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体育课程性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课程性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课程性质

第1篇: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这次颁发的新大纲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我国高中(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是否可行和能否作为 编写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依据,还要在试验工作结束后得出结论。我们的责任就是共同 研究、学习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深刻体会高中体育课程性质,明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及其目标体系。本文 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高中学生的体育,如何体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精神

    (一)体育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关键是高中学生的体育是不是具 有基础教育(或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性质。这里仅从高中学生的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来论述高中体育的 基础性。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讲到《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体育是素质 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 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 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体育和健康不能等同,但是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功能也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体质的增强。因此要提 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是离不开体育的,任何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完全的教 育。

    (二)高中学生的身体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

    体育课程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完成体育的目标,也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体育课 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而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本学科的主要特征。因此,制订体育课程和编写体 育教材时,必须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基础,反映其生理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学生的 生长发育、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刚进入缓慢的 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80年代和近几年对全国学生前后进行的近100 万 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测试与研究,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表明,在高中年龄段的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 力,如50米跑、1000米跑(男生)、800 米跑(女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斜身引体(女生)等 项目的指标,除个别项目略呈平稳的下降趋势外,绝大多数项目的指标都呈缓慢上升趋势。因此,抓住高中阶 段的有利时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 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要教会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 的健康发展,打好强身健体的基础,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也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归根到底 是全面锻炼身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体 育价值观。因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主要目标,这一基础的目标是不能动摇的。

    (三)高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是什么?动力,来源于动机。学生是否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的态度如何,学 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趋动力。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意向、愿望、兴趣已不是他们唯一的趋动力。而且高中学生对于兴趣内涵的理 解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可以说他们的体育价值观有了“转变”。如果把体育的功能概括为生物功能、心理 功能和社会功能,高中学生的价值观是与其功能相对应的。而且逐渐地从比较单纯地追求兴趣的心理满足,向 比较理性的、为了实现体育的生理的和社会的功能转化。

    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分类,可作下列表述:

    心理价值观:追求和满足自己的心理要求,寻求和

    │享受体育的乐趣,把兴趣、爱好作为

    │ 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趋动力。

    │生物价值观:把体育活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

    │ ,追求锻炼身体的实效性,认为生命

    学生的 │ 在于运动,把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增

    体育价值观 〈 强体质作为参加体育锻炼的趋动力。

    │社会价值观:加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并

    │ 且与个人的幸福、未来事业的发展和

    │ 社会责任相联系,把服务于集体、社

    │ 会、国家相联系,责任感和荣誉感成

    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趋动力。

    把学生体育价值观这样分类,不表明它们之间是截然分开的。特别是兴趣对各级学校的学生,都是他们积 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但是,对体育的兴趣有直接的兴趣和间接的兴趣。直接的兴趣是学生在体育 的学习锻炼中,通过参加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追求体育成绩和竞争中获得的。而间接的兴趣则是学习目的明 确、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达到身心发展目标的自觉活动。这种兴趣是必要的,而对高中学生来说,间接的兴趣 逐渐得到升华。如果说初中以下学生体育价值观,是以满足心理的价值为主要倾向,而高中学生生物的、社会 的价值观则逐步成为主要倾向。这里讲的只是一种“倾向”性,而不否认几种价值观的融合兼顾性。特别是兴 趣几乎是伴随人们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之一。

    高中学生与初中以下的学生不同,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课程的重 要目标之一。高中学生的体育与成年体育、康复体育、竞技体育和单纯的娱乐体育也不相同,他们仍然需要用 多种多样的体育手段与方法全面锻炼他们的身体,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在体育 课程、教材和教学中的体现。

    (四)普通高中的“普通”性,决定了它的“基础”性

    普通高中的体育课程,不仅与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不同,而且与职业中等技术学校的体育课程也不相同 。高中体育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普通性”和基础性?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而且这种普通性与其 它学科相比较,更具有其现实性。因为体育课程既是学科课程之一,又具有普遍性,其目标的内涵具有教育目 标的基础性,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主要的关系。不论学生未来的去向如何,都必须具有强健的体 魄和通过体育的教育活动所获得的相关素质。即使有少数高中学生,把体育作为未来的一种职业,毕业后希望 自己成为一位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或体育的管理人员,但是就学生的学习而论,也必须在学好基础 课程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通过各种途径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把普通的体育课,改成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训 练。将来不论做任何事情,包括做一位体育的专业人才,都必须打好思想、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基础。即使 是运动技术的提高,也必须在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与提高。这里还必须强调指出,不经过科学 选材、增加训练时间、强化训练、提供多种特殊的条件,只是通过体育课是不可能培养出专业运动员的。

    (五)基础教育与学科发展的关系

    课程教材必须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学科的知识,体育课程教材也不例外。但是,教材内容的发展 与更新,也必须体现基础教育的特点和教材相对稳定的特点。体育,就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论,它既是一个传 统的概念,又是一个欣欣向荣不断发展的事业。新的体育项目不断增加,健身方法也不断增加并向科学化发展 。但是,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体育,特别是学生必修课程中的体育教材内容,是不能完全与社会文化体 育相提并论的。竞技体育的项目层出不穷,新的竞技项目,作为文化是一回事,作为教材内容又是另一回事。 例如,拳击运动,特别是女子拳击以及散打等项目,搏击剧烈,最容易伤害身体,不符合高中体育教学目标。 这类的运动项目对学生既无强身健体的价值又无教育意义的项目,绝对不宜选入普通高中的课程教材。但是, 新的体育思想和有关强身健体的研究成果,则必须在体育教材内容中有所反映。例如,不顾学生的具体情况, 过分要求学生达到某种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无氧锻炼的时间过长等,科学已证明对青少年的身体锻炼不仅是无 益的,而且是有害的;而有氧锻炼对改善人体健康,增强体质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高中体育教材的构建中就 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体现基础性和科学性。

    (六)高中的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后“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在论证了高中体育的基础性的同时,还必须明确高中的基础教育性质与初中是不完全相同的,它是九年义 务教育后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普通高中的办学任务和培养目标与义务教育不完全相同

    就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目标而言,在与初中体育的目标相衔接,继续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学习体 育知识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几个方面都提高了要求。例如,在身体锻炼方面,从初中强调促进学生的正 常生长发育,改善健康状况为重点,向培养强壮型体魄,提高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转化。特别是要加强 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强化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把锻炼好身体 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且在体育学科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即具有自学、自练、自我调控、自我设计锻炼 计划、自我检测和评价体质状况能力等。

    高中学生应具有与高中教育阶段相适应的体育运动文化和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水平。

    2.体育教材内容的层次提高了

    高中学生的课程,有的是采用小循环排列的,作为课程的学科名称是相同的,但具体的内容和难度、高度 却不相同。甚至个别科目的内容也是相同的,但知识的深度、广度却不相同。体育教材的内容,从运动项目和 身体锻炼的手段名称来看,大体都是相同的。例如,初中有田径、体操、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操和舞蹈 等,普通高中几乎都重新开设,继续学习、锻炼,但是其动作的难度、定量要求、熟练程度、技术和战术(如 球类教材)都有较大的提高。其中较大的差别是加大了学生对教材的选择性。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 加注意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特长。

    3.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变化

    高中的办学模式与初中有所不同,普通高中的办学模式正在从比较单一的升学预备教育模式,逐步实现普 通高中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例如,一部分普通高中可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有所侧重地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 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一部分普通高中,通过分流,办成兼有为升学和就业两种预备 教育的学校;还可以试办以就业预备教育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可以办 一些特色学校。

    新大纲与高中各种不同办学模式的关系如何呢?首先不论是哪一种办学模式,都必须重视体育,体育课程 是任何一种办学模式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并保证贯彻执行新大纲的内容和规定。如果办具有体育特色的学校 或班,在使用新大纲时,应相应地有所变化。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去向不同,在完成新大纲基本要求的同时,在 限选和任选教材的授课时数和有关的规定范围方面可灵活使用。

第2篇: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谢微(1983-),女,湖南涟源人,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席艳辉(1977-),男,江西高安人,江西r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60-05

高等职业教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机组成。截至到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在校生数1048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数的41.2%[1]。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将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因而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工作需要。故而基于“职业发展”创新高职体育教学,大力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的紧迫课题。

我国高职教育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体育教学中过多的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导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度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竞技能力的提升,而高职毕业生较多从事实践一线的工作,这就不需要其具有较强的运动战术能力,而需要职工身体健康少生病或不生病,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既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职业体能又能使学生掌握预防职业病的锻炼方法,从而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逐步深入,但在真正实施中还存在一定偏差,特别是在课程编制和内容选择方面尚存不足,没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形成特色办学,照搬教学大纲,学生参与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大,所以如何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意义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是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思想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带来的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职业的多样性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技术的高智能、高强度和岗位工作的高竞争性、快适应性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内涵是在普通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上专门结合职业工作特点而开设的,突出职业实用性需要的体育教学,目的是通过教授学生职业实用体育知识与方法,期望消除职业身心疲劳,防治职业病,增进身心健康,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尤其是以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在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同时,职工也面临着高压力、高强度工作的问题,这就需要职工不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心理素质还应具备强健的体魄,以适应社会化精细分工对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正是根据这一社会需求,对学生可能从事的对口职业进行针对性体育教学,注重职业的连贯性和实用性,指导学生锻炼体魄,为今后从事相应工作打下基础。

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构建原则

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终身体育的理念,以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特点为导向,在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时遵循以下原则:

(一)终身体育性原则

终身体育是从生命开始到结束,以整体化、体系化为目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中持续地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强健体魄,提高生活质量。终身体育不是练习某一特定的体育项目“从一而终”,也不是片面的学校体育教学,而是学生在学校和脱离学校教育后的一个完整的现代体育教育思想,体育锻炼伴随终生。

(二)因地制宜原则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各院校的体育设施、师资力量、专业设置等情况各不相同,应根据地区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专业设置情况开展教学。同时还应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根据不同院系、专业和学生特点,扩充体育项目,丰富学生选择。

(三)系统性原则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绝不是“东一棒槌、西一榔头”的体育项目,课程模式的构建要根据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进而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和教学评价上做到规范、有序、科学、具体,从而使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在结构上衔接紧密,具有可操作性。

(四)实用性原则

随着工作岗位对职工身体素质要求要来越高,职工身体素质下降与岗位所需职工身体素质的矛盾日益突出,如医务工作者和公交司机工作中突然晕倒,银行工作者颈椎病高发等问题屡见报端,一旦病发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而且极有可能对工作对象造成危害。职业实用性体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实用性,在设置课程内容时一定要结合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施教,从而让学生奠定好良好的身体素质。

三、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

(一)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目标

根据《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其职业特点相关的身体素质锻炼,基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具有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和欣赏体育文化的能力。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两项以上职业实用性体育锻炼手段和方法,提高专业运动能力并了解常见职业性疾病的成因与预防,了解体育康复的方法。身体健康目标使学生结合今后从事职业特点掌握职业体能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能测评自身健康状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目标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克服心理障碍,调节自身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职业抗压能力。社会适应目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道德,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1.模块化教学理论。任何学科的建立都要求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也必须遵守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规律。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以模块化教学理论为依据,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一种教学理论,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任务,提前做好准备,介绍内容要讲究艺术性,评估时尊重学生成果[2]。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专科人才为主,模块化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这也与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要求相吻合。

模块化课程的设计路线主要是对课程的解构和重构。一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解构,具体包括明确专业目标和确定职位要求能力标准[3]。二是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进行课程重构,具体包括确定教学基本内容,根据专项能力划分模块,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2.项群训练理论。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同的价值。田麦久教授提出的“项群训练理论”将体育项目分为两大类:体能类与技能类。体能类包括快速力量型、速度型以及耐力型,技能类包括准确型、唯美型以及隔网、格斗、同场对抗型[4]。每个类型对应着不同的体育项目,而且对学生所需智力与非智力的要求、主要素质以及对锻炼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利用不同运动项目的职业价值,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以及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类型,有针对性地组织课程内容,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三)高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职业工种多种多样,对职工身体素质需求不尽相同,各项体育运动对体质的影响也各有差异,如何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使实际教学效果充分体现社会所需职业体能特点,显得尤为重要,结合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构建原则,本文认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5]为:(1)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实用性体育知识水平和运动能力。(2)教学内容能达到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要求。(3)教学内容与职业所需身体素质相近或相似。(4)教学内容能强化和预防职业所需某些惯用身体部位对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根据以上原则我们认为确定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应考虑以下三方面:(1)工作姿势:站姿、坐姿、走动、间歇移动、身体工作部位。(2)工作性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脑体混合劳动,动作速度、神经紧张程度、身心承受负荷。(3)工作场所:室内、室外或两者兼具。

结合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和综合考虑教学所涵盖的内容要素,尝试制定了高职院校部分专业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详见表1。

(四)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块化组织

以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为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目标,并结合模块化教学对课程的解构和重构要求,把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计为运动参与模块、通识体育模块、职业身体健康模块、职业专项技能模块、终身体育模块。运动参与模块设计的目的是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体育法律法规要求使学生完成体育课学习任务,产生学习兴趣。基础体育模块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般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及了解大众化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战术要求。职业身体健康模块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与岗位相关的体育健康知识、职业病预防和自我健康测评方法。职业专项技能模块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职业体态与社交礼仪,学习防护自身安全技巧,培养顽强协作的团队精神。终身体育模块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一组体育运动项目动作技术,能组织编排比赛、懂裁判法。根据模块划分,我们以会计专业为例设计了具体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详见表2。

表2中,上课环节是模块化教学中根据专业和岗位要求对课程的解构,每门课程解构成理论、主要素质、主要技能三部分。项目是模块化教学中对课程的重构,以运动参与、基础体育等五个学习模块为框架分别填充相应项目。同时随着体育学科的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项目可以按照各模块的要求重新填充组合,这样就使模块化教学课程设计可以做到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同时五个学习模块中各项目从运动参与――通识体育课教学――三大球、网球、羽毛球――体育保健――体育健身――防卫术、体态与社交礼仪――运动参与来看,它们是一组闭合路径,每个项目中的授课内容固定,学生可采取小组形式依次轮转学习,并结合课外体育锻炼,以达到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详见图1[7]。

(五)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评价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实行多元化的动态教学评价模式,在学生入学初期建立学生体育发展档案,在每学期初、期中、期末考核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习内容并做记录,动态分析阶段性教学效果,找出课程内容的不足并提出下阶段目标,多元化要求反应学生的体能、生理、知识、态度和技能,通过多元和动态的监测,把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职业体能和技能的教学目的。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是一种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应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体育教学和学生所学专业、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特征紧密结合。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以岗群特点和身体素质要求对专业工作类型进行区分,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式以运动参与、基础体育、职业身体健康、职业专项技能和终身体育五个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行多元化动态教学评价模式,突出强调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针对性,使体育教学更加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以此来提高“准职业”人的健康水平,从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练玉春.教育部职成司司长建议:“三种情况应报考高职”[N].光明日报,2016-07-04.

[2]周旭,金祥宇.模块式教学在高职汽车构造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6):43-44.

[3]江文,唐俊.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183-185.

[4]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J].体育科学,1990(6):29-35.

[5]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7):74-75.

第3篇: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1.1课程设置基础化,着重强调通才教育

目前,大部分国家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偏向文、理科课程相互结合的综合化编排,这样有助于新学科和综合性课程的发展。而体育学院或者体育系在专业课程主要是针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来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三个方面,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一个相对合理完整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埋下伏笔。

1.2课程设置选修化,即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大部分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比较倾向于实践化设置。然而发达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在院(系)之间也存在很大的不同;院(系)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和地区环境进行课程设置,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人才市场输送满足要求的体育人才。

1.3课程设置国际化,个性化

每个国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特色课程的设置;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除了开设常规运动项目外,还可以选择性的设置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目前,在社会发展新时期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实践课不在局限于竞技运动项目,还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医疗、娱乐、休闲和野外生存等课程中来。

2新时期我国体育教育健身职业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2.1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呼唤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受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中、小学教育对于体育教师的能力越来越看重,这时候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这个大背景下,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才能灵活的应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基础教育在课程功能的转变特别明显,主要有如下四个发展趋势:从以往注重学科内容的介绍,转变为关注学习者实践,这样使得课程设置与社会联系更加密切;从以往目标计划培养,转变为吸收学习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从以往的单一教材来教授知识,转变为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个因素的整体优化;从只注重显性课程的培养,转变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同等地位进行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深入改革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在教育思想、办学模式、教育观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会有相应的改变。所以,合格的师资力量就是要求师范院校给中小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能力强和素质高等综合能力。这就给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积极配合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加快教学改革和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是培养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关键。

2.2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呼唤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很大的机遇,能加快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目前科学技术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发展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这就使得高等学校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都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科技知识的不断更新,新学科不断出现,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方式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个信息不断发展的时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组合课程不断加快更新,学生对于课程学习方式和教学技术条件有了多种多样的需求。

2.3终身教育思想的呼唤

目前,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进行职业更换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实践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大部分国家把终身教育思想作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打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理念,开始向“终身教育”转变,而“终生学习”的思想肯定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高等教育要反思过去“一次教育享用终身”的理念,以及学科本位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此同时,要在时空上告诉学生他们进入高校学习不是接受教育的最后一次学习,而是教会你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有助于自己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健身职业课程方案的构建

3.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应该是在教育思想与观念不断更新的基础上来实现的。通过发现以往教学思想与观念中的不足之处,对教育思想与观念进行不断的更新,使其更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在更新过程中,一定要保留和发扬以往优秀的地方,并对一些跟不上时展的教育思想与观念要予以剔除。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改革就是对现行的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教育思想的改革有助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如“加强素质教育”就要求全面的培养目标、综合的培养模式和协调的培养过程,“终身教育”就要求进行阶段和持续的过程培养方式,并且还要设置基础和有效的教育内容,“注重个性发展”就要求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更加自主的培养环境。

3.2深化课程体系

建立培养人才课程目标体系,主要有以下五个内容:一是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基础和全面;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是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四是强调综合素质的提升;五是强调终身学习。课程体系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从中也可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必要性;在许多收集到的信息中,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结合现状给体育教育专业理清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在这个社会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学习终身化、经济全球化和教师教育开放化的大环境下,社会的需求总是稀缺的,只有不断的提高人才素质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着手,去深化体育教育健身职业课程教学改革。

3.3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第4篇: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开发;过程模型;课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50―02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开发高质量的职业课程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学者通过引进和吸收国外主要课程开发方法,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方法,例如从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实践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这些方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指导,推进了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开发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可见,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优秀的开发方法,还需要一个工程化的过程模型为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与质量控制等实施提供保障。

一、课程开发过程模型

课程开发过程模型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关系。在过程模型中引入评审和反馈机制,保证了课程开发的质量。只有通过评审的活动成果才能进入下一活动,下一活动是在前一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是前一活动成果的具体化。根据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关系,制订具体的开发计划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对开发进度、成本以及课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一)需求分析

人才需求分析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原则。首先,组建由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专家、部门经理、教育教学专家、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然后确定调研对象,一般为企事业单位人事经理、部门经理、技术人员、毕业生、专业相关的工作过程、企业内部员工培训方案;最后选择调研方法,可以是实地考察、访谈、统计分析法、信函调研等。需求分析阶段成果是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描述。

(二)需求评审

需求评审是保证需求分析成果正确性的重要手段。这里的正确性是指:第一,需求能准确反映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第二,企业人员和课程开发团队之间、开发团队成员之间对需求理解的一致性。评审的主要形式是会议,主要方法是论证,其参与人员是课程开发团队、企业人员等,主要任务是对需求分析的正确性、完整性、无歧义性、一致性、可理解性进行验证。

(三)设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成长规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构建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选择教学载体(项目、案例、任务、产品等)、制定课程标准、根据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等。本阶段的工作成果是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与实施方案描述。

(四)设计评审

设计评审在形式和方法上与需求分析相同,评审主要任务是对设计结果和需求分析结果之间的完整性、一致性、无歧义性和可理解性进行验证。

(五)开发方法探讨

过程模型是抽象的,开发方法则是具体的。该模型支持项目化课程开发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等。项目课程开发流程如下:社会需求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模块转化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开发、教材开发和教学实施分析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已经成为主流的高职课程开发方法,主要流程如下:确定职业岗位与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典型工作任务为行动领域;转换行动领域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内容)等。从这两种方法流程来看,项目化课程开发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呈现融合的趋势。

二、高职软件专业课程开发实例

由企业、行业专家、软件技术专家、项目经理、教育教学专家、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采用上述课程开发过程模型,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课程开发方法,对高职软件专业课程进行开发。

(一)确立岗位(群)与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省内及长三角地区软件产业发达省市的软件企业、信息技术相关企业、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部门的考察调研,对管理与技术人员的深度访谈,国内大型招聘网站对软件人才需求的统计分析以及对《计算机软件水平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研究,归纳并提炼出软件专业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典型的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二)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分析

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类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形成职业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将学习领域课程依据学习和教学规律进行序化、编排形成课程体系。

(三)“项目载体”学习情境设计

“项目载体”学习情境设计,即课程项目化。课程项目化应该做到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深度融合、项目要覆盖整个工作领域,承载工作领域所需要的知识、主要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经验;项目分解要科学,便于实施,最终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方案。软件项目不同于其他项目,它涉及社会各行各业,面广、变化大、复杂程度高,同时,软件开发领域内所涉及的技术非常多、更新快,不同的行业和项目会使用不同的技术。在实践中我们遵守以下原则:一是实践性原则。项目必须源自实践领域,应选取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的企业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二是技术实用性原则。所选择的技术一定是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技术。课程主要内容也集中在如何解决软件开发项目中所涉及的技术工具、技术框架、开发流程和编码调试经验等方面。三是80/20原则。80/20原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企业80%的时间在使用的20%的核心技术重点讲解,而那些80%不常用的非核心技术弱化讲解,或者只作为拓展内容;第二,花费80%精力才能够学会的20%内容不讲解。四是系统性原则。项目应反映企业完整的工作过程。五是可扩展性和层次性原则。项目应具有可扩展性,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教学优化,项目之间层次递进,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知识面由窄到宽,并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六是项目任务化。一个项目划分成若干个任务,学生可以看到任务的外延,每个任务的完成具有可见性。

三、结束语

课程开发复杂性高,通过课程开发过程模型的研究,将推动课程开发工程化,为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提供重要的保证,对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过程模型本身是发展的,必须经过大量实践,不断地优化,才能形成成熟的模型。

参考文献:

[1]邓光,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10,(9):73-75.

[2]陈莉,万克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1,(1):137―138.

[3]刘海波: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与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15):133―134.

第5篇: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隐性体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体育课程而言的,体育隐蔽课程:又称为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等。1966 年,杰克逊((P.W.JASKSON))首次提出“隐蔽课程”的概念。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开始对隐蔽课程进行研究。从课程的文化角度出发,对体育隐蔽课程定义为:“学校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要素的总和。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对体育显性课程资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 如: 季浏 (2001) 、曲宗湖(2002) 、赵吉峰 (2003) 、张玲 (2003) 、许世岩 (2003) 等 , 而对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研究相对较少 , 如姚蕾(2002) 、陈莲珍 (2004) 、汤晓玲 (2006) 等。

综上所述,体育隐蔽课程资源是体育学科中以非正式中、潜在的方式对体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一切课程资源的总和。体育隐蔽课程资源具有间接性内隐性与无意识性的特点,构成课程资源的直接与规定内容,但是客观存在并起到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学校体育环境,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所获得的体育教育性总和经验的总和 它重视体育环境对学生的潜在作用,主张利用环境中用,主张利用环境中的各种体育教育因素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与心理潜力 ,体育隐性课程是相对于体育显性课程而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在一起相互交叉, 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具有强迫性和被动性不具有强迫性和被动性,学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受到教育所以,在强调以学生为本方面,隐性课程具有比显性课程更大的优势。

体育隐性课程是通过各种物质、文化和制度等载体表现出来的。我们将其分为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学校体育传媒、学校体育风气、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体育课堂心理气氛、学校管理制度等这些方面。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于教师的创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师的良好心理品质是体育教师工作富有成效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肩负着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增强学生体质的使命,一个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得好不好,与体育教师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教师的品质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了解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构成 ,是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学问题。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所以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应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的良好心理品质是体育教师工作富有成效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师,体育教师与学生有着广泛的近距离的接触,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育教师的气质魅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利用体育教师的气质魅力影响学生,促进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技术、技能、技巧的学习。

体育教师的品质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属于隐形课程要素,它对师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体育教育活动同其他人类实践一样,都是在交往活动中展开的,人们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交往性和群体性。一个体育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优秀的人格魅力,那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就您认为一名体育教师最重要品质有哪些,对体育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1中路可以看出,对于教师调查结果,我们是从九个选项中经过排序,最后得出体育教师认为最重要的五项品质依次是: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对学生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负责态度;语言幽默风趣,能于学生建立朋友般师生关系;知识丰富,技术全面;教师精神饱满,服装整洁并大方得体。而体育教师在其他四项品质上则有所忽视,如:能以平静,严肃,积极地态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能公平、无偏袒、客观的看待学生;体育教师言谈举止有风度,优雅;语言温和,对学生有耐心。

而从表1中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学生认为当前体育教师最缺乏的五项品质依次是:语言幽默风趣,能于学生建立朋友般师生关系;语言温和,对学生有耐心;能以平静、严肃、积极地态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体育教师言谈举止有风度,优雅;能公平、无偏袒、客观的看待学生。

从调查结果来看,体育教师认为不重要的、有所忽视的人格品质,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喜欢的品质,也是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当前最缺乏的品质。可见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

教师的教育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对学生的社会态度,价值观形成有深刻影响;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对学生发展体育兴趣爱好以及养成锻炼习惯至关重要。特别是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示范性特点,表现力更为强烈: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谈、衣着仪态、个性特征、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行为习惯等,无不作为文化内隐方式传递给学生和影响学生,体育教师在精通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必须博览相关学科知识,增强学科的相容性及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促进学校体育风气的形成。

教师和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对当前师生关系并不满

意,他们希望体育教师幽默风趣,能与教师打成朋友般的关系。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

可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待学生和蔼,幽默风趣,并能公平、客观的评价学生。要提高教师的威信和亲和力,同时要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体育器材要保持整洁,保证学生在友好,团结,热烈的气氛中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姚蕾体育隐性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及其利用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及其利用搏击武术科学. 2010年7月第7卷第 7期.93—94

[2]姚 蕾.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3]向 渝.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本质 结构和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5]周正平.体育教师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9(1).

[6]孙一.体育教师心理品质浅谈.现代企业教育,2011(10).

第6篇: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摘 要 最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体育教育也随之出现一系列不足之处,包括教育理念陈旧、课程结构单一、教材失去科学性等,尤其是课程改革滞后这一不争的事实。本文从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思考提出若干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旨在为提升高职体育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 体育教育 课程改革 做法

高职在转变体育教育理念方面有过一些探索,但对课程改革的研究相对较少。尽管高职在建设体育课程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依旧是一个探究热点,只有依赖理性的思考,才能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的需要,才能不断建立健全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因此,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较高职的整个课程体系而言,体育课程改革的范围偏小、深度也远远不够,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体育课程应跟高职人才的从业需求相匹配,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均由以前的成人学校以及经贸、机电、工程、农林、艺术等领域的大中专院校组建而成,并经过长期的发展才初步形成办学思路清晰、专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专业特色不仅是高职改革体育课程的生命力,更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一种动力,是院校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的重大潜力[1]。

基于此,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立足高职院校所开设专业的特点,构建一套与专业特色相适应的体育课程体系,从而满足各种各样的就业岗位对高职学生从业提出的体能素质要求。换言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要以能力本位及岗位技能为导向,促使体育教育教学具备更强的针对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其历史沿革、专业设置等情况,弄清楚哪些是短线专业哪些是长线专业,并明确院校的学科建设发展趋势。即便是同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也应尽可能避免体育课程的趋同,要与其他院校的课程有所差异,确保体育课程与自身院校的一般发展规律相符。

二、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树立先进的体育课程改革指导理念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积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理念,将育人作为院校的最高目标,促使体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并基于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有机结合高职体育育体育心、学生专业需求与未来职业生活、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与学生终身受益等,从而真正确立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中心,注重通过课程改革及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及实践能力,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体能、意志力、竞争力、保健能力等,充实有利于学生今后开展职业活动的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储备,为学生的终身事业奠定坚实的体能基础,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基于学生需求增强课程改革针对性

分析学生需求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环节,需求不仅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能促使体育课程改革具有更强的特色与针对性。在这之中,研究学生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的差距是核心内容。一是分析当下高职学生需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及素质,也就是当代学生理想的体育知识、技能、素质等的标准;二是分析高职学生在生活、学习等环节缺少的体育知识、技能及素质;三是分析学生所需的或理想的体育知识、技能及素质与学生既有的体育知识、技能、素质之间存在的差距。分析学生学习体育的需求时可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学生个体,确定学生更愿意学习哪种校本课程;分析学生所学专业,以便按照专业需求来开设体育校本课程;综合分析整个院校不同的专业与年级,明确制定院校开设体育校本课程的方案;分析学生的发展,即分析学生未来的学习需求,着眼于未来发展提出独具前瞻性的体育校本课程设计方案,赋予高职体育课程更强的针对性与时代性。

(三)构建独具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

调整课程结构是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独具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是当务之急。高职为顺利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必须要立足实际,充分体现自身的职业教育特征,强调传授知识、提高体能与素质、培养习惯和能力、掌握方法与技能等,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设置体育课程时,高职院校应严格遵循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学校与社会相互结合的基本原则,如图1所示。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满足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实际需求,高职应为全体学生开设更多体育课程,并按照课程类型突破班级、系别的限制,实施组合上课模式。

在该体育课程结构模式中,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其中,基础课程主要是为高职院校复杂的教育对象而设置,它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发展身体基本的活动能力,培养基本身体素质。当然,体育基础课程要禁止炒冷饭,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保健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今后所从事职业的保健知识,初步掌握防治职业病的措施;理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促使他们拥有一定水平的体育文化素养。选修类课程是让高职学生按照各自的爱好、兴趣及基础水平,有选择性地学习某一个体育项目,以便学生能在掌握技术水平的环节培养自身与体育项目之间的亲和性,并掌握一定的体育健身与竞赛方法,有利于学生发展终身体育事业。课外体育是高职体育课程的形式之一,目的在于延伸课堂教学,为体育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场所[2]。

(四)加快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改革步伐

随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院校体育课程慢慢向体育选修课、俱乐部等形式过渡,这就对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及体育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征,坚持针对性、实用性、终身性等原则,编写新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按照专业技术要求及职业体能需要,选编一些有较强实用性的体育教材,且新教材的课程内容应侧重于一些非竞技类的体育项目,突出体育课程的娱乐性、健身性、全面性、可接受性;结合高职专业特征,有机结合专业现有课程,选择对提高学生身体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有利的体育训练课程,并在体育教材中纳入自我保健与职业劳动、职业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课程内容,使教材改革步伐能与体育课程改革步伐保持一致。

(五)改革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

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环节,课程评价发挥着关键的导向作用、监控作用,所以课程改革要保持与评价改革的同步[3]。在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等先进理念的指导下,高职体育课程要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开展体育课程评价工作,它既要区别于本科院校体育课程评价注重参与、锻炼的做法,又要区别于专业课程评价强调技能的应用。由于高职的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方向息息相关,所以评价方法要有所差异,要注重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这是高职培养技能型、职业型人才的目标决定的。如对高职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体育课程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生掌握武术的水平及示范讲解能力,还要考核武术会对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便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知识储备。

三、结语

课程是教育改革及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社会的变革势必会伴随课程改革,它反映出社会需求。如今,标准化、规范化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式已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目标及社会发展需求,教育工作者只有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促使高职体育课程逐渐变得职业化、多样化、多元化,才能促使高职体育课程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发挥最佳功效。

参考文献:

[1] 张曦,杨江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39-42.

第7篇: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越野行走;课程设置;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84-02

一、前言

越野行走起源于芬兰(又名北欧行走Nordic Walking),最早源于滑雪运动员夏季训练的方法、手段。1997年,芬兰体育科学研究所和芬兰索目拉途户外运动协会一起率先把滑雪杖改制成适合步行和登山的手杖,开创了越野行走的先河。2000年,国际越野行走协会(International Nordic Walking Association,简称INWA)在赫尔辛基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性的越野行走协会。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率先把越野行走运动引入我国,4月时,“2003年全国健身登山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越野行走队带着自己研制的“沃克”越野行走手杖参加了大会,把越野行走运动带入中国,成为越野行走在中国的创始人。2005年,总局科学研究所与国际越野行走联合会合作。在中国举办了越野行走教练员培训班,开始了正式的推广工作。姚新新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越野行走推广中心主任,国际越野行走协会(INWA)教练、中国总教练。肖刚,为国际越野行走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2013年4月国际越野行走协会中国委员会在吉林长春首次举办全国高校教师高级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同年,成立的高校分会,本文作者任推广部副主任。

近年来,越野行走从风靡北欧到全球推广,现有近四十个国家开展这项运动,其中芬兰、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更为普及。今天越野行走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户外有氧运动。越野行走是世界心脏联盟和国家体育总局重点推广的健身项目。被美国《运动医学》杂志评为“最接近完美的运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样好的运动项目带到学校中来,为体育教育增添新的血液。

二、在大学中设置越野行走体育课程的意义、价值

研究越野行走在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源于越野行走的四个独特优势:一是健身效果突出。使用两根手杖,可使全身90%的肌肉同时参与运动,提高了运动强度。根据美国康斯威星州大学达拉斯COOPER学院实验数据,与普通行走相比,越野行走可使心率提高13%,热量多消耗20%~46%。同时,还可以明显地提高肌肉的耐力。因此,在提高心肺功能,减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效果显著。此外,利用两只手杖,还可以进行力量练习和拉伸运动,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二是具有独特的防护功能。使用两根手杖,使人体由两点支撑变为四点支撑,减轻了腰椎和膝关节的压力,无论是登山还是行走,都可以保护关节,预防骨关节病。另外,越野行走还是一项快乐运动。由于使用两根手杖,在上肢的参与下,大大地减轻了行走和登山过程中下肢的负担,即使是较长时间的锻炼,也会因此“不累”。因此,越野行走不仅是健身运动,更像是“玩”的运动。最后,越野徒步,不仅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文化,是生活,更是一种心情,是内心深处不断得到净化的过程……由于徒步运动具有群体性,并以它的“回归自然性”独占其他运动的鳌头。因此,这项运动对于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促进心理健康,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把越野行走引入体育课中,不仅能够填充体育教学项目,更重要的是,徒步越野运动项目在学校的开展,必将为学校培养出身心健康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大学中设置越野行走课程的创新之处

越野行走是最优秀的有氧代谢运动方式之一。它借助两支手杖,使人在行走过程中实现四肢同时参与运动。正是这一特点,使越野行走非常容易达到有氧运动的靶心率,且适合长时间行走,并实现了全身大肌肉群的同时锻炼,因而成为了最优秀的有氧运动方式。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把越野行走作为优秀全民健身项目向全国推广。越野行走如果在我国高校大力推广,不仅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有好处,还对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把科学健身的理念,把运动干预慢性生活方式病的作用,把快乐健身的魅力展示给大家。可以说,其对培养大学生掌握越野行走技能,享受科学健身乐趣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创新之处在于:(1)辽宁省高校越野行走体育课程设置调研尚属第一次。(2)制定高校大学生参与越野行走体育课程安全保障体系尚属实验阶段。(3)2013.9月之前,全国范围内尚无开课先例。继5月首届全国高校高级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后,山东青岛科技大学和集美大学开设了越野行走课,学生们踊跃参加。(4)通过开展徒步越野运动,学生可以在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能力、挑战自我,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及野外的生存能力等方面得到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替代的锻炼,同时,可以在回归大自然的过程中充分领略自然所赐予我们的“美”,缓解精神压力,放飞心情!

四、越野行走有氧运动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针对越野行走项目的运动特点,收集、整合适合越野行走有氧运动在高校中发展的体育教学手段、方法、内容;形成可具体实践和操作的理论指导,为发展我国越野行走体育教学提供决策依据。以大连医科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越野行走运动的手段、方法、内容的研究为重点,首先制定符合高校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然后构建越野行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体系,之后进行实践教学研究。

五、在高校设置越野行走有氧运动课程的可行性

1.越野行走运动是已经被科研机构和各界相关权威组织机构认证了的运动。越野行走运动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户外有氧运动,并成立了世界上官方性协会――国际越野行走协会。越野行走运动是国际健身大众体育协会和世界心脏联盟重点推广的健身运动,被美国《运动医学》杂志成为“最接近完美的运动”而大力倡导;是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推广的优秀全民健身项目。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称“行走是最好的运动,越野行走是最好的行走”。

2.越野行走运动具有易推广性。首先,越野行走运动适合在各种场地里进行,学校的操场、马路、林地、山地及学校周边公园等场地都是徒步越野行走可利用的场地;其次,越野行走的动作技术要领简单易学,而内容却丰富多彩,如场地走,公路走、山地走、跑等,适合各类人群;第三,使用器材简单,一副手杖可以终身使用。

3.越野行走运动符合年轻人现代生活需要。由于现代生活的改变,徒步已经成为了一种实用、时尚的健身方法以及交友、娱乐的方法、手段。作为健身的手段,如何行走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在野外,如何避免风险的发生,发生风险之后如何自救、互救脱险,提高生存能力等,都是当代年轻人急需掌握的知识。

4.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大连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丘陵地带,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有山有水有风景。在沿海以及水库甚至在公路旁的很多地方都铺设了供徒步用的栈道,特别是本校及学校周边的旅顺口区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开展越野徒步运动。由于旅顺地区的历史背景,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越野行走有氧运动体育课程设置大纲与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在深入研究了在大学设置越野行走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特拟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与大家探讨。另,由姚新新、肖刚为顾问,由各大学专家教授主编参编的中国第一本高校越野行走教材已经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七、结束语

越野行走运动虽然是一项相对安全的运动项目,在我国毕竟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课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教学气体系尚不完备。特别是由于户外运动的特殊性,仍然存在很多诸如运动损伤、交通安全、自然突发事件等不安全因素。这是阻碍这项运动开展的最大的阻力。同时也要投入相当的财力如购买手杖、教师培训等。但这都不是影响这项运动在高校开展的主要因素。只要大家群策群力,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上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课后及时总结经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一定能将越野行走有氧运动体育课程高效、有序、有趣、安全地开展起来,为学校的终身体育教育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欧阳梅.越野行走对老年人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8).

[2]李章.有氧运动首推越野行走[J].保健时报,2010,(04).

[3]姚新新.为越野行走纠错[J].健康时报,2007,(05).

第8篇: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认为,“英语课程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上述的理念告诉我们:英语课程教学应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发展目标,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为根本,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思维模式进行学习,进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

1 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内驱动力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活力因子。这种活力来源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激情和态度,即通常所说的学习情感。积极的情感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环境,一方面,能够体现新课程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能够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内驱动力,能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些方法主要有:(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一种轻松、活泼、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思维;(2)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严,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思维模式来进行学习探究,保护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积极性;(3)利用合作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精神和问题探究能力;(4)构建和谐的师生交流畅通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的7B Unit 1Dream homes教学中,笔者为了激活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通过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这些方法主要有:(1)建议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世界各地的住房造型,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模型进行学习理解,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展现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2)要求学生就自己喜欢的房型设计与此相关的表现氛围,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3)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Homes around the world”中的房屋描述进行小组学习,以解决学生个体的质疑之处;(4)教师在此基础上布置思考题目:①Which home do you like best? Why?②If you want to see sea, whose home do fit you? ③Why does Neil like kitchen?④Which room does Anna like best?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有助于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生成。

2 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能够让学生在任务问题教学的引导下,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探究,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充分地展现,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体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还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

笔者以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设计明确的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3)鼓励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听、说、写等方面学习技能的训练;(4)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以此来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提供展示平台。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3Finding your way 的“Reading AA lucky escape ”教学中,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的学习任务:(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要求他们能够归纳该文的大意;(2)布置一定的任务学习探究题目:①How many people in the article?②Why does Justin think three men in police uniform are robbers?③How do Paul and Justin escape?(3)建议学生可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上述学习任务;(4)允许学生通过才华展示的方式来对学习任务进行综合表达。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运用;另一方面,让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3 注重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多元化学习思维模式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主要体现在:(1)鼓励学生在遵循学习认知规律的前提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2)引导运用合理的学习思维和语感进行探究问题,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以此来对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以此来提高学习质量。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6 Pets的“Reading A Poems and pets”教学中,笔者通过如下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1)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能够归纳出文章的大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表达,并能够注意以下核心词汇:the cleverest animal、camp out of sticks、like to fight、best friend、a rabbit hutch;(3)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学习探究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交际学习策略;(4)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学习过程和表现情况予以积极评价,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反思调控学习策略。这样的教学思维模式,一方面,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

综上所言,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应该在关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性作用,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策略和习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为丰富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这也正是新课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所必需的,也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俞月琳.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9(4).

[3] 李雪华.中学英语有效性教学策略探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融合与达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3).

第9篇:体育课程性质范文

关键词: 出租车;行政许可审批制度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步,出租车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出租车作为公众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一方面满足为公众出行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逐步加强,在也产生了一些诸如"黑车"等问题。

一、出租车行业行政许可制度的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为服务涉外经济,在80年代出租车行业逐步从沿海开放城市逐渐兴起。为引导其发展1985年1月由国务院特区办、对外经贸部、财政部、国家经委、海关总署等五部委的《关于限制举办经营出税汽车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请示》成为了我国最早的对出租车行业进行管理的法规性文件。之后北京、上海等城市都出台了地方性行政法规。1988年6月,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建设部联合颁布《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了对出租车行业管理的部门是公共交通部门,并对出租车的开业、停业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进入90年代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政府鼓励社会办交通,因此,为进一步规范出租车行业1997年12月公安部和建设部《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目前对出租车行业进行管理相对比较完善的规定。到2004年10月国务院第135号令《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条件的规定》,明确了驾驶员客运资格证、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和车辆运营证核发条件。随着这些规定的出台出租车行业得到进一步规范,促进了其快速发展。

纵观我国出租车行业的管理规定,经营权经历了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过程。在早期政府实行经营权无偿使用的制度,只要经过审批都可以上路运行。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如出租车司机收入下降,出租车数量飞速增长,行业竞争激烈等。同时,一些人为获取出租车经营权及倒卖经营权而进行权钱交易,滋生了大量腐败现象,增加了行业的不稳定因素。从90年代中期至今,为限制出租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政府由过去的一般准入实行了特许准入,进行数量控制;为避免出现腐败现象,政府开始逐步采用有偿使用招投标的制度。90年代后各地也都纷纷效仿,这一制度得以在全国推广。

政府为了便于管理,要求司机挂靠企业经营,2003年,政府文件更是强行规定牌照到期后由政府回收拍卖,而且只对企业拍卖。针对已有的个体运营权,在公司化的过程中,政府采取"收车"的方法强行推行公司化管理。"收车"就是由政府强行收回车辆的产权和营运证归公司所有,对原出租车业主给与少量的补贴。个体经营逐步被淘汰,公司把持了有限的出租车运营车牌,车牌成了一种被不合理垄断的稀缺资源。出租车公司利用这一优势向"的哥"收取高额"份钱",实际上出租车牌照是在设行政许可制度,这也直接导致了出租车罢运事件的发生。

二、出租车行业行政许可制度引发的问题

㈠黑车数量增加

顾名思义,"黑车"就是不具备相关营业执照的出租汽车。由于当前政府出于维护出租车行业整体利润,避免出现由于出租车数量过多而导致恶性竞争,因此,对出租车行业采取了严格的数量限制,但是出租车行业门槛较低,我国目前较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合法运营的出租车无法对边缘地区覆盖,都使"黑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极大的影响行业秩序,对乘客及合法营运的出租车司机的利益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出租车市场中黑车的数量是正规出租车的两倍。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出租车数量的严格管制。凭借与政府密切的利益关系,博弈能力强大的公司所有者们成为出租车特许经营牌照的有利争夺者。公司群体希望以"公司化"方式,从个体经营者手中夺取出租车经营权,从而成为"公司制"的重要推动者。政府为了有效管理出租车行业将经营权垄断性的交给出租车公司,将出租车司机变为公司的员工,公司凭借其手中的特许经营权对司机收取高额"份钱",使司机在创造出巨大利润的同时依旧处于行业的底端。众多希望进入出租车行业的竞争者,只能通过黑车进入该市场。以上海为例,若开正规出租车,申请获准,先缴车牌费约3万元,营运后每个月向公司上缴"份钱"5000余元,一年就是6万余元。而制作一辆假出租车总成本将近9万,这其中包括:购车款8.5万元,车型为桑塔纳3000,办理假车牌和行驶证件需800元,汽修厂喷涂某家出租车公司的标志需500元,购买全套出租车装备需1000元。全部办好就可上路拉客,并且无论收入多少都归自己所有。这也加剧了行业中的矛盾,增加了治理成本。

㈡乘客利益受损

由于出租车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使各地的出租车经营权的拍卖价格不断上升。而这部分高额的成本必然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起步价的制定。起步价是为分担车辆的固定费用而设定,因此分摊应该设定科学的比例,当前可以采用第一、二、三公里的计价费用依次递减,超过三公里以后每公里价格按照另行的标准来计价更显公平。过高的起步价不仅对乘坐3公里以内的乘客不公平,而且会减少乘客数量,这在客观上也减少了司机的收入。其次,超过起步里程后的计价按公里并不公平。随着科技进步,众多行业都在向精确化方向发展,但出租车运价仍然按照每公里计费。实际从技术层面,可以做到以米为计价单位。而现状是,若乘客乘车距离超过1米,计价器也要上调为1公里的收费,乘客要多支付1公里费。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于政府,为确保出租车公司及司机收入而实施了价格管制,作为部分出租车司机或者公司为了弥补高额拍卖费,以为通过偏高的价格能向消费者转移成本,但忽略了薄利多销这个基本道理。

㈢出租车司机利益受损

由于我国目前的出租车特许经营权是经过拍卖发放的并且数量有限,所以获得经营权的公司都支付了较高的拍卖费,从而使出租车公司为尽快收回成本实现盈利,都要司机支付较高的承包费用,这导致出租车司机的营运成本大增,收入空间缩小。由于,拍卖费用很高,政府必须制定较高的起步价,而起步价的提高又会减少乘客,造成出租车空载率提高,这直接影响到了司机的收入。此外,政府通过拍卖特许经营权获取收入后,就承担为车主收回成本并取得利润的责任,这样,政府会进一步限制出租车数量的增加,使市场上出租车供给不足,这又会使出租车起步价和空载率上升,影响司机收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出租车司机收入下降是由于出租车没有完全市场化,并在整个经营过程中,中间环节较多,最后导致司机需交纳高额"份钱"。这也促使城市出租车司机的罢运行为的出现。

㈣垄断环境下的权力寻租与公平缺失问题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出租车企业凭借通过拍卖获得的特许经营许可权,逐步取得了市场垄断地位并获取了高额的利润。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这些企业会对相关的政府官员进行寻租,使其能够尽可能维护企业的利益,这为官员腐败提供了相应的土壤。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政府会很容易做出偏向于企业的决策,这样就会对消费者、司机及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因此,寻租活动会使政府形象受损, 经济效益下降和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 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失。

由于我国对出租车行业实行特许经营许可审批制度,所以出租车牌照成为一种紧缺资源,公司成为了整个行业的主体,并逐步垄断整个市场,而个体经营仅有极少数被保留下来。在实际情况中个人很难从政府获得合法牌照,只能通过向出租车公司交纳高额的"份钱",以此换取合法牌照,这使得司机在整个环节中处于最底端,不能有效的维护自身利益。这种个体准入遭到歧视而公司化经营受到推崇的现象,体现出了市场准入制度的不平等。

三、完善出租车行业行政许可制度的对策

㈠逐步取消政府特许经营并放开出租车市场

由于出租车行业中问题的产生与政府的数量管制密切相关,因此,要逐步取消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逐步放开市场,通过市场力量对出租车行业进行调节。政府要明确职责,转换管理方式,政府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出租车的安全与服务管理上,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资格审查。一方面,出租车作为公众日常出行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因此,有必要保证其安全性。所以,政府应该对相应的车型,安全设施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司机的资格审查,确保其能够具备为乘客提供良好服务的能力。同时,要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改变过去公司制的运营模式,扩大个体经营者的比重,加强出租车市场的竞争。个体运营者与公司运营应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个体经营者是否决定加入公司可以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决定。

㈡规范出租车运营定价机制

我国目前的出租车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这一方面能够保证经营者的收入和乘客的权益,但是这种定价方式违背市场原则,使出租车公司丧失了不断改进的动力和改进服务的意愿,无法在服务上和品牌上体现出差别。此外,乘客选择受到制约,使出租车司机收入下降,也使乘客的利益受到了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改变统一定价的机制,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最高限价标准,具体的价格可以由各个出租车公司具体制定,然后报政府相关部门备案;另外,可以召开由政府部门,出租车公司,司机,乘客组成的价格听证会,通过相互协商的方式制定价格;此外,还可以由出租车公司自行定价,然后报政府部门备案。制定具体的起步价和里程价后可在车内粘贴便于乘客监督选择。通过市场定价的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公司及司机的积极性,也有助于乘客自身利益维护。

㈢培育并提升行业自律能力

政府可以考虑组建出租车行业协会,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强化行业的自律能力。行业协会可以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职权制定行业规范,并监督行业成员共同遵守。并可以受理乘客的投诉,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公司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惩处,借此不断强化其服务意识。同时,也可以积极的与公司、司机加强联系,及时向政府反映会员的意见,维护公司和司机的合法权益。政府也可以通过协会与整个行业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使双方能够共同维护好市场的秩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㈣强化政府依法管理力度

针对当前的出租车市场,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这些规章制度对于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相关部门缺乏法律意识没有完全按照法规执行,这也导致了在管理过程中的寻租问题。因此,各地政府有必要在进一步完善法规着重在经营资质,收费项目,审批程序,责任划分等问题上做出明确的规定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加强依法管理,避免管理的随意性,也要加强对自身监督避免权力的寻租行为。这样才能使出租车行业的运行处于良好的环境中。我国出租车行业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问题,需要通过政府,整个行业的不断努力才能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谢国栋: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

[2]曹斌:出租车市场管制原因探析[J].经济师,2007(11)

[3]程赐胜:城市出租车管理模式的改革建议[J].综合运输,2005(3)

[4]李晓峰,熊艳舞:出租车行业准入之痛-国内出租车市场准入制度的演进[J].运输经理世界,2007(5)

[5]应松年,袁曙宏:《走向法治政府》[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王成钢:城市汽车出租客运不是特许经营对象[J].城市交通,2005(19)

[7]李天兵:我国出租车行业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视野,2010年6月(上)

[8]李雪:出租车行业的政府管制研究[J].学术探讨,2010(10)

[9]张树义:出租车行业何以走向垄断[J].中国改革,2006(6)

[10]李玉娟:出租车行业经营模式与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治理见解[J].现代财经,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