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新闻传播的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传播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闻传播的功能

第1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新闻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解决措施

0 引言

新闻媒体的作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以及生活方式上面。所以,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

1 新闻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主要体现

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播作用

同志曾经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以及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的同群众见面。”同时还着重强调“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都应当在党的报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这两点谈话就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方针上面的重大作用。

1.2 指导作用

新闻媒体对社会的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也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没有的。因为舆论作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构成元素。所谓舆论就是指大多数公民对于社会事件的评判、以及社会人物所讲述的观点进行评价,它反映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想,具有自发性、不理性的元素存在。所以要加强新闻媒体对于舆论的指导作用。

1.3 育人的作用

新闻媒体的育人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相关的新闻事件进行传播和引导,从而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以便进一步的完善人们的文化内涵。新闻媒体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直接或间接的完成了社会教育这一项任务。就像是法国的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那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离不开新闻媒体。因为大众传播工具是一种扩大器,可以使教育者的作用超越一般传播对象。”因此就有社会学者沙莲香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她认为媒体的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大众传播把文化传播给下一代,并且不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社会成员共享统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我们都知道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大众媒体不是学校,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肩负着帮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列宁曾经说过:报纸的作用并不是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但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励员,还是集体的组织者。这样的组织形式主要表现在对社会意识的一种整理和对社会人员的思想教育,它所采取的方式是潜移默化的,以便逐渐的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

2 新闻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特征

因为新闻媒体的辐射面积广、受影响人数多、传播速度快以及模式灵活等特征,使得它在众多人员中产生了巨大的渗透力、影响力以及召唤力,所以新闻媒体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是十分巨大的。

2.1 非线性

被誉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主要有传播信息、指引舆论和服务大众等众多的社会责任和功能。虽然现在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是由于自身特点的影响,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效用也是非线性的。我们都知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严格、线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有目标、有安排、有组织的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更好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现在的新闻媒体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按照严格的系统、精确的目标以及常规的路径进行,更不是有组织、有安排的进行,这个教育过程是利用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来实现的。这些信息的扩散具有发散性和复合性的特点,所以,新闻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趋向于非线性的特点。

2.2 潜隐性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同,因此功效的发挥所呈现的方式也不一样。现在很多学校所采用的教育方式都是显性教育,也就是所谓的教育者直接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的目标、责任和内容,利用直接向学生教授的模式来组织教育活动。但是新闻媒体却不一样,它具有鲜明、具体和形象的特征,并不是利用强迫、灌输和教授等一些直接的教育方式,而是利用感染、渗透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来间接的影响大众,让大众慢慢的被影响。因此,它的教育目标、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等都是隐形的,不外露,是慢慢影响人们的一种方式,而且还能达到学校教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3 二重性

新闻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还表现在明显的二重性的特点,虽然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但是也会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看新闻媒体的积极效用,新闻媒体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增加了丰富的内涵,突破创新,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产生了有利的影响。第一,新闻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方法,改变了过去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第二,新闻媒体还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材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更深入化的了解;第三,新闻媒体还改变了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好比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渐走向现代化的模式。

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负面效果,随着我国新闻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传媒市场也在不断的发展,有的媒体不能很好的处理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有些暴力、、恶俗等不良之风出现,有的进行虚假报告和有偿新闻等手段使得媒体和大众之间造成了信誉间的不信任,,使得新闻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出现了不良的效果。

3 新时代强化新闻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主要措施

现在,我国的新闻传媒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和深化,其中也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所以要不断强化新闻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着力点:

3.1 加强新闻媒体的信誉力

想要更好的加强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作用,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媒体新闻的信誉度。信誉问题是新闻媒体中的主要传播资源。信誉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公信度,公信度是指新闻媒体所的信息和新闻的可信度,对于公众所产生的影响情况。新闻媒体要想更好的起到教育人们思想政治的目的,就需要得到公众的信赖,如果一个媒体机构没有公信力,也就没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这些年,新闻媒体中不断的出现了虚假报道和有偿新闻的现象,使得媒体的公信度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新闻媒体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公信度,还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职业精神道德以及新闻观,不断的完善制度和人才的建设,严格把好监督机制这一关,从而更好的避免虚假新闻,追求事实;提升品味,阻止低俗新闻;进行良好的道德指向,避免有偿新闻。

3.2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在进行思想整治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随着传媒事业的不断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强化舆论的导向作用,在进行新闻媒体宣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党的原则,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作为新闻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新闻中所宣传的党性原则,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研究新闻媒体的规律性,对于大众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认真分析市场,善于控制局势,掌握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

3.3 加强新闻传播的“道德观念”

新闻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中的二重性说明新闻媒体是有利也有弊的,想要更好的发挥新闻媒体的育人功能,就需要在加强公信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新闻媒体的“道德观念”。新闻媒体具有创新性的特征,在教育方式、载体和思想内容上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算不上是一个正规的学校,但是它本身非线性的特点就注定媒体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当中的一些不正确的、消极的思想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主观价值,对媒体新闻的育人作用造成阻碍。

4 总结

新闻媒体具有加强人们思想道德的功能,第一就要求这个观点是“道德的”,从而更好的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所以,要在进行新闻传播的同时,要坚持社会荣辱观,坚持党的原则,从基层出发,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采用简易的形式进行传播,要注重内容的实际性,多报道有价值的内容,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很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梁庆婷;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2011(06)

[2]周国卿;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J]新闻传播;2012(10)

第2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 危机事件 信息 新闻 传播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1信息、新闻和传播的定义、特征

1.1信息的定义

广义新闻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的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的新闻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1.2新闻的定义

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必须及时、时效,因此新闻同情报、私人通信、文艺作品、历史纪事等有很大的区别。

1.3传播的定义

传播定义不可胜数,可以看作一种有意义的协商与交换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讯息、文化中人以及“真实”之间发生的互动,从而使意义得以形成或使理解得以完成。

2信息与传播的关系: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或者说信息是传播的客体,是传播的基本内容。由于信息具有无形性和流动性,人们要传递信息就需要一定的载体承载,如语言、文字以及其他符号。

信息在人类社会的传播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功能。首先,信息具有认识功能,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都依赖于我们对客观物质运动及存在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播和交流。其次信息还具有认识功能,如资源功能、启迪功能、教育功能、方法论功能、娱乐功能和舆论功能等。

随着现在网络的发达,借助各种媒介,无论是报纸、电视、网络等,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不同来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外界客观信息。真正实现了“不出家门,不需掐指便知天下事”,而外界的客观信息经过人脑的选择、加工、处理后形成的信息即在相互传播中实现信息的共享。

3信息与新闻关系:信息是新闻的本质

当代社会各种信息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表现为很多方面信息的剧烈增加:新闻信息、娱乐信息、广告信息、科技信息、广告信息。就每天我们都会接触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传递的新闻中就是编辑加工、处理后的较客观的信息,以马航事件为例,MH370事故后所有的新闻报道都让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有时候同样的信息有不同的新闻,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文化体制、科技水平等存在的差异。恰如在马航事件中,外国媒体的报道与中国对报道的侧重点就不相同,但是新闻的本质没有差异。

再提及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事情的报道。可以说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新闻追求客观性、真实性,而信息的客观真实以及信息的价值都是新闻本身能否顺利传播的有效保障。近年来虚假新闻、娱乐信息都在一定程度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很多受众即使在接触真的新闻时也会产生质疑,这种对于新闻的免疫就是新闻工作者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加工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客观性的问题,间接的影响力新闻的真实性。

由此可见,信息是新闻的本质,信息的本质属性对与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新闻价值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背后的新闻,即真实的信息比新闻本身更重要。

4新闻与传播的关系:新闻与传播既密切相连又有区别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传播是利用各种媒介的特点,利用各种媒介传递一定的观点,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新闻传播信息。

新闻与传播有一定的差异,但无论是人们日常接触的各种媒介还是在研究中普遍倾向于二者之间共同联系一遍更好的在结合新闻媒介形式的不同的优点以实现信息的完整、有效、及时、客观的传播,最终实现信息的共享,扩大人们的认知,同时也应注意信息的冗余、过度泛滥、虚假新闻等问题的控制和解决。

第3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新闻传播教育所面临的这种局面早已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一些院系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作了不少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新闻传播教育界没有全面深入地研究当今中国新闻传媒发生的巨大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新闻传播教育的结构、理念、目标、方式方法等,是其重要原因。

那么,我国的新闻传媒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

⒈在新闻传媒的功能方面,已由过去单纯的新闻宣传功能向新闻宣传报道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功能转变,在注重新闻宣传功能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强调媒体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功能。这一转变使媒体在对人才的需求上,由过去单纯需要新闻采编业务人员,转变为大量需要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媒体经营和管理人员。

⒉在新闻媒介的体制和结构上,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由政府出资包办新闻媒介的运行而走向市场,报业、广电、期刊等各类媒介集团相应组建。这些媒介集团除极个别由政府进行适当补贴外,均由媒体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因而除了办好以新闻宣传为主的主流媒体之外,大多数媒体集团都创办了走市场的子媒体,如各地普遍兴起的都市类报纸、专业电台和娱乐性、知识性、服务性电视频道,以及大众化或专业化的期刊等。同时,国有资本之外的其他性质的资本也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传媒业,以满足受众市场需求为重要目的的媒介类型越来越多,新闻宣传之外的其他功能也在新闻传媒上日益彰显,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⒊在媒体运作机制上,绝大多数新闻媒体形成了采编、经营、管理这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格局,并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考评管理制度和竞争激励淘汰机制。为此,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已不是只具有单一知识的人员,而是具备多方面知识和较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对所在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之外的相关工作,也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媒体内部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

⒋在媒介形态类型方面,由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介的崛起,媒介形态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新闻生产制作、新闻传输和新闻接收等,均出现了与传统新闻媒介形态不同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网站数已达694200个。未来10年内,网络新闻人才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30%。由于因特网是一个高度聚合的媒体,它要求网络新闻传播人才除了具有传统新闻媒体所需要的新闻专业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文字、视频、音频等网络信息技术以及电脑和网络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面对新闻传媒的急剧变化,新闻传播教育如何才能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培养出新闻传媒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毫无疑问,必须以新闻传媒发展变化为导向,来确定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和培养目标,以新闻传播的现实状况和实践来统摄新闻传播教育的各个方面。

首先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宏观上控制新闻传播专业的招生规模,根据我国新闻传媒业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合理调整和确定招生数量、院校格局、专业设置等,促使新闻传播教育从追求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转化。在这个前提下,新闻教育院系应着重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进行教改工作。转贴于

第4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一、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推进,催热了媒介的融合,也促使新媒体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新媒体发展中,又属即时通信工具最先进。近两年来,随着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受众对广播新闻传播的聚焦点已经逐渐从传统广播音响中转移到了以手机查看为主的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上,也使传统广播新闻传播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广播与其他媒体的新闻内容重复率提高

在过去一段时间,随着媒介融合的趋势愈加强化,传播广播新闻开始结合音频、视频等形式广泛传播新闻,也逐渐使广播新闻模糊了原有的媒介特性认知,导致广播的媒介优势逐步丧失。加之报纸、广播等传播的新闻内容几乎一致,致使媒介融合一旦实现,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对独家新闻采集的要求更高,各方媒体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大。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作为以“听”为核心的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广播不仅解放了人们查看新闻的眼球,也正是因为只“听”不看使得广播新闻传播的移动性大大增强,让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也能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听到最新的新闻消息,但因这些网络传播内容依旧是由文字、图片复制而得,创新力不高,因而也降低了新闻传播内容本有的聚合力和影响力,无法真正有效强化广播新闻传播在受众当中的良好形象。

(二)各媒体竞争加大广播受众忠实度降低

与此同时,当前各种媒体在相互竞争的基础上又开始了相互合作,构成了一个与生态系统相似的循环系统。在该系统中,一条广播新闻资源可以被不同媒体形式或组织反复传播,进而又反过来强化了各种媒体之间原有的竞争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看,媒体市场正在逐渐扩张,广播新闻媒体传播的受众群会越来越多。然而,广播新闻传播与新兴媒介融合发展的脚步还不够快,媒介融合并未达到理想状态,由此也导致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大部分广播新闻传播还在采用原有的传播方式将新闻传导给其受众,使受众群体对一则新闻可能听了再听,听了再看,或看了再听,不利于提高受众对广播新闻传播的忠实度。因此,广播新闻传播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创新发展,就必须顺应媒介融合的趋势,结合现有的媒体工具不断进步,逐步增强广播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而进一步强化广播新闻的主体功能地位。尤其是当下遍受听众关注的微博、微信及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它们推动了喜于追求时尚的青年群体以更新的渠道、更新的方式收听广播新闻,掌握时下最新资讯,提高自身对实事的把握力度。笔者认为,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广播新闻传播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就需要利用以上三种即时通信工具做有益的尝试。

二、广播新闻传播如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创新性发展

(一)巧用微博与受众互动扩展广播新闻助力

近年来,受众利用微博参与广播新闻传播互动、评论已成为广播新闻传播的常态。这主要因为微博拥有短消息写作、音频、视频及图片上传等便利功能,可进行民意实时采集与自我形象塑造,加之微博受众关系链建设限制小,公共信息转发速度快,受众更乐于利用微博参与广播新闻传播。从某种程度上看,利用微博短消息与图片功能,广播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能快速简洁传达,可有效激发受众收听的兴趣,触发观众自由方便地表达对广播新闻的意见,有利于弥补广播新闻传播与受众互动不足的缺陷。例如,为了满足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表达,中国之声等权威新闻电台在新浪微博开辟了一系列专栏,如“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央广新闻晚高峰”、“央广新闻热线”等一系列子栏目,利用通过微博传播广播新闻的方式向受众传达最新新闻消息或预告可能性新闻,引起广播新闻受众的热烈讨论及互动,从而为后续广播新闻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或评论。同时,广播新闻传播利用微博短消息与图片的方式,可在最短时间内提升广播新闻传播的体验真实性,全面提升广播新闻的影响力。例如,在2013年广西—北京高铁正式开通之际,广西交通广播利用自身的官方微博,以即时短消息与图片的形式做了一次高铁体验报道,让观众在从听觉与视觉上真正了解广西—北京高铁的沿途风景,及乘坐高铁速度之快,安全性之高。由此可见,巧用微博功能,将新型微博与传统的广播新闻传播相互结合起来,可最大化激发受众收听广播新闻的兴趣,提高受众互动与评论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扩展广播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二)善用微信实时推送功能全面提升收听受众精准度

微博新媒体的出现,显著提高了广播新闻传播的速度,但很遗憾的是,微博新型媒体难以统计新闻传播效率和精准度,使得广播新闻难以评估传播受众的精准性。直至微信新型媒介出现与发展,才有效改善了精准传播的问题。众所周知,微信语音功能具备天然的沟通感,真实的对话可让广播新闻的真实性大力提高,受众接受的新闻信息质量也大大提升。加之目前,微信公众号推出了语音推送、随机遴选、订阅与推送等功能,可更快更有效地使广播新闻电台获得精准受众收听,并实时接收受众反馈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或评论。例如,在2013年11月,深圳正式启用新航楼。为了让受众更好地获取新航楼的相关信息与实际体验,深圳电台先锋898在实行广播新闻直播的同时,以特派记者微信公众号语音互动播报的方式,向受众实时推送新航楼的体验。此外,特派记者还结合文字、图片等传播方式,由新航楼联想其他新的热点话题,大大提高了受众对广播新闻的关注度。与此同时,微信新媒体对广播新闻的传播还有效地将受众从信息寻求的角度转向了信息寻求与信息传送双向结合的角度。例如,广播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可直接利用微信,以语音的形式让现场目击者讲述案件发展经过,以目击者的生动描述向其他受众还原真实情况,大大提高广播新闻信息的真实感与现场感体验。而且,这种多元化的表达,也有效弥补了传播广播新闻以单一直播形式传播的缺陷。更有意义的是,利用微信语音,听众能更容易把握传达者的情绪与态度,进而通过现场感强度判断是否按照传达者的建议改变原有的想法。例如,在杭州西湖之声广播中,经常有网友会直接以微信语音的形式向电台主持人反映,某某路出车祸了,前方道路已堵,建议其他正往此路走的车主改道行驶等。可以说,善用微信实时推送功能,以简单语音、文字或图片的形式传达广播新闻信息,强化新闻真实感与现场感体验,不仅可提高受众收听的兴趣,还可进一步提高收听受众的精准率。

(三)巧借手机端直播新闻强化广播影响力

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无疑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信息传播冲击。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介也创造了更大的信息生命力。其中,巧借手机客户端直播信息就是最好的体现。利用手机客户端直播广播新闻,可以让受众随时随地对新闻节目进行点播,并配合电话连线、短信等形式向电台主持人发送个人收听意见,进而参与广播新闻互动,从而有效扩展受众收听群,也为广播新闻节目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例如,江苏广播电台为了提高受众收听率,建立优质的受众群,不仅与大型网站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也利用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实时发送直播新闻,有效吸引了大量受众的关注,使得江苏广播电台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底气更足。因此,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融合下,广播新闻传播业也不可忽视手机客户端等新理念技术,并要想方设法将其融合到广播新闻中,以充分适应媒介融合背景,并实现广播新闻的创新性发展。

三、结语

第5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目的决定手段和工具,要将新闻评论所涉及的思维彻底弄清楚,就必须了解新闻评论到底有何功能。就此而言,新闻评论教材中对其功能的阐述大同小异,一般包括宣传、解惑、批判、协商等,“新闻评论有着宣传鼓动、配合中心工作的作用;释疑解惑、研究社会问题的作用;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提供讲坛、增强公民参与意识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新闻评论功能的认知各不相同,早期多将其当作一种宣传工具,评论作者高高在上,对社会中发生的一切事情或进行指导评论,或提供一定的思想意见,现多主张媒体评论的交流协商功能。王民将新闻评论划分为“解说型评论、辩论型评论、启发型评论、研判型评论、劝导型评论、褒贬型评论、纪念型评论、建议型评论”等八种,从这个分类来看,新闻评论教化民众的功能显而易见。近年来,一些新闻评论专著或论文则谈及新闻评论另一层面的功能:权力展现与协商交流。刘学义在《话语权转移》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建国后至今新闻评论所展现的话语权的转移,该书核心在于将新闻评论(言论)作为权力表达的一种工具。苏蕾在其博士论文《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一文中将新闻评论当作公共领域表现的舞台,并论证说强公共性表现在“文人论政”,而目前中国媒体言论公共性较弱。按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指处于政治领域与公民私人领域之间的一种地带,其功能在于批判政治。

上述两种观点正如一体之两面,前者在于政治教化,其对象为平民百姓;后者在于批判,其对象则为公权机构。这两个一为驯服民众,一为驯服政治,但思路一致,其目的都是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说服的工具。而近年来,另一种将新闻评论视为表达工具的意见逐渐出现,此种观点意不在说服,发表观点仅在展现。新闻评论为言论而言论,就说服而言,其目的性消解。传统新闻评论重论证,重说理,而现代的评论则重观点表达,论证本身已成为历史。事实上,这种观点的产生一方面与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网络表达方式的变化关系密切。以“微博”为例,其140字以内的篇幅无论如何都无法完成评论论证的功能,由此,传统新闻评论中的论点和论证面临分离的境地,“微博”只要求将所谓的亮点或发人深思之点呈现出来。实际上这种趋势,早在中国大众化报纸(都市报)产生时即已出现苗头。我们知道当代新闻评论勃兴于都市报产生之时,为吸引受众的目的,无论是纸质媒体还是电子媒体早已通过相应的编排手段或将评论中的经典论证或观点突出呈现出来,受众所要做的仅是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另一方面与大众文化对意义消解密切相关。当我们将视野置于权力之上时,我们便发现,新闻评论在某种程度上摇摆于权力建构与权力消解之中。按约翰•费斯克的观点,大众文化的实质在于权力对抗,大众通过种种方式消解着传统权威。而方式之一就是娱乐化,将传统意义化为娱乐,从而使传统权威丧失,其另外一个方式则是将意义化为欲望,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就在于制造欲望,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意义丧失。权威消解的另一原因在于滥用、移用与模式化操作,以新闻报道中的专家为例,现在凡是新闻报道中都有专家的面孔,专家话语成为新闻报道的证据,无论此种观点是发人深省也好,还是流于客套也好,总之专家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才是最重要的。在新闻报道大众化的冲击之下,专家的论点被切割成无数价值判断,专家本应提供受众事实判断,结果受众得到的却是价值判断,专家权威消解便属自然。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新闻评论教化引导的功能已出现弱化趋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提出新闻评论公共性减弱的原因之一。当然,随着新闻评论功能的转换,新闻评论的另一种潜在的功能逐渐明晰起来,那就是新闻评论的社会整合和文化整合功能。其实,新闻评论的这种功能一直就存在着,只是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发展情况,使得新闻评论的这种功能被掩藏起来。多元化思想的存在使得新闻评论宽容成为可能,而新闻评论出现“舆论引导”向“言论表达”的功能性转换,则使得我们分析新闻评论宽容之时注意引导性言论、表达性言论以及说服性言论的不同宽容限度。相对来说,由于“言论表达”性新闻评论其起点较低,作者文化程度较为有限,因此人们对其所持宽容限度较为宽松,基本上不设限度,法律是其最低限度,道德限度完全依靠自律。也正因为如此,个性化评论才能得以发扬光大,新闻评论多样化趋势才能得以延续。但是具体到拥有“把关能力”的传统媒体之上,这种宽容限度则因把关人的出现而有所加紧:2007年1月16日,《广州日报》刊登作者为文白石的读者来稿,题为《交通部给高家伟教授的“回信”》,文章以交通部新闻发言人的虚拟意见发言,以讽刺的手法写道:“收取的巨额养路费,有多少能用到养路上,又有多少拐进了冗员们的腰包,还是成为一本糊涂账的好。如果要算账,最多做到我们自己内部有‘数’就行。”18日《广州日报》以本报编辑部的名义刊文道歉。2009年2月4日《新民晚报》B6“闲话”版刊登《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文中发表了“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的评论,引起读者不满,5日该报即刊登《致读者》的道歉信。

二、新闻评论内容解读:从“信息解读”到“关系解读”

在传统社会中,我们对新闻评论的接收一般重信息、轻关系;而在现代新闻评论中,随着关系型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人们越来越关注关系。此时人们的思维必须与之相适应,要从认识上了解关系型新闻评论,接受它并做出自己的行动。

(一)现象:新闻评论重信息传递,轻关系解读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达“说了什么”的文本,长期以来,其中隐含的“怎样说”的讯息为人们所忽视。注重观点而不注重观点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关系,使得作者们往往以一种主客体评价体系来关注新闻评论与评论中的“他者”,关系不平等由此而生,宽容意识成为一种奢望。纵观新闻评论的定义,无论其出于何时,“观点”、“意见”等始终是定义中的核心要素。“观点”与“意见”实际上是一种观点性信息,它与新闻所提供的事实性信息相对。以此种观点看待新闻评论,无疑将新闻评论置于信息的考量之中,但人类的传播除信息之外,尚有关系。美国学者凯瑞认为传播的观念应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前者即为“信息观”,后者为“关系观”,两者共同组成人类传播的整体,缺一不可。多年来,我们对新闻评论的评价实际上仅从“信息观”方面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新闻评论的实践中不存在“关系”的表达。揭示新闻评论实践中“关系表达”不仅是认识新闻评论的需要,更是培养新闻评论宽容性的客观基础,因为“关系传播理论的共同指向是,交流者不需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问题,需要的是创建一个新的思想假定,寻求接受差异的方式,以差异为依据去认识关系中存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永恒张力”。这点恰好与我们所提倡的新闻评论宽容不谋而合。关系传播理念通过关注“主体”与“他者”,逐渐形成一种以“平等”为特征的“主体间性”,如此而言,宽容在新闻评论中大量展现,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将指日可待。对传播中关系的考察实际上沿着两条路线运行:一为大众传播之路,早在1916年杜威曾说过一句令人费解的话:“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詹姆斯•凯瑞把其作为考察传播“仪式观”的源头与灵感来源,其分析要点着眼于以文化研究为特色的大众传播研究,它们将思路着眼于“传递与传播中”,亦即传播关系考察。另一条路线是由“帕罗阿尔托群体”研究开创的人际传播关系研究。瓦茨莱维奇、比文和杰克逊提出了关系传播的五条基本原理(1967):“一个人没法不传播;任何一次谈话都包括两个信息: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交流总是能够把互动行为组织成为有意义的模式;人们同时使用数字式和类比式符码;交流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和匹配问题。”这五条原理表明人类的生活中充满着关系的表达与关系的确认。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无论是源于大众传播的文化研究还是源于人际传播的关系传播,它们的繁荣与发展期大约都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都是重视“人们是怎样说的”。虽然“说了什么”和“怎样说”同时处于一个传播过程之中,但是伴随着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出现,“怎样说”无疑成为人们感兴趣之点。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关系亦是一种信息,陈力丹将“关系讯息”分为社会角色的讯息、伦理的讯息和礼节的讯息。朱迪•伯古恩等人归纳出关系传播的十二个主题:“宰制、亲密、喜爱、介入、包容、信任、肤浅、情感唤起、镇定、相似、礼仪性和任务———社交指向。”李特约翰将其归纳为四个基本的、独立的层面:“情感唤起、控制和礼仪性;亲密和相似;直接性(喜爱或吸引);宰制———顺从。”这些关系传播的主题具体表明了关系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据此而言,把握传播的关系也就把握了人,把握了关系也就把握了传播本质,因此有学者断言:“传播的本质是寓于传播关系的建构和传播主体的互动之中的,传播是社会关系的整合,并且关系总是按照自身的意志来裁剪传播内容的,传播是通过一种被传播的内容来反映或说明一种关系的。关系高于内容,关系影响内容,关系决定内容。”将新闻评论由“观点观”发展至“关系观”,将使我们对新闻评论的认识前进一步,由此更能意识到宽容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二)原因:社会变动媒体自身发展变革导致关系备受重视。对于大众传播中关系研究的重视主要源于人们看到大众媒体作为一种宰制性力量日渐增大,由此揭示、批判这种关系成为学者们的主要研究动力。相对来说,人际传播中对于关系的注意,其目的明显不同,它主要是出于一种功利性的需要,如加强人际关系,更好地进行交流。随着现代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发达,社会日益扁平化,传统大众媒体与受众间的不平等关系逐渐被网络媒体所塑造的平等关系所代替,传统观点与信息的功利性需要逐渐为关系型需要所代替。表现在新闻评论中,则是大量来论的出现,新闻评论迅速由媒体专业化制作变为大众化表达。新闻评论在功能上也逐渐从“舆论引导”向“言论表达”转变,评论中的宰制关系变为平等关系,关系开始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就社会发展而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模式的固化使得强调关系而非观点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传统新闻评论强调其承载一定的观点,一方面出于政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出于功利性的需要。当社会稳定之时,观点传递功能逐渐减弱,关系加强或者说仪式功能逐渐得以突出。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平稳,社会安定,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因此从宏观的大的社会背景来看,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并无多少吸引力,因此在评论宏观大事件之时,新闻评论信息自然丧失,“老生常谈”成了此类新闻评论的主流,新闻评论出现“仪式化”的转向。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国家主流话语体系建构完备,形成了极大的话语力量,这类新闻评论亦使得大量关系性新闻评论显现出来。如纪念日评论、重大事件评论等等,这些评论的论点不可能出现重大的变动,因此其“言说”的方式比“言说”的内容更为重要。尽管如此,一些涉及到私人问题、民生问题的新闻评论,其信息性依然相当强,这也是这类评论存在和发达的理由之一。媒体中时评的发展而非党报社论的发展充分显示出这一特色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上述两类新闻评论中没有“信息”或没有“关系”。与此同时,党报评论系列中类似于理论文章的“任仲平”、“郑青原”篇目的出现则是党报评论在加强关系性力量的前提之下,展示“信息”的一种手段而已,它们所做的是力图通过其评论为整个社会瞭望。就新闻评论自身发展而言,新闻评论作者群体变大,导致关系型表达大量出现。随着新闻评论作者群体增多,表达方法与表达模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尽管有媒体提倡新闻评论随意而为,但大量涌入的非熟练写作人员,使得新闻评论模式化越来越明显。尽管有人对此提出批判,认为“时评”正在变成一种“脑残文体”,但是从关系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类“时评”失去了观点,却加强了关系。因为模仿使得新闻评论模式化,新闻评论呈现的信息日渐减少,其冗余与熵的比越来越大,从而使得不确定性信息减少,但在人们的表达过程中,体现于表达之中的关系却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呈现出“关系”性信息。

(三)实践:信息与关系缺一不可,关注评论关系功能新闻评论关系观源于人们对作为文化的传播观念的重视,实际上至少强调作为信息的传播观与作为文化的传播观并重。新闻评论关系观的发展表明观点信息在发展过程中将会慢慢失去其指导意义,关系对社会的建构作用将日渐体现出来。就新闻评论作者而言,我们首先要承认新闻评论的关系建构作用;其次要能识别;再次要主动写作这类关系性作品。因为它们是文化传承与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之一。当然关系性新闻评论写作也应注意方式方法。传统关系性新闻评论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表达,它重关系的“宰制”,缺乏相应的人情味,因此在接受上容易产生问题。现代社会的新闻评论仪式化一则要从作者群体上考虑,提倡个人写作,提倡新闻评论个性化、情感化,但是有一点要提及的是无论这种新闻评论如何个性化、如何个人化,其对于政治与社会要有整合作用,而非起分裂与分化的负面作用,它所建立的关系重对话与交流。陈先红将关系传播构建的关系分为“‘社会层面’的关系、‘文化层面’的关系和‘人际层面’的关系。社会层面的关系体现一种以社会分工信息为主的角色关系;文化层面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以文化信息为主的价值观关系;人际层面的关系体现了一种情感关系。”新闻评论别强调的是其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关系,要将社会、文化以及人际层面的关系置于短短的评论之中,其目的并不在关系自身的维护,而在于政治仪式上的思想整合和文化仪式中的社会整合。相对来说,我们对于关系的把握较难,原因之一在于识别新闻评论中的关系相对较难,因为“关系总是与传播联系在一起,无法与之分开;关系的本质是由群体成员的传播行为来定义的;关系通常是以含蓄的方式———而非明显的方式———来定义的;关系是在参与者之间的长期谈判和协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是个动态的过程”。其次,关系的表现与展现是个自然的过程,人们往往在不自觉中将关系呈现出来,如宰制性评论其言辞、其口气、其论点都强调不容辩驳,因为它们的内容与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党的决议以及相关法律;最后,人们难以把握关系与人们的思维习惯密切相关,很多情况下,人们根本不会意识到新闻评论传播中尚有关系这回事。从受众层面来看,了解新闻评论中的关系,识别其内容,可从“矛盾、变化、实践和整体性”等四个层面进行。“矛盾是对立面之间的紧张关系,包括聚合———分离、表达———不表达、稳定———变化”三个矛盾结。此时,我们关注的是新闻评论中的内容,这种关注有赖于受众的以往所见。

第6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新闻图片;内容导向;价值导向;伦理导向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71-01

一、新闻图片的内容导向功能

新闻图片主要包括: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新闻图表等。新闻图表将统计数字制表绘图,使数字的类比或对比更加鲜明。新闻地图可以用来表明新闻事物的地理因素。新闻漫画有讽刺和幽默的作用,能够借形表意把作者的意见表达出来。

新闻图片的内容导向功能是新闻图片最为基本最为核心的功能。新闻图片的内容导向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偏离了真实性的内容导向将失去新闻图片的真正意义。2006年,《大庆晚报》刊载了一幅反映人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的图片,这幅照片随后被《中国环境报》转载,随后该照片由《人民摄影报》推荐获得影响2006年CCTV年度新闻图片铜奖。然而,这张影响力颇大的照片最终被证明是通过数字技术合成的,这张照片给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带来了非常坏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完备和高度发达使新闻照片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变得十分脆弱,媒体的新闻图片怎样在内容的真实和和场景的美化之间找到平衡,怎样让技术性真实和内容性真实更完美的结合,而不损伤新闻图片本身的内容,成为数字时代新闻图片创作者所必须考虑的新课题。

二、新闻图片的价值导向功能

新闻图片传播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因而新闻图片又具有价值导向功能。

传播学者哈罗德·英尼斯普曾经说过:“一种媒介不是某一种文化借以发挥作用的中立机构,由于其特殊方式,它是价值的塑造者,是感官的按摩师,是意识形态的倡导者,是社会格局的严格组织者。”

新闻图片既有主观性,又能有客观性。一方面,与带有描述与主观口吻的文字性报道不同,新闻图片的产生与发展往往意味着“确切的事实”与“真正客观”的道德层面,人们更愿意相信从图片中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它更真实、更直观,因为大家相信“眼见为实”,摄影师拍摄下的就是当时的一幕。另一方面,对新闻图片的处理,一样能反映摄影记者或者新闻媒体的价值观,反映出主观的声音。

2010年,白宫官方公布了总统奥巴马的工作照。从公布的图片中,我们看到,这位白宫的主人,似乎并不特别严肃,摄影家有时顾意虚了总统,或者将总统放在并不起眼的角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马丁路德金特许学校,一名学生演唱完一首歌,奥巴马鼓掌喝彩。摄影师为了突出学生的表情,裁掉了总统的头;白宫总统办公室内,奥巴马在与一名国会议员通电话时,一只脚踩在椅子扶手上;奥巴马一行在访问德州大学时,一名随行跑到走廊里的磅秤上称体重,总统恶作剧地将一只脚踏在磅秤上……

看似简单、随意、拙劣的图片中却含有着丰富政治文化意义。在这多组新闻照片中,总统的表情有欢笑,也有疲惫,有随心所欲,也有恶作剧,这些反映奥巴马日常工作、生活的照片并没有给总统形象减分,反而描绘出了一个“立体”的美国总统,完整传达了拍摄者的“美国的价值观”。

三、新闻图片的伦理导向功能

新闻图片是一门摄影艺术。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摄影成为一种“自由创作行为”。但这些任意而为的“自由创作行为”有的与社会伦理并不冲突,有的却与社会伦理背道而驰,给原本纯洁元暇的艺术作品涂上了道德的污点。

新闻图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就决定了它必须受到社会道德机制的约束。新闻图片在报道过程中往往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对传播信息进行展示,并同时也会对社会道德产生影响。

2006年著名相声艺术演员马季病逝,《京华时报》刊载了一张相声演员姜昆抬担架的照片,这张照片拍到不容易,但并非一张“正确”的照片。将“姜昆抬担架”发做主图,像一热线新闻,让人感觉很不舒服。编辑在刊发这么一张照片时,没有考虑到死者家属和画面中人的心情,从伦理的角度来说,这确实不是一张“正确”的照片。

新闻图片的伦理导向功能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创作者必须关注新闻图片作品本身的伦理、拍摄过程的伦理和新闻图片的使用编排等多个伦理层面,唯其如此,新闻摄影才能更好的传播信息,发挥其在内容、价值、伦理等方向的导向作用,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一、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种美学思潮,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的,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受众所接受的审美需求。

接受美学方法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泽尔,他们主张美学研究应该把焦点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范围、对作品所做出的反应程度、读者进行阅读作品的过程和读者自己所拥有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美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要通过问答的方式以及同时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作品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这就要求能够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路中引出来,并要把审美经验方在历史和社会的条件下去考究。

接受美学方法论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这是由于接受美学拥有自己的特的理论基础。由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家是反对19世纪的历史客观主义的,其主要是反对文学作品具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含义或意义。他们认为这种历史性质的研究是一种随着人们认识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不可避免的被历史条件所制约着,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尧斯在研究接受美学的过程中把结构思想与历史思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作品的结构是文学创作整个过程中更高级的结构,而接受是在作品的历史系列与公众态度系列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产生的一种过程,在此构成中形成了审美。不仅如此,尧斯还引进了许多不同科学哲学家的概念与观点,并把这些概念及观点融入到接受美学的概念里,扩展了接受美学新的范畴,这便为接受美学划定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研究领域。

尧斯认为接受美学是研究读者对文学的接受与读者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比如说是像对待作家和其作品那样,要深入并系统地研究读者在有效的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要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尧斯并把这些观点的主要内容分了几个方面:第一,接受美学研究者现在逐渐注意到了一个过去一直忽略的基本事实,就是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其美学价值是要通过阅读表现出来的。尧斯用接受美学表述这个事实,就是当一部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才能算是真正的被完成,才能够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其所具备的文学生命力。第二,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不是在被动的接受和反应,而读者是主动的能动的推动着文学创造,所以说读者的接受与反应也是推动文学创造,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第三,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一部作品所取得社会效果是积极还是消极,是热烈还是冷淡,都是由读者的阅读活动所决定的,同时也会取决于作品的性质。即使同一个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他每次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到,文学的接受活动,不仅被作品性质的制约着,也受读者的制约。最后,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是由个人因素所决定的。受众自身的生活经历具有其特殊性,受众的艺术修养、个人气质、艺术趣味、教养及知识程度、家庭环境等影响着受众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和审美层次。

接受美学强调着受众的接受与受众的审美,其反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文学艺术,而是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的接受效果,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注重读者对作品的影响与作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接受美学使人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一些基本问题,可以说是对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而其也在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

二、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对新闻内容的审美表达,由于新闻的真实与美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美感是新闻真实的较高品位,因此受众在接受新闻内容时就把美感也作为新闻是否真实的一个评判标准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受众理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接受美学把读者作为了一部新闻作品的主体,因为无论任何的文本只有经过了读者的阅读才能成真正意义上的成品。接受美学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就是读者受众学,在接受美学中受众的地位超越了作者的地位,如果新闻作品没有读者进行阅读,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作品,所以说读者在新闻作品的创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信息并不是由传播者单方面传播给受众的,而是由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进行一定的互动过程而完成传播活动的,并且受众也不是全盘的接受新闻信息的,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接受的。所以我们要用接受美学方法论去剖析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原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功能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接受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接受与交流,因为新闻传播本身就是建立在沟通与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功能是新闻媒体功能的一种延伸,新闻媒体要满足不同受众群对新闻信息的不同需求,就要把不同的新闻信息加以区分,因此也就要求新闻传播功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变通能力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如果新闻传播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场真实感、时效性、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也更为丰富,这样带给受众更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受众更多的愉悦感,受众就越能够快速且容易的接受新闻信息,这样新闻信息也就更加具备审美价值。以新闻受众的接受效果和审美趣味与需求为根本取向,是更好的发挥新闻传播活动的审美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写作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接受美学方法论的理论观点,受众阅读理解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新闻文本中的不同情节或词语都有可能引发出与读者自身相似的生活经验,因而引起读者对新闻本身的阅读期待。文学创作与读者及新闻信息传播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一种双向性的关系,因为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文学、新闻写作和文学、新闻反馈也是一种双向性的同构关系。无论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期工作还是其活动过程甚至是其工作结束时,都不程度的受到受众接受程度、接受效果及受众审美需求、审美意向的制约和限制。在接受审美的理论原则中,新闻写作必须面对受众的期待视野,并以此为出发点,在艺术形式上讲求审美创造,使受众能够在接受新闻信息时获得审美愉悦。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价值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新闻价值指的是一则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效益强烈的新闻,其新闻价值较大。社会效益小,其新闻价值就小。”①从接受美学理论上说,新闻价值实质上就是接受效果的问题,也就是说新闻事实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新闻价值受到读者对新闻传播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应的影响,受众的审美取向也是决定新闻价值的一个因素。

接受美学对新闻传播学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且深刻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对接受美学方法论的借鉴,使其在发展上拥有了更大的空间。

三、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与意义

接受美学方法论主张新闻传播活动一定要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受众放在主置上,要走向读者受众的内心世界与审美取向,这就为新闻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指明了方向。满足受众需求,达到受众审美标准,就一定要注意到受众群体的差别,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因为不同的受众拥有不同的“期待视界”,进而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就拥有不同解读方式。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的接受与理解符合了接受审美的理论观点,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过程是一种意义上的能动的艺术审美再创造过程。

转贴于

由于受众自身的差异造成了许多不同点,比如受众个人心理结构有所不同那么受众对新闻传播信息的要求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受众对待人生的态度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那么受众就会要求新闻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受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信仰不同就会要求新闻传播信息的方式、结构、内容、取向略有不同等等。这些差异与不同表明受众自身会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们对事物会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对于不同的传播内容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理解。由于传播工具能够让受众产生某种全新的观念或思想,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现有的观念或思想,这样就改变了受众已存在的态度。由此,传播工具就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文化规范,人们在看待某种事物时,就会受到传播工具在某范围内所树立的文化规范的影响。

接受美学认为新闻传播效果是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新闻传播信息本身的美学内涵,一个是读者受众能动的接受程度。新闻传播信息的审美内涵就是新闻内容所产生的功能与效果,以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程度。接受美学还认为受众的能动作用决定着新闻传播信息的地位和价值,还决定着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与影响。

第8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强势模因;模因论;英语体育新闻标题;语用功能

一、引言

当今社会,体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公众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体育新闻。体育新闻的“点睛之笔”,体育新闻标题更是重中之重,它可以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择并获取较多的体育信息。体育新闻工作者在创造体育新闻标题时煞费苦心,使用各种语言手段,比如强势语言模因,以此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鉴于此,本文从美国主流报纸LosAngeles Times,The New York Times andU.S.A.Today的官方网站筛选出部分使用强势模因的体育新闻标题,从模因论的视角对标题中的模因现象进行语用分析。

二、模因论

模因是文化信息传播单位,模因论则是研究模因的复制传播机制。模因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生存竞争。只有通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这四个复制阶段,同时在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三方面表现值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在竞争中有些模因多次得到较忠实的复制,并长时间存活下来,这些模因称之为强势模因。强势模因既包括强势的语言模因,比如谚语,固定短语,社会流行语等,又包括强势的思想或文化模因,比如西方主导观念“个性自由”,奥林匹克精神等。

体育新闻标题承载着体育新闻的主要信息。此信息能够在读者之间得以复制和传播。在模因论的视角下,体育新闻标题是一种模因。体育新闻工作者可以将这种新的模因捆绑到复制传播能力强大的强势模因上面,实现一些语用功能,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三、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强势模因的语用功能

1.信息功能

信息功能是指在体育新闻标题中恰当的使用强势模因,可以概括出该则体育新闻的主要信息或是表达该则体育新闻暗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包括展现民族精神、传播体育精神、体现价值取向等等。请看下例:

(1)BobcatsHaveBeenThorninLa-kers’Side(Los Angeles Times,Mar.5,2010)习语thom in one’s side本意是“眼中钉肉中刺”,指不断令人伤脑筋的事情。(1)中使用这一强势语言模因,形象有效地概括了此则体育新闻的主要信息是篮球队Bobcats已连续几次打败篮球队Lakers。这使得Lakers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如何反败为胜。

(2)LeBron,Cavs Halt Hawks forBack-to-back 60-win Seasons(U.S.A.Today,Apr.2,2010)

(2)中将球员LeBron放置在他所在的球队Cavs前充当主语,同时又隐喻性使用了动词短语halt Hawks。这样,这个新闻标题既传达了此则新闻的重要信息是LeBron帮助Cavs在比赛中打败了球队Hawks,又暗含了此则新闻背后的西方社会文化信息,即注重个人发展的“个人主义”及体育赛场上的“竞争精神”。

2.吸引功能

吸引功能是指在创造体育新闻标题时,新闻工作者会有技巧地使用强势模因保留一些信息,唤起读者的兴趣阅读新闻找到详细的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是使用强势模因,尤其是修辞手段这种强势语言模因,创造一些美学效果,增强标题的吸引力。例如:

(3)Pioblem Child Becomes Com,pletePlayer(TheNewYorkTimes,Apr.6,2010)

(3)中problem和player,child和complete构成两组头韵,同时两个名词短语problem child和completeplayer形成对偶。通过使用头韵和对偶这两个强势的语言模因,此则新闻标题既创造出韵律美和语言形式的对称美,又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去阅读新闻弄清楚这则新闻是关于哪个运动员的及这个运动员又是如何由问题儿童变成了全面的球员的。

3.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指在体育新闻标题中恰当地有技巧地使用强势模因既可以使新闻工作者不费力气地传播新闻信息又可以使读者不费力气地理解接受此信息。而且,使用强势模因还可以较少的语言形式取得较大的交际效果,使标题在表达形式上简洁,表达内容上精炼。请看下例:

(4)Knicks BombAwayin FourthQuarterto Edge Bobcats(U.S.A.Today,Feb,2,2010)

(4)中仅仅通过隐喻性使用生动短小的动词短语bomb away和动词edge简约而又有效地传达出更多的信息,即球队Knicks在与球队Bobcats的激烈比赛中险胜后者。

第9篇:新闻传播的功能范文

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领域所出现的问题,一种类型是“形新实新”,如在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活跃的微博、微信的新闻传播形态应用问题,的确属于新问题;另外一种类型则属于传统问题在新型环境中的再现,如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源管理问题,则属于“形新实旧”。

在传统新闻媒体信源管理和独立自媒体信源素养方面,新旧问题同时存在并交织在一起,这种现象应引起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密切关注。

加强信源管理,规范专业化传播流程

其实,早在2009年3月24日,针对一些报刊不断出现严重失实报道,个别采编人员炮制虚假新闻,转载未经核实的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当时的新闻出版总署就印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新出报刊[2009]290号),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单位采取8项措施,制止虚假报道,切实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其中第五条强调:“转载新闻报道必须事先核实,报刊出版单位要建立健全新闻转载的审核管理制度。报刊转载新闻报道事先必须核实,确保新闻事实准确无误后方可转载,不得转载未经核实的新闻报道、社会自由来稿和互联网信息,严禁歪曲原新闻报道事实、擅自编写或改变原新闻报道内容的行为。”可见,此类现象自2009年以来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社会化传播日益兴起的今天,专业新闻媒介组织的专业新闻内容传播链条在新闻传播世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自媒体传播群落参与新闻传播的环境下,专业新闻内容传播链条的优势和劣势都会经过社会网络的传播而得到放大。因此在社会化传播环境中,只有进一步提高专业新闻媒介组织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承担起作为专业新闻内容传播核心基地的重要责任,尽量避免在专业新闻内容传播过程中出现重大的传播失误,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专业新闻内容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所具有传播影响力,将专业新闻内容传播链条更为深入地嵌入社会网络。

专业新闻媒介组织的信源管理本身有着严格的管理传统和职业规范。比如,关于一般消息来源,要尽可能交代明确可查的信息来源;要交代多方面的信息来源,原则上不适用单一的信息来源;若消息来源为新闻从业者本人或其同事、亲戚、朋友等,应在报道中给予明确说明。对于匿名消息来源,应该少用,因为匿名信息来源的可信度较差。BBC播出的新闻报道至少要通过两方的证实。这种多方求证的方式是鉴别信息来源真伪的有效途径。

但是在社会化传播环境中,出于市场化、社会化、网络化等多种原因的考虑,专业新闻媒介组织在信源管理方面出现了管理松动、漏洞频现的现象。因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管理司强调各新闻单位要对3起虚假失实报道引以为戒,进一步建立健全采访、编辑、审核、刊发等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终审责任。而在信源管理方面存在管理漏洞的新闻单位,则应开展内部整顿,查堵漏洞,加强社会来稿审核等采编流程管理和从业人员教育,规范采编行为。

提升信源素养,探寻社会关系传播规律

有观点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众传播的信道不断扩张,信源主体从传统的大众媒介及其控制机构逐步扩张到公众个体层面。”和专业化新闻媒介组织的内容传播方式有所不同,自媒体社会化传播主要是沿着社会关系传播链进行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在自媒体社会化传播过程中,各种经过个性化改造的内容沿着人际把关的关系链进行传播。人际传播和互动传播成为自媒体社会关系传播链条的主要传播特征。

自媒体社会关系传播链条的形成已在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传播功能,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自媒体社会关系传播链条的另外一个侧面,即其所具有的非专业化内容生产、内容把关、内容传播等特征,使得社会化传播自身不能脱离专业化新闻内容传播链条而独立存在。

对于参与社会关系传播链条的自媒体传播群落而言,则应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尤其是信源素养,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不管是经过认证的自媒体署名信源,还是来自未经认证或未确认其真实身份的传播主体的匿名信源,都应主动和专业新闻媒体等渠道就其真实性、可信度进行多方比照、印证、核实,从而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在依托专业内容传播链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社会化传播的优势,促进传播领域的新兴传播形态和传播结构的科学演进。

另外,以求证不确切信息的方式传播谣言的做法在社会化传播中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警惕,可见,虽然自媒体传播平台自身具备一定的自净功能,但是这种自净功能的程度和范围依旧受到自媒体传播平台自身的制约和局限,因此,自媒体传播的确应该认识到自身局限性,并积极推进自媒体传播进程中的信源意识养成和信源素养提高。

融合传播形态,规范信源环境

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不管是专业新闻内容传播链条,还是自媒体社会关系传播链条,都不能保持自身超然的独立姿态,也不能脱离自身与移动传播网络或社会传播网络的深刻关联。而专业新闻内容传播链条和自媒体社会关系传播链条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将日益深刻,从而形成一种内容、关系融合传播的发展态势。

有观点认为:“在未来的舆论格局中,也许一方面是虚假新闻经常性地出现,一方面是大量的辟谣新闻应运而生。”当然,笔者期望这种设想的局面最好不要在未来成为现实,因为虚假新闻、新闻谣言和辟谣新闻的大量出现,将在客观上对新闻的传播环境和传播秩序造成一种广泛的干扰和伤害。

只有在专业新闻内容传播链条和自媒体社会关系传播链条所共同发挥作用的更为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传播结构中,进一步构造和完善具有公共性、开放性、规范性的信源环境,才能推动我国新闻传播进入到更为高效、准确、有效、生动的传播状态之中,并推动专业新闻内容传播和社会关系传播两个方面在共同发展过程中达到相互补充、相互协同的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