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

第1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一、认识误区

面对即将到来的三网融合时代,中国广播电视系统在内容生产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在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的变化方面,更多地强调了内容传播渠道的融合

就广播电视系统而言,推进三网融合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如何尽快完成“一省一网”和“全国一张网”的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终极目标是成立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而截止目前,“一省一网”的格局还没有完成,只有19个省份完成或大部分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工作,其中北京、天津、陕西、广西、海南、吉林、江苏、贵州等8个省份全部完成省市县网络整合,河北、安徽、江西、湖南、云南、新疆、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南、浙江等11个省份在前期完成了大部分市县或主要城市的网络整合的基础上正在加快网络整合进度。

但除了地方和全国有线网络这一传播渠道的整合,广播电视系统在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网络双向化升级改造、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内容提供和服务方面,譬如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的开展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当网络传输进入成熟阶段,以节目制作为代表的内容提供商将会成为广播电视新媒体产业中的关键点。内容提供商将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成为市场的主导。

(二)在推进三网融合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产业属性,淡化了其更为本质的公益属性

根据目前的三网融合政策,广播电视系统负责掌握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内容集成和播出环节,这是由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公益属性决定的。但广播电视系统的从业人员一提到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往往更习惯于与文化产业联系在一起,往往更习惯于与同电信网、互联网的市场竞争联系在一起。这种有意无意地弱化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公益属性,过于强调其产业属性的直接后果,就是必然会遭遇诸多体制障碍和行业壁垒,客观上会影响三网融合的进程和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广播电视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一样,都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都是重要的宣传思想阵地和舆论引导工具,其公益性为主的原则和特点是公认的。这种原则和特点并不会因三网融合而有任何的改变。三网融合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新媒体仍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当然要无条件地服从于社会效益。换言之,即使在三网融合的语境下,广播电视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一样,其根本任务都仍然是更好地为党的事业服务,为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服务。这是不可动摇的显而易见的根本原则。

(三)在广播电视系统内容生产布局方面,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看成传统广播电视业态的自然衍生物和当然依附者

譬如,为了发展数字付费电视的内容的服务,中央电视台投资组建了中央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中数传媒”)。受中央电视台委托,该公司负责管理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简称“央视风云”)和中视数字电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数指南”),前者专门承制频道内容,后者专门提供电子节目菜单服务。从长远的观点看,中数传媒与中央电视台的母子关系可能不是最有利于中国数字付费电视业务开展的体制。因为以收取收视费为主要创收模式的数字付费电视业务与以广告为主要创收模式的开路电视业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受众需求和节目形态上,开路电视与数字付费电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央电视台不可能不顾及占其经营总收入60~70%的开路电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而将主要的人物、物力、财力投入到前景尚不十分明朗的数字付费电视业务方面。

如今的市场竞争,已从个别业务和产品的单打独斗式的竞争的层面进化到依靠产业链进行整合竞争的层面。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业态的布局和结构基本上是点式的,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其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是较低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业务进展缓慢,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大城市,大大迟缓于原来的乐观估计。

(四)在内容研发和提供方面,重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研发和提供,轻视广播电视新媒体中节目内容的研发和提供

有人曾争论过广播电视业是政策为王,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笔者认为,在三网融合的语境下,传播渠道的重要性尽管在提升,但说到底,依然是内容为王。政策是内容生产的保障,渠道是内容传播的载体,都是为具体内容服务的。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用什么方式传播,受众最终要欣赏的仍是实实在在的内容作品。

广播电视系统在内容生产方面有传统优势,如多年积累的采访编辑、内容组织、影像拍摄、制作能力和相关人才,以及拥有大量节目版权等。但这些优势目前主要体现上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方面,在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研发方面还有大量的创新性工作要做:就网络电视节目形态而言,一方面要研发利用网络技术对传统电视节目进行整合后所形成的节目形态,另一方面要研发利用信息互动传播所产生的全新的节目形态;就手机电视节目形态而言,因为手机屏幕比较小,仅仅把传统电视节目形态简单地移植到手机屏幕上显然不是最优化的选择,这就需要对传统电视节目形态进行改造,以便为手机用户研发全新的节目形态。

(五)在业务合作方面,认为与电信网、互联网的融合可能使广播电视系统遭遇发展危机,所以总是不自觉地试图御“敌”于系统之外

为了加快国家信息化进程,我国的广播电视系统与电信网、互联网等相关行业正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客观形势使广播电视系统的消极抵御正在逐渐变得毫无意义。广播电视系统必须正视并尽快适应这种新形势,抓住三网融合带来的难得机遇,充实和丰富节目内容,提高播出传送质量,积极开展新业务,努力提供新服务,发挥广播电视系统的内容优势、渠道优势、用户优势,巩固现有的传播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

(六)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认为仍应主要以维护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既得利益为依归

目前我国有关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级别不高,随意性强,没有形成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现存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是基于确保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垄断地位而形成的。有关保障三网融合语境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新媒体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目前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种情况如果不尽快改变,将会直接影响和阻碍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广播电视系统正面临着一个多元化与标准化交织的领域。如何统筹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关系,如何统筹广电网与互联网、电信网等行业相关音视频业务的关系,以及对各种传输渠道上的海量音视频节目内容如何监管等,这都为广播电视系统的行业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二、应对之策

针对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的上述六个认识误区,本文相应地提出如下六条建议:

(一)广播电视系统在内容生产上,既要重视内容传播渠道的融合,更要重内容形态的融合

三网融合是广播电视自诞生以来面临的最大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远远超出了技术的范畴,涉及到广播电视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影响方式、服务方式、盈利方式、管理方式等各个层面,关系到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广播电视系统要以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网络化、双向化为重点,全面构建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以符合三网融合的国家要求,符合受众对于三网融合业务的需求。下一代广电网具有全媒体功能,它把平面、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对某一个发生的新闻事件报道、评论等各种信息全部汇聚到广电网上。经过后台的处理和汇聚,“看电视”的形态不一样了:过去只用电视机看,现在可以用电脑和手机看,在家里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屏幕切换;过去按频道选节目,现在按事件来选,就像搜索工具一样方便。

(二)要明确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具有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内容生产一样的公益属性,同样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有力推动

广播电视系统要从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舆论主阵地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三网融合语境下的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内容生产,说服政府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作为与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走出去工程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公益性事业来对待,用与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走出去工程等这些侧重于渠道建设的工程同等甚至更大的力度来扶持和推动三网融合语境下的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和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

(三)要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在内的广播电视新媒体作为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同等作用和价值的一项全新的面向未来的文化产业来发展,使其在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真正平等竞争中得到跨跃式发展

令人鼓舞的是,2009年年底以来,由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引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开始将内容生产产业链延伸到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广播电视新媒体领域,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生产海量、高清、便携、实时、互动等优势日益彰显。

(四)要加强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研发

广播电视系统应在不断拓展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传播渠道的同时,研发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互补、互动、互利的更契合互联网、电信网等渠道传播特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形态,以确保在内容提供方面的主渠道地位。

在内容生产方面,广播电视系统是最具优势和潜力的。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广播电视系统生产的内容开始进入互联网和电信网提供的渠道,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三屏合一的局面已初露端倪。

2010年2月6日,北京电视台三屏合一网络春晚在北京开启;同一天在我国另一个大都市上海,中国电信隆重推出“魔屏mTouch”,用户可以通过内置Wi-Fi模块的8英寸屏幕上网、看IPTV、视频通话、看电子相册等等;东方卫视也与百视通公司合作,实现东方卫视春晚节目的三屏合一传播,让观众在网站、IPTV和手机上都能看到东方卫视春晚的新鲜资讯并收看各种节目。2010年9月21日至23日,北京电视台连续三天在北京卫视黄金时段播出三台网络中秋晚会《月上紫禁城》《月圆青》《月洒万家情》,并借助BTV在线、BTV手机电视、北广传媒移动电视、楼宇电视、地铁电视等资源,并携手中国移动和搜狐网、腾讯网、酷6网、人人网、天涯社区、土豆网六大网站,进行立体化的整合传播。

(五)要加强广播电视系统与互联网、电信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

广播电视系统要秉持开放的心态与积极合作、互利双赢的姿态去,在与电信、互联网的良性竞争中,拿到属于自己的合理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一些新的业务领域更应如此。

三网融合的真谛就是资源共享、市场共存、发展共荣、各自精彩,而不是大家都自己去铺一套光缆、放一组卫星、建一批互联网网站,甚至分别实现光纤到户。三网融合既要追求经济效益,更应追求社会效益,因此与一般的工业、商业融合有所不同。现在,三网融合的诱人前景已经清晰地展现出来。但在三网融合中,正像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离不开广播电视系统一样,广播电视系统也离不开电信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合作。一连串的市场数据能否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精神文化产品,还取决于三方能否精诚合作而不在部门和局部利益问题上过度博弈。

(六)要制定与完善一整套促进三网融合语境下广播电视业务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三网融合是我国未来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三网融合,可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三网融合能够实现国家的信息化,可以使我国从现在的信息大国转变为信息强国。而要实现上述既定的国家战略目标,有关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监督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就成为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涉及三网融合的法律法规只有“条例”而没有“法”,并且《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信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均为颁布十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的法规,《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和《电信法》至今没有出台。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已经迫在眉捷。

从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到随后的国发[2010]5号文《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到6月6日通过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再到6月30日确定的第一批试点名单,三网融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日益清晰。作为三网融合的重要一方,广播电视系统要在国家授权范围内,重新审视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制定和科学配套,加强对从事广播电视业务企业的业务规划、业务准入、运营监管、内容安全、节目播放、安全播出、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设备入网、互联互通等管理,在实现与互联网和电信行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前提下,确保广播电视系统在渠道整合、技术攻关等方面能够跟上三网融合时代的发展步伐,确保广播电视系统的内容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合法权益和合理份额。

三、结语

第2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关键词: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基本特征;创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86-01

一、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新的特征

(一)服务内容由小众向大众转变

作为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要跳出原来“小众化”的局部范围,逐步向“大众化”的广阔天地迈进,使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各种设施活动包涵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领域和所有方面,以此为依托从而把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基层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农村科技知识传播的重要课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基地和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二)工作职能由单一向综合转化

众所周知,原先的乡镇文化站,基本上都是在县(市)文化主管部门的主导之下建立而成的群众文化工作机构,其工作职能简单而乏味,所能提供的只是最基本、最传统文化娱乐服务,无法给予范围更广、内容更多、层次更高的综合性基层文化服务,早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文化需要。而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建设,就使文化站突破了传统模式的单一职能,实现了其跨部门、跨行业、多样化、多功能、综合性发展的全新面貌和美好前景。

二、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创新建设的举措

(一)提高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人员管理水平,稳定文化人才队伍

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有一支稳定的专业的人才队伍。做好优化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能力,这才是做好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保持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具有活力和生机的重要依据。

首先让每一个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都配备高素质高文化的专职人员,使得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都能有优良的素质,能让其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以便实现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全面服务于基层基础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其次让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每周的全面培训和教育,使得他们能够跟上时代迅速发展的速度,自强不息,以至于不被时代所淘汰。

(二)由单向供给向双向互动转变,以人为本,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的吸引力

现阶段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在需求和供给上存在着脱节现象。只有充分聆听群众的声音,了解需求,才能有效供给。一方面,要增强“送文化”的针对性,研究把握农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有效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把先进的文化和科学知识传播给基层群众。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种文化”,引导和鼓励群众自办文化,不断提高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

建设良好的乡镇图书馆是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在乡镇农村的延伸。它的分布之广,数量之多,无疑也构成了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前哨阵地,其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的措施,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文化的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家全面落实“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加大了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及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力度,我们要抓住机遇,依托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平台,利用各个网络条件、硬件设备,构建乡镇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因地制宜,立足本土,抓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根据乡镇农村人口布局、地域特点、经济条件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进行改造,也是一种立足本土进行文化建设的好举措。

三、结束语

在改革开放的新大流下,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必然是基层宣传教育的重要中心转换站,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尤其要勇于承担起建立和谐社会、宣传科学发展观理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任。使得每一个先进的思想文化能在基层改革、发展和稳定中起到重要基础作用。思想政治的辅佐是基层生活稳定的条件,所以加强每一个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显得尤为重要。科学文化的指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离开了科技文化的滋润,经济就会像是离开了清水的鱼一样得不到生存。因此,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建设是一定是创造美好基层生活的最有效途径。

第3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第五媒体”,魅力势不可挡

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第五媒体”之称的手机电视,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自由观看任何电视节目的梦想。自2005年开始,作为3G“杀手级应用”之一的手机电视受到热烈追捧。

2006年12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手机电视合作签约暨开通仪式隆重举行;2007年7月10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上海文广携手打造手机电视台;2007年3月,CCTV手机电视第一次通过手机直播“两会”,取得很好的效果;2007年10月,“十七大”召开期间,央视国际首次推出中国第一个视频手机杂志,实时播送“十七大”的重大新闻视频资讯,直播访问量达396万次;2008年3月28日,中国移动宣布自4月1日起面向北京、上海、天津等8个城市启动TD(即国产3G)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

在3G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手机电视面临着极大的发展机遇,手机电视就像奥运场馆建设一样,已成为牵引百姓关注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奥运配套项目工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依托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视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步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手机电视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电视具有更大优势。其移动性使观众彻底摆脱了空间限制;即时互动性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单说独唱;点对点传播模式方便用户进行节目定制,实现不同用户的区分管理和计费。这些特点为手机电视带来了无限生机。但是,由于体制、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不完善,我国手机电视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管制责任不明确。管制问题是手机电视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我国,广电部门掌握手机电视的运营牌照和节目版权,电信部门则掌握着承载手机电视业务的移动网络。如何使这两个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发展手机电视已成为问题的关键。

技术相对成熟,但标准不统一。我国手机电视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给产品定位造成困扰,为消费者购买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整个行业带来混乱。不同标准之间的激烈竞争有益于质量的提高,但长时间的竞争将导致力量分散,造成资源浪费。

手机电视资费不合适。合理的定价是推动手机电视应用的关键。目前,手机电视业务资费采用的是数据流量加内容服务费的模式。在用户对手机电视认知度较低,收视习惯还有待培养的阶段,如何制定合理的资费模式是运营商必须直面的问题。

适合市场运作的运营模式尚未形成。由于广播电视和电信行业管制政策不同,如何采取有效方法合作是解决手机电视商业化的首要问题。两者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手机电视业务的推行。因此,广播电视技术和移动网络二者的融合是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的趋势。

终端设备有待改进。价格高、待机时间短和屏幕小是手机电视发展的瓶颈,限制了手机电视的普及。对于手机屏幕应该做多大才能既方便携带,又能清楚地收看电视,这是手机生产商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影响到用户利用手机收看电视习惯的培养。

北京奥运是手机电视产业大发展难得的机遇

2008年对于手机电视产业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为手机电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为此,今年年初国内相关机构进行了许多大胆尝试。春节期间,央视国际为广大手机用户倾力打造了一场独具创意的视听盛宴“手机炫春晚”,推出《首届手机版春晚》及独家《手机视频贺卡》。CCTV手机网推出《春晚花开》央视春晚手机官网,以“新锐、时尚”的视角解析春晚。央视国际还联手英国ROK国际手机电视运营商,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七个国家的手机用户提供央视春晚的直播和轮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政府推出了3G服务。中国移动从2008年4月1日开始,已经在8个城市启动了TD-SCDMA试商用工作,全面推广3G手机业务。北京多个3G放号点出现了号码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可以预见,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中国电讯发展的分水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手机电视盛大起航的绝佳平台。世界权威电视收视调查公司艾杰比尼尔森预测,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观众人数将较雅典奥运会大幅提升,再创历史新高。据世界权威调查公司尼尔森预测,北京奥运期间,全世界将有超过40亿的观众通过二百多家电视台观看北京奥运会。从广告商的角度看,Emarketer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手机电视的广告正在紧随在线视频广告市场的迅猛增长而增长。通过手机看电视,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且这种需求还未被激发、未被满足。手机作为首次加入到奥运赛事转播的新媒体,将成为年轻人、商务一族的(先)锋潮(流)选择,不论工作有多忙,只要有一个手机,就能即时观看奥运比赛、了解最新赛况。用户可以“主动”选择不同的比赛观看,而且可以断点回放,还能参与现场互动之中,这与电视机只能在固定时间收看固定节目,不能即时重播的“被动”相比,将是完全不同的新体验。北京奥运会必将促进手机电视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随着奥运会的来临,2008年手机电视市场消费需求即将出现“井喷”盛况。

综上所述,手机电视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为广播电视产业拓展市场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但是手机电视的发展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照搬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运营套路, 而应当结合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积极灵活地进行市场培养,才能应对市场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我国手机电视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伴随着手机电视技术的逐步成熟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完美上演,必将带给中国手机电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平台,中国乃至全球手机电视的业务都将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①约翰・帕夫利克[美].《新媒介技术――文化和商业的前景》.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陈锦花,马凌.《手机电视市场发展策略浅析》.《通讯市场》.2007年第5期

③张少东,黄宝雄.《手机电视的现状、趋势及运营模式》.《现代电视技术》.2005年第7期

第4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视;地面广播;调制技术

1数字调制技术的重要性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与数字调制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数字调制技术是数字电视广播运行的重要技术之一。数字调制技术能够为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传输等过程提供更加重要的保障工作,信号的产生以及发送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保障其发送的准确、适当,是运用调制技术的重要意义。在调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过去使用的并不是数字调制技术,而是模拟调制技术,在数字化逐渐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调制技术逐渐替代模拟调制技术,成为数字电视广播的主要运用技术,也为其提供更加严密的信号检测。不同的数字调制技术适应不同的信号传输要求,在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对相应技术情况进行了解,以达到更好的信号传输质量。

2数字调制技术实现方式

当今社会发展中使用的数字调频技术有多个研究方向,不同的调制技术也各有利弊,合理运用数字调制技术能够更大限度的提高通讯发展水平,促进数字广播电视和广电工程的发展。2.1单载波调制与多载波调制数字调频技术中从载波方式上来说,可以分成单载波和多载波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两种调制方法在实施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映射处理,以对输入的符号进行帧数据的构建。其中根据所用的调制方式可以将数据与载波进行合理的调制以对信号的使用和传播进行检测调制。无论是单载波调制还是多载波调制都能够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进行信号完善与调制工作,选用适合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传输效果。2.2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PCM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是美国贝尔公司研制的一种调制技术,在进行数字调制时可以对信号进行减噪处理,对近距离的噪声处理有很强的效果,是一种具有一定使用意义的调制方法。在进行噪声处理时,PCM使用的脉冲方式将数字通信数据进行编码,将编码形成的8位二进制数据进行再利用,此时的编码后数码率达每秒64kb。对于可视电话会议的信号,要求频带50-7000赫兹,编码后的数码率应提高为每秒128kb。传输数字信号到对端后进行解码,恢复出原来的话音信号[1]。如何衡量噪声处理的结果呢?这里还有一个量化指标,即对传输的打分情况MOS,综合衡量数据清晰、可懂、平均值等对数据和信号进行综合考量。这种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对数据的传输效果和传输方式起着重要的改善意义,是在数字电视广播发展中的重要调制技术。2.3增量调制方式数字调制技术中有很多技术方向,其中增量调制技术是其中一种编码方法,用码字表示模拟信号的取样值。增量调制方法与PCM方法的区别便是使用的二进制编码只有1位,而PCM方法为8位二进制码。在技术应用效果方面,增量调制的方法弊端较大,没有PCM方法使用效果强,需要更大的工序才能完成同样的数字调制问题,达到更好的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效果。2.4自适应差值脉码调制ADPCM在数字调制技术中属于波形编码技术。在同样噪声频率的影响下,较之其他方法会具备更加完美效果的信号和通讯效果。这种调制方法的实现率更高,在同等条件下会实现更高质量的通讯能力,在差值计算不同的情况下,能够适应不同差值的存在达到更好的脉码调制效果。在合理的频率实现下,达到更好的数字调制效果,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信号运输。这种方法也与上文提到的单载波调制与多载波调制、半导体的脉冲编码调制等方法形成互相补充、共同促进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

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与其技术发展前景

2012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出台,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对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随后更多的针对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政策不断完善和出台,增强我国行业发展政策推动力。良好国内发展环境的建设,将扩大地面数字广播电视的受众,极大促进其被使用效率,加速产业发展,促进相关技术使用和研究。3.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展前景在政策支持的环境下,我国的地面数字通信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更多的地面通讯设备更新换代,在未来几年里,数字电视设备的更迭也将为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在国内的发展环境更趋向灵活化,地面覆盖的数字电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消费体验,所以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发展环境中,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应该将城市发展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但也应充分发掘农村、乡镇等地的通讯潜力,将调制技术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充分结合,为我国的通讯发展做出贡献。全国共有50-60个城市建立了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接收覆盖网[2],在发展拓展的背景下需要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发展的同时注重商业和公益相结合,将公益性融入产业发展方向中,行业发展不能离开公益性的贡献。3.2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已经由单一的技术发展拓展到了多方向的技术研究,在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调控技术方面也如上文所述得到的更多的研究发展结果。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发展能够获得当今的发展水平有政策环境的支持也有技术环境不断发展的环境力量。目前在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技术发展方向受用户资源影响,目前的产业发展主要针对用户需求进行,用户资源缺少或需求导向发生偏离,将会对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拓展过程中需要紧抓用户需求心理,提高技术发展的针对性。另外,在推动技术进步时需要注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产业的独特优势,运用行业优势吸引技术人才,将相关技术融入更具针对性的数字广播电视行业中,为普及地面广电做出应有的贡献。争取更全面的覆盖用户群的需求,更加准确的触及广播电视的根本推动力。

4结论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正处于发展期间,在政策环境支持和商业背景发展良好的情况下,应抓住机会推进产业发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其中数字调制技术是重要的信号传递和运输的监测技术,能够在通讯过程中完善信号效果,对广电通讯信号质量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调制技术分为几个不同的技术研究方向,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技术优势,进行数字调控时可以根据现实进行技术调整。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产业发展应相应政治号召,积极进行商业发展与公益想结合。

作者:张华 单位: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九一七台

参考文献

第5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广播电视行业的未来,依然是有政策支持才能维护垄断继续。如今行业兼并的速度比设备的改进设想来的快。因此,技术通常不是问题,管理理念还是占有主导地位。如果把电视行业形容成一块饼,那么它里面的切块有:无线、有线、卫星、电信四大聚焦形成了一块饼市场。

我台的发射形态决定了它的收视群体各有不同,模拟信号在日趋消减的收视客户群,未来的规划还在于管理部门的整体完善和系统的规划才能展望。展望它的未来与我们共同的事业是密集不可分离的。

二、发射机类型比对

我台的三种无线电视发射的模式为:模拟电视,多媒体电视(CMMB),高清电视。

(1)模拟信号发射状态

模拟电视发射节目有7套节目:中央一套、中央二套、辽宁三套、沈阳二套。主要使用的设备是全固态发射机,它是传统模式下的一种技术形态产业,服务于使用无线接收信号的群体。在国家没有税收控制电视收视的情况下,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政治性相结合的目的。确保这部分用户能够免费收看到中央一台新闻节目,国家的动态思维保证完整及时的和百姓互通,是保持政府与百姓联动的唯一福利确保途径。

模拟电视未来的前景,几乎是十分有限。根据行业的变化诉求,2015年模拟电视的发射机将全部更新换代。在研制模拟发射机转换成数字时代的过程中,发射机的技术发展基本是跨越无防备的速度跃然扑进。

(2)CMMB发射状态

又称多媒体电视节目的发射共有7套电视节目和3套广播节目。大部分信号源来自央视节目。使用的频道范围为:32频段。多媒体使用的是全固态发射机的升级版,目前是通过加扰加密的形式为用户服务,通常我们把它称呼为CMMB。

这是一套国内自主研发的多种用途的移动终端网络系统,它主要利用S波段播出。结合卫星信号实现“天地”一体理念,在中国利用地面网络进行城市人口密集区域有效覆盖、利用双向回传通道实现交互,形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互动相结合、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无缝覆盖的系统。多媒体电视未来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这种模式是管理部门铺设的一种动态模式下产生的技术,如果技术和模拟设备结合,密集的将节目源集合到一种制式中,扩大它的整体空间范围,消减了人力物力所产生的麻烦。它最好的一个未开发点就是与电信融合,使接收者能够互动,利用政策支持跨越3G时代,直奔4G蓝景。

(3)高清发射状态

高清电视:央视节目源一套。使用的频道范围为:48频段。它是数字信号共存的发射机形式。用最为普及的语言描述,高清电视的理念就是:将图像中的人的身体的毛孔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实际应用的时候,知道了这不过是电视发射设备升级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它也不是最终的截留技术。没有超越技术的范围主要还表现在它的发射机设备技术还没有达到真正的3D效果。目前,它和收视群体的范围互动,只能是通过机顶盒或用户购买1080P以上的电视机才能实现高清接收。而且制作电视节目的源也要求十分严格。制作成本也相当的高,现在在我台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播出时间信号均来自于中央电视台的传送。

(4)三种发射形式应用对比

模拟收视群比较稳定。逐渐的走向趋势为低收入群体拥有,是政策中舍与得犹豫中并存的结合体。几年前,大家认为可升级到数字电视发射机就是最高境界了。但是,对于技术的飞跃让人沮丧的时代里,看到它的前景只是一种公益诉求的乌龟走路的形式。在辽宁省近5000万的人口状况下,还拥有近千万人口属于低收入群体。让所有的人都做到通过税赋来收看电视,除非全部接入的有线电视信号转为无收费制度来实现,让群体拥有共同享受国家的福利空间,体现社会进步的理念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否则,这种收视群体绝对不可能消失。

CMMB和高清电视收视属于收费制。因此发展起来要出现一段时间里的控制障碍。要完全掌握消费和控制消费群体性的消费行为,必须要有可控制欲望行为的能力,并保证它能够付出一生拥有。这不是很好掌握的市场,让广电技术人员的理念,通过术来控制这种市场行为。需要走过一个漫长的路线,有时这条路还没有摸索到目标,电信介入就已经开拓了市场。论消费理念,通常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苛求欲望为三个月的时间左右。很少的人,对一种事物永久的长期拥有。因此,CMMB通过单一的服务形式表现,将会是一个有美丽愿景。没有长远的路途考验的技术。高清电视是过渡于模拟基准的跨度的电视节目形式,论技术它不过是将模拟电视及电视接收部分有机的结合了而已。它是一种既奢侈又难以控制实现广博的收视钟爱群体的技术,它的前景,和将来进入的3D发射机使用状况受到局限性是无上下之比。高清电视发射的形式,只能长期处在过渡的萌动状态。它是联动制作群体高配置的节目源及接收终端联动三方协和共荣的形式体现它的效果,就目前的发展形式进入市场,毫无疑问受到一定的限量。

因政策下达的指令,最有前景的是CMMB方式。它的愿景非常好,一旦三网融合谈到技术融合的时候,它首当其冲的扛着旗代表着广电技术应用的一部分。只要扩展政策范围,加入互动服务再将高清技术阔步融合升级,这是一块吞并所有技术的融合体。因此,它是政策载体下的无线发射技术的最终技术诉求。

第6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关键词:县级;广播;本土化战略

我国新时期正经历着空前的社会转型,其核心是从非市场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其目的则是借市场经济的推助剂,牵动引发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领域的现代化。时下,新闻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那么作为县级台如何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走出一条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新路子?笔者试从三个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节目本土化是县级台发展的新路子

全国广播、电视、报刊形成三足鼎立的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是我国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众所周知,地方台在与中央台、省市级台的竞争力中存在着明显劣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呢?笔者认为:我们只能从当地实际出发,以己之长,补己之短,实施节目本土化战略,以本地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科技、教育为出发点,挖掘自身地域特色,坚持差异化原则,在冲击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彰显本地主流媒体传播上的地域性优势。其核心就是以本土化的理念,特有视角和表达方式,精心构思策划,设置品牌节目。

(一)以节目本土化,提升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广电人进一步提高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学习践行新闻观,“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提升。在宣传中充分发挥“喉舌”作用,其服务功能逐渐强化,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不仅报道题材内容要为百姓着想,而且编制节目形式要有新突破。

(二)以节目本土化,彰显县级广播电视台自身价值。

当今全国广播电视和报刊等主要媒体在市场竞争格局中,中央台以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占领了巨大的市场份额。省级台有明显优势,市级台稍有较好优势。唯有县级台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面对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如果只会简单模仿甚至照搬上级台的一些节目形态,就会使县级台失去了地方特色,迷失了节目竞争方向。因为地方台在人才、可利用资源甚至吸引观众的能力等诸多方面,与上级台相比存在巨大差异。由此看来,地方台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内练硬功外树形象,发现挖掘本地优势,寻求新的突破点。我们从长远看,本县境内地域优势,乡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经济结构、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这些都是当地群众所独有的。

(三)以节目本土化,满足受众对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

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节目的竞争。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事实表明,媒体在争夺受众的过程中,所传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受众在一定意义上是媒体的消费者。这对媒体来说,必须把满足受众需求放在重要位置。地方台实施本土化战略中,从频道(率)的设置、栏目开设、内容选择以及表达方式等诸多方面,要以本地受众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大众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地方台以本土化为节目理念,同样需要勇气和见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播报方式,报道本地群众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况得到相应的体现,从而提高受众的收视率。近几年来,米脂电视台推出的《银州风情》、《记者视点》、《关注民生》等新栏目,着力构建采、编、播、存、用一体化的数字技术新体系。为了增强电视新闻宣传手段,增加科技新闻信息量,2007年开设了群众喜爱的《米脂图文电视》栏目,使电视台播出时间增加到每天15小时。本台推出的《记者视点》节目,采取记者、主持人、受众互动的形式,第一时间播报本县发生的新闻信息,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例如,有些重大新闻事件,还被入选全县年度的“十大新闻”之中。本台的《银州风情》节目,成为受众欢迎的品牌栏目。同时编辑记者每年积极参加省市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优评优活动。

综上所述,广大群众对新闻媒体的需求,是广播电视台生存发展基础。百姓最关心自己身边所发生的新闻,通过节目本土化得到很好的体现,还原了县级台主流媒体的地位坚持办好自办节目,多出新闻精品,进一步拉近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强了社会影响力,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赞誉。

二、关于县级台实施本土化战略的探讨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体,从广义上讲,它服务对象包括所有的受众,第一属性就是大众性。县级台作为本地的主流媒体,就要将良好的“精神食粮”提供给当地受众。

(一)体现地方特色,打造品牌栏目。

据了解,在广播电视节目实施本土化战略方面,我市12个县(区)广播电视台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米脂电视台为适应电视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对自办节目进行了改板和调整,固定一、三、五首播,二、四、六、七重播。台内设立了新闻、专题、文艺、技术、播出部等。记者部要求每名摄像记者必须熟悉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深入了解一个社区,联系一个乡镇,经常走访一个困难家庭,结交一批热心观众。

(二)加强服务意识,深化节目创新理念。

广播电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县级台有的节目以广告形式出现,有的通过制作的专题节目出现,已经构成了一种社会服务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形式。服务性是“两为”方向的体现,是广电宣传的出发点。加强服务意识,深化节目创新理念,以老百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设置和制作节目。开展与受众互动,为百姓提供多方面的生活资讯服务。这些节目很吸引观众的眼球,突出服务性。

三、县级广播电视台实施本土化战略的三条建议

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传播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工具。从它诞生之日开始至今,用声像发挥了巨大的宣传作用。县级广播电视台是记录着各个历史阶段中的见证者。在实施本土化战略的进程中,我们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既是广播电视的职责使命,也是生存和发展之本。对此,笔者特提出三条建议,愿与同事们共同探讨。

第一、正确处理本土化与庸俗化、低俗化的关系。在策划和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中,一定要做到通俗而不庸俗,娱乐而不“低级”,鲜活而不猎奇,多彩而不。要牢牢把握好节目内容的健康与情趣的高雅,真正地把优秀作品和精彩的节目献给广大受众。

第7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2012年1月1日上午10点30分,中国首个立体电视节目综合性试验频道“中国3D电视试验频道”开始试播。该频道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天津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深圳广电集团6 家单位联合开办。频道节目制作采用分时段包干: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分别负责每天1小时的首播时段,天津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深圳市电视台分别负责每天30分钟的首播时段。各台负责的具体时段播出顺序每隔3个月轮换一次。播出方面由各台分别制作节目传送到中央电视台统一进行编排,由中央电视台负责频道播出。频道节目内容主要包括动漫、体育、专题片、影视剧、综艺等类型的3D电视节目,此外还将对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伦敦奥运会等重大活动进行现场3D信号转播。频道目前每天播出13小时30分钟,时间从上午10点30分到午夜零点,首播节目4小时30分钟,次日重播两次。

3D电视试验频道计划在今年春节期间正式播出。

见解不一,乐观与保守并存

在3D电视试验频道推出之前,业内早有议论。对建立3D电视频道给予肯定的说法首先来自领导的鼓励:“3D电视试验频道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紧跟世界发展潮流,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而另一种声音则是“3D电视在其他国家也处于摸索阶段,现在中国推出是否为时尚早?”这主要来自于从业者,毕竟要落实到执行上,未来将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其实一直议论到频道开播,大家关心的就是两个字——“前景”。

频道开通情况

据资料统计,在中国之前,全球有已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波兰、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土耳其、阿联酋和澳大利亚15个国家的25 家电视播出机构或运营商开播了3D电视频道。其中卫星电视运营商12 家,有线电视运营商3 家,公共电视服务商3 家,电信运营商3家,IPTV、卫星电视综合运营商1 家,IPTV、卫星、有线电视综合运营商1 家,节目提供商2 家。

难题不少,见招拆招

结合国际形势,将普及3D电视频道称为大势所趋似乎并不过分,但是3D电视无论是在影响力还是收益情况等方面都还比不了3D立体电影。首先,电视无法像电影那样可以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精心制作少量精品;其次,电视必须传送到千家万户观看,3D电视的摄、制、播、收尚有一系列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伪3D”之声已不绝于耳。3D片源的缺失、3D电视本身存在的技术缺陷等硬伤无不抑制着3D电视的发展。

为保证我国3D电视顺利发展,国家广电总局于2011年组织了《立体电视关键技术》和《立体电视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方法研究》两项研究目标,对3D电视制、播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同时制定3D电视质量检测方法,为3D频道打下技术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也申请设立了两项标准,包括一个行业标准 《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方法》和一个国家标准《立体电视术语》,有望年内实施。

完善技术标准只能说是具备了生产实力,而制作3D电视节目同样是一件相当耗时、耗力、耗钱的事情。引用一段报道所述“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拍摄同样时间的电视节目,3D节目录制前期架机调试时间大约是普通电视节目的3倍,后期制作可以是普通节目的40倍。而3D节目拍摄及制作的相关设备都非常贵,仅一个较好的3D摄像机的架子,就要100多万元。”

第8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论文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对策

有线电视从最初的居民楼闭路电视及后来的小区有线电视互联,发展到如今的整个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尽管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规模居世界首位,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其广播式的单向传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如果我们现在不加紧对现有的单向网络进行改造升级,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一、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状况

我国有线电视网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论文百事通目前,我国有近3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网络(其中光缆约60万公里),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2亿户,电视机数量和电视用户数量均占个球总数的近1/3,已成为世界广播影视大国,同时,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用户网。

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市场条件和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持续增长,有线电视用户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网络整合,可将用户资源转化为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资源,直接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正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的全国有线电视网是国家信息化三大基础网络之一,全国有线电视大规模产业化运作和“全程全网”管理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二、有线电视网络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线电视行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共用天线系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有线电视行业由于HFC及相关技术而逐渐向综合信息(多媒体)运营商的方向发展。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网络技术对有线电视发展带来冲击

随着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因特网等新型媒体的异军突起,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不断涌现,与传统模拟的广播电视争夺用户日趋激烈,传统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已经受到影响。给有线电视业和传统电信业以巨大的冲击,有线电视如何面对因特网与日俱增的冲击波?与此同时,卫星直播业务具有数字技术和服务价格的优势,直接从有线电视公司手中抢走用户,因而有线电视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有限数字电视推广道路坎坷

中国政府已提出2015年将关闭模拟电视,全部实现电视数字化,这意味着数字电视领域面临着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但是其在中国的推广却十分不顺利,数字电视用户增长十分缓慢。虽然2004年出现的佛山模式、杭州模式、青岛模式等都有可取之处,但是这些模式都有着独特的资源和背景,难以在全中国模仿和推广。如何将有线数字电视业务推向市场,是目前阻碍数字电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缺乏沟通,特别是缺乏与最终用户间的沟通,造成“内热外冷”,用户参与度不高,市场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国内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缺乏竞争,特别是在运营层面。没有了竞争,容易使成本急剧上升,同时缺少刺激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境包括政策不明确、技术标准不统一、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压力巨大等等。因而,在人们感叹数字电视给人们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又不得不怀疑其是否能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

有线电视在农村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且因其节目套数多、信号清晰稳定而备受群众欢迎,这是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有利时机,但由于农村的情况复杂致使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滞后,具体表现在:发展意识不强,一些乡镇站苦于资金拮据而无力发展,一些站缺乏发展意识、阵地意识,没有把有线电视延伸到其它居住集中的中心村、中心组,造成了广大群众看不到有线电视节目;技术上的落后,使得农村与市、县主干网联网后不能对接,信号受阻,不得不二次投资,重新改造网络;管理上不规范,没有严把规划设计及技术标准关,网络建设技术含量低,电视信号传输达不到规定标准。在用户管理方面,很多乡镇站没有建立用户档案,造成收费及维修的不便。原材料管理混乱,没有出入库手续登记,且存在劣质产品,材料浪费、流失严重;人才结构失调,表现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大多过去是从事广播工作的,对电视技术知之甚少,加之观念守旧,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有线电视网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认真研究对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有线电视事业。

(一)采用个新的方式建造新的系统

在今天,完全新建一个系统可以有多种选择。在HFC网络中,有不同的拓扑结构,每种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前端,我们所能进行的选择是有限的,设备的性能对于网络信号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信号一旦从前端送出后,只可能变坏,而不会变得更好。建立前端时要为以后业务的扩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RF输出指标要达到最高,高的C/N,高的信号稳定度,低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这些对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同样重要,对数字信号,平均误码率(MER)和EVM的数值比起失真来是更重要的参数。混合好的Kr信号必须要进行放大,因为它要供给多台光发射机。要避免信号在前端发生劣化,前端放大器应该是低噪声的并且失真要很小。例如,一个节点的C/N值如应达到52dB的话,前端的RF信号至少要62dB。

对一个基本的870MHz的HFC系统,一个节点带500个用户,最多使用4个有源器件串接,这种设计已被证明在经济效益上是合理的。正向带宽已足以满足需要,特别是采用数字技术后可以把多个频道压缩到一个模拟频道中。对反向通道,为高速数据和电话业务分配适当的比例(数据10%,电话20%),其带宽也可满足需要。网络应该有如下的基本特性,每个光节点一台专用光发射机,每个节点应有一台主用和一台备用的光接收机、光发射机和供电电源,4级RF输出而且每个反向RF口能够转换(这样可以使反向能力变为4倍);同轴电缆部分采用微型干放、微型桥接和线路延长放大器;高质量的同轴电缆和接头;当开通电话业务时要采用集中供电并有1到2个小时的后备电池以及可发电长达8个小时的柴油发电机;要增加竞争力,服务质量和可靠性是基础。要保证好的服务质量和高可靠性,自动备份和维护预防是关键。

(二)做好计划确保网络成功升级

做出是否升级的决定最终取决于计划提供何种业务,以及用户的数量、他们的爱好和支付能力。做计划必须要先确定好目标,必须确定所要传送业务的数量和种类以及它们的质量要求。要问一下自己:从现在起5年内,对网络的预期会是怎么样?网络的升级怎样能适应未来的这种预期?细化这些问题应该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

系统是要新建,还是改造升级?系统现有的结构如何;现有的网有多少还可以使用?电缆,连接器,分支分配器已使用了多久;现在需要多少带宽;系统所带的用户有多少;每公里要带多少用户;当前的线路是走地下还是架空;在未来的3到5年需要多少带宽;现在以及未来的3到5年节目量会有多少;有线电话是否被允许,使用的用户会有多少;通过有线网传数据能否实现,使用的用户会有多少?是否还计划利用HFC。

(三)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发展步伐

针对山区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促进山区农村有线电视的快速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引入激励机制,全面调动起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过去懒散拖沓的工作作风,强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加快人才培养,构筑人才高地,人才对于广播电视事业的生存、发展、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强化管理,推动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首要的一点是要建章立制;树立优质服务意识,加快用户入网步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面前,只有牢固地树立优质服务意识,才能加快入户步伐,搞活产业经营。

参考文献:

[1]潘承双,当前农村有线电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有线电视,2006,(12).

[2]罗轶,杨亚玲,试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化[J],西部广播电视,2007,(08).

[3]吴春雷,从北美经验看有线电视网络运营[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7,(01).

第9篇:广播电视行业前景如何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报;新媒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113 — 02

一、当前我国广播电视报遇到的困境

(一)广播电视报面临生存危机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对文化极度渴求,而电视文化消费此时应运而生的,观众对这种不花时间、不花钱的文化消费欲望十分强烈,有限而较单一的频道使节目的预告即必要又可行"各地的广播电视报在区域保护和区域袭断的条件下,大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迅猛地发展起来,办一家成一家,成一家火一家,没有亏损的,成了中国报业史上真正不败的神话。

10多年前,许多城市的地方性报纸格局为“一家党报、一家电视报"由于党报的面孔严肃,而广播电视报具备娱乐性强的特点,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地方强势媒体之一。但是随着都市生活类报纸的迅速崛起以及一些大报的异地扩张,广播电视报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开始受到威胁。

现在每天出版的晚报、都市报,都有对当日影视节目播出时间的详尽预告,而厚报时代的娱乐新闻版也给影视剧内容的广而告之留出了充足的版面。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的增加,更为广播电视节目彼此间的宣传推介提供了诸多便利。对受众来说,信息来源是如此的便捷,谁还需要那种以单纯介绍广播电视节目为主的广播电视报呢?

但是,在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报仍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中,不能迅速适应这些变化并做出回应,改革迟缓,发展滞后。正是基于这些客观和主观上的因素使广播电视报在下坡的路上越走越远。现实的确不容乐观。目前,相当一部分广播电视报已陷入困境——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关头。

(二)广播电视报面临困境原因分析

1.政策环境变了

政策环境是广播电视报曾经走向辉煌的保证,也是广播电视报彻底进入市场的障碍。以前通过行业的规定,广播电视节目成为了一种专卖品,晚报等还没有兴起或壮大,广电报靠“自留地”生存,这种特殊的政策,暂时加速了广播电视报的发展,但实际上禁锢了广播电视报人的思想,钳制了广播电视报人的创新能力,使广播电视报难以适应新情况。

后来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清理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文件中,有一个关于保护电视节目的文件被废止,节目作为公众信息逐步放开,许多媒体乘虚而入,大篇幅甚至一字不漏地转载广播电视报上刊登的电视节目预告。广电报想垄断,但毕竟节目是电视台的,而电视台为了争取收视率,希望节目预告宣传越多越好,电视台不干预,主管部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广播电视报也通过找主管部门申诉甚至和竞争对手对簿公堂,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最终是不了了之。

凡此种种,使广播电视报历来号称的“独家刊登电视节目预告”己经变得形同虚设,广播电视报已逐步失去了节目单垄断的政策性优势。

2.外部竞争造成可替代性增多

分析广播电视报这种产品的内容结构,节目预告、剧情介绍是它的核心内容,导视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类报纸、电视导视、互联网等电视报的替代品以更加便利、全面的服务威胁电视报的存在。

(1)同类媒体竞争

广播电视报办报初期,报业处于“单一报种时期”,此时报纸提供的信息处于“卖方市场”信息供不应求,读者口味较“贫”,且不怎么挑剔,报纸阅读率相当高。随着各个城市都市生活类报纸的相继出现并崛起,广电报独受读者宠爱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前几年,广电报的优势是它有一周的节目表,而其他报纸只能刊登今明两天的节目表,现在其他报纸也纷纷登一周的节目表,广电报的独特优势被侵占。

目前地方各类报纸每天都有数版对当日乃至于一周电视节目的预告及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情介绍。广电报擅长的娱乐内容,在这些报纸上体现得更具时效性,内容更鲜活,也更充足。作为广电报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在每天出版的报纸上己经天天与读者见面,谁还会苦等一周一期的广电报呢?

(2)异类媒体竞争

首先是电视本身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电视媒体对自身节目的隐形与显形预告,有效地强化了观众对栏目、节目的收视心理定势,也促使广播电视报预告功能逐步淡化。比如说电视,每天的节目几乎都有自己的特定时间,要是有改变会在节目前用字幕形式告知观众。还有滚动播出的每日和每周节目预告,这样观众从电视上就可以得到这方面的讯息"加上数字电视的开通,可随时互动了解电视节目。

其次是互联网作为替代品对广播电视报的冲击越来越大。互联网作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迅猛发展。90年代初,中国上网的人数还不超1000人,此后即以加速度的方式发展。2000年底,我国上网人数年己达到2250万人。到2006年底,我国上网人数已达1.37亿。人们一天中可用以接触媒体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电视和网络瓜分掉。与电视相比,互连网具有交互性、广容性、易检性、全球性等不可替代的优势,顺应当今社会受众的个性化发展方向。目前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人们接受视频信息在一段时间内还以电视为主,但网络发展给电视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己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电视受众的流失必然引起广播电视报的读者流失。而广播电视报上的内容大多摘自于网上,对于网民来说,看到的广播电视报却是旧闻,网民们还有再买广播电视报的必要吗?可见,互联网对广播电视报的冲击与替代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另外,随着手机的普及,一些电视台与移动、联通、电信公司联动,手机用户可采取发短信的方式获知节目预告信息,甚至还可以与电视台的播出节目互动。

二、广播电视报走出困境的对策分析

(一)突出生活服务类内容

广播电视报在内容选择上要有重点,只有体现自己独到且具有优势的特色才具有差异性与针对性。那么,什么是广播电视的特色或者优势呢?笔者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分析:

(l)报纸相对于其他媒介的优劣势。

(2)本地报业市场中自己的优势(采编力量、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类型优势、同类型竞争对手所忽略或无暇顾及的市场空白等)。

(3)是否符合自己的市场定位。

首先,与其他媒介相比较,报纸的视听指南性相对较强,但要重新定位为“生活指南”就要在生活信息与的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其次,在各地市一般当地晚报或都市报占据了强势媒体的地位,在公共事务中有较强的“话语权”且传播速度快。广播电视报报要避开其优势,将着力点放在对读者生活服务参谋方面,在新闻及信息的“有用”上下功夫。

最后,广播电视报的定位来看,抓住生活服务信息内容,不仅能够突出与“大而全”的综合性报纸的差异性,而且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及广告商的投放需求,也有利于形成一个稳定良好的品牌形象。

因此,笔者认为广播电视报应加强有用的生活服务类信息的内容,同时大力拓展分类广告市场(因为分类广告主要诉求内容集中于文教、招聘、装饰等方面,和城市

居民日常生活相关性很大),从而更好地体现作为“老百姓的信息超市”和生活必备的本意。

(二)美化报纸语言,方便和吸引读者阅读

报纸的版面效果,对人们购买欲望也是至关重要的。以往那种“疏能跑马,密不透风”张扬文人自我感觉的版式格调,往往强加于人,己被无情的市场摒弃"生动明快的报纸语言,能够促成读者消化信息的转化形态,降低读者的费力程度,在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同时,还能达成良好的广告效果。

对报纸而一言,语言表现形式有三:一是文字及图片语言,二是版面语言,三是情感语言。下面分别加以论述如何创造生动明快的报纸语言。

1.文字及图片语言

文字通俗易懂,图片画龙点睛,都能够促成读者对信息的了解和领会,同时也减轻了读者阅读一些重大题材或相对陌生题材时的吃力程度。

首先是对图片的重视。报纸也面临一个“读图时代"广播电视报一定要一改过去重文轻图的看法。头版或封面要注意图片的运用。文中也要注意巧妙搭配图片,可开图片专版,开辟视觉新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波,远比任何单纯的文字报道都直观具体、生动、形象。

其次是文字语言要软,切入角度要好"和摄影一样,角度不同,取景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就不同。广电报报从自身定位出发,可以就市民关注、感兴趣的角度去发掘和报道事实,用他们喜爱的语言去表现身边的事情"用语生动活泼,注重口语化,贴近市民。文章尽量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2.版面语言

广播电视报要借鉴杂志的优势,彩色铜版纸封面,制作标题新闻导读,简捷明快。同时,版面分工要得当,主题集中。按板块分门别类,如娱乐板块和消费板块要分开;每个版文章搭配要合理,方便不同的读者群。

再者,美观得体的版面语言对广告商来说也是一种便利。很多报纸广告品种单一,刊登出的广告不过清一色方块型图片加文字,这种缺乏表现力的广告对付费做广告的广告商而言无疑是一种不经济。如果在相同的价格条件下,广播电视报能在广告表现上呈现一些创新,既有利于受到读者的注意,也可于无形中为广告商提供一种额外的增值,这实际上也就相应降低了广告商投放广告付出的成本。

3.情感语言

报纸语言功能凸现的另一个标志是情感语言。报纸体现关怀,贴近读者,不仅应该通过有活力的文字来传达,而且还要有温暖人心、血脉相通的情感来承接,做最能和读者达成情感沟通的报纸,也是广播电视报籍由自身定位出发应该努力的方向。

广播电视报的读者从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来看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人的共性,都对人性、人情、人心有共鸣。要通过情感的交互,来实现与读者的交流。情感语言既可以透过对整个报纸的报道重点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生活服务类版面。

(三)充分发挥周报优势让读者“看过瘾”

周报和日报比虽然周期长,但也正因为此,有其独特优势。广播电视报是周报,在传播速度上存在先天缺陷,但通过把握其传播规律,可以扬长避短,发挥周报周全、周到,有深度和广度的优势,满足读者需求。具体方法是:

周报可利用后发稿优势,在截稿之前将不同的报纸关于某个事件的报道收集起来,比较、鉴别、评价、重组,可以做出更有冲击力的立体报道,多发深度报道,多表现新闻背后的故事。去展现因果关系、来龙去脉,以今天的事实,核对昨天的背景,从而说明明日的意义(前景)。晚报类报纸由于时效性要求往往先报为快,后又不便重复发稿,为周报留下了足够的生存空间,许多人即使看了晚报还要再看广播电视报才过瘾。

(四)深化和延伸广播电视精彩内容

要和广播电视互动,对电视台、电台的好栏目!好节目进行全方位报道,不仅可预告,还可同步或在其后发。可对其最精彩的节目整理发表,还可发其背后的新闻,或作补充报道,和广播电视报道一起形成立体宣传声势,不仅便于受众收看节目,还让其看完节目意犹未尽后再看看报纸,对新闻事件或生活知识作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如有的广播电视报把中央电视台收视率很高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整理发表,还有的广播电视报派记者专门追踪电视台轰动性节目的背后新闻,满足了读者单纯看电视还不过瘾的需求,也巧借电视的影响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很受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