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课程改革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改革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改革的概念

第1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习策略 策略教学

策略培养应如何开展,各个阶段都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策略的发展如何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相协调?虽然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目前还没有对策略发展的系统培养教材。现行中小学教材都把策略作为教材的内容之一,但是却显示出其对策略的理解不同,策略的安排也很难与儿童的认知水平、语言水平等发展相协调。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理念

随着对教育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回归生活教育、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等的强调,世界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强调学生的全人发展、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以及课程回归生活等等。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离不开国际课程发展的大背景,因此,国际视野中的课程改革新理念同样也应该在我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体现出来。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在人类已步入新的世纪、普通高中英语教育不断加强的今天,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精神要求每一位高中生都拥有平等地接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全面教育的权利。在这种意义下,学校课程应该是服务于每位高中生的完整、和谐发展需要的,而且对每一位高中生的终身发展是有价值的。因此,把高中生从“考试文化”中解放出来,使高中生被束缚的心灵重获自由,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成为我国当前这次史无前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题。

(二)强调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建立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在西方,科学和人文的争论反映在课程领域里,便形成了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精神的养成,而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强调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养成。而事实上这两种知识是人类生活经验的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人类一方面内在地探索自我世界,形成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外向地向自然世界探索,形成科学知识,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类不可缺少的经验。

因此,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整合了这两个方面,既重视了对自然科学知识等客观知识体系的掌握,又认识到了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内在性和境域性,而且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使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科学人文性成为普通高中课程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注重课程整合化,采取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21世纪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课程要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并促进知识的再生产,就必须纳入一些重要的综合性知识,只对原有分科课程进行细节上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应重新整合学科知识,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是学校教育所要加强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分科课程中难以综合体现。

因此,课程设计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必然要求。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正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言,普通高中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四)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采取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价观。课程评价指的是研究一门课程某些方面或全部的课程价值的过程。当前,世界课程评价的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评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国高中课程评价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内部评价(即校本评价,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自身的独立性格,沦为以高考为核心的各种外部评价的简单复制、预演和准备。为改变这种状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应该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课程评价观。

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策略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明确上述理念是必要的前提。但在明确上述理念之后,我们还应把握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趋势,顺应国际高中课程改革的潮流,审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状况,积极推行并实施以下一些策略,以真正贯彻落实上述理念,更理性地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

(一)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包括四个部分:其一,认知类,包括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和思维能力;其二,技能类,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及交际能力;其三,情感类,包括思想、观点和信念,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四,应用类,包括应用前三类来解决社会和个人生活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方案(实验)》在培养目标上就非常注重这四个方面的完整结合,力求达到认知与情感、知识与智力、主动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

第2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具有广泛应用的学科。这两个特点使科学探究在化学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性学习的提倡,能够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一、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测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思考。

例如,我们在进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中,由学生自己带蜡烛,自己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运用除味觉以外的所有感观,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作详尽的、客观的描述和记录。尤其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比纸上练兵要强得多,这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实验并验证假设。

例如,在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学生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到二氧化碳能够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并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自己动手用排水法收集两瓶人呼出的气体,并通过三组实验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向装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到“人体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多”的结论。再通过向两瓶不同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得出空气中O2 的含量比人体呼出气体大”,以及通过向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得出“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大” 等结论。

学生通过系统的观察、交流,进行了几组简单的对比实验后,从而获得了一些事实性信息,相比呆板地听教师的传授,自己没有任何实践,只是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三、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直接提出问题或通过描述已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从而明确提出问题。

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相等时,学生会直接提出问题:化学反应有新的物质生成,那么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吗?

学生知道要想知道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相等,就需要使用天平。学生通过动手做铁钉和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以及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发现反应前后,天平仍然平衡,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但有些同学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蜡烛燃烧过程中,天平发生倾斜,蜡烛质量减轻,这个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但经过分析与讨论,发现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导致质量减小,从而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而加深了对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四、对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也是我们所必须研究的问题。

我们可以收集学生的探究活动报告形成档案袋,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形成一个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客观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3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前言

新课程理念像一股清新的海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数学课堂,不时带给我们新鲜与活力。面对课程改革,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思考新课程究竟新在哪里,我们将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新课程理念实施于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更具活力。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是多种多样,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例: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一课,教材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火车、电梯、缆车和风扇、螺旋桨、钟摆运动的实物图,让学生结合实际,观察和想象它们的运动,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教学中可用视频依次播放火车、电梯、缆车和风扇、螺旋桨、钟摆的运动画面,让学生边看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初步体会它们的运动方式是不一样的。再让学生按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深刻体会平移和旋转不同的运动特点。这样的动态演示,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做一做、想一想的过程中建立了清晰的平移和旋转概念。

2. 有效提问 激活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从内容上强调了思维的过程,不仅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而且使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问题是实现思维转变和层层递进的纽带和桥梁,是新知识、新思想萌生的“光源”,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诱导学生深入思维和深度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张扬学生的个性。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活学生思维:

(1)把握提问的时机

一堂课教师不能不提问题,但也不能随意提问。最佳的提问时机,应当是在学生学习处于理解问题有疑难、思维需深入、规律探究遇困时及时提问,以此引领学生深入高效地学习。

(2)把握问题的难易度

准确把握问题的难度,不仅能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备一定的思维强度,使学生“跳一跳,摘个桃”。因此,我们的提问一要有挑战性,预设的问题或课堂中临时捕捉的问题应能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愤”、“悱”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而推动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二要有宽泛性,一开始提问问题可适当宽泛,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再缩小问域给学生解决问题明确一点方向。

(3)注意及时追问和反问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在被动接受中形成的,而是在不断的问题“刺激”中练就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离不开教师的问题引领和长期训练。所以教师要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不够时,教师要及时追问和反问。

3. 引领探究 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领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应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可以让学生各自取出书本、练习本、手帕等物体,仔细观察并用手轻抚,指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再让学生用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议一议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讨论,互相补充,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概念。此外,还可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例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探索和交流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不仅知识、能力得到完善和提高,也培养了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联系生活 加强实践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具体、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这既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大数学观”,同时也是实现数学教育基本目标的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学习新知,到练习应用,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实践活动。

例: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学注重三个层次的生活实践:

(1)课前体验生活。课前要求学生到超市了解有关商品的价格,选择两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绘制成价格表。通过深入生活实践学生获得了有关小数知识的感性材料,并体会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减少他们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而且增加了学习兴趣。

(2)课中联系生活。课中把新知识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主探索数学问题,可充分利用学生平时使用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学习小数:1角可以写成0.1元;1分可以写成0.01元等,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初步意义。

(3)课后服务生活。当学生认识了一位、两位小数后,可以组织一次“今日我当家”的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到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几样自己喜爱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说出各种物品的价钱,用小数表示出来,再把按价钱从高到低排列起来,以此得出小数大小的概念。

第4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土力学;教学实践;基本概念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03-03

土力学是土建类、水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以种类繁多、性质复杂的土体为研究对象,又以多门力学课程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其基本概念多、公式多、理论深的特点,老师讲解费时费力,学生对与工程实践相关的概念理解困难,是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如果其中的基本概念名称不能准确地反映其所表述的内容和意义就会另外增加本课程的学习难度[1],作为基层的教学工作者深有体会。因此,如何把握好土力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土力学改革最重要的部分,为此本文介绍近年来土力学教学过程中对几个基本概念的认识。

一、含水量或含水率

这个指标是物理指标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其名称在现所用教材上都有出现,较老版本的教材使用含水量较多,只是较新版本的教材使用含水率较多,按教材所给的说法,是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将含水量改为含水率是为了表述更准确。本人认为此改法的结果表示不确切,目前应用的“含水率”名称值得商榷,阐述如下:

童小|(2003)认为“含水量”用中国传统的词语习惯,“××量”应为一量词,是有量纲(或单位)的,如“质量”(单位为g或kg)、“重量”(单位为N或kN)等。而从土力学教材中“含水量”的定义看,它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这两个质量之比,是无量纲的。所以从名称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角度,笔者认为“含水量”的名称需更改。有的规范将含水量改称为“含水率”,从无量纲上与定义是符合了,但笔者认为似乎还不确切,因为“率”一般反映某相关部分占整体的比例(与时间有关的名词排除在外,如速率),如“升学率”、“效率”、“孔隙率”等,而“含水量”的定义却是整体中部分与部分的比值,所以称为“含水率”似也不妥。笔者建议将“含水量”改称为“含水比”或“水比”(water ratio)似更好一些,亦可与“孔隙比”(void ratio)相比照[3]。

在此补充一点,“含水比”一词另有所用了,在岩土中“含水比”是指土的天然含水量与液限的比值,用以表示粘性土稠度的指标之一。其实笔者个人理解:前人在岩土工程中使用“含水量”抑或是“含水率”绝不是要表示土体中水的绝对含量(质量:单位为g或kg、重量:单位为N或kN),而是要表达土中水的相对含量(%),而因为现在的一些人容易误解为土体中的绝对含水量,所以建议将含水量改称为“含水率”。总体而言,“含水量”一词表示土中相对含水的多少,即“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这两个质量之比。所以笔者觉得还是用“相对含水量”准确些,只不过前人是为了简化,省掉了“相对”两个字。

二、比重、相对密度、相对密实度

这三个概念中,“相对密实度”是用来表示无粘性土的密实程度的一个指标,定义是无粘性土的最大孔隙比与天然孔隙比之差和最大孔隙比与最小孔隙比之差的比值;而另外十个概念要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在现所用教材中使用“相对密度”的较多,只有少数较老版本的教材中会用“比重”[4-9]。相关的国家标准[10]给出的理由是:“比重”一词的意义很多,且与“权重”一词在某些场合下所表达的意义雷同,容易混淆。“比重”或“相对密度”概念的定义为: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质量之比,表达式为:

d■=■■=■=■=■

其中:ds:为“比重”或“相对密度”;

ms: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

vs:与土中固体颗粒同体积4℃时纯水质量;

ρ■:土中固体颗粒的密度;

ρ■:4℃时纯水的密度。

根据上述表达式可以看出:前半部分的表式形式叫“相对密度”比较准确,表示为土中固体颗粒的密度和4℃时纯水的密度的比值;后半部分的表式形式叫“比重”又相对准确,表示为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或重量)和4℃时纯水的质量(或重量)的比值。在现所用教材上使用“相对密度”的较多,只有少数较老教材中使用“比重”。而笔者本人认为两个名称都比较准确,可以同时使用,不赞成新规范或教材中舍去“比重”的说法,因为即使这样,仍然彻底摆脱不了“比重”的这种说法,因为在其实验测定方法中有“比重瓶法”之说。

另外多年没有更新的国家相关标准[2]中定义土粒比重为土颗粒的重量与蒸馏水的重量的比值,中定义相对密度反映无粘性土紧密程度的指标,导致有些教材中将“相对密度”和“相对密实度”得以混淆。虽然无粘性土紧密程度和其密度有关,其大小可以理解为“相对密度”,但这样就混淆了二者的真实意义。另外,因为很多教材中都有用“孔隙比”这个单项指标反映无粘性土紧密程度,考虑到这种方法不太准确,用多个不同条件下的“孔隙比”相互组合而成的“相对密实度”更能够准确地反映无粘性土紧密程度,所以反映无粘性土紧密程度的指标称为“相对密实度”更容易令人信服。

三、有效粒径d10、限定粒径d60和中值粒径d30

土力学教材[4-9]中为了描述颗粒级配累计曲线而定义的“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中使用了这三个粒径,几乎所有的教材中都没有解释其名称的由来,只给出其表示的是土中小于某粒径占整个土体的质量比值。仅有文献[9,11]给出“有效粒径d10”是与土的透水性相关,并能够有效地反映砂土透水性,即这里的“等效”可能指的是渗流等效。笔者认为应该给这三个粒径更详细的解译,例如“中值粒径d30”大致是d10和d60的中间值,但很多人还是习惯于十进制,容易将其于“平均粒径d50”混淆;另外没有给出“限定粒径d60”的名称的由来确切含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根据“有效粒径d10”的由来臆断“限定粒径d60”,既然土体中细小的颗粒和土的渗透性相关,能决定其渗透性,那么占“限定粒径d60”可能与土的强度或承载力有关,希望能借此得到专家的解释。

四、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的概念

挡墙土压力的计算是土力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利用土力学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典范。一般的教材[4-9]都是这么定义的:静止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和墙后土体二者保持相对状态静止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主动土压力是指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是指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不能表达出土压力中土的主体地位及其主动和被动的含义,也不能表达出二者的大小关系,应该改为:主动土压力是指在某条件下,当土体主动的向挡土墙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是指在某条件下,当土体在外来荷载的作用下被动的向偏离挡土墙的方向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请先辈点评及指正。

五、土体自重应力的计算、有效应力原理及其相关问题

自重应力和有效应力是分别按照土体中应力产生的原因和性质进行划分的,前者是指地基中土体自形成以来一直存在且源于土体自身重量的应力;后者为外来因素影响(其中建筑物的荷载为主要因素)而在土体中产生的在原有应力基础上的应力的增量,这一部分会导致土体产生压缩变形或发生剪切破坏。但Terzaghi老先生提出的有效应力原理把有效应力被定义为固体颗粒(即土颗粒)间的接触应力在土体截面积上的平均应力,其值σ′是总应力σp去孔隙水压力u所得差值,它控制了土的变形及强度性能。事实上,有效应力原理虽然在物理意义上是明确的,但它仅仅是个“概念性”的模型,这表现在有效应力根本无法测定,而是量测总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后的差值[4-9]。

做为土力学中一里程碑的有效应力原理,自从它被提出的那一刻起就倍受人们的关注,J.K.Mitchell将其喻为土力学的“拱心石(keystone)”[12],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对有效应力原理及孔隙水压力等概念的认识和应用应贯穿于土的力学性质包括理论、计算和应用的始终,关系到对许多难点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在学术界引起了大讨论,很多学者参与了讨论[13-22],其中以李广信教授和陈津民教授最为积极,当然也是贡献最大,基本已达成共识:有效应力原理是土力学的基本支柱,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多年的实际工程证明其对于砂土和粘土都是正确和适用的,在一些特殊的土类和情况下,尚有一些问题有待研究。笔者在这里仅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问题发表个人的建议。

1.有效应力原理在土力学中很重要,但一般土力学教材体系中仅简单提一下有效应力原理,学生在接受和理解原理时,显得牵强,易出现概念混淆的现象。

2.存在阐述顺序不一导致,大部分的教材都是将有效应力原理与自重应力部分截然分开,甚至间隔很远,笔者认为教材编排时应该考虑将这两部分衔接在一起,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自重应力中地下水位以下选取有效容重及其有效应力的意义。

3.只有较少的土力学教材对“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定义,几乎都没对“超静孔隙水压力”进行解译,水利专业或是学习过水力学或液体力学的学生在这方面可能容易理解,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饱和土力学的稳定渗流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以上两个概念进行较详细的解译。

六、结语

土力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土力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易产生概念混淆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旨在使学生能巩固和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对今后的工程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朱建群,等.土力学教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78-82.

[2]GB/T50279-98,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童小东.关于土力学中两个指标名称的思考[J].地基处理,2003,14(2):61.

[4]赵明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陈仲颐,周景星,王洪瑾.土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6]张伯平,党进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7]徐云博.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8]陈希哲.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高大钊.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0]GB3102.3-1993力学的量和单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11](日)松冈元著;罗汀,姚仰平.编译.土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2]J.K.Mitchel.l Fundamentals of Soil Behavior[M].John Wiley & Sons,Inc.,New York,1993.

[13]陈津民.土中的应力_错误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J].岩土工程界,2003,6(9):22-23.

[14]介玉新,等.有效应力原理几个问题探讨[J].煤炭学报,2005,30(2):202-205.

[15]李广信.有效应力原理能够吗[J].岩土工程界,2007,10(7):22-26.

[16]李广信.关于土力学教材讨论的一些体会――有关土体的自重应力[J].岩土工程界,2008,11(9):21-22.

[17]方玉树.土的自重应力和有效自重应力[J].岩土工程界,2009,12(1):21-26.

[18]王小群.P于土力学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J].岩土工程界,2009,12(2):17-19.

[19]李广信,李学梅.土力学中的渗透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J].岩土工程界,2009,12(4):11-12.

[20]李广信.关于有效应力原理的几个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2):315-320.

[21]李广信.对“关于有效应力原理的几个问题”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2012,(03):574-576.

[22]李广信.静孔隙水压力与超静孔隙水压力_兼与陈愈炯先生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2,34(5):957-960.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Names of Some Basic Concepts of Soil Mechanics Course

PAN Jing-fu1,2,PEI Yi1,2,WANG Hui1,2,LIU Qing2,ZHONG Jing-tao2

(1.College of Engineering,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2.Orient Science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

第5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05―0073―04

在2002年我国颁布的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引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几所一流大学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前列,是21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先锋队。现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思路归纳并总结,希望对别的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我国近几年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和国内几所一流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资料,全面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2.对比分析法。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及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二、国内一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北京大学体育课的特色

北京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新的变革中,北大体育课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指导性文件,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在此背景下,北大体育教育率先提出了“完全开放式”的课程模式。

1.价值取向的个性化。

北大提出的“完全开放式”模式,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自觉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学生的价值观有了良好的体现。课程时间设置也是开放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安排体育课的时间。

2.目标达成的全面性。

共性原本存在于个性之中。北大体育课程总体体现高等学校体育所要求的五个领域目标,这种共性目标的实施并不影响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特定目标。其目标实现通过开展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体育节、体育运动竞赛、大型体育活动、体育协会等)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得到全面发展。

3.开设小型化、课题化课程。

小型化和课题化课程是专门以某一个专题来解决特点、以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北大开设了全校任选课,基本上是以小型化、课题化课程开设的,比如足球比赛指导与欣赏、网球运动与欣赏、体育综合素质训练等。小型化、课题化课程的开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更能适合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更能体现学生的价值取向,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4.体育协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体育协会是北大体育课程开放特征的重要体现,它完全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自觉参加,没有任何强制性。它不仅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要,更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对学生终身体育有着关键的作用。

(二)清华大学体育课改的创新

清华大学的体育课以必修的形式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并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自主分层教学”的体育课程模式构建。新课程模式构建的理念应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1.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是在坚持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力求发展。一方面坚持取消陈旧过时、脱离实际(学生不喜欢、不认同、健身效益差和有悖于终身体育观)的课程和内容。设置那些内容新颖、符合实际、学生欢迎、又利于终身体育观确立的课程,同时能够展现清华大学师资优势、场地器材优势、教育理念的优势和体育传统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学中的成功部分,特别是要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为师之道。

2.处理好学生基础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尚处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即使是清华大学,学生入学时的体育水平也相差很大,一部分同学的体育基础打得并不扎实,更需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体育的基础性发展。为此,清华大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了A、B、C三种类型的基础课。在实现个性化需求方面,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中广泛地开设了40多个项目,活动内容也出现多样化、分层化。从体育模式构建来看,仍需要把基础发展和个性发展两者密切地结合起来。

3.处理好竞技和亚竞技的关系。

亚竞技是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它在开展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中,降低竞技技术的难度,降低运动负荷的难度,并进一步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愉悦身心,促进身体锻炼意识的形成,达到健身的目的。在体育课程中,包括“正规竞技”和“亚竞技”两大系列,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

4.处理好运动实践与保健体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保健理论课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共开设16课时,列入必修的范围;三四年级开设单列的保健选修,供学生选择。但是在处理好运动实践和保健理论教学两者关系的前提下,大学体育课程仍然是以身体练习作为主要特征,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课程的预定目标。

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但这一目标一直未能有效地指导其他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不具体,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而已,过分强调体育课内教学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只通过每周一次课的体育教学来增强体质是不现实的,提高运动技术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目标的达成度并不清晰。

(二)教学内容安排的无序性,影响课程的整体优化

对大学体育课程总体来讲,缺乏递进性和发展性,但对于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某一单项来讲,却具有很强的阶梯性。目前,多数学校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学校还按行政班方式授课,即使少数学校已采用了体育俱乐部形式授课,但在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中,未能将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序化、阶梯化,来引导鼓励学生在自己特长项目中得到递进和发展,使学生大学期间在1―2个运动项目中较系统地学习。最后两年下来,学的还是体育的初级技术,既满足不了学生对丰富运动文化的追求,也降低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地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影响了课程的整体优化。

(三)“课内外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影响了锻炼的效果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探索和研究“课内外一体化”这一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据调查访问得知,有些学校已进行了一些实 验和尝试,但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片面追求在教师辅导下的课外锻炼,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生自主锻炼的实施办法;场地条件制约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还没有找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管理办法;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只是限于几个项目和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课内外一体化”,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影响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

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

(一)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思想观念、师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教学质量不高等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谈体育课程改革是件很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各级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应努力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我国学校体育跟上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改革指导思想

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到体育,对学生健康的高度关注,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三)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课堂是主阵地。狠抓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课程的整合,构建具有地区、学校和教师特色的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找到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定位,顺应我国国情和学校与师生发展的需要。

(四)整体设计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只有从整体上设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处理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避免大、中、小学教学内容重复,才能符合各个学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体育课程教育的整体连贯。

(五)开发体育校本文化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国家对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一些条件具备的学校纷纷着手编写符合本校特点的教材。体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应用,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健身性、人文性、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

(六)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要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逐渐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学的中心将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应采用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法教育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融洽、信任的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帮助,成为教学研究型的育人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目标。

(七)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各级学校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利用校内、校外和信息化三类资源,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的体育课程资源,同时加大校际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使体育课程形式更加多样,努力实现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八)制定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既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又是一个难点。对体育课程评价应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建设等多种维度实施综合评价,内容形式多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领导评价、专家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实现评价内容的整体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的发展化,构建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第6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郭长江:由于上海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综合科学课程,在初中七、八、九年级试点过科学课程,现在又建立了合—分—合12年科学教育的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综合科学课程研究的经验,也培养了一支基本胜任初中科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我自2003年起开始担任上海青年教师大奖赛的评委,至今已有3届。在科学课堂上我明显感受到,教师的素养在不断地提高。教师从不了解科学课程,逐渐成长为喜爱科学课程、胜任科学课程,有一批教师脱颖而出,他们的成长也很好地推动了科学课程的发展。

《中国教师》:在接下来的10年中,初中科学教学要贯彻落实2011年版课标的理念和目标,您认为可能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郭长江: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有两点:第一是教师培训,第二是仪器设备的研发。先谈第一点,教师培训。我从事科学课程和教学研究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听过的科学课在百节以上,接触过的科学教师也有百位以上,我的感受是:教师的成长需要环境和时间。所谓环境,主要是指科学教师工作的认可度、职称晋升通道等。从上海的经验来看,有一段时期,科学教师的流失率较大,由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认可度高于科学学科,后续发展的空间也大于科学学科,有的教师在科学教学中积累了经验,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后,就转向了其他学科。只要是科学课程与分科课程并列开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认为这种情况会普遍存在。

第二点,仪器设备的研发。科学课程的理念强调探究,强调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科学、学习科学,所以实验室的建设非常重要。以往我们对于初中阶段的实验重视不够,仪器相对缺乏,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比重很大,探究性实验几乎没有。另外,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与理论教学分开进行,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新课标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强调“做”与“学”的沟通和联系,所以,学生利用实验室,边做实验边学习的方式将成为常态,这就对实验室、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恐怕是一段时间内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所共同面临的困难。

《中国教师》:对于综合科学课程的实施,尤其是综合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您有何建议?

郭长江: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对于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一定要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根据上海学科课程改革的经验,我认为综合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体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师生互动,动态生成。传统的课堂,强调教师如何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也有互动,但往往是问答式的互动。科学课堂由于强调学生的探究和体验,学生有更大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此时,教师就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第二,过程优先,结论后置。教师应将实验探究的过程放在重要的地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而不应先呈现结论,让学生去验证实验。第三,活动设计,简单易行。课堂上要尽量开展简单易行的学生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

《中国教师》:对于综合科学课程在我国的发展走向,您是如何看待的?

郭长江:综合科学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在上海、浙江等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综合科学课程。所以,我感到,综合科学课程在我国肯定是一个发展方向,会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实施综合科学课程而形成蓬勃发展的趋势。

当然,综合科学课程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区之间的差异巨大,各地教育的基础也不尽相同,所以,我认为,应该有计划、有层次地推广综合科学课程。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某些地区的先行试验为基础,着力于综合科学课程资源的建设,提高课程利用的效率,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

《中国教师》:2011年版的课标指出,综合科学课程内容的组织要突出“整合”和“探究”两个特点。那么,在教材的编写上、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怎么做才能发挥综合科学课程的特色呢?

郭长江: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衔接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中间环节。所以,如何吃透新课标的精神,编写出既符合新课标,又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目前在教材编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四个方面:第一,要宽泛地理解“综合”,不要被“完美的综合”束缚住手脚。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参与综合科学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开始时,走过一段弯路,就是过于强调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综合,使得教材的体系很难做到统筹兼顾。有的章节综合得很好,有的章节因为知识点的缘故,无法做到有机的综合,最后就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综合,或者干脆是单列的做法。后来,经过不断的实践、思考,我们感到,“完美的综合”是不存在的,综合应该主要是一种理念,即强调以一种统一的概念和方式开展教与学,而不过于突出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体系。于是,在21世纪初编写教材时,我们拓宽了思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第二,教材编写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但必须进行本土化探索。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我们很容易得到国外的教材和教学资料,很容易借鉴到国外好的做法,在编写教材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渠道。但是,各国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其科学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不尽相同,如果我们不加以研究,直接将国外的东西拿来就用,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国外的东西,一定要跟我国的教育传统结合起来,进行本土化改造,然后结合我们自己的教育传统,这样编出的教材,才是最适合的。比如,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借鉴国外教育思想的时候,就不能完全放弃我们的传统。

第三,教材编写的人员组合要合理。以往的教材编写,要么是大学团队,要么是中学团队,两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我参与综合科学教材编写工作的经验来看,一定要将这两支队伍结合起来,以大学教师为主,但必须有中学教师参与,而且还必须有熟悉实验的教师参与。另外,特约撰稿人的形式也是上海摸索出的经验,即对于某些内容,可以特邀一些人员来编写,他们虽不全部参与教材编写工作,但是,他们的特殊经验,可以使教材的相关部分内容更出彩。

第四,教材编写、教师参考书的编写、实验仪器装备的设计等要通盘考虑。从以往的经验看,教材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事先不做统一的规划,往往会造成效率低下,因为赶进度而牺牲质量的情况时有发生。

《中国教师》:2011年版的课标将原来的4条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整合为3条: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些目标,仍将是初中科学教育实践中的难点。关于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可否请您给教师们提出一些建议?

郭长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一直是教师感到比较困难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教师比较熟悉知识和方法的教学,而教育考查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但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目标的提出,也是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教师应该认真领会,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贯彻。

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可以从分层次、分步骤、显性与隐性结合、课堂学习与专题学习结合等方面开展。首先,这一维目标,一定要区分层次。对于初中生而言,情感体验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所以,首先应该尽量增强学生对于科学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科学不仅带来物质力量,而且带来精神力量。这种情感体验往往可以通过结合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来实现。其次,对于科学态度问题,相对而言,需要学生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慢慢地形成和巩固,所以需要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科学工作的严谨以及科学研究的艰辛,体会如何将知识和方法正确地应用于科学工作,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科学态度。最后,价值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需要教师贯穿教学的始终。

所谓分步骤,就是要注意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也应遵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实现。虽然它不像知识目标层次那么清晰,但是,它也是体现一定顺序性的。比如,对于我国科学家的贡献,学生不会接触到一个例子后就产生深刻的理解,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过程,经过大量事例的积累,才会形成正确的认识。所以,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方面材料的时候,不宜拔得过高,否则反而会造成不好的效果。

显性与隐性结合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也就是说,知识和方法往往是显性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往往是隐性的。显性的知识和方法,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充分的讨论,它受到的限制很小。但是,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如果也都用显性的方式进行讨论的话,有时会显得空洞乏味,反而影响效果。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教学行为、评价方式等,本身就是教师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最直接的体现,它与教学内容相比较虽然是隐性的,但对于学生的影响却非常大。尤其是当教师行为与其教学内容相矛盾的时候,更会对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除了要重视显性方法外,必须考虑隐性因素的影响。

此外,课堂学习与专题学习结合也是落实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有些问题不能深入讨论,此时,就需要辅助于专题学习。专题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学生对于过程的体验更全面,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在此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而且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体会更深刻。

《中国教师》:教师们曾经反映初中科学课程中天文学的内容过难,但本次课标修订基本维持了实验版课标中天文学部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广大初中科学教师尽快提高自身天文学方面的素养,落实好天文学的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对于今后的科学教师师资培训和教师教研等方面的工作,您有何建议和要求?

郭长江:科学教师师资培训和教师教研工作,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首先是知识培训。与其他学科教师不同,科学教师面临的学科领域更广,要掌握的知识更多。许多教师都是某一学科出身,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了解得不系统,所以,知识培训非常必要。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天文学内容,应该组织系统的培训,以弥补教师的知识短板。另外,知识培训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知识的社会应用,这是综合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在培训者的选取上,除了包含教材编写人员以外,还可适当考虑学科专家、社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等,拓展教师的视野,增进教师对于知识应用的理解。

其次,教学方法的培训也非常重要。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的两大特点是“整合”和“探究”。所以,科学课堂教学具有其独特性,与以往的传统分科教学有比较大的区别。教师所熟悉的教学方法,有的适用于科学课堂,有的需要加以改造。

再次,对于教师教研活动,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通过“实践工作坊”的方式开展。这一形式将理论培训与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国教师》:怎样更好地理解和落实2011年版课标的宗旨和目标,是广大初中科学教师接下去要努力和奋斗的。对此,您还有哪些建议和要求要寄予广大初中科学教师?谢谢!

郭长江:课程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课程改革蓝图的实现,其主体是教师,课程改革的关键,也在于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所以,在最后,我想对教师说一些心里话。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教师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绝不能抱有改革是“穿新鞋走老路”的思想。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是艰难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些目标就是无法实现的。面对困难,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去面对它,而不是逃避。一切改革,都必然带来新的东西,教师肯定要面临更大的备课负担,但是,如果我们尽力了,不仅我们的学生会受益,我们自己也会进步提高。

第7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音乐课是音乐教育的主要渠道,什么样的音乐课是一节好课,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等问题便成为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提出的好课标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把握教学过程中自身心态、教学目的以及对资源利用的理解,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简要阐述。

【关键词】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 效率; 常态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concept of music class evaluation

Zhou Xin

【Abstract】Music class music education is the main channel, what kind of music is a good lesson, how to have a good music classes and other problems will become the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must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think about. According to Professor Ye Lan in" new basic education" experiment study i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good class standard, through the practic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grasp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ir own state of mind,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an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is issue as briefly.

【Key Words】Dur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eaching resources; efficiency; normal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08-01

小学音乐教育是以艺术手段对儿童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教师通过音乐用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去充实学生的头脑,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1 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

所谓的“扎实”指的是“好课”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性体现在“好课”是符合当前课程标准要求的,符合相应教学任务和要求的,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应该突出学科特点,应该明确音乐教学“审美”与“育人”的教育宗旨,具体说来,就是一节好的音乐课应该姓“音”,应该重视教学过程。

例如,有的音乐课只是片面追求课堂热闹,而忽视了对音乐本身的学习。这样的音乐课是被异化的音乐课。例如,欣赏《龟兔赛跑》一课的教学中,有的老师用了近20分钟是在让孩子去扮演龟、兔的角色,看似热闹,但没有与音乐结合起来,只是为了做游戏好玩,没有把音色、速度与龟兔的形象结合,如刮风、雷鸣,却没有让学生把这些声响与音乐要素相联系。如音的强弱对比等。有的课开始用好长时间做律动,让孩子们觉得快“乐”,却忽视了音“乐”。因此,一节好的音乐课应该还其音乐教学的本质,在传授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一节扎实的音乐课应该高度关注教学过程。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告诉学生音乐知识、音乐结论,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音乐新知识的体验,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音乐课应“重结果更重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过程,放在对音乐的共鸣与起伏、感悟与领悟、体验和发掘上,经过用自己身体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后所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如在上《快乐的音乐会》一课时,曲中出现了胡琴、喇叭、铜鼓的字眼,以及这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重结果”的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这三种乐器有什么特点,“重过程”的教师会则会带来这三种乐器的实物,让他们自己吹、自己听、即使声音不那么悦耳,但毕竟是自己亲身的体验感受,从而对这三种乐器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完全可以顺畅并且较清晰的将这三种乐器的名称和各自发出的声音唱出来。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2 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

所谓的充实指的是有效率的,即教师在音乐课上可以广泛运用教学资源,充分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以前的课堂教学由于条件限制,教师可以借助的资源相对较少,音乐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例如上音乐欣赏课《土耳其进行曲》时,如果只是听一听这首曲子,则难以让学生深刻领会该曲的独特风格。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汇集多首“进行曲”以帮助学生理解“进行曲“的特点。多媒体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广泛地利用多媒体,促进音乐的审美渗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网络来制作CAI课件,以辅助教学。例如,音乐课本中,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对祖国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族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刻细腻的描述:《黄河颂》描绘了黄河汹涌澎湃的雄姿;《长江之歌》展现了长江雄浑的气势和壮丽的风光、浩荡而雄伟的英姿;《我们的田野》从地到天犹如描绘了一张美丽的大自然彩色图画;《外面的景致多么好》以白色的雪山、露青苗的千里草原、青葱的森林,点出了风光的景色;《苗岭的早晨》以明朗清秀的旋律描绘出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这些美好的景物,绝大部分学生不曾真正领略过。因此,在教学中就可以凭借多媒体电脑强大无比的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真切感受、直接体验自然美。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营造出特殊的课堂气氛,强烈渲染、烘托出音乐的魅力。另外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广泛收集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

3 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

所谓“平实”是强调“好课”是常态下的课,它不是摆设,不是修饰,而是具有非常强的普通性,“好课”的原则或者理念,不需要特殊的条件支持就可以实现;同时,“平实”也蕴涵着“真实”的含义,即“好课”是以学生为主体,不作秀的课。

第8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IPR-CDIO;计算机图形学;做中学;教材建设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是国外高等工科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存在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1]。CDIO因其具有与社会需要一致性、国际先进性、实践可操作性、全面系统性和普遍适应性等特点而被国际上多所院校所采纳,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已被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界所接受,有近40所高校正在中国化试点,浙江万里学院是其中之一。我们学习CDIO教育理念,结合多年的改革实践,创新地提出了IPR-CDIO(Interest、Perseverance、Responsibility,即兴趣、毅力、责任)教育思路,即将学生的探索热情与兴趣、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到不同级别项目研发过程[2]。通过项目构思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项目的实现和测试运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借助项目团队式组织形式、角色化任务分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锻炼其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其责任感。IPR-CDIO教育宗旨与国家教育方针一致,与“十二五”高等教育重点工作、卓越人才培养目的是完全吻合。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IPR-CDIO教育理念必须通过各门课程来实施,因此课程设计非常关键。根据课程地位和性质整合知识点,我们设计出能培养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成长于一体的小项目,设计为完成项目、训练IPR素质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使课程知识内容、项目实施、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有机融合,形成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下面以计算机图形学为例,说明如何基于IPR-CDIO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教材建设。

1基于IPR-CDIO理念的课程设计

IPR-CDIO强调以兴趣为先,社会责任与工程能力训练为本。计算机图形学作为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应用性课程,因其算法较为繁杂、学科交叉性强、编程技术需求高而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难点课程,加上后续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等因素影响,教与学都难以实施。但是课程本身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比较强,如果设计与引导好,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对后续的实习、设计或就业产生积极推进作用。

课程前端基础是具有“程序设计基本能力”,目标是“图形算法原理理解、编程实现及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体系以实现目标为主线,借助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通过项目实施过程完成能力培养途径,使得知识学习、项目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其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基于IPR-CDIO理念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体系

其中,课程教学内容抽取了核心知识框架:课程概述(地位、性质、用途、目标)、二维图形核心知识、三维图形设计核心知识、真实感图形处理原理等。这些知识的理解是支撑CDIO项目实施的基础。同时,课程设计了两个综合性项目:一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研究与综述”,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文献资料,对图形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撰写提交综述报告。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某领域的研究兴趣,同时锻炼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为毕业设计中的文献综述奠定基础;二是“基于图形技术的作品设计”,要求每组完成一个完整的CDIO项目过程,即从需求分析(C)、方案设计(D)、代码编写(I),到作品测试(O)、答辩验收。目的是训练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经受一次项目研发历程,并体会过程中的合作精神、责任意识及成就感。

课程项目设计是IPR-CDIO教学实施的核心,针对不同性质和级别的课程,项目内涵不一样,前沿领域的研究、核心算法的分析与实现、模拟小项目实施、综合课程知识的作品等,均可成为项目;课程级项目也要有研究的内涵,具有启发引导的目的和意义,而且要大小适中,太大了难以完成,会挫伤学生学习的兴趣,太小了又起不到训练的作用。科学合理的项目设计一定是经过课程组精心研究、多轮实践而逐渐形成。

2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CDIO倡导“做中学”教学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指出:“从做中学是比从听中学更好的学习方法”,“学与做相结合的教育将会取代传授他人学问的被动的教育[3]”。CDIO项目设计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分成小组置于“做项目”的情景之中,为了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他们必须去做,去学习探索,去讨论解决问题,在坚持完成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过程中,达到项目实施能力和IPR素养的锻炼与提高。

在第一次课堂教学中要讲述课程教学目标、布置项目任务、公布评价指标、设计学生分组等环节,充分展示课程学习蓝图,激发学生想“做”的愿望和兴趣,抓住兴奋点。该课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有几次大讨论:应用综述、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作品预演、结果汇报等,使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表达的机会,特别是最后的作品汇报中,完全模拟毕业设计答辩过程,全体课程组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作为评委,目的是锻炼学生对问题的描述水平,口头表达及应变能力。

CDIO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目标和尺度[2]。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表现与效果作为评价与奖励的标准,这种机制可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促使小组内部的合作,增强成员的责任感。

计算机图形学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多元评价指标,即评价内容、主体及方法都是多元化的。从表中看出项目合作过程的成绩占总成绩的70%,有50%的成绩是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意识。

这种多元评价方式,杜绝了部分学生靠投机取巧获取高分的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觉地参与小组项目合作过程,脚踏实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小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反思不足、认识差距,不断进步与发展。

教师(或工程师)在课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起引导或指导作用。针对项目实现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编程技巧、艺术修养等,教师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或与相关专业同学协作等方式去解决问题,通过做中学、在讨论中成长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要给予评价、总结与后续提升的引导,促进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教材建设

课程教学改革的最好成果是教材,良好的教材又能唤起学习欲望、提示探究课题、引导学习方法、促进个性发展、巩固知识掌握等。教材内容必须具备“易用、时新、精炼、适用”的特点。即教材内容能反映本学科基本原理、思想、技术和方法在相关现实领域的典型应用,展示具体环境、条件、方法和效果,培养学生根据现实问题选择合适的科学理论、概念、思想、技术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教材内容要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最新技术成就及其最新应用,保证学生“学以致用”;教材内容要精炼,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目标的需求,精选有益于学生后续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知识和技能要点,优化整合、去粗取精、详略得当;教材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思路以及教学对象相适宜,例子要具体实用,而且具有引导启发性,使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且能促进学生“深下去、见成效”。

多年来,老师对计算机图形学教材的选择一直比较困难。最早是从国外引进原版教材,然后是由孙家广教授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图形学》一版、二版、三版、新版,几乎统领了国内该课程的教材,直至现在还是考研的参考书,后有潘云鹤院士的《计算机图形学――原理、方法及应用》经典教材等等,这些教材普遍特点是内容非常系统、内容描述全面,页码较多。其主要思想是以理论原理、算法分析为重点,较少的算法实现例子也是伪码说明,使得数学基础较差、编程能力不强的普通高校学生望而生畏,不适合作为他们的教材使用。后来有一些薄本教材面市,但大多以算法实现为主,书内大多是程序代码,相当于程序设计类教材,也不适用。

课程组编写的讲义经过几年使用后,于2008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及实用教程》,被多所院校所选用。目前,借助于宁波市特色教材项目资助,我们正在对这本教材进行改编,知识点更加优化,将前期不太系统的案例进行集成等。该书特点是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设计一个完整的案例――图形学算法实现系统,该系统以分散的形式贯穿于整个章节,串起课程的核心理论知识点及算法实现的技术要点;学生通过实验训练,又可将分散的系统进行集成。每章的知识与算法实现自成一体,目的是使学生借助于教材的引导进行“学中做”,将主要章节的实验都完成时,系统的完整性就体现出来了,使得学生体会到“做中学”所带来的成就感。而且在每章之后都有带提示和引导的“超越与提高”,目的是启发学生深入探究下去,锻炼其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能力。

该教材有效推进了以CDIO教育理念指导的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验项目、知识学习与项目研发、自主学习与小组研讨有机结合。对基于项目的一体化教学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学生从简单的模仿、模拟入手,由少及多地对原系统进行改进,最后达到自主设计,完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研发作品,并作为课程学习考核的主要依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创作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4结语

CDIO式项目化训练在计算机专业已经实施五年,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项目研发与设计能力等都得到加强,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毕业生就业质量普遍提高。就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而言,我们将IPR-CDIO

项目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已经4届,在毕业设计中有40余人次选择与图形学相关的课题,做出了30余件毕业设计作品,有的作品成为教学案例,有的作品成为学生就业的敲门砖,有作品获得了省、市级学科竞赛奖,有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表了论文等。大多数毕业生在上海、杭州等大型软件公司做游戏开发、动画设计工作,有些已经成为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还有已远涉日本从事外包软件设计等工作。

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不仅挖掘了课程本身的效力,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而且也促进了该课程的有效建设。课程性质从选修到必修,再到核心;课程立项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组成员职称与学历不断提升,科研和教研能力较强,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和市级3项,主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该课程改革大力推进了计算机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学校创新实验区的基础上,我院计算机专业被立为教育部CDIO课题组的试点专业、浙江省软件服务外包试点专业。

总之,IPR-CDIO教学思想已经深入到多门课程教学,计算机图形学只是其中的一例,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基于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的IPR-CDIO教学理念必将体现出其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与推广性,我们将坚持不懈,为探索培养社会必需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查建中. 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21-27.

[2] 李继芳,奚李峰,董晨. IPR-CDIO环境的计算机工程教育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18):45-47.

[3] 查建中. 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9.

[4] 周广声,严晓舟,焦金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5):108-111.

Reform of Curriculum and Textbooks Based on IPR-CDIO

――An Example of Computer Graphics

WANG Renfang, LI Jifang, CHAI Benche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Ningbo 315100, China)

Abstract: Computer Graphics teaching is difficult. According to IPR-CDIO education concept, the methods have been maked a detailed analysis by this article in teaching system design, teaching process implemened and corresponding textbooks construction. This teaching pattern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

第9篇:课程改革的概念范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快速融合,单片机在消费、生产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单片机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工程应用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重视,具有扎实软硬件知识基础并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

1 高职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

(1)当前的教学模式

经过近些年的改革,传统的围绕着单片软硬件知识进行教条式教学的方式已经被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摒弃,项目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或者任务,在实践中学习操作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相比之前的教条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确实是一种进步,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目前的项目化教学还存在不少弊端。目前项目的设计上还是围绕着单片机的功能模块和知识点来进行,项目之间的知识模块独立,系统性不强。项目的功能上与实际的产品或者工程项目存在较大差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散在各个项目的具体任务中,联系不够紧密,学生的思维容易单一,缺乏系统性、多方位的思考,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工程素质难以养成。

(2)教学实践与工程实际差别较大

目前的高职单片机教学还是通过仿真软件和单片机开发板等实训装置来进行实践教学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就独立的电路功能模块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对基于单片机的系统开发没有完整的概念。学校里单独的单片机仿真环境或者独立的单片机实验装置与企业里实际的工程开发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企业岗位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无法无缝对接。

例如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十字路通灯控制系统,目前的项目化教学可能只是局限于红绿黄三色LED控制的实现。而现实中的系统还涉及数码管倒计时显示、开关按钮、电力控制及继电器控制等内容,对于交通灯控制系统与违章拍照系统的接口设计、手动控制面板的设计,学生就很难进行把握了。而这些都是工程实践中需要面对的现实考虑,特别是现实环境中对单片机工作的干扰因素、成本控制、标准化设计、元器件选型、PCB尺寸空间要求及稳固装置设计等要求,都很难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出来。

(3)知识综合应用能以实现,综合性项目无法开展

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涉及到了?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软硬件设计联系紧密,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大。特别是单片机系统的各种接口技术、外部拓展电路以及软硬件高度结合的编程。这些内容很难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展开,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融合不好,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做法是安排一些综合性的实践项目。综合性的实践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教学场所和课时量的限制使得学生往往只能进行验证性的操作,对整个项目的把握还不够,无法完全吃透。学生受到知识面的限制,对单片机系统的构建往往只能按照老师预设的设计进行按部就班的重复,缺乏自己的系统化思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存在问题,工程素养的养成更是困难。

2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单片机教学改革

打破传统,探索一种能够较好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系统化思维的教学模式,提高单片机课程教学质量以适应企业对单片机人才所提出来的要求是单片机课程改革的方向。CDIO教育模式是以工程产品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地在实践中进行跨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强调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的培养。CDIO模式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项目式教学都是以产品的生产服务生命周期为教学载体,强调“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做中学”。

(1)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是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运行)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构思”是指在综合考虑客户需求、技术实现、企业制度和战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产品概念、技术和商业计划;“设计”是指在构思的基础上制定开发产品所需的计划、方案和技术细节;“实施”就是将之前的设计转变为产品的过程,包括软硬件生产、调试、检验等过程;“运行”值对现有产品的升级优化、维护更新等。CDIO工程教育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课程之间主动、有机的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在产品从构思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践完成的。学生在此过程中积累个人技术、熟练职业技能、培养工程素质。

(2)改革策略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高职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树立“做中学”的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逐层探索。在培养目标上,应该根据单片机人才的岗位需求,明确课程定位和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体系上,应该以产品为载体,构建跨学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在教学实施上,利用网络技术突破课堂时空限制,翻转传统课堂。

1)制定适应技术发展的课程教学目标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融合,市场对单片机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依据技术升级情况和岗位需求变化,制定出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要宽,深度够用即可,专业技术要新,实用性要强。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循序渐进的技能训练和系统性思维训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

2)构建跨学科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单片机开发涉及到了多门课程的知识,按照CDIO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流程,应当以核心课程为主、支撑性课程为辅,依据产品开发流程来整合课程资源,创新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吸收较多的信息,拓宽其专业知识面和视野,促进其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追踪技术发展,动态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尽量与工作岗位挂钩,以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贯穿课程设置全过程。

3)突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