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性科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以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想象,开拓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激发学生想象,开拓思维的过程,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出现能有效打破教学的常规模式,使学生在影音天地里自由探索知识奥妙。与此同时,多媒体的运用能使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活泼,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机遇。
笔者曾在教授PPT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新颖的PPT,笔者将有的学生的PPT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轮流上台介绍自己的PPT,有一次,一个学生做了一个以懒洋洋为背景的PPT,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学生纷纷赞叹这个PPT制作得十分可爱,站在台上的学生备受鼓舞,愉快地说起了自己的创作灵感,以及制作过程。通过这种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让学生收获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气,也让他们在今后制作PPT的过程中实现更大的创造价值。
二、精心准备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只有做好课堂上的引导工作,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计算机本身对学生具有无限的吸引力,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把趣味性游戏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通过各个环节设计,启发大家思考,使整个课堂都弥漫轻松愉悦的氛围。
笔者在教学“文字编辑”时,当提及打字,大家就表现得兴致欠缺,丝毫没有往常的积极性,笔者就准备了五篇文学类的稿子,发给每个组的组长,让他们在几天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打字比赛,获胜组可以每人得到一份精美的小礼物,这个方案一经提出,就瞬间引发了学生的打字狂潮,每堂课都可以听见学生把键盘敲得“啪啪”作响,一脸的严肃认真。很快,在这样积极“备战”的情况下,学生迎来了“第一届信息技术课打字比赛”,每个小组都拿出了最佳“战斗”状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实力。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最重要其实是学生那颗浸透着奋斗汗水的进取之心。
三、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整体水平
分层教学思想其实是基于卢姆的学习理论加以发展完善的,它大胆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教学理论,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且适合的教育。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有的学生提前就接触到了电脑,所以在学习信息技术时易于上手操作实践,而有的学生直到上学才正式接触电脑,并学习相应的基础知识,操作方面也十分的生疏,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布不均,如果采取以往一碗水端平的教学方式,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甚至学不会的尴尬局面,这不仅有碍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实施,也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创新型作业;作业设计创新;作业有效性
一、创新型作业设计的背景
科学(7―9年级)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关注“学术性”到重视“社会性”,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从“掌握知识”向“多元功能”转化。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相比之下,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作业似乎没能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不少教师作业观相对落后,作业形式、内容相对单调,作业完成标准及评价方式统一,学生虽然花了大量时间在作业上,效率却十分低下,作业的质量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最经常性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用来检查、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现在的中学生,课余时间几乎全被作业所占据,有多少作业是有效的?又有几位学生每天是在自愿地、愉快地完成作业呢?根结底是因为,学生对作业没有兴趣,不喜欢作业造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新型的作业理念,抛掉原来单调的作业形式,让作业的内容丰富起来,让学生爱上作业,让作业真正有效,从而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科学作业设计理念的创新
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提出三个教学原则:即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这三个原则,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科学作业设计的创新,既要批判地继承传y科学作业“以练促教”的优点,同时又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具有探索与思考性、并且学生乐于接受的科学作业。布置科学作业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内在需求不同,对作业的表达形式、目的、内容、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作业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最终实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理想。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上游的学生着眼于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中游的学生着眼于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下游则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识记和了解。争取做到上游学生知识与技能并重,得到发挥,中游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不断提升学习的自信,下游学生“低起点,小坡度”,消化得了。 “教育就是给予机会”,只有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机会,产生学习的成就感,才能进一步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作业内在的有效性。
作业设计要紧密围绕教材内容,为教学目的服务,为突出教学重点服务。不仅要有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有助于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形成。新课标下的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提倡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我们布置的作业,能否有效地达到这些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从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出发,设计更为有效的作业形式和多样化的作业评价。
(三)注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作业要有效的为教材内容服务,也应该关注生产和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查发现,科学吸引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科学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许多奥秘。因此,布置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事例的作业,体现科学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学生真切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同时要适当结合当今社会热点,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最新信息,利用科技最新成果,就能调动学生兴趣、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使学生用科学知识有效地解决生活中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一些问题。
(四)注重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设置。
现在的许多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继续一味追求数量,采取题海战术,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他们就会消极应对,导致作业效率低下。反之,过少的作业量仿佛蜻蜓点水,达不到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确保每一道题目的设计都有教学目的,每一项训练都有教学意义。同时难度上的设置最好采用一定的梯度排布,让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就能够解决,使作业起到鼓励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的作用。
三、科学作业设计形式的创新
学无定法,教无常法,作业设计的形式也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而有所选择。传统的书面作业在巩固知识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上有所欠缺。除传统书面习题作业形式外,教师可以穿插多变的作业形式。
1.家庭实验探究型作业。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性;学科
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广泛,综合了天文、气象、地图、经济、生物等知识理论,涉及图像解读、逻辑分析等多种思维能力,因此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授课方法显然不够,需要多元化的手段进行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渗透领悟地理学科知识。
一、目前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弊端
首先,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只注重数学、语文、英语三大主要学科,认为只要把三大主要学科学好就可以了,地理只是副科。
其次,传统的地理教学一般采用“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书本内容中死记硬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精神价值观的培养。很多老师在考试前为学生划重点,学生临时抱佛脚、“打突击”,当一学期结束后,所记的知识又很快忘记。
最后,由于中学地理学习的不扎实,升入高中,学生面对更深层次的地理学习时,普遍感觉难度大,受挫感强烈,对地理学科更加厌烦和疏远。
二、如何培养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不应单纯是书本内容的灌输,更应该是精神价值观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地理学科的创新性教学。
1.注重课堂氛围的互动
学习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就四川省华蓥市双河第二初级中学正在实施的“自学互助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为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来,摒弃教师单向传输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深入挖掘学生的求知欲,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互助解答,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必要时可让学生之间进行激烈讨论,让其将学习地理变成一种有趣的事情。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自学互助导学法”实施来看,我们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方法,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再给出答案,这样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更能让人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所以,教师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间,并鼓励其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3.培养批判性思维
所谓除旧立新,不破不立,想要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创新性思维,则必须对旧有的事物进行怀疑,质疑是创新的第一步。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在老师的单向灌输下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势。教师应该多多发挥学生的个性主观能力,在自己的经验和价值判断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自信心,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引导。
4.地理图表的解读能力
地理教材里面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图表,这些图表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相比文字能更直观地表达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种类繁多的图表进行解读、分析、描绘甚至延伸性理解,提高学生提取地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践应用能力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教师应该多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时事件相结合,使内容更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发掘地理小知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天文、气候现象等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让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处处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地理的意识。
6.人文情怀精神
地理不仅是一门文理综合性学科,更充满了人文精神与生活气息,因此地理学科除了知识内容、思维能力上的教学,还有人文精神价值观的培养。学习地理,应该让学生对自然、地理、民族、气候、宗教等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对破坏自然资源的不合理行为进行制止,崇尚文明的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人文科学精神。
三、在实施创新性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课文;教语文;美丽转身
虽然语文教育者一致认同在上语文课时主要是用课文来教学生们学语文,但是,当前在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教课文”。记得台湾教师赵镜中曾与一位教师同时在内地教授《太阳》这一课时。一堂课下来,发现这两位教师所注重的教学目标都不相同,赵镜中老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怎样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将教学目标重心放在了研究太阳远、大、热的特征和太阳与人类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方面。后来,赵镜中老师感叹的说:“内地的语文课主要以教课文为主”。他对这一教学方式不认同,觉得在课堂中应以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采取好的方法为主要。从他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内地与台湾教育者的语文教育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当前我们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将教育观念全面的转变,从“教课文”向“教语文”方向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注重人文关怀,以此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
一、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提纲
首先,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教课文”与“教语文”的涵义。前者主要指的是将课文中包含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后者主要指的是将课文作为例子,不断地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以及学习语文方法。在上《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我们应深入地挖掘教材,找准突破口,引导学生们全面掌握文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把握住文中的重点部分,让他们去感受昆虫学家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并且还要提出“法布尔为什么从小就对昆虫这么的喜爱”?以此引导学生们分析研究喜爱、痴迷的具体表现,将文章的提纲大致理清。这样一来,文章的层次就会清晰可见,学生的知识也逐渐的提高。文章的条例变得清晰了,很好地为下文掌握关键词和揣摩文中人物的特征该选用何种有效的方法引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语言上的积累与合理的运用
1.教给学法,将语言积累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将他们潜在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出来了。在“学贵得法”中就非常注重这一点。教育者在语言积累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比如,在“牧童”这一词解释过程中,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将字分开来解释,这样他们就会很快的理解这一词的意思,就是“放牛的孩子”。再如,在感受课文内容过程中,教育者提出这样的问题“阅读了这篇课文,你们了解了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词语表达出来吗?”对于学生来说,直接采用词语说的教学方法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他们在用词语回答时并不是很理想。不过,笔者认为采取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让他们知道:在阅读文中时,应重视其中涵盖的词语,并且还要将文中的词语积累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经常引导学生们做这样的语言训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2.教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著名作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材就是一个例子,要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他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会运用语言,那么,如何才能将语言积累向运用语言方面转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应在课文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明确课文所要教的内容。充分地考虑除了要教学生们学习生字新词之外,还应教他们什么。
其次,根据认知规律,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在教学生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前,应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
3.针对小学生爱玩与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创设适当的情境,提高其写作兴趣。首先,观察情境,注重重点,写出真情实感;所谓观察情境,主要指的是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等一些具体的事物进行观察;其主要是在小学生的思维、心理以及学习语文的特征基础上而提出的。比如,现在是春天,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户外去寻找春天的踪迹,感受春天和煦的风带来的一丝惬意;下雨了,可以让学生们趴在教室的窗口上观察雨中的景色以及路人的反应;秋天时,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秋天的田野,以此体悟出秋天是农民伯伯丰收的好季节。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二者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植根于创新,是创新的表现形式。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近三十年的发展,接受度高,广泛性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认知体系和教育体系,已成为西方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流的教育模式为: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成立独立的创业教育院系;不单独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强调实践,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相较于国外,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受制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大部分高校仍以专业理论教育为导向,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国为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2011年联合下发《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同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目前,虽然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始重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也在逐步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意识,但由于缺乏严谨的指导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对人才的培养意识不强、教师授课方法手段不多、学校对教师在创新创业教学方面培训不足,导致没有从根本性和系统性上对人才培养有充分的认识。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没有统一的体系规范,导致教学碎片化、零散化、随意化,这使得教学质量不佳,教学效果不显著。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深度融合上还有距离,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未形成,这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
2、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短缺。专业、高素质的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前提。相较于高校普通专业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教师应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对行业最新前沿技术要求保持敏感性,将行业最新应用技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等。而现阶段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普通专业教师兼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却重理论缺实践,普遍缺少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对行业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导致教师知识存储和能力水平与实际脱节,没有将最新的行业技术应用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授课时只是对照教材照本宣科,因此也并不具备上述的相应能力。当前,我们需要大量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来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刚性需求。
3、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缺少完善的制度,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大制约。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评价、监督机制既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规范,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保障。由于现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就要依靠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解决在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中出现的问题。目前要逐步完善健全相应体制机制,推进创新创业研究领域的深入、规范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合理配置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做到教学、管理、评价、监督有规可依、顺利运行。
4、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单一。受多重因素的制约,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部分高校课堂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实践环节也大多停留在模拟实训方面,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计上对学生缺乏显著的吸引力,企图复制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用相同模式完成对所有教育对象的培养。调查发现,学生虽然希望得到学校对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指导,但很多高校还是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学生无法从课堂教学中获得相关经验的积累。这往往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不具有针对性,学生理解不深,学不好学不透,最终导致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与社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不符。
三、基于审计学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1、构建相对完善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构建教学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二是构建实训体系,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三是构建孵化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四是构建指标量化体系,监督评价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
2、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质量。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同时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创新创业实训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等工作。注重校内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其既具备教育教学能力,更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审计学专业与创新创业结合的理论课题研究、组织教师深入行业一线实践调研等方式,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实践知识,提高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聘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校外专家、杰出校友、优秀企业家等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完善合理的体制机制能根本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配套出台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实施的教学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上,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管理上,加强科学规划、顶层设计,领导统筹协调,各职能机构做好密切配合。评价方面,完善评价指标,学习经验总结不足。监督上,做好各层级监督,严把教育教学质量关。
4、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刀切,不能循规蹈矩。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教育培养模式,要科学配置审计学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同时强化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 研究型教育 培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142-02
1998年5月4日,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以中央政府的名义郑重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这一著名讲话不仅成为我国“科教兴国的动员令”,而且成为国内许多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核心目标。
对于国内外研究型大学来说,他们都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承担者[2-5]。1995年,占高等教育机构数3%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了全国80%的博士和40%的硕士。2001―2002学年,英国在校研究生数量排前10名的高校,仅占全英高校数的6%,却拥有全英在校研究生数的20%;前50名的高校拥有在校研究生数的62%。在日本,占全国高校数15%的国立大学培养了70%的博士和60%的硕士。在我国,教育部直属的71所高校承担了大部分的研究生培养任务,2001年的博士生招生数占全国的64%,在学的博士生人数占全国的65%,毕业博士生数占全国的61%;硕士生招生人数占全国的54%,在学的硕士生人数占全国的55%,毕业硕士生数占全国的57%。所以研究型大学要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就离不开研究型创新型这样的高层次教育,它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发展的竞争力和一流的发展水平。
而在我国,研究型大学也是本科优质生源的集聚地。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全国招收的本科生,均是各县市的前几名。因此,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必须在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下,向研究型创新型精英教育发展,才能在我国一流大学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时代,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将工学本科教育迅速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是新形势下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西北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措施,在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和科研与教学结合等方面的探讨了建立起富有特色的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教育转化的培养方式和措施。
1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实验室建设为基地,构建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
从“十一五”开始到2020年,这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它决定了高等教育需要跨越式发展,拓展教育理念,适应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和实际应用联系紧密的工学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我校确立了“三实一新”的校风,形成全国唯一具有三航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我校已经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实验室建设为基地,构建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已经拥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16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9个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建设了13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全国高校首批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构建和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的“九大体系”,组建了本硕博创新实践团队。同时与100多家国际著名高校开展教学、科研交流与合作,建立了20多个联合研究与教育培训机构。
在以上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下,为了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达到工学本科教育迅速向研究型创新型培养模式转换,结合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规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学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在学科、专业建设的大框架下,拓展教,育理念,制定翔实的培养方案,开展课程、教材、实验室、教学网站多方位多角度建设以精品课程、创新实验中心和实践环节多种方式培养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本科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动手能力、和自我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工学教育的特点,建立了面向社会的、全方位的、持续发展的教学创新体系。
2 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根本,以实践环节为动力,树立创业教育意识,完善工学本科培养方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根据教育部2001年5号《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的文件精神,以国家教育部2005年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文件,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模式下,针对目前大多数在校本科生追求高素质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完善工学本科培养方案,造就和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研究型创新型工学人才,适应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
而目前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原有本科培养方案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据培养体系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走向大众化,人才培养的速度要大于社会目前职业岗位的需求速度,因此造成目前全国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所以在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业教育意识,拓展教育意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课程设置是本科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我校工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其中“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相关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分别要到达45-50%、30-40%和15-20%的范围。
通识教育基础和专业知识是高校本科教育的根本,而对于工学本科教育,更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提高“集中实践环节”在课程结构上的比例。在我校“集中实践环节”中涉及到金工实习、电子实习、上机训练、课程设计、机械测绘等基础实践环节;生产实习、认识实习、毕业设计、商务训练、外语强化训练等专业实践环节;综合实验、开放性创新实验等实验环节;军训、公益劳动、专业技术需求调查与研讨等政治与社会活动环节;以及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竞赛及其它相关单项竞赛的创新竞赛环节,这些实践环节一方面培养了我校工学本科生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向实际工程方面的应用转化,另一方面开放性创新实验环节也为工学本科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创业意识。因此本科培养方案的合理规划是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 结合精品课程和开放式实验教学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能力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精品课程在吸收以往课程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课程网站教学的方式,将课程的教学目的、体系、内容、以及问题思考、解答与探讨等几个方面有机整合为一体,不仅从教学网站上获取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大量的图片信息、动画信息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结合电子教材的综合使用,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库,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加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本科教学质量。
因此我校极其重视课程的精品课程工作,在2002年启动了“新世纪本科教学十大工程”中的“优质课程与系列课群建设工程”,提出在“十五”期间,将重点建设6个系列,100门反映我校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学科水平的优质课程,同时为科学有序地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学校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对各级各类课程实行从“制定规划,申报立项”到“阶段验收及经费使用、后续申报”的全过程项目管理。截止到2007年10月,我校共有16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居全国高校前列。
与此同时,开放式实验教学也是工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办学特色,是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要建设途径。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将课程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措施。在课程学习中,如果学生对课程内容及其应用特别感兴趣,就可以自己设计实验,也可以联合本班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整个实验设计,制定翔实的实验步骤,来完成实验内容。同时根据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可实现网络实验的开展。这些开方式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培养工学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能力,有利地促进了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
我校在开放式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建设,已经建成了13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不仅提供了良好的仪器设备、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而且本硕博创新实践团队可以提供优良辅导,设立的研究生创新种子基金和相应的研究课题,为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提供了设计、制作、实验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条件,具体措施是将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适用化、实验内容具体化来培养对专业知识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达到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的目的。
4 以大学四年级本科教育为主导,实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结合
科研与本科教学的结合是将科研活动与科研成果与本科教学的一种互动;产学研结合是科研、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一种互动,这两种互动是研究型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互动是以知识能量转化为特征,同时也伴随着对人才的培养,这就是具体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措施。美国职业协会1946年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6](Cooperative Education:A Manifesto)也第一次给这种教育模式下了定义。
对工学本科生来说,前三年的学习为他们在大学四年级实现这两种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更是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结合的实现。我校的教育实验学院(原来成为教改班)培养的是本硕连读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在大学三年时间内学完了我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成绩优良,更是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结合创造了良好了人才资源。他们在大学四年级可以直接接收专业方面的教育,同时有时间、有能力进行科研活动,进行以上两种方式的互动。例如我校的航天学院,每年根据本科报送生和教育实验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了相应的科研活动,一方面提高了专业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也结合了用人单位需求,到达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结合的目的,更有效地促进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发展,实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5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现研究型人才角色转化
以上在开展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措施上,始终坚持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例如在培养方案制定中,设置了选修课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培养个人修养。在课程学习中,根据个人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主动性等特点,设计课程实验,选择自己喜爱的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竞赛及其它单项竞赛等,以及学校设置的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还有在在最后一学期进行的毕业设计,开展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学术水平、师德风范和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等自由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也可以直接与指导老师面对面交流,自主选择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题目;同时指导老师也可以根据毕业设计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自身素质的高低,有目的的选择学生,特别是将来要成为指导老师的硕士研究生的本科生,结合以后几年的研究生教育,有重点有目的的确定他毕业设计的内容,顺利完成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的转型。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志向和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增加了师生之间选择的互动性和竞争性,有利于提高导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其责任心。
总之,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措施是国内研究型大学建设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结合着西北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措施,在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和科研与教学结合等方面的探讨了工学本科教育向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的培养方式和措施,来实现研究生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大会上的讲话[R],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教兴国的动员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张辰昀,浅析英国的“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2期.
[3] 李寿德,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4] 林伟连,沈通,朱玲,我国研究型大学不同层次教育的合理定位及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5] 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
[6] Documents of“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R],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U. S. A.Apr. 2001.
[7] 李江,张莉,产学研结合长效性分析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关键词:创新型教学 教学团队 建设
创新型教学团队的能力是多层面、多样化的。除固有的教学能力外,教学研究能力、科研能力、学术能力等均是强大的,具有开拓性的,这三种能力与教学能力是互通的、共荣的,对团队教学能力的发展和团队建设水平的提高构成强有力的支撑。其中,科研创新能力代表着创新型教学团队的发展水平,是创新型教学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提高创新型教学团队科研创新能力,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制度机制创新为保障,充分发挥院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学科资源优势,使创新型教学团队科研能力有不断更新的源泉,有不断发展的动力。
1.提高创新型教学团队科研能力,要以人才建设为基础
清华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梅贻奇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创新型教学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是如此,只有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才能有一流的科研成绩。
1.1优秀人才选拔机制
兴院校之举,首在得人。对待人才,贵在见知,要在见用。在团队的组建过程中,要坚持公开遴选、平等竞争、择优扶持、科学管理的原则;要建立同行专家评价的人才选拔机制;要与院校的学科布局结构调整及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需求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结合,尽可能选拔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懂管理、有影响力的人做团队的负责人。反对传统的因循守旧、论资排辈的观念,创新和完善适合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机制,使真正有利于团队、学科、院校发展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2合格人才培养机制
团队要以院校人才引进政策和师资队伍建设战略布局为指导,以团队结构优化为目标,立足现有的师资稳定,采用自身培养与引进人才相结合,以自身培养为主;在职培养与离职培养相结合,以在职培养为主的方法进行人才培养。要针对每个成员的具体情况制定科研能力发展规划,并积极创造成才条件,对于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要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层次。对于一般成员,要通过外出送学、开展培训、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等形式,开阔其眼界,增长其才干,尽快使其成为科研创新人才。
1.3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
要在评价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团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院校还是团队内部,在评价人才上要以教学成绩(成果)、学术成果、科研成果、理论成果等作为评价标准,形成尊重创新、尊重劳动的氛围环境;在留住人才上要把利益分配与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等有机结合,形成和谐包容的团队文化、校园文化;在使用人才上要不拘一格,任人唯贤,既尊重老同志的辛苦付出,又激发年轻同志的奋发斗志,形成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充分挖掘所有成员的潜力和才能。
2.提高创新型教学团队科研能力,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只有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团队以及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行为,才能保证团队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1运行管理机制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院校各级管理部门要积极为团队提供多种服务、指导和支持,确立创新型教学团队的科研先导地位,将团队的管理权力进一步下放,扩大团队的管理自;要在团队科研经费上给予有力度的保障,在重大科研项目申报上给予倾斜。在团队内部管理方面,实行总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三级管理机制,团队总负责人提出科研能力总体建设目标,分解到各项目组和团队成员,做到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有具体的推进措施,有合理的工作授权,有全程的检查督促,有良好的思想沟通。
2.2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对团队的建设发展具有导向牵引作用,能促使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集体目标的实现。对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考核,一是要由传统的重个人能力考核转变为个人能力与团队能力并重的考核;二是考核导向要有利于团队合作和合作研究的开展,避免研究的个体户化和封闭化;三是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力求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反映学科差异和研究性质、课题难度差异等。如,对团队的考核,应根据其学科性质进行长期化考核,考核期以3-5年为宜。这样既可以克服科学研究短期化行为,使团队尽量避免科学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又可以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一位成员所做出的贡献,鼓励每位成员专心、耐心、精心搞科研,克服浮躁心态。对个人的考核,则实施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区别对待的岗位考核制,给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成员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基础研究属于原始创新,允许失败,考核主要看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科研活动,是否从科学研究中得到了新的科学认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考核,其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完善。一是要转变评价指标功利化、数量化、短期化倾向,在经费划拨、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等与团队利益、个体利益挂钩的方面,树立学术本位的观点,以学术提升和科技创新为导向,鼓励踏踏实实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将团队以及每个成员的兴奋点转到真正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上来。二是要突出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导向。当前,关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是以成果转化率、应用率、推广率等指标来衡量其效果的。但是创新型教学团队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所以评价其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搞得好不好,不但要看其有多少科技成果实现了向为社会服务的转移,而且还应看其有多少最新科技成果在第一时间进了教材、进了课堂,实现了知识化,并较好地带动了学科建设和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2.3合作攻关机制
科技信息时代,很多科研项目并不局限于某一学科,而是涉及到众多领域,要顺利完成科研工作,就要求进行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建立合作攻关机制。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各教学团队之间、教学团队与系部之间、教学团队与院校之间形成合作机制提供物质和管理上的帮助,增强跨专业、学科的科研协作,力争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创新型教学团队与科研单位、用人单位之间也要加强联系、进行合作,动员多方面的资源,与创新型教学团队的人力资源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创新型教学团队科研创新能力。
2.4激励约束机制
要以事业激励为主,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激发团队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事业激励为主,要创设全体成员发挥能力的环境,使其感受到既担负着责任,又受到高度的重视与信任,激发其事业心责任心;要重视物质激励,给予恰当的物质奖励,使其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没有后顾之优,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要利用好精神激励,使其感受到工作受重视,人才受尊重,积极主动地创造出优秀的科研成果。
3.提高创新型教学团队科研能力,要加强团队内部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互动
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是大学崇高而不可放弃的原则,正因为如此,我们常说只有最好的研究者才是出色的教师。创新型教学团队要依托教学实践平台,凝聚科研骨干,实现教学与科研互动、互补,真正把握育人之魂。
3.1将课程组与课题组有机结合
根据教学任务与科研方向的相近性,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统一性,将课程组与课题组相结合,做为团队内部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连接点。团队负责人统筹安排团队承担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教学建设任务,使每位教师不仅在教学上有归属,而且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上也有归属;促使更多学术造诣深、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在教学一线发挥他们的科研学术优势,在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舞台上进一步锻炼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3.2将学科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
学科是院校开展教学、科研最重要的组织单元。各学科都拥有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科研成果和仪器设备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资源。以相对稳定的学科方向为基础构建的创新型教学团队,可以将这些学科资源及时、有效地引进教育教学之中,以科研反哺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水平。为此,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用科研成果促进核心课程精品化建设;二是坚持用科研成果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三是坚持将科研成果引入教材建设;四是坚持科研骨干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活动。
作者简介: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个人理财 项目驱动式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121-03
【Abstract】The course of personal finance is set in finance major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to train students’ occupation adaptive ability. The principle of project oriented teaching patter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theory is to raise practical ability, which is agre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 of personal finance course. This paper approaches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pattern of the personal finance course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inciple of the construction theory.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Personal finance Project-oriented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的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专业理财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金融业务之一。顺应金融行业对专业理财师的强劲需求,以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先后设置了个人理财课程。个人理财师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掌握个人理财的基本程序方法,还需要具备扎实的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外汇投资、税务规划等专业知识,更加强调通过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使从业者具备团队合作、沟通、自我学习等能力。传统教学方法是以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较为薄弱。而以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教学内容寓于不同阶段的项目任务中,整个教学活动最终被模拟成“在用户需求中完成特定项目”。“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这种强调培养实践能力的理念与金融学专业的《个人理财》课程的特点高度契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财能力。如何将“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融入《个人理财》课程中,进行课程的创新研究,以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理财职业适应能力是急需解决的教学研究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创新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共同契合点,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上看,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主张通过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特定领域的学习,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相结合,使学生适应真实的实践活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而不是从外部直接灌输给学生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习者大脑中认知结构的加工改造后才能被学习者所真正认识和掌握。在建构主义看来,抽象概念、规则的学习往往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习者常常难以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遵守以下原则: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各种教学因素,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自主学习,诱发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强调协作学习;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等等。就是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与同学广泛交流,不断地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紧跟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前沿,结合企业与社会实际应用的需求,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知识结构与技术掌握程度将教学班分成若干个项目学习小组,并为各小组“量体”布置一个设计项目,或小组根据自身兴趣自我设计项目,在项目的驱动和任课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以项目来驱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与研究实践中自主地和主动地完成学习内容与研发任务,运用已有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达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驱动式”教学过程是以问题引导为教学设计的重心,使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去探索与解决问题,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
三、个人理财课程教学创新――“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1.创新基本思路
(1)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应用性和实验性。
应用型教育应结合企业与社会实际应用的需求。以金融行业对专业理财师职业能力的要求为导向,高校金融学专业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各种理财基本工具的运用、具体理财案例分析、编制客户理财报告、理财难题解决。内容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技巧性。它既不是单纯教理论,也不是单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要以实践训练为主,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个人理财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经济社会的理财实践。由于《个人理财》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一般应安排在金融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开设。经过三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的金融学理论和相关的理财技能(如财务分析、证券投资、外汇交易、保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究竟如何操作,如何根据个人和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理财仍然知之甚少。因此,个人理财课不是浮泛在对知识的讲解和理解上,而应重在通过模拟仿真实验对金融知识进行综合演练,操作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在课时安排上,理论教学占课程教学时数的60%,实验教学占课程教学时数的40%,突出强化实验教学的作用。应用型本科大学可以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具体情况,另行开设2~3周的集中综合实践环节,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模拟理财策划师从业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更加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方式上,以项目驱动为教学设计的重心。
“项目驱动式”教学强调提供真实的项目,以模拟项目开发为教学主线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真实的项目是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完全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抽象的教学和作业项目而言的。所谓真实的项目有三层含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真实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是从课程和教育目标衍生和出发的项目。真实的项目主要通过创设有意义的项目情景实现。为此个人理财课程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项目情景,要求学生创办独立的理财工作室,分工协作,根据真实的客户家庭信息、财务信息和现实的金融市场信息为其量身定做理财方案。“项目”设计要有明确的能力目标,要求教师要在设计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的能力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项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项目任务”,从而实现总的学习目标。
(3)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既有课内主导又有课外引导。
建构主义主张学生在完成项目的主动探索过程中尽心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促进者、信息提供者及教练的角色。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由于将整个教学活动模拟成给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报告,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客户的交流、理财产品的选择等都需要很多课外时间。因此需要成立若干个教师课外辅导组,以专业研究方向相近的2~3名教师组成一个辅导组,引导学生课外学习。
2.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
3.实施方案
(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个人理财》课程教学实践首先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包括:理论与实验课时的安排、模拟项目的设计、学习小组的分组情况、专题教学的设置、教学资源的整合、对教材内容的合理处理等。
(2)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认真分析《个人理财》课程的大纲要求和所选用教材,确定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个人理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于应用。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分为:设计营造理财情景和理财氛围;对客户理财需求与能力分析;制定投资策略;设计具体理财方案四大模块。在此基础上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项目”,通过这些小的“项目”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如下表所示:
为了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能独立实践操作,还有必要在后半学期设计一个综合项目。如:本校学生个人理财情况调查与在校大学生理财投资规划或本校青年教师的理财投资规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于小型习题项目,每个学生必须单独完成,但项目设计、项目开发则由全组同学共同完成。对于提出的项目先让学生讨论,提出完成具体项目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的问题中,一些是以前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即隐含在项目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讲解提示。项目提出后,就需要学生自主完成项目。学生可以先采用自助式、程序式、探究式等方式,结合原有的金融学知识围绕理财策划的相关主体展开主动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项目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其次同学之间,将自己对教师所创建和创设的教学资源、教学情境的理解和认识交流于大家,与大家共同研讨,通过合作学习和共同讨论,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促进自己建构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带着共同的倾向和问题与大家共同讨论、形成共识。项目开发过程中要进行中期进度检查,到学期期末时完成整个项目开发的同时也掌握了课程的学习。
(3)修订合理的考评方式
情境性教学需要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评估,或者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根据个人理财的课程特点,应关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变以“理论评测为主”为“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将成绩评定融合于情景教学中,与项目完成情况密切结合。综合成绩分为平时成绩、理财报告、答辩成绩和客户评价四部分,权重分别为40%、30%、10%、20%。具体做法是:平时每组每个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都必须交流展示,大家讨论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并记分;项目完成时以小组为单位呈报理财报告并参加答辩,考评理财报告的完整性、合理性、专业性和创造性;最后由真实的理财客户对理财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该考评方式改变考核的观察面,后三部分成绩以团体为中心,评价不再是单个人的学习成绩,而是一个个团队对分配项目的完成情况。它将以一个综合的、立体的形式来评价学生,这就使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刘细发、夏家莉.基于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项目牵引式”教学模式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7(8)
2 鲍 洁、梁 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信息共享空间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056-0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重要,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重要使命,科技创新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大学图书馆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保障。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建设,科研用户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正在发生改变,图书馆不再是用户首选或惟一的选择,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科研工作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一种基本方式,用户已经要求这种获取及相关服务直接“到桌面、进现场”,有机融入科研过程,随时随地可被利用。科研用户这些新的需求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提出了挑战。
改革传统信息服务思维、探索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和新的核心能力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为适应用户进行研究和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它为人们创造和共享信息资源、原创新作品、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和平台[1]。IC的提出正是图书馆转变传统服务理念,强化图书馆核心竞争优势,深化图书馆对科技创新支持作用的难得契机。
1 IC的概念和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IC出现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主要基于两种思想:一种是在大学图书馆中把IC作为一种综合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图书馆IC前负责人Donald Beagle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研究者之一,他在《IC构想》中,通过与图书馆传统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界定了IC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①一种独特的在线环境。在该环境下,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以获得多种数字服务,通过安装在网络工作站上的搜索引擎可以同时检索馆藏以及其它数字资源。此类信息共享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复杂的搜索、帮助和获取搜索结果功能的综合网站;②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能够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这种空间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者一个独立的物理设施,它构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环境,并在第一种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图书馆员和新的服务[1];另一种是在开放存取运动的背景下,把IC作为历史意义上的社会共有设施,任何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自由存取和利用,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ancy Kranich是这种思想的主要倡导者和研究者之一,她认为“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2]。
此外,Bailey和Tierney[3]在Beagle的基础上,从层次的概念上将IC模式细分为3类:①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mmons)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②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mmons)即计算机/数字技术、外设软件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③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tegrated-commons)即提供用于研究、教育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数字信息;
在国内,上海图书馆的吴建中馆长首次将IC介绍给国内的学子,他认为IC是一个动态的服务模式,它为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以及各类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中科院的毛军认为[4]: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将IC定义在不同的范围。最小的IC可以是一个网络教室或电子阅览室,推广开来,配置了WIFI无线上网的图书馆也可称为IC。另外,多个(类型)图书馆加网络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网吧)网络”也可成为广义上的IC。
尽管许多学者或专家对IC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作学习环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5]。
2005年3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美图书馆合作会议”上,美国图书馆专家罗伯特·希尔(Robert A.Seal)[6]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基本特征归纳为普遍性(ubiquity)、实用性(utility)、灵活性(flexibility)和群体性(community)4个方面,即每一台计算机都有相同的界面、软件和资源,能够满足所有用户的各种不同的需求,通过更新设备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进步,并且提供一种适合合作和交流的舒适的场所。
2 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创新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源泉,人类的每一步发展都源于人类的不断创新,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活动的历史。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快速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7]。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科技创新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设计面向科技创新的IC,有必要了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这一概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创新就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及具有创造性和新意。创新的理论包括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体制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它们可以简单地归纳为3种较普遍的创新范畴: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与理论创新[8]。
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创新的简称,是一个包括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三维结构系统,其实质主要包括知识创新(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两个部分[9],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也包含这两方面内容。知识创新即原始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而技术创新则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和产生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设想的产生、研发、商业化到扩散的一系列的活动。在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上,两者相互促进,彼此联系。知识创新的成果是“发现”,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发明”,两者之间彼此互动[10]。科技创新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高度的探索性和创新性;(2)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3)高度的交叉性和渗透性;(4)科技创新的周期明显变短。
3 科技创新与IC的关系
为了满足现代网络环境下用户的数字化、综合化、专业化、集成化、个性化、知识化等信息需求,IC在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都有所改变和提高,可以说IC深化了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功能,主要表现在:
3.1 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保障 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知识资源,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传播、运用和创新[11]。没有科技知识资源的支撑保障,科技创新只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IC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类纸质资源、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专利、网络资源等信息资源,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定需求,直接参与到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程的信息保障。
3.2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基于集成的服务
IC将资源和服务整合在一个无缝的服务环境中,为用户的信息需求和知识学习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图书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以及各学科专家在一个平台上联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允许用户使用各类硬件、软件,获取多媒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并为用户提供物理和虚拟空间支持学习研究和创作等[12]。可以看出,IC从空间布局到服务,都是以用户需求为主导,因需而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和舒适环境,帮助用户进行学习和研究。
3.3 创造科研交流空间,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
知识和信息只有在交流和共享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创新。如果知识和信息只能拥有而不能相互交流和使用,那么就不能派生出新的知识,是没有价值的[13]。IC提供的虚拟和实体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它可以使用户与馆员、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交流。这种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的非正式交流方式,迎合了目前网络信息时代用户信息交流的方式的需求,通过分享各自的智慧与经验,激活隐形知识,启迪创新思维,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3.4 营造团队协作的创新学习氛围
当前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中科研人员交流程度不够,团队合作的机会也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科研人员担心失去知识所带来的权威,因此不愿意积极参与科研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固有的观念使科研人员封闭在自己的科研活动中,更多的喜欢单兵独干,缺少团队协作意识,也无法体会由知识共享所带来的价值增殖效应,对于隐性知识和经验,他们也不愿意与人共享[13]。
IC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了满足从个人到团体的一站式的团队协作的学习研究和交流的实体和虚拟空间,如团体协作室、虚拟学习社区等,实现了团体成员之间的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营造了开放的团队协作的创新学习氛围。
4 面向科技创新的IC构建
4.1 IC构建的总体框架
目前IC各构成要素的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各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定用户的需求进行动态的规划和调整。国内IC的构建以任树怀的虚拟层、实体层、支持层三层次模式最具代表性,本文将根据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特点,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服务支持体系这3个方面来构建面向科技创新的IC。面向科技创新的IC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面向科技创新的IC总体框架
4.2 IC实体空间构建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高校建设的IC空间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型大学科研用户需求,把IC实体空间主要划分为信息服务台、学科阅览区、展览导读区、学术研讨室、学习培训室、多功能报告厅以及休闲交流区,如图2所示。
图2 IC实体空间的划分区域
4.2.1 咨询服务台
咨询服务台是用户接触IC的第一环节,与图书馆的其它服务台和各个区域相协调,是整个IC的功能枢纽[14],主要为用户提供有关IC内所有服务项目、功能和资源的基本信息的咨询,也提供有关图书馆、院系的一般信息,并针对用户的需要,指引用户到能满足其需要的功能区域去[15]。可以说,IC各个分部门的工作都要围绕它接收的咨询问题而开展。
4.2.2 学科阅览室
阅览室以学科划分,与学科相关的期刊、图书、工具书等传统纸质资源按照学科集中,并配备有先进的自助设备,为读者提供自助借还书、打印、扫描、复印等服务,方便了不同学科读者的查找和使用。学科阅览室的特色是首先大量增加科技类期刊的收藏比例,特别是核心期刊和外文期刊,其次是大力重视地方文献和灰色文献资源建设,努力为科研用户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更全面更专深的文献资源保障。
4.2.3 展览导读区
展览导读区设置多种类型的展览和导读服务,如临时展览、特色展览、专题展览、各种专题导读服务等,通过主题丰富、不同形式的展览和导读,促进信息交流和优秀文化知识的导航、展示和传播[16]。
4.2.4 学术研讨室
学术研讨室是用户交流学习、协同科研创作的学习研究空间,支持科研创新和交叉研究而特别设计的,主要功能是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创新平台,因此该空间又可以称为团体协作室。
4.2.5 学习培训室
信息素养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是指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据此寻检、判断和组织、使用进而创造新的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学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为科研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创造条件和提供场所。学习培训室正是基于这种需求而设立的,在图书馆“一小时讲座”、坐台式的用户信息检索咨询服务的基础上,探讨建立一种面向科研用户的新型信息素质教育方式。
4.2.6 多功能报告厅
多功能报告厅配有大屏幕、投影等设备,供用户开展学术会议、学术沙龙,以及举办讲座等活动。图书馆应作为科研导航,以举办人、倡导人等身份,经常举行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科研用户可以分享各自的智慧与经验,激活隐形知识,启迪创新思维。
4.2.7 休闲交流区
休息和放松的地方,提供沙发、座椅、休闲杂志、餐饮等,在这里有轻松愉快的环境,用户可以放松交流,互相讨论。
从以上划分可以看出,面向科技创新的IC实体空间是在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革新,它更加注重提高科研用户的信息素养和营造支持学术交流和创造的环境。
4.3 IC虚拟空间构建
IC虚拟空间的构建,是以科研用户为中心,在网络环境下营造资源丰富、支持开放存取与协同共享的虚拟学习科研环境。它的主要功能为:一是提供丰富有序的学术信息资源体系;二是融入用户科研过程,提供信息增值的知识服务;三是建立开放平等的交流平台,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只有具备了这些功能,才能让科研用户积极参与贡献,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汲取前人的智慧,才会有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升华,形成一个真正的面向科技创新的学习研究环境。因此,IC虚拟空间的构建主要集中于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内容建设和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3个方面。
4.3.1 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建设中的信息资源,是开展IC服务的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印刷型书籍、数字图书馆资源、知识导航系统和网上资源等[17]。本文将其归纳为:印刷型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
4.3.2 服务内容建设
研究型大学建立面向科技创新的IC应结合本校自身现有的服务内容,以科研用户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积极主动地融入用户的学习、科研过程,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方面扩展,为科研用户提供具有专业化、个性化的知识增值服务,主要的服务内容为:科技查新、文献传递服务、联合咨询服务、用户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导航服务、个性定制推送服务、课题跟踪服务、情报研究服务等。
4.3.3 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
构建虚拟交流平台的目标是以科研用户为中心,以图书馆2.0理念为指导,以Web2.0技术为手段,建立学科馆员和科研用户共同参与、双向交互、开放获取、知识共享和协作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学科的馆员能够在信息检索、采集、聚合、评价、过滤、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提供学科化、个性化服务,使科研人员在研究、创作和发表过程中与学科馆员及时交互协作,并通过集体的智慧建设共享知识库[18]。
目前实现图书馆2.0的技术非常多,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博客、维基、RSS、标签、IM、SNS等,面向科技创新的IC的虚拟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利用这些技术。IC虚拟平台的构建框架如图3所示,学科馆员与科研用户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在线即时交流,通过博客和维基等工具实现异步交流和共同创作。学科馆员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组织将信息加以标签并进行聚合,并将组织整理的信息以学科博客的形式进行推荐,以维基的形式建立相关学科类目。科研用户可以通过博客和维基发表研究心得并分享他人的研究思想,或与学科馆员进行异步交流,同时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等)存入机构知识库进行管理与共享。最后,通过学科导航系统将以上各种信息进行有序化组织,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图3 IC虚拟交流平台框架图
4.4 IC服务支持体系构建
IC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是直接面向科研用户服务的,要保证面向科技创新的IC良好的运行,需要一整套服务支持体系的驱动和支撑,IC服务支持体系的构建由服务队伍、管理机制、评价体系、文化与精神四大核心驱动力构成,通过四者的有机融合和共同作用来支撑和驱动面向科技创新的IC的运行和发展。
4.4.1 服务队伍
信息服务是IC核心的内容,配备训练有素、爱岗敬业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服务队伍对IC有效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职责不同,IC的服务队伍主要包括:学科馆员、在线的学科专家、计算机技术人员、多媒体工作者、普通馆员、兼职学生助理等人员。
4.4.2 管理机制
IC的服务管理要求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多层分散的管理机制,采取“扁平化”管理机制,尽可能的减少用户需求的长时间等待,做到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三级梯队管理模式[19]:梯队管理模式在国外许多IC中被运用,即设置咨询服务台、普通咨询、资深咨询三层服务模式,服务队伍由下至上形成一个梯队。人员结构可采用全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梯队管理模式包含了一部分知识管理的理念,而IC的运作是对图书馆科层化管理现状的变革。
4.4.3 评价机制
IC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其相关理论和实践还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其建设与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引入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为IC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更好地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提供高质量服务的IC环境。IC评估的方法或途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正式的用户反馈:这主要是工作人员对用户在使用IC过程中的意见的收集,有利于对IC的日常工作进行改进,但意见随意性大,只能作为参考。
(2)正式的服务质量评价:常用的正式评价方法有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
(3)基于LibQUAL+的用户满意度评估:LibQUAL+是美国图书馆界利用SERVQUAL基本原理,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而开展的比较成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评价项目。
4.4.4 文化与精神
文化和精神是精神空间的核心的终极体现。IC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沟通及思想交流、保证用户知识与信息的开放获取、支持文化和求知的服务、尊重人们个性差异、尊重人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形成和表达个人信念、为科研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通过合作弘扬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等,应该成为职业精神的主要内涵[20]。
参考文献
[1]孙瑾.国外Information Commons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25(4):57-60.
[2]Nancy Kranich Libraries and the information commons:a discussion paper[EB].http:∥/ala/washoff/oitp/icprins.pdf,2007-06-28.
[3]Bailey,Russell and Tierney Barbara.Information Commons Redux:Concept,Evolution and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2,28(5):277-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