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

第1篇: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背景 高中体育 创新思维

新课改背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愈来愈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高中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提升的同时有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传统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存在一定弊端和不足,因此运用创新思维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有其重要的应用意义。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课程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其内在目的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包括文化、健康、体育、艺术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因此在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要坚持创新思维,将其应用到教学模式的革新过程中,有效避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受到传统应试模式的影响,相较于文化课程设置而言,体育课程的课时设置较少,同时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参与性不高,甚至会存在过于重视文化课程而忽略体育课程的情况。另外,高中体育教学还存在教学方式不科学,课程内容设置不全面,片面重视学生的生理健康而忽略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在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不高,甚至会存在逃课的情况,这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教育目的主要以人才选拔和能力甄选为主,因此教育主体存在过于重视文化课程及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主体的身心发展的情况。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重点,因此高中体育教学应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不足,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内在特色,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改进,不断挖掘学生的体能潜质,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

(一)应用创新思维革新教学思想。

创新思维贯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创新本质在于思想意识层面的优化和革新,因此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及观念便是创新思维应用的开端,同时也是创新思维的最核心价值。高中体育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课堂教学思想,另一个是教学活动安排。首先应就坚持课堂教学思想的优化和创新,由注重教师传授为主要授课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其管理层面的优势,但并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挥,也不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因此需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安排。其次教学活动安排也要革新思想意识,在日常体育训练活动过程中营造师生共同协作的和谐氛围,帮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身的身体机能素质,同时也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

(二)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科特色。

高中体育教育课堂不仅需要成为学生进行身体机能素质训练的重要载体,而且需要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参与平台。因此,教师在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由教师为教学主体转变为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断增强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促进枯燥的体育训练活动优化为生动有趣的参与活动。在高中体育教育课堂教学工作中,可不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团队竞技性质的训练活动安排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两人三足”、团体性球类训练等多样化的运动内容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缩短学生等待训练的排队时间,而且可以通过团体活动的参与在增强学生体能锻炼的同时增强其身心愉悦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优化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协作氛围,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强化学科特色的同时增强情感层面的交流与共鸣。

(三)丰富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应用创新思维至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从意识层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优化,还需要拓展思路,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思维,在技术层面上实现深层次的创新发展。在当前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形势之下,高中体育教学可有意识地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以此丰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以高中阶段的健美操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选择音频、视频形式的多媒体资源,而非传统的教师示范型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多类型的健美操课程学习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感官感受,从而改变体育训练活动的枯燥性,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另外,体育教学创新思维的有效运用需要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身体机能素质的学生可提供不同的教学素材,安排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合理范围内的体育负荷运动锻炼中,让其得到适宜的训练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文化课程学习之余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体能素质的提升调节心情,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高中体育课程需应用创新思维,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不断革新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师生协作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龙飞天.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的应用价值[J].科学中国人,2016,18:286.

[2]王云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探讨[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0:238.

第2篇: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教学内容等因素,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这也就意味着高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更要积极应用新思想、新方法,通过合适的渠道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一、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学生作为公民应当具备的一种对自己、他人、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有助力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实践性、集体性等特点。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要重视完成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更要重视与他人之间的协作,真正体现出责任。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集体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以田径内容中的接力跑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首先,教师要讲解清楚接力动作的要领及技巧,确保接力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其次,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原地交接棒练习,而后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慢跑中完成交接棒练习。这样通过完成具有相互配合要求的练习活动,便能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务,并积极与他人协作。最后,开展小组之间的接力跑比赛,通过竞争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从中能够发现,在团队活动中更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各种集体活动,并采用激励、竞争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能够真正理解何为责任。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这并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正因为如此,在教育改革之后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禁锢,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高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只有高中生具备创新意识之后才能勇于改变、积极创新。对此,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发现教学法,积极启发引导学生,使其主动参与到各种思维创新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获得创新意识。以球类运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各种资料、书籍,找寻答案。如可以设计球类的运动规则、技巧等问题。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主动性,从而获得创新意识。其次,高中体育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新能力。以篮球投篮教学为例,大部分学生中远距离投篮的命中率都非常低。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低命中率,有没有解决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这样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时,高中体育教师应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依据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制订与教学计划同步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并落实到每节课中。总之,高中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3篇: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程背景;素质教学创新;实践与探讨

在新课程理念精神的强烈召唤和有效催生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逐步走向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开放式发展态势,然而“改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必须历经一个不断适应和逐步完善的较长发展过程”。作为素质教育形势下的人民教师,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时展的要求,在认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同时,既要勤于学习又要善于总结工作的成败得失,从而形成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化教学特色,为进一步发展新时期教育改革事业作出应有的努力。

一、对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简要解读与分析

近几年,在新课程理念的春风吹拂和教改大潮的有力洗礼之下,高中体育课程教学逐步呈现老树泛绿之势。然而,从社会观察和教学调研中我们不难发现,尚有许多地方还有待于在进一步的改革发展中加以认真调整和逐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新课程理念的“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意识”,高中体育教学依然普遍存在“重体能技能训练而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

2.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习惯性影响,除了少部分准备参加体育专业高考的学生之外,绝大多数高中学生的体育学习课程和体育活动量与国家要求相比依然是质量不高、相差甚远。

3.部分高中体育教师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以及他们的短视行为和急功近利心理等因素,课程教学的先进方法和手段创新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或者说华而不实,始终存在着“陈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的革命不彻底现象,那种“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教学”的心理始终没有消退。

4.“书包减肥”工程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体育教学相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就像是那句歌词一样——“想说爱你,真的是不容易”。

以上情形,已到了非说不可、非改不可、非彻底不可之势,应当引起相关方面尤其是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度反思。

二、对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初步创新和实践体会

众所周知,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因素是以生为本的能力发展问题。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始终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原则做足文章、深做文章。

1.坚持体育与健康理念,全面开展情感实践创新

关于这一点,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经精辟地指出:“对于学生的成功教育,首先要讲求心理学化。”就是说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没有情感的渗透和投入,体育课程就是毫无活力和美感的机械化教学。

本文以高中女生体育学习为例。由于高中女生进入青春期发展阶段,她们的女性心理特征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性情敏感、含蓄害羞、心理脆弱和好静厌动等,因此她们对运动量不大、运动强度自由调整、便于自我调节的排球和乒乓球之类的运动项目最感兴趣,而对于铅球和800米跑之类的体育项目是“唯恐避之而不及”。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打造专业体育人才,而是促进学生在体能、技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性发展”。为此,执教者在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可以选择排球、乒乓球和韵律操之类的运动项目作为女子体育学习的敲门砖和推进器,以不断激发她们的课程学习情趣。

2.坚持跨学科优化整合,努力赢得综合教学效果

虽说体育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技术型课程,但是并非与其他学科毫无关联之处,恰恰相反,将高中体育与其他学科进行巧妙地优化整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符合学习需要的情况下赢得高中生的信任和青睐,还可相互促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体育运动与历史课程的联系教学,在足球教学中,可以告诉学生关于足球的历史发展故事:世界足球史最早发源于我国的唐朝宫廷,从北宋开始逐渐发达起来,历史人物高俅就是因为踢得一脚好足球,才得到时为端王、后为宋徽宗的赏识而快速发迹。再如,体育运动与音乐学科的联系教学。在体育运动正在进行时,我们可以播放音乐来为学生加油提神,以有效迁移他们的思想注意力,变相减轻其运动疲劳程度;在激烈体育运动结束之后,可以借助一些柔和舒缓的轻音乐来帮助恢复学生的身心状态,从而有助于他们迅速投入新的学习当中。

3.坚持艺术化体育教学,有效培养学习能力素养

第4篇: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进而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今后我们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在当前社会新形势发展要求下,教育事业的改革和持续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高中体育教学作为高中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教育新理念的要求,教育模式也正在经受着变革和创新。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意见》强调,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体育拓展训练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和坚强意志,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当前现有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中融入拓展训练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在阐述拓展训练的内涵及意义基础上,对拓展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重点探析,进而为推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及意义

拓展训练是以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经过对各种项目的有效整合,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思想道德素养、技能培训和科技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提高,帮助和及时引导学生在训练中不断完善充实自己,提升团体合作意识,成为社会有用人才。高中体育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还需要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由此而言,以“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熔炼团队和完善人格”作为宗旨的拓展训练,无疑是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之一。

拓展训练是以经验和体验分享作为教学形式,其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在户外,打破了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体育教师精心策划和设置一些较为新颖、刺激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不断的挑战中激发思考,加强交流,善于借鉴,提高技能,分享智慧,做好总结,共同进步,深刻感悟出各种具有丰富现代人文内涵和精神的道理。总之,拓展训练不仅开发了体育课程资源、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功能,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的顽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拓展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1、构建阳光和谐校园的需要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顽强的品质、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以及提升学生之间相互接纳、彼此信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对学生而言,在参与中不仅会被一个个新颖、有趣的项目吸引着,还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活动之中,勇于挑战各种训练项目,尽情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既能够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所学知识通过拓展训练进行有效地结合,又对营造团结温暖的班级氛围和构建阳光和谐的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2、w育课程改革要求的需要

拓展训练通过“先行而后知”的体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体育教育模式,促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形成自信、顽强、团结的优良品质。组织开展拓展训练这种全新的教育方法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其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一是有助于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课的评价指标和教学目标、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较低,对学生的评价有失公平。而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学生的体能、运动技能、学习行为和态度、意志和感情、合作等诸多方面作为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二是有助于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体育教学经常忽视对学生智力、非智力以及主观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而素质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加深对体育运动和规律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为树立健康的体育思想和培养终生的体育习惯奠定基础。同时,素质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教师唱独角戏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规划和设置拓展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这也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作为体育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导向,让他们在愉快中、积极参与中学到知识技能、领悟道理,这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将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是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方式,还对提高学校整体的体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铣:高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融入重要性分析,体育世界.学术,2012.8.

[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5.6

[3] 郝占,李雪梅.体教融合 共谋内蒙古青少年体育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6.05.27.

[4] 韩凯.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N].新农村商报,2016.05.11.

[5] 刘万金,王晓宇,郭俊峰.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6.06.

第5篇: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 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体育有效教学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笔者从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及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1.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学生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教师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教师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效,使学生乐学,需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合力,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2.正确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指引,高中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站在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教书匠的高度定位自己的职业,对学校体育的责任和义务有所担当,站在通过体育来培养人、塑造人的高度认识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出发,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不断学习、实践,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最后,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3.优化课堂结构是关键

体育教学由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身体练习等各种成分组成,各成分之间的结合并无固定形式。体育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教学限于一种手段的固定。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要学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合理的课堂结构应该是从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从满足学生的活动愿望出发,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出发。应该多层次地构建教学组织,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多向性、多变化的目标,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4.实施分层分组教学

体育新课程在肯定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性的同时,也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由于受遗传素质、生活条件、运动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在技术学习中会表现出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差异,他们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从事某一技能的学习,也不可能在经过同样的学习努力后达到同样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要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在技术教学中出现差异性与选择性,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基本达到技术学习的基本要求。另外,为学生个体的潜能挖掘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得到有效的发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5.培养意识,友好竞争

高中生正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阶段,课堂上表现欲较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适当地将竞争引入体育课堂,根据教学内容中不同的训练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培养的训练,使其在充分体会到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培养其体育锻炼的友好竞争意识。如在进行接力训练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划分为4人一组的若干个小组,同时,规定比赛结束后最后一名的小组成员将要接受小组集体俯卧撑的惩罚,同时规定比赛中动作不规范或使用非正常手段获胜的小组接受同等处罚,由此在激发学生的获胜欲望,从而拼尽全力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也使接受惩罚的学生体会到失败的痛苦,从而自觉地在今后的锻炼中努力训练。这样通过友好的竞争,学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提高体育成绩。

6.教学评价要科学有效

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活力。

首先激励要适时。激励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

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而且是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

最后激励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学生鼓励,营造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总而言之,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同时也是新课标条件下的迫切要求。笔者就从树立新课改理念、变革传统运动项目的训练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等方面阐述了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陆正江.浅谈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60+62.

第6篇: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多元化;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97-01

教育评价在当今世界教育领域中,同教育基础理论和教育发展一起,被誉为三大研究课题。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为加强基础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两个文件都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四条课程评价部分,强调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还要求"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好坏是学校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它是检查、总结和指导体育教学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依据,是加强教学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标准体系等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影响体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研究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 体育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特点

多元化评价体系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与之相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也是具有多样性的。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中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量化评价相结合、整体和部分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比如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堂上的学习上,对高中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使用一种适合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正确而又全面的评价。比如动态评价、观察评价、考试评价、量化考核等方式,在实际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不同任务和内容,对高中生的体育教学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审核和评价,采取多样的手段进行灵活运用,解决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帮助高中生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构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策略

2 . 1 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全盘控制整个课堂,教师来决定教给学生什么内容,就形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局面,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牵拉式的教学,即使自己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学习,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变成了引导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 2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教学评价的目标不单纯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同时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不能忽视。在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时,除了要考虑身体素质的评价指标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评价的指标。

2 . 3 强调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挖掘。

以往的评价学生体育课最终成绩仅依赖高度、远度以及速度的指标,而对于学生是否能真正地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以及其心理适应各方面持有着漠视的态度。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评价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并将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逐渐转化为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4 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

2.4.1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提供描述性信息,强调考察体育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注重体育教学的各组成部分,强调体育教学过程,以寻求体育教师施教中因素的变量。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多元评价中,这两者都不能偏废,实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2.4.2 即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多元评价主要是通过多元性发展性评价来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多元评价既可针对某一堂体育课进行即时性评价,也可针对阶段性的体育课堂教学或整个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即时性评价可采用每堂课结束后由体育教师在教学日记或教案上做简要评述的方式进行,从而起到及时回忆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发现问题与不足以便及时纠正的作用。即时性评价也可由领导、同行或专家、学生举行评课谈论会的方式进行,以便于相互指导、交流与沟通、反馈信息,鼓励体育教师"扬长避短"。即时性评价是最直接、最具体、最即时的评价形式,因而也是一用非常广泛且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形式。在进行即时性评价的基础上,还应由学校组织实施阶段性或总体性评价,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管理和指导,了解每一位体育教师的教学发展情况。这种阶段性评价至少每学期进行一次,并要将评价结论和整改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以便体育教师在新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有更大的发展。

2.4.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目前对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进行定性评价,还可以进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定性评价侧重于对现象本质的分析,运用描述性语言,在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价值判断意见。量化评价以绝对的抽象的分数来评价体育教学活动,这种对量化的强调在主观臆断、随意性很大的评价盛行之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总而言之,多元化评价体系是对传统单一评价体系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以学生为中心,与新课改发展相吻合的评价体系,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结合高中体育的特点,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基准点,构建开放、公平、深化的评价体系,借以来充分体现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琰春.西方教育评价观的演进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现代化,2003.

第7篇: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体育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影响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综合因素,并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终身体育也逐渐成为各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高中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将起着基础、指导作用。高中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向学生传授体育的价值观念、知识与技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习对象、机会及锻炼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不间断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1]。

1、影响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综合因素

1.1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体育锻炼价值认识不足,更不懂得体育锻炼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绝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是因为他们对该运动本身产生兴趣,是直接兴趣,而不是间接兴趣。所以他们参与体育活动不可能持之以恒,一旦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就立刻终止运动,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

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但未完全成熟,青年初期学生已可以独立进行思考、提出假设、进行论证。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开始进行职业选择,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判断还存在着表面性和片面性,仍需正面引导。青年初期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常常试图从技术专长、教学技巧、品德作风、为人处事等多方面来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价。他们对教师的评价不一定全面和完全正确,有时会影响他们对教师本人和教师的教学所持的态度,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1.2体育教师的因素

专业知识是指体育教师承担体育教学必须具有的专门知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认识。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科学基础知识,他应该能够分辨清楚这门科学上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前言的问题。”

有人作过研究:技术水平越高,体育态度的强度也越高。所以体育运动技术的高低与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体育教师能经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技术指导,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在运动中更有可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反之,将会造成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困难,运动技能低下,盲目锻炼,有时甚至会造成学生运动损伤。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体育课产生“厌恶”情绪,最后造成体育意识淡薄[2]。

博学是当代教师建立威信,改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教师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

2、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2.1加强理论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应加强体育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身体锻炼应遵循人体自身运动规律进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尤为重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教育,理论教育能使学生明确终身体育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指导终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理论课学时、量是完成教材的重要保证,力争把教材的内容讲深、讲透、讲具体,才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拓宽体育知识面,从而终身受益。

2.2教材的选用应准确,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体育理论课教学,要正确的选用教材,教材的安排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对生命的价值,要向学生传授锻炼原则、练习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及各类比赛的规则。教材应适合高中生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男女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特别是对高年级女生出现的心理、生理变化特点,更应从体育运动美,形体美,娇健美等美学角度出发,鼓励其自觉参与锻炼。建议高年级教学可尝试男女分班教学,男生多安排对抗性强的教学内容,女生可依据其生理、心理特点多安排柔韧性、协调性的教学内容。教材应具有趣味性、娱乐性,趣味性、娱乐性越强的教材越具有魅力,越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中来。通过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明确体育态度,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坚持锻炼。

2.3教学实施

实施“开放型”教学,“开放型”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障,以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主体接受、改进、加工、转换信息的能力为根本任务。“开放型”教学在思想上要求教师放心;在实践中要求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在师生关系上要求教师是民主型的,能听取学生意见,和学生交朋友;在成绩评定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应将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作为重要依据;考核中宜采用“模糊量化法”,设优、良、合格等级。课程改革提倡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实施“开放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目标的制定中。例如,排球双手下手垫球练习,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向体育教师汇报并商榷自己制定的目标个数。在组织形式上,以往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步调一致,限制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而“开放型”教学的着重点则是取消和放宽某些限制,能放则放。

2.4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学校要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如设立体育节、体育选修课、健康教育课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利用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体进行体育活动宣传及组织教工体育比赛,激起学生的体育兴趣;也可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竟赛等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体育熏陶。

3、结论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向学生传授体育的价值观念、知识与技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习对象、机会及锻炼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不间断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学校;体育;管理工作;重要性

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体育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有机结合、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的。可以说,体育管理和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各项任务的基本组织形式,而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现行教育的弊端,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学分至上、升学率至上的国家,所以,体育教师在一些学校里,常常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其实,大家不知道,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工作者,更主要的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一个整体,所谓的“教书育人”,这个“育”也包括体育方面的培育。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体育教师,具有更加有利的条件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为,中学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发育的旺盛时期,精力充沛,他们大多数都爱好运动,精力过剩,喜欢叛逆,而体育教师任课的班级多,接触学生的面广,体育课绝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作风等都易于自然而真实地表现出来,这都是别的学科教师所不具备的。因此,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身教胜于言教”。体育教师要想完成好教育学生的重任,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只有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谈得上教育学生。

体育课程的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形式之一。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途径,因此我们要以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为突破口,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从当前教育部编的中学体育教材来看,全学年要学习的内容共有跑步、跳跃、跳高、投掷、基本体操、单杠、双杠、篮球、武术等共十二大项。单有学生自己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取得家长支持和班主任配合。笔者在教学中,多次亲自上门家访,讲明训练的目的、时间、方法等具体事宜,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在不断提高自己认识的同时,笔者也积极参加其它文化课程班级的评优课、研讨课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对学生的认识、对学校整体教学任务的认识。

因此,笔者带的班级和球队在2011年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举办的男子足球比赛高中组中,带领的比赛队伍荣获东莞市第一名的佳绩。

2012年7月,笔者再次带领足球队参加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以及市教育局授予了“贡献奖”。在2013年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举办的男子足球比赛高中组中,再次蝉联冠军,实现了两连冠的伟业。笔者作为体育教师,所带的班集体连续多次获得“先进班”、“先进团支部”“文明班”、“精神文明班”、“军训汇操优胜班”等荣誉称号。而学生们也在这些成绩取得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自豪感,让他们更加热爱体育锻练,进一步提高了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

想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学校领导的重视、场地设施的条件,以及学生原有的基础等,但最关键的还是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在业务知识上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广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因此,笔者认为,体育老师要做到:

(一),熟悉教材。只有掌握了教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能正确的讲解与演示;。同时教师本人要牢固树立“一切从学生出发”的人本思想。

(二)了解学生。能安排合理的运动量和密度,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应有作用。

(三)丰富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器材,让体育课内容不断得以丰富,优化职业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学生为特色的教学方式,提高职业中学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组建团队。根据教材、学生和场地器材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体育组织教法。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职业中学的教学任务,可以组织学校各种运动队,如:游泳队、自行车队、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跳绳队、羽毛球队、围棋队、国际象棋队等等,让学生多参与比赛,提高凝聚力,让职业中学的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提高理论。本人积极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教学论文《五人制足球在中职体育中的尝试》经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委员会评定为2010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在教学方面,本人担任了两个新疆内职班的体育教学工作,以及高二级的足球选项课。本人根据新疆学生的习惯,以及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制定适合他们的体育训练方法,课堂上狠抓教学常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坚持兴趣与实践双结合的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笔者作为一名职中体育教师,勇于挑战,继续担任了10级会计1班的班主任工作,在班级管理上有了自己的理解。笔者针对不同班级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职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棘手的学生,在后进生转化方面,笔者采取有效手段,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取得较好效果,让全班54名学生全都顺利实习,顺利毕业,走向了各自的社会工作岗位。

职业高中体育教学是中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提高非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高中体育教学应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策略

1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关系

从教育角度来说体育是一项教育过程,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与计划性,这对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时可将健康第一作为主要依据开展教学活动,这不仅对增强学生体质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最终实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对学生体育意识以及行为的培养也属于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中对健康体系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也对健康的多维度体系进行直观体现。我国有多项文件都明确指出健康教育就是一种核心教育,最终实现促进健康的目标。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将教育认定为一种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与教育性,学校在该体系中作为基础存在,教育对象就是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以及现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与技能就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可实现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提高,最终实现学生身心发育与健康的目标。

2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承受激烈的竞争与升学竞争压力,这不仅给高中生的生理健康带来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极大的负面影响带给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多数好高中生缺乏锻炼,健康状况较差,不能实现对健康内涵的全面理解,最终导致心理压压抑以及情绪失控等问题的出现,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存在极大的不足。从整体角度来看,高中生身心健康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健康教育也长期存在于低水平状态。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种,我们主要将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并进行仔细分析。

2.1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缺乏针对性:

国家、地方以及学校是新课改实施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学校以及体育教师主要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教师在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可将课程标准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实现对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但在实际对教学方案进行制定时教学内容单一的现象普遍存在,引起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高中体育教师受到教科中心的严重影响,不能实现对体育健康的充分认识,只是单纯的从竞技方面实现对体育教学的片面认识,这就导致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安排时出现以竞技内容为主的现象,传统的田径运动以及球类运动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不仅导致运动项目缺乏新兴的时尚,同时会导致开展健康教育时出现主动性不强的现象。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教学效果的落实,必须提高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

2.2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过于单一:

孤立单一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明显缺陷,现念下的体育教学已经逐渐实现对传统教学活动模式的摒弃,尤其强调将学生作为中心进行发展,并不断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匮乏的现象,同时形式单一以及创意不足也是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仅很难实现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同时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健康知识学习的兴趣。多数体育教师只擅长实践性教学,不能实现对理性特征偏强健康教育的开展,较为呆板的特点尤为突出。

3高中体育教学中改善健康教育的主要策略

3.1构建开放式的体育健康教学内容体系和呈现模式:

我们也可将教学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不仅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活动的完成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的体育与健康标准将身心健康、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健康作为主要依据实现对学习领域的科学划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就是由上述分类得出这可作为主线对体育教学进行贯穿。现阶段课程目标体系已经实现在教学领域中的详细规划,但依旧没有实现对具体教材内容的明确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将较大以及自由的空间留给教师用于选材,教学可将其作为主要依据实现对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这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开放性的保证,同时也可在根本上保持教师体系的灵活多样性。

3.2构建灵活的体育健康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都是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前提与基础,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都会有不同的功能与特点,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对其运用的方式以及时机不同都会对教学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因此,灵活性较强是体育健康教学策略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要求高中教师在实际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实现对学生现实状态的有机结合,同时实现对现有教学条件的有效利用。在实际进行健康教育时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考虑,同时注意对不同学生以及现有教学条件的结合,最终实现对科学合理教学目标的制定。

3.3构建一流的体育健康师资队伍,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随着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大体育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转变教育行为,加强健康教育理论与教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

4结语

随着高中体育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尽管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贯彻和实施健康教育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及挑战,正确认识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理念,理清其具体实施思路,探究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教学策略,对于有效促进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提高高中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弓婷.上海市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年学报,2013(2):30-32.

[2]丁玉山.“北京市高中体育健康教育专题模块”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C]//北京101中2011年科教研年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