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新媒体艺术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媒体艺术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艺术研究

第1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研究;特殊;内容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16-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领域产业发展迅速,作为信息传播主流行业的媒体也不例外,其发展研究成果显著。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文字信息、网络信息、媒体信息等,都充斥着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一、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

(一)新媒体艺术理论概述

媒体也被称作信息传播媒介,是承载信息、传播信息的材料和工具。媒体行业,对媒体艺术的理解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新媒体艺术包括一切反映在信息传播工具上的创造价值,如书籍编撰、报刊发行、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技术等,这些依附在信息传播工具上的软件,都可以被称作是新媒体艺术;从狭义上讲,新媒体艺术是记录、储存信息的资料,如书写文字的纸张、记录影像资料的录影带、播放电视节目的电视、传播网络信息的互联网等。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对象

通过上文对新媒体艺术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以下三个:(1)艺术要素,随着电视和网络应用的普及,数字节目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其直观性和观赏性是增加其关注度的主要原因,而数字节目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性的东西都被视为研究对象;(2)负载要素。新媒体技术研发和创办的一系列艺术类节目,其表达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结构丰富且独特,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3)技术要素。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先进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媒体行业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还增强了其媒体作品的艺术性,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性和审美感觉厚重,观众可以通过视觉感受,体验和思考媒体艺术带来的享受。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当前新媒体艺术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新媒体艺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深化媒体艺术与媒体技术应用载体的和谐关系,阐释媒体艺术特征和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保证新媒体艺术朝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

(一)新媒体艺术的文化本质

新媒体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媒体。数字信息与传统媒体信息相比较,其信息结构的虚拟性成分很多,通过网络和媒体的艺术加工,信息在交互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复制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媒体艺术的创造理论。但是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的拓展,人们关注信息的重点已由信息的内容,转变为信息的艺术表现力。从这一点分析,新媒体艺术的本质表现在信息与观众之间的心灵交流。

(二)新媒体艺术载体与传播

艺术是人类参加社会活动时根据心理活动变化而产生的,所以不同新媒体艺术载体和传播途径表现出的艺术价值不同。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与自身心灵的共鸣上,而观赏者在观赏作品时,作品的艺术价值则体现在作品表面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通过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史进行研究的控制,我们发现媒体艺术的传播机制和意向的负载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密切,这种互动关系不仅对文艺社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还会影响媒体艺术作品自身的审美品性和特征。

三、新媒体艺术研究方法

(一)整合方法

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效果不同,所以在审视新媒体艺术特征内容时,应将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从宏观角度看,媒体艺术是借助于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平台而发展起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艺术作品的研究不仅要考虑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的审美价值,还应着重考虑其技术与智慧结合过程中的思想升华。通过内在整合,外在相加的方式,可以还原新媒体艺术现象的多重属性。

(二)比较方法

每个人的艺术的审美指标各不相同,所以在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发展过程中,同种新媒体艺术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人们根据对媒体艺术理性和感性的衡量之后,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所以当前艺术批评和艺术赞赏之间存在的是一种隔膜状态,研究人员应客观地、科学的比较不同种审美指标对媒体艺术产生的不同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其分析结果会更趋于理性化。

四、结论

新媒体艺术是我国媒体行业跨时展的标志,这样不仅融合了我国古典民族文化因素,还引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以创新的思维模式和艺术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魅力。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理论内容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可知,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内容对应全面考虑必然要参与到这个过程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整合与比较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

[2]王东辉.道是无情却有情――论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历史演进兼析对新媒体艺术的技术误读[J].艺术学界,2013,(05).

[3]肖楠.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第2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学;设计思维;创新

1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为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冲击和改变。新媒体艺术在展示空间、建筑、环境艺术、观念艺术、多媒体技术、数码摄影、视觉传达、工业设计、交互体验设计、虚拟现实设计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正由于新媒体艺术的不断演变,其范畴也在不断扩容。设计作品在作品呈现上由单纯的物质加工、介质单一、材料多、能耗大、交互性不强,逐渐向体验性强、注重科技感、参与性。结合先进社会思潮和生活理念,运用模拟、展示、交互,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多方面注重设计作品所发挥的实际效果。从表现和应用上对于设计作品的真实性、实用性、丰富性进行了更多的延展。传递更多复杂的、前瞻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信息和想法,能够将无生命的、未加工的物质转化为设计作品,并给予它们以未加有的功能和样式。从而使得设计作品具有复原过去,反思当下,模拟未来的作用。

2设计思维的特点和演化过程

设计思维本质上是以人为中心的创新过程。它强调以观察力、学习力、执行力,把想法、理念,进行视觉化、原型化的处理,在研究人的行为和审美心理影响,消费者心理需求上,对于人对设计物的心理反应,设计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意志和人们的心理预期。设计作品作为媒介能否让人们、设计师以及社会三者之间产生共鸣的心理探索、思考、意义和价值。包括对社会、环境、舆论产生的影响最终进行设计作品的创作和商业目的

可以说,设计思维的变化使得设计作品有着不同时代的特征和发展使命。新媒体艺术在设计观念、设计理念、变现形态、技术手段、评价方式、形式创意上对设计作品重新建构。那么设计思维的影响也势必与其相互融合。设计思维在研究方法上有以实验为主体的从下至上的方法和以理论性展开为核心的从上至下的方法,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意义论和制约论方法。新媒体技术手段使得设计思维的规律、方法或技法可以突破局限性,即使在不确定性和困难程度较大的范围内可以从实际操作上进行更升入的探索。设计思维反映了设计的本质,新媒体艺术可以将现有资源很好地进行整合,让设计作品引发人们的联系和思索,更具有实用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

当然,若要更为全面地体会到新媒体艺术的演化和转变对于设计思维的深层次影响,我们可以从新媒体艺术和设计思维的发展上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可以大致概括为:先期启蒙、兴起和流变时期、扩容和普适时期、深入融合发展时期这几个阶段。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同时设计思维进步也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设计思维,设计作品在早先受制于社会生产制度,社会等级,消费基础等客观经济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因素。以手工制品,工业制品等能耗高、耗材大、制造工艺低端、设计理念也并未体现人本思想的作品为主。对于作品的品质、理念、风格、变现形式、协调程度要求参差不齐。作品有着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平淡朴素的设计观点,依托着自然生活,以单一、合理、雅致的基本目标进行呈现。之后,伴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兴起以及基础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新媒体技术的保障和设计思维的转变引起人们对设计作品在人类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问题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对于设计作品进行了有效的更新、重塑、开发。这是设计思维进步的表现,设计作品可以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机,人与自然,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设计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纬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况。设计思维的再次演化在消费观念,社会舆论,百姓生活,商业活动,文化交流上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在近几年来,设计思维也与国家的一些产业政策密切相关,工业制造2025,互联网热潮的兴起,美丽中国概念提出等等指引着设计作品要向着可持续、智能化、互联网化迈进,这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开发、资源的重新整合、创新观念与审美意识的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作品应该大胆突破时空的限制,充分利用非物质的材料和素材进行组合和创作。创作的过程应该是将各种的可能性进行组合,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设计能力,而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也向虚拟时空和非物质化发展。传统的审美思想、审美经验基于新的时代,新的思想,新的技术下拓展出一种概念、形式、内涵重构的境界。这也是对于设计思维的更高层面考验。

3设计思维在新媒体艺术下的影响

作为设计工作者,要认识到设计作品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来源于生活,立足人类。同样通过艺术表现出来的形式的美感和审美也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新媒体艺术其实就是把生活和社会的素材用设计和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具有实用的功能,也有审美的功能,并且通过设计承载了社会意义。新媒体艺术起到了充分整合生产资源为设计服务的作用。同样,优秀的设计作品总是要具备时代的特有烙印的设计思维。例如,批判性具有现实意义的设计批评、历史意义批判、审美批评、道德批判、社会批判、现代主义批评等等。揭示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它应该是真挚的、感性的、理性的、给人带来启发和感动。设计思维应该从当代的角度表现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特点。能够产生概念的合成、思维的翻转、事件的还原、物体的抽象、范围的扩张这些设计思维的多维度提升,新媒体艺术所获得的当代艺术身份,也是这种人文理念的产物。新媒体艺术在西方已经深入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将技术、经济、文化和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中国,虽然新媒体艺术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支持,然而在对社会经济文化还没有发挥像西方新媒体艺术那样巨大的作用。它要真正与中国当代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们设计工作者的设计思维以及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日益走向成熟、迈向大众的过程。

第3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应用分析;发展前景

主要内容:

信息化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标志,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化得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极大的应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生活观念的改革使得人们锐意寻找新的交流方式和思想意愿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正的迎来了信息时代。普通大众对于信息的获取往往是通过传媒的形式,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已经深入人心,也已经成为了受众面最为广阔的传媒形式,但是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平台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移动终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在更加便捷的时间和地点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何在传媒介质不断发展、传媒平台不断增加的大环境背景下,提升新媒体的艺术价值和应用范围,将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对于新媒体的研究也将会从技术研发和艺术价值推广这两个方面来展开,传播方式和媒体理念的转变也将会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契机。

一、新媒体艺术概述

新媒体艺术是媒体艺术发展的新时代,其标志是强大的数字技术的应用性,主要特征是在艺术作品中充分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体模式得到了丰富和拓展,传媒互动的形式和概念也得到了补充,通常来看,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始于新媒体技术与艺术创作的接触和融合,与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是,新媒体的艺术创作不局限于自我内敛式的艺术积累和艺术灵感的喷发,它可以通过新的表现形式、新的材料和舞台组合、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观看方式甚至是新的信息类型,来获取全新的观看体验和艺术体验,这是新媒体艺术的生命力的体现,也是新媒体艺术最具发展前景的焦点所在。材料和表现手法的创新是新媒体兴起的功臣,科学技术赋予了材料更多的性能特征和表现形式,艺术创作可以赋予它全新的生命,比如新的雕塑材料、沙画、纳米油画等等,这位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次是表现手法上的革新,数字技术下的电子音乐更具魅力和活力,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无线宽带技术的应用,以及以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的表现载体的发展,也为新媒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呈现平台。

二、新媒体的艺术应用分析

由于新媒体艺术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展现平台上的巨大革新,使得新媒体艺术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通常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2.1新媒体提供了互动性更强的艺术体验

传统的媒体平台是为了给观众提供信息,展现艺术意愿,并且提升观众的艺术体验,这是媒体介质的本质要求。新媒体艺术则在与观众的互动上展现了更加强大的适应性。简单的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就可以极大的释放观众的艺术欣赏诉求,不必局限于特点时间地点的艺术欣赏,观众可以在移动终端或者互联网超链接上,完全基于自我兴趣爱好的任意挑选艺术作品,这是新媒体技术赋予的全新的艺术感受;在3D技术、全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运用之后,可以极大的提高观众的艺术真实感和存在感,观众甚至成为了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参与者,而非简单的观看者,通过技术手段的辅助,艺术家们能够更加轻便的掌控声、光、电等信息介质,自如的运用图像、视频以及新的信息介质。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想法,人类对于艺术的体验因为充分融合了时间、运动、触觉、视觉和光影交织的多面形式,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感官高度,这一切都取决于新媒体艺术的广泛应用。

2.2新媒体赋予了艺术创造的自由

传统的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经历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和情操培养,这无疑是提高了艺术参与的门槛,使得艺术创作成为极少数艺术家们的小群体的舞台,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推行下,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能够为艺术表现提供新的创作和展示的舞台,而且从操作性和可行性上都具备了极强的适应性。其一是艺术创造不再是基于艺术技能积累的量变到质变的艺术升华了,普通群众只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操作手段就可以进行艺术创作,例如: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熟悉一定的摄影原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拍摄主题,在photograph等专业软件的辅助下,就可以拍摄出具备一定水准的作品;DV机甚至是手机摄像功能的普及应用更是为大众化的视频作品提供了可能,新媒体技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参与性,也为大众化的艺术文化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述的平台,让艺术创造和艺术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3新媒体实现了虚拟情景的展示

人类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促使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但是想象是无穷无尽不受任何时空因素的限制的,我们希望这种超越时空的奇思妙想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分享、去接受,如何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的展示出来,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回看过去拙劣的特技动作、穿帮的特效画面,我们也许会忍俊不禁,但是这是在当时技术发展的一个有益的尝试,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我们现在可以实现高度真实和全景呈现的想象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真实的展现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之后的地球景象、可以模拟人类的衰老面庞、可以尽情的描述浩瀚宇宙的星际旅行,这一切尽管只是想象和幻想,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观众们将会在虚拟与现实中迷失自己的判断力,“虚拟之美”与“现实之美”的交叉融合将会是新媒体艺术应用的一个广阔平台

三、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

新媒体艺术的应用是世界性的,这也为新媒体艺术的壮大提供了极佳的发展环境,后现代社会主义等新艺术流派的兴起使得艺术表现和艺术门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对于大众文化和精致文化的欣赏也达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在新媒体技术的包装和辅助下,大众文化展现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将会是新媒体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艺术发展从简到繁,又从繁入简,始终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数字化技术使得平面艺术一下过度到了影像艺术,更直观的艺术体验将会是新媒体环境下艺术发展的主要形式;过往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往往颇具地域和文化特征,也难以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和艺术认同,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借助于全球性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全球性的文化传播方式,具备全球适应性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将会更加频繁的出现,并且成为艺术发展的核心力量;数字信息技术仍然是当前新媒体技术的核心,但是我们要看到技术融合才是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我们要将眼光放在其他的新技术包括智能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上面,期待更具震撼力的新媒体技术的出现。

总结:

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传媒形式和载体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新媒体逐渐成为了艺术展现的主要方式,并展现了强劲的发展潜力。本文从简述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出发,重点分析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为艺术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新媒体艺术的广泛应用前景,为新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新的指导思路。(作者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4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当《魁拔3》并没有带动中国动画崛起时,中国动画已经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技术、人员、资金、时代环境等问题决定了我们现阶段不可能像迪士尼和皮克斯等大公司一样做出高投入高回报的动画电影,也无法像日本一样达到全民动漫那样高的普及度。当所有人都把眼光放在动画大片与长篇连载的电视动画时,我们为何不去寻找动画最原始的出发点?当我们还是孩童时,男孩子总是手持玩具嘴里念念有词,自导自演地让两只怪兽或机器人大战一番,女孩子也会和自己喜爱的娃娃演出一部亲情剧,最原始的动画就在这个时候诞生,人们总是愿意做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全新的C2B运营模式也会给动画带来新的血液,中国动画的新道路就在眼前。

2什么是C2B

C2B,运营者通过聚合分散分布但数量庞大的用户形成一个强大的采购集团向商家集中采购的行为,也叫反向定制或聚定制。普遍的理解是由消费者(customer)发起需求,企业(Business)进行快速响应的商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客户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了以往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只能消费什么的生产方式(B2C)。C2B的核心是消费者角色的变化,由传统工业时代的被动响应者变为真正的决策者,数量庞大的个体顾客通过聚合分散的需求形成一个强大的采购能力,以此来改变B2C模式中用户一对一出价的弱势地位,使之享受到以大批发商的价格买单件商品的利益。

3动画与C2B的结合

在这种新生的商业模式下,动画该如何适应它并且在这种模式之上开拓出新的发展道路,已经开始有动画人为之努力。例如,风靡一时的APP软件《魔漫相机》,已经突破5000万注册,亲手制作自己的漫画肖像几乎已成为一种潮流。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元瀚工作室研制开发的《找朋友》数字漫画生成装置,也在上海等地区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其中由参观者自由组合创作自己的漫画人物环节,受到了一致好评。随着新媒体时代和4G时代的到来,平台的多样化数字化,网络速度的飞速提升使得人们已经可以从单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可以进行直接地参与和制作。动画自然也可以摆脱制作——发售(B2C)的单一销售方式,褪去了高高在上的光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人物、场景、故事,自行组合它们,改变传统动画中观众喜欢但无法亲身体会的弊端。当然这也在动画制作方面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大量的数据库、自由多变的操作方式、快速的动画生成系统等问题也加大了对C2B动画技术上和工作量上的要求。

4C2B动画的营销模式

制造者为主——消费者为主:即使是最原始的B2C商业销售模式,也是根据市场人群的需求去制定营销生产策略,但或多或少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意愿,C2B正是先从消费者入手,利用反向销售达到最大化利润并满足客户的自主意愿。定制动画的营销也必然先从消费者入手,满足大众想要参与动画、自制动画的意愿。单体研发——系统研发:C2B定制动画从销售模式上转变了以往单体动画制作,然后作为成品出售的方式,变为重点制作定制动画的资料库、运行程序和操作系统,简单地说就是从卖成品变为了卖生产产品的工具。销售管理——销售支持:传统动画营销主要精力会放在销售管理上,如版权的运营,产品的出售,衍生物的贩卖等。而定制动画的营销更多的是扮演销售支持的角色,如定制动画实体店的人员培训,店面装饰,网络定制动画的后台服务等,从做出动画拿出去卖改变为资料库的建立与实体和网络销售点的运营。

5C2B动画的发展趋势

平台多样:随着平台的多样化,定制动画也会在各种平台扩展开来,不论是移动平台还是网络平台或者是其他平台,C2B定制动画适用性非常广泛,并且可以做到平台与平台的资料交互。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虚拟的形象生成装置,让人们手动制作定制动画,然后可以在手机电脑等网络空间分享。随着日益成熟的多元化平台系统的诞生,不仅可以实现电脑到手机等跨终端的拓展,也更加适应未来越来越全面的交流方式。制作自由:更强的自由性是定制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加简单人性的操作方式能使非专业人士也可以方便使用动画生成程序。现阶段虽然只能简单地定制人物的外形、场景等,但是相信动作捕捉、3D模拟等系统日益成熟变得大众化时,也可以给定制动画带来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人们在制作自己的定制动画有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受众广泛:定制动画可以摆脱传统动画受众单一的弊端,定制个人动画完全是按照受众自我的喜好,受众人群可以定制适合自己的动画,使得受众面大大拓展,摆脱了以往动画只是给青少年和儿童看的观念,不但可以使成人,甚至是老人也可以参与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动画表现方式。互动频繁:互动是定制动画一个巨大优势,不论是从人与系统互动,还是人与人互动,定制动画都做到传统动画无法达到的效果,在未来定制动画中,人与系统的互动会更加简单便利,人们通过简单的互动就可以生成自己的动画,而系统更多的是从旁辅助使用者来进行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更加的频繁,定制动画人物和故事之间的交汇,多人集体定制动画,未来的定制动画更多的是强调消费者之间的互动而不是传统的消费者与商品的互动。

6未来的C2B动画

第5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为什么有些被设计过的产品深入人心?它通过新媒体的技术去表达、展现出来,再加以与用户量身定制的考虑。对于我们这些设计者来说,这个市场不断地考验着我们。用户早厌倦了死板僵硬的诉说方式,然而绝大多数媒体仍在用老套的语言强加于用户;用户也反感了平淡无味的操作界面,目前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尽快解决,要在设计领域中将新媒体的技术发挥极致,共同打造一个融合当代设计与创意互动的公共开放空间,并且借由 “互动设计” 的力量,让受众去接受,才会更好的获得信息。

交互设计方法体系

交互设计是以客户为基础,提供有效、高效,有用、可用和易被采纳的服务设计。参与用户调研融入用户体验是非常必要的,交互设计者要收集调研资料,统计体验回馈,进而调整产品的战略战术。多数用户需要轻松且解决问题的体验,“轻松”是对于用户来说的。为此,设计者应该调动一切力量,去完成并提供这样的体验。产品是没有生命的,需要设计师去定义,去赋予它生命,而且在用户需求基础上使产品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例如手媒产品,产品本身的反馈机制用户在一个页面逗留多久,在观看图表的哪个节点退出,这些信息就像被安排好的有秩序的邮件,最终传输到终端处理器,但最后出来的结果和用户的真实需求不符,表述不清,逻辑性混乱,相反还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再例如,乘坐地铁需要通过售票机,点击目的地,投币购票,然后拿着票进站上车,如果这一流程清晰合理,顺畅无碍,那么它也是一个合理可行的交互设计,服务也就达到了目的。分析数据也可以算是了解用户需求的一个途径,但数据往往与用户想要的相差甚远,所以设计团队要注意每个细节,而且在收集整理数据之后要做及时调整。总结以上,设计者如完成良好的设计必应思考五个原则,以用户为中心,团队合力创造,按顺序执行,真实呈现,顾全整体性。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的研究

如何设计一个体验良好的不对等沟通机制,是信息与交互设计的关键,我们需要一个或多个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思维方法。现今的产品,服务与系统越来越适应使用需要情境和积极主动地配合用户的行为动作,甚至为用户想到下一步的预案。新式的交互方式开始转变人们对传统产品设计的认识,例如用双手多点触摸的方式放大照片,用手在空中上下划动的方式,滚动网页相对于滑动鼠标滚动方式,这些设计是基于人的行为习惯创造出来的,让用户感到心切,操作愉悦。交互加入体感手段,这便是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实体交互设计帮助用户和产品,服务与系统交流的手段。体感交互意味着人体与有形物体的交互,在体感UI里一定会找到可握持和可触摸的元素。相对于基于电脑屏幕的人机交互而言,会更有效地帮助设计开发和提高用户与产品的交互模式,因为体感交互显得更亲密,更简单,更通情达理和更具有美学意义。

用户在服务过程中,以时间为维度与相关触点产生关系并形成体验,从服务前的期待到服务中的体验再到服务后的评价,形成服务的闭环。不要在意用户提出的具体产品功能,抓住他们真正想要的。用户要的是能争取最大利益,要的是稳定和高质量,要的是全世界都能看到他们的信息出现在各个媒体上,并有效的传播,这些需求才是我们真正的关注点。

虚拟时代的设计思维

第6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广电行业 应用研究

在当今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电行业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其影响力也在不断的增强,现如今已成为了广电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电传媒属于一种比较快捷与普及的信息载体,广播电视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空间的扩展,对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进行满足,从而推动信息化与产业化的发展。

一、新媒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以数字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之间以及接受者同传播者之间的边界消除了,使媒介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其特点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新媒体的个性比较的突出;受众的选择性有所提升;信息的时效性得到提高;信息的成本降低;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与此同时,其表现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多彩,容量也比较大,也比较容易搜索。新媒体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其必将取代传统的媒体形式,因为其更具有活力,更加的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对于传统的传媒方式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文化内容也逐渐成为了是新媒体产业核心的竞争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的表现形式日新月异,这也就导致了过去稀缺的媒体资料与传输资源出现过剩的情况,文化的短缺却日益突出,因此新媒体时代的竞争就是对于文化内容的竞争。

二、广电行业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一)新媒体是对广电行业影响力的延伸与再造。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有着高素质的团队以及丰富的节目内容,新媒体的融入有利于其扩大播放渠道,吸引更多的观众,将传统的传媒模式打破,创造出了一个新型的传播平台。

(二)是广电行业向多媒体方向转变的要求。在未来,媒体之间的竞争将不再单纯的对传播方式以及实效性进行竞争,当媒体之间的技术壁垒被打开之后,媒体间的竞争将表现为传播方式、内容以及平台间的竞争。随着媒体资源之间的共享,媒体间的渗透与融合也会日趋明显。比如说,广电行业能够通过手机、网络等平台使得视频与音频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覆盖范围也相应增加。

(三)广电行业多元化的发展是新经济的增长点。

传统媒体使得广播影视资源的使用方式与内容都受到了限制,使用新的应用平台是广电行业发展所亟需的。然而新媒体的特点就在于具有很强的资源容纳性,因此在广电行业中介入新媒体有着巨大的优势。

三、新媒体技术在广电行业中的应用

(一)建设数字广播平台。对于数字平台的建设实际上就是对传统的广电行业的一个升级。其通过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在接收方式和终端上跟传统的广播有了显著的区别,数字广播平台的建设使得听众能够实行双向的互动,所以就要求广播媒体在组织形式以及节目内容上创新,将新媒体的特性赋予到广播平台中。当前主要的数字广播平台有CMMB和DAB两种,其中CMMB指的就是中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由我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导的,以手机为接收终端的电视数字信号和广播信号的传输平台。DAB指的是数字音频广播,其主要是基于数字广播传输平台,将视频、音频以及数据等进行传输的数字广播技术。当前,北京电台已经广泛的建造了这种平台,整个北京地区都被覆盖,在我国举办奥运会时就已经大面积的投入使用。

(二)建设网络平台。随着社会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所以,广电行业的发展必须要将网络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广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从而将广播和影视节目的传播方式进行提高,受众不断的扩大,进而使其影响力得到提升。

(三)手机等多媒体终端的建设。从2009年的1月7日起,国家工信部为中国移动、联通以及电信颁发了3G牌照;2013年12月4日又正式颁发了4G牌照,我国正式的进入了4G网络时代。移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以及视频服务等增值业务的开展,促使互联网技术逐渐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转型。手机报纸、广播、影视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也使得广电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准了广大的移动客户端,不断地研发适宜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APP,对于行业内的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整合,从而使得人们在移动过程中对于资源的需求能够被满足,与此同时,增加自身的市场占有率。

第7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陶艺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审美的提升,陶瓷艺术开始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随着陶瓷文化和产业的发展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陶瓷艺术的专业,如何依托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将陶瓷文化与陶瓷产业融入到高校陶艺教学中,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大学生,是值得每位陶艺专业老师值得思考的和应对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陶艺课程现状

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具有独特的工艺设计要求。一般都是围绕着产瓷区的高校,会开设陶瓷专业或陶艺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全国许多院校都慢慢开设陶艺课程,由于陶瓷制作整个流程比较复杂,专业性比较强。除了手工制作、泥塑、拉坯等课程环节外,还需要配釉原料、施釉设备,到最后窑炉烧制,窑炉又分为教学用电窑、气窑等。不同窑炉烧成温度与气氛也不一样。由此看出,高校陶艺课程的开设,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刚入校,仅有美术绘画功底,对陶瓷的认识很片面,更不要讲陶瓷制作的整个流程,几乎为零基础。一些院校极少开设于陶瓷文化相关的理论课程,如陶瓷史、艺术史等,并且学生获取相关陶瓷的影像图片资料较少。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像传统的老师上课示范,学生课堂制作,到最后点评作业的模式,在陶瓷专业课程中并不完全实用,并且具有片面性。需要针对陶瓷专业的特性,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陶瓷技术人才。

二、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陶艺教学中,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陶艺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中心位置,教师在讲授陶艺课程时,并非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把陶瓷知识和技法一股脑的传递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产生互动,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的艺术创作的多样性的。不应该拘束学生的创作思维,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意,教师运用灵活的指导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解析,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自由发挥,大胆尝试。这样就需要相关配套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高校开设陶瓷课程,都不在产瓷区。学生对陶瓷的认识和理解,单靠教师描述是很单调的。课堂教学也显得枯燥乏味。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到陶瓷教学中,不能生硬的套课本上课,从实际的学生情况出发,将抽象概念具体化,通过视觉的触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强化形象思维。从而使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变得浅显易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尊重学生的艺术创作,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才会促使学生创作出高质量的具有创意的陶艺作品,这也有助于学生艺术风格的形成,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创作潜能的挖掘,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将教学与多媒体相互融合,打破常规的教W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开放对外知识的窗口,提高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认知。通过多媒体的传播,学生能够提前掌握整套知识,然后再进行有目的性的动手实践操作,发挥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短时间的课程当中,掌握更多的本领与技能。

三、多媒体技术在陶艺课堂设置的改革的作用

国内高校开始逐渐开展陶艺教学,并却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部分高校的陶艺课程教学环节的一些问题尚未解决。高校陶瓷课程设置分阶段性和周期性,陶艺课程的设置应从基础课延展到专业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前后衔接的过程。但是有些院校开设陶瓷专业课程课时相对较少,理论知识的薄弱,教师无法将陶瓷课程深入的讲解给学生,只能将知识重点延展开,影响了整个教学的节奏,这样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且针对这一情况,要通过重新修订人材培养方案,修改教学计划,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得比重。陶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课时,故要将授课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做下调整,多加实践课程,并且在实践课程中穿插多媒体讲授,加上教师的教学示范,使学生明确课程目标和要求,掌握专业理论与技能知识。给学生构建一个高标准的学习平台,这样学生在陶艺课堂上会更直观的、更有目的性的进行实践训练与学习。并且要多增加陶瓷理论的课程,还要鼓励学生多选修一些艺术史的课程,多参加陶艺大赛,激发学生对陶瓷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多媒体与教学结构的改革密切相关,它推动着教学结构的改革,将传统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的转变,并且教学模式也有了延展性的改变,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吸住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出综合应用技能型人才。

四、结语

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多媒体有着强大的信息量和展现形式,受地域影响,学生无法到产瓷区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和学习,多媒体的运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将大量的陶瓷专业技能知识转化为图片和影音图像,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多媒体的应用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新的想法,它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主置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向。多媒体的运用综将促使教学结构的大改革,这适应了高校陶艺课程改革的新模式和新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现代化,各项制度也会越来越规范,教育教学改革结构也更加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也将越来越高,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黄雄英.基于创新思维的陶艺课程教学探究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5(15).

[2]陆斌.陶艺与陶艺技术教育[J].中国陶瓷,2006(12).

[3]李砚祖.中国的现代陶艺及陶艺教育的走向[J].中国美术馆,2006(06)、

[4]白明. 另说陶艺―关于陶艺教学的实验与设想 [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第8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国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技术;发展

新媒体艺术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利用技术、传播媒介作为表达的形式;而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则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摄影艺术、录像艺术和装置艺术为主要内容。相对于西方,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受阻,从最初的模仿到现在的原创,从对科技的依赖到观念的创新,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

要了解中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就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媒体对艺术产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必须借助于大众媒介才能进行广泛的传播。因此,媒介的革新,也是艺术革新的先决条件,而新媒体的出现,自然也催生了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的概念自从它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过确切的概念产生,并且“新媒体艺术”这一称谓,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着。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定义,与媒体艺术相对应。如果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和探索的话,那么新媒体艺术则是一种以高科技为基础,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1]新媒体艺术是一个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新媒体艺术的作品,大部分是使用录像设备、计算机设备、数字技术、网络设备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入现代艺术的每个领域。虽然新媒体艺术比较抽象,但是并非离我们很远。有学者从文化视角反观新媒体艺术后认为,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指的是艺术表现的物质载体或者手段,而且是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面向社会,从而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的一种方式。韦兹也曾说过,艺术史一再证明艺术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性结构”,虽然没有一个含义可以用来形容一切新媒体艺术,但是我们要持着包容的态度,而不是一种事实判断。就如《亚太艺术》编辑苏珊·阿科瑞特所说的:“新媒体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词语,其主要特征就是先进的技术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视频技术创造出的网上虚拟艺术、视像艺术以及多媒体装置艺术和行为。”[2]

二、中国新媒体艺术概况

中国新媒体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动荡时期,这一系列的变化,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前提。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中国被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全球化的加速使得数字技术飞速发展,联系起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使得文化艺术超越了地域的局限,形成了世界艺术发展的趋向。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新媒体艺术必须要适应发展的需要,走出国门融入世界艺术的发展中去,中国的艺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并没有失去自我意识,它既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又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本土特色。在这种背景下催生的新媒体艺术,使得当代人更加追求国际化和表现力,与传统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更加适应社会的转型。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者,大多数都是艺术院校毕业生,有前卫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这些人洞察到了时代的变迁,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新生事物。而新媒体艺术的接受者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他们对新媒体艺术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好奇到现在的热情参与,让新媒体艺术逐渐成为一种大众的艺术。新媒体艺术的传播方式也从国内的艺术院校或者策划人的小范围传播,逐渐扩大影响力直至现在的网络传播,现在的新媒体艺术,已经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新媒体艺术起初就是前卫艺术,早期的前卫艺术主要是摄影、录像、表演等多媒介的使用。后期的前卫艺术是对媒介手段和社会的反思与批判。而如今,中国新媒体艺术正在向着大众艺术转型,更加融入社会中去。现在真正盛行的,则是观念摄影艺术、录像艺术、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

录像艺术一般由录像装置、录像带作品、录像短片等组成。中国在1990年第一次接触到录像艺术。在中国,录像艺术仅仅是一种录像形式,到90年代中期,才出现了一批成熟优秀的艺术家,如李文斌、林六苗、朱加等。1996年,曾经举办过两场引人注目的展览:一场是朱其策等展出的“以艺术的名义”,展览中展出了他们最新的录像艺术作品;另一场是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现象与影像”,被许多艺术家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里程碑。虽然现在录像艺术已经渐渐淡出了当今社会生活,但是它仍然是中国新媒体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开始探索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冯梦波是中国第一个多媒体艺术家。1996年,他的互动性作品《私人照相簿》,以自己的家庭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老照片为基础,以及他童年时代的涂鸦、书籍和电影镜头,加上音乐,观众可以按键选择观看。[3]互联网的发展,让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受益匪浅。白丁的《少儿不宜》、小小的《小小系列》、老蒋的《新路上的摇滚》等作品,就是通过互联网FLASH形式来创作的。

中国新媒体艺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类型,就是观念摄影。摄影是传统艺术的一种类型,而新媒体艺术的观念摄影与传统摄影的最大区别,在于新媒体艺术作品是反对客观真实性的,它强调艺术家情感注入和观众的介入。他们不是将摄影作为一种客观记录现实的手段,而是用主观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审美印象和人生观感。1998年12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艺术展》,展览主要强调了观念和影像概念,反映了自我和环境的生态基础。近几年,中国观念摄影也有许多优秀作品,如王晋的《百分之百》、邱志杰的《好》、高氏兄弟的《中国新闻系列》等。[4]

三、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从艺术方式创新到内容创新。中国新媒体艺术是从模仿到原创的发展过程而来的。中国新媒体艺术不但模仿我国的传统艺术作品,而且也模仿国外的一些优秀作品,汲取营养来构建自身。模仿是创作的前提,也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例如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从雕塑、摄影、绘画等艺术样式中汲取经验,在新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扩展。传统的皮影戏被制作成皮影动画,画纸上的水墨画艺术也被做成了水墨动画,网络自然也成为传统艺术扩展的新空间。20世纪60年代,一些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影响了我国的一些艺术工作者,例如邱志杰的作品《物》,受到西方极简主义的影响,在手法上做出了创新。伟大的艺术总是从模仿前人开始的,但是发展的真正动力,还是在于自我创新,中国新媒体艺术需要的就是推陈出新,加强艺术语言和审美追求等方面的自我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从技术的提升到艺术的升华。中国在新媒体创作过程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技术的发展,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的整合创作,必须要加入技术的元素才能完成。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不仅仅要与国外的先进媒体技术接轨,提高技术的含量,更要学习他们超前的创作理念,努力去发现和创造新媒体艺术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汇,增加我国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力,使得新媒体艺术创造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革新上,更重要的应该是艺术的观念更新。虽然新媒体艺术是依赖技术的艺术,但是技术无论在何时,都不可能是艺术的本体,仅仅只能是艺术升华的手段和方式。

从精英艺术到大众艺术。新媒体艺术从产生之日起,就因受到技术和领域的限制,艺术作品都是由个人创作而成的。随着技术的普遍,使大众越来越精通媒介技术的运用,也尝试了许多利用媒介创造出的贴近大众文化的艺术作品。大部分艺术作品的创造者都是由一些普通艺术青年、普通工作者或是大学生所组成,打破了艺术从业者的垄断地位。这样大众就不再需要精英文化的赋予,而是自我选择,实现自我的解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网络上共同创作诗歌、小说、画作等艺术作品。这种交互性,将为我们的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审美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四、中国新媒体艺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新媒体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发展上的困境:

技术水平上的限制。目前我国传播新媒体艺术的实践手段还局限于电视机、录像机、便携式摄像机拍摄、数字设备编辑、电脑等常用的大众化手段。实际上还有许多依赖技术原理的艺术方式,如虚拟现实和3D虚拟动画等,在中国还是很少能用到的。这样就使得中国的新媒体艺术更多地停留在缺少技术含量的主题意义上。我国的艺术家们,许多都不善于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没有独立完成一件艺术作品的能力,创作优秀作品的可能性相对减少,也使得我国新媒体艺术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新媒体艺术家创作观念的守旧。中国新媒体艺术作品,最初都是通过对西方作品的模仿而产生的,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艺术作品,都有着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影子。虽然通过模仿也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作品整体上看起来自我创造能力比较差,作品瑕疵比较多,很少有令人惊艳的作品呈现出来。

研究资金缺乏。新媒体艺术是依赖高科技的艺术,技术上要求越高,越能体现出相关艺术作品的水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研究资金来源比较少,没有专项资金的支持。国内的新媒体艺术学科也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门类,培养的人才只能擅长一个专业,无法文理兼顾。再加上缺乏研究资金的供给,缺乏需要用来教学的昂贵的新媒体设备,这样的断裂,会导致研究上的困难重重。

五、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前景与展望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价值,在于它敢于突破传统艺术,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必须能让大众所接受,这就是中国新媒体艺术最重要的文化前景——走向大众化。网络艺术作品的普及,就是新媒体艺术走向大众化的第一步。数字化影像的发展,也让影像从贵族式的高雅,沦落为大众通俗作品。特别是DV的出现,更是赋予每一个人创作权利,更加真实地表达自我和对人性的关怀。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相比较传统艺术而言,构成形式更加丰富,创造了新的审美维度。例如对电影的时间处理手段蒙太奇,对电影画面数字特技的制作,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语言,而且让新媒体艺术更具有了独特的表现力。它不仅打破了传统时空的观念,让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提供了人机对话的可能性,还推动了新媒体广告艺术的发展。我们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跨入了图像时代,社会的文化开始向视觉文化转型。随着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新媒体艺术所体现出的新的视觉体验,会更加吸引人、更加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求。2010年9月,中央美院举办了名为“十年曝光”的新媒体艺术展,在展示国内新媒体艺术家作品的同时,也进一步梳理和呈现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技术人员,如何在注重艺术独立性和技术创新性上完美结合,将成为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上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鲁放.中西方新媒体艺术之差异探究[J].电影评介,2010(23).

[2]张朝辉,徐翎.新媒体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3]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2006(8).

[4]高氏兄弟.艺术生态报告[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56.

第9篇:新媒体艺术研究范文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与迅速普及,是20世纪人类信息传播领域最伟大的事件;而新媒体催生的新兴艺术形态成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回顾这几十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虽然新媒体的界定并非总是固定不变,它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在不断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但新媒体艺术的内涵却是相对明确,综合性、跨学科和交互性成为其主要特征,形成一门全新的艺术。与任何一门艺术学科一样,新媒体艺术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目前人们还没有对它有透彻的理解,其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特别是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我国的新媒体艺术研究经历了从现象的关注与跟踪,到范畴界定的提出与讨论,再到理论的探索与建构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从最初面临的一种命名的困惑、一种身份的焦虑、一种对象的模糊和不确定,到逐步转向对学理的关注。本世纪初,新媒体艺术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力,他们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新媒体艺术探讨的文章书籍,如黄鸣奋的《彼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2000),王秋凡的《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2002)、许江、吴美纯主编的《非线性故事:新媒体艺术与媒体文化》(2003)、张朝辉、徐翎的《新媒介艺术》,以及陈玲的《新媒体艺术史纲》(2007)等等,从不同层面阐述对新媒体艺术的认识。可是,透过新媒体艺术现象背后以其本体特征作为理论研究重点的讨论尚显不足,学科的整合、多向度比较和“理论――分类――发展史――批评”的体系构建存在严重缺失,特别是有关新媒体艺术批评方面,其理论基本空白。笔者借助“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新媒体艺术批评”作关键字搜索,能检索到的相关文章屈指可数。

艺术批评作为艺术作品欣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任何艺术品沟通艺术家和欣赏者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它对艺术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其根基扎入在其它相关学科之中,因而我们可以借鉴相关艺术类形的批评理论和方法,来开展新媒体艺术批评。但新媒体艺术又与其它艺术有本质不同,它不但呈现多种表现形式,从具有视听效应的材料装置到互动的电脑系统,从超媒体到人为的虚拟环境,从网络到网际空间,这些相互约束和相互影响的内质自始自终地贯穿在这些艺术形式之中。由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多个不同领域的技术,使其观念和形态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受技术发展的制约,这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与传统艺术批评存在巨大区别。

二、两种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批评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立足于探索作品的审美因素、文化内涵以及表现方式。简言之,就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一道真诚地传达艺术作品的“美感”。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如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要对艺术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艺术家更好地创作;二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引导欣赏者进行鉴赏。

新媒体艺术批评顾名思义,是建立在对新媒体艺术这一对象分析上的艺术批评,对新媒体艺术作品以及新媒体艺术现象等给出客观的鉴别、评价、界论,使受众更客观地接受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美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艺术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它背离了传统学院派艺术的创作标准,转而崇尚用科学技术和新媒体设计出来的新形态的作品,创造一种特殊的引人入胜的情境与气氛。这种情境与气氛便是如今的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它们的形式十分多样:数字音乐、数字图形、数字动画、全息照相术、互动装置、互动数码电影和电视、互动戏剧、虚拟空间等等,以及其他形式的交流艺术。这种纷繁的艺术形式,带来了评判和取悦标准的混乱,也带来了新媒体艺术审美领域里多变的模式,这既是新媒体艺术的独特价值,也是今天艺术领域内不拘一格的样式,是对传统艺术的延伸。这也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要“整体”地观察和把握事物的特征,达到接近新媒体艺术的本质特性。

三、新媒体艺术批评特色对比

那么,新媒体艺术批评究竟在艺术批评方面有哪些发展呢?

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身份”的不同,传统的艺术家的身份往往是单一的,比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这些领域的艺术家,他们往往是各自领域里精妙绝伦的大师,他们都非常“擅长”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领域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的人们,不一定人人都接受过单纯和专门的艺术训练,他们可以是科学家、程序编写人员和电脑技术人员,他们掌握了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知识和创作力。新媒体艺术家们有一些是专职的,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来维持生计,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利用业余闲暇,靠兴趣投入自己热忱进行创作,以此不断寻求新的艺术梦想。他们所能方便接触到的设备资源,加上自己不断创新的思维,都是维系他们创作的重要条件因素。这与传统艺术家们通过成为一名产品设计师、项目策划师或大众媒体顾问等,通过自己的艺术品直接获取利益维持生计完全不同。正如新媒体艺术家克里斯达.索末尔和劳伦特.米格诺诺指出的,他们从未在美国展览中获得过回报,只从欧洲和日本的一些组织中获得过一些资助。另外一种情况是,与传统艺术家合作,艺术家提供观念与形式的创意,他们则是后台的技术实现者,他们是艺术创作中新的主干力量。虽然这些作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但却是即将成为艺术主流部分的新媒体艺术,在艺术范畴内占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所以新媒体艺术批评在对艺术家进行评论时,必须考虑到新媒体艺术家的多重身份,不能单一的思考,传统的“齐常化”判断失去意义。

综观艺术史,艺术中的主要变迁都与科学和技术的变革密切相关,深受影响。如西方的解剖原理、远近透视等,但是技术只是传统艺术实现的手段而已,从来不会构成艺术自身的“硬件”条件,并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艺术的可视性,而由长久积淀下来的艺术的精神传统潜在地控制着当代的艺术批评。新媒体艺术却大不相同,该门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其观念和形态的演变与技术发展平行,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由于技术的空前使用,对新媒体艺术的时间和空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数字艺术所依赖的数字技术、装置艺术所依赖的录像技术、以及虚拟技术等等,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组成部分以及自身的“硬件”条件,这就要求新媒体艺术批评不会像传统艺术批评那样崇拜精神传统,而应该体现时代精神,注重对技术性的考察和探究。

艺术作品的独立意境,从来不用考虑其他过多的因素。而新媒体艺术是跨领域和跨媒介的艺术。新媒体艺术批评不能像传统艺术批评那样只顾画里,不顾画外,新媒体艺术批评是一种大科学、大美学的批评,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媒介因素的影响。

传统艺术批评的核心功能是审美发现,传统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通过与艺术作品的对话,或是经历相同的悲欢,或是通过与把握将思维与意念转化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过程,最终达到审美的发现或者是心灵的共鸣等。然而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在形态上有着质的不同,它摆脱了对材质的依赖,形成了一种非物质的、用时间衡量的境界,突破了传统审美准则,形成了虚拟领域的审美范畴。新媒体的虚拟特征给艺术感受者带来了强大的错觉力量,否定了现实,创造了另一个虚幻的空间,在这个虚幻的空间有着自身的意蕴和无穷性,同样在这个虚拟的空间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这使得新媒体艺术审美变得复杂,也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没有固定的标准,使得人们在评价一种新媒体艺术时不得不考虑给自身带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震撼。

传统的艺术创作者和受众是分离的,创作的直接交流很少。而新媒体艺术中的互动数字系统,是开放的多维的系统,在这系统中,“受众”也可称为“互动者”,他们不仅是新媒体艺术领域内参与体验的主体,同时也是互动作品中实现基本交互的角色。他们在与作品互动时,对于作品的内在运行是一无所知的,只能将对作品的初步认识转变为接受审美的交互过程。在新媒体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受众显得是如此的重要,他们不仅能够表现出接受一件作品时的态度,也会意识到作品反映出的多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往往是创作者所不知的),当他们手持鼠标、靠近传感器装置或通过肢体改变作品界面的原有面貌的时候,受众变成为新界面状态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一个作者的替身。作品的开放的、可进入的结构空间,使得新媒体艺术产品与传统艺术作品的复杂结构有所区别,互动艺术打破了固定物质化的程式体系和超越了由传统艺术总结的经验与结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预先突破了西方传统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的艺术形式,是为在艺术作品、内容与受众之间交换信息而创造了一条通道。这个通道能够建立一个可对话的网络作品、可感应的互动空间、可导航的娱乐装置等,它可以足够地开放以适应各种交流,而不局限于单向的反馈中。这使得新媒体艺术批评比传统艺术批评更要考虑到受众,考虑到互动者的感受和体验。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和批评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它受许多方面的影响,无法单纯的从某一方面对作品进行批判。要么基于对技术的考虑从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手段方面进行评价,要么抛开技术因素从传统美学范畴内单纯地对艺术效果进行评价,要么在机器范畴内对装置本体进行评价,要么从作品的人文意义以及社会意义进行评价,甚至可以抛开一切从计算机运用创新程度进行评价,但无论采取哪种评价,对艺术品来说都是不可靠的也是没有说服力的,这也使得新媒体艺术创作和实现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参考标准和评价标准,也许我们可以从其基于某一方面或者是人为观念或者是意识评判进行评价和检验,但无论如何对新媒体艺术的评价不是一个单一概念,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四、结语

当前,在欧美国家,新媒体艺术以强劲的势头,已经形成了各自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创作体系,数以百计的国际媒体艺术节、大型活动与互联网都不断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创作提供了交流信息的平台,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新美学形态与应用技术可以快速的在国际上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

今天,在一切皆可为艺术、一切皆可为创作材料的时代里,艺术家不再会把自己局限于对某项媒体技巧的专攻中,而更多地应主题理念、展览环境的客观条件,寻求科学技术与主体素材相结合的新方法。新媒体无可置疑地为艺术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的可能。长久以来固定的思维模式、知识架构体系,容易使人们专注于一套传统的理解方式,使我们很难体味新媒体艺术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如何运用现代批评为新媒体艺术创作以及发展做出贡献是值得探究的,也是新媒体艺术理论发展中亟待填补的空缺,新媒体艺术批评与传统艺术批评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更深刻地了解新媒体艺术,构建完整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晓翔.新媒体艺术透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2. 舒可文.相信艺术还是相信艺术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3. 王瑞光.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思考[J].南方刊论.2008.12

4. 张志伟.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J].装饰.2002.4

5. 李雪.设计批评与艺术批评的比较[J].科教文汇.2008.7

6. 颜翔林、沈虹.审美发现――艺术批评的核心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

7. 许鹏.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与理论课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5

8. 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9.童芳.新媒体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

10.胡明.浅谈新媒体艺术的特征[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3

11.葛红兵、叶片红.大众传媒时代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之我见[J].艺术百家.2007.04

12.祝明杰.当下电影艺术批评研究的国际视野[J]. 电影文学.2007.17

13.傅文斯荔.当代新媒体艺术探讨[J].大众DV(大众摄影.下半月).2007.2

14.肖永亮. 新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A]. 廖祥忠. 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C].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1.

15.肖永亮. 文化创意和新兴艺术[J]. 艺术教育2008.8(总第181期).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