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图书家具;图书设备;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72-02
图书馆资产分为三大类,即家具资产、设备资产与文献资源资产。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发展更快。各学校在图书馆建设中的投入经费逐年增加,使图书馆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馆内固定资产总量迅速增加。在图书馆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管理工作未能同步跟上,相对滞后,图书馆家具及仪器设备管理出现了一些如资产管理不规范、信息化程度低,信息资源与资产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探讨如何加强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资源与资产的利用率,减少家具及设备的损坏,具有现实意义。
1 图书馆家具和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现状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品种多、更新快,技术管理水平差 第一,馆内家具设备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化的,多且杂;第二,图书馆服务方式向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馆配置的家具及设备品种也呈现出多样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第三,随着信息技术产品及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传播与资源中心,其电子设备更新速度逐年加快;第四,家具与设备综合应用,如射频标签读入、扫描设备、红外借阅、门控监测等设备组合应用形成图书馆应用系统;第五,图书馆管理人员配置要求和标准、待遇不明确,有些缺乏相应专业技能,尤其是不具备现代化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技能,业务水平不高,管理能力弱。
资源浪费较严重,资产利用率低 图书馆建设基本不考虑成本核算和资产折旧的问题,且维护保养的意识淡薄。一些使用年限不长的家具及设备仅仅因部分零部件损坏而不能正常使用,很快就被放入仓库等待报废;一些使用状况不良的电子设备也因保养维护不佳而被搁置;由于无线网的覆盖范围扩大及学生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的普及,图书馆内的原有供读者查阅资料的多台计算机被闲置。这些都是造成资源浪费及资产利用率低的原因。
传统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管理方法跟不上 多年来,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从领导到老师,从管理人员到使用人员都认为图书馆是“养老的附属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只起到对图书资源与设备的看管作用,不能对其设备正确地使用和管理,缺乏相应的专业维护与保养技能等,致使一些图书馆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实行信息化管理、创新,管理服务难度很大。
2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与标准化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 图书馆要科学规范地制定好馆用家具及设备的管理制度,相应管理责任人应明确其管理责任与任务,进行定期保养与维护,尤其是数字化图书馆设备,应适时通风、除潮、除尘等,要根据使用说明书的具体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要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总结出较为实用,又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制定出系统、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的标准化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切实贯彻遵守制度要求,形成维护使用规范和标准,积极引导各个方面严格遵守制度,在此基础上,适时推广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其家具与设备的应用效率,同时,图书馆的设备管理规范要注意与学校教务、总务后勤、学工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保持一致,相对衔接;结合学校数字化校园的相关数据标准、通信标准、技术标准等诸方面技术规范,实现共享,方便应用。统一于基于一卡通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3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信息化
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图书馆家具及设备大都采用标签形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需要图书管理员亲自到现场去观看、贴码、扫码、记录等,统计、对账及制表都要手工作业,工作量大、易于出错,登记造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管理烦琐而又复杂。这种管理方式易造成资源浪费,利用率低。而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图书馆有多少家具、种类、型号规格、哪一年购买、使用现状如何,都以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在计算机的显示终端上,图书管理人员一目了然,也便于学校领导掌握。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升级换代技术要求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升级换代。第一,需将传统的纸质标签更换为射频(RFID)标签;其次,安装标准的射频(RFID)系统读取设备;第三,将这些设备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联为一体;第四,将相应的数据输入到图书馆的服务器(学校的图书资源库)中;第五,将图书馆所有数据与学校各类数据实现统一格式、统一信息标准、统一传输制式,以实现学校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通用与共享;第六,与师生的一卡通数据格式、标准、传输制式保持高度一致。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信息化管理应用关键技术
1)图书馆家具及设备使用状态信息采集与上传。定期对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观察记录、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并将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与处理,按照学校数字化校园统一通信平台的数据要求,进行格式编码与转换,并严格按照学校数字化校园的信息传输格式与标准,上传到数字化校园的数据库(图书馆服务器),供领导、图书馆工作人员及学校师生阅览使用,同时也为学校进行图书馆管理提供决策数据。
2)构建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统一数字平台。图书馆家具与设备信息化管理要求,将贴有纸质标签更换为射频(RFID)标签,然后将带有射频(RFID)标签的所有家具及设备的全部信息上传到学校数字化校园的资源库(图书馆服务器)中。在这一过程中,信息传递要随时随地,查看和观察记录应定期,家具及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应统计、处理后,与学校办公设备、资产处与后勤处所有设备采用统一数据格式、数据平台、数据传输制式进行互联共享、共用,时刻保持快捷方便的信息查询的良好状态。
图书馆家具及设备信息化管理应用说明
1)依据数字化校园的数据格式、标准及传输方式实现系统管理。要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需保证其图书馆的各类数据、信息与教务系统、资产与后勤管理系统等各子系统的数据格式、标准、传输方式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才可实现图书馆的数据与信息的开放共享,才能在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上灵活、快速、高效地进行信息传输与应用;同时,还要与学生的一卡通保持数据信息格式、传输标准及方式高度一致,以完成图书馆数据信息与管理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与校园网络的共享、同步应用,图书馆的家具及设备的管理才可实现信息化。因此,实现图书馆信息设备信息化管理,关键是设计开发并建设好与校园网一致的图书馆信息化子系统。
2)设备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电子射频(RFID)标签可以将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即时信息通过图书馆内的物联网设备与数字化校园网相联接,以实现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图书馆智慧管理,但图书馆智慧管理系统需要接入统一通信共享数据平台,采用统一的物联网信息采集、传输及应用设备后,才可更好地实现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管理。
3)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管理应用。第一,将图书馆的家具及设备依据管理模式,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处理与分析,并形成相应的表格(任务栏目),依据表格内的任务确定相应的责任人,并赋予管理权限、管理要求、管理职责;第二,依据责任人的管理权限、任务等,要求管理人员对家具及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对损坏过于严重或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应重点关注,及时将相应的数据到网上;第三,管理人员对自己管理的家具及设备的使用现状,以数据表格的形式确切地反映其使用状态,并及时到网上,或传送至图书馆的数据服务器上,以保证领导方便浏览与观看,工作人员留存备查数据;第四,图书管理人员的采集数据、获取信息,与物联网射频系统所获得的信息同时上传到校园网数据库,或图书馆服务器;第五,将上述管理人员定期对家具及设备使用状态所获得的数据与物联网系统所采集的即时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处理,以实现数据统一的格式化、标准化,并依据图书馆的绩效管理要求、对其数据进行分类、存储、调用与管理;第六、将上述加工处理、分类的标准数据与信息按内容呈现,分权限管理,让校领导、图书馆领导、图书馆工作人员等及时分级、分权限了解情况,为领导决策、管理与规划发展提供数据;学校领导通过网络数据考察应用状态,对图书馆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现状、态度及业绩进行评估,促进绩效管理。
为了保证图书馆家具及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与资源库应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新相应的数据与信息,使这些数据与信息和实际情况保持高度一致。学校及馆领导应根据图书馆的具体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设备更新。要重视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工作,必要时可以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4 结语
数字化校园快速发展要求图书馆设施设备管理不能停止在传统管理阶段,要尽快实现从传统管理到数字化的升级,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凤萍.图书馆治理研究综述[J].图书馆建设,2015(2):
35-39.
[2]陈格理.展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Hunt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15(2):102-107.
[3]金敏婕.融人、提升、超越:智慧图书馆员素养与价值[J].图书与情报,2014(6):130-134.
[4]王红英.MOOC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2):32-36.
(一)新形势下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在网络上寻求答案,但网络资料时常有误;而图书馆内正式出版的书籍经过多次校正审核,可靠性远远超过网络,这是图书馆的优势。如何用活这个优势,需要靠信息化管理。在新形势下,图书馆的书册分类只是信息化管理的小功能。事实上,这只是单纯的管理图书,以整个图书馆的管理而言,只是冰山一角。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需要的是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服务。而仍旧停留在最基本功能的图书馆管理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将图书馆的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便利的网络平台、让信息资料的传递可以畅通无阻。这才是新形势下,图书馆所需要达到的。
(二)新形势下信息化管理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涌现,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所求助的对象已不再是图书馆,很多人选择网络,这使得图书馆的使用量大不如前。事实上,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个管理问题。图书电子化已经成为趋势,人们习惯利用一些便于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进行阅读,因此图书馆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一些馆藏进行电子化处理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利用网络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平台,让读者可以在家中通过电脑就找到自己需要资源,让他们得到方便的同时,也得到更为可靠的知识。然而,就如上文所说,对书籍的管理只是图书馆管理的一小部分,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是人性化服务。过去,读者的预借、借阅、续借等都需要亲自到图书馆完成,而在网络平台的发展下,读者将通过图书馆的门户网站进行远程操作,即可完成各种手续的办理,大大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人性化的体现不仅仅是借阅手续的便利,图书馆通常包括阅览室、自习室等空间,这些空间的合理分配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来实现。并且,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管理,令老人也能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此外,图书馆是社会公共资源,每个图书馆的管理不应各行其道。通过信息化管理将资源进行整合,当一个图书馆的资源不足时,可以迅速调用附近的图书馆,不让资源闲置浪费。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瓶颈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新形势下,对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根据目前的信息化管理程度,想要达到理想状态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硬件不足
首先,是信息化管理的硬件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采用的管理系统都不相同,有些是自助开发有些则是购买的。这种不统一的情况,不仅造成图书馆之间的交流有问题,也导致了资源浪费。并且,由于管理系统的良莠不齐,不仅导致系统改进颇为困难,更造成了安全隐患。在图书馆推行馆藏电子化的同时,不够安全的防火墙可能招致不法分子的恶意复制盗版。而一些边远城市,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甚至无法达到信息化的条件。这都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重视,在统筹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真正让图书馆的资源被利用起来。
(二)信息化管理的“软件”缺失
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将会变得复杂,这需要更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以及日后的维护。然而,目前信息管理类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同时更需要对老员工进行培训;在管理系统进步的同时,也让我们的“软件”有所提高,不至于被时代甩在身后。
三、结语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化管理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54-01
1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首先对于图书馆自身而言,信息化管理不仅仅可以提高图书馆建设的综合效率,而且在顺应时展的基础上,更加的有利于实现高校建设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增进高校间信息的交流和合作,信息化的沟通平台避免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其次,信息化的技术的运用为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学生在入校时对于信息检索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的知识并不是非常的了解。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就在于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学习的机会。最后,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积极的相应了我国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的总体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高校的科研和学术能力。
2 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多方面的进步,信息化时代为人们带来了新的读书和借阅的体验,分析图书馆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能够更好的解决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量不足
图书馆成为学生学习和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图书馆馆藏图书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图书馆馆藏书目的更新速度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信息更新的速度。因此,面对纸质图书的信息量不足的问题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字化的图书馆。电子图书的更新速度非常迅速,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了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信息量的扩大化就要求了建立数字化的图书馆。
2.2 工作效率普遍不高
由于图书馆每天有很大的人员流动量,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对于繁杂的图书馆工作,靠人工化的服务工作效率明显不高。在高校内学生和教师的数量明显的比图书馆馆员的数量多出很多,每天图书的整理、图书的借阅与归还、图书馆的读者培训、读者咨询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全程的服务。如何更好的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是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而信息化的服务和管理对于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帮助。
2.3 服务内容的单一化
人工服务的所创造的借阅环境毕竟会受到一定的人员和资源条件的束缚和制约。在高等学校,学生和老师接受了教育的培养和熏陶,拥有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是日渐精进。图书馆服务的内容不能只局限于图书管理、信息传递等方面,应该顺应时展的总体趋势,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的服务运用到图书馆的建设当中去。
3 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对策
3.1 扩大信息化管理的范围
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建立的不仅仅是馆内的管理环境,更是要将图书馆的服务融入到学生和教师的生活中去,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在寝室也能够学习的条件,通过学校图书馆的教学平台,建立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一对多的沟通,建立图书馆的微博、微信、贴吧等平台,增加学生和图书馆的互动。通过网上的学生提出的建议来进一步的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和建设。同时建设数字化的图书馆,鼓励学生进行好书的推荐和交流。在图书馆的平台上设立专门的专题,例如设立相应的图书借阅咨询、图书馆失物招领、图书馆读者培训。定期的上传信息检索的教程和视屏,让学生在面对资料查询、论文写作、信息咨询等方面的问题的术后能够迎刃而解。真正的使信息化的服务融入到高校的建设中来,从而提高高校建设的总体实力。
3.2 丰富信息化管理内涵
首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对象应该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该有服务意识,对待每一位读者都应该有耐心和细致的服务。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手段,更是服务的途径。良性的图书馆服务应是开放的、服务于人的、随时随地的。而调查研究表明,有部分高校图书馆,仍受“以藏为主”观念的影响将珍贵图书束之高阁,这要势必会影响读者的借阅权的全面实现。随时随地图书馆的要求随着电子资源的丰富化与易获取性,在图书馆创新管理改革中呼声越来越大。所以,信息化的管理应该融汇在学生和教师的阅读和学习生活中。同时扩大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建立数字化图书馆,不仅仅提供海量的电子图书资源而且提供信息检索培训,通过网络搭建学生学习的平台,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3.3 创设多种信息化管理模式
图书馆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文化的地方,更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地方,所以健全图书馆的职能成为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为学生创建学习环境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这是图书馆自主化管理的又一大体现。信息化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自助化的阅读条件,借阅图书、归还图书都可以在网上自行的完成。而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勤工助学的机会又是对图书馆管理的内涵的丰富。从学科交流的目的性上来说。图书馆的信息完善不是根据有多少的藏书而定的。藏书的丰富是图书馆建设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则体现在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空间和资源。定期的举办一些有意义的科研报告和学术交流。建立读者研究室、读者沙龙。引导读者进行学术的交流,促进学术成果的创新和研究,建立网络化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网上和高校的学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学习讨论。
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图书馆全面的、创新型服务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宗旨,一切为了学生,提供人性化科学化的服务,将图书馆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高校建设和图书馆建设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杰.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如何实现持续发展[J].图书情报论坛,2008(3).
[2] 唐金华.从用户本位看我国大学图书馆 发展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6).
[3] 陈卫东.泛在学习的哲学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2).
基于湖南农业大学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实践深入探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落实方法及建议,以期找到适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
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边边角角而且发展迅速,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和教师获取知识的场所,其发展,自然也离不开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如何顺应社会发展和师生阅读的需求并发展生存下去,必须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模式。在这一大环境中,湖南农业大学的图书馆也在不断发展中渐渐完善了它的职能,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笔者引出此文。
1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实践现状
1.1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不一
就当前的现状来讲,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的基本阶段已经完成,主要表现在配置方面,例如:数据体系、上网环境、日常管理等等。国内高校在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方面,水平不一,此外,同一级别的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现状也不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一部分是因为资金不到位,也有的是地区经济发展制约了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的建设,还有一部分,可能受到理念和习惯限制。总之,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步伐是落后的,在重点关注数字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的高校的同时,还要全面提升其建设整体水平,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统筹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1.2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也有差距
资源数字化建设,同样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因为,资源才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资源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表现为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后,传播的速度得以大幅提升,推进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达到甚至是超越资源数字化的目标。然而,资源的价值是靠师生借读表现出来的,读者是否满意,资源内容是否实用,才是评价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否“达标”的根本依据。但从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现在的实际状况来看,其图书馆资源在选材内容、规划布局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些内容太过重复,而还有内容被忽略,亦或是资源在分类、日常管理等方面,处于模棱两可的现状,师生要想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又是非常困难。这个问题在很多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中都较为常见,由此看来,高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要努力做到和资源数量相统筹,这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1.3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数字信息化水平有限
图书馆管理员是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其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规划和落实,管理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是否顺利。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数字信息化水平有限,拿湖南农业大学来讲,其图书馆管理员专业知识相对丰富,实战经验也很足,大多熟知图书馆管理基本流程,能够熟练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他们却对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有些陌生。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融合了多学科知识,讲求实用性、综合性,这些信息化建设标准,提高了对图书馆管理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弥补自身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业务缺口。
2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的落实方法及建议
2.1高校之间加强合作
不同院校的图书馆,信息化水平不一样。增强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实现资源共享,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例如:在一定额地域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图书馆,签署联盟协议,共用信息管理的平台,让资源实现共享和优势互补;各个高校,选出技术人员,成立技术联盟,发挥各高校的优势,研发独具特色的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一起维护,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在购进数字信息化基础设施时,联盟同时购买,价格会更优惠。
2.2资源数字化建设要逐步完善
数字化图书馆,是分散式的图书馆群,各个图书馆之间,可以借助网络,实现资源、技术和阅读者之间的连接,把不同种类、不同位置的信息资源,参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存储、分类便于读者查阅,这么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资源数字化,让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进程加快,更让图书馆的活力尽显。资源数字化,要求图书馆不断完善信息种类、增加各类信息的数量,让读者的选择范围更广,设置专门的部门,监管资源的质量,筛选复杂无绪的信息,科学组织和存储;信息检索的方法,要齐全方便,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图书馆的数字信息化建设,既要讲求信息管理的效率,也要提高信息的使用频率。
2.3采取措施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水平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图书馆发展生存的关键,优秀的管理员,能够为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化建设做出优质的规划。现代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为这些管理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专业要求,让他们随时面临挑战。高校图书馆,也要健全一套管理员培训机制,提升管理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此外,在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强管理员的日常培训,让管理员们充分认识到随时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关键性,让他们具有提高自我、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基本能力。
3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化建设是时代的需求,是大势所趋,应该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不足并尽快解决,让其建设更完善。
作者:蒋为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图书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医院图书馆;信息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26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2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集计算机应用、网络通讯为一体的对医院内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现代化技术,是由计算机软硬件和应用人员有机结合的管理方式。医院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医院管理方式,使医院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大大减少,并有效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可谓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巨大进步。从形式上讲,医院信息系统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医院用户的直接接触者,医院信息系统就是在网络构架、计算机平台、系统软件间进行运行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因此,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要围绕计算机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采集系统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图书馆的基础功能是搜集并保存人类文明历史成就和知识文献的场所,这些无形资产主要以文献、音像等形式存在,是人类知识和信息的宝库,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宝库。医院图书馆设立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医疗服务、科研教学及相关信息传输,兼具文献信息的搜集、存储、检索等功能,是医院信息化管理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
1 医院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意义
现代化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医院信息化管理,图书馆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保存、搜集功能,在为服务医务工作者方面也有很大作用。但我国,一些医院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仅完成了图书借阅这一基本用途,不被大家重视。图书馆是一个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并归纳、传递信息的综合性部门。
1.1 医务人员可在图书馆系统中检索文献和科研项目
医院信息系统的完善让图书馆信息与医院信息系统无缝连接,医务人员可以随时查阅文献资料和数据信息,实现了医院信息间的互通互换。其中医院网站建设和数字图书馆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减少了查找文献出处的不方便之处。图书馆工作者对文献检索并不陌生,在科研项目及疑病处理的检索方面,可借助图书管理人员熟练的搜索,节省医务者学习检索的时间。例如,在检索项目科研时,巨大的信息量和专业数据,图书管理员在确立了原始文献及研究动向后,可以快速搜索到关于本课题的相关信息。也可以让各科室医师及护士在网络终端快捷登录,查阅当下最新的医学成果,丰富医务者的生活。图书馆也可以馆内相关信息,实现及时掌握各个用户不同需求及意见,改善图书馆的工作。
医院图书馆实现了医院内部资源共享,延伸了义务工作者的视野,将医学知识情报服务运用到信息竞争中,提高了医院获取信息的水平,为医院的科研转化成临床经验提供了支持。
1.2 医院图书馆大数据对科研和数据开发的贡献
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使信息有了及时性、准确性、便捷性,医院大量的数据信息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这一无形知识做好医院的下一步工作,是一个巨大挑战。当前的医院信息系统已深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门诊病历信息、医学影像、器械管理、财务状况等,在日积月累下保存了大量的数据和背景资料,这些数据都是患者病情发展和得到治疗的真实数据,应让这些数据发挥作用,找到疾病发展的规律及其之间的联系,以及地区分布状况等,做好疾控工作的部署和预测,为医院在防御和治疗方面做好专门的科研和有效的准备措施,从而提高医院整体诊病能力发挥力量。医院在凝聚无形资产的同时,运用网络系统加大医院宣传力度,提高医院知名度,塑造医院的良好形象。而医院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也为医院的数字化提供了完善的医学资源信息。
1.3 医院图书馆为医务人员提供专业的图书分类资源和综合性知识
医院图书馆通过汇编各部门信息和相关工作意见,将图书文献归类建档,形成科室划分、疾控划分、文献查阅等,将图书馆的各项职能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展现出来,方便人员使用。图书馆在各项图书建立上,也采用图书资源分类保存、分类检索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查阅时间。
目前,医院图书馆为丰富数字化资源,通常收录了多种国内外期刊数据库,方便大家查阅:《中国医院知识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F1000、PUBMED、FMJS等外文查阅数据库,为医院教研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中外文全文期刊和一些引擎。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数据来源,也是医院信息化管理方面文献支持的主要来源。
2 当代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数字化图书信息是现代医院的标志,网络信息的发展奠定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也为医院的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医院图书馆充分发挥医学信息资源,将各种信息来源专业化,把知识和智能运用到实践中,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做出了贡献,也方便了就医患者。
2.1 信息化水平较高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图书借阅、会员信息、藏书数量等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图书馆数据错误、统计时间长等弊端得到缓解,数据功能日趋完善。数据库完善工作要本着采用合理的信息化手段,满足数据存储、提升数据检索准确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医院信息系统全面应用的同时,图书馆信息化在信息录入和保存方面也得到提高,信息化水平较高,存储信息较多,方便医院人员检索、使用。
2.2 安全系统稳定性好
医院图书馆系统的安全性对整个图书馆的运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安全性能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医院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珍贵数据和医学文献,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临床实践价值,保证医院图书馆系统的安全稳定,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任务。医院为保障诸如门诊信息、电子病历等医学信息的安全性,往往需要医院与外部网络互不干涉,投入经费维护网络安全。同时医院信息化管理安全系统的稳定,也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遵守保密规章制度,医院要加大投入,强化信息安全系统。医院图书馆系统在层层监督和防范下正常运作,体现了信息系统安全的稳定性。
3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程度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在经费投入上也有很大差距,发达城市医院图书馆建设可以做到网上无缝预约、无纸化办公、单子版病历等,都是先进科技带来的便利,也是医院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然而偏远地区的农村卫生院对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尚处于未知阶段,一切建设要从零开始,从电子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开始,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落后的图书馆建设必然会制约医院发展,因此,医院要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增加相关经费投入,坚持始终用信息技术造福人类,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这一根本思想,实现综合应用的实际目标。
受传统医院图书馆的影响,图书更新节奏慢,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少,要通过采购、搜集、等传统方式来增加馆藏,加之图书馆藏书量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的增长速度等因素,医院的科研水平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医院信息共享不足,数据资源处于分散或封闭的状态,这些有用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且需要医院不间断地支出费用用以维护。局限的“围墙”不拆除,宝贵的数据不能得以利用,是人类智慧的损失。因此,图书馆建设要求医院能开放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将人力、物力、资金集中起来,避免信息孤岛,“站在巨人身上”,让已有成果不再重复试验,减少社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同样重要,要让医院图书馆建设不仅仅是藏书、借书、查阅的辅助单位,而要发展成集图书、期刊、出版物、文献检索、网上信息查询及知识传播、文化培养、能力提高的综合性一体机构,真正让人类的知识宝库惠及每一个医务工作者。这一理念应深植于每一个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观念中,将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用于改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模式和信息获取方式,能促进图书馆真正由书籍服务向功能强大的网络信息服务转变,从而实现真正的图书馆革命。
在图书馆专业化人才方面,医院也应适时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让图书管理人员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培训,或者到高校、各级图书馆等学习观摩,增强图书管理的先进技术和观念。
4 医院图书馆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4.1 建设具有特色的医院图书馆,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数字化的医院图书馆,是以医院现存图书为基础,以信息化医院发展为导向,运用多种方式,增加图书馆藏书量,然后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服务于众。另外,明确本医院的特色科室、展现名牌效应,依托医院图书馆的宣传优势,推出特色图书,围绕重点领域搜集各类文献,多样化地组织信息来源,也是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起一个有深度、有内涵、有特色、有广度的医院图书馆馆藏体系。在重点科研项目上,可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专项文献数据库,围绕医院的科研工作进行。医院的重点课题代表着医院的科研水平,也是医院的特色专业,突出专长,围绕特色搜集整理相关文献信息,才能使医院的临床、科研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和宣传价值,再对专题信息进行系统全面整理,使科研成果造福更多人类。
4.2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分支,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点,丰富的资源如何用之于民,使珍贵的资源不是“空中楼阁”,就需要图书馆在个性化建设方面做出创新。比如,让医院读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科室需求,进行定制服务,包括专业素质提高、文献快速检索、专项科研等细致的分类,对每一个读者进行信息推送,不同科室不同的内容,让他们减少获取有用信息的时间。同时,在医师考试等时间,图书馆可以搜集历年考试内容,进行分类甄别,提供参考资料,以帮助需要考试的人员顺利过关。
5 结 语
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经之路,它是一次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信息化图书馆必将成为医院文献加工和服务方式齐全的新兴图书管理方式,为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等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保障。因此,医院图书馆在医院信息化方面的重要性越来月突出,医院也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信息资源投入,引进先进图书馆人才,让数字图书为医院的各项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提高图书馆数字化实力,改革图书馆传统模式的有力举措。
主要参考文献
[1]代丽.浅谈医院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特点与措施[J].科技风,2014(21).
[2]纪汉华.医院图书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7).
[3]王秀艳,邹志武.浅谈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C]//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论文集,2014.
[4]潘惠利.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35).
[5]王卫文.加快医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成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J].医学信息,2014(1).
互联网的迅速兴起以及快速传播,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模式逐渐替代传统手工管理模式。网络技术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首先,网络电子资源、网络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极大的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同时也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丰富的环境;其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转变为网络化服务,文献检索全球化,相关文献的链接、信息传输和快速复制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这对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极大便利。
一、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内容的变化
1.图书资源的流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新的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源进行管理,并且通过信息平台来满足读者的具体需求。读者可以自主的获取图书管理员的帮助,并且随时得到疑难的解答。图书流通方式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处理,有效的实现了自助式的资源利用。
2.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计算机的管理模式,优化了图书管理流程,并且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阅与查询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图书续借、挂失、统计、查询等功能,并且提高了图书管理统计的准确度,并且根据不同读者的综合需求,调整内部图书馆藏结构。
3.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得到了改进,计算机自动操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方式的便捷性。信息化的操作方式,减少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压力和劳动强度,并且可以让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去进行深度的资源管理和分析,更好的提高图书资源的给康效率。
4.服务方面的变化
信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理念也需要进一步的变化,并且重视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服务。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图书管理员可以在网络数据库中,对图书信息进行传递,并且更好的与读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读者的需求。
二、图书馆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图书馆管理出现了很多弊端:从宏观角度来看,现在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属于不同行政主体的图书馆依附于其所处的行业或者系统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这样就造成了从中央到地方无法统一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图书馆之间联系很少,发展程度也不同,行业管理体制分散,缺乏标准化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
从微观角度来看,图书馆传统的按照部门设置的机构设置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图书馆按照馆内业务流程来设置各机构,不仅容易产生机构设置的重叠,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员工工作积极性低,同时也忽视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宗旨。另外,终身制的人员管理制度,使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同时又缺乏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育和定期培训,这些都制约了图书馆的网络化发展。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措施
1.进行图书馆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要尽快改变图书馆宏观管理体系的垂直的、割据式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适应网络下的环境,应采用扁平的管理模式,为提高管理效率,要尽量减少中间的环节。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加快网络建设,可以建立图书馆联盟等机构来进行宏观的协调。
2.采用新观念与新技术
要把新观念与新技术应用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升级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空间信息分析、空间信息系统管理等新观念,设计出符合图书馆要求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数据挖掘与仓库、多媒体等新技术,设计出合理、完善的系统,使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为工作人员和读者提供便利,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实施图书馆的民主化管理
所谓民主化管理,主要是区别于自上而下发号施令传统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化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更注重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和平等,上级要鼓励下级进行大胆尝试,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按照业务和政务把图书馆工作进行分块,设置非实体机构。
4.增设网络资源部
为适应网络环境,图书馆可以增设一个网络资源部门,增设这个部门的目的就是为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通信和协作提供便利。该部门主要负责网络信息资源编目、分类,过滤,并提供导航服务。它从整体出发,为图书馆管理从专业化角度来提出建议,是一个辅助的机制。通过网络资源部发挥协调作用,以提高图书馆适应变化的网络能力。而该部门的员工应该选择那些具有优秀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网络营销的知识、有一定的商业知识和项目管理协调能力的人员来担任。
5.融入知识管理的思想
优化图书信息管理对于图书馆的应用发展非常重要,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以图书信息管理为切入点,深度分析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切实探讨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方式。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必要性;优化方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愈加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人们素质水平的提升,而图书馆作为辅助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对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的文明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就要切实做好图书管理工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各行各业的结合也愈加紧密,图书管理也不例外,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也促使图书馆图书管理实现突破性发展,如何优化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探讨如何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
1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通常来讲,图书馆馆藏非常之大,涉及的领域较多,所陈列的书籍经过重重筛选,含金量较高,因而图书馆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人们对图书馆认知越来越充分,图书馆分布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应用发展,为了切实符合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不断的更新书目,图书量不断增大,这就需要针对这些图书做好管理工作。现阶段的图书馆图书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持开展一系列的图书管理工作。图书管理信息化对于图书馆而言是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优化图书信息管理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图书管理逐渐暴露弊端,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为了推动图书馆的正常应用发展,必须融入时代元素,紧跟时代变化,迎合大众需求,加速融入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图书管理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管理,服务于大众,充分发挥出图书馆应有的作用。故而图书馆方向,由传统的图书管理向现代的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是图书馆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正是这种发展趋势,促使了图书管理实现快速发展;第二、优化图书信息管理是深化信息服务的需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信息量的快速膨胀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化程度与日俱增。所以,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方式的优化成为现代图书馆能够切实实现各种信息的共同使用,加快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客观趋势。信息管理的优化将从整体上改善传统图书馆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实现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而促进了全民素养的提高。最后,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在信息化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数字化信息,而占据人际交流平台的将是虚拟空间。因此,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增加,图书馆引入信息管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单单是依靠书本,而主要信息来源则是依靠快捷、方便和全面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依靠以计算机为基础,以网络传播为核心的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现代图书馆通过信息管理的优化,能够清晰的把握读者的需求,进而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图书馆的优化发展。
2探讨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的优化方式
前文已述,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十分必要,对于图书馆的应用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故而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图书信息管理的实现,优化信息管理效果,更好的服务大众。以下是对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方式的具体探讨。
2.1改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图书馆管理模式较为传统,一方面管理工作量较大,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开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不能充分体现图书馆开放化及信息共享的特点,人们借阅图书的过程较为麻烦。故而在优化图书信息管理过程中要摒弃固有的管理观念,大力解放思想,积极开拓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信息管理优化方式下,更需要强化信息服务意识,重新树立信息化、竞争、创新、资源共享等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要转变传统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融汇信息化环境下的先进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从而能够为读者更好更快地提供优质服务。
2.2强化信息服务意识
若要实现图书信息管理上的优化,就要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要切实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以服务读者为宗旨开展信息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与读者做好沟通工作,以读者的切身需求与期望为导向,完善信息管理措施;另一方面要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设立一个相对开放化的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借阅便利的同时帮助读者更好的掌握图书信息,进而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信息服务。
2.3增加硬件与软件投入
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业务流程重组等其他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一方面加快了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和服务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使图书馆传统业务技术手段得以改变,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现状,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以深度开发和普遍共享,信息服务能力和文献保障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要不断为现代图书馆添置专业性的设备,在开发为读者提供特殊服务方面独辟蹊径,加强现代图书馆网络导航服务。综上所述,图书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应不断增加经费的投入,进而能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促使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优化中的网络信息之间互动的形成和信息资源保障制度的创建,进而能够在实现网络化上提供软、硬件的保障。
2.4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
现代图书馆信息管理的优化不只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还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信息社会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图书馆的功能已不是仅仅为公众提供文献资源,这就要求现代图书馆的重要资源要制作传播快捷,内容生动形象。因此,在信息管理优化中,要把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建设之一。
结束语
综上浅述,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图书管理不断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既符合大众需求,又促使图书馆自身进一步发展,优化现代图书馆图书信息管理非常必要。本文主要从改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增加硬件与软件投入、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四个方面探讨图书信息管理优化方式,为图书馆的发展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范滨多 单位: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
参考文献
随着信息化与网络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社会需求及社会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为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化、信息化服务管理,图书馆应加快网络建设;提升管理工作人员信息服务意识,拓宽管理工作的服务领域;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协同纸质与电子资源的发展,优化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网络信息化;文献信息资源;管理途径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子化、虚拟化、数字化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读者对知识的获取途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实现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是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一)开放性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对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具有了社会性。文献信息资源的来源、组织、分类、管理等环节都由计算机管理系统完成,文献信息资源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习者,从而拓展了学习者的需求范围和领域。
(二)主动性
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数字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习者利用网络技术便可搜索获得所需资料,传统的文献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因此,图书馆应主动了解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转变传统被动的服务意识为主动服务意识,并利用网络技术开通多方面(如教育、医疗、生活)的网上信息咨询服务。
(三)多样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习者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与此同时,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内容也有所增加,既有纸质资源,还包括丰富的网络资源。管理者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更精准的整合、分类,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四)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
文献信息资源来源于社会,也最终服务于社会。树立为社会提供公益的理念,建立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机制,是为了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社会需求。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适当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有偿信息服务,将两种服务方式相结合能有效增加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可支配资金,有利于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1]。
二、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也发生了一定改变。特别是随着各项设施的完善,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网络,学习者可以接触到丰富而全面的电子资源;检索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搜索效率;管理流通方式的转变提高了资源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馆藏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还较守旧,限制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发展,影响了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需求,不利于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2]。
(二)管理设备不够完善
在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初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有一定的改善,但由于硬件设备的不足也给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众多文献信息资源要实现有序管理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由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管理设备不完善,学习者在检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网速慢、卡顿等现象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够
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人员作为为社会积累、保存、传递各种智力资源的管理人,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尤其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管理系统被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对管理者对数字化管理知识的掌握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人员要适应网络信息环境,提高网络应用能力和水平。但由于各种原因,图书馆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不足,造成创新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管理模式较传统
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多采用封闭式,学习者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查找所需资料,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价值,无法满足学习者对知识的需求量,不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传统的文献资源管理从资料的采集、整编到储存完全由人工操作完成,影响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三、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能够丰富馆藏信息资源,实现资源数字化管理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主要通过工作人员收集、整编、储存而获得,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除了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纸质资源,还包括通过网络获取的网络信息资源。丰富而存取便捷的网络资源,将会成为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馆藏信息资源结构的变化,促使文献资料管理工作进入数字化管理模式。
(二)可改变文献借阅的方式,实现网络信息化服务
在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采购、编目、检索等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资源,而学习者想要借阅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也只能通过索引卡片检索,具有一定的不便性。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从采购到流通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可改变传统图书馆“面对面”的借阅方式,而文献传递的内涵也从单一的借还、复印,逐步发展为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文献的搜索及获取,不仅可以借阅纸质图书,还可以在图书馆的搜索引擎中输入相关的信息,获得所需数字资源,并且可以进行下载打印,避免了传统文献借阅的弊端。这是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巨大优势,已在许多高校中得到了普及。
(三)可提升文献的查找效率,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
文献资料的查找效率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及社会功能。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学习者通过标题、关键词、作者姓名等关键词就可在数据库中检索所需文献资料,这不仅缩短了查阅资料的时间,还可同时享受多个单位的服务,为学习者查找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
(四)能够满足信息服务的需求,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习者在特定的图书馆中检索不到所需资料,就需要到其他图书馆进行检索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料。由于某一图书馆资源的不足,不仅不利于学习者查找资料,而且浪费了学习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这个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献信息资源不仅仅有实物的存在,还有了大量以数据形式存在的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内涵。学习者可在一个图书馆通过网络信息服务获取其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2]。这是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巨大优势,也是资源共享的基础。
四、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途径
(一)购置先进设备,加快网络建设
先进的管理设备是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的物质基础与保障。借助现代化设备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将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源转变为数据形式,采用数据库管理模式对资源进行更精准、科学的分类,使学习者能够快速检索到所需资料。同时,还能够将因保管原因而使资料受到损害的程度降至最低。数据库管理模式不仅节省了馆藏空间,延长了文献资料的保存时间,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管理成效,降低了管理成本[3]。
(二)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服务意识,拓宽管理工作的服务领域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提高管理者管理质量,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加强服务意识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以藏为主,以馆藏大小、藏书量多少来衡量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观念,把提供信息能力、满足学习者需求作为衡量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服务能力的标尺。其次,要拓宽管理者管理工作的服务领域。作为信息服务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要改进工作方式,管理者应在了解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在提供传统服务形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将网络预约、借阅服务等变为现实,以满足学习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具有专题性、特色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4]。
(三)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质量,尤其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为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应对他们进行最新的管理技术培训,使其能较好地掌握与应用新技术,提高操作与应用能力,以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强化其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为学习者提供更为精准、高效、智能的文献信息资源,使他们能充分地享有智能与便利的资源服务。
(四)协同纸质与电子资源的发展,优化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纸质资源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纸质资源具有的社会实用性、娱乐观赏性和收藏性等特点,虽然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受到一些冲击,但还是以其独特的魅力颇受学习者的宠爱[5]。电子资源因其具有方便阅读、可检索性节省了学习者的时间和精力;又因其具有高速性、传播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可以使学习者在最短时间获得知识的更新和拓展。电子资源的发展不仅丰富了阅读市场的内涵,也补充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获得的来源。无论是纸质资源还是电子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图书馆在对这两种不同介质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要深入分析两种资源的特质,从学习者阅读的角度协调纸质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充分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其进行合理分类和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要将人力资源与网络技术相结合,使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得到有效优化,逐步实现对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管理模式。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将会更大程度地实现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
作者:张荣 单位:长治医学院科技处
参考文献
[1]马合木提•司马依.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与创新方法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2):255-256.
[2]高华.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图书资料管理初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2):209-210.
[3]赵雪冬.浅议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15(2):137.
关键词:信息化 医院图书 服务创新
医院图书馆是收集和传播最新医学信息的中心,是科研人员和医学信息之间的桥梁。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加快,医院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是图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图书馆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医院图书馆实行图书管理信息化与服务创新,不仅顺应时展的要求,也为医院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服务职能提供了必要保障。
1、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图书管理中的地位
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起宽带、高速、广域型数字化信息网络是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的特点。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医院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交流中心,应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信息技术,以更为全面、优质的信息服务对各个科室、各个级别的医生、护士和管理者、工人提供各种高、准、新的信息服务,及时查找到有用的信息,让医疗、科研人员少走弯路。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图书管理中,还能大大提高图书管理者对图书的种类、数量、新旧程度进行详细的盘查,提高工作效率[1]。采用信息化管理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院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果和信息的获取方式,也改变了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封闭式向开放式、网络式转变,使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也扩大了新的知识、新的技术的传播和普及,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盲目购书、找资料的缺陷,对促进图书日常管理和服务平水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地作用[2]。
2、服务创新的内涵
服务医技人员是医院图书馆不变的宗旨,也是其永恒的主题。创新是一种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的行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搞好服务的根本则是创新,服务创新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新技术的应用是创新,管理的改革是创新,服务方式的改变是创新。图书馆实施服务创新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要以创新的服务满足广大读者的不同需求。服务创新是医院图书馆发展的动力。医院图书馆必须应用新思想和新技术来改善和变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服务项目,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可信赖的、快捷有效的服务,为读者创造新的知识价值[3]。只有这样,医院图书馆才会成为不断进行知识创新的学习型组织,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长期吸引读者。
3、实行医院图书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读者的知识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知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及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目前,医院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图书馆对网上资源认识不够,信息资源不够充足,先进快速的网上信息不能提供给读者;由于认识和经费等问题,图书馆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通常不高,使其不能很好地服务读者[4]。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医院图书馆必须通过信息化管理来改变重藏轻用、信息手段落后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代图书馆实现其价值的总体现,随着信息社会与现代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为读者服务的方式、手段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此,医院图书馆应如何抓好读者服务工作,保证读者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方式和最小的代价从图书馆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从而用实际行动诠释对读者的承诺,其关键在于做好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和信息化管理[5]。
4、实行医院图书管理信息化与服务创新的对策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专业技能,配备专业人才。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对信息化建设的效率起着决定作用。因此,要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训,可以请专家学者来校授课、举办讲座,或到其他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一定成果的高校参观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等,了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前沿的情况。针对图书馆工作的现状,分部门、分工作地组织在职培训,有计划地派出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班的学习和送到有关院校进行在职培训,学习图书馆的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技术等,逐步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当前还应特别重视和培养图书管理人员的超前意识,这样员工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