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1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则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1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尤其是小学教师,其引导作用更加明显,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师,首先应该会上课。可以说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最重要的舞台,一堂精彩的课,会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汲取到所需知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时刻保持思维的活跃。教师要以一名合作者、引导者的姿态出现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其次,教师应该会读书。教师要想传授学生知识,自身就必须储备丰富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该会读书,从而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师,应该阅读大量的中外著名教育著作,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也可以多读一些中国的经典著作,毕竟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就像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例如,教师可以阅读《论语》、《孟子》等,学习孔子、孟子等文化巨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然后结合实际,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后,教师应该会研究。为了做好教学工作,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教师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解决问题。

1.2 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学校应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阅读环境,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高效的阅读。如果学生进入了深入阅读的状态,教师更应该给予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进行仔细的思考和品味,让学生能够解读出文字中所蕴含的感情。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3 加强创新阅读,开拓学生思维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要顺着学生的思考方向,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点,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使得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再创造。这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课时,让学生经过一番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小杨科所生活的时代和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一样,那么他会怎样呢?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然后进行想象,教师要从旁指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拓展,当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再进行提问,就这样反复进行,使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和思考,不断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1.4 丰富学习语文的渠道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授应该以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将课程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取语文知识,还应该努力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和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非常大,例如,民俗风情、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源泉。一些历史古迹,如一些古城、古代建筑、古代名家的字画、古代的饮食文化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课外知识,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历史文物古迹,给学生讲一些与此相关的故事,增加学生的阅历,这也有利于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以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了解。教师要有意识的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生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5 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形象感受,培养语感

语文阅读不是一种见字读音的机械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投入一定的感情,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将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充分显现出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融入到所读文章的情境中,通过深切的感受来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在讲授《狼和小羊》一课时,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要时刻调整自己的语气,在朗读描写小溪边的情景时,语气要舒缓;当读狼的话语时,语气要粗暴、霸道,要让人能感受到狼的凶恶;当读小羊的话时,语气要很弱,要让人感受到小羊的温驯,要让人听后产生怜悯同情的心理。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加上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深刻的了解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以及文中所出现的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6 教学过程中情感融入

情感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纽带,在对知识教授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施教过程中,适当情感表达能够在课堂上促使学生产生共鸣,进而有力带动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学习。教育过程教师情感流露,不仅能够促进课堂氛围营造,也能够有力促进学生跟随教师指引进行学习。在学生语文学习过超中,教师言传身教对其影响重大,在对知识点进行剖析过程中,对学生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评定时,更要注重情感表现,对于知识基础良好的学生,教师应在指导过程情感表露出不满意,告诫学生错误不要再犯,而对于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应注情感鼓励,不断激励学生学习,保证学生对知识掌握。

第2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感兴趣了,才会产生乐于接触并力求参与其中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在“问题驱动”下,学生“主动介入”的状态,正是由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的最佳心境。让学生参与阅读教学,当一回小老师。青年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表现欲,适时地给予他们一些表现机会,对推动他们主动阅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强化激励,优化环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又一法宝。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创设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真诚地激励、表扬学生,鼓励人人畅所欲言,让学生品味到阅读的甘甜。

一、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能

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读书,关键是要去“读”。读了才能知道课文中的人物事情理趣,读了才能感觉到文中作者的心为什么如此跳动,读了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邃与空灵,将文章读上两三遍,或者快速阅读全文,或者精读文章的几个片段,或者吟诵精彩的句子。总之,要投入进去,用心去领悟、感受文章的精华,实现读者作者心灵理智的转换,这样,就能使你的思维飘逸起来,你便有了感悟和深思的能力。

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的良好品质、提高阅读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理解性阅读首先要求整体把握文本,在通读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写了什么,思路怎样,初步了解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然后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深入领会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还要把各部分的理解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作者的思想、时代,联系自己的体验、经历,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

比较性阅读是指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比较的思维过程而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理解性阅读主要是读者与作者在“对话”中求同,而比较性阅读不仅要求同,而且要辨异。即便是同类文章,其文体或构思或题材的差异依旧明显,要指导学生不断的分析、咀嚼、鉴赏,在文章中“”,并在“异中求同”中归纳出某些共性,找出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

鉴赏性阅读,是指以鉴赏作品的艺术形式为主要目的的阅读。它是在了解读物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鉴赏。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要真正进入语文的天地,进入胜境,需要鉴赏阅读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察事物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从而找到运用语言准确表达思想的门径,形成自己的写作个性。这样,就要求读者深入到文章的内涵中去,将“读”的思维与作者“写”的思维契合在一起,然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课文,声情并茂地美读一番,你定会热血沸腾起来,你的思维也会飘逸起来。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方式上已经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但阅读仍是不可替代的。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激发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我们也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有了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条件,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

2.让学生阅读时做好摘录,写好随感

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少,但读完后如过眼烟云,收效甚微,这与他们阅读时动口、动眼不动手,不做摘录有关系。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即使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随感,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自然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

三、强化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1.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训练和比赛阅读训练

对比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对照,培养学生较高阅读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之一。对比阅读的方式较多:从训练内容上看,认读字、词,可进行字、词辨形、辨义对照比较;理解词句,可进行调换词语和变换句式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结构,可以将不同文体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理解文章的不同写作特色,可将不同作者或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章进行对照比较……从训练的形式上看,则有提问对照比较、列表对照比较、修辞对照比较、调换或修改对照比较等。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文章,落实好以上各种对比阅读训练,就能更好地辨别文章内容的好坏、表达的优劣、风格的差异以及文体特色的区别等,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比赛阅读训练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语文教师要落实好比赛阅读训练,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实际和心理特点选用不同方式,低年级的中学生可以开展朗读比赛、速读比赛等;高年级的学生除进行限时速读比赛之外,还可以采用读书演讲比赛等方式。

2.注重讨论与综合归纳的方法

讨论,即在语文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共同对一些疑难问题的研讨。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同座位讨论,小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学生与教师研讨等等。这种阅读的训练,有利于师生交流信息,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能起到集思广益、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第3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语文;阅读;信息技术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想学会学习语文,那么就离不开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如果学生没有好的阅读能力,那么就难以学好语文。中小学教师要是不能让学生学会语文阅读,也就不能使其在学习中解决语文困难。语文学科的阅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因此利用语文知识的特殊性来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让朝气与活力充满农村中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

在如今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针对农村中小学学生来说,由于农村本身条件的影响,阅读教学课堂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一个充满积极氛围的课堂,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完成教学目标的效率,也能够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锻炼。如果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局面,这样不仅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学习不到应该学习的知识,无法满足锻炼的需求。在中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之中,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提升阅读效率。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充满朝气和活力呢?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幼稚、喜欢鲜艳的颜色和卡通人物进行灵活处理。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布置一些鲜艳的颜色作为课堂的主色调,针对需要阅读的课文,也可以制定一些相应的卡通人物贴在学生的桌子上。这样当学生进入教室的时候,就能够得到不同的感觉,也可以看到桌面上那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从而提升对课堂教学的好感。根据阅读的需要,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游戏,来辅助阅读。

二、通过阅读情境创设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体验

考虑到农村自身条件,我们可以利用画面式、诵读式、接触式以及舞台式的情境创设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创设画面式情境

这种情境创设策略与上述的诵读式情境创设相比较为直观,这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画面材料,来将教学课文的背景及其他相关信息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所谓的画面材料可以是动态的,也能够是静态的,通过如今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能够轻易地进行画面式情境创设,比如电影和互联网上的相关图片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料。采用这种情境创设策略,其还原度较高、立体感也较强,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直观,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老师只需要做适当的引导,学生便能有效地对文章主旨进行透彻的理解与掌握。

2.创设诵读式情境

诵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所以采取诵读式情境创设也就显得十分具有比较性。这种阅读教学情境创设,需要教师事先将课文的相关信息列举到位,比如文章内容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态度以及作者的价值观等。当学生对文章及作者的主要信息有了基本了解之后,便范读课文内容给学生听,在教学条件允许且文章内容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地配乐以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体验。最后使学生结合自身对文章背景与文章作者的了解,在脑海中凭借自身的主观思想情感,进行情景创设,这可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同时主观体验又得到了实质性的增强。

3.创设接触式情境

接触型情景再现式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去参观作品里所反映出来的相关实物背景,如作者的故居、作品反映的地点、环境等,通过学生的亲眼看见和亲身感受,去体会作品所反映的情景,从而理解作品内涵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

4.创设舞台式情境

所谓的舞台式情境创设,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舞台表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融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中,展开与作者的思想对话。这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情感体验的阅读教学情境创设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自导、自演中,自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并去尽力揣摩作者的思想意图。想要采用这种情境创设方式,必须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是否适宜,通常来说小说、戏剧等文章便可采用这种方式。采用这种情境创设方式,所有教学过程都在“舞台”上完成,使学生和作者达到最高层次的共鸣,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总之,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我们需要从阅读教学的误区入手,通过课堂氛围的打造、阅读情境的创设、拓展课外阅读等多个方面,让中小学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永正.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J].成功(教育).2011(05):89-91.

第4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一、什么是阅读能力

所谓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由以下几种能力组成:

1、认读能力

认读不是孤立地读出字音,也伴随着初步的理解,即对文章表面的理解能力。只能发出字音或者仅仅看见书面符号,不能说是阅读,这是因为没有把声音或书面符号同所代表的意思连在一起。因此,最初教学生认读,必须做到逐字逐句的认读,若是朗读要读准每个字的音;若是默读也要看请楚每个字每个词,能弄懂词、句所表达的基本意思,知道文章是什么体裁,写的是什么,能对所写内容进行复述。

2、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指精读文章后,能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的各种关系,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和把握语言的深层含意。较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指能顺利地认读,而且能较充分地、正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善于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隐含的“言外之意”。学生往往偏重对阅读材料表面含义的理解,而忽视阅读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要教儿童逐步获得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和初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阅读能力,知道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并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或称其为“评判能力”,阅读时,能在全面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对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不使自己的头脑成为作者思想任意驰骋的跑马场。能对文章作认真的评析,能考察其真实性,能判定是非曲直。就是说不盲目读书,不迷信书本。所以,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读懂文章的字、词、句、篇,还要培养他们的评判能力,要能品味作品的优劣:看到佳处,能道出其中的高妙;发现缺陷,不为其错误迷惑。从而真正在阅读中增长学识。

4、记诵能力

“记诵”贯穿在朗读、默读和背诵过程中,在朗读和默读时,也有记忆活动参与,通过熟读,达到背诵。因此,背诵能提高记忆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背诵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方法。积累到一定成都就会把书本知识同自己掌握的知识相沟通,善于触发联想。如读这篇作品能联想到以往读过的其他作品;见到这种技巧能想到另外的方法;学到这种知识,能联系到别的知识;由此种文体延及到多种文体;从书本上讲到的情景联想到自己感受到的某些情景,等等。这样就能将死书本化为活材料,由旧知识生成新思想。

二、当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结合自身工作情况,针对每种情况举出实际例子,或提出其他的原因。)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重共性统一轻个性差异的倾向。造成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主要体现在:

1、缺乏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项目兴趣上低于其它类活动。有的学生说,阅读活动不如文艺娱乐活动有吸引力;有的学生认为,看电视、录像、玩电脑、听录音直观而且生动活泼,比看书有意思。由于缺乏阅读兴趣,看书的人就少。

2、心里障碍严重,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惧怕和偷懒两种心里倾向。分析其原因:惧怕是因为怕读不好被同学们嘲笑,读错了挨老师批评;偷懒是因为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不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所以不读书或少读书,或应付读书现象时有发生。

3、缺少方法指导,教师为了求得统一的“高标准”,中分析轻阅读,重深度轻宽度,把主要精力用在词句段篇的分析上,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感悟,冷落了学生的读书指导,忽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

4、阅读总量偏少,学校图书室图书数量少,品种较单一,加之图书管理人员少,不能面向全体同学开放,造成了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小。

三、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呢?

1、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程度适当的读物。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浅显、贴近实际生活的注音读物(童话、语言、童谣、古诗等);中年级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优秀诗文及趣味性强的少儿读物;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适当的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易的文言文。这样便于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会有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其次,可以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创设读书情境。课上可采用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形式,启迪学生阅读兴趣;或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课下可开展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2、创设阅读情境,诱发阅读情感

要创设民主、宽松、融洽、自由、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才能主动的参与阅读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全面解放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排除一切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悟是一种心理能力,是学生通过读书,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接感知,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能力。

3、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首先要加强朗读教学,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配乐朗读或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读、吟诵、背诵、表演等等,使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景,体会文章内容与意境。其次,可以大力提倡个别化教学,减少集体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学生个别化学习、教师个别化辅导的统一,是一种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进行个别化教学时,教师离开讲台,深入学生当中因材施教,这样可培养学生自学、自悟、自得的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

第5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阅读 鉴赏 兴趣

小学语文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促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积累语文材料。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怎样搞好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进而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什么是阅读能力

所谓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由以下几种能力组成:

1.认读能力。

认读不是孤立地读出字音,也伴随着初步的理解,即对文章表面的理解能力。只能发出字音或者仅仅看见书面符号,不能说是阅读,这是因为没有把声音或书面符号同所代表的意思连在一起。因此,最初教学生认读,必须做到逐字逐句的认读,若是朗读要读准每个字的音;若是默读也要看请楚每个字每个词,能弄懂词、句所表达的基本意思,知道文章是什么体裁,写的是什么,能对所写内容进行复述。

2.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指精读文章后,能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的各种关系,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和把握语言的深层含意。较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指能顺利地认读,而且能较充分地、正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善于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隐含的“言外之意”。学生往往偏重对阅读材料表面含义的理解,而忽视阅读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要教儿童逐步获得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和初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阅读能力,知道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并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或称其为“评判能力”,阅读时,能在全面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对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不使自己的头脑成为作者思想任意驰骋的跑马场。能对文章作认真的评析,能考察其真实性,能判定是非曲直。就是说不盲目读书,不迷信书本。所以,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读懂文章的字、词、句、篇,还要培养他们的评判能力,要能品味作品的优劣:看到佳处,能道出其中的高妙;发现缺陷,不为其错误迷惑。从而真正在阅读中增长学识。

4.记诵能力。

“记诵”贯穿在朗读、默读和背诵过程中,在朗读和默读时,也有记忆活动参与,通过熟读,达到背诵。因此,背诵能提高记忆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背诵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方法。积累到一定成都就会把书本知识同自己掌握的知识相沟通,善于触发联想。

如读这篇作品能联想到以往读过的其他作品;见到这种技巧能想到另外的方法;学到这种知识,能联系到别的知识;由此种文体延及到多种文体;从书本上讲到的情景联想到自己感受到的某些情景,等等。这样就能将死书本化为活材料,由旧知识生成新思想。

二、当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重共性统一轻个性差异的倾向。造成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主要体现在:

1.缺乏阅读兴趣

学生在阅读项目兴趣上低于其它类活动。有的学生说,阅读活动不如文艺娱乐活动有吸引力;有的学生认为,看电视、录像、玩电脑、听录音直观而且生动活泼,比看书有意思。由于缺乏阅读兴趣,看书的人就少。

2.心里障碍严重

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出现惧怕和偷懒两种心里倾向。分析其原因:惧怕是因为怕读不好被同学们嘲笑,读错了挨老师批评;偷懒是因为学生自制能力较差,不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所以不读书或少读书,或应付读书现象时有发生。

3.缺少方法指导

教师为了求得统一的“高标准”,中分析轻阅读,重深度轻宽度,把主要精力用在词句段篇的分析上,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感悟,冷落了学生的读书指导,忽视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

三、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程度适当的读物。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浅显、贴近实际生活的注音读物(童话、语言、童谣、古诗等);中年级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优秀诗文及趣味性强的少儿读物;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适当的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易的文言文。这样便于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

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会有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其次,可以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创设读书情境。课上可采用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形式,启迪学生阅读兴趣;或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课下可开展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2.创设阅读情境,诱发阅读情感。

要创设民主、宽松、融洽、自由、愉悦的课堂气氛,学生才能主动的参与阅读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全面解放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排除一切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悟是一种心理能力,是学生通过读书,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接感知,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能力。

3.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第6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摘 要:随着对教育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能力是其获得知识和智力开发的关键,学生自主性、独立性、探究性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模式,而语文阅读正是其中最为适合的部分。本文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感悟,探索阅读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内涵,并突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策略

对于语文阅读而言,阅读的本质是将书面化的符号信息进行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阅读者的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参与。阅读的最终目标并非书面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而是感悟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与记忆能力的培养。阅读行为的这些本质目标与新课程阅读要求完美统一,对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阅读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的内容

(一)培养对文本语言的分析和感悟能力

文本作为阅读的对象,是作者生活经验的积累,并通过言语形式由外到内再到外展现在文本中。形成文本的语言是多样的、丰富的,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表达。因此对本文探究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文本语言分析和感悟能力的培养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通过阅读文本能够调动语境知识,从文本中体味到作者展现出来的常态语言的深层含义。对于常态语言的理解需要结合语言环境、表达场合等因素。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常态语言的深入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的应用能力。其次,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去寻找语境的语篇联系,分析变式语言的个性风采。通常来说,语境的产生是基于语篇的,言语所表达的深层语言是以语篇为基础的,不同语境中,相同句式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在文本中,作者根据语境需求而灵活使用的各种变式语言,能够促进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促进认知、情感、技能行为领域全面发展的能力

阅读文本的意义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者写作时赋予文本的意义,另一方面是阅读者在阅读文本时赋予文本的意义。这两种意义共同构成了文本的作品意义。课文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才产生了意义,获得了生命和存在,因此,学生是阅读文本意义的产生者。这也就是说,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从能力培养的方面来讲,学生阅读发现的意义比文本作者写作时所表达的意义更为重要。正是这种阅读意义的实现才真正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语言技能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阅读是一种认知过程,其通过阅读者的思维活动来提高其认知领域的发展水平。文本阅读中表现最为直接的就是情感意义,无论是文本写作还是阅读,都是从生活中体会和感悟,进而获得情感认知,并结合内心感受形成多样化的阅读意义。因此,通过文本阅读能够从情感领悟能力方面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在这种困境的驱使下,学生会产生情境与现实的差异意识,进而为进入这种心理情境而产生思维动机,发生探索行为。因此,为使阅读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在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联系处设疑。无论是从实际的阅读教学经验来看,还是从教育心理学的构建主义学说来看,在学习者日常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处设疑都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其二,一个阅读文本中,往往存在一处或几处难点和重点,在这个部分设置问题和疑问,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和行动。其三,在看似没有疑问的地方巧妙地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重复阅读中再次产生新的认知和感悟,进而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问题研究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实现教育的最根本目标,即培养全面素质人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以合作和实践的方式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在科学合理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阅读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地在阅读中探究和创新阅读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完全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真正做到“有所需,有所学”。

(三)构建双向问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阅读教学多为单向教学模式,即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知识传递式的,缺乏发现和探索,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目的。构建双向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阅读教学应从学生需求和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和启发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见解。双向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创造知识。

(四)以问题为纽带,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问题是引发思考的开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以问题为纽带开展阅读专题活动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重要形式。基于问题的专题阅读活动不仅能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由传统被动式接受转变为自发性探索。基于问题的专题阅读活动模式有多种运用,其一,语文学科课程与语文活动课程相结合,这种全新的结合方式,能够在阅读主动新和体验深刻性方面使学生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二,开展网络化语文阅读专题学习,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和丰富的内容,科学合理地设置探究性学习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全面探究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亚静.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新课标必修教材古代散文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周兆青.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学语文,2013,(9).

第7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想象力;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智力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能为发展学生在写作中的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开拓思路,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想象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文中会出现很多言简意赅的句子,但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情景,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力。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中词句和语言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情景的设想及各种场面、自然景色等可以查找一些类似的图片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文中所描述的场景,促进学生对文中词句的理解更加具体、生动,更容易理解文中内容。如《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描写“我”艰难处境的场面,出示一组词语:筏子、鼻子、无影无踪、荒无人烟、身无分文。指导学生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家猜想一下,可以互相PK。经过设想,学生头脑中出现了一个已经饿了三天,没有了食物,没有了方向感,身上、头上还带着伤,拖着沉重的步子艰难地行走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的人物形象。他多想喝上一杯水,吃上一顿饭,多想得到朋友的帮助啊。于是接着出示第二组词语:无奈、冷漠、平等交易、趔趔趄趄、出医疗费。接着想想又发生了什么?看看同学们想象的画面,一个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身体还带着伤的留学生;一个看到老板手里的面包就两眼放光的饿小伙;一个急需救命稻草的小伙子;可就这样的一个人拒绝了老板所说的“平等交易”,也就拒绝了能解决饥饿疲劳的面包,于是趔趔趄趄的走了。于是老师的一句“他是要拒绝生命吗?”文章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词语的想象就是再造想想,再造想象对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有很大的帮助。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兴安岭的物产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在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时,又分别出示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优美的风景图,使学生如临其境,对小兴安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至此,我让学生练习类比想象,与我国的许多风景名胜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续编文中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的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可根据文中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文末未直接表达出来的情节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出以后会出现的状况,这样会激发学生的联翩浮想。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会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启发学生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想象出明确的结果。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文章结尾是桑娜拉开帐子,告诉丈夫:她已经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过来了。故事到此结束,已经让学生体会到了渔夫和桑娜的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特地安排了续编《穷人》的故事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西蒙死后,两个孩子被桑娜夫妇收养,他们能不能长大成人?长大后他们将过着怎样的生活等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地表达。在教学引导下学生经过讨论思考,都认为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长大成人,为社会创造一定的财富。然后就以作文题目《孩子的未来》为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的同时,未来的孩子会是一种怎么样的状况?让学生把故事续编得合情合理。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看到学生所写的结果各不相同,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十分突出,写出了桑娜夫妇勤劳、善良,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的情节,在他们的照顾下孩子长大成人,而他们逐渐老了,孩子都很孝顺,友爱;有的长大成人功成名就,有的当起了大老板,有的担负了社会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把桑娜夫妇接到了城里,还为儿童捐助了大量的物资设备等等。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续编,培养了学生的大胆想象能力,更有利于孩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采取不同的措施丰富学生的想象

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在课外阅读并非遇文便读,要将作文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把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的对象,如涉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涉及文化生活方面的、涉及国内外中重大新闻方面的报刊时文。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科学著作等。这对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修养是大有益处的。利用课外阅读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各种表象,如果说,想象是表象的重新安排和组合,那么观察和阅读就是表象的吸取。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参观、访问、游览,组织学生进行有意的阅读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途径很多,主要有课外阅读、写作、绘画、手工、雕刻、科技制作等。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法很多,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教学主阵地,综合利用多种方法,抓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翱翔于蓝天,未来更辉煌,明天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张凤玲.浅谈阅读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3(02).

[2]崔时朝.加强立体图形教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J].青海教育,2004(Z1).

第8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思维是人智力和认识的核心成分,良好的思维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创新是教育的基本主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些经典话语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质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医治“满堂灌”、“一言堂”的一剂良方,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得到有效培养,主动学习得到具体体现。

1.熟练的基础是创造的前提

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艰苦训练形成的。能力与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对基础知识似是而非、含混不清,则进一步学习就有障碍,也就谈不上智力的飞跃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对某种运动技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时,高级神经便程序式、自动化地支配相应器官协调完成预期运动,有意注意很少参与,这时处理复杂多变的多因素问题,灵活迅捷的直觉思维就会全面系统地对诸因素同时进行分析判断,排除干扰,理清思路,切中问题要害。如让学生看图说一段话,这种迅速准确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没有非常熟练的基础知识,则无论如何也不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短短几分钟内说得头头是道,既要用词准确,又要语句通顺,甚至还要加些修辞。所谓熟能生巧,这里的巧就是创新创造。

2.实践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形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脱离实践就成为无源之水。富勒说:“理论是一座宝库,实践是它的金钥匙。”所以我们力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练习、观察、实验、讨论等,动手、动脑,通过亲自参与获取知识,熟练技能,领悟理论的本质。组织学生互相讨论,发挥学生个性思维差异的优势,使相互间的思维相互碰撞,形成多维立体交叉的思维信息网,教师随时对症点拨,使思维产生质变。如让同桌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然后答的变成问的,问的变成答的,这就是一种练习方法。不要怕学生的参与会影响进度而包揽一切,这样虽然进度完成了,但收效甚微,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懒惰、依赖的思想,甚至是厌学情绪。

3.巧找机会设问,铺开思维新路

(1)开讲设问,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正如一场戏的序幕,必须使用最简练生动的语言,以引人入胜。如教《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之类的课文时,老师只要简单设问:“同学们游览过哪些名山胜景呢?心情怎样?”而后话锋急转:“这节课,咱们要一起参观……游览……”简短的语言会像磁石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像钥匙一样悄然开启学生的心扉;像风帆一样将学生引向知识的大海……

(2)题眼设问,把握重点。

很多课题是文章的“点眼之笔”,若从题目入手设问,有助于把握整体,点面辐射,学有重点。有的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揭示了新课,可以单刀直入。如《飞夺泸定桥》一课,可紧扣题眼“飞”字设问:“战士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让学生依据课文展开多向思维。有的课题提供了课文的重点内容,抓住题眼,有助于学生顺利掌握内容。如《草地夜行》,可要求学生找出描写“行”的句子,即“挨着走――并肩走――跟着走――背着走――大步走”,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思维获得链条式整理。有的课题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问时要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如《将心比心》一文,教师可设问“叫我们比什么心”,通过这样的激疑引思,给学生铺架新桥,拓展思路。

(3)联想设问,开拓思维。

语文教材中不少语句可谓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目的是留下思考余地,让读者深思,使文章更显余味无穷,如《小英雄雨来》一文的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句“望着妈妈笑”。有的用省略号,如《学会看病》中“假如……你找不到我呢?”尤其古诗的文字简练,意味无穷,寥寥数字,便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画面,蕴含千言万语。《游园不值》中的千古名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园中的春色怎样?《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问什么呢?“言师采药去”怎样说呢?教者应以联想式问题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矛盾设问,强化思维。

不少课文蕴含“矛盾”,那是作者别具心裁,使文章的说服力更强。教师要善于捕捉问点,引导学生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理解课文。如教《我的战友》时,抓住矛盾句“眼巴巴地看”,“我忍不住不看”,前者是不敢看,后者是一定要看,当时作者是怎么想的?内心怎样?这样设问会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拓展思维,让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引导探索,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教学中,我们常遇到表面看似言尽意穷、矛盾的句段,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探究,可使学生深刻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将相和》一文中的渑池之会为我们展现了一幕精彩的针锋对麦芒的斗争场面,表面上看,赵王为秦王鼓瑟和秦王为赵王击缶,两者都没有吃亏,细细一想,其实不然。教学中提出要求:针对蔺相如的言行提个问题。学生深入思考后,问题纷纷而出:“缶”是什么意思?“瑟”和“缶”有什么区别?“蔺相如为什么不叫秦王为赵王鼓瑟,而叫他击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谁是真正的胜利者,蔺相如不畏、忠诚爱国的英雄形象就深深印在同学的脑海中,同时体会到对问题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多问几个为什么。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教育中多给予学生广阔的驰骋想象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努力使他们成为开拓、创新、善于思考的跨世纪人才[2]。因此,教学的关键是想方设法地为学生铺路搭桥。

参考文献:

第9篇: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范文

【关键字】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能力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必经之路。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却是发育的最好时期,这期间学生的记忆力、能力的发展都是最好时期。老师要把握这段时期,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一、精心的引入

小学生的特点是多动,注意力无法高中集中。倘若课堂无聊,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无法把精神集中在课堂上,自然就无法获取知识。因此老师要在课前做精心的预设。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很好的引入,就能成功的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课堂生动有趣,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如在讲《詹天佑》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在讲课之前先给学生看看中国早期的铁路,让学生谈谈铁路对我们的作用,如果没有铁路会有什么危害。让学生意识到铁路对我们的重要性,这时就可以引入文章正题:“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建造铁路最有名的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他的故事。”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很好的吸引到课本上,也提前知道这节课主要是要讲什么。

二、增加表演,变文字为立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程总目标中规定: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小学生面对枯燥的文字的时候,很自然就会觉得无聊乏味,而且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的时候也能真正的读出感情。但如果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展现课文,学生就会觉得这种教学模式很新颖,并且能够主动的探究文章的内涵,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在讲《升国旗》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升旗手的那种自豪爱国的心境,也能知道任何事情的成果都是需要不断的磨练和联系。这样,一堂课下来,老师不需要讲课,学生就通过表演领悟了文章的主旨,而且完全理解了做人的道理,正确的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再如《伊索寓言》这课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延伸,让学生不仅可以表演课文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自己在伊索寓言中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可以在本节课上学到更多的伊索寓言,获得更多的道理。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拉近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而且小学生在好强、竞争意识强、表现欲明显等特点,也会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和背诵,同时课堂气氛很好的被活跃起来,学生更喜欢语文课堂,也就更喜欢语文,并且还自主加强了阅读能力,通过表演将文字立体真实化,突出了课文的特点和主旨,增加了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主创造能力,而且通过这种表演的方式也能让学生更形象的认识善恶美丑,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课内外有机结合

仅仅是课本的文章,很难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课内外就要有机的结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无限的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是找课外的阅读参考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续写或者是仿写。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就需要更认真更仔细的去了解文章的内涵、主旨并且能够潜移默化的增强阅读技巧,同时写作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如在讲《老师,你好》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下一些想对老师说的话,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课文内涵的拓展,并非是假情假义,无病的表达,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是对文本情感与人文内涵的再次升华。通过这样的写作,与课文很好的结合,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所提高。但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对每次的课外延伸都需要立刻给予评价和评论,还要学生间互相比对,这样学生就能找到差距,找到问题,也能在还没有忘记自己所写的东西与课文之间的联系时就很好的得到巩固和提高,这样学生的阅读、写作、理解、评论等能力都有所提高,也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眼前一亮,更吸引学生的眼球。

总结:小学生的年纪虽然小,但是却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能力发展,因此在这个阶段小学老师要打好学生的学习基础,在阅读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写,增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正确的指引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阅读的文本结合现实合理有效的安排阅读课堂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发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基础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