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音乐教育作为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其教育质量影响着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悟和学习,而音乐美学基本理论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对音乐教育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探讨音乐美学理论基础的哲理性、情感性和社会性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促进音乐教育的更大发展。
一、哲理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所研究的音乐本质、特征、功能、理论结构、实践演化程序等,都具有一定哲理性。依据认识论,音乐艺术美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实践――客体的映象阶段。音乐是一种心灵的声音,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感悟,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只有经历实践的感悟,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才能真正感悟到音乐的哲理性。这也是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校致力于创作条件、环境让学生去感受自然、认识人生、了解社会的原因所在。
(2)实践――认识的飞跃阶段。音乐的产生主要是依靠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这个主观能动性的创作过程主要分两段:实践是创作音乐的源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需要实践经历作为依据的。所以,第一阶段是人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中获取音乐创作的感性材料,再经过感性和理性的思考将这些材料进行删减、筛选,最终将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有了实践经历、感性材料及丰富的精神财富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变成音乐作品。因此,第二阶段是创作阶段,需要创作者拥有较强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欣赏水平,将丰富的感情凝练创作成音乐作品,将感情糅杂在音乐中。
(3)认识――实践的第二次飞跃阶段。一个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成熟的艺术作品,要将其投入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音乐作品投入实践被称为第二次飞跃,这个过程是音乐美学将其自身价值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理论是对音乐艺术美创作的简单概括,实际的音乐艺术美创作远比这要复杂、细致,创作过程的影响因素数不胜数。音乐美学具备哲理性,这种哲理性决定了在进行音乐美学基础理论或其领域研究时必须遵循的认识论,才能保证研究思想的思辨性、自由性及多维性。
二、情感性的特点
音乐创作是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将情感糅杂在音乐作品中的过程,情感也是音乐美所在,是其核心。音乐创作最终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激情。没有激情是无法进行音乐创作的。激情能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压抑、快乐、激动、愤怒、悲观等情感化为音乐创作的动力,加速音乐创作的过程,将生活激情转化为音乐创作激情,而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思想情感会在作品演奏时传达出来。其次是想象。想象力是将实践经验、感情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重要心理能力。这种想象力建立在创作者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水平基础上,是在拥有实践经验和感情基础的前提下的灵感迸发,凭空想象是无法创作出音乐作品的。实践经验和感情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想象力则是将这些源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根本动力,没有想象力,这些源泉只能是一潭死水。最后是灵感。灵感的出现不是偶然,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体现,有了灵感,音乐创作就能从稚嫩变得成熟。灵感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灵感的得来绝不是凭空而来,它是经过不断思考和努力及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成果基础上得来的。所以,不能将灵感神秘化,要客观看待灵感这一心理活动。情感是人类独有的,我们必须认识且重视情感在音乐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科学化、明了化,这有利于后来人的音乐创作。只有深入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才能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情感体会,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所在。
三、社会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理论的社会属性,要求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从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地阐明音乐艺术的社会性问题。一方面,不应该有那种从狭隘出发的功利性,对音乐的社会性质进行简单化的理解,把音乐的社会功能只局限于为某一阶级服务,片面强调音乐的政治功能而否定其审美、愉悦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只讲自然共性,从而脱离社会现实的错误倾向。
关键词:自学考试;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整体性;概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历史。那么作为通识性课程的《基本原理概论》,无疑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教师的‘教’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往往因为其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语言,而成为90后自考学生群体对其形成价值认同难以逾越的藩篱。从教师‘教’的维度看,怎样更好地做到学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信息的传递,与学生而言,不仅仅获得‘鱼’,更重要的是‘渔’;与老师而言,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绿色’GDP。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此环节,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深度把握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整体性
1.首先明确一点――教学体系的整体性
何谓‘教学体系’即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手段及两者的统一。《原理》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根据是经典原著,将经典原著的深邃思想通过一本全国通用的基本原理教科书来得以完整体现,其内容的阐述注定是比较概括,缺乏感性材料的支撑,某些地方甚至是‘蜻蜓点水’式一笔带过,缺乏系统的相关理论阐释,与学生而言,其呈现的难免有些‘突兀’,接受都成问题,更妄谈价值认同,加之《原理》本身的学科特点,从而让自考学生对其‘望而却步’。
如何克服以上缺陷,与教师而言,不得不说是一项挑战,是一项具有艺术性的工作。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地‘有声’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录音式传递给学生,而是要将教材知识点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来,根据理论内容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下面相关部分会有详细论述),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一种价值认同,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明确教材体系的整体性即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
自2005 年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以来,关于《原理》的整体性问题的讨论一直不断,从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无论对于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以及相应的二级学科建设,还是对于理论的科学理解,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问题都至关重要。
(二)对概念的深度细化
首先,概念作为理性认识的最小单元,对理论的阐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原理》的哲学部分。哲学被称为所有学科之母,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哲学的高度概括、高度抽象。还有一种调侃式的哲学定义,哲学是制造概念的科学,这些人们对哲学的认识无不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这些的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以及我们头脑中自认为的那个涵义都相去甚远。以下同过举例说明。比如“物质”的概念,在物理学、化学以及其他学科研究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其有明确的界定,在我们的头脑中“物质”是最熟悉的“老朋友”,但到了哲学领域,我们乍一接触,这个老朋友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哲学领域,对其的界定“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再比如“运动”一词,在我们的头脑中,就是物体方位的变化,涉及到的参数也无非是距离、速度及时间,这种直观性很强,甚至我们可以切身所感受到的。哲学对其的界定就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再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初高中阶段,我们或许就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而烂熟于心,但却对何谓生产力,何谓生产关系而模棱两可,或者处于一种可意会却无法言传的状态。
其次,对概念的深度把握,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撑。感性材料的支撑除案例式教学外,还有重要的两点,一是,对概念的语句成分分析;而是引入该概念在经典原著的出处,以及相关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下以‘’概念的讲解为例。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把‘就是这样的定义’而要求学生去熟记于心。首先应该分析‘’概念的中心词是‘理论体系’或者‘科学’,前边是一系列来界定的语句成分――谁创立,谁发展,以什么为目标的‘理论体系’,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句子成分,以此达到一种精准的分析。
二、学生的‘学’
(一)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陈述的内容,而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卓越的智力。这样学生就好比得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可以独立前进了。
在讲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部分,通过观看《检察官与女囚》社会调查类节目,作为本节内容的切入点,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讨论,节目中的悲剧看似是个人原因造成,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最后将主题升华――撇开生存问题,道德只是妄谈,人只有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此处也可以引入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在此过程中,不主张运用外在的、强制性的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而是要把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建立在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学习型组织
确切地说在班级建立什么样类型的学习组织,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尤其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在其“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角色的效用较之前日渐式微,在当下社会环境下,教师该发挥怎样效用,完成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这种角色定位所赋予的使命,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就笔者所带的班级具体情况而言,同一个授课单位内,既有理科背景,又有文科背景,基础不一,只能通过分类管理。一个班级一般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小组分类以文理基础为主要参数,兼顾性别p年龄的搭配。相比师生型的教学组织,同辈人相互影响的扁平组织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教育理念
[DOI]10.13939/ki.zgsc.2016.02.180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学习《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用管理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构建培养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相对而言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手段滞后,不能突出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现代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不再是片面的考虑相关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而要求管理学课程教学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2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对传统管理科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管理理论必须创新。因此管理学原理必须确定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构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以能力为中心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必须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以多元化的课堂与实践模式,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要。
2《管理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定位不当
《管理学原理》传授的应是管理能力、管理素质,而不应仅限于单纯的管理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充分体现培养知识实用、够用、实践能力强的要求,重视对理论知识教学,轻视职业综合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养。
2.2教学方法手段滞后
管理学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掌握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管理应用能力,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专业应用能力,适应企业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适应市场的创新发展能力。传统的教学观念过于注重管理理论的诠释,缺乏能力本位的引导,教学中缺乏互动,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课堂教学充满了“灌输”,基本上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小,教学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员,教师是储户。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
2.3实践教学力度不够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训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这种训练和培养必须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真情实景的体验,在获取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融会贯通,提高升华。由于受种种条件的制约,实践教学显得十分薄弱,教学与实践脱节,实训力度不够,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从而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不能从更深层次领会管理的本质。
3《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思路
3.1树立能力本位理念
本着培养具有管理理论和专业技能的管理者的培养目标,《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应该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构建理论与实践技能深度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即把教学内容从传统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转变为四种主要管理能力的学习,即计划与决策能力、组织设计能力、激励与沟通能力和控制能力。在这一理念的牵引下,通过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的统一,达到理论与技能的深度融合。
3.2创新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实施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角色扮演、开放式教学以及情景模拟教学、项目实训等方式方法,形成“导学―自学―助学”三维互动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实现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沟通,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
3.3注重实践教学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实践中延伸课程教学。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零距离接触企业实践,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校内综合实训室,让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管理工作情境下,学会决策以解决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4完善考核方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要建立开放式的考核机制,建立起与教学配套的多环节、全方位、多元化、全程化的考核体系,要由考核理论基础知识为主转变为理论基础知识考核和专业技能考核为主,重点考核专业基本技能,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3.5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的互惠互利的模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运作和管理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得到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的现场指导,教师也可以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及时了解或获取管理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变化趋势,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从在本企业实践的学生中留下部分优秀学生作为企业员工或者从合作学校挑选优秀教师担任企业管理顾问、技术顾问等,这样既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了便利,又降低了招聘成本。
参考文献:
[1]苏娴.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本科院校的新成员,要想尽快成为合格的本科院校,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加以提升,这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存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队伍数量不够和素质不高等一些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因此,需要不断地去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从1999年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以过去从未有过的速度跨越式发展,一批专科院校实现升格,成为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从1999年到2005年,教育部先后批准建立了l98所本科院校,占全国70l所本科院校的28.25%。这些院校在专科层次时或许是佼佼者,但作为本科院校的新成员,与老牌大学、重点大学相比,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实现现代大学的办学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尽快成为合格的本科院校,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加以提升。本文试图对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提高新建本科院校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出对策。
一、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是通过传授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理解与领会理论的基本原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应该肯定,各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努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并不能令人乐观,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与我们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地方院校,生源质量相对偏低,同时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很多学生有些认为只有自己的专业才需要潜心钻研,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似乎和自己的专业没有关系,所以感到不重要,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比较枯燥,不如专业的课程有吸引力,所以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感兴趣;还有些学生虽然也想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但由于自己的政治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不能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加上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由此可见,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在思想上轻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原因,造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学校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但是,目前这支队伍的现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承担的任务和要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这表现在:教师数量不足,负担过重;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还没有解决好对“真信、真学、真教、真用”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手段落后,部分院校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学生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科研能力弱.学术水平不高等。
(三)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地位不平等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因升本和适应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往往比较重视适应学校发展的新专业建设,而作为公共课程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取得和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往往被边缘化: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越来越大,倾向于学生在容量大的教室上课,少则上百人,多则几百人不等,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既要花精力给学生上课,还要维持课堂正常的秩序,很难做到和每个学生互动交流;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严重不足,致使许多教师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培训,难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将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归入其他系部或行政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使这门课的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在经费、师资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又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和整体发展,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面对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的领导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大学生的新特点,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去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路
(一)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探讨怎样适应当代大学生新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一项长期任务。传统、单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要求。在高度重视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带来负面影响的基础上,要树立忧患意识,辩证地分析大学生恩想政治状况的主流与支流,充分深入地认识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改变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一方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塑造高尚人格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把学生当做被动地接受理论灌输对象的物化性教育的观念,真正实现从物化性教育向人性化教育的转化;改变以往只重目的、忽视过程的观念,实现从强调目的性教育向重视过程性教育的转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回归现实的社会生活,满足学生求解困惑的精神需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改革,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提高实效性的关键。只有给予学生需要的、想得到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知识,才能促使学生自觉接受理论教育,学习才能有兴趣、有主动性,教学效果也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才能不断增强。
(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要从根本上改变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必须重新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首先,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品德高尚、知识结构完善、教学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颇受学生欢迎。因此,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对思想理论课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在思想品德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使教师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特点,正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增强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心;在知识结构上,使教师在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密切关注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在教学方法上,使教师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等大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并在资金、政策上支持教师结合艺术实践、社会调查等形式巩固教学效果。
其次,在人力、财力、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要充分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劳动,切实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待遇,在职务聘任、科研立项、学习进修、生活问题等方面充分考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编制、经费投入和教学科研条件,并设立相对独立的部门,在软件硬件设施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要求学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当代大学生广泛接触,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及时把握最新的学生思想动态,结合客观的现实环境,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其次,理清思路,从尊重学生的客观合理需要出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必须突出多环节教学,尤其要提倡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教学,把课堂讲授与参观考察、调研、访谈、报告、讨论、竞赛等教学环节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面对网络和学生个性发展多样性的挑战,应提倡研究型、互动型的教学方法。
检查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存在的故障时,一般不要打开机器,应该从前面板的显示中分析查找原因。如果是机内故障,应联系厂商解决。
(1)开机后,电源指示灯不亮。应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好。
(2)屏幕显示无卫星信号,或图像出现停顿、“马赛克”,应检查电缆有没有连接好、接收参数设置得对不对、天线或高频头的位置是否变动等。
(3)有图像但没有声音。应检查音频线有没有接好或接错、调大音量或者重新选择声道。
(4)有声音但没有图像。应检查视频线有没有接好或接错、收到的是不是音频广播节目。
(5)遥控器不能操作。应检查电池是否耗尽,检查遥控器是否对准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操作或距离太远。
(6)前面板功能按钮失效的原因可能是机器内部死机,应先关机,拔下电源插座,等待5分钟后再重新接通电源。
13.电视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1)开机后没有电源指示、没有光栅。应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有电,电视机插头是否插好。
(2)开机后有光栅,但没有图像和声音。应检查视频线、音频线是否对应接好,中间有没有断点。
14.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操作使用计算机,必须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计算机调好后,各项设置已经进行了优化,尽量不要改动;开机、关机一定要按照规定步骤进行;定期对计算机硬盘进行整理,及时删除无用的文件;尽量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用软盘前先进行病毒查杀;不在计算机中安装破解软件、游戏软件等。注意了以上细节,操作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各种问题,站点管理人员一定要冷静,切不可乱敲乱动。应按照以下步骤逐步进行检修,解决不了时再找专业人员解决。
(1)先静后动。即先在不通电的状态下检查各连线是否有松动、是否有短路现象发生,然后再通电进行检查。
(2)先易后难。即先检查容易查的部件,然后再检查难查的部件。比如:计算机开机后没有显示,应先检查电源线连接得好不好,电源插座是否已经插好,然后再检查显示器,最后再检查主机。
(3)先软后硬。即先考虑是不是计算机软件运行错误或者有病毒攻击,然后再考虑硬件出现问题。比如:计算机的硬盘不启动时,应先检查系统文件或操作系统有没有问题;接收不到信号时,先检查应用程序工作是不是正常、设置的IP地址是不是有变动、信号测试程序能不能检测到信号等原因后,再检查硬件方面的原因。
15.接收软件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关键词:中职,德育,案例,基本原则
当下,多数学生对德育课的理解往往是传统说教、死板无趣,这一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德育课认识的偏差,尚未意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种普遍逆反心理的存在也影响着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知,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广大德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对此,我们认为,应从教学内容入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学生共鸣,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在课程内容一定的前提下,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取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可选在此处破题。在选取德育课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应主要依据以下基本原则。
1.与时俱进,内容不断更新
德育课与其它基础课程相较,更具有时代性的特征。由于教材的出版和更新有一定的周期,教材案例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所难免。这时,教师若仍沿用教材上提供的案例,就可能出现与社会生活、学生思想实际背离的情况,再加上学生对德育课原本就有的抵触情绪,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德育课教学案例选取的过程中,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案例,以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
2.控制半径,时间空间接近
德育课教学案例选取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案例发生的时效性和空间性原则,发生时间越接近当下,地点越接近本地,学生对此案例的兴趣度越高,教学效果会越好。
时效性原则即选取时间轴上距离当下越近的案例故事,其效果越好。中职院校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相对浅薄,对古代或近代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而时间上离己身越近的人物或事件则会越熟悉,当然这也得益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娱乐节目的丰富化、多元化。
空间性原则即选取在空间半径上距离教育对象越接近的案例越好。即使是教学对象十分熟悉的外国人物的案例仍远不及本土化的故事更贴近教学对象,教育对象甚至会因为自己身边、自己国家就拥有可以与国外人物相“抗衡”的优秀代表而倍感自豪。
3.关注热点,结合学生兴趣
此处所指的热点可以是新闻时事热点,也可以是案例选取时社会大众关注较多的社会热点。当然德育案例应特别针对德育课教学对象的兴趣点来选取社会热点,很多成年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未必是当下中职院校学生感兴趣的,如教师课堂上讲授成功和挫折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选取时下深受青少年追捧的 “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电视节目中参赛选手的成长故事做案例。“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是青年人成就梦想的舞台,也承载了观看此节目的人们对实现梦想的渴望,因此,在教师讲述这一案例时,教学对象会立刻兴奋起来,话题感十足。
4.年龄相仿,人生经历相似
德育课教学案例所涉及人物的年龄段和人生经历越接近教学对象越好。教学对象会对这类人物倍感亲切,甚至对案例人物的故事感同身受,从而引起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更容易进行同类或相似对比,更容易从案例中受到启发。例如,在如何使教学对象了解职校,对自己充满信心的问题上,可以选取王洪军、苗俭等职校生通过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取得职业生涯成就的案例,因为他们在校学习时,年龄段与我们的教育对象相同,也有相同的职校生活经历,这样的案例说服力更大。
5.见微知著,从细小处着眼
德育课程包含着许多学生认为的“大道理”,在讲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如果一味从理论高度阐述或选取英雄事迹来做案例讲解,其效果未必理想。而如果从生活小事或教学对象的个人微小行为引申出“大道理”,则更能够使学生从情义上接受进而内化为个人思想上的认同,最终通过外在行为的一致性体现出来。例如,在讲爱国主义时,选取、等英雄人物舍生忘死的事迹,其效果可能不及选取汶川地震时万人齐聚天安门默哀呐喊爱国的案例。在这里,虽然英雄人物是伟大的,他们的事迹是惊天动地的,但同时他们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了,令普通人望尘莫及。这时,选取切入点小,起点低的案例,反而能使教学对象体悟到即便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能实践“大道理”。
6.导向正确,信息传递准确
选取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对案例进行再加工以符合实际教学需要是必须的,在案例再加工的过程中,应注意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如案例论述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应保持一致,案例的内容应该与事实一致,避免数据或其他方面的错误等。整个案例在论述的过程中应注意价值导向的正面性,特别在运用反面案例时,更要给予全面的评价并注意阐述其正面意义。例如,在讲授拒绝沉迷网络世界时,可以介绍一些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导致猝死的案例,在案例的介绍过程中,对事件人物及事件过程的介绍应准确,从中得出结论,沉迷网络十分有害,但同时应传递一个信息,即网络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问题不在于网络是好是坏,网络是中性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不能因为网络存在危害就一味排斥,只要在运用网络的时候把握好“度”,凡事不可“过度”即可。
7.图文并茂,呈现手段多样
“酒好也怕巷子深”,好的案例若要达到好的效果,也需要注重其呈现方式。单纯的口头介绍一般较为枯燥,如果采用图片或简短视频等方式呈现案例,其效果往往比较理想,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对图片或视频进行一定的编排,其效果会更好。例如:讲授知识点爱国主义时若涉及到问题,单纯口头讲述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图片展示更加直观,会立刻吸引学生眼球。
8.总结启示,画龙还需点睛
【关键词】教育引导;理想信念;职业规划
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学校管理的一大难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兴衰成败,决定着高职院校到底能为社会培养怎样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是中高考的失败者,无论是学习还是意志品质方面都存在着差距,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旷课及上课迟到现象比较突出、网络成瘾的学生数量较多、不服从管理、叛逆心理较强等诸多特点。而作为直接为高职学生服务的班主任们,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在认识到工作艰辛的同时,更应该感觉到责任重大。
在高职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学生心理趋于稳定,积极追求精神上的充实,并努力从多方面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由于年龄和社会经历所限,生理上的快速发展和心理上的滞后成熟,使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要求低,自制能力差,对一些理论、学说盲目认同;目前社会普遍存在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更难,学生看不到希望,对未来失去信心,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
正确引导学生良性发展是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责任重大。笔者通过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以自身良好形象引导学生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一个班级管理的好与坏,关键看班主任的榜样作用。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就要在学生心目中建立威信。首先要做学生工作和学习中的战友,跟学生一起争取进步,一起争取荣誉。其次要做学生业余时间的朋友,跟学生有共同的爱好,有共同的语言。最后要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亲友。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必须在场,作学生需要的亲友。在人格修养方面,遵循与人为善的原则,有无欲则刚的度量,不要为一些小事情斤斤计较;有灵活多样的管理与学习方式,较为出色的教学成绩,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积极进取和坚定的信念;要有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要以身作责,不偏不倚,一视同仁;要有一颗真挚的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被爱;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要求每一个学生做每一件事情都可能的完美切有责任感。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最起码的品格。无私奉献的精神,严禁的治学态度,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事态度,从正面或侧面对学生起到直接或潜移默化的作用,为进一步作好学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优秀理想信念引导学生
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信息传播手,通过优秀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首先,注重对学生感恩培养。其目标是“爱心与责任”,活动的载体可以通过“一个温馨电话”、“一次情感的倾诉”、“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真诚捐款”等,告诉学生应该珍爱的、留下的、追求的精神财富,拍几组学院、城市文明和不文明的镜头,使学生感悟求知,感悟成才,感悟财富,感悟人生;其次,要把学生理想信念与实践探索相协调。把一项教育活动转变成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活动过程,在引导、组织学生亲身参与这一活动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评议,促使其不断了解自我,督促自己进步。比如每周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班主任不能只是“传话筒”,更不能把班会变成“批评会”,班主任可以通过给每次班会确定主题,将班会变成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将管理中好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评议;再次,教育活动实施中注重理论教育平滑过渡为理念渗透。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项或一系列有意义、有意思的具体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认识成长、认识信念。把“学校要采取一定手段教育学生”平滑过度为“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过程中主动感悟”的过程。比如将学院安排的每周三团支部理论学习过渡为支部活动,组织全班学生举行一次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职场模拟应聘会等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3.以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
班主任应做好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和教育引导工作。着重解决两点。一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班级心理健康档案。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建设,班委中设立班级心理咨询联络员,及时向班主任反映学生中的心理异常情况,做好记录,并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矫治,在班委会中要求班委做好该类学生的关爱工作。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档案,对所有学生有一个详细的定位和认识。二是鼓励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学习;参加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举办的各种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讲座、影视;充分利用学院的心理教学网站和咨询电话;利用网络的快捷、匿名向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解决学习、生活、情感遇到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和应付挫折的能力。
4.以专业学习引导学生
班主任应有针对性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完善知识体系。一是要引导学生建立智能知识结构。现在的社会,知识的总量成倍增长、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竞争的社会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形势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面,又要有合理的智能结构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社会调研,鼓励学生在学习完专业课程后,对感兴趣的实训环节课程可进行创新和改进,努力做到理论课程升华为项目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国家级大赛,比如:计算机应能力大赛,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控技能大赛、数模大赛等。三是要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专业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要求学生要克服只重视专业课学习,不重视基础课学习,只重视本专业学习,不重视相关专业学习的状况,必须在学好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专业适应性,参加各种国家级考试,以促进自身学习。
5.以职业规划引导学生
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
一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功能。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引导他们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评价和完善自己;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上的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学习,并促进视(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44页)野的拓展和思维的发展,缩短校园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落差。二是要努力了解专业动向,关注就业信息。培养学生熟悉专业动向,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手段,了解专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争取更多的机会与社会“亲密接触”。关注学院就业公告栏,关注需求单位用人信息,岗位需求。学院举办的各种招聘会引导学生要积极主动去看看,了解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条件。以更好的定位自己,发展自己。三是要指导、支持学生创业。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竞争能力,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想和信念;教授成功人事的创业历程,从而形成名人效应;挖掘个人兴趣,激发学生们的创业意识。
6.以挫折教育引导学生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极易在学习、生活中产生挫折感,这也是导致近些年大学生自杀比例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班主任更应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做好学生的挫折教育引导。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挫折观。教育学生正确地、全面地、客观地认识事物和自我,做到实事求是,确立好适合自己的行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来摆脱挫折;其次,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受力。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艰苦的条件,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以此来培养锻炼学生的挫折耐受力;再次,努力加强挫折后的引导。理解学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更是疏通受挫折学生心灵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提供锻炼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最终战胜挫折,从而获得心灵平衡,走向成熟。
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这就要求班主任胸怀理想、充满爱心、富有创新精神地投入工作,要求班主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面旗帜,一盏航灯。班主任应该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加强交流,及时引导。多加鼓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管理。让他们在信服的基础上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使教育和培养人才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群.浅谈高中年轻班主任工作[J].吉林教育,2010(1).
关键词:问题意识 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教学设计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大学阶段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术性和逻辑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它是从基本理论的角度帮助大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央五号文件及其实施方案规定,“原理”课要着重讲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里明确规定了“原理”课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也就是说,“原理”课要以什么是、为什么要始终坚持、怎样坚持和发展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掌握了这“三个一”,就掌握了“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
概观“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材,基本是按照“原理”课的这一定位和基本任务编写的。但如何把这一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却需要每一位任课教师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潜能,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来完成。笔者认为以问题意识为切入点设计整个教学活动和各个教学环节,是一条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学上的问题意识
教学上的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始终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理论上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主线,通过运用的方法论对社会热点或理论困惑进行系统分析,达到阐释基本原理的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强调的问题意识,是强调教学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工作理念,必须有对一门课的整体设计和每节课的专门设计。同时强调教学本身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是这里发现和解决的是学生的问题。
从问题意识入手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大学生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抱有兴趣,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达,使他们关注世界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喜欢思考任何突发事件和突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二是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学生喜欢思考和寻找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但由于他们没有掌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事物的看法有时过于肤浅和零散,加之受到网络上各种不同观点的影响,有时甚至会显得偏激。通过问题意识进行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问题的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意识设计教学环节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问题意识设计教学环节,主要需做到3个方面:
一是选准切入点。切入点是指学生感兴趣,但还没意识或反思到的问题。切入点找到了,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找到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始终的主线。例如,基本原理的开篇就讲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知道了不管是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都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们找到的切入点是:“物质‘第一性’与精神‘第一性’”这两个“第一性”是不是一回事,应该怎样理解哲学上的“第一性”。
二是教学活动环节设计本身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在找准切入点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内容要进行有逻辑性的系统设计,力求把原理讲透,讲出理论所应有的吸引力和慑服力。
三是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有针对现实案例的实际训练。重点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从实际案例中找到切入点,发现问题;如何运用的基本原理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以问题意识进行教学设计
以问题意识进行教学设计,需要处理好3对基本矛盾:
一是处理好案例选择与阐述原理之间的矛盾。“原理”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阐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我们往往是通过一个个特殊的案例来阐述一个普遍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首先处理好案例选择和阐述原理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案例教学和原理阐述之间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在案例的选择和应用上应该清楚案例实际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困惑,是一个切入原理阐述的话题,通过对话题进行的分析,达到阐述原理的目的。也就是说案例是感觉经验意义上的问题,而原理的阐述则是借助于概念对原理进行的系统阐释。
二是处理好体系精神与逻辑表达之间的矛盾。基本原理是一个内容系统完整且包罗万象的整体。马克思说:“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都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不可能对基本原理的所有方面都进行面面俱到的讲授,只能有所选择,而这种选择应体现出基本精神内涵的概念范畴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由一系列特定的概念建构而成的逻辑框架和体系,这一框架和体系就其内在精神来讲,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用哲学方法和认识方法;从外在表现来看,则是由“外在”具体的概念、范畴组成的逻辑表达框架。体系精神与逻辑表达框架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的基本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分析的基本原理的逻辑表达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原理的内在体系精神。
三是处理好学术研究与问题教学之间的关系。学术研究和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有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学。但是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是两类不同的活动,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转化,才能用在教学过程中。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马克思在此提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问题,并且认为每一种方式都以其“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教学也是这样,需要教师遵从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用教学所需要的专有方式去设计教学过程。
注:本文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2011年重点课题“拓展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实现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学报》,2007年第3期。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3.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现象是由过激的人本主义思想造成的,如果继续下去,在中国大地兴起穷人性格之风,最终会导致国家、民族的衰落。美国已经是人本主义心理思潮中毒较深、积重难返的国家。美国学者加尔通在其所著的《美国帝国的崩溃》一书中便对这种“离心”文化因素造成的危害进行了描述:“社会离心型的发展导致帝国赖以生存的意识形态‘神话’遭到诸多挑战,‘上帝选民论’受到质疑和抛弃。美帝国从高高的神龛上被拉下来,权力的‘神圣外衣’被撕去,‘魔力’消失,帝国随之灰飞烟灭[1]。”事实上,“离心”的后现代思想文化因素在我国也同样在聚集和发展,我们的教育面临着许多极其严峻的难题和挑战。因此,“根本减负、强国富民”――成功减负,解决学生身心受到“摧残”和童年不快乐的问题以及消除过激的人本主义教育改革思想对我国青少年人格的毒害,避免大量的过激人本主义穷人性格形成而削弱国力的问题,成为我国教育和心理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美国人本主义教育改革对传统教育的危害
20世纪70年代,美国掀起了影响世界的人本主义教育改革运动,其起因是人们认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曾有人这样描述人本主义教育改革与传统教育的关系:行为主义教育的盛行使人们几乎只看见行为主义的缺点,行为主义受到猛烈抨击,学习被描述成“煎熬”“苦役”“摧残”,学校被描述成儿童的“牢狱”和“心灵屠宰场”。抨击者因为只拆房子不建设而受到反抨击,这样你来我往,阵阵雷声之后,终于下了一场雨――“人本主义”降生了。
轰轰烈烈的人本主义教育改革运动在美国狂热了十多年之久,影响遍及全世界。在我国也不难找到人本主义教育改革影响的影子:“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你自己快乐就行”“考上什么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快乐”“学不学习是你自己的事,要出自你的本心,不要做别人意志的奴隶”“你自己才是最棒的”“当低级需要得到足够满足后,热爱学习发挥天赋潜能的自我实现需要才会表现出来”“早期需要得不到满足易患神经症”,等等。这些观念基本上都是美国人本主义教育改革运动思潮中盛行的说法。从表面上看,这些观念是砸碎儿童“牢狱”和“心灵屠宰场”,把学校变成学生的人间天堂的不二法门,而在实践中,它们却是行不通的空中楼阁,因为马斯洛所说的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友爱、求知和创造等潜能”[2],只要没有社会压抑(如父母和教师的管教约束)就“必须发挥出来”[2]的观点,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完全脱离实际的理论。很多父母和教师受此影响真的不再管孩子了,期望他们能够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中自发地生长出热爱学习、热爱创造的行为特征来。事实上,在学生的后天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如果不自觉地去研究、设计、培养、塑造孩子积极的人格品质以控制其生物本能,孩子就会在无条件地、不断地得到低级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使其生物本能放纵、膨胀,发展出物欲横流、贪图享乐、逃避困难、苟且安逸、懒惰散漫、得过且过、缺乏责任心、难以适应社会等消极人格。
1983年,里根政府的《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向美国各界敲响了警钟[3]。政府开始强势介入教育,纠正人本主义教育带来的种种致命弊端。美国政府的这一行动并没有刮了阵风便不了了之,而是连续几任总统都坚持执行。到克林顿时期,美国在全国强制性地推出标准化考试运动――在全美公立学校中实行统一课程,要求中小学生定期参加州、市的统一考试。如考试分数不达标,学生要降级重读,而学校将面临资金减少的惩罚,严重的可导致学校关、停、并、转。[4]
就在美国政府不断强势干预教育,纠正人本主义教育改革带来的偏差的同时,人本主义教育改革的思潮却涌进了中国。时至今日,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中国的教育不好,美国的教育好”“美国的孩子受尊重,想学习的时候才学习,不想学习的时候就不学习”。事实上,当我们正在想方设法削弱和取消统一考试时,美国近二十多年来却一直在强化统一的标准化考试,因为美国政府有一种来自教育的危机感,他们深知不好的教育会导致国家的衰亡。美国的教育改革和我国当时的教育改革取向正好相反!
美国政府的教育改革取向帮助我们作出了这样一个推断:传统的应试教育本身并没有像人们原来认为的那样具有“摧残”学生身心健康和造成痛苦的功能,真正“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凶手是学习障碍。学习障碍并非传统应试教育的直接和必然结果;学生学习障碍形成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因来自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
为了彻底治愈这种学习障碍,辽宁师范大学研发了一套临床应用技术――元认知干预技术(CEI,Conditioned Emotional Response Intervening Method,又称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这套技术经过17年的临床应用,被证明可以立竿见影地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二、元认知干预技术如何解决学习障碍
懂得元认知干预技术的人都知道,并不是所有学生在应试教育下都会受到伤害,只是个别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才会如此。一旦学习障碍形成,学生听课、练习的过程完全处于一种严重的焦虑痛苦状态,重者甚至浑身疼痛、烦躁发热或四肢冰冷,学习过程严重低效、磨蹭、拖拉……他们真的是备受煎熬。
(一)学习障碍的潜意识心理过程
美国学习障碍全国委员会对学习障碍的解释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长期以来,没有人能找到高效解决学习障碍时神经功能失调的有效办法。于是,学习障碍就和神经症一样成为了长期不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辽宁师范大学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组成功地用行为学习原理对学习障碍的潜意识心理过程作出了新的理论解释:
1.几乎所有心理障碍的潜意识心理过程都是以条件性情绪反应(一种条件反射)为核心因素的。例如,外语学习障碍的学生一到外语学习情境中(刺激S),便立即产生焦虑、厌倦、痛苦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E);于是进一步导致逃避、分心及浑身不适引发的其他行为(行为反应R)等。
2.当消极情绪产生导致学习功能受损后,该情绪会驱动思维只指向消极一面检索知识。例如,几乎所有外语学习障碍的学生都容易从大脑中检索到类似“强迫中国人学习外语不公平”“不学习外语也能成功”等思想。长期处于较为严重学习障碍中的学生往往容易对教师、学校和教育制度产生不满的消极思想,这便是症状情绪驱动下产生的症状思维现象。这些症状思想大多与学生的初衷不符,它产生时本人又常常不自觉,因此也是潜意识行为内容之一。
3.条件性情绪反应一旦产生,便驱动消极思想,进而产生消极行为,养成消极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思想品德“滑坡”。
4.由于上述现象学生本人往往没有意识到,即使意识到了也无力自我调控,常与本人的意志相违背,因此,这一现象被称为潜意识心理现象。
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在校学习只是构成学习障碍甚至是神经症的众多因素之一。根据近十年来的不完全临床统计,各种直接引起学习障碍原因的比例如下。
1.因作业量过大、补课过累、害怕作业完不成被教师惩罚等因素直接引起消极条件性情绪反应导致学习障碍的,不足9%。
2.由于师生关系或教师教育行为引起消极条件性情绪反应,导致单科或全科学习障碍的,约占26%。
3.因父母监管过严、管教方法粗暴、参加课外班学习量过大等家庭教育管理因素造成学习障碍的,从婴幼儿教育算起,占学习障碍形成总量的25%以上。
4.因同学关系不和、人际关系敏感,孤独、交流不畅等导致焦虑情绪积累,最终引发学习障碍或神经症倾向者,约占20%。
5.因家庭变故(如亲人伤亡、父母感情破裂或离婚、家庭暴力、父母离家出走、父母吃官司、社会恶势力对家庭骚扰、生意倒闭等)占11%左右。
6.其他意外因素如惊吓(路上惊吓后写作业)、病痛(带病写作业)、意外事件(考试晚到后紧张)等导致学习障碍的,不足2%。
7.本人带病学习导致学习障碍的,不足2%。
8.其他非典型意外因素所致学习障碍的,约占5%。如噩梦、动物恐惧、生活事件暗示或联想等稀奇古怪的经历,只要可能在学生大脑中建立条件性消极情绪反射,都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因此,把应试教育说成是“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牢狱”和“心灵屠宰场”,是人们在不明白那些被“摧残”和“屠宰”的儿童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发生的情况下,冤枉了传统教育所做出的错误结论。
(二)元认知干预技术治愈学习障碍的案例
前些年还有人说:元认知干预技术像神话,它真的能收到那么神奇的效果,解决那么多难题吗?事实上,元认知干预技术目前已高效地解决了多例学习障碍及神经症问题。
2009年,辽宁师范大学元认知技术干预方向的硕士生应邀到广西百色田东高中为高三考生提供干预服务。该校原本预计当年至多能有3名考生考入一本院校。而技术组于当年3月14日进驻,对18名高三考生进行了减负挖潜的干预辅导,截至3月28日服务组离校时,18名学生的潜意识心理问题(含学习障碍、轻度神经症和其他一般性心理障碍)全部得到解决,18名学生中有16人当年高考分数达到一本线。这里列举的仅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下面详细介绍一个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成功治愈学习障碍的案例。
杨京京(化名),女,初三学生,成绩优秀。在距离中考三个月时,她突然产生了害怕写数学作业,上数学课和物理课困倦、昏睡且难以自制等一系列症状。教数学的班主任一发现问题就对她进行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她再也做不到像以往那样积极地听数学课、写数学作业了。这时她开始体验到了被“摧残”的滋味。最后,杨京京和一向感情很好的班主任公开决裂,拒绝上学,并且在网上发贴攻击班主任对她的“摧残”和“折磨”。杨父曾带她看过心理医生,诊断其为因升学考试复习压力过大导致的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于是杨父认为是学校增加晚自习的时间,班主任留大量作业,导致孩子中枢神经出了问题。而校长和班主任都不接受这种观点,就带领杨京京及其母亲等赴辽宁师范大学进行诊断和治疗。
辽宁师范大学元认知干预技术研究组人员迅速解决了杨京京害怕写数学作业的心理障碍。当杨京京发现自己又能够像以前那样高效而快乐地写数学作业时,她的立场和观点都发生了改变。她道出了父母闹离婚,她在奶奶看管下写数学作业时,隔壁不停地传来父母打架、哭叫、摔砸家具的声音的事。后来父亲从家里搬走,而且向法院提交了离婚书……杨京京就什么也学不进了。后来班主任通过电话长谈说服了杨父与杨母和好,撤回并搬回家住。但是,杨京京的学习状态再也不能找回。这时班主任才开始给杨京京施加压力,导致她和班主任的矛盾冲突并拒绝上学。
杨京京是在奶奶看管下边写作业边听父母在隔壁吵架期间,在大脑中建立起数学学习情境与听见父母打架时的焦虑、害怕情绪之间的条件性情绪反应而形成学习障碍的。从此以后,只要她一到数学学习情境中,那种焦虑、恐惧就会自动涌上来,使她浑身难受,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她经过努力挣扎之后,大脑迅速进入强迫抑制状态,出现难以克服的困倦表现。
如果没有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彻底治愈杨京京的学习障碍,人们只站在杨京京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结果上看此事件,这就是一起应试教育迫害学生的案件。
三、过激人本主义对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危害
父母失去对孩子管教的权威会造成孩子的极端自我。欠缺基本的生存知识和明辨是非能力的学生,如果坚持“只要快乐就行”,为所欲为,他们未来最乐观的结果也就是当个新时期的穷人――没有必要的养活自己和获得一份稳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人格。他们是过激的人本主义教育的必然悲剧结果。
(一)把情绪机制解释为需要,造成教育理念的严重误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心理学统称为精神动力学派,因为他们用需要解释人类的种种心理障碍和矛盾,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惑、误导和损害。当年弗洛伊德研究的典型被试――少女奥・安娜一到父亲病床边就会在大脑中涌起许多和性、等有关的“非压抑下去不可”的“幻想和妄念”,这一现象被弗洛伊德解释为安娜在潜意识中有对爸爸的需要。当布洛伊尔医生通过催眠治好了安娜的“歇斯底里症”后,弗洛伊德认为安娜是在催眠过程中“宣泄”了她的恋父欲望,从而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而治愈。
从元认知干预技术的角度来看,安娜并没有对常年卧病在床的父亲打任何歪主意,而是父亲的病久治不愈使她形成了很高的焦虑情绪。当这种高焦虑情绪与安娜服侍重病父亲时大脑中偶尔闪过的念头(年轻的女儿在服侍父亲时难免会产生令人尴尬和焦虑的身体接触)之间建立起条件性情绪反应时,大脑中会闪过性、等词汇以进行思维,此思维用以判断自己服侍父亲时的身体接触行为是否正当。但是,这种条件性情绪反应会在每次安娜来到父亲病床旁时,都自动产生,而且每次都会带来那些挥之不去的尴尬、焦虑念头。这就是我们现代人能够理解的强迫思维或强迫意向症状。但是,安娜本人误以为自己总想这些是品德不佳,产生严重精神负担,渐渐形成神经症。而布洛伊尔对安娜安抚、开导和催眠带来的愉悦情绪与安娜在父亲病床旁的刺激情境之间形成了新的积极条件性情绪反应。从此以后,安娜再到父亲病床旁时,她会自动地产生被催眠时的愉悦情绪。而当安娜的焦虑情绪消失,积极情绪升起时,她大脑中关于与父亲身体接触、性、等观念便会被放下,于是她很快地被治愈了。
可见,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来解释人的心理问题时,特别容易给人增添各种人格上的严重毛病。而元认知干预技术就是看穿了用需要解释症状的认识误区,以情绪解释学习障碍和神经症的症状,才取得了高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二)不满足需要的孩子也能快乐、幸福和发挥潜能
让普通教师和家长去认清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局限是很难的;让大家知道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思想的高度智慧却不难。在杨京京小时候,她的母亲就坚持以传统的,但实际上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方式去教育她。杨母一点心理学都不懂,但她深信“惯儿如杀儿”的家训,严格要求和教育杨京京;同时她也赞同尊重孩子和民主教育的思想。她始终能做到让孩子在不放纵、不娇惯的前提下快乐成长。其实,杨京京在成长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但她的童年是快乐、自信和人格发展良好的。杨京京的需要没有像动物那样无条件地被满足,反而总是遵循着人类的德、智、美的规则来满足,因此,她形成了擅于调控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性格,使她在即使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并不会痛苦,反而体验到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有社会意义的崇高快乐。
(三)罗杰斯自我概念形成说更适用于神经症患者
罗杰斯的自我概念形成理论在预防儿童神经症形成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把罗杰斯为了预防神经症形成而提出的早期儿童教育思想和原则不加分析地搬进培养一切人才的教育过程,后果是严重的。罗杰斯说儿童早期得不到充分的“无条件的”尊重和爱,长大后自我概念就会破裂,容易患神经症、精神病。
其实,在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大约1~4岁左右),完全没有或严重缺少批评、挫折、惩罚教育经历的儿童,在做错事、放纵、任性甚至带来消极后果时,几乎完全没有机会产生焦虑、恐惧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这些没有适当焦虑动机驱动的儿童学习某些社会规则的速度慢而差,很容易形成任性、极端自我、自制力差等性格,而且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容易遭到排斥,导致其感受到不愉快、焦虑情绪,最终这些早期教育中充分享受“尊重”的儿童反而成为了神经症者。
过度自我中心人格者失意时,会寻找同类遭遇者交流和分析原因,最终的结论都是父母乱管他们的结果,此种人格者容易把自己的失败归于他人不好。但实际上是他们小时候因为缺乏必要的焦虑情绪激活大脑兴奋度,把父母、教师的话当成耳旁风,记不住,做不到或错了改不了,最终难以很好地适应社会。
试想一下,如果将来我们的孩子都是自我中心、我行我素、我快乐就行的人格者,明天的中国会如何?
四、元认知心理教育与培优整体技术化工程
元认知心理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自觉地掌握心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包括对重点学生的一对一临床心理干预和对全体学生的心理科学技术教育。其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现象及规律,掌握相应的干预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不同程度地解决实际问题,也称为元认知心理技术教育。
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心理教育是拉动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极好的杠杆解,所谓杠杆解,是指在科学地理解和驾驭复杂系统中各主要因素基础上采用的以简驭繁的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5]。因为学生通过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基本的学科智力观、人格观、心理健康观和天才观等有所了解后,会更好地设计、诊断自己,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心理和人格发展方向。同时,学生的元认知干预技术学习会拉动教师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学习,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水平的提升。这是杠杆解的一个浅层含义。
更深一层的杠杆解含义则要从培养优秀生整体技术化工程的意义上来理解。培养优秀生整体技术化工程意为:
1.一名真正优秀的学生不应只是在人格素养、知识学习、解决问题思维、情绪情感、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元认知等因素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优秀,而是各个方面都优秀,这样的学生才可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取得成功和生活得快乐、幸福。
2.在培养优秀学生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家长、教师一次只能在整体、全面、深入诊断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因素作为主攻目标,深入调查研究、诊断其相关背景、因素结构等;再进行临床技术干预设计;一旦实施临床干预,就要确保攻必克,必发生质变且再不容易反复。
3.如果选择的主攻因素确实是杠杆解,在技术化解决了这一问题之后,其他因素就会轻者迎刃而解,重者发生连锁变化。
4.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没有对潜意识心理现象进行有高效操作意义的科学解释,在教育活动中,往往是在忽略潜意识心理因素条件下,只把学生能够觉知和调控的心理内容当成全部心理因素,导致了教育效果上的种种所谓难题。其实当家长、教师乃至学生本人知道了这些潜意识心理因素的存在及其规律后,这种因为再没有被忽略的关键因素而导致的高效技术干预过程则为整体技术化的主要含义之一。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任何一个重要问题的诊断和技术干预设计及实施,都要能够通过对各相关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诊断分析,以实现高效技术化诊断,这是元认知心理教育的重要操作原则之一。
五、技术化、民族化人格教育――强国富民之路
通过学习与应用心理干预技术来启动培优整体技术化工程,存在多个具有杠杆解功能的切入点,如从学科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学生的优秀人格系统培养等都可以切入,都可以启动培养全面优秀学生的整体化、技术化工程。但是,就我国教育现状而言,从民族的优秀传统性格教育突破,效果会更好些。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和警惕人本主义快乐教育的弱国穷民危害。人本主义教育改革运动思想的最大魅力是强调让孩子们快乐,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重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但在某种条件下,它也会给青少年、家庭、教育乃至民族和国家带来危害。因为它不清楚人之为人,关键在于其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社会性。如果没有教会孩子在自己获得快乐的同时,保证他人不因为你的快乐而变得痛苦,是不会让孩子们一直快乐下去的。
曾有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元认知心理教育时,讲述为什么要尊敬和热爱教师,有的学生和家长惊诧地追问:“为什么!凭什么!我就是要敢于宣泄我对教师的不满!”然而他们不了解的是:神经症患者焦虑情绪过高会导致严重不自信,不敢正常表达自己对别人的不满。因此,罗杰斯才鼓励这些患者“要敢于大声地宣泄你的不满”,而作为一名正常的中学生,动不动就大声地宣泄自己对教师的不满,没有治疗神经症的意义。相反,如果学生能以宽容之心辩证看待教师身上的缺点,并且能看到教师的优点而表达出自己对这些优点的热爱,将有助于学生养成未来成为一名做事者的大器性格;如果学生能够真诚地去热爱教师,表达对他们的关心、敬佩和爱戴等,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的真诚热爱而改正许多缺点并做得更好,于是学生对教师会更加情不自禁地热爱……这种热爱一旦增强循环起来,教师和学生都会变得越来越好。学生也更容易成养成和谐、上进、团结的正气、向上之气。到那时,人人都是快乐的。这样的一代青年成长起来,国家、民族必是强大的。如果学生能从当下做起,热爱教师并且做到足够好时,他们会发现,昔日的厌学反应、上课疲惫、写作业分心等毛病,都在不知不觉中减弱和消失;学习成绩会渐渐上升,在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比过去快乐!
注:本文来源于金洪源教授第七届心理学家大会主题演讲,有删节。
参考文献:
[1]约翰・加尔通.美帝国的崩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2]王淼洋,张华金.当代西方思潮词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55.
[3]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