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地域文化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化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域文化概念

第1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的价值体现在是否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旅游商品的目的是“留住旅游回忆”,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可以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促进旅游购物发展,并能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播。目前,三亚旅游商品设计出现了“停滞”,旅游商品虽种类繁多,但特色性不强,多是“陈旧”、“复制”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在地域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与满足旅游者实际消费需求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制约了旅游商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开发设计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对三亚旅游商品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者对三亚地域文化的认知

(一)海洋文化

人类以海洋为对象,在认知过程中,所留下的一切痕迹中能够表达出人类的价值系统和观念系统的内容都是海洋文化。?三亚的海岸线全长258.65公里,在这些海岸线上,密布着美丽的海湾和岛屿,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西瑁洲岛、东瑁洲岛、蜈支洲岛,每个海湾、岛屿都有美丽的景观和动人的故事。旅游者到三亚游玩,最主要的活动就是听海、看海、玩海,对三亚文化最深刻的印象也集中在海洋文化。

(二)热带雨林文化

三亚植被资源丰富,热带雨林风光独特。近几年以热带雨林资源为依托开发的旅游景区经营良好,呀诺达、热带天堂等热带森林公园成为旅游者喜爱的热门景点。景区天然形胜,融汇着“淳朴”,“野性”、“神奇”的热带雨林文化,给旅游者留下独特的体验性记忆。

(三)黎苗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黎苗文化是海南本土文化的代表,也是海南本土文化的符号。黎族人民是海南岛最早的开发者和定居者,苗族是海南第二大少数民族,移居海南岛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黎苗传说,黎苗风俗,黎苗歌舞,黎苗织锦,黎苗建筑,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极具魅力,体现了海南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三亚众多旅游资源中都有黎苗文化的体现,槟榔谷旅游区以其独具韵味的原住民风情赢得旅游者的喜爱,将黎苗文化印象留在旅游者的记忆中。

(四)爱情文化

三亚的城市口号“美丽三亚,浪漫天涯”充分展示了三亚的爱情文化,天涯海角景区、热带天堂景区都以爱情为主题吸引旅游者。凭借爱情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三亚成为众多情侣蜜月旅游的首先之地,“国际婚礼节”、“爱情天堂”等主题活动向旅游者传送着浪漫的爱情文化气息。

(五)长寿文化

由于优越的自然和气候环境,海南岛成为了中国的长寿岛。据调查,海南的百岁人口比例抽样调查为19/10万,为全国最高。三亚旅游者中有相当比例的“老年候鸟型旅游者”,三亚每两年一次的 “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以“生态健康、国泰民安、长寿延生”为主题,生动地展示了三亚的长寿文化。

二.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设计构思

(一)概念元素构思

概念元素是旅游商品设计的核心与灵魂,是设计得以“存在、发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并贯穿于整个商品设计活动的始终。为满足旅游者需求,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在设计中要紧密围绕三亚的海洋文化、热带雨林文化、黎苗文化、爱情文化和长寿文化,立足于旅游者对三亚文化的认知,设计出具有一定价值的,能够体现出独特文化特性的旅游商品。

概念元素是旅游商品的设计理念,为了体现三亚的地域文化要具备三个方面的特性:第一,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的概念元素必须是对三亚地域文化特质的挖掘、提炼、抽象与概括,包括对地域文化文化的认知及其嬗变形成的现代化解读,以达成地域文化在旅游商品设计领域的传承与发展。第二,概念元素应是在继承地域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前瞻性、开拓性,并能够具有“商品”的价值与属性。

(二)视觉元素构思

视觉元素构思是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是将旅游商品设计中的概念元素进行有形展示的过程。源于三亚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必须经过由“概念”到“视觉”,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过程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旅游商品。例如:2011年3月,“阳光杯”(首届)海南国际旅游商品工业设计大赛中的“民俗彩塑——琼州遗韵”、“海南行动”、“黎·爱”、“海南风情椰雕——海南姑娘”等作品就是将海南地域文化有形展示的体现,即将概念元素构思转化为视觉元素构思的过程。

(三)品牌元素构思

经过概念元素构思和视觉元素构思后形成的旅游商品还需要经过品牌元素构思,才能最终成为旅游者接受和喜爱的展现三亚地域文化特性的旅游商品。品牌元素构思是对设计出的旅游商品加以营销和传播的过程,将旅游商品蕴含的地域文化理念通过品牌元素构思向旅游者传递旅游商品的文化属性、利益属性,满足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的情感需求。让旅游者产生“某某商品”是到三亚旅游不得不买的旅游商品、购买“某某商品”才是到三亚旅游过的见证等想法,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

三.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开发策略

(一)深度挖掘地域文化

三亚在开发和设计旅游商品时,应对三亚的国内外旅游者进行调查,了解旅游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对旅游者印象深刻和感兴趣的地域文化进行旅游商品化设计。同时,在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中更要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不是文化的浅显化与粗俗化,而应是文化的深刻化和升华。所以,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不是打着文化的幌子谋取利益,而是通过地域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设计充分体现三亚浓郁的地域文化底蕴。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可以让旅游者在购买和消费旅游商品的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二)增强旅游者对地域文化的认识

对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目的在于促进旅游购物。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在对旅游商品的选择过程中就越有针对性和偏好性。旅游购物是旅游者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前三亚旅游者在三亚旅游购物的整体消费偏低在于游客不知道在三亚购买什么样的旅游商品。增强旅游者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可以引导旅游者对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的选择和购买,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促进三亚旅游购物的发展。

(三)重视地域文化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

三亚地域文化旅游商品的设计要重视概念元素和视觉元素的设计,尤其在视觉元素的设计中要将三亚地域文化精心展示。旅游消费者购买旅游商品很大程度上受到旅游商品的外观设计,往往会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旅游商品,所以将概念元素精准的体现在视觉元素上,在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上体现三亚的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可以极大的吸引旅游者。

(四)开展地域文化旅游商品的品牌传播

为促进三亚旅游购物的发展,激发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还需要对三亚地域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品牌传播。品牌经营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高级形式,体现着优异的投入产出效率,运用广告、人际传播等一系列策略对旅游产品开展品牌传播,使蕴含三亚独特地域文化的旅游商品在旅游者心理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进而促进旅游者的购买忠诚度形成。

参考文献:

[1] 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4.

[2] 梁军.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商品设计方法论[J].赤峰学院学报.2012.8.

[3] 宋敏.旅游商品设计应深挖文化内涵[N].海南日报. 2011.9-13. A04版.

[4] 张磊,尹建中.平遥古城旅游商品文化附加值的提升[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5.

第2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1.地域文化的概念

它是人们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作为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地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逐渐在商业环境中凸现出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人们认识的提高、观念的改变都促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与此相对应,地域文化所包含的元素及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鲜明独特的地域特征,丰厚悠久的文化情感等,对于丰富广告设计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广告设计者的审美品位,激发广告设计者的创作灵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平面设计的概念

平面设计具有美术性和专业性,其以“视觉”作为了解和表现方式,并借助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创新文字、图形等元素,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设计师的想法和创意。广告设计者应用字体排印、计算机、版面等专业技巧来实现创新目的。从另一个侧面上讲,平面广告设计也是设计过程及设计作品完成时的一种宣传手段。此外,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平面广告设计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设计是一个包含着展示展览设计、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在内的极其广阔的创作门类和范畴,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用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将自己的观点和设想展示给观众,从而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的独特性、多元性和传统性等特征。

二、地域文化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广告设计者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同时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元素也被广泛应用在广告设计中。研究地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认识到地域文化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重要性,对于地域文化和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就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地域文化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1.地域文化可以增强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力

19世纪中期,文化领域浓厚的哲学气息以及激烈的美学争论,不仅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做出了良好的铺垫,也为地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打下了基础。地域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地域性,正是地区间的差异性造成了千姿百态的文化形态,进而推动了文化产业多样化的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平面广告因其简洁明了的表现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必须要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才能达到宣传效果,这就要求广告设计不仅要新颖,而且还要具备独特的设计特点和风格。而在视觉信息迅速更新的现代社会,生动的图形、影像显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其能帮助不同背景、语言、环境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广告内容。因此,广告设计者必须积极挖掘地域文化中丰富的视觉资源,充分运用图案、形象、色彩等元素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并将广告文化、民族特性、视觉信息有机结合到广告作品中,以进一步增强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力。

2.地域文化可以丰富平面广告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世界各民族、各地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设计者如果能够将这些地域文化资源恰当地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无疑可以极大地丰富平面广告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得到了不断的延续和继承,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形态,对这些地区的人们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那些时期遗留下来的符号、图像等元素则逐渐演变成为富有丰富情感的视觉艺术,这些都可以成为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当然,这些视觉元素并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单纯描摹,而是人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的主观意识的表现。设计师有选择性将这些元素作为表达某种情感的载体,进而创作出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设计作品。另一方面,地域文化所包含的民风民俗、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等,又可以为广告设计增添个性色彩。例如,伏特加“城市系列”的广告设计,就是将不同国家各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作为主要视觉符号,并结合该产品晶莹剔透、圆肩短颈的酒瓶包装,恰当地展现出了该品牌简单、大气的个性特征。由此可见,地域文化可以为广告设计提供更加直观有效的视觉平台,加强了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沟通联系。

3.地域文化可以扩大平面广告设计的传播途径

平面广告设计作为一种形象的视觉符号,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不断地感受和接触,从某种意义上讲平面设计是富含情感的国际交流渠道和价值平台。但随着广告设计的发展和普及,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它都日益呈现出雷同化的特点和趋势,这极大地削弱了广告的宣传性。为了拓展广告的传播途径,为广告对象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广告设计者开始寻找富有文化底蕴和个性色彩的设计源泉,地域文化就因其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在设计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例如对于具有文化背景的广告设计,地域文化不仅是其创作素材,还是其灵感源泉。此外,在不同的广告语境中,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也成为广告传播的重要限制,而此时地域文化又可以成为广告创作的重要切入点。

此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品牌,也可以根据地域文化运用不同的设计语言来相互沟通和交流,进而达到产品宣传的内在要求。如美国的广告往往吸收外来文化,注重表现自由奔放的民族特征,设计风格简单大方,充满地域色彩;德国的广告则注重文字的工整和色彩的运用,风格严谨,并带有鲜明的机械化烙印。由此可见,在广告设计中恰当地运用地域文化,可以有效增加广告设计的附加值,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广告设计者要从地域文化中探索和寻找可以用来更好地表达概念的创新元素,积极拓展广告设计的传播途径,从而为我国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3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摘要:从历史时期中国地域方位话语的嬗变规律中发现嬗变与自然和社会的响应关系明显。中国历史上早期“西土”、“东土”、“北土”、“南土”、“中土”使用较多,多为地域坐标指示词。在传统社会后期,“南人”、“北人”、“南方”、“北方”的概念使用频繁,贯穿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作为地域文化认同指示词使用得更多的是南北方位用词,多用“南方”、“北方”、“南人”、“北人”并称比较,地域文化认同色彩明显。宋以后的南北概念更多的是指东亚大陆文明东移后华北地区与东南地区意义上的南北概念。“西北”、“东南”、“东北”、“西南”等交叉方位词在中国历史上都有使用,但作为地域文化认同词汇多是将“西北”与“东南”并称比较。宋元以来,“西北”与“东南”更多是特指华北和江南地区,往往作为另一种中国南北文化认同的方位词。从天地生综合研究角度分析这种响应关系背后更宏观的天地生背景,发现历史上东亚大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气候大陆度增加、生产力背景变化是东亚大陆文明东南推移的环境背景。历史上从早期的“东南西北”并重到宋以来“南北”话语强势,再到近代“西北”、

“东南”话语内涵嬗变的轨迹,显现宋以来话语中的南北概念实际是指在整个东亚民族活动舞台东移背景下的南北概念。所以,客观来讲以前提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实际应该是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从更宏大的背景来看,中华文明的南移实际应该是中华文明的西北向东南方位的推移,此所谓“文明向东”。

关键词:方位话语;南方;北方;东亚大陆:天地生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030-12

长期以来,在中国历史教学和研究中谈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推移时,一般都是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不过,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在教学和研究中发现,如果简单以“南迁”概念分析,我们无法解释元明清以来华北地区北京中心的出现,也无法解释成都平原在历史上的地位从高到低的升降轨迹。后来我们发现,如果真从区位地缘客观来看,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不是简单的“南移”,而是“东移南迁”。到今天,学术界已经有许多学者接受了“东移南迁”的概念。同时,十多年前我们也发现整个东亚大陆的民族活动舞台东移的事实。

第4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传统地域文化;城市广场;

中图分类号:U41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作为传承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载体,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人文精神,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在其设计中的艺术魅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涵义的景观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宣扬主题

城市广场作为一个体现城市文化的核心,其景观是这个城市民族地域的文化象征。主题标志物作为现代城市广场的景观要素,是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生活习俗、地域特色等,而民族地域的内容差异则是将灵感集中在本民族典型的文化内涵上,寻找一种活力的源泉,通过载体――富于结构美的景观元素来表现这些本身无形的文化,营造出具有地方风采的典范,充分宣扬本民族、本地域的主题思想,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如重庆市涪陵某现代休闲广场,景观主体浮雕墙设计以地方历史文化――世上独有的“水下碑林”――白鹤梁和传统榨菜手工制作程序为内容,反映了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从形式、风格和手法上体现了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可见,在当今变幻莫测的景观审美倾向上,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满足人们对民族的、传统的情感依赖,也是对未来地域特色城市景观一种精神主题的宣扬。

一个整体有意义的景观设计是由相对独立的景观元素通过某种内在的秩序融为一体,利用直观的艺术形式风格来构筑,达到功能、形式的完美统一。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建筑,其形式、手法也可多样化,创造性地表现主题景观设计,生动地再现地域文化格局及民族色彩语汇,不仅景观的感知性好,还赋予了新形式的景观内容,更加鲜明地宣扬了地域文化的精神与主题。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内涵

1 地域文化

“地域性”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强调地域自然环境(地理、气候、资源等)的特殊性与一贯性,也强调文脉,即特定地区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与一贯性。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的综合。地域文化与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文化底蕴以及人们行为方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2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开放空间,是人们从事生产、文化、生活活动及科技交流的主要场所,是不同城市文化展示的舞台,更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的地方。广场作为其中一类独特的场所,将各个城市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相结合,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还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文化传承与发扬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地域文化的形式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既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艺术价值。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从一种观念找出一个民族文化的踪迹,体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血脉相连。将传统地域文化符号、传统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提炼、概括,运用形式美构成规律有意识地进行组合,传承其浓郁的民族地域气息。每一件景观作品,都是在追寻从随时光流逝中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的艺术结晶,传承一种民族艺术美,探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的传承,不仅重视景观要素的风格和形式美感,更应重视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因为文化内涵是颇具信息传达功能的,它既是民风、民俗的传承,也是从精神上对文化的一种延续。同样,带有某种精神内涵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品,也是大众所关心、熟悉、喜闻乐见,以及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从这点上看,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必然。如重庆某休闲广场的景观设计,紧紧围绕蜀国古都的历史文化展开,其中以日(凸起向上金属圆雕,代表一种阳刚之气)月(凹下水池,代表一种阴柔之美)相辉映为主体,体现了刚柔相济、天地合一、阴阳相生的世俗传说,整个景观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象征某种寓意的神秘文化,体现了其地域作为理学发源地的特点。可见,根据民族地域的民风民俗及其历史文化合理地设计尺度空间,营造一种舒适亲切的景观环境,是一种独特文化观念的继承与发扬。总之,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合传统地域文化,创造性地延续了地域历史文脉,传承了民族文化的信息,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 传统地域文化指导下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思路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科学发展及主观认识发生一定的变化,未来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营造,应根据地球环境变迁,总结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人类视觉感受需求出发,创造性地沿袭与利用传统地域文化形式与风格,融合现代的观念和技术,创造科学的、各民族赏心悦目的景观形象。另一方面,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深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应吸取传统文化生态知识,突出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借助自然设计一种传统的鸟语花香、心旷神怡、触景生情的心理“意境”之园,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如: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中“形”“神”“意”综合作用下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中,依赖传统地域文化,综合运用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心理,是探求景观艺术至高境界的方式之一。

1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广场作为人们进行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点缀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场所。人是空间活动的主体,广场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支持人在广场空间中的各种环境心理和行为表达,实现城市广场空间的“人性化”。

1.2 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设计延续历史、合乎时代的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是每个城市都面临发展的问题。怎样在已有传统与时代变迁两者之间做到平衡与结合,往往成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一大难题。文化需要历史文脉的积淀与继承,同样也需要随着时代激荡而创新与发展。

1.3 突出个性的原则

西方早期的城市美化运动单纯追求视觉上的美感,造成城市景观的枯燥与空洞和雷同现象。今天出于延续地域文化目的,对古代建筑形式的简单模仿依然不能起到传递文化的作用。广场景观设计中对地域传统景观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融汇。形式上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提炼;材质上注重新材料、工艺和质感的表现;空间上注重对原有传统装饰元素本质特征的保留。

结语: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传统,会产生不同城市广场的理想景观。城市广场景观概念在文化层次上的含义也会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传统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运用使其构造方式、表现手段发生变化;发扬优良传统,借鉴现代设计观念,以地域性、民族性文化为旨归对传统设计元素进行再创造,将文化在继承中创新,使其富有新的活力;保护、开发和创造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的城市广场景观。

参考文献:

第5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广西北海 谭成功

最近细读了论文《什么是文化》后,心有疑问,因此到网络上粗作了解后,于此记录所感。

首先,对于原文《什么是文化?》(下称原文)的中心论点——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动作等交流传播并积累而成的一种思想结晶。对于这一论点,特在此作出十分赞同的表示。在结合其他学者的文章后,我认为原文存在论述有误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作一一分析。原文中用"文明"来对比"文化",以建立鲜明清晰的概念印象,以突出中心论点。但是,有几个分论点有点偏颇。

第一,原文作者以英语发展史上"无特定的‘文化’与‘文明’概念之分"为论据,作出了"西方历史不比中华,故不懂得区分其二"的结论,我认为有错误。因为,其实英语中确有精神、物质上分别定义的‘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之分。因此其二者无论中西方,都有语言习惯中的重大区分。

第二,原文认为文化应存在于文明的基础上,我找到了更高明的见解。文化常与民族连在一起说,而文明常与国家连在一起说。可见,文化具有民族性,民族存在就可以有文化;文明具有地域性,只有文化积累,才能达到"文明",这一较高级文化形态,同一地域的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发展,才形成文明。

又从历史上看,一般是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自己的文明,而未有"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根据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的《社会进化》和克拉克的《从野蛮到文明》,原始时代的人文现象一般称作原始文化,而不称作原始文明。可见,文化相对的是自然,而文明相对的是野蛮。正如前面所述,文化都有承载自己的种族,具有民族性。而文明具有跨民族性,一个文明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政权,其承载者是一片地域,是文化高度汇集的结果。如我们一般说"西方文明"、"中国文明",却很少说"基督文明"、"汉族文明".

因此,我认为原文中"先文明,后文化"的观点并不如"先文化,后文明"的观点正确,有说服力。

另外,原文认为文化应是"人类在探索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过程中产生的,并可以通过符号、语言、文字、动作、影视等渠道沟通交流学习教育、继承传播的一些思想".则可见文化是中性概念,是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客观存在,其成果既包括优秀,也有糟粕,既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如封建迷信、丧失人权的习俗,但它们都是文化。而又可知,"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一个褒义概念,常指文化的积极、进步的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可见,文明是文化凝聚的成果,是由文化的积极、进步的一方不断发展的结果的产物。人类在文明社会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因此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综上所述,我认为"文化"一词的概念应与原文中作者定义的一致,但是"文明"在"文化"之后。

(这是谭成功同学献给谭伟强的父亲节礼物,看后令人动容!虽然他们意见不完全一致,但是父子都非常认真、敬业!可喜可贺!最难得的是,谭成功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样做学问,而且敏锐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指出了文明与地域相关,而文化与族群相关。这是很好的补充!谭伟强应当愉快地接纳!大傻说:对父亲的关怀就是最好的父亲节礼物!)

第6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随着时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但旅游对社会文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地区社会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表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对当地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的保护与设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键词:

广西地域文化元素;旅游文化品牌;研究与设计

“品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品牌属于产品,同时品牌又高于产品。站在旅游供给的角度,旅游品牌是一种与其它竞争对手相比提供了特殊“卖点”的旅游产品;而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品牌价值是通过特殊“买点”体现出来的,只有“卖点”和“买点”的契合,旅游产品才能塑造成旅游者心目中的品牌[1]。

一、广西地域文化特色

旅游文化商品是最需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商品,它与普通商品的区别是增加了旅游这一特定概念[2]。广西地域文化特色的瑶族服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保持民族地方特色、保护本土文化建设,在整体社会文化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突出具有地域性瑶族服饰文化元素旅游的特色特点,满足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研发设计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二、广西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化品牌中的研究与设计

(一)广西地域服务产品是树立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基础

建立具有地方性的旅游文化品牌,是指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并形成的各种思想、意识、艺术、建筑、文学作品等文化现象及其载体,这些都是旅游文化形成的要素。在旅游设计中,旅游服务产品类包括酒店宾馆、交通指向、文化饮食等一系列的品牌文化构建;将广西瑶族服饰元素的精华提炼到旅游文化中,形成具有系列化的地方旅游文化品牌,有效地开展旅游活动所创造的旅游服务类产品,加深本地方民族特点特色,利用本土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广西地域旅游产品及纪念品是树立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

广西瑶族服饰元素在旅游产品及纪念品中的设计是一种社会文化建设,包括礼品馈赠和收集珍藏,是对旅游地特点特色文化的挖掘、创造和有效利用。因此,旅游文化建设离不开旅游地,也离不开旅游者,旅游产品及纪念品便是联系二者最好的“信物”。瑶族服饰中的造型、图案、配饰、色彩等特点及变化,彰显民族地方个性和民族气质,特别是作为旅游产品的形象推广,以特色化的民族气息和民族感染力,不仅加深现代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情,同时游客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把对旅游地的感情和留恋展示给他人,分享其旅游快乐和精神收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地方旅游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作用,同时也对当地居民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广西地域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与创新是树立民族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径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之所以被视为旅游文化建设,是因为它具有礼品馈赠和收集珍藏等最直接的物品价值。而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是体现地域文化内涵与特征的表现,地域文化的开发利用不是简单对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与复制,必须符合地域文化元素特征,地域文化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以广西瑶族服饰为例,结合瑶族服饰的元素进行再设计与应用,以瑶族服饰元素中的服饰造型、图纹图案、图形符号、色彩搭配等艺术特色为切入点,将瑶族服饰中具代表性的十字形、人字形、米字形、正十字栀子花形的符号与色彩,结合新时代的数码技术,通过现代视觉设计形式和创新,满足旅游者对地域文化欣赏与纪念的需求,同时获得地域居民和旅游者对广西地域文化的认同,它就是地域文化符号象征,能充分发挥好它的这种经济与社会价值。

三、结语

对广西瑶族服饰元素进行挖掘与提炼,通过新科技、新视觉等多种形式将瑶族服饰元素应用到旅游及旅游文化产品中,在形式下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感,更趋多元化,不仅民族地域文化特色能被众人所了解和认知,同时是焕发时代活力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但是广西在工业上还相对落后,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只有实现和不断完善这一目标,才能真正解决广西地区旅游开发相对滞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宏,陈洪波.广西特色旅游品牌化战略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4(03).

第7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主题酒店;体验;特色构建

一、引言

21世纪是体验经济时代,顾客在消费时不仅注重商品本身,而且越来越多地重视商品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及其带来的体验。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地域特色文化逐渐受到重视,并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凸显出了它的价值,对地域文化等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以地域文化为主题风格的酒店也就应运而生。根据对我国主题酒店研究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地域文化主题酒店特别适合中国这种具有多样性地域文化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本文将对地域文化主题酒店特色构建的提出一般思路,以丰富主题酒店经营管理理论。

二、研究现状及概念界定

(一)主题酒店

对于我国酒店行业而言,主题酒店本身就是舶来品。众所周知,主题酒店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拉斯维加斯。美国的一些主题酒店经营已经相当成熟,相对的,理论研究价值也变得较小了,文献并不多见。主题酒店一词在英文中被称为Themed Hotel 或者 Theme Hotel。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外学者更热衷于对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进行研究,例如Blank(1999)、Buaman(1999)、Pearson(2000)、Hennessey(2000)、 Miler(2001)、 Higley(2001)(转引自邹益民、戴维奇,2003),以及Mandy Aggett(2007)[1]等。

由于学术背景的不同,我国研究者针对主题酒店的研究基本上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不论是在主题酒店主题选择和设计方面(卢志海 2008[2],彭文静 2008[3],张明 廖培[4],2006),还是在主题酒店经营管理方面(彭雪蓉[5] 2006,王学滨[6]2007,邹益民,彭雪蓉[7]2008),主题文化都是核心问题。其他一些文献更是直接从主题文化出发对主题酒店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研究。房亮[8](2009)对主题酒店文化氛围的塑造问题进行了探讨,详细描述了国内主题酒店主题文化氛围营造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主题酒店文化氛围营造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卢志海(2008)以地域文化主题酒店为研究对象,针对广州岭南文化主题酒店的设计从主题性、融合性、体验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进行了探讨。李欢[9](2007)则从建筑设计,空间营造方面对主题酒店进行了研究,从建筑学理论出发解释了公共空间的组成和特征以及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对主题酒店定位的影响。

本文采用彭雪蓉(2006)给出的主题酒店定义:即主题酒店是以某一素材(历史、城市、故事等)为主题,酒店从硬件(建筑、装饰、产品等有形方面)到软件(氛围的营造、服务等无形方面)都围绕主题展开,带给顾客有价值的、难忘的体验的酒店。

(二)地域文化

本文所研究的地域文化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域内,由于地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活动造成的、经过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社会习俗、文化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的总和,而且,这种文化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特定地域的环境变化而变化。

目前,一些学者也将地域文化和旅游经济活动结合进行了研究(徐李全[10],2005,何频[11],2005,黄炜,柳思维[12],2006,乌恩[13],2001)。同时,在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领域,地域文化也受到关注。但是相对而言,对地域文化在主题酒店领域的作用研究还较少。

(三)地域文化主题酒店

目前,学术界并未对地域文化主题酒店这一概念有定论。笔者认为,可将地域文化主题酒店应定义为:以酒店所在地地域文化为主题,体现典型性和代表性,注重顾客对地域文化体验,并独具特色的酒店。

三、地域文化主题酒店特色构建的流程

(一)明确酒店类型及功能

酒店的功能性需求,是顾客的基本需求。不同类型的酒店可能在主体功能上是有差异的,只有确定了酒店的类型及主体功能是什么,才能为这些功能穿上地域文化的外衣。现在,顾客的消费日趋理性。缺乏了功能满足的消费体验不会是令人愉悦的体验。而在功能性需求被满足之后,感觉上的满足才是高层次的需求。因此,构建地域文化主题酒店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酒店的类型及功能。

(二)选择、凝练地域主题文化

主题酒店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主题文化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地域文化是否健康、先进。在一些形象突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过于异类的主题会对城市形象造成冲击,在形象推广中会产生互相抵消的效果。另外,过于专业、狭窄、离消费者距离太远的地域文化也不适合被当做主题。

第二,注意地域文化的号召力。正如中国旅游饭店专家魏小安老师在原鹤翔山庄文化专员陈跃威所著《鹤翔现象与蓝海战略》一书的序言中所说:“主题酒店比不上五星级酒店的富丽堂皇与尊贵豪华,没有低星级酒店的价格低廉,但在追求文化内涵的今天,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成为特色文化的载体和引领者。”地域文化主题酒店就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和特色文化引领者。

第三,主题文化应迎合顾客消费观。真正的主题酒店和任意主题酒店的区别在于,其他酒店缺乏“第三个商品”——文化商品。这种文化产品首先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符合顾客消费观的,否则也将难以被市场接受。

(三)进行酒店设计

第8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常见的“流派”概念使用状况为例,所谓某种音乐文化类型中的某些“流派”,其基本特征或说是音乐“流派”能被大众约定俗成认可或为乐界、学界总结的基本标识,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音乐流派的地域化特征显现。中国民族众多、幅员广阔,不同地域中生存、传播的音乐文化,因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尽相同,故而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其中同一音乐类型和品种,因在不同地域中生存、传播而滋生出地域化风格差别,即常常被乐坛、学界称为“某派”“某派”,如中国筝乐界针对传统筝曲的地方音乐风格差别,通常就有所谓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内蒙古筝派、东北筝派、浙江筝派等不同“流派”区分;清代文人音乐家李芳园,在其琵琶传统曲目的汇编中,对其曲目的类型和风格差别,也有影响不小的“南北派”分法;而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国粹”古琴及其琴乐,在琴乐界则更是早有地域化流派分野认识,此即所谓“金陵之顿挫,中浙之绸缪,常熟之和静,三吴之含蓄,西蜀之古劲,八闽之激昂”(黄晓珊《希韵阁琴瑟合谱》),仅江苏地区,明清之际即有著名的“虞山派”和“广陵派”之分;至近代,全国范围内也有所谓“浦城、泛川、九嶷、诸城、岭南”诸派之别。总之,这些出现在传统音乐文化各分支类型中的“流派”概念,都是地域化音乐特征的一般性概括。

二是音乐流派的个别化特征显现。中国传统音乐类型品种多样,地域风格各异,同一音乐类型或品种的操纵主体“音乐人”,因其文化涵养不同、生存状态不同、传承谱系不同,其表演、歌唱和演奏,即常常会有较突出的个人风格和小群体风格生成。这种局部、个别化的音乐风格呈现,也常常被称为“某派”“某派”。众所周知的如近现代中国戏曲(京剧)表演艺术领域的“谭(鑫培)派”、“言(菊朋)派”、“梅(兰芳)派”、“麟(周信芳)派”、“荀(慧生)派”、“程(砚秋)派”等,即属此列;晚清说唱(弹词)音乐领域中“程(遇乾)”、“俞(秀山)”、“马(如飞)”各派约定俗成的称呼,亦与此同理;而清末民初间器乐(琵琶)演奏领域中以华秋苹为首的无锡派、以李芳园为首的平湖派、以鞠士林为首的浦东派、以沈肇初为首的崇明派、以汪昱庭为首的“汪派”等等,则是因师承、谱系关系接续而生成的器乐表演群体派别。这些在不同音乐实践领域中生成的“流派”,其称呼内涵显然都是个人音乐风格和小群体音乐风格特征的一种彰显。

中国传统音乐“流派”生成及划分所依据和显示的上述两个基本特征,都明确无误地表明“流派”概念,都是“小文化”概念,都是整体音乐文化类型中局部性音乐风格特点形成的一种派别划类和风格显现。

如果再联系到“中华乐派”倡导者所涉及“乐派”构成的“四大支柱”内容讨论,所谓音乐“流派”(即所谓“乐派”)事实上应当将之分野为四个局部性“流派”格局来加以倡导和建构才更为合理。此四个局部性“流派”格局,即:音乐创作(作品)流派、音乐表演流派、音乐理论(学术)流派和教育理念(模式)流派。

其中属于“音乐表演流派”的,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已经有多种显现,以上所述内容基本皆是,故不赘述;属于“音乐创作(作品)流派(亦可称为‘乐派’)”的,在中国传统器乐演奏领域中,相关“流派”显现已经涵盖了作品风格内容,这即是说其中可称之为“派”的演奏家或演奏家群体,都已包含有相关音乐作品风格和传承的认知,但在近现代专业音乐创作领域,其“乐派”性质的个体和群体音乐创作(作品),尚无公认和约定俗成的表征和显现,故而可谓之是空白;属于“音乐理论(学术)流派(亦可称为‘学派’)”的,因当代中国音乐理论建设历史不长,理论家们任重而道远,谈其“学派”形成,还为时过早;属于“音乐教育理念(模式)流派”的,我以为至今仅有雏形显现,只能粗略见到表征某种程度音乐教育理念差别的“旧学”与“新学”分野,从音乐教育理念系统构成角度来说,这一重要基础领域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从学理层面来认识和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流派”,任何音乐“流派”的形成,都包含有积极性一面和消极性一面。

从其积极性一面论之,“流派”的生成与发展,是整个音乐文化操纵主体中的一种音乐个体或小群体自觉意识的觉醒,是对某一传统音乐文化整体惯性势力存在和封闭生存状态的一种创新性突破。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音乐文化,一次次的变革发展,有哪一次不是或不包括对先前音乐传统整体惯性存在的突破?事实上任何一种“流派”之所以被大众认可和被学术界类型化,其主要因素就是因为这些“派别”都包含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意识显现和革新行为运作。以戏曲界风行一时的“梅派”为例,梅兰芳在青衣唱腔上,兼容前辈众家之长,使“花衫”行当推陈出新;在剧目中大量使用新腔,于[四平调]基础上创造出罕见的[反四平]唱腔;同时又与琴师徐兰源、王少卿等合作,添加乐器、增设“行头”,丰富和发展了文武场(乐队伴奏)音乐。正是由于梅氏以一位创新者姿态活跃于中国戏曲舞台并产生广泛影响,其表演艺术和声韵唱腔风格,才会有所谓“梅派”艺术的类型化认知及其相关表演艺术的研究和总结。

由于音乐流派的形成和出现,常常是音乐大群体中个体或小群体音乐自觉意识的觉醒和音乐风格的外形化显示,因此任何一种“流派”存在,或多种“流派”的共存,都是对“大一统”音乐风格和“大一统”音乐格局构成的一种冲击和突破。多种音乐“流派”的产生与共存,既是推导音乐风格多样化局面形成的内在动因,同时也是音乐风格多样化局面形成的具体表现。

从其消极性一面论之,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艺术“流派”,又都注定是一种文化性质的“历史性”形态。这里可以打个通俗比方:“流派”如同一桌富于个性特色的美味“宴席”,可以使我们津津乐道和尽情品尝,但现实生活里却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西方古典音乐“流派”发展至今,早就揭示出这一事实:一个“流派”总是会被更新“流派”所取代,这是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文化演进规律。因此,“流派”或所谓“乐派”,只是一种具有“史学”特色的概念,它是独特艺术风格已经形成和存在后的一种非主位性描述和学术性划类,“流派”并非是当事人可以自我表征当下存在的一种学术“造物”,难道我们仅仅因为具有某种理想就能轻易创立一个永恒不变的“流派”或“乐派”?

任何“流派”所具历史阶段性特征,正是由于凡是“流派”都会要巩固和传承自身被类型化的模式,这就会自然伴随出现程度不同的消极性因素。“流派”的这种自生消极性,主要的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局部利益的保护态度和排它心理的策略化选择。并且,任何一种“流派”,如果坚持固守不变的个别性风格,它终究又会形成新的惯性势力而束缚新的创新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借鉴与融合。这一现象在中国传统音乐各类“流派”形成、生存和巩固的过程中,绝不鲜见,所谓常见的门派之争、各立山头;秘不示谱、谱不外流;徒不二师、艺不外传;以至于在专艺者当中造成“偷学”之风、“窃学”之风(有学者总类之为“剽学”)盛行的种种现象,就是它自生消极性的后果显现。

有鉴于“流派”的“小文化”内涵,以及凡“流派”生成都具有地域化特征、个别化特征、历史阶段性特征和自生消极性显现,故而笔者认为:

尽管“流派”或“乐派”形成,是艺术和相关学术领域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文化事象,其存在也是多元文化规律显现的基本内容;同时“中华乐派”概念的提出,也具有相当积极意义,是一种自觉意识觉醒和突出的显现。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音乐和对这个整体音乐的发展方向进行设计,是不宜以“乐派”而论之的,更不宜轻易、理想地将之命名或概括为一种“乐派”来加以提倡。从学术层面来说,我们应当将“流派”、“乐派”、“学派”之类代表局部文化特色的音乐形态生存和发展空间,交还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各个比较具体的音乐领域或类型中去自行完成、自行显现,让其成为推动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是成为整体音乐构成发展的统一模式和终极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中华民族音乐风格多样化和音乐文化多元化共存局面的形成。

“中华乐派”倡导者提出“四大支柱”内容分项及其整合构思,虽然是可取和很有创意的,但是,这绝不是一个局部性“流派”或“乐派”可以担当的宏大任务。况且从学术思想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评估,“乐派”本身只能是四大支柱中某一音乐文化类型整体中派生出的一种局部性特种风格,它何以可能去整合产生它的“母项”文化,去完成一项伟大的全民族音乐文化的“整合”?

事实上任何一项“大文化”形态和类型的整合企图,常常是要以牺牲和淹没“小文化”形态和类型个性特色为其代价的,这对于非整体音乐文化性质的真正属于不同音乐风格的“流派”展现和多元音乐文化共存的提倡来说,不啻是一种悖论,这也许是当初“中华乐派”四大支柱构成整合思路设想时,当事者所未能料及和设想到的理念缺失。

至于倡导“中华乐派”建立的专家学者,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十分关心,并倾注了很大热情,这是值得我辈尊敬和学习的。当事者所涉及创立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的整体音乐建设思路,以及多出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的音乐人材、多出代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这样的构想,笔者也是十分支持和赞同的。我们的音乐教育和我们的音乐创作,从总体上说的确在指导思想和学术理念上还有不少问题和偏差,这需要进一步深入和缜密研究讨论,特别是音乐教育模式单一化、陈旧化以及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忽视和淡失,已经到了从根基上影响国内优秀中国音乐作品和优秀音乐人材诞生的地步。因此,在“中华乐派”论者的“四大支柱”整合构思中,我认为音乐教育应当是第一位、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在音乐教育领域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创新改革的设想,笔者表示完全支持并全力声援。

然而,正因为“中华乐派”倡导者的初衷,是着眼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和长远目标,笔者才认为其理论阐述需要深化把握和更加周密严谨,倡导者以“派”论“乐”、以“乐派”概念来囊括这一重大主题,是“巨人戴小帽”――戴又戴不住,用又用不着。不仅不能解决如此重大的方针方向问题,反而缩小和矮化了原设的宏图。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设计,岂一个“乐派”了得!

第9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域;环境

地域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大到国家、城市,小到具体的场地环境。要对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进行相应的研究,首先就应该对于地域这一个概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应当牢牢把握住地域这个概念,才能对于来自各方面的因素加以审视,并且对地域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使得高层建筑也成为表达地域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一种新载体。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并且都有着各自的特色,而高层建筑出现至今也不过数百年的时间,还没有形成自身的地域特色,虽然高层建筑出现于现代,但这并不影响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反之,还可以将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和现代性综合起来考虑,使得高层建筑也拥有与传统建筑相一致的地域特色。

一、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

高层建筑的建造和发展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产自于现代的城市。高层建筑往往有着巨大的体量,而且其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往往也很强,高层建筑对于现代的建筑技术、美学进行了充分淋漓的体现,对于整个城市的形态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的发展十分关注,高层建筑风格的转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较为关心的话题,也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高层建筑设计风格的转变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对于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的探索是十分有利的。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其理念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第二种是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工业主义建筑设计是以适应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工业主义建筑设计所讲究的是建筑的功能,所以在设计中往往注重的都是对于材料和结构进行最率真的表达。而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则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补充和完善,虽然其也强调对于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但它更注重对于建筑的语义表达,工业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对于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城市的整体文脉更加重视。

二、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

(一) 平面设计的地域性原则

建筑的平面构思与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地域文化的特征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的平面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当地城市规划的现状,同时结合地域性的原则。高层建筑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必须要对已经存在的城市加以考虑,进行平面设计的第一步并不是对于高程建筑物主体进行设计,而是要使得高层建筑能够很好地融入到整个城市之中,成为城市的一个部分。如果高层建筑的选址位于城市的视觉通廊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加以处理,第一是通过限制的方式,所谓限制就是说在规划上通过视线分析来对建筑物的高度加以把控,使其不破坏城市原有的空间结构;另外一种就是利用,利用不同于限制,是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比如所利用视觉的穿透性,将高层建筑的底部或者局部进行透空,这样就可以使得视线对原有的通道加以维持。通过这种方式,对于视觉通廊进行了有效的维护,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对景。

(二)立面造型的地域性表达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是其标志,而且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高层建筑的立面造型就好比城市的表情,可以向人们传达城市的文脉特色及其文化发展程度,所以对于立面造型的设计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许多的城市都希望能够实现高层建筑的地域性,使其能够代表他们的城市,人们的这种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高层建筑存在的原因。高层建筑的形体塑造和立面元素的设计对于其地域风格的塑造也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两者有机地进行结合,共同体现了建筑的美学。建筑的立面效果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的,比如说建筑的构成比例、建筑的材质以及细部的装饰还有色彩效果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构成建筑的立面表现,所以要实现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可以通过对这些立面元素进行有效的处理来实现。

(三)剖面设计与地域环境协调

高层建筑在剖面高度上的延伸实际上也是空间在竖向上的延续,所以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也可以使得高层建筑更好地与地域环境相协调。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需要对于采光以及通风等一些列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高层建筑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空间关系,给人以更好的感受。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实质上是对于空间的设计,每个地区对于空间的理解和解释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高层建筑最容易在剖面设计中体现出地域特性。由于高层建筑相比于传统的建筑而言,往往有着更多富于变化的空间,所以在进行剖面设计时,可以对这些空间加以充分的利用,通过对空间的设计来体现地域文化。高层建筑的剖面设计与地域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许多隐性的联系,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对地域气候环境以及建筑空间中人的交往空间加以关注。除此之外,剖面设计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结构的生成还发挥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衔接作用,高层建筑的整体造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平面围合生意,第二是竖向空间构成具形,但如果二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那么高层建筑的造型是不能形成的,所以就需要剖面设计来对二者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形成良好的高层建筑空间。

三、结语

高层建筑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当前城市中拥挤的问题,使得土地的利用率更高,虽然高层建筑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但其在地域特性方面仍然没有形成如传统建筑般的效果,所以应该加强对于高层建筑地域特性的研究,使得高层建筑也能够对传统的地域文化加以很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冯海桃.浅谈高层建筑设计地域性原则探索[J].科技资讯,2010(15):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