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范文

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1篇: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范文

关键词:人口问题 人口战略目标 人口调节机制 

 

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在20世纪实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但在人口转变的同时,中国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人口问题及其给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着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近年来涌现了众多不同观点,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述评,对加深人口理论研究,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d].战略与管理,2004 

2.叶文振.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3.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4.蒋正华.面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人口科学,2000 

第2篇: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范文

摘 要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原因。失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制度无关。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失业问题,所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失业问题的研究和理论对解决我国社会中存在的失业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失业理论 西方失业理论 中国失业

一、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内容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反映在《资本论》中。总结起来,基本观点如下。

1.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研究失业问题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说:“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由此,奠定了马克思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其研究资本主义失业现象提供了理论前提。

2.劳动力商品理论是马克思失业理论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其二,劳动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正是因为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质,为资本主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创造了理论依据。

3.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规律的时候,其分析的理论基础是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增长的必然结果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由此形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马克思归纳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四种存在形式,即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其他形式的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相对过剩人口。

4.周期性失业的规律

马克思说:“现代工业的整个运动形式来源于一部分工人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失业的或半失业的人口社会生产一经进入交替发生膨胀和收缩运动,也会不断重复这种运动。而结果又会成为原因,于是不断地再生产出自身条件的整个过程的阶段变换就采取周期性的形式。这种周期性一经固定下来,那么,就连政治经济学也会把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过剩人口的生产看做是现代工业的生活条件。”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周期性危机,使就业人数的变化同过剩人口的剧烈波动结合在一起,同资本对工人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大排斥力结合在一起。这种与经济周期阶段的更替相适应的失业形式,时而在危机时期急剧地表现出来,时而在营业呆滞时期缓慢地表现出来。马克思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周期的典型特征之一,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与人口的相对过剩并存。进而马克思把产生这种周期性危机的原因归结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及其由此决定的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引起的。

5.技术进步与失业的关系

马克思分析了技术进步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是资本积累的最有力杠杆。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共同促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

二、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失业理论的比较分析

1.古典失业理论与马克思失业理论

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认为,如果工资自由伸缩,就不会存在失业;如果存在失业,一定是现实工资高于均衡工资的结果。但是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工资具有充分弹性,故而失业问题从长期来看并不存在。

马克思失业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才是存在失业的关键,而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故而失业是资本主义的常态,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凯恩斯失业理论与马克思失业理论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进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经济萧条,经济萧条必然产生大量失业。

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资基金相对下降,而资本家的利润则相对上升,在竞争的外在压力与赚钱的内在动力下,资本家会促使投资不断上升。这样,一方面消费需求因工人的收入不断降低而下降;另一方面,供给却又会因投资的不断扩大而增加,结果是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出现经济萧条与经济危机,从而导致大量失业。马克思侧重从投资的长期效应(形成供给)来分析问题,而凯恩斯则主要从短期效应(形成需求)分析问题。

3.新古典经济学失业理论与马克思失业理论

目前流行的新古典失业理论主要研究失业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效率工资、最低工资、内部人优势、保险过度、通胀预期等的关系。并把失业的类型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与周期性失业。其实,马克思失业理论也重点研究了失业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关系。

西方主流失业理论把失业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劳动分工、消费需求的不足等,而这些在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中也早有论述,只不过其表述手段及方法不同罢了。如果考虑到两种理论在“失业”这个经济范畴的内涵上并无根本冲突和歧义,且考虑到时序的延续性及理论的发展性,也可以认为西方主流失业理论一定程度上传承了马克思失业理论。马克思失业理论要求从根源上解决资本无限地追求增殖而最大限度地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造成大量失业的问题。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则希望通过经济增长的途径达到失业问题的解决。马克思失业理论既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根源、原因、表现形式,又指出了资本家造成失业的手段及引发的社会后果,显得系统而严密。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对失业的原因分析得多,对失业的根源揭示得少;对失业的表现形式论述得多,对失业的社会后果及资本家造成失业的手段论述得少,其系统性不如马克思失业理论。

三、马克思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创立于100多年以前,而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形势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个时差障碍成为其解读中国当代失业问题的困难之一,但仍对解读当代中国失业问题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是以英国作为例证的,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典型。马克思说:“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说的阁下的事情! ”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共性、普遍性,而且这种关系的共性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才会有像英国的特征,否则包括失业在内“工业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马克思提出的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是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现形式。对于失业,马克思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其实不然。它是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出现的生产力表现形式,与社会制度无关,尽管它会印有某一阶级的属性,既然我们在搞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那么我认为马克思关于失业的理论,揭开它的生产关系的面纱,就是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也适合我国现阶段。

总之,解决当代中国的失业问题,仍应以马克思失业理论为指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失业工人将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资本积累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要让被资本排挤的过剩人口适当分享资本积累的成果,建立发达的教育与培训体系,使低素质劳动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减少结构性失业,降低自然失业率。同时还要发展第三产业,新兴产业,缓解就业压力,调整产业结构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蒋南平,黄.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主流失业理论: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的解读.经济学家.2009(1).

[3]曾令秋,王德忠.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一个新的综合.经济学家.2008(4).

[4]哀志刚.失业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经济研究.1994(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