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声乐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声乐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声乐学习计划

第1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一、做好读书笔记,归类摘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

二、平时多和同学们换好书,好书让大家一起分享。但书毕竟是借来的,一定要打好借条,好好爱护书。

三、在学校,要积极和同学们交流课外读书的情况。做到取长补短,对我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四、读书固然好,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去锻炼锻炼。也可以和伙伴们一起玩一些对学习很有帮助的游戏,比如,成语接龙、词语接龙、绕口令、背古诗比赛,演讲比赛,抢说  后语,对名联??这样,不但能放松放松大家心情

五、而且还能检查知识积累情况。

具体阅读时间:

1.第一个月:故事类 《神话故事》

2.第二个月:散文类《小蜜蜂》

3.第三个月:名著欣赏《西游记》

第2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转眼间开学已经有一个月了,这个学期开始后,学生会的日常工作及学生会的所举办的活动也陆陆续续开始展开了,这个学期学生会根据上个学期所碰到的一些问题在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完善,使得学生会工作更加顺利开展。

一:常规方面

1, 新学期开始,对助理上半年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定,对表现优秀的助理进行表彰。

2, 在召开第一次主席团例会,部门会议,和主席团内部会议时鼓舞士气,要求学生干部,助理全身心的投入到接下来的一学期的任务中。

二:活动方面

1. 阳春三月祖国的每个角落都兴起了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学习雷锋活动就像一股不停息的春风,吹进每个有志青年的心。主席部带领相关部门将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创文明校园。在活动中各部门积极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主席部带领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为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做前期准备,煽动同学们的热情,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院学生会主席团2012年10月计划

一:常规方面

1:按照院部领导的要求,完善例会制度,定时定量召开部门会议和主席团会议,传达院部领导、老师的最新指示,将工作进一步落实。总体宏观调控,微观细节把握,使整个学生会在繁杂的工作中继续稳步前进。

2、定期召开院学生会干部例会。完善学生会干部例会管理制度,于每月月初第一周星期2晚七点在实B403开会。主要内容是总结上学期工作,为我们指明本学期工作方向和具体内容,强调本学期工作重心和主要方面,并及时下达院部任务和要求。

3、定期召开主席团干部例会。向各部门布置上级交代的任务,并对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各系部主席对院部工作提可行性建议,并将在系部工作中遇到的不懂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协商解决。同时也加强院部和系部的联系,使得系部全力配合院部工作,共同完善学生工作。

5、不定期召开院学生会助理会议。广泛听取和了解助理的工作情况,扎实学生会在学生中的基础。并积极对助理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助理,将给予肯定和鼓励,调动助理工作的积极性。

二:活动方面

1,开展“学雷锋活动”,提高学生干部和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培养奉献服务精神

2,开展一系列素质培养的前期准备活动

2012级美术系团总支组织部10月份工作总结和计划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组织部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在年级师生的大力配合下、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开展了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取得斐然的成绩、同时全力配合学院开展各项活动。

以下是组织部近期工作

2、收集发放团员证、团员档案、以及配合院部注册团员的工作。

3、组织了美术系大一同学参加社团招新、团校培训活动。

4、对“规划大学生活、我的大学我做主”的主题班会活动的总结。

5、负责宣传了“动感地带”寝室文化节活动、以及组织美术系学生观看寝室文化节决赛。

6、参加留学生研讨会。

7、配合团总支素拓部进行素质拓展培训,通过此次的活动我们团总支各个成员之间都增加了进一步的了解,进一步的增进了每位部员之间的感情,增加了部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以后我们部门的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精神基础以及活动的广阔平台.。

8、团员证电子档案的建立。

9、第二次主题班会“提升自我,迎接挑战,关爱他人,无偿献血”的主题班会。

10、以“发现美、传承美”为主题开展优秀团活动,并做好一系列的总结工作

下个月我们组织部将开展的活动有: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一如既往的按照学校的要求,并结合我系特色,开展好以后的工作。

第一:开展好团校培训工作,是每一位团员在团校学习中真正的学到知识,提高觉悟。

第二:踏踏实实完成学院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在工作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

第三:做好每一次主题班会,结合每一次主题,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位同学参与其中,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找到参与的乐趣。

第四:积极配合好其他部门的工作

第3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专音乐;教育;教学

通常情况下,声乐是用人声演唱的一种音乐方式,其中的演唱方式分别为美声、民族以及原生态唱法。演唱方式是声乐中较为重要的演唱方法,这里所叙述的便是唱法,唱法需围绕喉咙和呼吸以及喉头等方面的技术进行演唱。怎样才能使得每位在校学生提高演唱技术我认为每位老师都清楚,这与学生在课题上的学习分不开。

一、音乐教材为教学音乐提供了良好的蓝本

根据当前教材内容,选用的教材作品应是艺术精品。进行编选教材过程中,除去思考各类因素以外,所选用的音乐作品也应达到学生对审美上的需求。中专音乐教材需要展示出应有的审美内容,通过情绪为主要的表达线路,其中欣赏是主要内容,这需要加强对音乐最根本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主要的内容为欣赏,需要先倾听在歌唱,采取对比的方式,来真正的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妙。这便需要在感知上了解作品带来的情绪变化。当配置齐全全套的音响磁带,加之教师的引导和理解作品,便会热烈的受到学生的欢迎。安排教材中其余内容,需要以应用和表现为最终目的,积极的指导学生参与意识以及相应的创作愿望,对于教材的安排,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展开音乐方面的教育,从而迈出令人欢喜的一步[1]。

二、音乐教育变为德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与形式

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才能展示出真正的德育功能,音乐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改善学生本身的素养。在此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可通过音乐教育为中心,达到提升学生本身素质、健全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使得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达到积极的作用[2]。音乐教育拥有寓教于乐的特征,它能够协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黄河大合唱》。此音乐曲调非常的大气、富有激情,能带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人情绪奋进,学生通过学习此曲,能滋生一些爱国情愫,让人不由产生强大的自豪感,从音乐作品学习中,更能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多注意观察生活

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中,可以说艺术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缩影,由此可见,音乐也是一样。从各种音乐作品中能看出,存在的各种社会生活状态,这便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发现与体会。只有他们有充足的耐心以及细致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音乐随处都能见到,美也是随处可以看到。聆听到小鸟清脆的叫声时,是不是也可以想到自己曾听过的一些歌曲。当看到野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是不是也能想到著名的钢琴曲,只有让学生静下心俩,才能重新认识音乐,对审美有新的认识产生[3]。

四、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能力

(一)创设音乐情景,启发学生欣赏美在音乐中,创设优美的音乐情景,可以很好的启发学生欣赏美,这将是审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有的审美活动都应从感受美的形态出发。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美与欣赏,美,了解美,从而发展想象的去创造美。进行音乐教学中,需有意识的引导与创设足够的情绪色彩以及生动的场面,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有足够的情感。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实物演示,采取图画、录像以及多媒体的方式再现情景,运用音乐来感染,以语言的方式来描述情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教材,推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众多思想家、教育家一级艺术家都较为欣赏美,但是并不绝不足够的艺术欣赏能力。更好的感受美与欣赏美。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示人的创造才能。所以,才能启发人的智慧,让人感受到应有的灵感与领悟,帮助展示人的创造才能。这样才有利于发展他们应有的创造才能。凭借现在网络,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更好的展示创造能力,为音乐教育创造形声兼具的音乐情景,从而加强音乐时空效应,唤醒学生足够的美感,提升他们欣赏美的能力。感受美与欣赏美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创造应有的才能。在信息网络的背景下,可以为音乐创造相应的教学情景,加强音乐时空效应,来唤醒学生应有的美感,提升学生的美感以及欣赏美的能力。例如:《鸭子拌嘴》这篇教学打乐曲。采取的合奏方式为一群鸭子嬉戏的进行“拌嘴”,这可爱的情景,能在一定程度上启迪学生更好的欣赏美的能力。但是,如果只听录音很难欣赏到它的美,还有可能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教学最终目的。所以,老师在搜集相关音乐资料时,可编制成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启发学生欣赏能力。课程一开始,可先从计算机屏幕中认识串木鱼等相关的打击乐器,之后辨别他们的音色,清楚他们的音色。了解刮击、轮击等方面的表演技巧与出现的不同音色。在此基础上逐渐知道学生集中指导学生欣赏乐器中的合奏表演,响起乐曲,便可熟练的表演各种演奏技巧。例如:时而刮击、轮击,将其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二)信息技术在主题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前可先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在主题课中的应用。学生通过最大的知识库因特网,可以有目的的去搜索需要进行的区域,进而取得与主题有关的知识,为主题储备提供知识。这样,学生不但能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还能实现自主探索学习。

第4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感知力;成长;和谐

一、调查的缘起

由于当前应试教育仍占据各中学的主要空间,在升学压力的作用下,教师和学生处于很紧张的状态下,无法释怀,因此中学阶段出现抑郁、自杀等心理疾病,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当下,学校的引导、希望和学生的喜爱、需求之间形成了不小的差异、错位、误读。2007年笔者进行了大学校园音乐文化的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大学生音乐知识的缺失及音乐文化的偏颇及音乐注意力的淡漠和中学音乐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就中学而言,无论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音乐知识教育或者是举办的各种面向学生的音乐活动都相对较少,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也并不了解,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更谈不上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趣味进行正确的引导了,二者之间出现了不小的“断层”。中学阶段音乐文化的断层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人生经历中缺失,大部分大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关注点不够,因此,笔者非常想关注一下目前中学的校园音乐文化状况,并从音乐教育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目前关心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并不多,本文全当抛砖引玉,于是就有了开始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为了反映出河北省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现状,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衡水市、张家口市、保定市四市共12所中学1008名在校高中学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008份,收回980份,问卷回收率达98%。调查范围与对象主要是河北省部分市区高中,其中石家庄市二所:二十四中、河北师大附中;衡水市五所:衡水市第六中学,衡水市第十三中学,衡水市桃城区彭杜乡中学,衡水市安平县第二中学,河北省阜城县第二中学;张家口市三所:蔚县职教中学、万全中学、张北一中;保定市两所:易县中学、博野中学。调查对象为高中生,年级不限,男女不限。就河北省而言,大部分地区处于不太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居多,本次调查从发达地区选择两所中学,其余都是较为贫困的市县中学,因此本调查较能反映出河北省整体中学校园音乐现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统计

本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主要针对中学校园音乐文化,从关于音乐、关于校园音乐、关于音乐课三方面进行自行命卷调查的,调查结果如下:

在调查中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时,21.3%的同学选择古典音乐,75.1%的同学选择流行音乐,12.6%的同学选择民族音乐。同样在平时听什么样的音乐方面,流行音乐占83.1%,不听音乐的同学占6.4%。在选择收听方式方面,专门到音乐厅的占不到1%,从没去过音乐厅的占93.5%。听音乐的途径靠网络下载占89.3%,买光碟占7.1%,5.3%的基本不听。在喜欢的歌星调查中,港台歌手占63.2%,网络歌星占32.3%,大陆歌星占6.8%。在音乐能否调整情绪方面,92%认为音乐能调整情绪,0.1%认为不能,0.6%认为没感觉。

关于校园音乐方面,有校园广播的占72.3%,没有校园广播的占20.7%。校园经常播放什么样的音乐方面,24.8%的学生认为流行歌曲,47.3%学生认为学校播放中学生歌曲。在有无校歌一栏调查中,5.2%的学生认为学校有校歌,64.9%同学认为该校没有校歌,30.1%的同学不知道有无校歌。关于学校铃声2.5%的同学认为该校铃声很好听,51.4%的同学认为铃声一般,43.1%的同学认为铃声很难听,很刺耳。

关于音乐课方面,87.1%的同学认为该校有音乐课,5.4%的学生认为没有音乐课。对音乐课的态度问题上,80.8%的同学喜欢上音乐课,4.1%的同学不喜欢上音乐课,17.2%的同学无所谓。在学习掌握音乐知识方面,15.5%的学生认为音乐知识来源于音乐课,46.3%同学认为音乐知识不是来源于音乐课,41.2%认为大部分来源于音乐课。在音乐技能掌握上,36.4%同学认识五线谱,51.9%的同学不认识,13.7%的同学知道一点。对于乐器学习和掌握方面,37.2%学过一种乐器,59.7%没学过,4.1%会多种乐器。

从以上调查数据(来源于本课题组的调查数据 )中可以看出,目前河北省中学整体校园音乐文化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音乐审美方面,学生们对流行音乐的盲目追求,对网络音乐的夸大跟随,对民族音乐的缺失,对古典音乐的勉强认可,都证明了目前中学生没有形成基本的审美标准和判断能力,盲从和追星成为了他们的时尚;对音乐的漠然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冷漠,反映出中学生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的稚嫩,甚至很多同学不知道学校是否有广播和有无校歌。在校园活动的认可方面,一半左右的同学不太喜欢参加活动,也有部分同学无所谓,只有很少的同学希望并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对他们来说;对音乐课的态度及音乐的热爱,都远远低于正常水平,就连发达地区学生,专门到音乐厅听音乐会的寥寥无几,很多学生对音乐持无所谓态度,听什么无所谓,听谁的歌无所谓,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调查也表明学生内心对音乐还是有追求的,大部分同学认为音乐能排解心理压力,并承认音乐的功能,但在现实中没有很好利用音乐这一功能而已。

(二)构建和谐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理论依据

所谓“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引导人激励人的一种内在动力。”①。校园音乐文化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通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熏陶和实践中感悟、体验、表达、认识和理解音乐,将校园音乐植根于校园文化背景中,把音乐教育深深扎根于多元文化土壤里,创设一个自主和谐的人文文化氛围,以释放人的价值。”②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良好的音乐文化,营造一个有浓郁而浪漫的音乐园文化氛围,对于提高学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将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我国伟大的音乐教育家贺绿汀一直认为基础音乐教育对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素质修养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应加强青少年的音乐基础教育。他指出,“中小学音乐教育又是关系到整个后代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③在人的诸多素质中,审美是全面发展的人所必备的素质,而实现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自从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更成为了各中学素质教育的有力依据。可以说,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成为了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据调查显示,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的一生,精神大多平和,生活也相对较少波动,对待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这使他们的情感宣泄和情感归宿更具合理性,能成为社会中稳定的因素。尤其接受严肃音乐教育的人,稳定特质更为明显。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人的精神和身体息息相关,人的身体影响精神,精神影响身体,身体的变化引起精神的变化,而精神的变化会引起身体的变化。精神与身体的和谐,就是人格的统一与和谐。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要,互相依存。

四、构建河北省中学校园音乐文化的目标体系

(1)以基础音乐教育为切入点,适当增加流行音乐元素,提升中学生感知想象能力。

从调查中得知,目前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极为淡漠,每天生活在校园里却有30.1%的同学不知道学校有无校歌,也有不少同学不知道校园广播在播什么音乐。在音乐课的开设方面,17.2%的同学也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可以说音乐在某些学生眼里是可有可无,即使存在也听不见的状态。这令人悍然的“不知道”“不关心”是长期“应试教育”磨练结果还是同学已经没有了“审美需求”和“审美感受”?如果是前者还好,我们可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进行改善,而如果是后者呢?当我们的学生已丧失了对“美的追求”,我们还能轻而易举的改变现状吗?著名的美国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认为“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④。在中学阶段,音乐课堂仍然是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最主要的方式和手段,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直接影响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和感知能力的提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对流行音乐情有独钟,但是在中学音乐课本上涉及流行音乐内容的很少,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的欣赏趣味被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所吸引,更重要的是学生欣赏的方向没有得到诱导和树立,尽管每个学生都在上课时接触了音乐课堂中的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但他们不认为自己体验到了欣赏的愉悦。相反,课外音乐欣赏的特点具有自发性、零散性和随意性,它没有外在的压力,没有约束,一切都是在自由的状态下作出的自发选择,因此 ,笔者建议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引入一些流行音乐元素作为教学内容,比如节奏型的培养方面,流行音乐具有极强的节奏感。提升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然后加入一些古典音乐及民族音乐,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假如我们仍在音乐课堂上缺乏对学生音乐欣赏审美趣味的引导及对鉴赏能力的培养和重视,那当然很难唤起学生高雅的音乐审美趣味了。《德国音乐教育概论》中提到:“德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从各种媒介挑选音乐的能力,以便音乐更好地融进个人的生活世界中……”⑤这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进行音乐教育时忽略的恰恰就是怎样培养学生学会一辈子与音乐打交道的本领,忽略了提高国民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以兴趣作为基点的原动力。普通中学生长时间没有真正接触音乐,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的机会,不但造成他们音乐知识的匮乏,最可怕的是生活中没有音乐意识和习惯,他们的感悟能力会逐渐下降,对音乐的敏感度降低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音乐体验,造成审美能力的降低。因此,中学音乐课堂要正确引导中学生欣赏流行音乐,加大力度宣传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高雅音乐,使中学生对音乐的选择更多元化。

(2)以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为关注点,体现人文关怀,释放人的价值。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网站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建设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之一,应配合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⑥。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校园广播以播送好人好事、重要通知、寻物启事等为主,偶尔播放音乐也是以流行音乐为主,并且没有什么章法而言,学生们并不能从光比重获得课堂以外的音乐知识及高品位的音乐作品。

在调查中我们也惊喜地发现,有些学校校园文化还是很丰富。比如笔者在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调查时发现,这所学校每天的上课铃声很悦耳,一些名曲都成为了上下课的铃声,比过去的单调的铃声更让学生感到舒心快乐。课间操音乐更是新奇,选用迈克杰克逊的《Smooth criminal》《Beat it》,这些作品很适合中学生的审美取向,同时也是流行乐坛的经典,因此更能让学生时时关注校园音乐,感觉在校园生活很温暖。

同时在学校组织音乐活动方面的调查中,很多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也有很多学生认为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很少。因为被调查对象都是高中生,在高考升学压力的重压下,很多同学似乎与各种学校活动的距离很远,在调查中发现,有些高中有音乐特长班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多举行这样的活动,也表现出强烈的参加欲望,其他同学漠然的态度令人深思。德国教育家说过“真正的教育从不奢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思远虑的思想家”⑦,而应该使“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⑧因此,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从中学生全面发展谈起的。

(3)将成长作为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点,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4-18岁之间,“这段时期正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思维、意识快速发展阶段,也和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品德形成的剧烈变动期,生理上成熟时他们产生陈人敢,在心理上他们也尽快希望进入成人世界,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渴望社会、老师、家长尊重他们和信任他们”⑨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认为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因此在这一个心理较为敏感的阶段,如果不正确引导,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音乐文化氛围较浓,学生的身心都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心灵得到安慰,从内心中可以产生坚强、博爱、豁达、乐观的信念。可以塑造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和较为健全的人格。学生在校园中体验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解放,行为的安定有序。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不是控制和约束,而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并赋予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充满关心、尊重、友爱、和互助的环境,使学生能自由创造、自我超越、自尊、自强和自立,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获得德行的发展。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的是安定有序、融洽协调,和谐的校园音乐文化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不是脱离学生生活的,而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谐相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学校应充分开发利用校园文化的教育资源,提供和谐的立体的教育服务,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人生舞台,营造学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以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挖掘学生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教育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音乐文化氛围,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各个方面入手,将教学、活动和音乐文化的构建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释:

①马晓红.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之音乐教育,《职教与成教》

2006(12)P391页

②李占秀,王丽娜.构建大学校园音乐文化的原则和目标体

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9(1)P157页

③《贺绿汀.我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希望》[C].《贺绿汀音

乐论文选集》(二).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9: 196.

④沈建军.《音乐与科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年P74页

⑤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

教育出版社,P38页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P 14页

⑦[德]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

1991年P3-4页

⑧同上P30页

⑨朱红芳.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产业与

科技论坛》2009(4)P202

作者简介:

1.李占秀,硕士研究生,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

2.姚宏伟,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处,副教授,研究方向 大学生心理教育。

第5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所谓化学阅读能力,就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化学资料,获取化学知识信息,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这些年教学和高考化学考察的经验来看,现在的化学试卷和学习资料的来看,增加了信息的长度和难度,大量使用信息量大的试题和实验测试,这就给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引起化学教师特别是高中三年级教师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呢?本人将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 高中化学阅读能力的现状、障碍和原因

在这个科学迅猛发展,知识和信息迅速更新的时代,信息如潮水般涌动,使得我们这些不太适应“水性”的人,必然会被时代大潮所吞没。作为现代的初高中学生而言,他们避免不了要成为这个浪潮中的竞争者,任何人,也不得不参与到这个竞争中去。然而这些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淹没了一定的自身学习能力,特别是填鸭式的化学教学方式,学生都是在老师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向高考的大门,走向社会的工作岗位的。除了读完理科,直接进入化学工厂或者进入某些化学化验室或者研究室的这些人,会自觉培养自己对化学知识的敏感度以外,其他人,基本就是过了高考,就是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忘记得一干二净了。究其原因,就是对化学知识掌握得不牢固,而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学习时没有通过真正的阅读,去理解化学的基本知识框架。

现在的中学生,化学阅读主要的障碍和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1 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习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动化地进行有关阅读操作的行为倾向。一直以来,高中化学课以及高考评价制度只注重考察学生的死记硬背等硬性的知识,而忽略了知识信息的综合运用,所以,老师和学生都在花费大量时间来如何抓分数,这种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者和学生都把眼光盯在如何去拿分数去了,而当忽略了知识面学习的重要性,也就把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付之高阁。化学题海战术,不仅让学生忘记了在课本和资料以外还有大量的有趣而且使用的化学资料库,老师也忘记了化学阅读对于高中生综合知识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性。老师一言堂,一个人扮演了整个化学课的“独角戏”。学生就是呆呆的坐在教室,听着老师的所有安排,课本知识梳理——化学实验模拟演示——实验室自己操作——回教师继续苦战解题能力。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被这些无情的时间所占用,久而久之,阅读能力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1.2 社会环境干扰了学生对阅读信息的捕捉:社会环境是阅读的一大宏观背景,是影响阅读能力和习惯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时代,各种信息充斥整个视听空间。网络、电视和各种音响制品,多媒体的迅猛发展,图片、声音、影象等大量存在。逐渐弱化了人们对文字信息的感知和敏感度。这是阻碍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课后只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电视和上网是现在的学生课余最习惯干也是最愿意主动干的事情。这根本没有时间去读那些枯燥的化学资料。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课本,有一半以上是空白,没有留下任何阅读的痕迹。

1.3 化学资料的学科性质影响阅读能力:化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和模糊性,是化学资料专业化一个特色。教材内容的过于简单化,而测试与考评的化学知识却又是这个学科原本的特点,过于复杂的过程和化学概念内涵的隐含性。这样的差距说明,平时的学习实际上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平时同学们心目中的化学与测试考查时的化学完全不一致,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这种学科的不可学性,或者说学科资料的严谨性,使得很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阅读资料的选择也只好作罢。

1.4 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是阅读的一个障碍:心理学研究证明,元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以主体在大量的认识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经验为基础。鉴于学生对枯燥化学的无奈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电视和电脑方面,阅读时间的大量被挤占,再加上在阅读中不能应用有效的策略去监控、指导和调节自己的阅读活动,所以,对于以文字、符号和计算公式为主的信息,抽象、无味,理解难度极大,同时化学科学的概念严谨、说理严密,逻辑思维要求高,这使得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越来越差,最终导致排斥化学阅读。

另外,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和数量范围,是阅读的一个拦路虎。人的认知能力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不断延续和上升的过程。初中时,学生只是接触了简单的化学知识,而上了高中,从高一开始,就接触的是化学语言高度抽象的东西,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元素的周期律、离子的性质等等。这种高度模糊和难度的化学知识结构,必然影响阅读的能力,打击内在的阅读渴望。

2 培养化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鉴于上述原因,培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激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等显得极为重要。

2.1 有助于深化对教材的理解:教材无论编写的好坏,都是学习的根据,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本纲目。随着高考改革和教材的科学编辑,新课标逐渐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学原理和化学学科特点。这套教材配备了大量的图片和课外化学资料,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反过来,培养化学阅读能力,能够使得这套教材发挥它真正的价值。

第6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声乐教学;舞台表演;能力培养;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层次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社会人群对于声乐表演的理解也有不断突破新高度。音乐类高校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正在跟进社会审美需求的脚步,当前声乐教学最明确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更加多元化的舞台表演能力。而反观当下的声乐教育课堂,课程的设置依旧缺乏声乐表演与舞台表演的结合训练,对于这不足,需通过教育革新手段尽快找到解决对策,实现学生对于舞台表演的认识程度深化和舞台表演能力提升。

一、声乐教学与舞台表演概述

(一)声乐教学

声乐是以声音演绎为主的一种表演形式,而建立科学完整的声乐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声乐表演。新的声乐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确定呼吸的源头;第二方面是确定声音的源头;第三方面是建立清新的歌唱通道区;第四方面是歌唱中的吐字训练;第五方面是新的声乐教学体系把高音作为重点来抓。声乐的教学不同于其它的学科,除了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学生形成对音乐的深层感受,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切实的训练和实践,只有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和领悟,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声乐的内涵所在。

(二)舞台表演

舞台表演主要以表演为主,注重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情感的真实流露。表演的精髓在于表演者准确的运用形体、眼睛、表情,将表演的内容完美的呈现给观众。舞台艺术通过塑造意境和形象来表达情感,反映出一些生活常态,一个专业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表演者的表演技巧和表演能力,还在于表演者所表达出来的真实情感和内容。表演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表演就是生活的提炼与升华,将生活的一些东西表现的更纯粹,二者之间虽然在含义上有所区分,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舞台表演和声音表演同属于艺术类别,在声乐教学中可以将舞台表演融入其中,配合舞台表演将声乐表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纯示范性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授,学生表演,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无法领略到声乐表演过程中应体现的真实情感。将舞台表扬融入到声乐表演中提高了教学内容也丰富了课堂的氛围,使教学模式不再单一,为了丰富教学模式可以在课堂上增添有关表演的教学游戏和教学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和锻炼表演能力,不仅使学生对表演知识掌握得更快更充分,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表演不再枯燥乏味,带动学生们学习表演的学习热情,让教学变得轻松容易。

(二)舞台表演能力教育缺乏针对性

目前,在当下的声乐教学中学生不能将舞台表演很好地运用到声乐表演中,学生在学习舞台表演缺乏一定的方向性,因此没有实现将舞台表演运用到声乐表演的舞台上的目标。目前,大部分高校未制定明确的舞台表演的学习计划,未有效地进行舞台表演教学,因此未能将舞台表演运用到声乐表演的舞台之上。对于计划的实施,首先要注重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计划能达到学校所预知的效果,而后将计划整理、细化再让学生执行。

(三)课堂与舞台表演的结合训练不足

在声乐教育课堂上,学生缺乏声乐表演与舞台表演的结合训练,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灵活性相对较差,仅凭自身以往的经验安排课程时间内容,而陈旧的实践往往不能够为学生带来表演能力的本质上的提升。目前,再训练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声乐课堂中对于技巧训练的比重较大,而结合表演的训练内容较少。教师的教学理念尚未完全脱离以往"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而忽视了"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课程中的实训内容将声乐技巧和舞台表演相脱离,导致学生仅能掌握技巧,但融合能力相对欠缺,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表演可观赏程度,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声乐教学中提升学生舞台表演能力

(一)增设实践型声乐表演训练课程

为了在声乐教学中提升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学校可以增设实践型声乐表演训练课程,此次课程的开设通过实践和训练两个方面进行对学生表演的培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表演进行指导:第一借助手势表达情感;第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第三舞台表演的面部表情;第四舞台形体表演要大方等,针对于这几个表演方面对学生作具体的实践训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是增设这次实践型声乐表演训练课程的主要目的。

(二)创建专业舞台实践与表演机会

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舞台表演能力,学校应为学生创建专业舞台供学生更好地实践与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学校可以跟相关表演机构进行校企联合,为学生争取表演舞台和表演机会,表演机构会提供给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同时保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充分保证学生不只在课堂上学到表演,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上得到锻炼和验证。

(三)融入多媒体教学提升表演能力

在这个电子和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多媒体教学走进了千千万万的校园,多媒体教学对于老师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声乐表演课堂上融入多媒体教学对表演的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极易使学习枯燥,缺乏积极性,而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供学生们表演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乐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对于当前的声乐专业学生而言极为重要,通过发现当前课堂中的问题,发现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声乐表演和舞台表演的紧密相关,是指导当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革新的重要指导性思想,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认识到二者之间的互利互助,在声乐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提升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倩茹. 音乐院校声乐专业学生的舞台表演训练试析--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音乐学院为例[J]. 四川戏剧,2015,01:137-141.

[2]赵雨薇,周希正. 论汉剧传统声腔与现代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合--基于文化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探讨[J]. 音乐研究,2015,03:111-119.

[3]向章元. 浅谈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J]. 音乐时空,2015,18:173+138.

作者简介:

第7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一、关于对高校声乐流行唱法教学的现状概述

我国的声乐教学主要分为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以及美声唱法三大类型,通过不同的特色和风格特征将音乐以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来。而对于传统声乐教学来说,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学习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另外再增加一些关于对美声以及吐纳的练习,以确保声乐学习的专业学生能够在对基础乐理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上更好地学习演唱方法和技巧。虽然说,声乐教学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就整体的声乐教学来说,在声乐教学中的目的、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上还应该有所改善,以提出合理的实施途径,从而使得声乐教学的整体模式更加规范化。在当今音乐发展现状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对于拓展声乐流行唱法的教学与实践,已经是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高校声乐流行唱法教学,所应用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类似小型演唱台、音响设备,让学生以现场模拟演唱的形式进行练习,老师则在一旁对学生演唱的技巧与吐纳方式进行专业角度的指正,学生们通过教师的指点进行反复练习以此来提升个人的演唱能力。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声音的变化,同时教育者和学生又可以轻松地度过课堂时光,所以,这种模式已经被全国各地几乎所有从事音乐教育的高校所采用。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高校对音乐人才的培训力度,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由于学生长时间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在正式演唱时,出现紧张感以及依赖指导老师的现象,这就极大地减低了学生们的整体演唱水平,并且该教学方法无法发挥出流行唱法的表演性,在舞台上缺少即兴以及与观众的互动性,只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唱功上,降低了整体的表演效果。流行唱法需要表演性和现场即兴的配合,从而将音乐的感觉深入到观众的内心深处,如果只是注意演唱功底,就完全发挥不出流行唱法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高校声乐流行唱法的教育中,应多采用符合实际现场演唱的教学模式,从而让音乐人才真正地在艺术方面得到提高。

二、声乐教学引进流行唱法的简单概述

现代人们对于音乐的追求有所不同,因此,声乐的发展和教学模式也要引入全新的模式,将流行唱法引进声乐教学中将成为声乐教学的一大特色。流行唱法在声乐教学中也称为通俗唱法,通过以自然甜美的声音以及细腻真实的感情而将音乐更好地去表达情感,流行音乐在音乐风格中广受广大青年的喜爱。声乐教学中的流行唱法主要将音乐、形体、表演、舞蹈等元素,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声乐表演艺术。然而声乐教学中引入流行唱法的教学模式仍旧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首先,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因为通俗唱法更接近于现代化,所以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状况,很多专业学习声乐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明确学习的根本目的,从而只懂得盲目学习。因此,在声乐教学引进流行唱法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使得专业学习声乐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明确学习的任务,从而能够更好地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以学习到更好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在教学观念上要有所创新。作为声乐教学中的流行唱法,在演唱教学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广泛吸取其他各个方面的知识点,从而能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使得声乐教学中的流行唱法能够在不断的创新与改进中获得新鲜血液,以满足和适应我国流行唱法的新观念,符合现代人对于音乐的追求;最后,在教学选曲上要灵活,传统声乐教学模式选的曲目陈旧而缺乏新意,不利于专业的声乐学习者跟随社会潮流,使得学生的学习曲目仅仅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曲目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选择教学曲目要灵活,跟随社会潮流,符合当今社会的风气,使得学生在学习声乐的基础理论上能够紧随社会潮流,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声乐教学引进流行唱法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必要趋势,对传统的声乐教学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使得声乐的流行趋势更加符合当今的社会需求,使得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忙碌之余,能够听到更多关于流行音乐的曲谱,从而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我国声乐教学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

三、声乐教学引进流行唱法的实践与意义

声乐教学引进流行唱法在我国音乐界是一种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需求与人们对于音乐的追求,声乐教学中引入流行唱法是一种必要趋势。流行唱法中的声乐教学与传统的声乐教学相比更加潮流化,它的存在更加贴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声乐教学虽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以及演唱技巧,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流行唱法的存在,即便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演唱形式,也使得人们听起来更加轻松,能够使得他们的心情得到共鸣。因此,相比之下,引进流行唱法能够使得声乐教学更加普及化,使得音乐能够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第8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声乐考试 原因 考前准备 适应环境 方法 树立信心 良好心理 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89-02

声乐艺术是一门表演的艺术,众多歌唱演员在登台演出时经常出现怯场心理,有时还严重影响演出效果,甚至许多世界顶尖级歌唱家也很难摆脱怯场心理的困扰,20世纪初最伟大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就曾说过,“一个人可能自然而然的认为,歌唱家已经在很多国家舞台上唱过多年,已经克服了所有公开演出的那致命物―― 怯场,但情况并非如此……”歌唱演员、歌唱家如此,学生在登台声乐考试中也不例外,常常是不能正常发挥,有的因怯场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怯场是我们每位学习声乐学生必须面对的话题,只有我们深刻地了解了怯场对我们的危害,才会针对性地找准方法克服怯场问题。

1 声乐考试怯场原因分析

1.1 考前准备不够充分

声乐考试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他需要考生在考试前必须熟读乐谱、熟背歌词,把演唱曲目的难点找出来单独练唱,达到字、音、行腔、节奏等准确无误外。还要充分理解曲目内容及作品内涵,加强舞台实践锻炼并设计好自己在舞台上的眼神、手势、形体动作。然而部分考生日常学习目的不明确,日常学习态度不端正,考前临时抱佛脚,进入考场心理无底导致了怯场现象

1.2 心理素质差不适应考试环境

声乐考试一种较为复杂的活动,要求考生在考试中生理、心理、意识等多方面共同协调配合,使声乐表演艺术与声乐技巧自始至终贯穿着考试活动中。考生在考试中的心理状态调整得如何,心理上是否适应考试环境与氛围,直接影响其考试效果。然而部分考生在日常训练中?只顾在琴房训练基本功,忽略了考试中对服装、对歌曲内涵表达、舞台技能等方面训练,导致进入考场不适应考试环境与要求而怯场。

1.3 过度注重考试结果

考试是检验考生日常学习训练效果的一种手段,然而部分教师、家长或学生把考试结果作为学生进步的唯一尺子,个别日常成绩较好的考生因此心理负担重,考前加班加点过分透支学习,不但打乱了日常的学习计划,个别还同学还出现考前身体不适、正常上课也无精打采、考前逃课、考试逃考等现象。在声乐考试中生怕自己考不好,担忧自己成绩会落后被老师、父母骂、被同学嘲笑……致使声乐考试怯场。

2 声乐考试怯场解决方法

2.1 考前做好准备充分

一个考生对于自己考试的曲目,如果准备不充分,就会害怕出现忘词、伴奏合不好,担心在台上出丑等。所以考生只有充分做好考前准备,才会消除考试怯场。第一,对于考试曲目,要有足够的视练时间,熟练乐谱,注意音准、节奏、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第二,熟背歌词,歌词要背得纯熟,达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的程度,这样就不必担心错词、忘词。第三,要多合伴奏。在合伴奏时,就像亲临考场一样。第四,解决曲目难点,要找出曲目中的难点,分别一一解决。如对某一个音,某一个字,某一唱段,某个间奏等都要准确无误。第五,不要选择超出自己最佳音域的曲目。第六,考试前,一定要从脑子里静过一遍。无论曲目的生熟,在考试前,集中精神,像实际现场考试一样,小声地静过一遍,这不但熟悉了曲目,也会减少怯场的程度。

2.2 树立能考出好成绩的信心

信心是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也会产生怯场的心理。因此,要树立考出好成绩的信心。考生在考前,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正常发挥,不知道自己能否自如地演唱,不知道能否把高音唱得圆润悦耳,全然无知,就不会有成功的信心。信心越大,心理就越放松。因此,信心是克服声乐考试怯场的重要措施。(1)常回想自己取的好成绩的成功映像。考生在考前一天或考前准备时,要多回想曾经考试取的好成绩的成功映像,并要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想象中,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越来越多的获胜或成功的细节上。如兴奋感觉,放松意念,思维敏捷,竞技能力,唱歌欲望等。(2)要进行放松练唱。考生考前尽量避免与同学大声交谈,避免过度兴奋。考前做适度的扩胸运动、伸展运动,在考试后台区域静静走一走,准备自己的服装,与自己默默地交谈,这样能起到自我心理调解作用。同时要注意保护身体避免嗓子不适,咳痰或喉咙发干等现象出现而引起的怯场。

2.3 培养良好的考试心理、克服怯场心理

声乐艺术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马腊费奥迪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优良的考试成绩取决于学生在考试中良好的歌唱状态,良好的歌唱状态包括呼吸、共鸣腔(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的协调使用,以及具有较自由、轻松、自如、充满信心的良好歌唱心理,在考试中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培养良好的考试心理,才能避免声乐考试中的怯场。(1)考前要具备科学的歌唱技术。没有较好的歌唱技术的声音会缺乏呼吸、引起发声共鸣不够、咬字不清、听觉调节不合理等在,这些都会使考生在考场心理无底,缺乏自信、不能较好地表达歌词含义而影响考试效果。(2)要不断加强在日常声乐训练中进行心理情感培养。声乐考试是通过声音来对音乐作品的诠释,考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社会阅历及自身性格特征等都会直接影响考生心理,考生在日常声乐训练中只有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学习,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与舞台经验,做到心理情感与作品情感统一融合。

2.4 丰富舞台演唱实践经验

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上舞台是他(她)们向往的地方,能站在舞台上完整地唱完几首歌也应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但是,如果日常在声乐训练中缺乏舞台锻炼,缺乏临场经验,本来在琴房或教室唱得很好,可是一上台,由于环境的变化和面对人员的不同,很多学生在临场发挥中经常出现怯场、害怕、严重影响考试质量。(1)建议学生在日常训练中除了加强声乐技能技巧训练外,还要经常假设自己是站在舞台上或考场演唱,做到假戏真做,这样考试中的怯场现象将逐渐硝烟弥漫。(2)要积极参加学校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尽可能的做到能在各种环境唱歌,多彩排,多熟悉舞台的环境。(3)平时要多合伴奏,与伴奏者取得默契配合,以免在考试中与伴奏脱节,产生慌乱。要有表现的欲望,要自我激励,以一颗平常心去参加考试,怯场也就不翼而飞了。

总之,在声乐考试中,只有考生考前准备充分、树立了能考出好成绩的信心,丰富舞台实践经验,日常训练中不断加强良好的考试心理培养,积极参加各类社会艺术实践活动,考试中调整好情绪,激发考试的激情,做到全心投入,考试怯场现象必然荡然无存。

参考文献

[1]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 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 央金卓嘎.声乐学生的舞台紧张与克服办法[J].艺术研究,1996(1):81-84.

[4] 孔庆廷.解除声乐学生的“怯场”现象探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1):102.

[5] 黄锦.歌唱心理对声乐演唱和教学的影响及作用[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119-120.

第9篇:声乐学习计划范文

一、当前中专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不相符

结合我校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的情况,从教学现状、教学目标、教学特点和教学任务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在中专学生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专声乐教师结合自身在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的经历,在教学中仍然保持高效声乐教学的传统思想与内容,对于中专学生的现状没有准确分析,使得声乐教学的教学过程与培养目标不相符。我们应该看到,中专声乐教学与高等音乐院校声乐教学是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目标的。高等院校声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成为专业水平极高的声乐表演和声乐教学专才,而中等专业学校是为了培养出能够一边弹、一边唱还能一边讲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

在对我校学生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显示,在我校当前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并没有考虑学生与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区别,只是盲目地追求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演唱技巧能提高,学生能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奖项,使得他们选择的教学内容过于功利化,使得教学内容中能够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部分很少,忽略了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目的。

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功利化,使得当前的中专声乐教学内容不能更好的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喜好,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是艺术歌曲,而且艺术歌曲中主要还是美声歌曲,对于民族歌曲和流行歌曲的内容偏少,对于中专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成长帮助很少。长此以往的发展,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时间推移也逐渐衰退。

(三)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专业化和规范化。在中专声乐教学中,教学规模、教学的专业性和教学管理方面均有较大进步,基本形成规范化和科学化。但是,在目前的中专声乐教学中,还是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音乐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音乐教学目标,运用一定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音乐能力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教学向着正确方向发展,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学到知识,但是,目前的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由于受到外界和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教学评价机制仍旧是单纯的考试的方式,仅仅用一个分数去衡量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做出评价,这并不能完全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声乐水平和学到的声乐知识。可以这样讲,在中专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学评价机制的缺失,是导致中专声乐教学严重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中专声乐教学发展趋势预测

针对当前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情况,许多中专学校的相关人员均已认识到上述问题,目前正在着手研究如何提高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为此,我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认为中专声乐教学必会采取如下相关措施,使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更新教学理念

从古至今,音乐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因此,做好中专声乐教学,使相关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艺术品位与人生修养均能得到提高。要想能够使教学过程达到这一目的,更新教学理念是最重要的。新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变革性,要求教育所要传授和学习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因此,相关教师必须要经常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要结合教学理念,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确定培养目标

任何一种教育,都应有其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对于中专声乐教学,同样需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使中专音乐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声乐教师在教学前,对于教学活动所需要取得的教育效果和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根据这个目的,制定长远的学习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更新相关理论,使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活动的实施和过程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这也是未来声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三)加强教学实践

在社会越来越青睐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趋势下,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中专学校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教学改革措施。21世纪的中专生,对于新知识和新信息的接收能力十分强,特别是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情况下,中专学生的思维变化十分复杂,有必要改革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使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朝这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