定情景和语境中去解决什么、如何解决;前者重在再现昨天、复制既有,后者旨在拓展未来、追求创新;前者回顾并归位已知,后者前瞻并超越既定。PISA阅读理念凸显出鲜明的“立人”价值指向,高度注重现代公民的思维力和表达力——这正构成国际“语言软战争”的核心竞争力。

    再看科学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定义:“科学能力是使用科学知识、发现问题、推导基于证据的结论以便理解和决断通过人类活动明了自然世界和变化的一系列才能。”“数学能力是个人确认和理解数学在世上所起作用、作出理由充分的判断并不断使用数学的一系列能力,这些能力将满足作为建设性、参与性和反思性公民的一生需要。”

    首先,整合以上关于科学能力和数学能力的定义,PISA理科评价观同样推崇“能力本位”。这种能力包含理解、确认、推断和反思性评判,引领学生养成基于认知、理解而升华的评判、论证、推理和表达诸能力,并逐渐予以深度化推进,它们超越了静态知识体系而呈现出在特定情景和语境中的动态之“用”,隶属个人生活、成长和发展的长远需要:既有现实生存之需,更兼创造性建树之需。为此,甚至在对试题具体评价时可以忽略知识性错误,如2003年数学测试中关于“汇率”一题,评分标准允许在兑换数字计算准确的前提下,免扣将新加坡元SGD与南非兰特ZAR兑换时两种货币单位之可能误用的失分。其次,PISA理科评价观同样强调现代教育文明的精髓即“个人本位”。真正的运用与创生能力必然植根于主体生命的深沉心灵,与现代公民至为宝贵的必备精神元素血肉相连,如质疑批判的思维、开拓创新的抱负、多元开放的品格、坚执不移的意志等等。无论对"individual's capacity"的突显,还是对"a constructive,concerned and reflective citizen"的强化,都是指向终将汇成国家未来创造力的学习者个体:唯有后者求知和探索能力的持续优化,才可能积淀成国家旺盛深厚的创生活力。与上述评价观相对应的是,PISA关于阅读、数学、科学三科的试题设计和具体评价维度均侧重于个人能力本位,凸显运用个人知识和经验而展开相应的整合、推断、引论、评价、表达,最终趋向标新立已的大化之境。

    综合文理学科,PISA评价观旨在引导各国教育为未来公民构建基本人格模型:以阅读、科学和数学的基本能力为主要文化底蕴,以活用和创造性生成为最高能力目标,锤炼在不同情景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作出推断和高效交流、解释并化解特殊问题的能力策略和情意态度,从中养成积极参与、高度自觉、关怀社会、报效人类、志在建树、持续创新的精神特质——这样的教育才是和谐健康、积极有为、内涵深广的现代公民教育。

    三、PISA对中国教育创新的启示

    PISA以开放的全球视野和高远的未来意识在启发我们:教育理当回归原点而从零开始思考,回归到教育哲学的元命题而重新出发,即教育何为?教育旨在“立人”还是“铸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复制昨日抑或探索并创造未来?是承继既有文明规范抑或创生新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施莱克尔先生以每年来华的丰富观察和“世界校长”的专业素养敏锐指出:上海学生PISA夺冠并不表明中国拥有世界最好的教育体系。中国学生在学习动力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在空闲时间里往往不愿意主动去学习。[6]这种早该警觉的“被学习”存在已久,以致侵染其中者习焉不察。长期以来,深受前苏联社会 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即凯洛夫教育学说的影响,又掺和了国内极“左”政治思潮以及应试教育的负面因素,中国教育已形成了过度预制、垄断和封闭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而位居其核心的就是故步自封、高度同质的教育目的观。这具体表现为简单信奉已成不刊之论的所谓教育“适应论”:教育要与当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现实形态相“适应”,培养出“适应”既定社会需要或“接受”既有社会伦理并具有某些统一规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理解,不同的国家和时代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导向,如上“适应论”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色,强调个人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之需求。但这只是教育目的的一个基础性方面,如何更好地处理发展个人特长与适应社会需求的辩证关系、如何更好地认识清楚既尊重学生个体的自我选择又使之融入为社会建功立业之中这两者关系,教育思想界在当时和以后的长时期内并未开展过更深入、更全面、更富有建设性的理论探讨。20世纪90年代后,虽然一度出现过“适应与超越”问题的热烈讨论,①但基于“适应”的“超越论”至今依然未能在教育理论界形成主导性、主流性的共识。教育如何发展既有独特活力的鲜明个体,又使这些个体具备基础性的必要的共性规格,并使之在两者之间获得弹性选择的开放空间,从而在“适应”既有现实社会与“超越”既定现实需求之间获得可增长的动态平衡,这确乎是当代中国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上的一个跨世纪难题。

    可以说,PISA价值观和评价观对中国教育思想的退旧更新是具有积极的“祛蔽”作用的。中国教育如欲出色履行全球化时代以“立人”而“立国”的战略使命,首先要真正启动实质性的思想观念革新,由此带动实践层面的一系列探索性变革。当前,置身中外教育交流和合作日趋频繁的全球化背景下,需在比较、反思和借鉴的过程中确立前瞻性、发展性和战略性的价值导向,这无疑是一场教育哲学的观念突围与重建。这种教育哲学观念的重建,集中体现为标举超越性未来取向、培育可持续创造能力和凸显个人主体价值。第一,在时间维度上,教育应秉持超越性未来取向。第二,在发展维度上,教育应炼就可持续创造能力。学习的真正内涵是学会学习而不仅仅是学会知识。学会知识只是一种短视、浅层和维持性学习,学会学习才真正是深远、可持续和创新性学习。因而教育应当尽可能充分地提供人皆自由的开放思想空间和弹性课程空间,应当尽可能实施尊重生命、关爱童心、呵护创意的多元教学方法,以培育智慧主体探究未知、放飞思想的才能、习惯、方法和情意系统。第三,在发展主体上,教育要凸显个人主体价值。PISA从个体生命发展的视角确立教育的价值起点,其学习质量的评价也必然逻辑地归结到学习者个人的能力绩效上。面对中国深厚而丰富的人力资源,教育应该并且可能达到的境界只能是:教育不仅要使每个新人趋近传统意义上专业领域的“成才”、更应该获得和谐完整内涵的“成人”;不仅要使之完成生物学层次上的“成人”,更要达成凸显个人独特的本质规定的“成己”!教育可以“少有所为”甚至“无所作为”,但只要其价值重心能够从“成才”“成人”“成己”这一逻辑链条上不断突破并上升,就能化“无为”成“大为”:发现你自己,成为你自己,造就你自己!如是“大为”,就兑现了教育“立人”的真正价值。这将不仅是教育对一国终极发展的最大贡献,而且也是对地球文明乃至宇宙文明的重要升华。

    注释:

第2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一、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和效用。主客体的关系和需要是多样化的。以关系而言,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以需要而言,马斯洛就曾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社会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这就决定了客体之于人的效用的多功能性和价值形态的多元性。这种多样性的价值形态包括自然价值、社会价值,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工具价值、目的价值等。笔者重点分析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

目的是人们所欲追求并确立的东西。目的价值是指这种追求将带给人的发展意义、内在价值和精神超越。工具价值是为实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及这种手段保证目的实现程度的价值。第一,工具价值是基于物质层面的,是对人的现实关怀。它关心人的现实生存状况与质量,是用于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目的价值是基于精神层面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它关心人的发展状况与程度,追求对现实的超越,是用于满足人的精神方面需要的价值。如对职业教育来说,黄炎培先生所说的“谋生之准备”是工具价值;“谋个性之发展”则是目的价值。第二,工具价值是一种外在的价值。它表现为人们通过努力所获取的、自身需要的、外在于人的物质价值,如职业、金钱、权力等,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毕业证书、精英符号、身份标签等。这些外在于人的东西都只具有工具价值。目的价值是一种内在价值。它是无形的价值,如文化、知识、科学、道德、哲学等。这种价值也许并不一定如工具价值的东西来得直接有效,具有稳定性、间接性、永恒性。它不像物质的东西因消费而耗逝,而是内在于人的,因消费而放大、增值并传之久远的东西。因而人应追求生命的内在质地,把握生命的重心,追求人的品格操守及富有创造性的智慧。这些内在的东西,才是目的价值的真谛。第三,工具价值是一种手段价值。手段是实现目的的方式。工具价值作为一种手段的存在,是服务于目的达成、目标实现的。目的价值是一种目标价值。它是手段所追逐、聚焦的价值。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培养高端技能性人才是目标价值;而学习和培养的过程就属于手段价值。工具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目的价值引领工具价值的发展和方向。

二、高职教育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博弈关系

职业教育始终徘徊于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两极,深陷二者的矛盾冲突和博弈之中,主要体现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强化工具价值,弱化目的价值,矫治学科化弊端,突出高职教育特点。我国的高职教育是一种新兴的“另一类型”的高等教育,举办的历史不长,缺乏经验和传承,也没有先例和借鉴,只好摸着普通高等教育这块“石头”过河,形成了“本科压缩”、“专科克隆”的路径依赖。表现为:因循知识论陈规,循蹈学科化旧辙,大有办成普通高等教育的“跟班”和“随从”的倾向。这种对理论教学的过度迷恋,使高职教育的工具价值日渐式微,而目的价值却异常强化。正是在如此背景下,高职教育需要拨乱和纠偏,以正本归真。职教界的有识之士强力发声,呼吁职业教育回归职业本位:要求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内容上,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课程目标上,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顺序上,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环境上,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课程实施上,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课程价值上,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知识应用为主。经过国家政策的引领调控和全体职教人的共同努力,作为职业教育工具价值体现的“职业性”,在与目的价值的“知识性”的角力中,终于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强调和弘扬,职业教育的特点得到了承认,规律得到了尊重。

(二)重视目的价值,平抑工具价值,防范职业教育的异化和走偏。“职业性”博弈的胜出,并不代表就可以无视“人文性”。我们的思维似乎总是喜欢非此即彼、执其一端,强调“职业性”就全然不顾“人文性”,谈及“人文性”却又忽视了“职业性”,弄得两者之间总是互相抵牾,钟摆式两极回荡。其实践也难免剑走偏锋,如对人文课程的任意削减删裁,导致人文学科的消解或降格。这种倾向必然受到人们的批评:很多高校在围绕着经济效益转,受教育者围绕着实用知识转,专业设置围绕着市场行情转。高等教育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工具性存在,却看不到高等教育内在的、超越性的价值理性,这样“见物不见人”的高等教育很难行之久远。[1]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尖锐地指出:“有些大学陷入适应论、生存论和工具论的论调之中,过于强调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忽视了大学的超越性一面;过于强调职业生存与就业的目标,忽视了大学教育完善人生、升华人性的功能。似乎求学读书就是为了谋求一个条件好、待遇高、收入高的职位,对大学工具理性的过于强调,导致对价值理性的忽视,从而使读书求学沦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甚至只是进阶的垫脚石,极端的功利主义使校园不再宁静,而是陷于喧嚣和浮躁。”[2]徐国庆博士也撰文指出,职业教育不是工业的附庸,而是一种引领和支撑工业发展的主动教育。它“崇尚的是自由而不是顺从、是创造精神而不是机械的技能、是洞察力和理解力而不是背诵书本和按照别人的意图完成任务的能力”。[3]所以,工具价值的盛行与目的价值的贬抑同样是二者博弈失范的迷误。

三、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应然整合

面对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两极化震荡,必须寻求二者的应然整合,避免来回“折腾”造成的对高职教育的冲击与伤害。

(一)应然整合的价值尺度的分析。高职教育究竟应该遵循怎样的价值尺度整合,是半斤八两的平分秋色,还是有主次轻重之别?是线型整合的同步推进,还是非线型的异步发展?是任意叠加、随意拼凑,还是有逻辑前提、原则遵循?这需要深思明辨、理性把握。

1.职业教育的性质与应然整合。职业教育先天具有工具属性。一是“就业导向”的职业取向,使它成为学生谋职就业的工具。二是与经济发展的密切直接的联系,使它成为培养人力资本、服务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职业教育鲜明的工具价值,要求它在与目的价值的整合过程中,不能是追求绝对的统一平衡、半斤八两、平分秋色的整合,而必须是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尊重高职教育规律的整合,是必须区分主次轻重的有重点的整合。否则,职业教育两种价值的整合就会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此类整合相混淆。但也须强调,侧重不是偏颇和“一边倒”,而是为了保证重点前提下的并重。

2.人的需求的层次序列与应然整合。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物质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精神生活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4]又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5]这与马斯洛观点有一致性。对于职业教育两种价值整合来说,也应区分先后次序。首先应满足人的基于职业生存的物质需求,然后再求发展需要的精神满足与建构。这样的逻辑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3.高等教育对象的特点与应然整合。对普通高等教育及以上的教育对象来说,工具价值与目标价值整合应当以目标价值为主,兼及工具价值的完善,因为择业面更广或层级更高的学术性、研究性人才肩负着繁荣民族文化、发展学术理论的重任。而对高职生而言,他们职业定向性强、择业面窄,且学业基础也较薄弱,在整合的过程中,必须有所取舍,权衡得失,不要试图求全兼得。尼采说:“我对有的知识永远不想知道――智慧给认识也划清了界限。”[6]有所不知,才能有所知;有所不学,才能有所学。不仅要有所学,有所不学,还要有所深学,有所浅学。只有取舍得当,得失相宜,才是高职教育所追求的应然整合。

(二)应然整合实现的必然路径。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表现了人们对价值追求的两种境界、两种关怀。价值关怀分为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两个向度。现实关怀面向职业生存,对应于工具价值,终极关怀面向未来发展,对应于目的价值。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一整合不是均衡的、理想化的整合。对此,我们不应超越实际,而应当实事求是地把握整合的价值尺度,在权衡和遵循轻与重、先与后、得与失的整合原则的前提下,寻求符合职业教育实际的应然整合。

1.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应以工具价值为主,不能弃守职业底线。这是事关培养目标的大问题。很多批评职业教育工具价值盛行的人,都批评职业教育的对象缺乏人文底蕴,只能在流水线上进行机械的操作,把人异化成了工具。职业教育当然需要以人为目的,而不是把人看作生产过程的简单因素或经济工具,把人降格为技术世界中的齿轮,应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马克思就曾指出,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多方面跃进,而不是使人沦落为“经济人”、“动物人”。[7]即:“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过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尽早为每个人提供‘生活通行证’”。[8]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价值首先在于能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生存需要,“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让他们在生存无忧、适意栖居的基础上,再去追求更高的、充分的发展,诗意的栖居。如果学生连职业都无法获得、工作都无法安顿,或者说得再严重些,欲当“工具”而不得,不知那些鼓吹“目的价值”的人作何感想。如果在整合过程中,无视教育对象的实际,非要强求职校生职业性与人文性均衡发展,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同步实现,恐怕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所以,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的整合永远不能弃守职业底线,必须权衡轻重、把握先后,以工具价值为重点、为先导,在解决现实关怀的基础上,再求锦上添花,完成终极关怀。

第3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性;趣味性;原创性;示范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二十四个字,是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成长的基本内容。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特别是一名中学思想品德教师,更加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的实质要求,按照的要求,在中学生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场所,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地位尤其重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坚持持续性,以学生激昂的朗诵鼓舞人

所谓的“持续性”是指教学中针对初中生进行的那些生命力强、永远不会过时的德育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德育思想的持续性。二是指高尚的事例和文学性强的德育内容的持续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课本的钻研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笔者通常选择与课本有关的高尚事例和故事性强的德育内容来进行教学,通过学生激昂的朗诵来达到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如:当代中学生普遍有着高昂的爱国热情,但他们的爱国情怀往往比较肤浅,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关系缺乏深刻理解。学生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非常具有自豪感。但由于他们所生活的年代,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对传统文化缺乏具体深入的理解、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部分学生热衷西方文化,对于民族文化不屑一顾。所以,当讲授“情系祖国”时提到林则徐这个名字,笔者想:林则徐在前给道光皇帝上奏关于鸦片流入中国后的危害,就是对中学生进行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吗?于是,笔者将该奏折的全部内容投影在幻灯片上,并让他们齐声朗诵。爱国的内容,加上铿锵有力的朗诵节奏,使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乃至时表现出来的冲天豪气,也使学生增强民族情感、爱国情怀。在讲授“社会身份和社会责任”时,笔者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一文,摘其片段展示给学生看。照样是要求学生用充满激情和豪迈的心情来朗诵这篇文章,使祖国的未来与青少年休戚相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为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而勤奋学习”的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渗透”。

如讲授“诚实守信”时,引用了商鞅言而有信的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后,使他们明辨是非,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为了使学生对诚信了解的更深,笔者在幻灯片上写上中华诚信格言。让他们在课堂上不断地朗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诚实守信这一高尚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坚持趣味性,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能使学生产生自觉接受的动机,喜闻乐见的德育手段,是对说教、灌输教学的摒弃,是顺应时代潮流、合乎学生实际的一种选择。

在教学中,笔者坚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眼球。如:讲授“维护财产权”时,就要从爱护学校里的公共财产桌椅这样的小事做起时,笔者举反例:“单元测试时,我是监考老师。考试前,一名考生告诉笔者:‘老师,这桌面有个大洞,不好写字。’笔者一看,确实如此,只得给她换一张新的。当时,笔者就想:那位雕琢者,当初也许是无聊,可是后果严重!”学生听后,觉得爱护桌椅意义重大。听了看了,就能心领神会;看来,爱护桌椅事情虽小,意义却很大。通过这个例子,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公共财产的重要性,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的内容。

讲授第三单元“理解与宽容”时,笔者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后,曹操宽恕叛逆者的片断。通过该片断的播放,使学生认识到,宽容,即宽大有气量,以开阔的心胸容纳别人,不计较或追究别人的过失。生活在群体当中,要和众多的人打交道,不可能一切都随心如意。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用宽阔的心胸去包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学会以宽阔的心胸谅解他人的过失和冒犯。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生活中的许多纠葛、怨恨、偏见和不快,都会烟消云散,每个人也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人与人的感情会更加深厚,相处更加融洽、愉快。

可见,此教学方法的积极意义在于:使学生在生活中愉快地学习,学习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引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坚持原创性,以真实感人的事迹教育人

原创式是指为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果,教师借助于一些相关的真实材料,通过图解或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的思想品德教育。因为这种方法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是一种能见度高的“活材料”,所以它产生的德育效果自然就与众不同。

笔者尝试着将此法引入到教学中。例如:在讲授“社会规则与正义”时,课件上视频播放了艾尼・居买尔勇救“我妹”的新闻资料。先让学生仔细地看新闻,然后笔者讲解:这个新闻的主人公是艾尼・居买尔,男,1983年出生,共青团员,在新疆乌鲁木齐某饭馆务工。一天晚上10时许,一名歹徒正在实施抢劫,而汉族女大学生惊慌失措。刚好路过艾尼三兄弟见状,大喊一声:“放手,她是我妹妹!”然后把女大学生拉到身后,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歹徒见他多管闲事,说:“你哪来的汉族妹妹?识相的给我滚开。”这时,旁边冲过来的三个手持尖刀的歹徒同伙,一齐围攻过来。情急之下,艾尼的两个哥哥拉上女大学生往人多的地方跑去,艾尼断后。歹徒穷凶极恶,拿刀猛刺艾尼,艾尼倒在血泊中,后来在(上接第11页)二哥和周围群众的帮助下,抓获行凶的歹徒,另外三名被公安机关抓获。一句“她是我妹妹”,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新篇章。笔者加以说明:“艾尼维护了社会的正义。”又加以引导:“同学们,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怎么做呀!”同学们齐声响亮地回答:“向他们学习!”

可见,教师借助于原创性新闻资料,经过适当的讲解,从而使《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和德育说服力。

四、坚持示范性,以自身的德育经历影响人

示范性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榜样事例,启发和影响学生。它分为无声和有声两种。“无声”是指注重身教,体现在教师上课时的衣着、举止、行为上;“有声”则是注重言传,将课本中的德育思想人格化。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以自身的德育经历影响学生。如在讲授第一单元“自尊自信”时,笔者就将自己的经历讲给同学们听,使他们走出自卑,树立自信,勇敢面对困难,以正常的心态来解决问题。笔者从小身材矮小,别人把自己的外号取作“日本人”。从此以后,笔者对自己的外貌以及身材都非常不满意。所以,笔者平时走路都是走一步往后看看,生怕别人在背后说什么,经常回头看一下。这样就造成了对自己非常不自信,在班级里什么事情都不敢多说,生怕别人说闲话等。那一段时间,笔者的心里非常痛苦,真的有点不想活了,感觉每天都是阴天。笔者的心中好像没有阳光,后来,笔者把这样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开始开导笔者,并经常找笔者出去玩。同时,班主任也找笔者谈话,她分析了笔者的情况后,说:“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我们要树立自信心,勇敢地面对我们遇到的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面对未来。经过班主任的心理辅导,笔者开始正确认识问题,面对自己,使自己树立自信心,来面对以后的学习。从此,笔者在学习上不会畏畏缩缩了,而是非常有自信。因此,自信具有极大的能量,它会使我们获得信心和激情,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也是每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可见,示范性教学方法有利于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学生听了教师亲身经历的故事之后,并与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这有利于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的心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4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原地位,高校美术教育要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人”理念,通过课堂教育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引领美术作品创作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要求。只有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方向,才能加强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并创作出符合社会价值规范的优秀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等教育;美术教育

我国高等学校美术教育历来重视的是学生美术技能技法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领域的引导,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个性突出,但有时会脱离社会的发展方向,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到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会使学生跟上社会主流思想,创作的作品符合社会发展方向。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基础,其中指导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精髓,八荣八耻是基础。换句话说,就是要把这四个层次的内容贯彻到高校的美术教育教学中,用指导高校美术教育,使学生知道礼仪廉耻,具有爱国主义的情怀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涵义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总体看法和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的价值目标:国家层面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标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使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应该从这三个层次上要求他们,使他们个体上爱岗敬业,社会上平等自由,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文明。从实质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解放,即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这里的“人”是指具体的所有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本”是指人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其主线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人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出发点和归属,所有的事物都围绕人这一核心内容展开,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价值所具有的多维性特点。“所谓全面,意味着多维是不可取消的,取消或压抑意味着不全面;全面也意味着多维之间是相互连结、相互补充的,是统一的,是人的全面发展。”①主要包括:

(一)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一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全面发展,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属性,他会产生一些自发性的行为动机,如母亲保护她的孩子、吃饭、睡觉等。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社会属性是指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发展的前提。在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中,我们更加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脱离于社会而存在,脱离社会而存在的人是孤立的人,不会产生社会关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人要与社会交往,并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人的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指人在自然属性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具有经常性、固定性的各种能力、心理和倾向等。人的个性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共性和差异性,但是个体始终只是群体的一个部分而已,个体的发展不能超越群体的发展,个体的表现最终必须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正内涵就是对人的本质和个性全面发展的充分解析。

二、高校美术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联性

高校美术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悠久的历史,随我国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推行,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以往那种将高校美术教育片面地、简单地归结于技法表现的做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是一个多元的、立体的综合体系。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要求,通过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和实现美术人才的全面发展,这个过程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方案来贯彻实施的。我们应当看到,目前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知识目标的弱化与人的目标的强化。知识目标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相应学科知识,对美术系的学生而言就是美术技能掌握的程度,就高校美术教学困难的是对学生整体美术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高,也就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等综合素养符合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体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奋斗。具体而言,高校美术教育就是要将人的目标放在首位,使人的目标与知识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认知自己,强调社会责任感。因此,高校美术教育的目标不应只是狭义的专业技能的传递和实现,更重要的在于对人美的陶养和塑造,在于对社会主体文化的弘扬,只有把社会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思想、精神得到升华,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②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教育正是实现人的目标的要求,它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学生成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行为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合格公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学生思想起到引领作用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高校美术教育受到社会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在逐渐解构,新的价值观不断形成,学生往往处于盲从的状况,许多学生存在世俗化、功利化的发展趋势。比如,一些美术学院的学生所崇尚的行为艺术,反映出的不是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反映出的是庸俗的、低下的社会道德观。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把自己局限在自我的狭小空间内,不能与社会很好的接轨,创作出的作品也不能引领社会精神风貌,这部分学生“不是把人性——人的灵魂——铭刻在自己的生存上,最终却使之仅仅变成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所耕耘的科学园地的某种标记。”③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把学生放在社会的土壤中,倾听社会的声音,应该让他们更多地认知和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如果在美术教育中背离社会主流思想,就会陷入无的放失的说教,就会离开了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学生虽然能学到美术的技法,但最终创作出来的作品可能成为脱离社会、脱离群众的空洞作品,不会与社会产生共鸣,也没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美术教育的前提是把握社会主流思想,即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高校美术教育不仅是要求学生学会对“美的事物”的描绘和观察,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主流文化所强调的美贯穿于整个绘画作品中,使作品具有张力和吸引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构建需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否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美术教育方向。是由高校美术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只有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方向,才能加强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建立起符合社会利益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的行为规范。当今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高校美术教育要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人”理念,通过课堂教育提升价值观念,引领美术作品创作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优秀作品,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明辨是非,激发他们创作出一些高尚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主流文化的优秀美术作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做贡献。

第5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 太极拳 高校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一、太极拳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一)太极拳重视养生,融健身、修身于一体

常期修炼太极拳,不仅能健身,还有修身养性的功效,亦可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太极拳强调以“柔”为本,以“不争”为用,要求肢体放松,动作柔缓。其柔软的动作,一招一势与呼吸相协调,动作舒展大方,有海纳百川之势。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守为攻等特质的影响,可逐渐消弭浮躁之风,培养坦荡胸怀。回到现实生活中,在处理问题时,也能做到不操之过急,沉稳踏实;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做到谦和礼让,不骄不躁。

(二)太极拳的教学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的限制

对太极拳教学来讲,因其基本不受场地的限制,也无需备置器材,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很多高校运动场所宽阔,设施齐全,有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但也有部分高校特别是正在发展中的民办高校,因建校时间短、占地面积小、设备不全等各项因素,无法进行部分体育项目的教学。太极拳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整个教学活动基本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遇到刮风下雨这类恶劣天气时,亦可转移至室内空地继续教学,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

二、太极拳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以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为双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体育素质教育正是广义的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承载着三百多年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度的哲学思想,对学生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美育素质等各项基本素质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担负起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任。

太极拳教育也为美育素质教育提供了基础。太极拳集身法之美、姿态之美、意境之美、和谐之美、神韵之美、劲力之美、虚实之美于一身。与其他拳法不同的是,即使在激烈的搏斗之中,也处处讲究与人为善这一太极宗旨,达到美与善的高度统一,达到外在与内涵的高度统一。这正是我国古典的“中和”之美,“温柔敦厚”之美。从太极拳的走架看,其要求在身心合一的基础上“动如江河,静如山岳”,又要求“似行云流水”,舒缓飘逸,跌宕有致,轻柔圆滑,连绵不绝。这不但可以使演练者身心俱融于天地,融于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境界,同时,也使观看者受到自然之美的感染。正所谓“形美感目,神美感心”。这也是其他拳种无法比拟的内修特征。太极拳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之国粹,民族文化的瑰宝,深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友人的喜爱,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外合作办学势头良好,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太极无疑成为沟通中外文化的一座桥梁。许多外国人通过学习太极,既强身健体,又达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而太极教学课的观摩,也成为国外文化交流团考察学校的一个重要途径。太极表演逐渐成为各项赛事、各类庆典的重要环节,也为学生展现民族传统文化和运动之美提供了平台,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位学者对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作了针对性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佛山科技学院体育部的刘永峰、章要在以该院学习太极拳的学生共计150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表,将研究对象分组,通过实验法、数据统计法,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对调节人的心理健康表现出显著的作用,习练太极拳的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组数据表明,习练时间越长,健康水平越高。山东医药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的王克海以山东中医药大学255名大学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练习太极拳对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症状有积极影响,对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平均分的影响已达到显著水平。这些研究成果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程梅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普及太极拳的价值和意义[J].体育学刊.2001.05.

[2] 关睿.太极拳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意义[J].成功(教育).2010.09.

[3] 康川.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价值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0.04.

第6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路径策略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虽然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而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适用型人才,这个年龄阶段的高职生正处于价值观成熟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念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公共艺术教育是高职美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艺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最能体现知行合一的一种方式。将价值观念和艺术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完成从心灵到人格的转变,从而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如今,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就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强化课程之间的管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深层联系。因此,高职教育者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教育上的引导,探讨价值观和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达到教育的本质目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缺乏理性的认知,情感认同较弱

教师在公共艺术课堂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这种观念的时代特点和发展意义有一个确切的了解。但是,不少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都不是很清楚。相对于理性的认知,高职生更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了解、掌握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较为广泛,学生无法把握住真正的核心内容,对于核心价值的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二)没有坚定的信念,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在自身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都能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能力。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学习数理化知识比公共艺术知识更有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仅仅是为了成绩才选择公共艺术类课程,而并没有把这门课程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导致高职生在艺术鉴赏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再加上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久而久之,也对公共艺术类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三)理论与现实相脱节,教师自身对价值观的理解不足

高职院校在实施价值观教学的时候,应该让这种理论思想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促使他们的观念意识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但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还存在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现象,完全没有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践行能力不足,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和策略

(一)教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完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修养,然后才能做到教书育人,在工作中引导学生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和广博的人文艺术学识来培养内在气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合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身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艺术领域起到带头作用。可以利用优秀的合唱作品来反映时代,通过对歌词内容的理解来诠释艺术本身,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信念。以《黄河大合唱》为例,黄河是一个整体的背景,以歌颂不屈的人民和悠久的历史为主,谴责侵略者的残忍,同情人们所受到的苦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营造出庞大的气势和壮丽的场景,然后在歌声中表达中国人民热爱自由的精神和不屈的品格。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爱国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意识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一代人所要肩负的责任,为践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榜样带头作用,为高职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贡献。

(二)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尤其是对于高职生而言,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极强,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创新公共艺术教学模式,根据高职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关注他们在个性和个人能力上的差异,建立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得到认同。在创新方式上,首先注重教育的开放性。艺术教育实际上被认为是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培养人的道德、智慧和鉴赏能力等多方面的特性。高职艺术教育应该与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教师在选修课程中,不能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授模式,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实际的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节目或者是影片,让学生分析其中潜在的民族精神。例如在公共艺术课程选修课影视鉴赏中,教师可播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对其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作为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以当今社会要点问题为主,同时也把握好了主流意识和世俗生活的结合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互影响的,如今,更应该坚定理想和信念,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置在首要的位置上。《人民的名义》就以鲜活的故事阐述了强化党风廉政的重要性,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严格履行法律程序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当代影视评论课程中,基于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让学生学习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实践是所有理论知识的来源,不仅包括对事物本身的检验,同时也是对价值观念的一种检验。在培养高职生核心价值观念时,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从理念的认识提升到行动上,以此来丰富他们的个人体验。相关调查表明,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高职生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通过校园活动或者社会实践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对其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就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视艺术教育的理念为主,教师认真做好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培养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重视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通过每月一次的周末文化广场、校园才艺大赛等方式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进行书法展示、文艺会演或者舞蹈、合唱比赛等。同时也注重学生社团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先后成立了艺术团和话剧社等二十多個艺术社团,这些也成了高职生艺术实践的基地。学院的学生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并在节目中体现了该校学生较高的艺术修养。

(四)为高职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

文化一直是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在高职教育环境下,应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丰富学生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为主,参加活动需要以课程的形式,给予一定的学分制。将各类实践课程的学分和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学习时间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融合,从而将参加艺术表演看作一种主动的意识和行为。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核心价值观就显得愈加重要,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例如在向阳铁路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模式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为高职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行培养结合在一起,不断挖掘艺术教育中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区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展演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同时也丰富了文化艺术生活。每月一主题的板报活动,以《感恩孝顺》《我的梦,中国梦》等一系列黑板报为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也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中。

四、结语

从能力到素养,从道德信念到理想,都是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潜在联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课堂,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将教育、文化和实践充分联系在一起,让这些美好信念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春华.合唱艺术教育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轻工教育,2015(06). 

[2]温小佳.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J].中国培训,2015(20). 

[3]许晶,王晓宁.综合类公共艺术课程研究——兼谈美育类舞蹈课程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1). 

[4]王刚.“心体重构”:艺术教育的审美内涵与价值取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 

[5]吴明.高校艺术电影鉴赏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2(Z1). 

第7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从理论层面落到实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深入展开。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建设提供了一个更新、更直接的有效途径,所以探讨该理论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意义和具体实施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38-01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终极建设目标是要获得全社会的认同和接受。在这个理论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认同对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是不可小嘘的。

随着高校扩招、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升级,因此新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创业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建设提供了一个更新、更直接的有效途径,所以探讨该理论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意义和具体实施是有必要的。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观点中“人的全面发展观”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原则,更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思想指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社会观的理论创新,更是教育实践上的思想指南。

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创业教育已取得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普遍共识。广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从大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开发和整合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思路出发,对大学生进行的以创新和创业精神为核心、以创办企业为载体、以创建事业为最终目标的创新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人才观。该研究不仅能培养大批创业型精英,并造就大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中坚力量,同时促进全新人才观的形成。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创业教育包含了专业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并与其相互渗透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同时,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引导受教育者树立符合我国当前社会要求的创业奋斗目标。并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反作用,激励大学生们更好、更扎实的学习和专研专业理论,进而为构建我们创新型国家培养成百上千的高素质创业人才。

(3)有利于充实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大学生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实、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施

(1)教育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仅包括一定的理论深度、历史文化沉淀,还具有理想的设计与价值体系。所以要实现该意识体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转化为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指导思想与精神动力,首先需要一个认知了解的过程,然后才能取得大学生们的认同。而这些都始于对大学生们的教育引导,必须借助各种教育手段的力量来实施。在给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理论基础。

(2)环境营造。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沃土,也是教育实践的基地。尤其是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创业教育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在情感上要加强引导,在思想上积极互动。逐渐的将理论灌输过渡到学生们的创业实践体验,不断尝试从课堂空间拓展到与社会接轨。在营造校园外环境的过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创业教育的各个方面。

(3)道德规范。从内容上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宏观层面涉及创新创业精神、知识和实务,在微观层面深入到了创业过程中各个细节。所以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道德规范,不能只依赖于生硬的思想道德说教,而是要联系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寻求创业教育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规范作用点。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关注高校的思政工作,虽然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已逐渐取得一定的实效,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但是在对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或创业教育过程中,还是能发现不同程度的核心价值观偏差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为我们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充分发挥其实践性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第8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养成教育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35-01

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问题

1.1 高校教育层面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纯理论化教学,教学内容往往是就理论讲理论,缺乏时代感和生命力,教育内容远离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使他们自主地进行独立思考进而带有批判精神地分辨各种社会现象和判断社会事物、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单一,更重视将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政治理论知识的一部分以授课的形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没有把它真正融入到潜在的隐形教育中;对于价值观的教育没有形成合力,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主要是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负责,而家庭、社会以及专业教师他们同样负有价值观教育功能,但他们却很少能够发挥功效,甚至部分家庭的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教育背道而驰,这使得价值观教育难以发挥实效[1]。

1.2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给中国人民带来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价值形态的多元化。网络的普及使多元文化传播并影响着青少年。社会文化的主体价值观在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下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也在各种社会上流行的世俗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

1.3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知行不一。大学生虽接受过相关教育、了解相关内容,但不能融会贯通,也很难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外显于实际行为上。很多大学生在犯了错误、出现问题时他们都能够认识到错误,但却还要明知故犯。

(2)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对其进行正面教育时认同率较低,但一旦有一些负面因素出现时却会引起极大的兴趣,进而对其个人的价值观产生影响,甚至发生根本性改变。

2 高校加强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思想趋于成熟、行为相对稳定的阶段,然而为了保证升学率,学习成绩成为学校和家长最为重视的事情,忽略了对学生行为品质的教育。简言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养成教育的实效性较差。再这样的前提下,当他们步入大学,在没有父母的管束下,独立去面对学习、生活及工作时,如果不加强养成教育势必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因此,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会或缺的重要部分。

3 关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者关系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但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其内化,并践行在实际行动中。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思想基础,而人的行为是其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同时,人的良好行为品质又有利于促成其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的缺失是造成养成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价值观的确立是养成教育最终的归旨,价值观的引领是实施养成教育的灵魂。当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者得到有机结合时,势必会相互促进,并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 将养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分析

基于二者关系的思考,明确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差异性和层次性,注重实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指引,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

4.1 坚持以人为本,将个人需求与国家需要有机结合

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注重⒐家对大学生需求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有机结合,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并将成长需求中相关能力的要求融入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里。

4.2 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在工作中发现对于日常行为规范性强的学生,他们中多数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学生的日常行为是他们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依据此点,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引导教育。对于特殊的学生不仅要加强教育引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创造更多的积极向上的生活体验。

4.3 为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在开展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将单一的教育形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形式。采取情境教育、体验教育、游戏教育等教育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体验感悟,将教育的思想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为品质。

4.4 将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作为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索取多、付出少,有的学生把父母、他人给予的关心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另外,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人际交往能力差,对自我的评价也不够全面和准确。在此前提下,对大学生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相关活动,不仅仅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培养他们关心公共事业的热情,也可以让他们通过服务、奉献收获更大的精神财富,从而增加个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正确的认识自我,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亦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第9篇: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

关键词: 城乡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教育 差异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内涵、过程、方式、意义、目的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其基本成分是人生价值目标、人生价值手段和人生价值评价。[1]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进行了诸多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多数研究是思辨性的,仅从感性经验的角度描述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2-4]

城乡大学生之间家庭教育的氛围、关爱程度、文化程度均不同,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师资、教学质量也有差异,在社会教育中所接受到的社会信息同样有所差别,因而所形成的价值观必然存在差异。而目前学界针对城乡大学生的价值观专题研究极少,现有的一些成果也仅仅是通过采用国外引进修订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量表”或自编选择题的形式调查研究所得,[5-6]且对于城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差异成因,尤其是教育层面上的因素研究不深。城乡大学生从小接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着他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影响他们发展的后劲。

一、家庭教育

农村大学生从小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差异较大,这就使得一些农村学生竞争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较弱,从而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成长。

1.城乡家庭教育氛围存在差异

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从小能否正确培养竞争意识和树立自我管理观念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我国农村有着农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加之几千年来已在农民的大脑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和相对自主自由、且基本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活的影响,农民多为自由耕种,竞争意识不强,这样相对松散的生活状态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我国,城市既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同时又是文化中心。城市孩子的家长能够较早较多地接受到工业和信息文明所带来的影响,早已成为城市家庭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此可见,城乡大学生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氛围不同,观念、意识的养成就有差异。进入高校,对于绝大多数有竞争意识且能自我管理的城市籍孩子来说,学习生活一如既往,全面发展,积极进步。而不少农村孩子由于家庭教育氛围的影响,未能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在班级很快就会跟不上竞争的步伐,同时也会因为缺乏自我约束而逐渐落伍,偏离正常的大学生活轨迹。

2.城乡家长关爱孩子的程度存在差异

农村家长外出务工的居多,他们背井离乡,短则数月,多则数年,见到孩子的机会都不多,更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了。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都长期缺乏家长的关爱,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亚健康”的性格特征和我行我素的心理特质。而多数城市家长都就近在本城市工作,基本上每天都能和孩子见面,从而有效地兼顾了孩子的学习、生活、情感等。

步入高校阶段,农村家长的“终极任务”便是举家族之力解决孩子的学费问题。几乎没有农村家长主动联系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相比较而言,城市的家长素质高,见识广,非常注意与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的沟通,并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培养孩子的成长。心理学有关“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受到老师关注下容易取得成功。这样,城乡学生就容易产生“马太效应”,即一方面城市学生表现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农村学生因受关注不足而表现越来越差。

3.城乡家长的文化存在差异

城乡家长的知识文化水平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农村家长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几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业,更谈不上教育关心孩子心理的成长。即便少数农村家长注重孩子文化课的学习,城市家长又先进一步,要求孩子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特长爱好培训,关注孩子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农村家长自身都严重缺乏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更无法将人类的文明很好地传承给孩子。

鉴于此,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同在大学的一个班里上学,从表象上看是同在一条起跑线上,然而他们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都存在显著差异。

二、学校教育

农村大学生从小接受到的学校教育与城市大学生相比差异较大,这就使得一些农村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处于劣势,影响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1.城乡学校实际课程设置大相径庭

尽管我国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统一了城乡学生的教科书,表面上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同,实则不然,无论是在知识的广度上还是在教育的深度上,城乡的差别都是巨大的。不少农村学校从校长到任课老师为了在市县统考排名中争得好成绩,一门心思只抓语文和数学的教学,素质教育只是作为口号喊一喊而已。相反,由于受到社会的有效监督,城市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都比较规范,城市的孩子在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外,家长还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式各样的素质培训。

2.城乡学校教学师资严重失衡

一方面,由于受农村学校的校舍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生活不方便等因素的制约,很少有专业人才主动扎根农村,从而导致农村学校师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相对农村而言,城市学校有着“环境好、收入高、够体面”等明显的优势,以至于近几年出现了“教师招聘考试热”的现象,一些知名度高的学校列出一两个招聘教师的岗位,往往会蜂拥数百人前来争夺。

3.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距悬殊

由于受条件限制,农村学校普遍缺乏上级部门的督导,教学比较松散。老师也因为极少有机会出去进修学习,教学能力和水平得不到提高,教学质量令人担忧。相反,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单就英语这门功课而言,城市的小学早就开设了,甚至一些幼儿园的孩子都会用简单的口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进入大学,城市和农村的孩子表面上不分上下,实则不然,这种强大的心理落差则会诱发“马太效应”:一方面,城市孩子由于素质全面而备受关注,产生皮格马利翁正效应,另一方面,原本优越感较强的农村孩子突然失宠,心理边际效应减小,心理反差加剧,从而感到失落,很容易意志消沉下去。

三、社会教育

农村大学生从小接受到的社会信息与城市大学生相比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一些农村学生社会教育比较贫乏,从而在高校产生过度且广泛的猎奇心理,影响到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生活在工业和信息双重文明之中的城市孩子,从小所接触到的先进教育信息和生活理念远比农村孩子多。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城市家庭在考虑淘汰纯平电视,更换等离子液晶电视的时候,农村还有许多家庭连黑白电视都没有;当城市家庭在考虑更换G3手机的时候,农村还有很多家庭连固定座机都没有;当城市家庭在考虑更换无氟变频空调的时候,农村还有许多家庭连电风扇都没有。农村孩子跨入城市的门槛,步入高校,往往因为见识少而自卑、嫉妒、攀比、猎奇等,心理时常处于亚健康水平,当遇到突发事件或者超出自己的心理承受底线的事情时,就会做出比较极端的事情。

农村孩子接收社会信息教育不充分的状况,直接使他们在高校“兴趣爱好广泛”,特别是对很多“新鲜事物”有强烈的猎奇心理,甚至把持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比如对异性好奇、男女恋爱甚至对性的猎奇。相反城市孩子因为身处观念前卫而开放的大环境里,有更多的途径对恋爱和性方面知识进行正确的了解,而农村受落后的思想观念影响,谈性色变,正是因为神秘反而更加促成了孩子的猎奇心理。

四、结语

显然,由于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巨大差异,城乡大学生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影响了他们早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要解决由城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差异所引发的“不和谐”的现象,根本上还得统筹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从教育的源头缩小差距,同时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弥补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差异产生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6.

[2]杨松.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103-105.

[3]曹景文,韩素芝,李耀光.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新探[J].学术交流,1995,(5):134-135.

[4]董重转,李山岗.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218-219.

[5]许加明,秦启文.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迁的初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1):44-48.

[6]张进辅,张昭苑.中国大学生传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7,(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