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专业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文化;构建
0.引言
工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发展一般往往呈现出校园人文背景的欠缺性。而这种人文的欠缺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目前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不论在课程设计、设置、模式,未来课程的发展趋势以及课程间的关系均处在不断改革和探索阶段中。而“课程文化”往往是处于从属或忽略的地位。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与“建筑工程”的关系认识不足
“建筑工程”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扩展到建设工程又可以包括路桥、水利等构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人文”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那么“人文”在建筑工程方面的解释就是:人们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风格独特、光辉灿烂的丰厚的建筑文化。人文的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是做什么的,“人”为什么话着,什么是美,什么是善。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目前高职的大学教育指导思想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这导致高职教育沦为职业培养场所,直接影响到建筑类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不科学。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回归,人文主义培养在建工类学生中的教育重要性显而易见。这点上,与纯粹人文教育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目前建工类专业课程,由于对人文教育认识较少,甚至一味的盲目追求工学结合,设置上极少甚至不考虑这块,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显得投入不够。
2.课程改革中的文化研究投入不够
这块主要表现在:
(1)对建筑工程整体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严重不足。文化与课程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文化就没有课程,文化滋养着课程,为课程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化又制约课程,制约着人对课程的价值的追求,影响着人们对课程的选择和实施。课程则又以一种特定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表达文化,再现文化,传承和创造文化。任何一种课程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之中,课程与文化是一体同构的。因此,课程改革的发动,新课程的设计等都有其文化的动因和要求。建筑工程类部分课程的设置虽然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部分课程的改革力度也较大,但人文研究的力度始终不够,使得改革后的课程依然显得苍白,人文关怀不足。
(2)对课程实施层面的文化研究不足。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在实施中对新的课程计划的贯彻实效如何。课程设计的再好、再完美,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此,课程实施领域是制约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环节,对课程实施领域的研究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建工类部分新课程也实施了一些新探索,但在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适宜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上便显得力不从心了,在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中文化指标基本为零。
另外课程培养目标中除了能力目标方面,关于文化涵养方面也存在缺失。
3.人文意识淡漠
建筑工程类专业属于理工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只与理论、技术、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岗位适应性等联系上,而人文应该与文科类专业有关。这固然与我国历史发展背景不无关系,正就是这个原因,建筑工程类专业关于文化内涵建设少人提及,甚至在建筑文化的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空白,即使存在,也是建筑史等报告类,专题类,如蜻蜓点水式在教室里讲授的介绍类课程,其评价体系也非常低,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完善作用也不明显。
人文教育不仅仅在于课堂灌输式教学,人文教育应该更多的存在于实际行动。基于目前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可以说,不论在单门课程还是在整个课程体系,课程文化的思想以及课程文化内涵基本没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学生关于课程学习的前后因果并不十分清晰,任课教师关于课程的文化挖掘力不够,课程实践性不强,导致师生对于课程文化体验不深刻。
由此,建筑工程类课程体系文化构建以及不同建筑文化对于课程文化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建筑文化为例,从秦砖汉瓦到钢筋水泥,从古希腊建筑到拉丁美洲风格建筑,建筑文化一经产生便在不断的变迁中,不同的建筑文化碰撞在一起,必然导致文化模式的变化,例如中西合璧式建筑。这便产生了建筑文化的适应性问题,而不同课程内容在建筑工程类课程文化体系构架下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的解决,便顺理成章地必然是文化体系构架课题研究的必经之路。
4.课程体系文化构建的理念和思路
高校工科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科技知识教育,二是科学思维(思想)教育,三是科学方法教育,四是科学精神教育,这四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因此建工技术课程体系文化构建的理念和思路应坚持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从理论和实践上规划课程文化构建改革思路:(1)让学生获得胜任的工作岗位并掌握适应当代社会建筑工程职业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习惯和态度;(2)让学生从建筑工程主导文化典型的道德、理智、精神和艺术的资源中习得核心的知识、传统和价值,以作为职业生活的指路明灯;(3)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进行学习,以便发展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并了解感情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即发展自我的精神;(4)培养积极、灵活并具有主见的思想者,这样的思想者知道通过研究他们周围的环境,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来全面构建自己的知识;(5)学习并真实地体会参与和保持一个建筑工程业从业者所需要的思考能力、知识、信念和价值观;(6)对那些限制自我和他人不合理性进行考察,并向它们提出挑战,同时培养能动地改造职业环境(建筑工程行业环境)所需的信念和能力。
由此改革所培养学生的最高境界将是“师”,而不单单是“匠”。一个有富有思想的建工类技术人员。 [科]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J].北京: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1).
[2]张文海.加强高等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03).
[3]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随着国家建筑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工程设计中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以及大型工程国际化招投标的推行,促使建筑市场逐渐趋向规范化、国际化。而过去传统的建筑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变化,出现了在校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之间缺乏良好对接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尝试通过课程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得到优化和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1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根据对建筑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人认为建筑类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民用建筑设计、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历史、建筑施工等,其内容涵盖方案设计、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技术和施工几个方面。同时,从事设计工作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编制施工方案的能力。因此,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应结合市场需求合理划分知识模块,建立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适当增加人文艺术类课程。在制定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以毕业生实际从事岗位需要和必备的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为依据,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模式,将课程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划分为通识基础、设计系列、理论系列、美学与人文素质、建筑技术五大课程群。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加强基础,注重实践,通过分阶段的建筑设计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功、设计思维及创新能力、方案沟通与协调能力[1]。
2改革前后的课程体系比较
传统的建筑学本科课程体系着重于学生基础美术训练、制图和表现能力、平面功能划分和空间布局、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可以结合目前世界建筑发展趋向,增加建筑节能、生态建筑等课程,结合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增加建筑师业务、建设法规、建筑施工等课程。加强学生美学素养的形成及提升,增加建筑美学、建筑赏析、建筑绘画及表现等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加快和完善校外实习平台的建设,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参与到专业实习中。
1)原有课程体系。
以我校为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具体课程涵盖内容。
2)改革后的课程体系。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立足于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强学生的建筑绘画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划分为通识基础课程、设计类课程、理论类课程、美学修养与人文素质课程、建筑技术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六个课程群,形成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建筑设计为核心,建筑理论和技术为支撑,结合实践,渗透美学和人文知识的课程体系[2]。
3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都应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重点,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项目策划及工程施工知识,毕业后能在设计院、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工作。因而,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1)明确目标,分层次提高。
专业能力的提高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础技能,包括场地设计、功能分区与流线组织、建筑方案设计、快速表达等。这一层次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一般的设计工作。二是创新能力,设计实际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根据建筑及环境的复杂程度不同出现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做的是结合场地要求和现代建筑的发展,提出最合理的解决建筑和环境问题的方案。所以创新能力是理解力、创造力和协调能力的综合[3]。
2)学分制改革。
国内目前的学分制借鉴于国外大学的做法,目的是扩大学生的自,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完全学分制的情况下,学生有着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包括:专业选择权、学业规划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教师选择权,但从学分制的实施来看,国内主要停留在课程及教师的选择权上,并且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课程的选择性有限,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等。因此,如何加大学生对于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协调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实现跨专业和学科选课等,都是推行学分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建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与市内多家设计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使其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以利于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同时便于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明确专业学习内容,完善知识体系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完成就业对接[4]。
4结语
根据建筑学专业评估要求和行业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依照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樊莹,董晓婉.浅谈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及实施[J].教育技术研究,2012(4):211-212.
[2]孙超法,张万奎.建筑学专业“一心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87-88.
[3]邢双军,方勇锋,陈跃.以能力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2):105-108.
关键词:高职;行业标准;课程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就要按照职业岗位(群)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并随时按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新建或调整。行业标准是由我国各主管部、委(局)批准,在该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能够反映企业对岗位人员能力的要求,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参照行业标准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可以缩短职业教育与行业要求的距离,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与行业标准对接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
1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相对接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1.1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问题,建筑行业岗位繁多,各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不一,行业的标准也比较复杂,有些知识和技能比较零碎,无法单独地分成某门课程,这就需要在相关课程的内容设计上给予调整,兼顾这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点的学习。1.2课程设置先后顺序问题,在根据行业标准设置课程时会遇到知识的逻辑先后问题,这就要求根据专业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设定专业知识课程的先后顺序,以保证学习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和具有逻辑条理性。1.3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问题,职业资格考试是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的测试和评价,随着建筑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持证上岗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充分考虑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对接。
2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专业工作岗位繁多,行业的标准也比较复杂,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建筑行业标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等。与行业标准对接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行业标准为基础。首先根据建筑行业职业岗位要求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据此设置出所需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再确定核心技术课之外的、专业必须的专业技能课程;然后根据确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结合专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集中实践教学;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设置通识课程。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
3.1课程体系结构。本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和集中实践三部分组成。结合行业标准采用“五六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1)五门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CAD》、《建筑结构》,该五门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等岗位打下基础。(2)六门必修的专业集中实训。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开设六门必修的专业集中实训,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做到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的递进培养。(3)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职业岗位证书。为贯彻国家对高职学生提出的“双证”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前需考取施工员(建筑类),使学生在就业时已具备上岗能力和上岗资格。3.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本课程体系的建立,按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要求,遵循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根据现行行业标准,采用“必修+选修”的学分制课程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所修课程。(1)通识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创业素质、信息技术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公文写作能力等。通识必修课程有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英语。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公民道德,要求学生选修其中的一门。(2)职业技术课程设置。职业技术课程俗称“专业课”,根据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确定,包括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通过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技术必修课有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CAD、建筑结构、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设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法规工程经济学。前五门课程为职业技术核心课程,其他为专业技能课程。职业技术选修课共四门,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质量事故分析,要求学生选修其中两门。(3)集中实践。集中实践是针对职业方向技术能力要求开展的专项集中实训。必修集中实践有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训、建筑CAD实训、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算量实训、生产顶岗实训、毕业设计。选修集中实践为大地测绘(GPS仪器操作)与安装算量(安装算量软件操作)两项,要求学生选修其中一项。
作者:王文汇 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49-04
【作者简介】1.杨建华,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常州,213147)土木工程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技术研究和专业教学管理;2.童世虎,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南京,210019)土木系施工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技术教学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正在进入内涵发展、质量提高、特色纷呈的阶段,通过构建并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可以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强化职业教育的特色。
一、从传统的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
(一)教学大纲从教的角度,规定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一线教师都非常熟悉教学大纲,它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用大量的篇幅具体规定了日常教学中可能涉及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大多数学科的教学大纲还规定了具体的教学顺序及各部分内容所占的课时数。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加或删减了哪些内容,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是多少,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学和考试都不能超纲。
课程标准是从学的角度,规定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是基本要求,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课程标准同时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有了过程性的目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课程标准对改变课程功能,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教学大纲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结果,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思考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二、本专业课程标准的构建思路与制定过程
(一)以“房屋构造与识图”为例,该课程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帮助学生形成与本课程相对应的、相关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从而保证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三个方面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突出对房屋建筑构造的认知能力以及绘图和读图能力的培养。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构建学习任务单元,确定本课程内容。
3.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整体考虑教学单元间的层次梯度、逻辑结构。以典型工程项目的建筑构造组成以及施工图的识读过程为路径,设计若干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到学习任务中。
(二)以“建筑力学与结构”为例,该课程组5人开发团队,来自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岗位的有3人(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1人来自高校(东南大学),1人来自企业(南通二建集团中润公司),人员组成结构合理。整个课程标准的开发过程历时大半年,修改有数十遍之多。在课程标准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课程内容与要求”是整个团队成员讨论时间最长、意见分歧和思想碰撞最多的部分。团队中,职业院校成员依据省颁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能力分析表,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的需要确定内容,施工企业成员对接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按照施工员、安全员的基本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框架设计,本科院校成员对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把关。
三、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
(一)课程目标
“房屋构造与识图”: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图示内容与识读方法,熟悉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和构造做法,具备较强的绘制和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具有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相关工作的能力。
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目标:1.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建筑形体和建筑构件的绘图方法,能识读和绘制建筑工程图;2.掌握民用建筑中,房屋各构造组成及其作用、常用的建筑构造做法和构造要求;3.对民用建筑房屋构造的认知能力,具有研究各个与之相关的构造知识点在工程图样和实际建筑中不同体现形式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构造详图的表达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房屋构造与识图”:
课程分为三个项目实施,每个项目又由若干任务完成。
(三)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房屋构造与识图”:
(1)教学中应引入具体的项目作为案例,整个教学围绕工作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以典型工程的构造做法为例,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理解构造的规律和原理。(2)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述为主,配以模型、施工图纸,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构造与识图理论部分,使学生达到“重实用”目的。(3)教学过程中,应把建筑装饰新材料、新工艺的教学融入相应的教学任务中实施,在教学中全面渗透产业文化的精神和要求,关心行业发展。
“建筑力学与结构”:
(1)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本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难点问题,可以通过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以积累感性知识,增加工程经验,帮助学生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力学、结构布置、配筋构造、施工工艺等问题。(3)教学过程中应将建筑新材料、新工艺的内容融入教学任务中,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会主动查找各种建筑构造图集,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教学过程中还应渗透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评价建议
“房屋构造与识图”:
(1)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此反映课堂教学状况,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改进课堂教学实践。(2)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理解、掌握、会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体验等。评价方式除书面测试外,还可采用实践活动评价、现场操作评价等方式。(3)评价还应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要把学生的当前状况与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联系起来,由一次性评价改为多次性评价。
“建筑力学与结构”: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等。评价可以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考核应包括构件的验算与设计能力、工程识图能力、施工结构问题认知与处理能力等。(3)评价还应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要把学生的当前状况与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联系起来,由一次性评价改为多元性评价。
要注重将评价结果及时、客观地向学生反馈,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方面,师生共同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房屋构造与识图”:
(1)教材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宜选择典型的一般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将建筑构造、识读施工图等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各教学项目中。(2)教材内容应有一定的弹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还要体现中高职衔接。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纳入教材,涵盖绿色环保建筑理念,使教材更贴近行业发展和实际需要。
“建筑力学与结构”:
(1)教材内容包括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大部分,在必需、够用、有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难度。(2)教材编写还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收集实际工程案例,将较难理解的抽象的力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教材呈现形式上应图文并茂,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其自主学习。
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需配备制图室、力学实验室、建筑构造与识图实训室等一定的校内实训条件,及一定数量的模型、教具、挂图等,以便安排建筑工程图的识读和实训教学。应配全相关常规规范和技术标准、典型图集,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资源查阅的便利性。(2)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观和学习,到在建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图纸与实物对照、现场教学与答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工程经验。(3)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合理使用或自主开发信息化教学课件和仿真实训平台,努力搭建课程学习的网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交互式的网络课程,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差异化、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中澳合作办学;建筑工程技术;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61-05
随着建筑行业的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日益增多,具备国际化视野及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各类涉外建筑企事业单位从事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稀缺资源。顺应国际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培养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具有专长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土建类高职院校通过与境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培养建筑行业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渠道。2012年,我院引进澳大利亚公立墨尔本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Holmesglen Institute of TAFE)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开办了建筑工程技术专科专业,为建筑行业高职层次学生享受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辟了新的途径。合作模式为“2+1”双专科联合培养项目,即学生在国内学习2年,第3年赴澳洲学习1年,完成学业后由中方颁发专科文凭,澳方颁发高级专科文凭。学生获得上述文凭后,在澳方合作大学继续学习1~1.5年,可获得合作大学颁发的本科学位证书。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学习成本低且缓解了学生出国留学的紧迫感,同时为高职层次学生获得澳洲一流大学学位提供了捷径,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拟结合我院中澳合作办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过程,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以期我院对合作办学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修正和优化,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澳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中所设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协调与补充,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与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专科文凭”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均以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然而,由于国情及教学理念不同,中澳双方的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性、地域性特征明显,完全照搬澳方课程体系并非明智之举。我院合作办学项目的主管部门对国内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对合作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走访,双方高层领导、主干教师对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授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多轮协商与沟通。经教育厅审批,我院中澳合作办学项目采用“学分认证+部分引进课程”的方式,由中外双方共同制定联合教学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根据规定,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构成,三年共开设47门课程(总课时3 892课时,总学分209.5分),其中有28门课程由澳方引进,如建筑施工技术(Introduction to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建筑行业的安全工作(Work Safel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组织管理简介(Organization Management)等。这些引入课程主要由外方教师授课,在中澳两地实施教学。考虑到中外文化差异,公共必修课中除了国内要求的思政课程以及体现合作办学特征的英语课程外,将引入的外方课程“学习与交际”(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列为合作办学项目的重要课程,以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对教学方式的适应。为弥补澳方课程体系中理论性课程偏弱的不足,在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中保留了国内较成熟的理论或技术课程,由中方教师在国内实施双语教学。
二、合作办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2年开始,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澳合作班已连续招收了5届学生,年招生人数在30人左右,每届约有半数的学生赴澳留学。中澳双方为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实施与完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合作办学经验不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有:教学进度缓慢,教学计划变动频繁;双语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授课内容与课程描述不符,教材选择随意;教学安排不合理,实质性优质资源引进存在不足;学生后续学习适应性差,难以跟上澳方的教学进度。总体而言,中澳合作办学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与设定的教学目标之间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主要原因如下。
(一)办学定位不准、落实不力
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不应该是单纯的“走出去”,而应通过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国内也能接触到国外的先进教育,并以此推动国内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本国高教育的办学层次。然而,目前我院的合作办学项目更倾向于向澳方高校输出学生,对教学资源引进、教学理念创新缺乏足够的重视,实际教学目标达成与合作办学目标定位之间产生了偏差,背离了国家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的初衷。另外,教学质量监管不力,评价指标体系不全,管理观念落后,导致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缺乏有效的制度保证。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监控基本处于粗放状态,对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内容的可用性、学生学习情况等缺乏全面监控;严于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疏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跟踪和评估。监控手段基本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监控模式,未体现出合作办学的性质与特色。
(二)课程体系缺乏深度融合
我院中澳合作办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属于嫁接型模式,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由中澳双方共同制定,所有课程经过专家评估认证,学分互认,然而,在合作双方课程的有效衔接和融合细化方面,还需做进一步的磨合和探讨[1]。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表现出更强的“地域性”,如建筑规范、标准具有国家或地区性的特点,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受到各国资源状况、政策导向、工程习惯做法的影响等[2]。如果缺乏对双方原有课程内容的深入协调和对知识点的有效衔接,则容易造成在课程教学中国内外课程基本内容不符或脱节的现象,因此,合作双方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不可或缺。由于缺乏合作交流的渠道和平台,我院中外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很少,对对方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缺乏足够的认知,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缺乏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这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上“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做法,导致中外课程教学的连贯性缺失以及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加大了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困难。
(三)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各不相同,除部分学生能够出国外,其余学生选择在中国本土就业或深造,因此,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需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基于上述原因,前两个学年我院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在大幅增加英语课程并引入部分优质外方课程的基础上,仍保留了大部分较成熟的中方专业课程,但是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学习基本以必修为主,导致学生的学习科目过多且杂。事实上,从第三学期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已开始出现分化,但是在自主选择课程上仍然受到诸多限制,学生不能根据现状及自身将来的发展目标自由地选择课程。学习科目太多使得学生疲于应付,学习兴趣大减,严重影响了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和课程教学的深化。
(四)双语教师能力不足
中澳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方教师,特别是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双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专业教师屈指可数,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明显滞后于人才培养的步伐。大部分教师对双语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锻炼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识欠缺,教学方式与合作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差距明显。学院缺乏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考虑和规划,对双语教学师资的选拔、培训及考核较为随意,双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条件有待改善。
(五)教学资源建设滞后
合作办学课程体系中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距甚远,与教学资料引进不齐全、教学资源建设落后不无关系。国外的课程教学除了教师发给的讲义外,一般都有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料,如教学案例、网上资源、教学网页等。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消化吸收的知识,可于课后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去图书馆或相关网站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完善,通过自主学习及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锻炼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受我院办学条件所限,学生在国内的学习阶段尚不能根据课程的教学需要随心所欲地查阅相关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而双语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严重滞后,任课教师能够提供的与双语课程匹配的教学资料非常有限,导致教学资源无法获得保证。
三、优化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途径与策略
针对我院中外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中方双语师资力量等方面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更新理念,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1.精简和优化国内课程
合作k学项目的中方课程中,英语课程、思政课程及体育课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比重偏大,大大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这些通识教育基础课亟待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便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例如,目前合作办学课程体系中包含了高职英语、雅思英语以及专业英语等不同的语言课程,但是这些英语课程之间的教学相互割裂和孤立,虽然英语课程的学时数比例偏高,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基础英语教学为双语教学服务的作用没有得到凸显。为了保障学生有足够的实力通过雅思英语考试,真正具备运用英语从事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应推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相协作的教学模式。高职英语应分阶段引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内容,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即可逐步增加对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的讲授和探究[3];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增设专业英语课,在双语教师的指导下开始专业背景下的英语学习,侧重教授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和课业报告的撰写技能,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后续双语课程教学中的适应力度。需指出的是,该种模式的实行需要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加强合作和沟通,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对外语教师的教学内容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2.推行弹性化的课程方案
推行模块化教学,增强学生选修课程的自主性,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将核心课、必修课和实践课划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围绕几门核心课程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的搭配,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和学习需求。院方应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课时总量进行统筹并合理分配课时比例。为了让不出国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拓宽对专业领域的了解并开阔国际化视野,应在模块中增加在国内授课的外方课程的比例,或定期举办外方教师的专题讲座和讨论。同时,可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选课咨询服务,指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在模块间自由选择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4]。
3.循序渐进推进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应予以充分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薄弱,可采取“分阶段”双语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调整。例如,在入学初期,由于学生掌握的专业词汇量有限,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汉语讲解的方式;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基础后,可采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即在课程开始阶段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汉语的讲解模式,随着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能力的提高,逐步过渡到全英语授课[5]。对于由外方教师授课的专业课程,建议在教学初期配备一名中方专业教师担任助教,协助外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情况提供一定的中文讲解。一方面,中方教师可以作为外方教师了解中国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状态的一个窗口,促进外教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降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对学习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方教师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深入了解外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及对教学过程的处理,深化对外方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借鉴,促进教学模式、方法的改进和完善。
(二)弥合差异,促进双方课程的衔接和融合
1.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中外合作双方课程的顺利衔接对于合作办学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要使教学内容的总体布局、课程之间的衔接科学合理,需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梳理分析,摸清双方课程教学内容在各自教学体系中的分布状况,理顺双方课程内容的融合点。在确定合作办学课程特别是模块内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后,改变各门课程由双方教师独立制定大纲的方式,促进中外合作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内容有相互关联的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使所有课程既做到相对独立,又存在内在联系,发挥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的作用。中方双语教师应在对澳方后续教学内容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选择授课教材或资料,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避免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叠或断档。
2.加快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共建
由于教学体制不同,中澳双方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引进优势课程时不能单纯地只引进教材,而应该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等进行全方位引进。首先,为了避免引入课程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有必要结合中国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对引进资源进行本土化改造。其次,应加大中外合作开发课程的建设力度,与国外的合作高校共建教育教学资源。中方教师可根据澳方提供的大纲要求,收集和整理用于教学的相关资料,同时借鉴国外课程包和国内行业标准开发课程教学案例,编制具有本土化特色且能与后续外方课程进行有效衔接的教辅资料。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建立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库,确保学生既可接触到国外专业核心知识和领域前沿理论,又能掌握国内就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优势互补和中西文化融合。
(三)加强监管,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
课程实施成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外合作办学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教学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合作办学的过程及考核的监督评估。例如,定期召开任课教师教学交流会,将课程描述、课程意见反馈表等相关教学文件分发给任课教师,强化任课教师按照课程描述授课的观念和意识,将是否达到课程描述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纳入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国际化及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双语教学的听课与观摩制度,每学期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听课抽查,记录听课情况,并及时通报有关教学情况及整改意见,了解师生双方对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反映;制定包括评教等各种专项评估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为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对合作班学生进行后续跟踪,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订。
(四)统筹安排,加大双语师资培训力度
培养能够正确把握双语教学理念、灵活驾驭双语教学语言且具有开阔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证的关键。因此,应加强双语教师的选拔并拓宽双语教师培养的渠道,建立健全双语师资培训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特别要对专业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分批对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提高;要利用与外方合作的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分批派送教师去国外合作院校进修和学习,采取跟班听课、观摩各类教学活动等近距离学习方式,消化、吸收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学习课堂授课技巧,锻炼中方教师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要安排双语教师定期下企业进行技术实践并参与企业项目,打造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过硬的师资,为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应制定具体可行的双语教师激励政策。同样的课程,双语教学的备课、授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在教师的考核和评估方面与非双语教学没有区别,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难长久维持。学校应给予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用特殊的评价和管理机制调动双语教师的积极性,譬如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出国进修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双语教学。
(五)搭建平台,促进中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合作教师的定期常态化交流是提升中方教师的国际意识、实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1]。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可定期举办双方任课教师的观摩课或研讨交流会。有益的交流有助于双方教师在专业知识上互相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合作教师既是参与中外合作教学的一线工作者,也是研究外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主要责任者,双方应有计划、经常性地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访问、学习,探讨教学经验并交流相关教学资料,促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碰撞与融合。此外,应鼓励中外教师合作进行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作为一种新兴办学模式,合作办学项目在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应从学校层面创造机会和条件,建立稳定的双语教学研究梯队,支持中外双方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交流,实现双语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搭建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外方合作院校科学研究合作平台,鼓励双方教师共同进行学术研究和项目合作,推动两校在合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广东省属于经济强省,未来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建筑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逐渐增加,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但也面临巨大挑战。依托与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合作办学的契机,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双方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的整合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教学理念、方法的研究和借鉴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我院的合作办学项目尚存在较多需要改进整合的地方。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合作项目发展的道路,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石.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研究[J].前沿,2013(22):179-180.
[2]陈启辉,周学军,吕明英.中澳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构建[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
[3]方春生,付晓春.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4):604-605.
[4]李欢庆,谭晓荣.中外合作办学生物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教育,2011(9):44-45.
[5]张蕾.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问题研究[J].陕西教育,2015(8):62-6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Sino-Austrian Cooperation Project
LIU Fen-tao
(Guangdong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5, China)
关键词 建筑装饰 课程教学 实践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由美国Autodesk 公司推出的3DMAX,是当前全世界应用最广、使用最多的三维设计制作软件,它广泛的应用于室内外效果图制作、建筑装饰、建筑设计、园林规划、游戏及影视动画等领域。在建筑装饰专业中,3DMAX可以非常轻松地全方位、全角度实现室内装饰效果图和室外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它强大的实用性为更好地掌握建筑装饰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因此,对于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说,3DMAX软件是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针对3DMAX软件和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教学的特点,明确课程的关键是开展好课程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近年来3DMAX课程的教学实践,系统梳理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进行探究解决,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大力培养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从而设计出成功、优秀的作品,适应任职岗位需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1 3DMAX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笔者多年3DMAX的教学实践,总结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点问题。一是对3DMAX软件的重视程度不够。3DMAX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它更是通往建筑装饰专业更高更深层次的平台,我们不但要让学生了解3DMAX课程的应用领域,更要引导学生结合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特点来明确学好用好3DMAX的重要性。二是3DMAX授课的目的性不够明确。3DMAX课程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就要以就业为导向,授课过程中要将市场前景需求与理论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把培养学生任职能力作为主要突破口,使学到的理论和技能真正适应任职岗位需要。
2 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高职建筑装饰专业,3DMAX课程是以设计制作出成功优秀的效果图为目标的,在此基础上可将课程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即基础模块和实践模块。基础模块主要是锻炼学生三维空间能力,课程教学一般有基础建模、材质贴图、灯光和渲染出图等。实践模块主要是设计制作家装和工装效果图,把学到的基础模块知识进行应用和实践。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结合高职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在基础模块中要凸显建模的重要性,因为对于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来说,三维空间造型并不是他们的强项,在建立模型时可围绕建筑室内外的造型,重点掌握几个常用的三维和二维图形的创建、修改以及几个基本的复合对象命令。比如说踢脚线、天花板、门窗的造型。材质贴图在课程中是较为简单,且在每个案例中都可以重复应用的基础模块,其中大多效果我们都可以直接讲授,让学生自行消化吸收。灯光部分是基础模块最重点最核心的,当然灯光和材质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效果图制作的灵魂,灯光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配合场景营造气氛,把它和所照射的物体一起渲染来体现效果是最佳的。渲染环节是效果图成型的最后完善,它在每个案例讲解中都可以加以介绍,最终效果的好坏,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模块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优秀的省级精品课程,如《3DMAX环境艺术设计》,为学生多元化学习提供条件;通过网络在线教学视频和试题库,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比往届优秀设计作品的渲染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建模辅助系统中的模型和材质,开拓学生的眼界和视野。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加强实践模块的训练,使学生设计制作出完整优秀的作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3 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DMAX操作面版复杂,操作步骤不易记忆,再加上对于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本身来讲大多没有美术功底,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不论是软件的掌握,还是对效果图的画面、色彩、质感和光影效果的把握,必然有很多担心和疑惑。课前应首先让学生明确3DMAX仅是一个软件,对软件的讲解要完全融合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所以,课程并不是简单地讲解软件应用的方法和过程,而是通过讲解不同的室内外装饰设计的案例,来带出知识点。老师引导性地带领学生解决每个案例所需的知识点和方法,从而消除学生的不适应和抵触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高职教育理念。
3.2 通过任务驱动法,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要改变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法。在课程实践中,老师负责安排任务,让学生自行分组,以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小的团队,每个团队负责一个或几个共同的任务,作为老师在任务中只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团队,围绕任务,每个团队细化分工、相互配合。在具体任务驱动下, 不仅能让学生熟练掌握3DMAX基本知识点和创作技巧,更能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3 通过实践教学法,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学习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和应用,对于高职学生来讲,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就显得格外重要。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讲清3DMAX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清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把高职教学要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突显出来,以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将实训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总之,在高职3DMAX教学中,作为老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把握3DMAX学术和建筑装饰方面的相关行业动态,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他们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力求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它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合理地设置课程、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及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多个环节。
1.设置合理的高职课程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建筑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以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这一原则,课程设置的主要思路如下:
(1)采用项目教学法,打破原有的理论知识体系,把学生将来从事职业活动中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分解到具体的、真实的项目中去,以项目的实施为主线,其中贯穿各个相关的理论知识点,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
(2)取消重复的教材内容,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把理论知识点融入到职业能力的训练项目中去,要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不应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要突出知识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强调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2.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教研组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互听课、评课,召开教学研讨会议,让教师在教学交流中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
教学研讨会应主要体现以下内容:
(1)把各位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大家进行集中讨论,通过教师们的充分交流与探讨,使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教研组还可以组织大多数教师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到工地现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增强授课的生动性。
3.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优良的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师资水平就是实施和完成教学的根本。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为实现课程建设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具体措施如下:
(1)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可以鼓励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学位,或通过人才引进等措施。目前我院本专业具有研究生以上学位的教师占全部教师的100%。
(2)改善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如在鼓励教师自学的基础上,采取“自培、请进”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目前我院本专业副高2名,讲师6名。
(3)充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采取“青蓝工程”,可发挥老教师经验丰富的优势,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此外,可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制定出相关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4.不断规范和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所以,高职教材改革必须突出它的职业性、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任何教材的出版都会滞后,所以教学要根据最新发展,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在选购最新、内容适宜的教材的同时还要补充随时出现的最新知识。主要工作如下:
(1)依据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修定《建筑技术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规范,进一步明确课程的难点与重点,合理分配各章节的学时数,从而使课程内容以及与之配套的实践性环节等方面更具科学性、概括性。
(2)选用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配套新版教材,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整合与优化,进行必要的增补与删减,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引入,使教学内容更具启发性、工程性、先进性和教学适用性。
(3)对各种课程在内容上强化基础,注重工程特色,不断充实新知识。这样课程内容的整合有条不紊,课堂教学生动形象,为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的整合与优化打下基础。
5.积极探索并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育方式通常是“填鸭式”的教学,而创新教育更注重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统一起来。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方法,它在教学时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主要的知识点为脉络,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自问自答,在讲清课程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问题留给学生并加以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学、思考寻找答案从而激发起探索的欲望,这样就能够使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进入兴奋状态,从而达到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应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中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及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此外,在各种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包括各类课件、相关音像和录像资料)并结合传统的训练方法,使教学容量和密度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都具有极大的帮助。如教师可以把某些抽象的建筑施工过程做成动画图像,这样一来可以很直观地把这一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通过把大量的工程图片及相关的工程资料穿插在教学过程当中,则会使教学内容更新颖,使教学信息量更大;对于教学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还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使抽象性内容转换为直观性的内容,如土力学中土的结构形式、土的破坏形式、挡土墙主破坏形式,以及一些实验过程等都可以设计成直观的动画图形或录像等,这样就大大方便了教学,使教学显得生动。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当今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只有进行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才能不断优化现有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肖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核心能力的课程群建设.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9-91.
[2]张芳枝.吴煌峰.高职院校土力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7-8.
[3]张献奇,袁雪峰.高职《建筑设备工程》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6:176-178.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64-03
建筑业是一个蓬勃兴旺的行业,对高技能人才有着急迫的、大量的需求。但是从现实状况看,并没有形成良好局面,导致出现这一局面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核心的课程体系设计未能与时俱进,因此,我院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一、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工作过程是指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2]。因此,我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图1)为导向,确定职业岗位群及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最终形成该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二、构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框架
我院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这一主线,对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形成了培养与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新的全新课程体系。其中,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学习专业基本素质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职业道德素质课程进行培养;专业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识图能力、测量放线能力和材料检测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筑识图》等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核心能力重点突出施工技术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基础工程施工》等课程进行培养;专业拓展能力主要包括监理、安装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建设工程监理概论》等课程进行培养。课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构建,最终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因此专业课程开发已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三、校企联合开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应该遵循由校企联合开发的逻辑规律和路径,分析就业岗位及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而设置学习领域的课程。
1.就业行业、企业。从建筑工程学院多年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为中小型的建筑公司、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等单位。因此,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确定为中小型企业,既是保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质量,又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然选择。
2.就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分析。由于中小型企业的工作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较简单,并且企业自身发展空间较小,对本科及以上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因此在中小型企业就业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一人多岗、多岗兼顾的能力。常见的建筑类工作岗位主要有:施工管理、质量检测、安全管理、资料管理、测量放线和材料检测等6个岗位。其中:施工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组织工程施工的生产管理;编制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质量、技术方案;合理规划布局施工现场平面图;编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表和月进度计划表及各施工班组的月进度计划表等工作。质量检测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各工种的分部、分项工程跟班质量检查和验收;监督检查各施工班组的各项质量;填写质检内业;收集各班组的工程质量检查资料,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定期组织召开现场质量例会,制定预控及整改措施。安全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本工程有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巡回检查施工现场;检查班组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资料的编制、收集、整理、归档等工作。资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工程项目资料、图纸等档案的收集、管理;参加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计划、统计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内业管理等工作。测量防线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制定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测量仪器的核定、校正;测量放线等工作。材料管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现场材料管理,制定材料管理规划,组织料具进场,现场材料的验收、保管、发放、核算;材料计划管理工作,编制材料计划,材料的供应;材料的选购;编制单位工程耗用材料的控制指标;材料进场调拨、转移领用;材料仓库的仓库管理;材料核算管理等工作。
3.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从我院调研分析的结果来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必须按照学习领域进行设置,下面以培养施工管理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基础工程施工》的设置为例(表1)进行说明。在《基础工程施工》课程设置时我们将一个个学习情境按照一个任务或项目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并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由易到难排序,同时在学习内容中有机融入相关建筑工工艺、建筑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四、形成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和完整工作任务特点的学习情境的设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逐步构建了以施工过程为导向的“双合成、双证融通、三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质检员的施工岗位能力要求,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根据岗位工作任务与要求,在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参与下完成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提取出典型工作任务,并通过分析归并形成行动领域,对行动领域进行重构分析,最终形成了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图2),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黎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特征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关键词:绿色建筑,土木工程,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S969.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较快,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提出了我国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未来五年发展目标[2]。但是无论在理念还是技术实践,我国的绿色建筑与国际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较多,例如发展时间短,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但最急需解决的是绿色建筑的人才培养问题。因此,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该顺应绿色建筑发展形势,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推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面向建筑业输送具有绿色建筑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解决我国绿色建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薄弱的问题。笔者认为土木工程专业中主要以下课程需增加绿色建筑的教学内容。
二、“土木工程制图”教学内容的改革
土木工程制图的传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画法几何”、“计算机绘图”“专业制图”三大部分。“画法几何”部分主要是为专业制图提供理论基础和空间几何想象能力,与实际的绘图、识图联系不大;“计算机绘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重在实践;“专业制图”部分根据专业不同,讲述的内容略有差异,重在讲述运用计算机绘图和识图的能力。目前国内的土木工制图教程均为涉及建筑节能制图、识图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当前绿色建筑逐渐普及的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在土木工程制图中增加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主要应增加以下教学内容:1.介绍建筑节能设计包含的内容,重点介绍建筑结构方面的节能设计;2.在实践环节上,要训练学生对建筑节能图纸绘制、识别能力。
三、“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的改革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而建筑节能材料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绿色节能建筑材料需要满足“绿色”和“节能”两方面的要求,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目前土木工程材料中的教学内容仍然是以传统的建筑材料为主线,大部分传统的建筑材料能耗高、回收率低,国家已经开始限制劳动密集型高资源消耗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不属于绿色节能建材,这也突显了改革传统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内容的必要性,以及增加绿色节能建筑材料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实际工程中的土木工程材料的绿色和节能涉及到材料的生产、施工、使用等环节,因此要让学生熟悉目前使用的土木工程材料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情况,树立绿色意识和节能观念[3]。在教学中应增加以下内容:1.介绍我国资源的储备量与环境受污染程度,土木工程材料生产过程资源与能源的消耗情况及对环境污染状况;2.介绍居住环境受土木工程材料污染的实例, 绿色节能型材料与普通建筑材料的节能效果的对比与分析;3.分类介绍常用或国家推广使用的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种类、性质及力学性能,可按以下四类进行讲解: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4.讲解利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制造土木工程材料的必要性与工程实践。比如我国的水泥年产量已达到6亿吨以上,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50%以上,但是每生产1吨水泥所需要的资源消耗指标达到5.5GJ,并向大气中排0.9吨的二氧化碳。这些实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合理使用水泥等高资源消耗型材料的思想认识;5.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方面,进行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制试验与工业副产品制造的土木工程材料的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业副产品制造土木工程材料的直接认识;6.在建筑材料节能方面,对比分析新型墙体材料建筑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能耗比较,可以加深学生的绿色节能意识。通过以上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增强学生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四、“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目前土木工程施工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删除工程上已经淘汰的施工方法,优选较少采用的施工手段,保留经常采用的施工方法,增加绿色施工内容,将绿色施工的理念贯穿于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的全过程。
绿色施工反映在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防护六个方面。因此,土木工程施工应增加以下绿色施工的教学内容:1.绿色施工的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及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2.环境保护方面需增加扬尘控制、噪音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及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等教学内容;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需增加节材措施、节能围护材料、周转材料等教学内容;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提高用水效率、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及用水安全;5.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的节能措施、机械设备与机具、施工用电及照明;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方面的临时用地指标、临时用地保护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以及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将将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状态之中,绿色节能型的建筑越来越受到青睐,建筑节能逐渐变成强制性标准和规范。但是当前土建类人才仍按传统的模式进行培养,教材内容更新滞后,极大制约了绿色建筑的推广。因此,高等院校有必要推动土建类专业建设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使之贴近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全过程,探索优化绿色建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途径,推广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