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研究性学习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二期课改”中的一项改革是在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让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体验成功的喜悦。随着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我们师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逐渐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我们的学科教学之中。随着英特未来教育培训在中国迅速展开,英特未来教育的教育理念普遍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而这种理念又恰恰符合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在此我便运用了这种教育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高二地理下册的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
【教材情况】:
高二地理下册的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灾害及防治”这节内容,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自然灾害的特征、世界自然灾害的分布,然后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以及我国自然灾害区划。根据教材的特点,其中我国有多种主要灾害,而课本上的介绍比较条理化,而且在课本中灾害的直观性不强,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在网上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资源比较多,所以“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部分知识非常适合学生在网上进行查寻学习,而且对不同的自然灾害类型可以分组进行学习,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情况】:
由于英特未来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先设计有关学习计划,完成一个学习计划包,然后学生根据学习计划的要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选内容的研究性学习,在网上查找资料,制作相关的网页或幻灯片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因此我选择了我校的电脑教学实验班——高二(9)班的学生实施教学。该班学生属于我校扩招生,学习基础较薄弱,与其他平行班在各门学科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学校为该班配备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并加强电脑教学,意在配合在其他学科中大胆地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全班30位学生,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较强,其中几位学生还在区级以上的电脑作品设计与制作中获奖,他们在高一年级时也开过类似的研究性学习汇报课,在课件制作方面我对他们充满信心,但在内容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汇报时的表达方面我比较担心。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危害、形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情感方面,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危害的了解,激发学生防治自然灾害的思想,并对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进行反思;同时在小组研究时发扬团队精神,分工合作完成专题学习,体验成功。
3、在技术方面,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信息的查寻,并把研究的成果制作成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进行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研究性学习阶段 交流评价阶段
[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阶段:教师设计教学方案,“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学习计划的设计,以及制定多媒体演示评价量规,并发放任务表。
学生准备阶段:组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及任务分工。
[研究性学习阶段]:
1、教师安排一节课让学生集体上网搜索自己小组所需要的网上资源,并在教师机上“你对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文件夹中建立相应的小组文件夹,把所需的资源下载保存在里面。
2、小组成员根据分工,或继续查寻资料,或对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讨论交流的形式以及内容的编排,完成交流所用的幻灯片或网页的制作和美化工作。
[交流评价阶段]:
1、教师简单地介绍本次学习的设计思路和目的,回顾师生共同已经完成的学习过程,强调我们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研究的过程,而非知识的本身,这一点我们已经完成了,而现在的交流评价只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但可以反映出我们研究性学习时的态度、我们学习的技能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以及团队精神的发扬,对于这些我们进行评价并予以表扬。
2、学生分小组用幻灯片或网页的形式向其他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就研究的知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向展示的小组进行提问、质疑,而展示的小组进行答辩、释疑。
4、其他小组对展示组按评价量规进行评价。
5、教师对本次研究性学习进行总结,进行总体评价,并公布小组评价的结果,对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
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国的水旱灾害”
“我国的沙尘暴”
“我国的水土流失”
“我国的荒漠化”
“我国的地质地貌灾害”
【教后反思】:
〖存在的问题〗:
1、分组没有打破原来的小组形式,选题仍局限于课本上的标题,有些学生没有进入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小组中去。
2、有的小组任务表留于形式,大部分工作基本由组内2~3人完成,没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3、本次交流为了体现小组的氛围选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没有利用网络教室的交互性。
4、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和网页中,有些在内容的编排上不够合理。
5、交流时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对研究内容外的知识缺乏自信,所以相互间很少提问,回答有时也不尽如人意。
〖今后的计划〗:
在下一届班级中,选择一个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的班级再次实施该学习计划,避免本次实验中存在的弊端,与这次的实验进行比较,不断地改进,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地参与和体会研究性学习,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殿堂上空。
引言
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很好地驾驭数学知识,同时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除了让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之外,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因此,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大幅提升,还可以使学生将科学的思维方式树立起来,最终将正确的数学观形成。
一、数学结合思想的重要作用
数学本身具有十分复杂抽象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符号化以及形式化的特点,所以很多学生并不喜欢数学。再加上数学具有很复杂的逻辑推理,因此使得学生在认知上感到了非常困难。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无法帮助学生将这种困境摆脱掉,仍然对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呆板反复的强调,而不能够对直观图形进行及时的利用从而使同学们更好地对抽象结论产生理解。事实上教材里面包含着很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这种数形结合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的本质揭示出来,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得以有效减轻[1]。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以数化形方法的运用
一些数学关系在数学中非常的抽象,导致学生无法将其很好地把握和理解住。而数学图形具有直观和形象的特点,因此可以很好地表现出其中的抽象思维形象。将数量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在初中阶段通常包括两种途径,也就是解析几何知识以及平面几何知识。以数化形的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可以采用直观的几何代替抽象的代数语言,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冗长而复杂的推理或者计算;其次其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图形帮助学生对抽象晦涩的代数关系进行理解和阐述,最终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
比如:在对平方差公式进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的利用对以下几个多项式进行计算:(2x+1)(2x-1),(m+2)(m-2)。在完成计算之后同时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探索。随后再通过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的利用对(a+b)(a-b)进行计算,最终将平方差公式的内容表示出来,再与几何图形相结合将平方差公式说明,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进行探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平方差公式,见图1。
图1 平方差公式的图形示意图
2、以形变数的运用
尽管图形具有直观以及形象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表现抽象的思维形象,然而必须要通过对代数的计算进行借助才能够实现定量,尤其是单纯地采用观察的方法对于一些过于简单或者相当复杂的图形进行观察很难得出一些结论或者规律来,这时候就要对“形”的对应形式――“数”进行运用,从而对图形中的隐含条件进行发掘,通过对数量的利用使得图形的问题得以解决,再加上逻辑推理及分析计算,最终将图形问题很好地解决掉[3]。比如在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讲解的时候,教材当中首先对平分角的仪器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此仪器的原理进行探究,从而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采用尺规将其中已知角的平分线作出来,随后让学生采用折纸的方式进行动手实践,折叠 ∠A OB,最后再将一个直角三角形折出来,这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折痕的长度和数量进行观察,最终能够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出来,同时还要提供严格的符号证明和推理过程,并且对证明一般命题的步骤进行总结。
3、形数互变的应用
在一些数学问题当中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以形变数”或者“以数化形”,需要转化其中的形和数,也就是要有效地结合“以形变数”以及“以数化形”这两种方法[4]。比如在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函数进行讲解的时候(下图2),其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除了可以将地理位置表示出来之外,还能够将一座桥梁横架在数与形之间,一一对应平面上的点和有序实数对(x ,y),从而有效地结合图像和函数,在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后,就可以对代数的方法进行借用研究几何性质,并且选择几何的方法对代数关系进行表述。
4、在解题中对数形结合的运用
例题: 0>b>a,然后对a,-a,b,-b的大小进行比较。
分析:要想把这个问题解决掉,非常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将这四个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学生利用数轴就马上能够将正确的结论得出来,也就是―a>―b>b>a,见图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程序设计学习团队;科学素养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学院各专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后,绝大部分学生的编程基础仍然较弱。显然,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如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一直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校级与国家级研究课题为背景,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和实践。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着力于学生的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1]。研究性学习虽然着眼点在于转变学生学的方式,但着手点却是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本课程中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获取直接经验。经过近5个月的训练,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其编程技能明显得到提高。
1组织形式
组织研究性学习必须由教师全面负责。教师要能把自己的科研方向融入到教学中来,以某一研究主题作为切入点,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要求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这三个阶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2]。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级网络工程1、2班共51人,在该课程的第一节课,启动通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动员会,要求学生以自愿参加的方式组成一个研究性学习团队。一个星期报名后,形成了一个4人的程序设计学习团队。
2实施方式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主要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但要求程序设计学习团队每周要进行一次集中交流、讨论和程序展示[3]。针对这个程序设计学习团队,就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某一知识点,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案例。
2.1案例1Vector容器的使用与文本文件的读操作
一般来说,对于Vector容器,教材中仅仅只介绍了它的功能和一些简单的使用方法。那么如何在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时灵活使用它呢?
在提出问题阶段,给出了如何利用程序实现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预测的问题。教师首先组织团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预测的基本原理。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一定要把问题的正规化,正规化的意思就是要求教师把提出的问题做成幻灯片,在讲解的时候,学生便于清晰阅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为学生课后查阅资料的依据。最后,要求团队每一个成员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通过阅读相
关资料,认真理解这个原理并记录有疑惑的问题。
具体问题的描述为:给定训练样本数据集如表1所示,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来预测目标新实例:(Outlook = sunny, Temprature = cool, Humidity = high, Wind = strong)的PlayTennis的目标值(yes或no)。在分析问题阶段,要求团队每位成员在每周固定的集中讨论时间内汇报自己的对问题的理解,如何从文本文件中读数据,如何用Vector容器存放数据解决问题以及对问题存在的疑惑。
表1训练样本数据集
Day Outlook Temperature Humidity Wind PlayTennis
D1 Sunny Hot High Weak No
D2 Sunny Hot High Strong No
D3 Overcast Hot High Weak Yes
D4 Rain Mild High Weak Yes
D5 Rain Cool Normal Weak Yes
D6 Rain Cool Normal Strong No
D7 Overcast Cool Normal Strong Yes
D8 Sunny Mild High Weak No
D9 Sunny Cool Normal Weak Yes
D10 Rain Mild Normal Weak Yes
D11 Sunny Mild Normal Strong Yes
D12 Overcast Mild High Strong Yes
D13 Overcast Hot Normal Weak Yes
D14 Rain Mild High Strong No
在解决问题阶段,教师要求团队每位成员要展示自己的程序,在展示的过程中要讲解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经过这样的实践训练学生能将文本文件的读操作与Vector容器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使用。某团队成员在解决案例一过程中的部分代码如下:
int fileToVector (string fileName, vector & svec)
{ /*从文本文件读取样本数据赋值给string对象*/
ifstream inFile (fileName.c_str());
if (!inFile)
return 1;
string s;
while (inFile >> s)
svec.push_back(s); /*将 string对象存储在容器svec中*/
inFile.close();
if (inFile.eof())
return 4;
if (inFile.bad())
return 2;
if (inFile.fail())
return 3;
}
2.2案例2运算符重载的应用
对于运算符重载的使用,绝大多数的教材中一般针对的是较为简单的类,例如,用复数类来列举一些较为常用的运算符重载的应用。那么,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运算符重载的知识呢?
针对这个知识点,提出了如何利用程序实现数据隐私中的k-匿名模型。在利用案例一中的方法将实现k-匿名模型的Datafly算法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运算符重载的知识。
具体的问题描述为:已知给定k=2,利用k-匿名思想将表2所示的记录分组,得到的匿名表中,每个分组里至少有2条记录是相同的。
表2原始数据表
Race Birthdate Sex Zipcode Disease
black 1965-9-20 male 02141 short of breath
black 1965-2-14 male 02141 chest pain
black 1965-10-23 female 02138 painful eye
black 1965-8-24 female 02138 wheezing
black 1964-11-7 female 02138 obesity
black 1964-12-1 female 02138 chest pain
white 1964-10-23 male 02138 short of breath
white 1965-3-15 female 02139 hypertension
white 1964-8-13 male 02139 obesity
white 1964-5-5 male 02139 fever
white 1967-2-13 male 02138 vomiting
white 1967-3-21 male 02138 back-pain
某团队成员在运用运算符重载知识实现k-匿名的部分程序代码如下。
class Date /*定义日期类用来表示生日*/
{
private:
string year,month,day;
public:
bool operator ==(const Date &rhs); /*重载逻辑运算符==*/
bool operator !=(const Date &rhs);/*重载逻辑运算符!=*/
void set(string s); /*定义set成员函数用来设置日期,定义省略*/
void generalize(int k); /*归纳函数,定义省略*/
friend ostream &operator
};
bool Date::operator ==(const Date &rhs)
{
if(this->year==rhs.year&&this->month==rhs.month&&this->day==rhs.day)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bool Date::operator !=(const Date &rhs)
{
if(this->year==rhs.year&&this->month==rhs.month&&this->day==rhs.day)
return 0;
else
return 1;
}
ostream &operator
{
if(rhs.day!="*"&&rhs.month!="*")
os
else if(rhs.day=="*"&&rhs.month!="*")
os
else if(rhs.day=="*"&&rhs.month=="*")
os
return os;
}
程序运行后得到的k值为2的匿名表如表3所示。
表3k=2的匿名表
Race Birthdate Sex Zipcode Disease
black 1965 male 02141 short of breath
black 1965 male 02141 chest pain
black 1965 female 02138 painful eye
black 1965 female 02138 wheezing
black 1964 female 02138 obesity
black 1964 female 02138 chest pain
white 1964 male 02139 obesity
white 1964 male 02139 fever
white 1967 male 02138 vomiting
white 1967 male 02138 back pain
3学习效果
程序设计学习团队经过近5个月的训练,同学们不仅编程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而且表达能力,团队成员之间如何有效合作与交流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例如,某同学经过训练,现在不仅能编写出结构清晰、可读性好的代码,还能站在讲台上自然大方地进述自己实践能力提高的经验与心得。
此外,通过课程期末考试中30分的程序设计题的卷面得分(如图1所示)可知,没有参加团队学习的同学的程序设计题得分大部分处在10分以下,而参加训练的同学得分最低为15分。从图2可知参加训练的同学程序设计题的平均得分为22.75分,远远超过了那些未参加训练的同学平均得分7.11分。
4结语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学院各专业第3学期的学科基础课,对各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要借助程序设计课程这个平台,加大力度宣传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效果,鼓励更多的学生采
用这种学习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为计算机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带动学院学风建设。
图1程序设计题得分趋势图
图2程序设计题平均得分情况比较
参考文献:
[1] 范惠林,赵思宏.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科学,2002(11):44-46.
[2] 周兴龙. 人才的素质与培养[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3.
[3] 吕品,张俊.“软件工程”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14):25-26.
Instantiation of Research Study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LÜ Pin, ZHANG Jun, WANG Hai-hui, ZHANG Yan-duo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Insi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3, China)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物理教学;实践;思考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收集处理信息、自己探究发现规律,亲身体验学习和研究的过程[1]。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研究性和自主性的特点,这就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去研究、思考、创新。因此,研究性学习十分满足中学物理教学的要求。
1.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理论源自建构主义理论。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由教师将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授他们,而应该由学生自己建构来完成知识的学习。这种知识的建构需要学生自己完成,知识建构的过程包括了知识的积累、观念转变以及结构重组[2]。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强调学习者与真实环境的融合。
2.研究性学习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实践的特点
2.1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新问题的探索
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经验情境,以此实现探索理论的科学方法。中学物理课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研究任务。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案例:海市蜃楼是怎样产生的?把筷子斜插入水中,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直接看筷子和通过水看筷子是否一样?这种提出的新问题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
2.2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研究视角、研究过程的设计以及研究方法不同,学生对新问题进行实验研究,表现出灵活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讲“物态变化”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雾、霜、雪山、冰棱、水壶上冒出白气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白气是什么,怎样形成的?”等一系列来自生活的物理问题情境。因此,初中物理课堂具有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3.研究性学习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实践的思考
对于研究的问题要有所选择。为实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特点,中学物理课教师对选择课题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适合学生开展研究的课题[3]。教师要对研究性学习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价。这种评价应包括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评价和结论性评价[4]。
4.结论
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性学习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实现了进行科学研究来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根据物理学概念和规律去研究新问题。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研究方法,并激发其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杨通锦,杨世玲.研究性学习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融合[J].凯里学院学报,2010(03).
[2]郑霞.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作用的两个基本点[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09).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新课程;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9-003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高中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之一。[1] 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相信并依靠学生,将可以交付给学生的认知任务先交付给学生,然后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活动,在活动中自行感悟获取知识,发展学习天性,开发学习潜能,实现“学大于教”的目标。[2]
高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与实验技能。因此,在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需采取多种策略唤醒并整合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体会和自主开展研究性活动,提升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目前高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 (1)不理解“为什么高中阶段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是什么?”;(2)不清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3)缺乏有效的研究策略,缺乏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评价、反思和总结的意识与方法。
2.2学生对自我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 (1)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确定合适的研究课题。(2)研究动机不足,遇到困难,缺乏恒心与毅力。
3 促进高中生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3.1开展研究性学习前,进行必要的课程知识辅导
(1)以讲座形式介绍研究性学习
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四个阶段(确定课题、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得出结论)。然后针对上述四个阶段,老师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如何选择合理的研究课题、如何进行资料搜集、如何制定实验计划等等。同时, 介绍科学研究中如何开展调查,包括问卷的设计、数据的处理、调查结论对实验的启发等等。
(2)以优秀论文作为学习范例
推荐若干优秀论文供学生借鉴与学习, 如:
①以实验法、访谈法为主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生活中食用盐种类的调查及“真盐”与“假盐”的辨别方法研究》。
②以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为主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垃圾分类回收在广州的调查报告及分解有机垃圾的实验报告》。
③以定量实验、对比实验法为主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案例――《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测定》。
3.2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多向交流,反复磨合,落实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研究历程常常是一种螺旋式的推进。譬如,学生在搜集了资料后会发现自己的题目不太适合研究,因此会对研究的课题进行更改;又如,学生在开展研究后,得出结论的同时又生长出新的探究点,因此又会开展新一轮的深入研究。在这个反复磨合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维持学生的探究热情,及时进行探究的指导,使学生获得反馈与自我调整,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
(1)尊重学生的兴趣,允许学生尝试,鼓励组员相互沟通与协作。
[案例1]在第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上,×××等同学初步确定他们的研究课题是“验证零度可口可乐是否真的不含糖”;但经过一周的资料搜集后,该小组的研究课题却变为了“验证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然而,在真正进行实验研究的那天,该小组的研究课题变为了“验证茶叶中是否含有咖啡因”。
老师询问学生为何否决“零度可口可乐”的方案,学生认为在搜集资料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检验方法,所以否决该题目。
关于“验证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的方案,学生则认为该实验方案较容易,所以决定采用,其中实验内容包括验证果粒奶优中是否含维生素C、蛋白质、还原糖等。
至于后来为什么采用“验证茶叶中是否含有咖啡因”的方案,那是因为小组组长认为“果粒奶优”的方案技术含量太低了,希望换成这个课题,于是小组成员与组长产生了分歧,在组长的协调下大家决定尝试一下。
最后,该小组经历了两天的蒸煮茶叶等实验,制得了少许的白色粉末,学生估计这是咖啡因,但苦于没有更好的仪器验证咖啡因的成分,所以经组员讨论,该小组重新进行了关于“验证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的实验。
[反思]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选题的权利,不能包办或代办,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最重要收获不在于研究是否有成果,而是让学生能够体会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掌握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为了提升“验证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研究课题的内在价值,老师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果粒奶优与娃哈哈营养快线是同一类乳酸饮品,于是,建议学生在做实验时可以用纯牛奶、营养快线、果粒奶优进行对比实验,比较三者的营养成分差别,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更多的对比信息。
(2)在研究性学习中,老师要做学生的拐杖,但不做学生的字典。
[案例2]×××等同学的研究课题是“关于营养盐的研究”,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对铁强化盐的评价是:“那盐的颜色怎么有点黄呀?”对钙强化盐的评价是:“好夸张,溶液pH显强碱性喔!”
学生1:为什么铁强化盐显黄色的?
教师: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2:Fe2+被氧化为Fe3+吗?
教师:你们查一下资料看看吧。
学生1:补铁是指人体吸收Fe3+还是Fe2+呢?
教师:以前好像有学生做过铁强化盐的研究,你们去中国化学课程网的学生频道查一下。
学生2:钙强化盐溶液为什么显强碱性?
教师:强碱性意味着有腐蚀性,为什么还作为营养盐呢?你们去查一下,而且还要查一下使用钙强化盐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与进步的阵地,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助手,而不是学生的百宝袋,学生需要的是从教师那里获取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研究内容的相关知识。因此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课本等资源分析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评价、调控能力。
在第二天的课后,该组同学告诉老师他在网上找到答案了。补铁最好是让人体吸收Fe2+,因为铁强化盐易被氧化为Fe3+,所以其补铁效率较低。钙强化盐中因含有活性钙,所以其水溶液显碱性,因此,胃酸过少的老人家及婴幼儿不适宜食用钙强化盐。
(3)引导学生掌握对比实验的要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对比实验易于让学生找出物质间的差异,提升研究报告的价值。因此,让学生把握基本的空白对照实验的意义、实验过程中外界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化学试剂的用量如何控制、对比实验中的“同”与“异”的因素等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十分有帮助。
[案例3]××等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方便面是否真的没营养?”,他们对某品牌方便面的三包调味包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调味包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于是,他们写出了研究论文证明“方便面是有营养的”。
[反思]学生在进行研究时,易出现研究目的不清,妄下结论的情况。如该小组的研究对象是方便面,但实际研究对象却变成了方便面的调味包,以“检验调味包是否有营养”来证明“方便面是否有营养”,这个命题显然不合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笔者根据与学生的访谈得知,学生认为方便面必然含有淀粉,所以认为没有研究的价值,“方便面有营养”应来源于调味包中还含有其它的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C、脂肪等,所以在实验中选取了调味包作为研究对象。
这反映出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忽略了量的问题。“有”不等于“含量多”,更不等于方便面的营养成分高于其它粮食。因此,老师引导学生调整课题的研究方向,因为“是否有营养”无法从定性的实验中简单推断。笔者引导学生选取同类食物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它快食面调味包、味精等与康师傅快食面的调味包作比较,分析康师傅快食面的调味包是否在营养成分种类上优胜于传统的调味包或味精。学生的研究课题最终改为“方便面的调料剂与味精间的营养对比”。
[案例4]笔者与研究“果粒奶优的营养成分”的研究小组成员的对话:
教师:你们用果粒奶优与纯牛奶做对比实验,是否有点不妥?果粒奶优是乳酸饮料。而且你们的初步研究成果显示,纯牛奶含蛋白质,果粒奶优不含蛋白质,这是真的吗?可口可乐公司推颂果粒奶优中含有大量乳清蛋白。
学生1:我们敢于权威嘛!
教师:你们是不是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好试剂用量呀?
学生2:怎么会呢?老师,我们有注意用量的。
教师:你们还是再重复做一次实验吧。
学生2:好,我们明天再去做一下实验。
教师:还有,听说可口可乐公司是为了打击娃哈哈集团的营养快线在乳酸饮料市场上80%的占有率才推出果粒奶优的,它的优势应是果粒奶优含水果颗粒,你们参照的对象是否还应引入娃哈哈的营养快线?
学生1:那我们的调查与实验研究就以这两个竞争对手来作对比吧。
在研究性学习中,引入对比实验,有助于学生找出题目的社会价值与闪光点,提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看问题的目光变得更客观一点、更实证一点。
(4)融合课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研究空间
老师若能让学生自主整合他们所具备的知识,那么学生的研究空间就会广阔多了。
[案例5]×××等同学研究“珍珠奶茶的成分”。对于这个课题,笔者开始是不太看好的,因为检验奶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奶精等成分,是十分麻烦的事情。然而,该小组学生根据生物课本中关于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了解到可用苏丹红III检测蛋白质;其次, 设计实验对比牛奶与奶精的成分有何不同,发现奶精内含有淀粉,而牛奶中不含淀粉;于是,该小组取样四种来自不同饮食店的奶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样品中是否含有淀粉,从而间接分析出样品中是否含有奶精;而且,学生还以自制奶茶作为对比实验,分别用奶精+红茶、牛奶+红茶、奶粉+红茶进行对比,发现市面上售卖的奶茶颜色与奶精+红茶的样品颜色极相似;最后,学生还检验了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是否含有淀粉,以及尝试检验奶茶中是否含有工业氯化镁。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的支持不仅仅来源于物质与知识上的支持,还要有一定的耐性,让学生好好思考自己的研究计划与方案,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探索精神。
3.3 开展研究性学习后,向优秀论文学习,形成研究成果
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往往存在如下的不足:
(1)条理不清。虽然学生完成了实验,但多个实验之间的关系未能理清,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总是混在一起,用一两段话来表述。
(2)研究方法单一。只呈现了实验法得到的基本结论,未能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
(3)未能提升课题的社会价值。如研究奶茶的学习小组,在开始时只是着眼于研究奶茶的成分,但对于为什么青少年热衷于饮用奶茶的研究不足,因此笔者建议该小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其研究成果在学校书写了一份倡议书。
(4)未能记录研究性学习中的收获。如学生在采访中的日记、实验中的札记、个人感受等等。
(5)引用网上的摘抄内容十分多,阐述个人成果的内容十分少。因此,在论文撰写中应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总结搜集的资料。
针对上述不足,笔者采取了以下策略:
(1)要求学生向优秀论文学习,学习优秀论文的内容布局,文字措词,段落体例等。
(2)老师对论文中不足之处用红笔指出,并对学生论文进行面批,以文字形式把意见写在学生的论文草稿上,供学生课后详细分析。
(3)表扬学生在每次修改论文后的进步与论文闪光点,让学生体会论文撰写中需做到纲举目张并逐步提高。
4 实施成效
自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笔者先后三次在校内高一、高二年级开展关于“食品中的化学”的研究性学习,×××等同学的《关于对“地下工场”里的白果加工情况的调查与研究》获第八届广州市“我与化学”比赛一等奖;×××等同学的《珍珠奶茶成分研究报告》获第十届广州市“我与化学”比赛二等奖,并刊登于《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学》第180期上。
近一年来,该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升了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009年9月,笔者任教的高一(4)班各科成绩较差,尤其是数理化三科。自从有两个来自四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关于“奶茶”与“山楂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后,在班内带动了不少同学来参加化学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高涨,化学成绩有大幅度提升。在期末测试中,该班的化学平均成绩从年级第十四名升至第八名,而且化学也成了他们骄傲的优势学科之一。
不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感想中认为获益良多。如×××同学总结到“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我获益匪浅:朋友多了,动手动脑能力强了,实验严谨了,更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这都要谢谢我的指导老师和我的队友”。如×××同学写道“在这次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虽然耗用了时间,影响了我们的作息时间与课业,但我们没有后悔,因为它使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锻炼了我们的各种能力,帮助我们从课堂走向社会,有利于我们今后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8~64.
关键词:政治教学 研究性学习 思维定势 启发诱导 思维发展 反思与感悟
目前,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提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政治教师对为何以及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着一些困惑,在举国上下对研究性学习高唱赞歌的同时,有些教师则大声疾呼:“研究性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谈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实施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一、突破思维定势,明确政治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然性
在《南方日报》曾有过这样的一则报道,记者问:开展研究性学习会不会影响正常的中学教学?华师附中的回答
是:不会,相反会促进。但在现实中,我们大多数教师认定传统的、以掌握课本知识为全部的教学是正常的;而将开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种种做法视为“非正常”的,充其量是“正常”教学的一种补充,它不是必需的,而是可有可无的。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开展研究性学习,你又能期望它走多远?
事实上,尽管“研究性学习”确实有点“想说爱你不容易”,却和传统教学一样正常。只不过,它更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体验(直接体验)、重全体参与,希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它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
其一、研究性学习是时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的本质是创新。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我们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掌握更多知识,学会高效学习,而且必须更多的考虑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处理信息(在现代社会这也是一种基础知识),如何用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如何将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合作和团结精神等迁移至今后的学习中去,这恰恰是传统教学所欠缺的,而这却是研究性学习开展所追求的要旨。
其二、研究性学习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要求“以人为本”,让学生主动求索。素质教育实施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知让不知的学生知,是一种知识接受的被动过程,再加上评价的方法以考试为主,主要以衡量学生掌握教师所教知识量多少为标准,就更强化了这种被动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意识培养。研究
性学习弥补了这一缺陷。
二、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1、内容的选择
(1)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政治课基本概念原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也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学生学习某个政治概念原理时,教师可以作一些铺垫,提供一些资料,引导学生重走“创建”这个概念原理之路。如在学习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一具体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剖析,让学生来阐释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
(2)利用时政热点,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时政内容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针对时政中的重大事件,引导学生探索,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形成对重大事件完整正确认识。
(3)与政治学科有关的多学科综合问题
世界是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21世纪所需人才的其中一个要求就是知识面要宽,知识面过窄,就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人的个性发展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并不断探索世界与自我的结果;与此同时,我们确实也应看到政治学科本身就与其它学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2、开展的策略
乘全国上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春风,我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了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其中“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研究性学习是这样展开的。第一阶段:布置与准备阶段。创设情景:今天,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偷税漏税现象却比较严重(放映厦门特大走私案片断);提出问题:公民应不应该依法纳税?应该怎样依法纳税?怎样才能让公民依法纳税?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第一步拟定研究方案。首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定调查计划。①上网或去阅览室等收集依法纳税和偷税漏税等正反两方面案例;美国等其他国家纳税征税情况;党和国家有关税收方面的有关政策(如我国农村的税费改革等)。②走访当地税务部门、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了解纳税征税情况。③了解税款的流向和用途。其次,学生通过讨论以自愿为原则进行优化和组合。第二步,资料查询与收集阶段。学生依方案分头行动,并进行材料的整理分析。第三步,资料汇总与共享阶段。组织讨论,确定代表与全班进行交流,整合思想,。第四步,成果表达与展示阶段。①在校内组织一次依法纳税宣传活动;②围绕“依法纳税”撰写心得体会或政治小论文,教师予以评审。目前,研究性学习正在探索之中,此案例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次实践探索,但结合这次实践以及近年来有关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我认为在三个环节上,应予以重视。
(1)“教师指导”,着重启发诱导;
(2)“学生探究”,注重思维发展;
(3)“师生共探”,学会反思与感悟。
3、政治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需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对学生的探究方向与方法给予有效的指导。
(2)注重全体性和个体性相统一。研究性学习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思考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美国在小学阶段就开展研究性学习了。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可以是有定论的东西(如定理、公式)也可以是未知领域,答案不确定、不唯一、丰富多彩都有可能,但提出的课题对学生必须有价值、有意义,符合学生实际。笔者曾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生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点己见,以供同行商榷。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作为必修课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这将会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并从制度上保障这一活动的深化,满足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1.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人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
(1)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并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
(2)教学空间是开放的。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活动、体验的作用。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走访专家、收集信息等等。
(3)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针对不同目标,选择与之适应的学习形式,如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思维方式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到开放。
(4)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不是单纯从课本和参考书获取信息,而是从讲座、因特网、媒体、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5)师生关系是开放的。学生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提倡师生的辩论,鼓励学生敢于否定。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3.实践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思考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笔者曾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点己见,以供同行商榷。
一、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为了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当然教学时也可由师生自拟课题。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高中数学新教材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有六个: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其教学目标是:⑴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⑵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⑶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⑷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三、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
数学开放题的常见题型,按命题要素的发散倾向分为条件开放型、方法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按信息过程的训练价值分为信息迁移型、知识巩固型、知识发散型;按问题答案的机构类型分为有限可列型、有限混沌型、无限离散型、无限连续型。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四、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无论是改造陈题,还是自创新题,编制数学开放题都要围绕使用开放题的目的进行,开放题应当随着使用目的和对象的变化而改变,应作为常规问题的补充,在研究型课程中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应具备起点低、入口宽、可拓展性强的特点。
数学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1.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寻找编制问题的切入点
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但掌握知识并不一定具备能力,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编制出开放题,面对实际问题情景,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情景,根据自己的理解构造具体的数学问题,然后尝试求解形成的数学问题并完成解答。
2.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式为依据,编制开放题
数学中的定理或公式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中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常常是已有的定理并不需要学生掌握,或者是学生暂时还不知道,因此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
3.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编制开放题
在实际问题中,条件往往不能完全确定,即条件的不确定性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实际需要,其不确定性是合理的。如包装的外型,花圃的图案,工程的图纸这些是需要设计的,而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设计者的知识背景、价值判断不同,得出的方案也会不同。
将数学开放题作为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载体,首先必须有适合的问题,如何编制能够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这是值得研究的。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有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生的参与,必将促进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
目前,“研究性学习”仍属于初创、实验阶段,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共同走进“研究性学习”吧!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1.5.31.
2.程太生: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
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作用分析
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和学习环境,让学生自行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就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来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应用过程中,老师应该适当转换课堂角色,以主导者的身份逐渐转化为引导者,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主进行有效材料的提取,协同开展有关问题和难点的分析和解决,老师则负责对研究项目的制定,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纠正,以确保相关学习目标的达成。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结束后,老师需要学生配合开展对活动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对学生研究过程和结果中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客观的点评,让学生能蛉鲜兜狡渲械娜钡悴⒔行改正,同时,合理的评价也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结合数学概念、定律来开展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需要教师进行精挑细选,因为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数学的概念性内容和定律、公式等内容统一开展。比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经历了指数函数有关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之后,学生对相关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接下来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是对对数函数的有关图象和性质的学习。对于这些概念的学习,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教师可以设计为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来展开。比如,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y=2x这个函数图象,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经历了对y=log2x的函数图象的研究和对指数函数y=ax(a≠1且a>0)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公式和概念开展有针对性的小组研究和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集思广益,实现资源和智慧的共享;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性,通过互帮互助,实现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案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在学生了解一定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所开展的独立自主的研究、交流活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对研究课题的有效筛选,同样还需要小组的分工合作、智慧共享。
三、在社会实践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尝试研究“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先让学生制定调查研究专题,从教科书、课外阅读书以及网络中查找有关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内容,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分组到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进行原始数据的搜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使他们发现研究数学的乐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现代手段,开展研究性学习
其实,多媒体是探究问题的工具,是高效学习的工具.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看到教材中没有的图片,开阔自己的眼界,而且可以探索未知的、神秘的数学领域,是学生自主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只将多媒体看作记录知识内容、理解知识的工具,而应该把多媒体运用到数学实验中,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学习活动,特别是要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实验室,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讲“圆锥曲线方程”后,笔者设计了以下思考问题:已知有两个圆(x-m)2+y2=9(m>0)和x2+y2=1,求两个圆相切形成的动圆圆心M的运动轨迹.这个问题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强,M的运动轨迹随着m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利用几何画板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究,小组总结交流,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五、加强教师素质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处在高中数学研究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角色定位上,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与教学水平,从而间接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随时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学习,不断地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自己,加快个人的提升速度。学校也应该给予支持,并且重视这样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可以不定期地去邀请这方面的权威进行培训讲解,让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培训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适合学生能够实际运用的方法,重视实际运用中的探索与实践,及时解决在教学中的出现问题。引导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只有在校方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将教学活动做到完美。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活动,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实现学生研究能力的要求。教师把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与数学概念、定律的教学、例题的引申和扩展、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相结合,能够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娟.开放题:研究性学习的载体[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9(4).
[2]范宝忠.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4).
[3]丁建强.浅谈数学研究性学习[J].新课程(教师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