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腾蛇乘雾范文

腾蛇乘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腾蛇乘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腾蛇乘雾范文

曹操

原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第2篇:腾蛇乘雾范文

以诗言志壮志不衰

曹操的养生思想在他的诗文中也多有体现。曹操悟出了“心恬淡,无所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气出唱》)的养生之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魏武帝曹操脍炙人口的一首言志诗。诗中不仅展现了曹操垂暮之年那种积极进取。壮志不衰的雄风和豪迈超脱的胸襟,也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养生思想及其对生老病死所持客观唯物的科学态度。

曹操“外定武功,内修文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喜为文,毕生著述甚丰,有集30卷,可惜到宋朝时大都散失,流传至今的有经后人辑录的《曹操集》,曹操常常以诗文抒怀言志。清人陈沆指出:“曹公苍凉,古直,悲凉,其诗上继变雅,无篇不奇。”宋代敖陶孙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沈雄。”明朝胡应麟说:“其诗豪迈纵横,笼罩一世。”曹操的喜怒哀乐,他都于诗中有所宣泄和流露。

重谋略懂医药

《三国志》说他少年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他叔父几次将这科行为告诉他父亲,曹操心中颇为不满,只得弄点小聪明,离间叔父和父亲的关系。于是,他假装中风面瘫。叔父见他平时身体挺好,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会中风?曹操说突然遇到“恶风”。叔父忙将所见告诉他父亲。他父亲一听大惊,连忙叫曹操来,近前细看,面部和从前一样,并无面斜口歪。就问他:“叔父说你中风,现在好了吗?”曹操回答:“我没有中风,但自从失去叔父的痛爱后,他就这样说我。”从此,他父亲就不相信弟弟说的有关曹操的话了,任由曹操继续从事他喜爱的“飞鹰走狗”等户外运动去了。

曹操年青时就习武练兵,身体也练得不错。有一次,进侍中家被发现,他手舞双戟,使武士不敢近,后来翻墙逃跑了。他不仅能用戟使剑,还弓箭娴熟,曾有一天射中63只野鸡的纪录。他白天“讲武策”,夜间“思经传”,常倚案“卧视书籍”,也是够劳累的,所以头痛病经常发作。他很讲究养生,也懂些医药,所以也能怡养天年。

生死超然面对

历史上的皇帝虽贵为天子,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君主,都曾做过长生不老的梦,由此而流传不少轶闻,但面对死亡十分害怕。惟有曹操能直面人生,“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客观地体现了他对于死的旷达精神。

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界任何生态发展的必然。因此,曹操对生与死持乐观态度。又从“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中看出他的唯物观点:人的寿命并不完全听天安排,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禀赋和素质,更重要的是依靠后天的积极调摄和保养。他认为只要有恰当的养生之道,就可以活到高龄。惟其如是,曹操虽然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政局动荡不安、烽烟四起,战乱终年的时代,饱经离乱忧患,日夜操劳军国大事,一生大多数岁月是在东征西战的戎马倥偬生涯之中度过的,又患有头疾时有发作,若非施吐纳、行气、导引之术,则早已病故,而他长期身处战事之中,缺乏一个适合修身养性的环境。但竟然活了66个春秋。这在那个时代堪称高龄者了,这显然与他的养生之道分不开。

养生长寿的精髓

曹操既有政治家的胸襟,又有文学家的情怀,也是一位养生家。他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常在繁忙之中吟诗作赋,以倾吐心头的慷慨激情。由于他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高旷风标,不像其他帝王那样奢侈,沉湎于锦衣玉食,迷恋女色。临死前他写的遗书也没有一丝帝皇虚伪的威严,并叮嘱不要厚葬。这在中国历代帝王将相中,实在是屈指可数。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也是曹操留给后世养生长寿的精髓。

吸纳众家之长

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曹操特别重视养生。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养生家,其中颇有名气的有左慈、华佗、甘始、都俭等人。《后汉书》说,曹操确实是按照这些养生家的方法去做的。和左慈学习五禽戏导引法:拜甘始学习行气导引术,学左慈修“房中之术”;同都俭习练“辟谷”。

为了延年益寿,曹孟德还师从王真、鲁女生、东郭延年、唐虞、冷寿光、卜式、张貂、蓟子训、费长房、鲜奴辜等养生大师,潜心悟道修炼。

注重饮食养生

曹操带兵行军打仗,艰苦的军事生涯,练就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体魄。《广志》说他以辽东红高粱作御粥。他在“苦寒行”诗中写道:“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以取薪,釜冰持作糜。”

第3篇:腾蛇乘雾范文

人们常说:“慈者得福,仁者得寿。”“福”、“寿”历来是大家的祈盼和向往。紫砂壶造型中以松柏、仙鹤或是圣桃喻意长命百岁的比较多见,所以就别出心裁地开拓新的壶艺形式,既是对传统理念的继承和延伸,又借紫砂壶语言来诠释“龟”的含义和象征。“金钱龟”壶就是突出“福、寿”这一主题精神的紫砂壶艺术作品。三国时代的曹操写下的一首乐府诗《龟虽寿》是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艺术形象于一体的千古绝唱,尤其是对龟寿的描写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说:“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在传统观念中,人们用“龟龄”来喻意人的长寿,或者与“鹤”结合,称为“龟龄鹤寿”、“龟鹤齐龄”。有的还把龟扩展而作为宠物养在家中,镇宅保平安,富贵呈吉祥。品茗赏壶是一件休闲、养生的乐事,所以紫砂壶的创作构思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喜庆的题材。壶的外观形态、气质内涵、精神情趣如果带有吉兆、祝福的象征语境,才能符合东方的文化趣味和民族的美学理念。

紫砂壶“金钱龟”的造型技巧

紫砂壶与其他艺术一样也是生活的概括和提炼。龟是大自然中寿命最长的动物,可活几百年。在众多的龟类中选择最名贵的“金钱龟”作为紫砂壶的主角,把思维和创意契入壶体的构图之中,演绎出作品对人生的理解、信念和追求。“金钱龟”的造型采用写意与写实并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在虚实对比中营造整体的美感。紫泥调砂的原料,金砂呈现,粒粒可数,粗犷豪拓又不失细腻华滋。壶身呈抽象的龟形,壶嘴、壶把恰好构成龟首和龟尾,线条勾勒的浪花,仿佛掩隐了龟的四足。这壶不方不圆,却又方圆相济,变化适度、思忖精微中感受作品的柔和圆润。方与圆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正由于紫砂壶都是在方与圆的衍变中产生迥然不同的美感特征才能扣人心弦。

第4篇:腾蛇乘雾范文

衰老和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规律,一般说来人到中年也就是通常说的壮年时期,在身心方面都相当成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是中年期的一个方面,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中年已进入了某种生理的衰退过程,开始向老年过渡。关于中、老年的年龄界限,说法不一,一般的看法是36~55岁为中年,56以上便进入老年期了。但现在认为是36~59岁,这样的划分比较符合生理、心理学的基本事实。根据现代研究,人体从30岁开始即出现形态和功能上变化,并潜在地发展,逐渐涉及到多数器官和系统,从而导致机体功能的减退。老年人的许多疾病都是从中年开始的,所以保健应该从中年开始。古代有这样的诗:“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灰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也就是说生命虽然有限,但年岁的长短,并不是全由天定,只要注意养生,精神达观,也可以得到长寿。

“五十肝气始弱,六十心气衰,七十脾气虚,八十肺气衰。”的说法(女人减五到十岁),说明人到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大,五脏功能相继退化,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开始减弱。免疫系统是保护人体不受疾病侵扰和战胜疾病不可缺少的,没有自己的免疫系统任何药物只能起到控制疾病的作用,而不能痊愈。当身体产生抗药性时,健康会更糟。那么怎样健全免疫系统呢?首先要知道免疫系统是怎么产生的。从根本上讲,健全的免疫系统是五脏六腑和内分泌协同均衡工作的结果,如果五脏的健康平衡被打破,免疫系统的功能就必然下降,疾病也就会乘虚而入。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保健品,但为什么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呢?很大的问题是人在免疫系统不健全的时候,吃进去的保健品没有吸收,吃太多不吸收反而会给肝肾造成负担。但是,建立免疫系统并不简单,需要有一整套非常完整的步骤与方法。健全五脏,输通循环,调整内分泌荷尔蒙的平衡,然后吃营养和保养品。不管您得了什么病,是怎么样的体质,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就可以真正建立免疫系统,有了自己的,再加上药物治疗,很多疑难杂症都可以治愈。

提高免疫力,首先要调节五脏,应该脾肾双补,肺肾同调,补气生血等等方法的应用较之单独补益某一脏腑更为有效,尤其现代社会发展飞速,压力增大,五脏功能减弱提前,所以人们的保养也要提前开始。

下面我写一些补养的方法供参考

1春天补肝,冬天补肾。也就是冬春季适于补肝肾,身体也容易吸收。如果从颜色来分,青色入肝,黑色入肾。补肾可多吃:黑豆、黑芝麻、乌鸡等,也可以吃核桃肉、芡实,还有鲍鱼、鱼翅干贝等高蛋白、低胆固醇的食品。

2秋天润肺。白色入肺,像百合、燕窝、雪耳等。雪梨最好蒸或者煮来吃,是养肺养阴的好东西,另外莲藕、马蹄等,青、白萝卜,玉竹等和瘦肉用来炖汤。

3夏天健脾,健脾的食物有生熟薏米,淮山,糙米,玉米,丝瓜等以及黄色的食物都利于脾,可以多吃。夏天湿热,还应该吃些利湿的食品如冬瓜,赤小豆,绿豆等。

4红色食物入心,因心肾相交,故红色食物像枸杞子、红枣等秋冬可以大量吃。冬春两季天还可以用何首乌500g,牛膝250g,用这两味药到药房制成桂圆大的蜜丸,每日两丸,吃半个月加至每日三丸,吃一个月加至每日4丸,吃完。功效:补肝肾,祛风寒,利腰膝,强筋骨,黑发,驻颜,可轻身延年。

食疗:

1白术30g,槟榔10g,猪肚一只,生姜适量,糙米100g。将猪肚切小块与白术、槟榔、生姜煎煮取汁与梗米煮粥,每日早晚吃,3~5天一个疗程。

功效:补中气,健脾胃,对食少、腹胀、消化不良大便不爽很有益处。

2麻雀5只或鹌鹑2只,菟丝子30g,覆盆子10~15g,枸杞子20~23g,糙米60g,葱白2根,生姜3片。先把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煎煮取药汁,再将麻雀洗净用酒炒,然后与梗米、药汁加适量水一并煮粥,快熟时加入葱白、生姜、少量盐。

功效:肾虚阳痿、、遗精、腰膝冷痛、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小便淋漓不爽等。

3大萝卜(青、白)五个,煮熟取汁与糙米一小碗同水并汁食之。

功效:理气消食,清热止渴,对舌焦口干,小便频数有疗效。

4莲子18g,糙米30g,共煮成粥,空腹时服用。

功效:对心志不宁,失眠心悸,梦遗滑精,妇女白带,久泻不止有效。

5芡实60g与糙米30g煮粥,补中益气,填精明目。

6枸杞子30g,生地黄20g,火麻仁30g,先将火麻仁蒸熟,摊凉,然后与生地、枸杞子加黄酒300g密封,春夏7日,冬春14日可以打开,随量饮之。

功效:有补肾填精,延年抗衰之功。

7核桃仁200g,马蹄150g,老鸭(去油)一只炖,可加少许盐、料酒、葱姜。

功效:补肾填精,温肺定喘,润肠。适用于肾虚咳喘,腰痛阳痿,大便燥结,肾虚石淋等症。

8糯米粉,黄酒适量。将糯米粉和水成团,按常法烙饼,临睡之前吃,用黄酒送服,连服数日,症状大减。

功效:补中益气,用于治疗前列腺肥大,尿频。

第5篇:腾蛇乘雾范文

一、感悟诵读,激发审美意识

与现代文一样,文言文中蕴藏着丰富多元的“美”的元素。凡是入选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美文,极具很高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如《关雎》《蒹葭》《陌上桑》等言情类古诗文,不仅言辞凝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而且诵读轻盈、婉转流畅,内中描绘的人物形象令人心驰神往,更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妙言佳句“历经千古而不衰”。对于诸如此类的作品,在掌握要义的基础上,教师应当而且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悟,一方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另一方面从中收获各类美的享受。以《关雎》教学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绘了绿草茵茵的春河边,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快乐嬉戏;更有一位美丽少女动作优雅地在采摘着荇菜(“左右流之”)。面对如此的景美情美人更美,怎不会撩拨起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呢?又怎能不让阅读者心旌神荡呢?正如孔子所说:“《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它不愧为后世的爱情审美观奠定了完美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趣意识

文言文不仅普遍具有“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创作特点,而且所表述的

情节内容和思想内容距今甚远,这对于缺乏文学基础的初中生来说,客观上存在相当的学习困惑。有鉴于此,教师若是本着“应试教学”的指导思想而沿袭“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活动模式,势必难以收获相应的教育教学效果。与此相应的是,我们应充分结合固有的时代背景、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努力创设寓教于乐的良好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趣学习意识,从中赢得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综合效果。以《木兰辞》教学为例,教师可事先讲述“历史第一位巾帼英雄‘花木兰’扮男装、代父出征――英勇杀敌、晋爵受赏――巾帼英雄、辞官归乡――当窗理红、还我女装”的完整故事情节,并借助多媒体适时播放《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豫剧戏曲。如此而为,不仅可以有效激发课程学习情趣,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学习、理解、巩固与记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英雄主义情怀,对他们进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前后比较,孰优孰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开展意象教学,培养情志意识

古语云:“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古典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在文言文范畴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显现出“言尽而意无穷”的无限魅力,而且具有修身养性的超高德行(如“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有触类旁通的借鉴功能。更为可贵的是,诗词教学能够通过可观可感、可触可叹的意象解析来培养学生的“情”和“志”,这也正是诗词文学的核心灵魂和精神力量之所在。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中“枯藤”“老树”“昏鸦”等艺术形象都是构成意境的意象,同时带有一种破败、萎缩的情感状态,共同营造出一种羁旅漂泊、凄清伤感的人生意境。而流芳百世的《龟虽寿》,是曹操53岁那年在击败袁绍父子和平定北方乌桓后而写的,所以他极度鄙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而高度赞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者以千里马自喻,表达了自己踌躇满志、乐观自信并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它给予读者“不羡龟龙只羡马” 的意象描写,显现出那种“不负此生、志在一统”的抱负情怀。

四、开展古今联系教学,培养学用意识

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于“学以致用”四个字。积极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活动,一方面通过“古人”“古学”“古事”来不断丰富现代人的学识,另一方面则借助“古情”“古志”“古力”来逐步熏陶现代学生的思想情操,增进他们的人格修养。虽然背景不同、时代久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古为今用的方式,把其转换为与时俱进式的现代精神元素来滋补并潜移默化给学生,促使他们的大脑和心灵逐步地充实起来、丰满起来和先进起来,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好基础、铺实路。如教学李白的《行路难》时,可引导学生重点抓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句,并联系生活经验和实际认知进行讨论交流,教育他们只要富于理想、认真学习,并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和毅力,就一定会有“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时候,要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再如教学杜甫的《望岳》时,教育学生要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教育他们为人要有登高望远的雄心、信心以及自强不息、敢于超越的气概。

第6篇:腾蛇乘雾范文

龟,长寿的象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典范,中国古代在唐朝以前就很崇拜龟。一代枭雄、建安大诗人曹操就留下了“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不朽诗句。不过,以“龟”来命名一种武器装备,还十分鲜见。英国在二战期间研制的A39“龟”式重型突击坦克,算是难得的一例。英国佬的这个命名,无非是看上了乌龟壳“坚固无比”的特性,寓意深刻。让我们看一看这个大不列颠“铁乌龟”的来龙去脉吧!

夭折的“老家伙”

在介绍“龟”式重型坦克之前,先来介绍一下它的“大师兄”——TOG重型坦克。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人仍然坚持走“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的老路。期间,英国军方甚至还突发奇想,想研制一种“敌弹根本打不穿的活动堡垒”。第一个尝试,便是试制TOG重型坦克。

TOG是英文The Old Gang的缩写,若直译,不妨风趣地译为“老家伙”(或“老伙计”)重型坦克。原来,这种坦克的设计者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坦克设计师们,到了30年代末期已是60岁上下的老者。请注意!这里用的是定冠词The,所以这个“老家伙”自然就是这帮坦克设计9币自我调侃的命名。如果正式命名,当然会有一个更严肃的名称。

对TOG重型坦克的设计要求是:装47毫米或37毫米反坦克炮,敌方105毫米榴弹炮在100码(91.4米)的射击距离上直接命中时不应被击穿。此外,还装有能攻击敌人堡垒的野战炮、40毫米火炮、多挺机枪等,简直就是一个“陆地战舰”的翻版。

试制工作从1939年12月开始,1941年10月完成1:1全尺寸样车。试制的样车重量达50吨,具有菱形车体坦克的外观。看来这帮英国“老家伙”还是认为“孩子是自家的好”,坚持走一战时英国菱形坦克的老路。车体前部装1门75毫米火炮,炮塔暂时沿用“马蒂尔达”坦克的炮塔。其动力装置为柴油机,采用电传动装置,最大速度为13.6千米/小时。样车试验时,因排气管喷火而不得不终止试验。可惜这个刚刚出生的“老家伙”,连个照片也没有留下便夭折了。后来,又先后试制出TOG1和TOG2重型坦克,外观上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但也不了了之。不过,TOG2重型坦克总算留下了一张照片,可以使后人能一睹这个“老家伙”坦克的“尊容”。

欲与猛“虎”争高下

英国人打算研制“龟”式重型坦克有两个理由。第一条是TOG重型坦克的研制计划终止,一些“老家伙”并不死心,仍然想圆他们的“陆地战舰”、“无敌坦克”之梦;第二条是德国人于1942年研制出“虎”式重型坦克,在战场上对盟军坦克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对付这只猛“虎”,英国人想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重型坦克,来跟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相抗衡。

1942年,英国皇家军需部次官D·桑迪提出了建造“超重装甲战车”的设想。他提出“要研制一种威力超过德国‘虎’式坦克、具有‘乌龟壳’一样的厚装甲的超重型坦克”。这个建议得到批准。研制的代号为A39,正式名称为“龟”(Tortoise)式重型突击坦克。

开始阶段,“龟”式坦克的研制工作进展缓慢。到了1944年,德军又用上了威力更强大的“虎王”重型坦克和“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这使英国军方更有了紧迫感,研制进度开始加快。英国军方决定研制6辆“龟”式重型坦克的样车,于1945年8月基本完成。但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军方研制重型坦克的兴趣锐减。直到1947年,考虑到苏联方面的“IS3威胁”,英国军方才重拾旧业,将6辆“龟”式中型坦克加以完善,开始了性能试验。实车试验工作一直持续到1948年10月。试验中暴露出这只英国“龟”过于笨重、机动性太差、运输困难的突出缺点,英国军方不得不作出了“没有大量生产价值”的决定。这样,已经制成的6辆样车中,5辆已废弃不用,仅有一辆放到英国鲍宾顿战车博物馆作为馆藏文物展出。看来这只英国“铁乌龟”有点生不逢时。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的是,在1943年期间,英国军方还提出了研制“龟”式重型坦克的10多种变型车的计划,从AT1到AT15,包括:装载不同武器的“龟”式变型车、炮塔型“龟”式坦克、喷火坦克型等。可见当时的计划还是挺雄心勃勃的。

“铁乌龟”尊容

“龟”式重型坦克的战斗全重高达79.252吨,二战期间除了德国的“鼠”式和E100超重型坦克外,英国的“龟”式和美国的T-28/95四履带式坦克(见本刊上期),算得上是“巨无霸”级的坦克了。其实,严格地讲,“龟”式重型坦克应属于自行火炮或突击炮一类,称为“重型突击坦克”有点勉强。

“龟”式重型突击坦克的车体和炮塔采用铸造和轧制钢板混合式全焊接结构。庞大的炮塔是整体铸造的,但炮塔不能旋转,为固定炮塔式。车体的装甲有轧制钢板和铸造钢板两种。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为:车体首上甲板为279毫米/75度,首下甲板为225毫米,侧面上部为152毫米/85度,侧面下部为112毫米;车体两侧另有50毫米厚的侧裙板;炮塔正面和侧面的装甲更厚;后部的装甲厚度为76毫米;战斗室顶部装甲为50毫米,动力室顶部装甲为35毫米。在二战期间,这样的装甲厚度,甚至超过了“鼠”式超重型坦克,其超强的防护力使它成为“根本打不穿”的超强坦克,看来这“铁乌龟”名不虚传。不过,也正是因为它的笨重,才使它未能大量生产并用于实战。

“龟”式重型突击坦克的全长为10.83米,车体长7.25米,车宽3.91米,车高3.05米。论“个头”,自然比不上超重型的“鼠”式坦克,但还是比起二战期间的一般重型坦克要稍大些。乘员为7人:车长、炮长、驾驶员、两名装填手、无线电员、机。从总体布置上看,采用发动机在后部、变速箱在前部的布置方案,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

主要武器是1门可以发射32磅炮弹的火炮,火炮口径为94毫米,炮管硕长。一直到二战结束,英国人都是用炮弹重量(磅)来分类火炮的,如:2磅火炮(口径40毫米)、6磅火炮(57毫米)、17磅火炮(76.2毫米)、20磅火炮(83.4毫米)、25磅火炮(88毫米)、32磅火炮(94毫米)等。这种分类法很不科学,二战过后已经不再使用。这种25磅火炮是由3.7英寸高射炮改为车载式而成的,威力巨大,是二战中英国坦克中口径最大的坦克炮,可以击穿二战中德军所有现役坦克的主装甲。炮弹的初速为930米/秒,射击试验中,可以在1000码(914米)的射击距离上轻而易举地击穿“黑豹”坦克的主装甲。炮弹为分装式,发射速度较慢,炮弹的弹药基数为60发。火炮的高低射界为-10~+20度,方向射界为左右各20度,以反坦克作战为主。这些特点使它更像一辆自行火炮。在车体的首上甲板上有火炮固定器,在行军状态下要将火炮固定,以防火炮震动。

辅助武器为3挺7.92毫米重机枪,1挺为并列机枪,另外2挺为高射机枪,安装在炮塔顶部。机枪的弹药基数为7500发。

其动力装置为罗尔斯一罗伊斯“流星”V型、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为600马力(441千瓦)。由于它的单位功率太低,仅为7.6马力/吨,所以,“龟”式坦克的最大速度仅为19.2千米/小时,最大越野速度更是仅为6.4千米/小时,比牛车快不了多少。燃油箱有两个:右侧燃油箱装86加仑汽油,左侧燃油箱装54加仑汽油,两个燃油箱共装140加仑(636升)汽油,最大行程不足100千米。变速转向机为H5lD式,有6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

其行动装置为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侧有8个负重轮,每两个为一组,共4组,弹性元件为扭杆式,其具体结构和美国M4“谢尔曼”坦克上的水平悬挂装置很相像。履带板较宽,为914毫米,比德国“猎虎”坦克歼击车的履带板(810毫米)还要宽。这样宽的履带,才使地面单位压力控制在12磅/平方英寸(PSI,相当于0.845千克力/平方厘米)之内。不用说,这个地面单位压力值还是相当高的,这使它的通过性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宽宽的履带也使整车的转向阻力大增。可以说,机动性差,是英国“龟”的致命弱点,而且,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也成了大问题。

“龟”“虎”争斗谁为雄?

在自然界中,乌龟和老虎,一个是水中的强者,一个是山中的大王,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这个“龟”式重型突击坦克是冲着“虎”‘式重型坦克而研制的。遗憾的是,还没等“龟”式坦克正式投产,第二次世界大战便结束了。如果有人突发奇想,将英国“龟”和德国“虎”拿到战场上比试比试,到底谁更厉害些呢?这可是个饶有兴趣的问题。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