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数字经济研究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研究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经济研究分析

第1篇: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采用开腹和腹腔镜剔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134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病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组(开腹组)4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组(腹腔镜组)9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二组相比,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腹腔镜组出血量多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优于开腹组;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两组无差异。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损伤小、痛苦轻,可作为子宫肌瘤首选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导致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30~50岁妇女,其中40~50岁妇女发生率高达51.2%~60%[1]。随着女性对自身生理、心理健康要求的提高,要求保留子宫肌瘤的患者越来越多。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保留了患者生育能力,还维持子宫许多生理功能,保持生殖器官的完整性。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得以开展并迅速发展[2]。本文对本院在2004年至2010年同一时期的子宫肌瘤患者采取的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剔除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1月到2010年5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34例。病例选择标准:子宫体积≤10孕周,子宫活动好,无明显粘连;单个肌瘤直径<8cm;要求保留子宫。术前均妇科检查、彩超检查诊断子宫肌壁间或浆膜下肌瘤、阔韧带肌瘤,宫颈筛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子宫内膜诊刮术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向患者交待病情及手术方式,有92例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有42例患者选择开腹手术(开腹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二组患者年龄、孕产史、肌瘤数目、肌瘤大小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见表1。

1.2 手术方法

1.2.1 开腹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按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操作[3]。

1.2.2腹腔镜组: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头低足高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置入举宫器,于脐孔下缘作一10mm皮肤切口,气腹针经切口穿刺入腹腔,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mmhg,用10mm Trocar穿刺进入腹腔,置入腹腔镜,另取下腹两侧相当于麦氏点水平无血管区行两点穿刺,分别置入两个5mm Trocar及器械进行手术操作。宫体注射缩宫素10U使子宫收缩。用单极电凝钩切开肌瘤表面浆肌层和包膜深达瘤体,钝性剥离假包膜后剔除肌瘤,创面电凝止血,瘤腔用1-0可吸收线“8”字缝合或连续缝合,剔下的肌瘤用子宫旋切器旋切取出[4]。阔韧带肌瘤:镜下明确输尿管走向,切开阔韧带前叶或后叶,深达肌瘤,在真包膜内牵拉旋转、分离、剥离肌瘤核,剥出的肌瘤同样用子宫旋切器旋切取出[5]。剔出组织均送病检。

1.3 评估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A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无显著差异。术中情况比较,手术时间腹腔镜组明显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情况,腹腔镜组多于开腹组;剔除的肌瘤个数开腹组多于腹腔镜组;手术肌瘤的最大直径无差异。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排气时间腹腔镜组短于开腹组;术后病率的发生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术后需用镇痛药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二组无明显差异。见表3。

3 讨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可保留子宫,保留子宫有利于维持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有助于术后患者的身心健康[6]。二者手术相比,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开腹手术偏多,但具有患者损伤少,痛苦程度轻,腹部疤痕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组织粘连程度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7]。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因具有微创优势,可作为子宫肌瘤的首选手术方式,但术前必须详细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肌瘤个数、大小、部位,做好充分的评估,防止术中漏剥,减少术后复发。操作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和腹腔镜下娴熟的子宫缝合、止血、分离及组织取出技能[8]。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术中可以用压脉带勒压子宫峡部暂时阻断子宫血流以减少术中出血[9]。术中可通过手指触摸能发现深部小肌瘤,直视下缝合瘤腔更彻底,所以对于肌瘤大(子宫体积>12孕周)、肌壁间多个深部肌瘤(>3个)、子宫与盆壁致密粘连等腔镜下暴露很困难的肌瘤开腹手术有一定的优势。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困难是术中出血多、止血较困难,以及残腔缝合困难。92例腹腔镜组中有16例患者因在术前评估肌瘤大或肌壁间肌瘤深、个数多,而在剥离前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有13例患者于子宫肌瘤剥离过程出血多,电凝止血效果差而行子宫动脉阻断术。于子宫峡部稍上方剪开阔韧带后叶腹膜,分离暴露双侧子宫动脉。镜下见子宫动脉迂曲、有搏动,紧靠子宫,用钛夹钳夹之以阻断子宫血供。镜下见宫体颜色变为紫色[9]。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出血明显减少,利于手术操作。子宫动脉与卵巢动脉、阴道上动脉等有着广泛的血管吻合,多数情况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子宫通过侧支循环仍可获得足够的血供,不至于发生坏死,而且可以保持正常的功能[10,11]。肌瘤剥除术后残腔缝合,采用1-0可吸收线“8”字缝合或连续缝合,均可达到缝合止血,创面也较光滑,未发生一例患者术后缝合口出血,。有报道称,用1号无损伤线直褥式卷折连续缝合,使切缘内翻卷折充填瘤窝,这样既有利于压迫止血,也有利于拉紧缝线,缝合表面光滑,降低了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9]。

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剔除术要做好术前评估,操作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开腹手术经验、解剖知识、娴熟快捷的镜下技术,才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避免输尿管及宫旁大血管损伤,保证腹腔镜手术下患者的的安全。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损伤小、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粘连少的明显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作为肌瘤的首选术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02

[2] 张震宇.子宫肌瘤诊治的热点问题[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5):323-325

[3]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8-210

[4] 黄珍珍.阴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广西医学,2011,33(3):320-322

[5] 柯妍,张广亮,余艳红,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145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1282-1283

[6] 冯凤芝,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进展.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65-67

[7] Dubuisson JB,Fauconnier A,B abak i Fand K,et.al laparoscopic m yom ec tomy.Current view.Hum Reprod U pdate;2000,6 588-594

[8] 王琳.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8(2):130-131

[9] 赵仁峰,马刚,陈昌益,莫伟英,林枚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的临床研究(附63例报道).中国内镜杂志,2009,15(4):384-389

[10] 刘萍,陈春林,刘丽芳,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6):470-472

第2篇: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SymbolmA@ g/L范围内与体系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8,检出限为0.08

SymbolmA@ g/L,回收率为90%~100%;与国标方法及速测方法比对分析,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β环糊精;黄曲霉毒素B1;荧光增强;三元络合物

1 引 言

黄曲霉毒素B1(AFB1)于 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我国相关的限量标准已经过多次修订(20

SymbolmA@ g/kg),但是相对于国际上所制定的限量标准(WHO/FAO规定为15

SymbolmA@ g/kg,EU规定为2

SymbolmA@ g/kg[1]),仍然明显偏高[2],因此亟需研究AFB1衍生试剂,以提高检测灵敏度。目前,常用的强氧化剂有三氟乙酸和卤族元素及衍生物等,但存在需加热、稳定性差、试剂有腐蚀性,保存寿命短等不足,研究安全而稳定的新型荧光增强剂,提高光学系统灵敏度,成为研究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βCD是超分子化学最重要的主体[3],利用βCD及其衍生物和多类客体分子形成超分子体系过程荧光强度发生变化的特性,将其作为荧光增敏试剂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4~9],但在食品安全高灵敏度检测技术的开发领域,缺乏利用βCDs三元络合反应进行荧光增强作用的探索与研究[10]。本实验对βCDsMAFB1三元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超分子包络作用研究AFB1荧光增强效应。实验表明,βCDsM可作为AFB1的新型高效荧光增强剂。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F2500荧光分光光度仪(日本日立公司); 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NYARTI型AFB1定量荧光速测仪(华夏科创有限公司)。

AFB1(1 g/L甲醇溶液,美国Sigma公司);甲醇(色谱纯,天津四友公司);β环糊精(βCD)、2,4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羟乙基β环糊精(HE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葡萄糖基β环糊精(分析纯,山东新大精细化工有限公司);HgCl2(分析纯,贵州铜仁汞试剂公司);NaCl, FeCl3, MgCl2和CaCl2(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有限公司)。

2.2 实验方法

取1 mL混合均匀的AFB1样液(溶剂中甲醇比例均为50%)于1.0 cm石英比色杯,进行荧光激发与发射光谱的扫描,仪器狭缝均为5 nm。

取特定浓度AFB1标准品溶液,加入适量HgCl2和βCDs溶液(为调整甲醇/水比例,加入适量甲醇和水),混合均匀,用1.0 cm石英比色杯测量最佳激发与发射波长处荧光强度,狭缝均为5 nm。

移取适量AFB1标准液于试管中,依次加入1000倍体积的甲醇,200

SymbolmA@ L 0.01 mol/L HgCl,800

SymbolmA@ L 0.01 mol/L βCD(即最终溶剂中甲醇比例为50%),充分振荡,同时做试剂空白,绘制工作曲线。

提取与净化:参照GB/T 189792003[12]。在净化后的甲醇洗脱液中加入200

SymbolmA@ L HgCl2,混匀后加入800

SymbolmA@ L 0.01 mol/L βCD溶液,混匀,于荧光光度计中读取荧光值,带入标准曲线计算其浓度。

2.3 AFB1IAC速测方法

准确称取5.00 g样品,加入15 mL 70%甲醇(含4% NaCl);50 ℃水浴超声提取3 min,漩涡振荡;抽滤,收集滤液4 mL,加入2 mL石油醚,振荡混匀后萃取;取下层溶液3 mL,加入8 mL纯水,混合液过0.45

SymbolmA@ m双层滤膜;滤液全部上免疫亲和微柱纯化(1.5 mL/min),以7 mL水洗涤,1 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加入1 mL纯水混匀,移入比色皿,在速测仪中测定荧光本底值;加入200

SymbolmA@ L荧光增强剂,混匀,于速测仪中测定AFB1含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金属离子对AFB1荧光的影响

按照2.2节的方法,对400

SymbolmA@ g/L AFB1进行光谱扫描,确定AFB1荧光增强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65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32 nm。

某些金属离子,尤其是Hg2+,能够与AFB1形成金属螯合物,可大幅提高AFB1荧光强度。本实验结合前期工作,进一步考察了不同金属离子(浓度相同)对三元络合反应的影响。Fe3+有猝灭作用,Hg2+对AFB1体系荧光增强效果明显优于其它金属离子。这可能是由于Hg属于过渡金属元素,易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合物,其几何构型通常是相当于6个配位原子占据八面体或变形八面体的角顶,增强了配合物AFB1Hg2+共轭平面,加大了刚性结构[3]。实验表明,此配合物与βCD形成了三元超分子包络物,荧光强度大大增加。

3.2 βCDs种类对βCDHgAFB1体系荧光的影响

不同βCDs衍生物对AFB1均有荧光增强作用,葡萄糖基βCD荧光增强幅度相对较小。其原因可能是其余4种衍生物均属于环糊精醚衍生物,仅葡萄糖基βCD属于单支链环糊精,取代基分子较大,对客体分子进入空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除葡萄糖基βCD外,βCD对其余4种衍生物的荧光增强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βCD成本较其衍生物更为低廉,约为其它βCDs价格的1/10,更适宜作为新型荧光增强剂。

3.3 AFB1HgβCD体系的光谱特性

对各体系荧光光谱特性进行比较(图1),βCDHg2+甲醇/水溶液在365/432 nm处无荧光产生。AFB1HgCl2βCD, AFB1βCD, AFB1Hg2+反应体系的

[TS(][HT5”SS] 图1 体系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Fig.1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systems(20

SymbolmA@ g/L aflatoxin B(AFB1))

1. HgCD; 2. AFB; 3. AFB1Hg; 4. AFB1CD; 5. AFB1HgCD.[HT][TS)]

最大激发波长基本未移动,说明基态分子结构均没有发生变化。AFB1HgCl2βCD, AFB1Hg2+的最大发射波长发生了相同的变化(432 nm到440 nm),说明AFB1与 Hg2+很可能发生了配位反应,形成的AFB1Hg2+螯合物作为客体分子被包合在βCD空腔内。同时,三元络合物的增强程度很大,没有其它峰干扰,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析反应前后体系荧光强度增加的可能原因为:βCD空腔为AFB1的生色团提供了一个非极性环境,使其处于去水化状态,对增进量子效应从而增强荧光强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AFB1包合进βCD分子的空腔后,βCD腔的构造保护了AFB1的荧光单级态分子免于外部猝灭;由于增加了疏水性AFB1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得荧光强度增加。

将各体系紫外吸收光谱进行比较(图2),在AFB1中加入Hg2+后,最大吸收波长发生了明显的蓝移(364 nm到374 nm),表明AFB1和Hg2+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该作用可能与AFB1和Hg2+形成金属螯合物有关。在AFB1Hg2+中加入CD后,最大吸收波长未发生变化(仍为374 nm),但吸光度增加。可以推测,AFB1Hg2+螯合物作为客体分子进入βCD空腔内,形成了稳定的复合体,AFB1的共轭程度增加,从而增强了荧光强度。

3.4 荧光增强效应的影响因素

3.4.1 溶剂中甲醇比例 AFB1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在水相中易发生荧光猝灭作用;而βCD溶于水,并能够增加AFB1在水相中的溶解度。在分析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甲醇/水比例,能够更好地达到增强荧光的效果。当甲醇/水的体积比为1∶1和5∶3时,反应时间短,反应稳定,荧光增强值高,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考虑到检测成本,选择甲醇/水(1∶1, V/V)。对反应时间进行了考察,混匀后即可测定,48 h内保持稳定,表明形成的三元络合物稳定。

3.4.2 反应摩尔比 当HgCl2, βCD与AFB1摩尔比均大于300:1时,反应完全, 且浓度升高对反应没有影响。AFB1污染具有不均匀性,有高浓度含量样品检测,因此要确保Hg2+过量,使测定准确快速稳定。通过计算最终确定加入200

SymbolmA@ L 0.01 mol/L HgCl2溶液。包合反应是可逆反应,体系中反应物浓度高有利于化学反应,因此确定0.01 mol/L βCD加入量为800

SymbolmA@ L。

3.4.3 衍生方法 采用两种衍生方法:①先加入HgCl2,混匀后再加入βCD;②先加入βCD,混匀后再加入HgCl2。分别测定体系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按照方法①进行衍生能够达到更好的荧光增强效果。推测原因为AFB1与Hg2+先形成配位体,再被βCD包合于空腔内形成三元络合物。若按照方法②进行衍生,βCD空腔的构造保护了AFB1的荧光单级态分子免于从外部猝灭,从而不能与HgCl2完全螯合,未螯合的AFB1仅能形成AFB1βCD二元包合物或形成部分AFB1βCDHg三元包合物,因此不能

[FQ(8。22,Y-WZ][HT5”SS][HJ*4]表1 不同荧光增强剂对AFB1荧光增强比较

References

1 EU.No165/2010

2 Cavaliere C, Foglia P, Pastorini E. J. Chromatogr. A, 2006, 1101(12): 69~78

3 TONG LinHui(童林荟). Chemistry of CyclodextrinBase and Application(环糊精化学基础与应用). Beijing(北京): Science Press(科学出版社), 2001: 145

4 Cramer F, Saenger W, Sspatz H C. J. Am. Chem. Soc., 1967, 89: 14~20

5 Partyka M, Au B H, Evans C H.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Chemistry, 2001, 140(1): 67~74

6 KONG LingHong, GUO YuJing, LI XiaoXiang(孔令宏, 郭玉晶, 李小香). Chinese J. Anal. Chem.(分析化学), 2007, 35(4): 537~540

7 ZHANG LiWei, LUO Li, JIANG ChongQiu(张立伟, 罗 黎, 江崇球). Chinese J. Anal. Chem. (分析化学), 2008, 36(11): 1547~1550

8 AbdelShafi A A, AlShihry S S.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09, 72(3): 533~537

9 Zhu X S, Sun J, Hu Y Y. Anal. Chim. Acta, 2007, 596(2): 298~302

10 LUO ZongMing(罗宗铭). Ternary Comple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alytical Chemistry(三元络合物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Beijing(北京): People′s Education Press(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1

11 GB/T 189792003: Determination Aflatoxins Content in FoodCleanup by 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Determination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Fluorometer(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 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标准)

12 LIU XueFen, LI PeiWu, ZHANG Wen, ZHANG Qi(刘雪芬, 李培武, 张 文, 张 奇). 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32(4): 546~550

Studies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of Aflatoxin B1 Enhanced by

Synergetic Effect of βCyclodextin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Metalions

ZHANG Min1, ZHANG Yuhao1,2, MA Liang*1,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2(Food Engineering and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716)

Abstract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of AFB1 by system of βCDM wa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In system of βCDHg,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AFB1 was markedly enhanced. When ratio of methanol in solvent was 50%, reaction molar ratio of βCD and HgCl2 with AFB1 were both more than 300∶1, the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could achieve the maximum16 tim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various derivation reported and in National standard. βCDHg was used as new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agent to replace traditional deriv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And a high sensitivity and rapid determination of AFB1 was establish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AFB1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0.1-40

SymbolmA@ g/L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8.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8

SymbolmA@ g/kg. The recovery was between 90-100% by spiking 10

SymbolmA@ g/kg of AFB1 in samples.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method and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as well as fast method.

第3篇: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经济统计能够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情况进行准确科学反映,同时能够为国家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还存在不足,在经济建设中无法充分应用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背景下,要想对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掌握,必须要加强经济统计的应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对经济建设背景下经济统计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经济建设背景;经济统计;运用

统计学作为处理问题的分析工具和手段,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微观统计和宏观统计,其广泛应用在财政、金融保险业以及工农业中。经济统计工作能够有效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速度的快慢,能够为政府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确保政策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1]。

一、济统计经济建设背景下的运用现状分析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经济建设在经济统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经济统计的运用研究力度还较为缺乏。为了确保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做好经济统计工作,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研究工作者必须要积极配合,协作参与,确保经济统计能够为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提供良好服务。一般而言,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建设,因此要想真正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及时分析与了解,对经济统计学的应用实效性加以提高,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处理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经济统计的运用要求较高,因此要不断加强经济统计应用的研究,充分有效发挥出经济统计的作用,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在进行经济统计工作时,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2]。随着发展的深入,我国在经济统计管理方面的工作逐渐完善。一般数学方法有利于解决经济问题,因此经济部门的工作者开始积极探索经济问题中数字的发展规律。要想及时发现经济问题,有效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要在经济建设中有效应用经济统计,从而为经济问题的决策与预测提供依据,有效提高管理的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济统计在经济建设背景下的运用事项

(一)经济统计学的发展统计实质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经济统计学的研究涉及到数字问题内容以及数量信息。一般而言,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基础就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统计。其最早发展与1665年,英国的威廉•配第研究出了英国国民收入估算法,该方法主要是一支出和收入为基础,并对其进行复式核算。当然该方法在平衡关系以及核算项目方面还存在不足。1791年,法国的拉瓦锡对最终产品的概念进行了发表,对核算项目以及平衡关系进行了阐述。1886年,澳大利亚的统计学家T•柯格兰对最终产品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包括国民收入的生产、使用以及分配等问题。以往我国在对经济进行统计时,是以计划经济为依据,采用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统计数据更为多样化和复杂性,所以该体系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我国实施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得经济统计学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经济研究中统计学的作用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可缺少的手段。其作用具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保证经济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统计,因此要想确保收集整理的经济数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要充分有效利用统计学的相关知识。此外,采用定性分析的统计学方式,能够促进经济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定性研究工作的顺利运行,必须要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统计学,有效推动经济建设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3]。二是能够为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的总结提供参考依据。由于有众多的因素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出现,为了有效分析相关数据,发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充分应用经济统计。三是能够有效保障经济学理论的完善程度以及真实性。一般研究得出的理论往往属于相对理论,其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在检验经济学理论时,必须要利用经济数据,从而明确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经济学与数据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统计又能为数据的收集提供依据,因此统计学在经济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经济统计运用的意义一般来说,经济需要涉及较多的领域,涉及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都使得经济研究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数据对其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也需要用到数据,在大量的信息中,只有细致深入地整理调查统计学中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经济的研究需要数据的支撑,如果在经济研究无法充分合理运用统计学,将会严重阻碍经济研究的进展[4]。由于数据在统计学分析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经济统计的应用十分之必要,这样能够有效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就现阶段来看,在经济建设背景下,经济的研究力度还不够,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入分析研究现代经济的发展形势,必须要有相关的经济数据加以支持。一般数据的完成主要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经济中的核心手段就是经济统计学,因此在研究经济发展形势时,必须要充分有效利用经济统计。尽管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的研究力度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有关学者已经对其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因此基于经济建设的背景,经济统计将会被广泛应用在经济建设中,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妮.经济建设背景下的经济统计的应用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216.

[2]林子欣.关于企业经济统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5,04:66-67.

[3]姜谦.企业管理中经济统计的运用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2:136.

第4篇: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关键词:北方经济 载文统计 定量研究

一、研究目的和背景

《北方经济》是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刊物。该刊在2000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北方优秀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和《龙源期刊网》来源期刊,国内、海外阅读TOP100期刊。因此受到科研人员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北方经济》2004-2009年发表的共计5140篇文章进行了统计,通过对研究内容、方向、作者所在单位、合著、基金资助、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2004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为了避免重复统计,本文只根据第一作者统计载文数。

二、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内容的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栏目及文章内容来区分研究内容。

表1 栏目及内容研究

由表1可知:2006年开始经济研究范围扩大了,涉及理论与研究各个方面,企业发展、产业经济等实体经济为持续发展带来了活力、涉及财务管理、区域经济和地区特点的民族经济也增加了,学术视点、学术争鸣具有前瞻性,特稿、封面文章,关注体制改革,为经济建设把脉引航,异域撷英、对外开放,不仅提供了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平台,也为读者了解我国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信息。

(二)研究方法统计分析

在经济研究中,既需要运用理论概述、个案研究、解释型等非数字化研究方法对经济问题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做出判断,又需要通过定量分析使之更加科学、准确,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而文献中各种研究方法往往是相结合,相辅相成,很难将文献研究方法精确定位,因此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分类采用模糊分类法:只分为定性和定向两大类。

定性研究:主要分析个人直觉,经验及分析对象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做出判断,进行非数字化考察和解释过程。本文将描述性、解释性、个案研究、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少量数据分析,如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经济工作、调查、关注、体改均归入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为了更科学、准确地叙述和解释某些现象而使用数值表示和处理的方法。本文将实证性、假设检验、模型构建、大量数据分析如学术争鸣、金融财政、区域经济、企业发展等归为定量研究。

表2 载文研究方法统计

图1 定量研究载文所占比例

总的来看,2000年后区域经济研究定量研究比重呈上升趋势,定量研究成为主要研究方法,说明近年来研究比较注重科学性和实践性。

(三)基金资助研究

基金资助论文通常代表着研究领域的新动态、新趋势,具有较高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学前沿动态。从2000年开始,共有162篇文章获得了各类基金资助,占比3%。说明《北方经济》创新性和学术价值进一步提高,研究内容涉及面更广泛。

表3 载文基金资助比例

(四)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统计

数据显示: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北方经济》研究主力。《北方经济》注重学习别人经验。2004-2009年“异域撷英”36篇文章,多为著名学者文章,为我们学习借鉴提供了方便。

图2 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统计

图3 载文合著率统计

(五)合著者所在单位统计

如今经济形势和国际化趋势日趋复杂,经济研究难度增加。跨地区跨机构研究能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流动。数据显示,2004年开始论文合著率呈上升趋势,总体比重大约2.4%,论文合作单位多,但同一院校和科研所比重大,院校与外单位合作度占66%。

表4 作者人数统计及合作单位统计

(六)参考文献统计

从统计结果看,2004-2009年参考文献共计7440篇,涵盖所有文献,其中以期刊、专著为主。期刊以其信息量大、新、快等优点成为主要信息源,占比61%。电子资源在当今社会中,由于使用方便、灵活、新颖,也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占比16%。专著文献引起系统、全面、成熟等特点占比28.5%。

表5 参考文献类型统计

总体而言,外文文献因其科研价值和信息含量较高的优势,其比例有所增加累计544占全部参考文献总量11%。说明我国在经济研究领域比较注重与国外先进理论学习和融合,2006年开始《北方经济》作者参考文献中外文文献逐渐增多,学术水平在不断提升。

影响因子是客观评价论文在学术上价值和地位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CNKI数据库统计复合影响因子是0.535,综合影响因子0.196,说明《北方经济》作者学术水平层次较高,研究内容较新,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其中,学术争鸣中多篇文章具有自己独特见解,论证比较注重科学性,有些还运用实证分析,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数据充分,论证严谨,定性研究很多文章也体现了作者对某些问题深入思考和推理。

三、结论

在研究内容上,宏观经济、学术争鸣、学术视点、特稿、封面文章、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企业发展是北方经济重点。财政、金融、在金融危机以后因其风险性高,危及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审计内容,篇目上也有所增加。《北方经济》本区作者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金融方面。从2006年以后载文数量增加了,学术水平有所下降。应控制数量,提升载文质量和学术水平。

在研究方法上:《北方经济》近年来比较注重科学、实证和模型的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也有所增加。基金项目一般是比较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是学术研究重点,具有前瞻性。

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以高等院校为主,其次是科研机构。合著和多人合著也以高校为主,说明研究能力较强,但在研究层次和水平上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以中文期刊为主,其次是专著,外文文献和电子资源近年来迅速增加,说明在经济研究领域比较注重与国外先进思想接轨,对国外研究成果借鉴吸收能力有所提高。

《北方经济》在研究经济,引领经济发展,特别是内蒙古地区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区将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又要抓机遇、促发展,使经济持续平稳的向前发展。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应强化外资在推动我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作用。如何利用外资机构,怎样引到向西部特别是我区转移的研究、外商投资的管理等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规划时期国家政策将向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资源节约领域倾斜。要抓住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低能耗、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及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促使工业结构有根本性转变,营造绿色环保、设施配套、制度完善的服务业。加强节能环保力度,合理利用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北方经济》封面文章、特稿、区域经济、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等栏目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财政金融、企业发展、学术争鸣等栏目要结合实际兼收并蓄,加强对国外成熟理念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借鉴吸收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第5篇: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关键词】传媒经济;范式;进路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027-2

一、传媒经济研究的范式

传媒产业经济学它以经济学为主导,以产业经济学和系统经济学为理论支持,并辅以传播学。传媒产业经济学可以借助一般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但也有其特有的规律,因为提供信息产品的传媒产业具有与其他产业所没有的特殊性。传媒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整个传媒业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总体经济。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提出,传统经济学是无法对传媒经济进行准确描述和深入研究的。因为在传统经济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但对传媒经济却不适用,如对信息产品的消费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它是可以反复使用并且边际效用往往是递增的。况且,传媒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传媒经济系统,而传媒经济系统的构成是由以传播过程为载体相伴发生的一些经济过程或者经济增值活动。所以我们只能运用系统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它。系统科学中的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和新三论(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都可以在传媒经济研究中大展拳脚。它还可细分为报业经济学、电视经济学、广播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等多个分支学科。目前,这些学科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传媒管理经济学它以管理学为主导,以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为理论支持,并辅以传播学,研究对象为媒介实体以及消费者。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传媒管理经济学是媒介经营管理研究的经济学基础,常常被包含在媒介经营管理中。由于经济管理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和管理学大同小异。事实上经济学和管理学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它们对行为主体的基本倾向、行为主体的关系的界定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经济学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较强;管理学的权变性、艺术性、多样性较强。认识两者的区别有助于两门学科的相互借鉴和各自完善,也有助于两门学科的交叉或边缘学科的研究。现在我国许多新闻院校都开设这门课程,但名称五花八门,有些叫媒介经营,有些叫媒介管理,有些叫媒介经营管理,笔者认为叫媒介经营管理较合适,而且这门课在新闻学本科开设较为适宜,传媒产业经济学则应设为研究生课程。媒介经营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的翻版,在西方,传媒就是企业,可以直接移植企业管理这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当然,在我国则不一样,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中国传媒必然面临更复杂的问题。

传播政治经济学它以传播学为主导,融合新闻传播、文化批判、政治经济等多学科理论,研究对象为传媒制度、文化影响和政府政策等。这一学科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属性,经济学成分并不多,更多的是对前面两个学科理论的批判与修正。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澄清,传媒经济中的传媒两字包括三层含义:作为产品的传媒、作为企业的传媒和作为产业的传媒。而产品、企业和产业都是经济问题,因此,传媒经济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把传媒作为产品、企业和产业,新闻传播学解决的是传媒的意识形态问题,而经济学解决的是传媒的经济问题,两者分工明确,泾渭分明。因此,传媒经济学就不是一门交叉科学。说传媒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实际上是混淆了传媒和传播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具有经济属性的传媒理解成传播,从而把传媒经济学当成了传播经济学。综上所述,以经济学为主导的传媒经济学研究范畴实际上仅限于传媒产业经济学和传媒管理经济学这两个学科。传播政治经济学,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它不能算是传媒经济学,它只是传媒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校正器。这里让我们再回到周鸿铎的观点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科,他理解的传媒经济实际上是以传播学为主导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尽管周鸿铎是我国较早提出传媒经济的学者,但我们认为:无论是谁创立了所谓的传媒经济学科,无论一个研究者愿意用什么样的视角和方法来从事研究工作,都不影响别人借鉴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传媒经济现象。至此,我们可以把杭敏和罗伯特·皮卡特的划分作了进一步的推演和完善,把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限定在传媒产业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学这两个学科上,如表加粗部分。

二、传媒经济研究的进路

在明确传媒经济研究的范式之后,我们还必须选择研究的进路。那么,该如何选择有力推进传媒经济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最佳进路呢?目前,我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路向五花八门,主要的大致有如下几种:

1.致力传媒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如吴克宇的电视媒介经济学,金碚的报业经济学等,以周鸿铎编著的传媒经济系列、媒介经营与管理系列丛书(共2部)最为庞大。这些系统性的研究尽管还稍显粗糙,但其开拓性是值得称道的。

2.将新经济理论如注意力经济、竞争力经济引入传媒经济研究中,提出传媒竞争力、传媒影响力等概念。这些研究往往从国外经典案例出发,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

3.通过对传媒产业的数字化定量描述,试图作出对传媒产业走势的判断。近年来数百种传媒市场实证调查研究报告问世。以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清华大学崔保国、中央电视台张海潮等人的定量分析,为我国传媒产业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4.对跨国传媒与国外传媒经济的介绍和研究。主要是对国外传媒经济个案研究和国外传媒经济学专著的翻译。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仍处于春秋战国时代:一方面不同学术专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纷纷转到这个新兴领域里来,另一方面大多数学者的经济学训练明显不足,因此也不难理解如皮卡特所说的理论性不足。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来看,除了研究的范式外,我们还要解决研究的路径,即进路问题。

第6篇: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关键词】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经济学研究

研究是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对事实或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以获取新的可靠知识的思维活动。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新对研究工作至关重要。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学家不断引进别的学科研究方法或开创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为之服务。这些研究方法的引进和创新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理论及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然而我们也必须正确的认识和运用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研究方法,把握正确的尺度和方向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工作事半功倍。但由于经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关于经济研究中的两种分析方法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哪一种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经济学界,主张定量分析的观点认为,采用数学语言,遵循数学所固有的逻辑程序,有助于清晰地表达思想,使概念精确,论证富有逻辑性,避免曲解和混乱,混乱,如经济学家施蒂格勒认为这种转换不仅值得搞,而且非搞不可。其转换有助于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其对立的观点认为,虽然严格地遵循数学逻辑程序,能使混乱的思想呈清,但数学只是经济认识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质的分析,滥用数学手段,也会产生许多谬误。着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认为,这种转换不仅无益,而且涉及到一种陈腐的智力几何学。结合国内经济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对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争论,本文试图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定义其各自的特点入手,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相互关系。

一、定性分析的定义及特点

定性分析是认识事物的质、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是对事物或事件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所谓质,即指事物成为其自身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世间万物之所以能呈现出多样性,是其自身与他物相区别,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只有正确地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只有清楚地认识事物本身并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才能在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而定性分析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根据事物的现象、性质来确定概念,判断其未来的发展程度,对事物进行非数量化的分析。如对方针、政策的反映,某些商品的价格调整引起的生产和市场形势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市场形势的影响,国际化贸易带动下购买力投向的变化等,这些都难以准确地用数量来表示,只能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做出估计和判断。定性分析是建立在经验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的,主要依靠个人主观经验和直观材料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未来事件和趋势的发展性质、发展程度。它对长期远规划、重大问题的发展前景、市场形势的估计和判断,以及制定工作计划和企业经营活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主要通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抽象方法,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经济现象的本质上,归纳影响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对主要因素的分析和综合,演绎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回答各主要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各主要因素间的抽象关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比较适合个案在不同层面进行深入的和多侧面的分析研究。如专家调查法、主观概率法、意见集合法、相互关系分析法、历史经验分析法等等,都是属于定性分析的一些具体方法。

定性分析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加以引用。它的不足之处是,缺乏量的分析,是粗放性的,不够具体,有一定的主观成份因此容易受分析、判断者的情绪和形势气氛的影响。

二、定量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定量分析是指对事物进行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量是指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速度,以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它是用数量指标来分析研究事物的实践结果和发展趋势及其程度的。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数学、统计学、计量学、概率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和电子学等学科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方程、摸型、图表和计算机等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方面。它可以应用于经济活动中的市场预测、经营决策、经营动态分析、商品调运分析、库存分析、成本核算、费用效益、经济效果、劳动效率、市场动态分析等各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学研究中数理与计量分析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作用将越来越大。因素量、时间量和比例量的分析都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定量分析的特点在于它的敏感性,精确性和客观性。定量分析相对于定性分析的主观性而言的,定量分析基于经验事实,可以通过数学或计量模型所具有的抽象性和逻辑结构的严谨性,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及状态趋势给予客观的分析,并立刻做出相应的判断。但由于并非所有的经济现象都能够以数量或数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必然造成了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数学的方法是具有其必要性的。早在“边际革命”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瓦尔拉斯、帕累托、埃奇沃斯等人就大量的运用了数学方法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李嘉图在其代表作《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对等级地租、工资、资本周转和比较成本等问题的论述,就多次运用了数学图表分析。20世纪初,计量经济学鼻祖费里希·丁伯根也将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计量数学结合起来,运用数学模型研究经济周期,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数学的抽象性可以使复杂的经济关系变得清晰。数学的精确性可使经济范畴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精确的研究和描述,也有助于经济范畴得到精确的定义。数学的严密的逻辑性可使经济学理论的推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使理论中的错误得到一定程度的匡正。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数学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数学方法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它的好坏全在于人对它的使用。同时作为进行量的分析手段,数学分析的运用必须以质的分析为前提。再者,在现实的经济领域中,有不少经济现象很难简单的运用数学模型加以解释和说明。强性使用数学模型将一些因素量化反会导致与经济想象的偏离、失真或者脱离研究的现实意义的状况。凯恩斯在其《通史》中,也批判了“将经济分析体系形式化了的符号伪数学方法”,认为“在令人自命不凡但却无所助益的符号迷宫里,作者会丧失对于真实世界中的复杂性与相互依赖的洞察力。”

然而,当今的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中对于量的认识和处理出现了不少的偏差。国内外许多学者由于在经济学研究上很难迅速出成果,就纷纷在数学形式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所研究经济现象或事物的本质,缺乏对经济现象的直观判断和价值的认识,只注重数学分析的花哨的表面和模型的复杂性。更有甚者,为了使论文和研究满足数学逻辑一致性,编造经济数据,并拼凑参数范围,从而得到“理想”的实证结果,最终不是使经济研究的内容脱离现实或失去研究的真正意义。定量分析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本身只是对大量样本的部分特征的精确研究,所以只能对经济现象的比较表层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但无法对其深层的原因和具体的细节进行深刻剖析。经济研究的正确取向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本身的内容和研究对象的本质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是具有一定量的质,量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的量。不同质的事物拥有不同的量和量的界限范围。一方面,质决定着一定的量,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质必须以一定的量作为必要条件,它决定于数量的界限。量变超过了数量的界限,事物的质就会改变。所以,质和量是互相结合、互相规定的,并形成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即度”。同样的,在经济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质上是同一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认识的起点。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化,是认识的精确性。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理解和解释,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整体意义和价值关系的,它揭示的是教育现象中的价值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提出、理论建构、假设验证、结果评价都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定量研究中的逻辑命题、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都自然应当建立在对基本问题或理论假设的理解和解释基础之上。定量方法研究的是事物的量变过程,并通过研究事物所具有的度,即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限度和范围,来把握事物相对稳定的本质特征。因此,经济学研究中,不应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应把它们统一起来,通过对经济学现象本身的量变以及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达到对于经济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

四、结论

总之,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研究在既定资源约束下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科学。人的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社会性和主观性等非理性特征,不是所有都可以用理性逻辑来进行量化分析并加以解释的。同时人类社会又是一个多变量、多因素和多层次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不能单一,而应该容多角度的不同侧面进行求证分析,经济研究需要更加精密的研究理论加以深化。因此,决定了经济学必须兼容其他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作到定性与定量分析想结合。

参考文献

[美]唐·埃思里奇.朱纲译.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l.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廖士祥.经济学方法论[M].上海:上海社会利学院出版社,1991.

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l.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卜卫.方法论的选择:定性还是定量[J].国际新闻界,1997(5).

沃野.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J].学术研究,2005(4).

董瑞华,傅尔基.经济学说方法论[Ml.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第7篇: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和博弈,本轮QE3以11票赞成一票反对的高票数得以通过。QE3采用开放式作法每月收购400亿美元房贷担保证券(MBS),扩大其长期证券资产,试图振兴经济增长并降低失业率。美联储旗下的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还承诺到2015年中期,保持基准利率接近零。

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把2012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预期从先前的1.9%至2.4%的范围下调至1.7%至2%,但它预测到2013年的增长将达到2.5%至3%。到2014年年底,失业率可能仍然维持在6.7%至7.3%的范围。到2015年,通胀将保持或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

美联储表示, QE3将占据美国央行每月全部的采购额,包括正在进行的方案,最终采购额将达到850亿美元。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也被延期,比之前承诺的时间至少延期六个月。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将维持在0-0.25%区间不变。联邦基金利率将在至少2015年中处于极低水平。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会上说,应该继续长期低利率不变,不动产贷款利率也应该如此对待,这样的措施对于房地产而言能起到支持作用,鼓励房屋买卖和按揭。

QE3的溢出效应将更广泛地体现出来,例如推高房价、股票大盘和其他资产。美联储希望QE3能让美国人感到舒适、安全,从而开始消费。

“如果人们因为房子、股票和退休金的价值增加,而感到他们的财务状况得到改善,他们就愿意花钱。结果是很多企业现在所需要的市场和投资都会因此产生。”伯南克解释。

伯南克说“这并不是我们轻易做出的选择,但是顾及到美国目前的失业情况和经济前景,再次启动一轮购买计划是必要的。而且我们不希望为购买计划设定具体预期。”

QE3的目的是刺激就业增长。现在美国的失业率为8.1%。美联储暗示,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一直持续,直到就业率有所改善。就业应该关乎每个美国人。

“当我们回顾过去六个月的数字,可以看到,失业率基本上维持在同一水平(1月份开始,美国失业率基本维持在8%左右),已经半年没有足够的就业增长了,所以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更多的进展。”伯南克说。“我们没有期望某一个具体的数字,但过去六个月的数字显然不是我们满意的”

一些经济分析师认为QE3究竟能否刺激美国经济,还是未知。推行QE3与经济和就业增长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的分析师Harm Bandholz说,尽管他们对明年的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但是美联储官员“最好现在就采取行动,为防止进一步经济衰退买好保险。”

第8篇: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步入数字时代,情报学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指导情报工作实践。但是,数字时代情报学的发展不能全盘摒弃另起炉灶,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以保持学科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

1.思维范式的转变。数字时代的思维是以实体化和虚拟化的双重世界为基础的,情报学的生存空间也由传统的“主体——客体”两级模式变成了“主体——客体——主体”的多维空间结构,它必须能够对真实的社会交流和数字化的虚拟交流做出解释。在数字时代,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拟的,对虚拟世界的研究除了采用客观方法外,主观方法的实用性也在逐步加大。

2.知识化趋势。在情报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情报的知识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情报学研究的知识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传统的情报实践局限于文献框架,因而所取得的成果几乎仍然停留在文献单元的物理层次上。显然,用文献代替知识或情报,必将发生某种扭曲,不能真实地揭示知识和情报流的规律。情报学意义上的知识组织应该是综合运用认知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的方法对文献中记录的知识的逻辑内容进行分析,以展示知识的有机结构,从而为用户提供纯情报。由此可见,知识组织比文献组织的内涵更为深刻、丰富和明确,更能反映出时展的要求和情报学的实质、目标和任务。

3.经济学化趋势。近年来,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学科渗透,情报学作为一门介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其研究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学的渗透,形成了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趋势。情报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情报学相结合的产物,是这种趋势的必然结果。

情报经济学关注的是知识服务的经济研究,不过当前已经很少把情报经济作为单独对象进行研究,而是更多地把它融入到信息经济学这样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加以研究,这表明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可以预见,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在数字时代必将取得突破。

4.人文社会化趋势。情报学的发展离不开人和社会这两大因素。情报学的研究也已经从对情报加以纯技术的分析、处理逐步转向关注情报交流过程中情报客体与用户的交融,更加突出人所应有的主体地位,这反映出情报学的人文特性。情报学回归到人文性也使得情报学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情报已经与其它各种社会现象密不可分,情报研究社会化是情报学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各种社会学理论向情报领域的扩散使得情报学的发展带上了社会学的色彩,其结果是促成了情报社会学的诞生,它已成为整个情报学科体系中联系各个环节的纽带。毋庸置疑,数字时代情报学日益突现出人文社会化趋势,其研究将会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5.以认知科学为基础。情报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以技术为主流,忽视了情报活动中的人及其认识的主观性因素。然而,随着情报学的深入发展,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技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情报学的发展和完善离不开人与情报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不仅是情报产生的主体,更是情报利用的决定性因素。认知科学作为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强调人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对情报的接收、感知以及创造活动的交互作用。因此,从认知科学角度研究情报学已逐步成为数字时代情报学研究的基础。

认知情报学重视人在情报利用过程中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强调对用户情报需求的理解与把握,以实现双方在认知层而非物理层上的交互。数字时代的情报学除了对所涉及到的用户、情报的吸收利用等领域进行研究之外,还要深入拓展到情报的产生、组织与传递等领域,从认知、思维、情绪等心理角度研究情报产生与吸收行为,真正做到以认知科学为基础。

6.以定量化为核心。马克思曾经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所以定量化是情报学在数字时展的必然方向。情报学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的。按照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情报学的研究必然要从定性阶段走向定量化阶段,这样才能提高科学性和准确性。

数字时代情报学的定量化研究应从理论、应用、方法方面朝着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实现定量化研究的模型化,将数学、统计学的新成果移植进来,使情报学的定量化从传统以文献单元为特征的文献计量学朝着以知识单元为特征的情报计量学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必将深入下去,最终实现知识的计量从语法层次转向语义和语用层次。

7.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自V.Bush提出用名为MEMEX的机器实现自动化的情报检索后,情报学的发展一直是沿着技术这个方向展开的。随着情报学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辉煌并不能解决理论匮乏的问题。也就是说,情报学缺乏一个充实的理论内核。因此,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数字时代情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重视基础理论并不意味着对技术的否定,情报技术应用始终是情报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了促进情报学的发展,也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提高本领域的技术水平。但是,这种发展不应该像以往那样,而是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技术与理论兼顾,使两者的结合更为紧密,促使情报学持续、协调地发展。

二、数字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构筑

情报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横断学科,其学科体系是研究贯穿于各门学科的情报问题的规律性。情报学的这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要求我们注重从知识、用户、管理等多元视角进行研究,构建一个多层面的体系结构。这样的学科体系包括理论情报学、技术情报学、应用情报学和管理情报学。

第9篇:数字经济研究分析范文

摘要:对现代露天开采技术的世界性发展特点作了分析。探讨了我国露天采煤科技发展战略,预测了露天采煤的发展前景,对相应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露天开采技术 露天采煤 发展

70年代以来,煤炭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在70%左右。据专家预测,在未来10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人均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平均值的1/2。可见我国煤炭资源虽然储量大,但相对储量明显不足,而且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又很少。按目前预测,到2010年我国煤炭需求量将达21~23(亿)t/a。按此开采强度递增,我国煤炭开采不足维持50年。由此可见,如何开采煤炭资源将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煤炭开采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逐渐凸现出来。优先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高、资源回收率高、生产能力大、安全性好的露天煤矿势在必行。

1、露天开采技术世界发展特点

1.1高度集中化开采与集约化经营。目前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年产量已达50~60Mt/a,位于德、美、哈萨克斯坦等国;年产量20 Mt/a以上的露天煤矿则遍及俄、澳、波、捷等国。由大型企业集团占有煤炭生产及市场销售的集中化份额,是矿业集中化开发又一重要趋势。2000年国际十大煤炭公司控制着8.5亿t的煤炭年产量。

1.2开采工艺多样化

(1)设备大型化,开采集中化。实践证明,采用大型开采设备可以明显提高矿山产量与经济效益。例如,单斗电铲与卡车的标志性配套规格,每隔15~20年就要更新换代一次。目前单斗电铲勺斗容积已达76.5m3;,其装载重量超过100 t;与之相匹配的卡车载重量已达363t。单个露天矿的生产能力已逾60Mt/a。

(2)开采工艺的连续化。最具代表性的全连续工艺是轮斗铲采掘一胶带运输机运输一排土机排土,采用这种工艺可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但限于矿岩性质等因素,全连续工艺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近40~50年中,露天矿一半连续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适应当地的埋藏条件。代表性的半连续工艺有:单斗电铲采掘《工作面卡车运输一)移动式破碎机可移式破碎机)一胶带运输系统;轮斗挖掘机采掘一卡车运输系统等。

(3)生产环节的合并化与开采工艺的简化。露天开采基本生产环节有采装、运输与排土。条件适宜时可采用某种开采设备,实现2个甚至3个生产环节的合并,以简化开采过程并大幅度降低开采成本。巨型拉斗电铲倒堆剥离是一种典型的合并式工艺;铲运机剥离工艺是另一种合并式工艺类型。

(4)开采工艺的综合化。随着矿山开采的集中化趋势,单个露天矿的开采范围趋于扩大,开采深度日益增加,开采境界内矿岩赋存条件往往复杂多变。针对这种情况,传统的单一开采工艺方式往往不能与之相适应,使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提高。近年来,多种开采工艺综合应用已经成为大型露天开采的一种发展模式。

2、制约煤炭资源开发的因素

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资源总量大体在俄罗斯、美国之后,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资源数量问题不再是唯一的关注对象,而影响开采成本各项技术指标,包括地质条件、生态环境条件、质量和开采工艺方法等,将是决定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4个煤炭资源区域,区域不同各主要制约因素也不相同。一区开采条件、生态环境容量中等,地处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但可供建设的特大型、大型煤矿的储量不多,制约煤炭资源开发的主导因素是开采地质条件,属开采条件制约型地区;二区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地质条件较好,但本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煤炭资源开发受到环境制约,二区属生态环境制约型地区;三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开采条件较差,煤炭资源开发的主要矛盾是高硫煤占资源总量1/3左右,即煤质问题严重,三区属煤炭质量制约型地区;四区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较好,但煤炭资源贫乏,煤质、开采条件很差,四区属资源数量制约型地区。

3、我国露天采煤科技发展战略

露天采煤技术是露天采煤科技发展的主题,露天采煤工艺是发展采煤技术的最活跃的因素,采煤工艺和技术的创新,则是露天矿安全及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重要保证。大型、新技术、综合工艺、集约化生产、开采-复垦一体化、数字智能化管理是21世纪露天采煤工艺和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

3.1明确露天开采优先发展的原则,分析条件择优开发。我国露天煤田的资源条件不如美国、澳大利亚,但与俄罗斯、印度等国相仿,应提早划分和保护露天开采资源。近些年我国探明的一批特大型煤田,如胜利、白音华、东胜等矿区煤炭储量在百亿吨以上,加上原有准格尔、霍林河、平朔等10余处特大型煤田,全国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当丰富,可使我国21世纪露天采煤保持高强度持续发展。

3.2重视科学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应重视露天煤田开发前科技准备,开发中的科学试验和开发后的科技跟踪工作,做到开发前技术准备充分,开发中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技术难点和开发后技术完善,保证露天采煤工艺系统高效运行和不断完善,达到高产、高效、低成本。

3.3实施优势资源集约化开发,发展连续、简化开采工艺。由大型企业集团占有煤炭生产、销售份额,是煤炭集约化开发一个重要趋势[21],露天开采可实现优势资源的集约化开采,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益。过去露天采煤经济合理剥采比是6m3/,t采用连续、简化、综合开采工艺后,可达到8~10 m3/t甚至更高。

4、我国煤矿露天开采的发展方向

科技已经日益渗进人们的生活,高科技促进了全球化,带动了数字化。因此坚持与时俱进,利用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这也是我们在煤矿露天开采时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在开采中,我们应该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管理与开采,这不仅是世界煤矿露天开采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我们的发展定位。因此在露天开采煤矿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是我们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今后我们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辅助功能,采用数字化管理,进行智能监控,广泛利用高科技开采设备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煤矿开采方面翻开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张宏,史志斌.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

[2]中国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战略研究[R].北京:中国工程院,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