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电气基础知识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气基础知识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气基础知识培训

第1篇: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按照采油厂关于岗位培训工作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搞好现役电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同时针对目前我厂电气运行人才储备缺乏,动力装备日常工作中凸显的理论基础薄弱、维修技术经验欠缺等问题,6月24日,动力装备科在办公楼一楼电教室举办了为期10天的电力技术培训班。

培训开展前动力装备科召开专项会议,科长全面安排部署了各项准备工作。5月底,动力装备科按照厂内培训管理的要求办理了相关手续,并及时向各相关单位培训,同时诚挚邀请机电工程学院的老师来我厂授课。6月20日,动力装备科向参训人员所在单位发出通知,详细说明参训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

6月24日,培训班正式开课,授课老师根据我厂实际情况科学拟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分别从电力安全知识、电工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教学授课,使培训人员从基础理论入手,打好了实践操作的坚实基础。7月2日,课程学习结束,动力装备科组织了严格的理论和实操考试,57名参训学员均以合格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培训期间,动力装备科派遣专人进行日常管理,负责学员的考勤、作息、课堂纪律等管理工作,了解学员思想动态及学习情况,积极配合授课老师的教学工作,确保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我厂电力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参训人员掌握了初级电工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独立上岗,完成一般电气线路及常用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与操作。同时此次培训对提高我厂电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保障采油厂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2篇: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 电工电子技术 训练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中非常缺乏关于电气工程的训练,只是单纯的讲解关于电工电子的技术,这样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生产实践能力。如果在电工电子技术训练中借鉴电气工程的训练将能够更好地加强我国电工电子人才的实践能力,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这将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要求。本文将详述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概况、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内容、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和训练建设的目标以及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

1 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概况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被运用于各大高新技术中。一个国家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将反应出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研究电气工程的科研。以往对于电气工程的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但是这个定义十分宽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今社会对于电气工程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这个定义使我们要重新检查并重新构建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从而使得电气工程的教学能够更加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电气工程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以及一定程度的实践操作技能,一个合格的电气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也要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知识消化理解。

2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内容

2.1 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含括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电路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电机及控制部分以及电子技术部分。电路的基础知识含有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其中交流电路相对复杂。电机及控制部分含有电磁的基础知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交流线圈电路和可编程控制器,其中变压器、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可编程控制器都有非常广泛的运用。电子技术部分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其中数字电子技术含有触发器以及逻辑门电路,而模拟电子技术含有半导体器件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电路基础知识、电机及控制以及电子技术这三种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有很显著的作用,学校在制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并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术。

2.2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层次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实训教学、应用与设计的实践教学以及提高开放式的实训教学。基础实训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技能,通过基础实训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并更深刻的掌握已有的理论知识。工程应用与设计的实践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学习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的生产实际中。开放式实训教学就是提倡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开放式实训教学将使得学生更多的关注课堂外的科研活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让学生在社会的大平台上积极发展。

2.3 电工电子技术试验实训课程体系的改进

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体系进行改革的目的是突出实训的实用性以及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就是要使得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基础技能,所以在实训之前就要让学生了解实训的教学目的,教师是通过实训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无法辨识知识的重点部分,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实训来了解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

3 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和训练建设的目标

现今的电气工程训练一般分为两部分,主要是依据其专业的不同来区分的。第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一些相对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逐步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理论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另外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实际原理、安装以及调试过程,通过这些学习掌握基础的电工技能。电气工程训练的目标是使得工科学生不仅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使其在电工电子技术上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践达到社会对其的培养需求。

4 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

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体现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妥当和教学实践与社会实际情况脱轨,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得到恰当的安排,即学生的课程会出现突然很多及突然没有的情况,这样便使得学生在下一节学习的时候遗忘了上一节课的知识,教师在上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上一节的温习,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长时间的没课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速度加快。再就是教学的实践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学生在电气工程的实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室内照明电路,而室内照明电路技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早已不是最新的电路,但是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电路,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同时还要注意课程之间的间隔时间,避免课程之间有长时间的间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就是增加新的电路或者电子产品制作来供学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气工程所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所以不仅要加强学生关于电气工程技术的理论学习,还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雷学敏.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范瑞云.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J].科技传播,2011.

[3]黄文浩.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月刊),2012.

[4]赵妮娜.竞赛式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3.

第3篇: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一、当代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人才需求的特点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特点要求毕业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知识点有着准确的掌握,对工作原理有着清晰的认识[2],且掌握的基础知识要贴近生产实际,突出实用性。

(二)持续的创新能力

持续的设计与不断更新的产品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活力源泉,是生存发展的基石。自动化人才应始终拥有创新的意识,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产品设计时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原有的品级,改革现有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当前的人才需求实际上看,创新特点的人才非常受企业的欢迎。

(三)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电气自动化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内容,新的设备介入[3]。只有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工作中继续完善知识体系,接受新的知识内容,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突出对于技术发展的认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身的岗位需求,选择学习的方向和实际内容。

二、面对人才需求的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一)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是解放人的思想意识,开放性的态度理解世界,提倡个性发展。把创新的意识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知识体系的形成,正是不断突破前人的创新所形成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鼓励其提出问题,利用他们认为可行的思路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首先从教师开始,他们的身体力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根本性的,整个教学的展开都牢牢的体现这一基本点,把最新的发展动态,取得的学术成果,理论突破在教学中都应有所体现。创新的意识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应根据客观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年级逐渐养成。大一介绍自动化发展历史重要的人物,重要设备、主要理论创始人的名字、学历,职业经历等基本内容。大二时介绍当前研究领域的难点,近些年的突破点,研究的方向,学校专业的带头人,取得的成果等。大三则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以兴趣小组、社团、创新实验课题参与等多种方式亲自参与到创新实践当中。大四为分水岭,就业的面向企业的生产实际,通过实习的途径了解企业需要的改进和创新的方向,继续深造的同学则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科技文献,亲自参与科研项目。在实践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时,理论研究、分析和讨论是有效的方式。邀请学校知名专业老师、企业的突出技术人才,甚至还可以邀请创新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以学术讲座的形式,分享经验,介绍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灵感的源泉,困难的解决思路等。讲座时,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把已有的科研项目、创新计划,与学生们分享,从新的思路分析探讨,最后由指导教师总结评定,进一步提高对创新的认识。

(二)重视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时期的学习本身上就是“自主的学习”,虽然有教师教学指导,但是大部分时间却由学生自己来把握。这段学习时间利用率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知识体系建立,关键知识内容的储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作后的适应性,职业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意义的学生“独立”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步骤的能力形成。安排学习主线,现在的课堂教学体系已经非常完善。需要补充的只是课堂外的内容,充实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宽度,对于兴趣点加深深度。成立若干个自学小组,由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组长,力争在组内解决问题。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反馈到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答疑,或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解答。对学生多给予鼓励,即使出现失败的情况,分析失败的原因,经过多次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会明显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应强调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时,强调知识点的理解,发展性的分析和记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现状,层层推进,对于存在的知识掌握不清,理论混乱的情况,选择突出的问题利用答疑时间处理。还可以抽出少量的课时,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去讲解,增强他们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方式与思路

(一)专业教学方向的创新

1.创新方向确定的方法教学创新和改革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创新方向,只有方向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电子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广泛,在明确创新改革方向时,首先需要对社会上各大电力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市场需求,通过分析市场数据,从而制定出教学改革的方向。其次需要对历年学生毕业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分析就业形势,从而制定详细的改革措施。最后,要明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范围,通过调研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主要包括电机电气维修、电气自动化控制、自动装置的安装以及电气设计等领域,结合不同的领域要求和规范,需要明确各个领域的侧重点,从而明确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2.培养目标的确定高校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型人才,所以,在进行高校教育时必须立足于社会市场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其中培养目标的确立尤为重要。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规律进行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据社会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且要兼顾其他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既要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也要培养生产、服务型人才,因为电气行业不仅涉及到电气设计和电气制造领域,而且还有电气产品的销售领域,所以在进行专业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注重侧重点。

(二)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1.专业课程内容的创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性强、实践性高,大部分岗位要求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所以,在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和创新时必须依据理论实践双向发展的原则进行。目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材内容理论知识占据绝大部分,所以,在创新中应该加强实践内容的比例。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这样分配到每科的学习时间就会相对减少,教师很难讲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即使全部讲完,学生要完全理解吸收也非常困难,这就需要在教材中加入实例分析进行辅助教学。在教材内容改革中,首先,应该以基础知识为框架,然后加入实例分析,从而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次,要结合社会发展方向,将社会生产中新的技术、工艺和方法引进教材当中,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使学生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潮流。最后,在课后作业题中加入对工程技术领域的探索问题,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专业发展与进步方向的探索,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2.专业课教学理念的创新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课堂教学,这一现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育发展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但是,就课堂教学的理念却是可以得到创新。首先,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高等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其次,善于利用现达的通信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能容,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电子图书、音像、模拟软件等的利用。再次,教师应该注重实验课程的学习,对于电气专业课程而言,实验课程是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的考核观念要改变,在制定考核计划是,不仅仅是为了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上。3.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上。首先,建立双向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应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学校教育和在岗实习。在学校学习阶段主要是进行专业课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学习,在岗实习主要是学习时间技能。两个阶段侧重点不同,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其次,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扩大创新型实验的比例,降低验证型实验的比例,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和自主思维的能力。最后,加强研究型学习,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研究型的思维,增强学研究能力,发展研究式的学习方式。

(三)实习阶段的模式创新

首先,学校所选择的实习单位应该是电力行业的单位,要严格按照专业培训的要求进行选择,并且要考虑实习单位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来培养学生。其次,要创新实习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自己选择和专业相关的职位进行实习。最后,要在最后毕业考核中加重实习成绩的考核,可以和单位签订合同形式的实习方式,如果用人单位和学生意向在毕业后在实习单位就业,可以免除用人单位的考核期。

四、结束语

加强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学结合,既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模式创新,为社会提供合适的电气专业人才,也能促进社会电气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解大,贾玉健,刘东,等.“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0):78-82.

[2]陈海霞,王锁萍,熊田忠.面向企业需求的电气控制类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190-193.

第4篇: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 工作过程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技术专业的知识构成不像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 系统性和逻辑性专业技术知识强调职业岗位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

在国家级和市级示范院校中,各重点建设专业都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这为我们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目标与思路

按照“准确定位、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培训到位”的理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对学生的就业岗位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岗位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基础平台课程的实训课题;在专业基础知识适度、够用的前提下,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拓宽和增强专业发展后劲。

1.1 职业岗位分析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通过分析,专业所面对的工种有4大类,岗位11种,通过分析,专业所面对的工种有4大类,岗位11种,其中船舶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船舶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船舶电气设备技术管理、船舶电气施工管理、船舶机电设备质量管理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主要工作岗位。

通过对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分析研究,参考了劳动部《船舶电气职业标准》、《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以及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等,归纳出船舶电气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出学习领域。

以教师顶岗及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企业调研,通过企业调研,明确了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船舶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船舶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船舶电气施工管理、船舶机电设备质量管理等,及毕业生应该掌握的核心关键能力,确定了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2 课程体系重构 通过对船舶电气专业所需要的核心专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并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其进行归纳整合,进行学习领域概括,学习情境设计,重构课程体系。

2 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创新

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取代了沿用多年的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在指导思想上有别于学习内容分割的模块化而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该体系中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强调以行动为导向,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基于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行为能力,即综合能力。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职学生往往形象思维较好,模仿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和记忆力不是很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即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使其更适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3 结束语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行业形势,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协调发展,合理构建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适应船舶建造行业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符合学生毕业的实际应用和就业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课程体系将不断完善,达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从而为船舶建造行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建设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1 中职模块化教学研究目的的价值

模块化教学描写叙述的是环绕着重点教学内容为中心的活动组合形式,也就是说,一个模块代表一个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融合成一体,能检测、拥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各不相同的活动教学组合形成。教学模块的内容包含单一课程、复合式课程、几个独立相关的知识点组合而成的整体等,加强实验课程的教育,提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组合作用。模块化教学的目的是以解决教育中产生的实践问题为主要内容,而不是根据学科体系为主要内容。在对中职教育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加强实践课程的教育,尽可能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的就业职位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就业职位的适应性[1]。在对课程的布置上,依据模块化教学设计相适应的课程,原本陈旧的传统教学课程,如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业余课程、兴趣课程等。实施的教育方案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的,包括学生能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每个教学模块中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所占的比例,还有其需要考核的标准和模式,课程布置学习的内容要求,教学后的质量评估标准等。

近年来,通过对模块化教学的不断实践证明,模块化教学不仅改变了培育人才的模式,而且形成科学合理培育人才的有效性方案,整合资料进行分析,建立完善的校内外教育实习训练的基地,把实习训练、技巧培训、科技研发、自我鉴定和实训评价融为一体的基地,成为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育人才、培养技术、科技推广的重要核心。

2 中职实践教学的模块组合结构体系

在每一个实施模块化教学的环节中,都蕴含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内容。比如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实践理论教学就是由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等课程组成的,也就是最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对学生的校外实习内容主要是由与信息处理、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子技能培训、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组成,也就是模块化教学的基本素质教育课程。而这些课程在学习教育时,大多数是采用集中式的授课方式,一般会把相应的课程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为了加强学生在校外的实践经验,综合所有的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学生对就业职位的认知,努力使学生完善基础的理论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就业前完成所学职业技能的综合培训。

2.1 就业职位分析,构建课程思路

为了能更好地完善教育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的就业为目标导向,与模块化教学的方式相协调,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就业职位的工作内容,明确课程发展的阶段,明确人才的规范化要求、明确证书需求等[2]。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就业职位进行分析,完善课程思路的构建,有效并快速地实现中职教育模块化教学培养人才的目标。

2.2 就业职位工作过程分析,构建课程程序

根据中职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以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为指导方针,研究适于学生在岗位工作发展的课程教学,制定与教学相关的程序开发,从就业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领域进行合理的分析,科学开发与学生学习领域相关的课程。而关于如何科学地开发课程体系,可以从逆向思维的分析方法进行科目课程的构建。

3 中职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实施

3.1 制定培养人才方案的思路

制定培养专业的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可以通过工学结合,不断地开发、创新和探索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法。为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对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应当培养学生以工作能力为重点,个人素养为基础,工作发展为奋斗目标,从而可以达到强调培养人才的规范性和职业性。把校内和校外的实习训练经验相互融合在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现场模拟实习训练的有机连接,使学习和工作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替,才能保证学生的实践性。经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构建与模式化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以学校为中心,国家教育行政机构为引导,通过社会职位的参与,根据每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制度进行动态的监控,建立具有实际效用的评价体系,按照评价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意见反馈,对培养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3.2 课程体系的形成

在了解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中,模块化教学课程有非常具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进一步的对就业岗位工作深入了解分析时,可以明确知道该职业对就职人员所要求具备的能力标准[3]。按照特有的专项能力对模块化教学区分规划,确定每个模块化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等,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消化能力,更能促进学生合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而在对模块化教学进行设计安排的同时,要明确专业、态度、技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模块化教学的成就

模块化教学对课程体系的开发,使得教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空间性。不管是在模块化教学开发的环节上,还是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完全把学生的教学任务当成自己的重要事情去完成。每一个模块教学就是每一项专业技能,学生所学的综合专业技能就是每一个模块化教学的综合内容,而学生的知识点在哪一个方面较为薄弱,就可以一目了然很清楚地体现出来。因此便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责任心。模块化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不断地得到自我增值。为了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师应该经常利用自己的假期进行课程的实践操作和现场调研,不断地提升自身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专业人才[5]。对于模块化教学来说,其划分更为重要的是专业的理论化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实践体验教学环节的相互结合,能够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基础知识理论课程必要而又够用的尺度。在每一个模块化教学中,专业的理论课程中有哪些必须用到的基础知识理论课程只有教师最为清楚,教师对于无任何用途的知识一般都采取剔除的方法,不会让其占用学生的课时却没有任何效益。按照模块化教学的区分规划,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而模块化教学方案的实施,在学生眼里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课程表,没有任何压力的存在,学生可以依照自身的特长和即将就业的岗位,合理地选择模块上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郭继红,张咏梅.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75-78.

[2]韦瑞录.电气自动化专业“四方联动、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21):104-105.

[3]刘玉宾,胡健.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9(9):103-104.

[4]彭涛.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开发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6.

第6篇: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110Kv;变电运行;事故处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充分重视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技术处理工作;结合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的防控措施,来保证正常稳定的变电运行。

1 110kv变电运行出现事故的原因

一是没有严格落实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安全管理工作不够完善,或者没有严格落实下去,是大部分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虽然如今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也无法百分之百的预防安全事故,那么就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其严格落实下去,避免出现各类事故。

二是变电运行人员的操作事故:110kv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主要是由变电运行人员来完成的,那么他的操作步骤,将会对110kv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如今,有相当一部分的变电运行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没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安全风险意识较为薄弱,那么就很可能会导致110kv变电运行操作事故的出现。

三是电气设备事故:通过研究发现,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问题是导致电气设备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其中,运行环境以及使用寿命等因素,导致了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问题的产生。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绝缘老化问题会日益严重,并且运行环境不好,也会促使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问题得到加速。

2 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处理技术原则和步骤

一是事故处理技术原则:在事故处理中,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将事故根源给消除掉,避免事故威胁到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要将一系列有效措施给应用过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促使对重要客户的正常供电不受影响。要尽快恢复那些停电区域和用户的供电。

二是事故处理步骤:要仔细记录时间、光字、信号以及事故现象,并且汇报给调度部门,初步判断事故原因。检查记录继保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并且外部检查事故范围内的所有一次电气设备,结合检查情况,合理判断变电运行事故的性质,同时,向调度部门上报检查和判断结论。要严格依据调度部门的调度指令来处理各类事故;如果电气设备受到了损坏,那么就需要将相关的安全措施给应用过来,并且运行维护人员将一系列的检修和处理措施给应用过来。

三是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果有较为严重的事故发生,出现的光字信号比较多,那么为了促使调度部门事故处理时间得到缩短,那么变电运行值班长就需要将事故情况及时汇报给调度部门,事故情况要足够的丰富,如开关的跳闸情况、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等等,并且,还需要详细说明那些处于运行状态的电气设备。在事故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的记录调度指令以及相关领导的指示。将事故处理过之后,需要将当前的运行方式简要汇报给调度部门和工区领导,除了认真记录调度和工区领导的指示之外,还需要将其严格执行下去。

3 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防控措施

一是对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强化:要综合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培训教育,促使变电运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强化。比如,可以定期开展规章制度学习与基础知识讲座,促使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得到巩固;构建互帮互助小组,组织一帮一小组,来促使运行人员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还需要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讲堂,促使变电运行人员对变电运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对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行强化之外,还需要将事故预演和反事故演习给积极开展下去,促使变电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和应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是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要充分重视思想培训教育的作用,将多种载体综合利用起来,如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快报等,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会议以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等,促使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强化。此外,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促使管理人员对基层班组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避免有真空地带出现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

三是对设备管理进行强化:只有加强了设备管理工作,才可以避免有电气设备事故发生,促使变电运行更加安全和稳定。要加强电气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工作,做好电气设备的选型工作,促使选用的电气设备性能符合相关要求;要充分重视电气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保证电气设备有着齐全的功能。要严格监督和检查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严格验收,避免有施工质量问题出现,或者设备本身接线不够正确,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还需要经常巡视电气设备,如果有异常情况发生于电气设备中,需要将电气设备表露出来的各种情况充分利用起来,如声音、颜色、振动以及气味和温度等等。要适当区分巡视的间隔时间和周期,如果电气设备出现了缺陷和问题,需要对巡视次数进行适当的增加。要将电气设备的巡视工作给认真开展下来,将电气设备中存在的问题给及时找出来,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处理掉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110kv变电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有安全问题发生;虽然如今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也无法百分之百的预防事故,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充分重视110kv变电运行的事故处理以及防控措施;及时分析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严格遵循相关的原则和要求来进行。同时,变电站运行人员也需要充分重视变电运行工作,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促使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促使事故发生概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本文简要分析了110kV变电运行事故的技术处理和防控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谢高雷.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常见故障处理[J].云南电业,2012(10).

[2]王凯.变电运行中设施巡检时的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东科技,2013(5).

[3]冯俊生,苗怡敏.论变电运行的安全风险与控制[J].电源技术应用,2012(10).

第7篇: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制水部机电设备与工艺维修班担负着公司两个水厂、3个供水压站和两个小加压泵站数百台电气与工艺设备的维护、保养等任务。各种电气设备对其零部件的精密程度、使用性能和系统安全运行标准要求很高,这要求该班组成员必须对所从事的工作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实操技能。该班近年来人员更迭频繁,不少有潜力的好苗子被相继抽调走,新进的10多名青工理论与实践技能相对不足,加强对青工的技能培养十分迫切。今年制水部以“知行合一、岗位建功、安全生产、青年当先”为主题,对该班扎实开展系列业务技能学习培训工作,以期达到预期效果。

6月27日,机电设备与工艺维修班6月份业务技能学习情况测试活动在湖东水厂滤池进行。部长陈中首先强调要求,一要端正态度,充分认识部门开展系列培训学习的重要性;二是不求高、大、上,扎扎实实从基本原理与基础技能做起,通过日积月累实现技能的提升与突破;三是严格规范程序,切实增强工安全意识和安全工作技能。

本次测试主要内容为“正确使用测量仪表、按图纸要求接线”,重点考核大家对电力仪表、预设图纸的工作原理理解、掌握情况。现场提供配电箱、工作原理图、相应电器原件、二次控制线和水泵;每人按图合理布置电器原件、裁线、布线;口头表述测量仪表、本接线图的工作原理。

第8篇: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1(略)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首先,需要通过进一步调研和学习,深入研究专业规范和发展战略,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出电气工程的长期发展方针及指导思想;其次,电气工程不能仅仅作为其他行业的辅助品,而应该与其他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成果来发展电气工程行业,以期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发展局面;最后,应该努力把电气工程行业深层次的引入到各个相关工程行业中,发挥出电气工程的优势,更好地加快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

2电气工程行业人才培养机制

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电气工程行业除了需要重新审度优良的发展战略及发展方针以外,更应该强调人才培养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2.1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制最首要的前提是正确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始终是培养的前提,其直接关系到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素质是另一个方面,关系着人才能否满足当前建筑、机电、通信、光电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独立思考、操作的专业型、综合型人才。根据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以此确定所培养的学生需要同时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物理、数学、化学、力学等常规的数理科学知识框架及实际操作能力),良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另外,针对电气工程工科专业的性质,学生们还必须掌握本专业领域必备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子电工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应用等。此外,学生还必须掌握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电气工程相关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同时还要了解电气工程专业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在实践操作方面,学生应该得到良好的系统设计、分析及开发等方面的锻炼,从而保证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学科研究及开发、组织管理能力。电气工程属于工程应用型行业,因此,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便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该种类型的人才,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已经越来越紧密,所以,当前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不仅仅是工程应用型人才,而应是以应用型为主,研究型及技术型为辅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的使电气工程行业适应于经济体制的发展。

2.2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电气工程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理论联系实践、专业技能培养的综合课程体系,从而制定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方案。(1)以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人文社科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为根本,重视理论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和应用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计算机等)的教学,既保证基础知识的全面性,也要保持应用知识的实用性及创新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教学内容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因而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做到如下要求:首先,变革理论教学的内容,必须突出理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与国际接轨;其次,实践教学方面应该以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即优化整体课程,加强综合型人才培养各个教学环节的目标意识,在课程安排上做到全面而不累赘,并结合电气工程学科的前沿领域知识及课本的基本内容、科研成果来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促发学生的好学精神,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目标;最后,还可以将相关的技术职业能力考试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3)在工程实验方面,应提高设计性实验的数目,以此锻炼学生的综合动手、动脑能力。根据电气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设置实验课程,增加具有综合性的实验课程。一方面,还应该相应增加技能培训的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设置相应的技能训练,使得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学习能够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3教学模式及方法有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切实的人才培养方案,那么人才培养的实质性任务便是优秀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首先,应该确定电气工程技术教学的主旨。工程技术教学往往从粗略的、模糊的计划开始,然后在实际活动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充实具体的细节。教师应该多列举一些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记忆。教师还应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些资料、如何获取有关资料、电气工程师是如何解决类似工程技术问题等等,使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中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其次,模拟工程教学情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模式,广泛建设教学资源,收集大量设备实物照片、现场操作的录像,结合电气工程原理图,使得电气设备抽象概念和复杂的原理过程简单化。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虚拟现实,可灵活应用,满足工程情景需求的学习资源。最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下形成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程技术的学习还是一个演绎推理、行为动作的过程。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以获取更多知识。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才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善于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工程问题,进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工程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工程实际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第9篇: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范文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温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具体思路是:定位建成立足温州、服务浙江、辐射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立合理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电子设计、电气产品设计和电气工程设计这三方面的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地方产业、人才培养与专业特色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一定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体现具有“应用性”和“地方性”特色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型服务地方区域的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实施方案

1.以实际办学条件为基础,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温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鲜明的服务于地方电器行业的专业定位,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在电力系统、建筑设计与施工单位、科研机构、电器制造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与电气工程专业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维护、管理和教育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在电器及其智能化方面能够从事研制开发、应用研究、试验分析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电气工程师。

2.以CDIO培养模式为基础,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的调研,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制订与企业生产、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将学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DIO培养模式,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和工程环境,结合产业背景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制订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适应职场目标和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通过专业评估、社会评价和学生评价去修正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旨在培养科学基础扎实、个人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电气工程师,以达到质量工程教育的目的。图1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框架。

3.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工程素质训练

本专业紧紧围绕温州市智能电子电器行业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电气工程师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电子设计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电路原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主要基础知识,熟练掌握PROTEL等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具备电子设计基本能力,包括电子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电子系统设计、分析和调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争取让学生在大二阶段就能完成电路、模电、数电和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利用暑假参加电子竞赛的培训,通过参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学习兴趣。

(2)电气产品设计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工程制图的基本能力,能看懂一般的机械工程图纸,掌握电器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电气产品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特别是电器智能化方面的知识,掌握电气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计算、实验、测试、仿真等基本技能,特别是电器智能化方面的设计能力,能熟练运用常用的设计软件(如AUTOCAD等)进行辅助设计与分析。

(3)电气工程设计能力。掌握电气工程领域供配电方面的专业知识,如供配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电气检测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具备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熟悉国家及行业的电气标准,了解机电工程安装与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掌握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方向)必须具备的电气工程项目设计能力,初步具备项目从立项、招投标、安装施工、监理与验收等一系列的项目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4)以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意识培养为核心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实践,把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电子电气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校内实践与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采用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工程技术实践、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通过学生、学校、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个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环节:1)以问题为先导——工程认知环节。[3]通过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见习等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电子、电气类元件和产品、机电或机械零件,如电阻、电感、电容、晶闸管、继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动机、凸轮、曲轴以及简单的控制电路等,初步了解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增加其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以任务为驱动——面向行业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环节。[3]该环节结合电气工程学科特点,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项目相关联,在电器行业、电气工程设计、电力拖动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创新。教师以案例的方式给学生布置题目,学生则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组织讨论、设计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沟通的能力。另外,通过电子电气产品创新、挑战杯创业大赛、科研项目和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引进和培养学历职称层次高、学术研究水平高、社会行业知名度高的高级人才,以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加强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建立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5.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学生、教师双向信息反馈与评估机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及时反馈人才需求和学生培养质量,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特色

1.专业定位体现地方性

针对浙江省及温州乐清区域经济发展、企业人才需求,就温州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形成鲜明的服务于地方电器行业的专业定位;努力为地方培养、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实现人才的就地培养。

2.产学研合作