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伦理学的中心范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护理;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338-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护理工作能否为个人、家庭及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除了护士自身的知识储备、技术水平以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护士的伦理道德素养。但目前护理伦理的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医学领域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问题,也带来了很多紧迫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使护理工作者在观念和思想上处于困境。因此,新形势下的护理伦理教育正在接受着巨大的考验。
1 护理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英国的Thomas Percival在1803年出版了《医学伦理学》一书,并首次提出“医学伦理学”这一名词。他认为:“职业伦理学是‘人性的知识’与‘广泛的道德责任’之间的综合”,“医学伦理学的一般体系是使无论是官方正式的行为还是医学领域之间相互的交往都受文雅和正直原则所指导”。医学伦理学的四个原则是:不伤害,行善,尊重自主及公正。
护理伦理学是随着医学伦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是研究护理道德的学科,它用伦理学原则、理论和规范等来指导实践,协调护理领域人际关系,对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护理伦理道德,是护理人员在履职责的过程中,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要求护理人员尊重病人的生命和权利,维护和履行护理职业的荣誉和责任,兢兢业业,不卑不亢,为维护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护理道德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道德,是构成整个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在各种条件下完成护理任务的保证,是推动护理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
目前,对护理伦理学的研究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落后于医学伦理学。而与从生理或是心理角度上说,病人都是处在其最脆弱的状态,甚至可能是昏迷不醒的,护士与医生同样拥有滥用其脆弱情绪的可能。因此护理伦理学的关注和研究应该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
2 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2.1 护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2.1.1 人际关系 医生与护士作为人类健康的卫士,会同时出现在挽救病人的战场上,与病魔或是死亡搏斗,他们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特殊的人群―病人。护理工作虽然与医疗工作密不可分,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如与患者的频繁接触,病人对护士职业认知的较小距离感,是医生和病人联系的中介等等。因此建立良好的医护和护患关系意义重大。
随着护理工作在卫生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和护理教育层次的日益增强和提高,护士的角色、与医生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转变。护士不再只是被动地执行遗嘱,机械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充当医生助手的角色。护士已经有能力在关怀照顾病人的问题上做出决策,成为医生的协作者。在这种新形态的关系下,护士自身更应该不断地提高知识储备,操作水平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与医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信任,最大程度的发挥团队的组织效能,为病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护士执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已经全面推行。评判优秀护理质量的标准是是否能够为病人提供专业化的照护和关怀,使其在对抗疾病阶段感到安适、有尊严、受尊重,同时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治疗与康复活动之中。护患间的这种“服务”关系对护理工作者的伦理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应认清职业角色,树立奉献精神。
2.1.2 护理伦理困境 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往往会面临这样的难题:在遵循护理理论或伦理原则的前提下,却不能成功实现目标。当维护一些人的权益时,就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当做一件符合某项伦理原则的事时,可能就会违背其他的伦理理论或违背护士自身的价值观,这常常使护士陷入道德上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即护理伦理困境。它的类型可分为:道德上正确的行为,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或是道德上错误的行为,却产生了良好或者说至少更好的结果;失职不做某事,结果犯了“委任”的错误;失职去做事情的结果是犯了不作为的错误。这些都能使护士陷入道德困境,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无力感,影响其正常的工作。
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面对护理伦理困境。张新宇等人认为:保护性医疗与知情权之间存在的角色伦理冲突,过多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的冲突会使护士陷入困境。此外,安乐死、堕胎、器官移植、医疗资源匮乏情况下救助的优先等级都会使护士在伦理道德上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3 护理伦理的教育现状
《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道德的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它需要用伦理学的原则、理论规范指导护理实践,协调护理领域中的人际关系。
3.1 护生的伦理教育
《护理伦理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很强,枯燥,不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而国内大多数护理院校在专业课教育中都包括了伦理学的的教学内容,但多数都是主要介绍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范体系,而忽略了护生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伦理决策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2 护士的伦理教育
鉴于护理伦理的相关研究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医疗机构在护士继续教育和培训学习的内容上很少涉猎护理伦理范畴,而更多的只是关注护理新技术的学习。这也是造成当前护理人员道德意识不强,护理满意度低、护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护理伦理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当专业伦理与专业要求相冲突时,很多时候是没有既定的规范可以遵循,这是护理人员不得不面对伦理困境的原因。存在于护患、医护及护理人员之间日益增多的伦理矛盾和伦理困惑,要求医护人员不仅应掌握医学伦理相关理论,更应具备较高的针对具体护理实践的伦理辨析能力。
经由理性的思考而做出伦理上决定的过程,涉及判断和选择两个过程,在这些推理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决定,如个人的价值观、专业的价值观、社会的价值观、伦理理论、组织的政策及法律的规定等。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护理伦理理论、接受过系统的伦理决策训练、具有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才能妥善解决在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伦理问题。因此,护理伦理教育应以培养伦理决策能力为原则,更重视的是一种伦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5 护理伦理教育的方法
5.1 护生教育
在护理伦理教学中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启发学生对他人行为、信念、价值观的感知,有利于学生同理心的培养,为建立良好的护理人际关系奠定一定的感情基础。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准备相应的护理情境,提炼出可能的冲突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其主动思考、设计表演,发现和解决在情境中的伦理问题,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陈长香等人通过对“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认为通过学生讲课等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充分理解,拓展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高钰琳在“基于PBL的护理伦理学教改试验效果分析”中,通过对2005级护理本科生131人采用PBL教学法,期末成绩与正常教学的2004级学生比较,试验班的期末案例分析题成绩(28.89分)高于传统教学的04级学生成绩(24.34分)。可见PBL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利的,比传统教学法更好地达到了学生应用层次的教学目标。
5.2 护士教育
可酌情聘请专家讲座,或以病案讨论、小品演示教育等方式进行护理伦理教育。为了提高广大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参加学习人员可获得学分,培训也可分几个层次:护士岗前培训、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培训。
张雅丽在护理伦理教学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强化护士执业道德教育后,对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关注患者的权力与需求,以仁爱之心关爱患者,以精湛技术服务患者方面,均赢得了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 张亚丽.护理伦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1.
[2] 王宝莲.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和道德[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5).
相关热搜: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伦理学与生活
信息伦理学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伦理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伦理学,是一门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当今,人类身处新世纪的初始阶段,社会信息化给信息伦理学的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伦理学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伦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已成为信息界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
1.构建我国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这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因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对于信息伦理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伦理学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1.1整体性原则
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伦理和伦理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伦理学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
1.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伦理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伦理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1.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等级系统原则就是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因此,系统的等级存在本身是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
2.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
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科学的方法论是构建一门学科的根本前提,也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构建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
2.1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所组成的逻辑系统。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关键就在于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所谓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是范畴体系的出发点或称逻辑始项[3]。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规定:
首先,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有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之分。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概念,必须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而非主观臆造的概念,必须是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人们对该概念所指代的东西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其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学科概念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很多科学概念,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充当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概念,本门学科的其它概念均可以通过它加以说明。
再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包含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推演出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所有概念和关系。
最后,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能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形式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4]从恩格斯的话可以看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能够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2.2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个范畴体系,都是通过范畴体系来解释其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那么,怎样确立范畴体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进行的。按照马克思的看法,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叙述)虽然必须在对具体材料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在研究工作完成之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但学科理论体系的展开方法(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不同,它是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先验结构开始的。总之,根据的观点,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2.3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们把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应地,我们把与之相对应的最具体的概念、原理称之为逻辑终点。从逻辑起点向逻辑终点,即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推演出一系列中介概念,使理论体系的构建沿着最抽象的概念这个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总结,形成学科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后又通过分析、综合特别是演绎推理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单纯依靠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思维过程去构建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都是不现实的。
以上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精神。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典范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那么,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的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3我国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按照科学的方法论构建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就是要将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思路展开。首先,要找出该门学科的最基本、最抽象的科学概念作为理论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由于确定逻辑起点的实质是揭示该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什么样存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内容称之为存在论。其次,从作为逻辑起点的最基本、最抽象的概念推演出能够抵达逻辑终点的中介概念,形成与之相联系的相应的判断,即该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一部分主要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称之为本质论。最后,从基本原理和规律向逻辑终点推进,推演出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具体中的体现,得出各种具体的逻辑结论。在应用性学科中,逻辑终点就是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这一部分一般称之为实践论。
3.1信息伦理学存在论
存在论部分的中心任务就是确定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信息伦理观(即规范信息人员行为的伦理道德观念)。那么,这一概念是否符合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所必须具备的规定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信息伦理观是一个科学概念,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是广为人们接受的概念。其次,信息伦理观是信息伦理学学科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其它概念(如信息伦理意识、信息伦理关系、信息伦理活动)均可以通过信息伦理观加以说明,它们都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信息伦理观在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再次,信息伦理观包含了信息伦理学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信息伦理的本质、信息伦理的基本规律、信息伦理准则、信息传播伦理等一系列下位概念。
存在论部分主要讨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伦理的历史沿革。由于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因此,存在论中我们首先从信息伦理的历史发展来探讨信息伦理学是如何顺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信息伦理问题的研究始于美国信息学家WeihergG.M,他于1971年出版了《计算机程序编写心理学》—书,首先对信息技术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信息伦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信息社会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信息社会伦理问题,如侵犯知识产权、非法存取信息、信息技术的非法使用、信息责任归属、信息授权、侵犯个人隐私权和肖像权等。这些社会信息伦理问题应用以往的社会伦理法则是难以定义、解释和调整的,而且,以往的相关法律法规又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这种现状需要信息人员、科研人员和法律界共同研究和探讨[6]。
(3)信息伦理的存在价值。信息伦理是社会信息现象中的伦理道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和道德因素在社会作用下的综合体。它可以指导和纠正个人的信息行为,又可以指导和纠正团体的信息行为,使其符合信息社会基本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使社会信息活动中的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得和谐和完善。
3.2信息伦理学本质论
信息伦理学本质论,主要是探讨信息伦理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伦理的本质。信息伦理是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对信息伦理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对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把握。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信息伦理不是由国家强行制约和强行执行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我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m。
(2)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信息伦理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信息的激增、信息经济的崛起与壮大、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形成根植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其存在和发展有牢固的根基。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信息伦理学的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伦理学,是一门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3信息伦理学实践论
揭示信息伦理学的本质和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由于信息伦理学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实践论在信息伦理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论部分主要讨论的问题有:
(1)信息伦理学原理:主要研究信息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等。
(2)信息伦理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信息伦理学方法体系构成及其内容。
(3)信息伦理学发展史:人类的信息伦理可追溯到古代传统的伦理,因而,研究信息伦理的历史沿革无疑是必要的。通过对其发展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为现代信息伦理流动提供有益的启示。
(4)信息资源理论研究:以信息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布局以及信息资源的成本、价值问题,目的是对信息伦理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5)信息政策研究:主要以信息政策的作用、类型,制定的原则、程序等为研究方向,从理论上为信息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保证。
(6)信息伦理教育学:该分支学科探讨社会环境对信息伦理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实际技能、人才本身的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以及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更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等。
(7)信息心理学:该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与信息的关系,信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如何消除信息给人们造成的不利心理影响,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8)比较信息伦理学:该学科主要是通过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对跨国、跨地区和不同环境下的信息伦理活动进行比较分析,以及信息伦理与其它学科关系的跨学科研究等。
现代科技是如何影响传统伦理的呢?笔者认为,现代科技对传统伦理道德影响的途径既有直接途径,也有间接途径。
所谓直接途径,是指科技本身对传统伦理道德发生影响这种直接影响具体分析起来,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本身需要包括传统伦理观念在内的道德规范,因而科技创新本身就会孕育出一定的道德观念,即科技道德科技道德本身就是伦理道德的一个分支,它会直接影响传统伦理,这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决定人类道德进步的基本趋势,直接改变了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道德习惯和社会的道德舆论,促进新的道德规范形成和人们价值观的不断更新等方面。例如,现在人类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它需要全人类携手合作共同努力这种团结协作构成了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道德规范,直接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仅凭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科研的观念。二是现代科技创新的一些新成就及其运用直接引起人们之间新的伦理关系,迫使人们对传统伦理观念不得不作一些新的道德思考。例如,现代医学的发展,已可能使濒临死亡的病人在极为痛苦的条件下延续一段时间的生命,因而发生了病人亲属和医生需要处理的新的伦理关系。
所谓间接途径,是指科技通过改变人类生活条件而间接影响传统伦理道德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伦理道德实质上是对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反映现代科技的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本身,包括人的创造能力和需要等等,从而使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人类新的生活条伟而这种新的生活条件又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从而对传统伦理观念发生影响。我们知道,爱国主义历来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规范的最高要求,但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发达的通讯科技和交通工具已经缩小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各国在贸易上越来越互相依赖,在科技上也互通有无,使国家经济呈现国际化趋势:“地球村”的存在使整个人类的利益日趋统一,如果追究爱国主义的终极精神,就应该是对人类的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科技的创新,不仅通过直接途径影响着传统伦理,而且还通过间接途径冲击着传统伦理笔者认为,传统伦理观念受现 代科技发展影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第一,人与自然界的矛盾问题
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崇,科技的发达,给人类征服自然提供了更先进的工具,从而形成了以人为宇宙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毋庸置疑,人类中心主义在物质上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在人类历史上也构筑了人类文明的大厦,然而,人类在陶醉于自己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逐渐发现自己正陷入某种困境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困扰着人们。这些问题因程度不同地触及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利益而具有全球性质,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伴随“全球问题”而来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它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于科技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如果人类不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维护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尽义务,那么“全球问题”的恶化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但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过分去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义务,又会对人类的发展带来制约。所以,只有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把人类利益发展的最终目标同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把人类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类的内在尺度和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统一起来,正确平衡人类对自然界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才能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这就要求人们从更宽的视觉和更深的层面去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第二,科技发展与传统的爱情、婚姻、家庭伦理的矛盾问题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都在追求纯洁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一直都在沿袭着由爱情而结婚而生育的家庭模式而科技创新和新型生育方式则打破了人类几千年来自然繁殖的常规新型生育方式包括人工授精和无性繁殖。人工授精的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丈夫不育之症,在感情上却让人难以接受但因为人工授精是夫妻双方都同意的,而且提供的他人的姓名和地址对夫妻双方秘而不宣,不让子女知道是以这种方式出生的,也不让提供的他人知道接受的人以及孩子的姓名和地址,所以,这种人工授精无疑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对社会和家人也有益无害。
核产生该机体在遗传上同一的副本,也称克隆科技然而,这将引出一系列的伦理和社会问题例如“克隆人”将彻底打破人类的生育观念和传统的生育模式这种同一个基因复制品会不会导致人类基因库的单一性,降低了人的适应能力?它会不会引起家庭亲子伦理关系的混乱?它与其他人的关系又如何处理?还有人提出,克隆科技的出现,是否表明人类数千年所信奉的伦理原则及其根据已失去了其有效性?果真如此,这是否同时意味着应该建立一套新的原则及其根据的体系?克隆科技的出现还产生了一个亲子之间的伦理评价的难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科技的发展,这类伦理难题与沉淀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伦理文化观念的冲突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高消费与幸福之间的矛盾问题
幸福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有着深邃的关于“幸福”的思考。最为人类所赞同的幸福观就是整体幸福和个人幸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劳动创造和生活享受的辩证统一。但是消费主义的兴起使传统的幸福观越来越倾向于对个人幸福?物质生活的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大部分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向高消费社会迈进,人们把追求高消费和物质享受当做幸福,那么,高消费是否就意味幸福?其实对物质生活的拼命追求,势必造成人类内心生活的空虛另外,消费社会对资源的拼命开采使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和环境的恶化消费型社会与全球能否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也是一对需要人类解决的矛盾。因此,遏制人类对物质的无穷欲望,保持传统的简朴美德,由对外在的物质追求转向对内心精神的思考,是一项重要任务。
综合上述关于现代科技创新对伦理道德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伦理学研究应从传统伦理学走向现代伦理学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关于道德的哲学思考但是最初的伦理学调节的只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只把人类看做惟一值得尊重的物种,他以人类自身的利益作为惟一的尺度,去对待其他事物。即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对道德现象的反思日益加深,道德调节的范围日益扩大,但道德作用的范围始终囿于人伦之理我们把这种只关怀人伦之理的伦理学称为无性繁殖是指用机体的体细胞代替受精卵的传统伦理学。
但是,科技的创新对伦理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人类的道德关心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人与其他物种的关系。所以,我们把现代科技文明下,以保持地球和人类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由传统伦理学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而扩展到调整人与人,以及人与人以外的其他物种和自然界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的伦理学称为现代伦理学。现代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包括三个方面:科技中的道德问题;人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人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由传统伦理学走向现代伦理学,是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
启示之二:伦理学研究还应从民族化研究走向国际化研究
爱国主义与人类之爱的矛盾、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都需要人类走出民族化(区域化)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而用适用全人类的新的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来处理和评价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在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信仰差异、政治差异的前提下,许多伦理学家和政治家经过协商、斡旋,已经在伦理学的某些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从而使伦理学的研究呈现国际化的趋向。
启示之三:科技工作者应加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慎重地从事科学研究,加快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科技对伦理道德影响的加强,科技越来越具有道德的性质和伦理意义,作为科技活动的主体的科技工作者,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不能再简单地单纯“为科技而科技”,应充分考虑活动后果,树立起真善、美的普遍信念,从纯粹的求真转向求真与求善、求美的统一,把科技创新与人类整体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启示之四:应大力加强对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
现代科技创新不可避免会引发许多新的伦理关系,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十分复杂的甚至是纠缠不清的新的伦理道德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正确的态度不是简单的回避,或简单地限制科技的创新,而应积极展开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弄清其对人类有利和不利的方面,从而预先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防范不利后果的发生,从而既不妨碍科技的创新,又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现代护理学要求护士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患者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阶段。生殖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组织胚胎学、遗传学、妇产科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生殖医学中心囊括了门诊、病房、手术室、胚胎室、B超室、病案室等。对于刚刚步入生殖医学中心的护生,她们有一定的医学护理基础理论知识,但缺乏临床实践,同时由于护理学习内容多、岗位轮换较快,常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1 生殖医学中心特点
生殖医学中心拥有多部门,研究领域超越了医学范畴,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交叉渗透。对带教老师和护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都应作深入浅出的讲解,这样有利于护生更全面了解生殖医学,从而提升生殖医学的医疗服务质量。
2 优秀带教老师选定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护生学习的表率,护生会把老师当作专业榜样去模仿。因此,带教老师的选择应相当严格。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和一定的教学技巧。随着N2-N4等级的提高,护士的教学方法和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我科在护士长的严格考核下进行竞选,选出一名总带教老师,再根据各部门岗位需要选出数名分带教老师。
3 带教方法
3.1制定带教计划 根据生殖医学中心特点,护生实习时间和教学大纲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护生重点掌握部分用红色标出,使护生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带教老师应按照阶段目标教学[2]。
3.2注重入科教育并创造良好教学环境 护生进入科室第1d,在晨会上进行自我介绍以相互认识。总带教老师进行入科安全教育,科室专业特点、工作环境讲解,并根据病房、门诊、手术室等各岗位安排分散实习,2~3人为一组,实行一对一教学。由各岗位分带教老师带教,一定时间内互相交换。护生在带教老师带领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既可培养兴趣,又可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作为带教老师应尽快了解护生的个性特征,注意沟通技巧,在临床各项操作中,提供机会让护生实践,提高学习和工作兴趣。
3.3采用多形式教学活动
3.3.1小讲座 带教老师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运用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例如:什么是人工授精?什么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什么是试管一代、二代、三代?胚胎体外培养过程?等等。先让护生们自己回答,老师再详细展开讲解。另外,可举实例讲解不同情况的不孕不育患者门诊就诊流程及治疗方法。
3.3.2多媒体教学 生殖医学中心人工授精、取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多胎减胎等操作都非常细致,对助手护士的要求极高,护生实际操作中不可能直接参与其中,可用多媒体教学补充,增强知识的直观性、生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3.3.3护理教学查房 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并且可以适时选择5W2H、PBL带教方法[3,4]。带教老师指导护生按照护理程序整理收集资料,分析病情及治疗护理过程,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进行查房后评价。护生们共同参与,通过护理查房可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锻炼语言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3.3.4座谈会 4w实习期间,根据工作情况安排1~2次护生和带教老师之间的座谈会。讨论的话题涉及学习、工作和生活。对这三方面遇到的困惑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畅所欲言,带教老师认真倾听护生们的心声,可使护生们感觉心里温暖,有助于促进带教工作[5]。
3.4教会沟通,建立信任。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患者的满意度,故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教会护生沟通。患者刚入院由于疾病的影响及环境的改变,产生心理恐惧和不安,特别注意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给患者良好的第一印象。带教老师可以给护生示范怎样向患者打招呼、怎样进行自我介绍、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收集资料等,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护生如何去做。在与患者沟通时,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实行开放式提问等。
3.5护生学习评价 带教老师通过提问、平时工作表现、实际操作能力等方式,对护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及时讲解指导。实习第4w再通过出科操作考试、理论考试、患者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来进行总结性评价。
4 教学反馈和效果评价
护生在本科室的轮转即将结束时,让护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改进后继的教学工作,达到PDCA 循环管理[6]。我科20个月共发放满意度调查表124份,回收124份,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达到100%。
5 讨论
生殖医学中心专科性很强,短短4w实习,护生很难掌握全面的专科知识。经过2年多的带教,我们逐步摸索了一套带教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创造良好学习环境,选定优秀带教老师,注重教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和不断改进的教学计划,让护生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其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取得临床带教满意效果,同时也为护生今后更好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摘要】 临终关怀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生理、心理特征和临终照护实践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边缘学科,其目的在于使临终前病人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减轻其肉体及精神上的痛苦,使其平静、舒适、无痛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根据我国国情改进临终关怀模式, 改善伦理环境,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资助,有助于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 临终关怀; 社会医学; 伦理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Palliative Care
【Abstract】 Palliative care is a newly rising kind of marginal subject. It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traits of dying patients and the rule of death care practice to these patients. The purpose of palliative care is to improve dying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lleviate thei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uffering, and make them spending their last days of life in peace, happiness, and painlessness. Improving the model of palliative care and the ethic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and strengthening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and society can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ce projec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Palliative care; Social medicine; Ethic
“临终关怀”( hospice 或hosepice care或palliative care)一词起源于早年的西方,用于描述给虚弱或生病的旅行者以庇护。在当代,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提供护理,以减轻其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惧,其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病人余寿的质量,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护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它从无到有,从陌生到为社会了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默默地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象黑暗中温暖的火苗,让每个临终病人在有限的时光里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而无憾地走过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1 临终关怀的发展
临终关怀于20 世纪60~70 年代由英国人Saunders、美国人Kubler Ross所倡导和推动。第一所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 Saint Christopher's Hospice) 于1967 年在伦敦创立[1]。以后临终关怀发展到欧美各国,80年代传到日本,90 年代传到台湾、香港,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建有临终关怀机构[2~5]。对医疗、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大陆临终关怀起步较晚, 1988年8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死亡的机构――天津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和临终关怀基金也相继成立,1988年上海创办了第1个临终关怀机构,1992年,北京市招收濒危病人的松堂医院正式成立,1998 年由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捐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宁养院,开始了国内宁养医疗服务。从2001 年开始,李先生每年又捐资 2 000 万元于国内20 家重点医院开展宁养医疗服务。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临终关怀机构已超过120家,为造福社会、关爱生命、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临终关怀的意义和社会需求
我国每年约有200 万人新患癌症,约有140 万人死于癌症,癌症死亡已占死因第一、二位[6]。有研究显示,癌症患者中50 %伴有中度或重度疼痛,其中约有1/ 3 的人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6],而且相当部分的患者,由于前期治疗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精力和时间,陷入了绝望、疼痛、贫困的境地。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关爱,就会在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中带着遗憾走向人生的终点。在科技、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能让如此数量巨大的人得到心灵的抚慰,将是对以人为本的否定。所以,临终关怀的意义远远地超出了医学的范畴。
到2025年,几乎14%的人口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是增长非常快的一个群体[7]。迅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策各方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使得全世界的政府、社区和家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对卫生保健产业的影响将极为深刻,它要为老龄化的人口提供必要的资源。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为临终病人,生活不能自理,80%左右依靠家属照料,家属面临极大困难,众多垂危老人呼唤临终关怀。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对于临终老年人来说,传统的、机构化的卫生保健形式可能并不是帮助他们和提供爱心的最有效的途径。对于一些临终的人来说,尽管卫生保健系统不断有技术革新,却没有强调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提供尊严。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解决濒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重要途径。
3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面临的问题
从1988年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医院的出现至今,对普通公民甚至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来说,临终关怀还是个陌生的概念,几千年传统死亡文化的桎梏、“忠孝观”的束缚,给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消极的影响,许多人不能正确地理解临终关怀的真正意义,致使临终关怀的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尽管社会的发展呼唤临终关怀的进一步普及,但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开展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在经济上所面临的困境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缺少应有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资助来帮助临终关怀的发展,同时,从医院本身来说,不可能靠临终关怀服务赚取利润。临终关怀的病人不采用价格昂贵的治疗手段,用药也都是选用一些相对便宜的缓解病症的药物。临终关怀服务中,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指导和安抚极其重要,医护人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情感护理,医院必须下大力气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但是这些服务项目都是无偿的。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使许多本应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望而生畏。
(2)缺乏应有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是临终关怀理念发展的巨大障碍。中国人对死亡的看法深受传统文化如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8,9],许多人对死亡的认识还很原始,仅仅处于恐惧和孤独痛苦中,而科学的死亡观是 “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实际上就是为死亡寻求心理适应,这种良好的心理适应对于临终者的家属也同样必要[10]。此外,对于部分家属来说,死亡是更大痛苦的开始,许多人会因为亲人的去世而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精神长期得不到恢复,这些人同样需要给予死亡教育。因此,在中国发展临终关怀,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使更多的人彻底更新观念,完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3)现有的临终关怀机构现状堪忧。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在我国开始起步, 各种临终关怀机构相对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些大城市,且普遍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医院少、设施差、患者少、病房空等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 亿人的人口大国来说,目前的临终关怀机构远远解决不了广大民众的迫切需要。
4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展望和思考
根据目前临终关怀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方面:
(1)将国家、集体作为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最重要主体。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及相关的法律条文,并认真地组织实施,民办临终关怀事业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应充分挖掘,使之发挥更大的效能;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扩大临终关怀在公众中的影响,引起社会的重视与关注;确定临终关怀的实施规程,规范优死程序,实行遗嘱和预嘱制度,使临终关怀在实践的治疗、操作、管理、善终等各个环节上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临终关怀的实践提供依据。
(2)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需要由政府出面组织,要注意其福利性。在服务费用上,坚持国家、集体和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投入相结合。国家应拨专项经费来支持临终关怀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各级政府和集体单位也应对临终关怀有专项经费的投入,同时呼吁社会团体和个人予以捐助,设立临终关怀基金会,建立监督机制,保证基金的正常合理使用。
(3)临终关怀应走上制度化道路。临终关怀服务大部分应纳入到医疗保险之中,从而扩大临终关怀服务的覆盖面,使得更多的病人能享受这一福利。在具体操作中,还应制定出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既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保证该制度的享受者收益,又完全从现实的财力出发,将提供的服务仅限于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临终关怀服务健康、有序、持久地运转。只有不断推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才能促使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4)临终关怀的发展要注意多渠道。可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如独立的临终关怀医院、在综合医院开设临终关怀病房、家庭临终关怀病房、临终关怀的居家服务等,在更多的基层医院向医务人员普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使更多的有临终关怀需求的患者得到应有的关怀。
(5)加强对临终关怀专业人员的培训。编写相关科普文章、教材,举办各种培训班、讲习班,在医科院校增设“死亡学”、“临终关怀学”等课程,逐渐形成一支临终关怀的专业骨干队伍;设立临终关怀学专业,加强对临终关怀基本理论的研究,对传统生死观、死亡哲学、医学模式、安乐死、优死论、病人的权利、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姑息治疗、善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的研究。
(6)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必须从国情国力出发,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扩大。临终关怀将家庭成员的工作转移到社会,使照料工作社会化,将家庭责任转由社会来承担,而社会承担离不开经济条件支持;临终关怀服务,社会需要重新认识帮助面临生命终结的个人有尊严和舒适地死去,强调家庭成员或照料者对濒死者提供富有爱心的帮助。
(7)适度发展临终关怀对于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临终关怀需要社会支付较多的服务费用,但对于那些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来说,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减少大量的甚至是巨额的医疗费用。如果将少数人的高额无效的费用转移到其他多数人有结果的治疗上,医疗保险费用就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
(8)临终关怀的推广需要人们在观念上进行一场革命。一是要改变死亡的传统观念。在忌讳谈论死亡的文化中,是无法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濒死病人、家属及医生都要坚持唯物主义,当死亡来临时,应该面对现实,承认死亡,承认进一步的治疗无效。二是要改变使用卫生资源的传统观念。临终关怀一改过去对任何病人无一例外一律实施医治的作法,承认医治对某些濒死病人来说是无效的客观现实,通过对他们提供舒适的照料来替代卫生资源的无谓消耗,它实质上体现了对病人及大多数人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总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的大量涌现,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临终关怀是一个节省费用的有效照料方法,是解决濒危病人家庭照料困难的重要途径。鉴于计划生育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社会在提倡优生优育的同时,也要注重临终关怀,使濒危老人尽量获得善终的关怀,有尊严和安详地告别人生。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不断地将临终关怀事业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韩修英,李玉萍. 临终关怀之探讨[J]. 实用护理杂志,1999 ,15(3) :50.
[2]Defilippi K, Downing J, Merriman A, et al.A palliative care association for the whole of Africa[J]. Palliat Med, 2004 ,18(7):583584.
[3]Rajagopal MR, Venkateswaran C.Palliative care in India: successes and limitations[J]. 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3,17(34):121128.
[4]Austin LJ.New directions in endoflife and palliative care in North Carolina[J]. N C Med J,2004 ,65(5):311.
[5]Sham MK.Pain relief and palliative care in Hong Kong[J]. J Pain Palliat Care Pharmacother, 2003,17(34):6573.
[6]孙燕,顾慰萍. 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6.
[7]Gunten CF.Financing palliative care[J].Clin Geriatr Med, 2004 ,20(4):767781.
[8]兰礼吉,冯镜. 死亡观及死亡教育的哲学浅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 ,13 (4) :2223.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存在着急需整合各种教育要素的构成方式,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文章结合对传统模式弊端的解析,从医德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评价和育人理念等五个方面,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新模式的建构提出了可行性办法,即遵循人性原则,注重人文养成。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的现状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课程设置散乱无序、教师结构缺乏权威、教学方法刻板陈旧、学生态度可有可无”。面对这一现状,医德教育作为对医学生进行的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急需整合各种教育要素的构成方式,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本文结合对传统模式弊端的解析,就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新模式的建构作了如下几点探讨。
1医德教育内容:从“伟大”走向“平凡”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沿袭了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做法,在学校的职业德育中表现为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伦理道德教育,重视德性修养而忽视基础文明化育。而实际上,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化育是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化育是从“做人”伊始的;政治、思想教育是建立在“成人”基础上的。为此,以“如何做一名悬壶济世、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为核心的医学院的医德教育应从“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开始。
医学院的医德教育可以以“生命至高无上的生命观教育,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教育,良好的礼仪教育和操作严谨、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同时,学校的医德教育要优化内容的序列,注意德育目标的渐进性。这就要求: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可按“先成人,后成圣”的原贝Ⅱ进行安排,如:可对新生进行以中国哲学(特别要重视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借鉴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儒家仁爱之心、行医家精诚之术去审视、认识、践行医疗活动,培养医德情感,增强医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培育。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然后再对其进行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职业伦理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一个好医生。
其次,在医学伦理学的教材问题上,鼓励结合教学医院的典型代表自编生动教材,以具体医学伦理案例的解决为教学单元,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制定医德教育目标,规定医德教育内容和范畴,以期使其教学更具可操作性、更能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临床,提高学校医德教育的时效性,更好地完成医德教育从低层次标向高层次的过渡。
2医德教育途径:从“封闭”走向“开放”
目前的医德教育实践是以说服教育为核心的,其最大的特点是控制性和封闭性。这种教育模式企图通过封闭学校课堂的办法,堵塞不良信息,规约学生的视野,控制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理想化”教育,以培养其健全完善的人格。殊不知,这样做忽视了人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这一基本事实。要知道,在当今开放的信息时代,控制和封闭不仅难以实现,而且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封闭的课堂里,教师向学生传播的是理想化的教育要求和处理过的信息,而这些与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所接触到的许多医疗卫生的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反差,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医德教育内容的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德育的短效或不明显、不稳定。另外,医德教育仅靠学校教育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协作以及学生的自我修养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不能封闭性地围绕某种“正确”的规范或“理想”的价值观而运作,而应该开放性地围绕现实生活实践和理想的道德生活来构建医学生的医德生活主体。因此,围绕医德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增加“四早”学习内容:即早期接触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工作环境、早期参与科研项目、早期深人专业领域。可以在第一学年安排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生可在社区医院早期近距离接触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工作环境以培养医德情感),设置病医生关系课程,并贯穿整个本科教育阶段。这样做可使一年级学生接触病人,学习医学社会问题。当然,开放式的医德教育离不开临床带教教师和任课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以增强学生在认识工作环境过程中,面对医德困境时,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3医德教育方法:从“他律”走向“自律”
医学院医德教育的传统模式是一种他律型的德育模式,以德育目标的客体性、德育方式的强制性和德育过程的灌输性为表现形式。医学生普遍接受着单一化的教育要求,接受着纯医德知识的灌输,缺少医德情感的体验和医德意志的锻炼,更谈不上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教学模式造成某些医学生知行脱节、缺乏医德行为的自觉性。要知道,“道德教育主要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的信念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而这种忽视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重外律轻内省的学校医德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缺少现实的生活意义。医德教育必须遵循人性原则,激发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其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即从“他律”走向“自律”。
为此,医学院的医德教育模式要有新的突破。首先,要实现医德教育目标由客体性向主体性的转变。医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现有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医学生报考医学院的动机是看到从医社会地位高、收入可观而稳定、实惠多等优越性,学医的伦理思想准备不足,不了解从医的艰辛、劳苦,没有为病人甘于奉献或牺牲个人利益的思想准备。针对这一现实,医德教育应从教育方法上有所创新,不要把学生视为医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将德育目标定位在医学生能够在医疗实践中服从《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疗单位岗位规则等这些客体性目标上;而应一定要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医德教育目标最终落实到学生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的发展上来。其次,要实现专业教育和医德教育有机结合,使德育方式由强制性向民主性的转变。纯理论的医德教育本身易流于形式,甚至乏味、枯燥,而专业教育和医德教育有机结合,容易使医德教育“入耳、人心、人脑”。所以,要特别重视医德教育在医学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讲解高血压脑出血时,指出病人的高颅压症状(头痛、呕吐、视水肿)、意识障碍、瞳孔变化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迅速改变时,应适时教育学生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不辞辛苦,严密地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能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手术以抢救病人生命和残存功能,争取最好的愈后;当讲解影响组织再生修复的局部因素时,可举出临床上由于手术中操作不慎把纱布、器械留在体内,导致手术切口长期不愈合,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应承受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引起医疗纠纷的实例。教育学生“医本治人,学而不精,精而不诚,反为天折”,适时对其进行以操作严谨、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之一的医德教育。新晨
4医德教育评价:从“定量”走向“定性”
传统的医德教育主要以教师的训导和相关理论传授为主,过于强调医学伦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致使其在评价标准上常常以考分取人。然而,“书面考试可以反映一个学生有关这种精神的知识(就语词证明而言),但是一个学生可以有关于这种精神的知识,然而没有(或者并不感受)这种精神本身。学习一种精神当然不仅仅是学习关于这种精神的知识,有能力或者愿意说出忠于这种精神的保证,并不向我们担保这个学生已经有了(学到了)这种精神”。
定量”是手段,“定性”才是目的。在评价医德教育效果时,首先需要结合量化测评进行定性分析,以便能够客观真实地掌握医学生的医德发展状况。其次,要树立全面意识,既要检查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对其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等进行评价。第三,要树立教育改进意识,通过全面地了解医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的发展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进步,使医德教育评价有助于避免施教的盲目性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以更有利于提高学校医德教育的实效。,
5医德教育育人理念:从“经世致用”到“人文养成”
目前,医学教育过多地强调成绩、能力、效率和竞争,而忽略了医德养成,致使一些医学生缺乏责任、态度、价值、方式、情感等人文内涵。表现在:经世致用的本事不错,专业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爱心与责任感,缺乏奉献与牺牲的高尚情怀;对医学以外的社会伦理、文化素养、职业精神等做人要务缺乏应有的重视与培养意识。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医德教育实效性降低。
人文养成就是指人文精神的养成。人文精神,是一种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追求善和美,体现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努力去挖掘人自身的本质和人性的力量。二是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医德医风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医德建设,人文精神是基础;医德教育,人文养成是关键。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德建设的治本之策,也是医德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定位;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82-01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护理专业。
1专科学校护理专业高职特色定位
大专层次可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两种不同类型。专科更注重理论培养;而高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高职”特色具体体现在:职业性与学科性结合,高职专业的划分,实行“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1]高等专科教育这个层次区别于其它教育层次的、定型的、稳定发挥作用的特殊优势,就是专科特色,体现在专业服务范围上的针对性,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实用性和人才素质培养上的应用性。[2]专科教学要体现专科特,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大学专科层次的高职,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训练,毕业生属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现有的高等专科学校主要是专科层次的教育, 许多专业与本科的同专业类似,属学科专业教育性质的,其中有些专业本来就是职业教育性质的,如:护士、财会、文秘、旅游等专业。护理专业的改革实质上应从学科专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中国的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存在不足,如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科研都是按照医学模式进行的,而非护理科学教育模式造成了一种误区,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的影响,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识――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众促进健康的知识。护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不应是本科教育的“浓缩”版,而是高职教育。
2与护理高职特色相适应的课程设置
2.1强化护理操作技能,突出高职特色:按照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士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本着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整合,为护理操作训练提供时间保障。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重组医学基础课。《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整合为《正常人体功能学》,《人体寄生虫》《免疫学》《微生物》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实验实训课整合为《临床护理技能学》。改变学时分配少,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技能操作、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与专业操作技术、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淡化专科教学,培养通科护士:改革传统的以医学课程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建立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观。打破传统专业课程体系,按“生命周期”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把内、外、妇、儿、五官科护理等课程,以孕期、新生儿期、儿童期、成年期、老年期为阶段,整合为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淡化学科,形成整体护理观,突出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培养知识能力型的护理人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范畴日趋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在职护士都将面临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的问题[3]。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各种新仪器、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时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毕业生只是一个通用护士,淡化专科教学,有利于培养通科护士。
3厚重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护理教育应当摆脱医疗模式,护理是研究人对疾病和健康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并受的影响。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知。发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众促进健康的知识,医学与护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人在社会中生存,与生活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发生联系,使得人的身心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护理知识范畴包括人、社会、环境、健康和疾病。现代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我国护理教育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致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各医学院校护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6]专业设置过于专业化、专门化和就业压力增大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根本原因。现在专科学校实行学分制,增设选修课。我校护理专业任选课设置的课程为康复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普通话、创业教育、护理毕业设计指导、高等数学等,这些课程只是对学科专业教育时间不够的一种补充形式,没有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必须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大幅度增加一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尤其是文学、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强制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办法,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既体现出专业特色,又渗透着人文教育,培养出多学科、跨领域、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护士生。
参考文献
[1]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建议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150301 9787040150308
1.是促进我国医学学科健康发展的需要。学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一书中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引发了医学界的一场深刻变革,使医学学科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向更加符合医学宗旨的“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体系的转变。而践行这一核心服务理念,必须对我国现有医学学科进行重构,以实现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医学模式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进而促进我国医学学科的健康、协调发展。
2.是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具有权威影响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为保证医学院校毕业生具有日后从医的核心能力,于2001年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的基本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与研究等7个宏观领域[2]。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看,有4项内容都属于人文素质类要求,而这正是我国医学教育的“短板”,为实现这一目标,医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医学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纠正重科学知识轻人文素养,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偏见,从而促进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医学教育的科学发展。
3.是满足民众诉求的现实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医疗技术和生命现象过程中的技术主义倾向日益严重,而人道精神并未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扬升,于是出现了医疗活动中“道”与“术”发展的失衡,使得现代医学出现了过分商业化、技术化的倾向,并似乎已染上严重的“唯科学主义”“技术崇拜”与“人文精神萎缩”等顽症[3],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医患关系的高度紧张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疗行业的现状与民众需求形成巨大落差。纠正这一背离医学宗旨的行为,迫切需要整个医学界的努力,需要医学院校从自身做起,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切实担负起培养既具有精湛医疗技术又具有丰富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的医学人才。
总之,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之魂,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忽视医学人文知识的涵养,不仅将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还将影响医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的中坚力量,强化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二、当下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1.从认知角度看,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行动总是由其思想支配的,有什么样的认知,便会导致什么样的行动。我国西医作为舶来品深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普遍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不能深刻体认“人文素质之于医学生就如同专业素质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受益终生的基本素质”[4],因而忽视甚至轻视医学人文教育,普遍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部分医学生只重视实用技术的学习,除专业知识、技能外对其他学科和知识都不感兴趣,更不重视人文素质的修炼,缺少一颗宽容、仁爱之心;部分医学生甚至不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5],医学人文教育收效甚微。
2.从学科建设看,我国医学人文学的学科归属尚未明确,缺乏医学人文学科的战略规划。学科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我国医学人文学虽有一定发展,但还远远不够。我国学科目录并未将医学人文学作为单独的学科设立,使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从事该领域教学和科研的人员没有学科归属感,评聘职称时只能挂靠其他相近学科;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学科门类不齐全,人文学科受到严重排挤和削弱,课程设置残缺不全且多为选修课,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强化应用技能等,这样的人文教育无疑是肤浅、空泛的[6];在省级乃至国家科研立项中医学人文学的研究专项稀少,这都将严重制约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引导功能的发挥。
3.从教育效果看,与民众对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程度尚有相当的距离。医学院校是输送医学专门人才的摇篮,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有赖于良好的教育,其中包括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医学院校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偏重医学技术,难以将医学人文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医学人文教育缺乏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人数普遍不足,专业培训严重受限,通晓医学史、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跨学科人才紧缺,教师缺乏学科归属感;教师教学方法陈旧,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大多照本宣科,很难联系医学实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分析,有调查显示,学生对人文类课程期望值很高,但“老师在授课时教学手段单一,照本宣科,不能更多更好地结合实际,使得课堂讲授没有吸引力”[7]。这样的教学效果势必与民众的需求程度形成巨大反差,医学人文教育难以承载民众期望之重。
4.从行风现状看,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教育相抵触。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分医务人员的人生价值天平发生倾斜,仅将医疗卫生职业视为谋生的手段,工作缺乏责任心,对病人态度冷漠,无视生命的珍贵,吃拿卡要、开大处方、收受“红包”、索要回扣等,严重背离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少医院管理缺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片面强调经济指标,对医德医风要求不明确、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对违反医德医风的行为或听之任之,或查处不严,致使行业不良风气蔓延,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权益,败坏了医疗行业的形象,还使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说服力,给医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1.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专业化培训的重要载体,开展医学人文教育需要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医学人文教育作为一个学科群,首先要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划定医学人文类课程的范围,结合各校实际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和教学内容,科学制定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并统一规划和编写高质量的医学人文教育教材;其二要确立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并处理好核心课程与一般课程的关系,如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等课程属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应列为医学生的必修课,一般类课程可列为选修课或作为推荐阅读书目;其三要加强人文学科与医学专业的交叉融合,形成完整、系统、有机的与医学相匹配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在进行医学专业教育时,应充分发掘人文科学资源,注意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时,应将人文教育类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教育课程一体化,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避免以往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中注重理论,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传授,而对适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的问题。[8]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增强医学人文类课程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医学人文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校内、校外两大资源,既要充分用好本校已有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师资力量,又要面向社会聘请一批学有建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和专业人士,通过开设医学人文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才引进、在岗培训、脱岗进修、学术交流等形式,拓展和提高人文学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使之能善于运用医学基本知识和医学案例阐发和说明本学科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人文学科教师队伍的量化考核和激励,明确目标要求,加大督查力度,奖励和表彰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优秀教师,逐步提高整个人文学科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学科教师队伍的人文知识培训,使之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自觉将“授业”与“传道”有机结合起来,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如生理学与心理学、临床医学与医学伦理学的有机结合等,使医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3.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应鼓励教师探索医学人文教育教学规律,学习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在探讨和交流中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直面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强化医学生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价值理念,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应引导医学生将医学人文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学会从医学、道德、法律、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去研究、解决医疗问题,使临床实习既是医学专业技能的实习过程,也是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
4.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基地。环境教育理论认为,人与环境是交互作用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文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情感,一种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在进行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时,应充分发挥实践教育基地的作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合力育人的格局。人文精神只有通过主体自身的人文实践才能得到培育和生成,医学院校应通过军校共建、校地共建等多种形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等。社会和家庭是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家庭和社会应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支持、配合医学生的支教扫盲、科技扶贫、卫生服务、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以及志愿服务、义工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医学生在深入社会时了解国情,在服务民众时培养情感,在实现价值时体验人生,逐步培养团结友爱的时代精神、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全面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
5.强化医学人文教育的校园氛围。学校是一方舞台,也是一个社会,校园文化是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医学生性情的陶冶、德性的养成、情感的升华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应积极开展蕴含医学人文精神、充满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校园医学文化精品、名品,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逐步培养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悬壶济世的人文情怀;应着力在建筑雕塑、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活动场所及设施的布局、设计等方面下工夫,充分展现医学悠远的发展历史、关注人类健康的人性光辉,增强医学生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应重视感性手段的运用,如观看电影、录像,阅读感人的文学作品等,通过感受细致入微的关心爱护和良好的后勤服务,让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懂得关心他人、关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强化其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与奉献精神,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成为提升医学生文化品位、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
【摘要】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被广泛接受的以临床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案例质量的好坏是PBL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复习文献见案例撰写的讨论甚少,作者基于头颈外科最常见的上颌窦癌病例,对PBL案例的设计、撰写原则及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好的PBL教学案例务必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围绕案例提问并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沟通技巧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PBL;头颈外科;案例;临床医学教学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 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它是采用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它将学习设置于复杂、有意义的问题环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培养自己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1]。与传统的以授课的方法相比,PBL 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其他各方面的素质,如创新思维、团队精神、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个性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当今高素质医学人才所必需的。PBL教学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系统和疾病为主线,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3],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获取知识与获取技能并重的教育目标; 注意培养具备良好团队协作精神、领导才能和知识面丰富的高素质医学人才[4]。开展PBL教学应具备3个基本的条件,即设施完备、受过PBL培训的师资队伍和一定数量、定期更新的教学案例[5]。PBL教学过程包括七个步骤:核实相关术语;找出病例中有关的线索;根据线索推测做出假设;制定学习日程;所有成员自学获取大量的资源;与其他成员分享学习成果;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中,高水平的PBL教学案例是成功开展PBL教学的关键。有关PBL教学模式在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已见诸报道,但探讨其案例撰写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参考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案例模板和教学要求,以头颈外科中常见的上颌窦癌为例,探讨本学科PBL教学案例的撰写要求、内容、方法及技巧,为开展和规范本学科PBL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1 PBL 案例内容与格式
PBL案例可分2次或3次课程完成,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决定。其内容应包括:(1)封面〔案例名称即主题,能生动体现主要目的,有趣而易记,常见或重要病征〕;(2)第1页:注意事项;(3)第2页:本案例撰写者的姓名、单位、E-mail 和联系电话,案例摘要,关键词;(4)第3页:学习目的,包括基础医学(列出具体学科名称)、临床医学(列出具体学科名称)和医学人文(列出具体学科名称)的具体要求;(5)案例正文:第一部分(2 学时)、第二部分(3 学时)、第三部分(3 学时),每部分均包括案例内容、教师注意事项(本案例的教学要求)、主要讨论点和问题;(6)本案例小结(1学时,附机制图);(7)主要小结;(8)参考资料。
2 案例撰写原则与方法
撰写案例前,首先确立PBL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所涵盖的知识层次,再搜寻合适的病例,撰写成适用的教材。好的案例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能使学生从中学得很好的逻辑思维。给学生的PBL案例,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掌握应学的医学专业知识。因此,选择的病例应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的个案,而不一定是难以诊断的病例。案例应当配合整体教学目标,并尽量与系统教学进度同步。案例撰写尽量以实际病例为模板,重新整理编排故事,以逻辑推理为主线,依序写成4~6 幕场景,并以在4h内完成讨论为原则。为了案例的完整性,可在其中加入一些如人文、社会、心理、伦理、法律等议题,供学生深思与讨论,以达到整体教育之目的。第一幕要提供学生多方位思考空间,一般是整个案例的中心问题。临床案例常以主诉开始第1幕,而后逐渐释放信息,缩小范围,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 探讨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案例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病人陈述,②进一步病史和检查,③检查结果,④治疗,⑤预后及进展情况。案例分为教师版(tutor guide)和学生版(student guide),学生版只有剧情和场景,教师版则包括完整的标题、前言、剧幕及参考文献。案例剧幕要有故事性,引发学生多向思考和讨论。以下通过1个具体实例,阐述PBL案例撰写的细节、要求及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
2.1 第一部分(1学时)
病例描述:患者ххх,女,45岁,职员,以左侧眶下方肿胀伴左侧颈部肿块、左上列牙痛前来就诊。患者述左侧眶下方渐进性肿胀5月余,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按面部感染处理,口服抗生素(名称与剂量不详),效欠佳。1月前患者发现左侧颈部肿块,逐渐增大,未予重视。15天前患者感觉左上后牙齿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按牙痛给予镇痛药,效欠佳,为求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就诊。教师注意事项:围绕左侧眶下方肿胀、左上后牙齿疼痛,引导学生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等方面展开讨论。
主要讨论要点:①引起眶下方肿胀、左后上牙齿疼痛、颈部肿块的病因及疾病种类;②从医学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讨论造成未早期诊治的原因。讨论问题:①根据该病例信息,你认为可能的疾病是什么?(列出至少4种可能)②你认为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③如果要明确诊诊,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或病史采集? ④从该患者到当地医院就诊的情况,如何看待当地的卫生工作水平?
2.2 第二部分(2学时)
本部分包括2 段。
2.2.1 第1 段:入院后体格检查:T:36.0℃ ,P:70 次/min,R:18 次/min,BP:140/80mmHg(右上臂);神志清,自主,皮肤弹性好无黄染及蜘蛛痣,无明显消瘦;脊柱生理性弯曲存在,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心、肺、肝、肾、脾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均正常。肝功能:总蛋白:65g/L,白蛋白:31g/L,其他肝功能指标均正常。乙肝两对半、甲肝、戊肝抗体均为阴性。空腹血糖:5.1mol/L,梅毒(TRUST)检测阴性,HIV 检测阴性。
专科检查示:双侧面部不对称,左侧眶下方肿胀明显,表面皮肤无充血,可触及一肿块,约1.5cm×3.0cm 大小,质地硬,界限清楚,无活动,无触压痛。牙列完整,开口度2 横指,开口型正常。左上后3颗牙齿活动,触痛,唇侧牙龈糜烂,局限性突出,触之易出血,硬腭无明显塌陷,腭部黏膜无异常。左颈上部触及一肿大淋巴结,大小月3cm×3.5cm,边界清,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差。入院后初步诊断:左上颌骨肿物性质待查。教师注意事项: 根据对患者的专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将病变局限于上颌骨肿块。教师可引导学生考虑, 入院初步诊断左上颌骨肿块,理由是什么?上颌骨肿块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临床特点? 为了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主要讨论要点:①这些化验检查有何意义?②专科检查的主要特点和意义讨论问题:①根据上述检查,应排除哪些可能的诊断? ②最可能的疾病是什么?诊断依据? 其解剖、病理或生理学证据是什么? ③为了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或需要什么信息?
2.2.2 第2 段 影像学检查:鼻窦及颈部CT轴位和冠状位、软组织窗和骨组织窗(提供图)显示:左颌窦软组织影,上颌窦前壁、内侧壁、后外侧壁及下壁骨质破坏,上颌窦肿物侵及翼腭窝。颈部左侧颈动脉三角二区淋巴结肿大,约3cmх4cmх2.5cm,边界清,轻度强化。口腔全景片示:左上颌骨部分骨质破坏,与上颌窦相通。教师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从影像学表现上区分上颌窦癌与上颌窦囊肿或息肉等,并针对病变的范围,讨论合理的治疗方案。主要讨论要点: ①本患口腔全景片及CT 片的主要特点, ②影像学上需鉴别诊断的疾病及各自的特点。讨论问题:①根据病史和检查,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②该病影像学检查的特点是什么?③针对本患者的病情,下一步如何处理?
2.3 第三部分(3 学时)
患者入院后经口腔从左侧上后3颗牙对应的牙龈肿物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病理确诊后,由于病变范围较大并颈淋巴结转移,行放疗70Gy,8周后在全麻下行左上颌骨次全切除术+钛板和带血管游离皮瓣修复左上颌骨,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行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
教师注意事项: 本部分给出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术后组织病理学表现。鉴于治疗方法与病理学表现,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上颌窦癌如何治疗?,上颌骨切除后如何进行修复?上颌窦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病理类型?上颌窦癌的扩散方式有哪些?如何防治复发,如何向患者解释复发的风险?主要讨论要点:①手术治疗原则及其理由,②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表现, ③上颌窦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讨论问题:①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如何治疗?②上颌窦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如何, 如何回答患者所担心的问题? ③该患者在外院诊治过程中有什么教训可吸取?
2.4 本病例小结(1 学时)
在本病例学习过程中列出了10多个问题,中心议题是:本病例可考虑哪些上颌窦疾病,通过逐步排除法,最终聚焦在上颌窦癌的病因、临床病理学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使学生对上颌骨肿块尤其是上颌窦癌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并引导学生从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政策、医患沟通等方面吸取经验和教训。主要小结: 每部分或每段的学习目的和重点,基础、临床与医学人文知识的贯通和融合,根据前因后果,列出致病机制(提供示意图或视频)。
2.5 参考资料
可根据教学目标,附上相关的重要参考文献,让学生自学参考。
3 讨论
在医学教学领域,PBL是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具体病例的疾病诊治等问题进行讨论学习的过程,其实质为基于案例的学习。在PBL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引导者、CASE的评判者和建议者、学生自我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估者[6]。该教学法采用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 ,基本模式与流程:病例问题自学讨论小结。PBL教学围绕某一种疾病,通过逐步给出案例中的信息,让小组学生进行讨论,从中发现问题或设想,通过学生查询文献资料、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从而提高其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在PBL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展PBL教学,必须有足够的高水平的案例作为教学保证,并每年更新其内容,保持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神秘性。PBL案例主要围绕4个医学主题展开:(1)健康与疾病时的人体生物学问题;(2)专业技巧;(3)人口健康、医疗服务、经济政策;(4)医疗道德及专业态度[7]。PBL的学习范畴包括医患关系、医疗与社会关系、医生与其他医务人员关系等人文科学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并对疾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8]。撰写PBL案例需注意:(1)明确案例的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案例源于某一具体临床问题, 应由此激发学生思考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并与临床医学知识、临床以及流行病学、社会医学、伦理学等紧密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9]。(2)案例编写需遵循“渐近释放信息”原则,一般以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社会状况和系统回顾开始,逐步给出体格检查所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直至最终诊断和治疗结果。每一部分均隐藏许多“问题”或“设想”,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逐步排除法,识别、探寻、讨论和完成最初设立的学习目标。(3)教师版案例中,应详细列出剧幕里隐藏的“问题”和讨论的“学习重点”,辅导老师在学生讨论时,如发现遗漏了某些项目,会及时发现并向学生提问, 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轨迹展开讨论,达到教学目标要求[10]。(4)剧幕内容源于临床真实病例,应根据需要重新编排。可加入虚拟情况以考查学生社会、人文及专业素养。(5)案例是临床实际病例,每一个场景的设计都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剧情内容如讲故事生动、真实、符合医学知识。影像学、手术学、组织病理学表现等须提供图像。不必刻意隐藏最后答案而忽略主要学习目标,也不要太早给出最后答案,而使学生忽略其他学习目标。(6)好的PBL案例需要一个仔细勘酌、反复修改完善,要求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案例的撰写。案例初稿写好后,教学主管部门开案例审查会议,邀请相关专业教师、案例审查者和撰写者共同讨论并修改案例内容。经过几次修改、审查、确认案例内容无误后,试用于PBL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再作修改,直至满意。
[参考文献]
[1] Mc Parland M ,Noble LM ,Livingston 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 ry [J] . Med Educ ,2004 ,38 (8) :859-867.
[2] Belland B,French B,Ertmer PA.Validity and problem- based learning research:A review of the instruments used to assess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J].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2009,3(1):59- 89.
[3] Belland B,French B,Ertmer PA.Validity and problem- based learning research:A review of the instruments used to assess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J].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2009,3(1):59- 89.
[4] McHarg J, Kay EJ. The anatomy of a new dental curriculum [J].Br Dent J, 2008, 204(11):635-638.
[5]马慧娟,袁 芳,武宇明.PBL教学的开展条件和模式探索.教育战线,2006,93-94.
[6]李丽萍.PBL教学中教师角色功能定位与思考.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J],2010,24(1):17-19.
[7] Winning T, Townsend 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dental education: what’s the evidence for and against...and is it worth the effort? [J]. Aust Dent J, 2007, 52(1):2-9.
[8] 欧阳玲莉,陈一强,罗佐杰. PBL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之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S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