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政服务需求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政服务需求分析

第1篇: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

 

当前,随着我国家庭从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过渡,家政服务业正处于黄金期,极具发展潜力。家政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迅猛发展的态势迫切需要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高等教育学校家政学专业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加强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注重其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家政服务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级专业人才,为家政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命力。

 

一、家政服务行业发展需求分析

 

(一)家政服务的支付能力增强

 

当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人均消费支出呈明显上升趋势,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同比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864元,同比增长7.8%。对家政服务的购买需求显著增强,特别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家政服务意愿在不断加大,家政服务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调研表明,饮食方面的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小,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越来越大,说明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

 

(二)家政服务的市场需求多元

 

我国已经进入了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生活现代化、服务社会化阶段,“421”家庭模式将成为社会主流,为家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家庭结构规模逐渐缩小,丁克家庭、空巢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的比例不断增多,特殊年龄人口基数日益扩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26%,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3.1%,“养老”“护老”和“陪老”的现实需求成为必然趋势;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5%,少年儿童抚养比为22.2%,儿童陪护和家庭教育的需求得到高度认可。全国家政服务业协会办公室研究预测,到2030年,对居家养老、婴幼儿养育服务需求劳动力将分别达2300万人和1675万人,这些都隐含着对家政服务的巨大需求,使家政服务的内涵深化、外延扩大,“花钱买服务”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目前,家政服务业最急需的人才是从事家政专业研究、教育和培训的人才,从事家政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从事家庭服务工作的中高端专业技能人才[1]。

 

(三)家政服务的水平层次提升

 

经过多年发展,家政服务业初具规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家政服务业在企业数量、经营收入、从业人数都有了大幅度增加,层次水平已不止是简单的操持家务、看护孩子、照料老人、搬家、家教等基础阶段,生活指导、衣食住行服务、投资理财、教育顾问等高层次的家政服务正逐步发展起来。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家庭服务企业和网点50多万家,家政服务实体2100多个,家政培训基地1600多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万个,吸纳就业人数1500多万人,年营业额近1600亿元。家政服务人员专业性越来越强,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良好的服务心态、精湛的服务技艺和专业的服务质量,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家庭多元化需求,提升了家庭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家政服务人才需求与专业培养的不匹配

 

尽管家政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但与家政服务人才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客观分析和掌握家政服务人才需求与学生培养之间的差异,对于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政服务人才需求与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对等

 

以全国第一个开设家政学本科专业的吉林农业大学为例,每年招生计划基本在60人左右,相比该校的其他专业,家政学专业还是冷门专业。该校人文学院针对家政学专业新入学的学生做过一个调研,发现30.7%学生希望转专业,43.1%的学生对专业不太了解,38.3%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期望值不高。然而,随着社会需求度的上升,家政学专业学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就业局面。自2006年以来,吉林农业大学毕业的家政学专业人才不过600多人,就全国而言,培养的本科层次家政服务人才总量也仅仅为4000人左右。目前,吉林省长春市有30%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量为8.3万人,还有3万多个缺口,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相对于需求明显不足。

 

(二)家政服务人才需求与家政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结构不平衡

 

根据市场调查,家政服务业急需家务劳动、家庭护理、维修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服务等20多个门类200多项服务项目,特别是能够熟练掌握家政行业的市场策划、运作和预测,具备科学指导和传授家庭生活知识的高端人才更是“奇缺”。但我国仅有30余所高校开设了家政专业,进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高校只有吉林农业大学、湖南女子学院等5所,其中仅有吉林农业大学培养家政学方向的研究生,家政学教育结构总体上与家政服务业人才需求不够匹配。家政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课程基本涵盖了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建筑学、美学等学科领域,但就家政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而言,还存在着“大杂烩”现象,缺乏统一标准和相应教材,导致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结构不够合理,教育层次、分类不够科学,不能满足家政服务产业结构细分的需要。

 

(三)家政服务人才需求与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匹配

 

以吉林省为例,在30多万家政服务人员中,上岗前接受过正规家政服务业务培训的不足30%,取得岗位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不到2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0%,受过家政高等教育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端专业人才还不到5%。从高校家政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过程来看,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实际契合度、吻合度不高,家政学专业课的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缺少实操实训的机会与平台,教用、学用与家政服务业的实际需求脱节,呈现出学历高、综合素质高、实践动手能力差,甚至出现了“有文凭没水平”的专业教育怪圈,市场认可度不尽如人意,家政服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家政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把脉市场需求,适度调控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高等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家政学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家政服务业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大力支持家政学专业特色高校统筹招生计划增量与存量,适度扩大家政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社会捐助等资金支持,吸引更多学生攻读家政学专业。要对家政服务人才需求和高校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进行科学预测,将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与目标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借助错位发展、特色培养、差异化竞争占领家政服务市场,保障高校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家政服务产业人才需求相平衡。

 

(二)合理发展定位,积极改善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结构

 

高校要紧密围绕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家政学专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研究型与教学型、管理型与服务型、实用型与技能型等人才培养标准和结构上做出理性选择,如高职高专院校家政学专业可定位于培养家庭服务技能型人才,本科高校定位于培养家政管理与家政师资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研究生以上教育定位为培养家政理论研究型人才[2],不断丰富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结构。要树立“大家政”观念,构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实训课和专题专修课的“四板块、一专题”教学体系和多证书的人才培养结构,坚持家政服务人才需求与家政人才培养的“无缝链接”,形成“大家政、多证书”的就业优势,实现家政服务人才需求与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全方位、全过程、零距离的对接[3]。

 

(三)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提升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要以“厚基础、宽领域、强能力、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科学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注重把理论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结合起来,加大实操实训教学比重,指导学生搭建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知识结构,加强学生必备基本知识、职业素养、工作技能培养,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方式,使课程建设成果迅速转化为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果实。要广泛联络上下游产业资源,建立完善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家政服务行业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制定对家政服务企业优先、优惠政策,找准选好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坚持“引企入校”“办校进企”“产教一体”模式,把高校家政学实验室搬进家政公司服务第一线,把公司培训基地搬到学校,使校企合作的技术链、资金链、服务链“环环相扣”,促进家政学专业产学研资源融合,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全面提高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第2篇: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

课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深入分析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设计了以智能移动产品为平台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框架和系统功能模块,并提出了基于系统平台的老年人健康服务产业链资源整合的设想,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展开个性化健康服务,实现健康老化、成功老化提供策略。

关键词:

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最多和老龄化最快的国家。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数的16.1%,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1.44亿,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提出了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指导意见。本课题通过分析不同年龄层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从物质与精神需求等方面着手,研究居家养老模式下以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计。

一、居家养老概述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为养老场所,以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为依托,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支持基础上的养老方式。“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9073”养老模式,根据国情,90%的老人需要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成为我国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

二、服务系统设计

服务系统设计是一种创新策略,通过系统思考整个服务中环境、人、物、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通过改善整个服务流程与体验,为用户构建一种新的服务价值,提供物质产品和非物质服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最终提升用户消费满意度。服务系统设计理论最早应用于传统制造企业营销模式转变、责任延伸方面,即营销模式从销售产品延伸到销售产品的使用或者结果,起到提高产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该理论发展至今已逐步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有形与无形产品及服务相关的多产业领域。运用服务设计理论进行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计,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老年人的个体信息,从老年人的根本需求出发进行归类细分,按需设计系统功能模块,以互联网数据交换实现医疗、家政等服务输送,打造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时通过系统闭环设计,即老年人的使用反馈,进一步维护、更新系统,以创造出更优化的服务。

三、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分析

健康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组成的一个整体,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个人的健康行为(体育锻炼)、个人的能力和处理(压力的)技巧、社会经济环境、物理环境、医疗保健服务等。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包括物质生活照料、精神文化享受以及医疗保健护理等,受到年龄、学历、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必然不相。课题组以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无锡市区167位老年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年轻老年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60到74岁的人群称为年轻老年人)为129人,占访谈总人数的77.2%。调研发现,由于机体功能的衰退,老年人自我照顾与社会(家庭)服务能力逐步下降,同时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逐步上升。尽管如此,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在的老年人尤其是年轻老年人身体都较以往更健康。

(一)生理健康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会出现生理上的衰老,如智力的减退导致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消化系统的衰退导致饮食咀嚼费力、骨骼系统的衰退导致行动能力下降,此外还有视力减弱等等。被访谈老年人多能生活自理,但都患有一定程度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关节炎、颈椎炎等,其对医疗、保健等有较多的需求。被访者均表现出对健康养生、医疗保健的关注,具体包括定期体检、收听/看养生类节目,使用家庭医疗/保健仪器,如血压计、血糖仪等,按摩仪,足浴桶等。

(二)心理健康

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变化也伴随着心理特征的变化,主要为疾病、认知障碍、社交变少等带来的抑郁、烦躁、多疑的消极情绪。此外,伴随着家庭结构的空巢化,老年人对情感与精神需求则比以往更明显,渴望得到亲情和精神的慰藉。82.3%的被访谈者承担一定的家庭工作,如接送第三代上下学、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事实上,根据学者研究,老年人适当参与社会活动,包括力所能及的家庭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其生活的精神动力,有助于其成功老化。

(三)娱乐活动

受年龄特点影响,被访谈者平时的主要活动锻炼为散步、小区健身器材锻炼、广场舞等运动。娱乐消遣上以看电视居多,其中43.1%的年轻老年人有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习惯,这部分老人多属于“婴儿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总体表现为文化素养较高。其主要使用手机浏览网页/新闻、微信朋友圈、QQ交流以及收听广播、音乐播放等。这些老年人会通过微信等与家人、亲戚、朋友进行实时沟通,分享信息,并有少数年轻老年人会使用照片美化、小视频编辑等App。通过调研可知,城市老年人,尤其是年轻老年群体对智能移动终端使用,为互联网技术下的健康服务系统平台的推行提供了可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平台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借助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平台中多方的沟通与互动。总体上,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四、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计原则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说,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计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接受性和认知特点,遵循以下两大原则:1)易用原则:设计者要在认知心理学、系统设计等理论指导下,充分分析老年人的逻辑思维和使用习惯,确保系统操作简单易用。平台界面应当简单明了,层级合理、切换方便。界面中图案、文字等要符合老年人辨识能力和认知能力。2)至美原则:操作界面应关注老年人的审美,并遵循形式美法则,色彩、图案、图标的设计要给老年人以美的享受。

五、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框架

围绕老年人的核心需求,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设置五大常用功能平台,即医疗服务系统平台、康复护理服务系统平台、健康养生服务系统平台、家政服务系统平台和精神慰藉服务系统平台。另外设置紧急呼叫系统和投诉管理功能,前者实现紧急状态下的求助呼叫,后者方便老年人用户及其家属进行服务反馈与投诉,实现系统闭环设计,优化服务,具体如图1所示。信息平台以手机等智能终端为载体,由社区提供服务管理系统,平台的维护与管理由网络工程师、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跨领域专业人员组成,通过分析养老信息集成平台的内容数据和用户数据,为老年人进行身体状况和心理发展进行测试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判断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层次和类型,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安排定期体检、开展健康培训等,让老年人实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实现科学养生与及时医疗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

(一)医疗服务系统平台

医疗服务系统平台通过数据中心,与社区医院进行老年人医疗信息数据交换,为老年人接受基础医疗诊断提供服务,同时,系统平台还可以与社区医院、中心医院形成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为老年人医疗诊断提供更优质服务。此外,紧急呼叫系统直接连接社区医院急救中心信息平台,为老年人急救提供保障。

(二)康复护理服务系统平台

康复护理服务系统平台可设置医疗康复服务和医疗康复知识模块。次系统平台主要针对失能老人的医疗康复服务,具体除了血压和血糖的检测、就医陪护、代配药等,还包括褥疮护理、帮助服药、排泄、介护、疾病的康复护理。失能老人的家属可以通过此平台选择具体的医疗康复服务。此外,家庭照料人员也可通过医疗康复知识模块获得专业学习。

(三)健康养生服务系统平台

分析老年人的健康层次与需求(如图2所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医疗的需求程度增加;相反,年轻老年人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信息获得渠道的增多,其健康观念正在逐步变化,即从以往有病才治病的传统观念及习惯,转变为治未病、保健养生。因此,健康服务系统平台可以设置健康饮食模块和养生保健模块。营养师根据老年人的个人信息,为其提供膳食搭配方案选择。养生保健模块可以提供形式多样的养生保健信息,如中医养生讲座、保健操视频等。同时,系统平台若与餐饮中心、有机农场或者净菜配送中心实现信息交互,即嵌入农产品电子商务商对客订购模块(B2C)等,则不但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基础保障,更能延伸到农业、商业等不同的产业链,形成老年人健康服务产业群。

(四)家政服务系统平台

老年人通过家政服务系统平台选择卫生清洁、洗衣、烹调、购物等服务,平台通过与家政服务公司实现数据联网,提供相应的服务与人员。

(五)精神慰藉服务系统平台

我国家庭规模目前呈现小型化、多样化趋势,单人家庭、空巢家庭比例增加,其中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以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也在增加。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增加,可通过此平台选择聊天、读报、陪同等精神慰藉服务,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服务的频率和内容。此外,老年时期仍是思维成熟、智慧发展时期,平台可设置网上“老年大学”,方便老年人学习充电,充实日常生活。

六、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流程及界面设计

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客户端可安装在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上,手机通过Wifi或4G接入。老年人及其子女家属可共享账号信息,检测、调整服务需求,同时对健康指标实时监控。具体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用户打开健康服务系统APP,进入注册界面,输入老年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家庭结构与人数、住址等基本信息。确认资料、提交后进入登录界面,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并以醒目字体提示保存密码,以保证之后自动登录,简化操作。进入主界面,用户可直接输入近阶段健康数据,包括体重、身高、睡眠状况、常见疾病、遗传病史、心率、血压等近阶段身体指标,建立健康数据档案。系统平台根据用户信息分析及需求匹配分析,将反馈信息推送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模块和个性化服务推荐模块。用户可自主选择个性化服务模块或者选择系统推荐的个性化服务模块。为老年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系统设置健康数据更新的消息提醒,并随着用户定期更新个人健康数据,系统平台也更新量身定制的健康服务。页面风格定制。系统提供默认页面及其他待选页面,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风格爱好自行设定,体现人本服务理念。老年人健康服务系统总体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七、总结

居家养老模式下,为了确保老年人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全方位关怀,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健康服务系统平台,为老年人展开个性化健康服务,通过医养结合实现健康老化、成功老化。

参考文献:

[1]睢党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9):128-130.

[2]陈宁.国外“医养一体化”服务模式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房,2017(11):1441-1442.

[3]姜霖,王勇彬.基于良好沟通的老年人产品设计策略[J].美术与设计,2017(1):181.

[4]何迎朝,左美云,丹.四种常用人口老化理论的集成研究[J].中国老年学会杂志,2016(5):2270-2271.

第3篇: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字】 扩大 消费需求 现状 政策性建议

当前,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缓解国际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1、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走底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恩格尔系数所反映的就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所以恩格尔系数在国际上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同时也成为反映一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这说明食品支出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正呈下降的趋势。

2、旅游等休闲服务消费成为新的消费亮点

中国是一个旅游的消费大国。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的时候,旅游消费就进入到快速增长时期。我国显然已经进入到了这样的时期,当然,它也要求有制度性的安排来与其配合。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假日消费后,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开始是"周休两日制"促进了旅游消费,继而"七天黄金周",也大大地带动了国内旅游消费的增长。旅游业将是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垃圾、噪声使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因此,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已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兴起的生态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所以,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随着以人为本的生活观念日益突出,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越来越多,这一范畴的消费也随之增加。相对于消费的效益性需求而言,消费的效率性需求将上升,即消费者在关注消费的效用和质量的同时,更关注消费的便捷性和快速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家政服务、家庭医生、家庭病房等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3、住房,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重点

从住房需求来看,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有能力购买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200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已经达到了32247万平方米,比1991年增长了近10倍,增长是非常快的。从未来的发展看,城市化和人均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房屋的自然折旧还将带来对住房的巨大市场需求。中国确实已经进入到住房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时期。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住房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因此,未来住房的需求潜力是非常大的。房地产业也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从各个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10000美元的时候将进入汽车消费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一些城市,人均GDP已经接近或超过3000美元,因此,汽车消费出现较快增长的时期。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

二、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性建议

1、确保城镇居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收入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从长期来看,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调整关系。拉动内需的根源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只有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才能拉动并维持城镇居民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2、加强收入结构性调控,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群体是消费意愿最为强烈的群体,但收入来源的缺乏限制了该群体将消费意愿转化为购买力。要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就必须着重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宽他们的收入增长机制和手段。为此,应积极利用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加强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时的结构性调控,对低收入群体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范围。

3、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释放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性支出保持稳健增长的中坚力量,但近年来医疗、教育等成本不断上涨已经对中等收入群体造成了极大压力,突出表现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意愿降低、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速放缓等各方面。为此,国家应该大力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的力度,以解决城镇居民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4、优化消费支出结构,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大力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是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过程。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应加快服务业产业的提升和改造,积极拓宽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消费热点,创造一个良好诚信的服务性消费环境。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等居民需求潜力大的产业,改善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实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5、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控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城镇居民的购房建房行为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起直接拉动作用,但高房价带来的购房支出成本的过快上涨同时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因此,国家应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使高房价快速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避免房价缓慢回落对居民消费心理的反向抑制作用,扩大城镇居民的自住性购房需求,发挥好房地产业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辉,周荣军,叶慈南.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与预测 [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第4篇: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现代服务业:需求:发展

作者简介:侯新(1970―),女,沈阳化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满海红(1972―),女,沈阳化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9.41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97-02

农村服务业是指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环节发展起来的一大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是指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各个环节服务的产业,包括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业(含种植信息、农资信息、市场信息等)、良种服务业、新型农技服务业、农资连锁经营业、农机作业服务业、农产品现代物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介服务、农业旅游业与农业保险业等。农村服务业的服务内容决定了它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说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服务体系,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沈阳农村服务业发展需求分析

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靠工业拉动。但是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的贡献。近年来,沈阳市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沈阳市有利于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种条件也已经基本成熟,各种因素为现代农村服务业拓展了越来越广阔的需求空间。

1.沈阳市农村居民纯收入呈逐渐增长趋势。所谓农村居民纯收入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收入的变化影响消费者行为,也是社会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体现相应的需求空间。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沈阳市农民收入渠道日益增多,人均纯收入水平大幅度的提高。2000年-2009年沈阳市农村居民纯收入数据如表1。

据资料显示,2009年沈阳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8753元,比2000年增加了5638元,平均每年增加626元,增长了1.8倍。 这种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使得农村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阶段,意味着服务消费增长潜力的增大,也伴随着服务消费规模的扩大。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服务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居外餐饮、特色餐饮、假日餐饮、休闲餐饮需求增加;人们依靠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居民服务业提供专业化的社会保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居民对家务劳动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进步的农业科学技术,快速的信息传递,畅通的农业物流都是目前沈阳市农村居民所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

2.沈阳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又称微观消费结构,是指居民生活消费内容的组织形式,人们在消费过程的多种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构成或比例关系,可以用各项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它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质量变化状况,居民的消费变化动向以及内在构成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表2给出了自2004年以来沈阳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从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沈阳农村的居民消费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2004年-2009年间,生活消费人均合计增长幅度达到2430.53元,增长了1.02倍。医疗保健食品消费增长幅度达到388.97元,增长了4.35倍,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各项消费增长幅度平均达到1.52倍。从结构上看,食品消费比重有所下降,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消费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不但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已经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小康消费发展,并显示了更大的发展农村服务业的需求空间。

二、沈阳市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选择

根据沈阳市现有资源优势和内在需求潜力,应建立和完善符合市情、多层次、多功能、上下配套、左右贯通、高覆盖率、全方位的农村服务网络,同时应该选择重点服务方向,尽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现代服务业框架和运行机制。

1.注重良种服务业的发展。良种是农业服务业最基础的产业,种子市场化和种子种苗产业的发展应加以重视。应进一步培育一批种子种苗龙头企业。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市场、科技、资本、现代营销、品牌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同时,应注重培育种子种苗专业化服务组织,实现品种与育秧、管理和插秧的统一。

2.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农产品现代物流是农业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积极引导市区现代流通业态向农村延伸,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引导市区大型商业企业进入农村市场。加快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培育超大交易额的综合性市场。二是加快“农改超”步伐。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改超”和“农加超”,走农贸市场超市化之路。三是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广衔接基地、连锁配送、全程控制、保险承诺模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专卖店,引导和鼓励连锁经营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提高农产品在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新型零售业态中的经营比重。

3.强化新型农技服务的作用。发展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导,在整合市(县)农业、畜牧、林业、水产等单位资源基础上,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民营企业从事农业技术、经营性农业技术产品的推广服务。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改革现有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的农民自我服务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开展技物结合型的技术推广活动以及产后的加工、运销、信息等经营,拓宽服务领域。

4.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介新型服务。充分利用农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大力开展劳务中介服务,以农村劳务中介服务为重点的农经5项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与辅导,改善创业环境,探索创业孵化机制,加快“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鼓励法人与自然人开展劳务中介服务,推进农村劳务产业的发展。

5.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为着眼点,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全力建设地方特色农业网站平台,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等各类市场竞争主体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强化为农服务,促进农产品流通与销售。形成以中心城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为主,其他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辅的局面,逐步形成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加工、传输系统。

6.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农民“看病难、就学难、养老难”的实际,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各级财政应加大投入,用于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并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让农民享受免费体检。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现农民老有所养,创造条件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吕晓燕.浅谈现阶段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EB/OL].省略, 2007-3-27.

第5篇: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

摘 要 本文根据实地调研结果,并结合相关资料,通过人口情况,准妈妈护理界定等分析我国准妈妈护理市场的现状,并且结合国外成熟公司的经验,通过分析我国护理市场的巨大潜力,综合运用市场细分理论对我国准妈妈护理市场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此推动我国准妈妈护理市场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关键词 准妈妈护理 准妈妈 市场细分 市场开发

随着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的独生子女们,相继步入婚姻的殿堂。新世纪的下一代是新父母的未来与希望,培养优秀的下一代是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以及我国“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背景下,准妈妈护理,这一在中国方兴未艾的市场,正等着广大有识之士将其发扬光大,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双丰收”。对这一市场进行正确分析和精确把握,更有利于我们抢得先机,早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一、准妈妈护理市场研究概述

“准妈妈”,顾名思义,就是已经怀孕即将分娩的女性。从字面理解,“准妈妈”与“孕妇”两个词的含义差别并不明显。实际上,“准妈妈”更关注处于分娩期,即将出产的孕妇。本文所用的“准妈妈”的含义,是指从孕妇初孕至分娩结束的女性。准妈妈护理市场,就是为已经怀孕的孕妇,提供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的服务,保证服务对象身心健康的商业性机构。

(一)准妈妈护理市场的概念内涵

准妈妈护理市场,是包括孕,产妇衣、食、住、行、用、乐的庞大产业群。一般来说,准妈妈护理市场的产品线分为六个大类(食品、穿戴用品、养护用品、寝居用品、出行用品、玩教用品等),包括几十个系列数百个种类。有专注于某一种或某一系列的,如位于各公立医院附近的月嫂介绍所,家政服务站;也有多元化综合性形成区域产业链的,如准妈妈用品专营店,和集中住宿、饮食、保健、娱乐于一体的月子中心等。

(二)准妈妈护理市场的研究背景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对于一个现代家庭而言,至关重要的不仅仅是宝宝的聪明伶俐,而且包括妈妈的身心健康。一方面,孕期是女性身体状况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研究报告显示,其他原因导致产妇死亡的比率(感染,子痢,间接原因)高达47%,仅比直接原因(严重的大出血,难产,不安全堕胎,其他直接原因)低6%。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公立医疗机构覆盖面有限,加上服务项目内容相对单一,很难满足某些个性化的需求。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的增加,市场迫切需要既有专业认证资格,又能提供一对一针对的护理机构,来补充并扩大现有空间。

有鉴于此,我们以上海、南京、南通、泰州、遵义、黄石等城市及周边地区,年龄在24-33之间的准妈妈为样本对象,采取网络和实地走访两种形式分别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当地准妈妈护理厂商现有规模,渠道,运营等进行研究,从整体角度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二、准妈妈护理市场客观环境

(一)人口比重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来,尽管人口增长率已经处于世界总体的较低水平,但人口基数巨大,致使新生代人口数量仍将随总人口数的扩大而增加。按当前的人口结构比例推测,国内人口最高出生率将出现在2016年,于2035年达到峰值。与此同时,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改变。长期来看,国内需抚养的人口比重将逐年上升,劳动人口的比重则逐年下降。

国内目前的女性人口约为6.38亿人,其中育龄期妇女(15-49岁)约3.8亿人,约占女性人口的59.4%。随时间推移,广大80,90后担当消费支出的主力,接受完全不同于父辈的理念,拥有更好的收入预期和更强烈的消费冲动,敏感于日新月异的消费潮流,愿意投资未来。注定了“准妈妈”护理市场繁荣昌盛的未来。

(二)销售渠道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东西部渠道差异较大。在上海,基于人均2万元以上消费水平,准妈妈用品专营店,专卖店拥有更好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更强的终端控制能力,能够形成较为固定的客源。而相对地,在其他地区,各种百货商场、超级市场的兴盛,使得大部分准妈妈产品通过这些固定渠道销售,单一性经营则以小店面的形式,作为陪衬和补充。

另外,伴随网上购物的兴起和普及,其不受限制,足不出户的特性,受到中高端收入水平的家庭的青睐。国内知名母婴网购品牌“红孩子”于3年内成长为国内母婴用品零售商巨头,也反映了网购渠道不可限量的空间。

(三)运营模式

综合来看,国内准妈妈护理厂商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在一定范围提供具体产品服务的店铺;第二,电子商务+目录式销售的网购;第三,以论坛,博客形式进行信息资讯交流分享的社区平台;第四,即是以上三类的综合性运用。

上海有一家名为“馨月汇”的国际月子会所,起初立足本地市场,以高层次的消费,对应高水平的服务站稳脚跟,随后面向北京,广州等城市连锁经营。同时,利用其自身专业的护理团队,打造集沙龙、早教、心理咨询、健康常识于一身的社区平台。此外,与中国保健协会开展合作,成为中国母婴保健理事单位并中国母婴保健研究基地。该机构收费8万元到38万元不等,仍能拥有稳定忠实的客源,创造了独有的业绩。

三、准妈妈护理市场需求分析

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了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的概念,是指销售方依据消费者的需求、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差异,通过有效调研,把市场划为若干类型消费者群的分类过程。其中,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由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准妈妈护理市场作为护理业的一个细分市场,既有护理行业的共性要求,也有准妈妈护理的个性需要。通过调查表统计与实地走访,我们总结国内准妈妈护理市场需求如下:

(一)护理知识来源有限,需求强烈

据我们统计,有65.6%的准妈妈在孕期内,借助除传统书籍外的其他媒介,以及朋友的介绍学习保健知识。现阶段的年轻夫妇多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经济条件相对宽裕,文化层次相对提高,带来的是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孕育知识的渴求。大多数准妈妈非常在意知识的学习,表示愿意尝试被证明是科学有效的专业体系。将普及孕育知识的文化投入市场,是准妈妈护理的一大亮点。

(二)护理价格相对不敏感,相信品牌

我们的访谈对象中,怀孕期间月平均支出5000元以上的准妈妈比重为16.7%。她们平时很少全天候的待在医院里,更多的是向有经验的他人请教,自主决定要买哪些东西,不要哪些东西,结合多方精华,总结出一套符合自身所需的护理方案。一位刘姓准妈妈说:“怀了孩子就不上班了。我听好多人说家用电器有辐射,于是就买了490元的防辐射服,然后按要求补叶酸、钙、铁、锌等。另外要吃米粉和水果,一星期去做一次孕检。虽然花得多,但我认为是值得的。”也有追求安逸的准妈妈,直接与自己认可的护理机构签订协议,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全方位的服务。

(三)重视产后的恢复调理,追求美丽

在回答“孕前准备,孕期保养,产后恢复哪个最关心或最重要”这一问题时,72.1%的准妈妈选择了“产后恢复”。这部分的准妈妈既拥有经济实力,也具备时尚观念。她们既想要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宝宝,也想让自己保持健康美丽的形象和充满活力的心态。并且,大部分准妈妈在孕期结束后仍需参加工作,因而对自身形象要求颇高。一家准妈妈护理机构若能提供高附加值的修身养,则有望赢得更多消费者的垂青。

(四)孕期心理波动幅度大,复杂多变

经走访,86%的准妈妈在谈及自己怀孕期间的感受时,有着“痛并快乐着”的心态。一位李姓准妈妈,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喜悦之余夹杂着一丝烦恼,害怕准备不足。尽管想象把宝宝抱在怀里的模样,能令她感到无比甜蜜,但经常性的恶心,呕吐以及失眠,又让她感到疲惫不堪。随着产期的临近,她在期待宝宝早点出生,更为将为人母而慌张。盼望有人时刻陪伴左右,用轻松幽默活泼搞笑的方式,替她舒缓压力。许多准妈妈担忧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照顾宝宝,尤其在她们晚上睡不着胡思乱想的时候。在独生子女纷纷成家立业的时局下,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需求水涨船高。

如今已是国家总体战略规划的“十二五”时期。在新的时代政策背景影响下,国内的准妈妈护理自主品牌,应顺应消费者的需求方向,结合自身的已有优势,制订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四、准妈妈护理市场开发策略

根据市场细分理论的要求,结合市场实际的情况,我们已经总结出目前我国准妈妈护理市场有消费能力极强、信息需求旺盛、重视品牌效应等特点。这些新的消费特点的产生,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准妈妈护理市场。我们通过自身的实地调查,并借鉴国内外的现有经验,拟从中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准妈妈护理市场发展之路。

(一)经营战略

1.专业化经营战略。准妈妈护理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具备独到的护理技术,服务和设施。专业化的经营战略,能够集中力量于提高服务水平,从而早日形成良好口碑。这将为准妈妈护理品牌的建立和形成做好铺垫。

2.领域多元化战略。走专业化经营战略,并不意味着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是单一的。相反,我们应当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想消费者之所需,做消费者之所求。为顾客提供更为全面的护理内容和服务方案。

3.市场渗透战略。例如:(1)扩大规模,争取市场份额和影响力。(2)加强宣传,多维度的形式共同进行。(3)整合资源,建立连锁加盟的经营渠道。(4)第三方合作,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立医院和知名专家合作,帮助我方快速拥有市场,实现双赢。

(二)市场定价

目前,国内大多数准妈妈产用品的价格,呈现出“两边倒”的局面。一方面,进口产品价格普遍居高,令大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件“奇妮”牌防辐射孕妇装,比得上一辆山地车的价钱;另一方面,国内产品因其价格相对低廉,容易导致消费者的不信任。随着普通老百姓的收入逐步提升,广大既注重产品品质,又考虑产品价格的消费者,更为期待适合国内市场的中端品牌。

(三)渠道整合

在消费依赖于综合性商场的地区,各大超市、百货商店为降低成本费用,普遍按产品大类进行销售。这既不利于同类优质产品的流通,也不便于消费者作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由于准妈妈消费群体的特殊性,需要建立社区服务、体验服务、便利式营销、亲情式营销等多种销售渠道,才能有效销售更多的产品,为该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厂商须强化责任意识,避免采用商品零售“为卖而卖”的传统方式接待顾客,更多提供进一步的持续性跟踪服务。

(四)品牌提升

综观入驻中国的全球知名的护理企业,具备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强生公司。80年代初的中国,还没有“准妈妈护理”的概念,更为人熟知的,是婴幼儿的护理保健。而当时父母给孩子普遍使用的护理产品,不外乎奶瓶、痱子粉和花露水之类的“老三件”。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后,强生确定了“以符合中国特色的方式打造国内父母消费意识”的市场路线,引导了“宝宝娇嫩的皮肤需要专业的护理产品”的消费意识。从公共卫生渠道入手,通过赠送样品,传单介绍,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逐渐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婴儿护理用品专家”的品牌形象。时至今日,相比在中国国内积极拓展消费市场的高端“舶来品”而言,强生能以较低的价格一直位居销量前列,最稳定可靠的,依然是已经深入人心的“婴儿护理用品专家”的品牌形象。

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角度看,一国护理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巨大发展和物质水平极其丰富的条件下,人们逐渐重视自身安全的基础之上的。而强生突破了思维限制,在当时国内生产生活尚未达到小康水平线的情况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客户开拓需求,以需求吸引客户,从而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造就了今日的成功。

五、结语

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基本上形成了东中西三地并行发展的态势。因此我们要根据差距采取不同的对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不仅要提供优秀的产品,更要提供周到的服务,精益求精。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要做有形市场,更要开发无形市场。先以独到的宣传使人们“有所知”,再完善配套的服务使客户“有所求”。创业者在起步阶段。应针对其所在区域的中高收入阶层,以及重视宝宝培养又缺乏足够时间的人群。加大宣传力度根据客户意见,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服务质量。随后把市场定位扩至普通大众,制定不同规格的服务方案供客户选择。再向周边城市推进,建立准妈妈护理市场的加盟机制。形成规模效应后争取政府支持,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准妈妈护理市场,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商机。我们相信,这次的调查与研究,必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对开发我国目前的准妈妈护理市场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华英.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策略.当代经济.2010(3):51-52.

[2]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9(1):19-21.

[3]2008中国孕婴童行业研究报告.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

[5]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Kirk Kazanjian, Making Dough .The 12 Secret Ingredients of Krispy Kreme’s Sweet Success.Wily.

[7]殷树荣,胡金泉,陈耿.关于连锁经营的思考.北京商学院学报.2009(05).

第6篇:家政服务需求分析范文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公共图书馆 服务均等化

[分类号]G258.2

2010年1月1日起,广东近3000万流动人口正式告别暂住证迈入居住证时代。新的居住证制度将逐步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动人口在广东按规定享有职业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等由政府提供的各类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喜讯,居住证取代暂住证,标志着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得到社会各界和政府的承认,外来务工人员将活得更有尊严,他们不仅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还能享受与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务、医疗保障。新的居住证管理制度,标志着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公共服务时代,在城市,将对经济、教育和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重新合理配置,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将共享包括公共图书馆服务在内的城市发展文明成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及其服务均等化的开展,是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界积极实践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探索外来务工人员的文献信息需求和城市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思路、方法。

1 城市发展为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奠定基础

2006年,国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指出,国家将大力完善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以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此背景下,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为社会各界所认识,保障他们合法的文化权益,为他们提供与城市户籍人口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逐渐成为城市在规划和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时的发展目标。

建设完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需要巨大的财政投入和人力支持。城市的发展,为建设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图书馆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以广州为例,新世纪以来,广州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快速的发展,2010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09年广州GDP总量已经达到9113亿元,2010年的目标是GDP和人均收入同增10%,如果这个目标能实现,广州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又一个跨入GDP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公共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2009年,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提出了建设以图书馆、文化室等为标志的城市“10分钟文化圈”目标,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覆盖城乡、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不断建设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厂矿、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将会有更多的图书室、文化室建立起来,同时,外来务工人员在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方面与城市户籍人口之间的差异将逐步消失,外来务工人员将方便、均等地享受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2 外来务工人员难享公共图书馆服务

按照国家建设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要求,全国各地,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近年来,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外来务工人员图书馆在城市不断涌现;城市图书馆开始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各类公共图书馆服务等。然而,外来务工人员在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障碍,难以跟城市户籍人口一样共享公共图书馆服务。

由于体制、生活环境及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原因,和城市居民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在物质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社会身份、福利待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在城市经济和文体生活中,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弱势群体。与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相比,城市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是较少的、不均等的。在就业培训、子女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与城市户口居民相比存在诸多的限制和不便。目前,在城市公共服务建设上,基本是依据登记在册的户籍人口的数量、布局、需要去提供各类公共事业服务,而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的城市流动人口的各项公共服务需求则被排除在外。比如在公共图书馆服务领域,城市在规划公共图书馆建设、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上,就缺乏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制度性安排。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上,仍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①图书馆建设布局不合理,外来务工人员难于利用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以广州为例,广州的公共图书馆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如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都在越秀区中山路沿线,在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较聚集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厂矿企业,缺少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就近利用的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在一项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调研中,“离图书馆太远,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时间去”成为外来务工人员不去图书馆的主要原因之一,调研表明从总体上看,图书馆离居住地越近,利用图书馆的频率越高。②缺少为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图书馆的服务安排,城市图书馆也缺少为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意识。比如针对城市户口的贫困居民,政府都会出台公共文化服务的免费措施,但对外来务工人员而言,因为农村户口,则不能享受上述的政府提供的各项便利。由于是农村户口,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像城市有困难的居民一样享受免费办理图书证,进入公共图书馆在网上获取经济、文化、科技、职业招聘等信息。同时,在认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没有图书馆服务需求的错误认识下,城市图书馆普遍缺乏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的意识,不注意为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图书馆提供便利,不提供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利用培训,甚至在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存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心理。上述因素的存在,加上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差距,都使外来务工人员难享公共图书馆服务。

3 以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积极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图书馆服务

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除了从政府层面上逐步去除外来务工人员与户籍人口在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体制障碍外,作为城市公共图书馆,更应该从积极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新时期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服务需求及其利用图书馆的自身障碍,针对外来务

工人员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各类公共图书馆服务。

3.1 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笔者于2009年6月10日至9月1日在广州白云区、越秀区、黄埔区、海珠区、番禺区对广州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信息需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215份。调查对象从事的工作类型主要包括家政服务、建筑施工、住宿餐饮、电子电器生产等职业;从年龄来看,以青壮年居多,40岁以下人员有168人,占78.1%;从学历来看,外来务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173人只受过高中及以下的教育,占80.5%;从收入水平看,在215名外来务工人员中,152人的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下,占70.1%。调查表明,尽管外来务工人员工作时间长、薪金微薄,但他们一样有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需求,期望得到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如图1~图4所示:

分析还表明,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职业培训”、“技术培训”、“权益保护”等方面,而从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获得相关信息是外来务工人员认为较适合的模式和途径。

同时,调查还发现,在回答调查问卷的相关问题时,选择“上网”、“权益维护”、“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室”、“电子服务平台”和“电子求职地图”等选项的外来务工人员中,除5人年龄大于30岁外,全部年龄在18~30岁之间,表明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更为关注自身的经济文化权益和需求,在文化生活的消费方式上也更接近于城市的同龄人,即使普遍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但喜欢上网,能够从网上或手机等处了解各类资讯都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这一调查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2007年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针对第二代农民工开展的专项调研活动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结论:专项调研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追求文化精神生活的愿望更强烈。31.2%的人在工作之余选择学习,56.2%希望当地有关机构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凡有球场、图书馆、网吧或注重企业文化的工厂明显受到他们的青睐,运动、上网吧等时尚休闲活动也已进入他们的生活。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主体,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图书馆服务,应该将服务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工作的重点。

3.2 积极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图书馆服务

3.2.1 平等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去除服务差异为外来务工人员实施服务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首先需要公共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端正认识,在思想上去除外来务工人员低人一等、外来务工人员不需要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错误认识,平等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只有在思想上消除了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见,才可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公共图书馆服务;其次,要在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对目前馆内的各项制度、服务项目进行认真对照,去除公共图书馆服务在户籍人口与外来务工人口的服务差异。诸如没有居住证就不得入馆、外来务工人员借阅存在更多限制,甚至拒绝外来务工人员入馆的各种规定和差异,就需要去除。在此基础上,热情地欢迎外来务工人员来图书馆,获取他们需要的各类知识和信息。

例如,在2008年春节期间,广州市图书馆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节日文化服务,为他们提供休闲、阅读的场所。专门制作“欢迎外来工朋友前来我馆阅读”横幅悬挂在图书馆大门口,亦在钟落潭分馆、沙湾分馆、万顷沙分馆、横沥分馆、黄埔书香街分馆、天河车陂广氮分馆等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社区分馆悬挂“欢迎外来工朋友进馆阅读”横幅,热情的将外来务工人员迎进图书馆,提供各项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外来务工人员,2008年6月30日,广州首家为外来务工人员图书馆在广州市总工会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白云站落成,白云区3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可在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并参加服务中心举办的电脑技能培训。白云区外来工图书馆现有藏书1.5万多册,并将不断更新、丰富图书种类以满足外来务工人员不同的阅读需求。

3.2.2 积极建设社区图书馆,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图书馆

距离公共图书馆都比较远,是阻碍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图书馆的最大原因,而外来务工人员一般工作和居住生活在城市的郊区、城乡结合部和厂矿。因此,积极建设社区图书馆,方便外来务工人员更有条件利用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根本措施。

近年来,广州市为了建设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一体化、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各级政府和图书馆界都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社区图书馆、图书室建设。例如,2009年,广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广州“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目标,按照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广州将按照居住区规划容纳的人口千人指标、万人指标配置,建设文化站、文化广场和图书馆、文化室。同时规划增建天河、白云、荔湾3个区级图书馆,并且将三个新区级图书馆都选址在人口居住较为密集、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如白云区图书馆就建在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密集的广园路段。与政府部门加大公共图书馆建设相对应,广州市各级图书馆也积极开展分馆、社区图书馆建设,既服务当地居民,也为广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图书馆带来便利。以广州图书馆为例,从2005年开始,广州图书馆在外来务工人员较密集的白云区钟落潭镇、江高镇,番禺区的沙湾,天河区的车陂等地先后设立5个分馆,并开通流动书车,服务厂矿企业,为外来务工人员送书到厂。到2010年广州已初步建成了市、区两级图书馆本馆、分馆、联合分馆、图书流通点、村级图书室、汽车图书馆相结合的公共阅读服务网络。

3.2.3 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开展各项图书馆服务社区分馆的建设和流动书车的开通,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去图书馆太远的障碍。而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图书馆服务需求,则是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利用图书馆、用好图书馆的关键。近年来,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城市图书馆积极开展各类公共图书馆服务。比如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图书馆证,或是免费办证;就外来务工人员关心的就业信息、职业培训和权益保护等内容,举办相关专题讲座;设立外来务工人员阅读、上网专区,提供图书馆利用知识培训等。通过这些服务的开展,使外来务工人员愿意利用图书馆、知道利用图书馆和乐享图书馆带来的各项信息服务。

例如,广州市图书馆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钟落潭分馆、沙湾分馆、万顷沙分馆等馆中文阅览室设立“外来工朋友阅读专题书架”,向外来务工人员推荐300多册图书,内容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三农问题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更方便的图书阅览服务;在电子阅览室设立外来务工人员上机专区,免费提供上网与影视

欣赏服务。在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深圳市,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图书馆的各项措施也在积极开展:盐田区图书馆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借书证方面实行“特惠政策”,针对非深圳户籍的建设者办理借书证只收取办证押金50元,比户籍在深圳的市民办理借书证的押金少了一半,并且不收办证工本费;在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对学习电脑的渴望后,盐田区图书馆还先后举办了多期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电脑学习免费培训。在龙岗区,为了让留守的务工人员过上一个温馨的佳节,龙岗区图书馆联创分馆在2008年春节期间延长服务时间,每天坚持开放10小时以上,让外来务工人员在节假日期间都有看书学习的好去处。

4 结语

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保障他们正当的文化权益,使他们与城市户籍人口一样共享城市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既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部门的责任。而城市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则应放下歧见,深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图书馆服务。毫无疑问,实现普遍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秉持服务均等的理念,政府、社会各界和图书馆一起共同努力,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就可以逐步建成,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也可以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鹤,居住证今日首发,广州日报,2010-01-01(A06),

[2]文化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09-

[3]广州今年将进入万亿GDP俱乐部,南方日报,2010-04-13(A03)

[4]黄鹏,广州打造“10分钟文化圈”,信息时报,2009-12-26(A40)

[5]朱力,花菊香,张艳曼,等,社会问题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57-458

[6]郜向荣,侯玮辰,王子舟,北京市农民工知识能力及对图书馆需求的调查报告图书馆,2008(4):4-10

[7]第二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和新现象,中国经济导报,2010-03-23(B07)

[8]广州图书馆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010-02-20]

[9]广州首家外来务工人员图书馆落成,京华时报,2008-07-08(X21)

[10]广州将增建三个区级图书馆,信息时报,2009-05-18(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