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

第1篇: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生 实验室管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53-02

教育部在2014年的工作要点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该要点就是要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培养模式。

高校实验室一直都是学校进行教学实验、科研实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桥梁,也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理论课,传授给学生的是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而在实验课上,是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过程,是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统一。学生把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学以致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以达到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文将以广西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为“广外”)为例,探讨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问题

(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投入经费有限,利用率不高

现在的高校都认识到了实验室的重要性,所以在这一块的投入都日益增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需求也跟着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实验室的功能应用也要跟着去适应。所以,经费的投入远远不足,特别是民办院校,在办学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实验室这一块的经费尤其显得紧张。所以人员的配置远远不足,更谈不上师资队伍的建设了,又因为人员的不足,实验室没有统一管理,共享度不高,设备维护困难或者维护周期长,实验室的功能没有充分被挖掘。

(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往往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实验室,但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往往被忽略了,认为这些日常的维护要花钱,不舍得出这些小钱。在制度的制定上不关心或者干脆就没有。殊不知,平时的日常维护非常的重要,重视日常维护才能更好的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基于这些原因,管理体制不完善,使工作人员在对实验室的管理上出现了消极的心理,他们只愿意对实验室进行简单的管理,即只保证实验室正常工作,不会花心思去想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实验室,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潜能。

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中,很多高校都让学生参与进来,也认识到了学生参与管理实验室的重要性,但在实验室的建设中,学生参与度基本为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因为实验室的建设大多数都是外包给专业的企业去做,在建设的过程中,只有相关领导会去关心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专业老师基本不了解,或者不想去了解,在学生这一块来说,更加不可能会参与到其中。殊不知,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学生完全有可能在实验室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一)思想上可以认识到实验室的重要性

通过互联网等各种途径在学生当中宣传,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认知态度,提高学生参与建设和管理的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参与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意识到实验室的重要性,端正他们进入实验室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入实验室并自觉管理实验室,使学生在心理上觉得实验室就是自己家的财产一样。同时,通过日常的工作,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验室的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使其自觉的参与管理及爱护实验室,自觉遵守实验室要求,正确、严谨和规范地操作实验设备,并且能主动监督和指导其他人操作,进而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实验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减少成本开支

因投入的经费有限,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了实验室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学生的参与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学生参与进来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学分、酬劳等,不管是采取哪种形式,成本都比一个工作人员的酬劳要低很多。当然,在引进学生参与进来的时候,一定要按实际的情况去制定管理制度。有了比较合理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学生的参与才不会使实验室的管理出现混乱。

(四)提高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

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需要专业的知识,而学生在这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其中,这一方面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也检验了理论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的项目,让学生深入现场,全部以现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水平,养成严谨求实、踏实肯干的性格,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经验都会缩短他们与企业要求的距离,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

三、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

(一)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建设

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技术含量高,参数配置繁杂,涉及到非常专业的知识,比如综合布线、路由器的配置、服务器的配置、局域网的组建等。在建设网络实验室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了部分的布线工作、局域网的组建等。下面以综合布线阶段的工作举例说明学生是如何参与实验室建设的。

在综合布线阶段,让学生参与布线的工作,从而让学生了解布线的流程与标准。具体的工作有:桥架及线槽的安装,缆线敷设,防静电地板的铺设,双绞线的制作,信息插座的安装,配线架的安装,综合布线的验证和测试等。

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通过与现场的工作人员沟通了解现阶段需要做的工作,然后结合课程的特点,在课内或者课外时间带领学生深入到现场,与现场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在正式工作之前,带队老师会先简单介绍任务,以及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最后再让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工作中的要求以及易犯错的地方。在工作过程中,带队老师会在旁边监督指导,或者协助在工作中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工作结束后,带队老师会总结他们这次的工作情况,然后就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最后再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让他们进一步明白这次工作应用了什么样的知识点,或者他们通过这次工作学到了些什么。

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实验室的建设,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室搬到了现场,极大的弥补了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和实训室的不足。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好专业知识。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也能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培养具备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求、适应强竞争、有创业创新能力的专业学生,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

每一个实验室都由一名负责老师和学生负责人带领其他学生共同进行实验室的管理。负责老师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指导学生管理和监督,学生负责人协助负责老师管理该实验室。每一个实验室都有其对应的管理制度,该制度的制定在学校的总纲领下,然后根据每一个实验室的特点制定一套完整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可以说,每一个实验室对应一个管理制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这个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个成员的责任,加强了管理,当然,相应的实施细则也根据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使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有章可循。

管理制度的制定,提高了执行力,发现问题后,能逐个分析原因,采取逐个清零的方式,找出解决办法,第一时间由相关负责人落实解决,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保证每一个环节责任到人,明确区域职责,强化实验室使用人的责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追究责任制,让管理细致入微、不留隐患。坚持公平公正、精益求精的原则,在管理中,一视同仁,发现问题一定要指出,发现失误一定要批评,发现危险一定要通报。

在具体的管理中,由负责老师布置具体的任务下去,然后交给学生负责人,由他把工作落实下去,每一次的工作都会有签到本,记录学生的到勤情况。每一周的工作结束后,全体成员在实验室里开会总结,把做得不好的地方找出来,然后找出解决的方法,争取下次不要再犯相同的问题。

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还制定了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以“工资+学分”的形式奖励他们辛苦的工作。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形式,一个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管理多个实验室,并且能把实验室的潜力挖掘出来,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同时,学生的参与,也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应用到实际当中,一方面巩固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充实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做到了学习与生活两不误。

在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和数字电路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中,大胆引入学生参与,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效果非常理想。一方面,实验室得到了有效的管理,管理规范了,管理成本也减少了,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提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对设备更加爱护了。

【参考文献】

[1]野津,付双.基于“发挥学生主动性”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探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4)

[2]靖宇,于燕梅,王玉军.师生共同管理实验室安全卫生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0)

第2篇: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计算机;实验室管理

一、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与计算机配件等资源的管理

实验室硬件资源的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现有设备的使用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废旧设备的再利用。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资源数量较大、项目繁杂、贵重物品较多。要做到不光要利用好,而且保证物品不被损坏、数量不出现丢失,这样就给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在对现有设备的使用上,计算机实验室的每件物品不管大小、贵重都要认真填写清单,包括产地、价格、数量等条目,以便及时核对。要做到责任到人,即所说的谁负责的东西,由谁来保管好;谁值班,由谁来保管好的原则。这样有了责任心,设备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坏和丢失现象。在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上,要经常性地对现有设备进行常规检查。检查的重点在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出现问题的及时处理、线路是否畅通、是否达到安全指标,做到对每次检查结果做记录,心中有数,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另外,实验人员可根据时代的发展以及专业建设的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和建设,做到保证能满足教学计划,又不造成资源浪费。当然也不可避免实验室新老计算机并存的局面,如果一味的紧跟计算机发展潮流,把过时的旧机器完全淘汰,既浪费也不现实。应该把落后但仍有使用价值的计算机集中安排到一个实验室内,供计算机基础内容的学习,可以安装一些简单的操作软件,比如汉字输入等,让那些对计算机还比较生疏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练习,也可以将其放入硬件实验室供学生实验;对一些安装要求比较高的实验项目,则应尽量安排在硬件配置比较高的计算机实验室中,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既能满足教学计划,保证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合理配制。

二、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非常繁杂,不仅涉及对实验教师、实验室人员、学生的管理,还涉及对固定资产、实验耗材、实验文件、仪器设备等的管理。在对设备的管理上要做到专人负责,对于各种设备的性能指标、环境参数要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对设备的故障及时检修,并认真做好登记,使机房设备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在人员管理方面要责任到人、明确目标、明确职责,确保各种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以达到机房管理的最终目的,为教学服务,为上机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

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保证制度能长久、有效、充分地发挥作用,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前提。我院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先后制定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实验中心主要职责》《实验中心值班工作职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学生上机操作守则》等。有了这些规章制度,不同的人员都能依照其相对应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这样,即使是人流多、任务重,机房仍然能井然有序,从而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和资源,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与维护,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管理质量,因此,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员队伍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是完成实验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1 要加强实验人员队伍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他们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充分认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端正服务育人的态度,爱岗敬业。2 合理分工,明确任务,把实验室工作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工作,灵活地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3 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快,主管部门应该积极组织安排进修与学习,为实验人员创造高新知识技术的学习机会,学习他人的先进管理手段,提高专业水平。4 为稳定实验队伍,留住高水平实验员,应给予适当政策支持,如在职称评定等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对稳定实验室队伍很有必要。

四、实验室微机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由于成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是公共实验室,承担学校所有专业、所有班级的计算机基础课实验和计算机专业课的实验,因此计算机实验室开放时间长,使用人数多,尤其是使用时间在三年以上的微机,故障率明显增高;另外由于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的大都连接着Internet,而且大部分学生经常自带U盘、MIB等外接设备到计算机实验室使用,都很容易使计算机感染各种病毒,使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严重的还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还有少数不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会恶意更改或损坏系统文件,致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及崩溃,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耗费很长时间去安装系统及应用软件,因此,必须采取一些较好的方法来使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可采用了以下方法:制作一台母机,选择一台无故障完好的计算机来制作母机,对硬盘进行合理分区,C盘不宜过小,并且最后需对其加以保护。其他盘则开放给学生读写;定期根据实验室使用情况使用母机对整个机房进行网络拷贝来实现系统恢复;作好硬件备件工作;做好计算机使用与维修日志登记。

第3篇: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53-02

实验室是科学检验和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单位。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成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实验工作的质量。如何加强实验室的管理,科学的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体质,提高实验质量,是实验管理人员需要探讨的课题。

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与制度建设,为实验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实验工作能否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管好、用好实验室的资料和器材,正确的管理是实验室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更是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中心,是试验工发展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管理实验室能力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单位的管理能力的高低,组织能力是否过硬,更是反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观的整体表现。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我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体会。

1.科学管理,注重落实

有一套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对提高实验水平和工作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训练一支过硬的实验技术队伍,发掘每个工作人员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许多实验室实行三级管理,一是专业划分实验室,独立管理,独立开展工作,每个实验室的设备非常齐全,直接影响了使用率不高,仪器设备过度分散,试验和研究经费投入多,造成很大的浪费。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队伍,建立一种统一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整合各个实验室财力、物力,加大投资回报率,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用。

1.1 优化整合多方资源。整合一些功能类似的实验室,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落实实验研究工作和科学研究,促进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开发,落实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模式,破除陈旧的观念,交流工作经验,发挥现有设备潜力用途,促进实验水平的提高。

1.2 注重管理,提高管理。实验室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规范实验员职责明确,研究制定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实验室规则、仪器损坏赔偿等制度、危险品管理、安全防护等制度,贯彻严格执行。实验室规则应挂在醒目的位置,其他分别挂于实验员办公室和准备室。实验室的管理就是对实验室的装备,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管、使用的管理,对实验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确保实验工作的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管理的方法也要随之不同,但是管理的措施却是相同的。

1.2.1 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际中的大部分仪器,尤其是专用仪器,使用的次数是有限的,主要是存放在保管室内。所以要要求实验员按照物资管理原则,做好建帐、摆放、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

1.2.2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仪器不管是存放或使用中,要重视安全防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其他事故的发生: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烧伤、失窃等。实验员要有高度警惕,确实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2.3 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实验室要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结果详细的记录,完善实验室管理档案,为实验室向正规化管理创造条件。实验室管理档案:仪器设备进帐、技术资料和说明书、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实验报表和工作总结等资料。

2.规范管理和运行机制。

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规则和依据,是实验工作进行的重要保证。要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必须根据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建立全面的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室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以此来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比、考核的依据。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第一是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以及使用者,也为实验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有利于监督实验人员管理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正常使用,确保实验工作正常开展。

3.加强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质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实验工作的开展和效益有直接的影响。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能否正常开展研究工作的的基础、注重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必须要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详细做好使用记录,严格要求使用者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要求管理人员强各对种仪器的日常保养,维修等管理工作,如有损坏及时维修,提高仪器使用性能。

4.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4.1 实验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实验仪器维护与保养,实验场所管理以及操作指导等工作。所以必须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地完成实验任务,实验技术人员在进行实验前期,一定要理解实验内容以及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把实验中的难点、疑点充分了解,并记录在册;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准备好后,做好预实验。注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积极参加业务培训。

4.2 以高水平人员带低新人。以“高、中、初”三个层面的技术管理构架,充分发挥高级实验员在实验和科研中的作用,发挥他们的特长,采用重点帮扶,个别指导的方式带动实验技能比较低的实验员,加强对日常工作的初级以及中级实验员的检查、监督和指导,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圆满完成科研工作。

4.3 重点培训。新购置或者比较精密、大型、贵重的仪器设备,或者新实验技术,必须有针对性的配备专职人员,重点培训实验员和维护人员,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5.转变观念,重视队伍建设

必须把实验室的实验工作落实到基层,作为提高实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开看待。实验工作是提高试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管理者应如何应用、发挥它本身特有的作用,真正做到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秤促建,相互结合,找准“建设”的目的。因此,必须要应转变观念,狠抓实验室队伍建设。总之,实验室管理工作繁重、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好实验管

理体制,能够为实验体系和实验研究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此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大胆的创新,探索科学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孔祥民,郑超美.变分散为集中: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0,(3):68-71.

[2] .建设学科实验大平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124-125.

[3] 邱泽明.卫生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2006,05.

第4篇: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文明素质教育;实验室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我国早在20世纪末,就对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而学校的实验室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让学生增加实验技能、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这给学校实验室在管理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许多实验室在软件相关配套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不断推行文明素质教育,这使得各级学校在各方面建设中不断改革和创新。这也使得许多学校中的实验室发生了大量变化,无论是从实验室的环境中、资金投入中、设备水平中等都进行改变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总体的数量、质量的投入中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虽然一部分学校的实验室发生了转变,但问题依然存在。虽然一些实验室的硬件上得到了重视,但是软件水平还是依然落后,新建的实验室许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激励机制依然存在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得不到相关领导的重视,在职称评定、学习培训中依然得不到重视;在实验室的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实验室得不到更好的宣传。这就使得实验室在软件配套管理上依然存在大量问题。

(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不重视,导致管理力度的不足

由于各级学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存在人员不足的现象,在加上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管理者的不重视,以及许多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比较低等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三)实验室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明确

许多学校的实验室在建立之前,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都由其它管理部门代管,而随着规模和用途的不断加大和明显,但是相关的管理制度又不足,不能够应对相关的突发事件,再加上相关管理者的分工不明确,这就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

(四)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不足

根据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应当更加明确,只有大量开放的实验室才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许多学校由于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和经费等原因的影响,导致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不足。

(五)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不明确

现在许多学校关于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不明确,进行做实验但是不计入学生的成绩中,这种方法就很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不重视。一般实验课程都是辅助课程,并不与教师的职称和薪资相挂钩。而学生,由于实验课程只是实践性的课程,并不与成绩相挂钩,所以学生一般都不会特别重视。

二文明素质教育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实施

(一)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相关的管理制度

在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应当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以往实验的管理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导致一些软件、硬件上存在问题,许多实验设备仪器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会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所以相关管理者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第一要从实验教学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到岗位职责等,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更好的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第二个就是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加强管理制度。从实验用具的采购、实验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等过程,都需要相关的制度来进行规范。第三个就是不断加强实验教学的考核制度。实验教学作为学校理科课程的主要的内容,所以对于实验考核制度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使教师和学生重视实验活动,让实验活动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技能,这需要教师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的进行练习,所以对于学生在实验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仅是一次、两次的实验过程来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来帮助学生对实验反复练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使实验室更好的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对于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就需要尽可能的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开放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具有实验的课程,在课外、周末、晚自习时间都需要增加开放时间,学校也应当有一定的实验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给学生更多的帮助,通过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操作能力,不断激发他们对实验产生兴趣,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更加符合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室的保障,不断加强和培养高素质的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是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关键,也是更好的适应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需要注意的几点有(1)引入或者聘请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通过引入或者聘请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让他们担任实验室管理队伍的领导者,通过他们自身的高素质、高技能来更好的丰富实验室管理经验,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管理人员。(2)增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这就需要学校相关领导对实验室管理人员一定的重视性,通过对他们定期培训、职称评定、提高薪资等来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有了这些动力,他们才能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自己的工作中,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四)调整学生实验考核的方法在调整学生实验考核的方法中,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课程重视起来,不断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学习的效果。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调整学生实验考核的方法。(1)建立完整的阶级性的考查制度。也就是通过固定的时间,对学生近段时间所做实验的情况进行考查,让学生重复近段时间做的1~2个实验,考查效果,通过这种考查的方式让学生对实验课程重视起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验操作中。(2)建立课程完成后的考试制度,并计入自己的学业成绩中。对于一门课程中的实验操作课程学习完成以后,应当有一个考试形式,重点是检验学生在这一学期实验的操作能力,并把最终的成绩计入到自己的学业成绩中,以此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五)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专业的相关课程

学校对于实验教学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专业的相关课程,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形式,但是并不能脱离理论教学,而是把理论知识作为实验课程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发挥实验课程的作用。对于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专业的课程,一方面,需要重视实验教师的地位。对于相关的实验教师,一般学校是由理论教师所兼任的,即使有独立的实验教师,他们的待遇远远低于相关理论教师的待遇。所以学校应当重视实验教师的地位,对他们的职称评定和薪资待遇要有一定的提高,那么这些教师才会有一定的责任感,更好的发挥让实验课程的作用。另一方面,实验教师要与相关的理论教师进行有效合作、交流。实验教师要与相关的理论教师进行有效合作、交流,共同辅助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技能,完善实验教学的课程。

三结语

对于实验教学来说,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为学校发展实践人才提供帮助。所以,学校要明确文明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重视起来,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调整学生实验考核的方法、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专业的相关课程等措施,不断改善实验室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作者:陈秀洁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实验中心

参考文献:

[1]范丽敏.中专院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改革策略[J].吉林画报:学术版,2013(6).

[2]安媛.中专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建设思考[J].中国电子商务,2010(7).

第5篇: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管理;制度;实验员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科学地建立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实验教学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

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高低,也反映出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以及业务水平、组织才能的高低。总结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意义

良好的管理模式应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利于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有利于资源共享。很多学校实验室实行三级管理,按专业划分实验室,各自为政,相互协作少,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追求“小而全”,这造成了使用率不高,仪器设备较分散,每年经费投入较多(其中有一部分为重复投入)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建立一种高效的统一管理模式,把有限的教学经费用到恰当的地方,充分发挥各实验室财力、物力,提高投资效益,最大程度地发挥有限资金的效用。

(一)有利于资源优化整合

把一些功能相似的实验室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一些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和科学 研究,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加强实验室资源共享,把“归我所有”变为“可供我用”,充分挖掘现有设备潜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有利于实验教学的统一调度

学校统一下发实验任务书,编制全校的实验课程表,既体现了实验教学法的严肃性,避免了任课老师实践教学的随意性,又保证了各系所有课程的实验开出。在现有教学资源的条件下,采用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体现了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性、灵活性,而且体现了实验室布局和技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性。

二、完善管理,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服务实验教学

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要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作有章可循,首先必须根据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建立一套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报废和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列为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一方面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而且也为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就是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这样既有利于督促实验人员管理好实验室的财产,又对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服务于实验教学,确保实验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三、加强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学经费也明显提高,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实验条件,同时对更新仪器设备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学校的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也很重大。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使用记录,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同时要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做好防尘、防锈、防蛀、防腐、防变形、防老化、防盗、防火等工作,发现有损坏的应及时维修,提高仪器的完用效益

四、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素质,树立服务意识

实验技术人员肩负着学生实验的准备,实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验场所的管理,疑难技术的操作与指导,其重要作用往往是理论教师所无法达到的。因此必须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利于保质保量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实验技术人员在进行实验准备期间,必须深入理解实验内容及准备工作的要求,对实验中的难点、疑点和注意事项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为确保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熟练业务技能,在实验准备之后,认真做好预实验;不断进取,平时须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参加相关课程理论课的听课,参加有关业务培训,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把实验技术人员送出去进修。实验技术人员在认真负责好自已的主要课程的同时,还须熟悉其他课程的工作,做到“一专多能”。确保实践教师队伍稳定健康地发展。

总之,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繁琐的系统工程,一套好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能够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一个探索平台,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孔祥民,郑超美. 变分散为集中: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 2000,(3) : 68-71.

[2].建设学科实验大平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1):124-125.[3]邱泽明.卫生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2006.05

第6篇: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3-01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逐渐的得到了科学技术的支撑与帮助,外语语言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外语教学的重要平台。外语语言实验室以其独特的手段支援着高校外语的学科建设。功能全面、资源丰富的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使其更加灵活、互动、开放。

在我国高校的教学活动孩子中,研究与构建适应外语教学改革需要的管理机制,进行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是我国外语语言实验室的重要任务。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主要是对于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创立新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外语教学水平提供新的管理内容的支撑。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

1、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有利于推动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的改革。高校外语语言实验管理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加有效的踢动管理改革与实践。进一步通过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结构的创新,从而创建出更加适合我国外语教学文化与教学环境。此外,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要素的创新,实现外语教学各项组成部分的优化,实现管理改革实践的最终目标。最后,通过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创新,可以进一步协调实验室管理方式与各个部分管理人员的关系,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全面推动实验室各项管理增加新的活力。

2、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实现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和谐管理的双重向度。将制度化与人性化更好的合二为一,全面推进高校语言实验室的和谐化管理。进一步维持实验室以及和谐的秩序进行全面的支撑,推进管理制度与教学之间的健康有序的互动。实验室管理主体是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客体是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人性化发展趋势。利用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并重的管理方式,促进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的健康有序发展。

3、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可以有效促进管理模式服务于教学。外语语言教学需要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掌握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外语语言实验室是我国外语教学创新的基础条件。在外语语言实验室之中,服务教学是管理人员利用外语实验的设备,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外语知识的构建。最终成功促进教学的全面发展。

三、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基于以上笔者所总结的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在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活动之中属于新兴事物,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于缺陷,发展也不够完善,所以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策:

1、坚持管理理念的创新,在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之中,管理的观念创新是实验室发展的首要条件,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即为:首先,加强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其对于自身工作的任何;其次,促进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语言实验室的内在管理程序,以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管理的为核心,全面促进管理程序的有序进行;再次,创建适合实验室工作人员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利用全面的绩效考核手段,促进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力的产生。

2、保持管理目标的不断创新。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怒表示保证外语教学质量不断达到预期的效果,全面实现外语语言实验室的自我使命感的产生,全面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绩效与承诺的全新的标准。以效益为目标促进实验室的全新目标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实验室建立科研成果,并不断的制定新的目标,全面进行改进。

3、全面保持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实验室走向成功的必然基础。高校外语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调整与变革,优化实验室的内部制度,全面协调教师与管理人员、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共同促进。

4、全面促进组织创新,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建立在合理的组织的基础上,各个工作人员在岗位上各司其职,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组织运作效率。高校外语语言实验室的管理组织,从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方面,以及组织运作的内在技术支持等方面,保证各个高校在不同的时期,全面强化自身的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潘志华,郑晓卿,何仁华,张宁平.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发展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04)

[2] 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04)

[3] 宋述强,陈基和,钟晓流. 数字化语言教学环境:系统组成、建设策略与运行模式[J]. 外语电化教学. 2011(06)

第7篇: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 自动化;实验教学;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50-02

一 前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教授说“实验室是高校教育的心脏”。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需环节。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

二 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对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如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立开放实验室登记制度,定期不定期抽查制度等,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1 参与开放性实验的人数相对偏少,易造成实验室开放周期短。学生对开放性实验认识不充分,缺乏独立、自主、灵活的思维方式。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课前预习及实验项目的思考,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无法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没有达到实验预期的效果。

2 开放实验室的设备维护较困难。实验室开放时间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实验管理人员对实验设备不能及时进行维护整理。为了保证实验课的有序进行,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实验课开课前需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及修理,但是实验室开放会造成个别设备临时出现故障,从而造成检查和维修的时间不足,影响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实验设备的使用。

3 开放实验室的财产易浪费、丢失。大型实验仪器一般不会丢失,但是一些小的实验材料如易耗品的管理缺乏规范,较易浪费、丢失,造成实验室财产的流失。

4 开放性实验内容较复杂,难度很大,涉及的知识面较宽,实验过程中随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指导教师的知识面宽,知识更新快。实验教师必须不断地“充电”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开放实验室后,实验教师的工作时间势必加长,工作量也会增大,指导教师与实验室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是制约实验室开放的一个因素。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也不够健全,急需进一步调动教师、实验室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

三 开放实验教学管理改革思路

实验室开放条件、实验队伍、学生参与积极性、开放实验项目、管理体制都是影响开放实验室建设的因素。

针对开放实验室目前的管理现状,进一步的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改革与实践。

1 健全、细化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传统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实践,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满足传统实验室工作运行的要求。而开放实验室不同于传统实验室,由有组织、有序地开展实验转变为自由选择时间、实验内容,由有教师指导转变为学生自主,需要建立完备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实现多层次管理,健全、细化各类管理开放制度[2]。

(1)建立实验安全管理制度。伴随着实验室开放,开放过程中可能产生诸如电气火灾、压力容器隐患、计算机安全隐患等实验室安全隐患[3]。因此,建立了一系列安全制度,包括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安全操作规范、安全卫生制度及指示标志,形成应有的安全维护保障。

(2)建立实验项目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分配资源,采用计划安排、集体预约和学生预约三种模式。对于大部分的基础性实验采用计划安排的方式,对于提高性实验采用班级或集体预约的方式,对于前沿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采用学生个人预约的方式。

每个实验室根据自身条件设计一定数量、切实可行、具有创新意义的命题实验,填写《开放实验室项目申请表》由学院审批后,将项目列表供学生选择。每个项目也建立相应的项目情况表,登记指导老师和主要参与人员。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调整及更新项目列表。

(3)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开发开放实验室实验器材电子数据库,以便于定期检查实验器材的状态和核查数量,及时补充实验材料。开放实验室实行打卡制度,便于定期统计开放实验的参与情况,防止外来人员的随意进入。

(4)完善实验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培训。实验人员对实验器材的准备、管理、实验室安全、实验项目的实施等方面负责,作为实验室工作的主体,定期轮流对其进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汲取新技术、新方法。

2 强化科学管理,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

开放实验室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加强申报制度、建立预约登记制度和建立自选课题可行性论证制度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开放教学的顺利进行。

(1)申报制度

需要使用开放实验室的学生需要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设计方案和参加人员情况等资料。

(2)建立预约登记制度

执行预约制度,填写《开放实验室预约登记表》,各开放实验室根据申请的实验项目、学生人数、时间、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情况自行安排。

(3)建立自选课题可行性论证制度。

进行自选性课题研究的学生,必须写出自选课题的实施方案和进度表,指导教师对其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完善实施方案,通过指导老师认可后方可开始实验。

3 仪器设备进行优化组合,以适应实验室开放的要求

仪器设备根据学科教学用途相近性原则进行合理整合、统一调配。大型仪器设备按照专人管理、共同使用的原则,避免条块分割、仪器闲置现象,实现各实验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效益。

4 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完善各项安全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3)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生与开放实验室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开放实验室学生负责制,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 开放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思路

为了提高开放性实验的教学质量,推进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进程,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开放实验室、实验人员、学生等给予正当的评价,从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4]。

1 对开放实验项目的评价

开放实验室的具体实施,需要通过评价标准,评出实验效果好、师生评价高的实验项目,从而提高开放实验项目的质量,提升实验室开放的效率,形成实验室开放的良性循环。

2 对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评价

将教师、实验人员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工作量按照实验项目类型、指导学生层次等参数制定计算方法,兑换成课时纳入教学考核的指标体系中,让学生在进行开放性实验时得到科研训练,也使教师的科研课题能集思广益。

3 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过程甚于结果;注重能力甚于知识;客观、公正、合理的实验考核办法能够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不同方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实验作风和科研态度。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改善。

根据实验课程的内容分为开卷、闭卷、笔试、实际操作考试、实际制作、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其组合等多种考核形式。而实验教学的考核内容绝不能仅仅根据最后的实验报告或结果来简单判断,包括全程式的实验考核方式,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综合考核。

总之,开放与自主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最大的教学效果就是使学生从“不得不学”,激发成“肯学”“会学”[5],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选择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开放实验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室开放教学与管理的难点在于实验教学的设计、组织、管理,改革必然面临困难,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如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经费问题。这些问题都应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应当在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利环,朱芷葳,王向英,等.浅淡开放实验室的创建及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4):181-182,222.

[2]熊芳,刘甫,等.基于顶层设计思想的开放实验室模式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34(1):266-269.

[3]马锦琦.开放式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8(4):154-155.

第8篇: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管理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7-21491-02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在各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适应社会需要,普及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巧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的精神,加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建设,促进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协调发展[1]。所以做好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我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具体实践,探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2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有南北校区6个公共机房和1个组装与维护室,共有计算机400余台,并配备有完善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设备。承担全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种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实验教学任务;承担各种培训(如CCNA、Phtoshop、Autocad、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实验教学任务;提供各种大型计算机考试的运行环境;且课余时间提供给学生自由学习。是一个面向全校师生开放的教学、培训、服务基地。除存在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维修任务重、软件系统复杂等一系列问题外,还要解决人员少、跨校区、开放式管理的问题。

3 在实践中总结,探求科学管理模式

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出现的问题,细细分析了实验室管理中的每个细节。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探求适合我校特点的管理模式。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建立上图所示的管理模式[2],涉及三方面工作:

1)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2) 建立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开放式管理;

3) 组织结构合理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其中1)是管理的基础和保证,2)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建设的重点,它是一个整合了机房维护、监控、计费、日常事务管理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3)是叙述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主体人,怎样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优势,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3.1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先后制定了《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工作职责》、《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机房管理系统使用暂行规定》、《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细则》、《辅导教师职责》、《学生上机守则》、《实验室自由上机管理规定》、《实验室管理人员考核暂行办法》等制度。

同时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使各项制度顺利实施,做到有条不紊,提高效率。如人员管理的“工作人员请销假流程”、“工作人员考核流程”、“学生管理员申请参加培训流程”,机房维护的“实验室设备维修和更换流程”、“实验室零配件领取流程”,实验室申请和使用的“机房申请使用流程”、“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上机日志登记流程”等。通过工作流程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些工作流程的管理部分可由日常事务管理模块来实现。

无论是制度还是工作流程随时间、情况的变化,都会发现不适应的地方,所以坚持每1~2年修改和完善是必要的。

3.2 建立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开放式管理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必须建立网络化的管理信息平台[3]。为适应高校培养人才模式的需要,实验室要以开放的模式来运转,要求在时间、内容、设备上都是开放的。人工的管理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开放模式,现在需要的是科学化、自动化的管理方式。在这样背景下,在机房维护、机房监控、机房计费、日常事务管理四个环节采用信息化技术整合,使实验室管理集成为一套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逻辑结构,如图2示。

采用集中式处理与分布式处理相结合、C/S与B/S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使不同校区、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实验室资源能够有效地整合,提高系统的实时性、高效性和安全性[4]。主要有机房管理系统和日常事务管理系统两大块。其中,机房管理系统包含机房维护、监控、计费三个功能模块的,与日常事务管理系统通过校园网公共数据平台交换数据。

3.2.1 机房管理系统

机房管理系统采用C/S方式,有机房维护、监控、计费三个功能模块。跨校区的主从数据库可以相互备份,且能最大程度上保持两校区数据同步。图3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B校区机房管理系统物理拓扑结构图。

主要由登录服务器、机房管理系统数据库服务器、门禁、管理机、客户端计算机组成。学生通过门禁刷卡计费;在机房内任意开启一台计算机,输入帐户和密码使用;通过管理机可以监控当前机房资源使用情况;各机房客户端通过底层登录技术连接登录服务器,登录服务器再和机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信息交互。底层登录程序是嵌入在网卡ROM中的,还绑定有保护卡、网络克隆等功能。

3.2.2 日常事务管理系统

利用网络和数据库实现各种日志原始材料的保存和记载,工作流程的中转和规范,信息的及时分级处理。采用B/S结构,在任一终端能及时查看和操作。根据其功能要求,设计了图4所示的功能图。

通过以上功能图可以发现,主要事务为日志记载、工作流程、实验项目和公共信息。其中日志记载内容有上机日志、维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工作周记;记载格式和内容保持与纸质的记录本涉及内容一致,最终代替纸质记录;工作流程模块目的是把需要各种用户协作的事务在Web页上完成,并在数据库中记录下相关信息以方便统计。包括人员管理(请假流程、考核测评),设备管理(申请维修机器流程、申请更换设备流程、设备新增、设备报废、设备查询)等;实验项目提供给实验教师使用。

3.3 组织结构合理的实验室管理队伍

鉴于我校人员编制的特点,就需要我们利用各种人力资源,建立结构合理的实验室管理队伍。我们不但需要精通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技术的人才,也需要对机器进行维护的一般技术人员,还需要机房值班卫生打扫等服务人员。在没有专职实验人员的情况下,主要实行“兼职+聘用”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实验室主任负责总体规划;两名兼职的管理人员为教师兼职,负责实验室具体事务协调、工作安排、技术支持等;聘用人员以劳动合同的方式在学校工作,轮流倒班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维护实验室秩序、安全和环境卫生。积极吸收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来。从低年级开始培养一部分学生管理员,在高年级毕业班中接受学生实习,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目的。同时还发现这样做可以增加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带动其他同学热爱机房,热爱实验室,爱护设备,自觉遵守秩序。也可以为学校办学节约成本。

4 结束语

我们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方案不是最好的,但很适合我校的现在需要。用较少的人员投入解决跨校区问题;用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工作标准;用规范的工作流程来进行协作;以网络化的管理平台来使开放式管理能为可能;日常事务管理系统自行组织人员开发,同时也锻炼队伍;吸收学生参加实验室管理,培养了一批一批学生。

参考文献:

[1] 黄友吉.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开放系统研究[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4):104-106.

[2] 于春燕,董再秀,陈桂林.制度与技术并行,促进计算机开放实验室规范管理[J]. 教育信息化,2006(5): 67-68.

[3] 郭伟刚,宋亦兵,谢建勤.地方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运行模式探讨[J]. 教学研究,2006,29(6):545-548.

第9篇:实验室管理制度总结范文

专业化实验室建设

1.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建整个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知识的基石,是初步树立与培养工程思想的基础与必要环节。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不仅直接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对于基础实验室的建设,我们采用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来进行建设。按一个或多个相近的一级学科来组织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将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3个学科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这样有利于资源配置,避免了实验设施的重复投资,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集中了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也便于实验室的管理。

2.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学校投入建设经费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购置一批先进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专业实验室承担科研科科技创新实验的能力。同时按照某一个或几个二级学科来组织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使实验内容涵盖药物化学、工业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原理、工业药物分析等核心课程,在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中以综合型、设计创新型实验为主,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着使毕业生能够从事新药研发、药品管理、生产、检验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用工程的观念去分析判断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达到能够精通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某一领域的实验技术问题。

3.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化工类制药相关的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实践环境。学生在实习基地通过对有关设备及工具的使用,掌握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并熟悉其原理、结构和性能等,为以后走向社会参加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了基础。通过实习基地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等个人综合素质,陶冶了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体制与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验教学有序、高效、高质量进行的保障。我们在参考同类院校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特点,制定了具有化工类制药工程专业特点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1.管理体制。(1)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由院长兼任,人、财、物统一管理与调配,达到“真正”资源共享。(2)实行人才流动、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3)组建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4)成立了实验教学督学委员会,负责对实验室主任的考核,监督和检查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组织实验教学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