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

第1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陶瓷艺术;创新;欣赏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器物艺术不断发展演进,逐渐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工艺美术。在现代,工艺美术是最重要的造型艺术之一。“通常分两类:一、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一些染织工艺、陶瓷工艺,家具工艺等;二、陈设工艺,即专门供欣赏的陈设品,如一些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装饰绘画等。工艺美术大多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同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关。他们的生产,常因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技术水平、民族习尚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工艺美术的这一特征又引出了“器以载道”的问题,现以器物造型为例谈谈“器以载道”的问题[1]。

一、陶瓷艺术的特点

陶瓷是中国文明的一种象征,在英语词汇中,“China”原译就是瓷器。远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勤劳智慧的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这是人类礼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要标志。中国又是瓷器发明最早的国家,瓷器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陶瓷品种繁多,陶器分为细陶、粗陶、紫砂陶;瓷器分为青瓷、黑瓷、白瓷、象牙瓷、骨灰瓷、滑石瓷、玉兰瓷、鲁玉瓷等;还有介于瓷器与陶器之间的炻器等等。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但在现代艺术领域中,“陶艺”已经对陶瓷艺术本身的概念有了本质意义上的延伸,是利用陶瓷材料进行的艺术创作,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材质和艺术语言。现代的陶艺已经摆脱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含义和束缚,更加关注艺术的表现与泥、釉料和火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的是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陶瓷材料这种表现介质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关系[2]。在经济、文化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的时代性,使陶艺不再固守其字面上所定义的范畴,艺术的本质和观念不再会因为材料的不同而矜持地固守望单个领域。时代的发展要求艺术家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了解和掌握多种材料,丰富艺术创作中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艺术家掌握多种手段,掌握最佳的材料表现语言,实现艺术创作的理想。

二、现代陶瓷艺术的创新

在当代最为活跃的艺术活动中,陶瓷艺术的身影处处可见,这些以当代艺术表现为主的艺术创作,对中国陶艺的发展起到了轻型与定位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陶艺家在经过30多年的中西方文化思想的碰撞中,理清了中国陶艺的文化根基和发展方向,找到了自身的魅力所在,以中的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观念为根本,结合当代艺术与科技等诸多时代,逐步形成具有现代中国艺术代表意味的形式和观念,使不懈努力的几代艺术家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如果将当代艺术的理念和表现语言运用到陶艺创作当中,是我们陶艺创作的重要环节,陶瓷已成为艺术实践当中的一种表现材料,正是这种材料,造就了独特的表现言魅力和表现语言特性,一个陶瓷成品,不论是花瓶,还是浴缸,陶艺材料的运用,不外乎从成型到成品的制作过程。首先,从艺术材料的角度看,是对泥料的认识,选择和利用。随着地区的不同,陶瓷材料有一定的区别和独有的特点。陶泥有不同的质地、可塑性与色泽等;瓷泥亦有不同的种类,传统陶瓷中有“南青北白”的概念,这是因为它们的原材料不同。但陶艺的概念并没有受到这各地区之间材料不同的限制,由于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递和交通的使得,使得各种陶瓷材料随地都能够被艺术家所使用。这种优越的条件,越发使对材料的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势必激励人们更多了解材料本质,掌握艺术表现力,让陶瓷这种材料在创作中发挥更强的艺术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次是掌握陶艺成型的规律,这种有别于传统陶瓷成型的手段建立在对传统陶艺成型工艺改进的基础上,如泥条盘筑、泥片成型、拉坯成型、模具成型以及堆雕、捏塑等手法,运用当今能够辅助成型或者间接成型的科技条件,如声、光、电、金属、木材、石膏等,使作品达到艺术家所追求的最强表现效果。当代艺术的思维观念,在陶艺这种独特介质的表现中,不仅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而且体现了艺术的当代性和创新性。简而言之,正是由于时代的转换,才使得陶瓷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创作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现代艺术陶瓷创造者的审美情趣就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使得陶瓷这项艺术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3]。

三、结束语

总之,现代艺术陶瓷在形式语言的营造与探求过程中,已彻底从应用性方面脱离,走向了纯精神性,其极具探索性与鲜明的表现性特征使艺术陶瓷更显扩张与强化的张力[4]。中国现代艺术陶瓷创造者们在陶瓷创作中强调自身审美情趣的表达及陶瓷艺术语言形态的把握,促使我们在思想观念层面重新体认这种语言。在这种良好的发展背景下,中国现代艺术陶瓷创造者们正携起手来,从感受泥性、超越泥性而大步稳健地走向演绎泥性,构筑起富有中国文化精神特征的现代艺术陶瓷语言已是指日可待。当然这种风格应是博大的、雄浑的,无愧于创造中国瓷器大国这一称号的。

【参考文献】

[1]何勇.浅谈梅花在陶瓷艺术上的特点与发展[J].景德镇陶瓷,2013(03):128-129.

[2]柯国镇.古意新生――德化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08):326-328.

第2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因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早期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形式到制作方法都过于单调,传统工艺美术型的设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思维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这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第3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怎样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发挥教育因素,因势利导,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总结,我深深的体会到:美术教育是通过对色彩、线条、肌理、构图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视觉教育,学生大量、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术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美术特有的形式、手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影响,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人格,高贵品质的优秀的人。美术教育对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潜在作用,如“凉水泡茶慢慢浓”,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灵魂得到洗涤,品质得到升华。针对以上情况和美术课堂的特殊性,我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做法是:

    一、更新观念,德美并重

    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世界着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学所需要的各种图像、语音、音乐、影像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实现教学活动的生动和高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正确引导学生科学的利用网络,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美术教材中展示了北宋末年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的一个小局部,学生却很想了解这一长卷的全部。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在这里学生就可以欣赏到完整的《清明上河图》,更加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汴梁繁盛的景象。在欣赏外国作品时,学生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例如,教学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纺织女》这一作品时,我们让学生通过Google搜索引擎,输入作者的名字“委拉斯凯兹”,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学生不但体会了《纺织女》这一作品是借助现实与神画的形象,表达出艺术与财富出自贫贱者之手这一主题思想,而且对画家和作品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使德美相连,互相衔接,教育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德育思想,使美术作品更加完美。可见,运用互联网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渠道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美术课堂的效益。

    三、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历史,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例如通过讲述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构思、布局、色彩,介绍了14世纪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指导学生讨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还有哪些勤奋成才的故事感动着你?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既充满了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课堂上保持“动中有节,乱中有序”的状态,既不要过分放任,也不过分严肃,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勤奋的思想。激励知识创新,升华教学思想。通过讲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品《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向学生展现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风暴;通过介绍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特点,讲述了19世纪法国人民反对王权复辟的斗争史。这些讲解,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讲解摄影的特点、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相机,摄取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学生们俨然像报社的记者,用自己的摄影作品,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在介绍油画艺术时,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通过介绍我国历史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建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它经流数千年的历史领域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奔流向前,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表现风格上,除了西方绘画有相同的一面,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为此,使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此外,中国的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陶器、青铜器、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等,无不闪烁着我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此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豪感。

    六、教师注重个人素质提高的培养。

第4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一旦失去本身应有的特色和风貌,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工艺造物文化和美学思想,是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中国造物文化的悠久、发达、辉煌、丰厚,无与伦比、举世公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学科。但是没有系统整理不能误解为没有系统的工艺美学思想存在。为此我在1989年发表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述评》一文(见《中国工艺美术》总第32期)中明确指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工艺美学已经初步形成了思想体系和理论形态,并从7个方面对其重要内容作了简要述评。继续这一研究,本文将进一步对传统工艺造物文化的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及其思想特色加以述评和探讨。

一、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范畴是理论构建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体系“网结”的支点和要素。范畴系统,是概念范畴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因此,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寻求和建构传统工艺美学基本范畴的理论框架,是建立科学、系统理论的首要前提。但是,要想从传世的有限几本工艺著述中找到这样的理论范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技术思想是和古代的哲学思想融汇一体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道与器、物与欲、文与质、技与艺、用与美等工艺美学基本范畴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或取譬引类,或直言阐述,连篇累牍,史不绝书。《周易·系辞》更是一部阐释天道易理“人文化成”的宏篇巨构和百科全书,其中就包括了工艺文化“开物成务”的丰富内容。例如制器尚象、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道寓于器、载礼释道的教化功能;以意立象、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的美学追求等等。如果有人说引用这些范畴概念是妄测臆改,牵强附会,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些范畴概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下面有必要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作为概念范畴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概括升华。汉字“范”即工艺造物的模具。《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得齐。”而“畴”指已耕作的田地或田地的分界。可见“范畴”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道与器”,道即理,《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脉理,依其脉理而治,就是理。“质与文”,质就是器物的质地,文即图案纹样之“纹”。可见这些概念,原本就是工艺造物原初意义的引申。我们只不过是把“借走”的概念“物归原主”,从本质上或本体上没有什么不妥。

第二,工艺造物的双重建构,工艺及工业历史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之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上工艺美学比传统美学更接近哲学。建立在实用理性、经验直觉、意象思维方式和讲究“经世致用”的传统哲学如《易·系辞》,更接近于广义的“营造学”。“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工艺与传统哲学的双向靠近,使《易·系辞》的工艺文化人类学和工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内涵便凸显出来。对于人类文化的起源、社会文明的发展、衣冠文物与发明创造一一对应:渔猪时代(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农耕时代(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垂衣裳而天下治。“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把这些工艺造物、文明建树推崇为圣人的事业。“以制器者尚其象”视为推行“圣人之道”。“尚’就是注重、效法,这里明确指出了《易经》对于工艺造物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第三,工具(广义)性的造物实践,“开始对观察世界造成极为多样而广泛的客观因果联系”(李泽厚语)这是《易》之所谓体察天道、人文、万物化醇的最深刻的基础。从钻木取火到烧陶、冶铜“五材”的掌握,再到“五行生克”和“五德始终”的“改正朔、易服色”,穷理尽性,品物流行,弥纶天地人“三才”之道;从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的构物系统要素,到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的文化生态观念,尽精微、致广大,囊括造物玄机。如果说《周礼·考工记》为传统工艺美学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论,那么《周易·系辞》为传统工艺学提供了基本范畴和方法论。两者构成了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二、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

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见图示一)

附图

图示一: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

(一)图示说明:

(1)概念设立:循用旧名,但要汇通古今之义。

(2)逻辑层次:由上至下,从普遍到特殊、从总体到个别,再到综合、整体。

(3)逻辑顺序:以人为本位,统搅道、器、形;造物即造形,“形”位居中心;由构思到构形,再由构形到统形(型器、形象、形制)。

(4)此表为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工艺美学的意匠美、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技艺美、形式美等基本范畴虽未列出,应为其中包含之义。

(5)传统概念的包涵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义理解释紧扣造物宗旨,不务诠析详尽。着重理解概念范畴的理论框架。

(二)基本范畴

1、本体论对偶范畴:天人、道器、理气、文质

(1)天人天即自然、造化;人是人文、社会;物是物质、物体。天——人——物主要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之关系。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尽人性以尽物性,尽物性以“参天地之化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师造化自然天成,尽人功巧夺天工。从而也规范了工艺美的两大基本类型。

(2)道器从《易》开始,中国古代传统中道、器并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总体看这里并非空说易道。“道者,器之道”,无弓箭即无射道,无车马也无御道。“道寓于器”到制器的“载礼释道”,是作《易》者的本意,也是传统造物的一条规律和基本社会功能。综观中华五千年的衣冠文物、宫室器用、典章制度,宗宗件件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形态提供着合法性的支持;为“大一统”社会体制的形成,发挥过何等重要的作用!“器之道”真可谓神矣!

(3)理气理,通常指条理、准则。《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诗》:“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凡造物皆须“审理定则”,就是要符合物理、物性和规矩、法度。气是宇宙和生命化生之元。“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外篇》)。故气又代表一种生命力。传统工艺造物传神,讲究“气韵”,是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

(4)文质《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可知本义为纹饰。它指的就是色彩、线条的交叉组合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髹饰录》指出工艺造物要“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就是要求以人自身作为内在的尺度;外在形式要有阳刚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文“”的宇源取象,肇自人体的文身。孔子引申为仪表修养,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造物而言,就是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

2、形象发生论范畴:意、象、形、法、技、意象、意匠、型器、形制、形象。

(1)意有意图、意想的含义。作动词指意会、料想、测度。造物指创意。

(2)象有二义:一是指形状象貌,“象也者像也。”(易辞)。二是想象之象,作动词指象征。

(3)形《说文》:“形,象形也。从彡开声。”古人造“形”字是从毛饰画文而来。指形质、形状。

(4)法《易·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指方法、作法,也指标准、模式。《管子·七法》:“尺寸也、绳量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也指效法、遵守。

(5)技《说文》:“技,巧也。”工部曰巧者技也。二字互为转注。指技术、技巧。古代观念“技艺相通”,因此,还包括艺术加工技巧。技艺美是构成工艺特殊本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6)意象是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的形成是客观物象经主体意识的加工,糅入人的意志,情感,思想观念,带有理想化、创意化的形象。它也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思维形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获取乃是造型观念、审美心理最基本的部分。

(7)意匠意匠是人心构想之象,心意如匠师之筹度。与现代词构思、设计同义。意匠是工艺形象发生论的中枢“大脑。”

(8)型器工艺造物文化中“器物层”之统称。包括器皿、器械、工具、农具、仪器、兵器等。

(9)形制工艺造物文化中“制度层”之名词。形制就是按规定的制作式样。例如:宫殿、陵墓、服饰、舆仗等象征礼仪、等级的器用和式样。

(10)形象工艺造物文化中“观念层”之“工艺形象”,通常指从艺术和审美表观的角度,涉及功能、材料、技术以及装饰趣味与生活情感等方面,对于形象的塑造与评价。

3、造型要素系统范畴: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

(1)形此处指造形及造形要素点、线、面、体。“形乃谓之器”,“成形曰器”(易辞)。人类对形的深刻认识,主要是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体察到各种形状变化与功能的关系,并在造物中形戍了物态化意识。

(2)色即色彩。传统创立了独特的“五原色说”(青、赤、黄、白、黑)。非常重视色彩的作用。色彩成为地位、等级甚至国运的象征。

(3)材材料、材质,造物的物质条件。《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工。”取材应时,因材施艺,讲究材美工巧。

(4)位一指空间位置,也叫构图布局。二指定位,当位,如图案的“四方八位”。成位立象,各得其位。

(5)向指方向和变化的向度与趋势。如发射、向心,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等。

(6)数指与形象呈现有关的所有可数字化的要素。如大小、长短、比例等。也指数理。《易·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逐成天下之文;及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7)时指天时季节,也指时代、时尚。造物应时,识时知变。传统造物观念中,十分重视“时”的要素,因为万物因时而变,形成一个动态时空系统。

(8)比有比较、比和、比喻之义。《易·序卦》:“众必有所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物连类、比类取象、取类供喻。无论形象、寓意皆因“比”而得,故视其为造型系统必不可少之要素。

(9)应指物与物、物与人的交感对应。物与物同类相感、同声相应,或异质互补、相反相成;人与物的感应就是生理、心理作用以及精神对物质的“穿透性”。“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易·系辞》)。

三、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的理论特色

传统工艺文化有自己独特造型理念、创造心态、视觉模式和构形规律。从形象发生学范畴讲求意、象、形三分,而不像西方“就形论形”或追求所谓科学的视象(如透视、光影等)。反映了中国造型哲学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首先形、象对举而有别:“视之则形也,察之则象也”(王夫之《尚书正义·毕命》)。形是视而得之的客观形貌,偏重于客观性、空间性、静止性的一面;象是“心眼”观察思考得来的形象,与形的实体性相比,具有空灵性、意想性、象征性的明显特征,是对有形之物的超越。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说:“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不仅对“象征”一词作了精辟的解释,同时指出象的意义生发结构是开放性的。这也决定了“制器尚象”类的工艺、建筑属于“象征性艺术”。

第二,以象形取意、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突出“意”的主导地位,树立了“意象”和“意匠”的核心概念,奠定了传统艺术注重心理意象创造的基本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美学偏向伦理或社会美学的价值取向。制器的社会象征意义或祈福、纳吉等观念意蕴的表达,成为传统工艺美学显著的构形意识。

第三,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立象尽意的思维逻辑,规范了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下》中说:“物相杂而为之文,事得比而有其类。知事物名义之杂出而比处也,非文不足以达之,非类不足以通之;六艺之文,可以一言尽也。……故学者之要,贵乎知类。”比类取象就是通过提取具有相同特征事物的理想“范型”,共理相贯,据形系联,通过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建立起形象符号与意蕴传达的普遍联系,即所谓“立象以尽意”。更通过类型化、程式化的艺术语言,取象构形塑造形象。这种方法的形象思维,使人的视觉经验和审美表现上升到理性而不趋于概念,(程式化不是概念化)“意象造型”成为传统造物最典型的本质特征。

第四,传统工艺造物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哲学。造形是如何发生的?根据《易》的解释:“精气为物”,“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是自然界蕴藏的精灵之气,相荡相摩,辟阖相循,赋形以生命的呼吸。“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山川草木可见其形而不称其为器,何故?物质的自然形式就其不适合人的需要这点来说,还是一种“无形式的物质”,工艺造物赋予其使用价值、文化涵义和功能形式,方成其为器。“成形曰器”——成形就是造型。传统观念视物为“有机生命体”,各种造型相互连锁相互照应,这是贯穿了古代中国探颐索隐之“造型哲学”的大原理。(见〔曰〕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钱钟书也说:“盖吾人观物,有二结系:一以无生者作有生看,二,以非人作人看。鉴画衡文,道一以贯”(《管锥篇》卷四1357页)。传统哲学和艺术中的直觉方法讲“体物”,“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朱子语类》)。因此从不脱离人谈造物,也从不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孤立地分开而“就物论物”。而是兼顾物理、数理、心理,使之具有人格化的人文特色和感彩。从而避免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而能做到和谐统一,这是非常高明的造物观。

第五,传统的造型机制即造型要素的组合和形式结构的生成,可以说是见解独到,自成体系。从造型要素而言,形、色、材是造型的外显层面,主要在造型的整体把握和特征的强调;位、向、数是造型的内构层面,着重空间、结构、数理、秩序和程式格律;时、比、应是造型的演化层面,强调造型的意义和形式随着不同的文化场景、时态环境而变化。尤其是“比——应”作为造物构形“系统”的两个“软件”,盘活了形色材等所有硬件要素。突出了传统造型“以意举、以类求、以比显、以应和”的构形特色。外部形式结构化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实体化的过程。三种基本心理图式决定了相应的形式结构的生成和基本形态:(1)摹仿造型图式——由自然形到工艺形;(2)抽象造型图式——由基本形到具体形;(3)综合造型图式——由功能形到装饰形。来自工具性经验和物喷实用性目的,与精神观念象征性和审美欣赏性目的,是具体形态发生和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六,传统的造物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宇宙观念,对于传统造物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造物讲究物态系统和物态环境的和谐,特别强调适应机制和调节机制。既包括对自然的适应,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同时注重稳定性原则,达就是传承沿袭的各种典章制度和形制式样。形成观念系统的调和持中与保守性。扬弃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传统工艺造物的多维、动态、有机的文化生态观念,是值得我们很好继承和发扬的。学习这些将对中国的设计思想得到本质的提高。

第5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美术设计 平面设计 教学思考 教学建议

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学校等纷纷开设设计课程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中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了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就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当前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美术与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活动时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再次,我们曾提到过“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并为提高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二十三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了日程。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高度的认识,有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2.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扩大自身外延的发展。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负着传达思想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从而具备特色型教学。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成为美术与平面教学的特色。

4.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要符合人性化与绿色设计需求,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危机,例如资源的破坏、能源浪费、生态环境失调等。因此二十一世纪设计的突出主题是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此种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任。不同年龄的人对设计有不同的需求,年轻人通常喜欢能够充分张扬个性和体现青春活力的设计;年壮者对那些能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的设计情有独钟;年老者则希望设计体现出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因此,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围绕人的需要展开。绿色设计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这给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平面设计师有责任使平面设计维持合理的视觉秩序,制止材料污染和视觉污染。另一方面,通过传达对环境的关注与自然相关的图像以及文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师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在纸张耗费与污染技术应用方面所扮演的主要决策人的角色。1996年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学院出版了《平面设计中环境责任指南》,又为某纸张制造商起草了《设计之生态学》手册,为美国设计师提供了关于减少对环境冲击的指导。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美术与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长期的目标,并为今后教学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课型 优点 弊端

在新课程改革前,美术课堂教学偏重于学科专业性。比如教学内容非常局限,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重于实践技法教学,忽视欣赏课内容,缺乏美术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课堂的参与和学习兴趣培养,教学手段、技巧匮乏,学校重视不够,等等。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相对与传统的《美术教学大纲》更具有科学性,在《美术课程标准》中,美术教学并不主张在所有地区一刀切。在新课程下,以上问题,开始逐步得到改善。简要谈谈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对课堂教学得失进行反思。

一、新课改下美术分类教学

1、“欣赏・评述”课。“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是: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欣赏课包括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常识阐述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作为文化载体的美术、了解并认识“美”的文化知识,是一种以鉴赏为主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社会的思维活动。这样的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问题等模式来进行审美判断的教学。

视觉思维是欣赏活动着力培养的能力之一。这里所说的思维,首先是指对美的感受,学生应该具有审美的眼光。通过欣赏活动之后,学生的眼界会拓宽,观察更敏锐。当然,在欣赏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欣赏课教学,能够形成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模式虽然十分重要,但不可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敢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能从多角度学习欣赏一件作品,使自己和学生们更灵活、更富有时代感和创造性。

2、“设计・应用”课。工艺设计课,内容较多,形式多样。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艺美术有关门类的基本原理、法则、基本构成方式和制作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懂得基本造型和制作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操作性很强。授课时,教师应运用精练的语言,结合欣赏来讲述概念、原理、法则,以直观演示方法,引导设计思维,指导操作。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较适合于“设计・应用”课,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是人们形成行为技能最直接、最形象、最经济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们的行为结果立即得到反馈,使正确的动作不断得到强化,错误的动作不断得到纠正,短时间内便可以大大提高行为质量。其基本程序是: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

二、美术课堂教学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围绕新课程,我市全体初中美术教师都积极行动动起来,积极进行《美术课程标准》及教材教法的培训。明确美术文化课程的内涵和历史定位;把课调动学生美术课堂学习兴趣放突出的位置;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应用受到普遍重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试验,使教材内容得到科学性拓展;课堂教学评价趋向多元;教学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注重人文性;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规范、适合学科特点;新课程教学内容对欣赏教学内容贯穿四个教学领域的全过程。教师的教研意识普遍提高;美术课课堂教学受到各方面关注;教材的选择趋向多元;美术教具配给相应改善。

三、常规与创新之间的矛盾与对策

美术课程改革要求美术教师不应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者,机械地执行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而应该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得更有创造性,真正从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现代教育应重点关注。美术学习方法,是一种多元的集合,新的方法要引入学习,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改造和运用。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接受性学习已被打入冷宫。

第7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教育脱胎于传统美术与工艺美术教育,但是如果一直沿用美术教育的模式教学,一味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技艺水平,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设计师。艺术设计类学科的教学活动,追求的根本在于人文精神,即本应该在学生情感上进行感性的诱发,通过这种情感上的理性诱发,促使学生去体验、去感悟,进而进行自主性创造。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学生掌握技艺的同时,更要倾向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应该切实改革色彩方面的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对色彩构成更深层次的系统性的把握,引导他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重视色彩的色相、明度等方面的合理运用。艺术来源于创造,创造性思维是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设计者,很难想象如果他缺乏创新性的思维如何去创作出脍炙人口、独具匠心的作品。基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困境,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朝着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向而努力。因此,当前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注重学生对自身感性思维与理性认识的把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设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通过逐步加深他们对艺术设计对象的认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环境设计进行再创造。

二、多媒体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1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专业,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多种多样,然而,一直以来,该专业的学生知识基础和经验过于贫乏,因此需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学,直观化展现丰富多彩的设计内容,增加学生的感知能力。首先,当前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快速发展,新的设计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学科知识急需大量的进行扩充,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搜集到的大量的设计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自己的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资料进行相应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消化,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其次,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打造立体化的教学课堂,能够最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带动学生参与课堂之中,启发他们在积极思维中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形成概念体系和规律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

2多媒体教学凸显了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得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愈发凸显,可以说,教师的这种主导性作用成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力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环艺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围绕所需要讲述的知识点制作成相应的教学课件,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而且,由于是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因此会有很大的自由,真正实现“量身订做”,极大满足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当然,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必须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不断汲取环艺方面的新知识,增强自身的艺术素养能力,并将之转化到教学之中。

3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较高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采取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与技能,提高其实践能力。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在呈现各种设计资料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他们就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相互交流,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再者,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课题作业,让学生利用AutoCAD、Photoshop等绘图软件进行独立创作设计,或者制作成模型,然后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进行统一的展示,并让作品制作的学生就自己的作品进行陈述、交流。还有,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屏幕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对案例情境进行优化,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设计项目中去,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第8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陈文令

1969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安溪,先后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居中国北京,著名艺术家。2012年参加德国卡塞尔“大道之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2011年参加澳大利亚第7届澳洲国际海岸雕塑展,2010年参加 “生存的进化” ——釜山双年展等。曾获得2013年第7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前三甲大奖,2011年丹麦奥胡斯市国际雕塑展最受欢迎大奖等。

在痛苦中诞生的力量

提到陈文令,就不得不提他的“小红人”们,2002年的厦门,一群清瘦的小红人出现在珍珠湾,通体鲜红,如火如荼,在沙滩、树干、船头、灯塔上,让人流连伫足,看上去很瘦小,却像是一阵红色的冲击波,震撼了厦门乃至整个中国的艺术领域,也让大家认识了这个来自福建安溪县的青年。

小红人可以说是陈文令关于童年的记忆,苦恼的幽默似乎是他创作中的重要构成。他说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坐在自行车的横梁上,被家人送去读书,眼泪像下雨一样滴在他的头上,过去给予我们的也有美好,痛苦也是在表现一种希望,“我出生在一个很辛苦甚至很痛苦的时代里,但我试图通过痛苦去表达人性中的美好与希望,不能拿痛苦再去表现痛苦,应该去表现人性中永恒的美好和希望,这就是人类或者艺术家的一个逃生出口。”

“小红人”的成功没有让陈文令停滞,复制自己的成功,相反,他选择了继续突围,将目光投向了“猪”, 一组名为“幸福生活”的雕塑,让人和动物的界限消失,接下来《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悬案》,他一次次地突破自己,一次次地剑走偏锋。动物是陈文令大爱的角色,他用动物创造着自己的寓言。

人人都是艺术家,处处都是艺术

这几年,陈文令的作品开始走出了美术馆、博物馆这些神圣的殿堂,走到了商场、酒店、公园草坪等公共空间。我们居住的城市公共的空间十分有限,也几乎看不到公共艺术。而生活空间若缺少了艺术品,就好像食物缺少了盐,味道总是不对。陈文令有着庞大的计划,梦想着扭转这种缺乏公众艺术的趋势,在创作他的大型雕塑的过程中,这些作品被设计成能够互动的、可以触摸的、可以与之玩耍或是促成幻想的。

2012年的个展“异度风景”,作品体量都很大,两个大展厅只有6件作品,个展延续了文令从前的脉络与风格 —— 动物形象的变形与想象,但内涵更丰富。我最喜欢《城市公牛》与《超验方舟》,5米高、3米宽、7米长的雕塑,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在内部和底部玩耍。在双层甲板上,有几百个小动物塑像。这个雕塑有趣的地方不只是它的互动作用,而是相较于无生命的船,它更像是个活生生的生物或有机体的事实。在主舱里,安装了一个声音装置来模仿脉搏的跳动;按照脉搏跳动的节奏灯光随之明灭。只有当人参与进来,作品才实现了意义的完整。

烦心的小细节

采访在陈文令新搬进的工作室进行,工作室有硕大的厂房,精巧的小院和开阔的展厅,门前空地上还安了篮球架,供助手们晚上娱乐。陈文令非常忙碌,想方案、做作品、办展览、应对各种采访……不过问及最烦心的事情,他的回答却是:“如果非要说烦恼,倒是有一个,工作室的热水器,水总是忽冷忽热。”果然,生活,还是败在了这些琐碎的小细节上。不过他也笑着说,在等待热水变凉或是冷水变温的时候,他会跑到外面的镜子前,用眼睛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Q “小红人”之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作品都是以猪作为主角,能不能讲一下为何钟情于猪?与过去的生活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

A 动物是我钟爱的角色,我早期的猪的雕塑也更像民间的东西,民间是亚文化,是通俗的文化。猪是最传统最民间的艺术形象,而我正是利用了这个祖先的艺术样式,表达了我对新世界的看法。

Q 您曾经说过“偏激才是艺术”,现在还是这样认为吗?

A 我所有的艺术实践都是从挑战任何“不懂”和“定规”开始的,这也许是艺术迷惑我的要结。艺术的本质是追求差异,而不是追求雷同。因此,艺术家决不能因为有人反对你或不同意你或唾弃谩骂你而改变自已的艺术信念。其实,所谓的艺术风格往往是错错错,之后等于一个更伟大的正确。艺术上我素来都是一个相信自己胜于相信别人的人。

Q 新家《世界家苑》的读者有很多也热爱艺术收藏,对于他们有哪些方面的建议?

A 其实我不是很主张花高昂的费用去收藏艺术品,在社会艺术扩张的今天,我希望人人都是艺术家,处处都是艺术,可能是一个偶然的灵感,或是随意的涂抹,都能诞生艺术品。

第9篇:谈谈对工艺美术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 高中美术欣赏课 教学方式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高中美术欣赏,已列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同时,它还能够发挥出德育、智育难以发挥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手段已经很难满足其要求,为此,我在近几年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结合美术课的规律和特点,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深信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会为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带来新的变革,必将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下面我就在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谈谈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创造氛围

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一般只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分析,学生只能很被动地接受,无法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或者要上好美术欣赏课,就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畏惧上美术欣赏课,在这种教育“气氛”中,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容易变得消极、冷淡、厌烦。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能清晰形象地显示美术的图画,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获得知识,教学效果也随之大为改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多媒体技术能出示生动有趣的画面和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利措施。恰当地运用多媒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因而我们就必须在课前设计制作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课件来创设趣味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投入到美术欣赏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利用情境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知识,而是要让他们自主探究,培养学习兴趣,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想方设法地向着预定的目标再前进,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传播的方式趣味化;能够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能够变灌输为主动,变注入式为自主式,改变单一的灌输知识的观念,这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只要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就能化枯燥为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能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解决美术欣赏课中的重、难点

美术欣赏课有很强的直观性,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投影仪,就可以将作品清楚地放大展示,让学生在欣赏课上能够真正地“欣赏”。例如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一课中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时,由于教材中的作品照片尺寸有限、印刷不清、角度单一,教师很难讲清楚该作品真正的艺术价值,同样学生很难理解该作品的伟大。而若通过多媒体和投影仪,将《大卫》投影成2米见方(达到几乎与原作一样的大小)的多角度影像,就能使每个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的震撼,达到最佳的审美感受。由此,视觉的传达与知识的传授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学习和提高。

美术教学离不开大量的直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在扩充书本的知识内容的同时,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中长期存在的诸多教学难题,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得学生的喜爱。

三、运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

在现有的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四大类的作品介绍与美术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因而,在课堂欣赏教学中,需要链接的信息量很大,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作品数量大。而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并存在印刷质量不高、画幅小的缺点;加之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不满足于教材上的介绍,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艺术体验。要解决好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如果仍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则是很难实现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快捷地提供课题所需的各类信息,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欣赏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在课前编辑好课件,将课题的知识点、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如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省了使用传统手段所需用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例如,在讲我国古代青铜器时,教材中图片有限,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就不可能对我国古代青铜器有较全面的认识,更不要说详细介绍了。而现在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前将选择好的作品图像、文字说明和作品图解分析等素材组合制作成课件,在教学时重点分析几件作品后,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较多地、系统地、连续地、反复地欣赏类似的其他作品(包括教材上因篇幅限制而没有介绍的优秀作品)。这样,在一节课中能比较轻松地让学生多欣赏几件作品,极大地扩展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充分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机会和空间。

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使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通过将多媒体引进课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完整。这种学习内容直观呈现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教学快捷地提供课题所需的各类信息,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欣赏需求,从而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2]尹少淳.美术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