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海外产品市场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外产品市场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外产品市场调研

第1篇: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沈阳市;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调研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078-03

[作者简介]于荀(1971-),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张晓桐(1994-),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屈永超(199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本文从一般意义上对旅游产品进行界定,认为旅游产品是一种商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同时性、季节性等特点,是旅游经营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

沈阳作为首批被国家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54家,旅行社188家,星级饭店98家。据沈阳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沈阳市旅游总收入9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907亿元,增长130%,外汇收入66亿美元,增长108%;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503万人次,增长80%,其中,国内旅游者7422万人次,增长80%,入境旅游者81万人次,增长80%。虽然沈阳市旅游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笔者于2014年5月组织《关于沈阳市旅游产品类型》的市场调研项目,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回收389份,其中有效问卷358张。调研结果显示沈阳市旅游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旅游产品越来越广泛及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沈阳市应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开发出种类多样、特色鲜明、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一、沈阳市旅游产品供给现状分析

(一)从自然景观角度分析

沈阳市位于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从自然景观的角度看,沈阳是一个缺乏山、水、湖泊等海滨旅游资源的城市,基本不具备类似杭州或大连一样的“山环水绕”的地域优势。沈阳的怪坡和响山石虽然是罕见的自然奇观,在地区范围内有一定影响,但其体量偏小,无法凸显其代表性。

实际上,沈阳也是一个拥有广阔乡村腹地的城市,其农业观光、度假、休闲资源丰富,具备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的条件。然而,多年来沈阳却一直执着于发展“现代都市”,缺少对“绿色沈阳游”产品的关注。

(二)从人文景观角度分析

从历史角度分析,沈阳作为新乐文化的产生地,满清王朝的发祥地,近现代工业文明的见证地,拥有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的人文旅游资源。沈阳在积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开发出一些旅游产品,如帝王宫殿系列、新乐文化系列旅游产品等。此外,基于共和国老工业基地的 “工业旅游基地”产品也在不断展现。但品种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博物馆是体现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是大众教育的科普地,更是重要的旅游产品。沈阳的博物场馆数量较多,但品味高、规模大、有较强吸引力的博物馆数量有限,博物馆开发建设中互动体验项目不足。同时,沈阳市的博物馆宣传力度不够,各场馆之间缺少统一协调和规划。

(三)从民俗文化角度分析

沈阳少数民族数量较多,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具有历史传承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逐渐减少,可供旅游者直接参与、体验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较少。

一些已经开发的民俗旅游产品缺乏系统的营销宣传,影响力不大。如体现锡伯族文化遗存的“锡伯族家庙”――沈阳太平寺,是锡伯族人出资兴建的一座喇嘛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锡伯族镇,该庙保存着锡伯族留下来的重要历史文物。目前,虽然建设已初具规模,建筑风格也很有民族特色,但是游客关注率仍然很低。

(四)从美食及购物角度分析

美食体验及购物是一项重要的旅游产品,也是消费者旅游动机之一。沈阳风味饮食知名品牌不少,现已开设多处美食网点,但是目前存在接待能力不足、产品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等问题。具体而言是这些风味品牌店及特产专卖店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卫生条件差,产品设计不合理,服务不尽如人意等。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一方面,这些宝贵的品牌会消失,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无法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

二、沈阳市旅游产品需求现状分析

(一)短期自助式旅游产品更受欢迎

调研结果显示,到沈阳市的旅游者选择自助游的占6760%,半自助游的占2291%,而团队游所占比例不到10%,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更加注重自由度较高的旅游方式,不愿意选择团队游,不愿意被过多束缚。自助游和半自助游的旅游方式符合人们的旅游意向。71%的调查者表示希望用1―3天的时间游览沈阳,他们更加喜欢短期旅游,对于更长时间的休闲度假旅游方式不太接受。(参见图1、图2)

(二)旅游产品需求具有多样性,注重服务质量

调查显示,旅游产品需求呈多样化特征。其中喜欢山水风光旅游产品的人数

最多,对饮食购物类、民俗风情类、文物古迹类旅游产品需求的人数基本相同。但对文化艺术类和节庆展会类旅游产品的需求仅占山水风光类的1/3。所以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加大对文物古迹、满清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自身的特色。同时,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质量也有较高的要求。在旅游中旅游者注重整个行程的安排、服务人员的素质、旅游地的服务质量等客观条件(参见图3)。

(三)旅游价格依然是影响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景点信息、旅行费用、食宿、时间安排、安全等都是普遍关注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关心旅行费用的旅游者最多,景区景点信息和安全问题次之。说明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首先会考虑到价格因素。虽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价格仍旧是人们选择出行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参见图4)。

(四)旅游动机主要是放松身心,拓展知识

调查显示,56%的旅游者来沈旅游是为了放松身心,2724%旅游者以拓展知识、开阔视野作为出游的动机和旅游目的,余下的2076%则是探亲访友和商业旅行等。这表明沈阳的都市休闲旅游产品得到了旅游者的普遍认同(参见图5)。

三、沈阳市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调研环节薄弱

市场调研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符合消费者不同需求的产品,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外旅游产品开发前一年左右的调研时间相比,沈阳市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缺乏市场调研环节,主要靠主观判断或跟风决策,使得旅游产品结构混乱而且缺乏创意。

(二)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一直以来沈阳的旅游产品以传统满族文化旅游产品为主,近年来冰雪旅游产品逐渐增多,但这两种旅游产品均属资源消耗型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替代性极强,缺乏独特的竞争力。由于主题形象老套,内容固定,旅游者无法从中了解到旅游产品的特色,更无法在旅游产品消费中获得彻底的享受。同时,与国内外发达旅游地相比,沈阳旅游业的品牌化进程刚刚起步,有影响力的品牌旅游产品较少。一些旅行社赋予了整体旅游产品的品牌定义,如沈阳市海外旅行社的金运之旅,但是还缺乏有影响力的独立产品的品牌。旅游产品的体系化不足,旅游产品精深加工少,围绕核心旅游产品的附属产品或升级产品还没有开发。

(三)营销观念落后

首先,旅游产品内涵挖掘不够,导致营销形象定位不准确,宣传内容不够清晰,旅游者不能从宣传中得到有效信息,进而导致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例如,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的稻梦空间,是中国最大稻米文化主题公园。由于缺乏对产品形象的挖掘和定位,知名度一直不高。其次,营销手段单一,在旅游产品的营销上,一般采用展会、宣传册等传统的推广手段,营销渠道单一,导致宣传范围不够广,力度不够大。第三,旅游产品以低价竞争为主。沈阳旅游产品由于特色不突出,所以产品竞争主要以低价竞争为主,这不仅使旅游经营者的利润率普遍下降,而且造成旅游产品内容“缩水”,质量下降,游客数量减少,最终导致旅游产品的重复进入性不强。

四、沈阳市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一)沈阳市旅游产品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1符合市场原则

旅游产品在设计开发时要以市场为导向,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设计符合市场趋势的产品。只有满足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如近年来,一些旅行社根据消费者亲近自然的需求设计的采摘之旅就非常符合市场需求,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除了有针对性地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外,旅游经营者还可以挖掘潜在的旅游市场,将潜在旅游市场转化成现实的旅游需求。

2挖掘产品特色原则

趋同是目前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普遍现象,由于旅游资源的公共属性,旅游产品很容易被模仿。旅游产品应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思路进行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一定是全新的旅游产品,它可以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内涵、品牌以及包装方面的创新。

3时效性原则

旅游产品具有季节性,不同的季节或时间段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同。所以旅游经营者应把握机会设计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沈阳棋盘山风景名胜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就利用这一原则推出了不同的旅游产品。如春秋季节,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优美的风景,还可以享受到滑草等旅游产品。冬季的棋盘山更是有名的冰雪乐园,冰雕、滑雪等活动吸引力较强。

(二)沈阳市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建议

1重视市场调研

与国内外其他旅游地相比,沈阳市旅游产品在设计与生产过程中普遍缺乏市场调研环节,所推出的旅游产品往往是根据经营者的主观判断,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只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把握市场需求的动态,才能开发出被市场接受的旅游产品,而不是强加给市场的旅游产品。

2靠特色与内涵打造品牌

打造沈阳市旅游产品特色品牌,要凸显沈阳市与其他“山水城市”或“历史名城”的截然不同之处。可以通过强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表现其特殊性。例如,围绕“清祥之地”这个点,开发满族溯源之旅、战争发现之旅、清代服饰之旅等旅游产品,使旅游产品内涵更丰富,特色更鲜明,从而形成独特的品牌。

3多层次、多角度开发旅游产品

虽然沈阳市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但旅游产品较单一,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其他如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会议旅游等都没有进行深入的开发。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应与当地特色美食、乡村风光、民风民俗等资源科学合理地联合起来,针对不同特点的消费人群,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4加快旅游接待产业链建设

旅游产品是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其中 “吃、住、行、游、购、娱”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旅游产业链上下游的建设滞后既影响旅游产品的质量,也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因此要加快推进旅游产业链建设。同时在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时应关注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之前或之后的服务及感知,使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系统化。

[参考文献]

第2篇: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外贸公司;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一、传统贸易渠道面临的问题

传统贸易链过长,企业利润层层受压。传统贸易链从加工工厂、外贸公司、物流货代公司,延伸到境外进口商、境外批发商、境外零售商,贸易链过长,企业利润空间有限。大多数外贸公司是通过国内中间商出口商品,只有极少数企业直接销售到国外终端市场,或者通过境外办事处、境外公司出口产品,外贸产品的利润大部分被国外中间商获得。

合作模式松散,整体管控力度有限。在传统渠道模式下,外贸公司与上下游企业联系松散,不参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安排及管理、质量监控等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把控能力十分受限。同时,由于远离终端消费者,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管理也往往不到位,无法根据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进行产品改进升级和提供优质售后服务。

二、渠道创新,加快外贸公司转型升级

外贸公司转型升级不仅需要逐步向国际制造产业链上游、价值链高端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环节延伸,同时也需要向同样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下游市场营销、销售渠道等环节延伸,打破传统贸易渠道的种种弊端,有效降低出口环节成本、缩短出口时间、增加出口利润,实现向供应链管理公司转型。

(一)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或营销网络,缩短境外销售环节

一方面通过掌控境外营销网络,疏通中间环节,缩短贸易链,将产品直接销售至国外终端,大大降低产品流通成本,从而降低产品卖价,使产品在终端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保证出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收款的高效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分公司、办事处、销售公司等海外窗口及时了解市场销售情况,反馈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的结构与生产计划,并建立维修组装中心等售后机构,加强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加强国内货源能力建设,整合货源优势

外贸公司要重视境外营销网络的覆盖,更要加强国内货源的控制能力,通过货物的多样行和齐全性来弥补其产品报价高于专业生产厂家的劣势,满足国外大型采购商和超市的需求,提高出货的稳定性、规模性和持久性。外贸公司在商品基地(如义乌)设立采购分公司或办事处,依托产品丰富、价格低廉,单品起订无限制等优势,进行一站式采购,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三)借助电子商务B2B平台,实现外贸环节网络化

外贸电子商务B2B平台可以弥合国际买家的采购需求与国内供应商资质、进出口商服务水平之间的鸿沟,实现整个外贸环节的透明化、快速化和便捷化。电商平台不仅可以实现订单生成、支付等环节,订单确定之后的跟单、出货、报关、报检、核销、退税、物流、仓储、融资等一系列后续环节也可以全部实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传统的外贸流程电子化、数字化,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四)建立供应链管理模式

外贸公司作为现代贸易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能够凭借其专业化的流通功能协助生产商开拓市场,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延伸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当前外贸公司存在单纯充当“简单的中间商角色”、竞争实力有限、低水平重复竞争等问题,其积极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从单一的贸易商转型为以供应链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现代跨国贸易商,从传统采购商逐步向地区性采购商、生产计划管理者、价值链的重构者转变,在为供应商和客户提供中介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整个供应链内各种多元化服务的组合,包括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与开发、原材料采购、工厂选择、生产安排及管理、质量监控、物流及融资等,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凭借供需平台和专业优势,整合海外客户资源和国内生产、服务能力,从而形成以外贸公司为核心、众多中小生产型、服务型企业紧密围绕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参考文献:

第3篇: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起初的创业团队只有三个人,除了杨培峰,还有走秀网的前首席技术执行官董策和杨宏杰。三人各有分工,董策负责网站所有平台搭建的技术事宜;杨宏杰的家族在大陆有一个为数个大牌代工的加工厂,因此能与诸多品牌建立较好联系,拿到品牌授权;杨培峰则负责公司整体事务的运行。

虽然对奢侈品电子商务市场充满信心,但是杨培峰在开干之前还是跑到海外做了深入调研。

在与泰山天使投资基金联合创始人陈亮的沟通中,杨培峰了解到在欧洲有一种奢侈品限时抢购网站的电商运营模式,他特意到欧洲跑了一圈,与相关的人员做了沟通,并了解到不仅在西方发达地区,在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巴西都有类似模式的成功案例。

这次考察让杨培峰在中国做奢侈品电商的决心更加坚定。

除了市场调研,在如何寻找客户上,佳品网也独辟蹊径。起初,杨培峰借鉴国外网站的简洁样式,打开就是会员注册,而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示。虽然这样的页面现在已经改版,但是在起初却也为佳品网筛选出很多的忠实客户。“毕竟只有真正想买的人才会去注册登录。”杨培峰如是解释,但是这样的新鲜做法最后还是顺应国情,成为如今以产品展示为主的佳品网首页。

与很多电商一样,杨培峰认为做电商最难解决的就是货源问题。以2012年刚与佳品达成合作协议并注资1500万美元的美国梅西百货为例。杨培峰认为国外很多成功的奢侈品电商都是从线下发展到线上,而中国则恰恰相反,直接从线上开始做起。这样就自然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既然方向相反,那么干脆就直接反下去。杨培峰认为中国奢侈品电商的最终发展方向还是应该落地实体店,“只有线上线下都有,一个奢侈品零售商才能长足地发展下去。至于哪个为主哪个为辅,则视实际情况而定。”

第4篇: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老吉凉茶;市场定位;饮料

一、王老吉凉茶的再定位

(一)王老吉凉茶的原有定位――是凉茶?还是饮料?

“王老吉”作为一种老少咸宜、大众普及的保健型饮料,在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是家喻户晓的。始创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悠久历史。她的传统独家产品王老吉凉茶,素有“药茶王”的美誉,不仅在国内受到普遍欢迎,而且早在100多年前就畅销海外。凉茶王老吉面临着“既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又长着一幅饮料化的面孔”矛盾的双重身份,加之红色王老吉易拉罐3.5元的零售价高于市场平均饮料价格,使它永远走不出饮料行业列强的阴影。于是企业不得不面临因模糊定位而带来的问题:王老吉是当“凉茶”卖,还是当“饮料”卖?

(二)王老吉凉茶的再定位

由于产品定位诉求一直模糊不清,王老吉到底是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等于没有找到目标消费群,就打不开全国市场。企业迫切意识到要打开全国市场,就必须给王老吉凉茶这个产品重新进行定位。

通过对消费者的认知和购买消费行为的调查均表明,消费者对红色王老吉并无“治疗”要求,而是作为一个功能饮料购买,购买王老吉真实动机是用于“预防上火”,真正上火以后可能会采用药物。

由于“预防上火”是消费者购买王老吉的真实动机,显然有利于巩固加强原有市场。于是把王老吉定位为功能性饮料,主要功能是“预防上火”。

(三)品牌再定位后的市场反映

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让全国人民都将“王老吉”与“下火、降火”划上了等号,王老吉摇身一变成为了“下火”的代名词。正是这样一个准确而又鲜明的定位,一针见血地抓住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使以前不温不火的凉茶饮料开始迅速走红,2003年凉茶王老吉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倍,由 2002年的1亿多元猛增至6亿,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猛冲出广东。2004年,尽管企业不断扩大产能,但仍供不应求,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全年销量突破10亿元,2005年全年销量稳过20亿。2006年王老吉饮料年销量近40亿元。

凉茶王老吉成功的再定位和广告宣传,给这个有175年历史的、带有浓厚岭南特色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06肯德基开始在部分连锁店中撤下百事可乐,换上红色的王老吉凉茶作为饮料,这是中国大陆目前唯一进入肯德基连锁的中国品牌。到2010年,王老吉凉茶产销量达到6000万吨,真正成为世界饮料新巨头。

凉茶王老吉的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找到了王老吉真正的产品定位。而要建立一个品牌,首要任务就是品牌的定位,它是一个品牌能否长久生存和腾飞的基石。

二、定位与再定位的重要性

“定位”指的是“企业针对某一特定细分市场提出营销策略,以期在潜在购买者的心目中为自己的产品树立明确的地位”。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人们对于定位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也越来越高。客人的需求和期望是什么?接着可以针对目标市场的客人需求,为自己的产品进行设计,提出合适的促销口号和形象。这里还有一个再定位的问题。它是指企业为自己的产品在潜在购买者心目中确定一个新的位置。这一位置可以与原先完全不同,也可以是原先位置的延伸或补充。再定位的决定一旦作出,企业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渠道策略,都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三、怎样进行定位与再定位

定位或再定位均非易事,它们不是企业家或专家、学者在办公室或书斋中凭经验和感觉所能做到。“成功的定位需要做到正确认识市场、正确认识竞争与竞争者、正确认识消费者的看法”。不愿在市场调研上下苦功,仅凭经验与感觉确定目标市场,正是许多人企业失败的根源。怎样定位或再定位呢?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下列四步:

(一)市场调研

通过认真的调研,了解实际和潜在的顾客需求、兴趣、爱好及这些方面的变化,是市场调研的主要目的。市场调研做得好,以下四个问题应该能得到明确、具体的回答:①消费者最看重的是什么?②目标市场怎样看待本企业?③目标市场对自己的竞争者怎么看?④企业应该利用自身的哪些特征(或属性)才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二)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指企业对自己进行的SWOT分析,即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SWOT分析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优势和机遇,因为企业若能集中自己的优势,抓住尚未为众人察觉的机遇,则他们的成功是必然的。优势和机遇是企业取得成功的两个轮子。SWOT分析虽然由企业的决策者和营销人员自己进行,但是他们必须时时、处处把自己放在顾客位置上看待一切。换言之,优势不应只是决策者或营销人员看来是优势;只有消费者看来是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

(三)确定目标市场

企业在对整个市场进行分析之后,有可能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找到最合适的购买者,换言之,找到自己能最好为之服务的顾客。这里重要的是,一家企业不应企图满足一切购买者的一切需求,而应努力地去满足一部分购买者(有时甚至是很小一部分人)的各种需求。所以有人指出,确定目标市场是一个聚焦的过程;定位的实质是放弃。

(四)确定定位方式

确定定位方式,指在找到产品的独特性以后,用声像或文字强化企业最突出的长处,用简洁的语言(常常只是一句话)传递信息(常称广告信息),使顾客了解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后所能获得的好处。好的广告信息既是正确定位的结果,同时又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定位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太平人寿保险 市场营销 解决方案

一、保险公司营销策略相关概述

营销组合有着很多的变量,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 Mccarthy)1960年提出4P理论讲这些变量行系统的概括,分为四类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四要素。4P理论简化了营销的要素,使之更容易记忆,便于传播。

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致使商家需要更新的理论和观点来制定营销策略。1990年,美国学者劳特朋(Lauteborn)教授提出了与传统营销相对应的理论,即与4P理论相对应的4C理论。4C理论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是一种顾客战略。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首先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Consumer’s Needs),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供给,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还要考虑消费者为了满足需求所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还要在与消费者进行信息的交换时实现双向的沟通与交流(Communication),来实现供给方与需求方的信息对称。还要从渠道上,产品的流通上考虑到并实现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便利性(Convenience)。顾客需求既包括显性的需求,也包括顾客的潜在需求。现有市场上显现出的是客户的显性需求,发掘和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是开拓新市场所必须的。供给与需求是共存的,只有了解了需求才能进行有效地供给。市场营销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研究,了解需求,并针对需求制作营销策略。顾客所愿意支付的成本是产品定价的重要依据。只有研究并分析出顾客的意愿成本,才能更好地进行产品的定价,实现利润最大化。与顾客的沟通是双向的,只有及时沟通,才能得到顾客对产品的反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强顾客的信任度和忠诚度。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产品的渠道和流通以及售后方面考虑顾客操作的便利性,能够拉近公司于客户的距离,便于关系营销的进行。

二、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沈阳分公司简介

太平人寿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最悠久的保险公司之一,1929 年始创于上海,1956年移师海外专营寿险业务。2001年,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保险控股公司、富通保险国际、金柏国际投资等四大股东,在上海以“太平人寿”名义,全面恢复国内人身保险业务的经营,成为第六家全国性寿险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62.3亿元人民币。2012年,中太平集团列入中央管理企业,以此为新契机、新起点,中国太平确立了“打造世界金融服务杰出的中国品牌”的愿景和“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的战略目标。目前,太平人寿拥有国内寿险公司最完善的产品线,为个人和团体提供专业的寿险金融服务。太平人寿的寿险服务分为保障与投资两大门类,数以百计的产品覆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子女教育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各个领域。太平人寿主要通过个人寿险营销、银行、渠道合作、互联网及电话销售等营销模式销售保险产品,另外,太平人寿还设立了专业养老金公司拓展企业年金领域。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3日。2012年覆盖省内12个地级市的营销网络。已经成为辽沈寿险市场的中坚力量。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沈阳分公司是太平人寿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下属的公司。

自从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在沈阳开设分公司以来,提出以“真诚服务,用心经营”为公司经营理念,并且广纳贤才,以自身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并以此为基础努力打造“高品质,高素质,高绩效”的三高团队。目前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沈阳公司有一线寿险营销人员200余人,分别隶属于个险团队、团险团队和银行保险团队三个业务系列。特别要说的是与各大商业银行合作的银行保险团队,创造了银行保险业务的新模式,在刚开业的两个月创造 5002万寿险保费收入的奇迹中,独立完成保费收入4626万元,出色的打响抢占沈阳市场的第一枪,出色的完成了公司在进入市场之前提出的“打好基础,高速发展”的初步目标,成为沈阳乃至辽宁范围内银行保险业务的典范。

三、公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如今市场上销售的保险产品大部分都是传统型的保险产品,无法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新需要。对于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沈阳分公司来讲,现有的保险产品,只有部分产品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他的大部分保险产品目前的销售状况不好,前景也不容乐观,造成了保险设计的极大浪费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缺少竞争力。而沈阳地区的居民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根据层次需求理论,不同的收入层次的需求不同,沈阳地区的收入差异导致了居民对保险需求的层次性。农村与城镇之间存在差异,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差异,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在拉大差异。这致使保险的需求出现了差异化和个性化,而现有的保险产品并不能满足这些差异化的需求。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缺少市场细分,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

目前太平人寿沈阳分公司进行销售的保险产品,这里指寿险产品,已经由最初的三种基本人身险拓展为涉及到医疗、子女教育、理财投资、婚姻等领域,已经超过了百种,已经基本覆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各个公司的产品差异性较小,市场并没有进行细分,有些产品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的需要,缺乏针对性。再者,现在市场上的寿险产品大部分都是采用固定的利率,这种固定利率的产品抗风险能力弱,很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大增加了这类产品的风险。产品开发的滞后影响了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沈阳分公司在沈阳地区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进行保险销售的售后服务和客户维护服务时,也存在着问题。太平人寿沈阳分公司提供的后续服务不能满足现今人们对服务的要求,服务质量不够高,服务内容不够丰富。这些问题影响着保险公司与客户的关系,不利于公司发展。

四、提升公司市场营销的策略探讨

(一)太平人寿沈阳分公司应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收集反馈信息

开发新产品的首要步骤便是进行市场调研,了解顾客需求。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的开发,防止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避免产生产品设计的浪费。还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通过数据来检测新产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根据反馈的信息对产品进行调整,使产品优化升级。

(二)定期进行策划和论证

通过市场调研来确定产品的基本构造,在进行策划时要充分考虑差异化。在产品投放到市场时,还要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调查,论证策划的可行性。

(三)进行市场细分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对产品的受众进行细分,并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的需求层次。还要开拓高端市场,使部分产品高端化,满足高端人群的需要。

第6篇: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关键词] 零售企业 海外扩张 问题

随着加入WTO,国内有关分销领域限制逐步取消,海外实力强大的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面对海外零售企业的进入,国内零售市场的竞争将日益加剧,国内零售企业在坚守本土市场的同时,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扩张以求更宽松的生存空间是迟早的事。近些年,国内少数零售企业也开始进行海外扩张,但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海外拓展之路付出了巨大代价。那么零售企业在海外扩张中,究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一、充分认识海外市场,选准东道国

零售业的跨国经营往往比制造业的跨国经营更复杂、更困难,因此,在决定是否进入海外市场时,必须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论证。这是进行海外扩张的第一步。世界零售巨头都特别重视海外市场调研工作。如沃尔玛每进入一个外国市场,都要对该国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确定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为进入中国市场,沃尔玛曾经进行了长达6年的准备工作,1992年7月,沃尔玛获得进入中国的许可证后,没有立即全面扩张,而是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专门从事中国市场的调查工作,这些都为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反,那些进入海外市场后出现失利局面的企业,往往都是事先对国际市场研究不足所致。如,我国第一个开拓海外市场(俄罗斯市场)的零售企业天客隆,在走出国门之前,虽然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天客隆集团在投资俄罗斯之前并没有认真研究当地的投资环境、市场行情、风俗习惯、消费心理和政策法规等。导致天客隆海外拓展之路付出了巨大代价。显然,对于国际化经验不多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在海外扩张前,应进行长期周密的全方位投资环境的调研分析,将拟投资国的社会环境因素(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地理气候、基础设施等)、人口因素、竞争因素等研究清楚,方可开始投资行动,以免重蹈天客隆覆辙。

在对海外市场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零售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可以介入的目标市场,即选准东道国。零售企业海外扩张可以看成是零售企业市场范围的地理扩大,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进入东道国的投资风险,大大降低海外扩张的成本,零售企业市场范围的地理扩大过程一般经历国内市场――国外邻近市场――国外其它市场这样几个发展阶段,许多跨国零售企业在海外扩张的地理路径选择过程中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如在国际化初期,家乐福主要选取地理、文化、习俗与法国比较接近的海外市场(诸如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进行扩张,随后扩展到全欧洲、中南美洲和亚洲;美国沃尔玛首选墨西哥与加拿大;法国家乐福首选比利时、瑞士、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零售企业以亚洲沿海地区为主。这种优先开拓海外邻近市场的扩张战略在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初期尤为明显。我国零售企业在东道国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地理、文化等因素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和地区作为投资首选点,如亚洲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海外华人基础较好的地区。

二、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情况,确定恰当的进入方式

确定恰当的进入方式对于整体实力尚不强大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国零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无法和沃尔玛这样的公司相比的,如同德国的投资失败,沃尔玛可以承受,对中国零售企业却可能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通常,零售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有机体式的扩展,即运用自己的资源从其他零售商处购买现有场地,或从零开始;二是收购,即通过出资加入一个已在正常经营的企业体系;三是合资经营,即寻找一个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立一个合资企业;四是特许经营,即授予某个国家和地区特许经营权人经营权,签订协议。这四种方式的比较见下表。

由于各种海外扩张方式各有利弊,所以,零售企业应对所有可能的市场进入方式进行多项分析比较,即对控制力度、资源投入、所承担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选择一种能使企业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这方面国际零售商的做法值得借鉴。沃尔玛在墨西哥和中国的投资,采用了合资方式;在加拿大、德国、韩国、英国采用的是收购方式;在阿根廷选择有机体式的扩展方式。瑞典宜家家居公司在邻近的欧洲国家,采取并购和有机增长方式;但为扩展亚洲市场,宜家在1975年首先以特许经销的方式进入香港市场;进入90年代以后,东欧市场成为宜家扩张的重点地区,在东欧就采取了并购方式进入。在当前情况下,中国零售企业由于资本和技术处于相对有限状态,因此,在确定具体扩张方式时,就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初期可考虑以合资、特许经营和收购为主,当对东道国市场的适应性增强之后,再寻找时机过渡为独资经营。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扬长避短。

三、针对多变的海外市场环境,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零售企业在进行海外扩张时,即使是进行了周密的海外市场调研,进行了科学的海外市场选择、进入方式选择以及业态决策等,但进入海外市场以后依然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尤其是零售企业直接面临的消费者市场的流动性和变动性更大,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对原有的策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这是企业在海外市场长期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尽管不同的国际零售商有着不同的经营策略,但他们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都特别注意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以获得成功或尽可能减少失败的损失。沃尔玛在1994年进入巴西市场时,采取率先降价的方法与对手竞争,而家乐福与其他当地竞争者也相继降价,结果引起一场价格大战。沃尔玛出师不利,出现了亏损。在分析市场形势,看清市场需求之后,沃尔玛改变方针,从降价转向提高服务质量,加深销售产品的广度和深度。最终成功压倒了家乐福与当地的众多小竞争对手,巩固了在巴西市场中的地位。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沃尔玛最早把华东地区的上海作为主要目标市场,但与其合作者谈判失败。沃尔玛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很快与深圳国际投资公司合作,在深圳开设出中国的第一家店,自此沃尔玛以深圳为中心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由此可见,中国零售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后,不应固守进入前计划好的策略,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决策,如地址选择、商品的组合策略、价格策略、服务策略、促销策略等。只有不断在新市场学习,不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策略调整,才有可能在海外新市场获得持续性发展。当然,如果在东道国的零售网络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企业也可以从战略上考虑主动退出该市场,以便把有限的资源投入于其他更有利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肖怡:零售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7篇: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电子制造业正在向低成本的地区转移,这是公认的事实,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且情况将会持续。

美国对制造业中的失业问题担忧有根据吗?绝对有。全球范围的制造业转移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美国的制造业正在快速向海外迁移。今天,电子产业的制造代加工超过33%在中国进行。其它低成本的亚太国家则占26%。根据Gartner Dataquest公司的市场调研,只有26%的代加工在美国完成。

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海外基地往往能够获得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在某些情况下更得到廉价的工程人才,而且面对较简单和限制较少的管制环境。与此同时,这些地区越来越稳定的政局也有助于打开资本投资大门。不过,电子制造业在全球的散布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尽管这种转移是合理的,但也使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更加严峻。

盗取知识产权的手段五花八门。冒牌产品的最常见来源是称为过建的方法,即代工方在OEM客户定购合同之外直接生产额外的一些产品。这些额外的产品本质上与OEM客户的产品一样,并通过灰色市场以非常底的价格销售出去。

冒牌产品的另一个源头是复制,即不道德的制造商或竞争对手会复制别家厂商的设计,然后进行生产,而不会遵从专利的规条。一旦这些复制产品 (通常质量较差、性能较低) 冲击市场,便会损害原厂家的品牌声誉,有时甚至会增加其服务成本。

第三种IP盗窃手段是逆向工程。这种手段在全球许多地区被视为可接受的惯例,容许竞争对手通过试验或分析盗取IC的设计。竞争对手一旦获得设计的细节,便能以最少的研发成本对原器件进行改进,然后再以低价销售。

威胁越来越大

IP盗窃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根据IP保护方面的专业调研公司 Carratu International 估计,冒牌产品目前占全球贸易大约9%。根据其它市场调查公司估计,盗版商品约占全部产品的百分之几到十个百分点。

国际电子经销商协会(Electronic Retail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最近在市场上发现186种冒牌IC,进一步表明IP盗取问题的严重性。这些非法器件模仿各大领先IC制造商的产品功能,包括Altera、AMD、美国国家半导体、日立、凌特、摩托罗拉、赛普拉斯半导体、NEC、三星、赛灵思和美国莱迪思半导体等等。

IP盗窃会造成巨大的收入损失。根据国际反伪造联盟 (International Anti-Counterfeiting Coalition,IACC) 调查,美国公司在1997年因全球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侵权问题所招致的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

而潜在的损害还远远超过销售额的损失。销售盗版商品的公司较传统的竞争对手有先天的成本优势。由于他们的研发成本较低,不仅能在新市场建立滩头阵地和偷取市场份额,而且还能将产品的原开发厂商彻底赶出市场。

直至目前,许多制造商都尝试通过专利手段保护知识产权。越早在越多国家申请专利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监视和任何侵害专利的产品。申请专利至少能为抵御冒牌产品提供法律基础。

然而,申请、维护和执行专利需要耗费大量的工程和法律资源。专利诉讼费用动辄高达数百万美元。而且专利申请过程非常漫长。处理一项专利可能要耗费两三年,而这对许多产品的生命周期只有一两年的市场来说无疑是个难题。此外,不同国家标准的差异也会对全球市场的专利执行构成严重障碍。各国的执法政策也有所不同;有些国家只看谁先登记专利,而不看谁先发明;有些国家则对侵权给予相对较轻的惩罚。

掌控自己的命运

那么,OEM厂商该怎么办呢?他们必须将知识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这非常困难且需要多方面的手段。的确,尽管专利保护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商业和法律基础逐渐赶上美国、日本和欧洲等情况下,预防措施往往是最直接的策略。

首先,要采用巧妙的供应链战术,使仿冒产品难以进行,并且在不同地方采购关键部件,确保每个制造商都要通过完整而周密的质量控制流程,同时加强对制造商的控制,以防止过建等情况出现。

其次,在产品中实施硬件安全密钥。采用非挥发性可编程技术的器件和子系统(如反熔丝或以Flash为基础的FPGA)可在交给代工方或海外制造厂之前先行编程。由于这些器件不是在启动时编程,因而比起其它竞争解决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抗御逆向工程的能力也更强。

第8篇: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有“世界第一CEO”之称的杰克・韦尔奇在中国访问期间,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经问道:“我们如何能把汤姆逊在北美的业务扭亏为盈?”韦尔奇的回答很干脆:“没有办法,不赚钱就卖掉。”

作为国际上最耀眼的商业明星之一,有着深邃管理思想和丰富营销理念的韦尔奇却给了TCL一个异常简单、近乎玩笑的回答。但这个答案不是他在敷衍了事,也不是美国式幽默作祟,而是韦尔奇在真正洞悉了营销真髓后的回答。企业的国际化扩张是为了更多地销售产品,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盈利,不盈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事实验证了2004年韦尔奇这个判断的前瞻性,2006年9月,TCL停止了汤姆逊在欧洲的彩电销售和营销活动。

营销的本质是为了卖出产品,获得盈利,如果不能使产品成功达成销售行为,那么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推广等环节都将毫无意义。

海外营销普遍处在转型关口

华为是中国公司海外扩张比较成功的企业之一,曾有高层总结成功原因:在营销层面,华为如火如荼的海外扩张进程中,残酷的价格战往往是制胜的法宝。例如在2005年阿尔及利亚电信公司43万线CDMA项目中,华为报出了11美元一线的超低价格,而其他对手的报价为:爱立信平均83美元1线,北电平均55美元1线,中兴平均37美元1线,最后阿方选择了华为。竞标成功的华为却笑得十分苦涩,据相关人士透露,华为在这个项目上至少贴进了1000万美元。

一位中兴高管曾经这样描述海外竞标的惨烈:“打得一塌糊涂,价格低到难以想象。现在外国运营商都学聪明了,每逢招标就叫华为、中兴作为压价的棋子。”此外,联想、TCL、长虹、宝钢、首钢、中远集团、中国移动等一批企业在刚开始征战海外时也是依赖着价格的优势。

以价格战抢地盘是许多中国企业海外营销不约而同的战术选择,可以成功地逼退竞争者,更多地完成销售任务。事实上靠着这一利器,中国的海外企业从国际行业巨头手里抢过不少的销售额。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价格战对企业自身的损伤非常明显。第一,忽视营销为了盈利的目的而大打价格战终归会失败,因为人才、营销、制造、贸易等方面的成本在不断上升,利润空间会缩小甚至亏本,把利润剥干,企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与必要;第二,当客户对我们的认可定位为“超低价格”时,那么企业再想提高售价、增加利润就十分困难,转变这一不良认识也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

不过在成功占领部分国际市场后,目前华为开始进入提升品牌、关注消费者的良性转折阶段。2006年华为几次海外成功竞标,价格均属于中等档次,有时甚至会略高于爱立信等竞争对手。在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文中,四个战略有两个明确要求从消费者出发,脱离单纯价格战:“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惟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以价格战为介入点,成功占领市场后,脱离单纯的低价行为,以综合优势竞争,应该是所有中国海外企业必然的转型过程。

成为百年老店,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2006年《环球企业家》和全球调查机构GMI公司发起“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公司”的大型调查,在美国、英国、法国等8个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抽取了7500个样本。结果显示,外国人眼中中国产品的形象被概括为“便宜、劣质、海量和仿冒”四个词汇,中国公司的形象被概况为“低成本”、“快速扩张”、“不道德”三点。客观的结果告诉我们“Made In China”在众多发达国家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是如何的不好。严格地说,这种形象认知会严重妨碍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在进入高端市场后,“质劣价廉”的消费者印象是非常危险的,“价廉”可以使消费者产生一时的购买冲动,但是“质劣”却是消费者长期不购买的最充分理由。生产出真正适应欧美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中国海外企业才能改变国外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向“中国制造”“质优价廉”转型,获得源源不断的长久利润。

在反映海尔创业史与国际化历程的电影《首席执行官》中有一个片段,海尔美国公司的迈克先生对总裁凌敏(张瑞敏原型)说,美国的冷柜市场很大,但传统的冷柜比较深,翻找下面的东西时非常不便,能不能对现有的冷柜进行改良。第二天早晨,当迈克先生看到海尔的设计制作人员连夜生产的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冷柜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17小时之前的一个念头,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简直难以相信,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神速的反应。”

消费者喜欢一个产品可能是因为多种理由的叠加,而拒绝一个产品往往只需要一个细微的瑕疵。必须考虑自己的产品是否真正适合当地消费人群,仔细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为消费者所接纳的真正原因,从价格、质量、使用习惯、使用舒适度,甚至颜色、外观、推广手段、销售渠道等方方面面出发,并且不放过任何一个极其细微的环节。

任正非提出过“削足适履”的概念:“我们现在买一双‘美国鞋’,中国人可能穿不进去……我们的方针是‘削足适履’!”他要求公司必须适应客户和市场需求,不能让市场适应公司。在把营销国际化这个笼统的概念放到产品销售的某个国家时,国际化就意味着产品对所销售国家的本土化和国家化。许多国家的居民对外来品牌具有排斥心理,如果不能像《首席执行官》中反映的海尔那样努力让消费者感到其比当地品牌更多的优势,在价格优势过后,面临的必是被淘汰的命运。

海外推广,“烧钱”更要“收钱”

随着海外营销的深入,不少企业采用了更加国际化的推广手段。联想自2004年3月宣布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以来,在各个体育领域频频出击:2006年4月,重金签下巴西球星罗纳尔迪尼奥;2006年10月花巨资与NBA官方推出“联想指数”;2007年赞助F1赛事的威廉姆斯车队;成为2008年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此外还有近来的TCL赞助亚太地区汽车拉力赛,爱国者赞助F1赛事的迈凯轮车队等营销事件。能在国际级赛事中展示自我,意味着有更多的外国人有机会看到、用到自己的产品和标识。

体育营销是许多国际巨型企业热衷的营销推广方式之一,也是最烧钱,最容易产生营销成功错觉的事情。有专业人士曾经激烈质疑联想的巨额成本付出是否能真正促进销售,投入与产出比是否合理,“名声”一时传播出去了,如果产品没有切实“落地”的话,必将后患无穷。

中国企业不惜重金进行海外推广时,一定要问自己:我们是否把握住了营销的真髓?占领消费者视线仅是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销售,为了赢利。营销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举办几个展会、赞助几届赛事、赞助奥运会这样简单,需要仔细研究世界范围和目标市场消费者主流和最为接受的营销手段,参考其他企业产品推广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让自己产品的推广超越甚至覆盖竞争对手的宣传。

2004年可口可乐在雅典奥运圣火传递的每一个城市都组织大型宣传活动,先后有几万名可口可乐员工参与其中,在这热闹的背后,可口可乐有清晰的战略意图:“最重要的任务是把消费者、渠道网络、媒体带动起来,传达自己的品牌精神,通过广告、赞助、新产品、新包装以及其他促销活动让消费者充分融入到奥运氛围中,实现产品销售的突破。”在雅典奥运会期间,仅可口可乐(中国)的整体销量就比2003年同期增长19%,销量和利润的增长才是可口可乐一掷千金的根本目的。

第9篇:海外产品市场调研范文

传统的景泰蓝制作工艺神秘而复杂,非常人所能学就,然而,近年来,随着十字绣市场的火爆,有人尝试着从体验经济着手,对复杂的传统工艺进行技术简化和创新,开发出景泰蓝工艺画套装产品,收获大把的财富。

怀揣国宝手艺 摸底武汉市场整一年

放眼武汉的工艺装饰品市场,油画、版画、木雕画等品种并不少见,动辄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标价,使得这类产品的定位纷纷瞄准在酒店、写字楼、家装等高端装饰市场。

如何结合景泰蓝美观华贵的艺术表现力,把从前的高端产品开发成普通市民都能体验消费的文化产品,从而赢得无限商机?

两年前,从深圳回到武汉的胡德祥开始琢磨这个问题。十年前,胡德祥开始接触景泰蓝行业,那时候,从事景泰蓝制作的公司遍布深圳沿海一带,产品出口美国、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那时,一套标准的景泰蓝工艺品售价从三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制作工艺需经历数十道工序。

然而,近年来火遍大江南北的十字绣给了胡德祥灵感,“一片小小的绣布能引发巨大的消费市场,为什么不能借鉴十字绣的成功,创新工艺,生产景泰蓝工艺画套装产品,试试销路?”

胡德祥开始了市场调研之路。一年下来,收集到的市场信息令他信心倍增:在汉正街的十字绣批发市场,专营湖北市场的商就多达100多家,短短数年间不少人挣下过千万资产。而武汉市经营十字绣的店铺不低于上万家,从高峰时十字绣套件(画布、图样加针线)售价两三百元一套,到如今数十元一套,利润依然存在!

复制盈利模式 借道十字绣市场博商机

类似的盈利模式,类似的DIY体验经济,何不借道现有的十字绣市场渠道,铺路景泰蓝工艺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