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

第1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一、传统文化能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锤炼中,通过各种民族文化的撞击之后所呈现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这是包括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政治理想、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内容的文化表现,这些具有区域特点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逐渐成为影响和制约人们日常行为和生活的一种力量,甚至可以影响到社会历史的发展。在这期间,逐渐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被代代相传的保留了下来。作为当代大学生,本应该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反应冷淡却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当代大学生缺少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人文修养、人文素质,缺乏足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这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漏洞,长此以往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对璀璨传统文化历史的了解,可以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中医、汉语、武术、饮食等,其中每一种类都有让人可以引以为豪的艺术人物和艺术形式。比如我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圣人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再比如纳西古乐。据考证,这种古乐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云南省最为古老的音乐,也是中国或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洞经音乐的那部分。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教,一直流存至今。

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足以让当代大学生为之自豪。自豪之余,爱国主义精神也得以加强。在传统文化中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从最早的儒家思想中便倡导通过礼仪等人文“学问”的学习、熏陶、教化,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理想,使人成为君子、贤人、圣人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这种强烈的爱国意识不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成为保卫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促进国家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这对于新一代肩负着民族兴盛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抵制盲目崇洋、自强自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教育

“中国传统艺术源于‘道’,中国的艺术观就是道德观。中国艺术教育也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提升是艺术教育的最终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说法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日:“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和王道。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总体情况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一些不良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应试化,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都渗透到大学校园,这不可避免地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有些大学生的文明道德修养极度缺乏,道德的认同感不高,对道德认知的程度太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现象。還有些大学生重物质而轻情谊,在与人的交往中表现得自私自利、缺乏信任而得不到认同感,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将自己处于一种孤独、封闭的精神状态,并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问题。近年来,大学生之间发生命案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不得不说是道德教育的悲哀。所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帮助大学生们提高个人素质修养、健全人格的良好途径,而传统文化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诗书礼仪无不彰显着“德行”二字。在以往我们日常所学的古文中,随处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字句。这些爱国忧患意识、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对唤起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愿意主动承担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心和义务心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文化中還有很多艺术形式对道德标准十分明确、一目了然。比如戏剧,对剧中人物的善恶分明细化到了脸谱上。白色脸谱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红色脸谱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色脸谱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在这种直观的艺术形式中,道德标准已悄然深入人心了。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道德义务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人生价值的根本体现。每个人想要实现其人生价值,成为一个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就必须履行其道德义务。在履行这种义务的时候,需要坚强的道德意志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在健康人格的完善上又得到了一次升华。所以热爱和了解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提高道德修养,完善健全自身人格教育。

三、传统文化能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创新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教育自1996年11月在全国高等院校艺术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口号后,已经推行了20多年。艺术教育渐渐被高校所重视,但却总有些不得其法,不知从何入手。其实传统文化就是最好的切入点。传统文化对于创新来说,似乎是“旧”的东西,但“旧”的东西运用得好,就会有好的“新”东西。首先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先让大学生对传统“旧”东西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彻底的了解;然后在“旧”东西的基础上把原本的形式打破;最后展示出来的就是“新”东西。

比如新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是台湾著名小说家白先勇先生改编的。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昆曲曾经独霸中国剧坛二百年,有过辉煌历史的表演艺术,从上个世纪初,一直遭到传承危机。民国初年,昆曲几乎消失于中国舞台,幸亏有心人士在苏州成立“昆曲传习所”,训练出一批“传”字辈的优秀演员,现已成为二十世纪昆曲薪火相传的旗手。昆曲传承到现在也就是昆剧。青春版的《牡丹亭》里的演员都是新生代年轻的演员,从年龄上来说更加贴近剧中的人物形象。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白先勇先生改编的版本有青春靓丽的演员、歌剧化的音乐,加上新鲜的舞台设计以及传统考究的服饰,让整个古老的剧种散发出新的活力。他所启用的演员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就是因为他想让年轻的一辈真正感受到传统的魅力,真正热爱这份传统文化的事业。正是他用这种时尚的包装使古老的昆剧“潮”了起来,也真的“火”了。2006年白先勇带着他的《牡丹亭》在美国加州进行了12场的巡演,传统戏曲能在国外如此大规模的演出且场场爆满,创造了我国戏曲史上的一个奇迹。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创新给“旧”的文化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大学生在课堂上多接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同样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第一,要树立科学的艺术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社会政治稳定、功能协调、价值统合。由于价值取向的这种倾斜,中国教育中的个人目标受到了忽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应该是新世纪人的发展的主旋律,因而和谐发展也就成为当前教育的主导价值观。第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创新课堂环境。中国的大学课堂,不乏严肃、死气沉沉之类,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连大脑都没放松,创新就更谈不上了。只有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积极思考,与老师互动,形成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笔者在一次学生课后作业中,要求他们自己搜集并准备民族歌曲的表演。笔者先给大家表演了一首四川民歌后,同学们开始活跃了。有的同学在表演中把民族歌曲加入了新鲜的Rap节奏和动作,打破了民族歌曲中传统的歌唱方法,用通俗流行的唱法来演绎,不仅给民族歌曲赋予了新的活力,而且還学习到了多个民族的歌曲。有些同学甚至将歌曲改编成音乐小品,几个人凑成了一个新的组合来演绎作品。在这次作业中,让大家看到了连他们自己平时都看不到的另一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们课后反应很热烈,希望多一些了解传统文化和自己创新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還展示了其他各种能力,在操作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传统文化的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

第一,高校艺术教育应得到足够重视。作为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教育,要充分认识到艺术人文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一味注重就业率,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的教育。由于对基础艺术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我国专业的艺术人才无论从数量上還是质量上都還欠缺。因此在基础艺术教育的层面应提高认识,加强基础艺术教育。高校应增强师资队伍,提高对艺术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团队,在培养师资的同时也要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增加艺术教师的数量,要能应对本校的艺术教育任务。在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方面,传统文化曾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他们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意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优良品质对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第二,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一种文化作为一定社会时代精神的精华,它的形成必然带有该时代的烙印,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不例外。”传统文化永恒的只是它所包容的文化范畴,而它的内容则由于不同时代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而历史地发生了变化。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时代的特征,要尊重历史、不能割裂历史或不结合国情来看问题。并不是某一个时代的传统文化都是精华,同样也不会都是糟粕。“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学术文化造成了大面积的溃败,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步步异化、西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客观化、定量化……完全失却了用本土的自己的文字语言去表达。”在这段话应该注意,一方面在高呼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已大振兴并已挤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时候,另一方面也要防备不会因多元化文化的进入而被冲垮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应注重区域化特点,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区域性传统艺术教育。中国幅员辽阔,地区跨度较大,因此全面、统一推行传统文化教育不现实。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应充分利用本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地方高校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是先天性的优质资源,乡土文化、民情风俗、传统艺术等都可以有选择地进入高校,运用地域化优势,使用地域化艺术特色进行艺术教育,从对地域化的艺术热爱提升到素质教育的各个层面。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根据地域化特点,增加本地特色艺术形式。比如西安的高校所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多种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秦腔、陕北民歌、皮影戏、凤翔泥塑、农民画、秧歌等等,可以通过对西安民间艺术的学习,激发当代大学生对民歌、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好奇和兴趣。让他们感受这黄土地上绚丽多彩的民歌歌词、曲调之美,在培养大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热情的同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让他们从热爱西安的传统文化到热爱这个城市,进而愿意为西安的城市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让传统民族文化在这种本土化的学习中永久传承。

第2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知识结构;科学素养;科技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59-02

科学素养,主要指熟知科学本质,掌握科学规范和科学方法,了解主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全面认识科技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即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模式也在不断改进,整个社会认识到培养一个能够全面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重要性。一个合格人才的培养,最为关键的是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的形成,这不仅是理工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也是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培养的目的。针对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科学技术史的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他们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的形成,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

为了适应高考的需要和大学不同专业的学习,学生从高中阶段开始便进行文理分科教学。文理分科的方法,解决了大学分专业学习的问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于主攻理工农医专业的大学生未来就业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大部分高中生基本会选择理科专业。进入大学后,由于文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专业课学习的压力,他们没有时间弥补自然知识的不足,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有人对文理科毕业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理科生的科学素养远远高于文科生。此次调查是从三个维度进行的,分别为: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对科学态度和精神以及在就业中的表现。[1]此外,也有人专门对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理性认识上,大约有43%的学生存在着盲目怀疑或者盲目信任专家和他人的观点的问题,他们对事物没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大约62%的学生,缺乏实验实证的精神,偏重于抽象思维,不愿意亲自动手实践。[2]这些充分反映了文科大学生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有助于他们以科学的思想和观念去认识世界,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易于突破思维定式,质疑权威,敢于实践和创新。所以,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科学技术史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哲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文理特征,在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应该是其重要的课程之一。[3]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技史教学已经引入到高等教育中,但是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得到普及,这种情况无疑影响到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科技史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科技史是发现真理和认识真理的历史,也是以科学思维方式取代愚昧思维方式的历史。萨顿对此深有认识:“客观真理发现的历史,人的心智逐步征服自然的历史;它描述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4]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真理的不断发现、人类思维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史作为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萨顿把科学技术史等同于人类文明的历史:“按照我的理解,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全部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其中,科学的进步是关注的中心,而一般历史经常作为背景而存在。”[5]科学技术史把自然与人文结合在一起,兼具文理特征,探讨了历史时期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科学技术史对科学精神的塑造十分重要。所谓科学精神,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思维观念认识世界。而科学技术史是一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历史,是人类的思维观念不断成熟和发展的历史。“科学史研究的深入和科学史知识的广泛传播,将有助于我们发展一种新的人文主义。

基于以上的认识,科学技术史教育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在美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科学技术史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大学就已经进行科技史的教育,编写了相关的教科书。哈佛大学从1920年起,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科学技术史课程。1946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出版了《关于科学的理解》专著,他在书中极力提倡科学史教育,并强调科学史的教育,能使文科大学生受益无穷。1952年,哈佛大学科学史教授霍尔顿专门编写了面向文科学生的物理学教材《物理科学的概论和理论导向》,并通过此书向文科大学生阐释了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部分高中也开设了科技史课程。199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将“科学的历史与本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规定了科学技术史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7]

三、科技史教学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结合科学技术史的特征和文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科学技术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首先应该做到以通为主。内史与外史是科技史研究的主要方向,内史研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外史从科学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史研究的深入,学术界的研究旨趣从内史转向为外史。以通为主的科技史教学,主要是从外史的角度进行,讲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历史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特点,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等。由于文科学生以人文社科专业为主,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认识较深,以外史的角度讲解科学技术史,容易使他们接受。在以通为主的科技史教学的基础上,坚持通与专的结合,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化。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科技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外,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这就要求在专的方面,结合社会现实情况,选取与现实相密切的科技史史料进行教学,如选取疾病的认识与预防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史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科技史教学可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全面阐述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与此同时,适当采取一些教学技巧,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度,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科技史的实践教学,对文科大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在为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中,有一门课程为《秦岭生态文明教育》,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与生态环境知识,提高他们认知自然与生态环境的能力,了解秦岭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培养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课程的内容包括秦岭起源与环境、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地区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查研究等。课程的形式是以实际调查为主,利用学校在秦岭中的实验教学点――火地塘林场进行课程学习,即把实际调研与科技史知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虽然这门课所面对的是全校本科生,其中也不乏文科大学生,但是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即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实际调查与研究。这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科学技术史兼具文理特征,文科大学生通过对它的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赖莉飞.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及能力调查――基于就业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2]钟添生,甘桂蓉,邓彦.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缺失与培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3][美]乔治・萨顿.科学和传统[J].陈恒六,译.科学与哲学,1984,(4).

[4]霍华德・加德纳.再建多元智慧[M].李心萤,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2000:207.

[5][美]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文明史论集[M].刘BB,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9-30.

第3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音乐教育;钢琴艺术欣赏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对不同领域探知欲望的增强,对各个门类知识的渴望带动了教育的空前发展。早在八、九十年代大学生对于人们来说那就有如状元,成为了真正的高学历人才,门槛难入,人数少,让不少人望尘莫及,也羡慕不已。但是在现今社会大学生数量俨然已经飞速增长,大学教育基本已步入了普及阶段,而应试目的的教与学同时也是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必然造成很多大学生知识面单一,学习灵动性差,因此,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并在高校中开设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全面而优质的人才。

艺术教育当中的音乐教育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领域,音乐教育能够陶冶情操,启发人的逻辑思维,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早先高校中开设的音乐类选修课程较为单一,只是一些综合的鉴赏类课程,因学期短,范围广,学生只能浅显地接触一点音乐的皮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各个分支音乐领域的选修课开设,实属是一大进步的表现,这些多样性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和广阔的视野,而“钢琴艺术欣赏”就是其中比较突出和特殊的一门课程。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上的艺术,而钢琴艺术不外乎又增添了对乐器本身的深入了解和感受这一方面,因此对学习这门课程区别于其他欣赏类课程的一点就是学生会对乐器本身怎样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音乐更为兴趣浓厚。所以,在钢琴艺术欣赏课的教学当中就不能以普遍的教学方式来授课了。区别于其他欣赏类课程,在钢琴艺术欣赏课中应当以讲授、视听、实践三个教学主线穿插教学的方法,能够更充分,更有效地做好这门课程的教学。

首先对课程的讲授方面来说,任何门类的课程,初步的讲解是最为基础也是最直接和最快速有效地传达知识的一个途径和方法。钢琴艺术包含了钢琴乐器本身、钢琴的变革史、钢琴音乐、钢琴音乐史等几个大的方面。

众所周知,钢琴已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就钢琴自身的诞生及演变发展就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从乐器本身的改良进化所带来的钢琴音乐的变化是显著而又卓越的,所以了解钢琴音乐史必然离不开钢琴自身发展史。钢琴艺术欣赏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钢琴本身的各个部分的详细讲解:从早期钢琴的诞生,乐器基本结构及其种类,包括最为重要的发声原理,与其他不同种类乐器的相互对比等,以此从理论上让学生对乐器本身怎样制造音乐,制造怎样的音乐有所了解,从而形成一种初步的思维模式,对下一环节的视听感受会起到一个基础的准备作用。

在了解了钢琴这件乐器的基础上,应紧接着说明钢琴自身改良的进化历史,从最为早期的古钢琴、羽管键琴再到现代钢琴,包括当中钢琴不同部件的改良和增加,进行逐一的讲解和说明,由此推进了钢琴音色音响的改变,同时也就推动了钢琴音乐的进行和发展。

对于钢琴音乐及其发展历史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讲解:从音乐历史时期的发展,从不同时期的代表音乐家及其作品,从音乐风格分类等。全面而又多视角的授课会让学生了解,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进行讲述,其实都离不开一个统一而又相互关联的过程,从而更加深学生对钢琴艺术的清晰而又全面的掌握,为真正走入钢琴艺术的大门奠定坚实全面的基础。

视听教学在普遍的音乐类欣赏课当中是一个重要和必要的环节,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如何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那么必然要去听,要用自我的身心去感受,如果只是单一地讲授理论知识,就算准备的再详细、再充分也未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从广义上讲,虽说钢琴就其自身的发音原理,其实是一种打击型(敲击型)乐器,但经过音乐家及演奏家的努力,钢琴同样也具备了多样化甚至人性化的音色,那么要说明千变万化的钢琴音色,最具说服力的就是去听。

在了解了钢琴全面的理论基础的程度上,针对音乐风格和时期的发展阶段相应地进行视听欣赏,可从钢琴独奏,双钢琴,四手联弹(或六手联弹),钢琴重奏室内乐,钢琴协奏曲,钢琴伴奏几个部分的分类欣赏让学生了解钢琴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当然在有足够的时间里可以增加视频包括演奏视频和音乐家电影传记片断的欣赏,从视觉上加深对听觉的感受,从感官上加深对钢琴艺术的了解。

视听欣赏在对历史发展的音乐风格分类方面,除了加深学生对音乐史的巩固;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感受;综合对比不同时期音乐差异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真正可以独立欣赏音乐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开始听的懂音乐了。

最先让学生接触的应该是钢琴独奏作品,在这类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加以具体的分析说明,让学生去感受钢琴千变万化的音色,真正从声响中感受理论上所了解的知识,从而体会钢琴音乐的魅力。

当然学习钢琴音乐除了听钢琴独奏曲,还要加强对其他钢琴作品题材的了解,这样才能算是全面地了解钢琴音乐。首先除了一个人演奏,还有两个人演奏的四手联弹或三个人的六手联弹,包括双钢琴,一个是让学生了解钢琴的多种不同演奏方式,再一个钢琴演奏还有多人协作的方面,就这一点还包括钢琴室内乐重奏、钢琴协奏和钢琴伴奏部分。钢琴重奏是指钢琴与其他一种到多种不同乐器的共同演奏形式。钢琴协奏是指钢琴与整个管弦乐队共同演奏的形式。钢琴伴奏则主要是体现钢琴作为伴奏部分怎样能更好地突出和衬托出声乐或其他乐器主旋律的情绪更完美更好地表达。一个好的钢琴伴奏不仅能够激发和调动演奏者和演唱者的情绪,而且能够协助演奏者和演唱者更完美地演奏和演唱。从对各种合作演奏形式的了解,让学生懂得,钢琴演奏部分不但是个人工作,也体现了包含在我们所了解的生活当中各个领域的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在视听过程中详细分析,合作中每位演奏者都会有主角也会有配角的时候,演奏时每位演奏者都将在该作品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轮回,怎样更好地配合把整首音乐作品更完整、更完美地呈现给听众这才是最终的目的。就课程中耳朵(听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单单要听到钢琴的演奏,更为重要的是要听到其他声部同伴的演奏乃至大家共同的演奏。这样不但了解了乐曲的结构和内容,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大家的逻辑思维分辨能力,从而达到真正的音乐享受。所以说视听欣赏是课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能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很好的锻炼。

除了上述两个大方向的教学过程之外,还要说明的是实践这个特殊而又有效的教学环节。区别于综合类音乐欣赏课程,钢琴音乐有自我的创作领域,是由钢琴这件乐器制造和产生的一个音乐类型,所以让学生亲身在钢琴上感受音的产生是一个再直接不过的方法。

首先就钢琴的基本构造还有发生原理,利用钢琴本身让学生实践接触感受比理论的讲解更具有说服力。而最为重要的是钢琴随着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千变万化的音色都是靠演奏者利用不同的触键来创造的,所以通过实践环节让大家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感受基本的一些演奏方法,不但能够充分体会音的产生、变化,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了解音乐家和演奏家的伟大创造力,从而感受钢琴音乐的真正魅力,喜爱音乐。

总的来讲钢琴艺术欣赏课不但能够综合其他音乐欣赏课的普遍知识,而且具有自我的特殊性和针对性,不仅使学生学习了西方音乐的历史,而且在过程中深入地了解了钢琴艺术,并在一定地程度上感受了钢琴这件乐器,感受了钢琴音乐,提升了音乐素质。对于只是接触书面理论的教学方式来讲,灵活多样的视听实践欣赏教学更加深了学生对钢琴艺术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探索的、求知的欲望,并锻炼了逻辑思维分辨能力,对于帮助和提高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也起到了一定好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陶园.《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 剧影月

报,2007年第6期

第4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并供人们阅览、参考、研究的专门机构。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与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共誉为学校的三大支柱,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广大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资料库”与“信息库”。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新生在最短时间内多方位地认知图书馆,减少利用图书馆的盲目性,激发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和利用图书馆的热情。

一、新生入馆教育的必要性

入馆教育可以促进同学们向自觉、自主学习型大学生转变。从中学到大学,同学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学里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鼓励受教育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主选择、主动探究。它强调受教育者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而不能仅仅是通过课本和课堂获取间接的知识;更强调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对刚进入大学的新同学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完全陌生的、在一段时间里比较难以习惯和适应的学习方式。入馆教育能够帮助新同学很快地掌握如何使图书馆为学习提供服务,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及时充分地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从而迅速适应高校特定的学习环境。大学生要想牢固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又有广博的知识,仅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个第二课堂,在茫茫书海中勤奋耕耘,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图书馆里有许多专业参考书,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完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获取课堂上涉及不到的知识与信息,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入馆教育,学生能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自觉承担读者的义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优势使高校图书馆有着良好的学术氛围,入馆教育可以使同学们对利用图书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有初步了解,为他们向自觉、自主学习型大学生转变做好基础准备。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能够增强学生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意识,帮助其掌握文检的基本方法,为其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入馆教育的具体实施形式

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形式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灵活性、主动性优势,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与创造精神。馆内工作人员要制定出适合于新生的简明扼要的培训方案,在组织形式、活动时间、活动规模、培训内容等方面都要作周密的安排,使教育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包括图书馆的性质、职能、馆舍大小、馆藏资源布局、服务手段与项目、人员配置情况、规章制度、图书分类法、图书排架知识等。工作人员要向新生特别强调书刊的借阅规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还要讲解如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询馆藏书目、电子期刊中外文数据库等。然后分批地、有秩序地带领新生到各部参观,分别由各部室领导负责讲解本部门的具体操作查询、阅览、借还书刊的全过程,必要时可做一系列的演示动作,使新生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个直观的感觉。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平台的发展,图书馆教育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借还书和规章制度的培训,在传统培训内容的基础上应增加图书馆新增的服务功能,达到使新生通过此次培训能有效而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目的。

三、制作多媒体课件

为了取代人工授课,我们制作了“利用图书馆初步”多媒体课件光盘,帮助新生尽快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内容包括:图书馆简介,联机目录系统的使用,对索书号的认识、如何在书库中找书。如何借还书、续借预约和查阅个人记录,文明读者要求,以及如何获得帮助,等等。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用多媒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对于操作性强的检索过程用视频片断演示并配以同步解说。课件的多媒体形式保证了在单位时间内提供最大的信息量,充分调动新生的兴趣,使其轻松完成图书馆技能培训,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的重复讲解和因教师水平不均衡而导致的差异,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参观馆舍

为了让新生尽快对图书馆的布局有一个基本了解,我们组织了新生馆舍参观,通过参观,让读者在学习过图书馆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增加了具体的感性认识,增加了对图书馆的亲切感。同时通过参观使新生了解书库、阅览室的位置及馆藏情况,借阅方式。新生由馆员带领参观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区域,参观的线路和讲解词都经过反复推敲和统一。参观开始前,还向新生讲解参观安排,借书证的权限和密码,以及Email地址登记等事项。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省出许多人力,馆舍参观采用一个小班一组方式进行,从而提高了参观效果。

多年的实践证明,搞好新生入馆教育,可规范新生的借阅行为,使他们在短时间内了解和熟悉高校图书馆,并充分地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让每位同学都能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走向社会。

高校图书馆是现代化大学的三大标志之一,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文化资源的集散地,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又是历史的、现实的百科全书,是有限课堂所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赖以开展的物质基础,是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因而,图书馆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开展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这项工作应从新生入学时就着手抓起,努力创新教育方式,为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合格人才作出高校图书馆的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康琴.再谈大学新生入馆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2]连爱青.论高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第5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环境教育

一、合理拟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成果。目标可细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层次。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赵亚夫曾谈道:“教学目标的作用,对教师而言,如同打靶时枪上的准星,要把得住、瞄得准、三点一线且不能马虎。”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个互相融合的整体,它们之间不可分割,是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是知、行、意的统一,其核心是人的发展。同时,在每一堂具体的实践里,三维目标也不会均衡地呈现,必须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所侧重。因此,合理拟定教学目标,是落实中学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学会思考“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就要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并组织好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就环境教育而言,以下几种方法较为常用: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阐述规律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并使得学生智力得以发展的方法。

教师通过对历史史实的讲述,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同时教师联系国家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讨论法有助于所有学生思维进步,有助于实际的丰富学生知识、理解、信念、感情的教学。

历史教材中适合讨论的素材非常丰富。要想在讨论的过程中利用环境教育培养W生的环境意识,就需要挖掘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联系历史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 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对历史情境的再造、复现、模拟等方式,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把理性的问题感性化,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历史的事实,调动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从而掌握知识和发展的能力,并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境不仅能再现历史,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能力。好的情境别开生面,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造成对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情境教学有利于“活化”历史,使历史具有立体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正地活起来。通过情境设置疑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活”起来,通过活动引导,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活”起来。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

自然和社会是活的教材,让学生直接面对它们去学习,有助于学生更直接地认识自然、认识环境、学会改善环境,自觉投身于身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而且教育的重要因素在于参与,因为参与本身就是在接受教育。利用历史课外活动进行环境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乐于参与,教师应注意利用这一有利阵地。

(一)社会考察

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组织、指导学生到户外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等进行实地调查、考察。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把课堂传授的知识与实际环境状况结合起来,而且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二)历史剧

历史剧是一种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编演历史剧,就是通过在搜集、阅读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排练,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由学生出演不同的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体验和感受历史的目的。这种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学习如何搜集、阅读材料,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角色的内心世界,以及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讲座

开展环境教育专题讲座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历史与环境、环境问题的关系,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人与环境的关系史,教师可以自己研读环境史学的新观点,结合当前的环境现状给学生开展讲座,也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或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来进行。必须明确报告的对象是中学生,报告过程中语言要通俗易懂,而且要结合历史知识。讲座的内容是依据课标对教材的环境教育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综上,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多种途径进行环境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能够使学生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关宇.环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6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建筑史;教学模式;艺术

学生通过学习建筑史课程,能够了解外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成就、中国古建筑的结构,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地域建筑的风格特征。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建筑、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内容上都不尽相同。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体会,不断思索,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史教学模式展开探讨。

一、开设建筑史课程的意义

1.环境艺术设计开设的建筑史与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建筑史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除了使学生了解世界建筑的发展历程,了解各个时期代表性建筑师、建筑学派和建筑物,还通过学习能够运用世界建筑史的知识观察身边的建筑,认识、评价周围的环境。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课程的重点内容是了解世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熟悉各时期代表性建筑师、建筑学派和建筑物。另外,一个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开设是要求重点是教育学生学习和借鉴中外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经验,了解中外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史,认识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内在规律。它从城市的角度进行教学。

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讲,建筑史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它培养学生对建筑历史的认识和兴趣,为学生日后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参加工程实践等工作都提供有益的知识辅助。在教学上,教师通过介绍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的建筑的一般特征和差异性,并重点讲授比较研究的方法;树立学生的建筑价值观、历史观和掌握基本的历史方法,增强学生的建筑素养;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特点和方法通过一定的课内课外练习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对历史方法的体会。

2.笔者经历了几个年级学生建筑史的授课,发现。该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出勤率、学习积极性、学生兴趣等方面,都比其他选修课程要好,可是在接下来的教学考核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因此,本文对于这种现象通过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探讨和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以确保该课程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建筑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而是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是在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地理等等的条件影响下形成的产物。对于这些因素与建筑的关系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在讲授建筑史的时候,应当将各种因素加以介绍。

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环境艺术设计的建筑史将中围建筑与外国建筑史综合在一起,这就意味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不仅要分别了解中国和外国的建筑风格流派,还要学会分析两者之问的共性和差别。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史实的考证不需要研究的太过深入,不过在划定一种建筑风格盛行的确切年代上要严谨,在教学中导入一些史实对于理清脉络是相当有益的。

二、建筑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建筑史的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以至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笔者经过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思想认识方面:学生在对历史理论课的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部分学生对开设历史课的意义不够明确。部分学生上课凭主观兴趣、学习专注力不够集中、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认为“不是建筑专业的学生学习建筑史就没用”。

2.教学方面:有个别教师只泛泛认识到开设建筑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常单纯地认为建筑史课程只要加大授课内容,学生就可以获得较多的知识,对于知识如何较好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等具体的问题却缺乏思考,在教学上缺少创新意识。这种教学现状的直接结果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的消化吸收不好。

3.学习的方面:由于建筑史课图片多、内容多,学生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注意力为建筑的形体、造型所吸引或好奇于其背后的故事,对理论的关注和认识则不足。

三、新的教学模式

1.树立正确的教和学思想观念。首先,开设建筑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整个大学阶段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作为教师要明确上好第一堂课的重要性,为学生讲述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所在,使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进入课程的学习。并结合当前社会新建筑、新思想进行讲授,这样可以使该课程更具活力,也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2.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授课时采用了传统教学方法与投影、照片展示、幻灯片、视频动画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讲授那些信息量大的教学内容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教学更为直观高效,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理解性记忆的图示,则以传统教学方法带动学生亲手绘制,更能起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3.将建筑史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衔接。

4.课堂讲授和实践相结合。中外建筑史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相结合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设计实践领域。建筑史理论教学的相关背景知识,带动和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解读传统建筑文化,启发学生创新思考现代建筑设计问题的本土解决之路,拓宽和加强了建筑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5.开放、互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突破传统教科书局限,补充大量相关研究领域最近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针对同学有限的认知水平,深入浅出地阐明关键,并总结提出有一定学术深度又为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避免“填鸭式”和单纯的理论教学,从而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

第7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音乐;诗歌;教学

一、音乐与诗歌是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

音乐与诗歌有着浑然天成的关系,音乐和诗歌是两门密不可分的艺术。人类艺术早期萌芽时期,诗歌与音乐就是一对同时诞生的姐妹。中国古代“诗”与“歌”是不分的,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是配有曲调,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的。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一般老师更加注重的是学习音乐学科本位的内容,而对与音乐相关的文化则会忽略,这在教学中无疑是一种缺憾,学生就不能更加深刻的领悟音乐的人文内涵。

二、诗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和诗歌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产物,区域文化的产物。饮水思源,音乐和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不可否认。在音乐的教学中重视诗歌的学习,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1.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各艺术形式之间既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又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从而使得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如欣赏德彪西的《月光》,教师在钢琴上弹出乐曲《月光》,多媒体投影仪上出现了几幅月色朦胧之感的画面,教师请学生谈自己对音乐的印象,学生们有的引用唐诗,有的则是自己创作的新诗,教师还介绍了印象派诗人写的诗《月光》。多媒体的画面上呈现的是诗与画,学生的耳畔流淌着《月光》的旋律,整堂课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在如此美的意境之中感受音乐艺术的美,体味音乐与诗融合的韵味。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及情感体验能力。情感体验一方面是对音乐的感情体验,另一方面也来源与音乐的相关文化。例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是根据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的。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可以欣赏民乐合奏、钢琴、电子琴或者其它乐器的演奏,运用不同的乐器及不同的严重风格,让学生获得不同的音乐感受。同时也可以学习与《春江花月夜》有共同意境的诗歌,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及白居易的《暮江吟》等,让学生增强对音乐的领读能力,对音乐的感受也更加丰富。

三、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学习音乐与诗歌

音乐、诗歌、舞蹈是三门密不可分的艺术。音乐和诗歌在表现美的层面有很多共同点。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借助诗歌无疑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手段。

1.在音乐教学中进行诗歌的学习,要多种学科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不仅要有学科内部的互相渗透,而且要有多种学科的互相渗透。一是可以选取与诗歌意境或感情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例如,冼星海的《黄河船夫曲》,它与除汤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二是运用配乐朗诵,在音乐与诗歌的整和中酝酿相应的情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音乐的情感启发,可以使学生调动各种情感触觉以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三是欣赏后放音乐,可以强化感情,提升诗歌感染力。既与诗人情感达成共鸣,又在另一方面领悟到诗歌音乐美的特点。

2.运用探索性的学习方法。把问题留给学生,把结论留给学生,锻炼学生追求新知的学习能力。例如,老师在课前给学生留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查找《山在虚无缥缈间》的相关资料。如有的学生了解到乐曲是大型声乐套曲《长恨歌》的~部分;有的学生了解到《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首先,学生自己介绍《长恨歌》的历史背景;其次,欣赏与《长恨歌》有关的图画。学生通过综合的方式,全方位地了解了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感受。

3.把戏剧表演运用在课堂当中。戏剧表演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如在学习京剧《贵妃醉酒》时,可把贵妃醉酒的故事拿出来与同学们分享,然后让同学们扮演里面的角色,唐明皇、杨贵妃、梅贵妃、裴力士、高力士等等,通过同学们的表演,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不仅音乐课堂上生动活泼,而且同学们也对《贵妃醉酒》了解的更加深入。

在音乐中融入诗歌的学习,我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尝试,还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涉猎、去学习,还要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第8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校,艺术院校,探讨

关于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在高校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的存在方式问题,已经引起很多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的积淀。在音乐艺术院校或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开展或加大传统音乐教育比重,培养传统音乐的表演者,促进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高校专业音乐教育面临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公共音乐教育领域,传统音乐教育的地位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这个领域中,对于传统音乐教育的反思和思想重建的问题。

一、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体系中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之一的音乐类选修课已经在各高校中广泛开设,但多以综合性的音乐欣赏课为多,传统音乐教学只能在这种综合性的欣赏课中略微涉及。另外常见的有《西方交响乐欣赏》、《外国歌剧欣赏》等以西方音乐文化为主体的课程,与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民歌、曲艺、戏曲等课程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中反倒不多见,中国传统音乐课程比重大大小于西方音乐课程。在这种严重向西方音乐文化倾斜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主体意识全面失落。在大学生心目中“西雅中俗”的观念十分普遍,很多学生在大学的音乐课堂中都欣赏过西洋歌剧,舞剧,但是却从来没有完整地欣赏过一出我国传统戏剧;西洋交响乐名曲能数出很多,对我国的民族器乐名曲却了然不知。可见,大学生们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淡漠和无知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

二、探寻其原因

首先是历史原因,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从开创之始就已经打上了“以西为师”的烙印。上个世纪初,我国早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就是从“以西为师”开始,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这一批教育先行者在认识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上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他们盲目认为西方音乐比中国音乐更先进,致使当时的音乐教育依据并完全效仿欧美音乐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这种“重西轻中”的理念对百年来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直到现在,我国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形式方面仍然沿用着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历史的原因虽然有,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由于其自身原因也难辞其咎。一直以来,音乐教育所具有的音乐文化传承功能没能引起人们的必要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到现在其功能仅局限于育美或到育德,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观念一直未能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中得到显著体现。在文化属性认知方面,传统音乐课程始终表现为一种单一的音乐形态而非一种更为广阔的文化形态,以致“在这种学科知识范式作用下原生民族音乐被抽象、被还原,历史、地域、时间、文化被抽去,所剩下的便只有一个个音符、一种种形式,民族音乐只是理论的真实,远离了文化的真实。”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传统音乐教育的认知目标被降低,社会功能不被重视。

三、对其的反思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开放、交流与多元格局的形成,寻求本文化资源已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作为本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倡导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今天,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首先应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教育,系统学习民族传统音乐,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应该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首要任务。樊祖荫先生认为:“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走近传统,走进传统’而最有实效、最有可能实现保护传统音乐的就是教育。”如今大学教育在我国已经逐渐实现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大学生也是一个接受能力很强的群体,普通高校若能借助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在课程体系中加大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力度,担当起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将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高校开展传统音乐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需要,也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还是发展民族音乐艺术,使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需要。

四、思想的重建

1、音乐文化价值观的重建

由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一直沿袭的是西方教学模式,“欧洲中心论”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因此要重建我国普通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体系,首先要更新思想,实现思想的重建,而这种重建是要清除西方文化历史的偏见,并以平等的方式与西方音乐体系保持差异的并存。总的来讲就是要着眼于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树立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尊观念。在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音乐教师的音乐知识结构是建立在西方专业音乐基础之上的,他们习惯于用西方专业音乐理论和审美观来衡量、评价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经常会得出结论我们的音乐史落后的,低下的,甚至是不符合规律的。他们在课堂上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这种思绪传递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建立起同样的思想意识框架,认为中国的音乐就是不如西洋音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音乐教育的一种莫大悲哀!

2、音乐教育理念的更新

第9篇:大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性范文

一、高校广播的作用

校园广播是最早出现的校园媒体形式之一,是高校的舆论宣传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广播这一舆论工具逐渐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但是,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时的需要来看,高校广播具有收听的强制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等特点,在高校中发挥的作用是其它媒体不可替代的。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日益丰富的今天,广播仍然是大学校园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受到师生的欢迎。

1.高校广播具有舆论引导作用。高校正确引导舆论对于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关系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校园媒体要担当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责任。高校广播通过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及学校的重要决策,从而引导校园舆论的方向,拓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途径。

2.高校广播具有传播信息的作用。校园广播是校园媒体中最早出现的媒介形式之一,是校园宣传的主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校园广播具有针对性强、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能够达到愉悦身心和增长见识的良好结合。校园广播是传递信息的纽带,情感沟通的驿站。除了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学校的制度法规,还报道学校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及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3.高校广播具有营造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广播除了具备舆论引导、传递信息的功能外,还具备对师生进行文化熏陶、情操陶冶、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营造一种良好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积极地影响、熏陶、启迪师生员工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对未来事业的向往。高校广播通过办好广播节目来实现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贡献,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

二、高校广播的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崛起与膨胀,校园广播呈现边缘化倾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网络,这也就导致他们接触传统媒体的时间减少了许多,广播受众越来越少,校园广播面临着诸多困境。

1.广播的硬件设施普遍较为落后。硬件设施是高校广播台传播和建设发展的前提条件,广播铺设覆盖的密度和广度从根本上影响到节目的传播。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广播系统都使用了十几年,设备陈旧、功能落后,另外,由于线路老化或校区扩建等原因,校园一些地方听不到广播,成为“盲区”。绝大多数高校的广播系统都需要更新、改造、升级。然而,资金投入的不足和校园广播作为主流媒体作用的弱化使得校园广播系统的建设较为滞后。

2.广播的节目内容单一、缺乏互动。高校校园广播的节目缺少吸引力,目前高校校园播音人员仅仅是充当校园新闻和社会新闻的播报员,把新闻播报作为工作的主要部分。而在当前网络化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知晓信息,校园广播所提供的信息量和更新速度远远无法与网络等新媒体相比。广播节目类型大致包括时事新闻、校园新闻、文学、体育、音乐等,节目的素材大多来源于网络与报纸,播音员主要是以朗读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些节目也略显单一,节目内容不够丰富多彩,没有紧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基层,没有了解学生真正需要收听什么类型的节目,而且缺少互动性。因而导致广播日日都播,但听众却寥寥无几。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广播的发展路径

“规范性的媒介战略管理应在战略分析之前首先要确定媒介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广播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作用受到冲击,但广播仍然具有一些其他校园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时效性强,收听随意性好,尽展听觉魅力,给予无限想象空间。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广播,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体现时代感与感召力,创造出自身的风格与特色。

1.改善硬件设备,保障广播质量。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对广播覆盖面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而高校原有的广播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需求,因而更新广播硬件设备应提上议事日程。高校要充分认识校园广播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对原有的广播系统进行更新换代、改造升级,跟上当今数字化进程的步伐,使校园广播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打下基础。

2.依托互联网,打造网络广播。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会给旧媒介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从来没有一种新媒介可以将旧媒介完全取代。“在经历了发展的低谷后,旧媒介必然会奋起直追――在充分张扬自身原有优势的同时,不断从新媒介中吸纳新的技术和理念,调整变革,谋求在新时代的生存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