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

第1篇: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实验室安全管理

化学实验室是我们学校进行与化学有关的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现在高校的化学实验室会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易制毒甚至剧毒的化学品以及高压、高温设备等,这些化学药品及设备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研究课题与项目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从而化学实验数量也迅猛增加,使得化学实验室的危险系数增大。2009 年以来,化学实验室频发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敲响了实验室安全问题的警钟。

一、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特点

(1)化学药药品品种繁多、数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千所高等院校设有化学类专业实验室,另外还有生物类、医学类、药学类等专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学生实验和科学研究。随着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带来的化学品使用种类不但逐渐增多,还在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化学废液和废气等的量非常巨大,这些都带来了处理难度大等的特点。

(2)化学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原始。废弃物由处理公司集中将各实验室的废液进行处理。但是处理公司收集废弃化学药品的时间周期长且对废弃化学药品的收集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再加上不断产生的废物、废液无处存放,学校对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没有重视,导致废弃物直接处理。

二、化学废弃物的管理现状

自从高校实验室被纳入环境监管范围后,再结合该《通知》精神,各高校建立人员责任和规章制度、建设了危险废物的处置及废水处理设施。但是化学废弃物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所以一些高校还是直接将废液排向下水道等,所以高校化学废弃物的排放根本上治理,而且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多,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废弃物过多的,加上高校管理层的放任态度使无序、无节制排放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三、健全安全管理的措施

在充分分析高校化学实验室特点和反思国内外出现的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我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采取了多种强化措施,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一)完善章制度,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管理需要制度,制度能促进更好的管理,制度建立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结合本院的研究方向和化学实验室特点,我院采取了三项措施:

(1)制订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与安全员职责”、“实验室预防火灾、中毒及有害物等事件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

(2)采取“主管人即是安全负责人”的原则,即将实验室负责人做为消防安全负责人,班级干部做为安全员。安全员实行梯队制,由班长开始到团书记依次排下去,保持安全员的一贯性;

(3)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化学废弃物的管理必须要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以保证化学废弃物得到有效地管理和处理。

(二)提高学校学生的环保意识

高校学生是化学实验室的主要使用者,无论是教学实验,还是科研实验,学生都是主体。因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从学生进入实验室的那一刻开始帮助他们树立绿色化学的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新生入学教育到本科生毕业设计阶段的实验室准入培训等等,都是我们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的必经环节。

四、结语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科研经费也跟着迅速增加,化学实验室承担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因此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实验员极强的安全意识和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等等,这些是保证实验室平稳、良好运行的强而有力的支撑。在分析化学实验室特点如科研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的基础上,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实验室为例,阐述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途径。实践表明有以下途径:① 完善规章制度;② 加强安全教育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③ 严格执行实验室准入制度;④安全设施配备充足等措施,对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保障具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编委会 编 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第2篇: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实验室文化分为广义实验室文化和狭义实验室文化。广义的实验室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实验室文化则主要偏重于精神文化层面[1,2]。

(一)实验室环境文化

实验室环境文化,是指实验室的基础物质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的外部环境建筑、空间规划布局、实验仪器设备、参与实验室工作的教师队伍以及实验室完成的科技成果等物质要素。环境文化是实验室精神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实验室综合实力的外在标志,也是实验室物质实力的象征。

(二)实验室制度文化

实验室制度是维持实验室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机制,是进行实验室管理必须和必要的手段。实验室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实验室的各种硬性的规章制度,例如,人员设备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另外实验室人员的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活动方式等应属于一种软性的实验室制度文化。它与硬性的规章制度一起来约束实验室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实验室制度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实验室的工具,为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三)实验室精神文化

实验室精神文化是参与实验室工作的所有人员价值取向的凝聚,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也是实验室文化建设中最根本的东西。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实验室主体的治学理念、研究风格、工作态度、思想情操、理想信念等。优秀的实验室文化应该是一种严谨求实、崇尚学术、敢于创新、勇于追求真理的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提高实验室成员对实验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实验室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完成实验室制定的目标,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二、高校生物实验室文化建设途径

(一)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物质文化建设

实验室物质文化作为构建实验室文化的基础,影响着实验室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和精神风貌[3]。目前,高校高校生物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基于满足生物系学生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而设立的。如何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物质文化建设,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首先,统筹规划实验室布局,凸显实验室规模效应,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参照国内外先进实验室的设计布局,为实验室教育教学科研提供舒适的环境。其次,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应布置合理、摆放整齐,讲究整体美和艺术美。仪器采购前应进行详细的考察,选出既经济实惠又能满足实验要求的设备,避免不必要的资源的浪费。再次,实验室内应张贴与生物学科相关的著名科学家的画像和名言警句等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热爱科学。此外还应张贴实验室规章制度,告知学生出入实验室应遵守的事项,并积极进行特色学科宣传。最后,根据实验要求,一些简单的实验教具可发动教师和学生自己制作,以丰富实验素材。

(二)完善高校生物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

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部规则和标准,是实验室文化建设发展的保障机制。要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建设。在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并要根据实验室的实时情况,及时对规章制度进行改进。高校生物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且较贵重,只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并形成相关申报、预约、使用等规章制度,才能充分利用已有实验资源。仪器设备的管理要坚持三个原则:专项管理原则、实物管理为主的原则及效率原则[4]。这样才能使宝贵的硬件设施得到良好的维护,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人员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和工作考核制度主要针对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因此,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的管理目的,而不是以实现简单的行为约束为目标。而且,要遵循实验室规章制度下,人人平等的原则,不管是教师,还是实验管理人员,都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享有有平等参与实验室科研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主体意识,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实验室的长远发展。

(三)引进先进实验管理人才,建立优秀的实验室技术队伍

实验室工作参与者的工作态度、科研水平、思想道德风貌、价值观念等决定了实验室文化的水平、风格和发展走向。因此,要想形成优秀的实验室文化,就要从高校生物实验室实际出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的实验技术队伍。目前,高校生物实验室人员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专业针对性较差,后期培训提高跟不上,工作范围也仅限于日常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按照实际需求引进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层次和专业性,形成博士、硕士、本科生梯队,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起到传、帮、带的作用[5]。定期对试验人员进行实验室管理和制度培训,保证实验管理人员的实验教育教学思想和专业技术与时俱进。此外,还要积极吸引高层次、高素质、实验经验丰富的教师,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断提升实验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科研水平。

(四)改革教学实验模式,促进开放型实验室建设

学生也是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实验室文化建设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同一种实验应参考多种实验方法比较后淘汰已经陈旧过时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以更新教学内容。实验过程中应先加强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以形成良好的基础,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努力建设开放性实验室,高校生物实验室不仅对本专业学生完全开放,还可以适当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开放,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如此可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参与既丰富了生机勃勃的实验室文化,又在交流过程中又将实验室文化传播出去。

三、高校生物实验室文化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高校生物实验室文化建设要与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高校校园文化既是实验室文化的生存基础,同时也是其进行科学建设进程中所必须依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进行实践检验的基地[6]。每个高校在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所以在高校生物实验室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与学校整体的校园文化相融合,吸取其精华,从而体现出二者共同的教育背景,深刻的人文特征和多元化的价值理念,以发挥实验室作为综合研究基地的潜在作用。

(二)充分借鉴其他成熟学科的实验室文化建设经验

第3篇: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在科学研究活动当中要使用实验室的各种设备、设施和化学药品,部分研究生缺乏防范意识和责任感,不能正确地操作仪器设备与安全地使用化学药品,这些设备设施与化学品的潜在危险性将会被诱发出来,并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科研实验时不穿实验服、不戴一次性手套;或者在细节问题上不加注意,戴着手套操作电脑;还有的学生将未消毒的实验服带回寝室洗涤,或者穿着实验服在各个实验室进出,这样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消毒污染物、废弃物和清洁物品共用一个消毒容器,未按要求配备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等设施;缺乏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监督检查,等等。

二、如何开展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1)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国外一些著名高校早在多年前就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生物安全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1][2]。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但是实室安全管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而安全保障程度的高低,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可操作性的强弱正相关[3]。一套良好的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体系,应具有自我完善功能,可从最大程度上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的安全 。

(2)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在科研实验室中对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 特别强调导师是实验室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导师有责任组织学生学习并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设施的使用规范、化学试剂的使用与保管规范、实验操作规范以及实验室内部的管理规定等。另外,各二级单位也应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组织学习实验室关于学校和院系的安全规章制度、研究生的安全责任、消防知识以及案例教育;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现场讲解,现场解答学生疑问;每年请学校公安处消防科的同志给研究生讲解灭火器使用、报警、火灾逃生等;可结合研究生学生会不定期举办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在提高研究生的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让他们对科研中的实验安全问题加以重视。

(3)开设“实验室安全学”课程。针对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可以专门开设一门“实验室安全学”课程。课程可设置为研究生一年级的必修课,16学时,1学分。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最后通过考试检验学习效果。理论教学讲解实验室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的表现特点、产生原因、防治原理、防止措施、安全管理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实践教学包括灭火器操作和疏散逃生演习。室外进行灭火器灭火演练,要求每位研究生都能实际动手操作,掌握使用方法。模拟火灾现场,在实验室内发出火灾报警,学生按照逃生要求从紧急出口逃生。最后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结课。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课程,加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让研究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三、小结

安全教育工作不是靠“口头警示”和“制度上墙”就能解决的问题,除了要让研究生有安全理念,更重要的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相应的安全教育措施。科研实验室是研究生进行实验和开展科研工作的重地,只有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才能为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浴辉,向 东,陈少才.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 168-171.

第4篇: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仪器;高职院校;学科实验室;设备管理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校在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仪器设备。因此,装备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校的办学效果和教师的科研水平。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首要任务就是要依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而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实现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迫切需要挖掘出仪器设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实验管理人员队伍,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1高校学科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现状

实验室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单位,实验室管理机制要与学科建设同步进行。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为了适应激烈的就业市场,专业设置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已出现跨专业跨学科的现象,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也突显出来。

1.1实验室日常管理混乱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由于人员变动没有及时进行帐和物的核对,造成了账上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实际设备不符。管理人员平时也不注重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只使用,不保养,例如电动机实验中的电机设备,好多年不加一次油,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和安全。各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现有的规章制度也不尽完善,学生实验技能差,操作不规范,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坏,管理人员维修不及时,仪器设备常常带“病”工作,造成仪器设备中的许多模块无法修复,必须报废。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由于学生人员多,课时少,像电路板的安装调试等试验项目,需要反复调试,才能找到问题所在,而这些在试验课堂上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学生在教学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实验,只能等下次实验课,更没机会进行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

1.2实验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内容的改革,引进了更多更复杂的仪器设备,这样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技术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决定了实验室在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由于人们观念上的陈旧,认为实验管理人员是“二线”的辅助工作,在评职称、培训进修方面都得不到重视,很难引进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导致现有的管理人员老龄化,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知识结构老化,还有一些责任心不强,缺乏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的意识。仪器设备使用运行记录混乱,一些设备还没到使用年限就已经损坏、报废等。另一方面,对实验管理人员的考核激励政策少,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抑制了创新创造能力的发挥。

1.3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低

目前高校的实验室大多是以学科专业来设置的,这样形成一种自己管理、自己使用、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模式。仪器设备分散在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很难借用、共用,这样设备不能综合利用,不能发挥最大优势,资源得不到共享,使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低。也有些部门追求“小而全”,使仪器设备重复购置,造成闲置;缺乏维修经费,使一些设备在低效状态下运行,造成损耗过快。另外,由于管理、安全、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实验室缺乏完善的开放管理机制,只能完成计划内的教学任务,不能充分利用资源,供感兴趣、爱钻研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实验室开放程度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教师开展教学计划外设计性实验的积极性。还有些设备只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或是某个课题,项目结束后就闲置,利用率低下,资源浪费。

2高校学科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的增加,提高学科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使其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2.1过程管理规范化,提高使用效益

(1)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实验室就要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这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的前提和保证。近两年来,学院建立和完善了几项规章制度,如《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实验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做到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保证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使管理工作有序稳定发展。(2)建立仪器设备的完整档案资料。建立仪器设备的完整技术档案,为管理提供方便,同时也为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提供了依据。我系根据学院主管领导的规定,按照“统一建立、分级管理”的原则,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做了详细、真实的档案记录。包含仪器设备的现有情况、使用情况、维修情况、保养情况等,使设备的管理趋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并进行物和帐的认真核对,完整保存下来,当有人员变动时,便于交接工作。(3)完全开放实验室。建立开放的实验室,不仅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做教师安排的实验变为主动设计完成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而且全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创新性思维。实验室全开放的教学模式,也是实现技能性、实用性、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外部条件。学院每学期要有十几个班级,700多个学生进行电工电子试验,由于实验室的限制,实验教学课时少、人员密,许多综合性、设计性的课题难以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笔者探索了一种全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时间、内容、器材的完全开放。为了使实验室完全开放顺利进行,全面发挥其效果,每日开放12小时,并配备业务能力强的值班管理教师和有一定经验、感兴趣的学生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行轮班制。另外,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繁多,开放带来的维修、维护、耗材的资费增加,学院拨了专项资金用于的日常维护,大力支持该项工作。

2.2提高实验室管理队伍素质

提高实验管理队伍的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学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学院现有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实验室建设的需要,结构也不合理。为此,学院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学院每年都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基本功比赛,为优秀的教师颁发证书和奖金,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还鼓励实验教师参加培训,学院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实验教师自制仪器设备,对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2.3开辟提高使用效益的新思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仪器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电工电子学科中的大量实验,只需将电路连接好,就可完成实验,内部电路已经连接好,嵌套在实验台中。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地培养,维修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坚持“育人”的教育原则,开辟了一些提高使用效益的新思路。第一,将传统与通用仪器组合。譬如,在做直流电桥实验时,采用电阻箱自组、自搭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箱式电桥。组合仪器大多是通用仪器,保证了仪器的质量。同时,通过自组、自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第二,模块组合。例如,在电磁学实验中,引进先进的九孔万用插件板,加上R_L_C元件及数电、模电等模块进行装置,这样的组合方便、通用、灵活,便于更换,不仅能完成教学计划内的经典实验,还可开发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有效地避免了重复购置,节省了资金。第三,技术改造。实验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验中会发现有的设备设计不周。譬如,在测量光敏电阻特性实验中,LED光源最大承载电流是20mA,但是给其供电的恒流源在打开、闭合的电流要大于100mA,每次实验课都有学生烧坏LED光源的情况,虽然不贵,但是焊接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实验管理人员通过研究设计了一个保护电路,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益。

3结语

总之,学科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一项具体、复杂、系统的工程,这些策略相辅相成,紧密相连。通过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建立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等措施形成一套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积极开展设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使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

[参考文献]

[1]侯永平,朱永法,余树全.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实验室快速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432.

[2]孙建忠.XY大学仪器设备管理改进策略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3.

[3]闻星火,杨树国,黄乐.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0):8.

[4]岳建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5]许晶.高校大型仪器管理科学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第5篇: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高校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没有优势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较低,实践性较差。“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任何高深的理论,只要还原到社会实践本身,就会变得易于理解。实验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2005年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成立,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建好实验室是办好本专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1.实验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井冈山大学工学院是在原吉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职业技术学校因办学条件限制,其自身的实验室建设很不健全。成立井冈山大学之后,由于资金投入较少和建校时间较短,硬件设备和软件教学一时无法满足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1)实验设备、器材非常短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井冈山大学2005年新增专业,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器材基本没有,很难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因此,极大地限制了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发展。

(2)没有专用的实验教学场所。即使有实验设备,也没有适合存放设备的场所,这个问题是急需解决的。

(3)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实验室只有原职业技术学校的几个实验教师,导致许多实验课因为实验教师人数不够而不能上,很难满足正常的教学要求,严重制约着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

(4)实验室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手段陈旧。这些都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2.实验室建设的目标

依据该专业全国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培养计划总体框架设置本专业实验课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培养目标,遵循组合合理、操作可行、节省投资的原则,努力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建设成为我校的专业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

实验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2]。为此,我们全力搭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平台。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为了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高层次本科人才,对于设计性、障碍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3.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根据井冈山大学自身的情况,同时借鉴其他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建设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实验设备要配备齐全。以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实验室建设规划和设备购置与研发。既要满足育人的目标,又要满足教师和学生的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重视下,学校每年都有专项资金用来购置实验设备,但由于每年下发的资金数额有限,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购置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案,现阶段对于教学急需的设备,以及不便于自主开发的装置应以购置为主,来得及且完全有能力自主开发的系统、装置应以自主开发为主,购置的设备应以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为原则,尽量以测试仪器为主,以便用于实验系统、装置的自主研制。

(2)实验教学场所应满足要求。校领导考虑到实验教学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的重要性,准备建造一栋土木工程的实验教学楼,这将有效地解决设备存放场所的问题,也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实验教学科研场所。

(3)建立多层次的人才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健全实验室人员的配备。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成为当前实验室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稳定性,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环节做足功课:制定完善的实验教师管理制度;在实验教师聘任环节进行把关;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有规划,并具有前瞻性,为每一位实验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提供进修机会,并给于政策上的扶持和奖励。

(4)建立健全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管人、管物及教学管理三大类。

“人”也就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制定教师规章制度及学生实验守则等。一些常用的规章制度可以统一上墙,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学生的制度意识。

“物”是指实验设备、场地与一些文件,对已购置及要购置的实验设备要规范化管理,对已有设备要有详细资料,包括它的资产编号、名称、产地、厂家、型号、购买日期、负责人、使用、维修和维护、借用调拨记录、使用效益统计等,及时了解资产动向。实验室要有详细的实验室场地使用情况,工作人员要制定好每个场地可供存放的设备,以及可以提供的实验项目,对场地做好维护与管理等工作。文件包括在校生个人档案、规章制度、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实验指导书等。制定良好的文件管理制度,方便日后查找及评估等工作。

教学管理包括实验教学安排、实验项目管理、综合设计实验等。采用高效的管理系统,使实验教学真正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我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但高校实验室建设内涵丰富,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我们应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贯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把井冈山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真正建设成为一个为广大师生创新及科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侯亚彬,王立,岳爱玲.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97-199.

[2]徐国想,许兴友,张所信等.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115-118.

第6篇: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推进实验室的综合利用,针对高师化学实验室药品、固定资产和玻璃仪器的日常管理进行探讨,修订了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立了符合高师院校特点的新体系,实现仪器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多种方法提高了实验室管理能力。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固定资产;药品管理;仪器管理

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实践基地,南京大学的冯端院士把实验室比成现代大学的心脏,复旦大学杨福家院士把实验室比成熔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保障学生实验的顺利开展,提高各类仪器的使用效率,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耗材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1],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是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化学药品和普通耗材管理[2]

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对物资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化学药品和玻璃仪器的管理是关键环节。教育部对基础实验室评估文件里,多项指标也和物资管理有关。我们化学院设有专门药品库,具备防晒、防潮、防火、防静电等条件,全天摄像监控。对于药品的采购,实验教师和实验员先统计库存药品后,根据实验内容提交玻璃仪器和药品的采购清单,我们把药品按剧毒、低毒、无毒药品分开管理,危险化学品分类锁入保险柜。按照固液体分开、无机物和有机物分开的总原则,无机试剂再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有机试剂则按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蛋白质、高分子、指示剂等分类。对于特殊物质要单独存放,遇水燃烧的如金属钾和钠存放于无水煤油、液体石蜡或甲苯的广口瓶中,瓶口用塞子塞紧。实验员对所有药品统一编号输入电脑,做到入库验收、分类存储、专人保管、出库复核,做好药品回收、结余的账单记录,随时保持药品低存量(见表1)。我们对剧毒化学品进行专门的跟踪,登记使用的实验内容、药品的精确用量、剩余量、使用和归还时间、使用人等信息,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对于药品的管理,实验员始终能做到规范化、程序化、电子表格化,切实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2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3]

构建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有重要意义。实验室管理是一门科学,我校要求师生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如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我校已经建立或修订曲阜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曲阜师范大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员守则,实验教师守则。各学院二级实验室具体细化相应规章制度,制定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在实验室张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介绍常规药品中英文名称,理化性质,酸碱性质,储运注意事项,防护急救措施,泄露处理,灭火方法,健康危害,环境危害,慢性影响,燃爆危险性能等相关信息。我校建立实验室档案考核制度,规定学生实验上课前和实验下课后必须进行指纹考勤,学生的出勤率纳入该学生实验课考评成绩计算依据,实验课的整体学生出勤率纳入实验教师的实验工作量计算依据,对于学生实验的日常管理考核,还包括实验操作过程的熟练程度,实验产品的质量和纯度,实验废液的处理,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心得的总结等内容。这套考核办法可以培养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了搞好实验教学,我们非常重视玻璃仪器的管理,对于有机实验标准成套玻璃磨口仪器,我们对橱子编号,按照学生每四人一个橱子、一套仪器、自己配锁的原则,固定使用一年,每个实验室固定开设24个实验,一周内三个实验室分8个时段上相同的实验,基本做到“杂而有序、多而不乱”,完全可以保证大二学生480人通过学校的教务系统进行自由选课,设计自己的个性课程表。学生实验打碎仪器应及时找实验老师赔偿,每年上下届学生按照仪器赔偿单核对进行仪器交接,真正实现了实验室管理的有序化和学生的高度自治化。通过制度的全面学习,所有实验人员均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和权力,为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保障。

3废液的处理

有机实验所用药品数量大品种多,废液往往难于集中有效处理,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废液的产生,我们不断改进实验步骤,开设回收再利用综合串联实验,使常规实验绿色化、玻璃仪器装置微型化,用低毒环保友好的有机溶剂做替代品。根据废弃物性质,我们采用吸附、吸收、氧化、分解、酸碱中和等方法处理,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对于无法有效处置的废液和废固体,我们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登记废物类别、代码,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存储,联系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回收处理。

4固定资产管理改革

我校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原则,于2014年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十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40余台,总价值约5000万元。该平台可以实现仪器设备信息查询、网上预约、费用计算、绩效考核、工作量统计、信息交流等功能,涉及色谱、光谱、生化分离分析等仪器,涵盖了电子信息科学、化工与制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传播学等多门学科方向的研究,配套安装的电源控制器可以实时准确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机时,给出较准确的使用效益评价,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和经费使用效益,基本上实现了对各类资产的验收,使用,维修,借用,归还,报废等各个时期的精细化、实时动态管理,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学生登录该平台可以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质结构、仪器参数、操作规程,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经常使用的小型仪器采取组长签字领取,教师监督指导,负责全局的工作模式,学生参与管理提高了仪器使用效率和教学效果。

5结语

地方高校的实验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通过改革我校已经初步建立一个多层次、多职能的大型综合实验管理平台,能够科学规范的管理好药品和仪器,提高了实验管理工作效率,对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今后,我们将会进一步结合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为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服务。

作者:颜世娜 孙敏 韩庆奎 赵斌 孙学军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关继祖,俞宗岱.香港科技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3.

第7篇: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生物化学实验室是高校相关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实现生物化学实验室科学规范化管理,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对高校来说非常重要。根据笔者近10年实验室管理经验,剖析实验室规划与制度建设、环境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药品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内容,为其他相关实验室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仪器设备;药品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相关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1-2]。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怀化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隶属于怀化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现有实验面积756m2,有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层析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CR仪、超纯水发生器、多功能酶标仪、超低温冰箱、冷冻干燥机和电泳仪等价值近200万元的仪器设备。每年为生物工程、生物科学、生物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化学、科学教育和制药工程8个专业约500名本科生开设“生物化学实验”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2门实验课,另外每年有50~60名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室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实验。由于实验室学生人数和仪器设备很多,加上实验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有毒、腐蚀、易爆、易燃的试剂和药品,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不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势在必行。

1实验室建设

1.1实验室内部的合理布局

实验室内部的合理布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前提。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实验需求,将生物化学实验室合理规划,分为许多不同用途的分室和区域。实验室内有专门用来跑电泳的电泳室、学生用来上实验课的学生实验分室、学生配制溶液的预备室、贮藏药品的药品存放室、用来提取和分离活性成分的样品制备室、用于荧光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实验的分光光度室、实验教师办公室、清洗器皿专用区、公用试剂区等区域,主要的仪器设备也根据仪器特点和用途合理放置在实验室不同区域。虽然实验室教学任务繁重,但由于实验室布局合理、管理到位,实验室一切运行良好。

1.2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

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设也是保障实验室运行良好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除了加强实验室科学分区外,还加强和完善了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设。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实验管理制度、仪器设备运行、维修和报废管理制度、大型精密仪器操作规章制度;另外,还加强了实验室仪器设备自常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了仪器使用的预约、登记、损坏赔偿和借用等制度。由于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得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2实验室的管理

2.1实验室环境的管理

实验室既是高校实践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对外服务和展示高校自我形象的窗口。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有较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外,还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因此,在实验室管理中需要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管理,让实验室每天都有一个干净整洁、良好有序的实验环境。学生在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进实验室时必须穿实验服,严禁将快餐盒饭、食品等带入实验室;上实验课时学生随身携带的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必须规范整齐地放在指定的区域,不能与实验物品混在一起,以免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实验室建立了严格的实验室卫生值日制度,每次实验结束后安排4~6名学生将本次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区域的卫生清扫干净并将仪器归位摆放。另外,每周星期五下午为实验室卫生大扫除日,轮流安排学生将实验室所有房间和所有实验仪器进行彻底清扫,以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干净整洁。实践证明,良好的实验环境不仅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帮助,而且也能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2.2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由于生物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加上很多仪器使用频率高,导致仪器经常出现故障,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的总原则是“区别对待、分开管理、专人负责”,即是把大型精密仪器和普通使用频率高的仪器分别由不同的人员管理。大型精密仪器(一般规定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由实验室管理员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每一台大型精密仪器配都配有详细的操作指南,有专门的使用登记本便于使用后登记。任何教师和学生需要使用大型精密仪器时先必须参加培训,经实验管理员考核确认具备熟练操作技能时才能单独操作使用该仪器。大型精密仪器由实验管理员或仪器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运行良好。普通仪器由实验管理员指派学生助教(以自愿形式招聘一些学生协助实验管理员进行实验室管理,这些学生主要由各班的班长、学习委员和做事认真负责的学生组成,一般在实验室待2~3年。这些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实验管理员都会对他们进行仪器操作、药品安全和溶液配制、水电门窗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内容的培训,待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后再进入各自的岗位协助实验管理员管理实验室)进行专人管理。其他教师和学生需要使用这些仪器时,需经过学生助教的同意并经过必要的培训后方可使用。对于教师科研和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使用仪器时必须登记预约,实验管理员或学生助教根据仪器使用情况合理安排使用时间,避免仪器的拥挤与闲置。学生助教协助实验管理员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使用和报废等日常工作,每3个月进行一次仪器的清点与统计,做到实物与账相符。仪器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损坏和故障的,要立即登记并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简单故障由实验管理员排除,实验室管理员不能排除的应及时联系厂家派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3实验室药品管理

生物化学实验室储存和使用的药品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对人和实验室环境的危害及影响也很大[3]。如何安全有序地保管好实验室药品,是生物化学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怀化学院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药品由实验管理员统一管理,有些具体工作在学生助教协助管理下完成。每学期开学第1周负责药品管理的学生助教对实验室所有贮藏和保管的药品名称及数量进行统一清点和汇总,再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安排计算本学期实验教学需要的药品种类和数量,对于缺少的药品和数量不够的药品及时进行申购。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合理储存,将有毒害的药品单独存放,并做明显标注。实验室所有药品都上锁存放在药品柜中,存放常用、无毒药品的药品柜钥匙由负责药品管理的学生助教和实验管理员同时保管;存放有毒、危险药品的药品柜钥匙由实验管理员单独保管。常用、无毒药品按实验教学需要量150%采购,有毒、危险的药品严格按照实验需要的剂量采购,实验室尽量不长时间保存有毒、危险的药品。实验管理员定期安排学生助教对过期的药品和药品空瓶进行清理,按照实验进度表的安排及时配制每一个实验项目所需的溶液,溶液配制好后在醒目的位置用标签纸标明所配溶液的名称、浓度、配制时间和配制人姓名等信息[4]。

2.4实验室安全的管理

目前,高校生物类实验室已逐步成为事故发生的高危区域。实验室每天使用的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很多,加上各种危险的实验日益增多,如果在管理和处理方式稍为不当或不及时,都有可能酿成灾难,严重威胁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地位。如何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更好的保障实验室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中最重要的方面,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5]。每学期生物化学实验第1堂课内容为实验安全教育课,学习实验室安全制度,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提出应对突发事故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课后每位学生都必须签订安全责任书,表示已学习并保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同时,学生助教严格按照实验室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协助实验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3结语

第8篇: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1.1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制度实施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大实施力度,如《仪器设备借用制度》、《实验室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维修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等。尤其加强实验室管理档案的建设,将实验室管理工作按时进行归档管理,做到有据可循。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形成科学、规范、制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同时增强了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中心定期开展实验室工作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所遇问题,以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1.2创建实验平台,构建“统管、共享”的实验教学中心按照本科实验教学体制改革思路,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已取消了原先本科实验室分属各教研室管理的模式,成立了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本科平台办公室、功能实验室、科研创新基地和生产实践基地。其中本科平台主要负责实验教学计划的实施以及仪器设备的管理,协助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如本科实验教学药品由平台专人管理,本着勤俭办学的方针,合理使用本科实验教学用品,管理人员将对药品及低值易耗品的进行统一调配使用。另一方面即平台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申报、维修、报废及调配,对于价值5万以上的贵重仪器,实行有偿使用,以保障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在中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采购的管理模式下,提高了实验室利用率及药品、仪器设备使用率,避免浪费。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同时,中心还承担荣昌县周边地区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重庆市部分区县基础畜牧兽医工作者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有效地发挥了实验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

1.3建设信息平台,实现网络管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验室应充分使用电子、信息等现代技术与手段,实现对实验项目、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信息的网络管理,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优势,建立实验室管理网站。通过实验室网络平台可进行实验仪器及低值易耗品的查询,实验课程的安排,经验交流等,还可进行网络教育、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录像等辅助教学。近年来,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重视网络实验教学和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立了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专用网络平台。中心网站专人管理,不断充实网站内容,以期加强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

1.4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切实做好防护措施实验室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把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过程进行之前。其中,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人身安全、物品安全、动物安全。首先,中心配齐相应安全用品,教师加强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警惕。进行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并仔细审查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对需用电实验要确保用电安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电闸。其次,中心对有毒、有害药品进行专人管理,领取使用必须经中心主任确认后,由保管员与领用者一起领取,并在保管员的监督下进行使用,未使用完的有毒有害物品由实验保管员回收保管储存,并作好相关的领取、使用记录。兽医科学实验中实验动物的安全尤为重要。在实验开展前,必须对实验动物进行疫病检测,并附检验合格证,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中心专人负责实验动物的采购、检查及回收、销毁,并进行登记,定期进行公示,以保证师生人身安全。

2建设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中心所有教学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实行统一调度使用,在保证教学任务前提下中心仪器设备向校内外开放,既服务于教学又兼顾科研需要,亦可向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及技术培训班开放,提高利用率。中心部分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到实验室进行预备实验,实验内容的复习,实验操作环节的熟悉,对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验证,或者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课题。由于实验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充分保证学生的创新科研项目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得到提高。这样中心在高效利用实验平台和项目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了师生的科学素养,对挖掘实验室潜力,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政策导向,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中心按照“骨干人员稳定,兼职人员可流动,专兼职人员结合”的原则组建实验教学队伍。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西南大学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师系列和教学辅助技术工人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同时制定和实施指导教师岗位聘任制、实验项目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制等制度,鼓励教师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良好互通局面。为了稳定实验教师队伍,引进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学校实行教学科研与实验系列分开聘任的岗位聘任政策,明确规定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在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方面与理论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同时为鼓励教师从事教改研究,对教改论文等级核准以及实验室工作量计算也有明确规定,并激励现有实验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在职学习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另外,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所开展的实验课程实行“双师制”,理论课教师必须作为实验课程的指导教师,即每个实验项目有2名教师同时指导,既保证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密切联系,又确保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提高实验人员综合素质,中心每年分派实验技术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以吸取其他院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的长处,更好地发展本中心实验室。中心现已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较高,业务水平过硬,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并在教学研究、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应用和对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9篇: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1.1实验室资源共享率低

我国的实验室管理的模式也仍然较为传统,没有创新性。由于实验室追求自给自足的管理模式,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重复购置的现象,而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低,使得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不利于资源共享,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大型仪器利用率很难达到标准利用率,甚至有少数大型仪器购置后未投入使用。

1.2实验室管理运行效率低

目前我国科研实验室设置有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以医院为主体,按专业性或重点研究项目设置一或几个不同层次的开放性实验室;二是隶属于各科室,由各临床学科带头人或学科骨干领导直接参与实验室管理与研究,这种专科实验室按照“小而全”“分散型”的管理模式发展,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它的主要缺点是存在实验室重复建设、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人才结构失衡、实验室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为确保科研工作安全高效的开展,各类实验室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订了一系列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以便对实验室操作和管理人员、仪器设备、器皿耗材等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但是,由于缺乏岗位专人负责制,规章制度设定之后没有执行,形同虚设。

2对策与实践

为适应当前新型科技体制,进行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管理模式的调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新型实验室运行机制,应以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学科交叉、开放运营和信息化管理为目的。作者对新形势下的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现归纳如下:

2.1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的培养

根据上级单位的要求及实验室自身发展的需要,实验室的运营和管理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全权负责实验室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另设立主任助理1名,协助做好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研究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建立公平竞争与科研人员合理流动的机制。固定人员以学科带头人、研究助理和技术人员等为主,按实验室所设研究方向公开聘任。在年龄结构上,应着力建设由老年、中年和青年构成的合理梯队,发挥各自的优势。针对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收入相对偏低、职称晋升困难等问题,应完善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结合制度,将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和实际工作效能挂钩,实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完善仪器设备购置及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统一意志、规范行为、开展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健全各项制度,应采取“集约化管理、开放式使用”的模式,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尽可能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在仪器设备购置上实行统筹管理和统一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节约投资资金。实验室应建立一套适合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运行机制,实行仪器使用预约制度,使之充分有序地共享使用。建立完善的常规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维修制度,应明确仪器设备管理员和使用人的职责,建立专人负责制,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对其建立使用、维护档案,对于仪器损坏及时追究责任。同时,实验室应对新进实验室的操作人员进行仪器设备使用培训并邀请专业人员举办大型仪器培训讲座,有助于实验室操作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正规操作,减少设备的各种故障,延长有效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为了确保因错误使用导致的仪器损坏,在仪器上应贴有简便易学的仪器正常操作流程图并附有详细、醒目的操作流程说明。

2.3实施开放式运营管理,促进资源整合

设立开放课题是实验室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交叉、建设开放型研究开发基地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综合功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开放实验室,做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实施对外开放,包括院内、院外甚至省内外。应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从而形成新的科研视角,激发新的科研潜能。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多方协作,使课题经费的来源多元化,也有利于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鼓励学科交叉和科技创新。设立“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开放课题招标指南,面向社会招标研究课题。这样一方面有助于人才引进,另一方面加强了学术交流,推动了技术革新。

2.4建立和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