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

第1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护理方法;健康教育

小儿高热惊厥是指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感染,导致患儿发热38℃以上时出现的惊厥。临床上小儿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呼吸道感染或者是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初期,当患者的体温突然升高的时候会发生惊厥,这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患儿长时间地反复发作惊厥,会造成患者比较明显的脑损伤,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后遗症。所以,临床上做好对小儿惊厥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30例,通过对患者的治疗和精心护理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所收治小儿惊厥患者总共30例,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首次发病年龄6个月-3个月。6个月至3岁之间的小儿在高热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惊厥,一般惊厥多会在患者体温上升的时候发生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同时会伴有意识丧失的情况。

1.2方法对30例小儿惊厥患者采取降温、止惊的方式进行精心的护理,同时对于患儿家属给予护理知识、疾病知识的详细讲解与宣教。

2结果

30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疾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患儿及其家长掌握了一定的小儿惊厥高热的治疗原则,了解了相关的家庭护理知识,对疾病的预防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3对患者的护理措施

3.1在临床上一旦患儿发生了小儿惊厥,应当争分夺秒地对患者出现的惊厥进行快速的控制。患者家属或者患者身边其他人员应当就地对患儿进行抢救,使得患者可以再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抢救,最大限度地避免患儿所出现的脑部损伤。首先让患儿应当处于平卧位,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选合谷、人中等穴位对患者进行比较强烈的刺激,另外要遵照医嘱对患者服用相应的药物,缓慢地在患者的静脉注射安定等药物,促进效果更好的吸收。

3.2对患儿高热的护理首先可以使用冰帽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最短的时间内降低患者脑组织的代谢,减少患儿脑部的耗氧量,这样有利于患者脑细胞的尽快恢复。同时对患者使用温水或者酒精擦浴。当遇到寒冷天气的时候,应当注意对患者的保暖,以防止患者病情忽然加重。在对患者进行降温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面色、体温以及四肢的冷热变化和出汗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以防止患者发生虚脱。在降温之后每个小时要对患者进行一次体温的测量和记录。高热的患儿在进行退热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大量出汗的情况,医护人员要及时地对患儿的身体进行擦拭,以免患者发生着凉,同时对患者多补充水,给患者进食一些营养丰富比较容易消化的流食,有利于患者尽早抗毒。高热的患儿同时还比较容易出现口腔炎症,所以每天要使用生理盐水对患儿的口腔进行一次清理,最大限度地保持患儿口腔的清洁。

3.3对患儿进行一定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加强对于患儿的健康教育,普及高热惊厥的有关知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和预防惊厥的复发。高热惊厥大部分是处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其他感染的初期,患者的住院时间非常短。所以一般家长对于高热惊厥的知识了解的却十分有限,所以对于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宣讲十分重要。比如患儿在家长突然发生抽搐的时候,家长不要太慌张,应当立即使用拇指掐患者的“合谷”穴,另一个拇指掐患者“人中”穴。另外要尽快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流物误吸,并且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临床上对于患儿高热惊厥的预防,首先应该从提升患儿的抵抗力开始,平时注重吃饭的营养搭配,增强儿童的体制,提升儿童自身的身体抵抗力。另外要再家中备好体温计以及日常的退烧药物,如果发现小孩出现发热,应当理解对儿童进行体温测量,当体温≥38°的时候应该立即送患儿就医。

4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童时间比较多发的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现在很多学者认为小儿惊厥和儿童的年龄、高热已经遗传因素都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中间年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大多数的小儿惊厥在治疗之后都比较良好,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小儿惊厥会发展为癫痫。癫痫的发生率和混着的惊厥复发的次数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惊厥反复的复发,发展为癫痫的概率就比较大。高热惊厥在发生的时候比较突然,同时还经常会导致患者发生窒息而导致缺氧,这对开展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中应当快速熟练地降温止惊,对患者做好相应的基础护理,加强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减少相关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伤害,这对预防惊厥的复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临床上应该特别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连凤,李光梅,秦效彩.小儿高热惊厥的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4(08).

[2]陈素娥.高热惊厥的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0).

[3]侯松叶.小儿高热惊厥健康教育[J].医药论坛杂志,2008(15).

[4]高樱.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8(19).

[8]马志红.小儿高热惊厥40例护理体会[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01).

第2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健康教育;护理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叫小儿高热惊厥。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初期,当体温骤然升高时出现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若长时间的,反复的惊厥发作,可导致明显的脑损伤而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做好小儿惊厥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儿科2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健康教育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2009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均符合高热惊厥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首次发病年龄6个月—3岁,其中6个月—1岁10例,1—3岁11例,3—6岁7例。

1.2 临床特点 ①6个月至3岁之间的小儿在高热时常发生惊厥;②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12小时内;③惊厥多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④一般一次发热中惊厥一次者居多,神经系统检查和EEG均正常;⑤高热惊厥有阳性家族史;⑥约1/3高热惊厥小儿有复发,多在初次惊厥后2—3年内发生。

1.3 方法 对28例小儿高热惊厥进行降温,止惊,细心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疾病知识、护理知识、健康教育及疾病预防宣教。

1.4 结果 对28例小儿高热惊厥经过细心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掌握小儿高热惊厥治疗原则,家庭护理,预防等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减少并发症,避免意外伤害。

2 护 理

2.1 一旦患儿出现惊厥,必须分秒必争地控制惊厥发作,应就地抢救,使患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是急救的关键,避免脑损伤。让患儿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选人中,合谷等穴位给予强刺激,同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止惊,缓慢静脉注射安定,鲁米那药物或使用安定栓剂,水合氯醛灌肠,尽量让药物保留1小时以上,以促进药物吸收。

2.2 呼吸道护理 惊厥时将有纱布的开口器或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之间,以免舌咬伤,动作应轻柔敏捷,惊厥时口腔常常有大量的分泌物,应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同时并给予氧气的吸入,迅速改善缺氧状态。

2.3 高热护理 ①物理降温,采用冰帽,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利于脑细胞恢复,亦可用35℃—40℃温水或35%酒精擦浴,遇寒冷天气,应注意保暖,以防病情加重。②药物降温,我院常规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儿童型双氯芬酸钠栓剂退热。③降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面色、四肢冷热及出汗情况,以防虚脱发生,降温后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并及时记录。④高热患儿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被,以防着凉。⑤发热时小儿易患口腔炎,用生理盐水每天口腔护理一次,保持口腔清洁。⑥卧床休息,降温后大量出汗,能量消耗多,应多补水,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4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是在救治中保证给药,供给液体及营养的途径,也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最好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行留置针穿刺,以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2.5 病情观察 详细记录惊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发作性质及发作后的精神状态,有无嗜睡、昏睡或昏迷,注意有无呕吐,腹泻及皮疹。并观察前囟是否膨隆,呼吸节律是否改变,以便及时通知医生。

2.6 健康教育及预防措施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高热惊厥有关知识,适当预防性使用退热药物和物理降温,控制体温,减少复发。由于高热惊厥大部分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初期,住院时间短,但家长对高热惊厥相关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应按计划落实健康教育及预防措施宣教极为重要。如患儿在家中或途中出现抽搐,家长不要慌张,应立即用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掐患儿“合谷”,同时将患儿偏向一侧,防止流物误吸,将指头用纱布或手帕包住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并及时送往医院就治。对于高热惊厥的预防,首先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及避免感染和发热,在家中备好体温计及退热药物布洛芬混悬液或儿童型双氯芬酸钠栓剂,若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体温≥38.5℃,应立即使用退热药物,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3 讨 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常见急症,大多数学者公认,高热惊厥与感染,高热、年龄、遗传因素有关,年龄因素是首要的,但感染,高热是惊厥的条件,改善其预后2。大多数预后良好,但2%—5%3的患儿可发展为癫痫。其发生率与复发次数有关,即复发次数越多,癫痫的发生率越高。高热惊厥起病急,常致窒息的发生缺氧,这为护理工作提出更艰巨的任务,在护理中熟练掌握止惊,退热急救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预防措施宣传教育,减少并发症,避免意外伤害,对预防惊厥的复发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红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科学》第七版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7—258.

第3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63-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系三级乙等医院,现有床位736张。我科2011年接收各型急诊病人达846例,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30例。30例高热惊厥患儿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个月-6.5岁。体温38.5℃-41℃,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共18例,扁桃体炎9例,支气管肺炎3例,有高热惊厥病史的5例。

1.2 方法

1.2.1 评估 评估患儿病情,收集患儿的资料,通过对患儿及家长的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2 防止抽搐 患儿在院外发生高热惊厥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抽搐,这就需要家长有一定的急救意识,减少患儿的耗氧量,使脑缺氧程度得到控制[1]。如患儿出现抽搐,指导家长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返流物误吸,将裹有纱布的压舌板或筷子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1.2.3 一般急救措施 立即将患儿平卧,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置床档,家属专人看护,防止再抽搐时碰伤或坠床。

1.2.4 控制惊厥 ①人为刺激:掐人中或者针刺。②抽搐患儿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安定每次0.3mg/kg-0.5mg/kg,婴儿一次剂量不超过5mg,儿童不超过10m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也可保留灌肠[3]。

1.2.5 迅速降温 我科采用物理降温额部贴退热贴,即对小儿副作用小又能短时间内快速降温,最常用的药物是安乃近滴鼻,把安乃近用1ml注射器吸后除去针头直接滴鼻。滴鼻前先清洁鼻腔分泌物,嘱家属平抱患儿或仰卧位,经两侧鼻孔滴入药后轻柔双侧鼻翼,滴入药液的多少应根据患儿的大小来决定。

1.2.6 立即给氧 惊厥时氧的需要量增加,及时吸氧可提高患儿血氧浓度,对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况十分重要[3]。患儿给鼻导管吸氧0.5-1L/min或面罩给氧2-3L/min。

1.2.7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我科常使用小儿留置针,防止抽搐时针头滑脱。输液过程中也保证液体输入通畅给药准确,防止药液外渗。

1.2.8 减少刺激,保持病室安静 治疗及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敏捷,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和噪声,以免引起惊厥发作。

2 结果

30例高热患儿,其中呼吸道感染者18例,扁桃体炎患儿9例,支气管肺炎3例,有高热惊厥病史的5例,经我科正确评估、降温、抗惊厥治疗及对症护理,收治住院部继续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针对不同疾病引起的高热惊厥的护理 高热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体温常高达38.5℃-40℃或者更高,这也主要由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高热所致[1]。如: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发热为主,我科在控制惊厥的同时,及时的给予退热药物;扁桃体炎,护理上应告知家属给患儿适量饮水,防止咽喉水肿;支气管肺炎,在惊厥得到控制后及时的给予抗炎药物,并且采用雾化稀释痰液。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抗惊厥的过程中还应告知家属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检查,筛查惊厥的原因。

3.2 高热惊厥的健康教育重要性 我科通过3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到要及时处理惊厥固然主要,但对家属健康宣教工作非常重要。指导家长在家中备好体温计、退热贴等,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当体温升到38.5℃左右时立即口服美林或使用退热贴等降温。平时加强锻炼,按季节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凉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防止发生惊厥。指导家长掌握惊厥发作的应急措施,如抽搐时要就地抢救,指压人中穴,保持安静,不能摇晃或抱着患儿往医院跑,以免加重惊厥造成机体损伤[2];抽搐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查明原因,防止再发作。经过健康教育后,家长们对该病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出现此情况也不再慌乱,并且在平时也积极预防。

3.3 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关键性 患儿发生惊厥时,多数家长会惊慌失措并且大喊大叫的,这时护士应理解家长的心情,在配合医生积极抢救的同时主动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实行人性化的服务,取得家长的信任。惊厥发生时,家长情绪非常紧张,护士冷静的工作情绪可间接给患儿家长一种心理安慰,稳定家属情绪,从而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3]。护士在积极抢救时应操作熟练,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过硬的扎针技术,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通过和医生配合做好各项急救护理工作,对患儿抢救防止病情恶化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绍敏,余良英,陈昌华.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6,22(18):111-113.

第4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小儿热性惊厥急救的作用。方法选取70例热性惊厥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与护理,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急救与干预。结果实验组抽搐至停止间隔时间、抽搐至清醒间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无人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几率为11.4%。结论针对热性惊厥患儿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急救效果,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小儿热性惊厥;急救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群体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大多数患儿能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但是一旦惊厥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长,就会对患儿脑细胞造成损伤,严重者导致癫痫等后遗症[1]。中医护理小儿热性惊厥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将此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中随机挑选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5个月~5岁,平均年龄(2.4±1.5)岁,腋下温度38.4℃~40℃,平均温度(39.1±0.3)℃,其中包括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32例,所有患儿就诊时均有惊厥症状。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温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急救与护理措施,采用酒精擦拭、冷敷额头、药物等方法降温,使用镇惊药物。实验组患儿采用中医护理干预。

1.2.1中医急救方法患儿表现出热性惊厥症状时,立即用手指按压其劳宫穴、百会穴、涌泉穴、合谷穴等穴位,若经手指按压后无明显改善,则改用针刺。劳宫穴取穴时需仰掌,在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微握拳时中指指尖下即穴,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有助于泻热[2]。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处,平刺0.5~1寸为宜。涌泉穴位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凹陷处,直刺0.5~1寸为宜。合谷穴以一手的拇指指尖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直刺直刺0.5~1寸为宜。进针后通过提插、捻转来对上述穴位形成刺激作用,持续2~3min。同时使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等配合治疗。

1.2.2中医护理措施(1)惊厥的护理。保持去枕平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助于呕吐物排除,避免分泌物对呼吸道造成堵塞,将患儿衣领解开,保持呼吸顺畅,并给予吸氧。以轻柔的手法钳拉患儿舌部,防止舌后部后坠堵塞呼吸道[3-4]。已出牙的患儿,于其上下牙之间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头。(2)物理降温。本组热性惊厥患儿主要采用物理方式降温,尽量避免使用药物降温。可使用浓度为30%左右的医用乙醇擦拭患儿手心、腋下等部位,或将冰袋置于患儿的头部,减少脑部的耗氧量,避免损坏患儿脑组织[5-6]。(3)中药灌肠。以4g丹参、当归、红花、桃仁、石菖蒲、5g白芍、钩藤以及6g金银花、知母煎成200ml,加入1g羚羊角粉和40ml清开灵注射液,每次灌肠量为50ml。将导管插入患者6~8cm后以5ml/min的推注速度实施灌肠[7],保留30min,每4~6h重复一次。惊厥症状停止后8h再巩固一次。(4)生命体征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瞳孔、心律、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予以治疗。(5)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针对患儿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情绪,以便能配合临床急救。急救时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通畅,急救过程中避免搬动患儿。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抽搐至停止间隔时间、抽搐至清醒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以t值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抽搐至停止间隔时间为(2.2±0.3)min,抽搐至清醒间隔时间为(5.1±0.6)min,住院时间(5.3±0.5)d;对照组抽搐至停止间隔时间为(3.6±0.8)min,抽搐至清醒间隔时间为(7.0±0.8)min,住院时间(7.2±0.7)d。实验组三项指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无人出现并发症,对照组4例出现并发症,占1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热性惊厥是由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为体温在38℃以上的发热现象,属于小儿中的一种急症[8]。热性惊厥具有常见、多发、起病急、易反复等特点,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均有可能发生,但通常以婴幼儿为主要发病群体。小儿热性惊厥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将导致患儿脑细胞出现缺氧性损伤,影响其智力,甚至遗留癫痫。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针对热性惊厥患儿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急救效果,减少并发症,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叶雪英,王伟.中医综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84-87.

[2]王一君.32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治疗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8-19.

[3]林英兰.小儿高热惊厥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197-198.

[4]徐飞芬.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55,157.

[5]史长燕.清热止惊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4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2):93.

[6]徐拥军.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特征及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29-30.

[7]杨阳.引起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92,3633.

第5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儿童 流行性乙型脑炎 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猪,蚊虫是其主要传播媒介。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惊厥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病死率较高,重症病人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临床资料

组121例,其中男85例,女36例,年龄5~8岁例,8~19岁例,10~12岁3例,平均7.5岁,27例来自农村,3例来自城镇。所有病例经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确诊。治愈191例,治愈率为93.33%,死亡2例,病死率为6.66%。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由于感染病毒数量和毒力及病人免疫力强弱不同,乙脑病人的临床表现轻重程度有极大的差别。

(一)初期

(二)极期 病程第4~10天,病人除全身毒血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实质损害的症状,主要表现有:

1.高热

2.意识障碍

3.惊厥

4.呼吸衰竭

5.其他表现 本病多有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减慢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婴幼儿常有前囟隆起。查体有脑膜刺激征。重者可发展为脑疝。还可出现神经反射异常、瘫痪、失语、失听、精神失常等表现。

在上述表现中,高热、惊厥、呼吸衰竭为危及病人生命的三种主要症状,且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三)恢复期

极期过后,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日渐好转,一般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正常。部分昏迷病人恢复较慢,出现神志迟钝、痴呆、语言障碍、瘫痪、精神异常等症状,多在半年内恢复。

(四)后遗症期

少数重症病人半年后如仍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期。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及肢体瘫痪等。

常见的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多发生于深昏迷病人。其他有肺不张、尿路感染、压疮、口腔炎、角膜炎等。

三、护理评估

1.评估病史 注意流行地区和季节,了解有无头痛、嗜睡、精神萎靡等,有无高热、反复惊厥和呼吸衰竭等。

2.评估症状、体征 注意生命体征的评估,观察瞳孔和神志的变化,有无颅高压或脑疝,有无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征等。

3.了解辅助检查 观察周围血象和脑脊液检测结果。

4.评估社会、心理因素 乙脑病情重、预后差,应注意评估家长对疾病严重性的了解程度,有无焦虑或恐惧。注意评估家长对疾病康复护理方法的掌握程度,有无知识缺乏。评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照顾能力等。

四、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及神经系统炎症有关。

2.潜在并发症:

(1)惊厥 与脑水肿、高热、脑缺氧等有关。

(2)呼吸衰竭 与脑水肿、惊厥等有关。

(3)意识障碍 与脑实质损伤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减少和消耗增多有关。

4.有感染的可能 与呕吐误吸、昏迷等有关。

五、护理措施

(一)高热的护理

1.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

2.监测体温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2小时测1次,使用肛表测温。

3.降低室温,用空调器、电扇、地面洒水、放置冰块等措施将室温控制在28℃以下。

4.物理降温 可采用冰帽、冰袋进行冷敷,酒精擦浴等措施,要求控制肛温在38℃为宜。对于体温在40℃以上而神志清楚的病人,可采用4℃左右的生理盐水灌肠。

5.药物降温 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欠佳者,可酌情使用小剂量退热药配合物理降温。对于持续高热伴惊厥的病人可采用亚冬眠疗法。用药之前先补足血容量,用药过程中避免搬动病人,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1.惊厥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惊厥先兆,如两眼呆视、惊跳、口角抽动、肌张力增高。

(2)准备好吸痰器和急救药品。惊厥时,呼吸道常有大量分泌物积聚,应注意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3)保持病房安静,治疗和护理操作要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加强安全护理,病床加床栏。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病人上下牙之间,以防抽搐时咬伤舌头,必要时用舌钳拉出舌头,以防舌根后坠堵塞呼吸道。

(4)遵医嘱正确使用止惊药物,如地西泮、水合氯醛等。此类药物能抑制呼吸,使用时应注意观察。

(5)针对引起惊厥的原因进行治疗和护理,如因高热所致应迅速降温,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者应遵医嘱使用脱水剂等。

2.呼吸衰竭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节律、频率、深度,以及血压、脉搏、瞳孔的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或取侧卧,采用吸痰、翻身、拍背等方法助痰排出,痰粘稠者进行雾化吸入。

(3)氧气吸入 可采用鼻导管法,氧流量1~2L/min;或采用漏斗法,氧流量2~4L/min。

(4)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呼吸兴奋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注意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5)应加强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病人术后护理和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监护。

3.意识障碍的护理

(1)密切观察神志变化,注意昏迷的深度、持续时间。

(2)昏迷病人应取头高脚低位,以利脑水肿消退。

(3)正确选择食物进行鼻饲。

(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及时清理大小便,有尿潴留及便秘者,给予对症处理。加强皮肤护理,定时擦洗身体、更换衣被,经常翻身、皮肤按摩,防止压疮形成。做好五官的清洁护理。

(三)加强营养

能进食者,给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清淡流质饮食,如绿豆汤、稀米粥、豆浆、牛奶、西瓜水等。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要求少量多次缓慢注入或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四)预防感染

1.消除继发感染的诱因,加强五官的清洁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严格遵循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如吸痰、导尿、注射。

3.加强病房环境的消毒隔离工作。

4.密切观察继发感染的表现,如咳嗽、咳痰、尿急、尿频、尿痛等。

5.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参 考 文 献

[1]田茂强,童菲.流行性乙型脑炎98例临床分析[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10):406.

第6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针对性急救护理 急诊 高热惊厥 应用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多发年龄是0.5~3岁,其发病因素与年龄、发热、遗传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其中感染是导致大部分儿童发病的原因,主要临床表现是患儿身体局部或全身出现肌肉痉挛、抽搐,若不及时干预疾病,很大可能会伤害到患儿的脑部组织,出现智力下降或神经疾病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伤害,患儿家属也难以接受。因此高热惊厥患儿需要及时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影响患儿终身发育[1-2]。探索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以促进患儿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6年8月~2019年10月治疗的100例急诊科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年龄为1.26~10.3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48~10.61岁。纳入标准:年龄小于12岁,没有合并血液性疾病,家属已清晰了解整个研究过程并自愿签字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脏和肾脏器官发生疾病且受损的程度较高,意识不是很清晰,类似心脏病之类的紧急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管理办法。观察组添加针对性急救护理办法。

(1)急救护理:

把患儿所住病床的枕头拿走,呈平卧状态,转动患儿的头,偏向一边,解开喉部位置的衣物,把患儿口腔中的污物清洁干净,做吸痰处理,防止发生窒息等严重后果。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入上下磨牙之间,或用拉舌钳轻轻拉扯患儿的舌头,防止舌根后坠,为患儿进行穿刺时选择具有良好弹性、直径较粗的血管。使用安定0.1~0.3 mg/kg静推,一般总量不超过10 mg, 注射速度每分钟1 mg, 或者苯巴比妥8~10 mg/kg肌肉注射,或者10%水合氯醛0.5 mL/kg保留灌肠的方式为患儿给药,并迅速给氧,改善组织缺氧情况,期间可以让患儿的头枕在冷水袋上,或佩戴冰帽等形式帮助降低体温,让患儿家属用温水擦拭其身体,严重的患儿可以使用冷盐水进行灌肠。若患儿的体温仍然长时间居高不下,则可以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退烧药进行静脉注射,或给予患儿退热药剂进行口服,每30 min测量1次体温。

(2)健康宣教:

由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关于热惊厥症的知识,例如发病机理、治疗方案、发病原因、有效护理等内容,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患儿家属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理解并支持医疗操作。医护人员要加强和患儿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对患儿进行家庭护理,让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促进患儿身体恢复,提高免疫能力,同时可以让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建立信任感,提高患儿家属遵从医嘱的意愿,及时将患儿的身体情况上报给医护人员。

(3)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由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心率、体温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记录患儿发生惊厥的次数、两次发作相隔时间、每次持续时长以及发作时的临床症状,患儿惊厥发作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他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发生腹泻、呕吐等状况。若患儿的生命体征有异常出现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配合医务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治疗工作。

(4)心理管理:

患儿年级普遍偏小,疾病本身就会给患儿带来不适感,甚至痛苦感,导致多数患儿出现烦躁的情况,加上患儿对于静脉滴注、静脉注射以及口服药物等给药方式具有恐惧感,因此患儿常常会出现吵闹的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儿接触交流,依据患儿的喜好和性格安排互动活动,例如阅读图书、玩玩具、观看动画片等,转移患儿注意力,让患儿情绪稳定下来,和患儿交流时要耐心,和声细语,和患儿接触时可以通过抚摸背部的方式来让患儿有更多的安全感,从而增加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5)饮食护理:

住院期间患儿的饮食以清淡为主,食用半流质和流质食物,若患儿处于昏迷状态,则使用鼻饲的形式供给营养,24 h都需要有医护人员看护,可以适当将患儿的四肢固定起来,防止发生惊厥时患儿伤害到自己,同时加强不良事件的监管,防止跌倒、坠床、烫伤发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就诊期间的惊厥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儿的管理效果,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惊厥治疗状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退热时间、消失时间等,与对照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惊厥治疗状况比较(χ¯±s)

2.2 两组患儿管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管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管理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高热惊厥发生时,将持续10 min, 甚至30 min期间出现反复发热、持续发热的状况,疾病反复发生的过程中患儿将不具备意识能力[3]。

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退热时间、消失时间等,与对照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管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惊厥高热患儿中添加针对性急救护理能够及时清除患儿喉部异物,保持呼吸畅通,专业的急救模式很大程度避免了窒息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让患儿家属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为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4-5]。

综上所述,在临床患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工作当中使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对疾病情况的恶化有着阻止作用,患儿的临床症状都有较大改善,缩短惊厥时间和退热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同时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加快患儿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 沈佳佳.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0,18(22):2850-2851.

[2] 李文楠.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3):66.

[3] 周敏.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7):3886-3887.

第7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2-0081-03

小儿高热惊厥(FC)具有病因复杂、发病迅速、发病率高、集中年龄段(4岁以内)发病等特点,一直为广大临床工作者重视。研究显示,小儿高热惊厥如不能及时医治,会持续性发作甚至在第一次发作后又存在多次发作,考虑到小儿的生理特征,其病症会导致呼吸衰竭,严重的会导致脑缺氧,影响小儿的呼吸功能及脑组织[1-3]。本文通过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1年6月医治的121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作为临床资料,通过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改善呼吸、控制惊厥、及时补氧、快速静脉通道建立、控制高热)和护理措施(控制患儿及家长的情绪、及时观察病情、基础护理),研究急救及护理针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①体温持续性≥39℃或者体温突然不明原因增高;②骨骼肌不自主收缩;③双眼异常、意识丧失、呼吸有2 min内的停止;④排除中枢神经感染。符合①和④并伴有一个以上上述临床表征则诊断为小儿高热惊厥[4]。

1.2 病因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中根据病因,上呼吸道感染49例,肺部感染36例,感染性腹泻32例,其他原因4例,合计121例。

1.3 基础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中,男60例,女61例,平均年龄(2.6±0.3)岁,体温(38.4±0.7)℃,体重(12.6±3.7)kg。

1.4急救方法

1.4.1 改善呼吸 病房保持安静,将小儿衣服解松,减少衣物对婴儿呼吸道的压迫。患儿进入病房后,尽量避免患儿移位诊治,将患儿水平放置于病床上,头单侧偏。及时发现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防止误吸。患儿如口腔开合正常,根据病情发展随时准备吸痰;患儿如紧闭则要无损伤打开口腔并在内放置牙垫,以避免患者咬伤舌头。

1.4.2 控制惊厥 ①穴位刺激法:对患儿相关止惊厥的穴位反复按压。②药物治疗法:地西泮静脉或肌肉注射。1岁内患儿4 mg/次,1~2岁内患儿6 mg/次,2~4岁患儿12 mg/次,根据病情可于半小时内再次注射。病情严重可以配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8 mg/(kg·次)。为了防止药物中毒,治疗时要避免对一种药物持续性使用或者混合两种以上镇静药物同时治疗。

1.4.3 及时补氧 在清除患儿分泌物及药物治疗后,及时给予患儿采取低流量高浓度吸氧治疗,避免因缺氧而对患儿脑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根据患儿病情,可选用鼻导管吸氧(流量:1.5 L/min)或面罩吸氧(流量为鼻导管吸氧两倍)。密切关注患儿缺氧症状。

1.4.4 快速静脉通道建立 快速静脉通道的建立可以保证静脉注射药物及时、准确地注入患儿体内,对后期治疗有重要作用。在选择血管时,弹性好的大血管为首选。对病情严重的患儿,可通过静脉通道注射20%的甘露醇,在半小时内注射完毕,同时密切关注注射过程中是否流畅、渗漏。

1.4.5 控制高热 ①物理降温:用冰袋在患儿头、颈、腋下、腹股沟同时擦拭降温。冬季慎用,避免患儿受凉。②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病情口服降温或者注射降温药物。

1.5 护理方法

1.5.1 控制患儿及家长的情绪 患儿就诊时,临床经验显示,患儿家长的情绪激动往往会干扰医生的救治。在治疗时,护理人员除了要配合医生及时医治,更要安抚家长情绪,消除其恐惧及焦躁的心里。通过简单、明了地介绍患儿病情及相关医学知识,第一时间缓解家长情绪。在患儿神智清醒时,过度的惊恐也会影响治疗效果,通过对患儿的安抚,能够使得医生的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1.5.2 及时观察病情 在医生治疗患儿时,密切关注患儿的各项生命指标(体温、心率、瞳孔等)的改变,准确记录药物用量。在后期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并注意患儿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做好与医生的沟通,确保医生能够在患儿病情出现变化时第一时间医治。

1.5.3 基础护理 确保医疗环境干净、整洁、安全,护理过程中操作规范能够与患儿及家长取得较好的沟通,注意关注患儿的口腔卫生及治疗后营养搭配。

1.6 护理后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体温、脉搏、血压(收缩压)、心率变化;采用HAMA量表评价患儿家属焦虑情绪等负面情绪护理前后变化,分值越高负面情绪越剧烈;由护理科室负责人发放问卷调查,统计临床工作者对患儿配合医疗的满意度。

1.7 随访

治疗后2年对新生儿进行随访、观测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况。

1.8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过程中不同病因小儿高热惊厥反复发作人数比较

不同病因小儿高热惊厥反复发作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7,P < 0.01)。见表1。

2.2 患儿家属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前后变化以及临床工作者对患儿配合医疗的满意度调查见表2。

2.3 护理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2.4 小儿高热惊厥(FC)治疗后效果及随访

通过及时临床急救及护理工作,121例患儿均无死亡病例出现,治疗效果良好。治疗后2年对121例患儿进行追踪调查工作发现,所有患儿均无脑损伤,智力正常,而小儿高热惊厥再次发作有29例。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FC)是小儿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高发于4岁以内儿童,有研究资料显示其发病率高达5%~8%[5]。人体在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成、惊厥阈值较成年人低,小儿高热惊厥会给人体神经带来迅速高热刺激,引起神经细胞放电异常,伴随着发热影响造成惊厥产生。持续的惊厥会引起呼吸困难导致大脑氧供给量减少,针对于这个特殊群体,脑缺氧、脑细胞坏死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成年人[6,7]。

本次研究中针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从就诊到护理均遵从迅速、及时、科学、合理的原则。本次研究,急救与护理过程分为以下几步:①对患儿呼吸进行改善,加大氧摄入量。②穴位按压法及药物疗法有效控制惊厥。③通过吸氧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患儿脑氧供给量。④在患儿病情稍稳情况下,建立静脉快速通道同时及时地对患儿进行降温治疗。⑤护理工作者要给患儿一个良好的诊治环境,及时安抚患儿家长紧张情绪。⑥在治疗与康复的过程中,记录患儿病情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病因分析,本次研究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人数所占比例最大,而小儿由于体质弱于成人,其上呼吸道感染的频率也非常高。从后期的追踪调查分析,治疗后复发率接近30%,说明针对于小儿这一特殊群体该病是一个复发率较高的疾病。

高热惊厥患儿一般起病急骤,就医时家长焦急情绪明显,本研究护士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以稳重态度给予家长情绪上的安抚,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从表2显示护理后患儿家属HAMA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充分论证了本研究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并且医护人员对患者配合满意度由护理前的40.5%提高到60.1%,主要是通过家属与患儿之间的亲情关系,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消除患儿恐惧心理,以便配台临床抢救及护理,达到满意的临床救治效果。

通过护理干预前、后各观察指标(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指标比较,目的在于观察通过急救与护理后患儿生命体征的恢复情况,也是对相关措施的最直观评价。护理前患儿体温普遍偏高(平均38.3℃),经过护理后降温效果较好,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护理前多数患儿出现脉搏过快(平均85.2次/min),经过护理后脉搏基本趋于正常(平均71.5次/min);护理前患儿测量血压(收缩压平均123.6 mm Hg)显示,收缩压略高于患儿正常水平,护理后血压(收缩压平均111.4 mm Hg)下降至患儿正常水平;护理前患儿心率监测显示心率过快(平均82.8次/min),经过护理后,心率基本正常(平均73.9次/min)。四项基本指标护理前、后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综上所述,通过系统的科学的及时的医治对于该疾病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疗效,所以急救与护理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程世和. 金莲花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8例疗效观察[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3(5):278.

[2] 高艳. 临床护理路径在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8.

[3] 李振聪. 小儿高热惊厥与血清钠浓度126例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07,36(13):1345.

[4] 马聪敏. 小儿惊厥[J]. 医学综述,2006,12(12):747-749.

[5] 张智荣. 7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2011,24(3):1110.

[6] 李清华,贾丽芳. 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5):75.

第8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肺炎的病原体

肺炎的分类一般采用病理形态分类和病原体分类。

多年来沿用的病理形态分类是: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其中以支气管肺炎更为多见。

病原体分类是指肺炎是由哪一种微生物引起的。导致肺炎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病毒,其他还有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分类的优点是可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采用针对性的有效药物来进行治疗。

细菌性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热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杆菌、百日咳杆菌等。病毒性肺炎则主要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引起。

怎样识别肺炎

肺炎起病可急骤,也可较缓慢。肺炎的一般症状是发热、拒食、呕吐、体温多在38℃~39℃,也可达40℃;呼吸系统的症状是咳嗽、咽部有痰声、呼吸急促;全身症状有呕吐、腹泻、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等,婴幼儿易发生惊厥。

在婴幼儿时期,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病,也可表现程度不同的发热、拒食、呕吐、呼吸加快,体温过高时也能发生惊厥。不过,家长如仔细观察,还是不难识别肺炎的。

一、上呼吸道感染常有流涕、鼻塞、喷嚏、咽部充血、扁桃腺炎等表现,而肺炎无这些症状。

二、上呼吸道感染虽也可发热,甚至发生高热惊厥,但这是良性惊厥,时间很短,体温下降后不会再发生惊厥,而肺炎患儿发生惊厥除了由于高热外,还与缺钙、大脑缺氧有关,惊厥的时间较长,惊厥可反复发生,还伴有嗜睡、烦躁等表现。

三、呼吸明显加快(呼吸急促)是肺炎的主要表现。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呼吸急促是指:2个月婴儿每分钟呼吸≥60次;2~12个月≥50次;1~3岁≥40次。

由于呼吸急促,可出现呼气时有声、鼻翼扇动、皮肤青紫。

根据以上表现,肺炎是不难诊断的。在肺炎的早期,家长如不能自己作出判断,要及时把患儿送到医院,通过化验白细胞、X光胸部拍片等检查,可及早诊断肺炎。

肺炎的主要危害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在住院患儿中,肺炎高居首位;也是婴幼儿时期的主要死亡原因。据北京儿童医院的一份统计,肺炎占住院总死亡数的18.3%。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尤其是新生儿和低体重儿。

肺炎的家庭护理

一、病情较轻的患儿可不必住院,故家庭护理至关重要。居室环境要安静、整洁,对患儿耐心护理,使其精神愉快,并保持充分休息;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清新,并保持一定温度(20℃左右)、湿度(相对湿度以60%为宜)。

二、饮食应维持足够的热量,在初起病时给以流质饮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菜水、果汁等,幼儿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应给以粥、面等食物。此外,还可补充维生素C、A、D,复合维生素B等,并同时补充钙剂。对病程较长者,要注意加强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肺炎的预防

为预防肺炎,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9篇:儿童惊厥的护理措施范文

幼儿急疹的病因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本病好发于春季,但一年四季均可见到,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男孩女孩均可发病,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

幼儿急疹的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0天左右,起病急。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之间,但孩子状态良好。

高热早期可能伴有惊厥,宝宝可有轻微流涕,咳嗽。

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泻等症状,咽部轻度充血,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肿大。

体温持续3~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皮疹在1~2天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肿大的淋巴结消退较晚,但无压痛.,在病程中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可增高。

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一般宝宝只得一次。

幼儿急疹的治疗

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无特殊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是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方案为:

患儿卧床休息,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多饮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排出,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小儿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饮食上以清淡为主,给予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幼儿急诊的居家护理

宝宝出现幼儿急疹时,爸妈在在家如何护理呢?特别是当宝宝出现了发热、惊厥等症状后,又该如何护理?

1.发热时的护理

婴儿发高热时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包括物理降温和适当的药物降温。

高热时物理降温可用温水为孩子擦身,如手心、脚心、额头、腋下等大血管通过的部位,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也可以给孩子温水浴,有利于降温。体温超过38.5℃时适当应用婴幼儿退烧药。

高热时宝宝的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认为捂汗能退热的观点是错误的,捂汗会使汗液不易排出,造成孩子体温的升高,更容易发生高热惊厥。

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小儿发热出汗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孩子擦拭,尽量不要用酒精擦浴。

患病期间小儿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

孩子这时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用一点疏风解表的中药,清热凉血,促进退烧。

2.惊厥时的护理

婴幼儿高热惊厥的高发年龄是6个月~4岁,所以幼儿急疹出现高热容易导致高热惊厥。一旦出现高热惊厥,要及时处理:

针刺或拇指按压人中。

积极降温,同时松解衣被,用温水擦浴(颈侧、腋窝、大腿根部)。

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侧卧,以防呕吐物及分泌物被宝宝吸入。

患儿尚未牙关紧闭时,可用手帕、布垫折成条或勺柄置于上下牙之间,以防宝宝咬伤舌头。

经过简单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对于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病儿,在发热初期时,预先给予退热治疗。

3.消化道护理

有的宝宝在幼儿急诊期间会出现轻度腹泻。此时宜给宝宝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防止体内过多的水分丢失。如果宝宝出现食欲减退的现象,可以给宝宝少量多次进食。

幼儿急疹怎么预防

幼儿急疹是病毒引起的儿童特有的一种轻型发疹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宝宝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

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同时,应鼓励宝宝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1周岁以内的小儿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尽量少带孩子串门或去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增加。

还要注意膳食营养的均衡,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辅食后要注意蔬菜和蛋白质的摄入,保证孩子正常的身高体重的增长。

幼儿急疹如何鉴别

爸妈应学会幼儿急诊与麻疹、风疹的简单的鉴别,以防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